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做好农业普查工作的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6〕35号 【发布日期】2006-10-23 【生效日期】2006-10-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做好农业普查工作的实施意见
(晋政发〔2006〕35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了科学、高效地组织实施全国农业普查,保障农业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2006年8月23日,国务院颁布了《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国务院令第473号,以下简称《条例》)。为贯彻落实《条例》精神,进一步推动全省农业普查各项工作,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贯彻实施意见:
一、做好组织保障
(一)充分认识贯彻落实《条例》的重要意义。《条例》是各地、各部门组织实施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的行政法规,是依法普查的主要依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和有关单位都要严格按照国家总体实施方案的要求,在《条例》的规定和约束下开展工作。要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学习《条例》,加强宣传教育,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依法开展农业普查、积极主动配合农业普查的氛围。
(二)强化开展农业普查重要性的认识。农业普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普查的结果将成为国家和政府掌握国情国力、省情省力的基础信息;将成为国家和政府检验近年实施的惠农政策效果、全面评价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真实成就的基础信息;将成为国家及我省制定“三农”政策、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设新农村的决策依据;将成为农业生产经营者了解国内、国际市场,掌握本地优势,合理安排生产的重要参考。地方各级、各部门在普查中要加强协调,周密安排;各地普查人员要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实施好本次农业普查。
(三)加强对农业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农业普查作为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政府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对农业普查负总责,分管领导要亲自挂帅,保证该项工作顺利开展和实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驻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应成立完善的普查机构,在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以下简称省领导小组及省农业普查办公室)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开展工作。
(四)强化各级普查机构的职责。各地普查机构要按照《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农业普查工作实施细则,落实责任,明确分工,不得各自为政,维护《条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五)加强部门协调。地方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全省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通力协作,密切配合,防止和杜绝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各级政府农业普查办公室要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及时与各有关部门进行沟通联系。要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晋政发〔2005〕31号)精神,各有关部门积极主动配合普查机构的工作,发挥部门管理优势,共同把普查工作做好。
(六)要建立普查工作目标责任制和成员单位包片(市、县、乡)制。上级人民政府应与下一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政府应与所属有关部门签订责任书;省级普查机构成员单位包市,市级普查机构成员单位包县,县级普查机构成员单位包乡,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在普查关键阶段,及时组织督促指导,凝聚和调动各方面力量,提高普查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做好资金保障
(七)明确普查经费最低标准。省人民政府与各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农业普查工作目标责任书第四条规定,市级普查工作经费按辖区内人口每人不低于1元预算。30万人口以上的县按人均不低于1.2元预算,10-30万人口的县按人均不低于1.3元预算,10万人以下的县按人均不低于1.5元预算。
(八)强化措施手段,督促经费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农普办〔2006〕9号)和省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农业普查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规定,将普查经费列入预算,足额核定,及时拨付,确保到位。对因经费落实不力而影响全省普查工作进度和质量,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行政责任。各市人民政府要在确保市级经费足额到位的基础上,做好所属县(市、区)普查经费特别是财政困难地区经费的督促落实工作,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三、做好舆论保障
(九)积极规划,统一部署。要结合《条例》的颁布,加大普查宣传工作的力度,为农业普查工作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地普查机构要制订宣传工作计划,确保普查宣传工作有步骤、有重点地深入,在全省形成上下联动、纵深结合的立体宣传格局。
(十)各地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宣传主渠道的作用。按照《条例》和中宣部有关文件通知要求,省内主要新闻媒体要采取开辟专栏、专家访谈、专题报道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在今年普查宣传月期间,各地媒体要拿出黄金时段和黄金版面,无偿播发或刊登农业普查公益广告和宣传资料,在全省掀起农业普查宣传工作高潮。
(十一)开展农普宣传活动。各地要在广大农村开展以“五个一”(即一个墙标、一组板报、一堂课程、一台广播和一封信件)为主要形式的宣传活动,以及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等,在主要街道、人口集中的场所进行深入细致的宣传,努力营造浓厚的农业普查宣传氛围。各地城管、工商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农业普查宣传工作,为户外宣传提供便利。
四、做好人员保障
(十二)认真选聘普查人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是普查一线的工作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普查表的填报质量。各地普查机构要依照《条例》规定配备人员。在普查人员选用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选调业务过硬、经验丰富、作风严谨、身体健康、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到各级普查队伍中来。
(十三)扎实搞好培训工作。省、市、县普查机构要采用“下挂一级”的培训方式,坚持面授、练习、讨论、试填、考试相结合的办法,保证培训时间,保证培训效果,严格执行培训考试上岗制度。
(十四)千方百计解决好普查人员工作补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普查机构要将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工作补贴列入经费预算,严格杜绝有承诺无保障现象的发生。普查人员工作补贴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比例共同承担。
五、做好质量保障
