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墨江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
墨江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06‟36号)及《普洱市人民政府转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通知》(普政发„2007‟106号)文件精神,我县污染源普查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市普查办的指导下,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全县污染源普查工作,现将普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污染源普查的前期准备工作
全国污染源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治理水平和治理费用等情况的一次重要工作,我县严格按照市人民政府及市普查办的要求,在组织机构、经费保障、宣传动员等方面做了扎实有效的筹备工作。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为加强对普查工作的领导,于2007年8月成立了由县人了民政府副分管县长任组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马骁、县环保局局长李云泽、县农业局局长李常云、县统计局局长后吉昌、县畜牧局局长邓起文任副组长,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农业 1 局等10余家单位的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环保局,从环保局、农业局、统计局等9个部门抽调18名工作人员组成了普查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普查员管理,污染源清查、上门入户调查、表格派发和回收、表格数据录入和上报等工作。并制定下发了《墨江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同时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县人民政府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召开了4次专题会议,由于工作需要,于2008年2月调整充实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2.落实普查工作经费
县普查办根据普洱市财政局、普洱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转发的《省财政厅 省污染源普查办关于落实我省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经费的通知》(普财建„2007‟119号)文件精神,拟定了《墨江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经费预算方案》,并向县普查领导小组作了专题汇报,同时报请县政府列入2008年县财政预算。2007年县人民政府拨付污染源普查培训工作经费1.5万元,2008年拨付污染源普查工作经费20万元,为污染源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县普查办制定了《墨江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宣传工作方案》并根据方案要求普查工作人员对普查对象进行宣传讲解,积极争取普查对象对普查工作的支持,同时利用电视、标语、宣传画等进行广泛宣传。在赶集天,县污染源普查办到人员较密集的场所,联合广播电视局一起开展污染源普查宣传活动,耐心解答群众咨询的问题,向群众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自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以来已在墨江县电视台播放新闻6条。丰富多彩的宣传有效地增强了企业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创造了“环保服务于人民,人民支持环保”的社会氛围。
4.精心选调普查员,努力提高业务素质
污染源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较宽、技术要求高,为确保普查工作的质量,按照普查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全县抽调了111名工作人员,其中,从县有关污染源普查成员单位抽调了7名污染源普查指导员,从各乡(镇)、社区、企业抽调了104名文化素质较高的普查员。
2007年10月29日,我县8名污染源普查业务骨干参加了市污染源普查工作业务知识培训。12月23日—24日对我县普查员进行污染源普查工作业务培训,这次业务培训主要以《墨江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为基础,采取集中和分组(分成工 3 业源、农业源、生活源三组)培训相结合。2008年1月3日、4日,组织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分别在县政府多媒体会议室和名乡(镇)电子政务视频会议室参加了污染源普查远程培训,并进行了闭卷考试。通过培训、考试,使普查员进一步明确了普查工作的重要性、目的和意义,掌握了普查方法、程序、技术和要求,取得了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资格,达到了培训的要求和目的。
二、扎实推进污染源普查工作 1.深入基层做好摸底清查工作
我县普查办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清查工作细则》的原则、方法和步骤,对县内的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单位进行全面入户清查,查清了全县范围内各类单位的基本信息,为科学制定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合理配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提供了基础数据,另一方面结合环保局的环境统计和排污申报数据,再从筛选的基础上开展“查漏补缺”,使污染源清查工作获取了大量的基础资料,确保了全县污染源清查数据具有全面性、代表性、完整性、准确性。通过清查,全县共有103家工业企业、783家生活源和725家农业源列入清查名录,并经初步审核确定了《普查单位名录》,82家工业企业、303家生活源、725家农业源、2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共1112家列入普查范围。
2.开展试演练
