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图文声像”四重唱教学法
“图文声像”四重唱教学法
——演绎语文课堂的魅力
李振志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水落坡镇长庄小学 251800
学生是具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教学应该关注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人的整个生命。超越语文教学传统的束缚,树立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可以让语文教学洋溢生命的气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合理运用“图、文、声、像”教学在新课改的今天已初露端倪。
在“图文声像”具体的操作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描绘教学情境,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采用“情境教学”,一般说来,可以通过“感知——理解——灵动——深化”四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一、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境,形成表象
小学语文第五册《古诗二首》的“绝句”描写了诗人杜甫的住处——成都外浣花溪草堂的明媚秀丽景色。教学时,根据这首诗的每一行写一个景色的特点,创设出形象鲜明、色彩鲜艳、富于美感的投影片。这幅图的景象是: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林枝头上鸣叫;一行白鹭正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倚窗可以看见西岭常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随着画面的出示,教师作启迪性的发问:作者以住处为中心,写他屋子周围的景色,大家仔细看看写了哪些景色?让学生观察、思考。为了渲染气氛、激发情感,借助音乐的艺术功能,同时播放“绝句”的配乐诗朗诵录音。随着悠扬的乐曲声,又操作黄鹂在柳林枝头欢歌跳跃和一行白鹭自由自在飞上蓝天的复合片。这样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草堂,感受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
二、理解——深入情境,理解课文,领会感情
讲读时,抓住图文相通之处,从图导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加深对草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堂四周景色的印象,让学生产生真情实感。
讲演“两个黄鹂鸣翠柳”时,教师一边借助生动的文学语言描述:两只羽毛鲜艳、小巧玲珑的黄鹂,它们在柳树枝头时而轻快地跳跃,像在欢乐舞蹈,逗人有趣;时而纵情地歌唱,似弹琴奏乐,悦耳动听。这时问学生:“诗中哪一行描写了这种情景呢?”话音刚落,学生齐声回答:“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了加深对诗句的领会,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一行意思讲出来?要说得清清楚楚。一个学生说:“两只黄鹂在柳林上唱歌。”教师肯定这位学生说得好,接着又提出:“谁能说得再好一点呢?”另一个学生马上说道:“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唱着悦耳、动听的歌。”教师加以表扬:“说得真好!这个景色实在太美了。好,把这很美的景色读出来。”随后,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这首诗。这样,从图导文,启发学生想象,逐步加深了对诗句的领会、理解。
三、灵动——积极主动,勤于思考,探究发现
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健全的生命个体,教学过程要成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需要与兴趣、充满灵性的过程,教师应让他们充分地展示、充分地体验、充分地经历,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语文学习充满灵性与情趣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与进步。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黄鹤楼送别》时,把学生带到了 “飞檐凌空、俯临长江”的黄鹤楼上,让学生欣赏江上景色,问学生:“这样的景色,你不想作首诗吗?”学生七嘴八舌地吟诵起千奇百怪的诗来。教师说:“在很久以前,有人到此送一位故人,写了一首诗,我念给大家听一听。”于是教师饱含激情地吟诵起《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纷纷鼓掌。教师说:“其实,这是一千多年前大诗人李白送老朋友孟浩然的诗,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接着,教师与学生在现场一起读起了《黄鹤楼送别》一文。
