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三线城市毕业生故乡情结最浓

时间:2019-05-12 21:1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三线城市毕业生故乡情结最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三线城市毕业生故乡情结最浓》。

第一篇:2015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三线城市毕业生故乡情结最浓

【导语】90后毕业生毕业之后都乐意去哪儿?多少人回到了故乡,多少人留在了自己读书的城市?他们是更喜欢北京这样的大都市,还是生活压力稍微小一点的二三线城市?他们都倾向于将哪里作为自己的理想起航之地?

6月初,发展论坛推出了以“2014毕业生就业流向”为主题的大型网络调查,对毕业生的地域流向和职业流向进行了数据收集。短短数日,我们回收了数千份毕业生问卷,通过对调查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结论——我们的数据不一定精准,但透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脉络性的线索,倾向性问题管窥可见。通过毕业生流向调查,我们发现,毕业生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的差距清晰地浮现在我们面前。

本期一起分享:90后毕业生对工作地域的理想和现实。

【新华调查】毕业生流向调查:2014毕业生去哪儿了?

一、调查显示:二线城市吸引力不逊于一线城市

(图1:接受调查的毕业生最青睐哪些城市)

(注:原始图)

一直以来,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是最为毕业生青睐的。以往其他各类调查,基本上都

会显示,更多的人会首选一线城市找工作。但从图1调查结果来看,我们似乎很难找这方面的有力论据。相反,调查显示,二线城市最受欢迎。

当问及“找工作时你最青睐哪些城市?”29%毕业生首选一线城市;37.3%毕业生首选二线城市;22.7%首选小城市,认为生活比较舒服,只有11%的人首选其他地方。(见图1)选择二线城市者超过选择一线城市者,是本次调查结果最有别于之前调查的地方。

(图2:接受调查毕业生的来源构成)

(注:原始图)

鉴于调查对象有53.1%来自二线城市(见图2),占到了调查人数的一半以上,所以更多的人首选二线城市,与被调查群体的结构有一定关系。仅有不到三成的人首选一线城市,并不能说明一线城市吸引力下降。

通过对图

1、图2的交叉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一些很有意思的分类数据:在一线城市读书的毕业生中,有七成以上表示喜欢留在一线城市工作;而在二线城市读书的毕业生中,只有约一半的人“力挺”二线城市,比例不及前者。可见一线城市的综合吸引力依然具有不可比拟性,更能“留下”在当地就读过的毕业生。

但对毕业生来讲,二线大城市的吸引力也毫不逊色。尤其是在二线城市读书的学生,他们当中有一半以上更愿意在二线城市找工作。可见二线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也有着很大魅力。“在二线城市已经生活习惯了”,“二线城市发展机会也很多”“一线城市压力太大”“陌生的一线城市不好混”,这些都是他们更愿意留在二线城市的重要原因。

二、调查显示:毕业生更偏爱自己读书的城市

(二级交叉数据图——图3:各类毕业生都青睐哪种城市?)

(注:二级交叉数据图,图1+图2=图3)

通过图1和图2的交叉分析,我们得出了图3的结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多数毕业生更偏爱自己读书的城市,北上广深毕业生最爱北上广深,二线城市毕业生更喜欢二线城市。更多具体数据如下:

1、北上广深毕业生,7成倾向于留在北上广深。最终有6成实现了这一愿望,其中5成留在自己读书的城市。北上广深毕业生,17.5%更愿意去二线城市。仅13.8%愿意去中小城市及其他地方。其中,10%想留在一线城市而没留下的,基本上是均分到了二、三线城市及其他地方。北上广深毕业生,近半留在了上学的城市,其余四分之一回到了故乡所在省份,四分之一去了其他城市。

2、二线城市毕业生,5成倾向于在二线城市找工作,22%向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向往小城市的比重不到10%。二线城市毕业生,4成多留在了二线城市,其中6.6%未能留下的,及10%闯一线城市未果的,最终去中小城市的比较多。二线城市毕业生,仅有3成留在读书的城市。其余13.3去了其他的二线城市。二线城市毕业生,4成回到了故乡所在省份。

3、中小城市毕业生喜爱中小城市的比较多,占35%。其次他们很喜爱省会城市等二线

城市。他们当中最终留在中小城市的比重也比较大,占50%。但留在自己读书城市的比重仅占15%。可见各类城市中,三线城市毕业生流动性最大。其中,中小城市毕业生中近半回到故乡所在省份。

