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怎样运用信息技术[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2 22:2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语文教学中怎样运用信息技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语文教学中怎样运用信息技术》。

第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怎样运用信息技术

浅谈语文教学中怎样运用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033-02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许多教师做出了很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信息化课程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具有课程价值的教学资源。它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化、超文本化及网络共享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开发和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可以为语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在课程改革的大前提下,如何克服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应用中的不良做法,使之真正帮助我们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是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

一、信息技术带来新的语文教学模式

由计算机、通信、媒体相互融合而引起的高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后,将在语文课程实施层面上引发深刻变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构建了一个多媒体、网络和智能有机结合的互动式、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教学方式由传统单一的“我教你学”转变为情境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等新型学法的综合运用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动态地生成与转化、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学媒体由单纯传递教学内容的载体转变为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和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延伸自己潜能的载体师生由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转变为和谐、民主、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等等。展望整合后的语文教学前景,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将要产生巨大改变,或者已经初露端倪:

1.促进个性化语文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师的教学个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示,教师可以把要传授的知识转化为个体意识,按照自己设计的逻辑进程,选用最适合自己使用的教学方式,有效地进行教学。在辅导“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专题时,我们可以把报刊杂志上出现的许多活生生的例句及日常阅读时遇到的妙辞佳句编成练习,做成课件,用电脑和投影展示、分析,便于学生接受并很快形成能力。

在作文批阅讲评时,我们可以将学生习作事先输人电脑,课堂上投影并进行集体批改。师生一边读,一边找出问题,教师当即用键盘改正,所有学生马上从屏幕上看到了修改前后的差异,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那种点石成金的效果是从前无法想象的,其作用和影响也是无法估量的。

2.构建电子化语文教材

千百年来,一直以纸张为载体的语文教材,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光盘和网络为载体的电子化语文教材,将以其储量大、更新快、便于携带而成为未来教材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在布置课堂作文时,有时可以把图片投影到屏幕上,一米多见方,全班同学都看得清清楚楚,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其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用口头或书面表达方式,进行说明、记叙或议论。这种方式扩大了写作的题材范围,也更易激发学生的灵感,使之有物可写,有话可说。

在检查学生预复习效果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作“无试卷测验”。我们精选试题制成幻灯片,课堂投影,限时完成。一般利用“幻灯片切换”方式,每次设计十题,每分钟播放一幅,学生手里没有试卷,只须交一张答卷即可。这种小测试,便于使所学知识得到及时巩固,体现了“短平快”的优势。

3.创设虚拟语文课堂

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将把师生引入全新的教与学的世界。学习不再囿于学校,课堂变得更加开放,依靠互联网和远程教学技术而建立的虚拟教室将使教学延伸到全世界。许多学生家里有电脑,他们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里学习,同时与老师、同学保持联系。教师也可以鼓励他们把课件拷贝回家,或把网络相关资源摘录下来做进一步的综合研习。学生有佳作,教师也可以要求他们输入电脑,便于批改、整理、交流。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思考

把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直观性强、信息量大,音形色有机结合,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体验及其相互协调,开辟了新的教育天地,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无疑是一大进步。然而,整合后的语文教学还有值得思考完善之处。

1.多媒体技术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教师常常过于注重它的直观性,喜欢插入大大小小、色彩斑斓的图片,这比起过去的一支粉笔一张嘴来的确直观生动得多。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们很容易被这些“小把戏”所吸引,从而分散了对授课内容的注意力,以致喧宾夺主。信息技术应该是教学的一种载体和补充,而绝不是调味品。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声像、文字媒介对教材进行诊释,创设教学情境,创造认知“冲突”,应当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开拓思路、引发想象,将媒介、感知与材料融于一体。

2.“人机对话”与师生课堂交流

现代信息技术可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如虎添翼,但若把握不当,课件便成了“教案搬家”,教师就成了“放映员”,师生之间在特定情境中的富有情感的交流就会成为人和冰冷的机器之间的毫无情趣的交流,这是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大忌。教师始终是教学的设计者、学习的倡导者、课堂的组织者,教学艺术的要求提高了。教师要精心筛选将要讲的话、要写的字变得更精练、更富启发性,处处体现主导作用。

