第一篇:2010年阿克陶县特色林果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2010年阿克陶县特色林果业节水灌溉
项
目
实 施
方
案
阿克陶县林业局 二○一○年四月制
目 录
封 皮………………………………………………………1 目 录………………………………………………………2
一、项目区概况……………………………………………3-4
二、项目区作业自然条件……………………………………4
(一)地理位臵……………………………………………5
(二)自然地理条件……………………………………5-6
(三)社会经济状况………………………………………6
(四)林木良种介绍……………………………………7-10
三、项目建设内容……………………………………………10
(一)节水灌溉现状…………………………………………10
(二)存在的问题……………………………………………11
(三)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2-13
(四)工程设计原则……………………………………13-14
四、项目承担单位及参加人员………………………………15
五、项目建设进度安排………………………………………15
六、投资概算…………………………………………………15
(一)资金筹措………………………………………………16
(二)工程总投资估算………………………………………16
七、效益评价……………………………………………16-18
八、保障措施……………………………………………18-20 2010年阿克陶县特色林果业节水灌溉项目
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阿克陶县巴仁杏节水灌溉建设项目
(二)项目承担单位:阿克陶县林管站
(三)建设地点:阿克陶县巴仁乡
(四)建设规模:800亩
(五)建设目标
为了确保新建的巴仁杏节水灌溉工程质量,根据水利部颁布的S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的要求,采取优良品种,科学施肥、修剪等综合措施,建立高效节水示范园。从用水指标、工程指标和效益指标三个方面建立节水灌溉的指标体系,并通过项目的实施达到以下预期经济技术指标:
(1)优质高效综合节水灌溉技术试验基地800亩,比普通灌溉方式约可节水60%~70%,实施节水灌溉后,做到头年每亩160方,以后每年每亩80方;
(2)林果业技术服务队掌握节水灌溉技术。培养节水巴仁杏灌溉种植科技示范户300余户;
(六)主要建设内容:
在阿克陶县巴仁乡建设800亩巴仁杏滴灌示范园,形成了适合阿克陶县的果树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并加强水肥管理,建设高产示范园,示范带动全县高效节水果园的建设。
(七)投资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85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0万元,县其它投入85万元。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臵
阿克陶县位于我国西部边陲帕米尔高原东部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直线距离1058公里,地处北纬 37°41′28″至39°29′55″,东经73°36′5″至76°41′30″,北部与乌恰、疏附县为邻,东北部一岳普湖河为界,与疏附县农三师四十一团相望,东部与英吉沙县,莎车县相联,南部与塔西库尔干先相接,西部、南部与独联体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两个共同和国接壤,全县东西长282公里,南北宽216公里,总面积24176平方公里,属于半农半牧县。
(二)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
阿克陶县位于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海拨1180米至7719米,地势西南高、东西低,截然分为山地牧区和平原农区两大部分。
(1)平原农区位于帕米匀高原东北坡,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由盖孜、库山两河冲积而成,属喀什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地势由西南东北倾斜,海拨1180米至1500米之间,占全县总面积的3.116%。
4(2)山间牧区位于天山与昆仑山交接部分(帕米尔高原)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拨在1180米至7719米之间,其中海拨在45000米以上的高山终年积雪,山间牧区占全县总面积的96.84%。
2、气候
平原农区属温暖带大陆性极端干旱气候,全年平均气候11.2‴,气候平均日差13.7‴,年较差32.2‴,无霜期221天,年降水量62.8毫米,干燥度10.53,总的气候特点是全年干燥少雨雪,光能丰富,春季回暖快,日冷热差较大,多风和浮尘,秋季秋高气爽,降温较快。冬季寒冷,多晴天,少雪干燥,是对林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白天温度较高,果木同化作用加快,夜晚温度较低,果木呼吸作用缓慢,异化作用弱,消耗少,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所以果品着色浓,颜色鲜艳。
3、水文
阿克陶县山区属帕米尔高原,山高多在4000米以上寒冷多雪气候,常年在0‴以下,降水量多在400—800米毫米,积雪面积790平方公里,冰川面积600平方公里,冰雪融化,形成众多河流并有众多泉水溢出地表水比较丰富,全县河川地表径流量26.67亿立方米,库山,盖孜河的下切渗透形成山前洪积凹陷地区,冲积山下部分地势平坦形成地下闭塞区,是地下水的良好储藏条件并有诸多河流的下渗水的补给。因此,地下水也是很丰富,计3.6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31.845亿立方米。
5(1)地下水:阿克陶县的河流均属内陆河流的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河水系和克孜河水系。
(2)地下水:盖孜河流域均有良好的地下水储藏条件和补给来源,地下水储量库山河流域1.61亿立方米,盖孜河流域1.2亿立方米。
(3)水能资源:由于地势落差较大,河流从多等因素,水能资源相当丰富。
(4)水资源特点:一年内变化较大,洪水集中在夏季,冬季稀少春秋相近,由于河水受季节制约,流量是影响农林牧发展的关键。
4、土壤
根据土壤普查资料,农区土壤分九个土类,十八个亚类,三十六个土属,六十八个土种,主要土类为灌溉土面积247185亩,站41.35%;盐土119187亩,占19.94%;草旬土99892亩,占16.71%;耕层养分状况,总的是含有机质0.98%,含氧0.071%,碱解氮45.12PPM,速效磷0.98PPM,速效钾246PPM,少氮缺磷,钾丰富,这是农区土壤的特点,也是低产的主要原因。
(三)社会经济状况
1、阿克陶县辖十一个乡,两个镇,两个场,总面积2417600公顷,其中农区面积81133公顷,全县果园占面积14017公顷。总人口17.2万,其中:农业人口13.7万人,农业劳动力4.14万,耕地面积4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2.1亩。经济收入以农牧业为主。林果业总产值为976.1万元; 6 林果业人均收入750元,林果业收入占阿克陶县农民收入的比例为12.5%。
2、阿克陶县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非常适合林果业发展。但目前林果业收入占阿克陶县农民收入的比例仅为12.5%,主要原因是林果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优良品种推广和应用难度大。“阿克陶县林管站“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将解决阿克陶县林果生产中果品质量差异大、专业化程度较低、科技服务理念落后等问题,项目建成后,使优质品种覆盖率达到98%,栽培措施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的林果科技服务体系;建立特色林果商品生产基地,完成乡乡连片的生产带,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保证足量的优良林果苗木的供应,实现特色名牌果品大批量生产。
(四)优良品种介绍
阿克陶县近年来抓紧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大好机遇,采取革命性措施,以阿克陶县地方优良品种“巴仁杏”作为品牌,大力开展了优良杏树基地建设。2001年我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巴仁杏之乡”。截止2009年底,全县杏树面积达到20万亩,累计杏树近500万株,人均有30多株。虽然我县大力开展杏树基地建设,不断增加杏果园面积,但由于我县农牧民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加上我县位臵边疆地区,信息闭幕,阿克陶县农民对技术管理的认识比较落后,严重地影响了我县杏产业的科学发展和增加 农民的林果业收入。阿克陶县林果业目前的状况来看,已经形成符合产业化发展的规模。但是,由于技术管理水平跟不上,实际产量和质量比生产能力很底,不符合内外市场的质量要求。此情况下,我县无法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并有效地提高农牧民林果业收入,严重的影响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目标的快速顺利实现。目前,经济林面积已占阿克陶县耕地的74%,林果业已成为我县今后主导产业之一。提高林果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我县今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目标的胜利实现。
