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2015年全国卫生监督员培训规划[模版]
2011-2015年全国卫生监督员培训规划
为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加强全国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统筹规划和规范指导全国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以人才培养促进卫生监督工作和卫生监督事业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突出人才优先、以用为本。结合卫生监督工作和卫生监督队伍建设要求,建立和完善卫生监督员培养体系,以提高卫生监督员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卫生监督工作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优、业务能力强、执法水平高的卫生监督员队伍,为促进卫生监督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一)把握需求,分类培训。针对不同岗位职责需求,科学规划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对新录用卫生监督员、在岗卫生监督员等实施分类培训、分类管理,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整体规划,逐级负责。卫生部负责全国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总体规划的制订、政策协调和业务指导。省、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订本地区卫生监督员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省级、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工作实施进行指导、协调和检查。
(三)统筹兼顾,注重能力。卫生监督员培训坚持能力与素质提高并重,坚持以专为主与一专多能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执法实践相结合。注重优化知识结构,强化实践技能,着力提高卫生监督员的执法办案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促进依法全面规范履职。
(四)创新管理,注重实效。把握卫生监督员培训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培训工作规范化管理。着力加强省、市、县三级培训能力建设,更新培训理念,创新培训形式,完善培训制度,优化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保障培训效果。
三、发展目标
落实《卫生监督员管理办法》要求和《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确定的卫生监督人才队伍培训工作任务,健全培训体系,并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卫生监督员(含卫生监督管理干部)全员在岗培训。
到2015年底,重点完成不少于60名国家级卫生监督专家、3000名首席卫生监督员、8000名卫生监督紧缺专业人才、35000名基层复合型卫生监督人才的培训,建设一支高端引领、结构合理、覆盖基层的高素质卫生监督人才队伍。
四、主要任务
(一)完善卫生监督员培训管理和考核制度。按照卫生监督员培训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科学规范、有序高效的工作要求,健全完善卫生监督员培训制度,对培训对象、培训基地、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培训考核和保障措施等环节实施规范管理。建立卫生监督员培训考核制度,结合卫生监督绩效考核工作,将个人培训情况和处(科)室、单位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纳入考核管理,作为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
(二)完善培训大纲和教材体系。根据卫生监督工作和卫生监督员培训需求,卫生部组织修订完善《卫生监督员培训大纲》、卫生监督员培训系列教材和考试题库。教材要力求满足各级卫生监督员培训的需要,加强案例分析、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等多种类型教材的开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辖区实际情况负责组织编印相关辅助教材,作为卫生部培训教材的补充。
培训教材、考试题库要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进行修订,形成既相对稳定、规范,又不断更新并适应卫生监督工作需要的教材体系。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管理。适应培训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三级卫生监督培训师资库。卫生部负责国家级卫生监督培训师资库建设和管理,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省级、地市级卫生监督培训师资库的建设和管理。
师资队伍建设要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注重中、青年师资的培养。要完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加大师资培养的投入,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注重师资队伍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授课技能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充分发挥各级师资队伍在卫生监督员培训中的作用。
(四)建立卫生监督员培训基地。按照卫生监督培训需求和区域的资源优势,遵循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卫生监督机构、高等院校和相关专业机构等中遴选认定卫生监督员教育培训基地。培训基地要具备所必需的教学基本设施和师资等条件。
到2015年底,建立12-15个国家级卫生监督员培训基地,重点承担国家级卫生监督专家和首席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各省(区、市)根据工作需要建立本省(区、市)的卫生监督员培训基地,重点承担卫生监督紧缺人才、基层复合型卫生监督人才和新录用卫生监督员等培训工作。