(图4:毕业生签约城市是否是自己读书的城市)

(注:原始图)

(图5:各个城市毕业生的分类数据)(注:二级交叉数据图,图2+图4=图5)

综合以上数据,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一线城市毕业生的一线情结最浓。七成一线城市毕业生首选一线城市很能说明这一点。二线城市毕业生的一线情结比较淡,他们更看重、更喜欢自己读书的城市。三线城市毕业生对一线城市不太感冒,除了同样类型的三线城市,他们的奋斗目标往往是二线城市。对比来看,二线城市毕业生对二线城市的向往度,比一线城市毕业生对一线城市的向往度来说,要低20个百分点。据此我们可以说他们的母校情节没有一线城市毕业生那么强烈,但这也许只是跟城市本身的魅力大小有关系。

2、三线城市毕业生的流动性最大。七成一线城市毕业生不愿离开一线城市,说明一线城市自产自销、自我消化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所以一线城市虽然就业机会多,但是就业压力大也是情理之中的;二线城市就不这样,有近半的人选择要离开;而三线城市毕业生,则有65%选择要离开。可见就流动性大小来讲,三线城市毕业生>二线城市毕业生>一线城市毕业生。

3、三线城市毕业生的故乡情结最浓。就故乡情结的浓淡来讲,呈现“三线城市毕业生>二线城市毕业生>一线城市毕业生”态势。首先,二线城市毕业生故乡情结比一线城市毕业生要浓。相比而言,二线城市毕业生回到故乡所在省份的比重远远高于一线城市毕业生。中小城市毕业生中近半回到故乡所在省份,可见三线城市毕业生的故乡情结最浓。不过这种现象也可以这么解释: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小城市才能立足的话,预期在人生地不熟的外地,不如回到故乡。三线城市毕业生,来自于三本以下的比较多。这可能与他们对城市的选择能力不足也有关系。

总而言之,相比较而言,一线城市仍然是毕业生的最理想之地,但毕业生对城市的偏好呈现结构性特点,在不同类型城市读书的学生对不同城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热爱,偏爱自己读书之地的人占了很大比重。

三、留在二线城市,并不比留在一线城市更容易

(图6:接受调查毕业生的工作最终签在了哪里)

(注:原始图)

毕业生最后留在了哪里?通过对对图1和图6进行交叉分析,我们得出了“想去某类城市的毕业生的愿望实现指数”(见图7),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留在某类城市的难度大小。

1、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为首选的,仅63.2%实现了愿望,其余15%去了二线大城市,10%去了中小城市。

2、以省会城市及经济发展较好的大城市为首选的,6成实现愿望,其余仅2.6%去了一线城市,有24%的人分流到了三线城市。

3、以中小城市等三线城市为首选的,7成以上能够实现愿望,以三线为首选而最终去了一线、二线的,共仅占1成。

(图7:不同类型毕业生的分类数据)(注:二级交叉数据图,图1+图6=图7)

由图7数据可以看出,相对来说。想留在三线城市,比留在一线二线城市更容易一些。留在二线大城市,并不比留在一线城市更容易。还有,图1图2的交叉数据显示,二、三线城市毕业生冲击一线城市的难度较大,成功率仅为50%。三线城市毕业生冲击二线城市的难度也不小,成功率约为2/3。

可见,对安心在小城市生活的人来说,心在哪里,人就能在哪里。对那些向往大城市的人来说,心在哪里,人不一定能在哪里。但总体上来说,毕业生在对地域的选择上,大多数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有少数一部分人,可能在大城市找工作不是很顺利,最终去了低一层次的城市。四、一二三线城市受认同指数呈递减排列,难度指数亦然

对图1和图6进行交叉分析,我们得出了图8的数据:“去了某类城市的毕业生对本城市的认同指数”。(亦可引申为“各类城市魅力指数”)

(二级交叉数据图——图8:去了某种城市的毕业生对本城市的认同指数)

(注:二级交叉数据图,图6+图1=图8)

