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临桂县菜篮子工程总结
2014年临桂县“菜篮子”工程常年蔬菜基地
实施工作总结
临桂县做为桂林市的新城区,具有发展蔬菜的有利区位优势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是桂林市“菜篮子”基地三个示范县区之一,肩负着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菜篮子”的重要任务。在桂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农业厅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推进了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全面推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引进名特优新蔬菜品种,大力改善基地基础条件,今年以来,我县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以助农增收为目标,实施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建设,蔬菜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我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现将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2014年蔬菜复种面积32.25万亩,产量43.3万吨,年产值7.3亿元。建立常年蔬菜基地面积7159.8亩,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指标(市下达任务7000亩)。近一年来,我县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依托瑞克斯旺公司,引进蔬菜优新品种,提高蔬菜的档次、产量和品质,共引进韭菜花、大白菜、番茄、辣椒、茄子、黄瓜、红莴笋、儿菜、芥蓝等蔬菜优新品种30多个,通过试验示范,已有10多个新品种在基地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进推广蔬菜设施栽培、水肥一体化、三避、三诱、嫁接栽培、基质育苗盘集约育苗等新技术10几项,提高了全县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通过大力推广无公害栽培等实用新技术,不断优 化种植结构,菜农基本掌握了生产技能,产量质量不断提高。继续抓好南边山、茶洞2000亩清洁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南边山南新建500亩常年蔬菜喷灌示范基地;会仙宝山500亩蔬菜标准园;建设标准大棚设施栽培12亩;拟新建五通西山300亩蔬菜标准园;为培育常年蔬菜基地作准备。去年在会仙新民建设了蔬菜大型交易平台,今年在六塘黄家庄、大村新建蔬菜大型交易平台,为引进老板,搞活流通,促进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二、基地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及协调,明确职责。
为推进基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组长由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副县长和农业局局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各涉农部门主要领导担任。乡镇政府也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主抓无公害蔬菜基地组织、发动等工作;技术工作由农技部门具体抓落实、分工协作、责任到人、建立健全了无公害生产的长效机制,使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开展。县长亲自邀请有关农业专家,围绕桂林市漓江流域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规划,制定了我县今后五年蔬菜生产规划和2014年蔬菜种植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同时,全县上下积极向上争取蔬菜生产项目,大搞蔬菜基地建设,大力改善基地基础条件,助推临桂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二)突出重点,以点带面。
认真抓好漓江流域古桂柳运河南边山、六塘、会仙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基本上形成规模发展、集约经营的产业格局。已建成南边山乡韭菜花生产示范基地、临桂镇水口村丝瓜、西兰花生产示范基地、六塘镇莴苣生 产示范基地、会仙镇宝山村大白菜、西兰花生产示范基地、六塘镇辣椒生产示范基地、茶洞千亩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进一步促进了我县蔬菜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及可持续发展。
(三)创建标准蔬菜示范园,带动周边蔬菜产业发展。
今年来,我县已基本完成了茶洞乡1520亩标准蔬菜示范园建设,该园实现了水肥一体化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生产,采后蔬菜产品经过真空预冷、冷冻分级贮藏、冰瓶包装运输;完善了会仙镇100亩大棚基地建设;南边山乡500亩韭菜花基地品改及水肥一体化喷灌设施建设,通过标准蔬菜示范园的创建,将全面带动周边蔬菜产业发展。
