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效指导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培训材料一
有效指导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培训材料(一)
联合关中心小学
2012-2013-2 现代小学写话和习作教学是落实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的重点。而低年级的看图写话又是现代小学写话和习作教学的基础,低年级孩子年龄较小,无法及时捕捉身边转瞬即过的材料,即使记得,不过是三言两语草草了事。看图写话能帮助学生从图中获得最直接的感性材料,了解情节发展,并且留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可以从图中透析事物的变化,感受、臆想到人物的心情、语言。它就像是作文教学的一根拐杖,孩子们扶着它前进。可遗憾的是,现在,有些低年级学生一旦遇到指看图写话,就不知从何写起,下不了笔。写出来的作文在内容上往往大同小异,而且语言生硬、呆板、成人化,原汁原味的儿童话语已变质、变味、走样,成了常见的成人话语的粗糙的复制品,看不到儿童应有的天真、童趣。这样的现状,是否应该引起大家的深思呢?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我想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兴趣二字。没有兴趣,就没有写话的热情,这样写出来的语言必然缺乏鲜活的儿童气息。如何才能激起他们看图写话的欲望呢?——故事,尤其是童话故事,它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没有一个孩子的童年离得了故事的!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故事大王。以此引路,就是以孩子喜爱的故事引路,包括各类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生活小故事等作为材料和内容,结合直观、形象的图画,让学生听故事,说故事,讲故事,写故事,从而把他们引上爱听、爱说、爱读、爱写故事之路,引上会说、会写看图作文之路。经过一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在以下几方面做了新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策略一:以听故事为先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学习目的不太明确,主动、自觉的学习行为也极为渺茫。有的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情绪低落,甚至冷漠,这样的情形着实令人担忧。可是这些孩子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特别爱听故事。因此,我们每个星期都要讲一个或几个童话(寓言、生活)故事给他们听。童话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孩子们听后往往还想入非非,沉浸在幻想之中;生活故事,一般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做人息息相关,孩子们听后心灵上受到一定的振动,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教育;寓言故事,孩子们听后能从中明白一个道理,间接接受一次教训,懂得做人的方法、处事的态度。教师要选择一些生动有趣、含义深刻、发人深省的故事,声情并茂、栩栩如生地讲述给学生听,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回味无穷的体验,发自内心的领悟。
有一次给孩子们讲《聪聪的耳朵》这个童话故事,当讲到聪聪不听话,总爱捂耳朵,捂来捂去,把自己的耳朵捂没了时,有的小朋友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耳朵,再看看别人的耳朵;当讲到聪聪外出遇到一次又一次的危险,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紧张、担心的神情;讲到聪聪从大树上不偏不斜掉进了河马的大嘴时,孩子们都张大了嘴巴,发出“啊”的惊叫声;讲到聪聪认识了错误,后来耳朵又长出来了,孩子们的脸上绽开了笑容。孩子们听诸如此类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往往听得很入神,听完一个还要求老师再讲一个,精神处于极度兴奋状态。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因势利导,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自主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听故事,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学习的动力也大增。在多次的谈话与悉心观察中,我们了解到有的孩子会以“我上课要专心听讲,这样老师才会讲故事给我们听”的字句告诫自己;有的孩子会以“我会认真学习,凭自己的努力认识很多字,学到很多本领,以后能自己一个人看书看报,还可以把看到的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的话语勉励自己;有的孩子则会说:“我要学好多好多的字,看好多好多的书,这样就能像老师这样把精彩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了,小朋友就更加喜欢我了!”有的孩子一下课就拿出儿童画报、图文并茂的故事书一边赏心悦目,一边喃喃自语。这些孩子已经提前进入到读书、看图说文的阶段。看来,教师保质保量地讲一些故事给学生听,对学生的触动是极大的,影响是深远的。
策略二:以读故事为基础,引导学生积累脚本。
“日积月累,方能生悟”,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大量的阅读来丰富词汇,为写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和写作的技巧。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素材,待作文时,就不至于“难为无米之炊”了。
