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仪器仪表产业基地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汇报
仪器仪表产业基地2011年
安全生产工作汇报
丹东临港产业园区安委会:
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建设,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入驻企业逐渐增加,安全生产运行态势良好而稳定,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这与区安委会及上级的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今年以来,产业基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始终将“不安全不生产”的经营理念贯述给企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11年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及服务管理工作 1.明确监管体系,完善产业基地各项制度
自园区企业投产以来,产业基地相关领导就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重点或难点问题。今年,产业基地召开各类专题会议5次,形成会议记录4次;制定专项检查
工作方案5次;并在年初期间,将园区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确立了以基地办公室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确定监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责任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和计划;建立了“一企业一张表”的安全生产基础联络档案,明确安全生产负责人和安全联络员;同时结合园区实际情况,编制了比较实用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使产业基地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有章有序的持续开展。
2.做好安全生产服务管理,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产业基地作为孵化中小企业发展的载体,重点体现在如何做好服务上。为了给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促进经济效益稳步提升,扶持企业快速发展壮大。我们及时转变工作方法,采取柔性监管方式,实行跟踪服务的管理理念,将服务与监管相结合。曾帮助丹东创辉电子、丹东宏盛电子、辽宁北星脊柱梳理等20余家不同类型的企业,编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程、消防管理制度和仓库管理制度等,以及指导企业开展应急预案的编写工作。经过近一年的跟踪服务,园区各企业规章制度已基本建立,并得到企业的尊重与认可,不仅拉近了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而且体现了现阶段建设“和谐园区”,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目标。
此外,为了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今年4月,我们建立了更加新颖的监管模式,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安全生产承诺制度,分别要求丹东锦盛电子、丹东大新电子等重点企业签署承诺书。从而,推动企业负责人履行承诺制度,明确法人主体责任和义务。
二、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工作
1.重大节假日期间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在今年五一节、十一节及春节等重大节假日来临前夕,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预防各类事故发生,产业基地在人员少、任务繁重、工作涉及面广的情况下,始终贯彻落实上级文件要求,制定专项检查方案,逐一排查园区各生产企业。制定并下发了切实做好2011年春节及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62份;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59份;关于做好2011年五一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66份;以及做好2011年国庆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75份,总计262份,检查园区生产企业共220余次。对检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不完善、阻挡消火栓、配电室内有杂物存放、特种设备未按时检验、生产设备私拉乱接临时线路、氧气瓶与乙炔瓶的摆放未达到安全距离,以及未持证上岗等现象的企业,现场予以批评教育,并要求立即改正。同时,对检查情况形成较为完整的检查记录,确定企业现场负责人签字,落实改正时间和整改责任人。
2.开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专项检查工作
由于这类企业人员多而密集,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生产设备技术水平也相对落后,是各类安全隐患较为集中的场所。为切实抓好此类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7月21日上午,产业基地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利用5天时间,对园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展专项检查,下发《关于人员密集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20余份,检查企业生产设备检修、维护制度的落实情况,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共13处。同时,要求企业认真执行生产设备标准化相关规定,及时淘汰落后、超安全年限的设备,督促和引导企业负责人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提高设备安全系数,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3.开展职业危害专项检查行动
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相继入驻园区。为了给从业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8月16日至28日期间,产业基地开展职业危害专项检查。在检查时发现砂轮磨削产生粉尘、X射线探伤训机试验过程中产生辐射,电子元器件在加工过程中刮锡、浸漆及产品外壳喷漆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企业,认真查看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及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发情况;建立了企业安全生产职业健康档案,随时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进行监控。并要求企业按国家规定,做好职业危害网上申报,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健
