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常宁市油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8.27)
常宁市油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常宁市人民政府(2013年8月27日)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首先,我代表常宁市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我市视察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就我市油茶产业发展情况作个简要汇报。
一、常宁市情和油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常宁市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总人口97.1万人,素有“有色金属之乡”、“油茶之乡”和“杉木楠竹之乡”的美称。境内有百年老矿水口山和衡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塔山瑶族乡。近年来,我市瞄准争创全省经济十强的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兴市、工业强市、品牌旺市、文化活市”四大战略,加快建设“小康常宁、生态常宁、和谐常宁、魅力常宁”,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2011年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位列第13位,2012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市、全省发展开放型经济先进单位。今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0.28亿元,增长8.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8631元。1—7月份,完成财政总收入7.36亿元,增长12.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64亿元,增长35.7%;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31.23亿元,增长12.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42.47亿元、50.38亿元,分别增长15.3%、24.6%。
常宁是全省油茶主产区,是全国13个“油茶之乡”之一。全
市现有油茶林77万亩,占林地总面积44%,常年产油5000吨左右,年产值5亿余元。1978年曾出席全国油茶生产会议,介绍生产经验;1981年上交国家茶油2060吨,居全国第一,获原商业部授予的“金杯奖”殊荣;1984年至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我市实施油茶老残林更新改造WFP—2696工程项目。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的机遇,以争创“中国油茶第一市”为目标,把油茶作为政府主导产业来抓,大力实施“政策驱动、规模带动、科技拉动、品牌促动”发展战略,油茶产业实现较快发展,共完成新造高产油茶林15万多亩,低改垦复油茶林30余万亩。先后为全省、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提供高标准参观现场,成功举办三届中国(常宁)油茶旅游文化节,基本形成集种苗、基地、加工、科技、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油茶产业链,2009年我市被列为国家油茶示范林基地试点县(市),2011年被列为湖南省茶油生产大县,今年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油茶生物产业基地。
二、主要成效
(一)油茶基地不断扩大。经过几年的持续发展,特别是近3年来,我市油茶基地建设以每年新造3万亩、低改6万亩的速度稳步推进,省道320线百里油茶产业带和衡桂高速百里油茶走廊已具规模,油茶集约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市有江山生态、西施生态、鸣天科技、大三湘、中联天地等10多家规模油茶开发企业,全市种植面积万亩以上的企业有3家,200亩以上的种植户有150余家,油茶专业合作社20余个。湖南江山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在我市荫田镇白马等地租赁土地3万亩,创建了连片2.2万亩的油茶新造高产示范林基地;湖南中联天地油茶开发有限公司在我市租赁土地8.8万亩,已造林近0.8万亩;鸣天公司、西施公司分别在我市烟洲镇、蓬塘乡建立了近万亩的油产丰产林基地,这些基地规模大、标准高,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
(二)良繁体系不断完善。从中国林科院引进油茶优良品种9个,建成良种采穗圃155亩,已被纳入“湖南省油茶产业基地建设定点采穗圃”。同时,加快油茶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建成油茶定点苗木繁育基地1个,面积100余亩,选用优良无性系作为主栽品种进行苗木繁育,大力推广应用油茶芽苗砧嫁接和轻型基质容器育苗等先进技术,可年产优良嫁接苗300万株以上,实现了油茶良种苗木供应本地化。此外,我市还建设了300亩的油茶种质资源收集库,现已收集油茶优良品种84个。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集种源收集、穗条供应、苗木培育为一体的种苗繁育基地。
(三)产业品牌不断做强。突出抓好油茶产业链条延伸,创建油茶知名品牌。一是引进央企树品牌。引进中粮集团,建成年加工10万吨茶籽油的生产线,打造全国最大的茶油加工厂,茶油生产逐步上规格、上层次,“福临门”品牌油茶市场前景广阔;中粮集团准备近期在我市增加和改进生产设备和技术,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二是建设市场促品牌。开工建设湖南省油茶批发大市场,被列为全国首家茶油专业批发市场,集茶油产品研制、销售、包装和检测于一体,总投资达3.8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湖南省高档食用油生产集散地和全国最大的食用油交易中心,不仅可以现货交易,还将期货交割。同时,对油茶产品进行系列开发,促进油茶产业链的延伸,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三是文化魅力强品牌。我市积极整合油茶文化资源,大力弘扬油茶文化,全方位展现油茶文化的独特魅力。2008年和2009年,在全国率先举办两届油茶旅游文化节,向世人伸出了“油茶枝”,倡导“油茶枝、健康枝、幸福枝”理念,实现油茶与文化、旅游、科技、市场、政府职能“五大嫁接”,在省内外引起广泛关注。2012年12月18日,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省人民政府、中粮集团在我市共同举办2012中国(常宁)油茶旅游文化节,我市油茶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油茶博物馆已成功奠基,目前正在积极筹建当中。中粮福临门油茶籽油消费者体验基地竣工,茶油消费者体验基地按每天接待游客可达3000人,体验内容包括油茶种植基地、油茶花期观赏、加工工厂参观、油茶博物馆参观等活动。此外,我市成立了油茶学会、油茶文化研究会,举办了“我爱家乡的油茶”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这些都为我市油茶品牌发展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三、主要做法