(三)项目区与所申报项目相关技术基础条件 项目区的土地证件齐全,水电设施较完整,项目区渠系、道路,年久失修已不能满足项目灌溉的需要,需进行建设。
1、国家产业政策和新疆发展规划优势
根据党中央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思想,今后十至十五年要力争解决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国际竞争能力,促进农业由主要追求数量向质量效益的根本转变。积极推广应用良种,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效林业、生态林业、出口林业。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优化新疆农业产品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意见通知》中提出:林果业要突出特色,加快发展,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结合林业六大工程,走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的路子。使林果业在本世纪初 成为自治区的优势支柱产业。这些都为发展阿克陶县标准化栽培基地提供了有利条件。
2、区域优势
阿克陶县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部,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属温带大陆性极端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1.2°C,最热月可达25°C。全年日照时数2860小时,日照百分率65%以上,无霜期221天,年有效积温3900°C。巴仁乡位于牧区和农区衔接处,气候凉爽,独特的气候资源,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环境,果品质极高,颇受盛誉。
3、良好的建设基础
阿克陶县光热资源丰富,是闻名全国的果品传统种植地区,也是新疆优质果品的著名产区。由于夏季为高温半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促进了果品含糖量的合成和积累,这些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了果品独特的品质。因此为项目的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础。
4、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
近几年来,我县注重在巴仁杏的病虫害防治、施肥、嫁接等多方面,开展试验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称赞。
5、其他条件
项目主管单位阿克陶县林业局,在项目的管理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 障。
技术方面林业系统技术员共同组成技术队伍参加到基地的生产、管理中去,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三、项目建设内容
(一)节水灌溉现状
项目区水利建设,因地制宜,截潜流灌溉,对输水工程节水,田间节水工程等基本是空白。
(二)存在的问题 1)资金短缺
项目区水利建设资金来源少,当地农牧民收入远低于平原区农民收入,因此自筹能力差,又因收入水平过低造成农区水利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2)灌溉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灌溉粗放用水、浪费水的情况比较普遍。田间灌水方法和技术仍以传统的地面灌溉为主,喷灌、滴灌等现代灌水技术应用比例不到5%。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和技术手段落后,多数灌区的水利用率仅为40-45%,低效率用水进一步加剧了林业灌溉用水的供需矛盾,也制约着林业产业结构、种植结构的调整。
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要改变牧民传统的牧业生产思路,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水利建设投资,进一步完善水利设施基础建设,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水利保障;同时,要注重引进人才和先进的科学的牧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技术,提高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使广大牧民早日达到小康。
(三)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阿克陶县是国家级贫困边境县,以维族为主,经济以牧业为主,阿克陶县林果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其项目区地势较为平坦,土层深厚,肥力中等,并且有较为丰富的光、热、水资源,为发展农牧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阿克陶县“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以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面实施县域经济突破,科技兴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科技农业,精品农业,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速由贫困型向温饱型过渡,全面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在巩固牧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重点发展农业和林业,较大幅度地提高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充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提高农牧业作物的单产,以达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共同发展。
1)是做好阿克陶县县边境扶贫试点工作的需要 阿克陶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牧业辅的灌区,近年来由于农产品价格不稳定,种植业生产效益降低,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的收入。随着农牧业的发展和“十一五”计划战略的实施,在“十一五”期间,阿克陶县要加速发展畜牧业生产,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民增产增收的切入点。要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 方式,牲畜实现冷季舍饲,暖季放牧,有利于贫困牧民尽快脱贫致富,加速人民由贫困向温饱过渡,全面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在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前提下,利用现有的水资源采用节水改造技术,提高灌区灌溉水的利用率,节约用水量,为项目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2)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需要
阿克陶县农牧业生产基本上依赖于灌溉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灌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只有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科学的方法,采取工程措施趋利避害,才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采用节水技术对灌区进行建设。
3)是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现灌区渠系水利用率较低,现有土地得不到充分灌溉,只有采取节水改造技术,才能提高渠系水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保证农作物得到适时、适量、充分灌溉,才能实现稳产、增产、优质,保证农牧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4)改善区域环境的需要
项目区风沙较多,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直接影响到本灌区生态环境建设,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做到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进,因此节水是解决水资源供求矛盾,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根本性措施。可以改善本灌区的生态环境,节省水量,促进灌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5)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定边疆建设的需要