低年级学生识字较少,理解能力又不强,但是,他们已学习了汉语拼音,那些浅显易懂、图文结合、情节生动的注音读物和通俗的故事,应该成为此时孩子们的阅读对象。教学中,我们注重向学生推荐一些古老的好书,如:《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等,这些书籍图文并茂,往往故事情节与插图同时出现,学生在阅读故事时,对不理解的地方就可以借助图画进行阅读,这样既满足了学生阅读的欲望,又降低了难度,帮助学生理解了故事内容。基于这样的思考,在平时,我们总是动员家长积极配合,给予孩子们学习上的支持和金钱上的帮助,为孩子们购买书籍,以丰富其课外阅读。同时,指导学生边读边思,提高阅读的质量。如:告诉学生读故事不仅要把故事的内容读懂,还要把这个故事中吸引你的地方找出来,细细品味,即它新鲜在哪里?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或者故事中哪些词语、句子,你觉得很美、用得很妙等等,均是读书时要学习的地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笔记应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读书笔记,既是学生对所读读物产生的感受和认识的文字记录,也是一种表达能力的训练。”所以在学生大量阅读的前提下,应鼓励他们认真积累好词好句、优秀片段,以丰富他们的写作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写简单的读后感,哪怕是一句极其简单的话。有时,故事中主人公的悲惨遭遇、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均给孩子们以巨大的震撼,或洋溢于脸上,或流露于笔尖。如有的学生在看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童话故事后,写下了这样的感慨:“小女孩在大年夜还要出去卖火柴,太可怜了。如果我是故事中的小男孩,我一定叫她到我家吃年夜饭,让她开开心心过个年。”在读了《丑小鸭》后,记下了这样的感受:“起先的丑小鸭原来竟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
“每个人都有缺点。生活中我们不可以看不起别人,应该与人友好相处。”多么朴实的语言!字里行间,吐露的是真情,流露的是真意,也只有这些八九岁的孩子会有这样的真情告白。然而就是这些简短又精悍的文字,搭建了学生个人与故事文本之间对话的平台。故事,真正走进了孩子们的心里。
策略三:以说故事为纽带,指导学生创造语言。
叶圣陶说过:“所谓训练,第一必须讲究方法。”要让学生看图写故事文,必须让他们先学会编故事才行。学生在听了故事,读了故事之后,有了一定的积累,自然,脑子里也就装了不少的故事。因此,在平时的实践活动中,我们总是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说故事的情境与条件,让他们在课堂上向同学说,课后向朋友说,回家向父母说、邻居说。许多孩子能边说边表演各种动作,讲得头头是道,神采飞扬。说故事,让每个孩子都有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1.课堂即说,推陈出新,提炼语言。在语文听说训练课、活动课和平时的兴趣课上,为孩子们提供一幅或数幅图画,让学生即兴练说。练习的形式多样,可以是学生单独一个人自编自说故事,也可以是几人合作共同口编故事。
(1)推敲词句,引导学生说不同的话。低年级的学生因词汇不太丰富,说出来的故事,缺乏生动性。又受其思维特点的制约,认为说故事就是用语音符号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语句不经过充分的思考,未加提炼就脱口而出,因此语言比较平实。但介于学生是处于初学阶段,我们没有提过高的要求,只是要求学生在把语句说通顺、说连贯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尽量用上不同的句式或改变一些词语,说出不同的话。如教学看图作文《今天星期天》,在讨论丁丁是怎样起床的?我就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词来表达。学生很会动脑:⑴丁丁连忙钻出了被窝。⑵丁丁懒洋洋地钻出了被窝。⑶丁丁依依不舍地钻出了被窝。⑷丁丁慢吞吞地爬出了被窝。评:学生用不同的动词写出了丁丁起床时不同的样子。
⑴丁丁像一条毛毛虫一样扭出了被窝。⑵闹钟一响,丁丁像被雷电击中似的,从床上跳了起来。评:学生用生动的比喻把丁丁起床时的动作刻画得活灵活现。
此外,引导学生变换句式也可提高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已接触了一些句式如:“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什么时候,谁怎么样地干什么?”“什么时候,谁在哪里怎么样地干什么?”,在初学时,我用这些句式指导学生,虽然意思大致相同,但表达形式却有详略之分。如“小刚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也可以说成“小刚真聪明,是个好孩子。”还可以说成“小刚是个好孩子,他真聪明。”这三句话都是用肯定的形式来夸奖小刚是个好孩子,但表达方式不同,这样指导后,学生的语言丰富多了。
(2)合理想象,引导学生说不同的人。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图,能留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学生不但能直观了解情节发展,还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物心情、语言。感受是一种内部心理活动,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问题,个人的感受不会相同。换而言之,学生面对相同的思维内容有着不同的思维形式,从教材编排来看,所边内容与儿童生活贴近,画面上人物所思所言,学生在生活中也常思常言。因此,结合图画内容,留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以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故事创作的新意。教学中,我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言做为桥梁,为编说故事服务。如看图作文《找妈妈》,提示问题:小东听到小鸟唧唧喳喳的叫想到了什么?由于此篇内容较贴近农村儿童的生活,有一部分同学还有短时间离开妈妈的深切感受。因而,课堂上很容易创设一种情境,激发学生感情,让学生进入角色,建立起他们的意识,合理想象,让其思维向多方辐射,从而说出个性化的语言。
2.课后扩说,延伸拓展,评价语言。
教师课外挑选图画内容,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回家将图画编成故事,说给父母听、邻居听、朋友听(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进行录音),并请听众打分,写个简单的评语。
(1)磁带录音:学生看图将自己设想好的故事口编录音,反复聆听,作为检查、对比的材料。
(2)亲子合作:学生看图编拟故事,口述故事情节,由家长记录。记录完毕,读一遍给孩子听,并指出可取之处和值得商榷的地方,以促其进步。
(3)游戏竞技: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故事接龙”、“故事表演大赛”等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演、讲才能,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之后,请大家来评一评他们所讲的故事,尤其要说出故事的可取之处、精彩之处,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都不要错过。对故事中穿插了自己合理的想象的部分,应予以高度的肯定,对于离图甚远、所编内容不切实际的,切不可超之过急,大肆批评,鼓励其再思考。
