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财政现状的思考5篇

时间:2019-05-12 21:3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镇财政现状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镇财政现状的思考》。

第一篇:乡镇财政现状的思考

乡镇财政现状的思考

“>乡镇财政现状的思考2007-02-02 21:56:06

乡镇财政是我国财政体系中的基础环节,从年代中期建立以来,获得了迅速发展,已成为不可替代的一级财政,随着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县乡财政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极大地激发了乡镇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促进了乡镇财政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乡镇财政改革相对滞后,潜伏于乡镇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地方财政中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乡镇财政困难加重,制约了乡镇财政职能作用的正常发挥。认真研究和解决乡镇财政问题,已成为当前财政经济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乡镇财政存在的主要问题、灶内财力紧张。突出表现为乡镇财政预算内收支难以为继,不得不从其他渠道筹措资金。××年××县××镇的预算内财力仅为×××万元,而预算内支出却高达×××万元,支出缺口××万元。从××年到××年,该县乡镇财政调入预算外资金高达×××万元。预算内财力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

⒉拖欠工资严重。乡镇财政无力发工资,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无力兑现增资政策。比如,××年,××镇财政执行中央号文件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增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时,因无财力,只给职工兑现了中央补助的那一部分,而由地方财政给的那部分均未兑现。其二,即使按目前乡镇自己预算安排的人员经费,也不能按时足额发放。××镇到××年月份拖欠职工工资高达××万元。

⒊经费严重匮乏。乡镇人员工资支出占乡镇财政支出相当大的比重,有的甚至高达以上,属于不折不扣的“吃饭财政”,办公、事业经费明显不足。乡镇行

政事业单位大多依靠收费、罚款等来解决问题。至于教育、卫生等事业发展经费,则是能拖就拖,拖不过去就通过集资、借贷来救急。

⒋政府债台高筑。××镇截止到××年底,负债总额达到×××万元,比该镇××年度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还多出近一倍。问题还在于,乡镇政府的借款要么用于发工资,要么用于“普九”等升级达标消费性支出,要么用来兴办乡镇企业,但由于乡镇企业成活率低,乡镇政府的借款行为基本不能提高其未来的收入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财政是乡镇一级政府,行政和发展事业的物质基础,乡镇财政一旦发生问题,其引发的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因为,乡镇政府财政紧张,难以满足基本需要,便会引发各种“搭车收费”和乱收费,如治安部门向当事人收取“办案经费”,结婚登记收取的“登记费”等等。这不仅会扰乱正常的社会分配秩序,加重企业和农民的

负担,而且会降低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危及乡镇政权的稳定。

二、乡镇财政困难形成的原因

乡镇财政困难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经济基础薄弱、财源匮乏是最根本原因,财政、财务管理混乱等人为因素所起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

⒈体制不够完善,制约乡镇财政的发展。县对乡镇虽然确定了乡镇财政体制,但是,在体制的制定时,不注重壮大乡镇财政实力,而偏重于上级对财力的集中,这既不符合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又不利于调动乡镇培植财源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使乡镇财政缺乏可靠的财源基础,现行财政体制也内容显示出,财权与事权不尽统一,责、权、利没有很好的结合。

⒉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落后,财源不旺,是乡镇财政困难的基本原因。目前乡镇经济普遍发展较慢,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总量明显偏低。二是

产业结构以传统农业为主,传统种植业仍是这些乡镇的主业。三是二、三产业规模小。多数乡镇只有

一、两家砖瓦厂或榨油厂,个体私营经济既少且小又散。反映在财政收入上,就是这些乡镇的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有的甚至达。

由于乡镇经济规模偏小,再加上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含税量”小,这些乡镇财政收入规模明显偏小,增长也比较缓慢。

⒊财政供养人口膨胀。目前乡镇财政供养人员过多、增长过快的矛盾也越突出,有的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增长明显快于财政收入增长,财政增收部分基本上被新增人员吃掉了。

⒋预算管理松懈。乡镇财政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因经济落后,组织收入十分困难,收支矛盾比较尖锐;另一方面预算管理松弛,乱花钱、挥霍浪费严重。比如,一些乡镇,在年终间发放名目繁多的奖金、补贴,如精

神文明奖、爱国卫生奖、综合治理奖等等,多者人均高达××××—××××元。有的乡镇尽管工资都发不出去,但每年的吃喝招待却要花掉××—××万元,有的高达××多万元。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个别乡镇负责人“以权代法”,随意更改、调整预算的现象非常突出,预算难以发挥应有的制约作用。

⒌预算外资金得不到有效管理,乡镇财政职能弱化。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和《四川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的要求和规定,乡镇财政具有管理预算内、外资金的职责,但目前大部分乡镇财政预算外资金由农经站或其他部门管理。而且相当部分资金由县级主管部门集中安排,不仅剥夺了乡镇财政预算外资金使用的自主权,也违背了政策、法律的规定。乡镇财政的调节、调控、监督职能很难得到正常发挥。

⒍“政绩工程”和升级达标项目过

多过滥。目前我国乡镇政府每一届的任期较短,一般只有三年。许多乡镇领导班子为在任期内建几个“出彩”的项目,总是千方百计上一些“政绩工程”,到头来不是因为项目选择不当打了“水漂”,就是由于管理不善交了“学费”,使乡镇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另外,名目繁多的“升级达标”活动使本已困难的乡镇财政雪上加霜。应该讲,适度搞一些达示升级活动,的确能够直到促进乡镇重点事业发展的作用。但如果“标准”定得过高,超过了乡镇财政的承受能力,强制搞“一刀切”,就会给乡镇造成很大压力,为了完成任务,许多乡镇被迫集资、募捐甚至借贷,给财政的正常运行埋下很大隐患。

三、乡镇财政建设的基本途径

尽管造成乡镇财政困难的原因错综复杂,但可供选择的对策措施也很多。从长远来看,最根本的是要积极发展经济,壮大乡镇财政实力。近期,则要本着“内部挖潜为主、上级帮助为辅”的原

则,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努力解决好乡镇政府最基本的财力需要。

⒈完善适应分税制的乡镇财政体制。完善县对乡镇的财政体制,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即:事权与财权相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县、乡利益兼顾,有利于调动各级理财的积极性;规范运行,有利于实际操作。在这三个原则下,合理划分收支范围,科学确定收支基数,建立起适应分税制的乡镇财政体制。乡镇财政体制一经确定,至少应保持年以上的稳定期,与一届政府的任期相衔接,不可频繁变动。在保持相对稳定、切实可行的财政体制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对乡镇的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就会有效地巩固乡镇财政的实体地位。