(四)狠抓流通环节,开展“订单农业”,推进蔬菜产业化发展。加强市场流通、冷链体系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提高蔬菜生产经营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今年引进了丰享公司、广西绿公主科技有限公司桂林分公司、阳光公司等进驻临桂,新成立的林海蔬菜专业合作社、明仁蔬菜专业合作社等7家蔬菜专业合作社与蔬菜种植户抱团发展,实行品牌化销售,实行“农超对接”。订单农业不仅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五)加强宣传培训。规范管理、提高广大群众无公害意识。本年度举办无公害蔬菜技术培训60多次,培训人数6000多人,印发技术资料3万多份,咨询2.7万人次,结合墙报、电视、短信等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户自觉实行无公害生产的意识及技能。
(六)狠抓蔬菜无公害栽培生产,提高蔬菜产量质量。
无公害蔬菜的栽培技术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菜农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狠抓了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普及,积极推广“遮阳网”、“覆膜栽培”、“防虫网”、“育苗盘集约育苗”等先进农业栽培技术,推广培育壮苗、适时播种、合理轮作、嫁接栽培等科学管理。重点工作:一是把好品种选用关;二是把好育苗关;三是把好合理施肥关;四是把好施药关。
在栽培技术上,从播种、定植到采收,普及推广温汤浸种、合理轮作、深沟窄厢、嫁接栽培等技术措施,有效减少病虫危害。积极实施蔬菜清洁生产示范工程,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今年我县已完成茶洞乡、南边山乡2000亩蔬菜清洁生产示范项目,进一步推进全县农业清洁生产。
三、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保障源头安全
无公害蔬菜生产投入品监管乃是产品质量安全之基础,为此我县对各乡镇农资市场进行经常性巡察,全年出动农业执法和巡察200多车次,坚决查处违法行为。在各乡镇建立无公害农资专买店,制度上墙,做好销售记录,同时完善生产档案记录,强化农业投入品等源头控制。
四、加大蔬菜检测力度,确保蔬菜上市质量安全。
建立了无公害蔬菜检测体系和定检制度,县级设有蔬菜检测中心、县金山市场、桥头市场两大市场设有检测室。各乡镇设有流动检测站,市场专人进行蔬菜抽样检测,同时对大车外销蔬菜进行抽检,发现农药残留超标,立即处理,杜绝有害产品上市,确保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示范区蔬菜产品,经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按不同品种分点采样和速测仪测定,无公害蔬菜等达标率99%以上。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为促进大棚蔬菜示范建设,今年在六塘岚岩和五通马鞍村新建标准化大棚蔬菜示范基地,共建大棚75个,扶持资金50多万元,有效带动大棚蔬菜产业的发展。
六、存在问题
一是基地设施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的发展;二是蔬菜生产基地规模小,区域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不强;三是设施蔬菜发展落后,品种更新不快,科技含量不高;四是产业化经营发展缓慢,尤其深加工、贮藏、保鲜条件落滞后,创立品牌意识不强;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了蔬菜产业发展后劲。六是蔬菜产业发展存在市场价格波动大、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突出问题。
七、2015年工作计划
(1)工作早计划,措施早安排,全面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使基地规模发展,提高整体效益。(2)加大引进名特优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力度,引导蔬农提高种植技术。(3)加强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排灌系统,实现旱涝保收,防止水源污染。规划好道路建设,设施栽培建设。(4)组建更多蔬菜合作社,充分发挥产供销一条龙作用。(5)加强检测力度,严格执法,对检测出超标高残留蔬菜依法查处。(6)建议加大资金投入,以利完善基地各项工作建设。
临桂县农业局
2014年12月
第二篇:菜篮子工程
改造新建公益性菜市场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背景),一些大中城市近郊菜地和零售网点不断减少,流通环节和成本增加(原因),“卖难买贵”等问题突出(问题)。----典型申论开头
会议强调,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公益性(意义),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宏观对策:市场和宏观调控相结合)。
(微观政策:1.财政投入、2.产销对接绿色通道、3.完善体系和制度,以及监督、4.政策支持和落实)
一、要增加财政投入。
(一)通过投资入股、产权回购回租、公建配套(财政投入万能方式)等方式,改造和新建一批公益性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菜市场;在主产区、集散地和主销区升级改造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大型批发市场和加工配送中心;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产品流通领域。
(二)对鲜活农产品市场要减免租金、摊位费、管理费等费用。
