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猪场污水处理站操作规程
猪场污水处理站操作规程
一、工艺流程
原污水 →格栅池→贮液池→过滤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清水池→出水
二、操作规程
1、格栅、集水池
为旋转式机械格栅,安装于集水池内。池内设镀锌穿孔曝气管一根,作预曝气及减少臭气用。
2、好氧池
好氧池分二级,池内设立体弹性填料,曝气器为微孔曝气器,运行方式为连续曝气。
3、沉淀池
沉淀池为推流式斜管沉淀池。池内设孔径50PVC斜管填料。主要用于处理好氧池中脱落的生物膜,确保悬浮物SS及COD指标达标。
4、清水池
清水池主要作用为贮存出水,避免用泵抽送时瞬间流量过大而影响沉淀池沉淀效果。其二可在池对出水进行消毒处理,兼作消毒池。池内设液位控制器自动控制水泵的启动。
5、曝气系统操作管理
5.1根据每日污水实际排放量,设定好污水泵的流量。
5.2好氧曝气池污泥浓度应控制在4mg/l左右,定期检测污泥浓度,作好记录。
5.3定期检测池内溶解氧浓度,调节空气阀,使溶解氧浓度保持在1-2mg/l左右,气量过大或过小均对生化处理不利。
5.4 PH值应控制在6.5-8.5之间比较好,因为细菌适宜在微碱性下生长繁殖。
5.5定期测定曝气池污泥沉降比,好氧曝气池污泥浓度在4mg/l左右,若污泥生长情况正常,沉降比应在30%左右。(污泥指数为75)
5.6生化处理正常运行,必须有各种养料,主要养料控制比为BOD、N、P作测定,以调整污水营养结构,保证好氧池内微生物生长的正常环境。
5.7当发生活性污泥结构松散,体积膨胀,不易沉淀,SVI值增高时,应及时找出原因,如有毒物质影响,溶解氧不足,PH值过低,碳、氮比失调,其他微量元素不足,如K、Ca、Mg、Fe、S、Si等,都可能影响污泥性能,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6、人员操作规范
6.1药剂应根据情况定,勿乱投加。
6.2不许穿硬塑料鞋工作。
6.3如操作工长发应戴工作帽进入风机房。
6.4池内如要维修,必须用自来水冲洗干净,连续鼓风换气后方可进入。
6.5不许带电维修动力设备。
6.6非电工不得修理电器设备。
6.7交接班时应检查生产安全情况及卫生情况。
第二篇:猪场污水处理方案
我最近也在做养殖场项目,正好大家讨论一下。我用的是干清粪工艺,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生物、化学、物理、机电工程综合治理技术使养场粪污排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该处理工艺分七步实施:(1)粪尿分离、粪便集中:
通过人工拣拾粪,经格栅拦渣去除如塑料袋、草绳、树叶等无机杂物后送往沼气池,再将少量剩余粪尿及冲刷畜舍污水经暗沟排出集中于初级沉降池。(2)固液分离:
将集中于初级沉降池中的粪污经固液分离机处理,固体、液体分离。(3)混合絮凝:
将分离出的固体送往沼气池,液体部分加入一定量的化学絮疑剂充分混合,将粪污水中80~90%的悬浮物和COD祛除,同时可祛除BOD(生物耗氧量)60~70%左右,在沉降池形成物理固液分离。(4)生物过滤:
沉降池中上清液通过引流引入高效生物滤池,该池以粗砂为主要原料,外加其他辅料,按一定渗透速率配制,投入适量微生物制剂,祛除污水中95%以上的BOD,经过微生物滤池过滤,排放到蓄水池。(5)蓄水净化:
将生物过滤的净化水集中存储,(也可在池中种植水生漂浮植物),进一步净化,使之达到排放标准,灌溉农田或循环使用(冲洗畜舍)。(6)生物发酵产生沼气:
将拣出和分离的干物质(粪便)集中到发酵池内,进行厌氧发酵,厌氧发酵过程中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沼气及含氮、磷等物质。产生沼气经净化后收集用于采暖、加热饲料,为防腐蚀,输气管一般用塑料管比较好。
(7)有机肥生产:
沼渣经过机械翻抛,再经过晾晒、干燥、粉碎、检测、添加养分元素,分装入库。进入农田或者作为蔬菜和果树基地有机肥。
猪尿采用厌氧发酵工艺处理,是因为考虑到猪尿中的氮元素不呈尿素态氮的形式,因马尿酸态氮含量较高,而分解慢,不适合混入清洗废水中一同处理。
猪尿汇入收集池后,适当加入新鲜猪粪以补充生化反应所需的碳和磷,送入厌氧池发酵,使其氮素分解转化成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氮,厌氧发酵时间30天,发酵处理后的沼气经净化后收集用于采暖、加热饲料,沼渣经处理后制作成有机肥料。
清洗废水、生活废水汇入初级沉降池,在沉降池中作进一步分离后,再经生化处理和消毒灭菌。
清洗废水属可生化性较好的中高浓度有机废水,因混有猪尿粪而呈现出高悬浮物、高B/C、高氨氮的特点。针对该污水的特点采用上述生化处理工艺,不但能有效的去除COD、BOD、SS等有机物,还可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的蔬菜标准后,排入位于接纳土地上的田间储存池作种植基地灌溉用水。
1.设备面积小,仅生化法十分之一(不需要生化池)2.设备造价低,仅生化法一半左右。3.无需特别土建,仅需设备基础。
4.运行成本低,电费+药剂(0.5-2元/吨水左右,根据实际水质调态)5.电催化法管理操作简单,生化法管理操作复杂。
6.电催化法上马快,45天左右,生化法上马慢,约3个月。7.处理效果好,处理后水质清澈透明,基本无色。
8.COD、色度、浊度、氨氮、重金属离子、磷等均可轻松处理达标或排放。
9.设备运行正常,一年中不需要其他维护费用(不需要日常维护保养)
10.设备便于搬迁(可以随生产线迁移)
本公司负责检测水质,设计处理方案,设备制造,安装,调试,售后服务一体化。
注B:质量及售后服务
1:本公司具备设计,制造,施工,安装,调试的资质和能力,可以为用户提供技术咨询,工程设计技术改造等服务。
2:本公司提供设备和产品,质保期一年,质保期内正常使用情况下,出现质量问题,我公司负责免费维修和退换,终身维修。
3;免费为用户培训操作工,自到独立操作为止,同时为正个废水处理工程提供技术指导。
4:本公司可根据用户现场具体情况进行补充试验和设计方案优化。
第三篇: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污 水 处 理 运 行 操 作 规 程
一、总则
本规程是用于指导污水处理站的正常运行的技术文件和依据,它包括职责、管理范围、工艺过程和功能原理、安全操作规程、工艺单元操作规程等相关内容,不仅适用于污水处理站的水处理运行操作人员,也适用于管理、技术和维护检修人员。
二、职责
1、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人员应保证站内所有设施的完好,并处于良好的运行工作状态,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不得使设备带病工作,不得违章作业。
