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务局促进经济发展工作总结
水务局促进经济发展工作总结
我市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总面积52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69万亩,辖14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50万,其中农村人口28万。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地上级水务部门的支持下,我们水务局全体干部职工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知难而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年年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为全市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促进市域经济
发展,加快小康安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抗旱工作
我市境内无江无河,风多雨少,年
平均降雨量430毫米,而年平均蒸发量却为1645毫米,是黑龙江省西部重点干旱市县之一。干旱一直是严重制约我市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从1997年以来,历经10年,在省、市、计委、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充分利用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大打农田机电井,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截止到目前,全市机电井总数已发展到4306眼,农田小井12000眼,购进白龙50吨,大大提高了我市农民抗旱自救的能力。全市年平均完成坐水种面积125万亩,完成灌溉面积75万亩。建设围井经济区3500处,面积35万亩,创产值3亿元。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注重了对节灌典型户的培养。全市共培育出种植类典型达300个,其中以中本镇大本村王玉为代表的种粮大户50个;以羊草镇北来村侯占岭为代表的种植蔬菜大户180个;以羊草镇杨福祥为代表的种植草坪大户10个;以安达镇钟德安为代表的温室种植大户45个;以羊草镇南来村刘作成为代表的种植果
树大户10个。这些典型户的示范辐射作用,推动了我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进度,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
二、水利工程建设工作
1、节水灌溉工程。自1996年我市被列为国家节水灌溉增产300个重点市县以来,我们按照国家、省、市对节水灌溉工作的具体要求,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坚持规划高起点、科技高含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效益高产出的原则,现后建成了“安中”、“万升”、“豆麦”、“南来”、“国家重点抗旱打井”、“国家节水灌溉项目”、“四星蔬菜基地节灌项目区”、“任民、老虎岗项目区”、“火石山节灌项目区”、“牧草节灌羊草项目区”、“羊草镇南来节灌项目区”和“吉星岗镇巨星节灌项目区”等13个节水灌溉项目区;还建成了安达镇发展村、青肯泡乡农义村、羊草镇新生村、东升村、升平镇拥护村7个高标准微滴灌示范园区。目前,全市节灌面积已发展到75万亩,其中喷灌面积25万亩。为全市农业生产
抵御自然灾害,夺取丰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促进了我市农业向现代型、科技型、节水型、集约型、效益型的快速发展。
2、防洪除涝工程。近年来,我市灌涝区工程部分建筑物老化失修,影响着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东湖水库经几次洪水袭击变成危库,也成为我们的心腹之患。我们带着政府和人民的重托,发挥自力更生的精神,采取多种措施,跑部进省争取资金4200万元对东湖水库进行消险加固,工程在2006年10月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将防洪标准由过去的20年一遇提升到50年一遇;投资200万元,兴建了东湖水库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大大提高了我市的防洪预警水平。我们还争取省投资金140万元,先后建成了火石山兴龙、庙宇、德胜和吉星岗杨营子四处塘坝,每年可为贫水区解决万亩的旱田坐水种需水。另外,由于我市地势低洼,每到雨季,一些村屯排水困难,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
便。为此,水务局下发近3000节涵管,解决了部分水淹民宅和除涝的问题。受灾群众欢欣鼓舞,称赞水务局为老百姓办了件好事。
3、人饮安全工程。我市是黑龙江省重点氟中毒区,氟病严重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10年来,我们协调各乡镇主要领导,共同推进人饮安全工程建设进度和自筹资金筹集力度,并多次派遣技术人员向乡村干部、管井员和农户讲解人饮安全工程基础知识和党的各项优惠政策,使农民群众真正体会到党对他们的关怀,为工程按时竣工奠定了基础。截止到目前,我局共向上争取资金960万元,建设人饮安全工程30处,解决了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我局连续三年被国家、省、绥化市评为人饮安全工程建设先进单位。
三、新农村建设工作
根据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我局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专项推进”的工作思
路,组织技术力量编制完成了《市水利服务新农村建设“十一五”规划》,制定了《水利服务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按照《规划》和《方案》的要求,我局为全市15个新农村示范村的水利建设免费提供规划设计和技术指导。同时结合农村水利实际,优先为示范村建设饮水安全工程23处,解决了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青肯泡乡农义村是我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帮扶村,局领导多次带领技术人员到该村走访调研,共商发展大计,并安排落实扶持资金10万元。我们12全文查看
第二篇:水务局促进经济发展工作总结
我市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总面积52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69万亩,辖14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50万,其中农村人口28万。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地上级水务部门的支持下,我们水务局全体干部职工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知难而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年年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为全市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促进市域经济