3.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语文教学

语文学科有它特殊的一面,好文章的深刻内涵和意蕴,不是能够图解的,相反容易因为简明直露而限制了学生自由地联想和想象,破坏了含蓄朦胧的不确定美。如果不切实际进行多媒体程式化课堂教学,就会淹没了学生思维的个性、教师教学的个性。无论计算机、网络有何等惊人的能力,它们永远不能取代人类。现实迫使教师走向教学意识的回归,既要保留传统教学的优点,又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长处,二者优势互补,优化整合。

总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广大的教师努力地探索、研究、开发,并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中。

第二篇: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南漳县武安镇白龙中心小学 尹松刚老师

内容摘要:运用多媒体课程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内容,改变教学的呈现方式,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本文论证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多媒体 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所以语文教师要尽量运用多媒体课程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内容,改变教学的呈现方式,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现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其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唇耕舌耘、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由于语文本身包罗万象的特性和学生认知心理尚未成熟,课堂里经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讲台下学生却听得兴味索然的景象。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能把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一个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这样,直观形象与联想、想象相结合,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体味作品中所创造的意境,迅速而正确地把握文章的内涵。

如在《大自然的语言》教学中,通过播放歌曲《春在哪里》创设情景引入,随之通过多媒体向大家展示几幅美丽的图片,再用一系列的配音图片(如小鸟的叫声,青蛙的叫声,小河流水声,夜晚中各种昆虫的混叫声等等),描述课文内容,给学生一个听觉、视觉的刺激,让学生知道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好像在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们新奇的知识,引起学生学习这一节课的欲望,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再播放文章朗诵,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确实存在着语言。这样让学生在自身与课文文字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并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

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情景教学”在学习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而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看作是“情景教学”的一个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声、形、色

俱备的这种特质,创设模拟各种生活情景,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全面正确地把握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对重难点的消化和理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

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时,由于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介绍了各种云的形状,但对于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中学生来说,那一个个生疏的气象名字,那一种种差别不大的云,着实让很多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查找到了相应的图片,并配以简要的介绍文字,使学生对每一种云都有了直观的认识,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既加深了学生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扩大课堂容量。

语文教学如果仅依靠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信息量是十分有限的,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整合相关的资源,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如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可以把电视剧《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占据二龙山等片段剪辑下来,应用到教学中,同时引导学生认识鲁智深,会讲述他的故事,还要指导学生观察鲁智深的言行举止,乃至神态变化,分析、思考、讨论鲁智深的形象特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好汉歌》等电视剧中的歌曲,并链接后人对鲁智深的评价;还可以同《水浒传》中其他人物进行比较阅读,这样就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了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而现代信息技术交互性强,反馈及时,这个特点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认识基础,不同的兴趣爱好及不同的学习情形,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材料,自由地选择合作伙伴,自觉地探究有关问题,对学生把握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解决学习疑点,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如在教学《荔枝蜜》一文时,针对本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作者为什么用《荔枝蜜》作为题目,而不用《蜜蜂》作为题目呢?他还写了哪些文章?作品的主要风格是什么?他的这篇文章想告诉人们什么?从作者的这篇文章或其他作品中找出相应的依据。鼓励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寻找答案,去探讨问题,教师只是适时地点拨或提示。

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必然趋势,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努力寻求现代 教育技术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点,以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语文新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教材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合肥市荣城花园小学 李友胜

《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提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的碰撞。它为小学语文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教师教学,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可以这样说,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工具,学生学习的工具,也是人们用来获取知识,传授知识、运用知识的媒介。教师应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技术,指导学生运用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并在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使现代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将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运用,对于深化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直观的形象,丰富学生的感知

多媒体技术使得一些知识内容可以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各种单一形式或是几种形式的组合来表现,从而使得知识内容丰富多彩。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刺激多种感觉器官,有利于学生的观察、理解和记忆,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教学象形字“日”: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呀!(课件电脑演示:太阳图)

生:太阳

师:喜欢吗?

生:喜欢

师:太阳与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很久以前,古时候的人呀也非常喜欢太阳,那么古人是怎么记录太阳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电脑动画演示)古人就是用这个符号来记录的,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便于书写,就把这弯曲的笔画写成这样这样的字了。(电脑动画演示“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字,这一课还有几个生字也是从图形变化来的,你们想不想看一看?打开课本54页,看看这些生字是怎样变化来的?