2、严格执行企业相关规定和本规程,尽职尽责搞好本职工作,实现安全运行,达到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要求。
3、做好运行工作记录和水质检测报表,接受企业主管和相关部门的检查。
三、管理范围
从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起,至污水流经污水处理站的各个单元的全部构筑物、设备、仪表、控制系统等。
四、工艺过程和功能原理
工艺:采用物化(物理和化学)和生化相结合,以生化工艺为主导的工艺流程。经过分离、调节、生化、沉淀等工艺单元,对无机污染物加以固液分离,并使有机污染物转换成CO2、H2O和剩余污泥,使污水得到净化。
五、安全操作规程
1、运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合格后方可上岗。
2、运行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污水处理站的处理工艺和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和 技术指标。
3、运行操作人员应按要求巡视检查构筑物、设备、电器和仪表的运行情况。
4、运行操作人员应按时做好运行记录,并应做到数据准确无误。
5、运行操作人员若发现系统运行不正常,应及时处理或上报主管部门。
6、运行操作人员应穿戴齐全劳保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7、雨天或冰雪天气,操作人员在构筑物上巡视或操作时,应注意防滑。
8、严禁非操作人员启闭机电设备。
9、运行操作人员在启闭电器开关时,应按电工操作规程进行。
10、启动设备前应做好启动准备工作。
11、电源电压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5%时,不宜启动电机。
12、各种设备维修时必须断电,并应在开关处悬挂维修标牌后,方可操作。
13、经常清理机电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严禁擦拭设备运转部位,冲洗水不得溅到电缆头和电机带电部位及润滑部位。
14、根据不同机电设备要求,应定时检查,添加或更换润滑油或润滑脂。
六、工艺单元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班前工作:
a、认真进行交接班工作,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b、在控制室对运行各单元情况进行核对,特别查清运行不正常单元;
c、结合班中巡检要求,对污水处理站进行一次系统检查,检查运转设备润滑油状况。特别注意水泵、风机润滑油位,严禁少油、无油运转,避免设备事故。
2、各设备运行操作规程及开关顺序 a、电控系统
每次上班前要先检查各设备按钮是否设置在手动状态,若不是则要先调置在手动状态,然后开启电控箱上的总开关,再将各个设备的电源按钮调置自动状态,待各个设备正常运行5min后方可离开。如出现紧急情况应立刻断开配电柜上的电源总开关。待问题解除后再闭合开关。
电控箱有工况故障显示时,故障应在8—24h内排除,防止无备泵连续运行情况的发生,以杜绝运行事故。
除专业电工以外,其他人员在开启电控柜时务必先切断电控柜总电源,如因特殊原因必须在总电源开启的状态下检查电路,则在电控柜打开后,不得手动触摸内部构件。
b、机械格栅
机械格栅的开启要根据栅前浮渣量的实际情况来控制,栅渣除完后应立刻关停格栅,每间隔3日,应清理一次栅渣,防止栅渣堵塞格栅,影响后续工序的正常运行。人工清理栅渣时应关闭格栅,以防危险发生。为此本工程的机械格栅采用手动控制,同时要求值班人员注意观察栅前浮渣量。
c、污水提升泵
污水提升泵主要是将调节池中的污水提升至水解酸化池中然后进行生化处理。对污水提升泵运行要求如下:
1.罗茨风机运行20分钟后污水提升泵自动开启进水1小时自动关闭根据进水水量调节潜水泵的开停时间。
2.水泵启动后应至少守机5分钟检查设备情况,如有不正常的振动、声音或出水情况等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绝不允许投入运行后随即离开设备,正常运行期间每隔20分钟巡检一次,如果发现流量计示数低于平均值应立即关停,待蓄水一段时间后再开启。
3.污水提升泵为一用一备,阀门调控,连续运行平均每间隔4小时转换另一台泵使用,转换时顺序操作:关闭当前泵电源→关闭其阀门,然后开启另一台泵阀门→开启电源(注意顺序)。d、潜水搅拌机
潜水搅拌机的运行要求如下:
1.潜水搅拌机应按时开启和关闭,单机开机时间不宜过长,具体停启时间与曝气时间同步,通过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通常操作人员按时对设备排查检修故障并进行维护即可。
2.潜水搅拌机开启后运行管理人员应先确认设备运行是否正常,一旦发现异常状况应立即手动关闭搅拌机,并依据现场状况作出相应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故障排除对策。
e、污泥泵(自吸泵)
1.根据污泥产量及贮泥时间及时排出污泥,一般存泥时间为2-4小时,本项目为医疗废水,污泥量较少,平均排泥时间定为4小时。
2.运行过程中应注意污泥泵的响声,振动情况。
3.污泥泵的正确操作为,打开一个排泥管的阀门→开启污泥泵电源(3-5分钟内才会自动上水)→每个排泥管排泥3分钟后转换另外一个排泥管。
转换排泥管的方法:将开启的阀门关一半→把另外一个排泥管阀门开一半→前一个阀门完全关闭→后一个阀门完全打开。f、螺杆泵
1.污泥打入污泥浓缩池后,一部分回流至前端水解酸化池,剩余部分污泥通过螺杆泵抽送至板框压滤机,经过压滤后泥饼外排。系统运行时应控制好回流污泥与净排污泥的比例。沉淀池污泥排放量可根据污泥沉降比、混合液污泥浓度及污泥浓缩池泥面高度确定。
2.按运行方案开停污回泵,并注意污回泵的响声,振动情况。g、二氧化氯发生器
二氧化氯发生器设备内药剂应提前配置、及时补充,药剂向池内输送应与进水时间同步。
二氧化氯发生器的操作步骤如下:
1.氯酸钠溶液配制为质量浓度为30%的溶液,盐酸直接用桶装工业盐酸。2.装加氯酸钠溶液顺序:打开自来水进水阀门→关闭盐酸吸药口阀门→将氯酸钠进药软管放入氯酸钠溶液中进药。装加盐酸顺序:打开自来水进水阀门→关闭氯酸钠吸药口阀门→将盐酸进药软管放入盐酸溶液中进药,进药完毕后将两个吸药口阀门全部关闭。
3.二氧化氯发生器运行时保持进水自来水阀门打开,进药流量计调置在4-6之间,二氧化氯发生器停止运行前将流量计示数调为0,二氧化氯发生器停止运行30分钟后再关闭自来水进水阀门。
3、各设备运行操作规程
七、主要或关键设备操作要点
1、泵类设备
严禁空泵运转和超载,正常运转温度应不大于65℃,防止设备事故。
2、三叶罗茨风机