⒉加强乡镇财源建设,促进乡镇经济增长。乡镇财源建设主要应立足农业,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优化农村产品、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培植效益型乡

镇财源。一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逐步改变粮经比例,提高多种经营收益在整个农业收益中的比重。二是加大农村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搞活个体私营经济。三是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努力抓好乡镇企业的发展。四是结合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促进农村产品的商品化,提高农业对财政的贡献率。

⒊加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解决乡镇预算约束软化、支出随意问题,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实践证明,在目前情况下,依靠乡镇同级甚至下级的力量来实现这种约束是不现实的,必须强化县级财政对乡镇财政的监督。推行一方面乡镇预算仍然由乡镇财政编制,乡镇人代会审议批准,上级政府部门不予于预,以体现“乡事乡办,乡财乡理”的原则;另一方面乡镇预算经乡镇人大批准后,交付县级财政部门主管,由其对乡镇财政的预算执行进行把关。这样做,目的是要在乡镇财政的预算执

行环节加一个“阀门”,促进乡镇政府依法理财,减少人为的理财失误和短期行为。与此相配套,上级财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乡镇财政人员的辅导和培训,帮助他们搞好收支测算,提高预算的编制质量和可操作性。对乡镇主要领导人要实行离任审计,严禁乡镇政府或财政部门盲目举债和为他人担保。

⒋试行“零户统管”,强化乡镇财务管理。乡镇在保持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由总预算会计对各单位会计事务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各单位只设出纳人员,不再单独设置会计人员。同时,将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帐务管理中,通过计算机对各单位的人员情况、工资数额、各种帐务以及报表进行管理,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更能及时、准确地反映财务收支情况,这样一来,就将各单位的收支行为直接置于财政部门的审查和监督之下,切实起到维护财经纪律和财经秩序的作用。

⒌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提高乡镇财政的保障水平。目前大部分乡镇的预算外资金收入规模一般都高于预算内收入规模,这种“内紧外松”的现象是极不合理的,不仅严重影响了乡镇财力的合理配置,而且导致了预算内工资难以保障、预算外却在发奖金、补贴的奇怪现象。因此,首先完善管理机制,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综合预算。年初对各单位制定出预算外收支计划,与预算内收支计划合并下达,通过预算手段约束预算外资金收支行为,逐步达到健全机制,理顺渠道,规范管理,强化职能的目的。其次,抓好其他资金的管理。如:学校的代管资金,对这些资金实行财政专户储存,并规范单位的收支帐户,每个单位只允许开设一个支出帐户乡镇财政在划拨单位预算内、外款时均划拨到同一个支出帐户上。

⒍实行精兵简政,减少财政供养人口。一是要尽快实行“控制增量,内部调剂”制度,加强乡镇财政供养人员的源头

控制。除国家政策硬性规定的必须接受人员外,其余人员暂停接受。如果某单位急需人员,可以在现有财政供养人员中进行内部调剂。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实行自主择业。二是要合并乡镇机构,清理临时和超编人员。乡镇政府机构的设立,应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确定,不必强求上下对口。对于职能相近的部门可以进行合并。如农经站与农技站。而对计划经济时期成立的一些事业机构,如农机站、卫生院等,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尽快将其推向市场。同时,要彻底清退编外人员和临时工作人员,进一步挖掘节支潜力。三是要调整乡镇布局,扩大单个乡镇规模,以减少乡镇行政管理人员,降低公共支出成本,乡镇规模也不是越大越有效益,关键是要“适当”,以有利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原则。

⒎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确保乡镇基

本财政能力。解决乡镇财政问题,首先需要乡镇一级眼睛向内,增收节支、自力更生。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这些乡镇经济发展十分落后,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很难走出困境,外部的扶持和帮助是必要的。要在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体制的基础上,加大县对乡的转移支付力度,使每个乡镇都有履行职能所需的基本财力。

⒏清理整顿上级部门的各种指令性支出。上级政府的达标升级活动和各种最低支出标准规定,实质上是对乡镇政府财政自主权的干预,是不符合“权、责、利相统一”的分税制基本精神的。上级部门应该尽量减少类似的行政指令,对现行的不合理的达标升级活动和最低支出规定,要坚决予以取缔;确需保留的,也要充分考虑乡镇实际及财政能力,进一步修改完善,避免“一刀切”。

第二篇:乡镇财政现状及对策思考

乡镇财政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财政二十多年来,较好地发挥了乡镇财政生财、聚财和理财功能,在保证农村基层政权正常运转、推进乡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目前我县乡镇财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凸现,严重制约了乡镇

政府职能的实施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我县乡镇财政管理工作,客观分析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财政改革和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我县乡镇财政现状及问题

1、财源后劲不足。预算内收入方面,目前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决定的地方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难以有很大的突破,我县可用财力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的差距不断扩大,县级可用财力增长趋缓,县财政难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给予乡镇较大的财力。预算外收入方面,近几年因行政管理权限调整,相应的收费和罚没权限上划,大都由块块管理改为条条管理,乡镇预算外收入的范围和规模锐减。同时由于乡镇企业基本为零。在强大的改革力度下,[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乡镇财政以往弥补收支缺口的渠道全部瘫痪,财政困难和其他诸多问题暴露无遗。

2、财政负担沉重。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承担了大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行政运行机制导致了乡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普遍。目前,全县乡镇不论地域范围大小、人口多少,党委、人大、政府三套领导班子成员都在10人以上,各个岗位设置面面俱到。人员既有行政编制的国家干部,也有其他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制人员,还有乡镇招聘的工作人员,少则几十人,多者上百人。乡镇机构庞大,人员经费支出成为乡镇财政负担沉重的主要部分。其次,近年来幅度较大的职工增资,教育事业硬件投入等快速增长,支出的包袱越背越重。据统计,全县乡镇财政供养人员从1995年的几千人,到2004年的近万人,2004年人员经费在乡镇财政支出中占到了80。按照目前我县乡镇政府的操作和运行情况,维持一个乡镇政府正常运转的经费一年至少在200-300万元,部分乡镇若没有县财政补助,其收入连保证其最基本的“吃饭”经费都有困难。加上乡镇历年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解决人员及公用经费超支所欠下的债务,乡镇政府性债务大量增加。

