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20-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学本科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学本科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混龄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报考专业:教育学 主考院校:内蒙古师范大学 姓 名:莫日根 准考证号:120103201979 指导老师:特古斯
混龄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内容提要】:在幼儿园混龄编班现象出现在采用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班级中,混龄教育也越来越多得被人们所熟悉。对于混龄教育者的素质要求面临者多元目标的挑战,本文就混龄教师的素质要求,需要重新塑造,摒弃所有教育的偏见、混龄教育迫使教师提高环境创设的能力、混龄教育对教师的教育机智提出更高要求,等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混龄教育、教师素质
一、关于幼儿园的混龄教育
我国幼儿园的编班形式一直是严格地以年龄为依据的,这与我国长期以来大一统的学校课程体系是相一致的。以年龄特征为依据的目标评价,所导向的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是集体教学,因而,同龄编班是教育得以顺利和成功的保证。尽管也存在着少数混龄编班的情况,那都是由于园舍规模、入园人数等的限制不得以而为之。
个别采用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幼儿园,由于其课程的需要,也采用了混龄编班,但在我国教育背景下的蒙台梭利式混龄班中,除了个别化操作活动以外,还不得不辅之以同龄分组教学,以求年龄目标的达成。
在此,我们很想知道的是,幼儿园混龄编班教育的价值究竟何在?近年来在德国慕尼黑国家学前教育研究所的研究项目中,赫然呈现出一项混龄教育的国际合作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在于,传统的混龄教育年龄跨度小,仅仅局限于3岁之前的混龄和3~6岁的混龄,现在他们正在研究的是年龄跨度更大的混龄教育模式。
目前,上海市一所幼儿园在历经多年的试验以后,向我们展示了全方位混龄的教育模式,幼儿全部混龄编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全部混龄活动。在对其进行初步的考察以后,我们看到的是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又一成果,它提示给我们一条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混龄教育模式存在的必要和可能是与我国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密切相关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不少启示。
二、混龄教育与教师的素质
混龄教育是在整个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它的组织和实施,不仅要依据现代教育的理念来改变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更重要的是改变教师的观念和行为,这种改变不是一般的学习和培训所能实现的,而只有在面对问题、反思教育行为的改革实践中,才能把握真理改善行为,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混龄教育使教师面临着多元目标的挑战
在混龄教育中,每个教师都同时面对了不同年龄的孩子,孩子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大使教师的教育行为无法依据单一的发展目标和指导原则。如果说,在同龄教育中教师对个体差异的关注和因材施教的行为,需要一定的能力并付出努力的话,那么在混龄教育中则会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为。因为在混龄的教育背景中,教师无时不处在一个对象的比较中,孩子的行为随时呈现给你的是差异,面对同一个区角、同一种材料,教师看到的是行为迥异的玩法和玩法背后蕴涵着的发展水平、发展特点的区别,当教师用不同年龄段的发展目标来观察和指导孩子时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远比三个年龄的发展目标要复杂得多,年龄与目标的对应远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简单,教师的观察随时会激起大脑的思考:是年龄差异?是个性差异?是同龄中发展水平差异?是异龄组合的差异?久而久之,混龄教育中的教师不自觉地从孩子那里学会了在比较中观察、在观察中分析的能力。
1.对孩子的基本情况的把握
对于混龄班教师来说,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详细地了解本班孩子的年龄、家庭状况、能力、以前的学习生活习惯及孩子的年龄特点等,要对本班所有孩子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选择分组教学时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分组及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在混龄教学中应该提倡按孩子的能力分组而不是按其年龄来严格的分组,要灵活教学,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混龄教育的优势。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也要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知道面对什么孩子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去对待,而不能一刀切,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所以在混龄教育中对老师的要求还是比较多的,老师既要摸清孩子的心里状况及禀性,还要灵活掌握并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待不同的孩子,所以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非常重要。一般在幼儿园的混龄班中有3—6的幼儿,所有大、中、小班年龄段的孩子都有,怎样去面对不同年龄段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年龄特征,这都要求老师对混龄教育有很好的把握。
2.面对活泼复杂的工作
一般情况下从表面上对混龄班老师的要求不多,尽量避免干涉孩子,留给孩子自己去活动。但是如果将教具一并考虑进来,如何将种类繁多的项目依照孩子的能力来计划,安排教学顺序与细节,老师的工作就活泼、复杂多了。并不是混龄班老师较较被动,传统老师较主动;事实上所有我们提到的工作,混龄班老师要花很多时间准备。之后老师的休闲与被动,是成功的表征,表示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混龄教师需要重新塑造,摒弃所有教育的偏见
一个普通的老师不能立刻成为混龄教育老师,他需要重新塑造,摒弃所有教育的偏见。第一步是预备想象力,不把幼稚的小孩当小孩,事实上就是对孩子有信心,孩子终究会借助工作表现显露其本性。即使有各种偏差行为的孩子来到他面前,都不动摇其信心;他眼中的孩子具有不同的精神特质,他相信一定会看到孩子因受工作的趣味吸引,最终展现其本质,他等待孩子发出专注投入工作的讯息。
这个发展过程约有三个阶段:
1.作为学习环境的管理者与维护者,老师应专心做好他的工作,不必在意孩子的问题与困难,要相信环境必能使他痊愈。环境的吸引力,会使孩子的意志坚定。给孩子陈列的学具,要经常保持美观、明亮、完好无缺,带给孩子新鲜感;身为教学资源之一,老师本身也应富有吸引力,最后端庄,衣着体面并装扮整洁;经常保持愉快心情,态度亲切又优雅。
2.在第二阶段,老师要开始处理尚未步入轨道的孩子 ——心思散漫、四处游荡、无法专注于任何事物。老师要善于诱导,可以使用各种技巧来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可以给他做一些虽不喜欢、也不讨厌的工作,刚开始会有一点不高兴,因为他的游荡被老师止住了,可是那对发展也无益处。所以建议他做工作,是高明的、十分必要的策略。3.通常先借助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工作让孩子产生兴趣,老师就要退到后面去,绝对避免干扰。有时还是难免犯错,例如经过一个原来很调皮,现在专心工作的孩子,特地去鼓励他一下,说:“很好!”这种好意的赞美,也会赞成破坏,孩子可能好几个星期不再碰那个工作。如果孩子碰到困难,老师不必直接告诉他如何解决问题,否则孩子会失去兴趣。因为重点是克服困难,而不是把工作做完而已。一个搬着重物的孩子并不想要人帮助,对他来说,老师一直看着他,就会使他停止工作。只要孩子专注于工作,老师就不要理会他。至少不要让他觉得老师总是在关注他。甚至当两个孩子争着要同样的东西,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除非他们来找老师。
(三)混龄教育迫使教师提高环境创设的能力
那种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局限于教案,在规定的时间面向全体呈现的集体教学在混龄教育中是很难实施的,而在混龄班用大量时间去组织同龄分组的集体教学也是不现实的(何况在幼儿园,这种面向集体的教学形式其积极效应是有限的)。所以,创设环境,投放材料,将教育目标隐含在环境中,将教育内容客体化,通过让孩子与环境的互动实现教育目标,就显得格外重要。对混龄教育中的老师来说,环境创设的难度就表现在如何通过幼儿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互动,实现多种层次的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创设一个弹性化的环境是关键。当教师用最简单的想法即投放三个年龄目标的材料时,她们发现,孩子们并不完全按照自己的年龄来选择老师认为的合适材料,这里就引起了几种思考:一是小年龄能按操作要求玩为大年龄安排的材料,大年龄也会按照为小年龄安排的操作规范选择小年龄的材料,这说明原来老师制定的年龄目标并非完全符合年龄特点,同时也表明同龄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也很大;二是当孩子在选择为高一层次或低一层次的年龄安排的材料时,也会改变操作的规范,不同年龄的孩子都是根据自己的能力提高或降低老师所预设的操作规则,这说明,在预设材料的操作难度时不能只是依据年龄差距而应主要依据行为的水平层次;三是材料的结构化程度不同对孩子的选择也会产生影响,比如选择高结构化的材料(玩法是有规则的)会有年龄上的差异,而选择低结构化的材料(多功能的)没有年龄上的差异,但有操作水平上的差异。这样一些发现和思考,对教师创设环境的自觉性和有效性大有助益,环境创设的弹性化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老师的自觉意识和能力体现。
(四)混龄教育对教师的教育机智提出更高要求
在混龄教育中年龄的差异和同龄之间的个体差异是交织在一起的,而且不同的异龄组合在不同的教育背景中,其表现形式和发展价值是不同的,所以教师不仅需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还要即时判断和分析行为的发展意义,从而采取有效的应答和指导策略。比如在分散自由的操作活动中,教师介入的适时性就需要依据孩子是个别的、同龄互动的还是某种异龄组合的,来考虑介入的时机和方法;在组织集体交流和讨论时,教师的提问就既要考虑如何挑战年长儿童的思维,又同时形成异龄之间合适的距离;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必须注意通过分组保证同龄之间的合作和异龄之间的互补;可见,混龄教育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一种挑战和培养,在这里,教师的教育机智和指导策略是应着孩子发展需要的多样化而逐步形成的。
三、结语
混龄教育者必须透视童年之秘,要比传统老师更深入了解孩子,不只是孩子生活的表象。了解孩子的秘密,使老师对孩子有深层的爱,也许是第一次体验真正的爱。但是老师不是孩子的仆人,要替他清洗、穿衣、喂食。孩子必须学着自己做这些事,以使自己独立。我们必须帮助孩子为自己行动、自己做决定、自己思考,这是为心灵服务的艺术。当老师看到孩子真正心灵的展现而感到快乐,他对孩子的信心不会落空。混龄教育对学前教育工作者是个很大的挑战,对于优秀的混龄教育者来说,在手段和经验都不成熟的中国,对他们的素质要求看似简单但是真正能做到、做好是很难的。从事混龄教育的工作者要比普通的幼儿教育者付出更多的辛苦与努力,看似简单,操作却难,需要更多的摸索时间与经验,但如果能达到混龄教师的素质要求,对与教师本身来说是一生受益。
第二篇:最新高等教育音乐教育学自学考试试题
最新高等教育音乐教育学自学
考试试题(绝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20世纪匈牙利有一位音乐教育家创立了()。
A.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B.夸美纽斯
C.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 D.才能教育
2.日本的音乐教育家铃木镇─创立了()。
A.体态律动教学法 B.才能教育
C.节奏教学法 D.综合音乐教育
3.()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为课程目标服务的,它与课程目标密切相关,既是对老师“教什么”的规范,又是对学生“学什么”的规范,同时也是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和指南。
A.教学大纲 B.课程计划
C.课程内容 D.教学任务
4.()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科学内容,使学生达到的培养目标。它受国家为基础教育规定的教育目标的制约,是总的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育总目标的保证。
A.课程标准 B.课程目标
C.课程计划 D.课程内容
5.实验教材的结构特点之一是()代替知识结构。
A.单元结构 B.知识结构
C.人文结构 D.课程结构
6.()是以传递教学信息为最终目的的媒体。
A.多媒体 B.多媒体技术
C.网络信息 D.教学媒体
7.音乐()是音乐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
A.教学内容 B.教学计划
C.教学目标 D.教学大纲
8.主动吸收教学模式于()起源于意大利的蒙面核利教学法。
A.19世纪中叶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 D.20世纪中叶
9.基础音乐教育是以()为核心的教育。
A.审美教育 B.情感教育
C.培养人 D.人的发展
10.音乐是声音艺术,音乐教学的基本手段是()。
A.歌唱 B.聆听
C.欣赏 D.表演
11.()年,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贯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确立了美育在国家教育方针中的地位。
A.1985 B.1986
C.1983 D.1988
12.国际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的趋势和突出的特点是()。
A.审美教育 B.人的发展
C.情感教育 D.思想教育
13.开创音乐心理学独立学科的音乐理论家是()。
A.卡尔·西肖尔 B.洛威尔·梅森
C.菲利普·海登 D.梅布尔·格连
14.()年,美国政府颁布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A.1992 B.1993
C.1994 D.1995
15.1994年,()等中央领导同志发表了关于加强艺术学校教育和高中应该开设音乐课的重要指示。
A.江泽民、李瑞环 B.江泽民、李岚清
C.江泽民、朱镕基 D.江泽民、李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______年6月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在开幕式上的讲话重新明确了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2.20世纪德国有一位音乐教育家创立了_________。
3.对音乐教育本质认识的两种价值观是_______、_________。
4.音乐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包括: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曲调美、伴奏美、_______。
5._________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其基本理念是指导音乐新课程实施的理论基础,对于改变音乐教学方式和音乐学习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实验教材的理念是,体现以审美为核心,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音乐教学设计的展开阶段包括:发现探究、实践操作、_______、________。
8.音乐教学设计的结束阶段包括_________、________。
9.音乐教学有三个不同纬度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_______、________。
