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油茶产业带动水土保持新跨越
以油茶产业带动水土保持新跨越
记市人大代表、红山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陈涌
陈 涌,男,汉族,1976年4月出生,长汀县汀洲镇人,本科学历。199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11月参加工作,龙岩市第四届人大代表,现任红山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
红山乡位于长汀县西南部,地处闽赣两省长汀、武平、会昌、瑞金四县八乡结合部,距县城76公里,全乡区域面积210.6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81个村民小组,共2100余户8800余人,是典型的地处边远、村落分散、人口稀少的林区乡,村民以粗放的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收入。因上世纪90年至本世纪初的木头财政使全乡林业资源锐减,水土流失严重。为治理水土流失,发展经济,红山乡党委政府决定发展以油茶林为主的林业经济,以点带面,以乡、村干部为示范作用,带动全乡人们发展油茶林经济,治理全村的水土流失问题。
陈涌同志作为市人大代表、红山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一到任便积极到各村调研,听取各村为治理水土流失,发展经济的做法。回乡政府就立马组织林业、国土、水利等部门探讨研究,研究如何巩固、深化治理水土流失,发展经济的问题。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着眼点,逐步形成“水保搭台、政府导演、各部门联合唱戏、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大搞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典型点,从而有力的促进了全乡水保事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在陈涌同志的带领下全乡采取五到位(即宣传到位、规划到位、服务到位、培训到位、扶持到位)的发展措施,推进油茶产业快速发展。通过制定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在先前组建油茶公司,成立茶油专业合作社,成立油茶协会下,出台油茶产业扶持政策,扶持龙头企业-长汀县红富茶油有限公司成功对接省“6.18”项目,引导企业扩大规模落户长汀经济开发区河田农副产品加工园区。
在陈涌同志的带领下全乡继续加强科技指导,加快低产茶园改造,引进油茶新品种,提高油茶产量,力争每年改造低产林面积1000亩,更新扩种1500亩,到2012年实现年产茶油90吨,2016年形成2万亩油茶生产基地,实现年产茶油150吨以上,产值1500万元以上,油茶产品人均收入2000元以上,油茶产业已成为红山乡的支柱产业。
在陈涌同志的带领下红山乡通过近几年以油茶林种植带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提高了水土流失治理标准。特别是受益村的干部群众能够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同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结合起来,治理程度达到90%以上,产品商品率达到95%以上,其效益非常可观。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近期长远效益相统一,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新路子。经过几年来的综合治理,形成了完善的综合防护体系,经济综合效益体系。
(万亩油茶基地)
(长势良好的油茶山)
(开垦油茶路)
+
(喜获丰收晾晒的油茶籽)
第二篇:油茶产业调查报告
油茶产业大有可为
--关于我市油茶生产经营现状的调查报告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组织开展油茶生产发展状况专题调研的有关精神和省林业局的安排,近日我局组织了相关同志对有关乡镇油茶生产发展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由于时间仓促和一些资料难以收集,调查研究的深度受到限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
油茶是经济林中的一个主要树种。据《辞海》:茶油,也叫“茶子油”。从油茶树种子(含油40%-60%)所得的不干性油,主要为油酸的甘油脂。多供食用,也作工业用油。油茶树种子榨油后剩下的渣饼叫茶子饼,又叫茶枯饼,具有杀虫和杀菌作用。用以防治绿萍櫵实螺、萍丝虫、稻田蚂蟥及蚜虫等害虫,防治麦类锈病也有效果。对鱼类有毒性。
丹江口市位于鄂西北武当山麓,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宜油茶的生长,山区农民历来都有种植油茶的传统习惯。70年代初,曾大面积开发种植过油茶,总面积达到2万多亩,亩产曾达到500斤,具体分布在六里坪、丁营、浪河、官山、盐池、白杨坪、土关垭、三官殿等乡镇,但由于当时油茶栽培管理粗放,技术力量薄弱,技术含量不高,加上投入不足,经济效益每况愈下,影响了群众种植的积极性,大部分油茶被毁,导致目前仅存可采摘面积2000多亩,主要分布在六里坪、土关垭、三官殿等乡镇,而且树势颓废、产量极低。
据市林业部门调查,仅存的油茶经营模式大都以集体林场种植为主,林场经营者多数抱着不扬不弃的经营态度。采摘的少量茶籽质量不高,多数用于民间传统的液压式土榨为主,出油率达到20%左右,即100斤茶籽最多产油20斤,主要利用茶籽饼当肥料。2007年,全市共有油茶林面积2000多亩,属于油茶大年(丰产年),茶籽产量较高,可达到单产2500斤/亩。由于种植面积小,规模程度低,集中收购难,加工能力跟不上,油茶生产场主要是把大部分油茶籽按2.5元/斤的价格卖给附近的榨油作
坊。
二、市内茶油生产企业情况
据调查,各乡镇基本上都有规模不大的成品油料小作坊榨油坊。目前全市范围内还没有能称得上油料加工产业的龙头企业。全市40多家小油房年加工能力达400万斤。茶油生产规模小,产量低,所产茶籽一般卖到外地加工,所以建立成品油深加工龙头企业势在必行。
三、对当前油茶产业生产形势的分析
(一)油茶发展的潜力
