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水产学会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管理办法
全国水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充分发挥社会科普资源的作用,加强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推动科普工作更好地开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是依靠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的科普阵地。它是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和传播现代科技信息的有效载体。
第二章
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的申报
第三条
申报对象
凡从事水产相关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建立的,符合相关规定,且科普活动特色鲜明,科普工作成效显著,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场馆、设施或场所,均可申请成为全国水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第四条
申报条件
(一)具有法定代表人资格,或受法人正式委托,具有独立开展科普活动能力的单位。
(二)所从事的业务具有明确的科普内容,能发挥向公众 开展科普教育、宣传和示范的作用。
(三)重视科普工作,愿意承担科普工作义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有分管领导,有具体部门管理,有长远的科普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四)科普经费列入单位年度预算,保证科普活动开展;
(五)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普设施和相对固定的科普活动场所,例如科普馆(展厅)、科普画廊(栏)、科普图书和科普演示设备设施等。
(六)有稳定的专兼职的科普工作管理人员和科普讲解员。
第五条
申报材料
(一)填报《全国水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申报表》,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工作成效、工作计划、以及主管或推荐部门的推荐意见。
(二)提供加盖公章的营业执照及相关特许许可证的影印件和科普工作管理制度。
第三章
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的认定
第六条
中国水产学会牵头组织有关专家组成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评审小组,负责对申报单位的评审。评审小组根据评审条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议和现场考察,提出具体认定意见。
第七条
经评审认定的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由中国水产学会颁发“全国水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证书、牌匾,并向社会 公布。
第八条
经认定的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自动成为中国水产学会的单位会员,必须遵守“中国水产学会章程”和“中国水产学会会员管理规定”,按时缴纳会费,履行其职责和义务。
第四章 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的工作
第九条 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要以《科普法》为指导,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公众对科普的需求,做好科普活动内容的设计,开展有特色的科普活动。宣传普及的水产知识要充分体现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培养公众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反映科技前沿和社会热点问题。
第十条
博物场馆类科普示范基地,每年开放日不少于180天;科研院所实验室、陈列室、研究基地和科技企业类科普示范基地每年开放日不少于50天,年接待公众不少于2000人。对学生参观团体实行免费或半价优惠。自然保护区类基地在划定区域内向公众常年开放,注重利用保护区内的特有科普资源制作科普宣传品。
第十一条
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科普活动。要运用科普宣传挂图、展板、录像片、宣传册、网站(页)等手段,采用科普专题讲座、培训、竞赛、表演、游戏、评奖、咨询等方式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每年至少组织两次有一定影响的科普活动。
第十二条
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要与中国水产学会科普工 作委员会(含学会科普处)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参加学会组织的各类普及水产知识的活动。每年参加“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活动”等活动,并在活动期间对公众实行免费或优惠开放。
第十三条
与所在社区、乡镇、学校、机关、企事业等单位联合,走出去请进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专题科普活动。
第十四条 广泛利用社会力量,积极发展科普志愿者参与基地的科普工作。
第十五条
积极与新闻媒体合作,加强基地科普工作的宣传。
第十六条
积极参与科普工作的经验交流和理论研讨,不断探索科普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第五章
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的管理 第十七条
中国水产学会以各种方式支持全国水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的工作,包括推荐科普讲座专家、水产专业技术专家、提供有关水产知识的资料和信息、组织学会会员参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开展基地科普经验交流培训会等。
第十八条
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接受我会的科普工作指导,我会不定期组织有关单位或人员对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进行检查与指导。
第十九条
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举办的各类科普活动要及时向我会提交活动文字、影像资料以及公众参与的人数等有关 统计数据。
第二十条
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每年11月底之前向我会报送本年度科普工作总结和下年度科普工作计划。
第二十一条 对我会所命名科普基地每两年进行一次综合考核,根据考核情况择优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推荐成为“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或“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享受国家给予公益性科普事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并对在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将撤消“中国水产学会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的称号:
(一)违反国家法律的;
(二)宣传封建迷信以及反科学、伪科学活动的;
(三)损害公众利益行为,经指出仍不整改的;
(四)已不具备科普基地条件的。
(五)有违反或不履行中国水产学会《全国水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管理办法》的。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中国水产学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日