(五)构建卫生监督员培训网络平台。建立以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网站为核心、省级卫生监督网站为主干的培训网络平台。大力推广网络培训、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搭建卫生监督员在线交流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与共享,提高培训覆盖面和培训资源利用率。积极推行自主选学、模块化培训等培训方法和手段,在学习内容、时间和方式上,为卫生监督员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选择。到2015年,每个卫生监督员都可以使用网络培训终端设备,自主参加网络培训学习。
推进卫生监督员网络培训课件库建设。成立以优秀师资为骨干的课件建设小组,按照综合类、专业类和专题类等分别组织开发多媒体培训课程,鼓励地方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开发有特色、适于当地使用的辅助电子教材和教学软件。
(六)实施卫生监督员全员培训。
1.新录用人员岗前培训。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卫生监督员管理办法》的要求负责本级新录用人员培训的组织实施。新录用人员岗前培训要作到统一组织、统一要求、统一考核,实现岗前培训规范化。培训内容根据国家《卫生监督员培训大纲》,结合本地卫生监督工作要求确定。试用期内录用单位还应当对新录用的人员进行科(处)室轮岗培训。每人累计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0学时/人,作到先培训合格、后上岗执法。
2.卫生监督员在岗培训。卫生监督员实行全员定期培训制度,所有卫生监督员的在岗集中培训每年不少于30学时/人。在此基础上,按照统筹管理、分级实施的原则,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针对国家、省、市、县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卫生监督员,重点从强化业务指导、注重骨干培养、适应履职需要和加强综合执法四个方面,对下列人员实现卫生监督员分类培训和人才培养。
(1)国家级卫生监督专家。由卫生部负责组织实施。从国家和省级卫生监督机构中培养造就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食品安全标准管理、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安全、学校卫生、医疗执法、传染病防治执法、消毒管理、信息管理、卫生监督稽查等领域的卫生监督领军人物,逐步建立国家级卫生监督专家库,承担全国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技术指导任务。到2015年底,完成不少于60名国家级卫生监督专家的培养。每年累计集中培训不少于100学时/人。
(2)首席卫生监督员。省级首席卫生监督员由卫生部负责组织培训,地市级首席卫生监督员由省级负责组织培训。首席卫生监督员通过在卫生监督机构中遴选产生,是辖区内相关专业领域的业务权威,主要从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安全、学校卫生、医疗执法、传染病防治执法、消毒管理、信息管理、卫生监督稽查等专业,原则上每个专业遴选1名首席卫生监督员,承担辖区内本专业执法工作的业务指导、社会咨询、宣传教育等任务。到2015年底,完成不少于3000名首席卫生监督员的培养。每年累计培训不少于120学时/人,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80学时/人。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首席卫生监督员要定期考核,实行动态管理。
(3)卫生监督紧缺人才。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卫生监督紧缺人才根据各地当前监管职责要求和现有人员配置情况,优先考虑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生活饮用水安全、学校卫生、医疗执法、信息管理等急需紧缺专业的人才培训。到2015年底,完成为省、市卫生监督机构培养不少于3000名卫生监督紧缺人才;为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培养不少于5000名卫生监督紧缺人才。每年累计培训不少于100学时/人,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50学时/人。
(4)基层复合型卫生监督人才。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以满足基层卫生监督执法需要为目标,坚持以专为主、一专多能的原则,到2015年底,完成为市、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培养不少于35000名具备多项专业知识、掌握执法办案技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体现综合性、能较好贯彻执行卫生监督执法任务、能为卫生监督协管人员提供业务和技术指导的基层复合型卫生监督人才,进一步提高基层一线综合监管执法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每年累计培训不少于 50学时/人,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30学时/人。(5)卫生监督管理干部。卫生部负责组织开展对省级卫生监督管理干部业务培训和交流学习,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开展辖区内卫生监督管理干部培训。鼓励地方以集中办班、交流任职、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开展卫生监督管理干部培训。通过培训,切实提高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管理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把握全局、开拓创新、科学管理、带好队伍等方面能力,建立一支政策理论水平高、依法行政能力强的卫生监督管理干部队伍。到2015年,所有卫生监督管理干部至少轮训1遍,累计集中培训不少于50学时/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将卫生监督员培训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纳入卫生监督工作年度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要切实加强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要加强培训管理队伍建设,明确培训组织管理责任处(科)室和相关责任人员,明确牵头和具体执行处(科)室的职责任务,理顺培训工作程序,搞好分工协作,积极搭建培训学习和交流平台,努力提高培训管理水平。