当然,我们无法要求每一位教师教学《黄鹤楼送别》时到黄鹤楼上去感受,但我们只要心存超越的理念,结合实际文本的特点,因地制宜,相时而动,让学生充分经历动态的开放的学习过程,课堂就一定能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四、深化——再现情境,丰富想象,深化感情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古诗二首》的“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把壮丽的长江三峡雄伟的气势用28个字写出来了。教完诗文后,教师安排了两项练习,一是读,二是说。教师要求学生一边看幻灯片一边把它读出来。这时,教师操作舟行三峡的投影连续片,学生边看边读,随着投影片的迁移学生读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之后,要求学生一边看幻灯一边把它描述出来。一个学生随投影片的移动,对不同的场景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早晨,离开了仿佛在云彩中的白帝城;
千里之外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回来。
听到两岸不停啼叫的猿声,轻快的小舟已经过了很多很多座山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潮进入课堂教学,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已占据课堂的核心。教学中一旦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恰当、合理地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自然地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实现“图文声像”与语文基础知识、社会信息的结合,教师传授与学生发现的结合,从而实现新课改下语文教师新型角色的转换。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第二篇:声像档案管理制度
吉林热电厂企业标准
Q/JRD-210-43.10-89
声像档案管理制度
1989-11-3发布1989-12-01实施
吉林热电厂发布
1、总则
1.1 为加强我厂声像档案的管理工作,使声像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充分发挥
声像档案在生产、建设、科研中的作用,根据《国营企业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和吉林省电力工业局吉电办字[1989]492号关于《吉林省电力工业局声像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特制订本标准。
1.2 本标准规定了声像档案资料的归档范围、归档要求、档案资料的管理、保管、鉴定与利
用以及检查与考核等项内容。
1.3 本标准适用于我厂声像档案的管理。
2、声像档案的归档范围
2.1 声像档案是指我厂、厂属各单位及个人在行使职责或从事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反映企业生产建设或其他活动情况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图片(包括底片)、录音带、录像带、影视片等专门载体材料。
2.2 我厂声像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如下:
2.2.1 党和国家领导人、上级部局及市级以上政府主要领导人来我厂视察工作形成的声像材料。
2.2.2 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在我厂讲学以及从事其它重要活动形成的声像材料。
2..2.3 外宾来我厂参观、访问、洽谈、考察活动等形成的声像材料。
2.2.4 我厂在涉外活动或参加重要外事活动形成的声像材料。
2.2.5 省、市级以上的英雄、模范人物在我厂进行重要活动形成的声像材料。
2.2.6 我厂召开的重要会议,如重要的行政会议、技术会议以及党代会、职代会、团代会、妇代会等形成的声像材料。
2.2.7 我厂举行的重要集会、重大纪念庆祝等活动形成的声像材料。
2.2.8 我厂人员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表彰活动或被授予荣誉称号、证书、奖章等形成的声像材料。