(十五)要建立农业普查质量控制体系。要紧紧围绕普查数据质量开展工作,对普查实施中的每个环节实行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明确人员分工,落实职责任务,做好数据备份、加载入库、数据库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农业普查信息报送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订质量控制预案,对质量控制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事先防范。要注重事后质量抽查工作,按照普查方案的规定对普查数据进行审核、复查和验收。
(十六)重视普查工作激励。为保证普查工作质量,各地普查机构要制定和实行农业普查岗位责任制,将农业普查列入年终考核内容。为充分调动和激发全省普查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全省开展农业普查“五比、十赛”立功创优竞赛活动。活动结束后,按照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在全省农业普查中开展“五比、十赛”立功创优活动的意见〉的通知》(晋竞发〔2006〕22号)文件规定,由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和省领导小组对评选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并由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按程序予以记功和授予荣誉称号。
(十七)严格普查成果发布和开发应用工作。全省农业普查资料和各市主要农业普查数据,由省农业普查办公室审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后,会同有关部门公布。市级农业普查办公室发布普查公报,应报省农业普查办公室核准,在省农业普查公报发布之后发布;县级农业普查办公室发布普查公报,应报市农业普查办公室核准,在市农业普查公报发布之后发布。各地农业普查办公室应当做好农业普查资料的保存、管理和开发应用工作。
六、做好法规保障
(十八)杜绝普查违法行为的发生。各地区、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的领导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条例》的有关规定,不能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地方、部门、单位领导人自行修改农业普查资料,强令、授意有关人员篡改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对拒绝、抵制篡改农业普查资料或者对拒绝、抵制编造虚假数据的人员打击报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十九)强化普查执法和监督力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普查机构和行政执法机关在普查登记期间,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将农业普查监督检查列入工作日程,及时查处有关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严肃查处各种统计工作违法行为,为全省农业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对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和农业生产经营户有违法行为的,要依据《条例》规定给予警告,并处以相应的罚款。省、市、县农业普查机构要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对农业普查中单位和个人违法行为的检举和监督,并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二十)农业普查对象要积极配合做好农业普查工作。农业普查对象拒绝、妨碍普查人员依法进行调查的,或者拒绝、推诿和阻挠依法进行农业普查执法检查的,由当地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二十一)农业普查工作结束后,要进行工作总结和表彰。对在农业普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普查机构和人员,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六年十月二十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全市农业普查工作情况通报
全市农业普查工作情况通报
市统计局局长、市政府农业普查 领导小组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2006年9月28日)
尊敬的代富市长、道斌秘书长,各位同志: 自去年12月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通知》(绵府办发„2005‟58号)文件后,各区市县政府、园区管委会及相关部门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扎实推进农业普查的各项准备工作,为圆满完成农业普查任务初步奠定了基础。在这里,我就农业普查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难点和问题以及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如下汇报:
一、我市农业普查工作进展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严格按照省政府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了农业普查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农业普查机构组建基本完成。为加强对我市农业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左代富为组长、市政府副市长邱明君、常务副秘书长李发 继、副秘书长张道斌和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农办、市农业局、市畜牧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市发改委等26个市级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人民政府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市统计局,内设督查组、综合宣传组、业务组、数据处理组、执法检查组五个工作组,负责农业普查的具体工作。各区市县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也相应设立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认真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先后下发了政府指导性文件,对农业普查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目前,9个区市县、5个园区管委会、277个乡镇均已完成农业普查机构的组建工作,成立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全市已有梓潼、三台、江油、北川四县(市)经当地编委同意,相继设立了普查中心,这一普查常设机构的建立,将为我市农业普查乃至今后各种普查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农业普查经费正在落实。为了保证各区市县普查经费的落实,5月22日,市农业普查办公室、市财政局、市统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绵府农普办„2006‟3号)。目前,市政府已经批准市级农业普查2006经费预算150万元,已经到位经费90万元。目前,各区市县农业普查经费均已纳入2006年财政预算或落实了农普启动资金,三台、梓潼和平武3个区县还核定了农业普查经费总预算,三台、梓潼、北川3区县明确了乡镇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的补助经费解决渠道。
(三)农普宣传工作启动迅速。全省农业普查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普查宣传工作会议后,市农普办及时与市委宣传部、市广电中心召开会议,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绵阳市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的通知》(绵府农普办„2006‟4号),全面启动农业普查宣传工作,陆续印发了《农业普查宣传动员工作实施方案》、《农业普查宣传工作规划》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就做好全市农业普查社会宣传动员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还相继制定了《绵阳市农业普查宣传提纲》、《绵阳市人民政府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宣传工作日程安排》、《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标语口号》。
目前各区市县政府农业普查办公室、党委宣传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均组建了宣传机构,落实了专项经费,制定了宣传工作方案,下发了加强宣传工作的相关文件,落实了专人具体负责农业普查宣传工作,明确了宣传工作任务和职责,组织召开了宣传工作会议,并对农业普查宣传工作实行考核。农业普查宣传工作已经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并将根据普查工作的总体安排和工作节奏逐步展开。