(二)抓好组织实施,及时总结报告。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要根据本规划内容,结合辖区卫生监督工作实际和队伍建设情况,制订辖区卫生监督员年度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细化培训要求,做好进度安排。要按照计划和方案要求,抓好组织和实施,严格执行各项培训制度,加强培训过程管理,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每年要对本年度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并书面报送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将年度培训工作总结书面报送卫生部,卫生监督业务培训项目涉及省份要同时报告辖区项目经费的执行情况。
(三)保障经费投入,规范资金管理。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依据相关政策规定,按照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落实培训任务,积极争取财政部门加大对卫生监督员培训经费的投入,要优先保障基层卫生监督机构的培训经费。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专项资金管理的规定加强项目管理,落实专人负责,作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培训实施单位要对培训相关工作过程和内容等做好实施记录,加强培训档案管理,要作到执行情况可考核,项目效果可评价。
(四)加强检查指导,确保培训效果。卫生部和省级、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工作的业务指导,对经费使用和实施进度进行督导检查,并适时开展相关调研,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和推广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要注重培训项目的绩效考核,培训工作结束后要通过考试或考核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适时组织对培训开展情况进行效果评估,推动和指导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的开展,确保培训工作适应培训目标要求,达到预期培训效果。
第二篇:卫生监督员培训总结
卫生监督员2011年培训总结
2011年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开发区卫生监督所坚持“面向全员、提升素质、引导实践”的方针,对全体卫生监督员开展了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培训。截止2011年12月,共组织各类监督员培训22次,其中外出北京培训3次,呼市6次,阿左旗4次,内部培训9次。为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卫生监督员队伍,促进卫生监督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规范管理,完善培训工作机制,讲求实效,形成学用互动效应
1、领导重视,高度认识。2011年初我监督所领导就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卫生监督员的培训工作放在了重要议事日程上,专门成立由所长卢爱文担任组长,其他人员为组员的监督员培训小组,负责对全年培训计划的全程监控,全部人员负责落实计划的组织、协调、实施和督导工作。
2、保障经费,创造条件。今年监督所进一步加大投入,外送人员进行多次培训,并丰富各类学习书籍,集中学习业务、法律常识、人才战略、管理及公文写作等知识,大力倡导学习活动,为卫生监督员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学习交流空间,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良好氛围。
3、讲求实效,形成学用互动效应
今年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在形式上紧扣“两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作与学习相结合,使得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得以不断提高。通过教育培训,逐步形成了一支专业门类齐全,梯次合理,新老衔接,能满足卫生监督工作持续发展需要的监督员队伍。
二、下一步工作设想
1、抓好继续培训教育。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继续教育培训,力争使我所在未来几年内,卫生监督员有新的突破。
2、完善更新培训内容。以需求为导向,充实多类别的培训内容,把“树立新理念、运用新方法、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放在培训工作的首位,着力培养和提高卫生监督员运用知识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引导卫生监督员学习文明礼仪、管理技能、电脑运用、公文写作等到综合知识,提高卫生监督工作管理能力、应对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3、创新培训载体。在传统教育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培训手段,根据培训内容的要求和单位的实际,灵活的采取举办集中学习、案例分析、考察学习等模式,鼓励监督员在职学习培训,推进高层次学历发展。
二○一一年十二月
第三篇: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培训考试题
2010年朝阳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培训考试题
单位
姓名
职务
卫生监督工作种类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是指:(B)
A,在现场进行卫生检查和行政处罚
B监督与促进经营单位履行《条例》规定的职责
C强制推行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措施
2、目前可依法进行卫生监督的公共场所共有:(A)
A 7类28种
B
6类29种
C
8类27种
3、《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发布日期:(C)
A 1988年4月1日
B 1987年9月15日
C 1987年4月1日
4、《条例》规定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监督职责为:(C)
A 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测和技术指导
B 监督从业人员健康检查 C 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场所的选址和设计进行卫生审查、并参加竣工验收+A+B
5、《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行政处罚种类:(C)
A 警告、罚款、没收、吊销卫生许可证
B罚款、处分、吊销卫生许可证、停业整顿