发展,加快小康安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抗旱工作
我市境内无江无河,风多雨少,年平均降雨量430毫米,而年平均蒸发量却为1645毫米,是黑龙江省西部重点干旱市县之一。干旱一直是严重制约我市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从1997年以来,历经10年,在省、市、计委、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充分利用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大打农田机电井,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截止到目前,全市机电井总数已发展到4306眼,农田小井12000眼,购进白龙50吨,大大提高了我市农民抗旱自救的能力。全市年平均完成坐水种面积125万亩,完成灌溉面积75万亩。建设围井经济区3500处,面积35万亩,创产值3亿元。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注重了对节灌典型户的培养。全市共培育出种植类典型达300个,其中以中本镇大本村王玉为代表的种粮大户50个;以羊草镇北来村侯占岭为代表的种植蔬菜大户180个;以羊草镇杨福祥为代表的种植草坪大户10个;以安达镇钟德安为代表的温室种植大户45个;以羊草镇南来村刘作成为代表的种植果树大户10个。这些典型户的示范辐射作用,推动了我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进度,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
二、水利工程建设工作
1、节水灌溉工程。自1996年我市被列为国家节水灌溉增产300个重点市县以来,我们按照国家、省、市对节水灌溉工作的具体要求,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坚持规划高起点、科技高含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效益高产出的原则,现后建成了“安中”、“万升”、“豆麦”、“南来”、“国家重点抗旱打井”、“国家节水灌溉项目”、“四星蔬菜基地节灌项目区”、“任民、老虎岗项目区”、“火石山节灌项目区”、“牧草节灌羊草项目区”、“羊草镇南来节灌项目区”和“吉星岗镇巨星节灌项目区”等13个节水灌溉项目区;还建成了安达镇发展村、青肯泡乡农义村、羊草镇新生村、东升村、升平镇拥护村7个高标准微滴灌示范园区。目前,全市节灌面积已发展到75万亩,其中喷灌面积25万亩。为全市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夺取丰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促进了我市农业向现代型、科技型、节水型、集约型、效益型的快速发展。
2、防洪除涝工程。近年来,我市灌涝区工程部分建筑物老化失修,影响着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东湖水库经几次洪水袭击变成危库,也成为我们的心腹之患。我们带着政府和人民的重托,发挥自力更生的精神,采取多种措施,跑部进省争取资金4200万元对东湖水库进行消险加固,工程在2006年10月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将防洪标准由过去的20年一遇提升到50年一遇;投资200万元,兴建了东湖水库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大大提高了我市的防洪预警水平。我们还争取省投资金140万元,先后建成了火石山兴龙、庙宇、德胜和吉星岗杨营子四处塘坝,每年可为贫水区解决3.16万亩的旱田坐水种需水。另外,由于我市地势低洼,每到雨季,一些村屯排水困难,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水务局下发近3000节涵管,解决了部分水淹民宅和除涝的问题。受灾群众欢欣鼓舞,称赞水务局为老百姓办了件好事。
3、人饮安全工程。我市是黑龙江省重点氟中毒区,氟病严重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10年来,我们协调各乡镇主要领导,共同推进人饮安全工程建设进度和自筹资金筹集力度,并多次派遣技术人员向乡村干部、管井员和农户讲解人饮安全工程基础知识和党的各项优惠政策,使农民群众真正体会到党对他们的关怀,为工程按时竣工奠定了基础。截止到目前,我局共向上争取资金960万元,建设人饮安全工程30处,解决了4.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我局连续三年被国家、省、绥化市评为人饮安全工程建设先进单位。
三、新农村建设工作
根据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我局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专项推进”的工作思路,组织技术力量编制完成了《市水利服务新农村建设“十一五”规划》,制定了《水利服务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按照《规划》和《方案》的要求,我局为全市15个新农村示范村的水利建设免费提供规划设计和技术指导。同时结合农村水利实际,优先为示范村建设饮水安全工程23处,解决了1.4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青肯泡乡农义村是我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帮扶村,局领导多次带领技术人员到该村走访调研,共商发展大计,并安排落实扶持资金10万元。我们
还为该村建设抗旱水源工程3处、建设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00亩,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水政水资源管理工作
随着《新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水利产业政策》等有关水利法律、法规的出台,我市水政水资源建设步入了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法制化轨道。我们通过加大水政
宣传和执法力度,在社会上营造了知法、懂法、守法的社会舆论氛围。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执法队伍的作用,10年中共查处违规、违法案件120多起,做到了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自1997年以来,共为我市财政收缴水资源费1000万元,防洪保安费120万元,为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年水务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体水务干部职工勇于奉献、埋头苦干的结果。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发扬成绩,摒弃不足,为我市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加强民族团结 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民族团结 促进经济发展
--预旺镇南垣村民族团结先进事迹
南垣村位于预旺南部,全村共有585户2152人,其中回族 86 户423 人,是预旺镇唯一的一个回汉杂居村。多年来,南垣村把民族团结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将民族团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村党支部一班人牢固树立“民族团结重于一切”的思想,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当作事关大局的头等大事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促进了民族团结工作蓬勃发展。