茶油作为一种极富营养价值的“绿色食品”,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食用茶油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可以预见,茶油的价格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走高,国内外消费市场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从我市调查的总体情况看,已经具有了十分优越的深度开发条件和潜在的巨大商机,具备了能在较短时期内做大做强、做成产业的条件。
第一,有潜在原料优势。我市油茶面积虽然不大,但我们有近10个乡镇的广阔山场适宜发展油茶,而且当地农民有种植的积极性,只要发展到一定规模,只要有龙头企业带动,能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收益,就能成为农民增收的渠道。通过对现有油茶的低改和扩大种植,原料不成问题。
第二,有市场空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茶油作为“绿色食品”,不仅具有广阔的国内消费市场,并且有很大的出口创汇市场。以我市为例,按平均每人每年消费5斤茶油计算,年消费量就可达250万斤。
第三,有政策扶持。市政府为鼓励各方积极投资,在税收、用地、收费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优惠办法。一是在土地方面的优惠政策。凡在我市投资新建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业基地项目,按当地农民承包土地的方式办理使用手续,利用荒山荒坡开发的项目,土地使用经营权可延长至70年。二是金融政策。开发新办农业种植业项目,优先纳入退耕还林范畴,享受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对龙头企业享受财政安排的10—50%的贴息贷款,优先安排国债支农资金。三是税收政策。自产自销的农产品免
征增值税。四是供电优惠政策。对从事鼓励的种植业主,在现行农用电价标准的基础上再优惠5%。
(二)存在的问题。我市油茶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油茶面积过小,栽培管理粗放,油茶发展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加工企业规模小,缺乏加工龙头企业等。
(三)与种植其它油料作物的投入产出比较效益分析
油茶种植4年后可投产,按每株平均4千克产量计算,亩产可达到800斤,按1元/斤回收,每亩收益达800元。盛果期按小年亩产茶籽1500斤计,出油率20%,则成品油可达300斤/亩,每斤按市价15元计,每亩收益达4500元;而种植农作物芝麻,丰年亩产300斤,出油率25%,则成品油75斤,每斤按市价15元计,每亩收益达1125元。相比之下,油茶远远高于其它油料作物的产值。不仅如此,项目建成后,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也为项目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油茶产业发展模式
一是以巩固提高现有老油茶基地效益为主,不断扩大规模,按照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要求,滚动发展。二是抓好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突出抓好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为规模发展奠定良种基础。三是采取“公司+农户”的基地发展模式为主,在规划区域内,大力培育典型户和种植能手,以点带面,辐射带动。
五、建设内容和投资概算
计划在六里坪、丁营、浪河、土关垭、三官殿、牛河、土台等乡镇发展油茶9万亩,低改1万亩,五年内共计育苗300亩,引进日加工量80吨油茶籽的精制油加工机械一套
以上初步概算为:机械设备和油厂工程建设费300万元,老油茶基地改造400万元,新油茶基地开发4050万元,合计项目总投资为4750万元。项目资金采用国家林业项目投资和自筹方式解决,申请国家项目投资1500万元,自筹3250万元。
六、发展油茶的具体措施
一是市乡两级成立领导小组,专设机构,专人负责,统一部署;二
是林业、农业、科技部门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高度和农民的利益出发,全面配合项目的开发。三是完善各种林业和土地权属关系,采取新科技促种、精加工促销的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导向,在综合利用本地油茶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新品种,建立油茶基地,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四是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与工艺,建立以精制茶油加工为主的产业化体系,实行种培加、产供销、技工贸农一体化经营,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油茶成为我市一大支柱产业,带动全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农业经济的大发展。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认为油茶产业在我市还是一个朝阳产业,在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创办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发我市的油茶产业,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议将我市作为国家油茶重点发展区域,用5年时间发展油茶面积10万亩,为农民致富和保护丹江口水源做出贡献。
丹江口市林业局
二OO八年三月八日
第三篇:油茶产业链分析
种植(生产)——粗加工——精深加工——流通——销售
一、种植(生产)
1.种植规模:总体呈低速增长
2008-2012年,油茶良种生产能力从5000万株增加到5.3亿株。2001-2011年全国油茶籽产量年均增长6.02%,总体呈低速增长趋势。