a、风机属于高速运转部件,开机前必须检查润滑油位置,油位应处于红点以上。
b、风机启动方式是保证运行安全的关键。特别注意:启动和停止均应在空载的条件下。
c、风机正常运行后,轴承部位温度不应超过说明书规定,一般应为≤50~60℃。关停风机则应按反向程序进行,即先缓慢打开放空阀,再关停风机。不按要求,突然关机可能造成池水倒灌至风机内,造成风机损坏。
d、两台风机应该交替使用。
八、班后
1、下班前应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
2、对水、气、电等各种管线阀门进行检查,并应处于良好的工况状态;
3、做好交接班记录,认真交接班,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应交接清楚。
九、设备事故的处理
1、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及时报告相关人员,并记录值班记录表内。
2、由于电气原因引起停机时,应立即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不得自行修理电气设备,并记入值班记录表内。
3、发现电动机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运行,及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并记入值班记录表内。
4、格栅有异物阻塞时,应及时清除,并且清污时间及清污量记入值班记录表内。
第四篇:污水处理站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站操作规程
1目的:
指导污水处理人员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规范操作,明确污水处理站操作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污水处理所有处理设施的运行操作。
3职责:
污水处理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公司污水处理系统所有设施的完好,并处于良好。
4工艺单元操作规程:
本污水处理站主要工艺过程设计如下:该厂生产废水经管道流经格栅进入隔油池,经隔油池去除表面浮油后进入调节池,调节池进行水量和水质的调节,废水得到充分混合。当调节池水呈碱性时,人工投加适量的酸,调节废水PH值在6.7~7.8之间。
调节池的出水利用潜污泵提升进入气浮池,在气浮池内去除大部分的不溶性悬浮物和浮油,出入经泵提升进入UASB,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在此池内发生酸化、水解,改变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将其分子趋小化,并去除大部分的COD,便于且加速后续好氧的生化反应速率。为提高UASB处理效果,UASB池中溶解氧控制在≤0.5mg/l。UASB池出水自流进入好氧生化池充氧反应。好氧生化为接触氧化法,绝大部分的有机物在此池内得到降解,同时氨氮经硝化后也可降解,溶解氧控制在2~3/l,生化后的污水经沉淀去除部分悬浮物后达标排放。
沉淀池的泥污排入污泥池,然后经浓缩后定期抽吸至半框压滤机处做干化处理,压滤废水返回调节池重新处理,4.1格栅
4.1.1 每天人工定期清除栅渣。
4.2隔油池
4.2.1 每天人工定期清除表层水面浮油。
4.2.2 定期观察池底是否有沉渣,如沉渣达到一定厚度时需及时清除。
4.3调节池
4.3.1 检查池内水位高低,若水位较高则启动水泵提升;
4.3.2 泵启动前用手盘转连轴器,叶轮应无卡磨现象,转动灵活;
4.3.3 启动电机,确定转向是否正确;
4.3.4 接通电源,泵达到正常转速;
4.4气浮池
4.4.1 开启气浮机时同时打开提升酸液用的计量泵,根据PH仪表上的显示数值,调节计量泵的控制流量螺母,使数值显示为6.5-7.8,酸液盐酸配置,浓度为31%。
4.4.2 准确确定加药量,按水流量正确配比;
4.4.3 利用挡板调节气浮机水位,使刮渣板能正常工作;
4.4.4 停车时,切断水泵和计量泵电源。
4.5 UASB池
4.5.1 UASB池内设布水系统、三相分离器系统,要保证池内水量淹没三相分离器,包三相分离器清洁光滑;
4.5.2 定时检查布水系统运行是否正常,保证布水均匀;
4.5.3 隔段时间进行内循环。
4.5.4 观察池内泥量过多时进行排泥。
4.6 接触氧化池
4.6.1 接触氧化池内设布气系统、生物膜系统,要保证池内水量淹没生物膜以免造成生物膜脱落死亡,当长时间无废水进入时加投加营养物维持生物膜正常生长。
4.6.2 定时检查布气系统,保证布气均匀,以气量大、气泡细、翻腾均匀为最佳状态。
4.7 沉淀池
4.7.1 沉淀池出水采用溢流流动方式,出水进入总排流量渠;每天取溢流堰内水做水质分析,数值应准确无误,若出水不合格,应抽回调节池重新处理。
4.7.2 当沉淀池底部沉淀物多时要及时打开控制阀让其自压流入污泥池。
二、管理制度
1、污水站定员
污水处理站定员5人,主管站长1名,技术人员1名,机修人员一名,操作工2人,其中操作工每班1人,8小时轮换上班,其他人员上行政班次。
2、岗位职责
(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保证该污水处设施每天24小时连续运转。
(2)操作人员应精心操作,加强巡视,严禁擅自离岗、关机。
(3)对设施要精心养护,保证设备、管道、水泵、仪表整洁。仪表指示数
据清晰、准确。污水站干净,条理分明。
(4)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前和接班后,均应对设备的工作运行状
况进行巡检,确保交接班人员对设施运行状况及水质的情况全面了解。
(5)化验人员应按时提取化验水样,精心操作,准确填报水质化验数据。
工作人员准确填写污水站各设备运行记录,保证污水运行各系统正常运行。
(6)设施运行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和上报主管领导。
(7)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检修、维修要彻底,不留隐患。更换零部件时要提
前统计,报主管部分领导审批。
3、运行管理
(1)运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厂处理工艺和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与技术
指标;
(2)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本厂处理工艺,熟悉本岗位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