二、落实和完善“绿色通道”
(一)推动流通企业强强联合,扶持培育一批大型鲜活农产品流通企业、运输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推进产销衔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鼓励大型连锁超市与农业生产基地直接对接,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学校等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鼓励农业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在社区菜市场直销直供,鼓励有序设立周末直销菜市场、早晚市等临时摊点。
(三)健全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完善储备调运制度。
三、加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落实索证索票和购销台账制度。依法查处违规行为。
四、进一步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制定实施全国和地方农产品市场发展指导文件,促进合理布局。切实提高大中城市鲜活农产品自给率。
第三篇:菜篮子工程
菜篮子工程 shopping basket program 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菜篮子”产品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除奶类和水果外,其余“菜篮子”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
菜篮子工程
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菜篮子”产品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除奶类和水果外,其余“菜篮子”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
到1993年底,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已达2080个,城乡集贸市场已达8.3万个,其中农副产品专业市场8220个,初步形成了全国大市场、大流通的新格局。
1994年,“菜篮子工程”已处在由过去以生产基地建设为主转入生产基地与市场体系建设并举的新阶段。同年年底,全国肉类总产量达4499.3万吨,禽蛋1479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2146.4万吨,水果总产量达3499.1万吨,蔬菜面积达1.34亿亩。全国有27个省市初步建立了主要副食品的地方储备。
从1995年起开始实施的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主要有四大特点:加大基地建设,向区域化、规模化、设施化和高档化发展;城乡协手共建“菜篮子工程”。不仅城郊发展“菜篮子”,而且广大农区也积极发展“菜篮子”,一批全国性的农区基地正在形成和发展;提高科技含量,优化结构,增加花色品种。为了适应城镇居民对“菜篮子”产品“鲜活、优质、营养、方便、无虫害”的消费要求,各地在生产中广泛采用良种、良法、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探索新的流通方式,积极推进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1995年,农业部公布了全国23家首批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同年,农业部实施了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联网。到同年9月,该信息网已与28个大、中城市和主产区的33个批发市场联网。
1996年,“菜篮子工程”批发市场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开始启动。武汉、广州、沈阳、西安四个城市入选为首批试点城市。试点工作由农业部和国家体改委联合成立的领导小组组织实施,试点的总体安排时间为2至3年。
1997年底,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到约4000家。全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心批发市场为核心,连接生产基地和零售市场的稳定的“菜篮子”市场体系。
1998年,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菜篮子”产品生产要推广优新品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均衡供给,努力创造名牌农产品。
1999年9月,全国10大城市第12次“菜篮子”产销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透露出这样一个事实:国内“菜篮子”供求形势已经从长期短缺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这标志着我国“菜篮子”工程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0年11月17日,全国十大城市菜篮子产销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提出21世纪初“菜篮子工程”的主要目标任务:以优化结构、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动力,实现“菜篮子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2001年4月,一项重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保证农产品消费安全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由农业部组织实施。这项工作以“菜篮子”产品为突破口,以市场准入为切入点,从产地和市场两个环节入手,通过对农产品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计划用8到10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无公害。