(一)政策扶持,助推产业发展。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思路,鼓励和动员社会各方力量规模发展油茶产业,营造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一是组织保障高规格。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组长的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市级领导专抓专管。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市人大通过《建立长效扶持机制,促进油茶产业发展》议案,出台《油茶产业建设考核实施方案》,把油茶产业建设纳入
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考核内容。二是规划布局大手笔。制定《常宁市2008—2020年油茶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五个一”油茶发展目标,即建成一个百万亩高产油茶基地;建成一个知名品牌的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建成一个以油茶为主导食用油交易市场;建成一个油茶生态文化园;建成一个年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在产业布局上突出“二带三群”,即以S320线和衡桂高速为轴的两条产业带,打造“百里油茶产业示范带”和衡桂高速油茶走廊。三是宣传发动全方位。坚持“荒山不绿化,责任不解除,油茶不垦复,干部不称职”,在各级干部中树立“既要金山、更要青山”的发展理念;在广大群众中宣传“人要衣装,山要绿装”的生态理念;在业主群体中弘扬“栽摇钱树、荫后来人”的经营理念,鼓励和动员社会各方力量规模开发油茶,呈现出万名干部垦茶山、百余单位办基地的喜人态势,形成了全市上下共参与、干部群众齐上阵的浓厚氛围。
(二)创新模式,壮大基地规模。积极探索、创新油茶产业发展经营模式。一是公司租赁经营。引进一批有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公司从事油茶规模开发经营。湖南江山生态公司在我市荫田镇租赁土地3万亩,现已成片造林2万亩。二是企业+农户联合经营。鼓励农户以地入股,与油茶开发企业共同经营。湖南大三湘茶油科技公司在西岭镇与600余户农民签约,户平入股土地近5亩,现已新造油茶林2000余亩。三是专业合作社经营。秉着“乡村引导、入社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引导农民成立油茶专业合作社,统一开发、统一管护、统一销售,全市已有油茶专业合作社20个。四是大户承包经营。支持有实力、懂技术大户兴建油茶林基地,充分发挥经营者在发展油茶产业中的辐射、示范和带头作用。目前全市经营200亩以上的油茶大户有162户。五是鼓励单位经营。凡是单位集资和个人承包或租用荒山新造油茶林的,或承包租用油茶山经营的,所得收益,可以全部用于干部职工福利,机关单位利用单位自有资金(上级项目资金除外)进行油茶开发,所得收益大部分可用于干部职工福利。
(三)拓宽渠道,加大产业投入。油茶产业周期长,见效慢,我市拓宽投资渠道,促进产业发展。一是财政“投”。市财政设立油茶产业发展基金,对新造油茶林,无偿供应种苗,并从次年起连续3年给予每年每亩100元的抚育管护费;对集中连片垦复油茶林,初次垦复的每亩奖励300元,以后年度复垦油茶的,每亩补助100元,对油茶新造和垦复组织有力的乡镇按每亩5元的标准给予奖励,近几年来,财政投入达5000余万元。同时,由市财政统一垫资,按照每亩1.6元的标准,购买了保额400元/亩的森林保险,为油茶经营业主提供了保障。二是银行“贷”。组建的林权管理服务中心,为油茶林权抵押贷款提供服务平台,确保林权抵押贷款和林权流转正常运行。积极与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民生银行、珠江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衔接,启动了油茶林权抵押贷款,市财政注资500万实行财政贴息,全市现已发放油茶林权抵押贷款金额达4000万元。三是向上“争”。先后争取到油茶示范林基地(县)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等项目。同时,把农业开发、现代农业、国土整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等涉农资金集中整合,仅2012年就整合项目资金达5000万元。此外,积极争资跑项和招商引资。近年来,油茶开发企业和大户投入我
市油茶产业建设资金达2亿元。
(四)依托科技,提升产业水平。充分依托科学技术,加快油茶技术创新和推广,实施科技兴油战略。我市先后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周宏灏,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姚守拙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参加油茶资源培育高峰论坛、油茶营养和茶油精深加工高峰论坛,引进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的油茶栽培技术,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茶油的营养保健价值。我市与亚林所、湖南省林科院、广西林科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开发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和湖南环境生物学院建立了科研协作关系,为油茶栽培和加工利用等提供技术支撑。多次举办油茶丰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培训人员达1000人次。健全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实行技术干部与种植户结对联系制度,责任到人,推广良种良法,把技术送到山头地块,送入千家万户,提高种植效益。率先成立油茶学会和油茶文化协会,为广大会员和会员单位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全面提升油茶经营水平。
(五)搭建平台,规范林地流转。为加速林地流转,解决企业和大户开发油茶基地所需林地问题,我们依托林权管理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林地流转服务,并规范了流转程序。一是规范林权流转程序。我市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林权流转管理工作的通知》(常政办发[2011]90号)、《关于印发<常宁市清理整顿规范林权流转秩序工作方案>的通知》(常林字[2011]54号),规范林权流转程序,实行挂牌交易,对林地使用权进行流转交易 的,设立最低保护价,递增模式林地年租金最低保护价不得低于15元/亩,且每5年要递增5元/亩以上;固定租金模式林地年租金最低保护价不得低于20元/亩;交易成功后由林权管理服务机构鉴证并组织双方签订林权流转合同。二是规范林权变更登记程序。林业公司和大户承包宜林荒山造林的,按林权流转程序先取得林地使用权,凭林权流转合同办理林地使用权登记,待造林后经过一个“三伏”天,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凭林地使用权林权证办理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登记,确保了林权证的真实性和法律效力。三是规范林权管理服务申报资料。凡办理有关林权流转、变更登记、资产评估、抵押贷款等申请申报资料,一律使用省厅和上级规定的统一格式表格,林权流转合同使用省厅制定的规范化样本合同。
近年来,我市油茶产业发展保持了蓬勃发展态势,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资金投入不足。油茶林新造每亩需要3000元左右,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油茶产业的投入力度,每亩补贴在300元上下,但我市本级财政配套资金吃紧,与实际需要资金相差很大,经营者自筹的压力较大,已成为油茶产业发展的瓶颈。二是政策扶持有待加强。我市作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油茶核心产区,油茶产业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完全具备了作为全省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县的基础和条件,但我市油茶产业发展至今未能得到有关政策扶持,没有列入全省特色县域经济“五个三”工程。三是关联产品开发不够。尽管我市的油茶发展的链条较为齐全,但与油茶产业相关联的产业发展没有跟上,忽视了油茶产业的上
