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汇报
农村格化管理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下面我将农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向大家作个简要汇报。
一、上级一系列文件紧密部署
1、密集发文督办。围绕农村格化管理工作的建设问题,省委、省政府、省综治委和省市政法委下发了一系列文件,紧锣密鼓部署。主要有:《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2014年在全省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的通知》(鄂办文[2013]75号)、省综治委《关于全省统筹推进农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鄂综治委[2014]1号)、《湖北省农村格化管理建设标准》(鄂综治委[2014]2号)、省委政法委《关于在全省政法系统开展“万名政法干警进万村建万格”活动的意见》(鄂政法[2014]8号)、湖北省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农村格化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鄂活组办发[2014]12号);《**市农村格化管理实施细则》。
2、要求明确具体。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为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体制,为民兴办实事,将农村格化建设纳入新一轮“三万”活动的重要内容部署推进,今年完成60%,2015年实现全覆盖。市委四届65次常委会议上任书记强调,我市的农村格化工作将“两步并作一步走,两年之事一年做”,要求在2014年底实现农村格化管理全覆盖。农村格化管理主要开展“五建”,实现“五到位”。“五建”即一建格,原则上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一个组一个格,或因地制宜划分格,实现地域无缝覆盖;二建格员队伍,按照“一格一员”的要求,配备农村格员,由村(居)民小组长担任或村(居)民推选产生;三建格化平台,在县、乡两级统一建立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村(社区)统一建立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站;四建格化信息系统,以信息化为支撑,以平安建设为重点,以社会化服务为方向,整合基层信息络资源,连通一张,整合一个系统;五建运行机制。要归口管理、严格准入、高效运转、分级授权。依托健全完善、高效运行的农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切实提高基层农村社会服务管理水平。“五到位”:即做到“信息掌控、矛盾化解、治安防控、帮扶解困、组团服务”五个到位。
二、目前我区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全省“三万”活动的统一安排,我区按照省综委员制定的《湖北省农村格化管理建设标准》和市委政法会议精神,结合实际,统筹推进农村格化管理,已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两文三会”全面推动。以“两办”的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强城乡格化管理的实施意见》,并成立了以区长李文波任组长的**区格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使农村格化工作有章可循,有专班、专人抓实。区综治委下发《在全区“三万”活动中推进农村格化管理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农村格化管理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指导各“三万”工作队快速开展工作。召开三个会议。1月16日,**区召开“三万”工作动员大会,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安排部署农村格化管理工作;1月20,召开农村格化管理工作推进会,培训“三万”工作队员;2月13日,在横沟桥镇召开农村格化管理工作现场促进会,全面推进工作。二是乡镇格化管理三项工作步入轨道。各乡镇将基层基础信息采集完毕,正在进行电脑录入,进入格化管理平台;各乡镇已完成格划分,并按照“一格一员”“一村一员”的要求,完成格员的选配,格员由村民小组长或热心农村公益工作的人员担任,格信息管理员从村治保主任、后备干部或大学生村官中选配;各乡镇已经成立了格化管理中心,各村、社区已经成立了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站。
三、请求区委、区政府解决的问题
1、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问题。省、市已成立社会治理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市级中心为科级事业单位,中心主任高配副县级。目前,全市其它各县市已经成立了正式的机构,并按省市要求配备了专人。为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建议我区尽快成立“**区社会治理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的工作机构,该项机构为区综治办管理的副科级事业单位,格中心配备专职人员5名(1名专职副主任、1名档案管理员、2名信息平台操作管理员、1名司机兼督导员)。同时,各乡镇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也需配备1-2名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信息平台维护和日常事务工作。
2、经费保障问题。按照湖北省农村格化管理建设标准,格化服务管理基本建设经费、格员工作经费纳入县(市、区)财政预算。经费由常态化工作经费和一次性投入经费两个部分组成。