C 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
6、不同类型的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督共同的重点主要是:(C)
A 环境卫生保洁状况和厕所卫生保洁状况B 公共用品清洗消毒状况和蚊蝇鼠蟑防制情况
C 室内通风换气状况和从业人员健康及个人卫生状况+A+B
7、公共场所发生污染事故或中毒时,(A)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A
24小时
B
48小时
C
12小时
D
立即报告
8、非星级空调旅店和普通招待所客房空气中CO2含量为(%):(B)
A <0.07
B
<0.10
C
>0.10
D>0.05
9、人工游泳池水的余氯含量为(mg/l):(C)
A 游离性余氯0.05—0.1
B 游离性余氯0.5—1.0 C 游离性余氯0.3—0.5
10、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评价,标化分在(A),卫生信誉度为B级单位。A
70—89分
B
——69分
C低于60分
11、人工游泳池最常见传播的疾病是:(B)
A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B 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结膜炎
C 甲型病毒性肝炎
12、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潜伏期短,发病多在感染病原体或多长时间内发生:(A)
A 24小时内
B
3天内
C 5天内
13、公共场所日常监督频次参照其卫生信誉度等级确定,等级越高,监督频次应越低。卫生信誉度为B级,不少于(A)。
A
1次/年
B 2次/年
C 1次/两年
14、公共场所内发生传染病疫情或因空气质量、水质不符合卫生标准、用品用具或设施受到污染导致的群体性健康损害事件的,其卫生信誉度定为(B)。
A
B级
B
C级
C
不予评级
15、对头癣患者必须使用专用理发工具,用后应严格消毒,刀、剪、梳子如用2%戊二醛浸泡,其时间为:(C)
A 20分钟以上
B 30分钟以上
C 60分钟以上
16、旅店业所配备的床上卧具、浴巾、毛巾、茶具、拖鞋、脸盆、脚盆的数量与床位数之比不得低于多少?(C)
A 1:1
B 2:1
C 3:1
D 4:1
17、下列不是游泳池主要监测的卫生指标是(B)
A.池水细菌总数 B水硬度 C总大肠菌群 D浑浊度
18、美容美发经营面积在(B)以上的场所,应单独设染、烫发操作间。
A
㎡
B 50㎡
C 60㎡
19、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水余氯含量应保持(B)。
A 1~2 mg/l
B 5~10 mg/l
C10~20 mg/l 20、理发美容毛巾的消毒应选用何种方法:(A)
A 蒸汽或煮沸5—10分钟
B
75%酒精湿抹或浸泡
C 约270nm波长紫外线照射30分钟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的原则(A C D)。A 网格化管理
B常态监管
C 宣传动员
D公开透明
2、游泳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不予评定等级的项目有(A C D)。A无循环消毒设备
B无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证
C 无补充新水系统
D无强制浸脚池
3、住宿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中的评分关键项是(A B C D)。
A有无卫生许可证
B有无消毒间
C星级宾馆未设立专用布草间,普通旅店无封闭储存布草设施
D自洗棉织品消毒设施不能正常使用。
4、人工游泳池水检验项目为(A B C D)。
A尿素
B浑浊度
C余氯
D细菌总数
5、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检验项目为(A BCD)。
A风管内表面积尘量
B细菌总数
C真菌总数
D冷却水中是嗜肺军团菌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公共场所量化分级制度适用于公共场所单位的日常卫生监督检查和预防性卫生监督检查。(X)
2、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应贯穿在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三个阶段。(V)
3、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中卫生信誉度等级分为A级、B级、C级、D级。(X)
4、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每年复核一次。(X)
5、正确适用罚则,一般应遵循合法性、合理性、公正性、公开性的原则。(X)
6、公共场所自身检查,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必须进行记录。(V)
7、卫生监督员现场填写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后,可不再另行制作现场检查笔录,但对于违法经营行为的查处仍应严格按照相关执法程序进行。(V)
8、住宿业拖鞋用含氯消毒液消毒时,浸泡液有效氯含量应达250-500毫克/升,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X)
9、开放式冷却塔至少半年清洗一次。(X)
10、游泳池水加入的游离性余氯量为0.3-0.5mg/l。(X)
11、集中空调系统污染公共场所的有害细菌为嗜肺军团菌。(V)
12、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场所并变更经营项目时,不应重新申请“卫生许可证”。(X)
13、集中空调分为两种类型即全空气式空调和空气水式空调。(V)
14、理发店应配备毛巾、刀具、胡刷消毒设施,烫发、染发间应安装排气设备。(V)
15、2010年省市政府责任状公共场所量化分级工作要求住宿场所量化率应达到65%;美容美发场所量化率未达到45%;沐浴场所量化率未达到50%。(V)
三、案例分析题:(20分每问5分)
2009年8月10日,某县卫生局接到当地县医院报告称该院近10日内先后接诊76位眼疾者,症状体征多表现为眼红肿且有烧灼感、结膜分泌物多、畏光、流泪,严重者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喉咙发炎、发烧等症状。经临床诊断,76名就诊者均为急性结膜炎患者。经询问接触史等得知,76名患者均于2009年7月25日至7月28日到该县某游泳馆游泳后,先后出现严重程度不同的上述症状而就医。
该县卫生监督机构受该县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前往相关地点调查处理,假如你是负责处理此次事件的卫生监督员,请回答如下问题:
1、至该县医院进行调查时,从卫生监督角度,需要开展哪些工作?(要点)查阅病例资料,调查发病人数,首发病例(潜伏期、临床表现),救治情况,实验室检验,临床诊断。
2.此次事件,假如在怀疑是因为患者7月18日至该县游泳馆游泳而引起的一起急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的前提下,从卫生监督角度,监督员至游泳馆现场时,需要做哪些卫生学调查?(要点)
