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申论:要对司法改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有深刻认识
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申论范文:要对司法改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有深刻认识
【导语】申论文章写作对很多考生来说都是一大难点,因而三支一扶为您提供了诸多申论范文,希望能作为大家申论写作的参考,更直观的了解与学习申论作文的写法。在此,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特为考生分享申论范文:要对司法改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有深刻认识,希望给予参加三支一扶考试的同学做借鉴和参考。
回顾过去20多年的司法改革实践,如果想进一步深化司法改革,使司法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还需在认识上、方法上等多个方面继续努力。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全面深化司法改革情况的报告。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提交的“成绩单”来看,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司法改革,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审判和检察工作的质量、效率、司法队伍能力素质和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高,其成绩值得充分肯定。
不过,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审议发言和此前有关部门开展的调研情况来看,在充分肯定司法改革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本轮司法改革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不少最初的设计,依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比如,省级人财物统管制度,虽然让法院检察院减少了对地方党委政府的依赖,但基层法院检察院如果遇到临时支出,需要报省级财政审批,繁杂的程序往往难以应对基层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再比如,员额制改革加强了审判队伍建设,使审判队伍得到优化,但是在不少地方却遇到了“案多人少”的新矛盾,等等。可以说,虽然司法改革成绩有目共睹,但改革依然在路上,仍待进一步深化。
回顾过去20多年的司法改革实践,如果想进一步深化司法改革,使司法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还需在认识上、方法上等多个方面继续努力。
首先是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科学的评价机制,不仅能及时地反馈、矫正和完善司法改革中的问题,让改革少走弯路,还会增强民众对改革的“获得感”,从而增强司法公信力,为改革深入推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当前,我们应鼓励地位相对超脱的中立调查机构,遵循社会调查的一般要求,通过对司法工作人员、律师、诉讼当事人、普通百姓等进行广泛调查,对改革成效作出评估。只有由第三方机构中立、有序地来评估评价改革成效,并及时向党中央、全国人大、改革主导单位提出报告,才能让改革的路径、成效不偏离人民群众的感受。
要勇于承认改革中的挫折和失误。应当承认,前些年我们的一些司法改革措施,有的缺乏通盘考虑和中长期规划,有的操之过急,有的不了了之。本轮司法改革推出的上百项措施中,虽然绝大多数是科学的,但也不能保证所有的措施都能达到预期效果。本轮改革中,不少涉及法律调整的都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先行授权试点。但目前来看,并不是所有的试点都一定能成功或达到预期成效。个别经授权试点的改革措施,也可能会出现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状况,最高立法机关该终止试点的,应当及时终止。
还需要及时研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比如,法官员额制推行过程中又启动了立案登记制改革,立案登记制改革使法院受理的案件大幅增长,这导致“一方面是案件增长,一方面是法官数量减少”的矛盾在一些地方非常突出,如何缓解这一矛盾,就有待于出台新的配套措施。再比如,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检察机关推行的人民监督员制度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值得进一步研究,监察制度如何与司法责任制对接,也需要深入研究,等等。
有的改革是触及一些人利益的,现实执行中必然会面临一些阻力和障碍,但有的障碍和阻力也并非完全“胡搅蛮缠”。比如,有关单位对进入员额的法院领导办案数量提出要求,但执行过程中,有的领导行政事务缠身,无法满足最低办案数量要求,只能挂名办案,反而导致其他法官办案负担加重。类似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短时间内甚至难以彻底解决。对此,我们也要有清醒的认识。
第二篇:2018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申论:“扎根基层”主题
2018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申论范文:“扎根基层”主题
【导语】申论文章写作对很多考生来说都是一大难点,因而三支一扶为您提供了诸多申论范文,希望能作为大家申论写作的参考,更直观的了解与学习申论作文的写法。在此,江西三支一扶考试网特为考生分享此篇申论范文,希望给予参加三支一扶考试的同学做借鉴和参考。
看到的是城市生活的美好,看不到的是城市病的逐渐蔓延;看到的是乡村生活的艰苦,看不到的是乡村价值的激增;看到的是不断改善的硬件条件,看不到的是基层仍然存在的“人才荒”......从客观的时代因素到基层的实际因素,可见扎根基层是时代所需,更是现实之要。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故此,只有“人才”向下,扎根基层,才能让自身能力和基层发展更好的“向上”。