2011年,油茶林面积达到346万公顷,当年新造油茶林23.50万公顷,低产林改造9.36万公顷。繁殖圃442个,苗木产量9.09亿株,油茶籽产量为148万吨,比2010年增长35.51%;从事油茶良种苗木培育、种植、茶油以及其他副产品生产加工的企业有1174个,油茶产业产值达245亿元。
2010年末实有油茶林面积304万公顷,当年新造油茶林16.43万公顷,低产林改造13.68万公顷。繁殖圃294个,苗木产量5.46亿株,油茶籽产量为109万吨。油茶产业产值达140亿元。
2.区域分布:以湖南、江西、广西为主。
油茶主要生长在国内南方亚热带地区的高山及丘陵地带,种植以南方14个省份为主,其中湖南、江西、广西三省油茶种植面积占全国现有油茶林总面积的76.2%,油茶籽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4.0%,其他省份产量均相对较少;
3.种植周期:周期长。
油茶种植需要在五年以上才能开花结果,果实生长周期约12个月,6-10年产量逐年上升,10-120年为大量结果期,因此在油茶产业规划出台实施后,到2014年以后油茶种植面积和油茶产量才会出现大幅度增长。
4.油茶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比较效益相对较低:目前国内油茶林以老林为主,亩产茶油约5公斤,每亩产值约200元,低于其他经济林效益,降低了农民种植油茶和油茶再生产的积极性,油茶林大面积荒芜,产量下降,油茶产业发展被限。
高产优良油茶品种并未得到大面积推广:油茶籽产量最高的湖南省50%以上的油茶林已经种植60年以上,改造油茶林面积也在8%以内,油茶林品种繁杂且老化,经营粗放,产量极低。
5.油茶种植未来发展趋势:
种植规模化发展:当前油茶的散户种植亩产收益要远低于其他如胡杨等种植收益,部分散户转向其他作物种植,未来油茶种植必将趋向规模化种植发展;
生产模式由“农户个体承包种植”向“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现阶段的农户个体承包方式的油茶林产值不符合规模经济效应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油茶产业的良种化发展,同时茶油加工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和保证质量,也将促使油茶种植模式向企业与农户合作种植发展。茶油加工公司自主基地化种植:为控制茶油质量,领先企业如金浩等开始自建基地进行种植,或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形式合作种植。
6.油茶种植成本
造林成本:
用工成本、机械服务、种苗费用占造林成本的91%。
二、茶油加工
1.茶油提取方法
压榨法:作坊式土榨法+机械压榨,出油率为15-28% 浸出法:利用有机溶剂提取茶油,出油率约40% 2.茶油精炼技术
脱胶:脱除毛油中的磷脂等胶体物质,磷脂在高温下使毛油色泽加深、质量下降。脱蜡:脱蜡能保证精制油的冷藏稳定性和透明度,提高油脂的消化吸收率与营养效价。脱臭:除去油料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酸败、变质所产生的异味。
物理脱酸:采用物理方法出去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过高,会产生刺激性气味影响油脂风味,促进油脂氧化变质,降低油脂的物理化学稳定性。3.加工规模
至2009 年,我国14 个油茶主产省(区、市)共有茶油加工企业659 家,其中加工能力在500 吨以上的企业只有178家,我国具有精炼能力的企业只有200 家左右。
三、副产品加工
1.加工规模
年产茶粕68.39 万吨,茶皂素1.86 万吨;国内规模以上茶油加工企业的平均毛利率在20%-25%。
2.现状
茶皂素产品纯度不足,存在活性不强。
广州多维康投资1700万元,扩建加工茶籽250吨/日,3000吨高纯度茶皂素,年产40000吨菌体蛋白饲料,的车间。
四、流通
1.流通现状
目前油茶市场流通体系是产业链中较为薄弱环节,茶油流通由企业承担,主要依靠普通公路物流运输。
2.存在问题
油茶种植主要集中在山区,运输配送道路崎岖,对运输造成不便;由于环境、条件限制,仓储设施,储油设备落后,成品油在储藏过程中出现氧化变质等质量问题。
3.未来发展趋势 企业提升仓储管理水平,建设标准仓储厂房。提升车辆运输水平,减少茶油物流损失率。
五、销售
1.消费规模
2011年国内食用油消费量2743万吨,人均年消费量20.5公斤,茶油消费量32.1万吨,仅占食用油总消费的1.17%,远低于发达国家橄榄油消费量占食用油总消费量40%的比重。
食用油消费量作为刚性需求处于低速增长期,茶油消费占食用油消费市场比重低,市场消费量少:
茶油占食用油消费比重仅为1.1%,远小于其他油类占比,2.销售渠道
商超:广州等地区超市有茶油销售,但由于销售数量少,一般仅涉及2-3个品牌,较其他食用油品类较少。
电商:天猫共有65个茶油品牌,最高月销量2.42万元。直供:向机关单位等团体直接提供茶油。
专卖店:2012年,金浩在长沙开设国内茶油行业首家专卖店,浙江景宁畲之坊油茶在浙江设有2家专卖店,目前以直营店的方式销售茶油较少。
3.存在问题
包装茶油以礼品销售为主,家庭消费量少。4.发展趋势
随着茶油的健康功能逐渐被认知,未来茶油必将作为草本食用油的替代品占据更多食用油市场份额。
六、成本
七、产业机遇 1.所以茶油企业要想发展,要扩大影响力必须采取两方面策略,一方面是纯茶油做高端市场,最好做油品中的“劳斯莱斯”。而茶油调和油则走中低端市场,做茶油中的“金龙鱼”,小众市场做影响力,大众市场做销量,两者配合,相得益彰。
茶油销售渠道在哪里,是不是在大卖场,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茶油作为一个真正高端而且具有丰富养生文化的油品,是不是一定只在大卖场销售,大辰天联认为不一定,茶油一定可以像卖茶叶一样,开设专卖店,即提升形象,又能进行文化传播。而且通过茶油专卖店可以有效推动团购渠道销售
突破健康同质化,为定位做减法
目前茶油市场的定位基本都是以“健康”为定位核心,而且在健康的旗帜下,融入了一系列健康信息,其实这已经走入了茶油两大定位误区。首先茶油健康或者说食品健康只是一个基本概念,并不是核心概念,而且对于这种健康概念,消费者基本是熟视无睹;其次不断为茶油定位做加法,实际上在传播信息日益丰富的今天,消费者很难记住如此丰富的信息,此刻企业必须走出不断为定位做加法的定位误区,而是要为定位不断做减法,就像凉茶一样,虽然其功能性特征比较多,但是加多宝通过减法定位,让王老吉在众多饮料市场脱颖而出,在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一枝独秀。
