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湖北省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普查是湖北省污染源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畜禽养殖业第一次污染源省情调查,通过普查全面掌握我省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数量、分布、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污染治理水平。开展污染源普查是为了了解畜禽养殖企业与环境有关的基本信息,建立健全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今后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和防治污染提供依据。
2007年12月我省开始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工作人员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下,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前期准备阶段
(1)清查工作。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是污染源普查全程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污染源清查,摸清普查区域范围内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界定普查填报对象,形成系统的普查对象名录资料,为科学、规范、高效的组织实施普查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与信息依据。清理查实普查对象的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行业类别、规模,汇总、测算区域单元内的普查对象、行业类别、普查表格(详、简)数量。
(2)组织培训。培训工作分二个阶段:(1)、省普查办对市、县级普查指导员、数据录入员、审核员进行集中授课、培训,市级普查机构对所辖县的乡级普查员进行集中授课、培训。(2)、所有的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数据录入员、审核员必须进行考试,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二、普查阶段
(1)实地普查工作。实地普查工作污染源普查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采取县、乡(镇)行政主管领导及技术人员+养殖场负责人(或专业户),即普查指导员+普查员+普查对象人员搭配形式;采取乡级普查员会同村级防疫员以村为单位,约定时间,通知养殖场(区、户)负责人,以会议形式,集中讲解、填报、核查的普查方法进行普查。据统计,全市共普查符合标准的普查对象305户。
(2)监测核查确保质量。
在入户调查工作过程中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办公室人员对全市所有乡(镇、办)进行巡回指导检查,及时掌握我市普查工作进度,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填报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
自2008年2月下旬进入入户调查阶段以来,全市15名畜禽普查人员本着务实求真的态度,不怕辛苦,深入普查点调查,至5月25日全市16个乡(镇、办)的305个畜禽污染源普查点[其中规模养殖场9户,生猪养殖专业户237户,肉鸡养殖户31户,蛋鸡专业户6户,奶牛专业户5户,肉牛专业户17户,全部完成入户调查和普查表填报工作。
三、数据核对
在数据录入之前,对所有普查表进行了细致的审查核查,发现各乡镇的表格均存在一定问题,其中不符合逻辑关系为各表出现的共同问题,其余如漏填、错位、概念错误等各种问题也均存在。我们及时将存在问题的普查表返回普查人员重新调查填写,督促其按照普查表填写要求填写,再次对普查数据把关。
四、抽查核实目前已对太阳河乡、舞阳坝办事处、龙凤坝、芭蕉乡、六角亭四个乡(镇、办)15张普查表数据库的抽查审核,结合前一阶段对部分县(区)的现场抽查,提出普查表填报和数据库录入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普查办公室进行检查、核实,保证了恩施市第一次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确保了普查数据科学、真实、准确。
第二篇:全国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
一、前期准备阶段
(2)组织培训。培训工作分二个阶段:(1)、省普查办对市、县级普查指导员、数据录入员、审核员进行集中授课、培训,市级普查机构对所辖县的乡级普查员进行集中授课、培训。(2)、所有的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数据录入员、审核员必须进行考试,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二、普查阶段
(2)监测核查确保质量。
三、数据核对 在数据录入之前,对所有普查表进行了细致的审查核查,发现各乡镇的表格均存在一定问题,其中不符合逻辑关系为各表出现的共同问题,其余如漏填、错位、概念错误等各种问题也均存在。我们及时将存在问题的普查表返回普查人员重新调查填写,督促其按照普查表填写要求填写,再次对普查数据把关。
第三篇: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
2007年7月,**省**县被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确定为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试点县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普查试点领导小组及机构,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在国家、省污普办的正确指导和各相关单位、试点乡镇的协调配合下,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全面完成了全县的普查试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成绩,现
总结如下:
一、开展污染源普查意义重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但是,由于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许多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比如:有些企业为了发展经济,提高效益,给环境造成了很多污染,没有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农民在农业种植方面,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其中许多农药使用农作物后,在粮食中残留了很多有害物质,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隐患。所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摸清各行业中的污染问题,是国家适时提出的一项重要措施,对进一步规范工业、生活、农业生产程序,管理化肥农药生产规范具有重要的作用。**县地处黄河上游,黄河流经县域107公里,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污染源普查工作,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对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中国西部休闲水乡”的奋斗目标具有现实意义。从而,发展生产、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已成为摆在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及广大人民面前的一件大事。
