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0年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质量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2 20:2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2010年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质量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2010年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质量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

第一篇:关于2010年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质量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

关于2010年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质量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

沪建安质监[2010]120号

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本市保障性住房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于2010年7月份组织了本市部分在建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专项检查。现将有关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概况

本次专项检查共抽查了36项在建保障性住房工程,其中结构施工阶段32项,节能施工阶段4项;共开具质量问题整改指令单52份,涉及27个单位工程,其中建设单位6家、施工单位24家、设计单位12家和监理单位8家。

此次质量专项检查内容包括:设计质量、施工质量、监理质量、材料质量;承发包经营行为、参建各方质量责任履行情况和基建程序执行情况以及混凝土强度实体检测和钢筋位置检测等。

通过检查表明,本市保障性住房质量基本处于受控状态。参建各方民生意识和质量意识较强,大部分勘察设计和审图单位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本市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能够认真执行国家及本市的规范和标准。部分工程有质量创优目标,有的工程混凝土内实外光、棱角清晰、强度保证,有的工程安全措施到位,文明施工工作到位。但是也有部分保障性住房工程在勘察、设计、施工、材料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有的甚至为了赶进度,不按基建程序实施,留下质量隐患。

二、主要问题

(一)施工质量问题

1、混凝土工程质量不容乐观

(1)混凝土实体检测强度偏低。部分处于结构施工阶段的工程,混凝土强度现场实体回弹检测推定值偏低,达不到设计强度要求,经进一步采用钻芯取样法扩大检测仍有5项工程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

(2)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明显。部分住宅工程的卧室、公共走廊、卫生间等楼板局部出现裂缝,有的工程在卫生间、厨房、客厅多处出现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3)不按规范要求拆除底模板。个别住宅工程在悬臂构件底模板拆除时,混凝土试块强度仅达到设计强度的88%,没有达到规范规定的 100%设计强度的要求。

2、钢筋工程质量通病仍然存在

(1)钢筋位置不符合要求。有的工程剪力墙暗柱钢筋偏位严重,有的工程楼板钢筋间距实测值超过设计值近20%。

(2)钢筋锚固长度不足。有的工程在梁、柱节点处的钢筋锚固长度小于设计要求。

(3)钢筋焊接试验缺漏。有些工程剪力墙暗柱内的钢筋采用焊接连接,但未按照规范要求作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检验。

3、桩基质量不按要求验收。个别桩基工程出现桩位偏差超过设计值的问题,在未征求设计单位处理意见的情况下就验收合格。

4、节能施工质量问题较多

(1)使用的节能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个别工程采用规格型号为5+9a+5的节能玻璃,不满足设计5+12a+5的要求;个别工程使用表观密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的EPS板,或使用气密性达不到要求的外门窗。

(2)节能材料复试和现场检测达不到规范要求。有的工程保温板复试数量不满足规范要求,现场不留置无机保温砂浆同条件养护试块,不做现场锚栓拉拔试验、EPS板与基层拉拔试验。

(二)勘察设计质量问题

1、设计依据不足

(1)依据勘察中期报告进行地基基础设计。上海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 “大型居住社区江桥基地A1、A2地块”项目,勘察中期报告判别场地土为轻微液化,成果报告判别场地土为中等液化,设计单位仅依据勘察中期报告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未考虑液化影响。上海结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大型居住社区江桥基地C1地块”项目,设计单位依据勘察中期报告进行桩基设计,桩长为35.52米,以⑦1层为持力层,但根据详勘报告,该工程桩基只可进入⑤2层。

(2)超限高层未经专项审查。上海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 “大型居住社区江桥基地D2地块”项目和上海结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大型居住社区江桥基地C1地块”、“大型居住社区江桥基地C2地块”项目,均存在高差大于1.2米的错层,但都未按规定进行超限高层专项审查,设计单位盲目从事设计活动。

(3)河道边堆土未经相关部门核准。马建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的“虹梅新苑四期”项目,小区北面道路占用溏泗泾河抗洪通道,该区域道路回填土高度达2米左右,但设计单位未考虑大面积推土对河道堤岸边坡的安全性影响,未经过安全性评估,未征得相关部门核准,擅自出具施工图。

2、抗震设计存在薄弱环节

(1)抗震构造设计不满足规范要求。上海浦升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 “欣雨佳苑(二期)”项目,楼梯间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未设置构造柱,也未按规范要求设置相应的圈梁。核工业第七研究设计院设计的 “金康花园五期”项目,楼梯间梯段间半平台构造柱处未设置圈梁。上海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大型居住社区江桥基地D2地块”和上海结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大型居住社区江桥基地C1地块”、“大型居住社区江桥基地C2地块”项目,连梁跨高比大于2.5,其腰筋配筋率小于规范规定的0.3%的最小配筋率。

(2)抗震计算缺、漏、错。上海汉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 “上海临港新城东海农场配套商品房香茗苑”和核工业第七研究设计院设计的“金康花园五期”项目,结构体系均为砌体结构,部分计算时被定义为构造柱的柱,实为一受力构件,计算假定错误。上海鸿图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银都路就近安置配套商品房”项目,计算时将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但未进行上、下层刚度比验算。上海结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大型居住社区江桥基地C1地块”、“大型居住社区江桥基地C2地块”项目,未沿主要抗侧力构件方向计算地震作用。中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华滨家园”项目,结构计算书缺、漏现象严重。上海万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 “朱泾镇动迁安置住宅”项目,桩承载力计算依据不足。

3、使用功能和安全性能设计不到位

(1)无障碍电梯设计不满足规范要求。上海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大型居住社区江桥基地A1、A2地块”和“大型居住社区江桥基地D2地块”项目,桥箱尺寸长边为1450毫米和1500毫米,小于规范规定的1600毫米。

(2)建筑节能设计质量通病依然存在。一是设计文件的不一致。如:计算书与图纸不一致、各专业间的传热系数取值不一致等。二是节能专篇深度不足。如:部分项目的节能设计中,围护结构的保温材料及其性能指标标注不全。三是建筑节能中的安全性设计被忽视。如:部分保障性住宅采用外墙外保温工程,未按《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和公安部、建设部《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的要求,采取防火构造措施。