第二篇:中国水产学会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管理办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精选)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普教育基地
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充分发挥社会科普资源的作用,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推动科普工作更好地开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科普教育基地是依靠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的科普阵地。它是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和传播现代科技信息的有效载体。
第二章
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
第三条
申报对象
凡从事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相关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的,符合相关规定,且科普活动特色鲜明,科普工作成效显著,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场馆、设施或场所,均可申请成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普教育基地。
第四条
申报条件
(一)具有法定代表人资格,或受法人正式委托,具有独立开展科普活动能力的单位。
(二)所从事的业务具有明确的科普内容,能发挥向公众开展科
-11-普教育、宣传和示范的作用。
(三)重视科普工作,愿意承担科普工作义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有分管领导,有具体部门管理,有长远的科普工作规划和工作计划。
(四)科普经费列入单位预算,保证科普活动开展;
(五)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普设施和相对固定的科普活动场所,例如科普馆(展厅)、科普画廊(栏)、科普图书和科普演示设备设施等。
(六)有稳定的专兼职的科普工作管理人员和科普讲解员。第五条 申报材料
(一)填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申报表》,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工作成效、工作计划、以及主管或推荐部门的推荐意见。
(二)提供加盖公章的营业执照及相关特许许可证的影印件和科普工作管理制度。
第三章
科普教育基地的认定
第六条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牵头组织有关专家组成科普教育基地评审小组,负责对申报单位的评审。评审小组根据评审条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议和现场考察,提出具体认定意见。
第七条
经评审认定的科普教育基地,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学会颁发“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普教育基地”证书、牌匾,并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
经认定的科普教育基地,自动成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
-12-程学会学会的团体会员,必须遵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章程”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管理规定”,按时缴纳团体会费,履行其职责和义务。
第四章 科普教育基地的工作
第九条
科普教育基地要以《科普法》为指导,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公众对科普的需求,做好科普活动内容的设计,开展有特色的科普活动。宣传普及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知识,要充分体现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培养公众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反映科技前沿和社会热点问题。
第十条
博物场馆类科普基地,每年开放日不少于180天;科研院所实验室、陈列室、研究基地和科技企业类科普基地每年开放日不少于50天,年接待公众不少于2000人。对学生参观团体实行免费或半价优惠。自然保护区类基地在划定区域内向公众常年开放,注重利用保护区内的特有科普资源制作科普宣传品。
第十一条
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科普活动。要运用科普宣传挂图、展板、录像片、宣传册、网站(页)等手段,采用科普专题讲座、培训、竞赛、表演、游戏、评奖、咨询等方式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每年至少组织两次有一定影响的科普活动。
第十二条
科普教育基地要与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普部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参加学会组织的各类普及岩石力学知识的活动。每年参加“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活动”等活动,并在活动期间对学会会员实行免费或优惠开放。
第十三条
与所在社区、乡镇、学校、机关、企事业等单位联合,走出去请进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专题科普活动。
第十四条
广泛利用社会力量,积极发展科普志愿者参与基地的科普工作。
第十五条
积极与新闻媒体合作,加强基地科普工作的宣传。
第十六条
积极参与科普工作的经验交流和理论研讨,不断探索科普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第五章
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
第十七条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以各种方式支持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的工作,包括推荐科普讲座专家、岩石力学专业技术专家、提供有关岩石力学知识的资料和信息、组织学会会员参观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基地科普经验交流培训会等。
第十八条
科普教育基地接受我会的科普工作指导,我会不定期组织有关单位或人员对科普教育基地进行检查与指导。
第十九条
科普教育基地举办的各类科普活动要及时向我会提交活动文字、影像资料以及公众参与的人数等有关统计数据。
第二十条
科普教育基地每年11月底之前向我会报送本科普工作总结和下科普工作计划。
第二十一条 对我学会所命名科普基地每两年进行一次综合考核,根据考核情况择优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推荐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享受国家给予公益性科普事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并对在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14-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将撤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的称号:
(一)违反国家法律的;
(二)宣传封建迷信以及反科学、伪科学活动的;
(三)损害公众利益行为,经指出仍不整改的;
(四)已不具备科普基地条件的。
(五)有违反或不履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的。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〇一五年七月
第三篇: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