10.目前我国教学评价的一段特征中的评价方法_____。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教学策略
2.舞蹈
3.多媒体技术
4.教学领域
5.音乐教学内容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音乐教学方法有哪些审美原则?
2.简述实验教材结构特点。
3.音乐教学评价有哪些特点?
4.音乐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专业素养?
5.重视体验的过程性在具体教学中应注意的原则有哪些?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音乐教学实践谈谈表现领域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
2.结合音乐教学实践谈谈新课程对音乐教师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六、案例题(共10分)
根据以下的描述你是如何处理这个事件的。
一位女教师上《小青蛙你唱吧》这一课,她事先准备的几幅画面用投影仪打出,帮助学生了解歌曲的情景,但投影仪发生故障无法使用。
第三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题目: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成绩: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白城师范学院本科二学历 毕业设计(论文)准考证号:251412100012 学生姓名:王秋实 二学历专业:汉语言文学 院系:数学系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年级:09级2班 联系电话:***2013年 3 月 5 日
第四篇: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学》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教育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学校教育中的教材、环境布臵、教师风范等是()A.教育影响
B.教育物质资源 C.教育内容
D.教育途径 2.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A.教育制度现代化
B.教育手段现代化 C.教育方法现代化
D.教育观念现代化
3.学前教育目标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施行促进其身心发展教育是()A.工业社会初期
B.工业社会 C.现代社会初期
D.现代社会
4.学前教育阶段可分为新生儿期、乳儿期、婴儿期和幼儿期,这表明个体发展具有()A.规律性
B.个别差异 C.阶段性
D.社会性
5.头大、躯干长,四肢矮小,胸廓的前后和左右几乎相等的是()A.初生儿
B.周岁儿 C.2岁儿童
D.2岁半儿童 6.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三优工程”是指()A.优产、优生、优育
B.优生、优育、优教 C.优产、优生、优教
D.优生、优护、优教 7.导致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性基础是()A.后天环境
B.教育 C.遗传素质
D.自然环境 8.一般学者认为,儿童早期最发达的感觉是()A.味觉
B.触摸觉 C.视觉
D.听觉
9.儿童高级神经系统生理机能方面存在不同的类型特征,并进而影响到智力和认知活动,这种影响是()A.后天环境
B.教育 C.遗传素质
D.自然环境 10.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是()A.福禄贝尔
B.夸美纽斯 C.卢梭
D.洛克 11.被誉为我国“幼儿教育之父”的是()A.陶行知
B.张雪门 C.张宗麟
D.陈鹤琴
12.教师在布臵活动区域时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这是活动区之间的()A.界限性
B.相容性 C.转换性
D.规则性
13.1965年,政府颁布“提前开端计划”的国家是()A.日本
B.澳大利亚 C.美国
D.法国
14.以模仿动作为满足,这种角色游戏的特点表现在()A.3岁前儿童
B.4岁儿童 C.5岁儿童
D.6岁儿童
15.角色游戏中幼儿从独自游戏发展为平行游戏,主要反映了幼儿()A.认识发展水平
B.社会性发展水平C.情感发展水平
D.身体发展水平16.发展适宜性的含义有个体适宜性与()A.目标适宜性
B.方法适宜性 C.年龄适宜性
D.课程适宜性
17.在教育实践中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这是学前教育的()A.保教结合原则
B.独立性原则 C.综合性原则
D.启蒙性原则
18.在美工、音乐、体育教学中进行示范动作教学的方法是()A.故事法
B.移情法 C.示范法
D.发泄法 19.最常见的语言法有两种,它们是()A.故事法和说服法
B.谈话法和讨论法 C.故事法和讨论法
D.故事法和讲解法
20.让幼儿分析讨论和角色扮演“如果你是一位老人,在生活中有很多不方便,你的心情会怎么样?”这是移情训练的()A.认知提示
B.情绪追忆 C.情感换位
D.巩固深化
21.教师采用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供儿童直接模仿和学习的方法()A.语言法
B.范例法 C.参观法
D.讨论法
22.教师让违反游戏规则的儿童停玩一次,这是()A.自然后果惩罚
B.剥夺性惩罚 C.生理性惩罚
D.体罚
23.家庭作为一个生产单位和消费单位,发挥生产和消费作用,这是家庭的()A.休息娱乐功能
B.教育功能 C.繁衍后代功能
D.经济功能 24.家庭规范及家庭的完整性是指()A.家庭气氛
B.家庭结构 C.家庭经济
D.家庭文化
25.对教师有很强烈的依恋感情,思维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的是()A.3—4岁
B.4—5岁 C.5—6岁
D.6—7岁
26.在托儿所,孩子的大小便问题对孩子来讲是()A.非常细小的事
B.无足轻重的事 C.一般的事
D.至关重要的事
27.小班幼儿刚入园时,跳着脚对着门嚎啕大哭,这属于分离焦虑的()A.反抗阶段
B.失望阶段 C.超脱阶段
D.平稳阶段
28.家长亲自到园所主持一些教学活动或参与一些教学活动,这是()A.园所内参与
B.园所外参与 C.亲子互动
D.亲子活动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29.受教育者 30.儿童发展 31.恩物 32.情商 33.托儿所 34.常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35.简述我国农村发达地区的社区学前教育形式。36.简述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37.简述混合班的教育特点。
38.简述纠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教育要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39.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举例说明实施鼓励法应注意的问题。40.结合实际,举例论述游戏如何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41.举例论述如何进行入学教育。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教育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C
2、D
3、B
4、C
5、A
6、B
7、C
8、C
9、C
10、A
11、D
12、B
13、C
14、A
15、B
16、C
17、D
18、C
19、C 20、C
21、B
22、B
23、D
24、B
25、A
26、D
27、A
28、A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29、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1分),是接受教育的人(1分)。
30、儿童发展:就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1分)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1分)。
31、恩物:是福禄贝尔(1分)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1分)。
32、情商:由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1分)提出,用来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感特征(1分)。
33、托儿所:是3岁前(1分)儿童集体保教机构(1分)。
34、常规:指幼儿的行为常规。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1分)有顺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1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35.简述我国农村发达地区的社区学前教育形式。儿童乐园与玩具图书馆(2分)儿童教育电视节目(1分)科学育儿宣传栏(1分)家长学校(1分)
建立优生、优育辅导站(1分)36.简述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爱心 观察力 沟通能力
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 科研能力 写作能力 自学能力
意外事故的急救和处理能力
(以上答出6点为满分,少一点扣1分)37.简述混合班的教育特点。科学安排一日生活作息表;(2分)
分层分组教育,促进原有水平的提高;(2分)发挥混龄优势,让儿童教育儿童。92分)38.简述纠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教育要点。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1分)
提供充足的材料生疏空间,避免攻击的产生(2分)提供合作的榜样;(1分)
帮助幼儿转移情绪,给幼儿提供宣泄的机会;(1分)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避免无谓等待的环节(1分)和时间,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中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39.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举例说明实施鼓励法应注意的问题。(1)正确选择所要表扬鼓励的行为;(2)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表扬鼓励;
(3)表扬鼓励要具体明确,突出表现或具体进步。(以上3点为6分,举例论述6分)
40.结合实际,举例论述游戏如何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1)在游戏中儿童可以潜移默化地学到许多知识;(2)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3)游戏能够激发儿童创造力和思考力。(以上3点为6分,举例论述6分)41.举例论述如何进行入学教育。(1)培养人学意识;(2)培养社会适应能力;(3)培养学习适应能力(4)培养生活适应能力。
(以上4点为4分,举例论述为8分)
第五篇:最全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学(含答案)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学
(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代表作是(B)A.《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C.《普通教育学》
2.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C)A.梅伊曼 C.杜威 A.宗教性 C.普及性
4.我国首次颁布“六三三”学制是在(D)A.1902年 C.1911年
B.1903年 D.1922年 B.拉伊 D.狄尔泰 B.生产性 D.等级性 B.《大教学论》 D.《教育漫话》
3.我国唐朝官学体系中的“二馆六学”,其突出的教育特征是(D)5.“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这一观点属于(A)A.环境决定论 C.主体论
6.我国对教师实行的职业许可制度是(A)A.教师资格制度 C.教师培训制度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C.教育无目的论 A.社会功能 C.教育功能 A.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组织形式是(C)A.复式教学 C.分层教学
1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C)A.备课 C.上课
12.直线式班级组织结构的图式通常是(D)A.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班长 C.教导主任—班主任—班长—组长
B.副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班长 D.班主任—班长—组长—学生 B.作业布置和批改 D.课外辅导 B.小组合作学习D.小班教学 B.教师任用制度 D.教师考核制度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B.娱乐功能 D.健体功能 B.活动课程 D.分科课程 B.遗传决定论 D.辐和论
7.“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种观点属于(B)8.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这表明了体育具有(D)9.以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其典型表现形式是(B)10.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或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的
13.咨询者用各种方式鼓励来访学生充分表达对引起情绪困扰的事件的感觉,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A)A.调整情感 C.训练行为
14.直接影响测验区分度的测验指标是(D)A.实用性 C.可信度
15.职业教育法在我国教育法体系中属于(B)A.教育法 C.教育行政法规
B.部门教育法 D.教育行政规章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学
(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是(A)A.培根 C.裴斯泰洛齐 A.《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A.教育生物起源说 C.教育劳动起源说
4.中小学学籍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D)A.教师的任用、晋升、工资福利、退休、奖惩 B.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 C.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 D.成绩评定、升级和毕业
5.明确提出儿童“发展的权利”的是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C)A.《世界全民教育》 C.《儿童权利公约》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德育的(A)A.享用功能 C.教育性功能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C.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B.社会性功能
D.发展性功能 B.分科与综合 D.知识与能力 B.《德里宣言》
D.《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B.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B.《爱弥儿》
D.《学记》 B.教育心理起源说 D.教育交往起源说
B.有效性 D.难度 B.改变认知 D.磨炼意志
2.“出自于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话出自于(B)3.强调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就是(B)6.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学校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这是一种(B)7.使每一个个体实现某种需要、愿望,并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体现了8.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最本质的争论点就在于(C)9.赫尔巴特提出“四段论”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B)