和技术指标;
(3)运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按要求巡视检查构筑物、设备、电器和仪
表的运行情况;
(4)各岗位应有工艺系统网络图、安全操作规程等,并应示于明显部位;
(5)各岗位的操作人员因按时做好运行记录,数据应准确无误;
(6)操作人员发现运行不正常时,应及时处理或上报主管部分;
(7)水处理构筑物堰口、池壁应保持清洁、完好;
(8)各种机械设备应保持清洁,无漏水、漏气等;
(9)根据不同机电设备要求,应定时检查,添加或更换润滑油或润滑脂;
(10)各种阀门井内应保持无积水;
(11)污水处理必须加强水质和污泥管理;
(12)污水处理站应对各项生产指标、能源和材料消耗等准确计量。
4、安全操作
(1)各岗位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生产实践,并考试合格后
方可上岗;
(2)启动设备应在作好启动准备工作后进行;
(3)电源电伏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5%时,不宜启动电机;
(4)操作人员在启闭电器开关时,应按电工操作规程进行;
(5)严禁非岗位人员启闭本岗位的电机设备;
(6)各岗位操作人员应穿戴齐全劳保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7)雨天或冰雪天气,操作人员在构筑物上巡视或操作时,应注意防滑;
(8)应在构筑物的明显位置配备防护救生设施及用品;
(9)各种设施维修时必须断电,并应在开关处悬挂维修标牌后,方可操作;
(10)清理机电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时,严禁擦拭设备运转部位,冲洗水不
得溅到电缆头和电机带电部位及润滑部位;
(11)起重设备应有专人负责操作,吊物下方严禁站人;
(12)污泥处理区域、沼气鼓风机房、沼气锅炉房等地严禁烟火,并严禁违
章明火作业;
(13)凡在对具有有害气体或可燃性气体的构筑物或容器进行放空清理和
维修时,应将甲烷含量控制在5%以下,硫化氢含量、氰化氢和一氧化
碳的含量分别控制在4.3%、5.6%和12.5%以下,同时含氧量不得低于18%;
(14)具有有害气体、易燃气体、异味、粉尘和环境潮湿的车间,必须通风;
(15)有电器设备的车间和易燃易爆的场所,应按消防部门的有关规定设置
消防器材。
5、维修保养
(1)运行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应熟悉机电设备的维修规定;
(2)应对构筑物的结构及各种闸阀、护栏、爬梯、管道、支架和盖板等定
期进行检查、维修及防腐处理,并及时更换被损坏的照明设备;
(3)应经常检查和紧固各种设备连接件,定期更换联轴器的易损件;
(4)各种管道闸阀应定期作启闭实验,丝杠应经常加注润滑油脂;
(5)应定期检查电动闸阀的限位开关、手动与电动的联锁装置;
(6)应定期检查、清扫电器控制柜,并测试其各种技术性能;
(7)在每次停泵后,应检查填料或油封处的密封情况,进行必要的处理。
并根据需要添加或更换填料、润滑油、润滑脂;
(8)凡设有钢丝绳的装置,绳的磨损量大于原直径的10%或其中的一股已
经断裂时,必须更换;
(9)各种机械设备除应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外,还应按设计要求或制造厂的要求进行大、中、小修;
(10)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理、明渠等应每年清理一次;
(11)锅炉、压力容器等设备重点部件的检修,应由安全劳动部门认可的维
修单位负责;
(12)检修各类机械设备时,应根据设备的要求,必须保证其同轴度、净平
衡或动平衡等技术要求;
(13)可燃性气体报警器应每年检修一次;
(14)各种工艺管线应按要求定期涂饰不同颜色的油漆或涂料;
(15)不得将维修设备更换出的润滑油、润滑脂及其他杂物丢入污水处理设
施内;
(16)维修机械设备时,不得随意搭接临时动力线;
(17)建筑物、构筑物等的避雷、防爆装置的测试、维修及其周期应符合点
也和消防部门的规定;
(18)应定期检查和更换救生衣、救生圈、消防设施等防护用品。
6、事故应急处理及防范措施
(1)曝气系统
若曝气系统出现故障(如鼓风机压力升高、湍动、射流泵故障、射流器卡口、阀门泄露等)时,应冷静观察,按照操作规程应迅速停机处
理。以最快速度恢复正常,最长时间不得超过24h,如果超过24h则需要观察曝气池中污水状态。
(2)排水系统出现故障时,应迅速启动备用设备,再进行故障处理。
(3)正常运行条件下应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加强巡视设备、仪表及观察设
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采取正当的措施进行处理。
7、污水处理设施停运报告制度
(1)污水处理设施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如因检修、维护需停运一天以上,需事前制定停运维(检)修方案和书面停运报告,经建设方后勤科及有关部门同意后,备好材料,及时上报环保局批复同意后方可停运维修。
(2)对突发性污水处理设施、设备故障,停运同时立即启用或采用设备及
相应措施,保证出水达标排放。
8、水质监测制度
(1)所取水样要准确而有代表性。
(2)检测数据要准确、可靠。如水质异常不达标时,应及时报告主管部门
领导和值班工作人员,查明原因,进行维修或改善设施运行状况。
(3)监测数据在运行记录中保存。
三、培训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公司运营管理水平及技术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掌握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技术工艺、化验监测技术、熟悉环保法律法规规定、提高操作能力,结合(环发(2004)173号)之附件四(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人员的培训要求)特制订以下培训制度:
1、培训计划的审批
(1)公司管理运营项目的所有人员的培训工作由我公司统一安排、统一管
理。
(2)参加培训人员须填写培训表,由公司办公室审批、备案、2、培训形式
(1)举办短期培训班,以报告形式集中学习。
(2)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将所有运行人员和操作人员集中起来提高认识。
(3)组织污水站运行操作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等活动。