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调动社会力量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加强科普阵地建设,推动我市科普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科普教育基地是依托事业、企业单位以及其它社会组织的力量建立的科普阵地。它是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有效形式,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重要载体,是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
第三条 科普教育基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规定,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开展科普工作。
第四条 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以下简称“科普基地”)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市科协”)认定命名。市科协是科普教育基地的业务指导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第二章 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
第五条 申报对象。
下列单位可申报科普教育基地:
(一)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植物园、天文馆(站、台)、气象台(站)、地震台(站)、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各类科技、文化、教育场馆;
(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及其他组织有条件向公众开放的标本陈列馆、实验室、生产现场、大型工程技术设施场所;
(三)行业中具有示范效应的高新科技、环保,新技术企业;
(四)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种植养殖示范基地;
(五)具有科普资源的游览场所,如动物园、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旅游景点、人文景观;
第四章 科普教育基地的任务
第十一条 科技、博物场馆类(科技馆、博物馆、动植物园、自然景区等)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开放日不少于250天;科研院所、学校的实验室、研究基地和企业类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开放日不少于100天。
第十二条 科普教育基地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公众对科普的需求,做好科普活动内容的设计、组织,宣传普及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第十三条 科普教育基地应运用科普宣传挂图、展示、录像片、宣传册、网站(页)等多种手段,采用讲座、培训、竞赛、表演、游戏、咨询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
第十四条 科普教育基地应积极参加全国、省、市或区域性的科普活动。在“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和“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中,组织开展或参加当地的科普活动。
第十五条 科普教育基地应加强与当地社区、乡村、学校、机关、事业、企业、科技团体等组织的联系,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共同推进科普工作。
第十六条 科普教育基地应加强对科普工作的总结和研究,表彰先进。
第五章 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
第十七条 科普教育基地接受市科协的工作指导,同时接受所在区级以上科协的业务指导。
第十八条 市科协每年对科普教育基地进行工作检查,总结经验,宣传推介。科普教育基地应建立文字、照片、录像和有关统计数据等档案资料。
第十九条 市科协维护科普教育基地所在单位开展科普工作的合法权益,为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活动创造条件,对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项目择优扶持。科普教育基地举办的科普事业,享受国家、省、市有关政策法规规定的优惠政策。
第四篇:2015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1
附件1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江西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组织动员引导调动社会参与、支持科普工作,挖掘和整合利用社会科普教育资源,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主要是指依托教学、科研、生产和服务等机构,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具有特定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功能的场馆、设施或场所。
第三条 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是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的业务指导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第二章 申报和认定
第四条 申报对象。下列单位可申报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
(一)科技、文化、教育类场馆,如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青少年宫等。
(二)具有科普展教功能的自然、历史、旅游等社会公共场所,如动植物园、海洋公园、地质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
(三)科研机构和院校面向公众开放的实验室、陈列室、科研中心、博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天文台、气象台、野
外观测站等。
(四)企业、农村等面向公众开放的生产设施(或流程)、科技园区、展览馆等。
(五)其他向公众开放的具备科普展教功能的机构、场所或设施等。
第五条 申报条件。申报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的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一定规模的专门用于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固定场所。
(二)重视科普工作,具备开展科普工作的良好条件和制度保障,将科普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计划,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及表彰奖励范围。
(三)拥有主题新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展教资源。
(四)具备开展科普活动的专兼职工作人员和科普队伍。
(五)有开展经常性科普活动所需的经费保障。
第六条 申报资格。采取自愿申请原则。凡符合上述条件的相关场馆或设施,且科普活动特色鲜明,科普工作成效显著,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均可申报。
申报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需获得设区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科协、级学会(协会、研究会)或省相关部门的确认与推荐。对部分科普教育业绩较突出,社会影响力较大,且符合第二章基本条件的科普教育基地,可以特别推荐到省 2
科协命名为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
第七条
申报程序和步骤。
(一)申报材料。申报单位应提供以下材料,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申报表》。
2.申请报告。内容主要包括①单位的基本情况、申请理由,②科普工作开展情况,包括:科普工作人员基本情况、科普工作管理制度(包括经费)、本科普工作计划、以往开展各类科普活动或从事科普工作的相关情况等(可附件)。