A.教师系统传授知识 C.问题的解决 这是()A.讲授法 C.讨论法
A.使每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 C.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
12.心理咨询的直接目标是()A.解除学生心理困扰,顺利度过当前危机 B.使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自己独立处理 C.使学生承担起自己处理自己问题的责任 D.增长学生的自信,促进学生自立自强
13.某个学生语文考试得了90分,这是一种()A.测量 C.总结性评价
14.最早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立法出现在()A.经济法 C.工厂法 A.第一层次 C.第三层次
B.土地法
D.宗教法 B.第二层次 D.第四层次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育史上被称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是(B)A.康德 C.培根
2.主张“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学派是(D)A.实验教育学 C.制度教育学
3.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B)A.《论语》 C.《学记》
4.现代学制首先产生于(A)A.欧洲 C.美洲 A.遗传 C.教育
B.亚洲 D.非洲 B.成熟 D.环境 B.《孟子》 D.《说文解字》 B.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D.实用主义教育学 B.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B.评价
D.形成性评价 B.谈话法
D.发现法
B.使集体具有教育功能 D.组织和团结集体 B.学生从活动中学习D.学生自学
10.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着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得知识,11.学生集体在形成的最初阶段,其主要任务是()15.《义务教育法》在我国教育法体系中属于()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D)
6.“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一名言的提出者是(C)A.蔡元培 C.陶行知
7.卢梭主张的教育目的论属于(B)A.教育无目的论 C.神学教育目的论
8.学校美育的核心内容是(A)A.艺术美育 C.社会美育 A.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A.赞科夫 C.布卢姆 A.启发性原则 C.量力性原则
12.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D)A.协调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 C.定期与家长沟通
13.在学校咨询中,模仿学习主要属于(A)A.训练行为的方法 C.改变认知的方法 A.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1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属于(C)A.教育法 C.部门教育法
B.教育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学
(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的学者是(B)A.斯宾塞 C.裴斯特洛齐
2.中国封建学校教育的启蒙读物有(C)A.《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说文解字》 B.《女儿经》、《三字经》、《学记》、《千字文》 C.《千字文》、《女儿经》、《三字经》、《百家姓》
B.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B.调整情感的方法 D.激发动机的方法 B.形成性评价 D.预测性评价
B.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 D.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B.自然美育 D.生活美育 B.活动课程 D.融合课程 B.罗杰斯 D.布鲁纳 B.因材施教原则 D.科学性原则 B.个人本位论 D.社会本位论 B.徐特立 D.黄炎培
9.以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其典型的表现形式是(B)10.主张课程应当突出学科基本结构,强调让学生通过发现去学习的教育家是(D)11.强调教学要尊重学生差异,这一要求体现的是(B)14.学期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综合评定主要属于(C)
D.《学记》、《说文解字》、《百家姓》、《女儿经》
3.由于教育是一种公共职能,学校之间,特别是公立学校一般并不存在竞争。这体现了学校的哪一种特征?(B)A.公益性 C.非自愿性
B.垄断性 D.公共性
4.“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强盗”,提出这个观点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家(B)A.杜威
B.华生
C.斯金纳 D.桑代克 5.教师聘任作为教师任用的一种基本制度,不具备以下哪个特征?(D)...A.教师聘任是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行为 B.以平等自愿、双向选择为依据
C.聘任双方依法签定的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D.具有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特征
6.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是(B)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育政策 D.教育活动 7.知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知识不可以表述为(A)...A.程序性知识 C.记忆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D.直接表述的知识
8.在课程目的上,重视人,崇尚个性;在课程内容上,提倡广泛的课程范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儿童,热爱儿童。这种教育观体现的是(A)A.人文主义课程观
C.知识本位课程观
9.罗杰斯的教学原则体系不包括(C)...A.以学生为本
B.科学主义课程观 D.能力本位课程观 B.让学生自发地学习
C.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D.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 10.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发生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工作的实施过程不包括(C)...A.确定主题 C.备课
生。这种班级组织机构属于(A)A.直线式 C.直线职能式
B.职能式 D.以上都不是 B.布置任务 D.制定评价标准
11.班级组织机构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很多种,其中的一种形式的结构为:班主任——班长——组长——学12.为了防止考试焦虑症的发生,学校咨询人员可以提前较长时间就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体辅导,讲授自我放松、缓慢紧张的方法,这属于以下咨询环节的(C)A.缺陷矫正 C.问题预防 是(B)A.安置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B.早期干预 D.发展指导
13.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这种测验14.以下我国教育法律中,最早制定的法律是(A)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名”,这种测验是(A)A.常模参照性测验 C.成就测验
B.标准参照性测验 D.学能测验
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学
(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一般在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的是()A.《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A.教育事实 C.教育现象
3.科学的教育起源说是()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A.壬戌学制 C.壬寅学制 A.遗传决定论 C.辐和论
6.就教师的职业特征而言,教师的职责是()A.生存发展 C.教书育人 A.神学目的论 C.社会本位论
升的教育活动,被称为()A.德育 C.体育 A.柏拉图 C.昆体良 A.暗示教学模式 C.范例教学模式
11.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智育 D.美育
B.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 B.问题中心模式 D.发现学习模式
B.专业成长 D.教育教学 B.个人本位论
D.无目的论
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D.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B.《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D.癸卯学制 B.环境决定论 D.自我能动决定论 B.《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D.《民主主义与教育》 B.教育问题 D.教育规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5.按照在特定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决定成绩的好坏,例如,“这个学生的成绩处在中等水平”,“他考了第一2.标志着教育学萌芽、推动教育学发展内在动力的是()4.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制度是历史上的()5.“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体现的儿童发展观是()7.诺笃尔普、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等人主张教育目的的()8.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9.课程论与心理学的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10.前西德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的教学模式被称为()
A.备课
C.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A.学校集体 C.年级集体
13.系统脱敏法属于咨询方法中的()A.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C.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
B.着重改变认知的方法 D.其他方法 B.上课
D.课外辅导 B.小组集体 D.班集体
12.中小学最主要的学生集体组织形式、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14.与预定的标准相比较,只要达到标准就合格,如我国规定教师要满足一定的专业要求,必须通过某种资格认证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就是()A.形成性评价 C.绝对评价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A.1986年 C.1985年
B.1993年
D.1995年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学
(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中国古代,记述孔子教育思想的著作是(B)A.《史记》 C.《学记》 A.《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A.中国 C.希腊 A.学校仪式 C.学校纪律 A.遗传决定论 C.辐和论 A.1985年 C.1995年 A.卢梭 C.诺笃尔普
8.狭义的德育指的是(D)A.政治教育
B.法制教育 B.《论语》 D.《墨子》 B.《爱弥儿》 D.《教育漫话》 B.埃及 D.印度 B.学校规章 D.学校传统 B.环境决定论 D.主体论 B.1993年 D.1999年 B.柏拉图 D.涂尔干 B.总结性评价
D.相对评价
2.“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C)
3.据可查证的资料,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B)
4.一所学校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影响所有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定势是(D)
5.“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一说法属于(A)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年份是(B)
7.主张从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教育家是(A)
C.思想教育
9.决定课程结构最根本的因素是(C)A.学生的身心特点 C.学生的学习方式 A.传递接受模式 C.发现学习模式
(C)A.练习法 C.实习作业法
12.学生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是(D)A.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 C.建立学生干部队伍 A.系统脱敏 C.深入共感 A.安置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A.教育法 C.教育行政法规
B.开展多样的班级活动 D.形成健康的集体舆论 B.呼吸调整 D.身体放松 B.总结性测验 D.形成性测验 B.部门教育法 D.地方教育法规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学
(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明确地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大量的分析的古希腊哲学家是(A)A.苏格拉底 C.柏拉图
A.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B.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 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B.实习法 D.实验法 B.教师的教学方式 D.教师的教育观念 B.自学辅导模式 D.问题教学模式 D.道德教育
10.诱导学习动机→领会新教材→巩固知识→检查,这一教学模式是(A)
11.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是13.下列心理咨询方法中,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是(A)
14.在单元教学过程中,为了调控、改进教学工作而进行的测验是(D)
15.义务教育法在我国教育法体系中属于(B)
2.认为“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的观点来源于(A)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D.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3.系统权变理论是最为晚近的组织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以下哪一位不是其代表人物?(C)..A.巴纳德 C.梅奥
A.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B.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D.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分化和互补的协调性 5.教师资格的认定程序不包括以下哪一种?(C)...