游产品,如茶蜜的开发、观花观果和采果旅游业等没有发展起来,下游产品的开发不够等。
四、几点请求和建议
1、加大重点扶持力度。建议上级加大对重点县市、重点企业扶持力度。一是将我市油茶产业列入省“五个三”工程。我市是全国油茶核心产区,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建议将我市油茶产业列入省“五个三”工程(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强县项目)和“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予以重点扶持。二是将中粮常宁油茶作为全省重点品牌打造。中粮集团的“福临门”品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建议将中粮集团的“福临门”茶油作为全省重点品牌打造,将中粮常宁油茶加工企业确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扶持发展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助推我省油茶品牌抢占全国市场制高点。三是将我市油茶生态文化等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笼子”。我市油茶博物馆已通过国家林业局评审,按国家林业局要求,拟将其建设成为国家级、世界级的油茶博物馆。油茶种质资源收集库目前已收集84个油茶品种,对推动全国油茶产业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湖南茶油批发市场是省发改委批复通过的全国唯一一家茶油交易专业市场。建议将上述三个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笼子”予以重点支持。
2、实行森林保险统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我国集体林业呈现出以林农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的局面,农户对林业灾害特别是森林火灾的抵抗能力弱,迫切需要推进森林保险事业,减 9
少森林经营风险。建议进一步加大财政保费补贴支持,实行县级或省级统筹,政府全额提供保费,巩固产业建设成果。
3、加强林机产品开发。由于油茶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巨大,在劳动力越来越紧张的时代,开发林业机械产品势在必行,一是政府鼓励林机开发公司加强科研力度,研究开发实用简易便携廉价的林业机械;二是政府扩大林机补贴面,鼓励林农购买简易便携廉价的林业机械;三是鼓励组建农机服务联合体,全面推行机械化作业,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篇:油茶产业发展汇报(稿)
邵阳市油茶产业发展汇报
油茶是我国独有的具有极高营养、健康及经济、社会价值的国宝级特色资源,油茶产业具有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可望成为我国特色农林业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市油茶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较大,资源丰富,油茶一直是我市林业产业中一个重要的传统产业,绥宁县曾被称为“万顷油海”,邵阳县更是湖南省的油茶基地县。
我市油茶有近五百年的经营历史,解放后,油茶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油茶林发展到55余万亩,遍布全市12个县市区,其中以邵阳、绥宁、邵东三县分布最多,分别为13.5万亩、8.2万亩、2.9万亩。油茶产业曾是我市邵阳、邵东、绥宁等县的农业支柱产业,油茶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80年代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劳力的转移、资金缺乏、管理粗放,油茶林大面积的荒芜,加上树龄老化,病虫危害严重,火灾和人为损毁, 我市油茶林面积及产量急剧下降。总面积由原来的 52.4万亩递减到现在的 30.2万亩,亩产量也从原来的每亩5公斤下降为2—3公斤。工业加工方面,长期以来,我市茶油加工一般为家庭作坊式,规模小,加工粗放,科技含量低,原料的利用率较低。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开发力度不强,整体经济效益较差,农民的积极性也无法得到提高。
近年来,油茶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2006年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以湖南、江西为中心产区,以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油茶精深加工为重点,大力推进油茶产业化经营,提高油茶产业化发展综合效益。”《意见》为我省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优化环境生态、发展区域经济、形成林业的核心竞争力将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发展油茶产业,是我市拓宽林农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我市“兴工强市”战略实施重大举措。
如何抓住国家林业局政策扶持的契机,将这一深得市场和林农青睐的传统产业做强做大,是当前油茶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二、发展思路、规模与布局
(一)、发展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以效益为中心,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稳定现有经营面积的基础上,坚持新造与低改相结合,坚持丰产林基地建设与精深加工利用并重,大力推进良种化进程,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茶油产品质量,打造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逐步实现油茶产业的高科技、高质量和高效益,从而达到政府增税、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三赢”目的。
(二)、发展规模
全市共发展油茶高产基地建设规模50万亩。其中 油茶新造10万亩、更新改造10万亩、油茶垦复(修整)21.0万亩、油茶品种改良9.0万亩、油茶种苗基地500亩。在上述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油茶优良品种无性系繁育基地300亩和建立高产示范片2万亩。
(三)、区域布局
1、种苗基地建设:邵阳市林科所200亩,邵阳县林科所(苗圃场)200亩,邵东县100亩。
2、油茶无性系繁育基地建设:邵阳县100亩,邵东县100亩,市林科所100亩。
3、油茶高产培育基地建设:邵阳片30.0万亩。其中油茶新造7.0万亩,更新改造7.0万亩,油茶垦复12.0万亩,品种改良9.0万亩。
绥宁片10.0万亩。其中油茶新造0.5万亩,更新改造0.5万亩,油茶垦复7.0万亩,品种改良2.0万亩。
邵东片10.0万亩,其中油茶新造2.5万亩,更新改造2.5万亩,油茶垦复2.0万亩,品种改良3.0万亩。
(四)、时间布局
油茶高产基地建设期限为四年即2009—2012年。其中2008年作好种苗生产基地设计,圃地选择、引种、整地、育苗工作和2009年造林苗木定购工作。2009年春油茶造林伊始,年平完成造林面积5万亩。2008年动员群众对现有产果期油茶林实施垦复修剪,每年完成15万亩。