“向下”扎根基层,方能成就出彩人生。基层天地广阔,基层大有作为。当前大城市挤出效应,高房价、高房租让人才外流加速,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弃一线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回乡发展创业。回乡创业取得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80后创业者彭诚,来到家乡成立蒸菜品牌“蒸浏记”,打造连锁品牌;北京某大学的王彤,回到家乡村小任教,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回家乡;雪洪村大学生村官何裴成立华日稻米合作社,合作创建寿乡鲜米项目„„每一个成功的案例都在证明一个不变的道理:基层的广阔舞台是个人实现价值的最佳舞台。可见,基层可以成就个人不一样的未来。
“向下”扎根基层,方能助推基层发展。“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建设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国家前进的方向;基层建设是一把尺子,可以度量社会治理的真实实力。然而当前,基层的致富渠道过于单一,缺乏核心项目的投入,同时基层的卫生条件也较差,缺乏民规民约的约束治理,甚至个别地区医疗卫生机构软件薄弱,导致“人才虹吸”现象时有发生。倘若不能及时的认识到基层出现的种种问题,将制约着基层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甚至撼动国家的根基。故此只有我们真正的俯下身体去参与、去体验、去助力,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才能为基层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基层是人生剧目的原始舞台,是人才孕育的摇篮,人才要“向下”扎根,根的稳固、扎实需要“政策”来护根,只有这样
才能为“人才能力”更好的“向上”提供养分,为“基层发展”更好的“向上”提供动力,让我们携起手来勇敢的走“下”去,成为崛起于基层的人才,汇聚成时代的最强音!
二、中公点评 【论点点睛】
文章的总论点是“向下方能向上”,其中“向下”指“扎根基层”,“向上”分别是“人才能力向上”以及“基层发展向上”。故,标题即点明文章的总论点,分论点为“向下”扎根基层,方能成就出彩人生以及“向下”扎根基层,方能助推基层发展。
【文章点评】
本文为分析型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论点集中、鲜明。文章开头结合材料背景与现状,针对背景以及现状进行归纳整合,从而引出文章观点。同时为了增加文章色彩,开头采用了排比方式,句式为“看得见„,看不见的„”,通过宏观时代背景的交代到基层微观现状的描述,循序渐进的引出“向下”的重要性。
文章第二段与第三段为文章的主体段落,通过两个分论点的展开论述,支撑文章的总论点。其中第二段的分论点结构为“提出观点-论证观点-回扣观点”,采用的论证方法为例证法,结合扎根基层的几个鲜明事迹,论证“向下”是个人出彩的最好舞台;第三段的分论点的结构依然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回扣观点”,而采取的论证方法为理证法,通过对现状的阐述,并采取了“假设分析”的分析方法,对基层的现状进行客观的阐述与分析。
结尾则利用引言以及比喻的写作手法,从点明主题到总结全文最后升华主题,层层相扣,逻辑清晰且行文严谨。
第三篇:2018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申论——用和谐促发展
2018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申论范文——用和谐促发展
【导语】三支一扶考试中的公共基础知识点很多,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为考生们提供公共基础知识之农业农村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学习,助力考生顺利三支一扶考试。
“五味杂陈之为和,五音相映之为谐”和谐是不同之间的协调共生,和谐是美好的体现。和谐是修身之要,和谐是齐家之本,和谐是治国之纲。同样和谐强调的就是处理好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整个世界的关系。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用和谐文化来修身来处世来顺应自然。
和谐促进人内心的平和,是协调发展的第一步。内心平和、物我两忘是中国文人长久以来追究的内心境界,然而却不得不承认当代人在处理与自我关系之时却背离了这样的原则,当代或是繁忙庸碌无所作为,或是性情乖张轻易发怒。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悲剧,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在于工作压力巨大,每天深陷在沉重的工作之中,让人难以释放压力;另一方面在于社会矛盾多样化,在生活中每个人之间都可能存在着矛盾,甚至随时可能激化,难以找到知心的朋友。但根本原因在于当代人生活中逐渐遗忘了曾经最终重要“和谐”,缺乏和谐理念必然看待自我看待世界变得不再平和。因此当代社会要重拾和谐理念推进人们的内心平和,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和谐促进人与自然正确相处,是绿色发展之基。关于绿色发展,总书记曾用生动的语言加以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的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然而目前中国的发展道路却是以牺牲自然生态为代价的。从肆虐雾霾到到水土流失,从土壤污染到乱排污水。种种现实说明中国当前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关系并不协调。而中国自古以来强调的“和谐”理念正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人与宇宙的和谐。“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正是这种和谐理念的表述。因此唯有在发展中重树和谐的理念才能真正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天人合一,进而促进绿色发展。
