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总结报告

时间:2019-05-12 21:1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总结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总结报告》。

第一篇: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总结报告

黄河水保生态工程藉河示范区项目验收资料附件

黄河水保生态工程藉河示范区项目 天水市麦积区技术总结报告

天水市麦积区藉河示范区项目办

二○○五年五月二十日

目 录

1.综合治理措施的配套模式技术.........................3 1.1生物措施建设体系的配臵要求......................4 1.2工程措施建设体系的配臵技术......................4 1.3农耕措施建设体系的配臵技术......................4 2.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调整.............................5 3.综合治理与产业开发的有机结合.......................6 4.综合防治措施的技术配臵.............................7 5.新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和实施.........................20 6.示范区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的模式.......................21

-1- 天水市麦积区藉河示范区技术总结报告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藉河示范区工程是一九九八年十月由黄委会正式经黄规计(1998)118号文件批准实施的一项水土保持生态重点工程,它是解决藉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所作出的重要举措。共涉及我区的花牛、马跑泉、甘泉、社棠、新阳(含凤凰)、渭南(含南河川)、伯阳、道北办事处(含寨子)六镇一乡及一个办事处,118个行政村,2.15万农户,农村人口10.05万人。总面积354.78km,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66.67km。六年共计划治理面积12568.77km,占水土流失面积的47.13%,其中兴修梯田5431.49hm,营造水保林 4789.54hm,发展经济林果7034.28hm,种草744.95hm,新增水利水保工程1270处(座)。麦积区藉河示范区工程实施六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已得到了黄委会、上中游管理局及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治理区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六年来共累计完成治理面积 13165.25km,占计划任务的105%,其中完成新修梯田5498.96hm,营造水保林4946.58hm,发展经果林7169.26hm,人工种草1049.41hm,谷坊1022座,淤地坝4座,道路建设402km。

麦积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藉河示范区建设工程自开始实施以来,在黄委会、上中游管理局和省、市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2 -

2222

22和精心指导下,在工程实践中,我们严格按照《黄河流域水土保持藉河示范区工程总体规划》,注重以科学技术为先导,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施工,严格管理,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有特色的水土保持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治理的经验。

1. 综合治理措施的配套模式技术

麦积区藉河示范区工程建设,是以十七条小流域为单元,基本农田、造林、种草、经济林果、水保工程、道路建设等措施综合配套,形成有机的防治体系。在示范区建设的初期,我们就组织技术人员严格遵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重点突破,积极推进”的方针,经过对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调查分析,筛选合理有效的土地利用比例,按照山、水、田、林、路综合配套的原则,优化规划方案,并按照优化治理措施的单项设计和分配方案,力求把生物、工程和农耕三大综全防治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各种治理措施科学配套,以达到充分发挥各项治理措施的群体利益。每条建设流域的施工设计都由示范区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织水保、水利、农业、林业、园艺等部门的专家来论证,筛选,最后批复到项目办组织实施。打破了以往从规划到实施,验收,由水保独家参与的模式,使我们的流域规划配臵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1.1生物措施建设体系的配臵要求

-3- 在工程实施中,依据治理区土壤、水分、坡向、气温的垂直和水平分布的不等性,配臵乔、灌、草结合的多层次、多品种群落结构,即在坡度大于25度的荒坡上营造以乔木林为主的混交林,在过渡带建立多年生牧草为主的饲料基地,在耕作区实行粮、经果林、油料混作,通过四季植物,充分利用地埂相互促进,达到高效稳定的人工生态系统,花牛镇北山是最典型的示范。1.2工程措施建设体系的配臵技术

根据地貌梁、坡、沟径流运动规律的特殊性,建立起全方位,多功能的防护体系,采取生物、工程措施并举,田间工程和沟道工程同步实施的原则,坡度在6度——25度的缓坡地逐年修梯田、集中连片,综合治理。沟道工程建设立足于从上游到下游,从沟头到沟口,从支毛沟到干沟,全面规划布臵,层层设防,分类实施。逐级修筑沟头防护和谷坊群,建立坝系工程,以形成上蓄下拦的沟道防护体系,以稳定沟床,抬高侵蚀基点,防止沟岸扩张,达到土不下坡,泥不出沟的治理效果。1.3农耕措施建设体系的配臵技术

为了减少径流量,降低坡面冲刷,增加粮食产量,我们除了采取坡改梯工程外,还大力推广农业耕作措施,在各流域采用地膜覆盖,等高耕种,间作套种等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

麦积区藉河示范区经过这几年的治理,示范区流域已基本建成了“梁峁防护林戴帽,坡面梯田果缠腰,沟坡乔灌草封育,沟道防冲林固土”的全方位治理模式,初步实现了林成网,路相通,-4 - 窖进地,水上山,果飘香的示范基地,这种模式在示范区各流域都在普遍推广运用。

2. 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调整

麦积区藉河示范区工程建设为了使自然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建设稳产,高产农田,同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区农户,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当前在小流域经济建设中,把水土保持工作引向市场经济的思想,决定在示范区大力发展经济林和水保林建设,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当前的土地利用结构更趋于合理化,经济化,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小流域经济产生启示带动作用。经过六年的治理,麦积区藉河示范区的农、林、牧及其他土地利用比例已由98年底的59.1%、11.45 %、1.66%、27.79%调整为现在的 30.81%、52.79%、5.24%、11.19%。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3.1%提高到44.8%,治理程度达到93.28%。尤其是在工程实施中,我们采取适地适树大力发展苹果、葡萄、大樱桃、仁用杏、桃为主的经济林拳头产品,推动了经济林果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使人均经济林果生产用地由治理前的0.3亩上升到现在的1.35亩,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884元提高到现在的1694元。实践证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林果业,不仅能增加群众收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还可以提高区域内经济的效益和为群众的脱贫致富奔小康打好坚实的基础。

-5-

3. 综合治理与产业开发的有机结合

在这几年的示范区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把综合治理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狠抓产业开发建设,在稳产、高产农田数量增加的基础上,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发展林果、畜牧、蔬菜支柱产业与实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结合起来,宜田则田,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综合治理,整体开发。目前,突出三条高效示范流域,已在示范区形成了几条示范产业带,如花牛镇北山流域建成的千亩“黑红堤”葡萄示范带和半山以梯田粮果间作的高效农田种植带,以及沿川区形成的以苹果、葡萄、蔬菜为主的经济林果示范带。社棠镇中山流域把原来零星分散的果园发展改造建设成为集中连片,统一管理的万亩葡萄果品基地;东山建成以仁用杏,大樱桃为主的干果生产等一批以经果林高效建设的果品基地。通过综合治理解决了道路水利不配套,水土流失严重,生产力水平低下的问题。使示范区的流域治理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种粮模式为粮果间作,以经济林为主,农、林、果、水、路全面发展的模式,改变了过去粗放的经营方式为集约化产业开发化的林果基地,使流域内群众的经济收入有了显著的提高。

-6 -

4. 综合防治措施的技术配臵

麦积区藉河示范区工程建设在这几年的实施中突出以小流域为单元,建设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它是由基础工程中的各个体系工程组成,但是要成为一个有机的工程整体,必须把体系中的点、线、面单项工程通过一定的纽带加以组合,达到合理安排土地,优化资源配臵,实现稳产、高效、美化的目的。

在工程实施中,每一项工程措施我们都是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各种技术规范放线施工。