1、最终去了一线城市发展的毕业生中,只有1成人是“无心栽柳”。他们可能是随波逐流,也可能是机遇巧合,才身不由己地来到了这里。而剩下的90%,原本就以这里为目标。

2、最终去了二线城市的,75%是以二线为首选的。同时,约15%的人是本打算去一线,奈何天不遂人愿,才来到二线。

3、最终去了三线城市的毕业生中,“心不甘情不愿”的最多,占到了将近5成,他们原本想去的是一二线城市。只有一半人本就首选三线城市。

可见,留在一线城市的人,对自己所在城市的认同感为最高,对这部分人来说,他们此后往别的城市流动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小;去了三线城市的人,对目前自己所在城市的满意度为最低,对这部分人来说,此后他们往别的城市流动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所以就潜在流动性来讲,呈现“三线城市毕业生>二线城市毕业生>一线城市毕业生”的态势。

我们从这个角度得出的城市魅力指数,一、二、三线城市呈阶梯状递减排列,与第一部分的“城市整体吸引力”是契合的。总的来说,一线城市魅力无限,二线城市也很不赖,三线城市魅力有待继续提高。

五、当现实碰撞梦想

总而言之,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在对城市的选择上,毕业生掌握了很大的主动权。虽然留在大城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愿,但是基本上他们都能为自己的理想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栖息之地。

当现实碰撞理想,有的人退而求其次,有的人继续坚持。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非得赖在大城市,不少的90后毕业生还是比较务实,倾向于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城市发展。而二三线城市对于分流一线城市人群,作用越来越明显。

理想起航,在城市一方。

最后,我们想说,90后新鲜人,不管你们选择了哪里,作为自己的奋斗之地,我们希望你们能够实现你们的梦想。

(注:本调查样本,53.2%来自二线城市,21.3%来自一线城市,25.5%来自其他城市。70%是本科生,20.5%是硕士;52.5%来自一本院校,28.1%来自二本院校,10.5%来自三本院校,大专及以下者占8.9%。本分析报告主要依托“新华调查”,同时也得到了来自人人网的数据支持。图1、2、4、6为调查直接收集到的数据,图3、5、7、8为对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得出的二级数据。)

文章来源:陕西人事考试网(http://sa.offcn.com?wt.mc_id=br4383)

第二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还城市一片宁静的天空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还城市一片宁静的天空

人民网

“构建看城市、看山水、看历史、看风景的城市景观眺望系统”,打造疏朗有序的公共空间,展示首都风范,留住古都风韵,是北京实现到2050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之一。它号准了公众对更高档次美好城市环境的需要之脉,也是踏准了城市形象升级换档的节拍。

近日,在北京的王府井步行街、北京会议中心、京沈高速沿线等区域,100余块违规广告牌匾被拆除。这是“还北京一个美丽的天际线”、整治户外广告牌匾标识的集中行动。按照北京日前出台的户外广告牌匾新规,市主次干道沿线的所有建筑物楼顶禁设牌匾标识和各类广告,年底前还将拆除1万多块不合格广告牌匾。同时,北京启动“架空线入地改造”,力争3年将核心区“蜘蛛网”般的空中线缆,全部入地及规范梳理。

也许用不了多久,站在北京市一些主要街区,我们有望告别杂乱无章的广告牌匾和纵横交错的“蜘蛛网”,能在眺望远方那片清朗、干净的天际时,品味“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意境。

还城市一片宁静的天空,是号准了公众对更高档次美好城市环境的需要之脉。除了干净的水、干净的空气、干净的食品之外,干净整洁有序的公共空间越来越成为百姓对高品质城市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影响百姓生活的舒适度和获得感。如果说在衣食住行上我们习惯了做加法,即尽可能生产更多更丰富的商品以满足人们的需要,那么,坚守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时则要做减法,如在城市空间布局上,有节制的建筑物高度,有底线的天际线,协调的建筑色彩,疏朗的公共空间等。城市治理经验告诉我们,疏朗有序的公共空间,是构成现代城市优美景观的重要部分。

还城市一片宁静的天空,也是踏准了城市形象升级换档的节拍。争奇斗艳的广告牌匾,曾经是城市经济活力四射的象征。在北京等不少城市,一些黄金地段高楼外的广告牌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大,高楼顶层与蓝天相接处的天际线被众多广告牌匾割裂、打破,既有安全隐患,也破坏了城市上空公共景观。还有“蜘蛛网”般的空中线缆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一团团笼罩在大小街道的上空。