阿克陶县是我国最西部的国家重点贫困县,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关系到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局,项目区巴仁乡范围,距镇政府所在地25Km。项目的实施,可大大提高牧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可极大地改善牧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经济收入,加快农牧民的脱贫致富步伐,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对项目区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综上所述,阿克陶县特色林果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必将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阿克陶县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该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紧迫的,应早日立项实施。
(四)工程设计原则
1、工程设计原则
充分考虑当地地形,少占农田,减少工程量;充分利用当地砂砾石资源充足的有利条件,优化设计,降低工程造价;以方便条田灌溉、以便于管理,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切实保护耕地为原则设臵各种渠系建筑物。充分发挥项目区水、土、光、热资源,依靠科技,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农区畜牧业,促进和带动项目区经济的全面发展,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做到:
⑴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保护耕地,切实加强节约用水; ⑵水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原则; ⑶综合协调原则; ⑷因地制宜原则;
⑸可行性原则;
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兼顾原则; ⑺政府决策和公众参与原则。
2、工程布臵原则
⑴工程规模布局应符合当地农业区划和农田水利规模的要求,采用的节水技术应当与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相适应;
⑵做到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全面规划,讲究实效; ⑶规划中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达到投资省,效益高,便于管理的目标;
⑷工程集中联片,便于管理和发挥工程效益; ⑸实行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促进牧区的发展。6.1.2设计依据
⑴《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DL5020--93;
⑵《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⑶《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
⑷《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编制定员试行标准》SLJ705-81; ⑸《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03—2004); ⑹《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 ⑺《新疆克州牧区草原生态建设水资源保障规划》;⑻ 《新疆阿克陶县十一五水利建设发展规划》。
四、项目承担单位及参加人员
(一)项目承担单位
阿克陶县林业局、阿克陶县林管站、阿克陶县林业技术推广站。
(二)参加人员:罗斌(阿克陶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巴图尔.买买提(阿克陶县林管站站长),全江(县林业局项目办主任)。
五、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2010年4月,完成项目申报前期工作
2010年5月-9月,完成初步设计及施工前期工作 2010年9月-11月,完成示范项目基础设施建设 2010年10月-12月,完成滴灌设备采购 2011年1月-2月,完成滴灌设施安装调试 2011年3月-4月,完成造林作业工作 2011年5-7月,完成补植补造作业并验收
六、投资估算
(一)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85万元,国家财政补助资金为:100万元,节水灌溉800亩。其他投入85万元。
(二)工程总投资估算
1、苗木
巴仁杏:15万株 每株3元概算30万元 新疆杨:11万株,每株2元概算,共22万元
2、滴灌设施
(1)全自动过滤器,首部压力高采用安全保护、降压、空气平衡、自动施肥系统全套设备每亩投资100元/亩。
(2)滴灌系统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和专家意见,在山地建设滴灌管采用集簇内镶式滴头形式即:每隔两米,两个相距40厘米的滴头(40-40-160-40-40)平均行距3米计算,240米/亩,加上边接配件,200元/亩。
(3)地下pvc管道: pvc管道一般6级或6级以上,按市场价500元/亩。
(4)主管道土方开挖回填及系统安装指导:200元/亩。(5)局部土方和建筑物100元/亩。以上合计1000元.滴灌设施费用:1000亩×950元/亩=95万元(附带40闸阀在内)
3、蓄水池10万元/个×1=10万元
4、引电设施10万元
5、生产道路10万元(5条)
6、不可预见费5万元
七、效益评价
1、社会效益 规划实施后,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1)抗御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
生态环境的改善,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减少了灾害发生的频率。植被的恢复,减轻了土壤冲刷,增加了降水入渗,提高土壤湿度,增强了抗御干旱的能力。
(2)改善了农牧业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植被覆盖度的提高,减少了土壤侵蚀量,增加了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增加,肥力提高,小气候改善,自然灾害减少,大大改善了农牧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对促进和保障绿洲农牧业生产的稳步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生态及环境效益
(1)植被覆率增加
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将有效地提高植树种草保存率,农田防护林之间的网状交织以及乔、灌、草的立体结合,林草植被覆盖率大大增加,从而发挥其显著的保水保土效益。
(2)形成良好的景观环境
地植树种草,除满足农牧民生产生活需求、治理水土流失之外,还能形成一种良好的景观环境。
(3)小气候得到改善
植被形成以后,在其覆盖下,辐射量、反射率、蒸发量和风速会显著减少,相对湿度有所提高。林草植被的恢复,会使治理区小气候得到改善,夏季地表温度降低,冬季地表 温度上升,土壤环境改善,有机质及土壤微生物增加,生物的多样性也会有所增加,治理区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八、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措施。
特色林果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涉及到广大农民的利益,应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规划的实施由县政府统一指挥和领导,将成立由主管林业的副县长任组长,林业局及有关项目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特色林果节水灌溉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规划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加强对项目建设的检查、督办和资金的协调拨付。
2、制度保障措施。
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明确特色林果节水灌溉工作目标,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县、乡、村要层层签订特色林果节水灌溉建设目标责任状,把建设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和项目乡镇年度工作绩效考核。
