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家口市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张家口市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摘要:张家口市辖区内有两个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和大海陀自然保护区。本文对这两个自然保护区的地理概况、珍稀物种、自然资源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结合两个保护区的经济基础、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信息分别对保护区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其中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区建设是建立良好的保护区的关键,而生态旅游对保护区发展的推动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珍稀动植物;生态环境建设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经113.49°—116.28°,北纬39.33°—42.09°之间,是京津冀平原地区生态屏障、城市供水水源地、水源涵养区。张家口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植被类型较多。在张家口市行政管辖区域内有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数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包括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和泥河湾自然保护区。其中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属自然遗迹类型的保护区,本文将不予介绍。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和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属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个自然保护区。
1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华北植物区系典型的天然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自然生态系统和世界珍稀濒危鸟类-褐马鸡。
小五台山位于位于位于张家口市东南部,跨蔚县、涿鹿两县。位于张家口市东南部,跨蔚县、涿鹿两县。东西宽60公里,南北长28公里。总面积21833公顷。主峰东台海拔2882m。其地质构造属背斜构造,成土母质主要为石灰岩和板岩,其次为花岗岩和页岩,岩石多断裂发育。该区山峰挺拔峻峭,地形复杂,多数山坡坡度在35~70°。该区以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为主,年平均气温6.4℃,年降水量400~700mm,无霜期80~140d。该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主要山谷皆有溪河,土壤类型有亚高山草甸土、山地棕壤及褐土。
该区植被类型为夏绿阔叶林,由于山势高峻,气候垂直分异显著,植被、土镶、垂直带谱比较完整,植被群落类型多,垂直变化明显。在海拔2100米以上是亚高山草甸带;1400——2000米是真阔叶混交林带;1200——1400米为次生灌草丛带;1200米以下则为主要农作物产区。据不完全统计有高等植物1350种,隶属于104科、486属。以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豆科植物最多。该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野大豆(Glycine soja)、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等。中国特有植物有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蚂蚱腿子(Myripnois dioica)和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臭冷杉(Abies nophrolepis)又称臭松,是河北省稀有树种,仅在小五台山有少量分布。另外,还有成片的天然杜松(Juniperus rigida)纯林,在华北地区是罕见的。
小五台山也有丰富的动物资源,是河北省的动物宝库。据不完全统计,野生陆生脊椎动物有4纲18目49科137种,其中国家Ⅰ类保护动物有褐马鸡(2400只左右)、金钱豹(20只左右)、金雕、白肩雕、大鸨5种,国家Ⅱ类保护动物有大鵟、鸢、苍鹰、雀鹰、白尾鹞、鹊鹞、燕隼、红隼、勺鸡、雕鸮、纵纹腹小鸮、长耳鸮、黑卷尾、豺、兔狲、斑羚16种,河北省重点保护动物中国林蛙、中华大蟾蜍、中杜鹃、绿啄木鸟、黑枕黄鹂、狐、貉等41种。2013年5月2日从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该局工作人员首次在保护区内海拔2000米高度的山区拍摄到金钱豹的野外活动图片,这是迄今为止最接近北京地区的大型野生猫科动物存在的直接证据。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是在蔚县小五台山林场,涿鹿县杨家坪林场、岔道林场的山涧口营林区的基础上建立的。保护区下划分为山涧口管理区,杨家坪管理区,金河口管理区。保护区林业用地面积18787 公顷,占总面积的86%,非林业用地3046公顷,占14%,并分为核心区、实验区、缓冲区等功能区。按主导生态功能可分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生态旅游区。
保护区主要保护工作包括森林防火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防火工作中,保护区每年10月1日到翌年5月31日严禁任何人进山,清明节期间控制上坟烧纸,五一劳动节期间控制烧秸秆、燎地边,并加强专业扑火队建设;资源保护方面,保护区主要实施封山措施,保护区内禁牧、禁采、禁猎,禁止游人及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区,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活动对野生动植物的干扰,使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自然恢复
由于在保护区及周边地区耕地少,土壤瘠薄,农业生产条件差,区域经济状况整体水平较差;不合理垦荒、基础设施建设破坏地表植被,造成崩塌、滑坡等灾害频发,也造成水土流失;不合理的旅游业发展导致人类活动对景区的生态环境构成一定威胁;还有部分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
小五台山保护区的保护赢重视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具有的重要地位。但是保护区的发展要求与当地的经济发展要求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因此除了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森林植被的覆盖率,减轻水土流失;保护有天然林,营造水源涵养林等较为常规的保护措施外,还应借助其他的手段发展当地经济,以便更好的实施保护。比如合理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旅游活动带动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经济压力,从而减少当地居民对自然资源的不够合理的使用,保证保护区保护功能的实现。但发展旅游必须以生态第一为前提。还有诸如发展林果业,开展林果产品深加工;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管理,落实生态恢复等措施。
2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在保护区内有保存较好的典型的暖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华北落叶松次生林;国家Ⅰ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金钱豹、白肩雕、金雕等,以及一些野生濒危植物种类。该区还是白河流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