就这样,多媒体使枯燥的生字教学生动化、趣味化了。它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而且对生字的音、形、义也真正达到了心领神会。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低年级学生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在实际教学中,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活动过程,也是一个教学信息不断传输与反馈的有序循环过程。它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和教材的要求,发挥网络媒体的功能,对教学信息不断进行调控使学生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适时给予指导与点拨,提供个性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例如:教学《春晓》这首古诗: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小的动画片,想看吗?老师现在就给你们播放!

(放课件,描述:一个春天的早晨,天空下着蒙蒙的细雨,被风雨打落的花瓣像一群翩翩起舞的花蝴蝶纷纷飘落下来。在一个绿色的大森林里,有一只可爱的小熊,瞧,他睡得多香啊。他一定是在做一个甜美的梦吧,要不然怎么连天亮了都不知道呢?)

师:看到这儿老师突然想起了一首特别好听的诗,猜猜什么诗?

生:《春晓》。

师:你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到了。老师想到的正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这首《春晓》呢,老师还知道咱们班好多聪明的小朋友早已经会背这首诗了。让我们看着动画一块儿背背吧!

(生背诗,电脑跟随一句一句书写《春晓》)

画面精美,富有童话意境的电脑动画课件,把学生带入细雨纷飞,落花飘飘的江南之春,为学生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很好的基础。

可见,加强多媒体教学,运用画面、音乐等媒介将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变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审美形象,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拼音、识字、古诗”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有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有助于学生的对所学内容的正确理解、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当前,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那鲜活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恰到好处的色彩运用,确实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难忘的印象,有时甚至能起到“以一抵十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在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教师应尽量摆脱“我讲你听”的束缚,把电教现代化手段的应用从为教师的“教”服务,转化为为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服务

例如:教学音节“cha”:

(1)电脑出示“a”

(2)再出示小女孩推着卡片“ch”,告诉学生一个声母“ch”和一个韵母“a”碰到一起可以拼出一个音节“cha”。

(3)课件演示动画效果。小女孩推卡片“ch”变成音节“cha”。

告诉学生在拼读时,声母“ch”要翘舌,单韵母“a”要读得响亮些。把“ch”和“a”快速连读成音节。借助“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不留空”的要领帮助学生掌握拼读音节的方法。这一动画形式的直观演示,使学生很轻松地记住了这一拼读规则。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在语文教学中用现代技术,要紧扣优化教育教学目标这一中心,兼顾协调好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之间,教学媒体与学生认知规律之间,教材的支撑作用与媒体的辅助性之间,有效服务于语文教学。在实际应用中用好、用活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学手段、方法、内容的重大变革,加快了教育信息化进程。巧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能使课本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声画并茂,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抽象的、遥远的或未知的事物,促使学生更好的感悟课文内容,使语文教学得以优化,对于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摘 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教材、一本教案来“打天下”,主要采用讲、练结合,容易忽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开创课堂教学新模式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新热点,正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等。在这种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来辅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笔者就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老师,首要任务是要让你所教的学生喜欢你所教的这门学科。语文作为人文化极强的一门学科,更是如此。因为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必定能专注于学习,汲取知识的效率也将大大提高。而要维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相对于传统教学的单纯的语言讲述,多媒体从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感觉等,所展现的色彩鲜艳、音色悦耳、画面活泼的视频、音频、图画、动画等,使学生仿如亲临其境,亲历其事,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无疑更能调动、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它所创设情境的真实性、形象性、趣味性是其它媒体与手段无法媲美的。

在教学《民族英雄戚继光》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戚继光抗倭》的影片。屏幕上显示出戚继光指挥军队大败倭寇的片断。播放完后,学生很想知道:戚继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就接着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问题:“戚继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很快就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现精讲,突破重难点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所以,他要求我们老师要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并且要求学生在学习、运用知识时有所发现,使他们在这种发现时感到自己的进步,但是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仅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学习兴趣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因为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情境生动、真实,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能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容易触发学生的想象,达到突破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的作用。