⑴常态化工作经费(约需428.82万元)。分为三大块:
一是工作人员经费。我区2543个组,按照相关要求划分为2563个格,落实一格一员,配备2563名格员,省市要求,农村格员每人每月100元的误工补贴,每年需要经费307.56万元(2563人×100元×12个月);农村、社区格信息管理员178名、城区社区格员207名,每人每月补贴100元,通讯费80元,每年需要经费83.16万元(385人×180元×12个月),合计每年需要390.72万元。
二是办公经费。成立**区城乡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按公用经费每人每年1.7万元计算,5人约需要经费8.5万元。
三是信息平台终端使用维护费。按14个乡镇办场、178个村(社区)计算,每条线路每年500元,共需要9.6万元。每年终端维护费20万元。
⑵近期急需一次性投入的经费(约需105.02万元)。分为两大块:
一是综合系统信息平台建设经费。在电子政务等专延伸的前提下,按照电子政务专接入规范,由电信部门统一村(社区)IP规划,将信息络延伸到村(社区),约需要经费8.9万元(178村(社区)×500元)。
二是村(社区)管站办公设备购置经费。每个村(社区)需配备一台电脑需要62.3万元(3500元×178)、打印机需要19.58万元(1100元×178)、社会管理服务查询终端需要14.24万元(800×178),合计96.12万元
两部分合计需要经费533.84万元,另外,省财政转移支付3亿元,按每个村1万元标准划拨经费支持地方农村格化建设,目前已下拨2.1亿元,安排给**区总计138万元,即农村每村(社区)8千多元。同时为弥补农村格化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省综治委要求各地从农村人均2元“以钱养事”的综治经费中拿出部分资金予以支持解决。
第二篇: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汇报[定稿]
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下面我将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向大家作个简要汇报。
一、上级一系列文件紧密部署
1、密集发文督办。围绕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建设问题,省委、省政府、省综治委和省市政法委下发了一系列文件,紧锣密鼓部署。主要有:《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2014年在全省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的通知》(鄂办文[2013]75号)、省综治委《关于全省统筹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鄂综治委[2014]1号)、《湖北省农村网格化管理建设标准》(鄂综治委[2014]2号)、省委政法委《关于在全省政法系统开展“万名政法干警进万村建万格”活动的意见》(鄂政法[2014]8号)、湖北省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农村网格化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鄂活组办发[2014]12号);《**市农村网格化管理实施细则》。
2、要求明确具体。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为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体制,为民兴办实事,将农村网格化建设纳入新一轮“三万”活动的重要内容部署推进,今年完成60%,2015年实现全覆盖。市委四届65次常委会议上任书记强调,我市的农村网格化工作将“两步并作一步走,两年之事一年做”,要求在2014年底实现农村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农村网格化管理主要开展“五建”,实现“五到位”。“五建”即一建网格,原则上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一个组一个网格,或因地制宜划分网格,实现地域无缝覆盖;二建网格员队伍,按照“一格一员”的要求,配备农村网格员,由村(居)民小组长担任或村(居)民推选产生;三建网格化平台,在县、乡两级统一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村(社区)统一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站;四建网格化信息系统,以信息化为支撑,以平安建设为重点,以社会化服务为方向,整合基层信息网络资源,连通一张网,整合一个系统;五建运行机制。要归口管理、严格准入、高效运转、分级授权。依托健全完善、高效运行的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切实提高基层农村社会服务管理水平。“五到位”:即做到“信息掌控、矛盾化解、治安防控、帮扶解困、组团服务”五个到位。
二、目前我区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全省“三万”活动的统一安排,我区按照省综委员制定的《湖北省农村网格化管理建设标准》和市委政法会议精神,结合实际,统筹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已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两文三会”全面推动。以“两办”的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强城乡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意见》,并成立了以区长李文波任组长的**区网格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使农村网格化工作有章可循,有专班、专人抓实。