(三)监理问题

有的工程监理细则未经总监审批签字,监理评估报告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见证人员数量难以满足工程量要求,缺少工程现场检测的监理见证记录;对现场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部分监理人员没有能力发现或发现后没有督促施工单位有效整改。

(四)经营行为问题

1、存在违法分包和越级承包的现象。有的工程在门窗工程承发包方面,有违法分包和越级承包的问题,个别工程存在劳务违法分包和越级承包问题。

2、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提前施工的情况比较普遍。部分工程施工早于施工许可证2-3个月,有的工程在检查当天仍未取得施工许可证。

3、个别工程没有任何手续已施工到结构5层。个别工程在未报建、未招投标、未审图、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已施工到结构5层,而且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发现多处违反强制性标准的问题,给工程埋下质量隐患。

4、建设单位明示、暗示勘察单位出具虚假报告。上海绿地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大型居住社区江桥基地一期(A地块)”项目,建设单位为办理相关手续,明示、暗示勘察单位编造虚假勘察报告,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满足了建设单位的不合理要求,在部分拟建场地尚不具备岩土勘察条件的情况下,出具了勘察报告,且该勘察报告已用于结构设计和施工图审查中。

三、有关意见

1、对在本次专项检查中表现良好的工程项目和参建单位给予全市通报表扬(见附件一)。

2、对在本次专项检查中发现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工程项目和责任单位给予全市通报批评(见附件二)。

3、对于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有关工程项目和责任单位、责任人给予全市通报批评,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见附件三)。

附件一:

给予全市通报表扬的工程项目和参建单位

1、新凯家园三期01-22街坊7#房

建设单位:上海新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荣亮 施工总包:上海仲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叶荣华 设计单位:上海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濮慧娟 监理单位:上海建浩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项目总监:励志敏

2、杨浦区112街坊保障性住房项目A1楼

施工总包: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项目经理:张少骏 设计单位: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李妍 监理单位:上海市杨浦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总监:俞华兴

3、杨浦区154街坊就近安置动迁配套商品房(一期)C区2#楼 施工总包: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项目经理:李建芬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宗辉 监理单位:上海住远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项目总监:於国宽

4、顾村新选址1号基地地块7#楼

建设单位:上海明馨置业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朱晨龙 施工总包:上海市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陈伟忠 设计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朱望伟 监理单位:上海建科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总监:王重建

附件二:

给予全市通报批评的工程项目和责任单位

1、大型居住社区江桥基地一期A地块保温工程

施工单位: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倪卫忠 监理单位:上海嘉蓝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项目总监:韩素丽

2、华滨家园

设计单位:中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3、银都路就近安置配套商品房项目

设计单位:上海鸿图建筑师事务所

4、听潮七村配套商品房2#地块

施工单位:上海亚希洋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5、金康花园五期

设计单位:核工业第七研究设计院

6、上海临港新城东海农场配套商品房香茗苑

设计单位:上海汉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7、朱泾镇动迁安置住宅

设计单位:上海万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8、大型居住社区江桥基地D2地块、A地块

审图单位:上海协力设计审图有限公司

9、欣雨佳苑(二期)

审图单位:上海中南建筑工程审图有限公司

10、虹梅新苑四期

审图单位:上海现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注册结构工程师:沈志坚注册结构工程师:许高怀项目经理:陈志立 注册结构工程师:黄友林注册结构工程师:吴欣才注册建筑师:蔡佩忠 建筑专业审查人员:孙慧珠 结构专业审查人员:蒋伟 结构专业审查人员:周忡林 建筑专业审查人员:李承玲

附件三:

全市通报批评,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工程项目和责任单位

1、杨浦区107街坊保障性住房项目

施工单位:上海盈天门窗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裘义荣

2、大型居住社区江桥基地一期A地块保温工程

施工单位:上海化坚隔热防腐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沈国鸿

3、大型居住社区江桥基地D2地块、A地块

建设单位:上海绿地置业有限公司(涉及A地块)项目负责人:谭立军

勘察单位: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涉及A地块)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闵泉欣

设计单位:上海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注册建筑师:沈元章

注册结构工程师:陈磊

4、大型居住社区江桥基地一期配套商品房项目

施工总包: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倪卫忠 施工单位:上海友来门窗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张勇

5、大型居住社区江桥基地2期C地块

建设单位:上海绿地置业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谭立军 施工单位: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倪卫忠 监理单位:上海柯恒管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总监:关静 设计单位:上海结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注册结构工程师:施和平

6、上海市保障性住房三林基地5号地块项目

施工单位:上海东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张伟峰

7、上海市保障性住房三林基地6号地块

施工单位:江西省地质工程总公司 项目经理:陈旺民 监理单位:上海信达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项目总监:丁联华

8、欣雨佳苑(二期)

设计单位:上海浦升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注册建筑师:陆凌云

9、华新基地3号地块经济适用住房项目

施工单位:裕达工程实业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易亚富

10、梅陇镇209#地块配套商品房

施工单位:上海秦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宋德杰

11、虹梅新苑四期

施工单位: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赵其云 监理单位:上海市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项目总监:包建伟 设计单位:马建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注册建筑师:邹凡

12、朱泾镇动迁安置住宅

施工单位:上海金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李卫东

13、彭浦十期C块保障性住宅

施工单位: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沙卫东

14、君莲居住区D地块住宅项目二期

施工单位:上海崇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陈顶 监理单位:上海住远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项目总监:马建国

第二篇:关于对全县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安全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

中宁质监发[2014]6号

关于对全县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安全专项

检查情况的通报

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我县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宁建(建)发„2012‟49号)和《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全区老楼危楼安全排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宁建(建)发„2014‟41号)文件精神,我站对全县保障性住房工程进行了质量安全监督执法检查,现将此次监督执法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监督执法检查了3项保障性安居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5万㎡,分别是殷庄大社区B区项目、109东侧公租房项

目、石空工业城公租房六标段;涉及建设单位3家、施工单位3家、监理单位3家。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工程实体质量、建设内业技术资料管理的检查,发现工程施工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工程质量安全处于受控状态。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情况

