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并济 动静结合 张驰有度(范文)

时间:2019-05-12 22:42: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刚柔并济 动静结合 张驰有度(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刚柔并济 动静结合 张驰有度(范文)》。

第一篇:刚柔并济 动静结合 张驰有度(范文)

“刚柔并济 动静结合 张驰有度”

--浅谈小学音乐课的收与放 【摘要】:合理、有效的课堂管理技巧,是把握课堂教学管理的法宝,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有力基石。但是在实际课堂应用中切实有效的应用,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技能课教学,更是难上加难。尤其音乐课相对来说比较特别,课堂气氛较活泼。而此,也往往给学生产生错觉,导致学生不重视音乐课,不注重音乐内容的学习。又加之小学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致使音乐课堂纪律难以操控。这样的现状不加以合理的控制或处理不当,就会产生不好的连锁反应,直接影响教学进度,导致教师情绪低落,降低学生的兴趣需要,从而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如何来驾驭课堂气氛呢?收得太紧,音乐课堂会像一潭死水乏而无味,毫无生机;放得太多了,就会像一盘散沙。怎样才能做到“刚柔并济 动静相宜 张弛有度”,使学生在课堂上既能全身心地去感受音乐的美,体验音乐的乐趣,又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的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达到最大化的教学目标。我们一线的音乐教师,必须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策略,掌握正确有效的音乐课堂管理技巧,能够将“刚柔并济 动静相宜 松弛有度”十二字方针运用到音乐课堂管理中,优化音乐课堂管理,优化音乐课堂,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刚柔并济 动静相宜 张弛有度 驾驭课堂

连贯性 长期性

“刚柔并济 动静结合 张驰有度”

--浅谈小学音乐课的收与放

在音乐课堂上,我们青年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情形:当满怀热情,洋溢着笑容走进音乐教室时,学生很多没到齐,这个迟到那个缺课,这个没带音乐书那个在打打闹闹,好的心情顿时一落千丈,无名之火会直往上冒。当课上你激情澎湃的讲着或唱着时,学生会说的说闹的闹,全然不顾老师的存在.....这样的局面想必是很多年轻的音乐教师经常遇到的和最不愿意看到的。

其实,学生就像一只无拘无束的风筝,而教师就是放风筝的人。手中的风筝能放多远多高,关键看线有多长和能否熟练地掌握放风筝的技巧。同样课堂教学也是一门奥妙无穷的艺术,教师如何来驾驭课堂气氛呢?这就要靠教师用智慧和双眼来掌控课堂,驾驭课堂。这种驾驭课堂的能力在音乐课堂上是尤为重要的。

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缓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合理、有效的课堂管理技巧,是把握课堂教学管理的法宝,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有力基石。但是在实际课堂应用中切实有效的应用,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技能课教学,更是难上加难。尤其音乐课相对来说比较特别,课堂气氛较活泼。而此,也往往给学生产生错觉,导致学生不重视音乐课,不注重音乐内容的学习。又加之小学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致使音乐课堂纪律难以操控。这样的现状不加以合理的控制或处理不当,就会产生不好的连锁反应,直接影响教学进度,导致教师情绪低落,降低学生的兴趣需要,从而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如何来驾驭课堂气氛呢?收得太紧,音乐课堂会像一潭死水乏而无味,毫无生机;放得太多了,就会像一盘散沙。怎样才能做到“刚柔并济 动静相宜 张弛有度”,使学生在课堂上既能全身心地去感受音乐的美,体验音乐的乐趣,又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的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达到最大化的教学目标。我们一线的音乐教师,必须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策略,掌握正确有效的音乐课堂管理技巧,能够将“刚柔并济 动静相宜 松弛有度”十二字方针运用到音乐课堂管理中,优化音乐课堂管理,优化音乐课堂,达到教学目标。

一、从常规训练抓起,课堂纪律要严明

常言道:“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处于的年龄正是活泼好动的阶段,自控能力弱,注意力分散。而音乐课本身就比较“活”,如果不在一定的要求下去开展活跃的教学,课堂必将是一盘散沙,毫无秩序,导致教学活动无法开展或中途中断,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对音乐课的认识,导致对音乐课失去兴趣。所以,严格要求常规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保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要求,要有连贯性,长期性。不能只求一时严格,但求长期督促强化。让学生在长时间的规范中,形成一种“教育惯性”使学生走进教室,便能约束自己。比如:在第一节音乐课时,要求学生形成站队集合的习惯,站队进班做到快、静、齐,让表现好小组先安静有序的进入班级。在有序进入教室后,对于小组全部带齐课本的进行红花奖励。接着要告诉学生在课上是用音乐的形式来规范课堂行为,比如:要用音乐的形式来师生问好,听到《闪烁的小星》音乐时,就表示安静坐好。用上行音阶表示:非常棒!用音阶下行表示:下次继续努力等等。同时还要强调学生,严格遵守音乐课堂中的行为规范,让学生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比如说:歌唱时,绝对要全神贯注,身体坐正,面带微笑,不能交头接耳。有的学生趁着歌曲间奏的时候说话或做小动作,影响第二段的歌唱,这样是绝对不正确的。课堂常规需要简单实用,并要在平时的课堂中随时发现错误,随时提醒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个良好的音乐课堂习惯。