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赤城县境内西南部海陀山的西北麓,南邻北京市延庆县,并以海陀山脊线为界与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接。东西宽约15km,南北长约13km,土地总面积128.6km²。大海陀地区处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海拔和地形条件的影响,气温偏低、湿度偏高,形成典型的山地气候,具有冬寒、夏凉、春秋短促的气候特点。保护区内有海陀山,海拔870—2241米,主峰2241米。地下水资源丰富,区内主要大沟一年四季流水不断。大海陀村附近有比较宽敞的沟谷,谷中有两级台地,在大东沟口等处可见洪积扇。
大海陀保护区属典型的北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林相保存完好,物种繁多,松桦成林,植被覆盖率达到80%以上。因地处深山区,人烟稀少,故原生植被的破坏较轻,恢复也较快。由于区内气候垂直带谱明显,所以植被的垂直带谱也比较完整,从山顶到山麓依次为亚高山草甸、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保护区内计有维管植物109科424属911种及变种。其中蕨类植物14科18属26种;裸子植物3科4属10种;被子植物92科402属875种。其中有软枣弥猴桃、黄檗、核桃楸、刺五加、野大豆等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还有脱皮榆、紫椴、党参、二色补血草、天南星、柴胡、毛丁香、五味子、白头翁、天麻等上百种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植物资源。
保护区自然环境比较复杂,植被类型丰富,植物生长茂密,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栖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经过初步调查,该保护区内有脊椎动物66科206种及亚种。其中兽类14科30种,鸟类42科146种及亚种,爬行类6科16种,两栖类2科2种,鱼类2科12种。在保护区现有的205种脊椎动物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金钱豹、猞猁、斑羚、豹猫及白肩雕、黑鹤、金雕、勺鸡、鹰、隼、鸦等各种鸟类共计17种。列为《国家保护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陆生脊椎动物111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公约》中禁止贸易和限制贸易的野生动物有17种。尤其猞猁的发现,为华北地区兽类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大海陀自然保护区主要开展了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生态项目措施来保护山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在森林防火方面,保护区成立了护林防火领导小组,严管火源,实行封山戒严。另外还有组建了巡护队伍,发现和制止偷猎、盗伐、放牧、开荒等活动,同时开展救护工作,对受伤、生病的动物或受到破坏的植物进行救护。
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地处人烟稀少的深山区,人类活动直接对保护区的破坏较少。但由于赤城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另外,海坨山长春沟一带有一些保存较为完好的碑刻、古塔,一些古寺的修复工作也已完成。可以适度的开发旅游产业来改善保护区的经济情况,更好的对核心区进行保护工作。除此之外,大海陀保护区和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接,做好资源的协调共管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以上两个自然保护区的分析,我们发现开展旅游对保护区发展有着双重作用。一方面,植被破坏,环境污染以及景区内人工痕迹等状况无法避免;另一方面这两个保护区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基础较差,旅游所带来的的经济收入对保护区的发展也是有一定推动作用的,而通过旅游业带动两地经济发展,改善当地的经济情况、缓解经济压力也可以减少过度垦牧等行为对保护区的直接破坏。因此,应该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旅游对生态的破坏同时,获得经济收入来更好的保护自然资源。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张家口市环保局 《张家口市生态技术报告8.21》
[3]张家口市人民政府 《关于开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活动实施方案》 [4]李俊清 《保护生物学》
[5]宋朝枢等《河北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 [6]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页http://www.xiexiebang.com/ [8]张建 《浅议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
[9]兰卓 郑清贤 《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反思》 [10]石成功 《自然保护区资源利用原则及模式的探讨》
第二篇: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一、保护区基本情况
中外植物学界认为,由于第四纪冰川寒流的袭击,断言地球上珍贵的古生植物银杉已被洗劫殆尽。然而,在1954年奇迹般地惊现在桂林花坪林区,从此,花坪这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连同银杉誉满全球,称之“中国的花坪,世界的花坪。”
花坪距桂林市的西北部仅68公里,地跨桂林市临桂、龙胜两县。范围为东经109°47′07″—109°58′10″,北纬25°28′55″ —25°39′15″,最高海拔1807米,是南岭越城岭山系西南支脉的一部分。由于银杉最先在这里发现及命名,花坪于1961年成立区级自然保护区,197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第一批、广西成立最早的自然保护区。1991年11月被批准纳入中国生物圈保护网络。保护区以珍稀孑遗树种银杉及典型常绿阔叶林带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总面积15133.33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6.71%。
保护区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保存着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等多种不同的生态系统和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是我国重要的生物物种基因库,地处世界上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华中南区。根据2008年第二次综合考察报告表明:保护区共计有维管束植物208科689属1505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有银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3种,Ⅱ级的有鹅掌楸、半枫荷、马尾树等14种。脊椎动物有5纲27目91科206属315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金雕、林麝、豹和白颈长尾雉4种,Ⅱ级的有大鲵、苏门羚、藏酋猴等35种。保护区地质构造复杂,属江南古陆南部边缘地区,成陆早,岩层古老。地貌反差强烈,岭谷高差悬殊,山体庞大,峰峦连绵。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实为罕见,是极为宝贵的生态旅游资源。
保护区属副处级事业单位,现有在职职工35人,管护员30人,设有行政科、保护管理科、派出所、经营管理科、科研宣教科、财务科共6个科(所),以及5个管护站,管护站业务工作由保护管理科负责管理。
保护区管辖区域涉及桂林市临桂、龙胜两县的3个乡(镇),11个村,56个村小组,10457人。境内包括2个村,8个村小组,645人,实行保护区与当地政府双重领导。
建立保护区以来,在各级主管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以及保护区管理人员的艰苦努力,花坪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仅基本摸清了保护区的自然本底资源,而且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9年、2002年、2005年获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