4.1梯田在实施中,从规划、设计、放线、施工,我们都严格按照“三田”标准选择土质良好、土层深厚,坡度小于25°、村庄附近、交通方便的地方修梯田,以适应机耕和灌溉。田块布设根据山坡地形大弯就势,小弯取直,沿等高线布设,田面尽量宽大。梯田区不能全部拦蓄暴雨径流的地方,布臵相应的排、畜工程,保证田坎的坚固稳定。

根据示范区的实际情况及几年的实践经验证明,水平梯田是适宜本地区的梯田修筑类型,除此还有隔坡梯田和软埂梯田等几种形式。对历史上长期耕作形成的分布零乱的坡式梯田,进行了改造,如甘泉镇的东山,改造时首先根据旧梯田总的分布规律,将大体上等高的地坎连成一条水平基线,并按地形的总坡度设计出水平梯田的田面宽度,然后在基线之间本着修筑省工,易于并块的原则,确定水平梯田的台数。从耕作、灌溉、修筑工作量出

-7- 发,依据国标,结合《天水市梯田建设管理办法》,田面宽度定在8-40m之间。缓坡田面宜宽,虽土方移运量增大,但修筑时方便,机修效率也高,而且以后耕作效率也高。陡坡田面宜窄,要求大于8m。

水平梯田施工定线是将规划设计要求的各地块走向、长度、田宽、坎坡、坎高等具体数值定于实地,为梯田施工作好准备。地坎定线的步骤:

(一)在计划修水平梯田的坡面正中部位,由下到上垂直等高线定一直线,作为基线。

(二)根据原地面坡度α设计的地坎高Η、田面宽度Β,埂坎坡度β,计算出田面斜度βL。H Β βL= = sin α sin α(ctgα-ctgβ)在基线上由上到下按逐台βL分别量出各点,此叫做埂坎基点。

(三)以第一个埂坎基点为起点,用手水准或水准仪分别向基点两侧,每10-20米定一等高点,连接各点即得第一条埂坎线。依次类推,定出其余埂线。

水平梯田的施工在示范区建设初期是以村为单元,村村动员,联合作战的形式,随着示范区规模的增大,逐渐发展成专业队形式的机修梯田。并公开向社会招标,选取机械和技术先进,优良的专业队竟标以确保机修梯田的进度和质量。梯田技术的实-8 - 际操作和利用在南沟千亩机修梯田及横河峪机修梯田和甘白沟机修梯田、桥子沟等流域的梯田实施中尤为突出。

梯田修成后为了提高地埂利用率,我们根据梯田的形式在地埂边栽植侧柏、塔柏、刺柏等常绿乔木并在花牛、社棠、马跑泉南北两山推广以绿化、美化城郊环境;在高埂连台坎上栽植花椒,以提高地埂利用率,这已在甘泉、社棠大面积推广;还有隔坡梯田的地埂上或软埂上种植地埂苜蓿和红豆草,以增加梯田的稳定性并提高梯田地埂的利用。

4.2造林工程在实施中先进行工程整地后栽植的方法以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工程整地有水平台、方格网、鱼鳞坑、丰产坑等多种形式。实施前先用水准仪打桩定出水平台、方格网和鱼鳞坑的控制点,再放线施工。

整地可以蓄积降雨,提高土壤水分含量;消灭病虫害和杂草,改善林地卫生状况,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和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等立地条件,使之有利于林木根系的迅速生长和发育,提高幼林的抗旱能力。

水土保持林的造林整地措施,要求对地面植被的破坏限于最小程度。整地深度是整地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据有关试验,各种整地翻松的土层,以40厘米、60厘米深度的含水量最高,尤以中层(20~60厘米)蓄水保墒能力最好。整地时间按排在造林的前一年进行,至少需提前半年时间,面且多安排在雨季的前期。根据实践示范区通常采用的整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9- ㈠反坡梯田整地:反坡梯田适用于坡面完整、土层深厚、坡度15—35˚的荒坡上。修筑方法是按照荒坡地形沿等高线自上而下,里切外垫,把田面修成一台台里低外高,形成5—10˚的反坡梯田。后坎为60左右,前沿土埂倾角不应大于45˚。田面宽度根据地形和坡度大小各不同,缓坡宜宽,陡坡宜窄,在15—25˚的斜坡,宽度宜为2米或更宽些,在25—35˚的坡地上可为1.5—2.0米,田面长度一般为5—6米。反坡梯田的水平间距为2—5米,干旱地区可加大到4—6米。修筑时将肥土堆在上方,修平后梯田外坡为自然软埂,不用拍牢打实,接着将田面生土深翻30—40厘米,碎土整平,还原表土。树苗栽在距外缘田面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处,该形式多用于荒坡和梁峁防护林带的栽植,如甘泉镇的东山林带和花牛镇北山梁峁防护林带。

㈡水平阶整地:水平阶整地适于坡度较缓、土层较厚土壤水分较好的阴坡、半阴坡或半阳坡。修筑方法是沿等高线挖成一条内倾斜5˚左右的窄台阶,宽度因地形而定,一般宽一米左右,向内侧坡约60˚,长度依地形而定,阶间距离3—5米。植树于阶面二分之一处。该形式多用于坡面造林和梯田地埂栽植经果林及沟坡水保林建设,如中山沟流域的经果林建设。

㈢水平沟整地:水平沟整地适于30˚以下的荒坡。修筑方法是沿等高线开沟,沟口宽0.6—1.0米,沟底宽0.5—0.6米,沟深40—50厘米,沟长10米左右。沟的内侧坡、外侧坡和植树斜坡均宜缓不宜陡,避免塌落。沟内的土壤翻下筑埂,土埂顶宽20 - -10厘米,上下沟间距5米左右。沟底要水平,若不平时应每隔3—5米做一土埂隔开,保持段内水平,防止径流集中、冲毁工程。埂要拍实,植树于土埂内侧坡中部,控沟时,可在挖水平沟处先将1米宽的表土层铲下培于下方,然后再把从沟里控出的心土盖在表土上培埂,植树于斜坡表土处。适宜营造水保林和薪炭林,如桥子沟的荒坡绿化。

㈣鱼鳞坑整地:鱼鳞坑整地适于梁峁坡以及支离破碎的沟坡和地形复杂的造林地。方法是沿等高线挖近似半圆形的坑,长径80厘米左右,短径50厘米左右,坑内深翻约30厘米。坑的外缘筑一半圆形土埂,埂高10—15厘米,呈半月形,并在上方左右两角各斜开一道小沟,以便引蓄更多的雨水。坑距1.5—3.0米,按品字形排列。为了利用表土,控坑时,先将表土挖出堆于坑的上方,再挖心土培于坑的下方,筑成半圆形土坑,筑牢拍实,最后将表土填在坑内,植树于坑中。

㈤坑穴整地:坑穴整地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整地方法,适于缓坡和陡坡各种地形地带。方法是按等高线挖成一行一行的树穴,穴径40—50厘米,穴内深翻30厘米,穴间距1.5—2米,按品宇形排列,树苗截植在坑穴内。

㈥带状整地:带状整地适于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平缓荒坡,沿等高线翻地,带宽与带间距离应根据有利于保持水土和幼林成活生长以及造林地植被状况和种植点配臵等要求来确定,一般带宽1—2米,间距3—5米。带状整地的优点在于既省劳力和费用,-11- 又能蓄水、保墒。大面积整地时,使用畜力进行犁耕,耕翻后在每带下坡边沿修30厘米的土埂。