说故事,调动了学生身上一切可以利用的器官,口手并用,眉目传情。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孩子上台讲述那一段段真实的故事,那一个个神奇的传说,那绘声绘色的表演,那激情澎湃的述说,宛若一群演说家在高谈阔论,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说故事,迈出了学生运用语言、创造语言的第一步,是连接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一根纽带。
策略四:以写故事为形式,打开学生创作之门。
写作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对于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故事作文由说到写,说写并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它遵循了从说到写的反复迁移,从内容到形式的多样训练,从模仿到创作的不断实践的规律,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能力和水平。在大量阅读和听说训练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故事情节和内容上的积累,因此,便可对其进行编写故事的训练。
我们利用学生对故事的特殊爱好,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看图习作训练,一般每周训练1~2次,并建立一份较详尽的学生个人作文档案,让学生选择自写的认为最优秀的作文存档,写上学生的自评、互评、老师的评价等。1.述说图意,记写故事。初练阶段,在出示图画后,先引导学生述说图意,对于讲得不明白、不妥当之处,给予修正,待学生能清楚、完整地讲下一个故事之后,再要求他们写下来。对于那几个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给予优先照顾,讲一个简短的故事给他听,然后让其模仿着说,再简单地写下来。这样,降低了写的难度,学生一般能写出百字左右的故事文。这种训练,以写话为主,不需学生进行独具匠心地行文构思,出现雷同,也切勿性急。若某些学生能写出具有新意、非同一般的佳作,应予以嘉奖,发给红花、喜报等,以激起学生写作的热情。
2.提供模板,仿写故事。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低年级学生,他们才刚刚接触作文,不知道一篇文章、一个故事到底怎样写才算好,所以在看图作文的起步阶段,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样本、模板,让其借鉴和模仿,是不无裨益的。
(1)模仿情节,拟写故事。
在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有些什么后,再引导他们将图上的熊猫变静为动,猜想它与这些事物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因为学过《小猴子下山》、《长颈鹿请客》这两个故事,有的学生一下子就想到“小熊猫出门”、“小熊猫请客”的话题,还能仿照故事情节,更换和重组语言,编写故事。有的学生经大胆设想,提出“熊猫吃竹子的来历”、“贪吃的熊猫”这样的话题,联系自己曾经读到过的故事,进行仿写。
(2)巧用语言,编写故事。
画面上只有三个人:爸爸、妈妈、小朋友,他们手拉着手,开开心心的,妈妈手里还拿着一本书;还有一些看似雪花,又像树叶的东西。这幅图想象的空间很大,创作的内容也比较广泛,但是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语言比较贫乏,对故事的构思能力也不太强,一时之间,很多学生想不好如何开头。针对这样一种情况,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课文,并结合画面,找到课文与图画之间的连接点、相似处,再借鉴课文语言,进行变通、巧用、活用,完成故事编写。像上图,有的学生在回忆、观察之后,便提出该故事的开头可以仿照《爸爸回来了》这一课,于是,就写出了这样的语言:“冬天的傍晚,丁丁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在楼下玩。他们看见自己的爸爸、妈妈回来了,都迎了上去。丁丁一手拉着爸爸,一手拉着妈妈,亲热极了。你看,他们有说有笑的,一个劲地往家里走。”还有同学觉得可以仿照《给妈妈的礼物》一课,她是这样开头的:“妹妹的生日快到了,丁丁想送她一件礼物。送什么好呢?咦,妹妹最近迷上了童话书,要不就买本书送给她吧!于是,丁丁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安徒生童话》,准备送给妹妹。„„”
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还鼓励学生在模仿时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3.发挥想象,创作故事。想象是儿童的天性。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以内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就小学生而言,想象越丰富,其语言表达往往也会越生动;想象越活跃,语言表达也会越有情趣。低年级学生受知识、经验、情感等因素的局限,又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作文正处于扶床学步、牙牙学语阶段,而故事引路,实行读写结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梦幻型、编创型的想象,不受画面的束缚,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倾注自己的情感,浮想联翩。创作训练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看单幅图编写故事。一般,这幅图画比较简单,能给学生留出很大的想象空间,让他们结合生活经验、借鉴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作出具体的、合理的描述。如下图,学生初看画面后,发现一块长长的木板搭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座简易的桥,桥下流水丁冬响。一只小熊走在桥面上。再让他们仔细观察小熊,就会发现:
一、小熊穿着衣服、拖鞋,可以把它当作人来写,让它会说话、会思想。
二、从小熊的样子来看,它张开手臂,走得非常小心。看到这里可以说已经把画面看懂了。但还不够,为了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我还引导学生看图质疑:小熊为什么要过桥?过桥的时候它心里会想些什么?它会坚持走过去还是会退回来?这些问题张开了学生想象的翅膀,拓宽了创作的思路,为故事的编写做了向导。学生编出来的故事五花八门,生动而富有童趣。
这种形式的训练,故事情节已基本定型,学生编写的故事,内容上不会有大起大落,但在语言上,可以要求学生尽量用优美、生动的语句,将平时阅读所得的华丽的词澡灵活运用,以增添故事的艺术性。
(3)提供局部自画自编。教师事先拟定好一个故事的开头与结尾(或只有开头,或只有结尾),让学生根据已有条件自由想象,设计出故事的其它环节,先简单画下来,再具体、清楚地进行编写。
