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民为主体开展乡村文化建设

时间:2019-05-12 20:40: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农民为主体开展乡村文化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农民为主体开展乡村文化建设》。

第一篇:以农民为主体开展乡村文化建设

以农民为主体开展乡村文化建设

2014年01月17日 09:28 来源:2014-1-17 《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韩庆龄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68

农村文化建设对农民大众的生活意义和价值塑造有重要引导作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助于构建和谐有序的村落秩序。但笔者近来在浙江省的村落调研时发现,各式各样的基层文化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农民需求、流于形式,同时,文化建设的开展忽视了农村文化主体的复杂性。

文化下乡活动纷繁多样却不受农民欢迎。据调查,2008年,笔者调查的一个镇恢复电影下乡活动,可只有放电影的人在空播空放,没有观众,按计划本该每月每村放一场电影,而各乡镇的电影放映员多是每季度连续放3—4场,甚或一年集中几天放12场,一次性放完,结束任务。1990年代,随着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电视机走进了千家万户,随着电视机的普及,乡村社会集体性的文娱活动开始受到冷落,农民对村庄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大大减弱,出现了放电影的热闹场面开始退温、各种农民自发组织的剧团解体的现象,公共性的文化娱乐活动逐步向私人空间转向,农民更愿意与自己的小家庭一起分享闲暇时间。

随着乡村社会的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该镇许多农业型村落的人口流动性大,年轻人多外出打工,老人和儿童成为村庄的主体。基层文化建设和文化下乡活动却忽视了农村人口结构变化这一事实。村庄里的老年人以务农为主,且多不识字,而镇里每个行政村几乎都设置了农家书屋,开展送法下乡、送科技下乡的活动,农家书屋的书籍,老年人根本看不懂,也不感兴趣。有些村的农家书屋除了管理员外没有第二个读者;送戏下乡多为地方样板戏,老年人对《智取威虎山》之类的经典剧段感兴趣,但现在样板戏的题材多围绕乡镇中心工作编排,因此,该类演出也不能吸引农村大众的眼球。

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质应该是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通过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适合农民欣赏和参与的文化活动,以此培育村民对生活的满意感;通过集体活动的开展,在共同的活动空间里培育村民的集体意识,增强彼此之间的团结感,从而从侧面增强村庄认同。在村庄开放和现代化背景下,笔者认为乡村文化建设应从“文本型”建设中走出来,真正扎根于农村土壤,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从农民需求出发,结合不同农民群体的口味,开展能促进农民积极参与的文化活动。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第二篇:以农民为主体健全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

以农民为主体健全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

——江西省全南县健全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的调查

曾海房

全南,地处江西省最南端,历来有“江西南大门”之称,国土面积1521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86个行政村,978个村民小组,813个自然村庄,总人口约19万,其中农业人口约13万。至2006年底,全县完成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累计达389个,累计涉及353个自然村庄、18160户、人口70889人,分别占全县村庄、农户和人口的43.4%、54.1%和54.2%。倡导的“自主申报,动态管理”新农村建设模式和长效保洁管理机制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江西日报》、《新农村建设周刊》等各大新闻媒体,对全南县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报道,产生了良好反响,至去年底,已吸引外省、市、县(市、区)考察团50多批3580多人次来参观考察。

一、以农民的积极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起点

农民是否有积极性,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全南县积极倡导“自主申报、动态管理”的做法,充分调动、激发了农民参加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一是自主申报。按照“三个不搞”和“五个优先”的原则,由群众自主决定是否设立示范点。“三个不搞”:即群众申报率未达到80%的不搞、群众筹资未达到应出资60%的不搞、居住率未达到60%的不搞;“五个优先”:即大点优先、难点优先、申报率高的优先、“三清”动作快的优先、群众自筹资金多的优先。二是动态管理。针对少数示范点农民在申报时热情高、但进入实质性阶段特别是遇到困难时积极性低的现象,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末位调整,对建设过程中农户积极性差、工作进度慢的示范点及时进行调整,以勉励后进、激励先进。