(四)抽调人员落实到位。认真做好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选调、培训和管理工作,精心选调业务过硬、经验丰富、作风严谨的干部组成和充实普查队伍。截止目前,市、县两级共抽调相关部门200余人到农普办从事前期准备工作。其中,市农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落实80余人,共抽调8人在市农普办集中办公;各区市县农普办均明确了专职人员从 事农业普查工作,并从农业、林业、国土、畜牧、水务等涉农单位抽调了工作能力较强的同志参与农普工作。目前,全市已经构建了“机构健全、人员精干、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的农业普查工作组织体系。
(五)工作职责明确。市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根据全市农业普查工作需要并结合市级各成员单位的工作特点,制定了《绵阳市人民政府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绵府农普领导小组„2006‟1号),对26个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划分。各区市县均出台了关于农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的文件,并结合部门业务特征将农普工作职责分解至各成员单位,同时,各区市县农普办还设立了综合组、宣传组、数据处理组、业务组等工作组,分工明确到人。安县农普办与所辖乡镇分别签定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目标责任书》;梓潼还通过建立“部门分片包干责任制度”和“农普数据部门协调把关制度”,进一步强化农普工作责任,保证数据质量。
(六)建立健全了工作规划和工作制度。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任务和阶段工作安排,研究制定了《绵阳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规划》并下发到各级农普办,指导各地农业普查工作的有序开展。市农普办还制定了第二次农业普查考核评比制度、会议制度、文档审批管理制度、工作组职能管理制度、经费物资管理及使用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确保组织机构规范高效运转和普查工作的有序开展。
(七)农普工作全面纳入目标管理。市委、市政府已将农业普查工作列入市统计局2006年工作目标任务;市农普办也印发了农业普查目标考核相关文件,完善了目标考核监控方案,建立了普查工作情况定期报告制度,明确了考核范围、考核时间、目标任务、考核办法、考核依据以及奖惩办法。今年6月,市委、市政府目标督查办公室还向各区市县政府发出了《关于对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准备工作进行现场督办的通知》,由市委市政府目标督查办与市农业普查办公室联合组成农业普查专项督查组,对各区市县农业普查工作部署情况、“五落实”情况、纳入政府目标管理情况以及县级普查中心建立、基层强化统计基础工作情况进行督查。通过督查督办,有力地促进了各区市县农业普查各项准备和基层统计基础工作的开展。各区市县政府均已将农普工作纳入了政府目标管理。
(八)农普调研工作深入开展。4月10日,市农普办发出《关于对农业普查有关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的通知》,市、县两级农业普查办公室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农业普查调研工作,并就普查员的选聘渠道和补助办法、农业普查宣传、入户调查最佳时间、培训效果、农普数据与常规统计数据的差异处理、依法普查等问题,深入县、乡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为制定科学、严谨的农业普查实施方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九)扎实开展农村基层统计基础工作检查。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农村统计基础工作,切实提高统计源头数据质量,夯实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基础,今年8月,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强化统计基础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工作的通知》,对开展全市农村基层统计基础工作检查进行部署。在各地自查、复查的基础上,市统计局领导亲自带队分赴各地开展抽查工作。通过督促检查,对我市农村基层统计基础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为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十)业务技术工作有序推进。市政府农业普查办公室始终围绕数据质量这个核心,以“业务基础扎实,工作思路清晰,学习消化到位,基础工作规范,实施方案可行,业务指导有力”为目标,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准备工作。在充分借鉴其他地区好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就农业普查的专题试点、业务培训、清查摸底、现场登记、数据汇总评估等全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论证,基本形成了全市农业普查的工作流程、实施细则、试点培训、物资筹备等业务技术实施方案;各级农业普查办公室还认真开展农业普查方案和数据质量控制办法讨论,深入开展了农业普查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和带有倾向性数据的分析研究,制定了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和搞好数据质量控制的一系列预案。目前,全市农业普查的各项技术工作正按照全省的统一要求整体有序推进,市农业普查办公室将于10月12—16日对各区市县、各园区普查办 的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10月17日—22日分两批对全市277个乡镇、16个街道办事处普查办的业务骨干进行业务培训。
(十一)信息工作全面加强。为了切实掌控全市普查工作全局,市农普办先后下发了有关信息工作的一系列文件,建立了信息报送制度,纳入农普工作考核,针对普查工作不同的阶段,规定了信息报送的数量。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农业普查工作重点、难点、热点以及“五落实”等问题,按照信息工作“三强”要求,即:针对性强、综合性强、时效性强,认真及时总结农业普查工作的新经验、新做法,抓住新情况、新问题,扎实做好信息工作。截止目前为止,我市普查信息在省农普网的采用量跃居全省前茅。同时,农业普查重大事项实行了专题报告制度。
在前期准备阶段,财政部门积极筹措、落实农业普查经费,宣传部、广电局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协助推进农普宣传工作,市委市政府目督室积极组织协调完成了全市农业普查专项督查任务。总之,各级政府普查办公室、各有关部门都能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积极支持参与,密切协同配合,有力地促进了各级机构、人员、经费的落实。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市农业普查办公室向所有关心、支持绵阳农业普查工作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二、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一)普查内容广泛,工作量庞大。在新世纪开展的这次农业普查的内容涵盖了农村、农业、农民即“三农”的基本信息,包括了6个大的方面,与1997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相比,内容有大幅度的增加,即增加了农业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农业劳动力培训情况,乡镇、村社区环境情况,农民生活质量情况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从经济普查的单位数量看,全市有16万个,而农业活动单位仅农户就有130多万户,是经济普查单位数量的8倍。尽管每个调查单位看起来很小,但“麻雀虽小,肝胆俱全”,调查的内容一个不少。此外还有277个乡镇、3421个村委会等。农业普查全市要划定普查区3421个,普查小区4万多个,普查单位达130多万个,全市将抽调4万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从事一线的普查工作。可以说这次农业普查比过去所开展的任何普查工作量都大、困难都多。
(二)普查条件艰苦。经济普查的调查项目主要在城镇进行,而农业普查则全部在农村进行,4万多个调查人员要深入农村,进入农民家庭,一家一户进行调查,由于我市农村地域辽阔,有的地区交通通讯条件较差、农户居住分散等情况,使得农业普查的开展更加困难。