和谐改善社区人际关系,是共享发展的发力点。良好的社区人际关系,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邻里关系不和谐那么必然会导致问题积累社会矛盾多发。中国历史上不乏和谐邻里的例子。例如“六尺巷”就是这样的典型。当宰相的家人与邻居争地之时,千里传信希望宰相能够利用职权“帮助”一下家人。而宰相回复却留下了千古佳句“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
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传递了邻里和谐之道。最终两家人各退三尺形成了邻里和谐的象征“六尺巷”。一封家书传递的是和谐之道,六尺巷正为当代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需用和谐理念改善社区人际关系。
践行和谐文化,是促进人自身协调发展根基;学习和谐文化,是与人和谐的初始一步;追求和谐文化,更是促进生态和谐的必由之举。可以说和谐文化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可以说践行核心就是在促进协调发展,就是在推动共享发展,就是在实现绿色发展。
第四篇:2018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申论热点——家风建设
2018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申论热点——家风建设
【导语】三支一扶考试中,申论热点会较普遍的存在于选择题的考点设置中,而对于考申论的省份,申论材料中一定会有申论热点内容。为了帮助三支一扶考生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动态,丰富申论热点知识,江西三支一扶考试网整理了国内外申论时事热点,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此申论热点文章。
背景链接
2018年春节期间,一个名为《牵妈妈的手》的微视频刷屏网络。视频中,习近平牵着妈妈齐心的手陪她散步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随后,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与众多网络新媒体共同发起的“牵妈妈的手”大型网络活动,引发超过15亿人次关注,成为今年春节最暖心的记忆。
小时候牵妈妈的手,只因这双手是遮风挡雨的坚定倚靠;长大后牵妈妈的手,则是为了表达寸草春晖的无尽感恩。亲情牵挂、故土情结、孝悌观念这些都是家风的传统,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根基。
近年来,总书记多次提到家教家风的问题,要求各级领导和个人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综合分析
[家庭及其德育功能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生活在东亚这个广袤的土地上,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地缘政治治理关系没有完全摆脱血缘家族关系的影响,社会结构呈现出一种家国同构的模式,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扩大,家更是“天下”这个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旨在强调家庭对于国家治理、天下兴亡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我们的生活共同体。家是人的出生之地,是人的生活依托和物质家园。我们需要父母亲人的供养,才能完成生理成长、学业发展,才能成家立业。不仅如此,家还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如果我们缺乏一种家园感,我们的灵魂就无处栖息安顿,而难以安身立命。有父母才有家,这就是无数中国人过年时都要不远万里回家省亲的原因。
德育是家庭的重要功能。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古人说的“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都是母教的光辉典范。
良好家风还是人生吉祥幸福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基础。总书记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德教是传统家训的核心内容] 家训,主要是指父祖对子孙、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的训示教诲。也有夫妻间、兄弟姐妹间的嘱托和诫勉。它的形式丰富多样,但都具有言简意赅、思想内容精粹、实践针对性强、文字浅显易记、易于教化实践等特点。
家训是家教、家风的文本规范体现和经验积累。家教是长辈对于晚辈的实际教育活动。家训家教的基本功能是伦理教化功能,家训家教在家庭、宗族中有效倡行了敦亲睦邻、立身修德、谦恭处世等伦理道德准则,熏陶培育出品德高尚、清正廉明、为国为民的名臣贤士。家训与家教培育促进了良好家风的形成,良好家风则构成了立德树人育才的良好家庭环境与风气。
[家教家风的现实意义]
一、家教家风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家风总体上是与社会大环境相关的,家风在受社会风气影响的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风气。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好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好家风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那些积极向上的家教家风,渗进子孙后代的血液,渗进社会的文化,影响着社会风气。只有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才能滋养出好的品格和民风。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道德的力量和规则的信念。