更多相关信息可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可以说,车水马龙、高楼林立、霓虹闪烁,是多年前国际大都市在我们印象中的“标配”。今天,空间疏朗有序、环境整洁优美、坚守自己的传统与民族特色,则越来越成为现代大都市提升形象的砝码。出国旅游,很多人惊叹于国外一些大都市的历史沧桑感与现代时尚元素相伴共生,喧闹的都市氛围中不乏一种宁静。这样的城市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游客的目光。而打造这样的城市形象,无一例外,离不开严格的法律法规,离不开长期的治理行动。

“构建看城市、看山水、看历史、看风景的城市景观眺望系统”,打造疏朗有序的公共空间,还城市一片宁静的天空,展示首都风范,留住古都风韵,是北京实现到2050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之一。如果说技术上的难题不再,那么,资金来源、多部门协调、严格执法等,确实还有不少难题有待破解。

说到底,这是公共治理如何跟上时代步伐的问题。凡事有了规划,更要有具体行动的时间表。以北京清理违法建筑为例,之前公众诟病不少,专家频频建言,但一段时间以来,相关部门的回应与行动总是慢吞吞的,甚至治理的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而近来,拆除违建、治理“开墙打洞”大规模环境治理工程声势之大、行动之快、清理之彻底,让不少百姓感到“这次动真格的了”,眼看着一块块绿地、一条条宽敞的街道取代了之前一片片杂乱的违法建筑,百姓切身感受到周边的生活环境越来越舒适。

在城市公共治理领域,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地突破,服务型政府的形象才会牢牢地树立在百姓心中。此外,北京市治理城市公共空间的举措对于其他城市来说,也具有某种标杆和示范作用,其意义与影响值得期待。

更多相关信息可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第三篇: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文化自信,让城市更有温度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文化自信,让城市更有温度

“问我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4月15日上午,来自川、渝等十二省市宗亲代表、现场群众共万余人齐聚麻城孝感乡文化园,参加戊戌年祭祖大典,游子们或找寻亲人,或续写家谱,或认祖归宗,因归乡喜极而泣的场面令人动容。

据资料记载,因宋元争蜀,导致民不聊生,饿殍遍地,土地大量荒芜,元朝无法设立地方政府,有传言说只有勤劳勇敢的麻城孝感人才能平定地方之乱相,建设地方之繁荣,故而,早在六千多年前,勤劳善良的麻城人就开始陆续、大规模地向蜀地迁移,形成独特的“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之说。总有一种记忆,让我们时刻铭记;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砥砺前行;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不远万里,这就是血浓于水的故土情怀,这就是代代传承与发扬的根祖文化。

对于背井离乡的游子来说,寻根有着无尽的意义,它不仅抒写了华夏儿女在困境与苦难中求生存的壮丽史诗,也诠释了中华民族为什么在经历战乱、迁移、天灾等苦难后,仍然坚强挺立、生生不息。

“大别花乡,孝善麻城”。千年文明的大别山下,养育了千千万万麻城儿女,孕育了尊孝崇善、行善积德的根祖文化、孝善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离不开有效的载体,智慧的麻城人充分利用寻根问祖这一传统文化的优势,传扬精华,摒弃糟粕,将红色文化、孝善文化、移民文化、民俗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让优秀传统文化扎根麻城、深入人心。

有一群人叫麻城人,有一种智慧叫麻城智慧。近年来,勇于开拓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麻城人,有着对城市发展高度的敏锐力和洞察力,他们独具匠心,充分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依托地理和文化的发展优势,努力将本土资源打造成一个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响当当的城市名片,不仅夯实记录传统文化的硬基础,而且增强了文化自信,让群众认识、感悟、品味麻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激发人民群众传承优秀文化,爱家、爱国、爱党的思想感悟和情感交融。

中公教育

寻根问祖,让远居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游子都在同一时间回到原乡。人们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享受到了现代文明的精典。麻城美丽的青山绿水和得天独厚的地方文化,都让他们念念不忘,难舍难分。麻城人大力实施“三麻回归工程”,真诚地向游子们抛出了“回家”的橄榄枝,吸引大批游子回麻城投资发展,“等你回家”,故乡的呼唤,让多少游子热泪盈眶。寻根问祖,因文、因情、因同一个根源圆了游子的同心梦,同时也极大提升了麻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助推麻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