(三)基层调查员选调和培训难度大。实施农业普查必须在当地村和组选聘调查员,而目前农村有文化的青年人大都外出务工去了,留下的多是老人、妇女、儿童。要选配合适的调查人员十分困难。同时,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 对他们进行培训,以满足普查工作要求。农业普查的对象绝大多数是农民,其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理解农业普查的意义和指标的含义难度增加,配合调查员进行调查的难度增加,加之调查对象缺乏原始且较完整的资料记载,普查时主要靠其回忆来提供数据,增加了调查的难度,如遇户主外出务工,家庭其他成员很难回答清楚。
(四)经费实际落实情况较差。目前,农业普查经费落实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存在未纳入预算情况,还未落实农普总预算的有涪城、游仙、盐亭、安县、北川、江油六个区市县;未纳入2006预算的有涪城、江油;二是准备阶段预算落实偏低,落实了总预算的三个县,除了平武县以外,三台、梓潼安排的2006预算占总预算的比例都在50%以下。2006年是搞好农业普查的关键一年,各项准备工作都必须在这一年完成,也是需要普查经费最多的一年,各地要按省上要求,保证2006年经费到位不低于总预算的60%;三是有的区县到位资金迟缓,目前为止,游仙、梓潼到位资金不足2006预算的50%;四是调查人员补助落实差,目前为止,9个区市县中只有三台、北川、梓潼3区县明确了乡镇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的补助经费解决渠道。乡镇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的补助经费,如不引起高度重视,将直接影响农普业务培训、农普试点、农普宣传、调查摸底和入户登记等准备工作,其结果势必影响全市普查工作的进度和质量。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中担任调查员的报酬相当一部分是以农村义 务工、积累工形式来解决的,而这次农业普查不可能再以这种方式来调动人力。在经费问题上,第一次农业普查我市不少乡镇通过提留方式来筹集普查资金,这次农业普查也不可能再以这种方式来解决。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乡财县管,乡镇没有财力、物力承受如此大的农业普查重担,需要县级政府在资金、物资、培训等方面给予解决。
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和如此多的困难,绝不是哪一级政府、哪一个部门所能完成和解决的。因此,这次农业普查特别需要政令高度畅通、组织切实有力、任务明确落实、协作空前紧密,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都要积极主动履行职责,把农业普查的政府行为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圆满完成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交给我市的光荣任务,也才能不辜负全市530万人民和市委、市政府的重托和期望。
三、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为普查工作提供坚强保证
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是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定,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政府、各相关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强领导,要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督促检查,及时协调解决普查中的重大问题。分管领导要亲自挂帅,身体力行,指挥到位,要按照全国的统一工作部署,统一时间安排,统一操作规范,组织 好本地区的普查实施工作;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签定责任书;目标任务要逐级分解,落实到人;明确各级普查工作的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要加强工作指导,对重要部门、重点地区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序、稳步推进。
(二)加强部门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为普查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农业普查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许多部门和许多方面,只有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合力,才能保证普查高质量完成任务。按照普查职责要求:统计部门要全面承担起普查方案实施中技术指导工作;财政部门要落实好普查经费和物资保障;宣传部门要通过一切有效手段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配合、支持,认真做好农业普查的宣传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要结合上级部门达成的意见,充分利用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等资料,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积极配合农业普查办公室完成农业用地普查;领导小组的其他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本部门、本系统的农业普查工作。通过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确保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资金筹措,为普查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经费保障是农业普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按照国务院、省政府文件规定农业普查所需经费由各级政府分级负责,并列入相应财政预算。各区市县一是要抓紧核定普 查经费总预算;二是要按照不低于总预算60%的额度落实2006预算;三要想方设法解决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专项补贴,这是农业普查经费支出的大头,是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也是各地普查经费落实的重点和难点。确保普查员工作补贴及时足额到位,是现场调查工作能否顺利完成和普查数据质量能否得到保证的关键之一。这次农业普查是在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取消农民不合理负担的新形势下进行的,各级财政部门要按普查工作需要给予协调安排农业普查经费预算,及时拨付工作经费,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严禁在普查工作中向农民收取有关普查方面的费用,增加农民负担。
(四)抓紧落实普查物资的制作、分发
这次农业普查技术上复杂,业务工作所需的物资种类较多,各地按照打紧安排、保障需要的原则,量力而行,制作与普查工作相关的物资,及时、安全地将普查物资按规定的发送范围分配发送到基层,确保农业普查业务的顺利开展。
农业普查所需的物资种类繁多,根据分级负责的原则,省、市政府农业普查办公室统一制发三类物资,目前,已分类按要求上报了要招标采购和印刷的品种,预计10月中旬农业普查各项物资将制作分发完毕。具体分为三类,一是业务用物资,包括农业普查方案、《普查员手册》、普查表、包装箱、手提袋、登记用笔;二类是工作用证件(普查员证、指导员证、督导证);三类是宣传用物资,包括宣传画、宣 传磁带、《致农民兄弟的一封信》、省政府、市政府《关于开展农业普查的公告》、国家农业普查宣传片、四川农业普查宣传录音磁带、四川农业普查电视文艺晚会光盘等。除国家、省、市制作的物资外,其余物资由区市县政府农业普查办公室统一制作。
(五)强化宣传,三级联动,逐步掀起农业普查社会宣传的高潮
广大农村干部、农村住户、农民朋友既是我们这次普查的对象,也是我们这次普查工作的基层组织者和直接参与者,他们的理解和配合,是搞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重要保证。各级政府要在宣传内容、宣传形式上贴近基层、贴近农民,要努力达到“消除障碍、正确导向、树立形象、扩大影响”的动员效果,各级政府农业普查办公室要抓住工作重点,保障必要的经费投入,全面推动农业普查社会宣传工作的开展,要按照市政府农业普查办公室的统一安排,充分利用宣传车、宣传专栏、宣传广播、宣传标语、宣传单、宣传片、《致农民兄弟的一封信》、《市政府农业普查公告》、《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等宣传资料展开社会宣传,组织新闻单位巡回报道,现场采访部门及农业普查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全面落实社会宣传任务,形成上下联动,相互配合的局面,以逐步掀起我市农业普查社会宣传动员的高潮。
(六)加强人员培训,建好普查队伍,努力提高农业普查质量
