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时间:2019-05-12 22:14: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第一篇: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英语课堂中的话题讨论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书,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学生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成功的教育虽然是多元的,但其前提是受教育者正确道德观的形成。而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道德观,不同职业有不同的道德内涵,但无论哪个时代,也无论何种职业,道德观念必有其共通的地方。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不仅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为学生创设语言交流环境,使之说得出、听得懂,指导学生在获取并掌握语言文化知识及丰富语言材料的同时,围绕主题进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不仅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还要结合教材挖掘深层含义。与此同时,将教材内容的含义外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打通。这样,教师便能更有效地将德育内涵融于教学当中。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重任。有了师德修养,自然教学水平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是相辅相成的。

如何在英语课堂中把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与教材中的德育内涵有机融合?

这是一个范围很大的命题,然而语言是思想、观念及文化的载体,对学习者不可避免地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以下是我觉得自己在英语课堂中的话题讨论这一教学环节中渗透德育的一个案例:

1、思考问题: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2、案例片段描述:我在讲解unit5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 will have a great time.的基本句型 “If„ ,„ will„”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段:

T:If you grow up, what will you do?(如果你长大了,你将会做些什么?)大部分学生谈到长大时,他们说会买房,买车,周游世界„„,他们在谈及这些理想时很少表达对父母和家人的感激之情。那他们会不会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激呢?所以我又顺势问学生:

T:Do you know how old your parents will be when you grow up?(你们知道当你们长大的时候,你们的父母都多大年纪了吗?)What do you usually do for your parents?(你们平日里为父母做些什么?)Have you ever given your parents a present?(你们曾经送过礼物给父母吗?)

学生沉默片刻,我转移话题What will you do for your parents if you grow up?(如果你们长大了,你们将会为父母做些什么呢?)沉

闷的气氛一下子打破了。学生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I will give them some flowers(我将送给他们一些鲜花);I will make my parents happy every day(我将使我的父母快乐每一天);I will buy a big house for them, I will take care of them „(我将给他们买幢大房子,我将照顾他们„„)”

3、教学反思:如今的孩子都觉得自己目前所享受的一切幸福都是父母应该给予的,关于对父母的感恩,大多数学生都很少去思考。之前也很少有学生在父母面前表达子女的孝心。设计话题“What will you do for your parents if you grow up?(如果你们长大了,你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通过有效的方法,教育学生关心并感恩长辈,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营造一种爱的氛围。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创造气氛陶冶学生,让教材中所展示出来的鲜明、真实、感人的形象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式进行有效的学习,设计一些与课堂讨论有关的问题,以便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对生活有所感悟,能换位思考,同情理解他人,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例如,我在讲Unit2 What should I do?,讲到句型“„ should do„”时,通过结合当前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如“Many people in the earthquake don’t have enough houses to live in(震区的许多人没有足够的房子住);there is too much pollution around us(我们周围的环境污染很严重);there is an old man on the road who lost his way(路上的一位老人迷路了);many kids in the poor countries can’t get an education(许多贫穷地方的孩子上不起学)„„”,布置学生用英语给他人提出意见或想办法帮助他人度过难关,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达到学以致用,又增强了学生的同情心,让他们学会关心帮助遇到困难的人,关注环境问题增强环保意识等等。我还注意学生在发言中的语言知识的运用是否准确,以话题讨论的方式一方面激发学生作更深层次更有创意的思考,另一方面可以无形的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使学生逐步增加自信,理解别人的观点和看法,进而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在课堂活动中,我认为教师所要把握的是,不要因为只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机械地去训练,以至于肢解了教材内容,也不要因侧重道德教育而虚化了语言的学习。我们应该为语言训练与道德教育找到最佳平衡点,真正做到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训练与道德教育的有机融合。

总之,做为一名英语教师,我要在钻研专业知识的同时,努力掌握和提高德育知识,把德育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的始终,因为中学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是个“度”的把握问题,不可能一蹴而成,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争取在英语教学与德育渗透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参评