二、基础设施建设
花坪保护区原址设在保护区境内的花坪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艰苦的办公和生活条件制约了保护区的发展。1987年,管理局制订了《总规》,先后完成了第一、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建了综合楼、总部办公楼、2个管护站,以及2座森林防火瞭望台、2座4要素中尺度自动气象站。扩建了花坪主体公路,修建了必要的防火道。架设了高压输电线路、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和联通、移动基站。解决了保护区及其境内居民的人畜饮水问题。基本的办公设备、科研设备已配备,目前正在实施第三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现有的基础设施虽然基本上可保障日常工作的进行,但是,随着保护区事业的发展,保护区将逐步走向现代化管理模式,各种基础设施有待更新和加强,数字化信息管理建设迫在眉睫,目前管理局正在加紧建立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
三、资源保护管理
花坪保护区山界林权清楚,有证可依。50年来,保护区把保护管理工作放到首位,历年来,先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1起,查处治安案件76起,查处林业行政处罚案件229起。林业行政处罚238人,逮捕9人,治安拘留13人,治安罚款91人,并收缴了一定数量的捕猎工具、赃物等,森林违法犯罪活动得到了有效制止,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得到了加强。
资源保护管理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制定一系列保护管理措施,依法管护。为了使执法工作有据可依,在国家还未制定任何林业法律法规之前,保护区就在1973年至1981年期间出台了《关于保护花坪林区的通告》、《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条例草案》、《关于严禁在保护区范围内捕猎野生动物、毒鱼、炸鱼的决定》和《花坪自然保护区公约》等管理规定,并于1982年成立了森林公安派出所。
直到1984年,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随后,有关林业法律法规逐步建立。保护区进行依法管护。二是建立健全管护队伍,坚持日常巡护。保护区自成立后,就建立了保护站(点),各站(点)配备了管护员,坚持日常巡护。国家实行生态补偿资金后,保护区从社区招聘了一批管护员,壮大了管护队伍,并建立社区共管组织,在周边乡(镇)村聘请协调员、协管员若干人。根据保护区制定的《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办法》,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和巡护方案开展工作。管护员在巡护过程中属实地填写《管护员工作纪实手册》,凡是发现案情及时处理并向管理局汇报,随时掌握保护区物种资源消长变化情况。
三是抓好森林防火。保护区十分重视森林防火工作,修建生物防火带30公里,建立2座森林防火瞭望台,购买了一大批灭火器材和无线电通讯设备。成立了防火指挥部,制定了《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森林火灾处理预案》,划定责任区,层层签订责任状,将森林防火工作落实到科,到站,到组,到人,不定期深入防火责任区进行监督检查,预防火灾发生。此外,与周边乡(镇)森林防火指挥部签订护林扑火协议,与周边村、组制定森林防火公约。森林防火成绩显著,实现了50年来无重大森林火灾的好成绩。
四是注重宣传教育。保护区最初主要以下乡放电影的形式进行宣传,巡回了周边社区10个大队,53个生产队。近年来,宣传教育工作更加规范化,编印林业法律法规和宣传单分发给当地群众及学校学生。并在社区村寨、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创办《花坪》内刊,深受同行好评;建立“中国花坪银杉保护网”,年点击人次逾30万;以新闻媒体为宣传平台,每年在电视台,报刊播出、刊登的专题和新闻等不少于30次(篇)。
四、科研监测
保护区分别在1962年、2007年进行两次综合考察,并出版了《综合考察报告》,基本上摸清了本底资源情况。特别是银杉资源,进行过2次专项调查监测,掌握了银杉种群的数量、群落结构及生长状况。另外,2005年发现一个新的银杉分布点,有个体植株31株。
近年来,对分布在保护区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其珍稀濒危物种进行调查监测,共建立植物监测样地21块,动物监测样线5条,目的在于掌握,了解物种生存质量和变化情况,从而快速对其动态变化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开展课题研究,建立了红滩高山植物园,开展银杉引种试验,人工繁殖银杉243株,获自治区三项科研成果奖;与中国科学院开展“银杉种群的生态和遗传适应性与种群复壮的有效途径”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银杉异地授粉试验获得成功;与广西林科院开展“银杉林健康生态控制技术研究”,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审查,认定该项成果为自治区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并颁发证书。与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开展科研活动,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
五、社区共建
保护区为社区共建工作做出了很大努力,及时制定或调整有利于社区群众生活,立足于保护区发展的有效管理办法。长期以来,保护区扶持群众办公益事业,先后资助保护区内和周边村、组新建和维修校舍、卫生室、修路架桥,架设高压输电线路,解决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及发展小水电等公益事业,为特困户、五保户和受灾户捐款捐物。同时,扶持保护区境内群众发展以种养为主的经济项目,制定了《保护区花坪、宇海两村生态保护与社区共建计划》。目前正重点扶持抓好毛竹种植和金银花种植项目。
由于保护区内居民的林地划归国有,群众林地减少,经济来源困难,生活艰苦,保护与发展生产造成一些矛盾,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篇: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罗 山 国 家 级 自 然 保 护 区
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文件
罗山管理局2009年森林防火工作总结及
2010年工作要点
2009年,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在自治区防火办的正确
引导下、在管理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各科室、各管理站的通力协助下,在气候异常干燥、全区森林火灾多发、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再次经受住了考验,保持了连续59年无一般森林火灾发生的成绩。现将上半年防火工作的主要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防火值班工作,落实责任,坚持做好信息报送
工作。自年初以来,管理处防火办严格按照自治区防火办要求,精心安排了“春节”、“五一”“十一”期间的防火值班,认真执行防火戒严期主要领导亲自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
值班制度。同时,要求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必须如实填写当日值班记录,防火办定期对值班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按照上级指示,认真落实信息报送工作制度,实行值班情况日报制(森林防火戒严期内每天17时前通过森林防火网向自治区防火办报告当天值班情况)和火灾信息统计月报制。通过公安金盾网、自治区防火网等平台实现了防火信息准确、及时的接受与报送工作。
(二)积极广泛的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按照自治区林业局防火办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周”活动。年初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协调各单位和部门,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报道、制作宣传展版、发放宣传材料和宣传挂历防火虎“崴崴”、悬挂彩旗和横幅、设立防火警示牌、出动防火宣传车、播放森林火灾记录片、举办防火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到车站、学校、集市、保护区周边的乡村镇进行全方位的森林防火宣传。