二、健全组织机构是保障
我县被列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试点县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环保、农业的副县长担任,抽调环保、农林、畜牧、统计、计划、人事、工商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并在县环保局设立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下设农业组,农业组设在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各试点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为切实搞好全国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经费预算、来源与使用情况
自开展普查试点工作以来,我县在国家专项普查经费尚没有到位的情况下,通过借、贷、欠等办法,筹措普查经费27.6万元,主要用于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工资,会议培训经费,宣传费用,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购置,办公用品购买,办公房租用,车辆燃油费用和咨询费用开支等方面。经预算,2008年农业源全面普查约需经费39.9万元(详见预算表)
四、宣传、发动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2007年6月8日-10日,我县成功承办了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启动会议;8月30日-31日,县上组织召开由各成员单位、试点乡镇负责人、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参加的普查试点工作动员及培训会议。并在报刊、电视等媒体上适时宣传报道污染源普查信息10多次。还将普查试点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各成员单位、试点乡镇考核的一项主要指标,年终进行量化考核。同时,采取印发宣传资料、刷写墙头标语、召开干部会、群众会、在县电视台上播放环保公益广告等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目的意义、目标对象及范围、方法步骤、技术规程等,使广大干部群众对污染源普查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了参与污染源普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聘
由于我县试点的农业源普查采取抽样的方式进行,工作量相对较小,所以在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聘中,我们主要采取由普查试点乡镇干部负责的方法,普查指导员由分管农业工作的一名副乡镇长担任,普查员从熟悉本乡镇情况,且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好的干部中抽调,主要由乡镇的统计员、农技员等担任,有效节约了工作经费。同时,从农业、畜牧部门抽调两名长期从事农业种植、水产养殖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对种植业源和水产养殖业源的普查自始至终进行技术指导,确保了普查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培训的组织和实施
8月30日、31日,我县利用两天时间,举办了**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动员会及培训会议,由领导小组各成员、试点乡镇负责人、县、乡普查指导员、数据处理员、普查员等共4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围绕普查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技术路线、普查对象清查、普查表格填写等内容展开。我们邀请了省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组指导员(省农业环保站工程师)进行授课。集中培训结束后,安排两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讨论,通过问答的方式,对单个问题逐一做出解释。同时,确定从事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典型农户各两户,由参加培训的普查工作人员一起入户进行实际普查操作示范,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同时,县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组不定期深入试点乡镇,对普查试点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及时解决
在普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有效保证了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实用性,也保证了普查表格的规范填写。
七、清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农业源单位清查的目的是查清试点乡镇辖区内全部产业活动单位(包括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的规模化农场、分散农户、养殖面积≥50亩或工厂化养殖水体体积≥3000m%26sup3;的规模化水产养殖场及其养殖
规模≥10亩的养殖单位和养殖户)的名称、地址、负责人、联系人等,确定是否纳入普查对象,形成污染源普查对象名录。在具体的清查工作中,我们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细则》中规定的原则和方法,分基础资料准备,入户走访清查登记,数据处理、报送、反馈,遗漏及新增单位增补,事后质量抽查五个阶段进行清查,主要采取县普查办公室农业组会同试点乡镇负责人、普查指导员,普查员,把要抽查的种植业源清查对象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确定为种植业源清查对象,并建立清查名录。在水产养殖业源的清查中,按照全面细致的原则,对试点乡镇的规模化水产养殖厂和水产养殖专业户一一进行调查登记,并建立普查对象名录。
八、试点普查的组织与实施