市场缺乏普通包装茶油,且非礼品装小规格食用茶油、外用茶油受市场欢迎
现阶段的包装茶油均以礼品装为主,京东包装茶油产品占总产品数量的46.6%。重庆油茶领先企业英棋茶油的礼品装茶油也占到产品数量的55%。
天猫销量最好的20款非礼品装食用茶油中,1L及1L以下产品占55%,5L装占30%。
第四篇:油茶产业发展汇报(稿)
邵阳市油茶产业发展汇报
油茶是我国独有的具有极高营养、健康及经济、社会价值的国宝级特色资源,油茶产业具有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可望成为我国特色农林业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市油茶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较大,资源丰富,油茶一直是我市林业产业中一个重要的传统产业,绥宁县曾被称为“万顷油海”,邵阳县更是湖南省的油茶基地县。
我市油茶有近五百年的经营历史,解放后,油茶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油茶林发展到55余万亩,遍布全市12个县市区,其中以邵阳、绥宁、邵东三县分布最多,分别为13.5万亩、8.2万亩、2.9万亩。油茶产业曾是我市邵阳、邵东、绥宁等县的农业支柱产业,油茶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80年代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劳力的转移、资金缺乏、管理粗放,油茶林大面积的荒芜,加上树龄老化,病虫危害严重,火灾和人为损毁, 我市油茶林面积及产量急剧下降。总面积由原来的 52.4万亩递减到现在的 30.2万亩,亩产量也从原来的每亩5公斤下降为2—3公斤。工业加工方面,长期以来,我市茶油加工一般为家庭作坊式,规模小,加工粗放,科技含量低,原料的利用率较低。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开发力度不强,整体经济效益较差,农民的积极性也无法得到提高。
近年来,油茶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2006年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以湖南、江西为中心产区,以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油茶精深加工为重点,大力推进油茶产业化经营,提高油茶产业化发展综合效益。”《意见》为我省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优化环境生态、发展区域经济、形成林业的核心竞争力将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发展油茶产业,是我市拓宽林农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我市“兴工强市”战略实施重大举措。
如何抓住国家林业局政策扶持的契机,将这一深得市场和林农青睐的传统产业做强做大,是当前油茶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二、发展思路、规模与布局
(一)、发展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以效益为中心,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稳定现有经营面积的基础上,坚持新造与低改相结合,坚持丰产林基地建设与精深加工利用并重,大力推进良种化进程,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茶油产品质量,打造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逐步实现油茶产业的高科技、高质量和高效益,从而达到政府增税、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三赢”目的。
(二)、发展规模
全市共发展油茶高产基地建设规模50万亩。其中 油茶新造10万亩、更新改造10万亩、油茶垦复(修整)21.0万亩、油茶品种改良9.0万亩、油茶种苗基地500亩。在上述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油茶优良品种无性系繁育基地300亩和建立高产示范片2万亩。
(三)、区域布局
1、种苗基地建设:邵阳市林科所200亩,邵阳县林科所(苗圃场)200亩,邵东县100亩。
2、油茶无性系繁育基地建设:邵阳县100亩,邵东县100亩,市林科所100亩。
3、油茶高产培育基地建设:邵阳片30.0万亩。其中油茶新造7.0万亩,更新改造7.0万亩,油茶垦复12.0万亩,品种改良9.0万亩。
绥宁片10.0万亩。其中油茶新造0.5万亩,更新改造0.5万亩,油茶垦复7.0万亩,品种改良2.0万亩。
邵东片10.0万亩,其中油茶新造2.5万亩,更新改造2.5万亩,油茶垦复2.0万亩,品种改良3.0万亩。
(四)、时间布局
油茶高产基地建设期限为四年即2009—2012年。其中2008年作好种苗生产基地设计,圃地选择、引种、整地、育苗工作和2009年造林苗木定购工作。2009年春油茶造林伊始,年平完成造林面积5万亩。2008年动员群众对现有产果期油茶林实施垦复修剪,每年完成15万亩。
三、工作重点
(一)、出台扶持政策,创造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1.积极拓宽产业发展投资渠道。各级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要出台扶持政策,建立健全专项资金渠道。结合退耕还林、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规划安排丰产示范林建设。充分利用财政贴息贷款,支持油茶加工龙头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积极争取国家有关专项经费,加快油茶优良品种的繁育推广。
2.完善林权林地流转机制。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鼓励和支持油茶林向有经济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生产经营者流转。切实坚持“谁造谁有”的林业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油茶 4