让学生根据这两幅图大胆想象,设计合理的故事情节动手画一画,再视图意相应编写故事。学生故事中的黑猫警长有勇有谋,机智果断,在“如何想办法捉拿小偷”这一问题上更是千变万化。如:有的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在图上,河边的花丛里有两根大木头。故事中的黑猫警长就是把木头作成木筏,追上小偷。有的学生则是通过自由想象,设计了好几种智取小偷的方法,有黑猫警长驾摩托艇捉拿小偷归案的,有警长识水性,潜水将小偷拖下水至死的。有的学生则从正义战胜邪恶的角度出发,设计了警长遇难,水生动物(如大白鹅、鳄鱼、海豚等)前来出手相助,最终抓获小偷。还有的学生设计的情节是小偷上的船是条破船,最终因船漏水而被淹死在水中,警长拍手叫绝,故事告诉人们坏人是没有好下场的。又如下图,我为学生提供头尾两幅画,中间的情节让学生自己设计,题目也由自己拟定。这样一来,想象的空间相当广阔,学生编写的故事异彩纷成,颇有童趣。
此外,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话题(如一个人、一件实物、一个词语等),先让他们根据话题自由勾画(可以是简笔画,也可以是漫画或者其它形式的画),学生一般都能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依据自己的家庭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理想追求,倾注自己的想法,画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图画,然后再依图行文,构写出别具一格的故事。学生画的图画,写的故事,往往反映了他们的真实生活,流露出他们的情感世界,张扬了他们的个性。
(4)找出联系创作故事。为学生提供几样表面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人物,但当仔细观察,发挥想象之后,这些事物之间可以通过一定的情节给予整合,建立起关联,从而创作出富有特色的故事文。如提供一组图画西瓜皮、塑料袋、钱,让学生自由联想,找出这三样东西之间的连接点,设计合理的情节编写故事。结果,学生编出来的故事各不相同,整理后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A孝敬篇:某人用省下来的零用钱去买西瓜,将西瓜放入袋子,送给长辈吃。B环保篇:某人买来西瓜,吃后将西瓜皮仍在地上,害另一人摔跤,受害者想到别人可能也会因此而滑倒,于是将瓜皮捡入塑料袋。C:救人篇。人物一吃完西瓜将瓜皮扔出窗外,正好打在人物二头上。人物二想到人物一以后还会这样做。于是用钱买来塑料袋,将瓜皮放入,再写信告诉人物一这样做是不对的。人物一见信后知错就改。
从以上这些故事大意中可析,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是惊人的,只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就一定可以放飞他们的心灵,发散他们的思维,创作出别具一格的故事文。
综合起来说,故事引路一是添趣,激起共鸣,提高兴趣。二是益智,增进知识,有所补益。三是促写,架设桥梁,不断创新。考虑到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对故事的酷爱,故以“故事”二字作为学生看图写话的向导,这样带有深厚的趣味性,较大的愉悦性,在自愿、轻松的环境中进行故事的浏览与创作,改变了学生“看见图画皱眉头,打开本子咬笔头,想了半天没开头”的僵局。从小从早抓作文教学,反复训练,逐步奠定基础,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及早开发了儿童潜在的智能,使语文教学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发挥她应有的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无论从用词用句,还是故事的情节上,我班学生的写话都给我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惊喜。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已经初步尝到了故事引路指导看图写话的甜头,但由于从事这一实验时间较短,有些经验理论还不成熟,希望同行们能给予批评指教。同时,我也会更加努力地朝着这一方向探索,相信自己只要用心地去钻研,与教师们共探讨,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第二篇: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
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
写话是习作的基础,低年级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写话的主要内容,有效 引导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我认为有以下四点:
一、引导学生“看”——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差,需要教师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要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看图的顺序;要让学生通过看图知道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了解图画上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二、引导学生“想”——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阅读也好、习作也好、写话也好,如果没有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就不可能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写话目标中要求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虽然引导学生看图写话是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但它的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想”:既要引导学生想教师提出的问题,又要引导学生想图画内容、人物对话等。
三、引导学生“说”——说话是写话最重要的前提和条件。常言说“我手写我口”,如果学生“我口”都不能“言”,那么“我手”又能写什么呢?如何在写话之前引导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先说出来呢?可组织学生开展“说话接力赛”,小组、同学之间互相比一比,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达自己的机会,为写话奠定基础。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了。