2008年1月16日至24日,由县环保局纪检组长罗延虎带队到联珠镇、通关镇开展试填演练工作,全县生活源、工业源普查人员共26人次参加了试填演练。生活源普查对象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医院、酒店(含住宿、餐饮、美容、足浴、洗车)、饭店、洗车厂4家单位进行了实地调查,普查员详细填写普查单位名称、行业类别、生产规模、经营天数、锅炉燃料类型、燃料消耗量、用水总量、污染物排放去向、污染物治理情况等普查内容。工业源选择了10家具有代表性的普查对象进行了试填报,详细填写了普查表的各项指标内容。农业源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40多户典型农户进行试填演练。在试填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普查办认真做好总结,为正式普查提供了建议和意见。通过此次污染源普查现场填表演练,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一方面让普查对象进一步了解并支持普查工作,另一方面强化了普查员的实际工作能力,让普查员熟悉普查程序,为全面铺开污染源普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认真开展入户调查、数据审核、抄录编码工作
2008年2月29日,普查办公室按照普查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全县共分成三个工作组,由县环保局局领导亲自带队分别到联珠镇、通关镇、新安乡等15个乡(镇)开展 5 入户调查工作,发放正式普查表。普查人员入户时,向普查对象发放《致全国污染源普查对象的公开信》、说明入户的目的,宣讲污染源普查的意义,严格按照《墨江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要求,根据事先确定的《污染源普查单位名录》,指导每个调查对象填报污染源普查表,要求每个普查对象如实填报每个普查指标。对于一些不清楚普查指标的普查对象,普查人员根据相当规模的其他调查户及当户的实际情况给予估算,对于情况比较复杂的一些企业单位,要求普查人员深入企业实地,通过核查公司的生产规模,主要污染源的排放状况,治理情况,核对企业的统计报表,做到心中有数,以确保普查时数据的准确,每填报完一户调查对象,与摸底表核对,防止重登和漏登;对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认真核实,并要求重新填报,以确保普查资料的真实性。
我县于2008年4月22日完成了入户调查工作,共填报了82家工业源,303家生活源,725家农业源,2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表,与摸底生成的《普查单位名录》一致。
为做好污染源普查表的审核工作,确保数据质量,县普查办专门成立了县环保局副局长徐炜东为组长的污染源 6 普查数据审核小组,由县普查办从环保局、企业抽调12人,采取包层层审核、层层落实,经审核小组组长审核再予以确认。
县污染源普查数据审核小组对我县的50家生活源,40家农业源,20家工业源(其中重点工业污染源14家,一般工业污染源6家)进行了单位普查数据审核和数据审核质量核查,在核查中没有漏查、重复、错误的单位数,普查表填报和数据审核质量核查没有出现单位漏报的情况。工业源普查表填报和数据审核质量核查漏填指标数13个,漏填率0.33%;指标填报差错率数27个,差错率0.45%;工业源指标录入错误数10个,差错率0.73%;漏录指标数5个,漏录率0.37%。生活源普查表填报和数据审核质量核查漏填指标数5个,漏填率0.55%;指标填报差错数12个,差错率1.32%;生活源指标录入错误数3个,差错率0.33%;漏录指标数4个,漏录率0.44%。
4.高质量完成数据录入、审核上报工作
数据录入工作是普查上报数据的关键一环,我县普查办积极组织人员到市上参加数据录入软件培训,使数据录入人员熟练掌握数据录入处理程序,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数据处理中出现的问题,建立数据录入岗位责任制,录入与 7 复录进行核对,录入完成后,对全部数据进行计算机审核,对出错信息,查明原因并进行校正,并对逻辑性客观性进行判断。审核无误后由录入员、复录员及审核领导小组组长签字。现已完成数据录入工作,数据已上报市普查办。
三、存在问题
1.污染源普查涉及部门多,工作协调难度较大,部分被调查户往往以内部规定为由给普查工作带来一些障碍,使普查工作难度人为加大。
2.普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培训工作时间相对短,部分普查员不能准确理解普查方案。
3.调查户分布于15个乡(镇),入户调查指导难。4.有色金属采矿业、材产品加工、茶叶加工等部分行业没有明确的产排污系数。
5.由于我县财政困难,普查经费落实较困难。
总之,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普查办的关心指导下,通过全体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县较好的完成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各项工作任务。
墨江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办
二〇〇八年六月十日
第二篇:全国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
一、前期准备阶段
(2)组织培训。培训工作分二个阶段:(1)、省普查办对市、县级普查指导员、数据录入员、审核员进行集中授课、培训,市级普查机构对所辖县的乡级普查员进行集中授课、培训。(2)、所有的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数据录入员、审核员必须进行考试,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二、普查阶段
(2)监测核查确保质量。
三、数据核对 在数据录入之前,对所有普查表进行了细致的审查核查,发现各乡镇的表格均存在一定问题,其中不符合逻辑关系为各表出现的共同问题,其余如漏填、错位、概念错误等各种问题也均存在。我们及时将存在问题的普查表返回普查人员重新调查填写,督促其按照普查表填写要求填写,再次对普查数据把关。
第三篇:全国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湖北省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普查是湖北省污染源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畜禽养殖业第一次污染源省情调查,通过普查全面掌握我省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数量、分布、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污染治理水平。开展污染源普查是为了了解畜禽养殖企业与环境有关的基本信息,建立健全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今后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和防治污染提供依据。