二、从每堂课做起,创设宽松民主的氛围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表情严肃,学生毕恭毕敬、正襟危坐。殊不知,过分严肃的课堂会使学生思想僵化,沉闷的课堂气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认为好的课堂应该是在一定是在纪律约束下最大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驰骋、尽情发挥的空间。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没有了胆怯,没有了束缚,取而代之的是开放、求知、探索的精神。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愉快的、令人向往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首先就要注意尽量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好的外部条件。首先,要放下“老师”这个身份去主动亲近学生,了解 3

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引导角度入手,巧妙运用激励性语言,动作神态来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使学生大胆创新,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够充分得到发展。给学生质疑、好奇、提问、想像的空间,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用鼓励代替指责,用交流代替命令,用探讨代替灌输。使学生感受和谐愉悦,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唱、敢展示、敢创新。

三、教师要适时调控

学生如同“风筝”一般,而教师就是放风筝的人,风筝能飞多高多远,能否收回关键要看放风筝的人是否娴熟地控制和驾驭。音乐课本就是开放的,需要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而孩子们的自控力较弱,这时就需要教师来控制和培养学生们的自制力。老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注意课堂教学进展,密切课堂动态。

1、巧用音乐语言:

教师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一些恰当的音乐短句,既活泼又生动形象,又成功地进行了组织教学,为学生所喜爱。如课前问好: 1=c 4/4 1 2 3 4 5— | 1 5.6 3.| 5 4 3 2 1— ‖

(师)小朋 友们 好,(生)您好 您好,郗 老师 您 好!

发声练习:唱音阶,编创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的发声练习。再比如:低年级学生由于坐的时间较长,注意力不太集中时,教师可用琴或其他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演奏某一固定节奏型× × | × 0‖ 潜在的意思就是要求学生“坐坐好”。再比如在做听音训练这类难度较高的练习时,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调动不起学生积极性的情况。教师单纯回答学生“对”或“错”,既生硬老套又容易打击学生积极性,这时可用上行音阶2/4 1 3 | 5 1 | 3 5 | 1— ‖表示回答正确,给学生一种表扬激励的感觉,令人精神振奋。学生感到很高兴,对练习更加积极;反之,可用下行音阶2/4 1 5 | 3 1 | 5 3 | 1

— ‖表示学生回答有误,既幽默又不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而且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友好融洽,效果很好。

2、运用眼神、手势

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听课的效果。教师应有效地利用这些体态语言,对课堂适时地调控,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每个班都会有一些令老师头疼的“淘气鬼”,碰到这类学生教师往往板着脸,高声怒斥,其实这样做的效果并不佳。不妨适当地进行一下“冷处理”,给学生一个严肃、信任的眼神,相信学生会明白这眼神中所包含的意味,自觉地收敛自己的行为。再比如低年级学生上课举手发言,经常出现踮着脚尖小手举得老高,嘴里直嚷“我来我来”,一幅争先恐后、热闹非常的场面,这时教师只要作一个标准的举手发言姿势,聪明的小朋友会马上明白并做好发言姿势,一个简单的手势就能有效地维持好课堂教学秩序,成功地进行了组织教学。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时刻遵照着“十二字方针”,达到熟练掌握运用于教学,服务教学,让教学受益,学生受益。

第二篇:动静结合写景物

动静结合写景物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景物看上去是静止不动的,如田野、山林、小桥、房屋等。我们说这些是处于静态的景物。有些景物看上去是活动、变化的,像飘游的云朵、飞翔的小鸟、潺潺的流水、招展的旗帜等。我们说这些是处于动态的景物。写景物,既要注意描绘静态的景物,还要写好动态的景物。

如何写处于静态的景物?一是要写得具体,即写出景物的位置、形状、大小、颜色等。二是要写得静中有动。有些景物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缺少动感和活力,我们可以运用拟人或比喻的手法,把它们写得很有生气。例如:“那一排排高大而挺拔的杨柳,像一个个身高力大的战士,整齐而威严地站在公路两旁”;“夕阳照在渠水上,渠水一半绿,一半红,绿的像无瑕的翡翠,红的像燃烧着的火焰”等等。