“忠勇孝善,创新奋进”。麻城人充分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持续用力、不断深化,彰显了城市的独特魅力,提升了城市的治理能力,增强了城市的发展活力。我们欣喜地看到,坚定文化自信,让杜鹃花城更有气度、更有温度。

来源:荆楚网 作者:夏元秀

中公教育

第四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无烟环保熏腊肉”彰显城市温度[推荐]

宁夏分部

nx.offcn.com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无烟环保熏腊肉”

彰显城市温度

时政热点是公职类考试的命题来源之一,不仅笔试会有相关的内容,面试中也会根据一些热门的新闻进行命题,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整理了一些近期时政热点相关的资料分享给各位考生,希望对各位的考试能有所帮助。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2015年,重庆市发布通告,严禁在市区熏腊肉,原因是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太严重。然而,面对禁令,群众意见更大:“我们重庆人就是爱吃熏肉,哪能说禁就禁了?”对此,市有关部门认为,“为民办事,还真不能一禁了之。”于是便向相关企业定制了一种“无烟环保腊肉熏制机”,并在各个街道社区陆续设置了90多个集中熏制点,充分满足群众熏制腊肉的需要。(1月18日 澎湃新闻网)对于烟熏腊肉,人们可谓又爱又恨。一方面,其味醇香,称得上肥而不腻,瘦而不僵,且久藏不腐;另一方面,其熏制过程中造成的空气污染,又让人叫苦不迭。于是,通过权衡利弊,在有着熏制腊肉传统的地方,大多对此亮出了“红灯”。至于老百姓为此发出的怨言,则除了晓之以理外,似乎没有太好的办法。

相比之下,重庆市此举算是在全国首开先河。实践证明,使用“环保腊肉熏制机”加工腊肉,其弥漫于空气中的颗粒物及油烟浓度大大降低,乃至可以忽略不计,且不失原有的风味。如此一来,即顾全了环保大局,又让市民依旧可以“大饱口福”,可谓一举两得。

按说,环保部门的职责无非是环境监测及监管,此次他们之所以将原本的份外之事揽在手中,就如重庆市渝北区环保局副局长陈学军所说,“为民办事,还宁夏分部

nx.offcn.com

真不能一禁了之。”可见,正是缘于“执政为民”的信念,才有了此次重庆市对烟熏腊肉的由“禁”到“疏”,从而交出了一份让市民满意的民生答卷。

事实上,当地相关部门不但管起了“闲事”,而且还“管”得细致入微。除了与相关企业密切合作,确保“环保腊肉熏制机”的质优价廉外(每台价格控制在3万余元),还采用街道办及经营单位购买或租赁、然后广为设点的方式,向市民提供低价服务(每斤加工费不超过2元),从而让这一便民之举得以顺利推行。

在环保执法趋严的当下,重庆市的上述作法无疑具有借鉴意义。近年来,为了遏制空气污染,各地可谓大刀阔斧,屡出重招,但往往只是一禁了之。尽管于环保也算是立竿见影,但在兼顾民生方面,却每每陷于无奈。倘若各地也如重庆这般,在严厉执法的同时,也能帮助那些大大小小的餐馆或完善环保设施,或另寻它处,岂不是环保民生两不误? 重庆市的上述经验证明,很多看似棘手之事,不是不能为,而是愿不愿为之。一座城市,只要时时处处把民生摆在首位,将市民关心的事情挂在心头,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俗话说,民生无小事。对相关部门而言,对群众关心的事,更要做到不分份内份外。期待所有的城市,在面对民生这道考题时,都能立足于群众利益的角度考量。如此,方能彰显一座城市的温度。

文/徐甫祥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宁夏公职类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中公教育宁夏公职类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宁夏公职类考试题库邀请您一同刷题!