这次农业普查登记任务主要依靠区市县、乡镇、村组来完成,能否建设一支业务精湛、作风扎实、能胜任工作的普查队伍事关普查工作的成败。各地要高度重视普查员的选调、聘用工作,要制定具体的选人标准,要把熟悉农村工作,有普查或统计、会计工作经历作为选用普查人员的基本条件;要广泛从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学校中选人、调人、聘人,还可以从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中聘用普查员,以形成一支素质高、数量足的普查员队伍。各级农业普查办公室要把培训和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落实。各级普查机构要兼顾当地的实际,按照分级负责的培训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开展培训工作;这次市级培训到了区市县的教员和各乡镇普查办的业务骨干,区市县要培训到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的每一个普查员、指导员,区市县的培训10月底前必须完成。
(七)精心组织,切实搞好清查摸底工作
清查摸底是普查登记的基础。清查摸底工作做全了,做细了,做准了,就为实现调查对象不重不漏的普查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地要按照市政府农业普查办公室的安排和要求,精心组织,细致工作,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确保清查摸底工作质量。各地要以现行行政区划资料为基础,合理 划分普查区和普查小区,自下而上逐户、逐项摸清调查对象的主要情况,并认真填写调查对象摸底情况一览表,要认真核对和评估摸底调查资料,为普查物资分发提供准确依据。各地清查摸底工作的开展,既要借鉴历次普查的经验,又要创新思路,创新方法,确保全市调查对象清查做到全、清、准。市政府农业普查办公室要求,各区市县、各园区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在正式入户登记10日前全面完成清查摸底工作。
(八)加强数据处理机构建设,落实人员,做好数据处理各项准备工作
这次农业普查将采用光电录入的方式处理普查表。各级农业普查办公室要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农业普查数据处理方面的文件精神,严格按照《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尽快建立健全数据处理机构,落实人员,建设好数据处理技术环境。要按照“光电录入、图像存储、三级处理”的工作模式开展数据处理工作,先期做好数据处理试点和人员培训,为全面、优质、高效地完成农业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和指导农业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打好基础。
(九)强化依法普查,严格审查,确保填报登记的数据真实可靠
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等有关政策法规,坚持依法入户登记,强 化现场登记的质量控制。普查员要依据普查对象有关资料实事求是填写普查表,并通过组织自查、互查和群众议查的方式,严格普查数据的逻辑检查和平衡关系检查,确保普查对象不漏,调查项目不缺,登记指标不错。同时还要加大统计执法工作力度,对那些不如实申报、填报普查资料的调查对象,对那些自行修改或强令、授意篡改、编造普查数据的违法行为,要坚决依法查处,典型案件要予以曝光。
(十)实施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广泛开展数据质量评估论证
普查数据质量是衡量普查工作成败的唯一标准。各区市县要把加强数据质量控制的工作摆在重要位臵,加大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力度,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方案,统一标准,落实责任;一是要认真开展以自查、互查、议查、交叉检查为主要形式的数据“四查”工作,认真做好以与历史统计数据核对、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状况和水平核对、与相关部门行政登记数据核对、与国民经济核算数据核对为主要内容的数据“四核对”工作。凡是发现普查数据、资料明显不实、不准和有明显错误的,要通过政府和政府农业普查领导小组责成基层政府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职能部门,分部门、分乡镇、分街道负责核实和实地查证,据实修改,确保每个调查对象的源头数据真实可靠;二是要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数据质量抽查验收工作。对于抽查凡未达到国家、省、市质量要求的,要坚决限时返工,直至合格为止,将错误和问题消灭在基层;三是各级政府农业普查办公室还要按照分级、分部门、分专业评估的原则,认真组织力量做好农业普查数据质量的评估论证工作;各级政府和领导小组在专业评估、部门评估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农业普查数据质量进行综合审核;各种形式的评估论证都要规范操作,切实做到方法科学、依据充分、过程透明,并形成农业普查数据评估报告报送市政府农业普查办公室。
同志们,今天距离普查正式登记只有94天了,我市的农业普查准备工作已经进入最后冲刺的关键时期,我们担负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既有开展工作的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不少新的困难和挑战。请各地、各部门务必按照《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要求、市政府农业普查领导小组两次会议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求实精神,认真组织好农业普查的各项工作,确保全市的农业普查工作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三篇:【最新】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总结
【最新】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总结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总结(一)2月29日,江夏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就前期准备工作向区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谭德利做了专题汇报。
一是成立普查组织机构。江夏区人民政府于XX年1月28日印发《江夏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区农业普查的通知(夏政〔XX〕1号),成立了江夏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并要求各办事处、梁子湖风景区管委会、区农委、区林业和园林局于XX年3月底前相应成立本级普查领导机构,5月底之前完成村级农业普查工作组的组建工作,认真做好辖区内农业普查组织实施工作。
二是做好普查经费预算。按照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印发《统计部门周期性普查和大型调查经费开支规定》(国统字〔XX〕74号)的通知精神,普查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级负担,以地方为主的原则,江夏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经费预算。
三是早宣传,早部署。XX年1月27日,江夏区统计局在召开的整体推进全区村级规范化建设现场观摩会上,传达了省、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会议精神,针对江夏区第三次农业普查前期准备工作做出重点安排。XX年2月3日,下达了《关于第三次全区农业普查有关前期准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办事处,梁子湖风景区管委会统计站、区农委、区林业和园林局统计科抓紧组建完成街村两级普查组织机构、对普查人员的配备、普查经费的落实、建立完善的普查机制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
四是印发相关文件。XX年2月18日,江夏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相继印发《关于启用江夏区人民政府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和江夏区人民政府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章的通知》(夏农普组〔XX〕1号)、《江夏区人民政府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关于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通知》(夏农普组〔XX〕2号)、《关于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包片责任制的通知》(夏农普办〔XX〕1号)。XX年2月26日,江夏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建立全区农业普查工作报告制度的通知》(夏农普办〔XX〕2号)。
