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金秋羊城数学观课感
2012年金秋羊城
——首届两岸四地小漟数学优质课观摩活动有感
非常感谢黄主任、科组长及各位老师们的厚爱。本人和科组长何老师代表我校数学科组于12月3—4号参加了,由广东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在广州番禺区市桥英东体育馆举办的2012年金秋羊城———首届两岸四地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活动。
那两天的广州,气温低,我和何老师发着低烧、头痛欲裂。小柴胡、三九感冒冲剂和抗病毒口服液轮番下肚后,依然顶着寒冷准时坐在四面透冷风的体育馆里听课。生怕辜负了老师们的期望。天气和环境即使这么恶劣,也丝毫挡不住全国各地的老师奔赴到番禺听课的热情。会场上黑压压坐满了人。本次的两岸四地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活动,云集了国内、香港、澳门、台湾四地的优秀老师代表。他们精彩的纷呈的课堂,让我受益非浅,感触良多,现在和大家分享下本次观课的一些感想和体会,认识比较肤浅,不成熟,望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
本次上课的版本有人教版、苏教版、港版、康轩版,共11节课。其中人教版有6节,它们分别是二年级下册的“两步应用题”和“千以内数的认识”;四年级下册的“小数加、减法”和“三角形的认识”;六年级上册的“鸡兔同笼“和“数对确定位置”。苏教版有2节,分别是五年级下册“图形的密铺”、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其余的有香港老师上的港版五年级“四则应用题“、澳门老师他的学校用的是国内人教版的教材,他上的是“鸡兔同笼”、台湾老师上的是康轩版6年级上册“数量关系、黄爱华老师压轴上“圆的认识”。
浙江省杭洲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牛献礼老师是第一个上场,他上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两步应用题”,他的课堂赢得了开门红。他本节课的重点是小括号在加、减法二则运算中的使用。课堂上老师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先去探索、发现加、减法综合式的运算顺序。然后结合情境通过凸显新的矛盾认识小括号的作用,帮助学生对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更加深刻的体验。如:学生在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时出现了这样一个小矛盾:解决“还剩下多少个面包”的问题时,要先算“一共卖了多少个”(即先算综合算式里的加法),而算式54-22+8应该先算减法(已有的运算顺序)。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当时学生们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这时突然从学生中间冒出一句很响亮的话“加个括号呗”,这一句“加个括号呗”赢得了会场所有老师的一片掌声。给孩子的善于思考、探索的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样,在算式里添上小括号就不再是机械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己领悟的,是思辩的结果;运算顺序就不再是对学生的硬性规定,而是解决问题的需要。通过计算和比较学生体会到加上或去掉小括号会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最终改变算式的结果。
香港宣道会叶绍荫纪念小学的陈若愚老师上的五年级级四则计算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11位老师当中唯一用广东话上课的。来自外省的老师在私下说,他的课一个字都听不懂。很庆幸自己是广东人,还听得明白他上课在说什么。他的课堂用两个字形容“轻松”。课堂模式是小组合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能力较弱的学生,借此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整堂课老师的话不多,基本上都是学生在下面讨论、协作完成老师给出的应用题,一堂课听老师讲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系不系好难?甘我俾多五至八分钟你地再思考、讨论呀”,接下来就是学生反馈,遇到学生解决不了的,又是小组讨论解决,一堂课40分钟,老师上得很轻松,学生看起来也学得轻松,他也是唯一一个比较按时下课的老师。
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陈钢老师上的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图形密铺”让我受到了启发:二年级下册的花边可以借鉴一下。本节课学生要理解什么是图形密铺,知道有哪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整节课给我的印象最深是学生通过大量的不同图形的平铺,由此感知什么叫图形密铺,学生自己归纳图形密铺的概念。让人感觉好像置身于拼图世界般。课后大会上有老师通过手机留言批评他上的课没有实际的教学参考价值。原因是教具、学具太多,如果常态课这样上是不现实的。