2007年12月我省开始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工作人员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下,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前期准备阶段
(1)清查工作。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是污染源普查全程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污染源清查,摸清普查区域范围内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界定普查填报对象,形成系统的普查对象名录资料,为科学、规范、高效的组织实施普查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与信息依据。清理查实普查对象的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行业类别、规模,汇总、测算区域单元内的普查对象、行业类别、普查表格(详、简)数量。
(2)组织培训。培训工作分二个阶段:(1)、省普查办对市、县级普查指导员、数据录入员、审核员进行集中授课、培训,市级普查机构对所辖县的乡级普查员进行集中授课、培训。(2)、所有的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数据录入员、审核员必须进行考试,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二、普查阶段
(1)实地普查工作。实地普查工作污染源普查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采取县、乡(镇)行政主管领导及技术人员+养殖场负责人(或专业户),即普查指导员+普查员+普查对象人员搭配形式;采取乡级普查员会同村级防疫员以村为单位,约定时间,通知养殖场(区、户)负责人,以会议形式,集中讲解、填报、核查的普查方法进行普查。据统计,全市共普查符合标准的普查对象305户。
(2)监测核查确保质量。
在入户调查工作过程中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办公室人员对全市所有乡(镇、办)进行巡回指导检查,及时掌握我市普查工作进度,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填报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
自2008年2月下旬进入入户调查阶段以来,全市15名畜禽普查人员本着务实求真的态度,不怕辛苦,深入普查点调查,至5月25日全市16个乡(镇、办)的305个畜禽污染源普查点[其中规模养殖场9户,生猪养殖专业户237户,肉鸡养殖户31户,蛋鸡专业户6户,奶牛专业户5户,肉牛专业户17户,全部完成入户调查和普查表填报工作。
三、数据核对
在数据录入之前,对所有普查表进行了细致的审查核查,发现各乡镇的表格均存在一定问题,其中不符合逻辑关系为各表出现的共同问题,其余如漏填、错位、概念错误等各种问题也均存在。我们及时将存在问题的普查表返回普查人员重新调查填写,督促其按照普查表填写要求填写,再次对普查数据把关。
四、抽查核实目前已对太阳河乡、舞阳坝办事处、龙凤坝、芭蕉乡、六角亭四个乡(镇、办)15张普查表数据库的抽查审核,结合前一阶段对部分县(区)的现场抽查,提出普查表填报和数据库录入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普查办公室进行检查、核实,保证了恩施市第一次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确保了普查数据科学、真实、准确。
第四篇:房山区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
附件1:
房山区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
为做好我区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北京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通知》(京政发〔2007〕19号)的有关要求,制订本方案。
一、普查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污染源普查,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全区废水、废气、固体废物、辐射等各类污染源的基本情况,摸清我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和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水污染物的来源和排放情况,建立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污染源的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二、普查时点、对象、范围和内容
(一)普查时点:2007年12月31日。
(二)普查对象与范围
污染源普查对象为区内所有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放射性污染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1.工业源。主要普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第二产业中除建筑业(含4个行业)外39个行业中本区涉及的所有产业活动单 位。
工业源普查对象分为详细调查和简要调查两类。详细调查的范围是:排放重金属、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产业活动单位;黑 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 11 个重污染行业中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等16个重点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简要调查的范围是:除详细调查范围外的工业污染源。
2.农业源。主要普查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农业源普查范围是针对谷物杂粮种植业、蔬菜及花卉牧草种植业、果类及中药材种植业的主要产区开展肥料、农药和农膜污染调查。畜牧业和渔业的普查范围是人工饲养的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户。