3、技术保障措施。
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通过电视广播、板报、咨询、问卷调查等形式把特色林果节水灌溉的政策、项目建设内容、补助标准进行全方位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努力营 18 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项目建设氛围。
4、科技保障措施
要从实际出发,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自然条件恶劣,水资源匮乏是制约新疆农村防护林建设的最大瓶颈。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并结合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解决项目区水资源问题、保障生态用水的关键环节。必须下大力气推行科学造林,从规划设计、种苗、栽植、到后期管护都必须强化科技的保障作用。要针对阿图什市自然气候特点、今后的发展趋势,总结、筛选出适合不同类型区的建设模式、成熟技术。加大对先进适用技术和抗旱保活新材料等的应用规模和范围。特别是已经成熟的技术和材料要大量用于工程建设当中,对立地条件差、树木成活难度大的地段,要普遍使用ABT生根粉、保水剂、植物生产剂等先进技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此外还要面向广大农牧民群众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技能,从而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率和水平。
5、资金保障措施。
要加强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特色林果节水灌溉专项资金,要实行专款、专存、专用,设立专帐、专人管理,严禁弄虚作假骗取和截留挪用项目建设专项资金。对违反特色林果节水灌溉政策的,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情节,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6、政策保障措施。
特色林果节水灌溉规划的实施政策性强,工作具体、细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严格管理、规范操作。一是要坚持政策、标准、范围不能变,严格按规划和项目实施方案操作。二是要规划物资采购、发放等程序,所有补助物资必须通过政府采购,执行入、出库登记制度、物资领用签收制度、项目建设公示制度。三是要实行项目建设法人制、工程施工监理制、项目竣工验收制。
第二篇:宜君县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宜君县节水灌溉示范项目 实施方案
1、项目基本情况
宜君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水资源比较贫乏,地下水埋藏较深,多属于大气降水补给。农业生产受水资源制约,产量不高,一直沿用“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不能致富,新农村建设步伐缓慢。为了合理调配水资源,实现耕地灌溉,加快农村致富奔小康及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省发改农经[2007]311号文《关于开展“十一五”第一批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精神,分析宜君县水资源现状,经实地勘察论证,规划在宜君县东部塬区尧生乡南寨村建设一处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当地农民尽快致富。
近年来,随着灌溉项目先后在宜君县彭镇、五里镇、县口等地的实施,发展了近万亩的节水灌溉面积。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逐步推广,对我县的抗旱保苗夺丰收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到,发展节水灌溉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基本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对节水灌溉的要求和愿望日益迫切,群众积极性高涨,当地领导及群众对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兴建急切渴盼,为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施一村一品是当前农村工作,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我县地处渭北旱塬,是传统的农业县,只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使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而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是农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基础。良好的灌溉条件,是抵御干旱灾害,大幅度降低农业成本核算,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宜君县尧生乡南寨村实施节水灌溉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水资源效益,努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显得十分必要。该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区选择在宜君县尧生乡南寨村,本区域年降雨量少且年内分布不均,塬区地下水位较深。近年来,连续干旱,使农业生产受缺水制约,产量小收入低,农业生产结构单一。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进一步合理利用水资源,调整种植结构,除玉米、小麦、苹果外,还可种植蔬菜、烤烟、果树等其他作物,进一步发展当地经济,急需建设该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实现节水灌溉。该项目区具有发展灌溉的有利地形条件。项目区内地块开阔、平整,便于工程布置,灌溉水源有保证。施工交通方便,供电电源距泵站较近,工程用电投入小。
在工程管理上,宜君县不断推行水利产权制度改革,通过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股份等多种形式对工程进行运行管理,从而且灌溉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资金投入采用国家投资与地方配套相结合的形式,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工程尽早建成发挥效益。
3、建设条件 3.1 水文水资源
该项目区属陕北黄土高原半干旱水文地质区,地处破碎黄土高原区,基本特征为:上伏黄土状孔隙裂隙水文与下伏状基岩裂层间水双层迭置,地下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比较贫乏,且埋藏较深,区内河流较少,以南寨沟为主河道,降水7--9月集中,河流产流较大,水流浑浊,冬春季水流细长,清澈透底。项目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冬寒夏凉,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四季分明,当地多年平均降水量709mm,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其中7——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00mm,干旱指数为1.55。年平均气温8.9℃最高气温34.4℃,最低气温-21℃,无霜期200天左右,最大冻土层深65c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412.4小时。
项目区建成小型水库--南寨水库,总库容6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为32万立方米,南寨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23.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8.8万立方米;经测试河流枯水期流量为0.08M3/S,年径流水总量为252万立方米,为该项目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证。3.2地质
3.2.1区域地质
该项目区地处黄土台塬和山区的过渡地带,地质构造属鄂尔多斯地台翘起地带与渭河断陷盆地的过渡地带,区域构造简单,区域基底地层为中生代三叠系中统碎屑沉积的细砂岩,上部为第四系风积形成的黄土塬。
地形地貌:项目区属黄土塬,塬面北高,南低,高程1000~1400m之间,黄土厚度约80~100m,地貌特征为梁、塬、沟相间分布的中低山。地层岩性:项目区域内基底地层为中生代三叠系中统碎屑沉积的细砂岩,上部为第四系风积形成的黄土塬。第四系风积黄土总厚度约30m左右。呈橙黄和灰黄色,土质均匀,大孔、针孔发育,松散。三叠系砂岩中细粒结构,钙质胶结,岩体完整,呈巨原层状,属中硬岩,岩层走向25°倾向NW,倾角5°左右。3.2.2水文地质