康体检活动,确保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4.开展60天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
根据8月31日区安委会会议精神,为认真吸取8.29大连火灾事故教训,9月1日至10月28日,产业基地开展为期60天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同时结合秋季气候干燥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好消防隐患大检查工作。并在此期间,协助临港产业园安监局,开展专项检查和复查工作,确保了园区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
三、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 1.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为了全面提高企业消防安全知识,今年5月11日,在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报告厅成功举办了“消防安全知识”的专题培训。来自60余户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负责人共100余人参加了培训。通过开展此次消防培训,进一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强化年”的各项工作,增强了企业员工安全防火意识,学习了初期火灾灭火及逃生自救等相关知识,使培训人员受到了良好教育。培训后,部分企业还对本单位职工进行了消防知识培训。此次培训使企业从内心真正认识到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为下一步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工作
今年6月,是全国“第10个安全生产宣传月”。为切实
做好“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年”宣传工作,结合园区企业的特点,按照创新形式、广泛参与的原则,下发各类安全生产宣传单300余份;制作了安全生产宣传条幅4对,在园区显著位置进行悬挂;组织召开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专题会议2次。为积极做好宣传工作,营造学习安全知识的浓厚氛围,印制了1000份安全生产知识测答试卷,组织园区50余户企业共计1000人参与了此次测答活动,使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今年6月22日,协助临港产业园区安监局在园区开展了一次效果显著的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活动。通过此次演练,不仅增强了员工的消防意识,还提高了初期火灾灭火能力、逃生自救能力,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对创建和谐平安的园区环境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3.开展安全生产法专题讲座
为了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及时掌握安全生产相关法律常识和最新发展动态,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法律意识。今年9月6日,开展了以“建和谐园区,创文明城市”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法制专题讲座。邀请了辽宁凡响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许文东,向企业详细介绍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安全生产法》等有关知识,讲解了事故发生后,法人及相关负责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及赔偿义务。通过此次专题讲座,提高了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促进企业依法治企守法经营的
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4.组织参加持证上岗专题培训
根据上级安监部门通知精神,同时,按照《安全生产法》及《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有关规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须持证上岗的要求。产业基地高度重视,将培训内容以红头文件形式下发,并组织企业60余人参加了11月10日,临港产业园区安监局举办的安全生产专题培训,确保了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的要求。
回顾2011年产业基地安全生产工作,我们采用了许多得力措施,创新的工作方法,并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园区企业规模不同,企业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认识强度不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参差不齐,安全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产业基地还将一如既往的将安全生产工作长期不懈狠抓下去,在抓好已投产企业同时,也要做好新投产企业的监管工作,屡清安全生产秩序,搞好“三个”服务即安全普法宣传教育服务、企业安全管理指导服务、企业安全设施建设服务,将服务与管理的理念得到进一步升华,促进园区经济发展形式稳定,为企业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管理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八日
第二篇:仪器仪表产业基地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仪器仪表产业基地推进企业安全生产
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初稿)