二、家教家风是现代公民德育的奠基。家、家族既是文明人类自我生产和繁衍的母体,也是社会组织结构的基本“细胞”,还是人类生命个体与社会组织生活之间的关键“链接”。因而,家教家风与整个社会教育和社会风气有着密切关联。现代社会,家教不仅依旧是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第一环节,更是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德行奠基,一个缺乏基本家教而能成为合格甚至优秀社会公民的现代人是难以想象的。所以,人们常把家教看作是养成人格美德的摇篮,将家风视为民风国风的风向标。
三、家教家风影响人的一生。孩子最重要的素质来源于社会遗传,而社会遗传来自于和孩子接触的所有人,首先主要是家人,只要和孩子有接触就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所有能够进入孩子眼睛的行为和进入孩子耳朵的声音,事实上都是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孩子接触的每一个家庭成员其实也都是在对孩子上课。因此,作为家庭乃至家族整体素质反映的家风要比单独亲职的身教对孩子的影响还要大。所以,家教家风会影响人的一生,父母长辈就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的一生都会打上家教的烙印。
四、家教家风有助于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家教是人生第一堂教育课,良好的家教有助于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藉、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经常的教育,它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家教大多是普普通通的语言,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每个人的心灵,通过言传身教,让每个家庭成员刻骨铭心。
五、家教家风造就了一个人的素质修养。优良的家教家风就是一个人高尚人格的精神滋养。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的风格。一个处在好的家风家教的人,会在其好风气的影响下得到好的发展。有时候与一个人接触,很快就感觉到他的文明程度、道德自律、举止进退、做人修养,乃至人格人性。这些品质多半与家庭的影响、家学的渊源、家风的承继、家教的成果有密切的关系。
[参考对策]
一、父母长辈需谨慎自律。在人生之初,孩子自我的形成有多种可能,而父母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他们会直接影响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一位优秀孩子的身上,总能折射出优良家风对他的影响,会让人看到父母对子女成长精心抚育的印记。家教的主体是家长,传承的规律是父传子继。家教不仅是以言教训,更是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父母首先要率先垂范,增强德育的自觉性。
二、家庭环境需风清气正。一个处在好的家风家教的人,会在其好风气的影响下得到好的发展。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很清楚的表达了所处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发展很重要。古人语: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未上课堂前就要上好真善美底色。家风不正的家庭,会让孩子形成不良习惯,而一旦形成坏习惯,再发展成不良性格,人生趋势将很难逆转。所以,净化家庭内部环境,给家庭制定必要的规矩,给孩子做出正确的表率,让家风清正尤其重要。在实际家庭教育中,务必重视建立良好的家风和环境的熏陶。
三、家风建设需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断被发扬光大,家风也在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一些优良的家风家训中的精华渐渐融入到了新的道德建设中。因此,新时代的家教家风的建设与培养需要与时俱进。对于传统家风资源首先要进行分析,辨清其中的精华和糟粕、过时的部分和尚有价值的部分,对于传统家风资源中过时的部分要进行剔除和抛弃,对于有价值的部分要进行转化运用。
四、家校共建要相得益彰。当今社会,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家庭教育最为基础,社会教育不可忽视,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也有目共睹。学校是文化圣殿,是教化人的专门场所,要求教师立德树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善的人格教化人,但归根结底,这种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学校教育必须与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及长辈的家庭教育相得益彰,才能联手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使命。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篇:2018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申论热点:全面提高政府效能
2018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申论热点:全面提高政府效能
背景链接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提高政府效能。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深化机构改革,形成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中国改革发展的一切成就,都是干出来的。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来说,为人民干事是天职、不干是失职。要完善激励约束、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给积极干事者撑腰鼓劲,对庸政懒政者严肃问责。决不能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广大干部要提高政治素质和工作本领,求真务实,干字当头,干出实打实的新业绩,干出群众的好口碑,干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