项目区存在第四系孔隙及三叠系砂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主要是黄土,但由于补给来源单一,含水层富水性差,下部的三叠系砂岩裂隙水,补给来源于上部黄土层,富水性差。基岩裂隙比较发育,水下松散层孔隙有较多泥质填充,孔隙水河基岩裂隙水综合利用是增大供水量的唯一办法。3.2.3 建筑材料
工程设计所需少量的块石可到铜川块石开采厂购买,主要建筑材料水泥、钢筋、砂子、石料、砖等均可从铜川市购买,可满足本次工程设计用量要求,由于工程建设需要石料较少,因此无需进行石料厂储备地址查勘工作。
4、项目工程设计 4.1 设计任务与规模 拟建抽水站一座,从南寨水库抽水到高位200立方米蓄水池,灌溉干管由蓄水池通过节灌首部枢纽沿交通道路布设到田间。灌溉支管由干管引出,沿田间等高线布设,共布置管道19.60公里,设立出水桩186个。
项目区内水资源较为贫乏,地表水多为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埋藏较深,南寨沟主河道长11.6公里,截止目前,该区建成小型水库--南寨水库,总库容6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32万立方米。南寨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23.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8.8万立方米;河流枯水期流量为0.08M3/S,年径流总量为252万立方米。4.1.1、供需平衡分析(1)设计用水量计算
A、设计灌水定额
根据《宜君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报告集》提供的资料,区内土壤田间持水量为28%(体积比),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按田间持水量的85%与65%计,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按40cm计,灌溉水利用系数按0.8计,则灌水定额为: M=0.1×40×(0.85-0.65)×28÷0.8=28mm 故:灌水定额为20m3/亩。B、设计灌水周期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作物日平均耗水量Ea=3mm/d,则灌水周期为: T =m·η/Ea=28×0.8/3=7.5d
根据当地情况,各种作物设计灌水周期,取7天。
C、轮灌制度 采用综合灌水定额,根据当地实际气候条件和农作物生长的各个时期不同的需水量,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农作物年灌溉按4次考虑。项目区共有耕地5788亩,这次设计只考虑条件比较成熟的3185亩的水平梯田。设计灌水周期为7天,则每天需轮灌455亩地。
每天灌溉用水为455*20=9100立方米,每天灌溉时间按24小时考虑,则灌溉流量为9100/24=379.17立方米/时。年灌溉设计用水量为25.48万方。(2)水源及供水能力
南寨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23.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8.8万立方米;总库容6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32万立方米,供水能力能满足灌溉引水规模要求,从而提高灌溉供水保证率。4.2 项目建设的设计依据
(1)《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规范》;(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4)《铜川市水文手册》;(5)《节水灌溉实用手册》
(6)《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7)《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4.3 项目设计方案论证
4.3.1工程总体布置
本工程以南寨水库为工程水源,在水库岸边新建一座大口井,井深10米,井壁采用钢筋砼砌护。由砼管引水到大口井内,井内安装潜水泵2台,泵房在大口井的上面,为砖混结构,室内设闸阀5个。泵站用电分别从距泵站500m处的10kV高压杆上接入,在泵站旁设露天变压器一台。电气控制室设在泵房内,安装低压配电屏两面,向泵站供电,水泵全部采用低压启动器启动。上水管道采用直径200的钢管,将水抽到蓄水池,利用地形高差,进行灌溉。田间灌溉工程:管网设计按照低压暗管灌溉形式布置,供水干管由灌溉枢纽工程向田间布设,干管沿交通道路旁布设,支管垂直田块等高线布设,支管上布设出水桩。4.3.2节水工程技术设计方案
1、抽水站设计
大口井井深10m,井壁采用钢筋砼砌护,内径为3m,井底设反滤层,反滤料粒径为1——2mm的绿豆砂。井盖四周1m内,应将原土取掉,分层回填3:7灰土充分夯实。(1)水头损失计算
上水钢管选用管径为200毫米的钢管,管长990米,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5%考虑。
i=1.05*0.00107v2/d1.3 =1.05*0.00107*2.52/0.21.3 =1.05*0.00107*6.25/0.1234 =0.0569 h=0.0569*990=56.33米(2)系统设计扬程计算
地形扬程依据地形高差为1002-860=142米,系统损失为56.33米,水泵设计扬程为198.33米。
(3)水泵选型
依据水泵设计扬程和设计流量,选择水泵型号为250QJ200—200/10,流量200m3/h,扬程200m,电机功率180KW。
2、泵房设计
泵房设计在大口井的上面,为砖混结构,尺寸为直径4.0 m,建筑面积为12.56 m2,室内设有配电柜2 套,闸阀5个。
3、电气设计
泵站用电从距泵站500m处的10kV高压杆上接入,在泵站旁设露天变压器一台,变压器容量为200KVA。电气控制室设在泵房内,安装低压配电屏两面,向泵站供电,水泵全部采用低压启动器启动。
4、上水钢管设计
选用直径为200的钢管,采用法兰连接,管道采用暗埋式布设,埋深约1米,管长990米。在拐弯处和陡坡段共设置砼镇墩8个。
5、蓄水池设计
蓄水池采用圆形封闭式钢筋砼蓄水池,容积为200立方米。直径为9米,池深3.5米。
6、灌溉枢纽设计
枢纽房3.6*6.0平方米,砖混结构,室内安装过滤器、化肥灌及各种闸阀。
7、田间灌溉工程设计
干管沿交通路旁布置,支管沿田块布置,灌溉管道选用UPVC塑料管,工作压力为0.4Mpa。在各支管接口安装控制阀,支管沿线间隔80米左右设置出水桩,出水桩处选用快速取水阀,工作压力5米。
干、支管管材选用农田灌溉用upvc管,强度高,耐腐蚀,施工方便,适用于各类灌溉方式田块的管道布置。管径计算:
D=18.8*(Q/V)0.5=18.8*(200/1.2)0.5=246.7mm 干管管径选用250mm的标准管,工作压力0.4—0.8mpa,支管管径选用110mm的标准管,工作压力0.4—0.8mpa,移动灌溉软管选用锦塑软管,管径为100mm。4.4 环保及水土保持措施
本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为农业提供灌溉用水,项目区内林木茂盛,植被较好,主要为,岩石出露少,属于黄土林区和黄土覆盖丘陵区。施工期间,由于取土、运料等活动,对周边环境产生一些暂时的负面影响,可通过加强施工管理,使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地面建筑可利用河道及川台荒地,土石方开挖移动很小,完工后,对开挖进行恢复,对环境基本无影响。4.5主要工程量汇总
该工程主要工程量为:土方开挖10249.99m3,土方回填9784.47m3,钢筋制作安装13.95t,C25钢筋砼顶板10.4m3,C25钢筋砼池壁23.6m3,C25钢筋砼底板15.4m3。
5、施工组织设计 5.1 施工条件
该项目区位于宜君县东部塬区尧生乡北梁下塬,西距宜白公路15公里,东距西延铁路5公里,与白水、洛川相连。境内有下雨沟、东舍沟两大流域。项目区包括王窑科、南寨、孟家庄3个行政村,共380户1523口人,耕地5788亩。
工程所需的建筑材料主要为水泥、钢筋、砂子、石料、砖等,均需到铜川采购,其数量、质量均可满足工程需要。另外工程施工区附近有电网,施工用电较为便利,施工用水可以直接从河中抽取。
5.2 施工方法及布置 5.2.1 施工方法 土方工程:采用人力施工为主,辅以必要的运输和夯压机械,施工程序先后为:测量放线、土方开挖、土方回填和工程验收。施工要求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回填土的干容重达到1.6t/m3,压实度大于0.9。砼工程:采用机械与人力相结合的方式,施工程序先后为:砂石备料、放样立模、钢筋制安、砼浇筑、养护拆模。施工要求碎石级配良好,模板安装平整,钢筋符合标准,砼拌合均匀,振捣密实,表面平整;严格养护。5.2.2 施工布置
结合现有的交通运输条件和地形条件,施工采用分区布置,相对集中的布置原则。5.3 施工进度和工期安排 5.3.1 施工进度
工程建设规模小,施工过程相对比较独立,工程地点比较分散,各项工程互相干扰小,因此可根据建设规模和施工能力安排施工进度,甚至同时进行,但应力求均衡施工,确保工程高效、保质、按期完成。5.3.2 工期安排
该工程施工工期为9个月。
6、工程管理 6.1建设期管理 6.1.1 组织机构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项目建设组织机构,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在项目实施中以宜君县水务局为项目法人,采用农户参与的农村用水协会形式,全面负责项目实施工作。6.1.2 组织管理
成立灌溉工程项目办公室,局长梁冯印为主任,水利队队长任副主任并兼工程技术负责,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认真搞好项目实施方案。6.1.3 技术管理