在听取区农普办前期工作汇报后,谭德利对区农普办积极作为,紧跟国家农普办和省、市农普办的工作节奏,有序有效推进我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前期准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总结(二)顺义区北务镇王各庄村作为北京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综合试点村,利用一个月时间对王各庄村进行全过程演练。整个试点包括业务培训、区域划分、清查摸底、入户登记、数据汇总、普查宣传、试点总结等阶段性工作。8月20日--9月10日清查摸底阶段,共登记常住户数323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2个。9月11--18日入户登记阶段,共登记农户228户、规模户18户、农业经营试点补充表246张,农业生产经营单位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普查试点表3张,填报村表15张、镇表1张,在规定时间节点圆满完成了试点各阶段性工作。
一、试点工作情况
在市农普办的指导下,在区、镇、村经普办的密切配合下,我区农业普查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主要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
1、建立机构,落实人员。按照市农普办的要求,确定了北务镇王各庄村为农业普查试点村,并及时与北务镇领导召开了碰头会,商谈落实有关农普试点的一系列问题。成立了由区、镇、村三级共同参与的试点工作组。组长由区农普办副主任赵峰、北务镇副镇长陈笛、北务镇王各庄村书记李建国共同担任,区、镇农普办全程参与试点工作。王各庄村选聘了1名普查指导员,4名普查员,北务镇农普办和区农普办综合组、普查组、宣传文秘组、数据处理组全体人员全程参与试点普查工作。普查办公用房、电脑、电话等办公设备全部落实。完成试点宣传日物资、入户清查物资、普查登记物资的购置。
2、抓好宣传,营造气氛。试点普查,是每次普查前的必修课,为保证普查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顺义区农普办在火热的夏天迈出了农业普查宣传的第一步,并采用“双重并举”的措施完成此次试点宣传工作。一是“自导自宣”初探路。8月21日,顺义区农普办牵头与北务镇农普办联合在王各庄村成功开展了北京市顺义区第三次农业普查试点宣传日活动,此次宣传日以“依法普查,利国利民”为主题,旨在提高农普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面,形成全民参与农业普查的良好态势。宣传日当天,为村民现场发放了《致农业普查调查对象的一封信》,共计200封,宣传礼品共计850件,其中毛巾250条,牙膏100管、手提袋500个,制作了宣传展架4个,宣传日活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二是“联助联宣”更深入。在试点普查中期,顺义区属媒体“顺义时讯、顺义电视台、顺义电台” 的新闻单位记者,冒着挥汗如雨的高温酷暑跟随普查员的脚步走村入户,下企业、进市场采访试点登记情况,拍摄记录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辛勤工作的足迹。通过新闻传媒多方位、多角度的报道,使得试点普查对象的配合程度大大提高。
3、周密谋划,两级联手,整合农普试点前期资料。区农普办协同试点乡镇北务镇农普办,对派出所户籍明细资料、流管办外来人口登记明细资料、经管站土地确权(承包)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区农普办协同局队农经科、服务业科、数据中心,全面整合基本单位名录,为综合试点准备前期资料。
4、区域划分,一图两画。为了准确绘制普查小区示意图,试点村普查组人员提前准备了XX年人口普查和XX年经济普查的普查小区示意图,以供这次农普绘制普查小区示意图时作为参考,普查小区原则上以村民小组划分,做到边界清晰,示意明确。普查小区示意图要有明确的四至标志,标明建筑物编码和住宅编码,结合实际情况,普查组人员对试点村现有建筑物的变动进行初步绘制;为确保绘制的准确性,在村普查员的带领下区、镇、村三级农普办人员深入试点村进行实地考察,按普查小区示意图上所编制建筑物编码,对建筑物内所有可能住人的房屋(房间)全面清查的基础上,按普查小区编制住宅编码,对初步绘制的普查小区示意图进行精确的核实更改,进一步完善普查小区示意图
(二)调查登记阶段
1、佩证入户,合法登记。为了体现普查的合法性,也为了更直接广泛地宣传经济普查,市普查办制作了经济普查试点用普查证件,要求每名普查员实地登记时必须佩带好普查证。按普查小区的划分,我们共分4个调查组,每个组都安排了负责人,每天向试点工作小组汇报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登记期间,正值今年最热的时节,普查员不顾炎热的气候,按照试点时间安排,按时入户调查登记。特别是普查员,在自身事务较多的情况下,能够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试点登中去。
2、配备专人,指导填表。虽然前期准备共组很充足,但是在实际入户时,普查员还是遇到了难以确定的指标,为了更好地做好试点工作,区普查办为试点村内的4个普查小组分别配备了专业审表的工作人员解释普查中的各项指标,不仅大大提升了普查数据质量,而且让普查员在入户的同时加深了对统计指标的正确理解。8月21日至9月18日,整个试点区域内的清查、登记调查任务基本完成,非试点镇经普办在登记期间每天分四组每组一个镇全程参与了入户登记,对普查方案有了进一步了解。
3、清查登记 做到“五不漏”。在人口清查和登记阶段基本结束时,要对人口情况进行议查,确保区不漏地、地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将人口清查底册划分到四个普查小区里,列出住户和单位的清查摸底名录,按目录进行逐户、逐单位地清查,将清查情况分别填报到住户、单位摸底表中,完成人口信息采集,确定普查登记对象。
(三)数据处理阶段
数据录入做到项项精准。使用市农普办下发的数据处理程序进行数据处理。清查摸底数据,按照边清查、边审核、边录入的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准确界定普查对象,形成普查登记底册。工作中,对数据采集、审核、录入、上报等全流程中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及时向市农普办进行问题反馈,在第一时间解决发现的问题。
(四)审核总结阶段
在试点过程中提早准备是关键,并注意经验积累,做到总结到位。在清查阶段,总结出了“一图两画、三统一再分家和五不漏”等方法,同时也发现试点方案和数据处理方面的相关问题和不足,在认真做好记录后,逐项进行研究和汇总,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为完善普查方案、正式开展普查提供参考。
二、主要工作体会
一是区、镇、村三级联动早入手,确保组织到位。在整个试点工作中,因为我们抓住了一个“早”字,所以始终掌握主动权。无论是下发各种试点文件,还是数据处理等环节,都注重于早布置和早落实。按照市农普办的要求,确定了北务镇王各庄村为农业普查试点村,并及时与北务镇领导召开多次碰头会,商谈落实有关农普试点的一系列问题。成立了由区、镇、村三级共同参与的试点工作组。
二是坚持依法普查,做到宣传到位。试点普查,是每次普查前的必修课,为保证普查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顺义区农普办采用“双重并举”的措施完成此次试点宣传工作。一是“自导自宣”初探路。8月21日,顺义区农普办牵头与北务镇农普办联合在王各庄村成功开展了北京市顺义区第三次农业普查试点宣传日活动,此次宣传日以“依法普查,利国利民”为主题,旨在提高农普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面,形成全民参与农业普查的良好态势。二是“联助联宣”更深入。在试点普查中期,顺义区属媒体“顺义时讯、顺义电视台、顺义电台” 的新闻单位记者,随普查员的脚步走村入户,下企业、进市场采访试点登记情况,拍摄记录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辛勤工作的足迹。通过新闻传媒多方位、多角度的报道,使得试点普查对象的配合程度大大提高。
三是多途径汇总村级资料,做到台帐到位。区农普办协同局队农经科、服务业科、数据中心,全面整合基本单位名录;区农普办协同试点乡镇北务镇农普办,对派出所户籍明细资料、流管办外来人口登记明细资料、经管站土地确权(承包)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为综合试点准备前期资料。尤其是在户籍人口资料整理方面,派出所只能出具纸介质版本的资料,不方便整理划分至普查小区,村普查指导员利用计划生育系统平台调出电子版户籍资料,与派出所户籍资料对比后,直接划分至各普查小区,大大提高了户籍资料的方便性与实用性。
四是狠抓调查登记,确保控制到位。北务镇王各庄村的调查指导员为王各庄村的副书记,对村务民情了如指掌,在前期的工作准备阶段,将户主姓名底册,确权人口底册分配给各小区普查员,确保在入户时做到区不漏地、地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在遇到确权土地划分不清晰,户籍人口登记不明确等问题时,普查指导员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指导。正式登记阶段,将摸底阶段的数据与正式清查数据进行核对,防止漏登错登;然后是确权地数目的核实,保证确权土地与底册相符;最后是农业经营户与规模农业经营户核查,保证正确登记其经营种类以及经营收入,按照普查细则对号入座进行填报。
三、农业普查方案指标填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总结:
1、住户摸底表“是否有确权(承包)的土地”,该指标解释需要进一步细化。第一,确权的定义需要进一步明确,一般确权包含确权确地、确利、确股三种,在培训时,需要对以上三种分别解释说明,以便普查时工作人员判别。第二,承包的定义需要进一步明确,例如承包是否包括交租金租来的土地等。
2、住户摸底表A4至A8指标的统计口径是“本普查小区”、“本普查区”还是“本乡镇”应进一步明确。
3、本村无房、无户口、居住在村外乡内、在本村有确权地的人口如何登记,如果登记是否与在其居住村重复?