二、以农民为投入的主体创新建设机制

积极引导农民自主投入。坚持民主管理,实行村民自治,用好用活“一事一议”,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把群众推向建设主战场。捆绑专项资金投入。按照“统筹安排、挂点帮扶、重点倾斜”的原则,2006年投入“3个300万元”以上(县财政预算300万元以上、涉农项目资金300万元以上、从其他方面筹集300万元以上)。吸纳社会资本投入。通过开展“百企千村”、“与新农村建设同行”等活动,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加大文明村、信用村创建力度,开展文明信用农户评选活动,引导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积极投放新农村建设贷款和捐助资金投入农村公益事业。2006年,全县筹集新农村建设资金2460万元,其中县、乡(镇)政府投入860万元,社会捐助100万元,农民自筹1500万元。

促进农民增收是为维护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投入积极性的重要渠道。为此,全南县把培植新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点,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组织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的发展路子,坚持产业优先、产业带动战略,在稳定粮食生产、优化粮食种植的同时,按照抓特色、抓规模、抓品牌、抓产业化要求,调整种养业结构,发展特色,实现了传统农业与生态经济的对接。重点培植壮大了高山蔬菜、蚕桑、烟叶、林业和以脐橙、椪柑为主的果业五大特色农业主导产业,以及草食畜禽、工业原料林、中草药、香草、石蒜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业产业新格局。

三、以农民为管护的主体完善保洁机制

在坚持农民群众的管护主体的基础上,一方面,用“城管”的理念管理农村。把加强新农村建设点卫生保洁长效管理列入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按照“专人管护、定期清运,属地管理、各方参与”的原则,通过制定《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村庄卫生保洁管理的实施意见》,完善了各村组成立的村镇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和村级环境卫生管理站的建设。目前,全南县为已完成村庄整治的村配备了垃圾清运车,设定了垃圾处理点,按30户左右聘请1名村庄卫生保洁员,聘请人员的费用由县民政、县财政和乡(镇)、村、组共同解决,使建设点保洁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实现农村整洁卫生。另一方面,用市民的要求教育农民。着力增强农民的环境意识、公共卫生意识和健康意识,通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自我教育,着力解决村民“自治”的问题,在农民群众中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结合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活动,在农村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卫生户”、“文明信用户”、“卫生流动红旗”等群众性评比活动,充分调动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了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得到进一步改观。

四、以农民为受益的主体,完善干部服务机制

由于协调机制不完善,各级党员干部在为农民群众服务时,大多是各顾各的,效果不理想。许多问题都停留在表象,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农民对此也有不少怨言。为此,全南县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入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协调机制。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形成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格局。认真落实县级领导挂联责任和县级部门帮扶责任,抽调业务精、政策熟、有农村工作经验的优秀党员干部深入示范村和扶贫重点村驻村帮扶。深入开展驻百村、访千家、解民忧、帮民富活动,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从群众最需要办的事情做起。全南县着重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解决贫困群众的生活问题。紧紧抓住国家、省市继续加大扶持的机遇,想方设法让贫困群众有钱赚,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有效解决贫困群众的生活问题。二是解决城乡群众干什么的问题。通过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发展重点产业吸纳就业、提供社会便民服务增加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发展民营企业扩大就业等有力措施,新增大量的就业岗位,千方百计让城乡群众有事干。三是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高度重视并切实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建立健全了弱势群体救助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加快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事业,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困难,竭尽全力让弱势群体生活有保障。

五、以农民为管理的主体,规范民主管理机制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总体目标中的“管理民主”的要求,全南县采取引导村民自主选举的方式,建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将懂经济、会管理、想干事、能干事、肯干事,有奉献意识、有组织能力的人吸收到理事会中,让农民在民主管理中实现自我建设,充分调动、激发了农民参加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从规划、申报、筹资、施工到管理,充分发挥理事会的作用,尊重农民的意见,坚持农民“自己办自己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办”原则,实行民主决策和“阳光操作”,有效地杜绝了豆腐渣工程,确保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一是完善监管体制,规范了村务公开形式。设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同时加强村民民主理财制度建设,着力规范了村务公开的形式和基本程序。二是完善管理制度,确保了村民的决策权。从确定民主决策事项、明确民主决策形式、规范民主决策程序等方面,维护了村民民主决策的权威。三是完善自治机制,确保了村民的参与权。通过发动群众规范自我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规范了农村集体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四是完善约束机制,确保了村民的监督权。实行新农村建设项目责任制,突出监督重点,创新监督形式,完善了激励约束机制。

