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学生进行自制教具的必要性 作者李 勇
浅谈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学生进行自制教具的必要性
作者:李 勇
【内容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科学的来源。”注重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然而,要把所有的实验顺利开展好,选用合适的实验器材就显得非常重要,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初中物理知识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虽然教学条件在不断改善,实验教学仪器的配备也更齐全,但是,要想做好所有的物理实验,目前的教学仪器却远远不能满足实验的全部要求;实验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做到人手一套实验器材,只看老师进行演示实验并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许多学生因为没有近距离参与实验的操作和探究,以至于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之中,时间久了一些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甚至萌生了茫然和厌学的情绪。而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按照新课标的教学要求,集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施教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实验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想办法完成。为解决这一物理教学难题,自制教具成了目前很多理化生教师关注的焦点。自制教具不仅能够解决当下实验器材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教师自己设计的教具可以实现传统实验器材无法达到的实验效果。这项工作对于增补教学仪器,节省实验教学经费的开支,开展实验教学,改进实验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都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新课标的实施,既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探究空间,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物理教师,要把自制教具的制作融入新课程改革的精髓中,通过自制教具创设教学情景,优化学教手段,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物理实验 学生参与 自制教具 必要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科学的来源。”注重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按照新课标的教学要求,集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施教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实验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想办法完成。为解决这一物理教学难题,自制教具成了目前很多理化生教师关注的焦点。当前物理教学更加注重对课堂的创新性教学方法的探索,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是非常的重要的。但是鉴于很多学校的物理实验室十分的简陋,实验器材相当缺乏,在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在黑板上讲实验,学生背实验,试卷上考实验,结果并未提高学生素质。很多探究实验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无法开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自制教具的制作被提上了日程。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与学习的方式关系很大。一 般来说,学生通过听教师讲授,能记住10%--20%;学生如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够记住30%;如果学生既能听教师讲,又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记住50%;如果学生看到实物或现象,自己又描述过,便能记往70%;如果学生既动手做过,又描述过,则能记住90%。[1]而边学边实验,既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又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讨论、分析,最后自己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显然,这样的学习过程属于上面所说的最后一种情况。可见,提倡学生进行自制教具的制作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内容。