[意义] 提高政府效能有着紧迫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从政治层面来考察,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提高执政能力。党政机关是我们党执政和政府行政的主要机构,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各级机关的工作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因此,政府效能不仅仅是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质量的问题,更是一个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问题。
二是有利于推进民主。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职责,政府必须为公民服务、为纳税人服务、为顾客服务。政府维护人民群众的各种权益,体现公民至上的精神;政府公开承诺服务的质量,提供质量最好、费用最少的服务,把人民群众当成是上帝和“消费者”,体现顾客至上的精神;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努力做到方便人民群众,简化手续,体现程序便民的精神。这些精神集中起来就是提高政府效能,改善政府的服务质量,其实质是建立以公民权力为基础的法治政府与服务政府,这必将不断推进民主进程的加快。
三是有利于反腐倡廉。通过提高政府效能的一系列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公共部门的管理效率,也能够在完善法制和管理机制上堵塞漏洞。加强对政府部门的规范化管理,着眼于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的规范构建与完善,使制约和激励之间形成一种协调关系,形成一种相互制约前提下的廉洁与转换方式,从而有效地遏止腐败现象的产生。
从经济层面来考察,提高政府效能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增强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的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为公共产品竞争,地方政府领导的政绩主要体现为通过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与透明有序的市场环境、吸引投资来发展地方经
力的内在要求。
济。不断提高政府效能,更好地提供地方层次的公共产品,是地方政府横向竞争和提高竞争二是有利于缓解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的问题。长期以来政府作为经济发展主体力量,财政资源大量用于经济建设领域,造成政府公共服务提供严重不足,出现地区失衡、产业失衡、贫富失衡等问题。提高政府效能,转变政府职能是解决发展失衡问题的关键,以此引导政府把工作重点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上来。
三是有利于降低政府的运作成本。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政府效能从经济角度分析,意味着把有限的公共资源更加合理地分配到重点服务领域中,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被滥用,实现效益最大化。
[存在的问题] 第一,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由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的行政行为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称,产生了越位、错位、缺位“三位现象”。一是政府管理职能界面仍然过宽,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务。二是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办法去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实问题,造成职能错位,效能低下。三是职责不到位,应当由政府履行的职责没有很好地承担起来。如在监控商品质量、维护市场秩序、建立社会信用、保障基础教育、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社会保障等方面,没有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没有尽到政府应尽的职责,造成政府不到位或“缺位”。
第二,机构设置不合理,部门职能交叉现象严重。机构的设置和精简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科学性、法制性。目前机构交叉重叠、层级繁多、人员庞杂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导致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和不作为、乱作为,影响整个机关行政效能的提高。
第三,行政成本过高。目前我国的政府运行成本处于历史高位。有限的财政收入和庞大的机构人员,不仅使许多地方的财政成为“吃饭财政”,而且由于国家财政状况只能使机关办公业务经费和工作人员工资收入维持在较低水平(个别地方甚至发生不能足额发放机关工作人员工资的情况),因而导致乱收费、乱摊派现象屡禁不止。一味贪大求快、急功近利,甚至“寅吃卯粮”、“竭泽而渔”,以破坏环境资源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代价,换来一时半刻的所谓政绩和荣耀。