一以群众性活动为载体,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多年来,南垣村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一是抓经常性的教育。村支部把民族政策纳入全村 党员学习计划,根据当前形势的发展,坚持不懈地在广大党员中开展民族政策的学习,利用三会一课,采取专题辅导、座谈交流、印发学习材料等学习等方式,对全村党员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教育、邓小平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宣讲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认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使广大党员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抓住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年活动之机。坚持把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教育结合起来,以活动为载体,利用现有条件,组织开展各种民族团结活动,如组成宣传队深入各庄头进行民族政策宣传,为回汉民族提供服务。在今年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年活动期间,从党支部就把民族团结教育与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刷写民族团结标语五条,出版报2期,广泛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受到了民族团结教育。
二大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增进民族团结。
南垣村是一个回汉民族杂居的村,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特点,地埂相连,朝夕相处,休戚相关。今年以来,村支部一班人,面对连续五年的大旱,积极为群众寻找致富之路,通过多方论证,认为南塬村老百姓有多年种植西甜瓜的经验,加之预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种出的西甜瓜品质好,深受南方的客商的青睐,村支部决定把发展小弓棚 西甜瓜作为作为突破口,从县农牧局争取来一百多座小弓棚西甜瓜种植项目。刚开始由于项目资金不到位,群众搭建弓棚资金缺乏,严重影响群众积极性,项目难以推开实施,村党支部及时召开支部扩大会议,动员党员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开展“亲帮亲、邻邦邻”的扶贫帮困活动,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一时在全村党员中掀起了扶贫帮困的热潮,支部书记陈志刚,村主任顾有忠率先垂范,拿出八万多元钱,为回汉群众购买搭建弓棚的材料,解决了群众资金困难的问题,汉族党员张学隆响应支部的号召,帮助自己的三家亲戚搭建弓棚六座,为群众起到了带头作用,在支部、党员的带领和带动下回汉群众搭建弓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你追我赶相互帮带搭建弓棚,全村共建弓棚85座,为回汉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民族融合,促进经济发展。
一是为发展民族经济,南垣村党支部坚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多年来,村支部一班人每人包联1个社或1个庄头、10户农户,党员每人包联3户农户。通过包联,党员干部把信息、技术带给回汉群众,为回汉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服务,促进全镇经济发展。二是为加强民族团结和相互了解,在村两委班子的配备中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领导干部职数,加强了两委班子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在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中,也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三是利用节假日举办寓教开乐的文体活动,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多年来,南垣村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无一起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件发生,南垣村回汉干部群众互相支持,亲如一家,保持了全村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
第四篇:会计工作如何促进经济发展
会计工作如何促进经济发展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的产生是基于人们管理生产的需要,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会计工作的开展又不断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今天我们主要来探讨一下,会计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
一、首先我们从会计与经济的关系来看。
会计工作与经济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离不开会计工作,而会计管理的根本任务是提高经济效益。会计方法的变革、发展总是以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为动力的。经济效益的衡量要借助于会计,经济效益的最佳化需要会计为其服务。
二、其次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
会计的发展,不仅与经济水平的提高有关,而且与经济形态的更替有关;而会计工作的不断完善又进一步反作用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从会计发展的历史主线看,每一次新旧经济形态的更替,都能促进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进而带动会计向前发展。与此同时,会计信息对于调节社会经济运作、管理国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利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又起到了加强和规范的作用
1、从原始社会末期至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劳动产品有了一定量的剩余,要进行储备、保管和分配,有了人类计量、记录的所得和所费。同时,管理者还要把所得和所费加以比较以便确定下一个阶段的生产,分配和消耗活动。开始了最简单最基本的会计雉形。会计计量、记录的出现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2、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奴隶主与封建地主最关心是如何保证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和损失,并不断地使其扩大。此时除了要有奴隶制和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外,还应有较为先进科学的计量,记录方法,能清楚准确地记录好这些财产的保值和增值情况,基于这种社会需要,人们开始对原始计量记录方法进行变革。从而出现了单式簿记法。单式簿记法的出现促进了社会的经济进一步的发展,为衡量生产力水平提供了一个记录依据。