资源发展。通过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多种途径推动油茶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油茶经营效益。
(二)、强化科技支撑,切实提高油茶经营的科技水平广泛开展与科研院所联姻活动,充分发挥其科技优势,集成资源,大力开展油茶科技攻关。依靠科技创新,切实解决油茶产业发展中技术重点和难点。力争在油茶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和培育技术、加工工艺、新产品开发、技术质量标准研制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着力推进油茶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积极推广产量高、含油率高、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按照本地资源状况和生产水平,采取低产林改造、更新改造和新造林相结合的经营措施,搞好分类经营,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油茶集约经营管理水平。
(三)、积极培育油茶产业主体,打造油茶产品品牌 1.积极培植油茶龙头企业。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措施,着力扶持“中富油脂”等油茶加工龙头企业,促进油茶产业链的延伸。从机制创新入手,引导企业参与油茶原料林基地建设,推动“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的发展。
2.支持油茶专业协作组织的发展。各级政府及林业部门大力支持林农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协会和合作组织,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和咨询、代销生
产资料供应、产品营销等服务项目,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适应能力。
3.着力培植油茶种植大户。通过项目支持、林权制度改革、合理林地流转等手段,为有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油茶种植大户创造好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油茶产业上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
(四)、加强行业指导和服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指导水平,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引导和技术指导,广泛宣传油茶及其产品,增强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切实加强油茶种苗生产和市场的监管,加大油茶种苗管理的执法力度,实行油茶种苗生产和经营市场准入制度,坚决打击非法经营、制售假劣种子、嫁接穗条、苗木的行为,切实保证油茶种苗的质量。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发展油茶产业是一项惠民利民的系统工程,开发时间长,投资大,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技术性强。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市、县两级政府要成立以行政首长为组长,主管领导为副组长,发展与改革局、国土局、林业局、农业局、农机局、财政局、招商局、农村办、扶贫办、开发办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设立油茶产业开发办公室,办公地点设
发展和改革局,专门负责油茶产业开发的组织协调、工作督导以及日常管理和调度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领导、组织本地区的油茶产业开发工作。
(二)、制度保障
为做大做强我市油茶产业开发,必须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重点明确以下制度:一是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市、县、乡、村四级责任制度。各级行政领导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主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具体抓。二是实行项目法人制。以产业开发办公室为项目法人,充分行使法人权力。三是实行项目工程监理制。由市、县两级政府委托市林业调查规划院对整个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四是质量责任制。严格质量管理,认真落实“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质量责任制。
(三)、政策保障
油茶产业开发能否取得成功,政策措施非常重要,市、县两级政府在出台扶持政策时务必明确:
1、实行“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和“谁造谁有”的原则,切实维护好经营者合法权益。是谁在从事油茶产业开发,利益就归谁所有。油茶产业开发经营权一律延长到30-50年,同时造林、经营权属允许继承、拍卖、租赁、转让。、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大户承包经营。想方设法、切实改变目前经营分散、资源浪费严重的局面。为了提高整体经营
效益,就要积极引导、支持林农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油茶生产专业协会,以土地入股、资金折股,合伙经营,共同开发等形式加速油茶产业开发;万一协议不成,不能合理流转的,也要对现有的油茶林地,通过招标、拍卖、租赁、入股、承包、转让、协议等形式,依法有偿自愿地将一方的林地转给另一方经营,促成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优化资源配置,加速油茶生产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林农的生产经营权受法律保护,要多做政策解释,维护社会稳定。