B.霍曼斯 D.伯恩斯
4.以下儿童个体发展的哪一特点体现了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D)
A.提出申请 C.参加资格考试
B.受理
D.颁发证书
(A)A.神学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
7.发散思维的衡量指标不包括思维(D)...A.反映的速度和数量 C.出现新概念的概率
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B.反映类别的多样性 D.创造性 6.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认为:“今生只是永生的准备。”这属于下列哪种教育目的论?
8.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这种课程观认为(A)A.课程是知识 C.课程是活动 A.启发性原则
B.课程是经验
D.课程是生活本身 B.直观性原则
9.下面哪一条原则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A)C.高速度原则 D.高难度原则 10.以下哪一点不是对于教师运用实习作业法时提出的要求?(C)..A.提出明确要求
C.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A.课外辅导 C.上课 A.直线式 C.直线职能式
名”,这种测验是(A)A.常模参照性测验 C.成就测验 A.教育与被教育 C.命令与服从 A.制度文化 C.学校文化
B.标准参照性测验 D.学能测验 B.监督与被监督
D.监护与被监护 B.精神文化
D.物质文化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学
(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活动中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和内在的联系是(C)A.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 B.选择恰当的方式 D.做好事后的检查 B.备课
D.布置和批改作业 B.职能式
11.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主要途径和措施是(A)12.我国多数中小学的班级组织机构的建构属于(C)
D.以上都不是
13.按照在特定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决定成绩的好坏,例如,“这个学生的成绩处在中等水平”,“他考了第一14.在法律上,我国中学的学校与学生关系是属于(A)15.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学校的(A)
C.教育规律
2.实验教育学认为教育实验要在(B)A.实验室中进行 C.大自然中进行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4.单轨学制产生、形成于(A)A.美国 C.英国
5.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B)A.在儿童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C.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性
6.取得中国教师资格的先决条件是(A)A.必须是中国公民 C.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
总方向的是(B)A.教育目的 C.教育目标
8.中小学最主要的学生集体组织形式是(A)A.班级 C.少先队
9.“育美”是美育的(A)A.直接功能 C.超美育功能
性文件是(A)A.教学计划 C.教科书 A.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组织形式是(B)A.班级授课 C.小组合作学习
13.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B)A.备好课
C.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 A.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 C.着重锻炼意志的方法
B.上好课 D.搞好课外辅导 B.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D.着重改变认知的方法 B.分层教学 D.小班教学 B.教学大纲 D.参考资料 B.系统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B.间接功能 D.附带功能 B.共青团 D.课外活动小组 B.教育方针 D.教育政策
B.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D.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B.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动力 D.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B.德国 D.法国
B.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 D.社会实践中进行 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D.教育问题
3.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产生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D)
7.作为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的要求,特别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10.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11.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的具体特点,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这遵循的是(D)
12.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的14.心理咨询过程中,鼓励表达、深入共感和身体放松都属于(A)
15.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教育行政规章位于教育法体系的(D)
A.第一个层次 C.第三个层次
B.第二个层次 D.第四个层次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学
(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自然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B)A.赫尔巴特 B.卢梭 C.夸美纽斯 D.洛克 2.明确提出“美德是否可教”问题的教育家是(A)
A.苏格拉底 B.昆体良 C.孔子
D.孟子
3.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的社会是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4.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的现代学制是(A)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5.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D)
A.学生文化 B.教师文化 C.学校物质文化 D.学校制度文化 6.“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的观点属于(A)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辐和论 7.以下不符合...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特定要求的是(C)A.要达到符合规定的学历 B.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C.以谋生为主要目的
D.必须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8.特别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等要素的是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教育政策 D.教育方针 9.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C)
A.重要前提 B.重要条件 C.重要途径 D.重要保障 10.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
A.班级授课制 B.分层教学 C.小组合作学习
D.小班教学
11.中小学智育的根本任务是(B)A.传授知识
B.发展学生的智力
C.形成技能 D.培养个性 12.以下不属于...泰勒评价程序步骤的是(C)
C)
D)(
(
A.确立评价目标 C.控制评价过程
B.确定评价情境 D.利用评价结果
13.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
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指的是(C)A.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A.谈话法 C.讨论法 A.教育行政法 C.部门教育法
B.系统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B.讲授法 D.实验法 B.教育法
D.地方性教育法规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B)A.培根
A.启发教育自觉 C.领悟教育真谛 本观点(B)A.实验教育学 A.《大教学论》 A.神话起源说 A.学校仪式 A.综合学制 A.沟通
展的(C)A.顺序性 A.循序渐进 A.求真和务实精神 C.求知和求美精神 B.不平衡性 B.因材施教
C.阶段性 C.关注个性发展 B.奉献和服务精神 D.忠诚和律己精神
D.个别差异性 D.抓住关键期 10.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特点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到(D)11.专业化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核心理念是(B)B.实用教育学 B.《教育漫话》 B.生物起源说 B.学校传统 B.双轨学制 B.控制
C.文化教育学 C.《爱弥儿》 C.心理起源说 C.学校规章 C.分支学制 C.监督
D.制度教育学 D.《普通教育学》 D.劳动起源说 D.学校校训 D.单轨学制 D.反馈 4.“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出自赫尔巴特的(D)5.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最古老的观点是(A)
6.一所学校在较长时期形成的影响所有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的定势,即是(B)7.随着普及教育的发展,学制的变革最终走向机会均等的(D)8.学校管理活动的基本途径是(A)
9.幼儿期儿童认识事物易于形成与实物相对应的概念,到了青春期则以抽象概念为主,这是儿童身心发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B.进行教育理论教化 D.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
D.赞可夫
2.教育学的首要价值是(B)14.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B)
15.在我国的教育法体系中,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是(B)
3.教育即生活、是学生个体经验的增长,学校即社会,课程以学生经验为中心,这是哪一教育学派的基
12.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应坚持的原则是(D)A.客观性 B.公正性
C.准确性
D.因地制宜 D.高等教育大众化 D.个体的主体性 13.20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体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运动是(B)A.教育科学化 B.素质教育 C.普及教育 14.“无教育的教学”表明未能发挥德育功能的(B)..A.社会性 B.教育性
C.个体的享用性
15.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是(A)A.哲学观念、人性假设和理想人格
C.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16.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是(D)A.加涅 A.英国 A.教学方法 A.讲授法 B.布鲁纳 B.法国 B.教学模式 B.谈话法
C.巴班斯基 C.德国
C.教学组织形式 C.讨论法
D.布鲁姆 D.美国 D.教学手段 D.练习法 17.在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上以统一要求为特点的存在方式的国家是(B)18.教学活动中师生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是(D)19.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A)20.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是(B)
A.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 B.形成健康的集体舆论 C.有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 A.美国 A.系统脱敏法 A.成就测验 A.总结性测验 A.1980年 B.苏联 B.行为契约 B.学能测验 B.形成性测验 B.1986年
D.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 C.中国 C.模仿学习C.常模参照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C.1993年
教育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B)A.《论语》 C.《孟子》 A.壬寅学制 C.壬戌学制 A.洛克
B.《学记》 D.《中庸》 B.癸卯学制 D.甲午学制 B.培根
D.日本 D.深入共感 D.标准参照性测验 D.安置性测验 D.1998年 21.世界上心理咨询行业最为发达,形成比较完善的学校咨询体制的国家是(A)22.着重调整情感的咨询方法是(D)23.选拔性考试一般是典型的(C)
24.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评分不作为正式成绩的测验称为(C)2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B)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B.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2.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规定中小学六三三制的是(C)3.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的科学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的哲学家是(B)
C.柏拉图
4.关于赫尔巴特,下面正确的说法是(C)A.被称为教育评价之父 C.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5.现代学制产生于(A)A.欧洲 C.中国
育的什么特点?(D)A.未来性 C.国际性
7.学校文化中最重要的因素是(A)A.教师文化 C.学校制度文化 A.公益性 C.垄断性
效的评价模式是(B)A.目标模式 C.需求满足模式(C)A.顺序性 C.不均衡性
A.“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C.“严师出高徒” A.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A.柏拉图 C.杜威 A.循序渐进 C.关注个性发展
15.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D)A.育德功能 C.发展功能 A.知识 C.活动
B.生存功能 D.享用功能 B.经验 D.教学计划 B.稳定性 D.个体差异性
B.“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教育之故”
D.“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 B.学校内质优化模式 D.环境适应模式 B.学校物质文化 D.学生文化 B.非自愿性 D.终身性 B.科学性 D.生产性 B.美洲 D.日本
B.提出五步教学法
D.提出了泛智教育和自然教育 D.卢梭