2.2.9 我厂及厂属各单位荣获的市(局)级以上政府机关授予的奖状、奖旗、奖杯、证书等的照片。
2.2.10 我厂的重大技术发明、荣获市级以上奖励的科研课题等形成的声像材料。
2.2.11 记录我厂发生过的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事故、重大事件等形成的声像材料。
2.2.12 记录我厂重点建设工程的基地原貌、奠基仪式、工程施工过程及竣工落成典礼的声像材料。
2.2.13 反映我厂厂容、厂貌、大型建筑设施、重要设备、地下建筑基础、管线布置的声像材料。
2.2.14 反映我厂各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建设情况的声像材料。
2.2.15 我厂的名称牌匾的照片。
2.2.16 我厂组织的大型文艺、体育、文化等活动中形成的声像材料。
2.2.17 其他具有特殊意义和保存价值的声像材料。声像档案材料的归档要求
3.1 凡属归档范围的声像材料,均由活动的主办部门或指定专人(摄录人员)负责整理、归档,不得私自保存。
3.2 归档的声像材料必须是原版、原件。照片及其底片应一并归档。归档的声像材料必须保证质量,没有污迹、水斑、磨损和变质。
3.3 归档的声像材料必须声像清晰、内容完整。
3.4 经整理的声像材料应及时归档。归档时,应严格履行验收、交接手续,填写归档清单一式两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备查。声像档案材料的整理
4.1 我厂声像档案,采用年代——载体材料——问题分类法进行分类、组卷、编目。
4.2 声像档案材料按问题(内容)可分为十大类。人物活动类;外事活动类;会议类;生产、建设及厂发展概貌类;科技、体育、学术活动类;事故、灾害及突出事件类;纪念、庆典、文体活动类;荣誉及奖惩类、其它等。
4.3 声像档案材料内容必须有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明所反映的事实内容、发生时间、地点及所在单位、主要人物的姓名及身份以及摄录者的姓名。
4.4 声像档案材料芯页标签内容填写包括:题名、主题词、摄录部门及摄录者、日期、盘数及编号、相关的声像档案编号等。录音带、录像带在填写上述内容的同时,还应填写带长、时间等,录像带要注明声道、所用机器型号等。
4.5 声像档案材料的文字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晰。一律用碳素墨水或蓝黑墨水,不得用圆珠笔或铅笔书写。
4.6 反映一个事件、一次活动或一个专题形成的同种载体声像材料组成一个保管单位。对数量少的且具有内容相近或相同的不同种载体材料也可组成一个保管单位。
4.7 各种载体的声像档案应编制卷内目录和案卷目录及编号。编目格式由厂档案科按上级部门规定标准统一印制。
4.8 声像档案材料编号、照片应在其背面有上角书写,其底片要在底片袋和底片乳剂的右上角同时写明;胶片卷片应在片头、片尾乳剂面右边处分别书写。声像档案的保管
5.1 声像档案是我厂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凡属归档范围的声像档案均由档案科集中统一保管,任何单位和 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将声像材料散落于本单位或个人手中。
5.2 声像档案的保管按不同类别不同载体,使用不同专用装具分别保存。
5.3 设立专用库房保存声像档案。专用库房除具有普通档案库房“七防”要求外,还应配置调温调湿专用设备,使胶片的保存温度控制在13~15℃,相对湿度控制在35~45%范围内;其他声像材料的保存温度控制在14~24℃,相对湿度45~60%范围内。并且保证每昼夜温差不大于±2℃,湿差不大于±5%。
5.4 声像档案库房及保管位置,应良好地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化学气体的污染,避开30奥斯特以上的磁场。
5.5 照片与底片、原版与翻版分开保管,正片与副片不应同装一袋,磁带、胶带应装在密封盒内,防止弄脏、摩擦、损坏。
5.6 对长期保存且不常利用的录音带、录像带、影视胶片每各隔半年重烧一次,经常使用的每隔半年至少要清洁一次。
5.7 档案管理人员对入库前的声像档案,要严格检查,对已受污染的声像档案要责成有关人员处理后,方可入库。
5.8 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底片,应带洁净的手套操作,防止灰尘、汗渍污损底片。
5.9 每隔半年要检查一次声像档案的保管情况,对已污损的,要及时采取技术措施进行修补和复制。
5.10 归档保存的声像档案,未经鉴定和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抽出、消磁、清洗、涂改、剪辑。声像档案的鉴定与利用
6.1 声像档案要每隔2~3年鉴定一次。鉴定工作由鉴定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鉴定后对已无保管价值的,报主管领导批准后,按已规定的档案销毁程序销毁。
6.2 声像档案的利用,应编制档案目录、帐薄等检索工具,为利用查找提供方便。
6.3 声像档案的借阅、利用,按Q/JRD-210-43.08-89《档案综合管理制度》的有关标准执行。