3、财政管理乏力。按照我国《预算法》的规定和公共财政建设的要求,乡镇财政必须建立收支预算,并由乡镇人大通过每年的预决算报告。乡镇预算应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编制,不搞赤字预算。乡镇财政往往由乡镇长“一支笔”审批,整个财政收支仅凭乡镇少数领导随意确定,在缺乏必要的民主监督机制的情况下,造成部分乡镇财政收支“失控”。有的乡镇在用车、业务招待、通讯工具、各种名目繁多的补贴等方面超标准,超范围,不但加剧了乡镇财政的困难,也为乡镇干部滋生腐败现象提供了“温床”。同时多年来,一些乡镇政府不顾农村经济实际状况,不顾财政承受能力,为了弥补经费不足或搞基础性、消费性建设,盲目地向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甚至个人举债,有些乡镇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以政府签字或担保形式帮企业上项目、找资金;有的挪用专项资金用于非生产性开支,使乡镇政府财政赤字和不良债务大量增加,债务包袱沉重。据统计,截止2004年底,全县25个乡镇中,乡村两级债务账面金额达5亿元。而这只是帐面上反映出来的“显性”部分。此外尚有大量的名义上虽不直接属乡镇财政负担,但最终仍将由乡镇政府或乡镇财政负担的“隐性”债务存在。目前,乡镇债务还有继续蔓延、扩大的趋势。

4、乡镇财政收入水分过大,乡镇日常运转非常空难。由于我县地处苏北偏僻地带,地理及历史原因,社会经济发展一直滞后,乡镇工业一片空白,乡镇其他贸易相对不算发达,税源几近枯竭。但是由于其他原因我县乡镇财政收入任务却一直居高不下,财政收入任务的制定基本没有考虑乡镇实际情况,乡镇领导为完成财政收入任务想出的办法真是五花八门,但不外乎是举债“垫税”、“空转”、引税等空手道的手法,这样做的直接危害一是乡镇表面上财政收入任务完成了,上下皆大欢喜,但乡镇的可用财力却没有增加,第二年乡镇的收入任务却又上去了,导致一系列的恶性循环。二是扰乱国家税收秩序,导致税收流失。乡镇由于没有税源,但为完成任务大肆拉引税收,在拉引税收的同时给予纳税户高额的回扣,引起纳税户纷纷为少交纳税收异地交纳或偷漏税。三是导致大量举债,引发新一轮社会不稳定因素。有的乡镇为完成税收任务及上级的配套资金任务,层层下指标,导致一些乡

镇单位、个人纷纷举债完成任务。既增加乡镇新的债务,又留下新的社会稳定的隐患。

三、加强我县乡镇财政建设的若干思考

乡镇财政困难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解决乡镇财政困难,加强乡镇财政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我们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紧密结合实际,从促进乡镇经济发展、培

植乡镇财源这一根本出发,通过理顺体制,健全制度,完善机构,加强乡镇财政干部队伍建设,规范职能等多方面入手,建立起功能比较齐全,管理科学的新型乡镇财政。

(一)加快经济发展,为乡镇财政培植充裕的财源经济决定财政,解决当前乡镇财政困难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发展乡镇经济。因此,各乡镇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一第一要务,积极探索发展经济的新路子,因地制宜、涵养和培植后续财源。首先,乡镇政府要根据全县的统一规划与布局,充分利用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和已有的政策优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积极发展对地方财政贡献大的产业,做大地方财政收入这块蛋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为契机,拓展财源建设空间,加大乡镇财源建设力度。同时上级党委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适当给予倾斜,把便于乡镇管理的收入下放到乡镇,把发展经济新增加的收入大部分留给乡镇,以调动乡镇干部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乡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协调发展。其次,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管理职能,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经营,切实管理好、使用好乡镇集体资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实现乡镇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为乡镇财政提供充裕的、直接的财源。三是乡镇在发展经济中,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切不可不顾乡镇财政的实际承受能力,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严格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切忌少数领导“拍脑袋定项目”,违背市场规律,造成乡镇有限资源的浪费。否则不仅不能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反而会使乡镇背上沉重的包袱。

(二)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科学合理的乡镇财政体制,是建立和完善乡镇财政的核心,是巩固乡镇财政的基础。我县乡镇财政建立二十年来,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不断得到调整和完善,但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的要求和近几年执行的情况来看,尚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根据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实际情况,在综合考虑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税源基础、财政收支规模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结合省里的乡镇财政改革契机全面推行“乡财乡用县管”模式,即县和乡镇财政的预算管理权限不变,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实行预算共编、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财政管理模式,由县财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监督乡镇财政收支。从近期看,加强乡镇财政体制建设要科学界定乡镇财权和事权。遵循财权与事权相统一、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将面向乡镇和适合乡镇管理的人、财、物权力下放到乡镇,改变“财权在上,事权在乡”、财权制约事权的不正常现象,真正做到“乡镇事乡镇办,乡镇财乡镇管”,使乡镇财政成为真正的实体财政。同时要合理划定乡镇财政收支范围,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创新支出管理理制度。在安排专项资金时要尽量少要求或不要求乡镇安排配套资金,以减轻乡镇支出压力;部门委托乡镇承办的事务,要足额安排专项经费,不留缺口。

(三)建章立制,切实加强乡镇财政监督管理。一要严格预算管理。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合理划定乡镇财政收支范围。一方面按税种划分收入范围,建立相对独立的乡镇财政税收体系,将属于乡镇征收和有利于乡镇征管的税种列入乡镇固定收入;另一方面按事权划分支出范围。按照公共财政的框架,将乡镇职能明确定位在保证乡镇政府正常运转、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上来。优化乡镇财政支出结构,有条件的乡镇积极推行乡镇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设立财政结算中心。不搞赤字预算,财政预算须经人代会审查批准后方能执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乡镇领导不得擅自调整或改变。二要完善乡镇财政开支审批制度。建立由乡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乡镇长、纪检书记、乡镇财政办公室负责人等组成的乡镇财政财务管理领导小组,在限额以下由乡镇长“一支笔”审批,限额以上的定期由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审核,重大开支项目提交乡镇党委讨论决定。三要完善乡镇基本建设项目财政审批制度。规定凡需乡镇财政投入资金的一切基本建设项目,除了按照原规定报有关部门审批以外,在立项前,要报送上级财政部门审查资金来源,上级财政部门拥有项目否决权。凡未经上级财政部门审查同意的,不得立项,更不准擅自开工建设,否则要追究乡镇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四要规范乡镇干部奖金、福利、补贴发放制度和接待费用管理。县有关职能部门应根据乡镇财政收支的实际情况,确定几档不同的福利发放和政府接待列支范围的上限标准,对各类奖金、福利、补贴发放实行“上有封顶,下不保底”办法;严格控制接待费用,减轻支出压力,并将每年的接待费用支出情况作为单项考核指标进行考核。五要加强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建设。乡镇财政所作为乡镇政府的重要综合经济职能部门,实行乡镇政府与县财政双重管理,经费由县财政统一核拨,人员和业务由财政局统一负责管理。