四、引导学生 “写话”——低年级写话是高年级习作的基础,在引导学生看图写话中,要逐步让学生分清楚主次、重点,抓住最主要的东西来写;教学生要把屋住时间、地点、人物、事物或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话写通顺、写完整;并重点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
低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主要是在于教师指导有方,教会学生看图写话,抓好习作的第一步,从最简单的开始,逐渐引向复杂,那么学生的习作水平就会得到提高和发展。
第三篇:浅谈怎样指导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专题
浅谈怎样指导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对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和想写的话写下来”。看图写话训练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初始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看图写话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写话过程中,学生存在着:观察图画不够仔细,不能理解图画的意思。想象不够合理,不能把多幅图连图成篇,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看图写图,一图一句,语言表达能力差。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呢?我认为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能力应注意以下6个方面。
一、培养看图写话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低年级学生乐于看图画图,形象思维能力活跃。但是学生注意力不太集中,容易分散,看图常是虎头蛇尾,丢三落四。所以教师开始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单幅图。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片,学生喜欢的动画情景图片,也可以是课文上的图片,以此来激发看图兴趣。在看图的基础上,过渡到说话,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说话,喜欢说,乐于说,争着说,抢着说。这样,孩子在趣味昂然的情景中尽情投入低年级看图写话中来,全面活动起来,说自己想说的话,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再由说话到写话。写完后小组评选最佳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写话,找出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同时鼓励个人大胆朗读自己的作品,集体评议。找出写的好词佳句。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多给予鼓励、支持,对不同的想法要表扬,并引导学生写好看图写话的第一课。
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观察是看图写话的基础,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按顺序观察,在观察图画时经常抓不住要点,容易被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所吸引。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指导学生会看图,让学生掌握看图的具体方法。首先,从整体着手,看清楚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知道这幅图上画什么时候,有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是怎样做的,做的结果怎么样等等。教师指导学生看图时要教给学生观察的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或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教师应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图画进行观察和分析,在头脑中形成总体的印象,再抓住细节观察,最后再回到整体画面。其次,初步按图叙述。通过指导观察,可以让部分优秀生初做示范,完整地说完一段话。要求有一定的顺序,条理较为清楚。多幅图的看图写话,要在看明白每幅的基础上,分析图与图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哪些联系,时间和地点发生了哪些变化,注意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把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连贯的故事。低年级孩子对外面的世界总是充满着好奇心。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自然,关注周围的事物,孩子们会从中观察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完《找春天》这篇课文后,让孩子到田野中观察,让他们看一看小草,摘一朵小花,听一听鸟叫„„自己去田野中找找春天。让学生懂得观察是写作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看图写话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但它的重点是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一部分学生在观察完图画以后,写的作文还是非常平淡,没有特点,其原因就是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而仅仅是看图写图。根据学生的年龄,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想象力的培养。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模仿能力较强,但是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所以我觉得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培养。低年级看图写话的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较单调,要通过适当的提问,鼓励学生进行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假如是多幅图的写话,可由一副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假如是一幅图,就要抓住一个想象点、一景一物、一举一动,让学生自由想象,让童心自由绽放,并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大胆创设故事情节,把低年级看图写话变成一个个别开生面的故事。看图想象,用贴近儿童生活的形象的、直观的图画,来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看图编故事。鼓励学生与他人想得不同,与他人说得不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只要学生观察细致、合理想象、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够写出条理清晰、内容具体的文章。