区综治委下发《在全区“三万”活动中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农村网格化管理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指导各“三万”工作队快速开展工作。召开三个会议。1月16日,**区召开“三万”工作动员大会,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安排部署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1月20,召开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推进会,培训“三万”工作队员;2月13日,在横沟桥镇召开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现场促进会,全面推进工作。二是乡镇网格化管理三项工作步入轨道。各乡镇将基层基础信息采集完毕,正在进行电脑录入,进入网格化管理平台;各乡镇已完成网格划分,并按照“一格一员”“一村一员”的要求,完成网格员的选配,网格员由村民小组长或热心农村公益工作的人员担任,网格信息管理员从村治保主任、后备干部或大学生村官中选配;各乡镇已经成立了网格化管理中心,各村、社区已经成立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站。
三、请求区委、区政府解决的问题
1、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问题。省、市已成立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市级中心为科级事业单位,中心主任高配副县级。目前,全市其它各县市已经成立了正式的机构,并按省市要求配备了专人。为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建议我区尽快成立“**区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的工作机构,该项机构为区综治办管理的副科级事业单位,网格中心配备专职人员5名(1名专职副主任、1名档案管理员、2名信息平台操作管理员、1名司机兼督导员)。同时,各乡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也需配备1-2名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信息平台维护和日常事务工作。
2、经费保障问题。按照湖北省农村网格化管理建设标准,网格化服务管理基本建设经费、网格员工作经费纳入县(市、区)财政预算。经费由常态化工作经费和一次性投入经费两个部分组成。
⑴常态化工作经费(约需428.82万元)。分为三大块:
一是工作人员经费。我区2543个组,按照相关要求划分为2563个网格,落实一格一员,配备2563名网格员,省市要求,农村网格员每人每月100元的误工补贴,每年需要经费307.56万元(2563人×100元×12个月);农村、社区网格信息管理员178名、城区社区网格员207名,每人每月补贴100元,通讯费80元,每年需要经费83.16万元(385人×180元×12个月),合计每年需要390.72万元。
二是办公经费。成立**区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按公用经费每人每年1.7万元计算,5人约需要经费8.5万元。
三是信息平台终端使用维护费。按14个乡镇办场、178个村(社区)计算,每条线路每年500元,共需要9.6万元。每年终端维护费20万元。
⑵近期急需一次性投入的经费(约需105.02万元)。分为两大块:
一是综合系统信息平台建设经费。在电子政务等专网延伸的前提下,按照电子政务专网接入规范,由电信部门统一村(社区)Ip规划,将信息网络延伸到村(社区),约需要经费8.9万元(178村(社区)×500元)。
二是村(社区)网管站办公设备购置经费。每个村(社区)需配备一台电脑需要62.3万元(3500元×178)、打印机需要19.58万元(1100元×178)、社会管理服务查询终端需要14.24万元(800×178),合计96.12万元
两部分合计需要经费533.84万元,另外,省财政转移支付3亿元,按每个村1万元标准划拨经费支持地方农村网格化建设,目前已下拨2.1亿元,安排给**区总计138万元,即农村每村(社区)8千多元。同时为弥补农村网格化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省综治委要求各地从农村人均2元“以钱养事”的综治经费中拿出部分资金予以支持解决。
第三篇:乡镇网格化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乡镇网格化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河洛镇位于**市北部,南依**山,北临黄河,总面积118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辖25个行政村,233个村民组,镇区由镇东和镇西两个区域组成,镇西为政府所在地。境内有国家AAAA级景区北魏石窟、刘镇华庄园、兴佛寺、伏羲八卦台等景点多处,着名“人民艺术家”常香玉、书画家陈天然诞生于此,有工业企业10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15家,二、工作开展情况
我镇网格化管理工作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共设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25个,三级网格234个。我镇成立了**长效机制工作领导组,下设网格化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行政服务大厅,明确了5名专职工作人员,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桌椅等办公设施。一是完善制度。通过管理、考核、信息报送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形成以制度抓管理、以管理促成效的良好工作体系。二是大力宣传。通过发送公开信、电视台公告、设立网格化工作标志牌以及进村入户等方式加大对群众的宣传力度,使群众知道网格化是什么,并能利用网格化反映问题。三是注重培训。通过集中学习及不定期考核加强对各级网格长的业务培训,明确网格长的工作职责,规范网格内的工作流程,提高网格长的工作水平。四是条块融合。加强对职能部门下沉人员的联系沟通,定期进行工作通报,充分借助职能部门的执法功能形成合力,加大对七大领域问题的整治力度。五是力求实效。网格化是我们的一个工作平台,而不只是一项工作任务,我们在推进过程中,注重把各项中心工作比如信访稳定、秸秆禁烧、防汛、地质灾害防治都纳入到这个平台中,并切实发挥网格的覆盖性、针对性作用,充分强化干部的责任心,调动其积极性,把各项工作进一步做到深入、具体和细致,力求见到实效。