(四)强化责任,压缩乡镇负债,消化财政赤字。乡镇政府性债务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是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也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要积极推行“制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具体要求,全面清查乡镇的政府性债务,摸清家底,分析查找债务形成的原因、规模和结构。制定分阶段化解的目标和步骤,并结合当地实际,对各类债务“区别对待,分类化解”。探索研究债权债务抵冲、盘活存量资产、增收节支等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稳妥地开展债务化解工作。县里要与乡镇签订压缩负债的责任状,把乡镇债务的压缩情况与乡镇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的业绩考核相挂钩,实行“三保三挂”,即在消化财政赤字和压缩负债时,确保乡镇当年财政收入计划的完成,确保乡镇当年财政收支平衡,确保乡镇当年消化财政赤字目标的完成,乡镇当年消化财政赤字和负债情况与乡镇当年分成挂钩,财政给予消化财政赤字的补助挂钩,与乡镇干部当年的奖励挂钩。对于不能完成当年消化财政赤字和负债目标的乡镇,要对乡镇领导班子当年考核与奖励给予严格限制,采取主要领导干部不准提拔或交流等措施,同时积极采取严控新债的管理办法从而加大乡镇领导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切实把乡镇的财政赤字和负债压缩下来。

第三篇:对我县乡镇财政运行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每到年头岁尾,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找钱”,找财政拔、找银行贷、找个人借,以度“年关”,从而保障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出现这种状况,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财政,乡镇财政的职能作用是怎样发挥的呢?为此,笔者深入部分乡镇调研,与乡镇探讨分析乡镇财政运转困难的内在原因,并据自已多年从事乡镇财政工作的实践,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乡镇财政运转困难的现状

乡镇财政收入的好坏、支出结构的优劣、保障力度的大小,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近几年我县乡镇财政资金不足,保障乏力,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乡镇政府公用经费明显不够。一是政府正常运转的经费不够。虽然近年县财政通过增加税收、调整体制等方式增大了乡镇财政总量,同时也加大了资金拔付力度,但没有将乡镇负债考虑在内,很多乡镇每年归还部分新老债务(10万元以上,占到公用经费年预算额的一半多)后,用于运转的经费就不够了。二是发展社会事业的经费不够。民政方面,敬老院的修缮、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所需经费不够;安全方面,突发事件的解决处理经费不够;计生方面,计生服务站人员工资不能保证、手术费不够等。要想解决点具体问题,就得“等、靠、要”。要么向上级财政伸手要钱,要么通过各种途径“争取资金”,要么等上级出台政策(如我县农村医保、低保),乡镇财政已没有能力来助推社会事业发展。

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提供太少。政府职能转变后,乡镇政府亦从直接经济管理转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上,可财力有限,能提供的公共服务明显偏少。一是公共安全方面,我县近年来安全监管工作抓得很紧,亦明确了乡镇“安办”在工作中有一定的行政处罚权,故“安办”还算是一个“有钱”的部门,日常工作能正常开展。但若要完善场镇消防设施、拆除大型的危险建筑等就无能为力。二是为“三农”服务方面,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是我们发展农村经济的目标与方向,乡镇也是在全力推进,可“力”太小故“效”太差。县上强力推动农业四大产业,要求“一乡一品”,做出本文由文秘知音网提供,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更多文章特色,但很少有乡镇形成了(乡)镇域经济的支撑产业。乡镇政府在政策引导、示范带动、新技术推广等方面,没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缺经费就是一个重要原因。

乡镇政府公信力下降很快。政府的诚信度越高,工作开展就越顺利。然而,我们不得不尴尬的承认,乡镇政府的公信力越来越低,诚信度快速下降。一是群众信任度下降,平时的一些工作安排如维修学校、整修村道、归还某笔欠款(如普九借款)或是修建农业产业化需要的配套设施等,时常因财政资金不足无法兑现,就会得到老百姓“说话不算话”、“不讲信用”的评价。二是干部积极性下降。有些乡镇职工津贴发不起或是发不全,干部就不愿垫付如差旅费、购买小型办公用品等费用,工作积极性就不会很高;在干部交流过程中,一些在县级部门工作的同志就不愿到乡镇工作,因为“乡镇好困难哦”。

乡镇财政运转困难的内在因素

乡镇财政曾经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国家各项改革政策不断出台,特别是在农村实施税费改革以来,各种条件不断的变化促使乡镇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运转出现了较大的困难。

经济增长缓慢,发展后劲乏力,是乡镇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我县绝大多数乡镇都是农业镇,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发展尚未起步,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有的乡镇自从改革开放至今招商引资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几乎没有上过工业项目,尚处于农业经济社会状态,经济发展普遍较慢。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总量明显偏低。二是产业结构以传统农业为主,传统种植业仍是我县各乡镇经济的主业。三是二、三产业规模小,大多数乡镇没有企业,或是仅有

一、两家砖瓦厂、小酒厂等,个体私营经济既少且小又散。反映在财政收入上,就是税改前这些乡镇的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占本级财政收入的比重达50%,高的占70-80%,税改后没有大的税源作为本级财政收入的支撑。由于乡镇经济规模偏小,再加上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含税量”小,导致乡镇财政收入规模明显偏小,增长也比较缓慢,缺乏发展后劲。

乡镇负债过重,财政运转困难,是乡镇财政困难的历史原因。据调查,我县各乡镇平均负债在400万元以上,最多的高达3000多万元,而乡镇债务大多是为发展公益事业(普

九、双基达标、民政五保),兴办乡镇企业,改善办公条件,进行集镇建设和农业开发等原因形成的,债务越积越多,乡镇财政不堪重负,给乡镇的各项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一是干部职工的垫款一时无法兑现,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二是乡镇领导经常被债权人纠缠讨债,无法正常工作;三是经费紧缺引发了各类社会矛盾,社会公益事业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