(三)不断加强火源管理工作。加大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力度和提高综合防范控制能力。保护区对各管理站和护林点的人员及物资进行统一调度和周密部署,及时掌握全山防火形势。“清明”节期间采取站山头、把路口、盯坟头等超常规措施,在各重点路口和地段设置检查人员和看守人员,坚决杜绝外来火源入山,对出入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派人跟随监管,用GPS对坟头进行定位记录,全面掌握保护区内的坟
墓数量及分布情况,与坟主和上坟人员签订责任书的同时做好坟墓的定位看守工作,严禁在保护区内烧纸并提倡植树献花等文明祭祀方式。积极主动的做好“云清寺”庙会的防火与宣传工作,根据地形因地制宜的开展防控工作,设立入山防火检查站,对入山上寺和旅游观光人员进行防火宣传教育,引导他们遵守法律法规爱护森林资源.防火戒严期内,认真组织人员对保护区内存在隐患的部位和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全面彻底的排查,及时消除并及时报告,确保通信畅通,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森林防火防控体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退耕还林(草)地的防火工作和草原防火工作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目前退耕林地已环绕到天然林区边缘地带,如果管理不善发生火灾,极易烧入天然林区引发森林火灾。二是防扑火应急预案在实践的基础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受认识水平和现有条件的局限,火灾隐患还难以完全消除。三是由于多年来未发生森林火灾,致使一些干部群众,对防火工作产生了松懈麻痹思想和厌倦情绪。
三、2010年工作要点
一、认真执行森林防火责任制。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严格按照防火责任制的相关内容开展各项工作,形成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防火局面。
二、严格执行各项防火制度。执行带班值班、巡护了望、火源管理、隐患排查、扑火器械维修和专业扑火队管理等制度,用制度保障安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防火宣传,突出宣传实效;戒严期内执行领导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加大巡护了望力度,消除盲区盲点;加强火源管理,重点监管痴呆傻人员,杜绝闲散人员入山,尤其对偷牧、偷猎人员要严肃处理,必要时移交当地公安机关;积极排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创建平安沟、平安路、平安点、平安站;对扑火工具进行定期检查,及时维修和补充,保证能用够用好用;加强专业扑火队伍演练,提高预防和扑救火灾能力,努力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三、完善扑火预案。学习借鉴区内外森林防火工作的先进经验,结合保护区实际,修改完善防扑火预案,让预案更科学、更实用、更具有可操作性,同时组织职工反复学习、讨论和熟悉预案,做到有备无患。
四、定期召开护林防火联防会议,有针对性地制定联防公约,进一步明确和规定各联防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互通有无、加强合作,全面构筑扎实的森林防火体系。
五、严格按照自治区防火办的考核标准开展工作,没有开展的工作要积极开展,已经开展的工作力求完善和创新。
第四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文件
云
南 白马雪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文件
白自保发„2008‟33号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08工作总结
2008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林业厅的指导下,在州林业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保护区管理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紧紧围绕迪庆“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以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动力,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努力把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成为与国际接轨、国内一流,以滇金丝猴保护为重点、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工作目标,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计划及与州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签订的目标责任,实现了保护区的科学管理和跨越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进一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
了准确、及时,年内未发生新的森林病虫害。
4、迎战特大雪灾,千方百计保护和抢救滇金丝猴
今年的特大雪灾,给滇金丝猴的栖息环境和保护区的基础设施造成了重大影响。雪灾发生后,保护区管理局迅速反应,一方面在第一时间自筹资金给滇金丝猴投食,这期间涌现了像余建华同志那样与滇金丝猴一起“过年”的一批先进人物。另一方面,在投食抢救滇金丝猴的同时,连续四次向州政府、省林业厅及时汇报灾情。3月1日至4日,国家林业局灾情调研组一行7人,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杨百瑾、省林业厅厅长陈玉侯的带领下,深入保护区调查了灾情,救灾款也及时到位得到了应急使用。使滇金丝猴平稳地度过了灾害期。
(二)科研监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科研监测能力跃上了新台阶
1、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瑞士苏黎世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与管理局共同开展的塔城片区滇金丝猴行为生态学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后我局及时组建了专家组,应用其研究成果对塔城滇金丝猴种群成功地进行了人工干预分群,为滇金丝猴种群的扩大、数量的增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应用局生态研究所完成的《塔城滇金丝猴食物、食性研究》成果,对响古箐的滇金丝猴种群启动了人工辅助投食试验研究。使科研成果开始转化为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针对八十年代末从保护区叶日片区溢出的一个滇金丝猴种
种子植物800多种。启动了集标本、数据、图片为一体的植物标本信息库,为实现植物标本数据化奠定了基础。
(三)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站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落实
该工程是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林业厅的关心支持下,由白马雪山保护区管理局牵头,维西县政府、州旅游局、州旅游投资公司全面配合,以满足保护区野生动物得到有效救护的同时,将滇金丝猴展示给国民,让人们更多的人了解和认知滇金丝猴为目的的“一物多用”的综合性建设工程。在各方的配合下,仅用半年的时间,完成了该项目的《建设方案》、《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的编制及报批。项目于6月12日开工。尽管该工程存在涵盖学科多、技术要求高,工程点多面广、地形复杂,施工区电力供给不正常,驻地村民对工程认知程度低,工期紧、任务重等客观困难,但指挥部一班人及工程技术人员、施工队伍克服了重重困难,放弃了节假日,日夜奋战。目前,工程主体已全面完成,按时按质按量兑现了与州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后续工程正在有序进行。整体工程已完成建设投资4000万元。该工程的建设,将使保护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对滇金丝猴及其它野生动物的救护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同时,也将为滇金丝猴展示打下坚实基础。