普查工作按照确定的清查对象,采取两名普查员携带清查工作中建立的普查对象名录同时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主要采取查看证件资料(土地承包责任书、水产养殖登记证等)、询问户主、查找化肥、农药、饵料等包装袋(瓶)的方式进行,对清查对象施用了某种化肥农药,没有保留包装袋(瓶)的,到附近的庄稼医院、供销部门调查,了解化肥、农药、饵料等的主要成分及含量。但是,有些农户文化程度有限,对科学施用化肥、农药的认识不够,对化肥农药的主要成分及含量没有充分的了解,既是施用了,记得也不清。还有部分化肥农药供应商对所提供的商品没有详细的登记,特别是有些农药的包装上没有主要成分标示,主要成分及含量无从查处,无法填报。在普查工作中,我们按照首先入户普查,再填写草表,经过审核提出问题,然后再入户继续调查,填写正式表,经复核后录入、上报,确保了普查数据的准确性。
九、数据录入的组织和实施
这次普查试点工作的数据录入主要由农业组负责,为保证数据录入的顺利进行,这次普查试点的数据录入工作由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试点数据处理培训的一名同志承担,加班加点进行处理。数据录入严格按照普查表数据录入、批量复录、数据比对、审核、修改错误等程序进行,有效保证了数据录入的正确性。在数据录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水产养殖业普查表中,我县的水产养殖业主要以农户散养为主,加之养殖水平较低,所以普遍存在鱼苗投放少、养殖周期长、产量低的现象,所以按每平方米计算养殖水产品的重量数值小,大多数农户投放鱼苗、产出的数值在小数点后4位数,部分达到小数点后6位数,无法正常录入;水产养殖专业户表中饵料系数不能录入大于等于1的数值,同时渔药也没有相应的代码,无法正常录入。对录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请示省、国家污普办数据处理组予以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归类整理后,积极向上汇报。
十、总体结论与建议
在这次普查试点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污染源普查办公室的要求开展了农业种植业源和水产养殖业源的普查,通过实际的普查操作,我们认为此次普查试点的组织管理、方法措施、原则要求及技术路线等,均符合我县实际,切实可行,便于操作。通过此次普查试点,有效发现了普查中出现的问题(在该总结前部分和技术报告中已提出),为进一步完善普查制度提供了依据,对明年全面开展污染源普查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对全面开展污染源普查的几点建议:
1、全面开展污染源普查培训时,建议培训层次不宜太多,层次越多,培训效果越差,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要适当扩大培训面,有利于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2、全面开展污染源普查中,印刷普查表格时,建议每本普查表格前只附1份填表说明,可节约大量纸张和普查经费。
3、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营造浓厚的普查舆论氛围,使被普查者放下思想包袱,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
4、全面普查时,要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尽量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因基层部门既受当地政府的领导,又受上级对口部门的业务指导,上级部门间的协调工作做好了,下级部门间就不会推诿扯皮了。
5、农业源普查中,选聘普查员时,要注重适当从村、社干部中进行选聘,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当地的种养习惯比较熟悉,有利于普查工作的开展。
第四篇:信阳市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重点
信阳市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06”36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通知的意见》(豫政“2007”34号)的精神,以及依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和《河南省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的要求,为了做好我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摸清全市农业污染物排放的基本情况,实现农业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控制,编制本实施方案。
一、普查目的
农业污染源普查是摸清农业污染底数直接而有效的途径,也是农业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通过全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主要农业污染物质的区域分布特征、类型和产生、排放量及其去向,为农业污染源污染防治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一)采取面上调查与选点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基本上摸清我市农业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主要污染物的种类、产生量、排放量以及排放路径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
(二)根据普查结果建立农业污染源资料档案,完善全市农业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做好我市农业污染源监管和治理工作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撑。
(三)通过普查摸清我市农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规律和主要影响因子,掌握农业污染的动态变化趋势,为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布局,指导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清洁生产和农业循环经济,从源头上控制农业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二、普查时点、对象、范围和内容。
(一)普查时点
普查时点:2007年12月31日 时段资料:2007年
(二)普查对象和范围
普查对象包括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
种植业污染源普查主要是针对粮食作物(包括谷物、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包括水果、花卉、油料、糖料以及棉、麻、茶、烟草、中药材等)和蔬菜作物(包括叶菜类、瓜果类、茄果类、根菜类、豆类、花菜类)等主产区,对肥料、农药和农膜的使用和流失、残留造成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
畜禽养殖业污染源以舍饲、半舍饲规模养殖为调查对象,针对猪、牛奶、肉牛、蛋鸡和肉鸡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和污水以及处理情况开展调查。
水产养殖业污染源以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浅海养殖、滩涂养殖、工厂化养殖为调查对象,针对鱼、虾、贝、蟹规模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开展调查。