2002年7月,国家经贸委有关负责人宣布,“三绿工程”进展顺利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三绿工程”是指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以提高食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随着“三绿工程”的实施,全国“菜篮子”卫生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进一步加强,筑起一道道食品安全防线,有效防止有害食品流入市场。
晨报讯 见习记者 方慧琪 昨日,记者从合肥市物价局获悉,新一轮“惠民菜篮子工程”即将于元旦、春节期间启动。具体时间是:2012年12月25日7:00至2013年1月3日19:00和2013年2月2日7:00至2013年2月15日19:00。
合肥市民在这两个时间段,可以在全市85个加入惠民菜篮子工程的超市门店买到20种低于市场平均零售价格15%的农副产品。同时,这85家超市门店每天还会推出不少于5个品种的“1元菜”。
2015年实现“惠民菜篮子”全覆盖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合肥市共有80家超市门店启动“惠民菜篮子工程”。昨日,记者从合肥市物价局了解到,12月25日即将启动的新一轮惠民菜篮子工程,将有85家超市门店参与。
新加入的是燕航宜家旗下的6家超市门店,之前的80家超市门店中,天为暂时退出。按照合肥市物价局的要求,这85家超市门店必须确保以低于市物价局发布的“惠民菜篮子”工程规定品种平均零售价格15%以上销售同类商品,并于每天推出不少于5个品种的“1元菜”。
“明年,合肥市的惠民菜篮子将增加到100家。” 合肥市物价局总经济师高永说,到2015年底合肥市将有200个惠民菜篮子,到时候市民在市内任一超市都可以买到惠民农副产品。
示范“菜篮子”将获百万财政奖补
11月,合肥市物价局对在2012年“惠民菜篮子工程”实施中,圆满完成目标任务的8个超市80家门店给予了总计300万元的财政奖励。大润发超市客服部经理朱家春告诉记者,大润发的3家门店共获得34.42万元。
据了解,惠民菜篮子工程启动后,每天定点门店要在超市内张贴《价格对照表》,将规定品种惠民农副产品当日市场平均零售价格和本门店实际销售价格在《价格对照表》上进行更新和公示;同时,对各蔬菜品种要做到一货一签、货签相符。
“示范菜篮子将获得相应的财政奖补,而组织不力、社会反映不良的菜篮子,将被扣减相应奖补资金。”合肥市物价局价检局副局长高兵说。
优惠不等于质量差 物价部门将组织巡查
今年十一前夕,本报记者走访中曾发现,定点门店中出现了1元菜品种不全、优惠力度不够、蔬菜品相不好的情况。
对此,合肥市物价局总经济师高永说,“优惠不是质量差的代名词,定点门店要把质量意识放到首位,为市民提供品相好、价廉物美的农副产品。”这次惠民菜篮子工程启动后,物价部门将进行走访巡查,确保“优惠”落实到位。
此外,记者从合肥市物价局综合法规处了解到,市物价局正在力促“惠民菜篮子工程”入选合肥市政府“33+x”项民生工程,将把“惠民菜篮子工程”打造成合肥市的精品民生工程。
小链接
惠民菜篮子里都有啥?
咱们的惠民菜篮子共有20个品种的农副产品,而且是荤素搭配。
5荤: 猪后座肉、猪五花肉、洋鸡蛋、仔鸡、鲫鱼。
15素: 芹菜、大白菜、小白菜、黄瓜、萝卜、茄子、西红柿、土豆、胡萝卜、青椒、豆角、冬瓜、毛豆、韭菜、白干。
第四篇:菜篮子工程
附件
22011年国家扶持“菜篮子”畜产品
生产项目承担单位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万全县东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肉鸡标准
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项目承担单位:万全县东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邮政编码: 076250
联系电话: ***
联 系 人: 候海云
填制日期: 2011年7月29日
二○一一年七月
一、项目承担单位概况
万全县东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我县郭磊庄镇振兴村,始建于2008年,于2009年在县工商局登记注册,并在县信用社开设了专门的银行开户,用于账务的来往,法人代表候海云,现任河北省畜牧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万全县农民业起业合作社副理理长。联系电话:***。主要经营准化养殖鸡基地项目建设。该项目占地面积20亩,养殖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有养殖户12户,目前,存栏肉鸡50000只,年出栏肉鸡30000万只,基地现拥有标准化配套设施的保温鸡舍8栋,小型养殖基地3000平方米。仓库2间,疫苗室1间,办公用房8间,面积600平方米,有现代化的办公设备,200平方米的沼汽池1个,资产总额达到54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达298万元。
二、实施内容