4、家庭中有已离婚的户口还在本村的人口,完全无法取得联系确定普查时居住地以及工作等信息。
5、村内有一户籍人口,失踪多年,但没有注销户口,个人工作及其他情况无处查询。、周岁年龄不满一岁,登记为0岁审核不通过。
7、数据处理程序没有填报项应自动补零。
8、数据处理程序应有逻辑跳转,选择“否”的项应自动跳转到下一项。
9、关于社会统一信用代码(或组织机构代码)的问题,在单位清查摸底时,普查人员无法验证组织机构代码正确性,建议在进行后期录入时验证代码正确性。
10、清查表与普查表之间应有审核关系,如:清查表中是否有确权地,普查表中是否有确权地或经营耕地项下的确权耕地面积,如果没有确权地,确权耕地面积应为0。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总结(三)根据上级下发的开展第三次农业普查一系列文件精神,我乡狠抓落实,将做好第三次农业普查摆在重要位置,提前谋划部署,遵循“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统筹安排,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有序推进,现将前期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组织学习,迅速动员部署
我乡第一时间召开班子专题会议研究贯彻落实,认真分析了农业普查的重要意义,把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纳入重要议程。及时组织全体乡、村干部召开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动员大会,对中里乡当前农业普查工作进行了部署,及时传达上级文件精神,认真领会会议精神,学习文件,切实把握会议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到农业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了解农业普查主要工作流程,提早熟悉业务环节,提前进入状态,做到心中有数。
二、组建普查机构,提供组织保障
为保证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乡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成立了由乡长韦威华任组长,人大主席陆丹丹、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朱长灵任副组长的全乡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统计办,朱长灵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23个行政村分别成立了农业普查的工作组,明确职责,落实到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经费
农业普查作为一项大型的社会调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好第三次农业普查,资金保证是前提。对此,我乡根据区农普办统筹安排,普查工作经费及时落实,为按时保质开展普查工作提供了重要资金保障。
四、落实办公条件,配齐设备
我乡设立了固定的办公场所,设在乡统计办。配备了办公桌、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和用品,为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工作条件。
五、广泛发动宣传,渲染浓厚氛围
农业普查涉及各部门,覆盖面积大,为得到相关部门重视支持,我乡通过以会代训、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等宣传方式深入村屯开展农业普查宣传活动,强调农业普查重要性,扩大农业普查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使广大农户了解普查目的和意义,了解如实提供普查信息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提高农业普查宣传动员工作的效果。
六、提前谋划,收集相关数据
我乡积极配合区统计局认真做好本辖区村民小组数、自然村数、农业人口数、农业用地、行政区划等基础数据的摸底工作,为下一阶段搞好普查小区划分和“两员”选定做准备。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安排,切实做好我乡农业普查的前期各项工作规划落实,按照流程安排,扎扎实实做好有关业务工作,为我乡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全国农业普查条例
全国农业普查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全国农业普查,保障农业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农业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并为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服务。
第三条 农业普查工作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四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与农业普查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本条例的规定,积极参与并密切配合农业普查工作。
第五条 各级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普查办公室)和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普查指导员、普查员(以下统称普查人员)依法独立行使调查、报告、监督的职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
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对普查办公室和普查人员依法提供的农业普查资料不得自行修改,不得强令、授意普查办公室、普查人员和普查对象篡改农业普查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不得对拒绝、抵制篡改农业普查资料或者拒绝、抵制编造虚假数据的人员打击报复。
第六条 各级宣传部门应当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户外广告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做好农业普查的宣传动员工作。
第七条 农业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足额到位。
农业普查经费应当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从严控制支出。
第八条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6的年份为普查,标准时点为普查的12月31日24时。特殊地区的普查登记时间经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可以适当调整。
第二章 农业普查的对象、范围和内容
第九条 农业普查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下列个人和单位:
(一)农村住户,包括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他住户;
(二)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
(三)农业生产经营单位;
(四)村民委员会;
(五)乡镇人民政府。
第十条 农业普查对象应当如实回答普查人员的询问,按时填报农业普查表,不得虚报、瞒报、拒报和迟报。
农业普查对象应当配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推诿和阻挠检查,不得转移、隐匿、篡改、毁弃原始记录、统计台账、普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
第十一条 农业普查行业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十二条 农业普查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土地利用、农村劳动力及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服务、农民生活,以及乡镇、村民委员会和社区环境等情况。
前款规定的农业普查内容,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第十三条 农业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可以决定对特定内容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第十四条 农业普查采用国家统计分类标准。
第十五条 农业普查方案由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制订。
省级普查办公室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农业普查附表,报经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后实施。
第三章 农业普查的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 国务院设立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领导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统计局,具体负责农业普查日常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第十七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按照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统一规定和要求,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业普查的组织实施工作。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作为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成员单位,参与农业普查的组织实施工作。
村民委员会应当在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做好本区域内的农业普查工作。
第十八条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参与并密切配合普查办公室开展农业普查工作。
军队、武警部队所属农业生产单位的农业普查工作,由军队、武警部队分别负责组织实施。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业普查工作,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农村的普查现场登记按普查区进行。普查区以村民委员会管理地域为基础划分,每个普查区可以划分为若干个普查小区。
城镇的普查现场登记,按照普查方案的规定进行。
第二十条 每个普查小区配备一名普查员,负责普查的访问登记工作。每个普查区至少配备一名普查指导员,负责安排、指导和督促检查普查员的工作,也可以直接进行访问登记。
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主要由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乡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和其他当地居民担任。
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应当身体健康、责任心强。
第二十一条 普查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聘用或者从其他有关单位借调人员从事农业普查工作。有关单位应当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人员从事农业普查工作。