三、工作成效
截至目前我镇共上报信息3197条,已办结3191条。七大领域排查出突出问题159例,其中非法生产1例,非法建设2例,分别是庙门村和神南村违法用地问题,已组织进行拆除;非法经营12例,其中10例是小餐饮证照不全、卫生不达标问题,2例是无证经营问题。取缔4例,整改8例。安全生产37例,已全部整改到位;基层组织建设13例,主要集中在阵地建设和村务公开等方面;信访稳定79例,已办结76例,还有3例正在调解,分别是:神南村李致丽与寺湾村宋二华交通事故纠纷问题、仁存沟村张会钦、禹治通购居民楼纠纷问题和神北村刘振兴、刘振军宅基地纠纷问题。
网格化平台的建立,彻底改变了过去“干部浮在上面,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群众沉在下面,不知道问题找谁解决”的不利局面,畅通了群众和干部之间的沟通渠道和问题发现渠道,彻底解决了过去“看似大家都在管,实际没人管”的干部权责不清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是发现问题及时。过去我们要查处违法占地,需要靠机关干部和国土所去巡查,有些比较偏僻的地方就容易疏漏,而群众发现了又不知道给谁说,而近期我们查处的两起违法建设案件就是由群众发现并上报给我们的,可以说每一名群众现在都成了我们的信息员、监督员。
二是解决问题高效。过去我们解决一个问题,需要多方协调,不知道到底要找哪个部门哪个人,现在很简单,镇里就是找网格长,市里就是找职能部门下沉人员,协调的事情由他们去做。例如近期一名养殖户想扩大规模,但不知道手续怎么办,和农委下沉人员联系后,很快在其帮助下办妥了各种手续。
三是干部作风好转。网格化明确了干部的工作职责,逼着干部下沉到群众中去,真正做到了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干部的工作作风变的更加务实,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四是社会大局稳定。网格化的有效运转,使全镇各项管理工作都更加规范有序,尤其是信访稳定和民生建设方面,更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有效解决了社会管理中的各类问题和矛盾,保证了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汇报完毕,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第四篇:街道“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汇报材料
“综治维稳”调研报告
网罗民情解难题 服务居民无缝隙
XX街道“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汇报材
为加快我区政法委、区维稳办工作会议精神区委的会议的精神区委城市管理的建设步伐,进一步提升辖区城市管理水平,切实做好区综治委深入调研工作,确保调研工作扎实有效。根据我街道学习和实践区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南综委[2011]5号)文件要求,我XX街道办事处成立了调研组,安排人员,坚持从实际出发,重点围绕“城市管理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化、环卫作业市场化、环卫作业机械化”四方面,采取听汇报、查资料、深入走访等方式,对我街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XX街道辖区总面积6.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8581,流动人口5510人,以此情况划分了36网格62个分队.要求社区每个格格长由1名社区民警、1名社区干部担任,成员由以下成员组成,3名法律工作者(1名律师、2名大学生社工)、20名居民代表、2名专职治安协管员、6名物防设施维修管护员、3名4050及零就业人员、2名残联协管员及社区各类志愿者,一.XX街道办事处“网格”管理的焦点问题。
社区的工作难点是如何做好外来租住人口和利用住宅楼从事商业活动的群体的管理工作。外来租住人口,一是身份背景复杂,从事不同的行业,当然也不排除传销等组织成员,这样社区就存在着不同的安全隐患;二是由于部分外来人口缺少稳定感和归属感,所以对于社区公共设施的维护上动力不足,容易出现毁坏公共设施的现象。利用住宅楼从事商业活动的群体,不论从事何种行业,都是未经过工商部门许可的,即无证经营。这类群体给社区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货物或产品乱堆乱放,影响居民出行;二是为扩大知名度,在社区内乱拉广告横幅,在电梯楼道墙面乱画广告标语,影响社区环境美观;三是从事餐饮业的门店,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住宅楼是严禁从事餐饮服务业的,因此这类门店在卫生、消防、环保等方面均不可能达标,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会引发邻里矛盾。
管理中获取信息滞后、效率低下,“游击式、突击式”管理成为工作常态。我街在获取每月的3个月报表中,从报送主体来看,报送的社区客观上力量不足,主观上投机取巧;从报送方式来看,手段落后,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不协调;从报送渠道来看,层级繁多,冗长的传送链条往往使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逐渐衰减甚至失真。信息滞后往往导致上级部门心中无数,管理被动、效率低下,通常等案件发生之后,才询问责任,经常出现管理滞后的问题。同时,在对许多具体案件的处理上,往往都是凭经验和直觉去管理,这种粗放管理的结果是:处理问题是否及时没人管、问题处理到什么程度没人管;如何预防问题的发生不可知、问题发生的趋势不可知。由于管理缺乏长效机制,工作缺乏常态化,因此,遇到重大事故、事件或重要敏感时期,各地各部门就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搞突击,于是,各种“大整治、大排查”层出不穷,但收效甚微。