6.4 借出的声像档案不得私自转借,用过按期返还。如有损坏,借用单位负责赔偿。7 检查与考核
7.1 本标准由档案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结果按厂《目标经济责任制》进行奖惩。
附加说明:
本标准所列各项内容,如与上级有关规定抵触时,按上级规定执行。
编制:
初审;
审核:
审定:
批准:
本标准委托厂档案科负责解释。
第三篇:声像档案管理
声像档案管理
一、声像档案的归档范围
(一)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重要工作成果的声像材料;
(二)领导人和著名人物参加与本单位、本地区有关的重大公务活动的声像材料; •
(三)本单位组织或者参加的重要外事活动的声像材料;
(四)本单位重要工程建设、重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中形成的声像材料; •
(五)本单位、本地区重大事件、重大事故、重大自然灾害及其他异常情况和现象的声像材料;
(六)本地区地理概貌、城乡建设、重点工程、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以及民间风俗和著名人物的声像材料;
(七)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声像材料。
二、声像档案的归档要求
(一)属于归档范围的声像材料,形成部门和人员应当及时向本单位档案部门归档,不得私自保存或者据为已有;
(二)归档的声像材料必须是原版、原件,底片与照片影像应当一致;归档的声像材料必须图像清晰,声音清楚,底片不得磨损;
(三)对于需要永久、长期保存以录音带、录像带和磁带等磁性材料为载体的声像资料,立档单位应当将其制成光盘。光盘与录音带、录像带和磁带等同时归档,分别整理、编目、保管,并注明互相参见号;
(四)归档的数码照片必须按照规定格式和规格制作光盘保存; •
(五)归档的声像材料应当加以相应的文字说明;
(六)归档时应当填写归档清单一式两份,交接双方各留一份备查。
声像档案单件(卡带)
声像档案(录像带): 光盘档案封面: 光盘档案内页和总说明 光盘档案案卷目录 注意事项: •归档时间:随时归档和年终归档; •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和短期;
•声像档案要注重防磁(尤其是磁性载体)、防震、防潮、防日光及紫外线; •声像档案应当恒温、恒湿保存,在24小时内温度变化不得超过±3℃,相对湿度变化不得超过±5%;照片、底片存贮温度应当控制在2—21℃,相对湿度应当控制在20—50%之间;录音带、录像带、磁带、光盘的存贮温度应当控制在15—27℃,相对湿度应当控制在40—60%之间;
第二节
照片档案管理
一、照片档案的定义与分类
1、照片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以静止摄影影像为主要反映方式的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照片档案一般包括底片、照片和说明三部分。
2、随着社会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相片的形成方式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从成像原理与载体上区分,相片档案可分为:传统照片档案与数码照片档案。
•传统照片档案即感光材料照片档案。感光材料是指见光后能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的材料。譬如:银盐胶片和非银盐胶片。
•数码照片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数码照片。
•数码照片是指用扫描仪扫描或数码相机直接拍摄获得的,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图片文件。
二、传统照片档案的管理
1、传统照片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 ①照片与底片应分别整理和存放; ②照片与文字说明要一同整理和存放;
2、底片档案的管理
作为档案保存的底片应力求原底片、原件。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原底片是不能提供利用的,只作存档之用。冲洗照片一般通过翻版复制原底片的方式。此外,文字说明应包括事情、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等情况,应简单明确,避免重复。底片的分类与排列 根据各个单位存有底片档案的实际情况,可分为:黑白底片和彩色底片;原版底片和翻版底片;硬底片(玻璃片)和软底片(胶片)。如果底片类型单一,则可不分类。底片的排列应该按时间顺序来排,先年份再月份。
底片装袋与编号 底片保存应放入专用的底片袋。规格为:45mm*55mm。而且必须一张一袋,连张的底片要裁剪。底片编号由底片册号和张号组成,格式是¡°1-15¡±(表示第1本底片册中的第15张底片)。底片编号一般标注在底片袋的右上方和底片册内的¡°底片编号¡±。底片入册 严格按照一张底片一个袋,一个袋子入一个(芯页)格。