一是部分施工单位对保障性住房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项目管理班子配备不到位,质量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在施工环节发现和消除。存在项目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不健全;质量、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施工资料收集汇总不及时,记录不完整,不能反映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对钢筋、砖等原材料进场复检把关不严格;在混凝土塌落度、水灰比、试块的留置、养护不符合规范要求;部分工程混凝土成型观感质量较差,存在蜂窝、麻面、跑模、漏浆、夹渣等质量缺陷;砖砌体平整度、组砌方式、砂浆饱满度、灰缝控制、墙体压筋等不符合规范要求。

二是个别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存在施工安全隐患。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不到位,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不能有效运转;重点防火区域未设置灭火器材;外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未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存在外脚手架连墙件不足;物料未按施工总平面图进行堆放,现场不能落实标准化文明施工管理。

(二)监理单位质量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

部分工程监理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项目总监

不到岗,人员变换频繁,不能有效履行监理职责;内业技术管理不规范,检验批检项目检查落实不到位,对混凝土塌落度、水灰比、试块的留置检查核查不及时;监理日志、监理规划、监理细则,针对性不强;混凝土旁站记录、验收记录填写不完整、表述不规范、资料不交圈;监理对进场原材料和重要隐蔽工程报验审查把关不严,流于形式,凡是检查存在问题的进场材料和分部分项均有监理人员检查合格签认;对下发的监理通知单跟踪落实不及时。部分工程监理单位未有效发挥安全监理的作用,对人员证件查验不认真,对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核把关不严格,不能有效监督检查现场安全方案的实施。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工程建设参建各方责任主体要认真学习《宁夏回族自治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宁建(建)发„2012‟49号)和《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全区老楼危楼安全排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宁建(建)发„2014‟4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强化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

(二)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安全行为的规范管理,强化质量安全生产的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要重点保证落实确保工程结构安全、抗震设防和节能环保等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制度落实,强化事前监督检查和控制;进一步加强进场原材料、预拌砼,节能保温材料和构配件等复核检验,严格执行见证取样检验制度,着力强化对工程结构安全和功能性试验检测

工作制度和责任落实,确保建设工程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节能环保质量。

(三)我站将切实加强工程建设参建各方责任主体质量、安全行为规范和责任落实管理,重点强化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依法履职履责和责任落实监督检查;落实企业安全责任,全面实行工程现场标准化管理,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积极开展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专项治理整顿,强化施工、监理单位工程质量内业技术的规范管理,严格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依法严肃查处各方责任主体和执业人员的违法违规不良行为。

(四)积极推进样板质量管理控制模式和方法,“以点带面、以点促面”抓两头、带中间,认真做好消除和克服工程质量通病专治治理工作,进一步深化和严格执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工作,确保每户住房结构安全和功能环境质量。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必须严格实施永久性责任标牌设置制度。在建筑物明显部位设置永久性标识及节能标识牌,加强分户热计量验收。

中宁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2014年7月8日

第三篇:保障性住房专项工作报告

武胜县保障性住房供地计划

执行情况和开工建设情况

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我县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努力实现“住有所居”目标,有力地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为保障保障性安居住房建设的顺利实施,我县对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应保尽保”,现将我县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供地情况报告如下:

一、保障性住房供地计划执行情况

2009年我县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总投资3765万元,完成住房600套,以划拨方式供地23.5亩。

2010年我县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完成住房940套,以划拨方式供地28.2亩。

2011年拟建保障性安居住房1974套,拟供地168.62亩。

二、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情况

2009年保障性住房总投资3765万元,经过公开招标,四川星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标,监理中标单位为四川三信建设工程监理公司监理,于2009年7月20日动工,共建成50个单元600套,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项目占地23.5亩。

2010年保障性住房总投资3500万元,经公开招标,确定四川省第十五建筑有限公司为施工单位,四川建设工程监理公司为监理,该项目于2010年5月17日动工,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共建成500套,总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项目占地面积28.2亩。

三、保障性住房供地措施

(一)加强领导,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计划的落实。我县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目标任务的分解情况,制订了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计划和供地计划,并在年初已上报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计划的基础上,编制和修编后一的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计划,并分类确定城市廉租住房建设、旧城区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的供应标准、规模及时序,并落实到了具体地块。通过加强土地宏观调控,不断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比例,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需求。

(二)严格程序,规范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我县按照城市规划,综合考虑被保障人群的工作生活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保障性住房的选址和地块,为其方便工作、生活、就医和就学创造有利条件。在供地环节,我县对保障性住房中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用地一律实行划拨供应,并按规定减

免了相关费用,并将规定的住房套型建筑面积、项目开竣工时间等土地使用条件在《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中予以了明确。

(三)做好服务,做到保障性住房建设“应保尽保”。为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落到实处,我县加大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供应力度,为保障性住房用地优先安排项目用地,采取提前介入、指定专人负责、跟踪服务、特事特办等措施,全力做好保障性住房项目用地预审、用地报批等服务工作。并建立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实行集体会审、并联审批等方式,加快用地审批速度。现场解决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存在的问题,调查核实各市县项目用地落实情况,以确保全省保障性住房用地及时落实到地块。该厅要求各市县必须在省正式下达市县保障性住房计划后一个月内,全面落实项目用地,完成土地供应。

2011年3月3日

第四篇:保障性住房

标准预测试卷七(保障性住房)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进行考查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答卷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4.考生可以在本试卷的空白位置或草稿纸上打草稿,但所有题目都要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作答,作答在其他位置一律无效!