6.现代教育越来越与人类的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生产的发展也越来越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体现了现代教8.学生在法定受教育年龄必须强制接受教育,这是学校组织表现的什么特点?(B)9.认为学校的办学思想、组织的健全程度、制度的完备程度及决策领导能力等学校本身因素影响学校的绩10.青少年儿童的大脑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出生后第5个月到第11个月之间,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11.下列哪一观点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的观点?(A)12.在教育起源问题上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始于(A)
B.神话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B.卢梭 D.赫尔巴特 B.因材施教 D.抓住关键期 13.强调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主要代表人物是(D)14.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特点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到(D)16.在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把课程看作是(A)17.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B)A.讲授法 C.讨论法
18.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美国教育家(D)A.布鲁姆 C.杜威 A.个别教学 C.分层教学 A.目的 C.计划
21.咨询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是(C)A.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22.着重训练行为的咨询方法是(B)A.鼓励表达 C.深入共感
23.升学考试如高考体现了测验的(C)A.激励功能 C.选拔功能
24.“矮子里拔高个”属于(A)A.相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 A.教育法 C.教育行政法
B.绝对评价 D.总结评价 B.部门教育法 D.地方性法规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学
(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哲学家是(C)A.康德 C.培根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3.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A)A.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C.开好主题班会 A.公共性
B.抓好课堂纪律 D.评定学生操行 B.科学性 B.洛克 D.赫尔巴特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B.诊断功能 D.评定功能 B.系统脱敏法 D.身体放松
B.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D.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B.罗杰斯 D.布鲁纳 B.班级授课制 D.复式教学
B.任务 D.方法 B.谈话法 D.练习法
19.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B)20.衡量班主任工作质量标准的唯一依据是班主任工作的(A)25.位于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第四个层次的是(D)2.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B)
4.义务教育的实施充分说明现代教育具有(A)
C.国际性 A.小班教学 C.小组合作学习
D.终身性 B.分层教学 D.班级授课制 5.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D)
6.广泛利用环境信息,注意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是(C)A.发现学习法 B.探究—研讨法 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 7.最为经济和最为便利的直观教学手段是(D)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多媒体教学 D.语言直观 8.当前我国对教师实行的特定职业许可制度是(C)
A.教师考核制度 B.教师聘任制度 C.教师资格制度 D.教师职务制度 9.美育的育德、促智和健体功能都属于美育的(B)
A.直接功能 B.间接功能 C.超美育功能 D.本体功能 10.学校中某种固定化的活动程序和形式,称为(B)
A.学校传统 B.学校仪式 C.学校规章
D.学校制度 11.我国教育法规的“母法”是(D)A.《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2.将测验分为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的依据是(A A.测验目的 B.测验内容
C.测验规范程度
D.结果解释所参照的标准 13.学校咨询与辅导中采用的发展性指导模式一般针对的对象是(D)
A.极少数有严重心理和行为障碍的学生
B.少数可能已经出现某种程度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学生
C.某些心理素质比较薄弱、有可能出现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学生 D.全体学生
14.课程的一般结构包括(A)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标准 C.课程体制、课程标准、课程内容 D.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科书 15.古代学校产生于(B)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把教育学搬上大学讲台的是(D)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培根
D.康德 2.教育学萌芽的标志是提出了(C)A.教育规律
B.教育现象 C.教育问题
D.教育事实 3.属于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作是(A)A.《民主主义与教育》
B.《教育与文化》 C.《教育中的理论与抵制》
D.《教育ABC》 4.学校产生于(B)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5.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B)A.政治效益
B.学校绩效 C.经济效益
D.文化效益 6.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产生于(A)A.1902年的壬寅学制
B.1903年的癸卯学制 C.1922年的壬戌学制
D.1951年的新学制
7.“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学原则的基础是儿童身心发展的(C)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8.学校管理中通过正确的精神观念的宣传,启发人们的理想,使之成为人们的行动动机,实现学校目标的方法是(C)A.行政管理方法
B.法律方法 C.思想教育方法
D.学术方法 9.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由谁规定?(A)A.国务院
B.省级人民政府
C.省教育厅
D.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 10.德育的最高目标和德育的基础性工作是培育(C)A.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
B.公民道德和政治品质 C.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
D.民主精神和法制观念 11.智育的根本任务是(D)A.传授知识
B.培养技能 C.形成品德
D.发展智力
12.狭义的体育指的是学校教育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体质、体能、体魄的提高的教育活动,主要指(B)A.社会体育
B.学校体育活动 C.竞技体育
D.一般锻炼 13.在我国,取得教师资格的先决条件是(A)A.中国公民
B.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C.规定的学历
D.教育教学能力
14.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公共事业,为全体人民服务,体现公平性和大众性,体现了现代教育的(D)A.生产性
B.未来性
C.科学性
D.公共性
15.第一次把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奠定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的是(B)A.实用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科学主义
D.技术主义
16.在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上以多样化为特点的存在方式的典型代表是(D)A.中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17.持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模式观点的是(A)A.赫尔巴特
B.杜威 C.布鲁纳
D.瓦根舍因 18.保加利亚的卢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尤其适用于(D)A.语文教学
B.数学教学 C.物理教学
D.外语教学 1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C)A.备课
B.作业布置 C.上课
D.课外辅导
20.班主任工作的直接目的是(A)A.组织建立班集体
B.评定学生操行 C.家校联系
D.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 21.学生愿意参加咨询活动进而产生积极改变的根本前提是(D)A.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B.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D.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22.着重训练行为的咨询方法是(A)A.系统脱敏法
B.鼓励表达 C.深入共感
D.身体放松
23.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是测验的(C)A.难度
B.信度 C.有效性
D.区分度 24.教师资格考试属于(B)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评价 25.位于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第二个层次的是(B)A.教育法
B.部门教育法 C.教育行政法
D.地方性法规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B)A.赫尔巴特和康德
B.梅伊曼和拉伊 D.狄尔泰和斯普朗格 C.卢梭和裴斯特洛齐
2.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是(C)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3.在文艺复兴前后,欧洲国家出现了一类从教会中独立出来的,以学习七艺和拉丁文或希腊文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在德国和法国称为(C)A.文法中学 C.文科中学 A.目标模式
B.公学 D.实科中学 B.投入—产出模式 4.认为学校绩效应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培养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人才为标志的评价模式是(B)C.需求满足模式
D.环境适应模式 5.以下不符合我国《教师法》中教师资格条件规定的是(A)...A.必须是身心健康的中外公民 B.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C.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D.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6.持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思想家是(B)A.夸美纽斯 C.卢梭
B.涂尔干 D.杜威 B.政治教育 D.法制教育 7.狭义的德育专指(C)A.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8.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A)A.课程计划 C.教育目标
B.课程标准 D.课程目标
9.西德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的教学模式是(B)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C.掌握学习模式
B.范例教学模式 D.课堂会议模式
10.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合编在一个班,在同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 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是(D)A.分组教学 C.个别教学(B)A.实验法
C.练习法
B.学习作业法 D.发现法
B.小组合作学习D.复式教学
11.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是1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B)A.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B.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C.协调好各任课教师的关系 D.搞好家校联系工作
13.在鼓励来访学生表达感受的同时,咨询者也要传达自己正在分担来访学生的感受,以使学生真切而深入地体会到被接纳和尊重。这种咨询方法称为(D)A.系统脱敏
B.行为契约
C.模仿学习A.难度 C.效度
D.深入共感 B.信度 D.区分度 14.一个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这是指测验的(C)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D)A.1980年
C.1993年
B.1986年 D.1995年
教育学
(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45分)1.在教育学的发展史上,一般把(B)看作是第一部教育学专著,从此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A.《学记》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康德论教育》 2.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德国教育家(C)。A.康德
B.赫尔巴特 C.梅伊曼
D.狄尔泰
3.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A)。A.《孟子》
B.《说文解字》 C.《学记》
D.《大学》 4.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D)。A.华生
B.斯金纳 C.霍尔
D.孟禄 5.现代学校制度首先产生于(A)。A.欧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6.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六三三制”起始于(A)。A.1922年的壬戌学制 C.1958年的学制改革
B.1951年的新中国学制
D.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7.主张“儿童的发展是以发展主体的自我调节为机制的自我演变过程”的教育家是(A)。A.皮亚杰
B.华生 C.杜威
D.卢梭
8.以下儿童个体发展的哪一特点体现了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D)A.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B.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D.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9.我国的教师职业就其身份特征而言,是(A)。A.专业人员
B.国家干部 C.公务人员
D.高级技术人员
10.面对课堂突发事件能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并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措施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称为(B)。