底片册内备考表 底片册册脊 底片档案案卷目录
3、照片档案的整理
•照片档案的整理包括照片的分类、排列、编号、装册、编写文字说明、编制卷内目录、填写照片册内容、编写照片档案案卷目录等工作环节。
•编写文字说明的六要素:
1、时间:事件、事物发生、变化的时间。•
2、地点:所拍照片的具体地点。
3、事由:照片所反映的事件、事物的情由。•
4、人物:主要人物的身份、姓名、位次。•
5、背景:对揭示照片主题有一定作用的背景。•
6、摄影者:拍摄单位和拍照人。
•每组照片前要对整组照片作总说明,即这组照片反映事件的时间、地点、经过、主要人物等总说明。每张相片还必须有分说明。
照片组说明与分(张)说明
照片档案案卷目录 照片档案卷内目录(档案局)照片档案卷内目录(说明到张)
三、数码照片档案的管理
1、数码相片档案一般由数码图像、文字说明和EXIF信息(Exchangeable Image File 可交换图像文件)三部分组成。
2、EXIF信息是镶嵌在图像文件格式的一组拍摄或扫描参数,主要包括摄影或扫描时的光圈、焦距、分辨率、相机品牌型号、日期时间等各种与当时摄影或扫描条件相关的信息。介绍:数码相片EXIF信息的查看方式
3、数码照片的收集可以参照前述照片档案收集范围的要求,凡是反映本单位工作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数码照片均属收集范围。
4、数码照片形成后,由摄影者及时向档案室移交归档。
5、档案部门要完善数码照片档案收集制度,在收集、归档工作中坚持前端控制并参与指导,确保这一新型载体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6、归档时要求数码照片、纸质照片(永久、长期保存的)、文字说明三者齐全并做到内容相符。目录数据库应著录照片题名、拍摄者、拍摄时间、文件位置(对应数码照片存放文件夹和文件名)四个项目,移交时要求全部著录。
8、数码相片的文字说明包括组文件夹的命名、组文件夹内的总说明和每张数码照片的分说明。
9、数码相片的存储:
①只读型、质量好、容量大的单片盒装DVD光盘; ②“一次性写入”,低速(一般用8X以下);
③一式三套:一套封存保管;一套供查阅利用;一套异地保存。套别分别用字母A、B、C表示。
10、刻录内容: ①数码照片文件夹; ②数码照片目录文件; ③光盘说明文件。例如:市档案局2005年数码照片 套别:A 照片文件起止时间:20050112-20051228 保管期限:永久 照片张数:417 照片文件类型:JPEG 光盘类型:DVD-R 制作时间:20060215 制作软件:NERO6.1 制作设备:HP 2000e 制作人:文章
11、光盘整理。
可参照《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归档时档案室要对数码照片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并由负责人签署审核意见。
•对于重要的数码照片,还要注意及时登记读取设备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的版本、数据类型、格式,以保证数码照片的真实性。
•归档的每一张数码照片都要确定保管期限,保管期限的划分参照文书档案。•数码照片按其形成分类整理。按每一或每次重大事件、重要会议来访建立一个文件夹,文件夹下存放当或该事件、会议、来访数码照片文件。对文件夹内的数码照片文件一般可按时间或重要程度先后排列、编号。一组联系密切(如同一次会议、活动、事件的)数码照片应排列在一起,再对数码照片编写文件名或文件号。
第四篇:声像档案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公司的声像档案,特制定本办法。
第贰条 本公司的声像档案是指本公司各部门或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公司有保存价值的录音、录像、照片、影片等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
声像 档案一般由录单带、录像带、摄像带、影片(母片)、照片(含底片)等文字说明两部分组成。
第三条 声像档案是本公司全宗的组成部分,必须由档案室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二)声像档案资料的收集
第四条 收集范围
1.反映本公司主要职能活动工作成果和存在问题的声像资料;
2.各级领导人和著名人物参加的与本公司有关的重大活动的声像资料;
3.本公司有关人员组织或参加的重要会议,会见以及外事活动的声像资料。
4.涉及本公司和邮电系统权益的声像资料。
5.其它单位形成的与本公司有关的重要声像资料。
6.其它具有保存价值的声像资料。
第五条 收集时间
1.声像档案资料应在形成后一个月内随立档部门其它载体形态的档案同时归档;如有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延长归档时间。
2.档案部门应随时收集零散的具体保存价值的声像资料。
第六条 收集要求
1.录音带、录像带、摄像带、影片、照片(含底片)和文字说明要收集齐全,按时归档并建立归档控制措施。凡未按规定归档的,其形成费用不予报销,以防散失;