二、给定资料

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上海考察保障性住房工程进展情况时说,要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放在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在财政、金融和土地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让广大城市中低收入居民安居乐业。总理此言,道出了众多城市中低收入居民的心声。

当前,在许多地方商品房开发红红火火之时,群众关心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却进展缓慢。前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按照国家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2009年全国需投入资金1676亿元,但截至8月底仅完成投资394.9亿元,完成率仅为23.6%。

从记者在各地调研的情况来看,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缓慢,资金配套困难、用地审批周期长是反映最为集中的两大难题。但从多数地区实际情况看,资金、土地并非是最大的问题,部分地方政府以怎样的政绩观、发展观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据《工人日报》报道,湖南省建设部门年中对全省廉租住房资金到位、工程进度进行检查时发现,全省廉租住房开工率较低的有5个市(州),此外还有4个市(州)没有遵守国家规定,市(州)财政、住房公积金增值净收益、土地出让净收益均没有安排廉租住房资金。

而记者在内蒙古调研时发现,部分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工作上无积极性、主动性,原本应该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没有到位,已经下发的资金中途被截留、挤占甚至挪用。

在用地问题上,近年来,各地为调控商品房市场都储备了一批土地,一旦房价看涨,地方政府都能很快拿出一批土地投放市场,以获取高额的土地出让收益,而一旦保障性住房需要用地,审批的难题就来了。

如期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既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调控措施,同时也是中央政府对城市广大中低收入居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关系国计民生,也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不可轻视。各地政府要从执政为民、民生优先的高度,切实把这件大事抓紧抓实。

该材料主要内容:____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2009年7月下发《关于大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争取用3年的时间基本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指导意见》提出: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加大实施城市危旧房、筒子楼改造力度,加快实施国有农林场、垦区、矿山棚户区和采矿沉陷区民房搬迁维修改造工程;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增加经济适用住房供给。

《指导意见》强化政府稳定房地产市场的职责,认为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必须实行自治区、市、县人民政府责任制,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履行稳定本地房地产市场的职责,充分发挥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统筹协调作用。

同时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自治区成立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自治区 人民政府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自治区建设厅。各市、县也要成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建立房地产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推进例会制度,分析、协调和解决当地房地产市场的重大问题,组织制定本区房地产市场发展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较快发展。

《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督管理。建立由自治区统计局牵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建设厅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全区房地产市场信息协调、发布工作机制,加强对市场信息和基础数据的整合、监测和分析,采取各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社会发布有关全区房地产市场信息。另外,还要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以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走势,及时发现市场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调控措施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营造良好的房地产业发展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与房地产企业的联系,帮助企业解决经营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要加强服务、提高效率,优先审批、办证程序,合理缩短审批、办证时限。

2009年,广西共供应保障性住房用地312.64公顷,同比增长1.48倍。其中廉租住房用地供应95.06公顷,经济适用住房用地供应102.70公顷,棚户区改造用地供应45.44公顷,农村危房改造用地供应69.44公顷。

2009年,广西国土资源厅把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作为保民生的重点工作,采取多项措施为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贡献。

该材料主要内容____ 3.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既是党中央、国务院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主要渠道。但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这一利国利民的好“经”,却在有的地方被“歪嘴和尚”念歪念坏了。一些权力部门利用党的这项惠民、助民政策,偷梁换柱、欺上瞒下,在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审批以及分配等各个环节上大搞权力寻租、权力自肥,而一些开发商则打着经济适用房的名义,做着商品房的生意。经济适用房违规转让、租赁者有之,将经济适用房魔术般地变成商品房甚至变成豪华别墅的有之,经济适用房不经济不合算而大量遭弃购的有之,“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这盘好棋就这样被活生生地搅得一塌糊涂。

保障性安居工程出现了这一系列的问题,说明我们政策出台的相关配套措施没有跟上,让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好比吃鱼让鱼刺刺着了咽喉,却不能因此否认鱼肉的味美营养价值而从此禁食鱼肉一样,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政策也决不能因噎废食。因为事实上包括经济适用房建设在内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在很多地方实施得很好,出现问题的毕竟只是一部分。

辩证地看,出现的问题为我们继续实施好保障性安居工程积累了经验。针对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房管理实施办法,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了很多很有见地的建议,如禁止经济适用房转让,变经济适用房转让为政府回购,卖给需要这种房子的家庭;严惩利用经济适用房运作腐败,以儆效尤;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审议程序,健全供应对象的准人审核工作机制。要使经济适用房真正成为中低收入者的保障性住房,重在把好入口出口两道关,即经济适用房的申购关和所有权、使用权的转让(包括禁止租赁)关,而要把好这两道关,一条不可或缺的办法就是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广大群众的监督才是最有效、最敏锐的监督。

该材料主要内容:____ 4.“只要出2万到8万元中介费,你是不是低保户,是不是本城区人,都无所谓.”2009年7月7日,武汉市一位大型连锁房产经纪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隐没在武汉街巷,关于经济适用房申购一条龙服务的黑市价格。所谓“一条龙”式购房服务,就是从购房资格申请材料办理,一直到最终摇号,中介全程“包办”到底。2009年6月12日发生的“六连号”事件仅仅揭开了武汉市经济适用房黑市链条的冰山一角。当天,武汉市余家头小区经济适用房在申购摇号时,摇出了六个连在一起的购房资格证明编号,这在申购高达40比1的情况下,极不寻常,引发强烈质疑。

事后查明,这六个编号均是中介机构勾结摇号官员作弊摇出的“关系号”,申请材料全系造假;2009年6月22日,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了一次仅55秒的新闻发布会,宣布了相关中介和涉案政府官员受到处理的结果。

“六连号”事件虽然结束,但是隐身在经济适用房背后的制度漏洞,以及由此引致的一连串黑色利益链仍可能吞噬这一公共善政的普惠。

该材料主要内容:____ 5.与一般商品房一样,对于保障性住房而言,充足的土地供应是其开发建设的基础性条件。然而由于近年来中心城区地价飞涨,经济适用房越建越远,多个城市经济适用房项目出现被老百姓“弃买”的尴尬情况。

在长春市,2008年这里重启经济适用房建设,全年共建设22.7万平方米共3780套,前两批共发售1900多套。至年底剩下1400多套没有售出。在此期间,长春市两次放宽申请家庭的准入标准,将月人均收入标准由500元以下放宽到800元,并允许优抚对象、复转军人、残疾人等6类特殊人群购房,但是并没有出现人们想象中的踊跃争购场面。

在广州,2008年底推出的2145套经济适用房,只有975套房屋被中低收入家庭认购,余下1170套房遭弃购。这意味着时隔10年广州市推出的首批经济适用房超过一半被弃购。据记者了解,这些城市经济适用房“遇冷”的原因是,不少地方兴建的经济适用房离中心城区太远,生活配套设施不足,而中低收入者大都依赖公共交通,他们如果住在偏远的郊区,就医、上学、出行都非常不便,再加上与周边商品房相比,价格也没有吸引力,所以弃购现象比较突出。

