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合集5篇)

时间:2019-05-14 14:55: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篇: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

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试 行)

(2005年4月22日省科协六届八次常委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调动社会力量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加强科普阵

地建设,推动我省科普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科普教育基地是依托事业、企业单位以及其它社会组织的力量建立的科普阵地。它是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有效形式,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重要载体,是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

第三条 科普教育基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规定,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开展科普工作。

第四条 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以下简称“科普教育基地”)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省科协”)认定命名。省科协是科普教育基地的业务指导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第二章 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

第五条 申报对象

下列单位可申报科普教育基地:

(一)各类科技、文化、教育场馆;

(二)各类自然、历史文化景区;

(三)各类动物、植物观赏园区;

(四)科研机构、高等院校;

(五)科技型企业;

(六)工业、农业科技园、科技种养示范场。

(七)其他具备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展示和示范功能的部门和机构。

第六条 申报条件

申报科普教育基地的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法定代表人资格,或受法人正式委托,能独立开展科普活动的单位;

(二)所从事的业务有较丰富的科普内容,能发挥向公众开展科技教育、宣传和示范的作用;

(三)重视科普工作,愿意承担科普工作义务。有相关的管理 制度和具体的工作部门,有科普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四)科普经费列入单位年度预算,能保证正常科普活动的开展;

(五)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普设施。建有科普展示厅和相对固定 的科普活动场所,包括有科普馆、科普画廊(栏)、科普演示设备等设施;

(六)配备有稳定的专职或兼职的科普工作管理人员和科普讲解

员;

(七)愿意接受省科协的指导和下达的科普任务。

第七条 申报程序 申报单位按如下程序申报:

(一)须经地级以上市科协或相关省级学会推荐;

(二)须提交以下申报材料:(1)《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申报表》;(2)申请报告。内容包括申报单位的基本情况、申请理由和科普设施、科普能力情况;(3)科普工作规划、计划和相关证明材料;(4)地级以上市科协或省级学会的推荐意见。以上材料一式三份并附软盘。

(三)申报时间:每年8月1日至9月30日。

(四)申报受理部门:省科协科普部 第三章 科普教育基地的认定

第八条 省科协组织有关专家组成科普教育基地评审小组,负责对申报单位的评审。

第九条 评审小组根据评审条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议和现场

考察,提出认定意见,经省科协常务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审议批准。

第十条 省科协每年10月份组织对科普教育基地的评审和

认定。经认定的科普教育基地,由省科协颁发“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证书和牌匾,并向社会公布。

第四章 科普教育基地的任务

第十一条 科技、博物场馆类(科技馆、博物馆、动植物园、自然景区等)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开放日不少于250天;科研院所、学校的实验室、研究基地和企业类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开放日不少于100天。

第十二条 科普教育基地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公众对科普的需求,做好科普活动内容的设计、组织,宣传普及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第十三条 科普教育基地应运用科普宣传挂图、展示、录像片、宣传册、网站(页)等多种手段,采用讲座、培训、竞赛、表演、游戏、咨询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

第十四条 科普教育基地应积极参加全国、全省或区域性的科普活动。在“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和“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中,组织开展或参加当地的科普活动。

第十五条 科普教育基地应加强与当地社区、乡村、学校、机关、事业、企业、科技团体等组织的联系,加强与新闻媒体的

合作,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共同推进科普工作。

第十六条 科普教育基地应加强对科普工作的总结和研究,表彰先进。

第五章 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

第十七条 科普教育基地接受省科协的工作指导,同时接受所在地级以上科协和有关省级学会的业务指导。每年向省科协报送科普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第十八条 省科协每年对科普教育基地进行工作检查,总结经验,宣传推介。科普教育基地应建立文字、照片、录像和有关统计数据等档案资料。

第十九条 省科协维护科普教育基地所在单位开展科普工作的合法权益,为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活动创造条件,对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项目择优扶持。科普教育基地举办的科普事业,享受国家、省有关政策法规规定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条 省科协每三年对科普教育基地进行综合考核,对在科普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并根据考核的情况择优向国家相关部门推荐申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第二十一条 科普教育基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消“广东省