三、工作重点
(一)、出台扶持政策,创造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1.积极拓宽产业发展投资渠道。各级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要出台扶持政策,建立健全专项资金渠道。结合退耕还林、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规划安排丰产示范林建设。充分利用财政贴息贷款,支持油茶加工龙头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积极争取国家有关专项经费,加快油茶优良品种的繁育推广。
2.完善林权林地流转机制。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鼓励和支持油茶林向有经济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生产经营者流转。切实坚持“谁造谁有”的林业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油茶 4
资源发展。通过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多种途径推动油茶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油茶经营效益。
(二)、强化科技支撑,切实提高油茶经营的科技水平广泛开展与科研院所联姻活动,充分发挥其科技优势,集成资源,大力开展油茶科技攻关。依靠科技创新,切实解决油茶产业发展中技术重点和难点。力争在油茶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和培育技术、加工工艺、新产品开发、技术质量标准研制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着力推进油茶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积极推广产量高、含油率高、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按照本地资源状况和生产水平,采取低产林改造、更新改造和新造林相结合的经营措施,搞好分类经营,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油茶集约经营管理水平。
(三)、积极培育油茶产业主体,打造油茶产品品牌 1.积极培植油茶龙头企业。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措施,着力扶持“中富油脂”等油茶加工龙头企业,促进油茶产业链的延伸。从机制创新入手,引导企业参与油茶原料林基地建设,推动“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的发展。
2.支持油茶专业协作组织的发展。各级政府及林业部门大力支持林农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协会和合作组织,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和咨询、代销生
产资料供应、产品营销等服务项目,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适应能力。
3.着力培植油茶种植大户。通过项目支持、林权制度改革、合理林地流转等手段,为有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油茶种植大户创造好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油茶产业上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
(四)、加强行业指导和服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指导水平,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引导和技术指导,广泛宣传油茶及其产品,增强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切实加强油茶种苗生产和市场的监管,加大油茶种苗管理的执法力度,实行油茶种苗生产和经营市场准入制度,坚决打击非法经营、制售假劣种子、嫁接穗条、苗木的行为,切实保证油茶种苗的质量。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发展油茶产业是一项惠民利民的系统工程,开发时间长,投资大,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技术性强。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市、县两级政府要成立以行政首长为组长,主管领导为副组长,发展与改革局、国土局、林业局、农业局、农机局、财政局、招商局、农村办、扶贫办、开发办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设立油茶产业开发办公室,办公地点设
发展和改革局,专门负责油茶产业开发的组织协调、工作督导以及日常管理和调度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领导、组织本地区的油茶产业开发工作。
(二)、制度保障
为做大做强我市油茶产业开发,必须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重点明确以下制度:一是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市、县、乡、村四级责任制度。各级行政领导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主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具体抓。二是实行项目法人制。以产业开发办公室为项目法人,充分行使法人权力。三是实行项目工程监理制。由市、县两级政府委托市林业调查规划院对整个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四是质量责任制。严格质量管理,认真落实“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质量责任制。
(三)、政策保障
油茶产业开发能否取得成功,政策措施非常重要,市、县两级政府在出台扶持政策时务必明确:
1、实行“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和“谁造谁有”的原则,切实维护好经营者合法权益。是谁在从事油茶产业开发,利益就归谁所有。油茶产业开发经营权一律延长到30-50年,同时造林、经营权属允许继承、拍卖、租赁、转让。、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大户承包经营。想方设法、切实改变目前经营分散、资源浪费严重的局面。为了提高整体经营
效益,就要积极引导、支持林农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油茶生产专业协会,以土地入股、资金折股,合伙经营,共同开发等形式加速油茶产业开发;万一协议不成,不能合理流转的,也要对现有的油茶林地,通过招标、拍卖、租赁、入股、承包、转让、协议等形式,依法有偿自愿地将一方的林地转给另一方经营,促成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优化资源配置,加速油茶生产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林农的生产经营权受法律保护,要多做政策解释,维护社会稳定。