随着仪器仪表产业基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投产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企业规模也在逐步发展壮大,如何规范企业生产安全,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改善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环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推动园区企业生产设备系统改造和产业技术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及经济效益,促进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度。同时根据上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要求,结合实际,现拟制定产业基地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主要内容,以管理标准化、操作标准化、现场标准化为核心,强化各环节、各生产工艺的过程控制和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条件,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丹东市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丹安委发„2011‟6号)和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安委会《关于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丹合安委发„2012‟1号)精神,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强化安全基础管理,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逐步推动园区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全面落实。使企业安全生产本质水平明显提高,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能力明显增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产业基地快速稳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工作任务及目标
目前,园区部分企业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的初、中期,属初创期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相对薄弱,实现标准化建设还需一定时间。为此,将结合园区企业实际和规模情况,有针对性的推进标准化建设实施进度,突出园区服务与监管相结合的特点,协调相关部门,指导企业提升工艺装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产业基地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具体时间,有步骤有计划的推进一批、提升一批、改造一批。要以2011年主体责任强化年和2012年推进年为基础,重点做好劳动密集型企业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跟踪、监管与服务。力争在2013年底前,园区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仪器仪表生产企业实现达标;规模以下机械零配件、电子元器件等基础加工企业要在2015年底前实现达标,最终实现产业基地100%企业达到三级以上标准。
三、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产业基地标准化建设与实施,拟成立以基地办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经济发展局为成员单位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园区标准化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基地经济发展局,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日
常组织协调工作。
三、具体措施
1.做好规划,加强指导与管理。产业基地将根据实施方案做好规划,按时间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要以“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求突破”的工作思路,指导企业按标准化要求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督促企业按制度落实。推动企业加强生产管理、应急管理、教育培训、职业健康、危险源的监控。督促企业做好隐患自检自查工作,以及必要的安全装备设施投入,有效规范企业生产行为,促进各生产环节符合标准化要求。鼓励企业及时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和生产技术,逐步提高本质安全,并将上述内容纳入到对企业考评考核工作中来。
2.加强鼓励和引导,做好评先评优工作。要采取鼓励和引导的方式,推动企业开展标准化的认定和评审。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制定的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科技计划、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及购置安全生产设备抵扣企业所得税等资金扶持政策,推动企业建立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和安全装备,不断提升企业基本安全水平。加强与科技等部门的联系,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技术合作与交流,推动企业安全科技成果的研发和推广,加大“科技发展,安全发展”的宣传力度。并将合作区安委会每年设立的安全生产评先表彰活动,成为激励企业标准化建设的助推器。
3.抓好标准化建设,建立实效的考评措施。产业基地将严格
按照国家、省、市颁布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结合园区企业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化建设考评方法。在标准化的推进中,基地办公室将采取一系列有效制约手段,开展标准化的建设工作。一是利用产业基地优惠政策对企业采取制约手段;二是对企业申报的省市科技计划、创新基金及产学研资金项目需园区主管机构(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管理办公室)批准盖章的约束手段;三是将企业评奖评优、企业负责人评先进,以及各类荣誉给定时的必要条件。对园区存在较大隐患的企业,限期不予改正,在规定时间依然达不到最低安全标准,将不纳入技改、科技、节能环保等申报专项资金的扶持对象,不得享受技术改造资金扶持政策,同时上报有关部门,取消标准化的参评资格。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职责。各企业要充分认识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此项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深入展开。各企业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着力强化本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监管人员责任,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企业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增强企业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把标准化建设工作纳入本企业重要工作日程来抓,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动态管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达标建设基础档案,使标准化建设工作抓实抓细取得实际成效。