三.对滨湖和园网格化管理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㈠进一步理顺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的关系,分清职责,各管其事,各司其职。新长江物业公司入驻和园社区已近四个月,原物业公司遗留的问题在功能区和居委会的帮助下正在逐步解决,物业管理工作正趋于正轨。因此,居委会的工作应该从前期对物业公司的帮助中解放出来,不再纠缠于对“物”的管理,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对“人”的管理上,转移到优化社区服务上,转移到社区文化建设上。物业公司要严格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的要求做好分内工作,要做到放手管理,敢于管理,不推诿,不扯皮。物业公司现阶段要做到依靠居委会而不依赖居委会,下一阶段要实现自主管理、全面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在和园社区形成一个物业公司管“物”,社居委管“人”,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管理格局,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和园社区的管理服务水平。
㈡进一步深化捆绑联动管理,实行全员管理,责任捆绑。目前和园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并没有把社居委领导纳入到网格中去,社居委领导对于某一具体网格的管理问题不承担具体管理责任,只承担领导责任。因此,笔者建议社居委的领导应当分别承包15个网格,让社居委领导不仅承担领导责任而且承担管理责任。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让社居委领导深入一线,更能了解网格化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的解决及整改更及时更迅速;二是社居委领导增加了管理责任,对具体网格管理人员的指导与督察更及时,网格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增大,责任心自然加强。在具体的操作上,社居委领导所承包网格的管理效果与社居委领导的绩效挂钩。
㈢进一步明确网格内社居委人员、物业保安人员、保洁人员的分工,明确职责,强化责任。这里所说的明确分工是指在社居委人员、保安人员、保洁人员固有职责之外而出现的新问题构成的新职责,新问题的责任主体必须明确,不明确就容易造成相互推诿相互扯皮。比如楼前和楼道的车辆乱停放、电梯和墙面的乱涂乱画、楼道的乱堆放、生活垃圾未及时入桶而放在楼道内、楼栋基础设施的损坏保修等等这些问题的责任主体都必须界定,而且要形成制度,否则就会出现管理空白区域。
㈣加强对网格管理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由于网格责任人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方法的不同造成了网格化管理发展的不平衡。因此要使得网格化向均衡的方向发展,就要加强对网格管理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这种指导和培训可以通过工作例会和经验交流会的方式来进行,把在网格化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向全社区推广。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普遍存在的问题,剖析存在的原因,解决的难点,全员建言献策,争取在社居委的层面上把问题解决掉。
㈤进一步完善信息反馈和问题处理机制,在解决问题上下真功夫。网格管理人员善于发现问题而不善于解决问题,工作存在畏难情绪,把解决问题的皮球踢给居委会和物业公司。这造成了发现的问题越多未解决的问题就越多,而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解决问题。因此,进一步完善信息反馈和问题处理机制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加强责任建设,下沉责任,分解工作任务,建立问责制度;第二,做好联合执法前的信息摸排工作,在社区管理中的确存在只有通过执法才能解决的问题,社区要把这些问题集中梳理分类,确定执法部门,报告功能区,由功能区牵头组成联合执法组;第三,跟踪督查及时到位,建立重大问题督办制度。
㈥建立和完善功能区和社居委两级考核机制,形成考核互补。目前,功能区综合协调部和园社区网格化管理考核小组的考核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考核对象全面,包括社居委、物业公司、网格管理单位;二是考核的重点放在“物”的管理上;三是考核管理的结果而非过程。因此,和园社居委考核小组的考核应该具备的特点一是考核对象重点应该是物业公司;二是考核的重点放在“人”的管理上;三是重视网格化责任人管理过程的考核。只有这样的考核机制,才能做到互补,才能做到考核不留空白,才能促进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㈦把取缔无证办学列为长效管理体制的范畴。高层办学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依法取缔高层无证办学是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负责,是对人民群众家庭幸福负责。建议和园社居委尽快将社区内无证办学的情况摸排登记,并与教育主管部门联系,依法取缔无证办学。同时要把这项工作当做常规工作来抓,防止无证办学死灰复燃。