3、多渠道扶持政策。全市上下都要关心支持油茶产业开发工作。计划部门要做好油茶产业开发的计划申报工作,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及时申报项目工程计划。财政部门要加强所有资金管理,保证专项资金安全使用。招商部门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让有实力、会管理的大型油脂企业尽快参与我市的油茶产业开发。林业、扶贫开发等部门要争取国家油茶产业开发项目尽快在我市实施,优先将油茶新造林纳入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等工程建设。国土部门要将油茶垦复纳入国土整改范围。农机部门将垦复机械纳入农机补贴内容。公安部门要严厉打击和坚决制止破坏油茶林资源、哄抢偷摘油茶果的行为,维护油茶产区社会秩序,切实保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积极配合,切实加强本乡镇油茶产业开发的组织领导,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4、专项补贴政策。油茶生产在我市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市、县两级财政要对油茶产业开发工作设立 8
专项财政补贴。不论何种经济组织,凡对现有油茶林完成除草、垦复工作的,在冬季检查验收合格后,每亩财政一次性补助50-100元。新造林在秋季验收合格后每亩一次性补助100-200元。
5、税费减免机制。茶油生产周期长,从栽植到开始受益要4-5年,16年才进入盛果期,受益时间可达70-80年。前期开发只有投入,没有收入。为促进我市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市、县两级政府要出台《油茶产业开发项目管理办法》,建立税费减免机制,对从事油茶产业开发的企业给予前3年的税费减免。
第三篇:湖南油茶产业发展情况
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到湖南考察油茶产业发展情况
8月20日,国家林业局李育材副局长率领计资司姚昌恬司长、造林司魏殿生司长、科技司胡章翠副司长,在徐明华副省长和邓三龙厅长、唐苗生副厅长的陪同下,来到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参观现场,检查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筹备情况。
李育材副局长、徐明华副省长一行冒着酷暑先后到浏阳市沙市镇中南村油茶新品种对比试验林基地、淳口镇城花村高产油茶示范林基地和省油茶种苗 繁育中心,考察会议参观现场准备情况,并听取了省林业厅有关情况的汇报。在检查现场和听取汇报后,李育材副局长对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省 林业厅把油茶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事业来抓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对全国油茶产业现场会的筹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湖南以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议为契 机,进一步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为促进富民强省和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徐明华副省长在对如何做好全国油茶产业现场会的有关准备工作作了进一步部署。他指出,国务院和国家林业局决定把会议放在湖南开,是对湖南省 多年来发展油茶产业成效的充分肯定,也是推动湖南省油茶产业大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湖南省一定精心做好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会议圆满成功,并以此展现 湖南的工作。
国家林业局油茶研究开发中心在湖南挂牌成立
8月20日下午,国家林业局在湖南省油茶种苗繁育中心举行了国家林业局油茶研究开发中心成立仪式。国家林业局李育材副局长、湖南省人民政府徐明华副省长出 席仪式作重要讲话并为中心成立揭牌。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姚昌恬司长、造林司魏殿生司长、科技司胡章翠副司长和湖南省林业厅厅领导邓三龙、胡长清、唐苗生、柏 方敏、文振军、王光荣、李定
一、黄旭国和厅机关各处室局站中心主要负责人及湖南省林科院等科研单位的专家参加。
国家林业局油茶研究开发中心在湖南的成立,为充分利用湖南省的油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广泛吸引、凝聚各个方面的优秀科技人才,加强油茶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中心的成立将为加快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地科技支撑,发挥其重要作用。
金色茶油香飘世界
——湖南油茶产业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油茶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主要食用植物油资源。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对于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能力,改善我国食用植物油的生产和消费结构,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促进山区综合开发和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湖南省油茶林面积和茶油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作为油茶大省,湖南油茶产业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有哪些亮点和启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即将在湖南召开,记者日前深入湖南采写了一组系列报道。
食用油料安全问题总是与粮食安全问题相伴而生,如影随形。我国是世界食用植物油消费第一大国,而消费量中有相当大一部分需要依赖进口。
在全球性粮油安全问题步步紧逼之下,如何确保不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又有效解决13亿人口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的问题?中国的决策高层已把目光投放到18亿亩耕地红线之外的广阔山地,聚焦在木本粮油树种上。
在众多的绿色油料植物中,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油茶,注定将担负起维护油料安全的历史使命。我国油茶主产区湖南、江西、广西、福建等 省(区)长期以来不懈地组织油茶良种选育攻关和先进科技推广,开展油茶基地建设和产品精深研发,为丰富我国食用油生产和消费结构、提升食用油营养品质、维 护食用油料安全展现了一幅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光明图景。
油茶在我国已有2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山海经》记载:“员木,南方油食也。”“员木”即油茶,属山茶科山茶属常绿小乔木。以油茶籽加工 生产的茶油,因其风味佳、油质好、营养价值高、绿色无公害,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功效,而深受市场的欢迎和群众的喜爱,与棕榈油、油橄榄 油和椰子油并称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油中软黄金”,国际粮农组织已将其作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据统计,全球茶油 产量的90%以上来自中国,而我国茶油产量的近50%来自湖南。
作为全国油茶中心产区,湖南有4600多万亩山地适宜栽培油茶,现有油茶林面积达1778万亩,占全国油茶林总面积的1/3强,茶油年产量 10.4万吨,占了全国茶油总产量的近一半,油茶面积和茶油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2007年,湖南茶油年产值突破了50亿元。全省124个县(市、区)中,油茶面积在5万亩以上的有68个;在全国14个被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的县(市、区)中,湖南占了6个。