(4)进行现场演示,以加强学习人员的现场动手能力。
(5)人员培训后由我公司进行统一组织考试,考试不及格者参加考试,力
争使每一个操作人员都能够合格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3、运营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培训内容
(1)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有关标准。、(2)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简介。
(3)环境保护管理和污染源监督管理的有关政策。
(4)本为谁处理系统主要处理工艺及其原理。
(5)污染治理设施的操作规程。
(6)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规章制度,主要操作人员岗位职责、操作人员上岗
培训和考核制度、设备仪表的保养制度、设施运行记录和监测报告制度、突发事故的处理和报告制度等。
(7)委托方的厂规、厂纪和其它有关规定。
4、培训目的(1)使操作人员了解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有关知识。
(2)使操作人员有重点地了解掌握各种污染治理实用技术。
(3)使操作人员了解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排放标准。
(4)使操作人员熟悉有关管理制度。
(5)掌握分析化验的基本方法,能进行常规的化验分析。
(6)掌握污染治理设施的就基本情况和操作要求。
(7)了解本工程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8)熟悉工程各处理单元的基本原理、设备结构、工艺管线位置及废水流
向。
(9)认真学习国家和地方制定的环保,熟悉各处理单元出水控制指标。
(10)熟练掌握各部位设施的该操作规程及事项。
(11)了解有关水质化验常规项目的操作步骤及影响因素。
(12)了解生物方法处理废水的优点,熟悉微生物接种、培养、驯化的技术
要领。
(13)通过实习时操作员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14)通过考试了解培训人员的知识掌握情况。
5、培训纪律
(1)运行管理人员要严格服从公司统一安排,不得自作主张,私自离岗。
(2)公司统一安排的培训活动要积极参加,认真学习,努力实践。
(3)培训结束后由公司组织统一考试,考试不合格的进行补考,对于补考
不合格者不允许上岗操作。
第五篇:猪场生产操作规程(范文)
猪场生产操作规程
一、公猪饲养管理
1、喂料。成年公猪每头每天给料2.5公斤为标准,根据体况和使用情况适量增加或减少,配种后可适当增加约0.5公斤;公猪利用后,根据其精液成分变化,补充鱼肝油(维生素AD)及硒和维生素E以保持精液的质量,配种旺季,每头公猪每天加喂2~4个鸡蛋。
2、种公猪常年保持良好的种用体况,应经常保持营养、运动和配种利用之间的平衡。
3、驱虫与免疫。体内、外寄生虫每个季度驱虫1次,按免疫程序及时注射各种疫苗。
4、单栏饲养。保持圈舍与猪体清洁,每间猪舍6~7.5平方米。
5、合理运动。适当的运动、单圈饲养和夏季防暑是科学管理种公猪的三要素。运动对于后肢软弱无力的公猪更为重要。种公猪一般每天要运动0.5~1小时,可让其在较大场地自由活动,也可在较小的场地驱赶其行走。夏天应在早、晚凉爽时进行,冬天可在中午运动或适当减少运动量,非配种期和配种准备期要加强运动。
6、夏季防暑。种公猪不耐热,夏季长时间的高温刺激,会使种公猪食欲不振、采食量减少,从而致精液品质变差和
射精量减少。为此,应在猪舍周围植树、给猪舍通风和在运动场上设臵淋水装臵等防暑降温措施。
7、经常刷拭冲洗猪体,保持体表卫生,注意保护公猪肢蹄。
8、经常注意公猪健康状况,特别是食欲、体温、膘情等的变化,保证身体健康。
9、合理使用。后备公猪的初配年龄应根据性成熟后身体生长发育程度来确定。后备公猪9~10月龄开始使用,使用前先进行配种调教和精液质量检查,开配体重应达到120公斤以上。过早配种影响公猪的生长发育,使其早衰;而过晚配种又会降低公猪性欲,影响正常配种。公猪配种使用的强度会影响精液的品质和射精量,从而影响受胎率。在生产中,9~12月龄公猪每周配种1~2次,13月龄以上公猪每周配种3~4次。2岁以上的公猪1天配种l次为宜,必要时也可日配两次(早晚各一次),但不能天天如此,如公猪每天连续配种,每周应休息1天。青年公猪每2~3天配种一次。在本交情况下,1头公猪可负担20~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人工授精时,1头公猪可负担100~200头母猪的输精任务;在繁殖场,公猪可饲养到4~5岁,使用年限为3~4年。健康公猪休息时间不得超过两周,以免发生配种障碍。若公猪患病,一个月内不准使用。合理使用种公猪有利于延长其种用年限和充分发挥繁殖能力。
10、注意安全。工作时保持与公猪的距离,不要背对公猪,不要推其肩、头部以防遭受攻击。严禁粗暴对待公猪。
二、后备母猪饲养管理
1、饲养管理
后备母猪群的培育是为了获得健康体况的繁殖群体,饲养管理上应着重骨骼和生殖器官的发育,保证其优良繁殖性能的充分发挥,延长繁殖寿命。
⑴选拔符合品种特性和经济要求的后备母猪
①从高产母猪的后代中筛选,同胎至少有9头以上,仔猪初生重1.2~1.5公斤。
②足够有效的乳头数,后备母猪至少有六对充分发育良好、分布匀称的乳头,其中至少三对应在脐部以前。乳头不开孔或内翻的小母猪不保留。
③体型良好,体格健全、匀称,背线平直,肢体健壮整齐。臀部削尖或站立艰难的小母猪寿命短,不要利用。
④身体健康,本身及同胎无遗传缺陷(如疝、锁肛等)。⑤外生殖器发育良好,180日龄左右能第一次发情。⑥母性好,抗逆性、抗应激能力强。
⑦无特定病原病,如萎缩性鼻炎、气喘病、猪繁殖呼吸道综合症等。
⑵外购后备母猪,要在无疫区的种猪场选购,猪调回后,先隔离饲养,5~7日内不能过量采食,待猪只完全适应环境
后,转入正常饲喂,并做好防疫注射和寄生虫的驱除工作。
⑶小群饲养,每圈3~5头(最多不超过10头),每头占圈面积至少0.66平方米,以保证其肢体正常发育。
⑷必须饲喂后备母猪专用料。90公斤或180日龄前实行自由采食,90公斤或180天后至配种实行限饲与自由采食结合,日饲喂2公斤左右,分2次饲喂,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让骨骼、性器官充分发育,目的是达到不肥不瘦(八成膘)的种用体况。
⑸配种前2周实行优饲催情,日饲喂量增至2.5公斤;配种后恢复每天饲喂2公斤,这样既可以增加排卵,也可避免影响受精卵着床。
⑹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从而增强体质,促使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保证肢蹄健壮。