2.接收原版、原件,特殊情况下可接收复制件;
3.声像资料的内容要真实,底片、原件与影像、复制品要相符。
第七条 声像档案资料的征集
1.档案部门有责任随时征集重要声像资料;
2.在征集的声像资料中,凡涉及国家和全国邮电部门重大事件的,应向邮电部办公厅档案处报送目录。
第八条 声像档案费用的报销
本公司各部或个人凡按本办法第四条形成声像档案的费用,只要将档案资料按要求向档案归档,经档案室签字认可,财务部门应给予核报费用。
(三)声像档案的整理〖ht〗
第九条 声像档案的整理,包括分类、组合、排列和编目,使其系统起来,便于保管和利用。
第十条 声像档案的整理由摄录人员负责,档案部门协助。
第十一条 分类、编号
1.照片档案按年代、问题分类。同属一类的照片按时间顺序编号,同时填写其底片号。底片在全宗内编流水号。格式:全宗号-流水号。
2.录音带、录像带、摄像带按年代-问题分类,按内容编号。同一内容分录几盘的应视为一个案卷,编一个案卷号,然后每盘再依次编排序号。
3.编注与其他载体档案相联系的参照号。格式为(档案形态)档号/(档案形态)档号。
第十二条 保管期限:应视其内容的重要程度、时间、名称、可靠程度、有效性等因素,划定保管期限。
第十三条 文字说明的编写
1.文字说明基本内容包括事由、时间、地点、人物、背景、作者(摄制者)等。
2.编写文字说明的要求:
(1)准确揭示档案材料的内容,概括其反映的全部信息,标注项目正确齐全;
(2)照片的自然张(内容相近的亦可以若干张)编写文字说明。录音带、录像带、报像带按案卷编写文字说明。一组声像资料联系密切的应加文字说明:
(3)文字简洁、语言通顺;
(4)时间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十四条 编制格式
1.照片编制采用横写格式。其格式为照片/底片号-文字说明-参见号-摄制时间-摄制者。
2.2.录音带、录像带、摄像带的编制格式:在盒套上置标注页。按要求逐项填写。
第十五条 案卷要求
1.将具有共同主题内容的若干份声像资料组成案卷,集中编放。
2.卷内目录:
照片、底片以自然张为单元填写卷内目录;
录音、录像带、摄像带以盒为单元填写卷内目录。
3.卷内备考表,用于说明卷内声像材料的整理、变动情况。
第十六条 编目
声像档案的著录依照gb3792.5-85《档案、著录规则》进行。
(四)声像档案的保管
第十七条 声像档案入库前要进行检查,对已被污损的,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第十八条 保管条件
底片、胶片库温度应保持在13-15℃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35%-45%;
照片库温应保持14-24℃,相对湿度应保持37.5%-67.5%;录音、录像带库温应保持18-24℃,相对湿度应保持40%-60%。
第十九条 底片册、录音、录像带、摄像带应立放,磁带库必须避开30奥斯特以上的磁场,磁场盒与盒的间距不小于3mm;存放磁带最好不用铁皮柜。
第二十条 对库存的照片档案,要两年检查一次。
第二十一条 归档保存的声像档案,任何人不得私自撤销、抽出、清洗、消磁和涂改;销毁声像档案必须经过鉴定,征得归档单位同意,报经主管领导审批,登记造册。
第二十二条 建立健全声像档案统计制度,做好声像档案收进、移出、库存数量、保管情况、提供利用及效果等项统计工作。
(五)声像档案的开发利用
第二十三条 编制声像档案目录、卡片等检索工具,为利用提供方便条件。
第二十四条 建立声像档案借阅,利用制度,严格审批手续,根据声像档案的机密程度,确定利用范围。
第二十五条 具有专利的声像档案,外单位利用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已移交档案馆的,所得专利收益,原则上应拨给原移交单位,档案馆收取保管费。
第二十六条 声像档案原版一般不得借出档案室之外。如有特殊需要,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限期外借。利用率高的声像档案可将复制件外借;外单位借用或复制声像档案,由档案室负责办理,并按有关规定收费,实行有偿服务。如在借用中造成损坏,则由借用单位负责赔偿。
第二十七条 在不影响保密的前提下,各单位可利用声像档案举办报告会、展览会,编辑综合性或专题性画册、资料片等,积极开发利用现在的声像档案
第五篇:声像档案管理规定
声像档案管理规定
总则
为规范项目部各类档案管理,根据有关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要求,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特制订声像档案管理规定。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各相关单位应认真组织本规定的实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记录声音或影像的档案,包括照片、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档案的收集要求、整理程序和保管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江苏阚山发电有限公司2×600MW超超临界工程各参建单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7156文献保密等级代码