(三)普查内容
1、种植业污染源
主要普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作物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情况。普查内容如下:
(1)肥料。包括化肥、有机肥两大类。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有机肥包括商品有机肥、人畜粪便、土杂肥、厩肥、沼肥等。调查内容包括肥料名称、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施用量、施用方法、施用时期等。
(2)农药。包括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调查内容包括农药名称、剂型、有效成分及其含量、农药用量、施用方法、施用时期等。
(3)农膜。本次普查主要针对地膜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地膜厚度、覆盖面积、使用量、回收量等。
(4)秸秆。调查内容包括产生量、直接还田量、露天焚烧量、随意丢弃量、饲料利用量、燃料利用量、堆肥利用量、材料利用量等。
2、畜禽养殖业污染源
主要普查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在规模养殖条件下污染物的产生情况。普查内容主要包括: 畜禽种类、养殖组织模式、存栏量、出栏量、饲养阶段、畜禽体重、采食量、精粗饲料主要成分含量,粪便和污水产生量、清粪方式、利用方式、利用量、排放量,粪便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方式、处理能力、运行时间和运行状况。
3、水产养殖业污染源
主要普查鱼、虾、贝、蟹等在规模养殖条件下污染物的产生情况。普查内容主要包括:
养殖种类、养殖方式、养殖模式、养殖产量、养殖面积、饵料、肥料、渔药的使用情况、养殖排水情况。
(四)普查污染物种类
1、种植业
地表径流包括总磷、可溶磷、总氮、硝态氮、铵态氮以及毒性高、用量大、难降解的1-2种农药(如毒死蜱、阿特拉津、氟虫腈、克百威、2-4-D-丁酯、涕灭威、百草枯等,各地可根据作物施药的具体情况选择,以下同);地下淋溶包括总氮、硝态氮、铵态氮、1-2种农药;地膜残留量。
2、畜禽养殖业
污水包括化学需氧量(COD)、铵态氮、总磷、总氮、铜、锌、pH等;固体废物包括含水率、总磷、总氮、铜、锌等。
3、水产养殖业
养殖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总磷、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和封闭式养殖水体中的铜、锌等。
三、普查技术路线与步骤
(一)普查技术路线
采取分类抽样与实地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参考全市各级农业统计资料,测算全市农业源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
根据我市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的区域布局,在综合考虑影响农业源污染物产、排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全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分类监测农业源污染物产、排数量,获得我市普查主要类型农业源的产、排污系数。
在此基础上,依据各类农业源在产排污负荷中所占的比重,明确全市、县农业污染源普查结构、普查规模,全面开展普查工作,核算农业源污染物产、排数量。
(二)普查步骤
我市农业污染源普查与全省农业污染源普查同步进行。
1、准备阶段(2007年6月-2007年12月)。2007年6月至7月成立机构、落实经费;2007年7月至9月进行组织动员,制定普查方案和技术规范;2007年8月至12月开展普查培训;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开展宣传。
2、普查阶段(2008年1月-2008年5月)。2008年1月至2008年5月通过监测计算出农业污染系数,组织实施农业污染源普查(包括组织填报普查表、完成审核录入、建立农业污染源档案),各县区在2008年5月10前完成该项工作,并报给市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农业组;2008年5月30日前完成全市农业污染源普 查数据汇总,报省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组及市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普查方法
(一)种植业污染源
1、实地调查
以农田地块为基本普查单元进行实地调查,现场填表。依据地块经营对象的不同,将种植业调查分为分散农户和农场两类。其中,分散农户的耕地数量按0.6%的农户数进行调查。对于耕地面积在1000亩以下的农场按分散农户地块开展调查(1000亩以上农场不涉及我市)。
2、普查规模
种植业污染源普查以乡镇或规模化农场为基本单位组织实施。以地块为基本单元抽样调查。
凡隶属于信阳市的所有乡镇和规模化农场均需进行普查,目的在于明确乡镇或农场耕地和园地的数量、类型、坡度、耕作制度、种植方向以及主要种植模式,为实地调查中的地块抽样提供指导。
3、统计报表
除了实地调查填表外,各县、乡镇还需填报乡镇种植业基本信息表、全县所有乡镇基本情况汇总表和全县气象资料表等本地基本情况表。
(二)畜禽养殖业污染源
1、普查对象分类
依据养殖组织模式的不同,将畜禽养殖业分为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户三类。规模化养殖场是指饲养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参照国家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养殖小区是指在统一规划的区域内,由多个养殖业主共同组成、按照统一操作规程进行养殖、管理的养殖方式;养殖专业户是指畜禽饲养数量达到一定数量的养殖户(参照国家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
2、普查规模
凡隶属于信阳市、符合上述条件的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均属本次普查范围。普查每个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和20%的养殖专业户的畜禽养殖基本情况和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
3、统计报表
除了实地调查填表外,各县、乡镇还需填报乡镇养殖业基本信息表和县所有乡镇养殖业基本情况汇总表本地养殖基本情况表。
(三)水产养殖业污染源
1、普查对象分类
依据养殖规模和经营权属的不同,将水产养殖业分为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两类。规模化养殖场是指养殖水面面积在30亩以上(对于工厂化养殖来说,养殖水体在一定的体积以上)、并且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具有法人资格的水产养殖场;养殖专业户 7 是指除规模化养殖场以外养殖规模在一定的面积以上的水产养殖户或养殖单位(面积和体积参照国家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
2、普查规模
凡隶属于信阳市、符合上述条件的所有规模化水产养殖场和水产养殖专业户均属本次普查范围。
普查每个规模化养殖场或养殖专业户水产养殖基本情况和水产养殖投入品使用情况。
4、统计报表