对于处于动态的景物,则要写好景物活动或发展变化的状态。像冉冉升起的红日,四季不断换新装的树木,解冻的江河„„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我们要随时间的变化或观察角度的改变,写出景物先后呈现的不同状态,画出一幅活生生的图画来。请看小作者对家乡柑橘的描绘:“春天,橘树亭亭玉立,舒展着它那深绿色的,油亮的枝叶,远远望去,像一位绿衣女郎。春末夏初,橘树开花了,一簇簇细小的白花藏在绿叶间,使人不易发现,但透出来的缕缕清香,使人越闻越爱闻。不久,花谢了,留下一颗颗比米粒略大一些的小果子,扁圆形的,嫩绿的。以后,橘子渐渐长大,颜色也稍深了些。九月初,橘子长得和小酒杯的杯口差不多大小。拿它闻闻,一股浓烈的橘香沁人肺腑,使人忍不住想摘一个尝一尝。”这里,小作者按时间顺序写了柑橘的生长过程,从春天到秋天,从开花到结果,描绘得形象生动。在具体描写景物时,应该注意把动态和静态结合起来写,如《鸟的天堂》一课,作者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不同的景色:第一次着重写了黄昏时的大榕树,静静地“躺”在河面上。第二次写的是早晨鸟的活动,有的叫,有的飞,有的在扑扇翅膀,热闹极了。这是动态和静态相对比的写法。

总之,我们描写景物,不仅要写好它的静态,更要注意写好它的动态,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给人留下真切鲜明的印象,让人经久不忘。

例如,在《青海湖鸬鹚》中,写湖的“静”——“水平如镜”;描写湖上岛的世界,却是“动”——“天上飞的是鸟,水里游的是鸟,地上跑的也是鸟。”

描写山崖——是“静”;描写新落户的黑鸬鹚一家——是“动”。

A、这样描写,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和谐完美。

B、以动写静, 动静结合,是状物写景中高妙的一招,它使文章情趣盎然!

《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先写漓江的静态:“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紧接着写动态:“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受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静中有动,动又突出了静,真是一幅活的风景画。有同学问:“写景物的静态不难,写出景物的色彩、形态就行,写动态就不容易,......

第三篇:诗词表现手法之动静结合

诗词表现手法之动静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动”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典型示例

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第二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手法分类

① 化动为静,以静写动就是把运动的事物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事 物在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将流动的水当作静止的布,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② 化静为动,以动写静就是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 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如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两山排阔送青来”,一个“送”字,把静止的山给写活了。

③ 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就是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辅相 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如杜甫《漫成一首》,“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两句,就是视觉之静与听觉之动的巧妙结合。

④ 以动衬静即通过描写、渲染动态,反衬静态,突出静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如贾岛《题李凝幽居》全诗所绘景致十分幽静,其中的名句“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动感十足,有动作有声音,以动衬静,以响衬静,在月夜寂静之境中,一阵“敲”来,反而更显的环境寂静,更精确地描绘出了诗意;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则是以响衬静的典范。

⑤ 以静衬动 即通过描写、渲染静态,反衬动态,突出动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如唐·李颀《琴歌》一诗中:“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这是写听弹琴时对音乐美的感受,从听觉来写,以静衬动,而下句说繁星在听琴声时都悄悄隐去,足见听琴者早已陶醉在音乐美中,时间的推移之感被忘却得无影无踪。

⑥ 以动衬动就是用运动的事物来衬运动的事物(包括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如苏轼《江上看山》:“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按理,人立舟中,舟是动的,山是静的,而作者却反转过来,赋予山以运动,让群山在眼前飞驰,看众岭在身后惊奔,全诗呈现出一种轻快而壮美的律动。

⑦动静互衬就是即描写运动的事物又描写静止的事物,二者相互衬托。

第四篇:动静结合的音乐课堂

动静结合的音乐课堂

一堂音乐课里,一味要求孩子们在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的静态教学中进行,这无异于捆绑了学生的手足,束缚了学生的头脑.因此,音乐教学不仅要有静,更要在听、唱、奏、演、创的动中进行。如何引导学生将身体各个器官都充分调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真正投入到音乐的美好境界中呢?我的教学实践是:

一、游戏式的音乐课,能使学生快乐地动起来。

根据小学低年级教材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选择有趣味性的各种游戏,把音乐知识技能贯穿其中,使学生在玩中掌握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例如教学《大鹿》时,课前我为每一个同学都准备了一个头饰分别代表“大鹿”、“小兔”、“大象”、“小鸟”、“狐狸”等。每个小动物打的节奏都不能重复,等所有小动物都进了门,大家才能一起欢快地唱《大鹿》歌,学生在游戏中既学会了听辨旋律,又能创造出新的节奏,也能控制好强弱,还能玩耍,因此,都能积极参与。

二、幻想式的音乐课,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音乐,是幻想世界的载体。它充满着绚丽多彩的诗情画意,而音乐更需要通过幻想和想象才能身临其境,如贝多芬的《月光曲》,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以及富有情趣的《龟兔赛跑》都是孩子们驰骋幻想的广阔天地。但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幻想世界呢?这就需要教师为孩子们架起幻想的天梯。