(四)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宣传教育取得新的进展
(五)对外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1、在继续巩固和深化与中科院动物所、西南林学院、全国供销合作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全球环境基金、保护国际、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又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北京动物园、国家林业局湿地和野生动物监测中心、中国山水、云南自然遗产和文化促进会、大自然保护协会等机构进行了广泛的沟通、交流,达成了相应的合作意向,启动了部分合作项目。如在中国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全球关键生态系统合作基金、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支持下,在德钦甲卡、南仁、萨荣、叶日、通堆水、维西柯公等村共安装太阳能104户(套),在部分社区建立了活动中心和社区保护滚动基金,解决了部分人畜饮水困难,受益人数累计达7500人。
2、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⑴年内有三人分别被派往美国、澳大利亚、越南三国,就国家公园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野生动物保护等专题进行了学习培训;安排1人到西南林学院接受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与西南林学院合作的社区共管、宣传教育能力提高为重点的为期两年的硕士学位的脱产学习。⑵以保护区项目、财务、旅游管理为重点,先后安排了12人(次)到北京、海南、成都、兰州、贵阳、神农架、西双版纳等地区进行了学习培训。⑶聘请社区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动物、植物等领域全国知名专家对区内职工开展了巡护
由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主持,有国家林业局保护司、规划院、中科院、林科院相关专家以及部分省厅业务领导参加的咨询会议,我区的《实施方案》成为全国51个示范单位中进行首批咨询的四个单位之一。
3、按照省林业厅的要求,全面完成了《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的修改完善任务。
4、云南滇金丝猴研究中心的前期工作全面展开。该项目已被省政府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会议列入议事日程,在省厅保护办的具体指导下,组织有关专家编制了《云南滇金丝猴研究中心建设方案》。该《方案》已由迪庆州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与省林业厅领导衔接和汇报,并已专题向国家林业局作了汇报。目前,云南滇金丝猴研究中心的报批已进入关键阶段。
5、认真编制了《滇金丝猴人工投食试验研究》、《德钦分局局址整体搬迁可性行研究报告》等15份项目课题报告,项目前期材料上报相关部门后大都有望得到落实。
6、在州法制办的指导下,再次修改了《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修改后的《条例》突出了如何用好、用活、用足国家赋予民族地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例》的早日出台将为保护区的科学管理和跨越发展发挥有力的法律保障。
(七)强化基础保障,夯实基础条件
1、以三期工程建设项目启动为契机,千方百计争取上级的理
持用制度管人。不管是保密工作,安全生产,档案管理还是工青妇的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年未发生一起违法、违规的事件。
4、财务资金严格实行预决算制度,重大项目的招投标主动请纪检、监察、审计提前介入,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受到了省林业厅的好评。
虽然白马雪山保护区管理局是新单位,但由于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各项工作成绩突出,所以,在2008被州委命名为州级文明单位。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保护区的发展管理和现行的管理体制不相适应
1、保护区的财政供养原属省级编制、省级财政供养,2005年下划以后事业费、人员待遇有了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保护事业的发展管理。
2、由于下划,管理层级增多,对保护事业加快发展十分不利。
3、保护区管理局无稳定的保护管理经费来源,给持续有效管理带来较大的困难。
(二)保护区现有人员编制无法适应工作所需,人少事多,超负荷运转情况十分突出
现有的人员编制及机构的设臵仅能适应抢救性保护所需。自管理局建立以来,在省林业厅、州委、州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工
第五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大纲(模版)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大纲
为指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特制定划大纲。
总体规划内容要点如下:
前言
前言是关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简明阐述,包括该自然保护区基本特征、历史沿革、法律地位及编制和实施该总体规划的目的、意义等要素。
1.基本概况
基本概况是依据该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资料和现有信息进行的基本描述和分析评价,资料信息不够的应予补充完善。评价应重科学依据,使结论客观、公正。
1.1 区域自然生态/生物地理特征及人文社会环境状况
1.2 自然保护区的位置、边界、面积、土地权属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状况
1.3 自然保护区保护功能和主要保护对象的定位及评价
1.4 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社会发展功能的定位及评价
1.5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划分、适应性管理措施及评价
对自然保护区划分功能区以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既是自然保护区保护目标的体现,也是为了更好实现保护目标。按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自然保护区可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应是最具保护价值或在生态进化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保护地区,所占面积不得低于该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1/3,实验区所占面积不得超过总面积的1/3。三区的划分不应人为割断自然生态的连续性,可尽量利用山脊、河流、道路等地形地物作为区划界线。
1.6 自然保护区管理进展及评价
2.自然保护区保护目标
保护目标是建立该自然保护区根本目的的简明描述,是保护区永远的价值观表达与不变的追求。
3.影响保护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
3.1 内部的自然因素:如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等。
3.2 内部的人为因素:如过度开发、城市化倾向等。
3.3 外部的自然因素:如区域生态系统劣变、孤岛效应等。
3.4 外部的人为因素:如公路穿越、截留水源、偷猎等。
3.5 政策、社会因素:如未受到足够重视、处境被动等。
3.6 社区/经济因素:如社区对资源依赖性大或存在污染等。
3.7 可获得资源因素:如管理运行经费少、人员缺乏培训等。
4.规划期目标
规划期目标是该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目标的具体描述,是保护目标的阶段性目标。
4.1 规划期:一般可确定为10年,并应有明确的起止年限。
4.2 确定规划目标的原则