除了实地调查外,各县、乡还需填乡镇水产养殖基本信息表和县所有乡镇水产养殖基本情况汇总表报本地基本情况表。
(四)农业污染源监测
由省农业污染普查组统一安排实施。
五、组织实施
(一)组织机构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国务院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各地普查办尽快成立农业组及落实相关事项的通知》和省有关文件的要求,组建由农业、畜牧、环保、水产部门组成的市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农业组,在市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下,负责全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主要职责:
1、制订全市农业污染源普查方案,编制全市农业污染源普查项目预算;
2、组织开展全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宣传和培训;
3、对全市各县(区)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和验收;
4、向市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全市农业污染源普查报告。
各县(区)要尽快成立由农业、畜牧、环保、水产部门组成的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农业组,按照市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和市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农业组的要求,负责组织本辖区的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
由于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不能单纯依靠农业、畜牧、环保、水产职能机构,必须发动各级科研院校和社会力量,选择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员作为备选普查员,逐级进行培训。
(二)培训
市负责各县区污染源普查员的培训,所选普查员必须进行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成为正式普查员。
培训内容主要是:《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信阳市省农业污染源普查方案》的内容,农业源普查范围和主要污染物,普查技术路线,普查方法,普查表格内容和指标的讲解及填报方法,普查数据录入软件的使用,在普查工作中须注意的问题等。
(三)宣传动员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06”3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精神,认真做好农业污染源普查的宣传工作,使社会各界和农民、养殖户充分了解农业污染源普查的目的和重要意义,消除农民、养殖户对普查的顾虑,为顺利开展农业污染源普查营造良好的舆论基础。发动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农业污染源普查,组织、动员有关单位和个人积极配合,做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
(四)加强协调
由于农业污染源普查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内容复杂、普查任务重,技术性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农业、畜牧、环保、水产、统计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认真做好相关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实施工作。
六、经费保障
根据《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方案》和《信阳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方案》要求,‚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地方经费按任务分工由各级财政部门安排‛的要求,全市农业污染源普查所需经费由市、县本级政府负担。各级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农业组应根据各自所制订的农业污染源普查方案,制定出相应的农业污染源普查经费预算,报当地财政部门申 10 报。农业污染源普查经费专款专用,各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财政部门加强对农业污染源普查经费使用的管理。
七、责任
《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方案》明确‚此次普查得到的普查对象资料严格限定用于污染源普查目的,不与其完成‘十五’总量削减计划挂钩,不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和收费的依据。‛因此,必须要求农业污染源普查对象按时、如实填报普查数据,确保普查数据的可靠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普查资料的填报和管理工作,对于虚报、瞒报、拒报、迟报,或者伪造和篡改普查资料的,应依法进行处理。
信阳市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办公室
农业组
二〇〇七年十月
第五篇:凉州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正确)
凉州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06]3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污染源普查方案的要求,凉州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严格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各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上级普查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多措并举、全面互动,截至目前,已完成了单位清查、普查表填报,数据录入、数据审核和上报等工作。现将工作情况如下:
一、切实提高对普查的认识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国务院确定开展的一项重大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意义深远,影响重大。凉州区政府高度重视、严密部署,先后组织召开了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会、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会、普查工作安排部署会,区上领导通过各种会议、利用各种机会,多次强调一定要以此为契机全面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区域分布,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污染治理水平和治理费用等情况,为污染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建立全区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信息数据库,建立污染源信息共享系统,为污染源的管理 奠定基础。提高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能力,健全、完善环境统计、监测、监督和执法体系。通过普查工作的宣传和实施,提高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主要工作方法和成效