政策影响较大,收支矛盾突出,是乡镇财政困难的政策原因。一是农村税费改革带来的影响。中央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大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广大群众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但由于我县大多数乡镇经济比较落后,收入主要来源于三提五统、教育费附加、农业特产税、屠宰税、农业税等税费。中央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以上税费的收取,从而使乡镇收入出现了较大的缺口。如:在税费改革之前,我县兴旺镇每年收取农特两税达70多万元、提留统筹120多万元,税改后此项转移支付补助不到110万元,相差80万,财政较为困难。二是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通过集中地方的财力,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但各级政府为了确保本级财力,都努力提高本级财政收入的比重,把一些如金融、电信等好的企业、个人所得税和金融营业税等大的税种都收了,于是到乡镇一级可收的税就可想而知了。三是政策性开支带来的支出压力过大。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不少增资政策,涉及面广,增支额大;还有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乡镇政府所担负的促发展保稳定职责越来越大,财政收入的增长潜力与财政承受能力脱节,财权与事权越来越不相适应。

预算管理无方,财政监控无力,是乡镇财政困难的管理原因。在乡镇领导而言,一切资金开支都由“领导研究决定”,财政资金管理工作就做好了。对于按预算法操作,年初搞预算、年中作调整、年终来决算不“感冒”,更勿用说依据预算调度、使用资金。而由于体制和制度上的原因,乡镇财政部门也无法或无力过多的监控资金使用情况,当然也谈不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怎样依法(预算法、会计法)理财,提高管理水平,是乡镇干部特别是乡镇领导干部急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另外,乡镇机构改革效果不理想,人员还没有真正精简下来,财政资金主要用来“保吃饭”,也是乡镇财政困难的原因。

解决乡镇财政运行困难的建议

乡镇财政的问题,关系到党的基层政权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关系到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如何解决好乡镇财政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乡镇财政收入的根本好转,是各级特别是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建议之一:循“道”生财 努力壮大乡镇经济实力

注重地方特色,打造知名品牌。围绕我县的优势产业生猪、水果、蚕桑等做好特色品牌文章,调整产业结构,推行“公司加基地,基地联农户,农户进协会”等工作模式。做到农产品有检验标准,工业产品有注册商标,以品牌占领市场,狠抓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打造“河舒豆腐”、“相如香兔”、“锦橙100号”等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做优“龙头企业、特色基地、绿色品牌、专业市场”形象,以品牌、商标注册提高产品知名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利用特色品牌促进增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业增效财税增长。

注重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扩大开放,借助外力,启动内力,抓好开放型经济,走以存量换增量,以资产找资本之路,实现乡镇工业低成本扩张。如:金溪镇引进外地客商打造“相如香兔”,利溪镇利用原“利溪丝厂”资产存量,引进外地客商组建“ 丝绸”等。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财政收入的增长点来抓,加大“抓开放,促引进”力度。南燕乡“白云山”矿泉水厂引进南充客商把企业做大做强,现“白云”牌矿泉水生产品种多,销售前景好,已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银汉镇、金溪镇吸引民间资金整合农村小作坊酿酒资源,现其白酒酿造初具规模,小有名气。引导民营企业搞农业综合开发,大力推行土地集约化经营,罗家镇郑柏林租用荒山,经过几年发展形成了优质水果“一座山”;兴旺镇绿野公司租用土地近500亩,投资300多万,搞花、药、菜种植和猪、兔养殖,已初显效益。该镇还引进其它5户业主种优质水果、搞栽桑养蚕等,形成了业主经营“一条线”,有力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注重长期效益,着力发展三产。抓好基础建设,以乡村公路建设、“村村通”工程为契机,加快农网改造,加快小城镇建设,打造商品流通的集散市场,发展第三产业;紧紧抓住我县打造“嘉陵第一桑梓”四A级风景区的大好机遇,围绕开发旅游小商品做文章,充分利用我县农村丰富的竹子资源,依托精湛的农家竹编手艺,发展竹编手工艺品。如竹剑、竹坠、竹笛、竹篮、竹扇、竹板(快板),在上面印有相如文君抚琴沽酒、相亲相爱的画像,或是他们的爱情传说,或是司马相如的辞赋。亦可据司马相如是大文豪的特点,在笔、墨、纸、砚,琴、棋、书、画上面开发小商品,甚至可以将嘉陵江边的鹅卵石稍作打磨,刻、画上与相如文君相关的字、像,作“镇纸”卖,这其中有很多艺术品可用手工制作或是较少投资就能做出来的。或是在旅游线上打造上档次、有特色、有知名度的“农家乐”等。通过这些方式,带动、促进乡镇第三产业的发展。

建议之二:照“方”聚财 竭力提高乡镇造血功能

注重依法行政,强化税收征管。加强征管,依法治税。按照“扩大总量,提升质量,改善结构,良性发展”的总体要求,注重财税收入的总量和质量,广泛建立税控体系。针对农村税源分散,税收失控,难征难管问题,健全征管网络。加大税收稽查,打击偷、漏、骗、抗税行为,建立以税务专管员为主体,乡镇协税护税体系。对地税实行纳税申报,代扣代缴,堵塞税收漏洞,杜绝人情税,关系税。突出信息化征收,加大“金税工程”、“金财工程”建设,提高财税征收的科学性、准确性、时效性,确保财税法规的统一性、公平性、严肃性,既抱“西瓜”又捡“芝麻”,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注重发展为本,培植后续财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靠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源,通过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的思想,切实抓好发展这第一要务,选准发展方向和财源增长点,制定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着力培植后续财源。围绕我县“五句话”的发展本文由文秘知音网提供,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更多文章思路和“六个县”的奋斗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财政收入为重点,坚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并举”的方针,大力培育生猪、蚕桑等特色支柱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加工业,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乡)镇域经济,提高自身造血功能,壮大地方财政实力。

建议之三:凭“术”理财 尽力提高乡镇资金效益

注重增收节支,创新管理举措。推进财税收入目标考核责任制,将财税任务层层分解,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氛围。一是积极组织财政收入,清税费,抓老欠,促清收。二是严格依法治税,依率计征,规范税费减免。三是树立节支增收观念,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的理财指导思想,对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减少会议费、招待费、车辆经费、差旅费、水电费等一般性支出。按照“精干、高效、统一”原则,撤并乡镇、分流人员,减轻财政负担;调整事业布局,优化教育资源;合理合并村组、精简村社干部,推行交叉兼职,节减村级开支。