在求知的过程中,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主要手段,物理规律都是科学家们不断地探索自然界得到的。因此,我个人认为在初中的物理教学当中,与其让学生去继承前人通过探索而得来的物理知识和规律,不如让学生自己探究思考,在实践当中获得知识。[2]实践表明: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亲自制作和操作自制教具进行实验,通过实践验证前人获得的科学结论,既可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尽量多安排探究性学习活动,虽然学校的器材缺乏,分组实验很难开展,但我一定会尽量的多利用身边的器材给学生多做演示实验,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用身边的器材进行一些实验探究。[3]先前实验思想的缺陷主要是理解实验原理、进行实验操作、得出正确实验结果的一种实验形式,基本上属于继承和接受前人的知识、技能。[4]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自制实验教具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实验仪器不足的问题,提倡自制教具转变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角色,为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指明了方向,从而对推进试验教学改革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提倡探究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教师主体为主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实验是理化生教师目前要面对的实际问题,然而,实验室教学仪器的供给不足且老化严重的现状,导致了许多实验操作无法正常进行,实验中不是现象不明显就是结论不尽人意,出现了理论与实际的偏差,因此,在一些
教育资源匮乏的山区学校,出现了用讲实验来代替做实验的局面。为解决实验器材不足和老化的情况,我建议所有实验教师积极指导学生进行教具和学具的制作,从很大程度上来讲就可以解决目前实验教学中遇到的实验瓶颈问题。
首先,因为自制教具的材料都来源于我们的身边。例如:玻璃杯、塑料瓶、小镜子、鸡蛋、牙膏壳等,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和经常用到的东西,可是,如果我们不加以引导,学生就不会把这些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下面我们把一些生活中的用品与物理知识的运用做一个简单的说明,看看物理学中的声、光、电、力、热等知识与我们有多近。例如我们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我们可以用筷敲碗、敲杯子、拍掌、大声和小声的说话等,不但能证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还能进一步学习探究乐音的三要素。实验二:光的反射和成像,光的折射原理。每天我们都要照镜子,这是平面镜成像最好的实例,能说明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粉笔字反光为漫反射,黑板反光为镜面反射,把一只筷子放到装满水的杯子中,我们看到筷子弯折等,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实验三:摩擦起电实验。用塑料梭子在头发上反复摩擦,然后将其靠近一些小纸屑,发现小纸屑被吸引,说明用摩擦的方法可使物体带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实验四:体验大气压的存在试验。将一只玻璃杯子装满水,用一张硬纸片紧压在杯口上,然后使杯子倒过来,我们发现纸片托住了杯中的水,从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等等。实验五:探究摩擦实验。把杯子中装满米,中间插入一只筷子,米和杯子都被提起来了,我们的鞋底有花纹,车轮上的花纹,水泥地板上要画花纹等这些都是摩擦力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再如,车轮为什么要弄成圆柱形的,搬油桶上车经常垫一块模板滚上去等等。都用到了增多摩擦和减小摩擦的物理知识。实验六:浮力的实验。我们把用完的牙膏壳放到装满水的盆中,拧扁放到水中是下沉的,吹包放到水中是上浮的,这就验证了同一个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与浮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思考,例如:我们可以教会学生在自制教具的同时,学会观察、分析和探究。比如,观察教室窗户玻璃上的水珠,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屋顶上的霜等等,就可以想到我们物理学中的物态变化。还可以布置学生在回家的路上,注意观察和感知大自然的物理现象,比如诗句中“看山恰似走来迎,走近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充分体现了物理中的静
止、运动的相对性等。在制作教具的同时,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得到提高,更能感受到知识的有用,同时也养成了勤劳简朴的个人品质,拥有变废为宝的智慧。例如“小孔成像”中的易拉罐,“液体压强”中的废茶壶和水管,矿泉水瓶,注射器,点滴瓶,打火机等等,都是可以利用废弃的材料来制作教具或者对演示实验进行改善,使该实验操作更简便、安全有效,更利于学生理解,物理教学中,教师、学生用自制教具做实验,不仅具有因陋就简、勤俭节约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又培养了艰苦朴素的作风,还养成了学生爱护环境,热爱自然的环保意识。只要我们善于引导,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应用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进行实验,就会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身边的物品进行试验,还能把许多试验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为有些试验来源于现实生活,学生通过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积极的进行实验教具的制作,就能够深刻的体会蕴藏在操作中的物理学原理,感悟物理知识,必然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这就解决了建设物理实验室耗费大量教学资金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利用多余的教学资金去补充一些无法自制的复杂实验器材。
其次,自制教具能够为自主探究实验提供必要的条件,因为自制教具都可以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完成。所以,上课时学生就都可以使用到自己制作的一套实验仪器来进行探究,这样就能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物理实验探究中来,让学生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切实了解实验的目的和实验原理。在实验的过程当中获得自然规律的认知。在总结评价当中获得物理知识学习的乐趣和发现未知规律的兴奋。