这些课都集合了这么一个特点:把一个需要解决的矛盾交给学生,让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开动了脑筋,锻炼了思维的敏捷性,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还有许多优秀的课例,在这,我就不一一举例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的科组长何丽燕老师为科组定购了本次活动的上课光碟,等光碟寄回来的时候,老师们再通过看光碟感受课改后这些优秀老师旧课新上的风采。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有了更强的危机感、紧迫感。身为老师的自己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所以平时的教学要多学习、多实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篇:观课感
观摩全国小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创新力课堂有感
9月14日,我和学校的几位老师在向校长的带领下赶赴长沙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创新力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此次活动在长沙市雨花区新东方大酒店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老师端坐在会议厅里仔细聆听、认真感受并专注学习各位专家老师的优秀教学经验。我觉得自己非常有幸能参加参加了此次教学观摩活动。
两天的时间我们分别听了四位特级教师上的精彩示范课和两位教师的教学理论讲座:王崧舟老师的《孔子游春》、张学伟老师的《林冲棒打洪教头》和张忠诚老师的《姥姥的剪纸》以及薛发根老师的《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这四堂课各有千秋,都是我们要学习的好榜样,这些课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读”——巧妙地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品读文本,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四位老师都善于采取鼓励、示范、幽默等各种方法让学生卸下束缚,大胆展示自己的朗读天赋,跟随老师对文本情境的引导及精准又不失风趣的点评,或权衡句与句间声音的轻重缓急、或配上相应的动作表演、或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感知文本,体验由阅读到精度、品读的快乐。学生们的脸上无不洋溢着求知的幸福,就连空气里似乎都飘荡着浓浓的书香味,流淌着朗朗的读书声。
此外,文本的延伸与拓展也是专家们教学中特别注重的要素。王崧舟老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水的第二个特点“有情义”时,就根据学生的感悟总结到:“水是没有一定形状的,所以我们可以说水或方或长、或园或扁、或弯或直……古今中外写水的诗句多如繁星。”然后便出示四句与水有关的诗句(①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④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让学生说说诗句中水的形状,这不仅是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结合古典诗句对孩子们也是一种文化熏陶。
当然,这四堂优秀的示范课课还有诸多值得仔细揣摩与学习的地方,它渗透在每一次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对于多数教师来讲,这些暂时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度,不过只要我们多花心思,善于学习,吸取经验,一切从模仿“优秀”开始,我们也一定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心中的存在感、满足感与幸福感,向“好老师”迈进。
第三篇:微 课 观 后 感
微 课 观 后 感
2014年10月25日,我有幸在教育局教研室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廊坊市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第七届年会,并听取了来自廊坊市直及各县老师的微课17节,来自各县区教研室的评委对微课进行了认真评比,围绕教学设计、内容讲解、教学效果、作品表现等方面作出正确的评价。通过此次观摩和交流给我的感触颇深,体会如下:
此次活动范围涉及到了小学数学的低、中、高年级的全方位领域,范围虽广,但老师们不拘泥于泛泛而谈,选题准,切入点小,力求达到短小而精准,在15分钟内,把每一个知识点理顺讲透,让我们观课的老师们纷纷感叹:作课老师们真有才!
来自大厂的老师巧用表格法,引入假设法,在此基础上构建数学模型,让学生通过一道题,掌握一类题,理解数学方法的精妙,实现多题同解之效,有效激活了学生思维。有的老师充分调用学生的学习经验,借用数形结合思想,把枯燥无味的的计算题用直观形象展示,让学生对知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还有的老师用以其生动的实验演示,在观察、思考、操作中领悟出公式的来龙去脉,匠心独运,风行水面。
在此次微课评选活动中,教师们能以其生动的动画,教师画龙点晴的讲解,突出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研究内容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思考、或是反思、或是突破、或者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真实、具体、典型,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既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成果简化,因其微小,人人都可以微课的研发者,相信微课的研究,会成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抓手,成为新时期课改的铿锵脚步、时代强音!