1、基础条件:近年以来,养鸡风险加大,为鸡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践证明只有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养殖场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循环发展,可以带动饲料加工业、兽药销售业以及有机农业的发展。项目区内有基层防检分站1个,聘请专职的农科院校毕业的技术人员,养殖技术、设备条件完全可以满足该项目的实施。该项目区肉鸡存栏达7.8万多只,远离工矿企业,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为该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具体实施内容及投资、执行进度
(1)粪污处理:建沼气池400立方米,铺设排污管道800米。投入资金40万元。现已完工。
(2)鸡舍改造:鸡舍改造7800平方米,其中孵化室200平方米,幼苗室800平方米,防疫室100平方米,库房1000平方米,并购进自动饲喂设备18组。共投入资金320万元。现已俊工。
(3)配套设施:改造上水1200米,电路改造2000米,道路改造800延米。投入资金60万
(4)防疫设施:购置自动消毒器1台,建消毒池20立方米。投入资金35万元
通过改造建设,实现了标准化养殖,提高规模,提升产品质量。一是实现了养殖设施化。对圈舍进行扩容和标准化升级,在完善设施装备的基础上,推广自动饲喂技术。二是实现了粪污无害化。通过建设沼建沼气池,铺设排污管道800米,实现了粪污资源化利用;四是推行生产规范化。进一步严格了饲养管理规程,加强了养殖场饲养的管理,对生产过程、投入品购进和使用进行了监控、记录,建立完整规范的养殖档案和生产记录数据库。五是实现了防疫制度化。改善了防疫设备,落实了防疫制度。
三、目标及预期效益
1、目标:年可增加出栏48只。
2、预期效益:按养鸡平均效益,每只鸡纯利润2元左
右,年出栏肉鸡78万只,年利润达到156万元。而且基地与北京大发正大有限公司签订长期饲养合同,无论市场如何波动,可保证每只鸡的纯利在2元左右,对养殖户来说无风险可言。鸡肉是我国传统的食品,市场需求量大,养鸡受自然条件制约小,只要科学饲养,亏本率近等于零。通过引进优良畜种,提高出栏率、繁殖率、增强抵抗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第五篇:抓好菜篮子工程
抓好菜篮子工程,提高食堂伙食标准
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几年来,我校在各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努力抓好常规工作的同时,以校园开发为主体,以“绿化、种菜、养畜”为主导,大力发展校园经济,构建学校内部产、供、销网络,以创收、育人为目的,创出了一个具有古鲁板蒿小学特色的校园经济发展之路。下面,就我校如何发展校园经济,调整种植结构,饲养优良品种等方面工作,向各位领导做如下汇报:
近几年来,学校领导把发展校园经济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克服重重困难,增加经济收入,改善办学条件,为我校发展校园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自2008年以来,我校的勤工俭学工作引起了赤峰市敖汉旗勤俭办和古鲁板蒿中心学校三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注,曾多次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我们又进一步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因地制宜,科学管理,打破传统种植方式,积极引进新品种,提高科技含量,调整种植结构,由原来的精放型管理向精耕细作方面转变。在种植结构、种植方式、科学饲养上实现了新突破。
一. 加强领导,真抓实干,大力发展校园经济
由于去年我们这个地区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旱,使地下水位下降,学校水井水量供不应求,不但学校蔬菜基地得不到灌溉,连师生用水都得不到保证,为了摆脱困境,我们及时采取措施,筹措资金打
机电井一眼,保证了基地灌溉。在大旱之年,确保了我校园田秋菜和玉米双丰收,也为我校持续发展校园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更增强了我们今年大力发展校园经济的决心和信心。今春开始,为了确保种植基地各项指标的落实,为增产增收打好基础,我们做到了“四早”、“四到位”,即早计划、早安排、早动手、早落实。“四到位”是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根据各地块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案,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总务主任为副组长、勤工俭学干部、班主任、劳技教师为成员的基地种植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学校校园环境建设与基地种植实行“三包”、“三保”责任制,把校园美化绿化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蔬菜基地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干部,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三包”即领导包班级、班级包地块、学生包畦田。“三保”即保全苗、保无草、保收获归仓。从春天整地、种地,到夏天拔草、施肥,再到秋天收获、储藏形成一条龙管理。在劳技课教师的指导下,精选品种,将基地种植任务指标纳入教师、班主任考核之中,形成了以校长为主导、主任配合、班主任组织实施、师生共同参与的四线统一的管理格局。