由宜君县水利工作队负责该项目的勘测、设计、技术指导等工作,严格工程质量控制,确保工程投资效益持久发挥。6.1.4 资金管理
专款专用,建立项目资金专户,将省上资金专户储存,并由专人管理,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争取地方配套资金及时到位,严格按照项目资金拨付程序进行,严禁挤占挪用。6.2 运行期管理 6.2.1 工程运行管理
工程建成后成立宜君县南寨灌区管理站,编制3人,专门负责该项目的运行和管理工作。及时培训技术人员,做到人人持证上岗。
6.2.2 管护措施
在项目建成后进入正常运行期,保证系统设施完好,对节水灌溉设施进行定期保养、维护,在每次灌溉前,对整个灌溉系统进行一次认真检查,保证输水畅通,及时维修。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工作,完善安全管理措施,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依据当地农作物生长规律和气候特征,制定切实可行的灌溉制度和用水计划并编制灌溉作业计划。按照制定的管理制度征收水费,形成工程的良性循环。
7、工程概算 7.1 编制依据
依据2000年陕西省水利厅颁发的《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及费用标准》、《陕西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陕西省水利水电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以及其它行业现行定额进行编制。
人工预算单价为:技工26.6元/工日,普工23.9元/工日。主要材料按规定价进入单价,预算价与规定价之差进入材料差价部分,施工机械台班费采用《96台班费标准》。利润率采用4%,税金采用3.22%。
设备估算价格包括设备原价、包装费、运输费、采购保管费等。工程单价在预算单价基础上扩大5%。7.2 投资概算
本项目概算总投资为199.46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56.48万元,设备及安装工程 8.24万元,其它费用 17.92 万元,基本预备费 11.29 万元。7.3 投资概算成果表 附后:
7.4 资金筹措方案
资金筹措计划为:中央资金100万元,地方配套99.46万元。
8、效益分析
8.1 评价依据及基本资料 ①评价依据
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颁发的《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以下简称《评价规范》),国家计委和建设产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进行编制。②基本参数
根据评价规范和本工程实际所确定的基本参数为:
(1)经济计算期为21年,其中建设期按1年计算,正常运行期20年;
(2)资金时间价值计算的基准点为建设期第一年,投入物和产出物均按年末发生和结算;(3)社会折现率IS=12%;(4)本工程静态总投资为199.46万元;
(二)国民经济评价 ①费用计算
A、固定资产投资
按《评价规范》中有关国民经济评价投资计算方法的规定重新调整计算,固定资产形成率取0.95,则固定资产投资为189.49万元。
B、流动资金
根据工程实际并参照已建类似工程的分析统计资料,按20.0万元计列。C、年运行费
年运行费包括工资、福利费、材料费、维修费和其他费用,具体计算见下表。工程年运行费用计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计算依据
金额
工资
7000元/人×3人
2.1
福利费
3.0万元×14% 0.43 动力费
按有关统计资料计算
11.99
维修费
固定资产投资的1% 1.9
其他费用
1-4项小计的10% 1.64 合计
18.06
(3)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由以上分析的基本数据,并根据《评价规范》中有关评价指标的计算规定分析计算,主要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结果如下: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汇总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金额
效益现值BPV 万元
589.02
费用现值VPV 万元
307.31
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 % 19.6
经济净现值ENPV
万元
281.71
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
1.92
8.2 综合评价
8.2.1 方法及主要参数
项目实施后,可新增灌溉面积3185亩,根据对灌区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灌区主要大田作物为苹果和烤烟,部分种植蔬菜。按种植面积和种类分别进行效益计算,苹果每亩增产300公斤,价格为1.8元/kg;蔬菜每亩增产300公斤,价格为2.0元/kg。8.2.2 效益分摊原则、方法及成果 由于项目区地处干旱缺雨地区,农业生产对水利灌溉依赖程度较高,故水利分摊系数取0.5。则,年效益为:
苹果及烤烟:2695亩×300kg/亩×1.8元/kg×0.5=72.77万元 蔬菜:490亩×300kg/亩×2.0元/kg×0.5=14.70万元 年灌溉效益总值为87.47万元。8.2.3 社会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
第三篇:高标准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高标准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1997年5月26日国家计委、水利部计农经[1997]931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中央关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精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节
水灌溉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为配合300个节水灌溉重点县的建设,探索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方向,决定在全国建设一批不同类型的高标准高效益节水灌溉示范项目。为加强项目的管理,特制定《高标准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第二条 示范项目的建设应根据当地气候、水土条件,以及农作物种植结构和耕作方式,以提高粮棉等主
要农产品产量和产出效益为目的,因地制宜地选择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为今后高效节水灌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探索经验,引导和推动全国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第三条 示范项目的建设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各省(区、市)计委和水利厅(局)要密切配合,切实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建设重点
第三条 示范项目的建设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各省(区、市)计委和水利厅(局)
要密切配合,切实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
第四条 高标准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确定的原则是:(1)项目所在地区的水资源相对不足;(2)地方各级
领导对节水工作重视,节水灌溉推广有一定的基础,群众积极性较高;(3)地方配套资金落实,自筹能力较强;(4)项目区灌溉水源有保证,面积相对集中连片,农业生产条件和种植作物结
构在当地具有代表性;(5)示范项目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第五条 高标准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建设,是配合完成“九五”期间增加800~1000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任务的一项具体措施,因此,项目的建设应以增产粮棉,增加产出效益为主要目的来确定项目区和建设重点。
第三章 项目申报和审批程序
第六条示范项目的申报和审批的具体程序为:由省(区、市)计委和省(区、市)水利(水电)厅(局)
联合向国家计委和水利部报送本省(区、市)符合条件的示范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的实施方案应包含设备购置计划等方面的内容(见附件1),项目的实施方案由水利部商国家计委审批,项目单位按照批准的实施方案施工。
第四章 资金筹措、使用和管理
第七条 示范项目所需建设资金应以地方自筹为主,国家支持为辅。地方各级政府应多方筹集资金支持示
范项目的建设。地方资金与中央补助资金的比例不小于2∶1。
第八条 国家投入示范项目的建设资金,由国家计委和水利部在中央水利基建投资(水利专项)中安排;
地方配套资金由省(市、自治区)在地方基建投资计划中落实,要做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并保证配套资金足额到位。