聘用人员应当由聘用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借调人员的工资由原单位支付,其福利待遇保持不变。
农业普查经费中应当对村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安排适当的工作补贴。
第二十二条 地方普查办公室应当对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对考核合格的人员颁发全国统一的普查指导员证或者普查员证。
第二十三条 普查人员有权就与农业普查有关的问题询问有关单位和个人,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修改不真实的资料。
第二十四条 普查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拒绝、抵制农业普查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普查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普查方案,不得伪造、篡改普查资料,不得强令、授意普查对象提供虚假的普查资料。
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执行农业普查任务时,应当出示普查指导员证或者普查员证。
第二十五条 普查员应当依法直接访问普查对象,当场进行询问、填报。普查表填写完成后,应当由普查对象签字或者盖章确认。普查对象应当对其签字或者盖章的普查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普查人员应当对其负责登记、审核、录入的普查资料与普查对象签字或者盖章的普查资料的一致性负责。
普查办公室应当对其加工、整理的普查资料的准确性负责。
第四章 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
第二十六条 农业普查数据处理方案和实施办法,由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制订。
地方普查办公室应当按照数据处理方案和实施办法的规定进行数据处理,并按时上报普查数据。
第二十七条 农业普查的数据处理工作由设区的市级以上普查办公室组织实施。
第二十八条 普查办公室应当做好数据备份和加载入库工作,建立健全农业普查数据库系统,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更新。
第二十九条 国家建立农业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制度。
普查办公室应当对普查实施中的每个环节实行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
第三十条 普查人员实行质量控制工作责任制。
普查人员应当按照普查方案的规定对普查数据进行审核、复查和验收。
第三十一条 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农业普查数据的事后质量抽查工作。抽查结果作为评估全国或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普查数据质量的重要依据。
第五章 数据公布、资料管理和开发应用
第三十二条 国家建立农业普查资料公布制度。
农业普查汇总资料,除依法予以保密的外,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
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农业普查数据,由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
地方普查办公室发布普查公报,应当报经上一级普查办公室核准。
第三十三条 普查办公室和普查人员对在农业普查工作中搜集的单个普查对象的资料,应予保密,不得用于普查以外的目的。
第三十四条 普查办公室应当做好农业普查资料的保存、管理和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等工作,并对农业普查资料进行开发和应用。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农业普查结果,对有关常规统计的历史数据进行修正,具体办法由国家统计局规定。
第六章 表彰和处罚
第三十六条 对认真执行本条例,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奖励。
第三十七条 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自行修改农业普查资料,强令、授意普查办公室、普查人员和普查对象篡改农业普查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对拒绝、抵制篡改农业普查资料或者拒绝、抵制编造虚假数据的人员打击报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给予通报批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普查人员不执行普查方案,伪造、篡改普查资料,强令、授意普查对象提供虚假普查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并可以给予通报批评。
第三十九条 农业普查对象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责令改正,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一)拒绝或者妨碍普查办公室、普查人员依法进行调查的;
(二)提供虚假或者不完整的农业普查资料的;
(三)未按时提供与农业普查有关的资料,经催报后仍未提供的;
(四)拒绝、推诿和阻挠依法进行的农业普查执法检查的;
(五)在接受农业普查执法检查时,转移、隐匿、篡改、毁弃原始记录、统计台账、普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的。
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有前款所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予以警告,并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农业生产经营户有前款所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予以警告,并可以处1万元以下罚款。
农业普查对象有本条第一款第(一)、(四)项所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四十条 普查人员失职、渎职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并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给予通报批评。
第四十一条 普查办公室应当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接受社会各界对农业普查违法行为的检举和监督,并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农业普查方案
各部门、管区:
根据《济南高新区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为切实做好农业普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普查目的和意义
农业普查是全面了解“三农”发展变化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组织开展我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查清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反映农村发展新面貌和农民生活新变化,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促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普查对象和范围
第三次农业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区辖区内的下列个人和单位:农村住户,包括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他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
普查的行业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三、内容和时间
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从业者基本情况;农业土地利用与流转情况;农业生产与结构情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情况、产业化发展情况;新农村建设情况;农村人居环境与农民生活方式变化情况。
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6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6资料。
四、普查的组织和实施
第三次农业普查设计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各部门要按照“办事处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突出重点,优化方式,统一组织,创新手段,认真做好普查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实施工作。为了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办事处成立了第三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组织。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经济建设保障部,具体负责普查工作日常组织和协调,各有关部门负责相关事项的协调配合。宣传部门负责协调涉及普查宣传动员方面的事项;财政所负责协调涉及普查经费方面的事项;纪工委负责协调涉及普查工作人员在普查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的事项;政法办公室负责协调涉及相关法律、普查期间信访、突发事件;社会事业办公室负责协调、提供规模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资料并协助做好现场登记等方面的事项;办事处其他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五、普查的经费保障
本次普查所需经费由高新区财政负担,并列入相应的财政预算,并确保按时拨付到位,保障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六、普查的工作要求
坚持依法普查。所有普查对象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有关规定,按时、如实地填报普查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数据。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于普查目的,不得作为任何单位和部门对普查对象实施考核、奖惩的依据。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普查所获取的普查对象个人和商业秘密,必须履行严格的保密义务。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全面建立普查区电子地图;巩固和拓展统计联网直报系统成果;积极推广使用手持电子数据采集设备,努力提高普查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效率,减轻基层普查人员的工作负担。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会同宣传部门认真做好普查宣传的策划和组织工作,主动向新闻单位提供情况,广泛深入宣传农业普查的重要意义和要求,宣传普查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报道违法违纪案件查处情况,引导广大普查对象依法配合普查,教育广大普查人员依法开展普查,为普查工作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