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英语课堂中的话题讨论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第二篇:英语教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英语教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孙丽华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教育的本质包含着两个层面,即“教书”“育人”。“教书”“育人”两者同等重要。忽视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是教师的失职。但是很长时间以来,由于课时紧,内容庞杂等原因,我们很容易忽视“育人”,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渗透。因为英语不仅是门学科,更是一门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接受了由之带来的相关的信息。如今是信息社会,琳琅满目的信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促使我们有责,.在教学中深刻挖掘课文中的德育思想,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提问题去思考,提高学生的德育意识。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必要的德育渗透,使静态的书本知识化为解决多变的实际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美熏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道德思维。通过合作互动,不仅发展学生的求同存异的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情感在教师的“润物细无声”中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中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目地。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案例描述:这是一堂阅读课,通过报刊文章的阅读,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由课堂阅读向课外拓展。在大量输入信息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德育渗透,变静态的书本知识为解决多变的实际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阅读Dealing With It,从“奶酪故事”里学习应对变化的智慧和勇气。阅读Teaching him responsibility? 网友“桐柏”打算与即将过18岁生日的儿子签订经济补偿协议。你支持他的做法吗?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从而激发学生对责任感的认识。China goes global是一篇时政新闻,通过对文章的阅读,使学生了解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了解世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政治敏感性。教学片段描述: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读前活动、阅读活动、读后活动三个环节。在阅读Teaching him responsibility?时,我先让学生谈谈他们对桐柏这种做法的认识,引导学生复习他们已具备的词汇,如:responsible,agree with,disagree with,等,以启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们谈到责任的重要性,在阅读文章之后,学生们更责任感的形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它不是一纸协议所能促成的。需要我们的父母理解尊重我们的基础上,自觉去培养。奥巴马访华是目前的热点话题,中美关系又一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我在教学这篇材料前,先在大屏幕上呈现奥巴马的一些照片,然后问学生:Who is this man? What has happened to him? 学生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于是纷纷举手回答:He is Obama.He visited China recently.接着我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阅读:

1)、Why did he visit China?

2)、On which aspect did China influence America?

3)、Is there some trouble China have with America?

学生阅读的欲望在读前活动中被激发出来。我安排了一名学生充当Obama,其余同学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记者,对Obama访华的目的进行采访。在这一活动前,我让扮演 Obama 的学生事先对同学有可能提出的问题作了一些准备。在采访中,一些学生提出了What do you come to China? How do you like China? Since the US didn’t find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do you still think it right to go war with Iraq?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等比较有思想深度的问题,深化了阅读的内容。学生在“采访”过程中开始用幼稚的观点抨击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中美关系,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激发了爱国主义精神。案例反思: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当前英语教育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正是从这理念出发,我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了全班活动、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很自觉地参与到语言学习中来,十分自然地把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结合在一起,把德育渗透到教学当中。因为教材内容都具有教育性的,因此从备课到授课只要精心研究,就可挖掘文中思想内涵与学生学习、生活相联系的题材,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仅仅依靠课堂45分钟的教学过程进行道德思想的渗透是不够的。学生在自主认识过程中,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的情况下,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活动也是必要的,课堂教学中所认识的道理,激发的情绪,最终要转化为道德行为。所以应充分挖掘课外时间,要采取多种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增加学生知识面,多方面、多层次渗透德育,如举行英语朗读、英语小品比赛,唱英语歌,英语角,英语日记等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气氛和多种情景下接受教育与熏陶。

总之,要寓德育于英语教学中,必须凭借教学材料。

第三篇: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外语授课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形成健康的人生观。”笔者从来自课本上的道德教育、利用老师的人格魅力、仔细开展授业解惑和进行多种多样的课下游戏这几个角度分析了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的方法,实现智育与德育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英语教学 德育渗透