2.明确目标,制定实效方案。产业基地将根据合作区安委会
标准化工作目标及要求,结合园区企业实际及仪器仪表行业领域特点,制定卓有成效的,操作性高的实施方案。细化工作目标、措施和步骤,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务求实效。
3.加强监管,多措并举,强化督导。产业基地将会同各有关部门,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及日常督查方式为契机,采取宣传教育,组织标准化建设座谈交流会等各种灵活措施,认真督促和引导企业标准化创建工作,建立企业标准化监控档案,随时掌握进展情况。
4.创新方法,务求实效。产业基地将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工作机制,对出现的突出难点问题及时解决。通过落实和完善安全生产法规规章、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淘汰落后不安全生产设备、强化先进安全理念等途径,作为落实企业标准化建设主体责任,作为调整园区企业产业发展结构,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的重要方式,并将其纳入产业基地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之中。同时,积极研究新型激励奖惩政策措施,将达标结果向各大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各政府职能审批等部门通报,作为企业信用评级、投融资、政府性手续办理及评先推优的重要参考依据和基本条件。
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经济发展局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一日
第三篇:关于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建设的思考
关于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建设的思考
建设一流公共服务平台
摘要:2006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实施“五点一线”沿海重点开放战略,决定设立辽宁丹东临港产业园区,赋予特殊政策,扶持快速发展。仪器仪表产业基地是临港产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设以高新技术园区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两年多来,已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储备和体制机制建设等。
关键词:丹东;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
1.前言
1.1丹东仪器仪表产业现状分析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就提出要把丹东建成“东方瑞士”,也就是说丹东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配套的基地,为老工业基地服务。近年国家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为了促进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极大的改善了丹东的基础环境,使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充满了活力。
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1992年7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国家重点建设区域。2006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实施“五点一线”沿海重点开放战略,决定设立辽宁丹东临港产业园区,赋予特殊政策,扶持快速发展。仪器仪表产业园区是临港产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设以高新技术园区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两年多来,已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储备和体制机制建设,截止2010年3月22日,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共签约企业202户,总投资4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注册企业109户,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和850万美元,投资亿元以上企业10户。
1.2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发展重点领域
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工业X射线仪器及成套自动化检测设备与控制系统、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矿山安全自动监测系统等。
各类专用仪器仪表:煤气表、热量表、IC卡煤气表、IC卡热量表、IC卡水表、船用仪表、汽车用仪表、手表等计时仪器仪表等。
科学仪器:X射线分析仪、色谱仪、核磁共振成像仪、粒度仪等。
电子与电工测量:高精度电度表、电能表等智能化配电监控仪表等。
医疗仪器:医用X射线仪器及成套设备等。
传感器与仪器仪表元器件及材料:各类半导体传感器、X射线管、永磁材料、专用集成电路及厚膜电路等。
1.3 丹东仪器仪表产业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3.1 产业集群核心企业匮乏
龙头企业少,区内多为配套件生产企业,很难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迅速形成产业集群。
1.3.2产品质量控制手段严重不足
企业质量控制手段不足,除几家比较成规模的成品制造企业以外,配套件生产企业几乎没有必要的质量控制手段,导致质量波动从元器件引入阶段到产品整个制造过程,影响了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也增加了成品质量成本。
1.3.3产业链配套环境亟待完善
模具制造、喷漆等仪器仪表生产所需必要配套环境欠缺,严重制约了产品生产周期的控制和产品品质的提升。
没有先进的工业设计平台支撑,致使企业的新产品研发销售输在了起跑线上。与南方生产企业相较竞争力薄弱。
1.3.4人力资源不足