第九条 国家投资部分主要用于购置经国家计委和水利部批复同意的各种节水灌溉设备、材料和观测仪
器,不得用于非生产性建设。其它类投资(包括生产性管理设施)由地方负责,并积极引导农村集体和个人投资投劳。
第五章 项目实施
第十条 为确保示范项目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示范项目的建设要区别于一般的节水灌溉工程,按照高起
点、高质量、高科技含量、高效益和示范作用大的原则进行安排。
第十一条 示范项目建设要求
(一)技术要求
(1)示范项目所选用的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应属国内先进水平,能够起到示范样板作用,以指导和带动周围地区节水灌溉的发展。
(2)示范项目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行管理要按水利部制订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
(二)管理要求
(1)示范项目建成后,要制订有关的管理办法和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认真执行。
(2)要建立健全节水管理组织,培训专业人员上岗,责任落实到人。
(3)要开展气象、土壤、栽培、灌水、产量、投入、效益等基础数据资料的观测、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提高,使示范项目的建设切实起到示范、指导和带动作用,各示范区要注意收集、积累示范项目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图片、录像片等资料,搞好宣传和展示等项工作。
第六章 项目考核和验收
第十二条 省(市、自治区)计委和水利厅(局)对本省示范项目的建设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落实示范项
目省内各项配套资金,加强对示范项目建设的管理和协调,负责编写示范项目实施情况工作总结上报国家计委和水利部。
第十三条 要认真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并将地方配套资金下达文件,技术方案,工程进度,领导机构,项目
承担单位及负责人,灌区机制改进情况、工程效益分析等材料按附件要求于12月底之前报国家计委和水利部。项目考核评分作为安排下一投资的重要依据。
第十四条 示范项目建成后,由省计委会同省水利厅(局)按有关规定负责初步验收。初验合格后,由省计
委和省水利厅上报国家计委和水利部,国家计委和水利部对示范项目进行最终验收。
第七章 建后管护
第十五条 项目竣工验收后,必须及时办理交接手续,明确管理主体,制定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
度,建立良性循环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等,以保证工程充分发挥效益。
第十六条 项目完工后新增加的灌溉面积,要列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依法进行保护。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家计委和水利部负责解释。
第四篇: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措施。为探索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节水增效灌溉的发展方向,推广和引导全社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水利部决定在全国建设一批不同类型的节水灌溉示范项目。为加强项目的管理,特制定《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第二条 示范项目的建设应根据当地气候、水土条件,以及农作物种植结构和耕作方式,以提高粮棉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和效益为目的,因地制宜地选择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为今后高效节水灌溉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探索经验,引导和推动全国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
第三条 示范项目的建设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各省(区、市)计委和水利厅(局)要密切配合,落实配套资金,切实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建设重点
第四条 节水增效示范项目确定的原则是:(1)项目所在地区的水资源相对不足;(2)地方各级领导对节水工作重视,节水灌溉
推广有一定的基础,群众积极性较高;(3)地方配套资金落实,自筹能力较强;(4)项目区灌溉水源有保证,面积相对集中连片,农业生产条件和作物种植结构在当地具有代表性;(5)示范项目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第五条 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的建设,是提高粮棉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项目应以增产粮棉,提高效益为主要目的来确定项目区和建设重点。
第三章 项目申报和审批程序
第六条 示范项目的申报和审批的具体程序为:由省(区、市)计委和省(区、市)水利(水电)厅(局)联合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水利部报送本省(区、市)符合条件的示范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的实施方案应包含设备购置计划等方面的内容(见“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要点”附后),项目的实施方案由水利部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审批,项目单位按照批准的实施方案实施。
第四章 资金筹措、使用和管理
第七条 示范项目所需建设资金应以地方自筹为主,国家支持为辅。地方各级政府应多方筹集资金支持示范项目的建设。地方资金与中央补助资金的比例不小于2:1。
第八条 国家投入示范项目的建设资金,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水利部在中央水利基建投资中安排;地方配套资金由省(区、市)在地方基建投资计划中落实,要做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并保证配套资金足额到位。凡具备条件的都要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
监理制和招标投标制。
第九条 国家投资部分主要用于经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水利部批复同意的节水灌溉设备购置,不得用于非生产性建设。其它类投资(包括生产性管理设施等)由地方负责,并积极引导农村集体和个人投资投劳。
第五章 项目实施
第十条 为确保示范项目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示范项目的建设要区别于一般的节水灌溉工程,按照高起点、高质量、高科技含量、高效益和示范作用大的原则进行安排。
第十一条 示范项目建设要求
(一)技术要求
(1)示范项目所选用的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应属国内先进水平,能够起到示范样板作用,以指导和带动周围地区节水灌溉的发展。
(2)示范项目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执行管理要按国家或水利部制订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
(3)示范项目要结合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提高效益。
(二)管理要求
(1)示范项目建成后,要制订有关的管理办法和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2)要建立健全节水管理组织,加强对上岗人员的培训,责任落实到人。
(3)要结合生产开展必要的气象、土壤、栽培、灌水、产量、投入、效益、节水技术和设备的适应性等基础数据资料的观测、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提高,使示范项目的建设切实起到示范、指导和带动作用,各示范区要注意收集、积累示范项目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各种图片、录像片等资料,搞好宣传和展示等项工作。
第六章 项目考核和验收
第十二条 省(区、市)计委和水利厅(局)对本省示范项目的建设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落实各项配套资金,加强对示范项目建设的管理和协调,负责编写示范项目实施情况工作总结上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水利部。
第十三条 要认真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并将地方配套资金下达文件,技术方案,工程进度,领导机构,项目承担单位及负责人,灌区机制改进情况、工程效益分析等材料按附件要求于12月底之前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水利部。项目考核评分作为安排下一安排投资的重要依据。