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是语言实践的重要工具,是写话的基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低年级学生表达时往往缺少条理、不连贯。所以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学生看图的基础上让学生鼓励学生敢想敢说。要求学生语句要完整通顺并能按一定的顺序来说话。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机会,激发其表达的欲望,有步骤地进行指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在其过程中培养了他们想说、敢说的心理素质和语言的适应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为今后学生的写作训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动笔写一写,发展思维能力。
1、写完整
低年级写话是为高年级写作打基础的。因此,在低年级的写话训练中,就要教学生把握住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话写完整。
2、写具体
特别是学生到了二年级,已经具备了写完整话的能力,其观察、想象能力都有了发展提高。这时,就要在如何写具体上下功夫,指导学生重点写事物的主要情节,写与主要情节有关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要抓住细节判断人物可能说什么,有什么心理活动,人与人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使画面上的人物活起来。
六、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为写话打基础
儿童从小听故事、爱阅读,会接受较多的刺激,对他的语言的积累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研究也认为,那些爱听故事和阅读的儿童,其想象力、创造力比其他小孩要高出一头。为此,在平时,要经常讲故事给孩子听,并鼓励他们自己讲故事。要扩大阅读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有选择童话、寓言、儿歌、谜语、儿童漫画、中外名人故事、成语故事、古诗等多读、广读。在阅读时,认认生字,划划优美词句,并鼓励记下来,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平时,尽量让学生每天能抽出时间读书、交流。定期召开故事分享会,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真正喜欢上阅读。这样能促使学生掌握和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为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看图写话训练,教师要注重观察引导,充分激发学生想象,采用多种的、不同的方式进行看图写话训练,能够降低训练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只要学生观察细致、合理想象,就一定能够写出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的文章。
第四篇:浅谈如何指导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
赵志强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马营镇大河小学,甘肃 通渭 743306)【摘要】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能力的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关键词】低年级,看图写话,能力培养,提高作文途径。
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提高小学作文水平,首先培养低年级看图写话的能力。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提高儿童认识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写好看图写话是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经过从事多年小学低年级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认真看图,培养观察力
看图写话,顾名思义就是就是要用眼睛看,看是基础。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是一个知觉、思维、语言相结合的智力活动过程,观察是人们增长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观察能力的发展是思维、表达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看图说话之前只有经过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有深厚的理解,才会在大脑里形成清晰的印象。学会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就等于交给他们一把认识世界的金钥匙。但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观察能力是十分欠缺 的,他们看到一幅图往往毫无头绪,不知该如何下手,可以说无目的、无顺序。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旁边好好引导,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首先引导他们看图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再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等。使学生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在看一幅图的基础上过渡到看几幅图。作为低年级学生在观察多幅图的时候,不要让孩子们先忙着一幅图、一幅图地看。教师要让他们先连续观察几幅图,因为这几幅图连在一起就交待出一个完整的情节。我们教学生学习一篇记叙文不是先让他知道主要内容吗?看图也是。先把这几幅图连在一起看,把表达的大概情节抓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再一幅一幅具体细致地看。这样练习才能掌握观察几幅图的方法。