确定规划目标要紧紧围绕自然保护区保护功能和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管理需要,坚持从严控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坚持基础设施建设简约、实用并与当地景观相协调,坚持社区参与管理和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
4.3 规划目标内容
4.3.1 自然生态/主要保护对象状态目标
4.3.2 人类活动干扰控制目标
4.3.3 工作条件/管护设施完善目标
4.3.4 科研/社区工作目标
5.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5.1 管护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5.2 工作条件/巡护工作规划
5.3 人力资源/内部管理规划
5.4 社区工作/宣教工作规划
5.5 科研/监测工作规划
5.6 生态修复规划(非必需时不得规划)
5.7 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如生态旅游等)
5.8 保护区周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建议
6.重点项目建设规划
重点项目为实施主要规划内容和实现规划期目标提供支持,并将作为编报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重点项目建设规划中基础设施如房产、道路等,应以在原有基础上完善为主,尽量简约、节能、多功能;条件装备应实用高效;软件建设应给予足够重视。
重点项目可分别列出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工作/工程量、投资估算及来源、执行等,并列表汇总。
7.实施总体规划的保障措施
7.1 政策/法规需求
7.2 资金(项目经费/运行经费)需求
7.3 管理机构/人员编制
7.4 部门协调/社区共管
7.5 重点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8.效益评价
效益评价是对规划期内主要规划事项实施完成后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评估和分析,如所形成的管护能力,保护区的变化及对社区发展的影响等。
附
录
包括自然保护区位置图、功能区划分图、建筑/构筑物分布图。
本附录只适用于已经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申报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附录事项按现行要求不变。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导则
(试 行)
为进一步规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各种功能,制订本导则。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参照执行。
一、目标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目标明确,资源本底清楚,管护设施完备,管理队伍专业,管理制度健全,规划科学合理,社区协调发展,资源管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保护成效显著。
二、规范化建设
(一)总体要求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项建设应符合本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要求,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遗迹的保护和管理。
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应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
建设内容和规模应与自然保护区的类型、面积大小、保护对象特征以及管理目标相适应,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相协调,不得盲目求大、求全、求高档。
自然保护区各项建设应同当地的自然景观和谐一致,并体现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尽量采用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区内的供电等线路应尽量地下铺设。
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各项设施设备,不得重复建设。管护、科研、宣教、办公设施尽可能集中建设,并兼顾各项功能。
自然保护区内建设动物救护站(中心、点)、珍稀植物繁育场圃、涉及地质遗迹保护的建设项目以及开展生态恢复工程的,应进行科学论证。
自然保护区各项建设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保护区应在办公用房、保护管理站(点)、界碑界桩、宣传牌等位置尽可能使用自然保护区区徽。
(二)管护设施建设
1、保护管理站(点)
自然保护区应设立保护管理站(点)。
保护管理站(点)数量及其管理范围应该确保工作人员能够迅速控制进出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交通路口,到达保护区内主要人为活动区域。
保护管理站(点)的设置应根据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主要保护对象的分布、保护管理任务、自然地理条件、交通条件、人为活动特别是居民点的分布状况确定。
保护管理站(点)应当建立在居民点、人为活动频繁地区及人员和车(船)经常进出自然保护区的道路路口或其他要塞处。
单个保护管理站的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300m2,配备办公、消防、野外调查、日常巡护、执法、通讯、交通及必要的生活设施设备。
在进出保护区的重要路口和要塞处可设立保护管理点(哨卡、检查站等),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80m2。
保护管理站(点)的设置应考虑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
2、界碑界桩
自然保护区应在人为活动频繁地区以及主要道路相交处、转向点设置界碑界桩,充分发挥指示、警告、宣传的作用。
自然保护区应设置完善的边界范围及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范围的界桩、界碑。具体制作按照《自然保护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执行。
自然保护区及不同功能区的四周边界上必须树立界桩,标明“核心区界”、“缓冲区界”和“保护区界”。
水域应通过在地图、海图、航道图等标注,条件成熟的可在边界设立浮标或永久性标志。
3、交通设施
自然保护区应建设路网、码头等必要的交通设施,能够满足保护区巡护、防火、监测和日常管理的需要。不得以管护为名铺设旅游道路,破坏生态环境。
路网包括干道、便道和巡护步道。干道用于连结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或地方交通干线,路面等级应满足晴雨通车要求。便道用于连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处)、保护管理站(点)、瞭望塔(台)、监测点和居民点等,标准应达到通车或人员便利通行要求。自然保护区还可根据巡护需要,依自然地势设置自然道路或人工修筑阶梯式道路作为巡护步道。
海洋和内陆水域自然保护区,可根据需要设立码头。
4、巡护执法设备
自然保护区应配备必要的巡护、执法、取证设备,主要包括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执法装备等。
巡护和执法设备应能够满足巡护、执法和应急反应的需要。
5、防火设施设备
自然保护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瞭望塔(台)、防火道和防火隔离带,配备灭火设备,以满足预防和及时扑灭火灾的需要。
在自然保护区内制高点及易发生火灾地区,应设置瞭望塔(台),瞭望半径应覆盖高火险地区,数量能够满足防火需要。
瞭望塔内应配备瞭望、监控、报警和通讯设备。
自然保护区内森林或草原植被较多、人为活动频繁、火险等级较高的区域,宜设置防火隔离带,阻止火灾蔓延。
6、野生生物保护设施
因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的需要,自然保护区可以建设生态廊道、动物通道、人工洞穴、巢箱、人工鱼礁等设施,配备动物救护、病虫害检疫防治等设备。
(三)科研监测设施建设
1、科研中心(站)