第三篇: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设计

——“课内比教学”中一节数学课的联想

刘巷中学 陈夙华 数学专业委员会

在镇中心学校组织的教师“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上了一节数学课——《梯子的倾斜程度》。如何上好这一节课?面对陌生的学生,看着熟悉的教学内容,我深入地思考着、分析着这一问题。

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对各知识点进行了有机融合,应该完美了。但细细思索,我内心惴惴不安,总是担心学生不按我的安排进行,总是担心学生不合作。怎么办?毕竟一节高效数学课并不仅仅在于教师恰到好处地组织教学内容,更重要地是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技能技巧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等。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堂情境导入:

(展示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伴随着音乐声)师:你知道国旗有多高吗?

学生面对这个“数学问题”感到有点迷惑,但又觉得非常有趣,有点跃跃一试的兴奋。

师:要想知道国旗有多高,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就能解决。如何测量?需要哪些工具?需要什么数据来计算?让我们分小组想办法,设计一个测量国旗高度的方案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小组活动迅速展开,同学们画图、分析、讨论,归纳出三条方案来。学生的情绪被感染,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每位同学都在思考,人人都在动手操作,个个都在主动参与,于是课堂教学探究活动由此顺利展开。课后我多次回想起这一幕。本节课至所以能顺利完成,恰到好处的课堂情境导入功不可没。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人。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涛声依旧”。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在具体教学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可以培养、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按新课标的精神,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技能。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数学的魅力和趣味,增强学好数学的诱惑力。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平时才会刻苦学习并保持持久的动力。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让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体会渐入佳境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例如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感受到学习渐入佳境的喜悦,题目设计应注意难度梯度,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3.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

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间接经验,要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就要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是将书本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是知识整合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做题,通过做题来检测知识与能力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做题后,将已会的知识和能力储存起来,不会的或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再通过教材重新学习和思考。那么,思考后就要实践,为什么有的同学“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呢?其主要原因是懒得做题,缺乏实践这一环节。学习是“知不知”的问题,实践是“做不做”的问题。

4.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作为师生间双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活动,这种交流是以信任为基础,以情感为载体的。师生间关系融洽,就会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不但教师乐意“教”,学生也乐意“学”,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教师既是关心学生的朋友,又是学生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为此,教师应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既“敬”你、又“怕”你,“敬”能达到爱屋及乌,“怕”能达到按要求完成你布置的学习任务。

5.因势利导,抓住青少年特点

中学生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快、好奇心强,有强烈的“趋新”心理,有些学生对图形观察不到位,语言概括不全面。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予以适当的点拨,同时初中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好奇心重,表现欲强,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利用一些好时机,恰当运用青少年对时尚追求、“追新”等特点,大力宣传和弘扬勇敢拼搏精神,帮助他们摈弃狭隘自闭的思想。通过抓住这些青少年的特点,因势利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更乐于学习,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总之,数学教学改革是逐步累积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

第四篇:以乡村特色为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乡村特色为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8年7月23日至26日,我随同团队走进了大梨树村,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进行了调研。采取参观现场、个别走访等形式,与当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就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大梨树村在党的路线方针的指引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二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和民主科学管理,已经改变了经济贫穷,文化落后的旧面貌,实现了各方面稳定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整体推进,项目带动,掀起群众性宣传特产高潮

发扬“干”字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坚持集体经济与民营经济同步发展,推进农、工、商、旅游一体化,实现村民增收。重点建设五味子标准化生产基地1万亩,辐射东北三省,成为全国最大五味子集散地;开发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年均接待游客50万人次;开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北国江南”新村。到“十一五”末,全村总收入突破10亿元,利税突破1亿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村民过上比城里人还好的日子。

必须真正让群众行动起来,充分调动群众生产五味子的积极性,掀起群众性生产高潮。据调查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动群众。生产五味子利国利民,不仅能增加经济收入,还能提强身健。二是组织群众。搞项目目的就是为了发挥它的示范作用,我们通过组织非项目村的农户到项目村、项目户进行参观考察,让他们看到实效,让更多的农户自筹资金生产五味子。三是服务群众。