第十四条 示范项目建成后,由省(区、市)计委会同省(区、市)水利厅(局)按有关规定负责初步验收。初验合格后,上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水利部对示范项目进行最终验收。
第七章 建后管护
第十五条 项目竣工验收后,必须及时办理交接手续,明确管理主体,制定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良性循环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等,以保证工程充分发挥效益。
第十六条 项目完工后新增加的灌溉面积,要列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依法进行保护。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水利部负责解释。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要点
一、示范区建设背景
1.1示范区概况(包括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和现状)
1.2示范区建设的必要性(从资源、效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方向分析)
1.3示范区建设的可行性(从投入、技术、经济条件等方面分析)
二、示范区建设内容
2.1示范区节水灌溉技术选型及建设面积
2.2各类技术措施的初步设计方案
三、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1设备采购计划(采用各类设备数量、型号、参数、生产厂家、价格等)
3.2工程投资概算(各类工程及设备投资分析)
3.3资金筹措(资金来源分析包括中央投资、地方投资、农民自筹投资等)
四、经济效益分析
4.1工程建设后自身的节水、增产、增收等方面的经济效益4.2工程示范效益和宏观经济分析
五、示范区建设组织与实施
六、建后管护措施
第五篇: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法规名称: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国家发改委、水利部
法规类别: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国家发改委、水利部颁布日期:2005.08.09实施日期:2005.08.09修改日期:
法规文号:发改投资[2005]1506号
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2006年)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引导和推动我国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决定从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引导资金,专项用于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以下简称示范项目)建设。为确保资金充分发挥效益和示范项目建设按计划全面完成,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示范项目要重点安排在水资源短缺、发展节水灌溉效益显著、配套资金落实、灌溉水源有保证、面积相对集中连片、农业生产条件和作物种植结构在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地区。
第二章 目标和要求
第三条
示范项目要以增加农业灌溉技术科技含量,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建设“优质、高效、高产”农业为目标,因地制宜地选择节水灌溉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并为实现流域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第四条
示范项目不同于一般的节水灌溉工程,要从系统选型、规划设计、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先进成果应用、科学用水、水费改革、人员培训、信息管理等方面体现“高质量、高效益和高科技含量”的原则。
第三章 项目申报和审批
第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计委)和水利厅(局)要在上年的12月底前联合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报送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申请中央资金示范项目申报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省级发展改革委(计委)对可研报告的批复。
第六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示范项目申报材料,已安排项目的执行情况和当年资金可能,在专家评估的基础上择优选取,联合下达示范项目投资计划。
第七条
中央投资计划下达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已批复的可研报告抓紧组织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和审批。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八条
示范项目建设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多渠道筹集,中央与地方配套的比例为:东部地区1:
2、中西部地区1:1。
第九条
要严格按照审批的工程建设内容使用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十条
要加强对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加大监管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五章 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明确分级管理责任人,实行分级管理负责
第十二条
示范项目的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行管理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节水灌溉材料设备选购要积极推行政府采购的方式,做到质优价廉。
第十三条
示范项目要积极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切实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管机制,确保示范工程的建设质量并按期完工。第十四条
省级发展改革(计划)部门和水利部门要加强对项目的检查监督。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将组织有关专家巡回检查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资金管理使用、合同执行情况等,对违反规定和存在的问题限期改正,逾期不改将追究当事人和有关单位责任人的责任。
第六章 竣工验收
第十五条
示范项目建成后,项目单位应及时进行总结和自验,并向省水利厅(局)提出验收申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厅(局)会同省级发展改革委(计委)按有关要求对示范项目进行全面验收。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对通过省级验收的示范项目进行抽查。
第十六条
示范项目验收后,应及时向水利部农水司报送验收总结报告及相关资料。
第七章 建后管护
第十七条
示范项目竣工验收后,应及时办理移交,明确产权归属,落实管护主体,制定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各项运行管护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第十八条
要加强工程运行管护的责任制,明确管护职责,做到责任到人。要加强对上岗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第十九条
要充分发挥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作用,要积极探索和实行水价、项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改革措施,使示范项目的运行管理做到良性循环。
第二十条
要积极推行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开展必要的田间观测和试验,不断积累经验,注意收集、积累示范项目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各种资料,使示范项目真正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第二十一条
示范项目建成后,新增加的灌溉面积要列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依法进行保护。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水利部解释。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