以武汉城开青菱城市花园经济适用房项目为例,该项目已经接近武汉三环线,当地物价局核定其基准价格核定为2699元/平方米,比同地段的一些商品房均价还高。而且,在2008年底申购时,该项目道路还未修通,低收人群体只能“望而却步”,第一轮摇号后遭遇弃买,415套住房只卖了—百多套。

有关业内人士分析,由于中心城区近年来地价飙升,土地供应也越来越少,未来经济适用房越建越远将成为常态。据经济适用房“黄埔人家”开发商武汉江岸房地产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政府对经济适用房销售限价的情况下,开发商主要靠降低土地的购价来节约成本。该公司建设的“黄埔人家”经济适用房小区位于中心城区,当时的土.地价格约100万元/亩,均价2600元,利润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3%。

但现在市区内的土地价格已经翻了几倍,再加上劳动力价格、材料成本的上涨,在政府2900元限价下销售经济适用房,肯定亏本。

该材料主要内容:____ 6.2009年8月份,经济适用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先是月初传出石家庄市上千套经济适用房由于定价过高遭弃购的消息,紧接着又爆出了南阳套用经济适用房指标开发商品房的新闻。在国家不断加大力度,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时刻,经济适用房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一些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经济适用房不仅有社会保障性特点,与廉租房相比,它又具有鲜明的市场化特征。推动经济适用房建设有可能会影响完全市场化的商品住宅市场,而且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之下,容易出现有违社会公平的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年一1933年的经济危机,严重的住宅短缺成为困扰西方国家的主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主要依靠市场化手段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西方国家遭遇了困境。

“市场机制条件下,由于劳动能力的差别存在,一部分阶层的收入是无法承受其住宅支出的,这就在客观上需要政府提供住宅消费保障。”杨红旭说。

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于1968年进行相关立法,政府保证10年内资助低收入家庭600万套住房。战后的英国,政府同样在金融和住宅供应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国家干预,直接投资或补贴建设公共住宅成为解决住房问题的主要手段。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全国性住宅短缺的缓解以至消失,再加上福利开支出现紧缩趋势,大规模国家干预的方式开始捉襟见肘,代之而起的是发挥市场机制的弹性和选择性,鼓励运用市场机制解决住宅供应。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的英国表现得尤其明显。

在我国,自从1998年住房体制改革以来,市场在房地产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越来越显著,在此基础上,房地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但是,在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情况下,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却处于缓慢甚至是局部停顿的状态,随着各地房价的飞涨,中低收人家庭买房难、租房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2007年国务院出台了文件,加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要求下,2008年6月前后各地出台了 《2008--2012年住房建设规划》,其中都明确了住房保障产品的建设规模,2008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9000亿元安居工程投资计划,再次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和建设力度。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给低收入阶层提供住宅消费保障,是西方国家普遍的做法;尽管在住宅资源配置中,市场经济国家依赖市场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但是从各国完善的住宅消费保障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过程看,政府在住宅消费保障制度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德国、法国的住宅法律都明确规定,居住权是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设立了相关部门,专门负责住房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如美国的住房和都市发展部、新加坡的建屋发展局等。

杨红旭表示,政府保障公民的居住权,是文明社会的必然选择。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将并存市场化和保障化两条轨道,二者如何协调发展,是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

该材料主要内容:____ 7.2009年8月1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司长侯淅珉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一作答。

如何看待经济适用住房寻租、牟利现象?

问:近期一些城市相继出现违规摇号,出租、弃购经济适用住房等现象,您怎么看待这些现象?

侯渐珉:对于目前反映的经济适用住房寻租、牟利现象,要做深入全面客观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健全制度,加强监管,促进经济适用住房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这项制度对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作用。

武汉出现的“六连号”事件,是典型的内外勾结行为,既有道德范畴的问题,也有主管部门内部管理问题,以及资格审查机制问题。这不是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本身的问题,对欺诈问题,需要从法律法规上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同时要加强内部管理、廉政建设,提高人员素质。要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的审核机制,主要是保证收入、财产和住房状况审查的真实性。

对于部分地区出现的出租问题,要结合购房当时的政策规定加以处理。2004年规定,经济适用住房在未缴政府土地收益的情况下,不得用于出租。按照2007年规定,经济适用房5年后才能上市交易,并有收益分成制度等限制条件。对于在这之前取得经济适用房的住户,要按各个城市出台的具体规定来处理。

违规出租问题的出现,反映出部分主管部门对保障性住房的后续管理不重视、不到位。同时,这与各地住房保障机构不健全、人员严重不足密切相关。

对于一些城市出现的弃购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一种是买不起,一些地区简单以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低收入线作为经济适用住房对象准入线,部分符合规定条件的家庭没有支付能力;另外,从风险考虑,商业银行也不会给这些家庭提供贷款支持。另一种是现行的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机制存在一些缺陷。如相邻地段,因为拆迁成本不同,价格差异较大。此外,也有区位选择不符合保障对象的生活工作需要。再者,中小城市经济适用房价格和商品房价格差距不明显等。这就需要各地科学界定供应对象,合理确定项目选址和建设规模,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住房的定价机制。

如何对待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不同看法? 问:经济适用房存在的违规现象,使得社会上出现取消经济适用房的声音,您怎么看待? 侯浙珉:对经济适用住房制度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有利于集中各方智慧,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促进这项制度健康发展。

我们注意到了取消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议论,并进行了认真研究。归纳起来,取消经济适用住房的观点有两个主要依据:一是从当前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而要否定这项制度,这有些简单化了;另一种是认为不应当给被保障对象以住房产权,认为保障就是救济,给产权影响资源分配效率。

另外,我国的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仍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住房供求关系紧张、房价上涨较快的特点短期内难以改变,大中城市里多数新产生的城市家庭需要政府的帮助,才能实现住有所居。如果完全实行政府财政投资建设廉租房,财力难以承受。而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政府以土地、税费优惠补贴一部分,让有支付能力的家庭承担一部分,共同解决住房问题,具有现实可行性。

如何确保经济适用住房政策不变昧不走样? 问:既然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仍有存在的必要,那么如何确保经济适用住房政策不变味不 走样?