3.生活源。主要普查本区第三产业中有污染物排放的单位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染。第三产业普查范围主要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包括洗染、理发及美容保健、洗浴、摄影扩印、汽车与摩托车维修与保养业)、医院、具有独立燃烧设施的机关事业单位、机动车、民用核技术利用和大型电磁辐射设施使用单位。城镇居民生活污染普查以各乡镇为单位进行生活能源消耗量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放量的调查。
4.放射性污染源。主要普查伴生放射性污染源,即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开采、冶炼和加工过程中的污染源;频率大于500赫兹、功率5千瓦以上的工业用、医用中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工业用、医用放射源;工业用、医用射线装置。
5.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主要普查范围是全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场)和危险废物处置厂等。
(三)普查内容 1.工业源
(1)企业的基本登记信息及其它相关情况,包括企业排污口情况、排水去向等;
(2)原材料消耗情况,包括水的使用和消耗量,能源结构和消耗量,燃料含硫量,主要有毒有害原辅材料消耗量等;
(3)生产产品情况,包括该企业主要产品的种类、产量等;(4)产生污染的设施情况,包括排放大气污染物的锅炉、窑炉等设施,产生废水、固体废物的设施,以及这些设施的种类、数量和规模;
(5)各类污染物产生、治理、排放、综合利用情况,各类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及投入情况等;
(6)污染物排放监测情况,包括监测点位、时间、频次,污染物种类和排放浓度、排放量等。
2.农业源
(1)样本的基本情况,包括经济规模及用水排水情况等;(2)产、排污情况,包括肥料、农药施用情况,农膜使用和秸杆处理情况,饲料饵料投放情况,畜禽养殖粪便及其他主要污染物产生、残留和排放情况等;
(3)养殖业污染治理情况,各种污染治理设施的治理效率、污染物去除情况、投入和运行情况等。
3.生活源
(1)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包括第三产业单位注册的基本登记信息,原辅材料消耗量及与排污相关的企业经营活动水平,各类污染物的产生、排放情况,污染治理情况等;(2)机动车排气污染情况;
(3)各乡镇生活能源结构及其消费量、污染物排放情况,生活供水量、排水量及污染物浓度等。城镇非点源水污染物排放情况。
4.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单位基本情况,污染治理设施情况和运行状况,污染物的处理处置量等情况,渗滤液、污泥、焚烧残渣的产生、处置及利用情况等。
(四)普查污染物种类
按照全面普查、突出重点的原则,本次普查污染物种类主要包括:
1.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汞、镉、铅、砷、六价铬、氰化物;造纸、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业废水中增加五日生化需氧量;城镇污水处理厂增加总磷、总氮、五日生化需氧量。
2.废气: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水泥、陶瓷、磨砂玻璃行业废气中增加氟化物;机动车排气污染普查增加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
3.工业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分类调查)、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尾矿、放射性废 渣等类别。
4.脱硫设施产生的石膏、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和危险废物焚烧的残渣。
5.伴生放射性矿物开发利用和民用核技术利用企业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放射源。
6.农业源中还包括:总磷、总氮、总铜、总锌及毒性高、用量大且难降解的农药和鱼药。
三、普查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前期准备阶段(2007年)。成立机构,落实经费,组织宣传培训。开展对排污企事业单位的清查和重点污染源监测,完成大气污染源的普查工作。
(二)全面普查阶段(2008年)。组织填报污染源普查表,完成数据的审核、录入和汇总工作,对各乡镇普查数据进行审核验收,建立全区污染源数据库。
(三)总结发布阶段(2009年)。发布并开发利用普查成果,迎接北京市验收。
四、普查组织及实施
(一)组织机构
成立房山区第一次全区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环保局。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普查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和协调。各乡镇政府要成立相应的污染源普查机构,负责辖区内污染源普查的具体工作。
(二)培训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培训各乡镇普查机构工作人员,力争做到全部普查工作人员都经过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污染源普查方案,普查方法,各类普查表格和指标的解释、填报方法,普查数据录入软件的使用,数据库的管理和普查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三)质量保证
在全区建立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控制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岗位,并对污染源普查实施中的每个环节实行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污染源普查数据的质量核查工作,在各主要环节,按一定比例抽样,抽查结果作为评估全区及各乡镇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的依据。数据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必须重新调查。
(四)宣传动员
各级普查机构要深入开展宣传工作,为普查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根据普查不同阶段宣传的重点,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策划,确保宣传效果。