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群众愿意发展了,我们主动为群众搞好服务,帮助他们规划、设计,组织技术人员,调配器材物资,现场解决五味子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二、广泛推广五味子特产,创建度假村,促进城乡发展。

坚持优化经济结构,做强特色产业。开发2.6万亩果园。建成全国最大五味子标准化示范基地10000亩,其中集体8000亩,个人2000亩。依托资源优势兴办了精湛食品厂、田丰食品厂、水果保鲜库、五味子烘干厂,村内企业达到14户。

坚持城乡并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市内凤泽大市场为龙头,兴建了青年点、庄家院、河边客栈等现代服务设施。打造了双万亩果园赏花摘果品牌,塑造了体现大梨树精神的干字碑,营造了万亩五味子田园风光,开发建设了药王谷、联珠三湖、仿古新村等景点,成为国家特色生态旅游区,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

三、坚持干字精神,高标准、高起点规划“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思路和要求,做到以五味子为切入点,抓整体建设,围绕建一个生态家园村,脱贫一个村、卫生一个村、富一方百姓,使农户实现室内亮化、庭院绿化、环境美化、生活污水无害化,彻底改变农村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现象,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大梨树村坚持发展集体经济,逐渐形成以集体经济为主,民营和家庭经济做补充的经济关系。在这种经济关系中,集体经济对民营和家庭经济发挥了三大作用。一是骨干作用,家庭经济依附于集体经济之上,防止了家庭经济游离分散,不利于管理的状态,从而易于解决选项、技术、资金、经营经验等问题;二是导向作用,为家庭经济的开发、发展作出样板,引领家庭经济的健康发展,防止了家庭经济的盲目性和片面性;三是支撑作用,帮助家庭经济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走上平稳安全发展的道路。这种从大梨树村实际出发的经济关系和运行模式,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方向性,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1、加强科学建设 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培养技术型人才。

在科学管理方面,首先,实行产业化经营,把全村的经济活动分门类经营,组建了果树农场、五味子农场、五味子生产合作社,成立 了旅游公司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由大梨树村实业总公司统筹管理。其次,实行市场化运作,所有企业和经济实体都紧密跟着市场走,独立核算。再次,运用新的管理手段,把科学的管理手段同科学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方式统一起来,不断提高管理技能。利用网络系统研究市场变化、发布收集信息、推销产品。引进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外招了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来大梨树村工作,参与村里的管理。

2、加强政治建设把领导与管理寓于服务之中 密切干部群众关系

村党委和村委会把自己的职责落实在为村民的服务上,在服务中体现领导和管理。在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活动中,村党委和村委会为村民提供了多方位的服务。为村民提供信息服务,加强对村民的引导;为村民提供技术服务,把村民的致富活动落实在致富能力上;为村民提供供销服务,规避了致富过程中的风险;为村民提供资金服务,帮助村民解决致富的燃眉之急;为村民提供扶贫服务,帮助没有能力致富的村民摆脱贫困。几年来,为150多户村民安排了致富项目,帮助180多户村民解决了供销问题,帮助村民解决120多万元贷款,帮助15户无能力致富村民摆脱贫困。除此之外,村党委和村委会对村民的其他问题也热心帮助解决,比如帮助村民打官司,帮助村民讨要债务等等。这种服务看似解决的是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但本质上是在维护村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是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的领导和管理责任。

这种服务不是简单的有求必应,而是立足于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领导和管理真正人性化;在为村民服务的同时,进行民主科学决策,依法行政,以德行政,增强了村党委和村委会的威信和凝聚力,密切了干部群众关系。现在,我们村党委和村委会同村民的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已经具体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村民成为村政治社会生活的主体,成为村一切事物和活动的主人。这种关系也有利于村党委和村委会的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