侯淅珉:各地区要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准入、配售和售后各个环节的管理,确保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惠及被保障群众。

首先,各地要加快建设城市家庭住房、收入(财产)管理的动态信息系统,减少人工审核过程中的漏洞。目前,各市县基本建立了多级审核、公示制度,重点是要完善审核手段。

如上海市建立了家庭收入核对中心,探索公安、金融、证券、工商、税务、保险、住房公积金、住房产权管理等信息资源共享,通过相关政务信息比对的方式,建立了高效快速的核查机制。深圳市要求各相关部门对申请住房保障家庭的户籍、车辆、住房、保险、个税、存贷款、证券、残疾等级及优抚对象等9个方面进行严格审查。

各地要借鉴上海、深圳的做法,地方政府要加大协调力度,部门要通力配合,各地民政部门要根据2007年国务院规定的分工要求,抓紧建立住房保障对象和收入(财产)核对工作机制。住房保障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

其次,要加强销售过程的管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配售工作机制。这方面,各地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现在看来,还要完善定价机制。比如,上海市出台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把政府暗补的土地税费等量化成政府的产权比例,个人出资部分量化成个人的产权比例,既保证了个人投资权益,又保证了政府权益,压缩了经济适用住房的寻租空间,有利于保证经济适用住房主要用于自住,这是一种积极的探索。

最后,要加强售后使用的监督管理。目前,对经济适用住房售后使用情况的监管,还十分薄弱。要把好事办好,各地区应健全机构,充实工作人员,建立售后房屋档案和定期监督检查制度。同时,严格中介机构管理,加大对空置、未缴纳政府收益前出租、拥有其他住房未主动退出等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该材料主要内容:____

三、申论要求

1.仔细阅读材料,概括所给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概括全面,语言精练,200字以内。

2.针对材料中提到的经济适用房存在的问题,谈谈你的解决方案。(30分)要求:所提方案具有条理性和可操作性,字数不超过400字。

3.就材料中涉及的我国住房建设市场化和保障性的问题,自选角度,自拟

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字数在1000字左右。

标准预测试卷七

一、材料内容概括

材料1: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缓慢的原因。

材料2:广西出台《指导意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材料3:保障性安居工程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材料4:武汉经适房“六连号”事件暴露经适房操作中的黑市交易。材料5:经适房遭“冷遇”,多个地区出现弃购现象。

材料6:经济适用房的“保障性”与“市场化”间存在的问题。

材料7: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司长侯淅珉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回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参考答案 1.答案提示

保障性住房是国家为解决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而采取的根本措施,对改善广大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条件、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都具有重大意义。在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经适房价格过高,出租、弃购现象普遍,房号买卖、黑市交易等,亟待解决和规范。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监督管理力度,完善相关制度,严格准入制度,切实让保障性住房惠及被保障群体。2.答案提示

针对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系统规划经适房的选址、建设,科学定价,避免经适房向商品房的大户型、高价格趋势发展。

(2)建立动态的经适房申请者的收入财产信息,对经适房申请者进行严格审核,全面审核申请者的家庭收入、财产状况,杜绝瞒报、漏报个人财产的情况发生。

(3)要加强经适房销售过程的管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配售工作机制。对经适房摇号轮号过程加强监管,对买卖房号、黑市交易以及有关部门的行贿受贿行为,加大打击 力度。

(4)做好经适房售后的使用监督,建立售后房屋档案和定期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审查经适房的使用情况。发现出租、出卖或炒作经适房的行为立即进行严厉处罚,甚至取消其经适房的使用资格。

3.答案提示

保障性住房的保障性不容忽视

当人们迈过吃饱穿暖、衣食无忧的生存线,下一个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就是——安居、住好。一个相对宽松和舒适的居住环境,对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国家出台保障性住房政策,其目的就在于让广大住房困难家庭买得起房,住得起房,具有不容质疑的保障功能,可以说保障性是保障性住房的根本属性和题中应有之义。

然而,在保障性住房尤其是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市场化的倾向。例 如,2009年8月初,石家庄市上千套经济适用房由于定价过高而遭弃购,紧接着又爆出了南阳套用经济适用房指标开发商品房的新闻。还有武汉某经济适用房项目,已经接近武汉三环线,当地物价局核定其基准价格为2699元/平方米,比同地段的一些商品房均价还南。此外,有些经适房越造越大,出现90平、100平甚至是120平的大户型,不仅加大了购房的难度,而且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住房的浪费,偏离了保障性的宗旨。

保障性住房建设本是一项惠民、利民的德政工程,却为何出现了上述种种市场化的趋向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百姓买不起,一些地区简单以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低收入线作为经济适用住房对象准入线,部分符合规定条件的家庭没有支付能力,导致了大量的弃购现象;二是现行的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机制存在一些缺陷。如相邻地段,因为拆迁成本不同,价格差异较大,导致一些经适房价格高于商品房;三是有些经适房的区位选择不符合保障对象的生活工作需要,也导致弃购现象发生;最后,一些开发商利用政府资金建大户型的经适房,从中牟取暴利。

我们并不能因为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断然否定它的保障性功能,而 应该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各种措施,充分发挥保障性住房的保障功能。

一是要健全相关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准入、配售和售后各个环节的管理,并确保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惠及被保障群众。二是要建立多级审核、公示制度,重点是要完善审核手段,严把保障性住房审核申请关。三是各个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建立住房保障对象以及申请者的收入(财产)核对工作机制。四是要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特别是经适房销售过程的管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配售工作机制,还要完善定价机制,可以把政府暗补的土地税费等量化成政府的产权比例,压缩经济适用住房的寻租空间。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古往今来一个受人关注的问题。在当今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实现“居者有其屋”的重要举措。能让老百姓买得起房、住得起房,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在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同时,政府也应该承担起维护保障性住房的保障性功能的责任,有效处理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纠正不当市场化的倾向。

第五篇: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简称商品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

着重分析上海市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

经济适用房

经济适用住房是政府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以政府指导价出售给有一定支付能力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经济适用房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经济性是指住宅价格相对于市场价格比较适中,能够适应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适用性是指在住房设计及其建筑标准上强调住房的使用效果,而非建筑标准。经济适用住房面积需要严格控制在中小套型,中套住房面积控制在80平方米左右,小套住房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上海市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条件