(一)强化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保障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区政府成立以分管区长为组长的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普查工作由区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成员单位参与编制和审议污染源普查方案,按照各部门分工,开展污染源普查,落实相关工作。具体分工为:区委宣传部负责组织污染源普查的新闻宣传报道,配合做好新闻发布及相关宣传活动;区发改局配合做好普查成果的分析和应用;区统计局负责审定污染源普查表,协同环保部门做好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区财政局负责普查经费预算审核,安排和拨付并监督经费使用;区环保局负责工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普查;区中小企业局配合做好工业污染源普查工作中产量和生产能力的核定、审核工作;区公安局配合做好机动车污染的普查及相关普查成果的分析、应用;区城建局配合区环保局做好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普查 ;区农牧局负责农业污染源的普查,制定农业污染源普查方案,并申请落实普查经费,对全区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进行指导,对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审核、汇总;区工商分 局负责提供污染源的基本登记信息,并协助做好生活源的普查工作;区卫生局配合做好医疗单位污染源的清查、普查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成立相应机构,指定专人,配合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通过“全区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各方共同参与”工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的污染源普查工作。
(二)落实经费预算,合理使用资金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和国家普查办《普查经费编制指南》规定,区普查办在区财政局、区统计局的指导下编制了53.8万元普查经费预算,并向区政府上报了普查经费方案。尽管我区财政困难,但区政府在接到申请后,及时组织召开了区长办公会议,批准了该经费方案,并要求区财政局及时拨付,专款专用。普查办购买普查所需设备,购臵普查专用电脑2台、打印机1台、GPS定位仪2台、文件存储所需的移动硬盘等基本设备,购臵了档案柜、微机耗材等办公用品。支付了普查指导员、普查员、数据录入人员的生活补贴、车辆的维修和油料及污染源普查宣传费用等。
(三)加大宣传,营造污染源普查的良好氛围
为使污染源普查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区环保局和中共凉州区委宣传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凉州区污染源普查宣传工作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普查宣传的内容、时间和形式,确保了宣传工作的迅速展开。通过电视台、电台等多种新闻媒体,采用公益广告、电视讲话、记者访谈等多种形式对污染源普查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在全市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启动仪式上,凉州区在四大街悬挂宣传标语40余幅,向辖区各单位、企业发放污染源普查宣传挂图500余张。通过广泛的宣传,提高了全民环境意识,为污染源普查顺利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落实《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工作细则》,建立一流的普查队伍
1、选聘高素质的普查人员,合理配备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
按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工作细则》要求,根据我区的普查量,从环保、统计、中小企业局等单位选聘普查员30名,重点开展工业源、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普查。按照《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工作细则》要求,为农业源合理配备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300名。
为了切实加强对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管理,印发了《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工作细则》,明确了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职责、纪律和权利,印制了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证,进一步明确了职责,规范了行为,使普查人员全身心投入到本次普查试点工作中,为污染源普查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奠 定基础。
2、强化普查培训,提高工作水平
为确保高质量完成普查试点工作,我区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于3月16-17日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武威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培训会,全体普查人员和重点企业环保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80多人参加了此次培训。我区根据普查工作情况,对普查工作的重点、难点进行针对性地培训,为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3、合理安排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补贴