发展油茶产业,湖南的地位举足轻重,有优势为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担当重任,有潜力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湖南油茶产业发展也受到 了中央领导和国家林业局及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今年7月,国家林业局决定,以湖南省林科院为依托,成立国家林业局油茶研究开发中心,全国油 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也选定在湖南召开。
今年3月26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湖南出席全国林业雨雪冰冻灾后恢复重建现场会后,在湖南省省长周强的陪同下专程到郴州市苏仙区岗脚 村油茶种植基地考察,对湖南油茶产业发展作出指示,寄予厚望。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省长周强和副省长徐明华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油茶产业发展,要求把油茶产业 打造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和富民强省的支柱产业。
最近,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规划到2015年,全省发展油茶林2000万亩,其中建设丰产林基地1000万亩,油茶产品精加工率达到80%左右,茶油年产量达到50万吨,油茶产业年产值达到300亿元。
虽然在油茶发展过程中历经许多波折,但湖南人对油茶的深情厚谊始终如一,一直不放弃、不抛弃。这也是湖南油茶产业发展之所以资源家底厚实,科研、生产水平一直居于全国领先水平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湖南省结合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大油茶新品种研究和推广力度,推进油茶丰产林基地建设和油茶产 业化经营,油茶产业发展方兴未艾。目前,全省茶油加工企业达到2110多家,茶油龙头企业不断涌现,金浩、苏仙、湘椿子、金拓天等精制茶油品牌群星闪烁,产品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国家。
在国家林业局的支持下,湖南省林科院的科研团队在优良无性系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了油茶杂交育种研究,成功培育出了一批高产优质的优良杂交 组合,选育出油茶优良农家品种2个,杂交组合、优良家系和无性系新品系5批共87个,占全国选育出的良种的65%,占现在保存量的80%以上,使油茶平均 亩产茶油达到50公斤至75公斤,从而确立了湖南油茶良种研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也充分揭示了油茶新品种巨大的增产潜力。
2007年初,泰国皇太后基金会与湖南省林科院合作,用油茶替代生物毒品——罂粟,在泰国北部“金三角”地区推广种植,目前已发展到2000多亩,使湖南油茶新品种和配套技术走出了国门。
在“中国油茶之乡”祁阳县,有一个声誉远播的全国知名品牌——“金浩茶油”。创办15年来,“金浩”由一个小榨油作坊逐步发展成为拥有总资 产4.56亿元、专职员工468人的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具规模,集种植、生产、研发、销售茶籽系列高档植物油于一体的现代化民营粮油 加工企业,带动了成千上万的油茶种植户发财致富。郴州邦尔泰苏仙油脂有限公司已开发出有机茶油、山茶油软胶囊、护肤山茶精油、茶皂素洗发香波、茶皂素粉、有机化肥等30多个产品,为油茶的综合利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目前,湖南油茶重点县市区已纷纷成立了由党委一把手任顾问、政府一把手任组长的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油茶产业发展态势。常宁市委、市政府计划举全市之力,着力打造中国茶油之都,建设油茶系列品种展示园、高档食用茶油集散市场和油茶生态文化广场,以充分挖掘和展示油茶生态文 化内涵和茶油传统美食文化的魅力。
在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下,湖南山丘区广大农民种植油茶的积极性不断高涨。祁阳县文明铺镇农民刘和平,投资40余万元承包720亩山地种油 茶,如今,已有40多位外出打工村民从广东回来,投身油茶生产。浏阳市淳口镇压头村村民吉仁龙种植18亩高产油茶林,一年可收入5万元。
今日的油茶,已实实在在地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摇钱树”,成为湖南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秋分过后是寒露哩,前山后坳花果香;一齐采摘油茶果哩,堆满金箩筐银箩筐;唱起茶歌来就流油哩,咱们快步奔小康„„”唱着油茶山歌的农民这样描绘着自己流光溢彩的生活美景,颂扬着油茶产业发展的诱人前景。(刘慎元 刘贱根)
第四篇:公司油茶产业发展发言材料
公司油茶产业发展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我代表**有限公司,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下发展油茶的一些经验。***作为公司在省外的首个油茶战略子公司,于今年5月在贵州玉屏成立,自成立至今,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以创新发展模式,真诚地与农民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已种植高产有机油茶林2万余亩,油茶基地18个。
为推进公司的油茶产业进程,需要立足于当前,而且要放眼看发展,打破原先的产业发展模式,让农民受益、得实惠。下面我浅谈一下公司油茶产业发展的一些想法。
一、农民荒山入股,企业投资经营。
山是林农的“命根子”。过去,企业到农村开发荒山造林,一次性买断荒山经营权,在获得眼前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复杂的社会矛盾,林农也丢失了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针对这一现象,公司采取按油茶籽收成比例分成,农户得30%,公司得70%。这种“公司+农户”的双赢模式既保障了林农的长远利益,而且让林农参与管理,当家作主,避免了纠纷,对林农、对企业都是利在千秋的好事。
为了给农民增加更多的收入,除油茶籽收成后的效益外,在开发油茶项目建设中,油茶的栽种、除草、扩穴、施肥、防虫等大量的季节性劳动,包括今后采摘茶籽等林地工作,均由当地农民投工投劳,公司来支付报酬。
二、高起点投入,高标准管护。
为打造特色产业,公司从一开始制定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时,就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的发展理念。
一是栽种的油茶苗都是经省林业部门选育的优良品种。
保证油茶的“高产、高质、高效”。二是林地全部采取“条带式”开垦,为油茶的生长及管护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三是采用先进的喷灌节水技术。
打破了“人种天养”落后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既节约了用水,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四是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把发展高产油茶作为农民增收的一条主渠道来抓,努力承担油茶产业技术化的艰巨任务。