3、12世纪末13世纪初当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货币在意大利北方几个城市开始萌芽的时候,旧的单式簿记法已不能适应新的生产力水平的需要,从而为复式簿记的产生和初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复式簿记从它的萌发发展到初步完备的形态,大致经历了300年左右的时间。这也正是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的阶段。商人,银行家,资本家他们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对会计工作也进行了不断的改善,就有了复式簿记的的初步成熟。18
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产业革命,给当时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由此引起了生产组织和经营形式的重大变革,工厂取代了家庭手工业和手工作坊,生产变成了由支付工资,购买原材料,并十分关心生产利润的企业主来领导,为成本会计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随之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需要的经营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出现,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也不仅仅是进行会计核算,还包括实施会计监督。除了两项基本职能外会计同时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于是注册会计师事业也随之发展起来。
4、我国的现阶段要发展经济更加离不开会计工作。经济效益的衡量必须借助于相互联系的指标体系,如资金、成本、利润。如果离开了以价值尺度为主要手段的会计核算,那么对经济效益的衡量将是盲目和空洞了。在世界经济发展高速的今天,如果没有会计工作,经济发展就难以衡量,经济发展就像一锅散沙。世界经济将会陷入瘫痪。
由此可见,在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里,会计工作对促进社会历史经济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从“结绳记事”,单式簿记法,复式簿记法,成本会计,至现在的“证——账——表”,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手工操作至会计电算化。无不证明会计工作一步步推动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
三、从会计工作的职能方面,会计工作能动地为促进经济发展服务。
会计工作可以能动地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现代会计工作不仅仅表现在事后衡量经济效益方面,还表现在可以通过分析、评价、监督等手段事先预测,能动地为经济效益服务。例如,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和人工,资金的使用和周转,资金收回与再投放等情况都可以通过会计信息来反映,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可以直接为企业的经营决策,为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服务。主要表现在:
1、通过会计基础工作,能够正确反映企业目前的经济状况,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没有会计工作,就难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是会计工作最基本职能。
2、通过加强会计监督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促时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必要的会计监督可以及时对经济活动中偏离目标的行为进行调控,使之按照既定目标运行。会计监督是会计的第二大基本职能。
3、通过合理的会计核算、分析、评价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发展飞速的社会,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加的要求,会计工作也不仅仅只是基本核算和监督,还要学会对原来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为促进经济发展服务。
4、会计工作还具有参与企业经营决策,预测经济前景的职能,是企业获得最佳经
济效益的重要条件。企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要使企业能不断地提高经济效益,投入的劳动消耗和物资消耗要少,产出的社会需要的产品要多又好。如何才能做到提高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决策。企业领导人员对提高经济效益做出的决定即决策,从而决定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在生产经营上;生产和销售什么产品,或提供什么服务,质量要求达到什么标准;在技术上,采用什么措施;在内部资源使用上,怎样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市场关系上,怎样疏通企业之间的渠道,密切企业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由于决策正确,使企业扭亏为盈的例子很多。而良好的会计工作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真实、准确、可靠、有用的信息。是决策正确与否的重要保证。
四、最后,我们再来谈谈,在知识经济和网络发达的今天,如何更好的开展会计工作,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知识经济将引起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这无疑会对会计系统产生巨大影响。经济发展决定会计发展方向和趋势,知识经济是高度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进一步加快我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进程和会计改革步伐。所以我们必须要
1、尽快更新观念;
2、加快会计制度改革步伐,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
3、加强新会计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高决策水平;
4、加强对我国会计计量的改革,如在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方面,我国应该推广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合理计量不同会计期间提取的折旧额。无形资产方面应扩大无形资产的范围,增加新的无形资产会计科目;对自创无形资产价值的计量方式应将其开发研制过程中的实际支出量与后期投入结合起来考虑,同时还应评估确认其市场价值。