3、多渠道扶持政策。全市上下都要关心支持油茶产业开发工作。计划部门要做好油茶产业开发的计划申报工作,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及时申报项目工程计划。财政部门要加强所有资金管理,保证专项资金安全使用。招商部门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让有实力、会管理的大型油脂企业尽快参与我市的油茶产业开发。林业、扶贫开发等部门要争取国家油茶产业开发项目尽快在我市实施,优先将油茶新造林纳入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等工程建设。国土部门要将油茶垦复纳入国土整改范围。农机部门将垦复机械纳入农机补贴内容。公安部门要严厉打击和坚决制止破坏油茶林资源、哄抢偷摘油茶果的行为,维护油茶产区社会秩序,切实保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积极配合,切实加强本乡镇油茶产业开发的组织领导,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4、专项补贴政策。油茶生产在我市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市、县两级财政要对油茶产业开发工作设立 8
专项财政补贴。不论何种经济组织,凡对现有油茶林完成除草、垦复工作的,在冬季检查验收合格后,每亩财政一次性补助50-100元。新造林在秋季验收合格后每亩一次性补助100-200元。
5、税费减免机制。茶油生产周期长,从栽植到开始受益要4-5年,16年才进入盛果期,受益时间可达70-80年。前期开发只有投入,没有收入。为促进我市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市、县两级政府要出台《油茶产业开发项目管理办法》,建立税费减免机制,对从事油茶产业开发的企业给予前3年的税费减免。
第五篇:油茶产业考察报告
赴江西、湖南油茶产业发展
考察报告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维护国家粮油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部署,实施好省州油茶产业化发展规划,增加山区贫困群众收入,经多年努力工作,**县被列为全国百个油茶试点县之一,确定为贵州省油茶产业核心区。2009年至2011年,争取到发展油茶产业的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1963万元,新增油茶种植规模2.4493万亩,项目覆盖70个行政村,项目受益农户4339户。到“十二五”期未,全县油茶产业新增15万亩以上,需要大量的优质苗木供给。鉴于贵州油茶科研滞后,省域内没有高产优质品系品种的实际现状,为终结我县生产用苗外调,立足县情,自力更生,开创育苗基地建设,选用什么品系品种,是我县“十二五”期间油茶产业发展,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决策。为此,在启动育苗基地建设项目工作的初始阶段,十分有必要到油茶产业发展较好的江西、湖南两省,就油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考察学习。
经请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意,由分管领导杨冰副县长任组长,县扶贫办、油茶办、**镇、**镇、**乡、**镇人民政府单位负责人、专家、业务骨干为成员,组成**县油茶产业考察小组,在杨冰副县长带队下,于2014年5月26日至6月1日,赴江西、湖南两地开展油茶产业专题调研。
考察小组的同志本着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到油茶科研机构、油茶产业主管林业部门,并翻山越岭、走村串寨,深入到育苗基地、引种对照区、优良品系品种生产栽培观察区、优良品种生产基地等生产一线,通过问、听、看、走访,实地观察、广泛收集、核实全国各地优良油茶品系品种在引种过程中,所在江西、湖南两地的生产表现性状。此行考察得到中国亚热带林业科研院、中国林业局油茶研发中心、湖南省林业研究院等相关单位及领导、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和热诚接待,历时6天的日夜兼程,圆满地完成了调
研考察任务。
一、调研考察方法和经过
(一)调研考察方法。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专家和群众,(二)调研考察经过。
1、座谈会:在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简称亚林中心)举行座谈会。亚林中心参加座谈人员:李江南(亚林中心主任)、张尧详(亚林中心副主任)等学者、专家5人。
2、参观现场:
(1)在江西省,由亚林中心的龚自珍工程师带队,参观了亚林中心生产基地:优良高产油茶结穗圃、高产油茶科技示范林、油茶优良无性系幼林高产试验示范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分宜县老科协有机油茶高产示范基地高岚乡果园场、高产油茶工厂化育苗场等。
(2)在湖南省,由湖南省林业研究院的王湘南工程师带队,参观了中国林业局油茶研发中心、湖南省林业研究院共同或单独创办的:油茶优良新品系繁育与示范基地、湖南良种创新基地、湖南油茶种质资源保存与新品种示范基地、湖南生态农业示范园、全国油茶优良品系区域化试验、油茶低产改造优良品种高头嫁接示范基地、油茶高头嫁接培育优良品种穗条示范基地、优良高产油茶苗圃地(无性繁殖苗、嫁接营养器苗、裸根嫁接苗)、优良高产油茶修剪与非修剪技术性处理对照区试验。
二、江西、湖南两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1、湖南省是我国油茶核心主产区。2009年油茶面积达1837万亩,年产茶油12.1万吨,油茶产业产值72.7亿元,分别占全国的40.8%、46.5%和66.1%,油茶生产规模及产量位居全国之首。近年来,湖南省制定了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和措施,建立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结合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每年投 现场察看和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进行。