3.《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测评体系表》。
4.申报单位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特色材料。
(二)申报受理和推荐。
1.由设区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科协受理本地区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填写推荐意见后报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2.由省级学会、高校科协或企业科协受理本系统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填写推荐意见后报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3.省相关单位可直接受理本单位系统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填写推荐意见后报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三)评审。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专家评审,评审结果进行社会公示。
第八条
认定。经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后,由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命名“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并择优推荐申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第三章 任 务
第九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是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重要平台,是科普工作的重要载体。应充分发挥基地优势,体现基地功能和作用,面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
第十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应制定开展科普工作的规划和计划,充分发挥科普教育示范作用,保证面向公众的开放时间,扩大受众人数。
第十一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应不断提高科普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注重与所在地的社区、乡镇、学校、部队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固定联系和工作制度,合作开展社会化科普活动;注重科普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特色、有实效。
第十二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应注重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积极吸纳和使用社会各方面的优秀科普资源,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普展教资源。
第十三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应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开展专、兼职科普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积极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
第十四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应积极参加全国、全省和当地的科普活动。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全省“科普之春、夏、秋、冬”、科普主题日等全国、全省重点科普活动期间对公众实行免费或优惠开放。
第四章 管理与服务
第十五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的推荐单位承担对科普教育基地日常活动和相关工作的业务指导职责。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应主动向推荐单位和省科协提交科普工作计划和总结,争取相关支持。
各级科协组织要为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支持与服务。指导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参与“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全省“科普之春、夏、秋、冬”、科普主题日等全国、全省重点科普活动。通过资助优秀科普活动,加强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活动策划、科普展教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能力;通过组织开展经验交流与培训,不断提升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水平。
第十六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所在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为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加大科普工作投入。
第十七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享有开展科普活动的权利,享受国家和我省给予公益性科普事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第十八条
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对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实行动态管理。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的命名期限为3年。命名期结束后,经综合评估认定为合格,可被继续命名为“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
第十九条
取消资格。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撤销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命名:
(一)有违法乱纪行为。
(二)有宣传邪教、封建迷信等活动。
(三)有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经指出仍不整改的。
(四)不能履行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义务,经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综合评估认定为不合格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6
第五篇:科普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科普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一、立项背景
(一)项目建设地点简介
(二)产业发展概况
二、立项目的与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如何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收入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农业科普基地的建设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突破口。建设科普基地,将可在基地内开展试验、示范活动,开展科技培训工作,实现科普工作的虚实互动与供求结合,使广大农民看有实物、学有目的、干有方向,大大提高了科普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推动现代农业走规模化种植、高效化生产、多样化经营之路,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随着农业科普基地的建成,将为深入开展农村科普工作打造了新的服务平台,对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科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积极作用。