GB/T15418档案分类标引规则
GB7309-1987盒式录音磁带总技术条件
GB-9416.1-1988
GB/T14306-1993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国家档案局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国档发[1987]27号
3、职责
3.1各参建方移交公司的声像档案工作由工程管理项目部工程管理部负责管理,并负责业务指导。
3.2 声像档案做为档案管理的一部分,应在分管技术的副总经理和综合事务部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在业务上受行业、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中国电力投资总公司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3.3各参建方应建立声像档案管理网络,配备专兼职声像档案员,负责各单位在工程各阶段形成的声像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工作,并按规定向工程管理公司项目部工程管理部移交归档。
3.4 工程公司项目管理部依法履行下列档案管理职责:
3.4.1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项目部有关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标准。
3.4.2 统筹规划并负责项目声像档案的收集、保管、统计、利用、鉴定和销毁工作。
3.4.3 监督、指导各参建方单位的声像档案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
4、要求
4.1声像档案归档范围:
1)、反映本项目工程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声像档案;
2)、上级单位来项目视察工作或从事其他活动所形成的与本项目工程有关的重要公务活动的声像档案;
3)、召开重要会议和重大纪念活动中形成的声像档案;
4)、工程的基地原貌、奠基仪式、竣工典礼等活动所形成的声像档案;
5)、记录本单位重大事件、重大事故、自然灾害及异常现象的声像档案;
6)、具有历史意义和特殊意义的建筑物的声像档案;
7)、重要施工过程及操作,试验、启动所形成的声像档案;
8)、各项专题活动的录音(像)带
4.2声像档案的归档时间与要求
4.2.1凡是归档范围内的声像档案资料,必须及时、全部、完整、准确地移交归档。
4.2.2 所形成的声像档案资料,必须按照归档要求移交归档,影像、照片等必须另附文字说明,具体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由、背景、摄录者等。上级领导的讲话录音(像)带,必须同时翻录成纸质文件。
4.2.3归档的声像档案材料必须是原版原件;底片、照片、文字说明齐全;底片与照片内容要一一对应,照片的规格力求标准。反映同一个事件的若干照片,选用主要照片归档;归档的照片材料没有污迹、水斑等损坏现象。
4.2.4 归档的磁性载体文件必须是可读文件。必须在有关的设备上演示或检测,运转正常,无病毒,清洁,无划伤,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内容的准确性,应一式两份,与相应的纸质文件同时归档。
4.2.5 归档使用的录音(像)带。软磁(光)盘的性能质量,应分别符合GB-7309、GB9416.1-88、GB/T14306-93的规定。
4.2.6 磁性载体文件形成部门对已形成的磁性载体文件应同纸质文件一样及时归档,同一项目同一类别的磁性载体文件应存贮在同种磁性上,同一盘(带)中存放多份文件的应建立磁性文件目录清单。
4.2.7磁带(软)磁盘需简要说明带(盘)中存贮文件的内容、运行的软、硬件环境、版本号、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
4.2.8 录像片需简要说明该片的内容、制式、语别、密级、规格和放映时间。同时,还应归档一套可供借阅的备份录象片。
4.2.9 录音带需简要说明讲话内容、讲话人姓名、职务、录制日期、密级等。
4.2.10 归档的磁带(软)磁盘必须贴上标签。
4.2.11磁带(软磁盘)套、盒上需标注带(盘)编号、档号、软件名称、版本号、文件数、密级、编制人、编制日期等标识。
4.2.12 录象带盒上需标注带编号、档号、讲话人姓名、职务、主要内容和录制日期、密级、讲话时间等。
4.2.13声像档案材料归档时必须严格履行验收、交接手续。
4.3 照片档案的整理
4.3.1照片档案卷内目录格式应符合照片档案管理国标。卷内目录的填写,以照片的自然张或总说明的若干张为单元填写卷内目录。(一组照片在填写总说明后,仍以照片的自然张填写卷内目录)。
4.3.2各参建单位按上述要求将自身形成的声像档案按照《竣工资料编制细则》编审程序及移交归档时间要求进行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