再次,自制教具使初中学生由看实验变成了做实验,平时虽然也做了实验,但是有许多学生都不理解做实验的目的。而且由于实验仪器数量严重不足,在实验的过程中害怕仪器受损,经常会提醒学生小心点,慢点,不能这样等等的词汇,从而造成学生认为必须按照老师的话去做才对。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如果是使用自制教具,学生和老师都没有必要担心仪器会被损坏的问题,其实教与学的目的是一致的,都希望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和找到规律。这样很大程度上就解放了学生的实验思想。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进行实验操作,充分发挥实验探究的优越性,使学生主动获取
知识的能力得到培养。
另外,利用自制实验教具进行实验还能解决实验时间不足的问题,一堂课的时间很短,有些知识是在短时间内无法理解和掌握的,因此学生拥有了自己自制的教具就能在课余时间继续探究,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为止。诚然,提倡学生进行自制教具的制作,为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及发明创造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关于动手学习,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老。”他强调了手脑并用。然而,现在的中学生实践能力普遍偏低,提倡学生通过自制教具进行学习,很大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试验和实际操作能力。最终学会观察和实践,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终服务社会。
总之,开展自制教具并不完全是针对现实实验条件本身的需要而言的。而从更深层次来讲,它是针对教育和教学的需要,对促进学生智慧、情感、态度、价值和社会适应性的全面提高以及和谐发展的作用而言的。因此自制教具应该成为物理实验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制教具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它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师生共同动手制作教具,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优秀品质,还可开阔学生眼界、活跃学生思维。作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学习新的科技知识,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及创新意识,充分利用自制教具,营造一种敢想、敢说、敢做的学习环境,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5]虽然自制教具本身具有一定的误差和局限性,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能让学生感悟到现实生活的真谛;物理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用心观察,用脑思考,勤于实践,不完美的实验也会让学生在实验中因为找到一些有用的自然规律而兴奋。作为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自制教具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紧扣新课标改革的要求,让新课标教育理念真正贯彻落实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这样更能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主动探索,认真实践,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服务社会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邵端珍著《学与教的心理学》华师大出版社90. [2] 皮连生著《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96.4 [3]刘炳升 仲扣庄.《中学物理教师专业技能训练》 2004 [4]王棣生.《中学物理创新教法---实验改革指导》 2002 [5]徐志鹏.谈自制教具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
第二篇:自制物理实验教具的意义
自制物理实验教具的意义
自制教具的意义
物理是一门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科,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本方法的学科。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要求老师教学时要做大量的演示实验,还要求给学生创造条件进行课内和课外实验探究。但大多数农村学校实验器材和教具不能满足教学需要,针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大胆创新,方法之一,可以通过自制教具,引导学生制作学具,并应用于实践,可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持续发展。本人就自制教具在农村物理教学中的意义谈谈自己的见解和做法。
一、自制教具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情感好奇作为思维和兴趣的先导,是中学生思维上的一个特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是成功的起点。在教学中,利用自制教具适时适度地进行演示,有意识的创设好奇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入新课。例如,在讲述“物体的浮沉” 时,根据课程特点,我选择了大型饮料瓶、气球、金属体和棉线等制作了一个沉浮子演示器。新课开始,出示自制教具(学生惊讶:老师要干什么?)接着老师演示:一手托住瓶身并用力轻压,气球沉浮子下降,同时像玩魔术一样,另一只手加以指示,且口中念念有词:“上……下……”把学生带进一个神奇变幻的境界。顿时,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一起:老师真有这么大的本事?此时不失时机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物体的沉浮……。这样,利用自制教具创设好奇情景,因势利导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将有极大的帮助。