㈦是畦状整地:也就是网状格整地。具体做法是先从坡地下部开始沿水平线开挖,向下翻土,筑埂,按株行距间隔1.5—2米,筑一硬埂,网格“品”字型排列,在畦格间于株距中间打一小土挡,形成畦状。适用的对象是20˚以下的坡耕地和降雨量较少的平缓造林地。适用的林种是防护水保林和生态经济林。

㈧是高龚台田整地:具体做法是按行距开沟筑面宽1—1.5米,高40—60厘米的龚,形成台田,居中植树,适用的对象是低洼积水造林地,营造农田防护林和护岸林,在山地造林中一般不采用。

㈨集水盘整地:也叫畦盘整地。此法适宜于地势平缓,土层较厚,降雨稀少的坡耕地,营造生态经济林和林草间作林。具体操作方法是:按照株行距,以栽植点为中心,自上而下翻土,修筑面宽1.5—2米的畦带,在株距中间打一小土档,外埂培高20cm,宽25 cm,拍打成硬埂式保护带,畦面修成水平。再以栽植点为中心开挖上口半径80—100cm,下底半径30—50 cm,深60—80 cm圆锥体,呈漏斗状集水穴,回填熟土深30—40cm,坑上外露30—40 cm,有利集雨于根际,栽树于正中央。带间距1.5—2m,带间间种牧草、豆类、蔬菜、中药材等,形成复合种植,可提高前期效益,是坑旱造林的一种有效形式。

示范区造林方法常用的有植苗、播种、插条三种。

- -12㈠植苗造林:就是把苗木栽植在造林地上。植苗造林的关键是护好根,选好苗,深栽实砸。大面积的水土保持造林一般用1—2年生健壮苗木,其条件是茎杆粗壮,木质化程度高,顶芽饱满,根系发达,主根直而粗,须根多,无病虫害和损伤。因此在起苗、运苗、植苗过程中,要严格注意保护苗木根系。在起苗时不要伤根太多,最好不伤根。运苗时泥浆蘸根,包扎湿草,防止根部干枯或发烧腐烂。苗木运到造林地要及时将苗木假植于阴湿的地方,边栽边取。针叶树应丛起丛栽,带土移栽,边起、边运、边栽,勿使苗木过夜。植苗时所挖的栽植穴应比苗木根系稍大,使根系舒展。一般大苗深栽40厘米以下,一般小苗或容器苗的栽植深度也应在20厘米以下,使根部脱离干土层。栽后埋土要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栽植时无法带土的苗木,一般来说采用一提、两踩、三培土的栽植方法效果比较好。具体操作是:苗木直立穴中,第一次培土后先将苗木微微上提,使根系舒展,然后踩实,再第二次培土、踩实、第三次培土后栽植穴已填满,不再踏实,可起松土保墒作用。植苗造林主要在春季进行,秋季、雨季也可以根据墒情进行。

干旱是示范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一个最主要的不利因素。多年来广大群众在实践中摸索了许多抗旱植苗造林的技术措施。主要有:

1、深栽浅覆:造林时将植苗穴挖深到湿土层,覆土时不填满坑穴,以存蓄雨水;

-13-

2、截干造林:对萌蘖力强的树苗,可采用截干造林。截干工作在掘苗时或栽植后进行,留桩高度应离根头5—10厘米,栽后用土埋住,以利萌发新条;

3、穴面覆盖:植苗后,在穴面盖上一层茅草,或在穴面覆盖一层虚土,或在穴面覆盖塑料薄膜,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穴内湿润。

4、压埋苗干:对苗龄较小的阔叶树种和松柏针叶树种,植苗时将苗干顺坡压倒,埋上湿土,待苗木发芽时,揭去土盖,扶正苗木;

5、修剪枝条:造林后将树苗上的枝条剪短,或剪去大部分枝条,减少并调整苗木蒸发与水分吸收之间的平衡关系;

6、带土栽植:造林时采用泥土护根的办法,如苗根带土栽植或苗根蘸泥浆栽植。

㈡播种造林:又称直播造林,就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上待其发芽,生长成林,是造林方法中操作简便、造林费用较低的一种方法。对于一些不易发芽的大粒种子,以秋季播种造林较好,但应在封冻前播种完毕。播种方法有:

1、撒播:就是将林木种子均匀地撒在整好的造林地上,用耙子耙一遍,使种子不露地表。一般小粒种子可用此法。

2、条播:就是把林木种子均匀地播种在已开的沟内,然后覆土。在面积较大的造林地上还有耧播或播种器播种。一般小、中粒种子可用此法。

- -143、穴播:即挖穴点播,播后覆土拍实,适于地形复杂、支离破碎的造林地。一般大、中、小粒种子均可用此法。

(四)插条造林:包括压条、埋条造林。用于插条造林的树种主要是杨柳类,如小叶杨、青杨、旱柳等。插条造林季节以春季较好。常用的插条造林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插条法:从生长健壮的无病虫害的中年母树上采集1-2年生的枝条,粗2-3厘米,截成长35-50厘米的插穗,上端稍平,下端削成马耳形,直插或斜插在造林地上,踏实,外露5厘米左右。

2. 插干法:用于较粗的干条(约3厘米以上),因插干长度不同,可分低干和高干两种,低于造林适于大面积栽植,干长50-60厘米,在造林地上挖穴,将干条插入坑内,掌握深埋、砸实、少露头的原则,填土踏实,上端与地面平或稍露出地面,高干造林适用于四旁绿化,干长3米左右,小头直径8厘米,挖坑深栽0.5-1.0米,分层埋土踏实。

3. 压条法:因枝条在植穴中的形状不同可分为:(1)弓形压条法:多用于比较干旱的沙土地区栽培杨柳树,采用长约1米的枝条,两端埋入坑中,使苗条成弓形。一般早春压条弓背与地面平行,秋季压条弓背略低于地面,雨季压条弓背略高出地面。

(2)环形压条法:将2-3根枝条,编成直径20厘米左右的圆圈,直立放于坑穴中,或结合塬边筑埂平压埂底,外露枝条

-15- 10厘米左右。

(3)交叉压条法:在造林地上挖成长50厘米左右,宽30厘米左右的长方形坑穴,将两根枝条交叉放入坑穴内,枝梢分向两端露出地面10厘米左右,填土踏实。

(4)埋条法:适宜于湿润的河滩地和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一般用犁开沟、把杨、柳条子平放沟中,头尾相重叠,再以犁覆土压实。条子用2-3年生的,长50-80厘米,去年侧枝的用全埋法,覆土厚约3-5厘米,保留侧枝的,覆土后侧枝露出地面3-6厘米。

造林季节主要是春、雨、秋三季,总的要求是春季要早,雨季要抢,秋季要晚。

(一)春季造林:春季造林应当在当地土壤解冻至树木发芽前进行,我区示范区春季造林时间,一般是从3月初开始到4月中旬结束,我区植树节前后正是春季造林的大好时节,春季造林是习惯上的一个最主要的造林季节,可以采用植苗、插条、播种等各种方法进行。

(二)雨季造林:雨季造林时间,根据实践,过迟虽然发芽成苗,但植株幼嫩,木质化不好,根系太浅,难以越冬。雨季造林一般适于油松、侧柏等针叶树,进行苗根带土上山造林和容器苗造林,以及容易发芽的枝条、毛条、狼牙刺等树木种子进行播种造林。