①、卫生管理: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卫生管理制度及责任制,②、卫生设施:循环过滤消毒设备、设施、药剂是否能正常运转或投入使用,池
水消毒记录
③、采集水样:按国家标准检测(余氯量等)
3.如确定此次疫情由于患者至此游泳馆游泳引发,从卫生监督角度,责令或指导该游泳馆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卫生学处理,才能预防类似疫情的再次发生?(要点)
①、对该游泳馆下达行政控制决定,控制该场所,直至调查结束。②、池水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后排放。③、池壁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4.针对此次疫情,可根据什么法律法规对该游泳馆进行行政处罚?(可仅答违法事实及依据的法律法规名称)
未对运营中的游泳池水进行有效的循环净化消毒,导致一起急性结膜炎的传染病暴发流行。依据《
》进行处罚(停业整顿、罚款)
第四篇:2011年卫生监督员培训计划
2011年卫生监督员培训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卫生监督队伍整体素质,根据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卫生监督员管理办法》、《2005-2010年全国卫生监督员教育培训规划》、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卫生监督员培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升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充分履行卫生监督职责,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以提高卫生监督员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为内容,以提高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水平为目的,培养和造就一支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卫生监督员队伍。
二、目标及任务
全面提高我市卫生监督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律知识水平,进一步优化卫生监督员的知识结构,使卫生监督员从传统业务型向法制型、综合型转变,增强卫生监督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及综合执法能力,提高卫生监督员整体素质。
三、培训对象、内容和方式
(一)培训对象
本所卫生监督员及辖区各县(市)卫生监督所的卫生监督员。
(二)培训内容
公共法律知识;卫生监督执法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卫生监督执法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职业病的预防;采供血卫生监督执法技巧及要求;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程序和要求;执法文书规范使用
和书写;其他卫生监督相关知识。
(三)培训方法和形式
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形式采取短期集中培训(专题培训、经验交流会、案例评析、研讨会等)和科室小范围学习及自学相结合的形式。
四、培训时间:
短期集中培训拟定于2011年4月、7月举办两期,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法制稽查科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11[147]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2015年全国卫生监督员培训规划》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2015年全国卫生监督员培
训规划》的通知
卫办监督发„2011‟14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为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加强全国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统筹规划和规范指导全国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促进卫生监督人才培养,我部制定了《2011-2015年全国卫生监督员培训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2011-2015年全国卫生监督员培训规划
为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加强全国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统筹规划和规范指导全国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以人才培养促进卫生监督工作和卫生监督事业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突出人才优先、以用为本。结合卫生监督工作和卫生监督队伍建设要求,建立和完善卫生监督员培养体系,以提高卫生监督员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卫生监督工作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优、业务能力强、执法水平高的卫生监督员队伍,为促进卫生监督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一)把握需求,分类培训。针对不同岗位职责需求,科学规划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对新录用卫生监督员、在岗卫生监督员等实施分类培训、分类管理,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整体规划,逐级负责。卫生部负责全国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总体规划的制订、政策协调和业务指导。省、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订本地区卫生监督员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省级、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工作实施进行指导、协调和检查。