注重依法理财,强化财政监督。建立和完善乡镇财务管理办法,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大力开展财政支出效益检查,建立财政资金跟踪问效机制,加强对扶贫、代赈、救灾等各类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财政内部审计办法,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注重体制完善,加大转移支付。一是规范新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理顺管理关系。县乡财政应结合时势发展的趋势,在财政法律政策范围内,对一些过时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升级更新,建立、修订、完善新《农村财务管理实施细则》、《经济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二是建立新的县乡财政体制。“十一五”乡镇财政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各个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地理位置差异大,以前的财政体制已不适应形势发展,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定新的财政体制。重要内容是确保基层政府正常运转,对乡镇财政债务予以锁定,建立偿还基金制度。三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每年年终县财政扣除乡镇和村干人员经费、各项保险费、历年借款、水费等以后,乡镇必保的单位公用经费、道路交通建设、优抚经费、补助村级办公开支等公用经费缺口较大,更说不上归还欠款、消赤减债了,但到“年关”仍要还一部分欠款,发一部分职工津贴,以保稳定。因此,应从乡镇实际出发,确保税收增长部分和因中央政策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而减少的财力全额予以弥补,减少乡镇财政缺口,资金划拨也应考虑乡镇债务大小这一因素。同时上级财政部门应赋予其与事权相适应的财权,让乡镇财政根据自身财力统筹安排支出,真正做到“还政于乡镇”,扩大乡镇财政的调控能力。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

建议之四:依“法”用财,全力优化乡镇支出结构

注重“公共”财政,规范供应范围。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乡镇财政供应范围主要满足政府行政开支以及支援农业、科教、文化、安全稳定和计划生育方面的需要,首先要确保干部工资发放,坚决压缩业务性开支,严格控制事务性支出。

注重以收定支,硬化预算约束。强化预算约束机制,严格按照《预算法》和有关政策法规编制预算,以收定支,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不安排赤字预算,严格按照预算安排支出。要依法加强对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改变不尊重预算编制的作法,从严控制追加预算支出。

注重支出改革,强化财务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做到重点突出,有保有压。推行部门预算、综合预算和政府采购制,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的财务实行“零户统管”,将“支出一支笔审批”制度落到实处,以增强预算的调控能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第四篇:关于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思考

胡卫星

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工作新机制建立,乡镇财政工作在新的形势下,职能和管理工作发生重大变化。为全面推行乡镇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积极主动服务“三农”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挥更大作用,现就加强乡镇财政建设提出粗浅认识和看法。

一、充分认识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乡镇财政作为国家财政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和乡镇政府重要的综合性经济管理部门;乡镇财政作为连接国家与农民、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在巩固和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为服务基层、服务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广大农民增收,推进民生工程,坚持依法理财,加强专项资金监管,完善财务管理等方面,履行着重要职能,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投入加大,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各级财政用于“三农”资金规模越来越大,农村公共服务的内容越来越多,乡镇财政工作任务不断加重,对乡镇财政工作提出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客观上要求加强乡镇财政建设,进一步强化财政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乡镇职能作用,直接为“三农”服务。

二、全面提升乡镇财政管理能力

(一)调整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国家对农民实行财政资金补贴,打破了乡镇财政收支的原有格局,乡镇财政收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合理定位乡镇财政职能非常紧迫和必要,及时从制度上明确乡镇财政职能和工作目标任务,防止乡镇财政职能的“缺位”、“空位”、“错位”等现象发生,有利于党在农村各项财政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利于乡镇财政职能的有效发挥。乡镇财政职能定位是:

1、预算编制管理职能。宣传贯彻落实国家财政经济政策,负责乡镇预算管理与执行,保证乡镇政权和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2、公共财政服务职能。落实公共财政制度,负责提供和落实乡镇范围内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履行乡镇政府内部综合协调职能,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3、组织协调收入职能。积极组织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征收管理,协调乡镇财政其他税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管理乡镇非税收入。

4、管理监督资金职能。管理各类公共产品资金和公益事业资金,负责各项支农资金、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一卡通”发放,监督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5、单位财务管理职能。落实支出责任,加强单位财务集中核算,监督管理乡镇单位财务收支活动,组织实施乡镇和村级财务核算和监督工作。

6、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管理乡镇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债权债务监督管理,参与建设项目招投标,办理乡镇政府集中采购事项。

7、农村综合改革职能。落实农村综合改革政策,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和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建立健全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监督机制,保护农民的利益。

(二)建立乡镇财政目标管理制度。乡镇财政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工作任务,建立目标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乡镇财政目标管理制度,明确工作任务,促进工作计划的落实和财政任务的完成,合理配置工作岗位,优化人员组合,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按照目标工作任务内容和时间要求,分解到每个工作岗位,做到岗位有责任,人人有任务,月月有要求。要围绕全年目标工作任务,安排布置到各个岗位和人员,每月组织实施,确保目标工作任务的完成。同时,依据所制定岗位责任制和相关制度对各岗位和人员进行检查和考核。通过考核做到奖优罚劣,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工作,增强责任心,提高完成目标

工作任务自觉性,使乡镇财政工作向管理科学化、业务精细化、工作制度化、行为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新时期乡镇财源建设。乡镇财源建设是乡镇财政建设一项重要任务,是乡镇财政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要进一步增强乡镇财源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乡镇财源建设摆在乡镇经济工作的首位,切实抓紧抓好。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以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监督服务、工作帮扶为主要手段,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壮大乡镇实力,培植多元有效财源,以达到增加乡镇经济总量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做大乡镇财政“蛋糕”,进一步提高乡镇财政的保障能力,使乡镇财政支撑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能力增强,使乡镇财政职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加强乡镇财政制度建设。乡镇财政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财务管理制度等,以严格制度管人管事,真正做到按章办事,依法理财、依法行政。

三、全面推行乡镇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按照财政部关于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全面推行乡镇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乡镇财政职能的调整和充实,以乡村两级所属财政性资金为主要管理对象,以乡镇财政信息网络为支撑,以相关软件为平台,通过转变理财观念,创新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机制,依托制度建设、规范程序、跟踪监督、绩效考核等手段,全面提升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乡镇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契税和耕地占用税征管工作科学化精细化、财政资金监督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乡财县管”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村账乡管”工作科学化精细化、财政补贴农民资金“一卡通”发放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信息网络管理科学化精细化、镇村两级债权债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乡镇财政队伍建设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等。县级财政按照财政部和省财政厅关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工作要求,结

合本地乡镇财政管理工作实际,尽快制定乡镇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方案,并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加大落实力度,积极组织实施,通过全面推行乡镇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使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四、强化乡镇财政机构队伍建设