(三)秋季造林:秋季造林应在落叶后,封冻前进行,一般 - -16是从10月中旬开始至11月上旬结束,秋季造林通常适于播种大粒种子、硬壳或不易发芽的种子,如山桃、山杏、西康、扁桃、文冠果、酸刺等。若秋雨较多,也适于植苗造林和插条造林。

以上造林的方法在麦积区藉河示范区第一苗圃和第二苗圃都在大力推广运用。

4.3水保工程建设。在实施中,我们严格遵照国家、部委及省、市颁发的各项技术标准规程,规定专人组织测量,规划,论证然后进行招投标组织实施,验收。

㈠谷坊建设

谷坊的类型有土谷坊、石谷坊、柳谷坊三种不同结构,在示范区各流域里,根据地面组成物质与当地条件,可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结构。

(1)土谷坊:在土质沟床和石质沟床都可修建。坝高在2-5米之间,坝端开挖溢洪道排泄洪水。

(2)石谷坊:多修建在土石山区的石质沟床上和黄土丘陵区的石质沟床上。石谷坊主要有干砌阶梯式和浆砌重力式两种。

(3)柳谷坊:根据流域沟道中树木较多,分布广泛的情况,就地取材,利用柳桩等其它易扦插成活的植物,在土质沟床中双排编稍,中填石块,内坡填土修建谷坊。

谷坊的高度按照所在位臵的地形条件,在2-5米范围内确定。谷坊的间距一般在下一座谷坊的顶部大致与上一座谷坊基部等高。根据谷坊高度和沟道比降求得。

-17- ㈡沟头防护

沟头防护工程分蓄水形和排水型两大类,示范区根据沟道发育情况和沟头附近的地形地质条件,一般在沟头以上坡面成簸箕形且坡面来水量较少时,选择围埂式或围埂蓄水池式防止径流进入沟道。在沟头以上来水量大,沟头形成陡崖陡坡时,选用跌水式或县臂式沟头防护工程。

为了合理确定沟头防护的数量,规划中通过实地查勘和调查研究,按照不同类型区,选择典型小流域利用万分之一的地形图进行典型设计后推算求得。

㈢水窖建设

在示范区的总体规划中,没有水窖的规划,但是随着梯田、水保林和经济林果数量的增多,以及流域内广大群众的强烈申请要求,在示范区建设的第三年之后,我们在每年的设计中都将其列入了重要内容。

根据各流域的特点,水窖一般布设在村旁、路旁,有足够地表径流来源的地方。窖地必须有深厚坚实的土质,距沟头、沟边20米以上,距大树根10米以上。

水窖分井式水窖和窑式水窖两类

一般来水量不大的路旁,修井式水窖,单窖容量30-50m。在路旁、果园、坚实的崖坎,要求蓄水量较大的地方,修窑式水窖,单窖容量在100 m左右。

窖体由窖筒、旱窖、水窖三部分组成。窖筒(上接地面窖口,- -18

33供取水用)直径0.6-0.7m,深1.5-2.0m。

旱窖(不蓄水部分)上部与窖筒相连,深3-5m,直径向下逐步增大,到散盘处直径3-4m。

水窖(蓄水部分)深3-5m,从散盘处向下,直径逐步缩小,到底部直径2-3m。

窖口直径0.6-0.7m,用砖块石砌成,高出地面0.3-0.5m。沉沙池:位于来水方向路旁,距窖口4-6m,池体成短形,长2-3m,宽1-2m,深1.0-1.5m,四周坡比1:1。

进水管:圆形,直径0.2-0.3m,在沉沙池从地表向下深约2/3处,以1:1的坡度向下与旱窖相连。

在示范区的水窖类型中,根据地形和土质多为井式水窖,从窖口开始,按照各部尺寸垂直向下挖,在窖口处吊一中心线,每向下挖深1m,校核一次直径。

4.4道路建设

示范区总体规划中,道路建设没有作为治理措施进行规划,但在我们实施的过程中,流域内的道路建设是主体工程投入产出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的网络通道,是生态经济系统能否高效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每年的实施规划中,我们都严格按道路网的设计规格,施工质量标准和主体工程的分布情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打破三界,有序地通过机械和人工配合的形式建设好了乡村公路,田间道路,克服了以往那 种拒修、改线、降等,给工程的管理和运行造成困难的局面。

-19-

5.新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与实施

麦积区藉河示范区工程建设在实施中,我们根据当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方针和城郊型水土保持示范区的要求从规划到实施都引进了一些高科技的技术和产品,以增加示范区建设的带动效应。

在水保林和经果林建设中,采用开挖沟、挖大坑和地膜覆盖,套保水袋,蘸生根粉,喷洒旱地龙等先进的栽植方法,提高苗木根系舒展空间和防旱抗旱能力,以提高植树的成活成材率。在新品种的引进过程中,通过前几年的实践,我们在花牛镇北山、社棠镇北山和马跑泉南山分别引进栽植了天水1号沙棘,四倍体刺槐,毛白杨等水保林种及火炬树、五角枫、小叶女贞、高山黄杨、塔柏、刺柏、侧柏等多种常绿树种,在经果林建设中引进了高、新、稀有品种如美国大樱桃、黑红提葡萄、红苹果、酸苹果、仁用杏、金太阳杏等一系列新品种优质果品苗,提高了果品质量,调整了产业结构,发展了流域经济。

在水利节水灌溉方面发展了喷灌、滴灌和管灌并利用水窖在北山建成塑料日光温室,发展有效灌3600余亩。

- -206.示范区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的模式

麦积区藉河示范区工程建设是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行三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实施展开的。在工程的管理上我们根据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的有关文件,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和资金报帐制。

-21-

第二篇:水土保持总结报告

萍乡市南坑赵家煤矿

编制单位:萍乡市南坑赵家煤矿编制日期: 水 土 保 持 总 结 报 告

年3月18日 2014

萍乡市南坑赵家煤矿水土保持总结报告

第一章:矿井概况

(一)位置与交通

赵家煤矿位于萍乡市南东6.6km,距煤矿井口约50m有萍(乡)—南(坑)公路经过(为老三一九国道,现已改线),经萍乡市五陂下镇与新三一九国道和浙赣线相连,距新三一九国道约2km,距萍乡火车站7km,交通较为便利。

(二)地形、地貌及水系

赵家煤矿矿区范围位于萍乡市安源煤矿南部边缘IX勘探线南延外围,矿区内最高点位于矿区北西部,海拔高程230m,最低点井口以东的小桥海拔标高120m,最大相对高差110m,矿区范围内地形呈现北高南低特点,为一山坡,地形较为复杂,植被茂盛,多为次生灌木林。

水系:赵家煤矿矿区属湘江水系,矿区范围内无河流,仅南部边缘有双凤河由东向西经过,为常年有河流,河底标高+108m左右,水深1~2m。右区内有小冲沟,矿区东部有一较大冲沟,延伸数千米,在大冲沟的两侧,发育有多条小冲沟,大气降水经小冲沟汇入大冲沟,再由东部大冲沟汇入双凤河,经五陂下汇入萍水河,再流经萍乡湘东、湖南醴陵至株洲,在株洲渌口注入湘江。