第四篇:数学教学感观
数学教学感观
叶俏
通过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而创设的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它不仅包括多媒体、游戏、实物操作等类型,而且包括教师的手势、体态和语言,对于处在幼小衔接期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把多种元素整合后编成的连环故事也是一种情境,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
一、连环故事对于一年级学生的特殊意义6、7岁是儿童身体生长的一个高峰期,同时,儿童也进入小学一年级,学习活动就逐步取代游戏活动而成为儿童主要的活动形式,并对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儿童还具有明显的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新的学习活动、集体活动等对儿童提出了新要求,从而引起儿童思维发展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结构、思维水平之间产生了矛盾,构成其思维发展的动力。在教育教学中如何促进矛盾的产生和有效解决就成了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
现阶段,我国的周教学时数在28课时左右,课堂教学方式仍以讲述灌输为主,年龄越小主动性越差,被动接受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形成学习的心理定势(人在解决问题时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虽然在一般情况下有利于同类问题的顺利解决,但主动探索的机会会变少,势必影响儿童的创新性。所以,低年级的教师更应该把握好幼小衔接期的关连点,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课上活,创设能引起学生求知欲、并有助于参与教学、解决矛盾、发展情感的教学情境。创设连环故事除了具有趣味性、真实性、发展性和数学味以外,还有自身独特的连贯性和故事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参与性、观模性,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而又独特的作用。
二、连环故事教学的特质及把握
1、真实性——源于“近”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充满了数学。所谓“近”生活是指最近发生的,学生印象最深的生活事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由此可见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学数学中的重要作用。1
经验是介于纯粹的生活与科学的知识之间的一种认识,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将生活与科学知识相联系,使全体学生在经验层面达到共识。
2、吸引力——趣味游戏情境和富有挑战的质疑情境
在幼儿园中游戏占有主要地位,所以对于刚升入一年级的儿童来说,课堂中的趣味因素不能少,而连环故事正是一种趣味性很强的情境,以幽默的小故事贯穿课堂,欢笑声让师生变得轻松、气氛变得活泼。教师用滑稽的肢体语言和语调等描述小马虎和大马虎父子俩做题时的每一个错误,都会引起学生情不自禁的笑,又从小马虎的错误中汲取教训。而所谓富有挑战性的质疑情境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进度要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是学生能接受又有一定难度,通过努力才能掌握的,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
3、全面发展性——对学生进行多领域相互渗透的教育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数学课上除了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基本技能以外,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体育的重要途径,也有着发展情感态度、培养人文精神的任务。数学课相对其它课而言抽象的数学符号和语言会较多一些,而有了故事情节就必然会有语言文字的描述,故事多了,准备充分了就会穿插进一些常识和小知识。如讲连加时讲到“蚂蚁搬豆”学生懂得了互相帮助和团结就是力量;讲连减时学生懂得了飞机遇险结冰需要扔重物或跳伞减轻重量降低危险;讲人民币时学生学会识别假币,学会献爱心、学会不乱花钱体贴父母„„
4、数学味——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为本
情境只是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数学课了。因为过多的无关信息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会模糊学生的思维,失去情境的价值。
5、连贯性、故事性、参与性——让连环故事中的主人公做孩子们的朋友、参与数学
如果说以上几点是所有教学情境具有的共性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两点则是连环故事所具有的个性了。在设计的故事情节之前,教育者首先要认真了解学生前认知水平,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合理设计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寻找、筛选有关信息提取已有知识进行自己的知识建构,否则热闹场面的背后只会是空洞无物。
每次都有新故事虽有着它新鲜的优点,可若使这些故事连贯起来组成连环故事就会使学生和故事中的主人公结成好朋友,每次主人公一出现孩子们便会带着好朋友又来了的欣喜,还会对下次朋友的来临充满期待,和主人公一起学习,共同参与数学,达到学而不厌。而如何使教育者创设一个科学的连环故事还应注意构建科学的层递式情境系统的方法。如拟人式、承接式等。拟人式的例子如“小马虎”,每次课堂上老师预设到的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均可由小马虎上场,学生帮助改错的积极性大增。承接式的例子如在设计练习时用了孩子们喜欢的哈里波特闯关行动,孩子们竟然爱上了练习课,且练习时受紧张的故事情节影响思维敏捷、细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6、观模性——内隐学习与观察学习之精华