(一)申请家庭成员在本市实际居住,具有本市城镇常住户口连续满7年,且在提出申请所在地的区(县)城镇常住户口连续满5年。

(二)申请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含15平方米)。

(三)3人及以上申请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39600元(含39600元)、人均财产低于120000元(含120000元);2人及以下申请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和人均财产标准按前述标准上浮10,即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43560元(含43560元)、人均财产低于132000元(含132000元)。

(四)申请家庭成员在提出申请前5年内未发生过住房出售行为和赠与行为,但申请家庭成员之间住房赠与行为除外。

同时符合上述标准,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满30周岁的单身人士(包括未婚、丧偶、或者离婚满三年的人士),可单独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

经济适用房弊端

经济适用房已经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十多个春秋,政府推出经济适用房的初衷是为了帮助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国家为了支持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对经济适用房项目规定,免收土地出让金,减免多项税费,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在政策措施制定方面予以扶持。这就降低了开发商的建设成本。由于经济适用房的价格通常要比商品房低10%-20%,因此,在当今商品房价格高不可攀的情况下,经济适用房便成了市场中的香饽饽。

但从现实情况看,经济适用房的种种弊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经济适用房并不经济。经济适用房搞价格双轨制的基础是存在一个收入准入线,然后把人群一分为二,非此即彼。这条线定低了,买得起没资格,有资格买不起,经适房销售不出去;定高了,供应不起。以上海当前经济适用房的价格为例,上海划线在人均年收入27600元,居然比上海平均收入还高,哪里可能一半的人都可以去住经济适用房。而且会引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摇号,不够分,那就只能摇号,摇号其实是很荒谬的事情。人均年收入27599元的人和收入为0元的人一样的机会,还不荒谬么。任何时候,只要比收入准入线低一元就有机会中大奖,多一元则毫无机会,要去忍受高市场房价。

二房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由于开发商、监理部门和买房者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偷工减料现象时有发生,被揭发后还时常以建造经济适用房利润低为由替自己的违规行为开脱。有些开发商为了压缩建设成本,通常要提高住宅的容积率,这就使得经济适用房大多呈现三大弊端:楼间距太窄、见阳光不多、人多电梯少。而且在部分保障房建设部门官员看来,你本来没钱买房,政府花大价钱帮你建保障房,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你还有什么理由挑三拣四的?正是因为有这种观点,经济适用房才成为劣质房。如果这些房子问题成堆,改善

低收入人群居住条件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市场上不断传出部分住房宽裕的官员和高收入者通过各种渠道取得一套甚至多套经济适用房进行投资或者出租。这样不仅使政府的补贴以及公众资源流向了非目标对象,而且给政府权力的寻租提供了机会。经适房价格是周边商品房一半还不到,每平方米差价5000-7000元,每套住房就可套利30-40万,即使是有限产权(个人与政府7:3分享),买者也能套利大部分。事实上,当前中国社会,只要有“利差”,得益最多的一定不是普通老百姓,肯定公务员等体制内人士优先,这些人开低收入证明太容易了,就算假证明被查出来了,能有任何惩罚么?在寻租成本非常低、寻租收益非常大的背景下,寻租根本无法控制。保障住房一定要从消除谋利空间入手,让收益与成本基本匹配。否则打着民生旗号的住房保障,只会加剧社会不公正,败坏政府声誉。

在经济适用房各种弊端日渐暴露的情况下,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经济适用房已经走进死胡同,强烈呼吁取消经济适用房制度。

笔者认为,废除经济适用房制度不可行,一方面因为经济适用房确实是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另一方面由于经济适用房有利于抑制房价的快速上扬。

针对种种弊端,我们需要不断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这个我感觉太理论太官方了,但是也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提出不错并能得到执行的建议)

首先要严格审核购房者的资格,避免申请者以伪造的个人信息进行骗购。我们要严厉追究骗购经济适用房的业主责任,并对出具虚假证明的单位进行大力度的惩罚以及曝光,对揭发骗购经济适用房的个人进行奖励。

其次要对地方政府机关进行严格监督,发现违规购房行为,决不手软,对违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从而约束地方政府不去滥用职权,使更多的经济适用房能够为中低收入阶层所购买。

第三有很多人质疑开发商在放号的过程中存在着猫儿腻。为了使放号过程更加公平合理,必须把住房分配与开发商严格分开。政府应与开发商各司其职,开发商专心建房,而住房分配则要由政府指定的机构专门负责,并要加强对此类机构行为的监督。

第四建设更多的经济适用房用以销售。倒卖房号现象之所以会普遍出现,还因为物以稀为贵。提高经济适用房项目的建设比例,使更多的中低收入者能够通过正规渠道买到经济适用房。这样可以有效地抑制房价快速上涨,降低资金追逐房地产的热情,对防止国外热钱流入、抑制流动性过剩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最后要大力发展廉租房。它可以用来满足中低收入者的不同需求。购买经济适用房需要一定的购买力,而对于那些处于生活最低保障线左右的人群,拥有一套经济适用房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政府给予一定补贴的廉租房正好可以满足这部分人群对住房的需求。经适房处境尴尬,“只租不售”的廉租房成为取代经济适用房,解决困难户安居问题的众望所归,然而最近一些地区却在酝酿推出廉租房产权“私有化”,成为争议的焦点。廉租房

廉租房是政府或机构拥有,用政府核定的低租金租赁给低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对廉租住房没有产权,是非产权的保障性住房。

廉租房只租不售,出租给城镇居民中最低收入者。在房价疯涨,经济适用房走入困境,百姓居住难的背景下,廉租房便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能成为了低收入家庭住房的“救命草”。据调查,廉租房户型设定是以一居室、两居室为主,建筑面积原则上按一居室套型建筑面积35平方米,两居室套型建筑面积45平方米,三居室套型建筑面积55平方米。三个项目中的三居都不高于55平方米,名副其实的“袖珍”小户型。上海市廉租住房保障申请条件、保障标准,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本市城镇居民家庭,可以申请廉租住房:

(一)申请家庭成员之间具有法定的赡养、抚养或者扶养关系,且共同生活;