3、加强文化建设把以人为本落实在提高村民的素质上实现农民知识技能化

在提高村民素质上做了大量工作。首先,用大梨树村传统的干字精神武装村

民。在十几年改造荒山的艰苦奋斗中,大梨树村民形成的干字精神主要是:想干,思想不保守;敢干,不怕困难;实干,不搞花架子;苦干,弯大腰流大汗;会干,遵从客观规律。现在,艰苦创业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但干字精神已经成为大梨树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次,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增强村民的致富能力。同3所大学结成帮学对子,对460多名村民进行技术培训,派出180多名技术骨干到外地进修,科技示范户460多户,使得村民大都有一技之长,努力实现农民知识技能化。第三,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活跃村民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每个村民组都有秧歌队。每年村里都要组织文艺汇演、秧歌比赛、篮球比赛。春夏秋季节,几乎每周都有露天电影,或者村民同游客的文艺联欢活动。常设的大梨树农民艺术团用反映大梨树新生活的歌舞说唱节目来为游客服务和活跃村民的文化生活。第四,用法制来规范村民的素质提高。除了广泛宣传法律法规,进行普及法律常识教育外,村党委和村委会还在普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村规民约,教育与惩治想结合,以教育为主;尊重民俗民风与移风易俗相结合,大力提倡具有时代精神的新风尚;注重实践性,不搞空洞的说教;注重操作性,规定明确,易于落实;在村规民约面前,干部村民完全平等。第五,用优越的物资生活条件保证村民素质的提高。村里为保证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除发展生产外,已经免除或代交村民的一切税费负担。每年春节还要给村民发放大米、白面、豆油、以及烧柴补贴等。家家有自来水,家家有有线电视,家家基本有电话,家家基本有汽车或摩托车,家家基本都住上了新房。对7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给1000元养老金,凡考入大学的村民子女,每人奖励5000元。从今年开始,每个村民年终分发福利补贴1000元。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让大梨树村民的生活方式逐渐走向了现代化。另外,利用外来人才推动和促进村民素质的提高。大梨树村不仅聘请专家来讲学,还引进专家来大梨树村落户,不仅增强了管理技术力量,而且也影响带动了村民素质的提高。几年来大梨树村没有发生一件违法乱纪案件,没有发生一次上访闹事事件,没有发生任何有碍社会和谐稳定的情况。

4、加强社会建设理顺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现农村城镇化

为了改善村民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我们村党委和村委会带领村民奋斗了二十多年。我们把贫瘠的荒山

秃岭全都修整成水平梯田,建成10600亩果园,5000亩药材园,最近又新发展了5000亩药材园,总计达到10000亩,在山上打井50眼,修作业道90公里。修建5座水库,蓄水40多万立方米,修整河道5公里,使得无水干涸,有水泛滥的小河沟成为风光秀丽的运河,并在河面上架设了7座形态各异的石拱桥。改建村路56.6公里,通往各村民组的道路都是黑色路面。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自然环境的质量也提高了。我们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积极地保护自然,开发自然,利用自然,既为人的生存改善了环境,又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早在2000年我村便被国家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示范村称号,被国家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土开发整理示范区称号。

现在的大梨树村正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篇:以幼儿为主体

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师适当的主导作用下,充分体现了孩子的创新性和主体性,这就是当前幼儿园活动课程的新变化——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一、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幼儿

新教育主张以个人为本位,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的目标并实施教育,从知识本位和个人本位出发,引导每一个幼儿发展个性、舒展自我,达到自我实现。通过对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改变,充分尊重、信任、激励幼儿,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幼儿自主发展。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个别性和独特性应该受到尊重与重视。因此要根据每个幼儿的兴趣、需要、水平,因人施教,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幼儿,让他们更自由、更主动地学习。

主体性发展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关注幼儿个性特点、充分挖掘其个性潜能。在一日活动中,要以幼儿为出发点,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不同的个性,设计、安排各项活动。教师在组织、安排课程、游戏等活动时必须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制定其目标、规则及方法。如,在组织游戏活动时,教师要转变角色,视自己为幼儿并以幼儿是游戏的主人为出发点,选择游戏的内容,难易程度,目标和方法;在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养成教育中,更要注意幼儿的主人翁地位,否则可能会在无形中扼杀幼儿的天性,使习惯养成的过程变成了奴役幼儿的过程。

二、科学、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应充分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个主导者,充当的是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引导幼儿自己动脑,善于思索,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幼儿自觉的能动性,启发幼儿积极动脑,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育者,教师更多的是作为知识的启发者,而非灌输者。

以往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始终处于控制与被控制,服从与被服从的地位。当今教育理念要求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关系,提倡尊重幼儿,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幼儿;根据幼儿的需要、兴趣和能力,提供更多的选择,发挥幼儿在学习与发展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加强教师对个别幼儿的了解,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互动和教育。教师的传统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以适应改革的大潮。