⑺按驱虫和免疫程序,进行驱虫和免疫接种工作。⑻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保持栏舍内清洁、干燥,冬暖夏凉。
⑼配种前一段时期按摩乳房,刷拭体躯,建立人猪感情,使母猪性情温顺,好配种,产后好带仔。
⑽为保证后备母猪适时发情,可采用调圈、合圈、成年公猪刺激、变换饲料的方法刺激后备母猪发情;对于接近或接触公猪3~4周后,仍未发情的后备猪,要采取强刺激,如将3~5头难配母猪集中到一个留有明显气味的公猪栏内,饥饿24小时、互相打架或每天赶进一头公猪与之追逐爬跨(有人看护)刺激母猪发情,必要时可喂服中药催情散或肌注氯前列稀醇催情;若连续3个情期都不发情则淘汰。
⑾在配种前后一段时间每头猪每天喂给1~2公斤优质青绿饲料,可促进发情和排卵。
2、发情与配种
⑴后备母猪初配条件:年龄7.5个月以上,体重120公斤以上,第二或第三情期。
⑵细致观察母猪发情,适时配种,不漏配。配种的有效时间是发情开始后12~36小时之间,第一次配种应在静立发情被检出之后12~16小时完成,过12小时后再进行第二次配种。一般采取早上压母猪背有静立反应时,于当天下午配种一次,次日早上再配一次;下午压母猪背有静立反应时,于次日早上配种一次,次日下午再配一次。有条件的,除纯种繁殖外,可采取同品种的两头公猪或精液各配种一次,或混合精液人工输精,受胎和产仔率更高。
⑶严格按照配种计划进行配种,防止乱配,配种后立即记录清楚。
⑷有条件可采用人工授精,能降低饲养成本,避免公母猪体型差异带来的本交困难,减少疾病传播,改进配种水平,提高繁殖成绩。
三、妊娠母猪饲养管理
1、所有母猪配种后按配种时间在妊娠定位栏编组排列。怀孕料分阶段按标准饲喂。
2、喂料。每天喂料量应参考母猪的体况而定,灵活变通。妊娠一个月内的喂料量为1.8~2.0公斤/天/头,妊娠中间二个月内的喂料量为2.0~2.5公斤/天/头,最后一个月的喂料量为2.5~3.0公斤/天/头,怀孕90天开始喂哺乳料,并适当减料。不喂发霉变质饲料,防止中毒流产。
3、驱虫和免疫。按计划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免疫注射按免疫程序进行,不能遗漏。配后3~4周内不能注射疫苗,以防死胎。
4、妊娠诊断。在正常情况下,配种后21天左右不再发情的母猪可初步判定妊娠,43天不发情的母猪可确定妊娠,其表现为:贪睡、食欲旺、易上膘、皮毛光、性温驯、行动稳、阴门下裂缝向上缩成一条线等。
5、适当运动。为增强母猪体质和预防产后便秘,要给母猪以适当的运动。夏季要注意防暑。为了防止发生机械性流产,不要强行驱赶或恫吓母猪,临产前停止运动,并严禁鞭打和突然惊扰。
6、合理淘汰。有计划合理淘汰繁殖性能差、有严重遗传缺陷或患病后无治疗价值的母猪,连续3次或累计4次复发情的母猪,2次以上流产的母猪,断奶后3个情期不发情的母猪,超过10个月龄、体重超过160公斤未配上种的后
备母猪,连续3胎产仔6头以下的母猪,有恶癖、怪癖的母猪,年老(4岁以上)且繁殖性能严重下降的母猪。
四、分娩母猪饲养管理
1、产前准备
⑴空栏彻底清洗,检修产房设备,之后用消毒药消毒,晾干后备用。
⑵产房温度最好控制在25℃左右,湿度65~75%。⑶检验清楚预产期,母猪的妊娠期平均为114天。⑷产前产后3天母猪减料,分娩前检查乳房是否有乳汁流出,以便做好接产准备。
⑸准备好碘酊、高锰酸钾、抗菌素、缩宫素、保温灯、剪牙钳等药品、工具。
⑹分娩前用0.1%高锰酸钾水清洗母猪的外阴和乳房。⑺临产母猪提前一周上产床,上产床前清洗消毒。
2、判断分娩
⑴阴道红肿,频频排尿。
⑵乳房有光泽、两侧乳房外涨,用手挤压有乳汁排出,初乳出现后12~24小时内分娩。
3、接产
⑴要求有专人看管,母猪产出第一头仔猪后,静注葡萄糖、黄芪多糖、维生素、抗生素等。
⑵仔猪出生后,应立即将其口鼻粘液清除、擦净,用抹
布将猪体抹干,发现假死猪及时抢救,产后检查胎衣是否全部排出,如胎衣不下或胎衣不全可肌注缩宫素。
⑶断脐、剪牙、断尾。脐带距腹部4厘米处用线结扎剪断,涂碘酒,剪掉上下共八个牙齿,要求尽量平整,用剪牙钳剪断三分之二尾巴(几天后会自然脱落)。
⑷把初生仔猪放入保温箱,保持箱内温度30~32℃。⑸帮助仔猪吃上初乳,固定乳头,初生体重小的放在母猪前面的乳头,大的放在后面。
⑹有羊水排出、强烈努责后1小时仍无仔猪排出或产仔间隔超过1小时,即视为难产,需要人工助产。
4、难产的处理
⑴临产母猪子宫收缩无力或产仔间隔超过半小时者可注射缩宫素,但要注意在子宫颈口开张时使用。
⑵注射缩宫素仍无效或由于胎儿过大、胎位不正、骨盆狭窄等原因造成难产应立即人工助产。
⑶人工助产时,要剪平指甲,润滑手、臂并消毒,然后随着子宫收缩节律慢慢伸入阴道内;手掌心向上,五指并拢;抓仔猪的两后腿或下颌部;母猪子宫扩张时,开始向外拉仔猪,努责收缩时停下,动作要轻;拉出仔猪后应帮助仔猪呼吸。产后子宫内注入抗生素,同时肌注抗生素一个疗程(3~5天),以防发生子宫炎、阴道炎。
⑷对难产的母猪,应在母猪卡上注明发生难产的原因,以便下一产次的正确处理或作为淘汰鉴定的依据。
5、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规模化猪场常见的产科疾病,可导致母猪不孕、流产、返情、不发情、繁殖性能低下,经产母猪多见,后备母猪也会发生,若治疗不及时将给猪场造成巨大损失。引发子宫内膜炎的原因,主要是细菌、病毒感染,环境因素和饲料因素。主要症状为发情周期不正常,从阴门中排出灰白色或黄褐色稀薄脓液或豆腐渣样脓块,其尾根、阴门、飞节上常粘有阴道排出物并形成干痂。
治疗可采取子宫冲洗、宫内投药、注射治疗和喂服中药的办法。用0.02%高锰酸钾1000毫升,或生理盐水1000毫升加强效碘按1:50的比例配制,反复冲洗子宫,清除积留在子宫内的炎性分泌物,直到冲洗子宫回流液变成澄清液(即冲洗液原本的颜色)即可。冲洗子宫1小时后,用氟苯尼考注射剂10毫升加土霉素注射剂10毫升或青霉素链霉素等抗菌药,注入子宫内,每天1次,连续3~4天。较轻的子宫内膜炎,经冲洗、宫内投药后就能治愈,重者还必须配合肌肉注射青霉素480万单位加链霉素300万单位或氧氟沙星、头孢类药物,每天1次,连续用药5~7天。中药参考处方:蒲黄25克、益母草50克、香阴子25克、黄柏20克、黄芪15克、当归20克、开麻15克、甘草10克。每天1剂,煎水拌料喂服(1头母猪药量),连服4~5天。预防主要做
好疫苗常规免疫,清洁消毒,产后清宫保健,杜绝饲喂发霉饲料。
6、使母猪白天产仔的办法
母猪自然产仔大多是在晚上进行。晚上母猪产仔,在管理上有许多困难,疏忽或其它方面的管理不善容易导致仔猪压死、冻死、挤残或母猪难产死亡。母猪白天产仔便于监控管理,又能随时调控猪舍内的温度、湿度,及时剪牙、断尾和做好零时免疫等,对提高仔猪出生成活率有着明显的作用。
使母猪白天产仔的办法是采用氯前列醇2支(0.2毫克/支),于母猪孕期的112天中午12时肌肉注射,母猪第二天的8~12时分娩(注意怀孕期要准确,成功率90%左右)。
五、哺乳母猪饲养管理