第四,政府信用缺失。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证和监督,目前在不少地方和部门行政决策和执行都还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朝令夕改”、“人亡政息”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如2002年8月份国家有关部门在北京、深圳、杭州市等4地同时试行机动车个性化牌照,但10天后即宣布“因为技术原因”而“暂停”发放新的车牌。政府自身信用的缺失,不仅不利于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而且也不利于政府效能的发挥。
第五,干部素质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务员与纳税人关系错位,服务意识淡薄,造成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二是公务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足够的履
行政府职能的能力。造成公务员素质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是,对公务员素质提高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设计、培养规划以及能让其潜能发挥的平台,现行的处罚、辞退等退出机制不够完善,操作性较差,实施过程中极易形成“梗阻”。
[对策措施]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清理、精简审批事项。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大幅度减少和调整现有审批事项,重点推进招商引资、重点工程和涉煤企业的行政审批改革,该下放的审批项目必须一律下放。严格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实行限时办结制和服务承诺制,建立健全审批实施制度和审批事项动态管理制度,做到简化程序、公开操作、限时办结。要建立完善并联审批工作机制,推行“一站式”审批,推动行政审批事项的规范运转。要加强对行政审批权力行使的监控,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纳入电子监察系统,全程跟踪,实时监控,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二、深化政务公开工作。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按照职权法定、程序合法的要求,依法梳理审核行政职权,编制行政职权和办事公开目录,明确行使权力的主体、依据、运行流程和监督措施,在政府网站和部门办公场所公开,重点公开岗位职责、服务承诺、办事程序、收费项目、工作规范、法规纪律和监督渠道,方便群众查询,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履职尽责。
三、加强行政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重点,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运行模式,凡进驻服务中心办理的事项都要公开办理主体、办理依据、办理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办事结果、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和监督渠道等,提高服务水平。
四、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依法行使决策权。规范行政执法工作流程。坚持依法行使权力,完善行政程序,规范工作流程,细化量化自由裁量权,严格设定自由裁量权行使程序。改进行政执法方式。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主体,界定执法权限,减少执法层级,整合执法资源,推进综合执法。
五、大力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开拓创新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切实改进会风文风,精简会议文件。反对奢侈浪费,降低行政成本,狠刹虚干懒惰、玩乐享受之风,狠刹欺上瞒下、弄虚作假之风,狠刹乱讲闲话、不干实事之风,坚决整治庸懒散问题。坚决查处在位不在岗、作风飘浮、敷衍塞责引发重大事件或造成重大损失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处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处吃拿卡要、破坏发展环境等违纪违法问题,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增强接受媒体监督的自觉性。、认真对待媒体监督,自觉接受媒体监督,积极响应媒体监督,要把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当作解决问题、转变作风、改进工作的有力抓手和动力,通过充分利用媒体监督,进一步改进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各级新闻宣传部门和驻市各新闻单位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发挥新闻舆论职能,改进作风,创新方法,努力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
七、严格落实行政问责制。科学运用绩效评估办法,对政府绩效管理工作和行政绩效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促进行政机关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把绩效评估结果运用于公务员任用管理的各个环节,发挥绩效评估的激励约束和导向作用。对违反科学民主决策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要求追究责任。坚决查处涉及行政效能和干部作风的案件,加强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的责任追究。对责任追究落实不到位的,要严格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典型的行政问责案件的调查处理要适时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