5、加强会计教育,提高会计、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6、及时调整会计师行业发展目标,尽快增强实力,这样我们才能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站稳脚。
综上所述,会计工作与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关系。会计工作源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会计的发展是讲求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只有良好的会计工作才能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不良的失真的会计工作则可能阻碍经济发展。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式和社会变迁, 会计工作还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只有认清形势,加快会计的改革和创新,才能迎接新的挑战,并更好地发挥会计管理经济活动的功能,促进经济正常、有序、健康发展。
第五篇:财政促进经济发展
例分析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这一基本原理
河北省高邑县付村乡财政所积极实施培植财源工程,使昔日 以贫穷闻名 的付村乡变成了如今的“富村乡”。当年荒芜的岗坡上今天果实赢枝,工厂矗立。付村乡山高坡多地荒,财政收入1993 年以前在全县倒数第一。1 993 年,县财政局派出得力骨干来到乡财政所抓扶贫。他们很快提出一手抓特色农业,一手抓乡镇企业的治穷方案。乡财政所的同志请来了 农业专家“号脉”,得出结论: 此地适合发展果木“绿色” 经济。1 998 年财政所筹集资金1 0 万元,并派人同乡里的同志一起到山西选购梨和枣苗树种。经过技术培训的 130 户农民一次栽种成功。次年,大规模的种植在全乡推广。到去年,当地梨树枣树种植面积发展到 3000 亩,达32 万棵。以前付村乡一年的农业特产税只有 3 万元,而今年上半年即上缴60 万元。付村乡富产陶土,财政所利用陶土能生产瓷砖这一优势,从1996 年开始,帮助乡镇企业开发瓷砖产品。三年来,在县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财政所共筹集银行贷款1 000 多万元,帮助个人有偿借款330 万元,重点扶持了河北金马陶瓷厂、三信地砖厂的发展。扶起“龙头 ” 龙腾越。财政的有力扶持,使这些企业有了“造血功能”,满山的陶土变成了“金土”。几个龙头企业年纳税达到 250 万元。这些企业的崛起,带动了全乡个体企业的快速发展。到去年年底,这片荒岗上已崛起大中型陶瓷厂 42 家,织布厂 85 家,铸造、面粉等小型企业 57 家。付村乡 85%的财政收入来自 这些企业。经过多年精心扶持,如今付村乡绿色财源已漫坡遍岗,企业财源遍布全乡,财政收入由 1998 年的 440 多万元,增长到今年近千万元,一跃成为全省财政收入的排头兵。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是财政学的基本原理,也是财政工作者的工作指南。乡财政工作者积极实施培植财源工程,请专家为企业“号脉”,扶“龙头” 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强化其“造血功能”,给企业后劲,促进了 经济快速发展; 付村乡的经济发展了,财富增加了,财政收入也随之增加。这一事例充分说明经济与财政之间决定和积极的反作用关系。
这几年的财政政策对我们经济的影响,从对我们居民的生活影响方面看更直接些: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变好,出行、购物等方便,设施多了,生活变的有趣了,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丰富了,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农村居民的饮水、交通、就医、就学条件也有很大改善,免税、直补等措施收入有了提高。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措施多了,后顾之忧少了。
从国民经济的角度看,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一是交通等基础设施水平大幅度提高,高速路、高架桥、空客、和谐号等高科技装备将我们带入了暂新时代,最难完成的铁路也修到了拉萨,经济发展的交通通道已经接近完成或有了柜架,经济发展将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
二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基本解决或形成新的体系,人的难题快要得到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最大包袱即将减轻,为经济发展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三是从金融、证券、期货的高端市场到分地区、分城市的专业化的批发、零售市场等越来越完善,一个具有新时期、跨国、跨地区的立体融资、投资、盈利经营的大规模市场化基本建成,货物、资金的流动速度离科幻社会的流动速度也差距不大了。
四是文化、教育、卫生等服务体系的建设很快,每一个国人都有了共同的体验。公共服务中监视器的安装、警察限时到现场,让居民在安全方面有了安心的感觉。。。
五是注资、融资多了些大规模、高科技的大中型企业,由你随便选个汽车制造厂就知道什么是生产速度,什么是效率。总之,处在这个时代的人是幸福的,财政政策的好处无处不在,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
广东梅州市五华县财政“五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012-3-19 17:34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2012年是“十二五”时期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一年。广东梅州市五华财政部门紧紧围绕财政工作中心,通过“五个全力”,全面推进财政各项工作。
一是全力组织财政收入。
坚持以抓收入为中心,严格落实领导抓收入责任制,继续加强财税联席会商,强化收入征管,力促收入增长。同时认真做好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工作,确保罚没资金和各项规费收入及时上缴入库,切实增强财政调控能力。
二是全力争取上级财力支持。
继续保持和上级财政的密切沟通联系,充分反映我县经济发展状况和财政困难实际,争取更多的财力支持,努力在争取上级支持收入上实现新突破,缓解当前我县财政困难矛盾,保障五华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提速发展。
三是全力加快培植财源。
以筹资支持建设完善工业园区为载体,通过发挥财政政策、资金引导作用,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努力培植财源。
四是全力保障改善民生。
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行政支出,将县本级新增财力全部用于民生领域,确保持续改善民生。五是全力提升资金使用绩效。不断完善财政资金监管的制度建设,规范财政资金的拨付、使用监管程序,制定切合实际的绩效考评办法,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分体系,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发挥财政职能 促进经济发展