陶行知作为近代中国教育界最著名的教育家之一,在教育方面贡献很大。在他在近30年的教育实践中,他十分重视德育的教育和研究,其德育教育理念广泛吸收了中华民族思想精髓,又沐浴了西方实用主义的阳光,始终坚持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加以教育,提出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道德的思想。陶行知先生的德育观有着丰富的含义,与学生的真实生活息息相关,实用价值突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自从我国建国开始,中国的教育理念始终坚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当今时代,关于道德教育的说法层出不穷,陶行知先生的德育理念就像灯塔一样,照亮了当今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

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在教学活动中教会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又是他们修身养性、开拓眼界、拓展想象力、养成互帮互助的习惯、培养独立人格和增加内在修养的过程。所以当授课时,老师不能只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还需注意培养学生的内在修养,将德育贯穿到平时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培养起健全的人格,进一步进行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品格。我认为要在教授外语的同时坚持道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开展: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英语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老师必须要在授课的同时坚持道德观念的传授,这对授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找到宣传道德理念的地方,融合贯通,在完成外语知识教学任务的同时完成对学生道德观的塑造。

在上第一节英语课时,我就对学生说明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我国若想在世界各国中存活下去,除了发展自己国家的文化外,还需要吸收其它国家科技、文化的精华,这就必须要掌握一门外语。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这一点,积极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例如在进行Unit 3 A Day Out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我让学生先去查找资料,然后由他们来介绍中国以及世界各国的名胜。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名胜古迹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世界共享,让学生把爱自己民族的感情升华到对整个世界民族的热爱。在进行Unit 5 Films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学习奥黛丽·赫本的生活背景和她以后的成功,让学生从中认识到只有勤勤恳恳的学习,不断的努力,知道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我国的发展出一份力。类似的事件在英语授课中并不少见,只要老师对授课内容了解的足够充分,总能够找到传授道德观念的地方。在英语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德育,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分析教材,深挖教材,敏锐捕捉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把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加强德育的育人意识,做到寓德育于语言教学之中,这既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相一致的原则,又符合教学的规律。这样,英语教学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而且成为富含德育内容的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充分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进行德育教育

传授道德观念就是在课上传授为人处世的道理,在不知不觉中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要具有敬业精神,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要用自己的爱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爱,从而引伸到对生活的爱。其实,外语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单词和语法,更可称作是走心的对话,潜移默化的道德观念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把自己和学生摆在同样的地位,使学生在没有压迫感和敬畏感的环境中学习,塑造道德观念,人格得以形成。同时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教学中体现的激情和精神面貌等都能够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美育,进一步就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例如,为了上好一堂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我的课堂亲切礼貌,每当上课铃声响,我总是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亲切地和学生打招呼:Good morning/afternoon!Glad to meet you!在叫学生回答时或坐下时,常用“Please”;请学生帮忙时“Excuse me”;学生帮了我或回答时,不忘对他说“Thank you”;学生回答正确时别忘了“Good”、“Great”或“Super”;学生不会回答时用“Don’t worry”来鼓励;叫错了学生名字,说声“Sorry”;有时教师不小心碰掉了学生的东西,主动对学生说Sorry,并帮学生捡起;做练习时会主动问学生:What can I do for you? 在教师的影响下,孩子们主动将这些语言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平时见到老师或同学主动说: Good morning/afternoon!Glad to meet you!放学回家时,他们主动与老师或同学打招呼:Goodbye!See you tomorrow!同学有困难时,会主动说:Can I help you? 事实证明,教师这种温文尔雅、平等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同时对培养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习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们运用这些语言亲切自然,不仅提高了英语学习效率,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懂得了文明礼貌,共同取得智育与德育的进步,真可谓“育德”细无声。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不仅是教授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导师,还充当着重要的道德教育的角色,所以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在热身活动、新内容的呈现、教读、操练以及复习巩固等各个环节都要注意创设恰当的德育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向学生渗透德育。1.精心组织安排课堂教学活动,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和练习形式,同时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如在教学“Go shopping”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句型“CanI help you?I'd like...”,让学生设计“给最爱的人买一份礼物”。在学到Dream Home时,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设计“Our Dream School”,在这些模拟的语言情景的交际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关爱他人、热爱集体的美德。