五、普查经费
本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经费由区财政全额筹措,并列入相应财政预算。
六、普查资料的填报和管理
所有污染源普查对象必须按时、如实填报普查数据,确保基 础数据真实可靠,虚报、瞒报、拒报,或伪造、篡改普查资料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此次普查得到的普查对象资料严格限定用于污染源普查目的,不与其完成“十一五”总量削减计划挂钩,不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和收费的依据。
附件2: 房山区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组 长:吴会杰副组长:刘建平成 员:杨凤海
隗功勋 张福志
薛满德李进伟 金守贵 蒋金山 孟令金 张凤荣 郭长泉 霍 忠 付建华 钱新宇 杨晓军 王 东 郭 安 申 杰区政府副区长 区政府办主任
区环保局局长 区统计局局长
区政府督查室主任
区发改委副主任
区宣传部副部长 区工业局副局长
房山交通支队副支队长 区财政局副局长 区环保局副局长 区建委副主任
区水务局副局长
区交通局副局长
区农委副主任
房山工商分局副局长
区卫生局副局长 区市政管委副主任
区经济社会调查队副队长
樊勇勇 燕山办事处副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环保局。办公室主任:隗功勋(兼)
第五篇:郑州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方案
郑州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06‟36号)和《河南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豫政办„2007‟66号)精神的要求,为搞好我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普查工作目标
全面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污染治理水平和治理费用等情况,为污染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建立郑州市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各级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促进污染源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为污染源的管理奠定基础。掌握污染源的总体样本,为建立科学的环境统计制度、改革环境统计调查体系、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创造条件;根据普查结果,建立新的“十二五”环境统计平台。提高全市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尤其是基层环保部门的管理能力,健全各级环境统计、监测、监督和执法体系。通过普查工作的宣传与实施,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污染源普查,提高人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
二、普查时点、对象、范围和内容
(一)普查时点
普查标准时点:2007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2007。
(二)普查对象与范围
污染源普查对象为郑州市境内所有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1.工业源:主要普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第二产业中除建筑业(含4个行业)外39个行业中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工业源普查对象划分为重点污染源和一般污染源,分别进行详细调查和简要调查。重点污染源范围:(1)有重金属、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排放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2)11个重污染行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中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3)16个重点行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规模以上企业。
一般污染源是指工业源中除重点污染源以外的工业企业。
2.农业源:主要普查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
农业源普查范围主要是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划,针对谷物种植业、油料和豆类作物种植业、棉麻等种植业、蔬菜及花卉种植业、茶果类及中药材种植业的主要产区开展肥料、农药和农膜污染调查。
畜牧业和渔业源普查范围是人工饲养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及淡水养殖场。
3.生活源:主要普查第三产业中有污染物排放的单位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染。
第三产业普查范围主要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包括洗染、理发及美容保健、洗浴、摄影扩印、汽车与摩托车维修与保养业)、医院、具有独立燃烧设施的机关事业单位、机动车、民用核技术利用和大型电磁辐射设施使用单位。
城镇居民生活污染普查以城市市区、县城、建制镇为单位(不包括村庄和集镇)进行生活能源消耗量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放量的调查。
4.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范围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场)和危险废物处置厂等。
(三)普查内容
1.工业源:(1)企业的基本登记信息及其他相关情况,包括企业排污口情况、排水去向等;(2)原材料消耗情况,包括水的使用和消耗量,能源(煤、油、电、气等)结构和消耗量,燃料含硫量,主要有毒有害原辅材料消耗量等;(3)生产产品情况,包括该企业主要产品的种类、产量等;(4)产生污染的设施情况,包括排放大气污染物的锅炉、窑炉等设施,产生废水、固体废物的设施,以及这些设施的种类、数量和规模;(5)各类污染物产生、治理、排放、综合利用情况,各类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及投入情况等;(6)污染物排放监测情况,包括监测点位、时间、频次,污染物种类和排放浓度、排放量等。