(一)合理设置乡镇财政机构。根据“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要求,乡镇财政所是行政单位或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依据业务量大小,合理配备乡镇财政人员,按照乡镇规模,分为三类。人口在10万人以上(含10万人),为一类乡镇,配备财政人员10人;人口在10万人以下—5万以上(含5万人),为二类乡镇,配备财政人员8人;人口在5万人以下,为三类乡镇,配备财政人员5人。配备人员在原有乡镇财政编制内人员中调剂,缺编人员由人事部门在大专毕业生中公开招考录用。在人口达到5万人且财政收入达到1000万元乡镇;副处级建制乡镇;省确定的“扩权强镇”试点乡镇,可改设为副科级建制乡镇财政分局,以增强乡镇财政工作的执行力。

(二)实行乡镇财政归口垂直管理。完善县级财政部门对乡镇财政机构的人、财、物归口垂直管理,对乡镇财政干部的业务工作及个人考核、职务任免、工作调动要充分征求所在地党委、政府的意见,共同抓好乡镇财政管理工作。

(三)加强思想道德作风建设

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一是深入开展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教育,引导乡镇财政干部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广泛开展爱岗敬业教育,结合乡镇财政实际,引导乡镇财政干部把爱岗敬业的热情转化为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动力。三是加强财政法制建设,不断提高广大乡镇财政干部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和主动理财的自觉性。四是抓好职业道德教育,明确岗位责任,严格职业纪律,把职业道德建设贯穿每个乡镇财政干部岗位责任和工作制度中。

2、加强作风建设。乡镇财政所要认真制定行为规范,增强组织纪律行为准

则,树立政治上坚定,纪律上严明、作风上过硬、生活上健康的良好乡镇财政干部形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实事求是,讲实话、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真心真意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密切联系群众,建立和完善服务承诺等有关制度,热心为群众服务。

3、抓好乡镇财政文明建设工作。在全省乡镇财政所开展“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活动,省财政厅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市、县财政局每年评选表彰一次,营造积极向上氛围,努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法制型、绩效型、和谐型的乡镇财政机构,树立良好财政形象。

(四)加强乡镇财政人员专业培训。

1、明确培训分工。乡镇财政培训实行分类指导、分级负责。乡镇财政所所长每两年由省财政厅负责培训一次;乡镇财政所其他干部每两年由县财政局负责培训一次。

2、选好培训内容。乡镇财政干部培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培训、讲求实效的原则。培训的内容要紧紧围绕乡镇财政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紧密结合农村综合改革、非税收入改革等重大改革,加强乡镇财政干部的政策法规培训,提高乡镇财政干部掌握政策和灵活运用政策法规的能力以及改革创新能力。为适应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的需要,尤其要重视和加强计算机技能培训,增强培训工作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广大乡镇财政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3、抓好学历教育和职称考试。要积极鼓励和支持乡镇财政干部在做好本级工作的前提下,在职参加学历教育和职称考试,更新知识,提高学习层次和职称档次,进一步改善乡镇财政干部队伍知识结构。

(五)对乡镇财政干部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1、引入竞争机制。一要严把乡镇财政进人关,确需进人的必须统一纳入县财政局人员录用计划,并保证所进人员具有专业对口,有大专以上学历和较高政

治思想品德。二要县级财政部门在配备财政所内部人员时要鼓励竞争,特别是选拨所长、副所长职位实行竞争上岗,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三是组织好干部交流,把表现好、工作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乡镇财政干部选拨到重要工作岗位上和选调到县财政局工作。

2、建立激励机制。对在乡镇财政工作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以及有其他突出事迹乡镇财政干部,县级财政部门给予表彰奖励。省财政厅会同省人事厅每两年开展一次全省“先进财政所”和“优秀乡镇财政干部”评比表彰活动。

(六)加强廉洁自律教育。要结合乡镇财政工作的特点,经常开展廉洁自律教育,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加强制度建设,硬化预算约束,规范资金分配,严格执行财务规定,加强内部业务互审,从制度上消除产生腐败的条件,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切实筑起廉洁自律防线,坚持依法理财,依法行政。

(七)改善乡镇财政办公条件。县级财政要切实担负起改善乡镇财政办公条件责任,省市财政加大对乡镇财政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改善乡镇财政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对于新建的办公用房要本着“简朴、节约、适用”的原则,符合当地乡镇总体规划要求,有条件的地方要配备交通工具,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营造一个为民服务的良好工作环境。

作者单位:安徽省无为县财政局

第五篇:7 对乡镇财政机构人员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对乡镇财政机构人员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按照财政部和省综改办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孝南区综改办组织专班深入乡镇,对全区乡镇机构人员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孝南区辖8镇、3乡、2场、4街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共有村民委员会448个,国土面积1020平方公里,总人口81.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7.3万人,农户14.1万户。

(一)乡镇财政机构设置情况。2005年全省实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该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文件精神对全区18个乡镇场(街道)、经济开发区中的13个农村乡镇进行了改革(4个街道和1个经济开发区属区直派出机构按相关政策没有进行改革),其对应的13个乡镇财政所和经管站按照在编在岗人员同比例实行了竞争上岗,财政所和经管站合并名称改为财经所。目前,该区已实行改革的13个乡镇场财经所现有人员编制数215人(其中原财政所102人,原经管站113人),全区18个乡镇场(街道)、经济开发区财经所现在人员编制数342人(其中原财政所229人,原经管站113人),该区乡镇财政所和经管站虽然进行了改革,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按照改革前的模式在运行,即财政所和经管站分别在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重大事项一起商定,还是实行两套班子运行。

(二)乡镇财政所工作职能。乡镇财政所工作重点是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和支农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其职能具体为:一是负责乡镇财政收支管理。包括乡镇政府预(决)算编制、税收收入监管、非税收入征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征管、易涝地区农业排涝水费征管,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专项资金监督管理;二是负责惠农政策落实。包括各项财政补贴资金发放和监管、乡镇公益服务资金的投入和兑现管理;三是负责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会计管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管理等;四是负责原乡镇农经站的工作职能,包括乡镇财政财务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资源和资金的监督管理、农民负担管理、农村“一事一议”资金监督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及流转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等;五是负责农村综合改革工作。

(三)乡镇财政机构管理体制。该区乡镇财政所属区财政局和乡镇共同管理,乡镇财经所所有干部职工全部为全额拨款事业编制,按参公管理。其人员和工作经费主要通过乡镇财政预算,按当年部门预算编制口经安排。

二、存在的问题

经过2005年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目前乡镇财政机构和人员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为:

(一)人员严重不足。改革后乡镇财政队伍是精减了,但基层财政由于职能的转移,即先后增加了农村各项惠农补贴的核实和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油菜补贴、棉花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补贴等);社会抚恤、救济款的发放和社会保障支出的管理;农村和城镇新型合作医疗基金的征收和农业排涝水费征收;乡镇国有资产、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补助资金和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管理;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和“三农”投入项目管理等等,各项工作业务量的逐步增加,特别是在落实国家惠农补贴工作中,补贴涉及千家万户、工作程序多而繁杂,政策要求按实际种植面积一年一核,对此财政工作人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

(二)人员年龄老化。原乡镇财政人员的平均年龄基本上在40以上,原经管站建立时进入的人员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同时由于近些年来人员控制比较紧,所以改革后整个乡镇财政人员年龄普遍偏大,乡镇财政队伍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

(三)乡镇财政机构管理体制不顺。改革政策规定改革后的乡镇财经所属乡镇政府的唯一一个事业单位,行政上隶属乡镇党委政府,在业务职能上隶属于区农村财政管理局指导,管理体制的双重管理导致乡镇财政管理上难以协调统一,县级财政对乡镇财政管理、指导和监督的难度加大,同时不利于“乡财县管”改革的推行,不利于乡镇财政干部职工的正常流动和人才培养。

(四)乡镇财政机构级别与所履行的职责不匹配。乡镇财政机关所履行的职责与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也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是否落实到位,目前乡镇财政机构的级别低,在执行国家惠农政策、财政监督和国有资产监管等工作中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后续教育不畅。由于乡镇财政实行双重管理(行政上属于当地政府,业务上属于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责任不明,乡镇财政人员的后续教育难以科学管理,乡镇财政人员培训缺乏系统地和更高一层地规划和实施,致使后续教育管理难以到位。

(六)乡镇财政所办公条件差。由于缺乏经费来源,该区乡镇财政所办公用房整体上非常落后。据调查,全区18个财政所中,目前使用年限20年以上的有10个,使用年限15年以上的有6个,办公设施老化严重制约了乡镇财政所正常履行职能。在改革后由于乡镇财政机构是乡镇政府的唯一事业单位,而县级农村财政局只是业务主管部门,近些年来省级以上财政部门也没有这方面的专项资金下达,目前区、乡两级的财力也有限,在乡镇财政机构基础建设投入上二方持观望态度,导致大部分乡镇财政机关的办公条件简陋,环境恶劣,有的年久失修甚至成为危房,严重地威胁到广大乡镇财政干部的人身安全和发展。

(七)财经所名称与《预算法》不符。2005年的乡镇机构改革,取消原“七站八组”,将原财政所和经管站的人员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竞争上岗重新组建成财经所,财政所变成了名不正言不顺,这跟《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相违背,同时也大大地影响了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八)改革后的财政所和经管站没有真正地融合。财政所和经管站名义上是合并了,但还是各搞各的事,基本上还是两套班子运行。

(九)改革后落岗分流人员人心不稳。2005年的乡镇机构改革,我区原13个乡镇财政所落岗、分流99人,这类人员中绝大部分是年龄较轻且受过中专学历教育的人,由此动摇了整个财政队伍军心,并且结伴上访,给乡镇财政所、县级财政部门乃至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和谐。

三、工作建议

2005年全省乡镇机构改革已快5年了,对乡镇堵住人员“进出”关、降低行政成本、减轻农民负担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乡镇财政机构建设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笔者建议:

(一)乡镇财政机构实行垂直管理。乡镇财政机关所履行的职责不论在事务上还是责任上都比较艰巨,都需要尽量减少各方的干扰。同时在级别上也应该同国地税和工商等部门一样按副科级调配,以强化财政职能,为贯彻落实党对农村和各项惠农政策提供组织保障。

(二)乡镇财政名称应恢复原样。不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上和人文理念上都应该叫财政所,这才是名正言顺。

(三)要充实财政干部队伍。就财政当前的工作职责和人员老龄化现状,财政部门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人才引入机制平台,这样才能更好地充实基层财政干部队伍,更好更有效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四)加大乡镇财政机构基础建设的投入。建议上级出台政策文件,保证乡镇财政所工作经费和改善办公条件的需要,同公、检、法司法部门和国地税等部门一样,分期分批地对乡镇财政部门办公和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以改善它们的办公条件,更好地为民服务。

(五)加大乡镇财政干部的培训力度。各级财政应采取不同形式对在职在岗人员进行后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财政干部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便其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工作需要。

(作者单位:孝南区综改办)

下载乡镇财政现状的思考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镇财政现状的思考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财政

    对于一个每年财政收入只有50万元的乡镇来说,要偿还两个多亿的欠款,即便不考虑利息因素,也需要400年的时间,这一极端案例就出现在广东省云浮市都杨镇。 事实上,整个云浮市乡镇债务......

    乡镇财政

    乡镇财政财政体系的组成,政权的最基层,是乡镇,社会政是农治经济职能的财力基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改革的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职能关注。 了。新时期,乡镇财政何去何......

    做好当前乡镇财政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当前乡镇财政工作的几点思考当前,乡镇财政职能正发生重大转变。而面对这样重大的转变,怎样做好新时期乡镇财政工作,也就成了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一大课题。现笔者结合多年乡......

    做好当前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当前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推行“乡财县管”和“零余额账户”的财政运行机制,是我县财政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很大程度上,切实加强了乡镇财政管理,取得了一定实效。但......

    如何做好新时期乡镇财政工作的思考

    我县乡镇财政所成立于1979年,是全省最早试点成立乡镇财政所的11个县市之一。乡镇财政作为我国财政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是乡镇政府履行各项社会政治经济职能的财力基础。近......

    关于摆脱我县乡镇财政困境的思考

    乡镇财政是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担负着组织国家财政收入和管理乡镇自有资金的双重职责,是乡镇政府正常开展工作的“助推器”和“原动力”。财政收入的好坏、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劣、......

    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体制的思考(模版)

    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思考程栋孙庆军夏迎春 我们绥化市辖10个县(市、区)165个乡镇,2002年乡级全口径财政收入55,212万元,占县级收入的37%。随着农村费税改革的不断完善,原......

    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体制的思考

    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思考 程栋 孙庆军 夏迎春 我们绥化市辖10个县(市、区)165个乡镇,2002年乡级全口径财政收入55,212万元,占县级收入的37%。随着农村费税改革的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