科普教育基地”的称号:(1)有严重违法乱纪行为的;(2)有宣传邪教、封建迷信以及反科学、伪科学活动的;(3)有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经指出仍不整改的。(4)不接受省科协的业务指导和科普任务的。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本办法解释权属省科协。

第二篇: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试行)

粤震„2007‟59号

关于印发《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市地震局(办):

现将《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六月八日

主题词:防震减灾

科普

基地

管理

通知

广东省地震局办公室 2007年6月11日印发

-1- 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主动承担和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和宣传工作,积极推进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申报和认定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以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宗旨。坚持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和公益性的原则。贯彻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方针。

第三条 建设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应当选择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和能够发挥较大影响作用的场所,如科教文化场馆、科教名人纪念馆、文化旅游景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重点实验室、地震遗迹遗址、地震观测台站、现代化地震监测中心和地震应急指挥中心、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场所等单位或机构。

第四条 广东省地震局负责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的组织认定和业务指导。地级以上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协助省地震局对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的认定审核工作,负责辖区内的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的业务指导。

-2-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五条 有固定的科普宣传及示范防震减灾科学内容的场所,具有普及与防震减灾相关科学知识内容的条件、设施和器材,配备书籍、展板、图片、多媒体等宣传材料。

第六条 有专(兼)职讲解员、有负责接待和辅导的并具备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工作人员。

第七条 有稳定的能够维持工作正常运转的科普教育工作经费投入。

第八条 愿意接受省、市地震工作部门的业务指导。

第三章 组织要求

第九条 所属主管单位的领导应重视科普工作,能及时解决科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将科普工作纳入单位工作目标考核、表彰、奖励范围。

第十条 有科普工作的长期规划和计划,能根据计划或防震减灾科普工作需要及时更新有关科普内容。

第四章 工作要求

第十一条 有比较全面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料和内容,防震减灾特色突出,针对性强、易被公众接受。

第十二条 制定了科普教育工作规划和科普教育工作计划,并能认真落实。

第十三条 科技、文化、博物馆类场馆和旅游、青少年活动场所等,每年向社会开放天数不少于180天。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向公众开放的场馆、实

-3- 验室、生产现场和地震遗迹遗址、地震观测台站、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场所等基地,要根据公众需求和自身工作安排,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公众开放,每年开放天数不少于20天。

第十四条 在每年的 “防震减灾宣传周”、“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科技活动周”、“国际减灾日”、“世界地球日”期间必须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第十五条 应与当地学校建立联系,合作开展相应的校外科普活动。设有收费项目外,对学生团体参观应实行至少半价优惠。

第十六条 广泛利用社会力量,积极发展科普志愿者参与基地的科普工作。

第十七条 要公布开放时间和活动内容,主动吸引公众到基地参加科普教育活动。

第五章 申报与认定的程序和办法

第十八条 申请认定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申报单位或机构的报告;

(二)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申报表(见附件);

(三)申请单位或机构的法人资格材料;

(四)其它证明符合认定条件的有关材料。

第十九条 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申报与认定程序:

(一)申请单位向地级以上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提交申报材料;

(二)地级以上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核实申报材料内容,报 -4- 广东省地震局;

(三)申报时间:每年1月1日至2月28日;

(四)申报受理部门:省地震局地方地震工作处(广州市先烈中路81号大院1号,510070);

(五)广东省地震局组织审定。

第二十条 省地震局每年3月份组织对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的评审和认定。

经审定批准的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由广东省地震局颁发《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证书》,授予“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牌匾。

对符合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申报条件的,由省地震局初审后,组织推荐。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应向广东省地震局报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总结和计划。

第二十二条 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条件发生变化,或未按照本管理办法基本要求运行的,取消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资格,收回证书和牌匾。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广东省地震局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5-

第三篇: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

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调动社会力量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加强科普阵地建设,推动我市科普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科普教育基地是依托事业、企业单位以及其它社会组织的力量建立的科普阵地。它是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有效形式,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重要载体,是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

第三条 科普教育基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规定,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开展科普工作。

第四条 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以下简称“科普基地”)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市科协”)认定命名。市科协是科普教育基地的业务指导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第二章 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