1、饲养管理
⑴产前7天母猪进入分娩舍,保持产房干燥、清洁卫生,并逐渐减少饲喂量,对膘情较差的可少减料或不减料。
⑵产后用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1000毫升冲洗子宫,每天1次,连续3天,冲洗后肌注氧氟沙星、青霉素、链霉素、缩宫素等药物3天。
⑶母猪在分娩过程中,要有专人细心照顾,接产时保持环境安静、清洁、干燥、冬暖夏凉,严防产房高温。
⑷母猪产仔后当天不喂饲料,仅喂麸皮食盐水或麸皮电
解质水,最好喂中药“生化丸”10粒(水煎),连喂2~3次,1周内喂量逐渐增加,待喂量正常时要最大限度增加母猪采食量;饲喂遵循“少给勤添”的原则,要严禁饲喂霉变饲料;在泌乳期还要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防止母猪便秘,影响采食量。
⑸要及时检查母猪的乳房,对发生乳房炎的母猪应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⑹母猪断奶前2~3天减少饲喂量,断奶当天少喂或不喂,并适当减少饮水量,待断奶后2~3天乳房出现皱纹,方能增大饲料喂量,开始催情饲养,这样可避免断奶后母猪发生乳房炎。
2、营养
哺乳母猪营养的核心便是竭尽全力增加哺乳母猪的采食量,而每日所需采食量可由以下公式估算:
哺乳母猪日采食量=自身日需要饲料2公斤+每带一头仔猪另外需要饲料量0.3~0.4公斤。
母猪若能采食接近计算公式的采食量,体损失将会很少,否则将会大量动用体储备而严重影响其泌乳量和随后的繁殖性能,使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受胎率和胚胎成活率降低。
3、母猪缺奶或奶水不足的处理
生产中,有时会出现哺乳母猪缺奶或奶水不足,不能满
足仔猪哺乳需要,此时应该对母猪催奶。
母猪催奶十五方:
⑴中药催奶方:王不留行25克,穿山甲、通草、白术各10克,白芍、当归、黄芪、党参各15克研成末,拌在饲料里饲喂母猪,1天1次,连喂2~3天。
⑵黄豆催奶方:鲜黄豆500克,动物油(猪油或鸡油)100克,加水适量煮熟后喂母猪,每天2次,连喂2~3天。
⑶南瓜催奶方:南瓜800克,切碎加入黄豆浆1000克煮熟后喂母猪,1天1次,连喂2~3天。
⑷韭菜甜酒糟催奶方:韭菜500克,甜酒糟800克,小鱼400克,捣烂用开水冲调喂母猪,1天1次,连喂2~3天。
⑸鸡蛋花生仁催奶方:鸡蛋5个,花生仁500克,加水适量煮熟后,分2次喂母猪。
⑹鸡蛋鲜藕催奶方:鸡蛋4个,鲜藕1000克,切碎加水适量煮熟喂母猪,1天1次,连喂2~3天。
⑺鸡蛋红糖催奶方:鸡蛋5个,红糖150克,白酒100克,与饲料混合后喂母猪,连喂1~2次。
⑻木瓜生虾催奶方:木瓜800克,生虾500克,食醋200克,将木瓜、生虾捣烂煮熟,加醋拌料喂母猪,1天1次,连喂2~3天。
⑼鲜虾南瓜根催奶方:鲜虾500克,鲜南瓜根600克,捣烂后拌料喂母猪,1天1次,连喂2~3天。
⑽海带催奶方:海带250克,猪油100克,将海带用水泡胀、切碎,再加猪油煮成汤,分3天喂服,每天早晚各喂1次。
⑾鲫鱼催奶方:新鲜鲫鱼800克,将鱼捣烂,加入生姜、大蒜适量及通草10克,加水适量煮熟后拌料喂母猪,1天1次,连喂2~3天。
⑿鲢鱼催奶方:鲢鱼700克,冬瓜皮350克,加水适量煮熟后拌料喂母猪,1天1次,连喂2~3天。
⒀胎衣催奶方:母猪产仔后,取其胎衣煮熟切碎分3~4次拌料喂母猪。
⒁啤酒催奶方:啤酒2瓶拌入料内喂母猪,7小时后再拌料2瓶喂母猪,2次即可。
⒂膘肥体壮母猪催奶方:当归60克、木通30克,新鲜柳树皮500克,加水1500克文火煎至1000克,取汁与稀饭混合后喂母猪,1天1次,连喂2~3次。
六、空怀母猪饲养管理
1、饲养管理
⑴将断奶的母猪小群饲养(一般每圈3~5头),有利于母猪的发情和配种,尤其是初产母猪,效果更好。
⑵断奶2~3天后,实行短期优饲,每日饲喂2.5~3公斤,有利于母猪恢复体况和促进母猪的发情和排卵。
⑶做好母猪发情观察和发情鉴定,一般断奶后的母猪
6~10天发情,要适时配种。
⑷断奶后对于乏情、异常发情和反复发情的母猪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可采用公猪诱情、应激法刺激发情。
2、营养
空怀母猪应饲喂高营养水平日粮,一般饲喂哺乳母猪料,日喂2.5~3公斤,推迟发情的断奶母猪优饲,日喂3~4公斤。
七、哺乳仔猪饲养管理
1、生理特点
⑴消化器官不发达、容积小,消化机能不完善,只能利用消化率非常高的营养物质。
⑵初生仔猪皮毛稀疏,皮下脂肪少,体温调节能力差,因此做好保温工作是降低仔猪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⑶生长发育快,代谢机能旺盛,利用养分能力强,加上仔猪采食量低,因此日粮的营养水平要求较高。
⑷初生仔猪没有先天免疫力,自身也不能产生抗体,只能通过吃初乳把母体的抗体传递给仔猪,形成被动免疫,因此尽早吃足初乳是保证仔猪健康的前提。
2、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及相应的对策
⑴死亡原因。仔猪冻死、压死、弱死、饿死的占整个死亡猪只的80%左右,死亡原因的根本是管理的疏忽和不当所造成的。
⑵死亡的时间。在管理不当的情况下,哺乳仔猪在出生后第一周内死亡率达76%,而出生后3天内又占了一周死亡数的70%,因此在这一个阶段饲养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降低死亡率。
⑶降低哺乳仔猪死亡率的措施
①实行照顾分娩,防止冻死、压死、弱死、饿死等。②提高仔猪初生重,单独饲养弱小仔猪。③提高母猪泌乳量,防止仔猪饿死。
④为仔猪提供一个温暖、干燥、无贼风的安全生活区。
3、饲养管理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主要是抓三食(乳食、开食、旺食),过三关(初生关、补料关、断奶关)。
⑴抓好乳食,过好初生关
①实行照顾分娩。做好接生,防止仔猪被压死、冻死或因难产而死在腹中,降低仔猪死亡率。
②及时抢救“假死仔猪”。将假死仔猪的前后躯以肺部为轴向内侧并拢、放开反复数次;也可进行人工呼吸或将“假死猪”浸泡在35~40℃温水中,头露出水面或用碘酊、酒精涂于仔猪鼻孔进行药物刺激。
③剪犬齿和断尾。为防止咬母猪乳头、咬尾和互相咬架、影响哺乳和猪的安全,仔猪出生24小时内剪犬齿和断尾。
④固定乳头,吃足初乳。初乳中含有较高的免疫球蛋白
和镁盐,可使仔猪产生免疫抗体,排出胎粪,提高抗病力。一般在出生后2小时就要让每头仔猪都吃到足够的初乳(最晚不能超过24小时);仔猪有吃固定乳头的习性,为使窝仔猪均匀健壮,提高成活率,在出生后2~3天,要进行人工辅助固定乳头。
⑤加强保温,防冻防压。仔猪的适宜温度:1~3日龄为30~32℃,4~10日龄为28~30℃,11~30日龄为26~28℃。一般采用红外线灯进行保温,防压措施主要是保持母猪安静,设护仔栏或护仔箱。