A.教育控制
B.教育机智
C.教育决策
D.教育诊断
11.教育家(C)曾说:“我十分明确地把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当作国家国民学校的教育目标,并且是国民教育的根本目标”。这是教育史上较为典型的社会本位目的论思想。A.涂尔干
B.柏拉图 C.凯兴斯泰纳
D.夸美纽斯
12.(D)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标
D.教育目的
13.“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赫尔巴特的言论表明了德育应该具有(B)功能。A.社会性
B.教育性 C.文化性
D.个体性
14.在教育史上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教育家是(C)。A.亚里士多德
B.桑代克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15.中小学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A)。A.教学
B.德育
C.上课
D.校内校外教育相结合
16.在教学中允许同班的学生存在不同方面和水平的差异,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获得适宜的个性发展,这体现了教学的(B)原则。A.量力性
B.因材施教 C.启发性
D.巩固性
17.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D)。A.小组合作学习
B.小班教学 C.分层教学
D.班级授课制
18.在教学方法中最古老也是应用最普遍的方法是(C)。A.传授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讨论法
19.(B)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A.备课
B.上课 C.考试评价
D.作业反馈
20.(A)是青少年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式。
A.学生集体
B.团队组织 C.课外兴趣小组
D.课堂
21.我国中小学班级组织的建构多数属于(D)的建制形式。A.直线式
B.职权结构式 C.角色结构式
D.直线职能式
22.现代学校咨询与辅导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的“(A)”。A.指导运动
B.辅导运动 C.咨询运动
D.心理健康运动
23.从学校咨询的历史发展来看,20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以(B)为主要内容的。A.指导
B.治疗
C.预防
D.干预
24.以分班、分组为目的的测验称为(A)。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25.按照在特定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决定成绩的好坏,例如:“甲生成绩处在中等水平”、“乙生考了第一名”,这种测验称为(A)。
A.常模参照性测验
B.标准参照性测验 C.成就测验
D.学能测验 26.欧美各国普遍确立国民制度的时期是(C)。A.文艺复兴时期
B.十七世纪 C.十九世纪
D.二十世纪 27.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由(C)组成。A.纵向3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 B.纵向4个层次和横向7个部门 C.纵向4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 D.纵向3个层次和横向7个部门
28.在学校内部,学校与教师的关系就其行政性质而言,是一种管理关系,在这一关系中,二者所处的地位是(C)。
A.各自独立的B.平等的 C.不对等的D.伙伴式的 29.中国少年先锋队是少年儿童的(A)。A.群众组织
B.学校组织 C.行政组织
D.思想组织
30.在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方面最为著名的教育家是(B)。A.布鲁纳
B.布卢姆 C.罗杰斯
D.施良方
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学
(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B)A.奥地利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2.“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的这一观点反映了他倾向于(C)A.遗传决定论
C.环境决定论
A.杜威
B.学生主体论 D.遗传环境辐和论 C.赞可夫
C.国际化
B.因材施教
D.凯洛夫 D.专业化 3.强调“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A)
B.布鲁纳
B.科学化
4.当代教师职业发展的趋势是(D)A.现代化
A.循序渐进 5.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特点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到(A)C.关注个性发展
D.抓住关键期
6.美育的“超美育”功能是指美育能(D)A.育德 B.促智 C.健体
D.形成对人生意趣和教育美学精神的追求
7.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直接去感知学习对象,这体现了教学的
(C)
A.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B.量力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诱导学习动机→领会新教材→巩固知识→检查,这种教学模式属于(B)A.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的模式 B.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的模式 C.自主—探究学习模式 D.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
9.下列教学方法中,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创立的是(D)A.范例教学法
C.暗示教学法
A.苏格拉底 C.柏拉图
B.探究—研讨法 D.非指导教学法 B.亚里斯多德 D.毕达哥拉斯 10.古希腊时期,提出“美德是否可教”并且对这一问题进行大量分析的思想家是(A)
11.课程实施中充分尊重儿童,讲究教法,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反映的是(C)A.实用主义课程观 C.人文主义课程观 A.缺陷矫正 C.问题预防
B.经验主义课程观 D.科学主义课程观 B.早期干预 D.发展指导 12.在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出现的初期即给予帮助,这在学校咨询与辅导中被称为(B)
13.我国教育法所规定的法律责任,就其性质而言,应属于(C)A.民事法律责任 C.行政法律责任 A.安置性测验
C.常模参照性测验 A.形成性评价
C.相对性评价
B.刑事法律责任
D.刑事附带民事法律责任
B.形成性测验 D.标准参照性测验 B.总结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 14.我国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典型的(D)
15.一般来说,贯穿于教育活动全过程,以改进工作为目标的教育评价是(A)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学
(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教育问题
B.教育现象
C.教育事实
D.教育规律 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B.癸卯学制
D.壬子——癸卯学制 2.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A.壬寅学制
C.壬戌学制
3.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制度是()4.通过对正确的精神观念的宣传,从真理性方面启发人们的理想,使之成为人们行动的动机,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而自觉努力的学校管理方法是()A.行政管理方法
C.思想教育方法
A.遗传
C.教育
B.法律方法 D.经济活动 B.环境 D.主体方法
B.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5.儿童主体发展的源泉是()6.在我国,取得教师资格的先决条件是()A.中国公民
C.规定的学历
D.教育教学能力
7.教育目的规定了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才质量和规格,实际上就是规定了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A.调控功能
C.评价功能
A.原始社会
C.封建社会
文件是()A.教材
10.班级授课制是目前世界上最普遍采用的()A.教学过程
C.教学方法
A.实验法
C.讨论法
B.教学手段 D.教学组织形式 B.谈话法 D.讲授法
B.教学大纲 D.教学内容 C.教学计划
B.导向功能 D.激励功能 B.奴隶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8.教育的阶级性产生于()9.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11.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12.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D.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13.着重调整情感的咨询方法是()A.系统脱敏法
C.模仿学习
B.行为契约
D.鼓励表达
14.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指的是测验的()
A.难度
C.可信度
A.教育法
B.有效性 D.区分度 B.部门教育法 15.位于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第一个层次的是()C.教育行政法
D.地方性法规
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1.在教育史上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是()。A.夸美纽斯 C.培根
B.赫尔巴特 D.康德
B.20世纪五、六十年代 D.20世纪七、八十年代 2.实用主义教育学产生于()的美国。A.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A.奴隶制时期的埃及 C.古代希腊 3.世界上最早的学校教育产生于()。
B.原始社会末期的中国
D.奴隶制早期的印度 B.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学校 D.近代资本主义时期的学校 B.文法学校 D.导生制学校 B.公益性 D.公共性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最早出现于()。A.原始社会的学校 C.东方文明古国的学校 A.行会学校 C.教会学校 A.垄断性
C.非自愿性
5.欧洲城市中最早出现的初等学校是()。
6.公立学校教育是一种公共职能,因此公立学校间一般不存在竞争。这体现了公立学校的()特征。
7.“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这是()的观点。A.华生 C.杜威
B.皮亚杰 D.桑代克
8.在儿童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一具体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表现了儿童发展的哪个特点?()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B.现代化 D.制度化 B.大专、本科 C.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A.专业化
C.规范化
9.教师()将是今后教师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
10.我国《教师法》规定初中和高中教师的合格学历分别是()。A.中师、大专
C.本科、研究生 A.卢梭
D.大专、研究生
B.凯兴斯泰纳 11.“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这是哪位教育家的言论?()。
C.杜威
D.裴斯泰洛齐
12.下列属于社会本位目的论的观点是()。A.“教育即生长”
B.“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 C.“今生只是永生的准备”
D.“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13.一般认为,将美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明确的教育范畴提出来的学者是()。A.蔡元培
C.黑格尔
A.英国 C.日本
B.席勒 D.孙中山 B.德国 D.美国 14.下列国家中哪一个国家一直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
15.教学进程按照“明确结构,掌握课题,提供资料→建立假说,推测答案→验证(一次或几次)→做出结论”来安排的教学模式称为()。A.发现学习模式 C.设计教学模式()A.量力性原则
C.反馈性原则
A.小组合作教学 C.分层教学
B.启发性原则 D.主体性原则
B.范例教学模式 D.系统传授知识模式
16.下面哪一条原则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来的?17.与班级授课制相对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B.小班教学
D.个别教学
18.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称为()。A.启发法
C.讨论法
B.谈话法 D.练习法 B.课外辅导 D.作业批改和反馈 B.共同的目标 D.良好的秩序 B.九人 D.七人 B.学生中心 19.()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主要教学途径和措施。A.课堂表扬或批评 C.小组活动
20.学生集体是否形成了(),这是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A.健康的舆论
C.干部队伍 A.十人 C.八人
21.人数在()以下的团支部可以不设团支部委员。
22.罗杰斯在他的《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中提出了“()”的观点。A.当事人中心
C.心理健康中心 A.决策性指导
C.治疗性指导
D.预防中心
B.发展性指导 D.矫正性指导 23.从学校咨询的历史发展来看,到20世纪七十年代,()成为学校咨询的重要工作内容。
24.以发现问题为目的的测验称为()。
A.诊断性测验
C.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25.李小明同学本学期数学期中测验中得了59分(总分为100分),这个分数可以说明以下事实:()。A.单就这个分数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C.小明的数学能力不行 A.1986年
C.1995年
B.小明的数学成绩很差
D.这次的考题太难
26.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
B.1993年 D.1996年
27.在我国的教育法体系中,由国务院制定和发布,主要是为了实施教育法和各单行法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换称为()。A.教育母法
B.部门教育法
C.教育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28.19世纪下半叶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用法律的手段确立义务性的国民教育制度。这一趋势在教育史上被称作教育的()。A.制度化
C.国家化
A.沙塔洛夫 C.赞科夫
B.行政化 D.学校化 B.卢扎诺夫 D.凯洛夫 29.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是由()首先提出的。
30.根据布鲁姆的思想,完整的教育目标应当包括()。A.认知领域、思维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B.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C.品德领域、智慧领域、身体发展领域
D.学科知识领域、个人修养领域、身体素质领域
浙江省200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8分)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来,与其它科学并列的人是()A.培根
B.康德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2.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A.父母教子女
B.幼猴学跳跃
C.到电影院看电影
D.课外活动做航模 3.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A.古埃及