尽管在丹东市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仪器仪表专业学校,但是仍然无法有效缓解人才匮乏的现状,懂仪器仪表设计开发的软件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2.产业集群的发展
2.1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不同产业集群的形成可能受不同的因素影响,传统产业集群的形成最初更主要以本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社会文化为基础。但总的来说,多数产业的集聚和发展,都受许多因素影响。例如:自然资源禀赋和交通运输条件,相关延伸产业的存在和发展,专业化劳动力市场的存在,经济的开放度,企业家精神,政府的助推作用等。
政府针对产业集群的发展,应该制定区域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积极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氛围;深化国有企业改制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培育出健康而有活力的微观主体;促进区域创新体系、现代物流体系的形成,强化产业集群效应;培育区域集群文化,注重区域性品牌创建。
2.2公共服务平台对产业集群的作用
通过信息交流平台、技术创新平台、人力资源平台、政策平台等平台的构建能够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2.2.1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以降低企业的开发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
通过平台帮助企业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掌握关键的开发技术,为企业激发自主创新的灵感,提高创新的基点;通过共性技术服务、关键技术支持、技术培训、行业发展指导等为企业直接注入新的驱动力,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加快创新速度;通过可共享的工具、构件、设备和开放实验室,为企业提供开发的基础环境,大幅减少开发和创新的投入成本。
2.2.2能够为产业群的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平台通过完整的培训体系、专业的培训师资和先进的开放式实验室环境,能够迅速为我省培养大批专业的仪器仪表专业人才,解决地区产业这方面人才比例失调和后继不足的矛盾。
2.2.3可以改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形成产业集群
平台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个有利于发展的区域软环境,通过资源共享、共性技术支持等服务帮助中小型企业降低投入和开发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帮助企业降低运营风险、优化业务成效。同时,有利于客户对区域产业建立信心,能够对招商引资起到良好的效果,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
2.2.4可以整合政府资源,减少重复投入,获得更大效益和利用率
充分利用地区产业公共技术服务的现有条件,并整合国内各种良性资源,才能使可共享的资源不断丰富、达到可持续扩展,才能使得公共服务有更高的战略着眼点,才能将有限的政府投入发挥到最大效益。
3.助推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发展
3.1促进丹东仪器仪表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策略
丹东仪器仪表基地,应以产业集聚为导向,全面引进配套产业。积极促进形成以仪器仪表为主体,集机械制造、软件、计算机、芯片等上、下游产业和商业银行、金融担保、产品检测机构等配套企业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招商,不断优化产业环境,不断扩大企业生存空间,使仪器仪表产业基地成为一个拥有研发检测平台、又有资金平台、又有配套企业的产业集聚区。
应积极引入仪器仪表配套产业链;引入龙头企业;引入质量评价服务;引入工业设计服务;引入专业标准计量服务;引入第三方物流服务;引入咨询、申报代理、公共推介服务;引入管理咨询与认证评估服务;引入人才培养服务等。
3.2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建设意见
为了促进仪器仪表产业集群形成,全面推动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构建与之相匹配的专业公共服务平台包括:产品质量验证平台、计量认证平台、认证认可平台、产品推介平台、工业设计平台、人才教育与评价平台、技术支撑平台、公共资源服务平台8个公共服务平台。
3.2.1产品质量验证平台
为了实现覆盖所有仪器仪表评价内容的目标,平台拟建电磁兼容检测、安全性试验、环境试验检测、可靠性试验、软件测评5个专业中心。
3.2.1.1电磁兼容检测中心
依据《GB/T 18268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标准建设仪器仪表电磁兼容检测中心。解决仪器仪表电磁兼容性评价所需软硬件设备及环境设施。
3.2.1.2安全性试验检测中心
依据《GB4793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标准建设仪器仪表安全性检测中心。解决仪器仪表人机关系方面安全性评价所需软硬件设备及环境设施。
3.2.1.3环境试验检测中心
依据《GB/T 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标准建设仪器仪表环境试验检测中心。解决仪器仪表运行性能评价所需软硬件设备及环境设施。
建成后覆盖的产品包括: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科学仪器、电子与电工测量仪器、医疗仪器、各类专用仪器、传感器与仪器仪表元器件及材料所有其产品例行试验中要求到环境试验的产品。
3.2.1.4可靠性试验中心
解决仪器仪表可靠性与寿命评价所需软硬件设备及环境设施。
3.2.1.5软件测评中心
解决仪器仪表功能指标(计量除外)评价所需软硬件设备及环境设施。
建成后覆盖的产品包括:所有以嵌入式软件、传输网络或控制系统为构成部分的仪器仪表产品。
3.2.2计量认证平台
依据国家法定量值溯源体系,建立标准源,为区内生产企业提供产品生产过程中和产品进入市场所必需的计量认证服务。
3.2.3认证认可平台
面向企业:企业资质认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造企业信息化示范。
面向产品:企业标准制定、自主知识产权登记、嵌入式软件产品登记、产品认证等。
3.2.4产品推介平台
建立关于区内仪器仪表产品及企业简介的中英文网站,对于通过资格审定的产品和企业进行宣传。
组织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产品巡展活动。
在区内集中或分散设立产品实物展示中心,为企业产品推介提供环境条件。
3.2.5工业设计平台
提供仪器仪表设计所需依据的设计标准及规范资料供企业参考。提供仪器仪表设计所需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构建通用仪器仪表设计素材库,供企业设计参考使用。
3.2.6人才培养平台