2.组织丰富的英语课外活动,进行课后德育的延伸拓展。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及教材内容,每周布置一到两篇的阅读作业,通过对这些语言材料的讲解,师生共同来发掘德育渗透点。例如,阅读材料Waitingfor the rabbits(守株待兔),告诉我们No pains,no gains(不劳无获);阅读材料The rabbit and the tortoise(龟兔赛跑),告诉我们Pride goes before a fall(骄傲必败);阅读材料The story of the old man and the mountain(愚公移山),告诉我们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依靠的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任何形式的硬灌、勉强,都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有可能产生消极效应,使学生产生反感。因此空洞、牵强的说教是必须要杜绝的。课堂上,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关注学生的发展,找准机会,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自然渗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

事实证明,当教授小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传授道德观念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这并不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相反这能够让学生学得更有意思,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当今教育理念之中,英语教师要主动探讨道德教育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会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也学会什么是正确的人生价值。传授道德观念关键是要把道德理念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要不断挖掘与教学相关的道德观念,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接受正确道德观的熏陶。通过“随风潜入夜”般的渗透,“润物细无声”般的感染,让学生不知不觉的在学习语言知识地时候树立正确的思想,养成良好的品德。我认为:坚持在传授知识时考虑学生的道德行为,将二者结合,就能够同时实现德育和智育这两方面的教育目的。

第四篇: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未来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作为英语老师,要了解世界潮流的总

势,只有把德育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才能使学生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感受德育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见词就读、听音能写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达到小学教学的目的,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反映素质教育的思想。因此,我在平时教学中,除了授学科知识,也要把德育教育自然地、恰当地融进英语教学中去。

一、结合常规进行德育渗透

英语学科授课时主要使用的语言不是国语而是英语,而且英语课如何进行学科德育?适合时机自然的、潜移默化地进行实施是我的做法。在日常教学中,结合一个个教学常规,培养学生有礼貌、互相关心、谦让的好品质。如在上课前几分钟,师生问好就在无形之中增进了感情,Nice to meet you, boys and girls!Good morning ,class!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等语句使用更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也让学生养成了见面就打招呼的好习惯。在Daily talk中,采用的对话也是很贴近学生生活的,如Is every body here? How are you, today? Do you like green? What do you like best?„„通过回答,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同学的关心,同时也明白了应该关心他人,这就是学科德育的一种方式。

二、创设课堂情景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如果只满足德育知识的传授,蜻蜓点水式的说理,难以保证效果。因此,必须引导小学生将德育知识以情感性或体验性的思维和态度来加以把握,融入自己的热情和激情,让他们深入理解,保证德育渗透的深度。而英语课堂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创设课堂情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理所当然成为加深德育渗透的最有效方法,用真实生活来创设情景为语言能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这种情景的生动性与形象性,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融于生动的情景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以往英语教学枯燥无味的局面,创设的情景越活泼、生动、准确,学生就越能理解所传递的信息,触景生情,激活思维,激发他们思想的欲望。如教小学人教版PEP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Let′s learn 时,monkey, dog, duck, panda, cat, rabbit等,光学这些单词并不难,但如何和学科德育结合起来呢?在这节课中,我采用的是音乐课唱游的形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通过学动物的名称及Act like a„句型,培养起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意识。这种环保意识正好和当今社会呼呈的问题相吻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如使用课件,戴动物头饰让学生扮演动物并学动物的叫声、模仿动物的动作,再设计游戏来落实新句型的教学,使学生能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再通过活动挂图分析、对比,使学生能对保护动物的行为表示赞赏,对有文明行为的小朋友表示喜爱,对不爱护动物、不文明的行为表示不赞赏,并能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从而运用学会的新句型和语言知识培养起正确的道德情感和保护动物、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激发学生主动热爱小动物,并愿意和动物交朋友这种美好的感情和兴趣。总之,这节课通过主动参与、创设情景、对比辨析等策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活动中,培养了正确的道德情感。