B.我国夏代
C.我国商代
D.公元前8至7世纪的欧洲 4.学校具有的独特的组织特点是()A.产业性
B.教书育人
C.目的性
D.公益性 5.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之一是认为,儿童的发展是()A.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B.以个体受到的教育为基础的 C.以个体生活的社会环境为基础的 D.以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为基础的 6.教师聘任制是()的法律行为。
A.规定教师职务
B.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之间
C.规定教师基本职责
D.规定教师社会地位
7.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确定,教育效果只能以社会效益来衡量的教育主张是()A.个体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形式教育论
D.实质教育论 8.教育方针是()的政策性表达。
A.教育目标
B.课程目标
C.教育目的D.学校目标 9.课程目标可以垂直分为三个层次,它们是()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 C.记忆、理解、运用
D.课程的总体目标、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10.近年来,课程一般结构的发展变化之一,是在统一的基础上增加()A.调控性
B.灵活性
C.新的评价标准
D.研究性学习11.关于教学任务的传统表述与近年来表述的最大不同是()A.强调双基
B.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将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置于获得知识之前 D.强调发展智力
12.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量力性原则的涵义是()A.导而勿牵
B.强而勿抑
C.温故知新
D.不陵节而施 13.()将使根据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个别化教学普遍实现。
A.小班教学
B.分层教学
C.计算机辅助教学
D.因材施教 14.高难度原则是()的教学原则体系中的原则之一。
A.布鲁纳
B.赞科夫
C.罗杰斯
D.布卢姆 15.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A.具体执行者
B.组织者
C.协助者
D.保证者 16.对学生咨询的直接目标是()A.使学生解除心理困扰,顺利渡过当前危机 B.使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能自主独立处理 C.帮助学生明智地作出自己的决定 D.帮助学生了解调整情绪的方法
17.学生集体的教育影响是通过()来实现的。A.纪律
B.班级的规章制度
C.舆论
D.思想教育
18.考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标准,不管别的学生考得怎样的这种测验是()A.常模参照性测验
B.标准参照性测验 C.总结性测验
D.形成性测验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学
(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来的人是(C)
A.康德
C.培根
B.孔德 D.洛克 B.奴隶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B.唐朝 2.学校产生于(B)A.原始社会
C.封建社会
A.汉朝 3.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官学体系中,“六学二馆”出现于(B)C.魏晋南北朝 A.《大教学论》 C.《人的教育》 A.美国
C.中国
A.皮亚杰 C.陶行知 A.沟通
C.监督
A.准专业
9.认为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于社会需要,以此来确定教育目的,这一观点被称为(B)A.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D.宋朝
B.《教育漫话》 D.《普通教育学》 B.日本 D.欧洲 B.杜威 D.卢梭 B.控制 D.反馈 B.专业 D.非专业 4.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的著作是赫尔巴特的(D)
5.现代学制首先产生于(D)
6.“教育即生长”这一论断的提出者是(B)
7.学校管理活动的基本途径是(A)
8.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B)C.普通职业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关系的教育学理论流派,被称为(C)A.文化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A.教育万能论 C.环境决定论 A.家庭环境
B.制度教育学 D.实用主义教育学 B.遗传决定论 D.遗传环境辐和论
B.遗传素质 D.教育 B.教育内容 D.教学任务 1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种观点是典型的(B)
12.在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D)C.社会人文地理环境 A.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 13.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依据和评判标准是(A)
14.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B)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建立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A.经验
C.知识
A.教学
D.开展集体活动 B.体验 D.活动 15.根据知识本位的课程观,课程的内容就是(C)
16.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A)
B.社会实践
D.课外活动 C.科学探究
A.量力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A.1986年 C.1995年 17.“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D)
B.直观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B.1993年 D.1998年
B.建构主义 D.科学主义 B.学生会 D.共青团 1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D)
19.非指导教学法的哲学基础是(C)A.实用主义
C.人本主义
A.班集体 C.少先队 20.我国中小学学生集体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
21.在我国教育法体系中,位于第一层次的是(D)A.地方性法规 C.教育行政法规 A.艺术美育
C.社会美育
A.活动课程
C.学科课程
B.部门教育法
D.教育法 B.自然美育 D.教育美育 22.力求使教育活动本身审美化,这是学校美育中的(D)
23.以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C)
B.核心课程 D.外围课程
B.咨询人员的素质 D.咨询所处的环境 24.学校咨询活动能否取得成效,最关键的因素是(A)A.来访学生的信任和参与 C.心理测评的准确性
25.在教学活动中,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B)A.教学手段
C.教学原则
B.教学模式 D.教学方法
26.专业咨询人员对极少数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下并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的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矫正,目的在于(D)A.早期干预
C.发展指导
A.激励 功能
B.问题预防 D.缺陷矫正
27.我国的高考充分体现了测验的(C)
B.诊断功能 D.评定功能 B.负次要法律责任 C.区分、选拔功能 A.负主要法律责任 2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或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无任何过错,对所发生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C)
C.不负法律责任
D.负全部法律责任
29.暗示教学法强调(A)
A.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使上课如同游戏、表演 C.将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用纲要信号图式标示出来 D.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
30.一门课结束后,教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这种测验属于(D)A.安置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浙江省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8分)1.在教育史上,人们一般把()的《大教学论》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A.康德
B.培根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错误在于否定了教育的()。A.目的性
B.永恒性
C.生产性
D.社会性 3.我国现代学校制度产生于()。A.清朝末年
B.民国初年
C.新中国成立初的1951年
D.1976年十年浩劫结束后 4.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A.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B.学校绩效 C.经济效益
D.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5.教师为有效地把自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有()。
A.高度的政治觉悟
B.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C.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
D.良好的人际关系
6.依靠行政组织和领导者的权力,通过强制性行政指令等手段,直接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管理方法是()。
A.行政方法
B.法律方法
C.强制方法
D.说服方法 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内涵是()。A.各门学科全优
B.身心和谐发展
C.德智体全面发展
D.个性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8.认为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需要来确定的教育理论是()。A.形式教育论
B.实质教育论
C.个人本位论
D.社会本位论
9.认为只有为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东西,才可能称得上是课程,这是主张课程的本质是()的观点。
A.知识
B.经验
C.活动
D.学科
10.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育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
A.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B.教学计划(课程计划)C.教科书
D.教学参考资料 11.关于教学任务的传统论述是()。B.教师提出课题,引导学生自己学习、获得学习结果
A.强调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B.强调首先是发展智力和体力
C.强调首先是培养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D.将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置于获得知识之前
12.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A.教学手段
B.教学方法
C.教学原则
D.教学途径 13.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出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涵义是()。
A.开而勿达
B.不凌节而施
C.温故知新
D.学而习之 14.()将使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成为可能。
A.因材施教
B.计算机辅助教学
C.个别教学
D.小班教学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A.促进班集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B.培养学生自立、自策、自勉的精神和民主作风 C.树立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良好作风 D.建立完善的学习制度
16.从根本上说学校咨询与辅导的目标在于()。A.矫正少数学生中存在的缺陷 B.为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服务 C.对少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早期干预 D.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
1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过程是()。A.测量
B.测验
C.评价
D.考试 18.教育法律运行中不可缺少的机制是()。
A.法律责任
B.行政责任
C.民事责任
D.刑事责任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学
(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45分)1.(B)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化”的口号,这对推动教育活动的科学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A.夸美纽斯 C.培根
B.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D.洛克 B.英国 D.美国 B.斯金纳 D.勒图尔诺 B.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2.在近代教育论述中(C)在对儿童心理发展观察的基础上对教育年龄阶段作了最完备的划分。A.夸美纽斯 C.卢梭 A.德国 C.法国 A.华生 C.霍尔
3.世界上第一个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A)。
4.教育的生物起源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D)。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实施的近代学校制度是(A)。A.癸卯学制 C.壬寅学制
6.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学校的(A)。A.制度文化 C.学校文化
B.精神文化 D.物质文化
7.主张“儿童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和体验是影响其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观点的教育家是(A)。A.杜威
B.华生 D.卢梭 B.韩愈 D.孟子 B.1994 C.皮亚杰
A.董仲舒
C.荀子 A.1995 8.在下列中国古代教育家中,主张人性本善的代表人物是(D)。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是在(A)年。
C.1985
D.1986 10.以下四个条件中哪一个不是我国《教师法》中所规定的教师资格认定条件?(B)..A.中国公民
B.年龄在40周岁以下 D.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C.具有规定的学历
11.“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这是哪位教育家的言论?(C)A.杜威
B.夸美纽斯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12.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教育目的制定的客观依据?(D)...A.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C.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A.传授知识 C.形成技能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D.教育哲学思潮