三、项目建设内容
立足xx现有特色优势水果产业,推广无公害水果生产管理技术,建成xx精品水果科普示范基地1000亩。以科技为手段,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把基地建成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效益化,集观光采摘、科普教育、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期限为2年,项目总投资500万,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1000人次,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无公害水果1万余亩,全面提升项目内无公害水果生产管理技术水平,促进果农增收致富。具体建设内容:
1、建成xx精品水果科普示范基地1000亩,进一步完善示范基地生产所需的水利配套和路网建设工程,建立无公害防治设施10处和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和防治害虫,确保果品无农药残留。
2、在基地中心区建设50米长的科普画廊,设置科普展示栏50个。重点介绍有关果树管理和新品种培育方面的技术,以及绿色安全食品的生产过程等
3、建设一个50平方米的果品展示厅,以图文和实物的形式向村民、游客展示果园的新品种及优质果品。另有多媒体设备展示果树的管理、新品种的培育、病虫害的防治等,使村民进一步提高科技管理水平,使游客感受丰硕成果和绿色田园景象。
4、加强科学管理,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果树产量,增加经济效益。⑴ 果树地下管理、培肥地力技术。⑵ 果树修剪技术。⑶ 果树嫁接技术。⑷ 病虫害防治技术。⑸ 果树灌溉技术。
⑹ 果树新品种培育技术、幼苗栽植技术。
四、现有工作基础 一是自然条件优越。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地点xx县xx乡望城村紧邻xx云台山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境内无工业污染源,植被丰富,优越的环境基础符合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二是果树资源丰富。二是果树资源丰富。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以建成以xx县xx乡望城村为核心的精品示范示范带5000余亩,尤其以项目地最为突出,项目区内现有果树品种18种,其中澳李王李子、红心猕猴桃、黑珍珠葡萄等优势品种已经在xx县周边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益,现在xx县境内种植面积已达到3000亩,年产量200万斤,实现收入320万元。2013年,该基地本列为黔东南州“6个20”建设工程项目着力建设成为全州的典型产业,同期被黔东南州科学技术协会评为“黔东南州优秀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三是技术成熟。目前,基地生产的葡萄已经省农委审核为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成熟。四是科普工作基础扎实。多年来,xx县浦发经济果林专业合作社致力于开展果树种植技术推广工作,果树种植技术科普工作经验丰富,合作社内拥有果树种植专家18名,专业种植技术人才50余名,为科普工作提供了人力保障。
五、项目主要技术考核指标
(一)科普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标
1、建成精品水果科普示范基地1000亩;
2、建成科普画廊50米;
3、建设一个50平方米的果品展示厅。
(二)科普基地管理技术指标
1、果树嫁接成活率100%;
2、果品优质率90%以上;
3、园区果树无病虫害,单株果枝、营养枝比例合理;
4、全面落实节水灌溉技术,物理和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
5、道路系统、排灌系统等设施的建设达到园区内道路畅通,及时排灌的标准。
(三)科普推广技术指标
1、开展科普培训8次,知识讲座1次;
2、制作科普图书5000册;
3、举办科普活动2次。
六、组织措施与实施方案
(一)组织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项目实施管理组,根据人员专业特长和工作岗位进行合理安排,明确项目实施技术责任人、研究责任人、管理责任人,明确目标任务,搞好职责分工,把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身上,确保项目实施有专人负责,具体技术有专人研究,田间操作有专人管理,项目材料有专人编写,项目培训有专人推进,积极打造统筹协调发展的科研队伍。
2、依托合作社推广作用,着力开展技术推广。依托xx县浦发经济果林专业合作社,开展科普活动,推广果树种植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壮大产业,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政、企、民多方共赢。
3、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广泛动员各级农业推广、教学、科研单位、龙头企业、专业协会以及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示范基地建设,特别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吸引农民广泛参与,着力落实科技惠民的有关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科普示范基地的技术推广作用,增强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和传播科技的自觉性。
(二)实施方案
该项目分三个层次逐项实施。
1、高产栽培核心示范基地建设。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2月)
组建科普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项目考察组深入实地进行项目前期调研,对项目点的道路系统、排灌系统、管理系统进行全面规划,形成基地规划细则。同时完成项目材料的招标工作。
第二阶段:核心基地建设阶段(2014年3月—2014年10月)
根据项目规划方案要求,完善道路系统、排灌系统、现代病虫害系统建设工作,高标准建成科普基地1000亩、科普画廊50米、精品水果科普展示厅50平方米。
第三阶段:开展科普宣传活动阶段(2014年5月—2015年9月)
组建xx县精品水果科普服务团队,聘请县内外果树专家为科普技术顾问、果树种植技术员为科普推广技术员,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制作科普资料,定期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现场会、交流会,充分发挥科普基地在推动产业不断壮大的积极作用。
第四阶段:项目总结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1月)
组织人员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认真总结,收集资料,撰写总结报告,提请验收。
七、项目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必将推动xx县周边地区精品水果产业的快速发展,逐步形成“种植—培训—加工—销售”的一条龙产业发展模式,确保产业区农户生产有保障、技术有支撑、销售有门路。项目区1000亩科普示范基地的建成,年产量水果200万斤,实现年收入220万元,项目区内农户年增收3000元以上。
(二)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得到进一步普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产业观念得到进一步巩固,辐射带动其他配套服务业协同发展,解决城乡劳动就业人口,逐步推动精品水果产业成为引领周边地区的龙头产业,从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最终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为早日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