2.农业源:(1)样本的基本情况,包括经济规模及用水排水情况等;(2)产、排污情况,包括肥料、农药施用情况,农膜使用和秸秆处理情况,饲料饵料投放情况,畜禽养殖粪便及其他主要污染物产生、残留和排放情况等;(3)养殖业污染治理情况,各种污染治理设施的治理效率、污染物去除情况、投入和运行情况等。
3.生活源:(1)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包括第三产业单位注册的基本登记信息,各类污染物的产生、排放情况,污染治理情况等;(2)以城市(地区)为单位的机动车排气污染情况等;(3)城市(镇)生活能源结构及其消费量、污染物排放情况,生活供水量、排水量及污染物浓度等。
4.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单位基本情况,污染治理设施情况和运行状况,污染物的处理处置量等情况,渗滤液、污泥、焚烧残渣的产生、处置及利用情况等。
(四)普查污染物种类
按照全面普查、突出重点的原则,本次污染源普查的污染物种类为对环境影响较大、对污染防治具有普遍意义的污染物。具体是: 1.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汞、镉、铅、砷、六价铬、氰化物;造纸、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业废水中增加五日生化需氧量(BOD 5);城镇污水处理厂增加总磷、总氮、五日生化需氧量(BOD 5)。
2.废气: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电解铝、水泥、陶瓷、磨砂玻璃行业废气中增加氟化物;机动车排气污染普查增加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
3.工业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分类调查)、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尾矿、放射性废渣等类别。
4.脱硫设施产生的石膏、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和危险废物焚烧的残渣。
5.伴生放射性矿物开发利用和民用核技术利用企业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放射源。
6.农业源中还包括:总磷、总氮、总铜、总锌及毒性高、用量大且难降解的农药和鱼药。
三、普查技术路线和步骤
(一)普查技术路线按照现场监测与物料衡算及排污系数计算相结合,技术手段与统计手段相结合,国家和省指导、地方调查和企业自报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普查的技术路线。
1.对工业源中国控、省控、市控重点源、集中污染治理设施,同时采用现场监测和物料衡算与排污系数等方法,并按照规定程序核定污染源排放量。
对其他工业源,采用分类抽样监测的方式,核对物料衡算与排污系数测算的污染物排放量。对污染物排放量小、排放形式简单的,也可以用排污系数法直接计算排污量。
2.对农业源,采取面上调查和分类抽样实地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全市农业普查结果和有关农业统计资料,测算全市的农业面源污染情况。
3.对生活源,第三产业中的调查单位采取面上对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合分类抽样监测与排污系数测算的方法核定污染物排放量。居民生活污染调查根据统计人口、生活用水量、能源结构和消耗量,通过排污系数测算污染物的排放量。
(二)普查步骤
本次污染源普查分3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06年10月—2007年12月):成立机构,落实经费,开展宣传,进行组织动员;制订普查方案和各类技术规范,编印普查表,开展普查培训。
2.全面普查阶段(2008年1月—2008年12月):对排污企业和单位进行清查,组织填报普查表,完成审核录入工作,建立污染源档案,迎接省级进行审核验收等。2008年5月30日前,各县(市)、区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将本地污染源普查数据汇总,报郑州市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08年6月20日前,郑州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本市污染源普查数据汇总后报第一次全省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3.总结发布阶段(2008年7月—2009年7月):建立全市污染源数据库,上报和发布普查数据,开发利用普查成果,总结验收普查工作。(1)2008年7月—2008年11月,各县(市)、区普查机构对污染源普查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建立污染源数据库,建设污染源管理信息系统,形成总体报告。2008年7月—2008年12月,郑州市普查机构对污染源普查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建立污染源数据库,建设污染源管理信息系统,形成总体报告。(2)2009年1月—2009年7月各级普查机构进行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开展自上而下的验收。
四、普查组织及实施
(一)基本原则
全市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
(二)组织机构
市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负责普查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主要职责是: 1.组织拟订全市污染源普查方案,经市普查领导小组审定后组织实施;2.制订和组织实施全市污染源普查各阶段工作方案;3.组织开展全市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宣传报道和培训;4.对各县(市)、区污染源普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和验收;5.向市普查领导小组提交普查报告,根据市普查领导小组决定发布普查数据。县级以上政府要设立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按照省、市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统一规定和要求,负责组织实施本地的污染源普查工作。按国家、省普查领导小组要求,建立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聘用机制。