2011-08-18 来源:未知
作者:吕军
参与讨论:会计论坛
【会计网校课程打折优惠,火爆招生中】 【华尔街算法+清华大学智脑,打造A股投资新武
器】
【2012初、中级职称考试保过班:五大班次+内部资料精华班+辅导教材=300元/科!】
湖北省郧县位于鄂西北山区,是一个集“老、少、穷”于一身的国家级贫困县,是南水北调水源区,是一个农业大县,走的是工业强县之路。自省委、省政府把郧县确定为发挥财政职能促进新型工业化和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县以来,县委、县政府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动力,以“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力推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省、市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突出工业强县,突出产业培植,突出招商引资,突出创优环境。初步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为基础,以汽车及配套产业为支撑,以培植文化旅游业为重点,以矿产品深加工业为补充的四大支柱产业格局。为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郧县经济发展的特点
1、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壮大
2010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69.4亿元,同比增长42.2%;工业增加值19亿元,同比增长41.7%;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0.17亿元,同比增长51.7%;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14亿元,同比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位居十堰市第一。工业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47.6%;工业化率达到42%。全县经济呈现快速强势增长态势。
2、重点项目推进迅速,拉动效益明显增强
部分新投产项目产能得到充分发挥,新增产值较大,带动作用明显。金龙二期、佳恒二期、神河联达轻型载重车、天神乳化炸药、康迪药业扩能等项目的投产,新增产值6.6亿元,带动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增长37.8个百分点。
3、重点企业增势强劲,效益明显提升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4家,其中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24家,过3000万元的企业20家,过5000万元的企业14家,过亿元的企业11家,完成产值36.9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的73.5%,同比增长54.4%,增幅比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高出8.4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到82%.2010年,工业经济实现利润1.1亿元,上缴税金1.8亿元,分别比“十一五”初增长69%、84%。
4、财力进一步扩张
在工业经济的强力支撑下,2010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8.61亿元,同比增长136%,剔除南水北调耕地占用税43700万元之后,县域内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4.24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27.5%,年均增长率为21.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24亿元,同比增长241%,剔除南水北调耕地占用税43700万元之后,县域内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7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62.4%;年均增长率为21.3%;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增幅全市排名第一。
5、发展后劲得到进一步增强
2010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9亿元(现价),比2005年增长117.4%,年均增长1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亿元,比2005年增长110.9%,年均增长20.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亿元,是2005年的6.7倍,年均增长46.1%。五年累计投资达到90.9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5倍。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动力。
二、财政服务工业经济的具体做法
1、围绕关键点,积极服务“工业强县”发展战略,优化县域经济发展大环境
工业兴,则县域经济实力强。抓住了工业,就抓住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要想一个县大办工业、办大工业,单靠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依靠县委、县政府对工业经济的重视和全社会对发展工业经济的支持。一是县委、县政府先后提出了“一主四化”(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工业化为龙头,以市场化为取向,以农业产业化为支撑,以城镇化为载体)方针、“一主两翼”(以生态经济为主导,以工业制造业和绿色产业为两翼)和四大支柱产业(汽车及配套产业、矿产品深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文化旅游业)布局及工业“1235”(产值过百亿企业1家,规模以上企业200家,产值过亿元企业30家,打造商用车、铸锻、液压、石材加工、农产品加工5大产业集群)工程发展战略,明确了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统一了全县上下的思想认识。二是建立了县领导包点联系重点企业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的制度,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领导保障。三是举全县之力,扶持工业经济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123”工程政策补充规定》、《郧县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补充规定》等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24个,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四是结合郧县实际,在全县开展了“企业服务年”和“企业发展年”活动,增强了全社会服务企业发展的意识,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优化了工业经济发展环境。