二、自制教具可以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 自制教具,让物理走向生活,让生活走向物理。
自制教具让物理实验更贴近于生活,拉近了物理实验和实际生活的距离。尽可能选用学生所熟悉的、简单的、常见的材料做物理实验,能使学生富有亲切感、新奇感、熟知感,重视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赞扬他们的创造、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天生好奇、好动、好玩、有极强的创造力和求知欲,平时对他们的小制作、小发明多加以鼓励和赞扬,是激发他们学习物理兴趣和创新意识的一种好方式。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多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或者和其他同学合作设计、动手做课外小实验。课外小实验自由度大,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改变条件,控制实验的进程,深刻感知实验现象。通过课外小实验1还能养成学生观察的习惯,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掌握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第三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自制教具论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自制教具论文:探究实验创新和自制教具
【摘要】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意义和策略做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特别是对自制教具的作用和方法的研究对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自制教具
在教学中的实验创新是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现象有独到的解释方式,对实验方法有新的改进。实验过程中要突出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自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而实验者则要求开拓思维,潜心观察,才能有创新灵感,创新实验与普通实验根本区别在于创新实验的目的不是在验证和重复教材中的方法,而是在发现新的方法,所以研究创新型实验关键在于要在特定环境中自主发现“新”问题,也就是要有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对出现的问题不要回避,特别是出现与教材不同的地方,就是创新的亮点。
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改革实验教学,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课外实践和小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应渗透实验思想和实验方法的教育。
自制教具就是实验创新的一个方面的应用。如“电流做功演示器”,巧妙地把几个功能同时制作在一个教具上,一具多用,以提高教具的利用率,该教具能演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磁能、光能等实验,玩具电动机,线圈小灯泡的一端在制作时先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如将电池的正极接通,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可以看到铁锤敲打动作和听到撞击发出的声音(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当电池的正级接通线圈,可以看到悬挂在线圈上方的小磁铁泡沫塑料块在跳动(电能转化为磁能),再把电池的正极接通小灯泡时,就能看到灯泡发亮(电能转化为电能),这个实验从多个方面逼真地演示了电流做功现象,对学生理解概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又如,学生在初三实验——自制水果电池中,别出心裁地把水果电池连接到音乐贺卡上使其出声发光,同时调整电池的负极来验证二极管的简单导电性,同时鉴别水果电池的两极哪个金属片是正、哪个是负。
一 自制教具的作用和设计原则
自制教具,是教师和学生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的用于学科教学的教具或学具,是教学仪器与实验器具的必要补充。自制教具,不需要高深的专业知识,而是需要我们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自制教具不追求结构的复杂,而是需要新颖的创意。
随着新课程标准和全面贯彻实施,传统的实验教具已跟不上教材变化的需要,很多仪器已不适应在教材中使用,急需补充新的教学仪器和实验用具,这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教育发展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但是与新教材配套的教具的开发、研制、定型、生产需要漫长的过程,导致仪器与课本不配套,而自制教具填补了这一缺陷。正规仪器在设计制造时,因考虑成本和工艺等问题,制造得很小很紧凑很复杂,这些非教育因素会影响观察效果,如实验室中电磁铁和有些模拟用的仪器太小,而改进后自制教具反而比原有教具好,如,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我采用了对通电线圈同时上下方置于磁铁中观察到通电导体运动。自制教具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教师与学生很好的学习与动手动脑的训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积极鼓励与支持学生参加自制教具的活动,对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自制教具,成本往往较低,能节省资金,利用废旧物品,既节省经费,又在制作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了知识,培养了动手能力。