入资金达15亿元以上,以增加农民增收为目标,推进油茶丰产林基地建设和油茶产业化经营,同时加快油茶良种选育、丰产栽培、精深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科研攻关,加大油茶新品种研发和推广力度,促进油茶保持高产稳产。“十二五”规划,发展油茶林2000万亩,其中建设丰产林基地1000万亩,油茶产品精深加工率达80%左右,茶油年产量达到50万吨,油茶产业年产值达300亿元。
2、江西省是我国油茶核心主产区。2007年全省油茶面积达1676.25万亩,年产茶油5万吨以上,油茶产业产值34亿元,油茶生产规模及产量位居全国第二。通过国家油茶低改、跨世纪油茶先导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以及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实施。“十二五”规划,全省实现“1155”工程,即:10个年产值上亿元的“龙头”企业,带动1万个油茶专业大户,建成油茶丰产林基地50万亩,5年后油茶产业总产值力争突破50亿元。
(三)油茶科研发展情况。江西省得益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湖南省得益于中国林业局油茶研发中心,在这两家国家级的科研实验单位,开展的一系列科研课题及生产实践活动中,使江西省、湖南省油茶科研走在全国前列,也使我国油茶科研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我国油茶良种培育工作始于60年代,70年代因受经费、频发的社会运动的影响停滞下来,80年代重新研发,90年代研发成果得到推广运用。良种的培育,首先是将全国各地的优良无性系,分别集中到两家科研生产基地进行培育观察选优,然后进行对比评选。在良种推广工作中,两家科研单位开始是把种苗交给生产队试验试种,经精心管理保留下来的油茶林基地,因高产稳产、抗逆性强、没有大小年之分、效益显著,而成了现在的优质高产采穗圃。这些高产优质油茶品种,生产栽培亩产茶油达50公斤以上,是原老油茶山产量的10倍以上,良种良法推广取得显著经济成效。为此,国家在“十一五”期未,提出了发展百个油茶试点县的重大战略部署,并出台一系列举措,使我国油茶产业迅猛发展。
我国油茶良种选育繁育工作中获得重大突破,是在1995年至2005年。江西、湖南两省油茶品种资源丰富,本着“优中选优”的原
则,选育出一批国家和地方高产优质无性系优良品种。其中:
湖南省选育出高产优质无性系品种65个,通过国家审定认定的优良品种16个(湘林1号、湘林104、湘林104、湘林XLC15、湘
5、XLJ14、湘林
51、湘林64、XLJ2、XLJ2、湘林5号、湘林27号、湘林56号、湘林67号、湘林69号、湘林70号、湘林82号、湘林97号),其中湘林104号属寒露籽。
江西省选育出高产优质无性系品种18个,通过国家审定的优良品种9个(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21号、长林23号、长林27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长林55号),均系寒露籽(寒露籽是指果实在10月上中旬成熟,霜降籽是指果实在10月中下旬成熟)。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方兴未艾。2007年泰国皇太王基金会与湖南省林科院合作,由油茶代替生物毒品—婴粟,引进湘林系列优质高产品种在泰国北部“金三角”地区推广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湖南油茶新品种和配套技术走出国门。
(四)目前成熟的油茶林丰产栽培措施。丰产栽培措施主要是抓好6个生产环节:缓坡厚土→良种壮苗→大穴足肥→抹芽修剪→防病治虫。达到“四个一”,即第10年亩保存苗株数100株、亩产油脂100市斤、亩投资1000元。
缓坡厚土:立地坡度15度以下,土层厚度1米以上; 良种壮苗:选用省级或国家级审定认定的优良品种,且一级苗造林,五个以上无性系混栽;
大穴足肥:穴50×50×50cm以上,施足基肥和追肥; 抹芽修剪:定植四年内应抹去花芽,促进营养生长培育树冠,及时打顶,修去徒长技,培养丰产型树冠。对挂果数年的老油茶树,应及时进行回缩修剪,从基部重新培育强壮枝更替树冠。
防病治虫:实施生态栽培,保持生物多样性,使用抗性品种,喷杀食叶害虫。
油茶林要实现稳产、丰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经济效应,良种良法必不可少,尤其后期的施肥、修剪等生产管理水平要到位。
(五)种苗、穗条的管理。江西、湖南两省是油茶生产先行者,在油茶苗木培育及督促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采取 “四 证一签”和“四定三清楚”。
1、“四证一签”。经省级林业部门资质审核指定的苗木生产经营单位,生产销售的苗木时,要具备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良种质量合格证(或良种苗木质量合格证)、植物检疫证书及种子(苗木)标签。具体操作方式为:种子(苗)生产(经营)单位在销售种子(苗)时,必须把本单位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复印件、种子(苗)标签以及所在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具的良种质量合格证(或 良种苗木质量合格证)、植物检疫证书交购买方。
2、“四定三清楚”。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定向销售;品系清楚、品种清楚、销售去向清楚(结穗销售去向和培育的苗木销 售去向)。
三、江西省分宜县高岗乡果园场采穗圃资质核实情况。今年新化油茶苗圃基地在培育苗木时,需要一定数量的高产优质结穗,因我省无高产优质采穗圃,依赖于省外购进结穗。为了能够采集到高产优质足量的结穗,严把结穗品种质量关,全面完成今年的育苗任务,贵州淇源油茶研究院(苗圃基地承建单位)新化油茶基地建设负责人带队,前往分宜县高岚乡果园场采穗圃实地考察。