第五篇:2017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G20峰会,世界经济的“最忆是杭州”

宁夏分部

nx.offcn.com

2017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G20峰会,世界经济的“最忆是杭

州”

2016年09月21日 13:40:41 来源:宁夏中公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4日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并致开幕辞。(9月4日新华社)“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通过对当年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两个代表性的生活画面的描写,表现了杭州的多彩多姿,一直被传诵,也让人对江南的人间天堂增添了无限的向往。随着习近平主席“G20杭州时间”帷幕的正式拉开,随着习近平同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多国领导人的会晤,随着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随着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并就加强金砖合作提出建议,全面深入阐述对中国经济、世界经济和全球经济治理的看法和主张,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笔下“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的杭州,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世界瞩目杭州,是因为在这次G20杭州峰会召开之际,世界经济仍然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和不平衡的矛盾之中,远未达到生机勃勃、可持续、均衡发展的程度,一些风险有长期化、常态化趋势。在这一背景下,经济总量占全球85%以上的二十国集团,对世界经济增长有着理所当然的责任担当,以解目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之惑。宁夏分部

nx.offcn.com

世界瞩目杭州,是因为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当下,中国经济从2011年至2015年年均增长7.3%,远高于同期全球经济2.4%的增速,且表现出很强的外溢效应。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高达达25%的贡献率,无疑是提振全球经济增长信心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中国在,不担忧。

世界瞩目杭州,是因为今年的G20杭州峰会,是2008年G20领导人峰会对话机制成立以来,中国首次以创始国和核心参与方身份参与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是中国首次塑造、引导和主持全球治理的顶层设计;是在中方推动下,第一次围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系统性行动计划;是中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最重要的一次展示。

世界瞩目杭州,是因为自2013年以来,从俄罗斯圣彼得堡,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到土耳其安塔利亚,中国最高领导人连续3次出席G20领导人峰会,三次发表重要讲话。每次讲话,习近平主席都谈及了对世界经济总体形势的判断,并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更好地完善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

在去年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工作午宴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二十国集团伙伴们发出盛情邀请:“明年9月,我将在西湖之畔欢迎各位。” 二十国集团大咖们如约来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淡妆浓抹总相宜,风光不与天下同”的西子湖畔,世界也把目光聚焦在了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创新活力之城杭州,聚焦在了宁夏分部

nx.offcn.com

“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全球治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上。

在9月3日下午G20工商峰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首先针对外界关注的中国经济能否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中国能否把改革开放推进下去,中国能否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给出了答案:行胜于言。中国用实际行动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回答。今年年初,中国出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强调要牢固树立和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起点是什么?习近平主席给出了中国新坐标:这个新起点,就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就是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就是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在这个新起点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传递着中国的信心: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面对当前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风险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国方案”: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宁夏分部

nx.offcn.com

力;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这是全球经济治理应该坚持的共同目标和共同理念。

习近平主席希望向国际社会传递这样一个信号:二十国集团不仅属于二十个成员,也属于全世界。我们的目标是让增长和发展惠及所有国家和人民,让各国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日子都一天天好起来!站在历史“十字路口”的G20峰会,9月4日下午在中国杭州正式拉开帷幕。这一刻,中国成了世界关注的中心,杭州成了世界关注的中心。这一天,注定是一个载入世界经济史册的日子。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开幕上的致辞,表达了中国与二十国集团成员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责任担当,为走到关键当口的世界经济开出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中国药方”。创新增长方式,是本次峰会的四大议题之一。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先后12次提到了“新”:以杭州为新起点;创新发展方式;创新增长方式;为世界经济开辟新道路;拓展新边界;开辟未来增长的崭新航程„„

在接下来的议程中,二十国集团将围绕“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主题,以及“加强政策协调、创新增长方式”、“更高效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包容和联动式发展”、“影响世界经济的其他突出问题”等重点议题展开讨论,聚焦世界经济面临的最突出、最重要、最紧迫的挑战,为国际合作指明方向。而根据G20杭州峰会官网介绍,杭州峰会有望达成近宁夏分部

nx.offcn.com

30项主要成果,成为历届峰会成果最丰硕的一次,而这些成果都包含着“中国智慧”。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杭州,世界的杭州一定会呈现给世界一份别样的精彩,成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新入口,成为世界经济的“最忆是杭州”。愿世界经济的大船以杭州为新起点,从钱塘江畔扬帆启航,驶向更加广阔的大海,驶向充满生机的美好未来!稿源:荆楚网 作者:宾语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载2015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三线城市毕业生故乡情结最浓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三线城市毕业生故乡情结最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