自制教具,是应用科学技术知识与教学经验结合起来的创造性活动,是在创造性思维基础上产生的。设计的原则应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教育性:具有一定的教育目的。(2)科学性:有一定的理论做基础。(3)简易性:结构合理,制作方法简单,演示操作简单。切忌为了追求美化效果把教具设计得复杂,只要能进行鲜明的演示即可。当然,有些东西不适合自制,有些材料不宜用来自制教具。如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等,由于无合适的设备,无法保证精准的测量。有的材料比较危险,不宜直接取材制作,如水银、农药和带有放射性的材料。有的材料使学生过敏,如有些植物、有毒的动物等。
二 自制教具的步骤
明确制作目的,是为了探究哪些问题,需要哪些器材,加工工具及加工方法,在制作前做好准备,以确保制作成功。
明确制作要领,主要弄清必要的结构、工艺方法,了解现有的制作条件。确定工作程序和操作顺序。先用简易材料如纸板、铁片等做成样品模拟来检验可行性。根据样品加以改进制成成品。在课堂上检验实际效果。如需标准,需要加以说明。写出说明书、用途、维修等。
如,导体和绝缘体检验板:(1)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2)准备条件:水、油、布、盐、金属等;木板、螺丝刀、图钉、电线等工具。(3)制作方法:取一块40cm×20cm×0.8cm的木板刨平安装导体和绝缘体。尽管自制教具有比较大的作用,是实验创新的一个重要体现,但也可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自制教具不好用;教师不会用;老师不愿用。我们应特别强调“活用”,要突破教材、课堂的限制,尽一切可能开展实验创新活动,要从“教实验”转变为“用实验教”,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第四篇: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传统的物理教学以考试为目标,而现在的物理教学更注重丰富多彩的实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缓解实验器材的短缺,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开展自制教具活动,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现状的分析,发现了问题及不足,就如何更好的发挥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字:自制教具;物理实验;初中教学;作用
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相互交织的教学时代,物理教学的目标越来越重视物理实验的考查。在物理实验器材有限的现实情况下,通过大力倡导使用自制教具,有助于将物理实验器材生活化,既拉近物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同时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
一、自制教具概述
1、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是指为了改进教学方法,利用实际生活中的物品,结合自身的科学知识以及教学经验,设计出的能够用于物理实验的教具。它的设计主体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老师和学生一起。自制教具最大的特点即为取材简单方便、制作容易,设计巧妙,适合教学。
2、自制教具特征
自制教具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较强的直观性。自制教具的作用是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及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辅助,从而便于学生观察理解和记忆。二是很强的趣味性。自制教具作品是由老师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的,具有一定的美感和趣味性。三是具有廉价性。在实验实施不够的情景下,自制教具是教师适应教学需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因此廉价性也是其重要的特征。
二、自制教具作用
1、弥补现有仪器的不足
现有的教具永远也满足不了教学需要。当前,我国虽已建立了一定规模的教学仪器生产体系,但同实验教学的需要相比,还存在诸多不足。例如,部分产品不但数量不足,而且品种也不齐全,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另外现有教具难以突出教学重点,且不是教具的全部。因此,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确保新课程的实施效果,这就需要广大师生紧跟教育发展和科学进歩,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通过自制教具来弥补现有仪器的不足。
2、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
使用厂制仪器进行教学,虽然可以清晰地演示物理现象,同时也会让学生感 到陌生,因为这些实验器材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距离太远。离开了实验室和物 理课堂,学生就与这些东西失去了交集。与此相反,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围绕着物理知识,正是由于物理的发展才带动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对学生來说,原本属于自然科学的物理学更多的是通过高科技来展现的,却对最基本的物理现象陌生且疏远。而自制教具取材于生活,都是学生随时接触到的生活用品,在实验观察时,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的好奇心大增,好奇这些生活材料还有什么其他的用途,究竟能呈现什么物理现象。如利用吃完后的薯片筒制成“小孔成像仪”,观察小孔成像,让学生感到惊奇,原来薯片筒还有这些作用。生活环境中的一切材料都具有物理属性或包含物理原理,利用这些材料独有的物理属性演示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养成他们随时观察身边物品的习惯,让学生从本质上认识生活、认识大自然,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废物利用,保护环境。