结合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和现有技术资源,构建培训所需课程体系。开展仪器仪表生产企业QA、仪器仪表专业设计等专业化教育培训。对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服务。
3.2.7新技术应用平台
以促进产学研合作为主,为区内企业提供产品核心软硬件技术或关键配套技术。如现场总线研发等等。
3.2.8公共资源服务平台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培育上下游产业链配套环境,开展仪器仪表企业生产必需的配套服务。如模具制作、喷漆、铸塑等等。
4.结论
瞄准国内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差距,从原因入手,通过建设与仪器仪表评价体系相适应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来完善丹东仪器仪表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助推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卢伯英,佟明安,罗维铬合译。现代控制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2].殷树德。自动控制原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3].工业自动化仪表手册编辑委员会。工业自动化仪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4].吴勤勤。电动控制仪表及装置。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
[5].能源部西安热工研究所。热工技术手册 热工仪表与自动化。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6].王家祯,自动化仪表设计基础。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7].唐明辉等。热工自动控制仪表。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第四篇:安全仪器仪表管理制度
安全仪器仪表管理制度
一、光学瓦斯检定器
1、光学瓦斯检定器由公司通风队统一管理,并等级台帐,报集团公司通风安全实验室,由通风安全实验室登记、核准,并以此作为维修、标校的基准。
2、领取或更换光学瓦斯检定器,要办理仪器登记手续并入台帐。
3、使用的光学瓦斯检定器由瓦斯检查员或其他需要携带光学瓦斯检定器的人员自己保管,备用光学瓦斯检定器由各使用单位保管。
4、报废的光学瓦斯检定器由通风安全实验室维修人员收回并作处理。
5、光学瓦斯检定器出故障不准擅自修理,必须送通风安全实验室进行检查维修。
6、各单位使用的光学瓦斯检定器每旬必须由通风安全实验室检查维修一次,不送者将给予罚款处理。
7、光学瓦斯检定器必须送光学瓦斯检定器标校部门进行标校,维修标校必须有记录。
二、数字式甲烷检定器(包括瓦斯报警器、瓦斯两用仪)
1、焦煤公司使用管理单位建立档案台帐,报通风实验室,由通风安全实验室统一登记注册台帐。
2、数字式甲烷检定器由安全生产部负责统一管理发放,并登记建立台帐。
3、个人仪器必须由自己负责管理和使用,不得交给他人代管使用。
4、仪器升井后,必须立即交回仪器管理人员。
5、仪器出现故障不得擅自修理,必须交通风安全实验室进行维修。
6、建立仪器标校记录,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由通风安全实验室仪器维修人员定期进行标校,每次标校都要进行登记。
三、多种气体检定器(包括一氧化碳检定器)测风仪表
1、仪器由使用单位保管使用,并登记台帐,由通风安全实验室登记各使用单位台帐。
2、仪器使用完及时交还,并放入盒内,严禁乱扔乱放。
3、检定管由专人管理,随用随领,禁止使用过期失效的检定管。
4、检定器、检定管应按仪器使用说明定期检查维修。
四、测尘仪表
1、测风仪表由公司通风队统一管理使用,并登记台帐,由通风安全实验室统一注册台帐。
2、个人保管仪表要放在专制的仪表保存箱内,不得借于他人使用。
3、使用中的风表,必须每6个月校正一次,经过维修的风表也必须校正,并测出校正曲线,随表使用,并登记。
五、自救器
1、自救器由公司机电队负责统一管理并登记,并安排专门人员负责使用发放、回收,并建立自救器台帐,编号上架。
2、矿井新领用的自救器必须经通风安全实验室登记并标校后方可使用。
3、自救器的发放和收回后都要进行检查。
4、自救器损坏后不得继续使用,在使用期内无故损坏自救器,应照价赔偿并罚款。
5、自救器要定期称重和气密性检查,随身携带的自救器每月检修一次,固定存放的的自救器每季度检查一次,碰伤的自救器随时进行检修。
6、公司机电队编制自救器气密性检查计划。
六、瓦斯监测仪器
1、瓦斯监测仪器由公司监测部门统一管理,并登记台帐报集团公司通风安全实验室。
2、瓦斯监测仪器领用必须经集团公司通风安全实验室登记办理领用手续后方可领回,领回后监测部门应将其放在专用库房内,并指定专人管理。
3、安全监测仪器必须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在入井前进行地面调试。在井下安装后要进行运转前的调试,正常运转期间要进行定期进行检查调试。
4、安全监测仪器在井下连续运转达6个月时间,必须出井进行全面检修、清扫、调试和校正。
5、瓦斯传感器按产品使用说明书定期进行标校,瓦斯报警断电仪、瓦斯警报仪每半年一次送集团公司通风安全实验室进行标校。
七、生产仪器
1、公司煤层注水钻机上的压力表和矿压观测仪表由公司各使用单位管理使用并登记台帐,报集团公司通风安全实验室统一登记。
2、仪表标校按使用说明书的标校周期送集团公司通风安全实验室进行标校。
第五篇:电力生产仪器仪表管理制度
仪器仪表管理制度
榆次供电支公司
仪器仪表管理制度
电气测量仪表在电气工作中是试验人员鉴定电力生产设备好坏,指导检修、调整的依据;大家深知电气仪表的重要性,特制订本制度:
1、无校验合格证或合格证生效的仪器、仪表、检验装置等,必须停用,一律不准据以出任何试验报告。
2、对使用中仪表的定期校验周期规定如下:
1、0.05级及以上直流标准仪器、量具:一年一次。
2、0.2级表、0.1级表:一年一次。
3、0.2级、0.1级直流电阻仪器:作传递校验标准用者一年一次,其余二年一次。
4、0.5级及以下携带型仪表、仪器:重要0.5级表,半年一次,其余用者,一年一次。
配电盘指示仪表(包括变送器)及记录仪表;重要场所一年至少一次,其余出上、场所二年一次。
作校验标准秒表:四至六个月一次。校验0.5级及以下仪器仪表试验台:三年一次。
上述各种仪器仪表,在确保其调前合格率不低于98%的前提下,允许将定期校验的周期适当延长;当调前合格率抵于90%时,应适当缩短定期校验的周期。周期的改变,应抱上级仪表监督机构备案。
对不符合使用要求的老旧仪器、仪表,要进行技术改造,提高
其特性和准确等级,尽量修残利旧,节约国家财力物力。对工具、设备、工艺、方法要进行技术改造,自力更生。健全标准设备,不断提高修校仪表的效率、质量。及时掌握新仪表、仪器的修试调技术。
要定期测量和计算表用电流、电压互感器及其二次导线所引起的三相综合误差。不合格的要进行更换改进。间隔进行设计和安装。
调修后的仪器、仪表设备必须加封。仪表器仪表的启封及现埸运行中仪表结线的改变,只能由仪表专责人员进行。
仪器、仪表在送校或出差运输途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震,防潮、防尘、防摔措施,以防损坏。
作为传递校验用的标准仪器、仪表要固定使用,不得做他用。各种仪表的质量鉴定,由担负该种仪表监督校验的单位负责进行。仪表的报废、封存,应经本单位领导批准,0.5级及以上仪表的降级,应连同鉴定报告报上一级监督机构备案。
各类仪表设备都应建立资产帐册,各级仪表监督机构每年年初应做出上一年仪表监督工作的总结报告并报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