(三)邻矿关系 矿区西北边与五陂下红旗煤矿相邻,北东方向与萍乡市五陂煤矿相邻,南东边为双凤河。

红旗煤矿主平硐井口标高+127.54m,暗斜井井底+66.3m,矿井正常涌水量2m³/h,最大涌水量10m³/h;五陂煤矿主平硐井口标高153.2m,暗斜井井底+62m,矿井正常涌水量5m³/h,最大涌水量8m³/h(情况由矿方提供)。

(四)水源、电源与通讯

电源:矿区一回路引自芦溪南坑35kv/10kv变电所,二回路引子丹江35kv/10kv变电所,两个变电所距本矿均为5km。

水源:生活饮用水取山泉水,距办公区200m,水源地标高+180.5m,水量20m³/h,工业用水取用井下排水。

通讯:通讯接南坑镇电信所,距离5km。

(五)区域地层

区内主要褶皱构造为安源内斜,安源内斜为一开阔不对称向斜,轴向40˚~50˚,向斜被RF2逆断层切割成南北两翼,南翼地层平缓,北翼局部地层倾角较陡,达40余度。RF2走向逆断层,断距40m以上,倾角60˚~70˚,倾向西北,纵贯全区。

井田位于安源向斜南翼,总体构造线方向45˚左右,倾向北西,倾角30˚~45˚,为一单斜构造,沿倾向地层具波状小褶曲,往深部受RF2断层影响,地层倾角变缓趋势。

井田内无大的断裂构造,在井田北西边界以外约20-30m发育有RF2逆断层,该断层规模较大,矿区在RF2断层的下盘,在RF2断层的影响下,与其平行的次级构造较为发育,但规模较小,对煤层影响不大,该区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中等。

(六)煤层及煤质

煤层:本区主要可采煤层为4号煤层,由于沉积环境及构造运动持续性影响,又可划分为二个分层,即4¹,4²煤层,煤层厚度大,煤质差,以煤夹碳质页岩或煤与碳质页互层组成。

4²煤层:距4¹煤层间距15-20m,煤层走向40˚左右,倾向北西,上部倾角28˚,下部倾角变大,据井巷工程揭露7个见煤质量点厚度为:4.09-7.04米,平均5.71m,厚度变化较大,煤层结构较为复杂,含不规则的,透镜状夹矸2-4层,夹矸厚0.18-1.18m,煤层稳定程度较好,属较稳定~不稳定类型。

(七)水文地质

赵家煤矿矿区内最高点北西部山坡海拔标高230.0m,南东部冲沟内最低点海拔标高120m,矿区内最大相对高差110m,矿区内地形复杂,地貌多变,北高南低,植被茂盛,冲沟发育,但无地表径流和山塘水体。

断层的导水性:赵家煤矿矿区北部出露的RF2断层为走向断层,赵家煤矿位于断层下盘,距断层20-30m,受F2断层的影响,下盘与其平行的次级构造发育,可能会切割双凤河,与双凤河有水力联系,对赵家煤矿会有一定影响,但由于断层地处边界以北15~50m,其影响程度相对要小。矿井正常涌水量10m³/h。最大涌水量40m³/h。

(八)瓦斯 根据赣煤行字{2009}170号《关于对萍乡市二OO九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萍乡市南坑赵家煤矿绝对瓦斯涌出量0.65m³/min,相对瓦斯涌出量8.19m³/t,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12.86m³/t,批复矿井瓦斯等级为低瓦斯。

(九)开采技术条件小结

综上所述:赵家煤矿矿区范围小,水文地质条件中等(无地表水体和较大含水层,矿坑水以大气降水,采空区积水为主,未发现导水断层);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煤层厚煤质差、夹石多、工作面易冒顶);环境地质条件简单;煤层瓦斯含量低(低瓦斯矿井)。

第二章:主体工程及水土保持工程概况

一、主体工程概况

赵家煤矿属“三改六”矿井。井田采用主斜井带暗斜井开拓。工程建设内容主要有井下生产系统,地面生产系统,辅助设施。地面运输系统、公用配套设施组成。其中,矿井工业场地分为三个区:行政生活区、生产区和辅助生产区。工程共布置排矸场一处。配套建设输变电线路一条,供水管线一条,风井道路一条,运输道路一条。

二、水土保持工程概况

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根据主体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设计变更和实际需求。工程建设中的永久性占地和临用地面积发生了变化,其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2、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方案确定防治目标为: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90%林草植被恢复率达98%林草覆盖率30%拦渣率95%土壤流失控制比≧0.67.工程建设中我们布设了大量水土保持工程和植物措施实施了挡墙、栏矸坝、截排水、土地整治、边坡防护及植被恢复等水土保持措施较好的完成了水土流失防治任务。拦渣率达到99.05%,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7.51%,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6.56%,林草植被恢复率达98.05%,林草覆盖率达到36.33%。

3、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

为了预防和治理矿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产生新的水土流失,我矿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根据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重点落实了水土保持方案中的各项措施。

根据水土保持方案中的防治措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为确保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针对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工程验收标准及细则,并在合同文本中予以明确。在具体施工中要求施工单位明确履行水土保持职责,合理安排工序和施工进度,尽量减少各分项工程之间的相互干扰,避免二次开挖。在开挖基础管沟和扰动地面的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产生的弃渣应定点堆放合理处置,及时掌握了解天气状况保证在大风、暴雨天气之前,对裸露地面、施工区域及时采取覆盖、洒水等措施;确保了施工单位将水土保持工作贯彻到施工的整改过程之中减少了因建设项目的施工而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第三章、组织领导

我矿领导非常重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把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煤矿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以及省、市、县有关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作为矿区开发建设全面履行国家水土保持工作,矿区在水土保持具体工作中,由我矿主要领导负责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与协调,矿办公室负责矿区水土保持工作的组织领导、技术量和建设资金上给予了充分的保障。管理与协调及矿区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设计变更、工程质量以及与地方关系的协调等责任,通过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管理机构,做到了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责任细化、相互配合、密切协作的水土保持工作机制创造了良好的水土保持工作环境。

管理机构如下:

长:闵志林(矿

长)副组长:刘赣生(总工程师)

成员:刘专红、刘波、罗小平、戴超、刘任春、胡立勤、陶志。

第四章:规章制度

为保证赵家煤矿水土保持方案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全面的落实,我矿在全面负责、管理和协调、统筹矿区的水土保持及环境建设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将水土保持工作自始至终纳入到主体工程的管理中。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持法》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先后完善制定了赵家煤矿建设工程管理细则等多项严格的规章制度,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我矿建设工程的制度体系和管理办法。

第五章:项目建设期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

1、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完成情况

我们按照设计的技术要求,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纳入了主体工程的施工和管理体系,水土保持建设与主体工程建设同步进行。

2、实际完成工程量

(1)工业场地防治区。包括挡墙、土地整治及厂区排水。矿区防洪排水沟。在风井广场河边及矿区内用毛石砌挡渣墙301m,风井工业广场及煤场和矿区其它地方砌红砖围墙199米。在矿区内公路旁四矿共同修建排污道1500m。挡渣墙共完成土方量0.5万方。排污道完成土方量1.5万方。所修建的挡渣墙、排污道全部采用毛石,水泥,砂浆修建,每隔50米设置了一个检查口,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工业场地硬化面积600m2。修建排水沟141m,修建矿区公路200m,修建简易公路100m。