3、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实验教学,有些学校仅停留于形式,这种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限制了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重大举措。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具的制作中,也可以让学生独立制作教具。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使用教具是一种自主的实践活动,它为学习创设了真实、复杂的情境,提供了合作的机会,促进了意义建构的实现。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与客体(材料)
进行交互活动,对外在信息理解、感知、体验,在特定情境下进行心理加工,以实验观察为基础,进行独立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既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也助于充分发展学习能力。
三、自制教具作用发挥上存在的不足
1、教师制作教具不积极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实验室,在不断地充实实验设备的同时,更要鼓励教师就地取材自制实验教具应用与实验教学,但是由于一线教师平时的工作量大,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班主任工作等等,占据了我们更多的时间,工作重心不自觉的倾向课堂教学,无暇顾及准备器材,开展物理实验,如果器材短缺更不会自己主动制作实验器材,开展物理实验,有时也会用实验的视频来代替演示实验、学生实验。
2、缺乏自制教具制作的条件
对物理教具进行制作,受到知识、技术、经费和时间等因素,以及再加上经费短缺等因素的影响,缺乏自制教具的客观条件。比如制作经费来源较窄,制作的经费一部分来自学校的支持,一部分来自部分家长的支持,教师个人捐赠等。其次,由于教师平常课程繁忙,因此只有利用双休日和课余时间来制作教具。同时,解决了教具制作的时间,还需要和实验员取得联系,请求实验员给予帮助,合作完成一些教具的制作。
3、自制教具保管难推广难
自制教具制作以好,在现在的实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保管难,因此,在其他时间的实验进行使用时,则难以继续有效使用。其次,由于缺乏相应的自制教具推广体系,因此,自制教具的经验交流以及推广较为困难。
四、如何有效发挥自制教具的作用
1、鼓励教师进行自制教具的创造
首先,要让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创造自制教具的重要性。既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本身的创作和教学能力。其次,学校要创造鼓励教师进行自制教具的良好氛围。既要给教师提供一定的制作教具经费,也要在仪器设备以及实验室的提供上给予一定的便利性。最后,健全相关的激励政策。建议学校并将利用教具开足物理实验纳入考核,对贡献突出的教师予以奖励。
2、增强教师自制教具的能力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和制作一些自制教具,让学生在实践中动口、动脑、动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同时要紧紧围绕物理课程的目标,尽快转变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健全自制教具保管及推广体系
对于自制教具的保存问题,可以利用实验室将自制的教具,通过设立专门的橱柜保存起来,并注意一定的温度、湿度及保存条件等。对于教具的推广使用问题,主要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备课组的教研活动,交流教具使用的心得,让同组的教师都能参与教具的制作和使用。二是通过公开课展示在教学中使用自制教具的优势,能吸引更多的教师使用自制教具,让自制教具成为我们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三是通过教学比武中使用自制教具,将优秀的教具带到更广阔的空间,让更多的物理老师能够熟悉它,使用它,升华它。四是平时注重保留教师和学生小制作优秀作品,使它们成为回顾教学历程的路标,展示教学成果的闪光点,实验室专门设立一个区域存放教师和学生的自制教具,并请实验员做好登记。
五、结论
随着物理由课本向生活的走进,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不要为了考试而讲实验、背实验,呀加强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次,要善于利用身边随手可收集的材料,进行一些自制教具的创作。最后,要完善自制教具教学实例的经验交流和推广,加强自制教具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廖伯琴.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目标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一版.[2] 徐志鹏.谈自制教具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 年第 5 期.[3] 刘炳升.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自制教具学习建议[J].大学物理 2001 年第 3 期.[4] 徐 斐.新课标下以自制教具促进物理探究实验[J].四川师范大学 2010 年 3 月.[5] 王永刚.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 2009 年 3 月.[6] 王久海,石春胜.坚持自制教具,促进物理教学改革[J].学科教育 2000 年第 3 期.[7] 张道淸,刘晓茔,杨茂杏.初中物理制教育的探讨[J].物理教育探讨,2009,27(334): 32-33.