第五条 申报对象。

下列单位可申报科普教育基地:

(一)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植物园、天文馆(站、台)、气象台(站)、地震台(站)、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各类科技、文化、教育场馆;

(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及其他组织有条件向公众开放的标本陈列馆、实验室、生产现场、大型工程技术设施场所;

(三)行业中具有示范效应的高新科技、环保,新技术企业;

(四)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种植养殖示范基地;

(五)具有科普资源的游览场所,如动物园、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旅游景点、人文景观;

第四章 科普教育基地的任务

第十一条 科技、博物场馆类(科技馆、博物馆、动植物园、自然景区等)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开放日不少于250天;科研院所、学校的实验室、研究基地和企业类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开放日不少于100天。

第十二条 科普教育基地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公众对科普的需求,做好科普活动内容的设计、组织,宣传普及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第十三条 科普教育基地应运用科普宣传挂图、展示、录像片、宣传册、网站(页)等多种手段,采用讲座、培训、竞赛、表演、游戏、咨询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

第十四条 科普教育基地应积极参加全国、省、市或区域性的科普活动。在“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和“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中,组织开展或参加当地的科普活动。

第十五条 科普教育基地应加强与当地社区、乡村、学校、机关、事业、企业、科技团体等组织的联系,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共同推进科普工作。

第十六条 科普教育基地应加强对科普工作的总结和研究,表彰先进。

第五章 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

第十七条 科普教育基地接受市科协的工作指导,同时接受所在区级以上科协的业务指导。

第十八条 市科协每年对科普教育基地进行工作检查,总结经验,宣传推介。科普教育基地应建立文字、照片、录像和有关统计数据等档案资料。

第十九条 市科协维护科普教育基地所在单位开展科普工作的合法权益,为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活动创造条件,对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项目择优扶持。科普教育基地举办的科普事业,享受国家、省、市有关政策法规规定的优惠政策。

第四篇:2015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1

附件1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江西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组织动员引导调动社会参与、支持科普工作,挖掘和整合利用社会科普教育资源,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主要是指依托教学、科研、生产和服务等机构,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具有特定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功能的场馆、设施或场所。

第三条 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是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的业务指导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第二章 申报和认定

第四条 申报对象。下列单位可申报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

(一)科技、文化、教育类场馆,如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青少年宫等。

(二)具有科普展教功能的自然、历史、旅游等社会公共场所,如动植物园、海洋公园、地质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

(三)科研机构和院校面向公众开放的实验室、陈列室、科研中心、博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天文台、气象台、野

外观测站等。

(四)企业、农村等面向公众开放的生产设施(或流程)、科技园区、展览馆等。

(五)其他向公众开放的具备科普展教功能的机构、场所或设施等。

第五条 申报条件。申报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的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一定规模的专门用于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固定场所。

(二)重视科普工作,具备开展科普工作的良好条件和制度保障,将科普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计划,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及表彰奖励范围。

(三)拥有主题新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展教资源。

(四)具备开展科普活动的专兼职工作人员和科普队伍。

(五)有开展经常性科普活动所需的经费保障。

第六条 申报资格。采取自愿申请原则。凡符合上述条件的相关场馆或设施,且科普活动特色鲜明,科普工作成效显著,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均可申报。

申报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需获得设区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科协、级学会(协会、研究会)或省相关部门的确认与推荐。对部分科普教育业绩较突出,社会影响力较大,且符合第二章基本条件的科普教育基地,可以特别推荐到省 2

科协命名为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

第七条

申报程序和步骤。

(一)申报材料。申报单位应提供以下材料,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申报表》。

2.申请报告。内容主要包括①单位的基本情况、申请理由,②科普工作开展情况,包括:科普工作人员基本情况、科普工作管理制度(包括经费)、本科普工作计划、以往开展各类科普活动或从事科普工作的相关情况等(可附件)。

3.《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测评体系表》。

4.申报单位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特色材料。

(二)申报受理和推荐。

1.由设区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科协受理本地区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填写推荐意见后报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2.由省级学会、高校科协或企业科协受理本系统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填写推荐意见后报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3.省相关单位可直接受理本单位系统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填写推荐意见后报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三)评审。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专家评审,评审结果进行社会公示。