三、通过课外活动进行德育透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德育渗透的主渠道,那么富于思想性、娱乐性、竞赛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无疑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把学生的集体活动组织得使他们不把道德行为看作是教师为了实现他的想法而必须进行的一种练习,一种有意安排的活动,所以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注意:一是要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内容,要让学生感觉就是在复习课堂知识,而不是另有目的;二是要保持明确的德与智的结合,要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德行。比如,新年或者有同学过生日,让学生动手做英文贺卡,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的美德以及热爱劳动、珍惜自己和他人劳动成果的美好情操。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培养自己细心认真、爱学习、爱生活的良好品质,提高自己的组织性、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通过鼓励和表扬进行德育渗透

激励和表扬对学生的触动是很大的,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因此我常常用榜样的作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当同学表现好,老师发奖品鼓励时,要求全班都表扬说:Good!Very good。得奖同学就会美滋滋地回答:Thank you, teacher。对于受表扬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鼓励,下次会争取更好,培养了学生兴趣,调动了积极性。对于其他同学来说,这就是榜样,通过表扬学习榜样,勉励自己要向好同学一样。通过鼓励和表扬这种形式,进行了德育渗透。还有我在班中列出一个以“看谁跑得快”为题的得分扣分表,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个更明显的对比,为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自信心,尤其是对于那些基础差、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来说,通过学习榜样,更能激励自己进步。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是教育的中心任务,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我们要牢记我们是育人的责任,抓住每一个有利的时机坚持对学生素质教育,在教学中言传身教,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在课堂内外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寓德育于英语教学之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小学生通过语言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其思想情感,道德品质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第五篇:在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

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教学永远具有强烈的教育性。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热点。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影响和真、善、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呢?我有以下几点尝试:

1、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

在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德育,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在我们的英语教材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本国和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文化礼仪、习俗风貌。这些语言材料的学习,为课堂的德育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Hello!” “Nice to meet you!” “Thank you!”“Sorry.”等礼貌用语,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初接触的内容。我利用学生初学英语时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在学习“When do you usually„„”句型时,当学生们兴致勃勃地用新句型谈论自己的日常生活、作息时间时,我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来认识什么是合理安排时间,从而懂得珍惜时间。这时知识的讲授、学生的交际练习,实际上就已经成为了德育渗透的载体。

2、精心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交际。在教学活动中,我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教学游戏和练习形式,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以学习情趣为主线,贯穿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我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会话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例如,在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和“Would you like„„?”的句型时,我设计在快餐店就餐和家里来了客人时的情景。在学习“What's the weather like?”时,我设计“天气预报发布会”。在学习“How much is it?”时我布置“小商店”。在学习“What's wrong with you?”这个交际用语时,我设计病人在医院看病的情景。在这些模拟的语言情景的交际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在学习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往。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互助友爱,文明礼貌等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形成,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在整个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引导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的驱使下,学生会忘却羞涩,积极向上,努力合作,此时德育便融汇其中。

3、教师要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响学生。英语课堂教学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而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潜能的开发,社会交际能力的早期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并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爱护与鼓励,使他们在爱的沐浴中逐步发展。

德育教育重在渗透。德育的渗透在于自然地与知识溶于一体。作为英语教师,我要继续实践和探索,更好地发挥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下载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 马秀云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指......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07 思政 魏纯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即对学生进行德育,这里把传道放在首位,表明了我国古代社会把道德教育作为教师的第一职责。......

    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 因此在中专英语教学过程中......

    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样不仅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用积极和乐观的态度去接受美的事物,陶冶......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本站推荐]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往往对自己缺乏自信心。据此,教师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都应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对学生给予鼓励夸奖,培养学生的......

    德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2008-8-7收藏【大 中 小】 德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熊浩霖 德育的实质是育德,是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它的任务就是有目的、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塑造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大全]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往往对自己缺乏自信心。据此,教师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都应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对学生给予鼓励夸奖,培养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