(三)统筹兼顾,注重能力。卫生监督员培训坚持能力与素质提高并重,坚持以专为主与一专多能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执法实践相结合。注重优化知识结构,强化实践技能,着力提高卫生监督员的执法办案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促进依法全面规范履职。
(四)创新管理,注重实效。把握卫生监督员培训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培训工作规范化管理。着力加强省、市、县三级培训能力建设,更新培训理念,创新培训形式,完善培训制度,优化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保障培训效果。
三、发展目标
落实《卫生监督员管理办法》要求和《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确定的卫生监督人才队伍培训工作任务,健全培训体系,并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卫生监督员(含卫生监督管理干部)全员在岗培训。
到2015年底,重点完成不少于60名国家级卫生监督专家、3000名首席卫生监督员、8000名卫生监督紧缺专业人才、35000名基层复合型卫生监督人才的培训,建设一支高端引领、结构合理、覆盖基层的高素质卫生监督人才队伍。
四、主要任务
(一)完善卫生监督员培训管理和考核制度。按照卫生监督员培训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科学规范、有序高效的工作要求,健全完善卫生监督员培训制度,对培训对象、培训基地、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培训考核和保障措施等环节实施规范管理。
建立卫生监督员培训考核制度,结合卫生监督绩效考核工作,将个人培训情况和处(科)室、单位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纳入考核管理,作为考核和评优评先、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
(二)完善培训大纲和教材体系。根据卫生监督工作和卫生监督员培训需求,卫生部组织修订完善《卫生监督员培训大纲》、卫生监督员培训系列教材和考试题库。教材要力求满足各级卫生监督员培训的需要,加强案例分析、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等多种类型教材的开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辖区实际情况负责组织编印相关辅助教材,作为卫生部培训教材的补充。
培训教材、考试题库要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进行修订,形成既相对稳定、规范,又不断更新并适应卫生监督工作需要的教材体系。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管理。适应培训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三级卫生监督培训师资库。卫生部负责国家级卫生监督培训师资库建设和管理,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省级、地市级卫生监督培训师资库的建设和管理。
师资队伍建设要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注重中、青年师资的培养。要完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加大师资培养的投入,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注重师资队伍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授课技能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充分发挥各级师资队伍在卫生监督员培训中的作用。
(四)建立卫生监督员培训基地。按照卫生监督培训需求和区域的资源优势,遵循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卫生监督机构、高等院校和相关专业机构等中遴选认定卫生监督员教育培训基地。培训基地要具备所必需的教学基本设施和师资等条件。
到2015年底,建立12-15个国家级卫生监督员培训基地,重点承担国家级卫生监督专家和首席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各省(区、市)根据工作需要建立本省(区、市)的卫生监督员培训基地,重点承担卫生监督紧缺人才、基层复合型卫生监督人才和新录用卫生监督员等培训工作。
(五)构建卫生监督员培训网络平台。建立以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网站为核心、省级卫生监督网站为主干的培训网络平台。大力推广网络培训、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搭建卫生监督员在线交流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 3 普及与共享,提高培训覆盖面和培训资源利用率。积极推行自主选学、模块化培训等培训方法和手段,在学习内容、时间和方式上,为卫生监督员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选择。到2015年,每个卫生监督员都可以使用网络培训终端设备,自主参加网络培训学习。
推进卫生监督员网络培训课件库建设。成立以优秀师资为骨干的课件建设小组,按照综合类、专业类和专题类等分别组织开发多媒体培训课程,鼓励地方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开发有特色、适于当地使用的辅助电子教材和教学软件。
(六)实施卫生监督员全员培训。
1.新录用人员岗前培训。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卫生监督员管理办法》的要求负责本级新录用人员培训的组织实施。新录用人员岗前培训要作到统一组织、统一要求、统一考核,实现岗前培训规范化。培训内容根据国家《卫生监督员培训大纲》,结合本地卫生监督工作要求确定。试用期内录用单位还应当对新录用的人员进行科(处)室轮岗培训。每人累计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0学时/人,作到先培训合格、后上岗执法。
2.卫生监督员在岗培训。卫生监督员实行全员定期培训制度,所有卫生监督员的在岗集中培训每年不少于30学时/人。在此基础上,按照统筹管理、分级实施的原则,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针对国家、省、市、县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卫生监督员,重点从强化业务指导、注重骨干培养、适应履职需要和加强综合执法四个方面,对下列人员实现卫生监督员分类培训和人才培养。