第五篇:2013初中物理实验技能培训梁波老师自制教具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教学仪器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必要物质条件,在仪器短缺的年代,许多教师通过自制教具,将学生领进了物理学的殿堂。现在实验教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观,各种各样设计精巧,制作精良的现代教学仪器,还有丰富的实验教学软件可供教师使用。
1、自制教具能充分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自制教具从设想开始到动手设计、制作、试用,最后定型,都要经过深入思考和反复论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创造地设计出新教具,师生的能力和思维都得到极大的发展,从中可体验到创造的无穷乐趣。
2、利用学生喜欢实验的特征,激发兴趣,促使“我爱学”。“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的不足,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教师要利用学生对实验的热爱,组织好实验教学。根据教材要求和特点,精心组织教材要求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同时还要想方设法自制教具,增设一些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的演示实验,努力使物理课节节有物。
3、自制教具能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麦克斯韦说过“实验的教育价值与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学生自制的仪器,虽然经常出毛病,但它却会比用仔细调节好的仪器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在中学实验室里教学仪器数量有限,使用一般都强调要按步骤操作,如果非正常损坏,则要赔偿,甚至罚款。因此,学生普遍存在害怕心理,使用时小心谨慎,不敢越雷池一步。学生处于被动实验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了压制。而自制教具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损坏了可以再制作,这是商品仪器无法比拟的,它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学生通过自制的教具,能加深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如在“音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课后的小制作,小实验,就可以知道古代的编钟为什么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如我在讲大气压强时,取两个粗细差别不大的试管套起来,并在它们的间隙中倒进些水,当把两套着的试管忽而倒过来朝下时,学生会想到细试管要掉到地上,可是,细试管却徐徐上升,意外的结果有力地诱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开发实验器材,力争做到一物多用。如何能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实验器材,让实验器材的性价比更高,这是新课改对实验老师提出的新课题。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开动脑筋,不断尝试将实验室里的器材加以组合或开发,可以让一个器材完成更多的实验探究。比如:试管,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试管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利用试管探究音调问题。用嘴对着空试管吹,让其发声,再在试管中加一些水,再对着试管口吹气,让学生去体会声音的不同,从而去感觉音调;在学习大气压强的时候,可以做“大小试管”的实验(图1),让学生体会大气压强的存在。在学习浮力的时候,可以利用试管制作浮沉子(图2)演示上浮、悬浮、下沉。还可以制作潜水艇模型演示潜水艇原理(图3);再如:激光笔和平面镜是用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我们还可以用它改变光传播路径的功能将桌面发生的微小形变加以放大(图4),使学生看的更清楚。以上实例说明其实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多思考、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开发更多的实验,让实验器材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1
图图1. 用身体做实验。身体是学生自身的物理实验资源,每个人都有且不受时间、地点的影响,随时随地可以进行。通过切身的体验更能加深理解所学知识。例如:在研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可让学生用手摸自己发声时声带的振动;在学习杠杆的应用时,可让学生用手拿字典,感受费力杠杆省距离;在研究摩擦力的时候,可让学生两手心相对,感受两手滑动时摩擦力的存在。通过增加两手的压力,感受摩擦力的变化;学习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时,可让学生双手互相搓一搓,体会温度变化;学习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时,让学生吸气和呼气体会体积变化等等。实验简单,又加深印象,一举两得。