由于菜篮子工程起步晚,基地原是临校住户的垃圾堆,碎石垃圾多,土地贫瘠。为了充分有效的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为增产增收打基础,学校领导带头,师生员工齐动手,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勤工俭学干部起早贪黑、苦干实干,不分节假日,率领后勤全体员工战斗在第一线。其他校领导,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在抓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多次组织了以整地、换土、增肥、保水为重点的菜篮子基本建设大会战。将10多亩蔬菜基地全部实现了畦田化。早期栽种温室化和畦田种植覆膜化。为了确保住宿生和教师在春季吃上自种的新鲜的、无公害的蔬菜,我们在种植园里自行设计、自己施工建简易塑料大棚一处,占地面积533平方米,栽种了高产黄瓜、豆角,并在畦头和畦背种植水萝卜和角瓜,实现了高低作物间作。这些新鲜的蔬菜在今春开学不久就丰富了师生的餐桌。
今年春季以来,我们在基地建设中,共投入劳力3000多个,动用土方约1000立方米,维修和改造地下流水管道500多米。现在地下流水管道遍布校园基地的各个角落,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地流水网。我们在基地建设上舍得投入,为了改造土壤,提高产量,从外地拉鸡粪40方,还充分利用本校猪场的粪肥和大粪,改造土壤,使营养低、保肥保水差、易板结的沙壤土变成了团粒 结构的中壤土,为提高作物的产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基地处处无闲地,一草一木皆育人”的目标,我们实行了大棚内黄瓜畦边种水萝卜,园田墙边种吊瓜、冬瓜、南瓜等上架蔬菜,即增多了蔬菜的种类,又美化了校园基地。
二、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科技含量,确保增产增收。
发展校园经济,我们本着绿化、美化创设美好育人环境为目标,经济作物和科技示范以创收、科技辐射、育人一体系为宗旨。根据学生食堂需求,学校统筹安排,科学合理种植,校长和专管勤工俭学人员专程参加赤峰市农博会,精心挑选优良品种,哪个地方适合种什么
品种,哪个地方适合什么方法栽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做到按季节、按需求种植,实现了一年种植两季蔬菜,餐桌上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的目标。
在种植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品种多样化(种植蔬菜20多种),改变了过去种植品种单一的状况。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食堂需求情况,因地制宜,不断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能够适合地膜栽培的品种,如茄子、辣椒、甘蓝、柿子等,尽量做到地膜覆盖,拉线种植,既美观,又实用。能够适合间做套种的尽量做到高低作物实行间作套种,提高每块地的使用效率,加大科技含量。我们认为,不误农时,跟着季节即使播种很重要。同一品种也要错开时间,错开地块种植,避免重茬。春季适合种植生长期较短的品种,如水萝卜、菠菜、小白菜等,夏秋季适合种植抗逆性强、产量高耐储藏的品种,如杂茄1号、亩产可达10000斤,最大的一个3.8斤;晚丰甘蓝、每亩产量为15000斤,最大一个15斤;中华菜神、亩产量为30000斤,每株高达20斤;以及翡翠塔青椒等新品种,充分利用了杂交一代的优势,保证了一年种植两季蔬菜,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更好的创造了经济效益。今年,菜篮子工程毛收入4万元的目标基本实现。师生们自己亲自种植的蔬菜摆满了餐桌,饮食结构得到了改善,育人环境得到了改变,教育教学积极性高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值得一提的是,近二年来,旗勤俭办领导对我校蔬菜种植工作高度重视,多次来校亲自指导,增强了我们做好工作的信心。
三、一切为学生服务,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服务于教育教学,服务与师生生活,是勤工俭学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我们在抓好基地建设、保证蔬菜供应的同时,加大了对学校猪场的管理力度,保证了住宿生足够的肉食供应,改善了学生生活。学校年初计划年出栏生猪50口。精选优良品种,如长白、大白、美系、杜洛克等瘦肉率高的品种仔猪饲养。对饲养员进行专门培训,科学饲养,保证4—5月出栏(保证200斤以上)。对饲养员的管理目标是:基础工资与效益工资相结合,充分调动了饲养员工作的积极性。到目前为止,今年已经出栏生猪33头,年末还可以出栏20头左右。就目前市场价格,毛收入可达6万元,纯收入1万多元。即提高了经济效益,又为住宿生提供了足够的放心新鲜肉食,营养配餐方面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几年来,我们在发展校园经济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三个结合。一是校园经济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在美化中实现经济创收,在创收中优化校园基地环境;二是发展校园经济与劳技课相结合,以种植基地为载体,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一技之长,不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校园里生活的快乐,成长的健康;三是发展校园经济与育人相结合,通过学生劳动实践锻炼,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2010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我们决心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懈努力,加快发展,为把古鲁板蒿小学打造成敖汉旗一流的学校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