二、边看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看图写话虽然是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但它的目的之一还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的学生在观察后,还
是把作文写得很平淡,其原因就是没有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只是就物写物,就事论事。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重视了“想”这一环节。
“想”,一是指老师提出的问题怎样回答;二是指想象。想象是重点,老师提出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支点,学生借助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观察想象,理解图画内容,启迪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看图编故事要从“异”字着手,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指导学生说话时,要力求避“鹦鹉学舌”,要鼓励学生与他人想得不同,说得不同。如在教学《守株待兔》时设计:“野兔为什么撞死在树桩上呢?”学生的想象千奇百怪,“有一个猎人在追赶它,跑得不知方向了,撞死”。“和乌龟赛跑,不能再输,光想没看见树桩”。“它的儿女受到了伤害,一时想不开”……
三、大胆表达,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低年级学生好奇、天真,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好提问题,喜爱表达,思维形象具体,但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说起话来常是前言不达后语或重复啰唆,有时带有语病。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以下三点:一是要求说得有头有尾,要遵循一定顺序;二是要有基本内容,不要丢掉重点;三是鼓励在语言表达上有独到之外的学生,表扬他们说得细,说得好。
在说写训练中,要求学生准确、有中心、有合理的看图,启发学生大胆思维、想象、表达,还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每次在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写话时,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兴趣盎然,劲头越来越高。
在说话课上,我经常这样对他们说:“谁能和大家说不一样?”“那个同学比刚才那个同学说得更具体、更生动些?”以此鼓励同学说话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说话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地表达,久而不厌,心情愉快。有时看单幅画面说话,学生可以说出十多个不相同的开头,有的学生还有自己的创见,在说的基础上再指导写,就容易多了。
总之,说话训练要有层次地进行,要大面积练习。图意清楚的,让班里语文成绩,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说,随后大面积展开。这时,还要重点指导和帮助中、差等生,最后安排同桌对说,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写出好语句,来表达图意。
四、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为写话打基础。
儿童从小听故事、爱阅读,会接受较多的刺激,对他的语言的积累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研究也认为,那些爱听故事和阅读的儿童,其想象力、创造力比其他小孩要高出一头。为此,在平时,我经常讲故事给学生听,并鼓励他们自己讲故事。为了扩大阅读面,我还推荐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图书,如:童话、寓言、儿歌、谜语、儿童漫
画、中外名人故事、成语故事、古诗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有选择地多读、广读。在阅读时,认认生字,划划优美词句,并鼓励记下来,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平时,尽量让学生每天能抽出时间读书、交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真正喜欢上阅读。这样能促使学生掌握和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为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作文起步训练,教师要注重引导课外阅读,善于利用课本资源,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带领学生实践,积累写话材料,让学生乐说乐写,使他们能顺利地迈上中年级作文的新台阶。
作者简介:赵志强
男
1982年10月出生于甘肃通渭,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马营镇大河小学任教,小学一级教师。长期担任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在小学作文教学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经验。通讯地址: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马营镇大河小学 邮政编码:743306 手机号码:***
第五篇:浅谈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写写帮整理)
浅谈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
实验小学 张 丽
《新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的习作训练是:“对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和想写的话写下来”。作为作文教学最初始的看图写话练习,是提高刚刚入学儿童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看图写话却成了他们的难点。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写好“看图写话”呢?