按照《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工作细则》中规定的“从环保、农业、统计或其它党政机关抽调的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由原单位支付并保持其标准不变,当地污染源普查机构可视情况对其发放适当的补贴”,针对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聘用范围,按凉州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每人每天给予4元补贴,主要包括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劳务费、交通费、通讯费、数据录入人员的补助等,有效调动了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五)精心谋划,确保清查工作的实施
清查工作是普查工作的基础。根据区工商分局和统计局等部门提供的全区工商企业基本信息,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凉州区组织开展了污染源普查清理摸底工作。要求各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要根据已下发的名单,从所负责的区域进行拉网式筛查,同时各组及时沟通情况,有效地避免区域之间的漏查;对于名单中没有而清查中发现的单位,要填 好清查表,全面记录其基本信息;对于名单中已有但清查中已经不存在的单位,要落实该单位不存在的原因。最后把落实的单位登记造册,上报到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由专门人员对所有清查表进行审核和汇总,建立了详细的清查基础数据库。形成了凉州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普查基础资料册”。经过摸底调查,列入全区普查对象的企业共662家,其中:重点工业源126家,一般工业源54家,生活源525家。
(六)强化措施,保证普查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1、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根据我区污染源分布现状,将全区划分为10个普查区,并与各普查小组签订责任书,要求普查员要按照“谁普查、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开展入户普查填表,严把核实,复查关,把差错消灭在源头。要求普查指导员了解和掌握普查员的工作进度和质量,保证清查、普查工作和普查资料的交接按时完成,确保普查员各项工作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各污染源普查小组要对污染源普查工作高度负责,不得迟报、虚报、瞒报普查数据。普查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必须在2008年4月30日前完成污染源普查入户普查填表。
针对此次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我们区别不同情况,进一步明确了此次普查的方法。一是生活源的普查采取了全部入户调查的方法。二是考虑到工业源数 量大,填报难度大,而环保部门通过日常环境监察对工业源的情况一般比较清楚,所以工业源中的重点企业采取了入户调查,逐家进行填报的方法,一般污染源(如基本上无污染物排放的铁选企业),则采用集中培训、集中填报、统一审核,对填报数据与平时掌握情况不一致的入户核查的方法。
2、先行试点,统一方法
为确保普查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我区在皇台酒业股份公司进行了试点填报,通过试点统一了填报方法。一是对重点工业源普查员必须亲自指导填报;对一般工业源进行集中培训,集中审核;二是对生活源的普查要求全部入户普查;三是各小组在初次填报时一律使用铅笔,经普查指导员审核员审核把关后在用钢笔填报。
3、集中精力,全面普查
为全面摸清生活源污染物排放情况,在此次普查试点过程中,我们对全部生活源进行了普查。主要目的是掌握一下规模以下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占全部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的比例,全面掌握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
4、加强协调,保证质量
先后多次组织召开了全体普查指导员和部分普查员参加的普查调度会,明确了注意的问题,并要求各普查小组要掌握普查技巧,合理安排,抓紧时间,及时反映普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填表过程中我们安排6名普查工作办公室 的同志深入到各工业源普查小组跟班作业,随时指导普查表的填报。为随时掌握普查工作情况,我们实行每天早晨上班前例会制度,要求普查办的所有同志汇报全天工作情况、将遇到问题集中进行解决。
数据质量是普查的生命,为确保数据质量,我们严格按照《数据审核技术规定》的要求进行审核,明确了审核的重点和内容。普查员入户调查时进行数据的现场审核,主要审核填报内容是否齐全、准确,数据来源是否可靠;普查指导员主要审核数据的逻辑关系和合理性,同时普查工作办公室设立了数据审核组,对上报的报表进行集中的审核。对于重点大企业多人多次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规定的说明情况重新填报。
(七)质量控制工作及成效
1、加强协调,保证质量。区污染源普查办先后多次组织召开了全体普查指导员和部分普查员参加的普查调度会,明确了注意的问题,并要求各普查小组要掌握普查技巧,合理安排,抓紧时间,及时反映普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填表过程中我们安排6名普查工作办公室的同志深入到各工业源普查小组跟班作业,随时指导普查表的填报。为随时掌握普查工作情况,我们实行每天早晨上班前例会制度,要求普查办的所有同志汇报全天工作情况、将遇到问题集中进行解决。
2、数据质量是普查的生命。为确保数据质量,我们严格按照《数据审核技术规定》的要求进行审核,明确了审核的重点和内容。普查员入户调查时进行数据的现场审核,主要审核填报内容是否齐全、准确,数据来源是否可靠;普查指导员主要审核数据的逻辑关系和合理性,同时普查工作办公室设立了数据审核组,对上报的报表进行五级审核、交叉审核、集中审核。对于重点大企业多人多次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规定的说明情况重新填报。
3、建立了初报、四审、两查和反馈4项制度。为了保证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我们在普查工作中建立了初报、四审、两查和反馈4项制度。
初报是指在清查过程中所有清查单位都填报初报表,经审核无误后再填报正式表。我们按照国家普查办的表式印刷了生活源和工业源的初报表,单位清查的过程中,在核实单位信息填写清查表的同时,也要求清查单位填报初报表。生活源经审核后能列入普查范围的填报正式普查表,未列入普查范围的作为日常监管资料留存。工业源经审核后,确定应填详表还是简表,然后再分别填报正式普查表。
四审是指对普查数据实行四级审核。第一级是普查对象内部审核。填表人按规定填写表格内容并自检,部门负责人自审数据的真实性和逻辑性,单位负责人整体审核并签字盖章。第二级是普查员审核。审核普查表必填项目是否填报齐 全,原辅材料、产品产量、能源消耗等情况是否与台账或票据相符,普查对象内部是否内审并加盖印章。对存在问题的普查表要填写普查员审核表,并退回普查对象处予以更改或重新填报。第三级是普查指导员审核。审核普查数据的合理性和逻辑性,重点是能源消耗与废气中主要污染物、固废产生量、水平衡,主要产品产量与能源、水、原辅材料消耗量的关系。对存在问题的普查表要填写普查指导员审核表,并退回普查员处予以更改或重新填报。第四级是普查机构会审。由普查机构组织有关人员对重点污染源普查数据进行会审,确定普查数据填报的可信度。对存在问题的普查表要填写普查机构会审表,并退回普查员处予以更改或重新填报。两查是指在普查过程中对普查数据要进行两次随机抽查,一次是调查组对各小组的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2%;一次是普查办对调查组的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1%。抽查时要到普查对象的现场去对各项数据来源、依据、填报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逻辑关系、数据的有效性、质量管理等进行核对,并填写调查组抽查审核表或普查办抽查审核表,对存在问题的要退回普查员处予以更改或重新填报。调查组共抽查25个单位,普查办共抽查13个单位,抽查情况表明绝大多数单位情况与普查数据相同,但也有个别餐饮业的餐位数、注册号存在不一致。