提供油茶科学试验,技术实训基地,林业院校(系)社会实践,油茶良种选育与新技术推广。
三、“山下养猪、山上种油茶”的立体循环种养。
为发展无公害的绿色茶油食品,公司在3000亩以上高产油茶林地(林场)兴建一个万头规模的养猪场,充分利用养猪场的有机肥,如猪粪产生的沼液,利用喷灌设施浇灌油茶。猪场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则通过管道无偿输送给当地老百姓使用。这种立体循环种养模式,不仅
减少了企业成本,保证了油茶的绿色品质,而且也保护了环境,真正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公司通过这几年的发展,认清了油茶产业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通过实施项目示范带动战略,努力将油茶产业打造成为新型绿色生态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环保支撑未来,全力推进油茶产业科学发展,为带动农民致富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向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XXXX农科有限公司位于XX省XX市XX县,是一家专业从事油茶产业深度开发的民营科技示范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建设油茶加工基地、种源、种苗基地、油茶生态观赏基地、油茶丰产栽培示范基地,建成并投产的有年产10000吨山茶籽压榨生产线,15000吨茶粕生产线,2000吨茶籽油精炼生产线,以科技示范来带动油茶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形成全国最具产业规模的龙头企业之一,并带动千家万户农民成为油茶产业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近年来,在国家、省、市、县领导的正确指引下,我公司
油茶产业发展形势喜人,成为了农民致富和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我公司龙头企业的促动作用,积极完善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衔接机制,构建起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模式,建立健全了以企业为龙头、以农户为基础的油茶产业体系。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促进区域油茶产业的发展,逐步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油茶育苗、种植、加工示范基地。
回顾近年来的发展历程,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发展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公司在发展油茶产业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首先是与时代发展的需求相吻合是分不开的,公司的发展实际恰逢全国上下大力发展油茶产业,而XX市是XX省四个油茶重点发展地区之一,在政府高位推动和产业优惠政策的扶持下,油茶产业发展可谓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另一方面,公司再油茶产业发展中始终坚持科技先行,自主创新原则,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以提高油茶种植和加工水平的有效模式,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产品质量,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我公司为加快发展油茶产业,不断改善林业投资环境,加快林业产业的优化升级,全面提高油茶“三大效益”,促进了油茶产业的有序发展。为推进公司的油茶产业进程,需要立足于当前,而且要放眼看发展,打破原先的产业发展模式,让农民受益、得实惠。下面我浅谈一下公司油茶产业发展的一些想法:
一、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带动劳动力和油茶产业发展。
山是林农的“命根子”。过去,企业到农村开发荒山造林,一次性买断荒山经营权,在获得眼前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复杂的社会矛盾,林农也丢失了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针对这一现象,公司采取按油茶籽收成比例分成,农户得30%,公司得70%。这种“公司+农户”的双赢模式既保障了林农的长远利益,而且让林农参与管理,当家作主,避免了纠纷,对林农、对企业都是利在千秋的好事。
为了给农民增加更多的收入,除油茶籽收成后的效益外,在开发油茶项目建设中,油茶的栽种、除草、扩穴、施肥、防虫等大量的季节性劳动,包括今后采摘茶籽等林地工作,均由当地农民投工投劳,公司来支付报酬。
二
高起点投入,高标准管护。
为打造特色产业,公司从一开始制定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时,就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的发展理念。
一是栽种的油茶苗都是经省林业部门选育的优良品种。
保证油茶的“高产、高质、高效”。二是林地全部采取“条带式”开垦,为油茶的生长及管护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三是采用先进的喷灌节水技术。
打破了“人种天养”落后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既节约了用水,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四是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把发展高产油茶作为农民增收的一条主渠道来抓,努力承担油茶产业技术化的艰巨任务。
提供油茶科学试验,技术实训基地,林业院校社会实践,油茶良种选育与新技术推广。公司通过这几年的发展,认清了油茶产业的资源
优势和发展潜力,通过实施项目示范带动战略,努力将油茶产业打造成为新型绿色生态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环保支撑未来,全力推进油茶产业科学发展,为带动农民致富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油茶产业发展研讨会发言稿
油
茶
产
业
发
展
研
讨
会
发
言
稿
***有限公司
***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我代表**有限公司,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下发展油茶的一些经验。***作为公司在省外的首个油茶战略子公司,于今年5月在贵州玉屏成立,自成立至今,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以创新发展模式,真诚地与农民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已种植高产有机油茶林2万余亩,油茶基地18个。
为推进公司的油茶产业进程,需要立足于当前,而且要放眼看发展,打破原先的产业发展模式,让农民受益、得实惠。下面我浅谈一下公司油茶产业发展的一些想法。
一、农民荒山入股,企业投资经营。
山是林农的“命根子”。过去,企业到农村开发荒山造林,一次性买断荒山经营权,在获得眼前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复杂的社会矛盾,林农也丢失了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针对这一现象,公司采取按油茶籽收成比例分成,农户得30%,公司得70%。这种“公司+农户”的双赢模式既保障了林农的长远利益,而且让林农参与管理,当家作主,避免了纠纷,对林农、对企业都是利在千秋的好事。