(1)国家级卫生监督专家。由卫生部负责组织实施。从国家和省级卫生监督机构中培养造就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食品安全标准管理、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安全、学校卫生、医疗执法、传染病防治执法、消毒管理、信息管理、卫生监督稽查等领域的卫生监督领军人物,逐步建立国家级卫生监督专家库,承担全国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技术指导任务。到2015年底,完成不少于60名国家级卫生监督专家的培养。每年累计集中培训不少于100学时/人。
(2)首席卫生监督员。省级首席卫生监督员由卫生部负责组织培训,地市级首席卫生监督员由省级负责组织培训。首席卫生监督员通过在卫生 4 监督机构中遴选产生,是辖区内相关专业领域的业务权威,主要从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安全、学校卫生、医疗执法、传染病防治执法、消毒管理、信息管理、卫生监督稽查等专业,原则上每个专业遴选1名首席卫生监督员,承担辖区内本专业执法工作的业务指导、社会咨询、宣传教育等任务。到2015年底,完成不少于3000名首席卫生监督员的培养。每年累计培训不少于120学时/人,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80学时/人。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首席卫生监督员要定期考核,实行动态管理。(3)卫生监督紧缺人才。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卫生监督紧缺人才根据各地当前监管职责要求和现有人员配置情况,优先考虑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生活饮用水安全、学校卫生、医疗执法、信息管理等急需紧缺专业的人才培训。到2015年底,完成为省、市卫生监督机构培养不少于3000名卫生监督紧缺人才;为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培养不少于5000名卫生监督紧缺人才。每年累计培训不少于100学时/人,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50学时/人。
(4)基层复合型卫生监督人才。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以满足基层卫生监督执法需要为目标,坚持以专为主、一专多能的原则,到2015年底,完成为市、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培养不少于35000名具备多项专业知识、掌握执法办案技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体现综合性、能较好贯彻执行卫生监督执法任务、能为卫生监督协管人员提供业务和技术指导的基层复合型卫生监督人才,进一步提高基层一线综合监管执法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每年累计培训不少于 50学时/人,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30学时/人。
(5)卫生监督管理干部。卫生部负责组织开展对省级卫生监督管理干部业务培训和交流学习,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开展辖区内卫生监督管理干部培训。鼓励地方以集中办班、交流任职、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开展卫生监督管理干部培训。通过培训,切实提高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管理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把握全局、开拓创新、科学管理、带好队伍等方面能力,建立一支政策理论水平高、依法行政能力强的卫生监督管理干部 5 队伍。到2015年,所有卫生监督管理干部至少轮训1遍,累计集中培训不少于50学时/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将卫生监督员培训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纳入卫生监督工作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要切实加强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要加强培训管理队伍建设,明确培训组织管理责任处(科)室和相关责任人员,明确牵头和具体执行处(科)室的职责任务,理顺培训工作程序,搞好分工协作,积极搭建培训学习和交流平台,努力提高培训管理水平。
(二)抓好组织实施,及时总结报告。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要根据本规划内容,结合辖区卫生监督工作实际和队伍建设情况,制订辖区卫生监督员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细化培训要求,做好进度安排。要按照计划和方案要求,抓好组织和实施,严格执行各项培训制度,加强培训过程管理,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每年要对本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并书面报送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将培训工作总结书面报送卫生部,卫生监督业务培训项目涉及省份要同时报告辖区项目经费的执行情况。
(三)保障经费投入,规范资金管理。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依据相关政策规定,按照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落实培训任务,积极争取财政部门加大对卫生监督员培训经费的投入,要优先保障基层卫生监督机构的培训经费。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专项资金管理的规定加强项目管理,落实专人负责,作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培训实施单位要对培训相关工作过程和内容等做好实施记录,加强培训档案管理,要作到执行情况可考核,项目效果可评价。
(四)加强检查指导,确保培训效果。卫生部和省级、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工作的业务指导,对经费使用和实施进度进行督导检查,并适时开展相关调研,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和推广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要注重 6 培训项目的绩效考核,培训工作结束后要通过考试或考核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适时组织对培训开展情况进行效果评估,推动和指导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的开展,确保培训工作适应培训目标要求,达到预期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