一、指导看图,培养观察能力
看图写话的基础是要学会观察,这是进行看图写话的重要条件。只有经过细致的观察,才能对图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写话”。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重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观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他们看到一幅图往往毫无头绪,不知从何处起笔,可以说没有头绪。这就需要老师做好引导,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
1、仔细观察,判定时间。时间的判定需要学生把图片内容提示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如:图片上的孩子躺在床上睡着了,孩子们自然想到时间是晚上;遍地的青草鲜花,游戏的孩子可以反馈给我们夏天的信息。特殊的时间可以从图片的提示加以具体判断。
2、地点和人物的观察。地点的发现一般来讲比较直观甚至一目了然,特殊的地点判断也要求孩子多方考虑,再下定论。在时间地点基本得到明确后就要观察人物了,这是观察重点。人物身份的观察可从年龄、衣着、动作、行为等方面统一考虑,喜、怒、哀、乐的表现能一目了然,人物的外在表现与周围环境只要结合起来统一考虑,是不难判断的。
3、事情的观察分析。图上的人物动作,表情一般能比较直观反映出画面人物在做什么?在怎样做?这对他们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在比较准确地全面地观察画面以后,要进一步培养他们有步骤地、按一定顺序来观察画面的能力。就顺序来说:在低年级指的是主次顺序和方位顺序。方位顺序指的就是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注意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
二、展开想象,培养想象能力
看图写话的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较单调,只是描绘出了人物的动作、表情,而与之相关的人物的语言和心理却无法体现出来。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鼓励孩子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使图中的事物动起来,使他们有动作、有语言、有思想,才能使画面内容丰富充实,所以我觉得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进行培养。
1、活用语文教材中的插图
课文插图是文本内容的浓缩,是语言文字形象直观的反映,能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材料的感悟。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的形象为主要形式,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比较弱。因此,我在教学中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注意利用书中插图,着力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收到了一定效果。苏教版教材小学语文中,几乎每篇文章都配有单幅或多幅组合图片,这些精美的图片编排,体现了低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及年龄特征,且与教学内容关系密切。此时,我们教师就抓契机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接着创设语言情景,激发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兴趣。
2、看图编故事。
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喜欢讲故事。根据这一特征,可以先提供给学生故事前部分,或中间部分,或结尾,再引导学生写完相应的故事情节,即续编故事。一年级的孩子,指导他们续编故事时,要紧紧抓住故事内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学生与他人想得不同,与他人说得不同,避免“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语言灵活表达能力。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3、说写结合,培养表达能力
写就是在学生说得基础上,把说得内容写出来。看图说话是写话训练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是让学生充分观察图画,思考图意的基础上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在看图写话前,首先指导学生看好图,说好话。注意遵循看——想——说这一顺序,在学生明确图意要求后,让学生说说图画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抓住重点,尤其是针对图中想象部分的描述鼓励孩子敢想敢说。当孩子在口述内容时,说得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方,可以适当加以点拨,促使他们说话水平的提高。另外,重视教材中安排的“口语交际”,它是训练学生说话、写话能力的一个好平台。新课标指出“让低年级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智力和思维的发展,有助于他们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其效果直接对以后中、高年级的习作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引导课外阅读,打下基础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以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儿童从小听故事、爱阅读,会接受较多的刺激,对他的语言的积累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研究也认为,那些爱听故事和阅读的儿童,其想象力、创造力比其他小孩要高出一头。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低年级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老师一定要致力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一定要调动学生写话的兴趣,让孩子体验写话带给他们的成就感、喜悦感,有条件的花些时间把孩子的作文打印出来,定期把孩子的作文整理成册,甚至出版,这既可以作为孩子童年的记忆珍藏,又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多么了不起,使他写作的热情越来越高,这可能使孩子走向成功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