1、积极参与,促进教学

在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活动中,而且要成为幼儿学习的促进者。如,在表演区的活动中,以游戏、音乐贯穿一起,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表演主持人、模特儿、魔术师、杂技演员等角色。幼儿通过角色的扮演,充分发挥了并提高了创造力和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

2、因材施教,主动创新

新的教育观念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活动中既要体现共同性,也要体现差异性。同时要重视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作为主导者,教师应不断地参与幼儿游戏,体会幼儿的学习经验并结合活动,科学地组织、实施活动。

三、全面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拉夫尔.泰勒曾经说过:“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发生,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泰勒的这一说法说明真正的教学是让学生主动去学,让学生有机会去学。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的能动的主体作用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幼儿主动的加工消化,没有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单凭教师的灌输,是无法实现教育目的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要使幼儿在教师的主导下,始终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

幼儿在自由、轻松的空间环境里很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带动下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

1.创造主动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主动性

教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让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学习,在自主性游戏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幼儿主动学习的前提,是他们在活动中能够主动地选择、参与、探索、决定和表达。

幼儿是在主动的活动中得以发展的,所以环境布置非常重要,应有利于幼儿自主、自由的活动,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如,活动角的创设便于幼儿主动、自由地利用该环境开展活动,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又如,幼儿园室内环境的布置应能满足幼儿自主、自由活动的需要,提供给幼儿动手、动脑、自由交往、自我发现的机会,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自由地选择活动。

2、在兴趣、游戏中产生主动性

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对所认识的对象发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让幼儿产生主动的探索愿望和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必须尊重并保证游戏的基本特点——主动性和自愿性。如,对角色游戏的指导中,要保证幼儿主动、自愿、自由地选择主题、分配角色,而结构游戏中则要保证幼儿自由地建构,对有规则游戏的指导既要教给幼儿游戏的玩法又要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进行游戏。不管是对哪种游戏的指导,都要不妨碍幼儿游戏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要把教师的意愿强加于幼儿,这才能保证幼儿在主动、积极、愉快的游戏中得到发展。如,在区角游戏中,让幼儿拥有足够的自由——自由地选择区角,共同商量所在区角的主题、人员安排等具体要求。在玩小医院的游戏中,扮演医生和护士的幼儿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不厌其烦地给“病人”看病、打吊水。只有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体性,才能达到一种有效的学习。

3、让学生自主探究

在组织教学、游戏时,教师既要启发幼儿参与的动机,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幼儿实际,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创造幼儿自主发展的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作用。事实证明,幼儿在主动游戏中的体验是特别重要的。只要孩子们有自由的时间和机会,他们的创造力是惊人的!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因此,在幼儿的教学、游戏等活动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十分重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主体的能动作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尊重幼儿,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关注每个幼儿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培养符合21世纪需要的有用人才!

下载以农民为主体开展乡村文化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农民为主体开展乡村文化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是小学语文教学高效务实课堂的有效模式 【内容提要】 在以创新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前提的新教改背景下,以学生为主题 ,在语文教学中......

    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整合英语教学策略——实验研究报告一、内容提要: 为了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整体改革的大趋势,依据国家教育部素质教育工程......

    何谓以学生为主体

    何谓以学生为主体 ----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夏堰国 今天,我认真拜读了著名的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著的《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在这本书的最前面便谈到了“主体性”的问题。......

    以学生为主体(精选五篇)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面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是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那么,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一、在教学例题时,尽可能多让学......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全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农村结构调整,努力推进城 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们大水塘村隶属老边区路南镇,地处营口市南门出口处,沿海基地北临。全村六个自然屯,在籍农业......

    以乡村医生为主体的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

    以乡村医生为主体的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 乡村医生是中国农村医疗卫生发展中的一支重要队伍,他们长期生活在农村,具有熟悉所在村村民情况、医疗技术得到村民认可、具有良好口碑......

    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大全

    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培养中职生良好的品德珠海市南屏中学雷文军摘要:中职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普遍较差,学习动力、自信心不足,自我要求低,文化底子薄,但是他们身上朝气蓬勃,活......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思想政治1》必修模块《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