在教学《麻雀》一文,理解“母爱的伟大”时,我运用动态多媒体课件展示出:一只老麻雀为了救自己的幼儿,奋不顾身的从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上飞落下来,并嘶哑的尖叫着且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用身体掩护着幼儿,和猎狗进行一场搏斗,但猎狗被它吓退了„„此时,学生感触万分,“无声胜有声”,不用老师讲解学生已明白这就是世间伟大的、无私的母爱之情。

再如教学《小草之歌》一文,理解小草的作用时,有一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他也是运用影片——洪水导致的家毁人亡和满天弥漫的大沙尘暴的自然灾害的两个片断,来说明课文中小草可以击退洪水和锁定沙丘的作用,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这远比教师说得口干舌燥,学生一窍不通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三、诱发思维,培养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世界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能力,通常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它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使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小学语文教学,通过多媒体动静结合,声图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教学《珍珠泉》一课时,课文第三自然段讲到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学生一下子对水泡的形状、变化、颜色、冒出时的声音都感到单调、乏味,学生只是理解文字中的内涵,没能亲身体会到潭底的水泡是如何像珍珠?因此,在教学时,一位老师用课件演示水泡从潭底里慢慢冒出来的过程及动听的旋律。把学生“带到”珍珠泉边,学生仿佛在珍珠泉边的境界当中,脑海里突然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珍珠泉里的水泡像珍珠一样美丽!这位老师就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从潭底里冒出来的水泡,写出自己所看到的和听到的感受。学生想象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学生通过观看课件能想象出珍珠泉别样的景色。这样,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四、丰富内容,拓展知识

想学好语文,积累是关键。教材只供于教师教学的凭借,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本领,引导他们学会去阅读课外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掌握一些有关的课外知识。但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方法却无法达到这种境地,尤其是在农村小学,阅读面狭窄,只有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一定时间内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仓库。

在教学《民族英雄戚继光》一文最后一个环节——拓展时,我让学生观看了有关戚继光一生简介的短片。从短片中学生了解到了:戚继光是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民族英雄、军事家、武术家。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等,主张练兵之要在先练将,强调将官必须进行德、才、识、艺修养,倡办武庠(军校),从实践中锻炼、造就精通韬略的良将。戚继光戎马一生,抗倭战功卓著。创造了攻防兼宜的“鸳鸯阵”战术,以十一人为一队,配以盾、矛、枪、狼筅、刀等长短兵器,因敌因地变换队形,灵活巧妙地打击倭寇。镇守蓟州,修城筑堡,分路设防,有力地抵御蒙古骑兵。他带领的军队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被誉 为“戚家军”,等等。使学生了解到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更多的课外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再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时,我利用多媒体信息平台,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森林破坏情况,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学生对课外知识也很感兴趣,认真地看各种有关环境的信息,对如何保护环境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总之,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发挥其最大的辅助功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创造了更加广阔的拓展空间,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乐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有效地培养创造性人才,符合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2002年4月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3、渤油三小 覃锦丽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用信息技术》

4、儋州市新州镇中心学校 吴加柱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

5、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 高琴花《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红叶电教杯”成都市第十二届优秀现代教学技术成果评选活动获奖作品

摘要: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可以增强学习兴趣,丰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可以帮助学生“立体”识字、读帖写字;阅读时深入理解,激发想象,丰富情感,拓展思维;习作时再现生活情景,提高修改效率;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实现共享。关键词: 小学 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文莉 成都师范银都小学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一)信息技术的涵义

信息,通常是指通过各种方式传播的,能够体现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消息、情报和通知。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来看,信息包括以下两个基本含义: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文字、影响、图形、动画等);二是经过科学收集、存储、分类、检测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这一定义的内涵包括:(1)手段。即各种信息媒体,如印刷体、电子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是一种物化形态的技术;(2)方法。即运用信息媒体对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方法,是一种智能形态的技术。(彭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二)信息技术下与语文教学课程的整合

1、信息技术下与语文教学课程的整合的涵义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指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语文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语文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2、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意义(1)增强学习兴趣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信息技术以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直观、形象、动态的方式呈现教学信息,学生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丰富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以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增强了教学中的交互性,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更高。