㈧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发动群众上下真功夫。滨湖和园社区的管理瓶颈实际上就是居民的观念和生活习惯问题。要打破这个瓶颈不能靠刚性要求而是要靠宣传教育发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拓宽宣传渠道,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所谓全方位即把社区管理中的文明创建、物业管理、公共设施管理、秩序管理、环境管理等等全部纳入宣传的范畴,取得居民广泛的支持,促进社区管理上台阶;所谓多层次即宣传主体的多层次,这个主体应该包括居委会、物业公司、网格管理人员、社区志愿者(也包括学生志愿者)、社区热心居民、社区老党员等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宣传渠道包括宣传栏、横幅等静态宣传渠道,也要包括宣传主体的现场规劝提醒告知和业主QQ群宣传告知等动态渠道,在这里特别建议回迁社区安装社区广播系统。社区广播系统具有受知面广、宣传迅速、节约人力宣传成本等特点,同时广播系统又是原村居时代村民自主管理的重要系统之一,它很容易被回迁居民接受。(如和园社区因规划原因无法安装社区广播系统,则建议在滨湖康园、滨湖欣园等回迁社区安装。)二是开展一系列群众活动来增强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进而形成荣誉感。群众活动应该包括星级文明户的评选以及道德模范的推荐等等,充分挖掘社区的资源,树立社区的典型和榜样,发挥典型和榜样的作用,达到以典型树正气、以正气促和谐、以和谐优服务的管理目的。
㈨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创新管理体制机制。首先,和园社区的管理难点是外来流动人口和利用住宅楼从事商业活动的群体,因此在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就要总结对这部分群众的管理经验,把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做法上升为理论,发展成制度。其次,进行网格化信息化管理的有益探索,打造一个崭新的“滨湖模式”。所谓信息化管理就是建立一个数字化信息管理发布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管理网格可以把第一线的信息及时上报给居委会和功能区,功能区和居委会通过信息分析将整改意见或处理意见第一时间告知管理网格并对网格的处理结果做跟踪督查。第三,拉开绩效考核奖励的差距,同时实行末位淘汰制。现阶段和园社区实行的绩效考核机制极大地激发了网格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对于推进网格化管理意义重大。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一是网格管理人员可能对现行绩效奖励的刺激不敏感,以致工作积极性锐减;二是因工作不突出不能获得绩效奖励的网格管理人员,开始以保饭碗为最高目标,丧失工作积极性。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拉开绩效考核中的收入差距,在坚持现阶段绩效奖励政策的同时,评选年终三佳网格,一次性奖励3000~5000元,以经济为杠杆,充分调动网格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对于工作不认真不主动不积极而又无工作成效的管理人员,制定考核办法,实行末位淘汰制。只有这样,才能让认真工作的同志有盼头,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消极怠工的同志有怕头。这一盼一怕,恰恰营造出能者上庸者下的工作氛围。
总之,滨湖和园社区作为回迁安置小区具有独特的特点,必须在探索中找到适合它的管理方法和理论,不能操之过急;在对待居民观念的转变和生活习惯的培养上要有耐心;在对待外来人口和以住宅楼从事商业活动的群体的管理上要讲方法。我们相信只要能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再加上探索中的信息化管理,滨湖和园的社区管理一定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服务水平一定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
第五篇:网格化管理工作汇报
网格化管理工作汇报
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提倡下,网格化管理系统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投入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映,下面汇报下网格化管理系统的一些情况。
一、网格化管理能实现的功能
“网格化管理与服务”,让每一个地方都有人管理,每一户人家都有人服务。改进党在基层执政方式,将党的声音和政府的管理服务延伸至社会最末梢,从而实现“上面千条线”和“基层一张网”的无缝对接。
由于街道工作点多面广,需要处理的信息量非常巨大,而且很多针对居民、辖区企业的人口信息,往往是各部门多头搜集重复使用,由于部门之间工作不交叉,信息无法实现共享,浪费资源,工作效率低下。使用这一套智能化的软件系统,可以实现工作上的互联互通,数据上的共享互补,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使用网格化管理系统,可利用可视化信息库,快速登记申请人信息;还可以实现居住地与户籍地街道社区间通过系统直接进行审批;与以前的信息反馈速度相比,办理周期短,审批流程自动化。
二、社会网格化管理发挥的作用