(三)部门分工
普查工作在市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分工协作。市环保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全市污染源普查工作,负责拟定全市污染源普查方案和不同阶段的工作方案,制订有关技术规范,组织普查工作培训,负责组织对污染源的监测,对普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结果发布,组织普查工作的验收。市普查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参与编制和审议污染源普查方案及各阶段工作方案,并按照部门职责分工,负责指导和督促检查地方污染源普查工作,推动本系统参与污染源普查工作,协调落实相关事项。宣传部门负责组织污染源普查的新闻宣传工作,配合办好新闻发布会及有关宣传活动;发展改革部门配合做好污染源普查成果的分析、应用;公安部门配合做好机动车排气污染的普查及相关普查成果的分析、应用;财政部门负责普查经费预算审核、安排和拨付,并监督经费使用情况;市政部门参与生活源普查,会同环保部门负责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场)普查;经委配合做好工业污染源的普查;农业和畜牧部门牵头、环保部门配合负责农业源和养殖业污染源的普查;工商部门负责提供污染源企业的基本登记信息;商务部门配合做好商务系统的污染源普查工作;环保部门负责工业源、生活源和危险废物处置厂的普查;统计部门参与普查总体方案设计,协同环保部门做好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中小企业服务部门负责提供非公有制企业、民营企业的基本信息;市军分区后勤部负责全市军队、武警部队所属单位污染源和环保设施的普查。
(四)培训
郑州市负责辖区县级及其他普查人员培训;力争做到所有普查工作人员都经过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是:污染源普查方案的内容,普查范围和主要污染物,普查技术路线,普查方法,各类普查表格和指标的解释、填报方法,普查数据录入软件的使用,数据库的管理和普查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五)质量保证
市污染源普查机构根据国家、省普查数据质量控制要求,制定专门的普查数据质量控制文件,指导全市普查的质量控制工作。
全市各级污染源普查机构应当根据国家、省和郑州市的统一规定,建立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控制责任制,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岗位,并对污染源普查实施中的每个环节实行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
制定污染源普查各项技术规定,吸收相关行业或领域的专家参加,对污染源普查方案和重要技术规定进行评审和论证,确保污染源普查各项技术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污染源普查数据的质量核查工作,在各主要环节按一定比例抽样,抽查结果作为评估全市及各地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的依据。数据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必须重新调查。
(六)宣传动员
各级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深入开展污染源普查的宣传工作,为污染源普查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根据普查不同阶段宣传的重点,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策划,落实经费,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确保宣传效果。要突出主流新闻媒体的作用,组织开展一些有影响力的宣传活动,把宣传动员工作贯彻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始终。
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并认真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重点调查产业活动单位应当设立污染源普查机构,负责本产业活动单位污染源普查表的填报工作。其他各类法人单位应当指定有关人员负责本单位污染源普查表的填报。各有关单位应当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人员担任普查员。
五、普查经费
普查所需经费由市财政和各县(市)区财政共同负担。各级政府均应将污染源普查所需经费列入相应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
市财政安排经费主要用于:全市污染源普查方案和技术文件的制订,普查表格印刷、软件及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组织、宣传与培训,设备购置,入户调查与现场监测,数据录入、校核,全市数据的汇总、加工与建档,检查、验收,普查工作总结、表彰等。
各县(市)、区经费由各级财政部门安排,用于:当地普查方案制定,组织动员、宣传与培训,设备购置,入户调查与现场监测,数据录入、校核、加工,设备购置、普查工作总结、表彰等。
各级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普查方案编制普查总体经费预算和分经费使用计划,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作为污染源普查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分别列入各有关部门的部门预算中,分按时拨付。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预算编制的指导和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
六、普查资料的填报和管理
所有污染源普查对象都必须按时、如实填报普查数据,确保基础数据真实可靠,虚报、瞒报、拒报、迟报或伪造、篡改普查资料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此次普查得到的普查对象资料严格限定用于污染源普查目的,不与其完成“十一五”总量削减计划挂钩,不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和收费的依据。
本方案有效期截至200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