内隐学习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瑟·S·雷伯提出,是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某些行为的学习。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班杜拉提出,只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在连环故事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来塑造一些情节和人物形象,并加入一些道理、情感,学生深入进去了,内隐学习也就发生了,榜样常伴学生左右,观察学习也就起了作用。
一年级学生处于幼小衔接的特殊时期,连环故事教学在数学课堂中有着独特的价值。“真实性”是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数学味”是本质保证,“全面发展性”是价值导向,“连贯性、观模性”是独特体现,“吸引力”则是保证情境创设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动力机制。把握好这些特质去研究、去设计,才能全面调动起儿童的积极性,让内因起作用,为向高年级过渡做好不仅是知识的衔接,更是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与习惯的衔接。
如今,我需要充实自己的方面有很多,只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我会努力朝着那些方面不断学习、奋力前进的。
第五篇:《杨氏之子》观课感
《杨氏之子》观课感
《杨氏之子》是本单元第一篇简短、风趣的语言艺术类的课文。选编本课的 目的,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 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甘琳老师根据 本文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出发开展教学,以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感情的熏陶、感染、升华,思维的撞击为目的的,使本课教学成为了全方位、多层次、主动而有效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心灵对话的过程。甘琳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通过“品析”,加上及时的朗读指导来实现对学生情感 的关注,真正营造了一个“情感的课堂”、“感悟的课堂”、“对话的课堂 ”“展示的课堂”,把语文课上得有情有趣。我认为甘琳老师这节课努力做 到了“五实”:教学功底扎实、课堂知识充实、情感体验丰实、课堂语言平实和教学效果真实。甘林老师在课上风趣、幽默地和学生在轻松自主的氛围 中感受到了文言文的魅力,凸显了自主式课堂的高效性。观看了甘琳执教的 《杨氏之子》,受益非浅。我认为本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导入作为课堂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常常被许多教师忽视。有效的教学 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积极配合教 师完成教学任务。有效的课堂导入就是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 调动起来,进入到下一环节的学习中去。甘琳老师采用的导入方法既调动了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朦胧的感受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为学习课文 创设良好氛围。
二、注重朗读的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甘琳老师以“教学生学会并且会学”为本,努力降低文言文 学习的难度,并且培养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因为学生初学文言 文,读课文停顿不准确。于是老师采取范读、指名读、学生练读、同桌互读 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使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读了一遍又一遍。虽然比较费 时,但我明显地感受到学生读得一次比一次好,理解也就加深了。这绝对不 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入情入境地品味。
三、注重把学习方法交给学生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文言文,所以能够读懂文言文是一个重点。学生有学习古诗的基础,他们知道怎样翻译古诗,因此,在课堂上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 试着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一些难懂的地方才给予点拨和指导。学生在交流自 己理解的过程中,老师又顺势引出理解文言文的两个基本方法:“看注释” 和“联系上下文”,这样进行学法指导显得很自然,让学生感觉到这个方法 是大家在实践中得出来的,孩子掌握起来就更容易一些。
四、教学设计条理清晰,层层深入紧扣主题
甘琳老师在揭示课题的时候就出示了罗斯福的故事,让孩子感知语言的 艺术。在拓展环节,设计了孩子收集体现语言艺术的生活中的语言,离孩子 的生活很近。有了这开课的铺垫,课后的拓展,孩子对于语言的艺术就领悟 得比较深切了。当学生理解了文意,深入体会本文语言精妙时,老师又抛出 了本文的中心问题: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处?有学生马上轻松地作了解答 :杨氏之子也顺着孔君平的思路,巧妙地用姓氏作答。当然,还有一个巧妙 的地方,学生一下子子归纳不出来,于是老师把“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与 “孔雀是夫子家禽”进行了对比,学生也较快地体会出了杨氏之子不仅聪慧,说话语言婉转,而且很有礼貌。
有效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构建的,这里需要教师的课堂智慧、深厚涵养 以及孜孜不倦探求的心灵。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就是它施展的场所,让我 们的课堂少一点热闹多一点热度,少一点花哨多一些效率,真正把语文学科 的特性落到实处。纵观这堂课从教学环节到导课到总结语,都是在为学生服 务,没有多余的,无用的环节,每个教学环节落实的一步一个脚印,即教会 的学生学习方法,又真正体会到语言的艺术。