(3)提高学习效率 ①创新语文学习的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信息的处理与应用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检索文献信息和积累文献资料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语文学习软件,自主进行查阅、阅读、练习、评价等一系列语文学习活动,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技术,达成资源共享,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综合能力。通过网络或软件,学生可以查阅与课文相关的历史、地理、生物、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领域的信息,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生成综合性的“立体”认识,或产生新的信息。

② 创新语文基本技能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识字和用字的能力。学生在中我各种媒体的基础上,尤其是学会使用计算机识字教学软件,可以查看生字的笔画、笔顺、部首、间架结构、正确读音和汉字的意思,同时进行听、说、读、写、打字的训练,通过人机交互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检查和自我提高。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高效率地阅读和检索大量信息资料的能力。如通过网络进行课外阅读检索、阅读电子读物。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在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写文章,并借助计算机检查错别字、语法错误等,提高习作与修改的效率。学生还可以使用符号、图象、声音或三维动画等各种形式创作“立体”的习作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远程书面聊天、有声聊天、可视有声聊天,为学生口语交际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③提高学生观察、想像、思维的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大千世界,万物生长。语文教学中涉及的事物,学生在生活常常不曾见过或很少仔细观察过。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展现事物形态或活动情景,便于学生观察、发现。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想像的能力。小学生的想像力是随着表象的积累而不断发展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形象地展现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境。学生可以根据画面丰富想像,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从而丰富语感。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的运用

(一)信息技术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的运用

1、帮助“立体”识字

目前,许多识字软件都为“立体”的识字菜单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当地点击相关部分,进行生字的读音、字形、字义的教学。

如北师大教材二年级上《丁丁冬冬学识字

(二)》“头部”教学课例。

环节1:课件展示娃娃头部,学生观察部位,说名称;教师或学生点击相关部位,出现词语。

[借助信息技术,将词语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使文字符号化为表象。] 环节2:课件展示娃娃头部,学生看部位,认识词语;读音错误时,教师或学生点击词语,出现音节,学生自主拼读正音。

[借助信息技术,巩固识字,并自主正音。] 环节3:课件展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读词语,并想办法记忆生字;遇到容易写错的字时,教师或学生点击生字,出现放大的生字。如“鼻子”的“鼻”。

[借助信息技术,巩固识字,观察容易写错的字。]

2、帮助读帖写字

写字一直是识字教学中的难点,学生读帖的指导常常不到位。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学会读帖,把汉字写规范、工整,感受汉字的美。

如北师大教材二年级上《丁丁冬冬学识字

(二)》“头部”教学课例。

环节4:课件展示课后字帖,学生观察提出难写字;教师或学生点击相关字,放大田字格,学生观察汉字间架结构,观察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观察动态的笔顺笔画,发现书写规律;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通过实物、展示平台放大学生作业,指导学生评价、改进。

[借助信息技术,巩固识字,指导读帖:分析间架结构,观察偏旁在田字格里的合理位置,发现笔顺规则,通过作业评价落实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二)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深入理解

课文包罗万象,所描写的内容有许多与本地生活相差甚远,小学生难于理解。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再现实际场景,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词句,化抽象的文字符号为具体的生活情景,丰富学生的语感。

如北师大教材二年级下《我有一盒彩笔》词语教学课例。(执教:廖英)环节1:学生读准、读通课文后,教师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

环节2:学生观看课件展示的图画,再浏览课文,猜猜画面描绘的是课文中的哪个词语。

[借助信息技术,再现生活情景,将表象与文字联系起来。词语不再是抽象的文字符号,而化为了生活具体的场景。] 环节3:多媒体展示的画面中出现相应的词语“连绵起伏、插入云天”;学生看画面想像,有感情地朗读词语;用词语说一句话,描述画面的情景。

[借助信息技术,理解词语意思,并灵活运用词语练习说话。将词语的音、形、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理解词语的丰富含义。]

2、激发想像

文学作品富含想像,有些是作者独特的感受,而在生活中并不存在。信息技术可以模拟想像的情景,引发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激发更丰富的想像。

课例 人教版一年级《四个太阳》一课教学

环节1:学生读准、读通课文;多媒体展示1自然段描写的情景“夏天的天空挂着绿绿的太阳,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学生观察图画,想像、体会在绿色的太阳下,“清凉”的感觉,体会作者因独特的感觉而引发的奇特的想像;有感情地朗读1自然段。