(二)申请家庭成员在本市实际居住,具有本市城镇常住户口满3年,且具有申请所在地城镇常住户口满1年;

(三)申请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7平方米(含7平方米);3人及以上申请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19200元(含19200元)、人均财产低于50000元(含50000元),2人及以下申请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21120元(含21120元)、人均财产低于55000元(含55000元);

(四)申请家庭成员在申请前5年内未发生过出售或赠与住房而造成住房困难的行为。《通知》规定,同时符合上述条件,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满35周岁的单身人士(包括未婚、丧偶,或者离婚满3年的人士),可以单独申请廉租住房。

今年全国1000万套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给各地财政带来不小压力,为尽快回笼资金,一些地方开始尝试廉租房“共有产权”或直接出售廉租房的方式来缓解资金压力,廉租房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私有化”,由租房转化为变相购买廉价房。

8月16日,上海市房管局透露本市部分区下半年将会试点廉租房先租后售的政策,并于明年在全市推开。房管局表示此举目的在于让困难群众有希望逐步改善住房条件。(这边其实有一个平原县的案例,但因为不是上海的,所以不确定要不要放上来)

然而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表示,虽然在当前的保障性住房融资较难的市场背景下,此举对于缓和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出售可让保障性住房客群享受部分或全部产权,对于保障对象来说,有了一定的产权保障。但廉租房一旦采取先租后售的方式,长远来看将导致未来可供租赁的用房逐渐减少。市场受惠覆盖面,尤其是对于需要租房生活的人群来说会越来越小,廉租房也就起不到对于这类人群的市场保障作用。

而克而瑞分析师杨晨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更是直言,这么做实质上就是将廉租房的租赁性质变为了产权性质,不利于保障房为更多的用户服务。“我认为,理想的保障房体系应当是以租赁为主,这样的做法与此无疑是背道而驰的。”他认为,廉租房是用来保障最底层的居住需要,与其让它先租后售,不如设立更好的退出机制。即当保障对象的经济实力有所上升后,转由公租房、经适房进行保障,而退出的廉租房可以转而提供给需要的人群。

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有较大区别,廉租房“私有化”或将损害真正的低收入群体利益,容易造成社会不公,对于各种形式的保障房建设“压力转移”方式政府需谨慎对待。

(由于这一事件发生不久,所以好像网上没有很多不同意见的评论)(冯海宁)其实,廉租房出现“共有产权”并不是因为1000万套保障房任务,而是早在两年前就出现了,有地方政府称此做法为“创新”,笔者曾公开撰文指出这是“危险的创新”,很多有识之士也公开反对这种做法,然而,今天廉租房产权私有化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愈演愈烈,参与这种模式的地方政府越来越多,呈现扩大化、复杂化、失范化趋势。

保障房管理并不是不能创新,但创新要有边界,比如,在融资、分配、退出等方面都可以创新,不过创新要坚持基本原则:一是不能背离国家对每一类保障房的角色定位;二是要遵守国家相关法规。从这两个原则来审视,无论是廉租房“产权共有”,还是“租售并举”,显然都越位了。

从九部委2007年联合发布的《廉租住房保障办法》来看,并没有允许地方政府搞“共有产权”。对于地方公权力来说,“法无授权即禁止”是基本常识,地方政府岂能自作主张搞创新?在笔者看来,“共有产权”并不是什么“创新”,而是地方政府在玩转嫁融资、投资责任的把戏。廉租房之所以出现“共有产权”,目的是通过保障对象购买廉租房来缓解地方政府资金压力。在中央不断强化政府住房保障责任的今天,廉租房“共有产权”显然是政府责任担当倒退的体现。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是最值得警示的问题。也就是说,廉租房本该政府来投入,但地方政府却让低收入群体来“买单”。

《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第三章对廉租房保障资金的五种来源规定很清楚,地方政府为何不依法筹集资金,却要让低收入群体来“买单”?笔者以为,要么是地方政府“懒政”,要么是保障房资金挪作他用,要么是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积极。当然,这也与中央部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够有关。

其次,警示低收入群体利益受损。一方面,对购买廉租房“共有产权”的低收入群体来说,本没有购房能力,却被迫拿出一笔资金来购买廉租房,增加了债务负担。另一方面,对于等待分房的低收入群体来说,由于本该流动的廉租房固定化了,那么,可用于安排他们居住的廉租房房源就不足,不能满足需求。

再者,警示产权式保障房弊端多多。比如,有产权性质的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在不少地方变成了公务人员的“权力房”;再如,“共有产权”的廉租房转嫁了政府的责任、增加了低收入者负担、违反了国家廉租房制度等等。因此,笔者建议理应早日终结产权式保障房,进入无产权的住房保障时代。

另外,还警示保障房制度不完善,监管责任没有落实。如果《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对产权问题进行明确规定,对违规者有相应罚则,如果《住宅保障法》早日出台,对廉租房进行规范化约束,或许就不会出现廉租房产权私有化问题了。如果监管部门在廉租房“产权共有”现象刚露出苗头时就叫停,也不会愈演愈烈。

毫无疑问,廉租房产权私有化是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酿出的恶果,对此,必须要早日纠错。此外,该纠错的还有变味的公租房。据报道,广州市有关部门日前表态,广州公租房将实行通过用人单位筹建公租房为主、政府提供公租房为辅的方式。建设公租房本该政府来担责,竟转嫁给用人单位。这同样需要纠错。

下载关于2010年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质量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2010年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质量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保障性住房

    保障房,安广厦 ――2011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综述 (中国经济导报网转载) 保障房建设作为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数据显......

    保障性住房

    西安市保障房申请条件放宽 25岁以上单身可申请发布时间: 2011-10-12 08:14:45来源:西安晚报【收藏】【打印】【关闭】昨日记者从西安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调查工作通报会上......

    保障性住房

    每年3月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

    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简称商品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

    保障性住房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标准表述: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的背景: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中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对于最低收入家庭,政府提供租赁的廉租住房......

    保障性住房

    浙江省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 住房本身具有居住性和投资品的属性,由于其特殊的属性,......

    保障性住房

    【背景链接】在2011年元旦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冒着严寒,在北京市实地考察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人......

    保障性住房

    徐宪平表示,“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范围和重点,包括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