具有一定科学研究与监测基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建科研中心(站)。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应尽量与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合作开展。
科研中心(站)建筑面积以100-500m2为宜,可包括实验室、科技资料室,并配备各种调查、试验、科研辅助设备。
2、定位监测站(点)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根据需要设置定位监测站(点),以监测自然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种群、生态环境及自然遗迹的动态变化。
自然保护区内生态、资源、环境等定位监测站(点)的布设,应根据监测、研究的对象、目的及其技术要求选址,应与保护管理站(点)的选址统筹安排。
定位监测站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配备相应的定位观测设备。
3、固定样地样线及站位断面
自然保护区必须建设适当数量的固定样地、固定样线或站位断面,配备相应的野外调查设备及动物监控设备,满足保护区常规监测的需要。
样地样线及站位断面应根据主要保护对象调查和监测的需要设置。
(四)宣传教育设施建设
1、宣教场馆
自然保护区可根据参观人数、宣教需要建立宣教场馆,满足环境教育和生态旅游活动要求。
年实际接待参观人次在5万以上的自然保护区,可设置宣教中心,建筑面积以500-2000m2为宜。
年实际接待参观人次在1万以上的自然保护区可设置宣教馆,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
其他自然保护区可在管理局内设置宣教室,建筑面积不大于100m2。
宣教场馆可设置陈列展览室、多媒体放映室、图书资料室等,并配备宣教、通风、除湿、防火防盗等设施设备。
2、宣传牌
自然保护区应在道路出入口、居民点等人为活动频繁处,或根据管理需要,设立宣传牌,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注意事项,介绍自然保护区的名称、范围、主要保护对象、保护意义、保护要求等内容。
(五)办公及附属设施建设
自然保护区应建设适当的办公及附属设施,满足开展办公、管理等需要。
保护区的办公用房应按照便于保护和管理及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原则,将建设地点选择在自然保护区附近的中心城镇。
办公用房应尽量与科研和宣教设施集中建设,并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
办公用房的建设规模,应根据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编制定员确定。编制定员每人平均建筑面积不大于18m2(不含会议室等共用设施)。
办公用房的附属设施,应尽量利用当地已有的基础设施。
三、规范化管理
(一)行政管理
1、管理机构
自然保护区应设置独立的管理机构。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尽可能由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直接管理。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内部科室设置应满足各项工作需要,可设保护科、科研科、宣教科、社区科、办公室、管理站等,并有明确的职能和责任。
2、管理人员
保护区人员数量能够满足保护和管理需要,可以聘用临时用工人员开展管护工作。
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分为行政人员、技术人员(含科研、监测、宣教培训)、直接管护人员和其他。其中,行政管理人员一般不超过20%;技术人员(具有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业务相适应的大专以上学历)不低于30%;其他人员不能超过20%。
自然保护区至少20%的人员从事资源管护工作,长期驻守保护管理站,每个保护管理站至少配备2人;至少有2人专门从事科研监测工作,对保护区自然地理、地质环境、生物多样性和人文资源等背景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且至少30%工作时间在保护区内开展工作;至少有2人专门从事宣教培训及社区共管工作,且至少30%工作时间在保护区内开展工作。
3、专业培训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高度重视培训和学习,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管理机构主要领导应有自然保护区相关的专业背景。
自然保护区所有工作人员及季节性临时工在上岗前均需进行培训。
所有工作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技术培训和教育;自然保护区正式人员每4年至少轮流接受外部培训一次,管理局中层以上领导每2年至少外部培训一次。
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政策、动植物知识、资源管护、执法检查、防火灭火、科研监测、宣传教育、项目建设、资源开发管理、社区共管、3S技术、电脑应用和装备设备使用等。
4、内部规章制度
自然保护区应有健全的内部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岗位责任、人事聘用、财务、宣教、培训、巡护、监察执法、社区共管、信息管理制度等。
5、档案管理
自然保护区应建立资源管护、监察执法、防火灭火、科研监测、宣传教育、社区共管、项目建设、培训学习、资源开发管理等工作的记录制度,形成完整的人事、科研、宣教、培训、资源管护、监察执法、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等系列档案。
档案管理应当符合有关要求,并尽量实现数字化。
(二)规划和计划
1、规划
自然保护区至少每十年编制一次总体规划,科学分析目前保护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提出阶段性规划目标和任务。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经批准后实施。
自然保护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应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2、计划
自然保护区应根据保护区总体规划及目前保护区面临的紧迫问题,制订工作计划。
保护区每年应根据当工作计划编制工作总结报告,评估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和经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三)边界划定与土地权属
1、边界划定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在批准建立后的一年时间内,完成边界勘定和功能区划工作。
自然保护区应具有准确经纬度坐标网格的功能区划图、土地利用结构图、海域使用现状图等图件。
保护区管理人员必须准确掌握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和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界限范围。
2、土地权属
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应明确清晰,没有纠纷。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尽可能拥有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土地或水域使用权。
未取得土地或水域使用权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与使用权人签有协议,规定土地或水域使用方向以及有利于保护的生产方式。
(四)资源管护
1、日常巡护
自然保护区应根据保护和科研工作的需要,配备专职巡护人员,定期不定期开展日常巡护工作。
日常巡护范围应该覆盖大部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以及人为频繁活动区域。
日常巡护以定期巡护为主,可根据管理要求、交通条件、地形特点等因素合理确定巡护周期。
巡护过程中,工作人员在资源察看的同时,还应结合科研监测、执法、防火等工作开展巡护。
日常巡护工作应建立巡护责任制和巡护报告制度,巡护人员每次巡护结束应填写巡护情况记录或日志,保护管理站每月应填写巡护月报,保护区管理机构每年应填写巡护年报。
保护区每年将巡护年报及监测结果上报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
2、执法检查
保护区管理机构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参观考察等活动进行执法检查。
保护区应对出入保护区的人员及其携带的动植物资源(包括动植物材料、标本、活体、制品等)实施检查,防止保护区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受到非法破坏以及外来物种的引入。