[借助多媒体,展现作者想像的情景,帮助学生想像文字描述的情景。] 环节2:学完课文后,学生想像太阳是什么颜色的,仿写一段话;实物展示平台展示学生作品,教师指导评价、改进。

[借助多媒体,展示学生想像的情景,激发学生更丰富的想像。]

3、丰富情感

小学生生活阅历、阅历很浅,因此对课文表达的情感体会不够深入。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特别是视频、音乐的综合运用,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情感积累,丰富对语言文字情感的体验。

如北师大教材二年级下《我有一盒彩笔》“饥饿”一词教学。(执教:廖英)

环节1:多媒体展示新闻照片——1994年苏丹大饥荒时的一个情景,并播放马思耐的《沉思曲》。凄婉的音乐,叩击灵魂的惨状,令人潸然泪下。

[借助多媒体,音乐、画面、文字、教师讲述想结合,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饥饿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体会饥饿的痛苦,激发学生的同情。] 环节2:看画面,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小节。

[借助多媒体,音乐、画面、朗读有机结合,丰富朗读的情感,培养语感。] 环节3:多媒体展示句式,学生分小组创作诗歌。

[借助多媒体,抓住学生情感迸发的契机,激发创作热情,将情感融于字里行间。]

4、拓展思维

课文承载的信息量有限,学生的理解、体会等受到局限。网络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查阅相关信息,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深入学习课文。

(三)信息技术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1、再现生活情景

1-2年级学生在写话学习起步阶段,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展现生活场景,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描写事物。

2、提高修改效率

按课标要求,3-4年级学生有条件应学会键盘打字。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可与计算机教师合作,指导学生运用多媒体写文章、修改。语文教师应借助大屏幕或网络教室的交互机,借助计算机错别字、语法检索功能,指导学生快速修改习作;还可以借助网络教室的交互机,指导学生交换习作,相互修改。

(四)信息技术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

语文综合性学习,其核心是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从探究——研究,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语文教师应与其他学科教师密切合作,形成教学群体,指导学生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高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1、收集信息

在确定研究选题后,需要大量的信息调查,咨询、实地调查等费时费工,并且所收集的信息十分有限,不利于研究的深入。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网络技术大量查阅信息,收集更为丰富的相关信息。

2、处理信息

收集的信息多而杂乱,用笔摘抄、归纳、整理,效率很低。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筛选、编辑材料,如文字处理、图表统计、影像剪辑等,形成立体的、丰富的信息库。

3、创造信息

撰写研究报告时,在信息库的基础上,插入、修改或重新整理研究成果,提炼研究精髓,生成新的文字、图表、影像等综合性的报告,创造新的信息。

4、实现共享

研究成果可以通过互连网,传输到网上,实现资源共享。

二、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注意事项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已经逐渐普及,但不免产生许多误区。这不但不利于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反而阻碍了语文教学的正常进行。因此,有必要正确认识和使用信息技术。

1、正确定位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只是辅助教学手段。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全面达成计算机课的目标。

2、适时适当

因为信息技术是辅助教学工具,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该用才用,而不是每节课课必须用。在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处,适当运用。

下载浅谈语文教学中怎样运用信息技术[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语文教学中怎样运用信息技术[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中心校 余美庆 摘要: 在新的世纪里,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

    浅谈六年级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浅谈六年级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洋北第三小学 姚建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李红霞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恩玲中学甘肃 兰州 730100)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视听技术和传播科学被应用在语文教学中,成为现代教育的......

    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全文5篇)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和语文进行整合的实践研究过程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也许是一种演示工具,也许是一种交互工具,但最终信息技术将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高级认知工具......

    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课程在新形势下应当注重倡导关注学生的发展,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让......

    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语文教学大全

    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语文教学 漳州华安实验小学 李秀霞 摘要:把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优化了语文教学,提高了学生素质。在信息技术参与下课前预习,教学目标达成快而......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开辟出一些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势必会带来......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精选5篇)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陈欢 张奕艺 【摘要】探索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整合立体教材建设的新路,为新课改开发出一套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学语文教材。本文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