⑥服抗生素,清洁防病。仔猪出生后每头喂服4万单位庆大霉素,3天内,每次吃奶前用0.1%的高猛酸钾温水溶液擦洗、按摩母猪的乳房,一则防止母猪乳房炎,二则预防仔猪红、黄、白痢。
⑵抓开食,过好补料关
①及时补铁,防贫血。仔猪出生3天内每头注射100~200毫克铁剂(牲血素1毫升);在断奶前第二次注射牲血素每头2毫升。
②及时补硒,防缺硒。仔猪出生3天内和断奶时,分别给每头仔猪注射亚硒酸钠E0.5~1.0毫升,防止仔猪出现僵猪和断奶后患水肿病、白肌病。
③及时补水。在产床安装乳猪自动饮水设施(在离地面15厘米处安装自动饮水嘴),方便乳猪饮洁净水。
④及时、及早补料。补料的目的是促进仔猪胃肠道发育,解除仔猪牙床发痒,降低断奶后吃料的应激。一般在7日龄左右开始补料,使仔猪适应采食乳猪料。补料时,要尽量少添勤添,一般每天喂5~6次,防止饲料浪费。
⑶抓旺食,提高断奶窝重,过好断奶关。母猪泌乳在3周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单靠母乳不能完全满足仔猪快速生长的需要。而仔猪在补料10~15天后可完全采食乳猪料,因此必须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促使仔猪大量采食,从而弥补母乳的不足,促进仔猪快速生产,提高断奶窝重,降低断奶应激。
①选择营养浓度高且平衡、适口性和消化性好的乳猪饲料(教槽料)。
②少喂勤添,以适应肠胃功能。
③断奶时,避开疫苗注射、转群、阉割,减少断奶应激。④断奶前2~3天减少母猪喂料量和饮水量,减少仔猪哺乳量,促使仔猪多采食饲料,减少断奶应激,同时也可降低母猪乳房炎的发生率。
⑷去势(阉割)。二元、三元杂或不能留作种用的小公猪要在10天龄左右进行阉割。
4、提高仔猪断奶重
⑴仔猪断奶重对猪各阶段生长性能的影响
仔猪断奶体重严重影响育成猪及肥育猪的生长发育,实
践证明仔猪断奶体重相差1公斤,出栏时间将相差7~10天,因此最大限度提高仔猪断奶体重是哺乳仔猪管理的重点。
⑵提高仔猪断奶重的措施 ①提高仔猪出生重。
②加强母猪哺乳期饲养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泌乳量。
③采用高品质的哺乳仔猪料,提高哺乳仔猪采食量和生长速度。
④综合防治哺乳仔猪红、黄、白痢,降低发病率。
八、断奶仔猪饲养管理
断奶到60~75日龄的猪称为仔猪,又叫保育猪,它是继哺乳仔猪管理后的又一重要阶段。保育期内仔猪的增重和健康状况,对其后期的发育将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1、仔猪平均28~35日龄断奶(早期断奶21~25天),一次性断奶。
2、断奶仔猪进入保育舍前,要对保育舍内、外进行彻底清扫、洗刷和消毒,杀灭细菌;仔猪进入保育舍后,要定期消毒(每周2~3次),及时清理粪便、尿等污物;做好通风与保温工作,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适宜的环境温度为:断奶后1~2周,26~28℃;3~4周,24~26℃;5周后,应保持在20~22℃左右。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0~60%为最佳。
3、断奶时,采取“赶母留仔”的方法,先赶走母猪,让仔猪留原栏饲养3~4天后转入保育栏。
4、断奶后一周,逐渐过渡饲料,断奶头两天注意限料,第一天可不喂料,以防消化不良引起下痢。断奶后5~6天内要控制仔猪采食量,以喂7~8成饱为宜,实行少喂多餐(一昼夜喂6~8次),逐渐过渡到自由采食。投喂饲料量总的原则是在不发生营养性腹泻的前提下,尽量让仔猪多采食。实践表明,断奶后第1周仔猪的采食量平均每天如能达到200克以上,仔猪就会有理想的增重。
5、昼夜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并在断奶后7~10天内的饮水中加入阿莫西林、新霉素、利高霉素、水溶性电解质等,促使仔猪采食和生长,防止仔猪喝脏水,引起腹泻。
6、将每窝的弱仔猪挑选出来进行单独饲养,提高保育猪的整齐度。
7、按程序及时进行防疫、用药和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8、每天检查猪只采食、饮水、健康状况,及时处理病、残、死猪。
9、实行全进全出制管理,打破疾病在猪群之间的传播。
10、保持适宜密度,并群时夜并昼不并;要特别注意防止咬尾、咬耳等异食癖现象。
11、保持圈舍卫生,加强猪群调教,训练猪群吃料、睡觉、排便“三定位”。冬天尽可能不用水冲洗有猪的猪栏。
注意舍内湿度。
九、生长育肥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工作目标
1、育成阶段成活率≥99%。
2、饲料转化率(15~90千克阶段):≤2.7:1。
3、日增重(15~90千克阶段):≥650千克。
4、生长育肥阶段(15~95千克)饲养日龄≤119天
(全期饲养日龄≤168天)。二.工作日程
7:30~8:30 喂饲
8:30~9:30 观察猪群、治疗 9:30~11:3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4:30~15:3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5:30~16:30 喂饲
16:30~17:30 观察猪群、治疗、其他工作 三.操作规程
1、转入猪前,空栏要彻底冲洗消毒,空栏时间不少于3天。
2、转入、转出猪群每周一批次,猪栏的猪群批次清楚明了。
3、及时调整猪群,强弱、大小、公母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病猪及时隔离饲养。
4、转入第一周饲料添加土霉素钙预混剂、呼诺玢、泰乐菌
素等抗生素,预防及控制呼吸道病。
5、小猪49~77日龄喂小猪料,78~119日龄喂中猪料,120~168 日龄喂大猪料,自由采食,喂料时参考喂料标准,以每餐不剩料或少剩料为原则。
6、保持圈舍卫生,加强猪群调教,训练猪群吃料,睡觉,排便“ 三定位”。
7、干粪便要用车拉到化粪池,然后再用水冲洗栏舍,冬季每隔一天冲洗一次,夏季每天冲洗一次。
8、清理卫生时注意观察猪群排粪情况;喂料时观察食欲情况;休息时检查呼吸情况,发现病猪,对症治疗。严重病猪隔离饲养,统一用药。
9、按季节温度的变化,调整好通风降温设备,经常检查饮水器,做好防暑降温等工作。
10、分群合群时,为了减少相互咬架而产生应激,应遵守“ 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原则,可对并圈的猪喷洒药液(如来苏儿),清除气味差异,并后饲养人员要多加观察(此条也适合于其它猪群)。
11、每周消毒一次,每周消毒药更换一次。
12、出栏猪要事先鉴定合格后才能出场,残次猪特殊处理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