第八条

认定。经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后,由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命名“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并择优推荐申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第三章 任 务

第九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是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重要平台,是科普工作的重要载体。应充分发挥基地优势,体现基地功能和作用,面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

第十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应制定开展科普工作的规划和计划,充分发挥科普教育示范作用,保证面向公众的开放时间,扩大受众人数。

第十一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应不断提高科普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注重与所在地的社区、乡镇、学校、部队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固定联系和工作制度,合作开展社会化科普活动;注重科普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特色、有实效。

第十二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应注重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积极吸纳和使用社会各方面的优秀科普资源,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普展教资源。

第十三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应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开展专、兼职科普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积极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

第十四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应积极参加全国、全省和当地的科普活动。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全省“科普之春、夏、秋、冬”、科普主题日等全国、全省重点科普活动期间对公众实行免费或优惠开放。

第四章 管理与服务

第十五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的推荐单位承担对科普教育基地日常活动和相关工作的业务指导职责。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应主动向推荐单位和省科协提交科普工作计划和总结,争取相关支持。

各级科协组织要为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支持与服务。指导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参与“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全省“科普之春、夏、秋、冬”、科普主题日等全国、全省重点科普活动。通过资助优秀科普活动,加强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活动策划、科普展教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能力;通过组织开展经验交流与培训,不断提升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水平。

第十六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所在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为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加大科普工作投入。

第十七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享有开展科普活动的权利,享受国家和我省给予公益性科普事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第十八条

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对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实行动态管理。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的命名期限为3年。命名期结束后,经综合评估认定为合格,可被继续命名为“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

第十九条

取消资格。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撤销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命名:

(一)有违法乱纪行为。

(二)有宣传邪教、封建迷信等活动。

(三)有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经指出仍不整改的。

(四)不能履行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义务,经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综合评估认定为不合格的。

第五章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6

第五篇:珠海市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小编推荐]

珠海市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我市科普事业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科普教育基地是指由政府投资建设或由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力量举办,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设施条件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场所,是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

第三条

珠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珠海市科协”)是珠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以下简称“科普基地”)的业务指导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珠海市科协命名的科普基地。

第二章 科普基地的申报与认定

第四条

申报对象

主要包括:

(一)各类科技、文化、教育、卫生机构或场馆;

(二)各类自然、文化和动植物园区;

(三)科研机构、院校的实验室;

下载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申报科普教育基地材料

    立足农村适应市场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浦北县第一职业中专学校申报第二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材料 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创办于1964年,1991年被认定为省级重点职业高中,1996年被认......

    科普教育基地总结

    嘉兴市科普教育基地 嘉兴市南湖区绿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2009年度工作总结 一、2009年上半年公司主要工作 为了提升浙江嘉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建设水平,进一步增......

    中国水产学会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管理办法

    全国水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充分发挥社会科普资源的作用,加强科普教......

    消防科普教育基地解说词

    科普教育基地解说词欢迎大家来到我们XXX消防中队,今天带大家来参观是为了让大家了解一下消防部队,增长一些消防常识,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防火知识及基本的灭火方法。消......

    科普教育基地活动方案

    科普教育基地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为加强科普教育宣传无偿献血,吸引更多的市民加入无偿献血队伍,特在五四青年节期间开展此活动。 二、活动主题:“青年先锋,科普先行” 三、活......

    游北京科普教育基地

    游北京科普教育基地 中山街小学五年级一班崔成勇 星期五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盼望已久的航天科普教育基地。 一大早,我们就开始从学校出发,向着美好的科普教育基地行进。一到科......

    长沙市专业科普场馆(基地)认定管理办法

    CSCR-2017-05001 长沙市科学技术局 关于印发《长沙市专业科普场馆(基地)认定 管理办法》的通知 长科发〔2017〕38号 各区县(市)科技局、各科普场馆(基地)、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科......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治区级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暂行)[5篇材料]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治区级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暂行) 为充分发挥各类科学技术普及(以下简称科普)场馆、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宣传普及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