反馈是指在清查、填报、审核、录入、上报的全过程中 进行书面问题、意见反馈,普查员、录入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办人员对普查过程中任何环节发现的问题或提出的意见都要以书面的形式,填写普查问题意见反馈表,普查办定期收回反馈表,分类研究予以处理或留存。
同时,为了加快工作进度,确保普查工作质量,我们还采取了在大企业的内部设立普查现场办公室的办法,指导员和普查员在初报的环节中就介入工作,保证了时间的及时性和填报的准确性,并在交流中了解了大量信息。
(八)高标准严要求,确保数据录入的质量 为了搞好数据录入,确定2名数据处理技术负责人,2名数据录入员,全部为普查工作办公室人员。从2008年5月1日开始,数据录入工作全面展开,为了确保录入的质量,普查办数据处理组对录入的过程进行了全程监控。严格按照录入的有关要求进行复录和比对,审核无误后,统一汇总上报,目前数据录入工作全面完成并上报到国家普查办数据组和武威市污染源普查办公室。
(九)数据汇总审核与分析工作及成效
制定了普查数据汇总审核具体方案,使数据汇总有的放矢。在数据汇总审核与分析工作中着重做好“六个抓”:一抓突破。通过对污染源数据的具体分析和审核,在质量上力求突破,确保真实、可靠、有效。二抓规范。要抓实抓细,保证普查填报表和数据录入基层表的完整、规范、一致。三抓审核。审核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层层抓,以多种形式审核、把好质量。四抓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污染源普查涉及的内容多。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要严抠细找,按技术规范保证数据的有效性。五抓考核。要将污染源普查工作列入各个普查小组目标责任考核的内容,要落实责任制。六抓整改。对上级普查机构汇总分析审核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及时上报。汇总数据与环保、国民经济、城建、农村、能源、水利、交通等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数据符合凉州区实际情况。目前正在进行开发利用普查数据库。在已有各类普查对象基本信息电子文档的基础上,以利于政府、环保、农业和有关部门乃至全社会共享普查成果为目标,建立覆盖污染源普查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开发建设污染源电子地理信息系统。
(十)普查档案管理工作
为确保普查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和安全性,确保普查数据有效利用,区污染源普查办制定措施,加强对污染源普查档案的管理: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并将档案工作纳入污染源普查工作重点,与污染源普查工作同部署、同管理、同验收。二是组织学习。要求严格对照《污染源普查档案管理办法》,及时做好相关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工作。三是加强沟通。积极主动与市环保局、区档案局联系,加强业务人员之间的 沟通,强化业务指导与学习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区档案局领导和业务人员多次专程指导归档工作。四是建立制度。建立文件材料归档制度,确保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五是加大投入。给予专项经费,购臵档案橱柜与档案盒等,为污染源普查档案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保障。现阶段普查文件、表册、资料、音像、实物等都一一予以归档。
三、初步结论和主要成果
(一)普查工作成果的简要评述及普查汇总数据的初步结论
在这次普查试点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污染源普查办公室的要求开展了各项普查工作,通过实际的普查操作,我们认为此次普查的组织管理、方法措施、原则要求及技术路线等均符合各级普查机构的要求,普查结果均符合我区实际。
(二)普查工作的主要经验、不足之处以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和打算
主要经验: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是做好普查工作的重要保证。二是深入宣传,广泛发动,普查对象积极参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是做好普查工作的重要基础。三是积极培训,严格标准,落实责 任,明确要求,是做好普查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措施。四是逐户现场调查,准确填报有关信息,及时审核,是做好普查工作的关键。五是采取分组、包片、自行审核与录入、交叉审核、技术组审核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保证普查各项工作质量。六是及时召开会议,沟通普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市普查办汇报并解决,有利于提高普查工作实效性。七是填表时应先用铅笔,确认无误后用钢笔填写,有利于保证表格和数据的清晰与完整。
存在问题:一是企业基础管理薄弱,设备状况不佳、计量装臵不全、排污口不规范、没有票据台帐等,难以取得真实数据;二是资金的障碍,普查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但西部地区财政状况普遍不好,难以保证经费按时足额到位。三是普查录入汇总审核阶段时间比较紧,工作量相对较大。四是少数普查对象特别是生活源的个体经营者,或者确实没有公章,或以各种理由推脱,无法盖章、签字。普查员经常会因为一个章跑上几次,最后还仍然盖不上章,既耽误时间,又浪费人力。在确定生活源水、电、煤等能源消耗时,由于多数是个体经营者,发票、台帐等基础性资料不全,加上偷水、偷电等现象客观存在,只能是估算,数据核实难度极大。
建议和打算:在这次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中,我们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对污染源普查的组织机制、动员方式、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由于时间短,任务重,加之普查经验不足,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普查的体制、机制和工作的方法、程序也需要进一步去探讨。我们相信,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和上级普查机构的直接指导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去做好各项普查工作,为全国污染源普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