2、找准切入点,加大工作力度,全方位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积极开展“企业服务年”、“企业发展年”活动,多角度、全方位服务企业发展。一是加大技术服务,指导重点民营企业财务人员熟练掌握使用新的企业财务会计业务,并使其按要求准确、完整报送财务信息,及时把握了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动态。二是加大制度服务,开展了对企业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及时将省厅企业处汇编的企业财务制度分送到重点企业,使企业能够合法经营,依法维权,受到了企业的普遍欢迎。三是加大资金服务,县财政预算内安排的技改贴息资金、新产品创新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等专项资金向跟踪企业倾斜,全年共拨付各类财政扶持资金240多万元。四是加大融资服务,积极向上争取间隙资金,对那些经济效益好、信誉程度高、产品有市场、担保手续齐全的企业重点投放,解决其流动资金紧张的压力,促其效益的稳步增长。五是加大协调服务,会同企改办、医保、劳动、民政等部门及时化解部分改制企业的遗留问题,为这些企业稳定、持续、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3、把握着力点,明确工作主攻方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一是积极执行政策,刺激企业发展。按照县政府《关于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严格落实县级财政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资金。仅2010年就落实各类财政扶持、奖励资金99.7万元,同时对企业申报的技改贴息项目和科技创新项目,经会同县经济、科技等相关部门认真筛选审核后,及时划拨各类扶持资金200余万元,达到 “雪中送炭”效果。坚持对重点企业纳税和各银行金融机构实施考核奖励机制,参照上年标准拟对40个企业法人代表纳税按同比增长的地方留用部分的4%给予了一定的奖励,提高了金融机构贷款融资的积极性,2010全县金融机构为企业融资达到近8亿元。二是减负减压,促进企业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争取省市财政间隙资金1030万元,对湖北神河汽车改装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线沼气车生产线工程建设给予了400万元的资金支持;帮助佳恒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对其二期工业园建设筹措资金600万元,确保了按期投产;为义兴公司、神河集团、天神公司等企业融资近4000万元,确保了这些企业的重点项目相继投入运行,为我县财政收入的增长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确保了骨干纳税大户的满负荷生产。三是争取项目资金,引导企业发展。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明确发展方向,建立健全工业经济发展项目库,积极引导企业走低耗能、高科技、高产值的内涵式发展之路。2010共争取国家及省级项目资金960万元,帮助佳恒液压、金龙水泥、兴升科技等多家企业完成了各项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项目。完善全县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与科技创新项目库,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
4、排除难点,想尽办法,切实解决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充分发挥财政间歇的资金效益,积极解决企业结算承兑贴现难的问题,2010共为8家企业2500余万元承兑汇票办理了低利率贴现业务,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财务费用。二是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效益,积极解决企业新产品开发和技改扩能资金投入不足问题。每年县财政预算安排各项扶持资金共计310万元,其中科技创新资金100万元、技改贴息资金200万元、招商引资奖励资金70万元、法人代表奖励40万元。有效调动了企业运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促进了县域骨干企业整体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三是充分发挥财政信用担保效应,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县财政连续3年累计投入1000万元资金成立了目前全省规模最大的县级投资担保公司,注册资金达到1.2亿元,担保能力达到12亿元,仅2010就为郧县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融资2.2亿元,极大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难题。四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调控作用,切实解决企业拓展空间问题,对新上的重点工业项目土地出让金先征后返,进驻工业园区的“三通一平”的硬环境财政投入年均500万元以上,有效地拓展了企业的发展空间。
5、培育亮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一是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2010年,及时、足额、合规地划拨了33个单位省市县各类科技专项资金749万元,带动全县企业科研投入达1.3亿元,占全县GDP比重0.26%,有力地促进了县科技管理及技术创新,全年研究高新技术产品37个、新产品310个。湖北天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国家支持科技创新资金80万元后,公司当年科技投入500多万元,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利税达到了3668万元,创历史最高,先后获得“湖北省科技成长型企业”、“湖北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郧县工业经济十强企业”称号,迅速成长为一个集高科技产品和现代化管理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全县高薪技术企业达到6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0.33亿元,增加值3.10亿元,同比增长22.9%,39.4%.二是大力扶持产业集群发展。按照“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方针,积极服务支持产业集群发展。2010整合划拨产业集群项目发展资金近300多万元,极大地促进了具有郧县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以神河牌改装车、半挂车和联达牌农用车为主体的鄂西北特种车及专用车基地,以金龙牌水泥为品牌的建材产业,以天神公司“开天牌”乳化炸药为标志的药化产业,以佳恒公司、义兴公司、郧齿公司、凯琦公司、兴升公司为骨干的机械加工产业,以谭山米黄玉为代表的矿产开采加工,以渝川公司“武当红”品牌为核心的农业产业等产业集群;2010年产业集群完成工业增加值14亿元,上缴税金1.5亿元。产业集群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工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三是大力发展园区工业。突出汽车及汽车配件、化工产业、旅游休闲、绿色农业产业等特色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产业发展的平台,提升了园区开发水平。2010年郧县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30.35亿元,同比上升14.1%,成为郧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6、控制风险点,强化管理和监督,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