分宜县高岚乡果园场采穗圃,是亚林中心的品种资源示范基地之一。该采穗圃油茶林,是亚林中心于2000年2月承办国家林业局120亩高产油产科技示范林建设项目,主栽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共5个品种;配栽长林21号、长林23号、长林27号、长林55号、长林166号共5个品种。品种来源于亚林中心提供原级苗木,10个栽培品种中有9个品种是国家审定认可的高产优质品种,仅长林166号属江西省地方优良品种。各品种亩产油30-50公斤,均系丰产型树种。
根据江西省林业厅 赣林造字[2008]407号(《关于印发江西省高产油茶采穗圃名录》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明确分宜县高岚乡果园场120亩高产油产科技示范林,为江西省高产油茶采穗圃,结穗品种
是长林系列10个品种(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21号、长林23号、长林27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长林55号、长林166号)。
四、学习体会及取得的经验
考察国家顶尖级油茶科研单位及其生产基地,通过看到的、听到的,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加了学识,倍受鼓舞,增强了抓好油茶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一是油茶产业发展是国家粮油安全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经营,这个决策是在具有成熟的技术(油茶科研取得新突破、新成果)、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产业基础的前提下,作眼于国家粮油安全和山区农户增收而适时提出来的。发展油茶产业生产经济的目标是增加农户增收,重点的使贫困农户得到脱贫致富。
二是比源产地气温偏低的地区适宜引种寒露籽,比源产地气温偏高的地区适宜引种霜降籽。在江西、湖南北部地区与我县的气候、生态因子相似相近,江西和湖南两地的气温、积温均要比我们贵州山区高些,他们的早熟优良品种(寒露籽)比迟熟品种(霜降籽)相对需求积温要低些,将他们的寒露籽引进到我地来栽培更为宜适。1994年黎平县周生贤(国家林业局局长)退耕还林油茶林示范点,栽培的品种是江西长林系列寒露籽;2003年我县敦寨镇水冲溪实施的油茶林低产改造,栽培的品种是湖南东北部攸县的湘林系列寒露籽,这两地引种栽培品种,在贵州山区生产表现出产量高、品质好、性状稳定的特点。在遗传育种理论上和生产实践检验,佑证了**县引种寒露籽最佳。
三是以典型引路,示范推广,创建高产优质油茶科技示范园建设,是油茶产业做大做强,取得长促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江西、湖南两地在科研成果推广过程中,十分注重典型引路,示范推广。两省地区在不同的地区办有100亩以下的高产、丰产、稳产、优质油茶林生产示范基地,较好的将各优良品种生产性状和科技措施,在较短的时间里便展现出来,激励了当地群众发展油茶产业的主动性。我县自2009年在偶里乡和河口乡,启动实施财政扶贫项目油茶产业规模化生
产经营以来,全县每年发展油茶上万亩,在实施项目建设中,办的州县乡村四级示范点规模均不小,但仅局限于生产任务的落实,投入的科技含量较少,在生产管理上没能达到科技示范引路的目标。今后,我县示范重点不放在规模上,应放在效益上;在选点定户和选定科研人员、行政管理责任人上要相对稳定,办点时间应达到5-6年真正抓出实效。
四、下步打算及建议
1、产业发展,试验示范要先行。按照不同区域、立地,配植最佳品系,建设示范样板体系和网络。选择不同海拔,面积20-50亩的山地,创建县级科技示范生产基地。在科技示范生产基地建设工作中,确保亩投资不低于1500元的前提下,要做好三个工作认真负责:一是实施油茶林高产稳产丰产高效的综合科技生产栽培措施;二是做好肥水、病虫害及修剪等生产措施的原始记录;三是详实调查登记物候期及测定分析出茶油各营养成分。通过科技示范生产基地的建设,使我县油茶产业发展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探索油茶高产优质生产管理经验,创造出自己的乡土优良品种,条件成熟时建立自己的品系。
2、选定油茶栽培的主栽品种和配栽品种。当前我县扶贫或是林业部门实施的油茶种植项目,定植的油茶苗木品种主要是长林、湘林两个系列品种,栽培品种相对较多,显得栽培品种多杂,无主次之分。
一是建议今后我县油茶栽培的主栽品种、配栽品种,必须是江西、湖南两省报经国家审定认定的高产优质品种;
二是考虑到油茶林异花授粉有助益提高结实率,近亲品种授粉会导致品质下降,同时异花授粉各品种的花期要相遇等因素,在选用品种时,主栽品种为江西寒露籽,配栽品种选择湖南西北部、东北部的寒露籽或江西其他寒露籽。
三是在花期相遇的条件下,主栽品种也可选择湘林系列和长林系列各3-5个品种混栽;
四是主栽品种和配栽品种配植比例为 5/1,即主栽品种5株或5行,配栽品种1株或1行;
适宜引进到我县栽培的优良品种名称及其性状附表后; **、长沙、分宜三个地区的地理及生态因子参数附后。
3、借鉴 “四证一签”、“四定三清楚”的科学管理措施,加强我县油茶苗圃基地的建设管理,实现生产用苗自给。2010 年省批复我县油茶苗圃基地建设项目资金200万元,建设良种繁育苗圃基地110亩,年培育优质油茶苗270万株。我县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发展油茶产业15万亩,预计生产用苗1500万株,建设好良种繁育苗圃基地是为我县油茶产业发展,选用优质高产苗木品种,就地就近优质苗木自给,实现高产、丰产、稳产、优质油茶林产业化经营目标的关键性生产环节。在苗木生产经营管理上,借鉴 “四证一签”、“四定三清楚”的科学管理措施,运用到苗圃基地建设始终。
4、江西省分宜县高岚乡果园场采穗圃,可作为我县结穗供货单位。
根据江西省林业厅 赣林造字[2008]407号(《关于印发江西省高产油茶采穗圃名录》的通知)文件精神,分宜县高岚乡果园场120亩高产油产科技示范林,为江西省高产油茶采穗圃,示范林的长林系列10个品种均为结穗品种。分宜县高岗乡果园场采穗圃具备了提供高产优质结穗的资质条件。考察组原则上同意贵州淇源油茶研究院与分宜县高岚乡果园场签订的《结穗采购合同书》,采购结穗良种5个:长林
4、长林40号、长林23号、长林27号、长林55号、长林166号,培育的苗木以长林品系品种为主。
**县油茶产业考察学习工作组
2011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