(3)排矸道路位于煤矿煤场西侧。占地面积100m2,四周地形起伏较大,汇水面积较小,采取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主要有挡矸坝、边坡护砌、土地整治等。

第六章:水土保持工程投资

赵家煤矿共完成水土保持总投资54.62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27.78万元,植物措施投资3.6万元,独立费用10.77万元,施工临时工程投资0.32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0.45万元。

第七章:水土保持监测

2009年7月,我矿委托具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萍乡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站,水土保持监测乙级资质,对该项目进行水土保持监测。萍乡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站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了赵家煤矿水土保持监测项目组,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编制了项目建设期监测报告及相关图件,完成了外业调查和监测点的布设,编制了监测实施方案。

第八章:水土保持工作经验体会及存在问题

1、取得的成绩

赵家煤矿的水土保持工作在省、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引导和支持下,通过各相关单位的不懈努力,我矿全面落实了水土保持方案中的各项规程设计任务,有效的治理了工程建设中产生的水土流失,较好的控制了因工程建设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改善了矿区的生态环境,基本恢复了原有地貌。提高了矿区及矿区周边地区的林草覆盖率;履行了企业所应承担的法律职责,落实了国家对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的要求。

2、存在的问题

赵家煤矿主体工程建设及与之配套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已基本竣工;通过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的建设区内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我矿地处赵家煤矿旅游风景区,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治理和管护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矿区范围内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基本得到了治理,有效的控制了水土流失,但是影响我矿生态环境的周边一定范围内的水土流失还很严重,如以前乱挖的小煤窑以及露天采煤等非法小煤矿。非法小煤窑和露天采煤关闭以后,给我矿留下很大的隐患,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威胁着我矿的正常生产,矿区生态环境与周边地带的水土保持环境影响反差还很大,治理周边地带生态环境的任务也十分艰巨。随着矿区生产的发展,对影响矿区正常生产的周边地带,我们还应进行详细的勘察规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案,加强周边生态环境的治理,进一步与相关单位进行协商,加快治理速度。

第九章:制订符合矿区实际的水土保持管护责任制度

(1)制订符合我矿管护实际的水土保持责任制度,维护好已建成的各类水土保持设施,继续加大水土保持设施投资对已完成的水土保持设施加强管护,对损坏、失效的水土保持设施及时维修、更新使其更好的发挥水土保持功效。有效的控制和改善水土流失的现状使我们赵家煤矿今后水土保持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2)加强和完成沉陷区水土保持设施的监测工作。塌陷的采空区及时进行治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裂隙采取回填、平整等治理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的产生。

第十章: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土保持业务培训 加强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理论水平的培训,不提高水土保持管理水平,促进我矿水土保持工作的协调发展。

赵家煤矿

2014年3月18 日

第三篇:电力工程水土保持总结报告

珠海110kV柠溪站新增电源线路工程

水土保持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珠海110kV柠溪站新增电源线路工程分为两个单项工程:110kV香柠甲丙线T接至珠九乙丙线线路工程和110kV拱北至吉大单回电缆线路工程

(1)110kV香柠甲丙线T接至珠九乙丙线线路工程:本工程从110kV香柠甲丙线19#-20#之间T接双回路至110kV珠九乙线11#附近开断点,新建同塔双回架空线路,路径长为1.012km(其中双回路0.841km,单回路0.171km)。

施工地点主要位于珠海市板樟山,从吉柠路开始横跨板樟山至白莲洞公园附近。

地质特征:地层主要是第四系坡积层和残积层,岩土层从上之下分别为砂质黏土层、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丘陵及山地部分场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与第四系各地层中的孔隙潜水类型及基岩裂隙水,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水位变化因气候、季节而异。水位随山势变化。本工程基础埋深范围内,未见地下水。

(2)110kV拱北至吉大单回电缆线路工程:本工程新建拱北站至吉大站综合电缆土建通道,路径长4.288km。即从B4点新建220kV线路4回、110kV线路2回综合电缆通道至吉大站附近(B31点)电缆土建部分路径长4.288km。

施工地点从九洲大道交港昌路开始至石花西路吉大站,线路路径在道路南侧。

地质特征:主要为人工填土层、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层及第四系残积层,下伏基岩为燕山期花岗岩。勘察期间,场地的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各地层中的潜水类型,受大气降水补给,水位变化因气候、季节而异。丰水季节,地下水位明显上升,第四系各地层多处于饱水状态;枯水季节,地下水位随之下降。另外,在花岗岩各风化带裂隙中尚赋存有基岩裂隙水,主要受上层地下水补给,其赋存水量及导水性均存在各向异性的特征。勘察期间测得各孔位地下水稳定水面埋藏深度介于0.90~3.50m,水位标高介于1.01~6.39m。地下水水质对混凝土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微腐蚀性。

二、施工方式与环境

架空线部分,与水土保持存在关联的施工步骤主要是铁塔基建的制作。本工程铁塔共计7基,铁塔基础主要使用人工挖孔桩方法进行开挖,桩位基础深度在5.2米至9.7米之间,平均埋深8.0米左右。整基铁塔平均占地面积在40平方米左右。注:本文所提及的数字均是根据施工图概算得出,实际具体应以设计单位提供的竣工图为准,下同。

在板樟山上时候时,需要从山脚通过人工和马匹运输水泥沙石、铁塔材料,而板樟山原上山台阶不足以用作运输道理,故在施工初期施工单位报备相关管理部门之后在板樟山内部开辟出一条约2公里长宽1米的临时道路。临时道路主要砍伐了部分草丛,道路均避开树木。

电缆线路部分,主要以顶管施工和开发为主。通过地下顶管施工,做足电缆施放通道,再通过开挖的方式制作工井。顶管施工普遍深度在10米以内,工作井深度在4米左右。施工全程按照设计提供路径进行施工,除深4米的工作井以外,未见相关水土环境问题的出现。

三、总结

在施工完成之后均按照板樟山相关管理部门(林业局)和城市绿化部门(园林局)的要求进行了恢复,目前恢复状态良好。同时,施工单位按照合同要求,在施工完毕两年内对施工质量包括环境在内的问题进行质保。

本总结有http://www.xiexiebang.com微信营销教程整理发布

第四篇: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

· 12·

中国水土保持 SWCC 2008年第 2期

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

张长印,宋晓强,王海燕

(1.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北京 100053;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 712100;3.陕西省水土保持局,陕西西安 710004)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水土流失

[摘 要]生态文明被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高度负责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说明生态文明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远意义。水土资源是一切生物繁衍生息的根基,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j由自然和人为开发建设活动引发的水土流失已经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水土保持统筹协调自然、社会等各种因素,科学配置多种措施,确保人 1:

7、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0941(2008)02—0012—03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高度,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的高度负责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生态文明作为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不仅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要务,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们的经济增长依然没能突破“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模式 节约和保护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迫在眉睫。水土资源是人类文明的根基,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只有重视和切实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快水土流失防治进程,才能真正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落到实处。生态文明的诠释 1.1 生态文明的提出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经历了原始的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以往的文明,主要着眼于物质层面,关注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改善,这是因为生产力水平很低或比较低时,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总是第一位的。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工业文明造成了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后果,使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要付诸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加剧,世界范围内展开了关于“增长的极限”的讨论,保护资源与环境运动逐渐兴起。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序幕。伴随着人们对公平认识的加深以及对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达成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形成。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系统阐述『町持续发展的概念。生态文明的提出,正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中国政府早在 20世纪 90年代就开始提及生态文 明。199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曾预言 21世 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2002年,“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被写入党的十六大报告。党的十七大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高度,将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的报告,较之以往,提法更加明确,要求更加具体,地位更加突出:

1.2 生态文明的涵义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哲学命题。人具有生命性、能动性和社会性等特征,自然界则具有客观性、可变性、可知性、先在性和前提性等特征,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对这些特征主导下人与自然辩证关系认识的升华乍态文明是指人类在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伦理价值观的指导下,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是和谐,即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生态文明强调的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动植物及其环境构成平等互动的关系格局。也就是说,地球上一切生物及其周围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一切生命体不论动物或植物都具有同等重要的生存和发展权利。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发展的更高阶段的文明。生态文明践行了人类与自然平等的主动和谐,它既超越了农业文明中人与自然的被动和谐,又超越了工业文明中人与自然的相互对立,因而是人类文明的一次飞跃-2]。水土资源是生态文明的基础

水和土壤是一切生物繁衍生息的根基,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水土资源在自然界中是死的地壳和生活在地壳上有机体之间的媒介,将无机界和有机界、生物界和非生物界连接起来,推动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人类社会发展。如果离开水和土壤,那么人类将失去生存基础,文明也将难以为继。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土地的构成来看,它是一个复杂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包括土壤、地貌、岩石、植被、水文以及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在这些因素当中,土壤和水是两种最重要的因素。换句话说,土地之所以具有生产力,是因为它拥有土壤和水。没有土壤和水,土地就会失去生产力,就不能生长植物,也不能繁衍动物,更不能为人类提供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环境。从人类已有的认识水平来看,即使在经济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仍然离不开土壤和水。如果没有土壤和水,那么陆地上所有动植物包括人类只能走向灭亡,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水和土壤的重要作用。离开水和土壤,谈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毫无意义 J。

纵观历史,因水土资源破坏,进而导致文明衰落的事例,并不鲜见。黄河流域之所以成为我国古老文明的发祥地,得益于过去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曾经森林茂盛、水草丰美,土壤肥沃、易于垦殖,有利于农牧业发展,适宜于人类生存。远古时期,一些氏族部落开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随后炎帝、黄帝融合其他部落,最终形成了华夏民族。从公元前 2l世纪夏朝开始 4000多年的历史,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王朝在此建都长达 3000多年。公元前 2000年,黄河流域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但是,我们的祖先在发展农业文明的同时,也犯了其他民族同样的错误,忽视对农田、森林、草原的保护,破坏了文明赖以存在的水土资源,特别是土壤资源。自秦汉开始,由于毁林开荒、垦草种粮及战争的影响,林草植被遭到大面积破坏,使水土流失日益加剧。严重的水土流失把黄河上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切割得支离破碎,形成了千沟万壑,沙化日益严重,以至于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泥沙的淤积,抬高了黄河下游河床,使其平均高出地面 3~10m,最高达 13m,形成 “悬河”,加剧了洪水灾害,使黄河成为历史上“三年两决口”的害河。

史学家们经过考证发现,战争、政治腐败、经济萧条都很难完全毁灭一种文明,而对自然无节制的掠夺导致水土资源的破坏,引发生态灾难,却能从根本上毁灭一个民族的文明。世界文明发祥地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是如此,中国历史上楼兰古国文明、丝绸之路的消亡也是如此。正如有人曾经说过“文明人越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下留下一片沙漠”。对此,恩格斯做过深入透彻的分析,他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 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 他们这样做,竞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洪水更加凶猛地倾泻到平原上。” 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

水土流失是人类不合理开发水土资源或者滥用水土资源产生的严重后果,水土流失状况是衡量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劣程度的重要指标。水土流失直接导致水土资源破坏,恶化生态环境,进而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

从现实看,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 356.92万 km,占国土总面积的 37.18%,年均流失土壤约 50亿 t。水土流失几乎遍布全国所有的省(区、市),不但发生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而且平原地区和沿海地区也存在;不仅发生在农村,而且在城市、开发区、工矿区也大量产生。水土流失对我国的国土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饮水和生态安全已构成严重威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每年因水土流失损失掉的耕地约7万hm。东北黑土区初垦时黑土层厚度为 50 ~ 80em.现已平均减少了一半,有些地方的黑土已流失殆尽,无法耕种,仅侵蚀沟扩展损失掉的耕地就达 48万 hm。西南地区石漠化面积已发展到 30多万 km,而且每年还在以2% 一4%的速度扩展,许多地方到了无土可流、无地可耕的境地。据调查,仅贵州省每年因水土流失减少的耕地达 2万 多 hm,云贵地区在近几十年时间内,由于土壤的迅速流失,使得很多地方成块的耕地消失,农民不得不种窝窝地、草帽地。按照现在流失速度推算,50年后东北黑土区几十万公顷土地的黑土层将彻底流失掉,我国最大的“粮仓”将不复存在;35年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将翻番,近1亿人口将失去生存空间。目前,我国约 80%的农村绝对贫困人 口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区,这些地区长期不能摆脱贫困,主要原因是坡耕地面广量大。这些坡耕地既是群众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也是水土流失的源地。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坡耕地成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群众俗称是“种一年地,扒一层皮”。由于水分和肥力随土壤流失而流走,致使耕地质量不断下降,数量不断减少,生产力越来越低下,特色产业很难发展。为了解决生计,不少地方的农民不得不向更陡的山坡开垦,从而产生新的更加严重的水土流失,形成“愈穷愈垦、愈垦愈穷”的恶性循环,严重削弱了当地农业生产基础,直接导致和加剧了农民的贫困,恶化了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不协调。

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的数据,“十五”期间,全国各类生产建设项目共有 76810个,扰动土地面积达到 5.53万 km,新增弃土弃渣总量 92.1亿 t,新增水土流失量9.5亿 t。根据“十一五”发展规划估算,我国各类开发建设项目在“十一五”期间将产生弃土弃渣总量 100.27亿 t,可能产生水土流失总量 10.o9万 t,分别较“十五”期间增加 8.8% 和 6.7%。如果按这一趋势发展,开发建设活动对水土资源造成的破坏,很可能超出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势必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压力。

综上所述,水土流失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就可能落空。加快水土流失防治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4 水土保持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远古的“平治水土”,到现在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乃至近年来总结形成的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水土保持始终是人们长期同水土流失作斗争,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经验积累。实践证明,与任何单一的措施相比,水土保持能够充分考虑自然、社会等各种因素,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科学配置多种措施,确保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4.1 水土保持寓生态改善于生计改善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保持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着眼于生态改善,着力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上,即将生计改善和生态改善有机结合,是水土保持的特色和重要原则。水土保持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优化配置,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形成综合防护体系,统筹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将治理水土流失与群众脱贫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治理区的资源潜力得到充分挖掘。除合理开发利用荒山、荒坡、荒沟、荒沙等劣质土地外,还有效利用梯田地埂,窖、塘、库、坝周边以及渠道两旁土壤,积极培育资源。将地埂作为农业生产资源,积极培育地埂作物。通过综合治理,增加了基本农田,配套了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和生产道路,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民温饱问题的解决,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粗放式、广种薄收农业生产方式,扭转“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局面,实现高效集约化经营。