一是把日常财务信息报送和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的申报使用相结合。根据县财政预算内安排的科技创新基金拟定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改变了以前项目多、支持额度小、效益发挥低的状况,明确了资金支持的重点、方式、申报程序、评审标准、项目管理及检查监督等,把日常报表报送数据和申报数据进行核对,提高了项目申报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使报表报送,项目审核和资金监管有机结合,达到了“诚实申报、公平受理、重点支持、效果明显”的目的,也促使纳入编报范围的企业及时、准确地送报表。二是把日常财务信息报送和省市财政专项资金的申报使用相结合。加强了对省、市财政拨付郧县企业项目资金的监管,使其核算规范,专款专用,效益得到最大发挥。特别是2010年2月对十堰佳恒液压机械有限公司600万元和神河集团400万元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风险控制及绩效情况进行重点跟踪管理。完善风险控制机制,严格按省厅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操作,要求企业必须提供优良的资产作抵押,对企业的资信程度进行全面的考核分析,最大程度地预防融资风险,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及时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帮助解决运营中的涉及财政政策兑现的问题,逐月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同时督促企业加强管理,按时还款,截至11月30日,已全部收清本息入库。三是把企业财务监管和财政资金有偿使用风险相结合,加大财政周转金的回收力度,依据企业改制方案或法院对破产企业的破产裁定书裁决的财政周转金受偿比例,重新对新企业办理转借手续,理顺财政与企业法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采取政策、法律、经济及发放债权催收通知等手段,加大清收力度,全年共发放催收通知书13份,回收周转金20万元。四是把日常财务信息和“十二五”郧县重点企业及重点项目发展目标预测相结合。全县到“十二五”末需完成财政收入10亿元,为了科学预测县域工业经济“十二五”规划、实现工业经济对财政贡献达到60%的目标,我们结合快报和年报数据,确定纳入规划预测范围的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9户、3000万元以下规模以上企业85户、大型工业园区项目8个科学编制了县域工业经济“十二五”规划,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县工业产值将达到198亿元,工业经济对全县GDP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70亿元,实现利润10.7亿元,工业企业上交税金达到6.3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63%以上。
虽然郧县政府在服务和支持地方工业经济发展中作出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一点成绩,但我们毕竟属于山区贫困县,服务和支持工业经济发展仍然任重道远。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和首要任务,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财政负有重要职责,充分发挥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调控等重要职能作用,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经济发展方式即经济发展的具体形式。早在1995年,党中央就针对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明确提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但是,由于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如发展的战略思想、传统的经济体制、长期形成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等原因,我们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并不尽如人意。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们经济发展中的不合理因素充分暴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跨入更高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从国内经济发展来看,2009年,我国人均GDP接近3700美元,自治区人均GDP达到5888美元,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有研究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与约束将空前增大,同时收入差距扩大造成的社会矛盾将集中多发,持续协调发展的难度大大增加,粗放增长的模式必然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需要。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暴露得更加明显。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2009年全国68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产量同比增长11.27%,销售收入却同比下降10.14%,利润也下降33.62%。这说明,依靠资源消耗维持的增长趋势是不可持续的,也反映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表面上影响的是经济增长速度,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第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增长不等于发展,今后我们还必须像抓强区指标那样抓富民指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在重要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必须考虑经济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遗害子孙后代为代价,要以提高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进步为目标。,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促进郧县工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