为了给农民增加更多的收入,除油茶籽收成后的效益外,在开发油茶项目建设中,油茶的栽种、除草、扩穴、施肥、防虫等大量的季节性劳动,包括今后采摘茶籽等林地工作,均由当地农民投工投劳,公司来支付报酬。
二、高起点投入,高标准管护。
为打造特色产业,公司从一开始制定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时,就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的发展理念。
一是栽种的油茶苗都是经省林业部门选育的优良品种。保证油茶的“高产、高质、高效”。
二是林地全部采取“条带式”开垦,为油茶的生长及管护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三是采用先进的喷灌节水技术。打破了“人种天养”落后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既节约了用水,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四是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把发展高产油茶作为农民增收的一条主渠道来抓,努力承担油茶产业技术化的艰巨任务。提供油茶科学试验,技术实训基地,林业院校(系)社会实践,油茶良种选育与新技术推广。
三、“山下养猪、山上种油茶”的立体循环种养。
为发展无公害的绿色茶油食品,公司在3000亩以上高产油茶林地(林场)兴建一个万头规模的养猪场,充分利用养猪场的有机肥,如猪粪产生的沼液,利用喷灌设施浇灌油茶。猪场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则通过管道无偿输送给当地老百姓使用。这种立体循环种养模式,不仅
减少了企业成本,保证了油茶的绿色品质,而且也保护了环境,真正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公司通过这几年的发展,认清了油茶产业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通过实施项目示范带动战略,努力将油茶产业打造成为新型绿色生态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环保支撑未来,全力推进油茶产业科学发展,为带动农民致富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向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广东富然农科有限公司油茶产业发展经验交流
广东富然农科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是一家专业从事油茶产业深度开发的民营科技示范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建设油茶加工基地、种源、种苗基地、油茶生态观赏基地、油茶丰产栽培示范基地,建成并投产的有年产10000吨山茶籽压榨生产线,15000吨茶粕生产线,2000吨茶籽油精炼生产线,以科技示范来带动油茶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形成全国最具产业规模的龙头企业之一,并带动千家万户农民成为油茶产业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近年来,在国家、省、市、县领导的正确指引下,我公司
油茶产业发展形势喜人,成为了农民致富和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我公司龙头企业的促动作用,积极完善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衔接机制,构建起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模式,建立健全了以企业为龙头、以农户为基础的油茶产业体系。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促进区域油茶产业的发展,逐步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油茶育苗、种植、加工示范基地。
回顾近年来的发展历程,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发展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公司在发展油茶产业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首先是与时代发展的需求相吻合是分不开的,公司的发展实际恰逢全国上下大力发展油茶产业,而韶关市是广东省四个油茶重点发展地区之一,在政府高位推动和产业优惠政策的扶持下,油茶产业发展可谓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另一方面,公司再油茶产业发展中始终坚持科技先行,自主创新原则,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以提高油茶种植和加工水平的有效模式,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产品质量,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我公司为加快发展油茶产业,不断改善林业投资环境,加快林业产业的优化升级,全面提高油茶“三大效益”,促进了油茶产业的有序发展。为推进公司的油茶产业进程,需要立足于当前,而且要放眼看发展,打破原先的产业发展模式,让农民受益、得实惠。下面我浅谈一下公司油茶产业发展的一些想法:
一、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带动劳动力和油茶产业发展。
山是林农的“命根子”。过去,企业到农村开发荒山造林,一次性买断荒山经营权,在获得眼前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复杂的社会矛盾,林农也丢失了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针对这一现象,公司采取按油茶籽收成比例分成,农户得30%,公司得70%。这种“公司+农户”的双赢模式既保障了林农的长远利益,而且让林农参与管理,当家作主,避免了纠纷,对林农、对企业都是利在千秋的好事。
为了给农民增加更多的收入,除油茶籽收成后的效益外,在开发油茶项目建设中,油茶的栽种、除草、扩穴、施肥、防虫等大量的季节性劳动,包括今后采摘茶籽等林地工作,均由当地农民投工投劳,公司来支付报酬。
二
高起点投入,高标准管护。
为打造特色产业,公司从一开始制定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时,就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的发展理念。
一是栽种的油茶苗都是经省林业部门选育的优良品种。保证油茶的“高产、高质、高效”。
二是林地全部采取“条带式”开垦,为油茶的生长及管护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三是采用先进的喷灌节水技术。打破了“人种天养”落后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既节约了用水,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四是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把发展高产油茶作为农民增收的一条主渠道来抓,努力承担油茶产业技术化的艰巨任务。提供油茶科学试验,技术实训基地,林业院校社会实践,油茶良种选育与新技术推广。
公司通过这几年的发展,认清了油茶产业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通过实施项目示范带动战略,努力将油茶产业打造成为新型绿色生态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环保支撑未来,全力推进油茶产业科学发展,为带动农民致富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