长期实践证明,通过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既保持了水土,又增加了资源;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创造了经济效益,真正实现将生态改善贯穿于生计改善之中。

4.2 水土保持寓生态改善于经济发展中

当今世界,一方面,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决定了个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国家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群众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改善也有赖于经济发展。由此看来,经济快速发展是一个长期趋势。

从当前形势来看,能源开发、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建设对于推动整体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不可估量,但同时超强度、大规模的生产建设活动,将会剧烈地扰动地表,破坏水土资源,由此引发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压力。对此,水土保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通过实行 “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消除人为产生新的水土流失的隐患,真正达到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寓生态改善于经济发展之中,有效化解经济建设与水土资源保护这一矛盾。

4.3 水土保持是中华民族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水土保持蓄住了水、保住了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变单一生产为农林牧全面发展;增加了地表植被,建设了秀美山川;减少了入河泥沙,减轻了洪涝灾害;防风固沙,减轻了风沙危害;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水土保持工作做过很多重要批示。朱德委员长指出“水土保持是山区生产的生命线”。毛泽东主席在《看,大泉山变了样子!》一文后批示:“很高兴地看完了这一篇好文章。有了这样一个典型例子,整个华北、西北以及一切有水土流失问题的地方,都可以照样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了。”1993年国务院 5号文件明确了“水土保持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发出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再造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

进入 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事实表明,水土保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手段,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中华民族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苏泽群.简谈生态文明[N].光明日报,1999—3—1.

[2]李祖扬,邢子政.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回顾和反思 [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3]弗 ·卡特,汤姆 ·戴尔.表土与人类文明[M].庄歧,鱼姗玲,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4]杨庭硕.人类的根基: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水土资源[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张长印(1960一),男,陕西周至县人,高级工程师,处长,长期从事水土保持管理和科研工作;宋晓强(1966一),男,陕西武功县人,工程师,处长,在读硕士,从事水土保持政策研究、监督执法和项目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07—12—10

(责任编辑 孙占锋)

第五篇: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总结报告11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一、前言

环境保护是保证社会生态平衡、保证人民身体健康的需要,搞好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是祖国建设、资源开发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为了控制项目施工现场的水土流失,以及各种粉尘、噪声、振动、生产生活垃圾、污水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本项目部成立专项机构,建立体系、制定各种有效制度、措施并严格控制。

二、概述

1、工程概况

南宁铁路枢纽III标工程第二项目部施工范围:南宁东动车运用所、北湖客车技术整备所及车辆段、北湖走行线、北湖双线特大桥、南宁站、机务段,施工内容以路基填挖方、桥梁、站场构筑物及路基为主,其中北湖客车技术整备所及车辆段已于2013年6月进行静态验收竣工移交,投入使用;南宁东动车运用所目前准备进入静态验收阶段;其余工程正在建设施工,为了切实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有效控制新增水土流失,做好水土相关防护与治理措施。

2、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情况

本项目地区地质构造古老,多以泥盆纪,二迭纪和三迭纪为地质基层,崦性以石灰岩占优势,页岩、砂岩次之,第四纪红土层为地表盖层。

3、气象、水文

气候属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充足,湿润多雨,年均气温20.3--22.4,年平均降雨量815--1686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275--1579小时

4、水土流失危害

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腾飞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建设与破坏是一对矛盾体,凡是一项建设工程总是要对原来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影响。

铁路建设由于线路长、占地面积多,土石方填挖量大,取土、弃渣量大,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更不可小视。所幸的是国家和人民都已经对保护生态环境日益重视起来。

本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施工过程中由于对地表的扰动带来的土壤流失,特别是在雨季土壤被冲刷;2)扬尘的危害:地表扰动后,松散的地表结构容易产生扬尘的危害; 3)对植被的破坏: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将进行土石方的挖填,包括路基填挖、取、弃土场的利用等,一方面在规划位置时要铲除地表植被,进行基础挖掘和混凝土浇筑;另一方面各种机械和人员的活动也会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引起土壤侵蚀及水土流失,可能带来土壤肥力下降及表层肥沃土壤流失,进而影响植被的生长。

三、执行

1、管理机构、体系

本合同段已成立以项目部经理为组长,生产、技术、施工等管理人员为成员的水土保持机构及体系。做到个人对生产班组、生产班组对施工队,施工队对项目部,层层签订责任书,完善自我监控体系。

2、方案、措施

项目部在开工前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对施工场地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施工图纸及有关施工技术措施,对项目施工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环境因素加以识别、评价。

确定项目的重要环境因素,做好施工调查,制定水土保持方案、措施、给排水平面布臵图,并上报指挥部、驻地办等有关部门审批同意。

3、各项措施的执行

1、减少土地破坏的措施执行情况

本合同段临时施工场地主要为:小型预制件加工场地、临时工棚等,场地的选择均为旱地、空地,且周边植被稀少,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绿化。

2、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执行情况

本合同段在工程施工作业中,为减少水土流失,施工时及时掌握雨情,作好大雨之前的防护措施,避免易受侵蚀或新填挖的裸露面受雨水的直接冲刷。

基坑开挖时,预留好回填用量后,其余弃方均按要求运至弃土场,本合同段杜绝施工中横向弃土弃渣。

路堑开挖后,对新开挖坡面及时进行防护,并在坡顶规定距离设臵截水沟,引导山体水流排放,防止冲刷边坡。

弃土场进行压实处理,并设置排水沟,避免造成二次流失,弃土完毕后进行绿化处理。

3、水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

项目部及各施工班组的生产生活废污水进行有组织排放,禁止废污水随地排放。

施工废水均按项目部要求进行挖池,采取过滤、沉淀处理后进行排放。

生活污水采取二级生化或化粪池等措施进行净化处理后进行排放。

四、总结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施工建设的一大任务。据此,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方案及措施,使项目建设生产的水土流失和环境问题得到综合治理。

本合同段自开工到工程结束,一直贯彻落实和执行项目部制定的水土保持方案及措施,不断完善保证体系,对保持水土流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合南宁铁路枢纽III标工程建设特点,我项目部采取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实行永久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实现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改善,达到建设与环境相协调。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南宁铁路枢纽III标工程第二项目部

2013年8月

下载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总结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程技术年终工作总结报告(含5篇)

    为了避免工程技术给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对工程技术进行伦理控制。今天写写帮文库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工程技术年终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工程技术......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建总结报告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建总结报告(格式)中心名称:依托单位:填报日期:盖章) (概况编写提纲:一、工程中心概况二、工程技术开发能力和水平情况1、研究开发方向、目标和主要任务 2、工程技......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新建铁路XXXXXXXXXX物资铁路专用线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XXXXX分公司XXXXX物资供应总公司 2014年11月 新建铁路XXXXXXXXXX物资铁路专用线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

    关于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的论文[推荐阅读]

    一、生态伦理生态文明的实现,需要健康、和谐、可持续的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理清、协调、解......

    尚志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区管理办法

    尚政办发〔2006〕39号尚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尚志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区 管理办法的通知各乡镇政府、市政府直属有关单位: 现将《尚志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区管......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结报告工作总结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结报告工作总结.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结报告》的.,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对网友有用。篇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验收......

    工程技术个人总结报告(共5则范文)

    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我们来对前段时期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以便于更好的做好下一步工作。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调研总结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专业调研总结报告 一、调研工作的指导思想 为使开设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能够更适应市场的需求,课程教学适合岗位需求,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长远发展,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