1.促进“封闭”向“开放”转变,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更加凸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城市和农村建设正朝着“以村(居)民自治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主题、以文明创建为载体、以和谐稳定为目标、以党的建设为龙头”的目标迈进。在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建设总体框架下,“六型社区”(自治型、管理型、服务型、文明型、物化型、安居型)成为新时期社区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以基层党组织为单一工作主体、以党员为单一管理对象、以“三会一课”为单一活动内容的“封闭式”党建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以“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为特点的“开放式”的党建工作逐步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实施网格化服务,正是将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放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和定位,变“就党建抓党建”为“围绕经济抓党建”、“围绕和谐抓党建”,基层党建工作更多地围绕服务群众这一重点去开展,各类组织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团结协作,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在网格内的主动参与得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在维护群众利益、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等方面的主动参与中进一步得到强化。
2.促进“被动”向“主动”转变,延伸服务终端使社会管理更具支撑。传统的基层社会管理层级是“区--镇(街)--村(社区)”,村(社区)处于最末端,开展工作主要听从于上级的安排和部署,村(社区)干部在办公室坐等群众上门,镇(街)有工作任务后才深入到群众中去调查了解情况,遇到突发事件只能是事后介入,工作开展相对被动。开展网格化服务,汇川区在53个开展网格化服务的试点村(社区)划分356个单元网格,形成了 “区—镇(街)--村(社区)--单元网格”,使基层社会管理的终端向前延伸,民情信息实现端口前移,村(社区)干部成为单元网格责任人后,主动上门了解需求,然后将服务送上门,“事后介入”变为“事前掌控”,群众工作更加主动。
3.促进“单一”向“多元”转变,整合各类资源使社会管理更具合力。单一的管理模式,资源条块分割,如面对流动人口这个特殊群体,计生部门可能只针对其中的计生对象,公安部门只侧重于户政管理,这种线性的社会管理难以应对多元群体的利益需求。网格化服务,在网格责任人的牵头下,党组织负责人、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协勤人员以及各方面的社区志愿者等,共同构成了服务主体,各种力量协同作战,更有利于创造充满活力和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4.促进“陌生”向“认同”转变,群众直接参与使社会管理更显主动。过去的社会管理,各级政府占主导地位,现在的社会管理,倡导参与型行政理念。推进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建设,也是要培育城乡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社会管理。
5.五是促进“粗放”向“精细”转变,以人为本理念使社会管理更趋和谐。很长一段时间,村(社区)采用的是“中心带业务”的工作模式,平时签到喝茶填报表,忙时组队突击搞清查。这种管理模式,导致工作不细,底数不清,情况不明,辖区治安形势较为严峻,楼群院落卫生状况令人堪忧,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难以提高。开展网格化服务后,以往多人共同管理的一大片区域细化为个人负责的一个个单元网格,使责任进一步细化,每个单元网格建立集服务对象多方面信息于一体的基础信息台帐,把相对分散、孤立的就业、优抚救助、医疗、教育、遵纪守法等个体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建立数据库,并注重信息的日常收集积累和维护更新,使基层组织可以动态掌握、全面了解到每户乃至每个居民个体的实际情况,提高管理服务的精细化、动态化水平。单元网格划分使对居民的服务覆盖到户,没有盲区。在空间的划分上,管理范围的相对缩小和固定,大大减少了工作的流动性和盲目性,改变了游击式、运动式管理,实现了由粗放管理到精细服务的转变。
三、使用网格化管理的好处
网格化管理帮助建立和健全问题发现及时、协调有序、处置有力、监督有效、责任落实、服务到位的常态化的社会管理服务机制。
网格化管理使得社会服务管理力量下沉、职责明确、资源整合、运转高效,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社会管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全响应”。
网格化管理通过对重点人员的动态监测、对重点区域或设施的实时监控、对隐患矛盾的及时化解,有效提高政府防控的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
网格化管理能发挥社区积极作用,有效减轻政府压力,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从现实来看,职能部门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而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工作做好了,城市的环境就会改观。眉山市依靠社区力量,实施网格化管理无疑是推进城市环境治理的一次有益尝试,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借鉴。
河南华安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加强综治管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综合服务平台,如果您想了解更具体的有关网格化管理以及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的信息可电话咨询:***,公司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