自然保护区应积极配合或建立公安、海监、渔政机构,及时处理违法案件。
3、外来入侵物种控制
自然保护区应重视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和控制:
(1)定期开展外来物种调查;
(2)制定并实施外来入侵物种防治方案及监控方案;
(3)生态恢复时引入的物种应采用本地物种;
(4)加强关于外来入侵物种的宣传教育。
(五)建设项目和资源开发活动管理
严禁在自然保护区从事采矿、采石、采砂、烧窑、冶炼、拌洒毒药等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活动,禁止非法开垦、围填海等改变保护区自然属性的开发活动;禁止捕捞以及乱砍滥伐森林、乱捕滥猎野生动物和乱采滥挖药材等掠夺性的自然资源开发活动。
自然保护区内不得违法违规开展建设项目。
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
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
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项目和资源开发活动应严格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项目,在环评审批之前,应当征求环境保护部的意见。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有权并且应当参与涉及保护区建设项目的全过程。
因保护和管理工作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确需对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按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申报审批。
(六)科研监测
1、资源调查
自然保护区应经常性开展科学考察和专项调查,尤其是对主要保护对象的调查,要对区内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编目和详细记录,做到资源本底清楚。
每十年至少开展一次综合科学考察,编制科考及分析报告。
2、定期监测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期开展生态、资源、环境等各项监测活动。
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当地社区社会经济状况调查。
根据主要保护对象特点,对固定样方、样线、站位或断面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调查。监测结果应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
3、科研管理
自然保护区应编制主要保护对象、野生动植物或自然资源的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GIS)及相关软件。
自然保护区应编制有准确经纬度坐标网格的主要保护对象分布图、植被图、地形图等图件。
自然保护区应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逐步实现自然保护区科研数据与信息共享。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加强与相关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参与和支持有关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工作,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与教学实习的基地。
保护区应鼓励保护区人员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科学研究论文、参加各类学术会议。
(七)宣传教育
1、宣传资料
自然保护区应编制具有自身特点的科普宣传书籍、音像、文字及图片资料、环境教育材料等,分发给周边社区居民、游客和访问者。
2、宣教活动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定期对学生、当地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
自然保护区对当地社区所在行政村每年开展至少一次集中性宣传教育活动。
来自然保护区的访问者(含游客)60%以上接受环境教育。
3、自然保护区网站
自然保护区应编制并定期维护自己的网站或网页,及时发布和更新自然保护区的相关信息。
4、交流与合作
自然保护区通过建立姊妹保护区、参加国际或区域保护网络、参加国际国内培训和研讨会等形式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八)旅游活动管理
有条件的自然保护区可以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应让游人感受自然环境、欣赏自然景观、了解野生动植物和地学等科普知识。
所有旅游项目都必须在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统一监督下开展。
开展旅游活动的自然保护区,必须严格科学地进行环境容量测算,编制保护区旅游专项规划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经批准后实施。
旅游区域的范围界限应根据保护对象特点,在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的基础上确定。其范围界限必须明确,并严格限制在实验区范围内,不得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开展旅游。
旅游活动不得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和保护对象构成威胁。应采取“区内游、区外住”的旅游方式,不得在区内建设索道、宾馆和餐饮等设施。不得建设污染自然环境、破坏自然资源或自然景观的人工景点和设施。旅游区域应设置垃圾收集等环保设施。旅游人数不得超过规划的旅游容量。
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30%以上收入应该用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
保护区开展旅游活动应当吸引当地社区居民参与,实现保护区与社区的惠益共享。
(九)社区共管
自然保护区应与所在地政府、有关单位及当地社区的关系协调融洽,可以通过建立共管机制、签订共管协议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地方社区和居民参与保护区管理。
自然保护区与保护区所在乡村每年开展至少一次社区共管活动。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积极争取资金,用于生态补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四、生态恢复工程
自然保护区内退化生态系统应尽可能采取封禁方式进行自然恢复。确需人工辅助恢复的自然保护区,应分类指导,开展生态恢复工程。
人工恢复植被应当种植当地的乡土植物。
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可根据主要保护对象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采取必要的人工控制手段,优化主要保护物种栖息地。
荒漠区域的自然保护区可建必要的防沙治沙设施。
湿地和海域的自然保护区可以采取湿地水源保护、蓄水和引水工程、湿地生态恢复、红树林和珊瑚礁人工恢复等工程。
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可以采取人工恢复野生种群工程,人工增殖放流应当使用当地物种。
自然遗迹类型自然保护区对重要自然遗迹等可进行围栏(网)保护。
五、经费保障
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管理运行费用、人员工资有固定来源,能够基本保证日常管护工作需要。
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收入稳定,达到或超过当地事业单位人员平均生活水平。
自然保护区财务管理规范,各项资金的使用合法、合理,无挪用、滥用资金状况。
六、应急能力建设
自然保护区应具备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自然保护区应根据自身特点以及潜在的自然灾害,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
自然保护区应组建训练有素的防火等应急队伍。
出现重大环境污染、违规开发建设和生态破坏等紧急事件时,能够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并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