纵观一堂课,课堂结构紧凑,教学目标设计合理,带领学生第一次学习文言文而能达到目标,挺不容易。学生在一节课自始至终热情很高,气氛活跃,师生双边活动较融洽等,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整节课,学生既有尝试练习的新奇,又有自主思考的快乐,还有从教师讲解中收获新知的惊讶。他们良好的学习状态带给我的是一种叫幸福的体验。而课堂中有些环节教师抓得过紧,如“句子该如何停顿”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扶的太多,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剥夺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权利,则是本节课的失败之处。选择每一句话来说说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通句子,教师对重点字词做适当的点拨,这一环节充分尊重孩子学习的主体性,以学生的自悟自读为基础,使学生增强了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但是每一句子逐一讲解,有点“平均主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展开丰富的想象,趣味性不够。时间安排有点前松后紧,作业时间比较紧张,实为遗憾之极。在教导朗读时,我做的还欠到位。过分重视停顿,而忽视句子本身的连贯性,反而失去韵味。
教学这门艺术,真是学之不尽,更重要的是运用、反思再运用。教学完这篇文章后,我找到了一些教学文言文的方法。虽然粗浅,但 对于今后的教学,很有帮助。在以后的教学道路中,我要时刻提醒自 己不断“充电”,不断反思,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
有幸在网络上聆听了干琳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使我受益非浅。我认为本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注重写字教学 一直以来在阅读教学中,为了不打破阅读教学情境的整体效果,写字教学往往被老师们所忽略和遗忘,导致了孩子们写不好中国的方块字,不能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中国的方块字。而本堂课,老师并没有因为高年级而忽略识字、写字教学,反之还更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注重朗读的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以“教学生学会并且会学”为本,努力降低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并且培养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因为学生初学文言文,读课文停顿不准确。于是老师采取范读、指名读、学生练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使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读了一遍又一遍。虽然比较费时,但我明显地感受到学生读得一次比一次好,理解也就加深了。这绝对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入情入境地品味。
三、注重学法指导,以教定学,把学习方法交给学生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文言文,所以能够读懂文言文是一个重点。学生有学习古诗的基础,他们知道怎样翻译古诗,因此,在课堂上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一些难懂的地方才给予点拨和指导。学生在交流自己理解的过程中,老师又顺势引出理解文言文的两个基本方法:“看注释”和“联系上下文”,这样进行学法指导显得很自然,让学生感觉到这个方法是大家在实践中得出来的,孩子掌握起来就更容易一些。
四、整堂课教学设计条理清晰,层层深入紧扣主题。
总之,本节课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清爽、平时、扎实、务实。值得我们学习。
钟老师执教的第10课《杨氏之子》是第十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第三单元训练的主题是“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积累精妙的语言,并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而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教学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读通古文,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钟老师的课堂能紧紧地围绕重点精心设计,落实了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听完课后,我最大的感觉是这节课里书声朗朗的,确实很有学古文的味道。下面我来分析一下钟老师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的。
第一步,学生自由读,要求学生读准确,读通顺,使初次接触古文的学生感受到古文的特点。起初,学生没有读出古文的味道来,于是钟老师就出示标有停顿的课文,并进行范读,学生多次练读,就这样,同学们终于找到了读古文的感觉。钟老师引导学生于无痕,却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了读古文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步,在完成了第一步“读通、读准”的目标后,钟老师开始引导学生完成第二个目标:读懂故事。在这个环节中,钟老师不但“授人以鱼”,更是“授人以渔”,相机教给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参考注释理解句子意思;读中感悟文章意思等。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学得有滋有味,不但读懂了这则文言文的故事,还学会了学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第二步目标完成了,钟老师又抓住重点语句,通过精心指导朗读,巧妙的点拨,在轻松的气氛中,学生体会到了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这个环节中有效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值得一提的是,钟老师不但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而且鼓励、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进行拓展。在理解了课文后,设计了“讲故事,让学生补充语言”的环节,再次让学生感受到了语文乃至古文的魅力。最后,老师还相机介绍了《世说新语》一书,以吸引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视野。
总之,综观钟老师的整个课堂,我感觉到了钟老师高超的课堂智慧,深厚的语文涵养。这节课中,每个教学环节都落到了实处,是一堂高效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