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大气压强的理解仅限于课本上的那几个实验,在这节教学中,我使用实验室中常见器材,设计制作了瓶“吹”气球实验,课堂演示收到相当好的效果。现简介如下:
需要的器材:圆底烧瓶、彩色气球(未充气)、开水。
操作过程:
1、在烧瓶中加少量的开水,并立即将气球嘴倒套于烧瓶口颈。
2、将留在瓶外的气球其余部分全部塞进烧瓶内,注意气嘴仍应紧套在瓶口颈上。
3、随着烧瓶中开水冷却,可以看到在瓶内的气球被瓶逐渐被“吹”大起来了,气球鼓大甚至可紧贴于烧瓶内壁。
同学们先是惊讶于气球怎么给吹大了,然后就明白了,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效果非常好。
对身边的废旧物品进行合理利用,可以制作很多的物品实验器材,能解决很多问题。一个身边丢弃的饮料瓶,就可以制作探究声音的音调、演示光的直射、反射、折射现象、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演示力的作用效果、探究液体压强等等演示器材。一只铅笔头,就可以演示诸如压力和压强、杠杆等10余个演示实验。曾经有一次,一个学生用一个废弃的矿泉水瓶,给我演示了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让我大为惊叹。
取一个玻璃瓶,配好一个插有玻璃管的胶塞。瓶内放入锌粒,倒入适量稀盐酸后,将瓶塞塞紧,把气球嘴套在瓶口的玻璃管上扎紧,不一会可看到气球被瓶内生成的氢气充起来,如图6.2-1所示。把充足氢气的气球从瓶口拿下来,再用线扎紧气球嘴,一松手,气球在空气的浮力作用下会飞向天空。
【注意事项】
将盐酸倒入瓶里时,注意不要把盐酸洒出瓶外或粘附在瓶口处。以免烧伤手和烧坏其他接触物。【编者提示】:
本自制教具可辅以“浮力”部分的物理实验教学。
例如:在演示证明大气压存在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时,我补充演示了这样一个实验:取一个大家常吃的大萝卜,中间拦腰一切,取其带根一半,中间挖空,然后将其用力按在一洁净的平底盘子里,这时,拎起萝卜根,会连盘子一起带起,用很大的力才能将它们分开,由于所用的材料极为简单(半个萝卜,一个盘子),又来自学生身边,学生深信不疑又极想弄清其中原因,教师趁机分析引导,使学生真正明确地认识到了大气压的存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2、2、增强演示效果,完善教学效果3、3、启迪思维,激励创新
6、自制教具,让物理走向生活,让生活走向物理。
1、自制教具让学生感受物理就在身边
2、自制教具有利于体现物理课程理念。
3、自制教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自制教具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5、自制教具能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6、自制教具能补充教学仪器不足,不配套的问题。
纸对同学们来说是再普通再平常不过的,然而利用它却能做许多物理实验,你想体验一下探究的乐趣吗? 找一玻璃小球,将它放在纸上,迅速地拉动纸片,可看到玻璃小球保持静止,此实验可验证玻璃小球具有惯性。若慢慢地拉动纸片,可使玻璃小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因为玻璃小球受到了摩擦力作用,可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用纸做一个纸锅,加人适量的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过一段时间后,虽然水会沸腾,但纸锅却不会烧坏,这验证了水在沸腾时,虽吸热但温度却保持在沸点不变的结论。
同时,还可以用一张纸与装满水的杯子,可做水和纸不掉落的“覆杯”实验。做法:取茶杯一只,装满水,然后用硬纸片平压在玻璃杯口,用手按住把杯子倒置过来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改变杯子的杯口朝侧面,情况也是水不会洒出来,从而验证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朝各个方向都存在大气压强。
在杯子内放满大米,用手按紧,取一根筷子从手指的缝隙中用力慢慢地插入米中。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整个瓶子就会被提了起来。这就是利用摩擦力实现的筷子提米实验
当然,在生活中玩具人人都喜爱,很多玩具也是利用物理原理设计制作的。所以,玩具是一种难得的课程资源。玩具的开发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又一条基本途径。
以上介绍了利用身边的日常生活用品做实验的一些案例,这类实验可以称之为“低成本实验”。低成本实验不是一种解决仪器不足问题的无奈之举。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老师们仍然热衷于此,并且乐此不疲,就在于低成本实验充满着无穷的魅力:
① 将一个事先在瓶底转了一个小孔的洗发水瓶装满水,盖好瓶盖向学生展示,造成瓶子完好无损的假象,然后请一个学生上来帮忙举起瓶子,教师很随意的打开瓶盖,由于学生没有思想准备,看到水忽然从下面流出来,一定会有异常举动,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产生了新奇感;
为了让学生感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我组织学生自制重垂线,并用自制的重垂线来测定教室的黑板安装的是否竖直,门框是否竖直,班级的宣传画是否挂正等等;用自制的重垂式水平仪判定课桌表面是否水平,教室的窗台是否平整;用硬纸板与重垂线配合测定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