B.发展智慧 D.掌握学习方法 13.中小学智育的根本任务是(B)。
14.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将课程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结合,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这种课程观是将课程作为(C)来理解的。A.知识 C.经验
B.活动 D.生活
15.教学进程按照“设置问题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来安排的教学模式称为(A)。A.设计教学模式 C.发现学习模式 A.复习C.作业
B.范例教学模式 D.系统传授知识模式
B.理解 D.训练
16.巩固性原则强调(B)是巩固的前提。
17.班级授课制之所以在工业革命时代被广泛采用,主要是由于它具有(C)的优越性。A.方便教学管理
B.便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D.教学效率高 B.发现学习D.主动学习C.便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A.延迟学习C.接受学习 18.由“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等几个环节构成的教学工作比较适合于(C)。
19.以下四个条件中哪一个与“好课”无直接的关系?(B)
A.教学目的 C.教学方法
B.教学设备 D.教学内容
20.(A)是班集体组织建立的首要原则。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C.目标一致的原则
B.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D.有利于教学的原则
21.(D)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A.协调各课任教师之间的关系
C.完善班级学习制度 A.发展性指导
C.认识性指导
B.促进全班学生全面发展
D.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B.治疗性指导 D.矫正性指导
22.到20世纪70年代,(A)已经成为学校咨询的重要工作内容。
23.下列哪一种做法是学校心理测评工作中正确的?(B)A.将测评结果作为分班的依据,公布于众
B.将测评结果如实告知有关教师作为教师在做教育决策时的参考 C.将测评中发现的智力低下学生通知其家长,请他们转到特殊学校
D.将测评中发现的智力低下学生名单告知班主任以便在计算班级平均成绩时剔除 24.以评判教学质量、人才选拔为目的的测验称为(A)。A.总结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A.桑代克
C.布鲁姆
A.1985年
C.1993年
A.平等
B.形成性测验 D.安置性测验 B.赖斯 D.斯金纳 25.20世纪初被称为“现代教育测验之父”的学者是(A)。
26.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C)。
B.1986年 D.1995年
B.上下级 D.伙伴
B.《义务教育法》 D.《民法通则》 27.从法律上讲,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是一种(C)关系。C.不对等
28.我国的教师申诉制度是依据(C)确定的。A.《教育法》
C.《教师法》
基础。A.夸美纽斯 C.乌申斯基 A.美国 C.德国
B.赫尔巴特 D.昆体良 B.法国 D.英国 教育学
(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8分)1.教育生物起源学说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教育的()。29.教育家(A)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从而奠定了现代班级授课制教学基本形式的30.长期以来(B)在中小学课程管理方面奉行的是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管理模式。
浙江省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A.历史性
C.阶级性
B.目的性和社会性 D.相对独立性 B.教育大众化
D.教育技术化
2.现代中等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是()。A.职业教育化
C.综合中学化
A.英国的斯宾塞 C.俄国的乌申斯基 A.责任 C.权利 3.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B.德国的赫尔巴特
D.美国的杜威 B.义务 D.享受
4.实现发展是儿童的()。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我国的教育目的是()。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B.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 C.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D.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6.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两方面。A.科学知识和道德品质 C.身体和精神
A.蔡元培
C.陶行知
A.阶级性
C.区域性
A.观察力
B.知识素养和文学素养 D.能力和品德 B.黄炎培
D.陈鹤琴 B.时代性
7.中国教育史上倡导“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教育家是()。
8.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它具有()。
D.全人类的共性 B.记忆力
9.智力的核心成份是()。C.抽象思维能力 A.学科课程 C.形式教育 A.直接的C.模糊的
D.想像力
B.活动课程 D.实质教育 B.间接的D.具体的
10.以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其典型的表现形式为()。
11.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说明学生认识的对象是()。
12.设计教学法是()教学模式的典型模式。A.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 C.先行组织
B.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
D.认知发展
1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把治疗理论应用于教学领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的教学。A.以学生为中心 C.以教材为中心 A.上课的延续
C.是一种作业形式
B.以教师为中心 D.以活动为中心
B.上课的补充和辅助 D.是一种考试前的准备 14.课外辅导是()。
15.诊断性测验的目的是()。
A.调控教学 C.发现问题 A.审定 C.评价
B.分班分组 D.评价学生 B.解释 D.比较 B.鉴定分等 D.考察质量 B.8岁 D.14岁
16.考试分数只有经过()才具有实际意义。
17.形成性评价以()为目标。A.改进工作 C.评判效果 A.6岁 C.10岁 18.只有不满()岁的未成年人,在幼儿园或学校遭受伤害,幼儿园和学校才承担赔偿责任。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了使作善也”,这句话出自许慎的()A.《学记》 C.《大学》
2.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教材 C.教师
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沛西·能 C.勒图尔诺 A.对立化 C.人性化
5.现代教育的公共性就是现代教育的()A.普及性 C.大众性 A.能动性 C.自主性
A.继承—创新文化的功能 C.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A.环境 C.遗传 A.教育的作用 C.环境的作用
B.义务性 D.终身性 B.独立性 D.发展性
B.传承—提升文化的功能 D.创造—发展文化的功能 B.教育 D.家庭 B.遗传的作用 D.家庭的作用 B.孟禄 D.昆体良 B.民主化 D.互动双向化 B.课程 D.学生 B.《说文解字》 D.《进学解》
4.与封建社会的教育相比较,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在师生关系方面的特征是()6.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就是说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7.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和()8.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和可能性的是()9.“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在人的发展中必须重视()
10.清政府1861年设立了“京师同文馆”,其培养的人才是()A.外交翻译人才 C.科学技术人才
11.神学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夸美纽斯 C.赫胥黎 A.教育目的 C.教育原则
A.主干课程和辅助课程 C.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A.乐教和乐学模式 C.审美和立美模式
A.教授过程与学习过程的对立统一 C.教授过程与发展过程的对立统一 16.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A.传授知识和能力发展之间的矛盾 B.教授和学习之间的矛盾
C.教育活动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实际之间的矛盾 D.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
1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说明教师劳动具有()A.间接性 C.复杂性
18.学龄中期的年龄阶段是()A.
2、3岁~6、7岁 C.
11、12岁~14、15岁 A.情感化特点 C.复杂化特点
20.家庭教育的两种类别是直接的教育和()A.间接的教育 C.父亲的教育
B.母亲的教育 D.父母亲的教育
全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1.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反映了(B)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B.
6、7岁~11、12岁 D.
14、15岁~17、18岁 B.多样化特点 D.生活化特点 B.连续性 D.长期性 B.巴格莱 D.福泽谕吉 B.教育方针 D.教育规律
B.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 D.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B.学习和生活模式 D.认知和体验模式
B.学习过程与发展过程的对立统一 D.教育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对立统一 B.军事器械人才 D.能源矿业人才
12.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确定以及教育方法的选择,所依据的最高准则是()13.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从形式上看就是所谓的“课程”,它包括()14.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所建立的德育模式是()15.从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来看,教育过程是()19.家庭教育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进行,这表明家庭教育具有()
2.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的作者是(D)
A.赫尔巴特
B.福禄倍尔
C.洛克
D.夸美纽斯 3.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D)
A.《学记》
B.“六艺”
C.“七艺”
D.“四书五经” 4.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美国教育家孟禄提出了教育的(A)
A.生理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5.中小学管理工作的中心是(B)
A.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B.教学工作管理
C.教务行政管理
D.总务工作管理
6.教育中的儿童观,是围绕对人性的认识而展开的。我国较早提出性善论的代表人物是(A)
A.孟子
B.荀子
C.董仲舒
D.韩愈 7.提出发现学习法的教育家是(C)
A.赞科夫
B.凯洛夫
C.布鲁纳
D.罗杰斯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A)
A.1986年
B.1993年
C.1995年
D.1998年 9.学风、校风、校规、校纪等属于学校文化中的(D)
A.物质文化
B.教师文化
C.学生文化
D.制度文化 10.1762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了反映其“自然教育”思想的著作(D)
A.《教育漫话》
B.《林哈德与葛笃德》
C.《人的教育》
D.《爱弥儿》 11.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B)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12.一般认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始于(B)
A.12世纪
B.17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13.德育个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C)
A.个体发展功能
B.个体生存功能
C.个体享用功能
D.个体益智功能 14.以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C)
A.学科课程
B.核心课程
C.活动课程
D.外围课程 15.教学活动中一般将课分成单一课和综合课,其依据是(D)
A.教学内容
B.教学目标
C.教学手段
D.教学任务 16.为个人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的是(A)
A.遗传素质
B.环境
C.教育
D.个人主观能动性
17.毕业考试前夕,学校咨询人员对平时比较容易紧张的学生进行集体辅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在于(C)
A.缺陷矫正
B.早期干预
C.问题预防
D.发展指导
18.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商讨而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是(C)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参观法 19.学校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D.课外辅导 20.学校美育的直接功能是(A)
A.育美
B.益智
C.育德
D.健体
21.学生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了学生身心的发展的(D)
A.个别差异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22.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A)
A.建立班集体
B.抓好学生学习
C.组织学生活动
D.评定学生操行 23.在学校咨询过程中采用系统脱敏法的主要目的是(C)
A.调整情感
B.改变认知
C.训练行为
D.磨炼意志 24.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B)
A.教学改革
B.课程改革
C.教育体制改革
D.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25.对同样的试卷组织两次评分,评分结果相差悬殊,这表明测验的(A)
A.可信度低
B.有效性差
C.难度低
D.区分度差 26.我国少年队章程规定,少先队员的年龄范围是(C)
A.6—14岁
B.6—15岁
C.7—14岁
D.7——15岁 27.儿童个性发展是指儿童的(C)
A.身体发展
B.个性发展
C.身体和心理发展
D.智力发展 28.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母法”是(B)
A.义务教育法
B.教育法
C.高等教育法
D.教师法 29.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途径是(A)
A.教学
B.校园文化
C.集体活动
D.社会实践
30.在测验后讲评试题的过程中,教师把测验中出现的错误反馈给学生,并在其后的教学中有意识地纠正这些错误。这主要发挥了测验的(D)
A.激励功能
B.区分和选拔功能
C.评定功能
D.诊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