1、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在欣赏教学中,学生很有可能摸不着头脑,这就需要教师的牵引,使学生联系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正确地领会内容。例如在欣赏乐曲《梦幻曲》时,让学生随音乐展开联想,教师轻声启发:“夜,静悄悄的。天上的星星一眨一眨,一位美丽的仙女手抱玉兔出现在我的面前,她拉起我的手和我一起向遥远的夜空飞去······”同学们在乐曲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个个身临其境,优美的旋律把孩子们带到轻柔飘缈的梦境中去了。

2、形象的画面,使学生进入幻想

画比声更具有直观性,利用插图,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形象。如:欣赏《动物狂欢节》,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然后老师提问:“图中有哪几种动物?他们在干些什么?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会干些什么吗?”于是学生们将自己想到的其他动物绘声绘色地讲述出来并加以表演,很快地把自己也带入动物王国中去了。

3、优美的舞姿,展示学生的幻想

音、舞不分家,当学生唱完或欣赏完一首歌曲后,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体会、想象,编织舞蹈,通过表演展示学生对歌曲情感、内涵的掌握程度。

三、运用电教媒体,能使学生的内在情感自然流露。

电教媒体具有营造气氛和激发兴趣的功能。它能提供在当时当地无法看见和看清的事物、现象和过程或无法听到、听清的各种音响。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恰当选择电教媒体创设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引导学生在情境交融中感受音乐。记得在教唱《义勇军进行曲》时,由于学生没有深刻体会,总达不到慷慨激昂的效果,我就让学生观看旧中国人民在水深火热中生活的影片及新中国诞生在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场景,并强调这《国歌》是用革命烈士的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故在再一次演唱时,激昂的歌声充满教室,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学生的爱国之情。

英国教育家柏西·布克强调:“一名教师,你首要的紧迫任务就是去创造一种吸引力”,我认为在音乐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动、想动、爱动、行动、意动、情动,就是一个吸引的过程,学生在动静结合的课堂中就能愉快的学习、主动地学习。

第五篇: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如何动静结合

一、问题的提出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多数幼儿教师往往不注意去探索、总结新的教学方法,动不动就采用“示范-模仿”为主的教育模式,搞机械训练,并且在教学中教师干预、指责或要求幼儿模仿的太多,结果束缚了幼儿的双手和大脑,禁锢了幼儿的思想和情感,使幼儿难以自己去体验,自己去领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教师没有成为幼儿自己进行快乐音乐活动的积极支持者,没有想方设法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音乐兴趣,幼儿也就不会获得更多的愉悦感,而对音乐愉悦感的减少直接导致他们不能主动地、愉快地体验音乐艺术的内涵美感,也就谈不上孩子们会在音乐互动中把自己的内心体验艺术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背离了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究竟应采取那些活动、用什么方法才能有效地、不失时机促进幼儿音乐感受力的发展呢?近一段时间,我在幼儿音乐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以动为主,动静结合,快乐四步音乐教学法”。

二、以动为主,动静结合,快乐四步教学法基本流程

快乐第一步:愉悦静

唤起孩子们的兴趣是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前提,为了及时唤起孩子们的兴趣,我在教态、讲课语言、启发引导方式等方面都做了认真准备,尽量使自己穿着漂亮、时尚,教态自然亲和、授课风趣幽默、墙角情景布置活泼可爱,实践证明效果不错。但是幼儿年龄小、活泼好动,兴趣易转移。为了更好的保持幼儿的兴趣,我尝试采用了多种方式,如讲课语言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的适时参入、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活泼可爱的墙角布置、快乐滑稽的器乐拍打等等,而这一切又都是和讲故事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幼儿都喜欢听故事,这是这个年龄的特点,根据这一年龄特点,我事先对歌词内容前伸后延,使歌词内容故事化、趣味化,在老师惟妙惟肖的故事声中,在愉悦快乐的氛围当中,让孩子静静的倾听,在各种各样保持幼儿兴趣的方法的适时配合下,唤起幼儿美好的情感体验,吸引幼儿认真学习歌曲,增强幼儿对喜、怒、哀、乐等情感方面的教育。例如在音乐课《小动物怎样过冬》的学习中,我把歌曲内容变成故事,并且在讲述故事的时候根据故事情节加上适当的肢体动作、表情,模仿各种动物,声情并茂,较好的影响了幼儿的情绪,把孩子们深深吸引到了故事当中。

这种教学方法,在快乐的氛围下把抽象的歌曲变成生动形象的故事,符合幼儿语言趣味性、喜欢听故事的年龄特点,便于幼儿记忆、容易理解歌词内容,孩子们在听故事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随之高涨。

快乐第二步:心潮动在故事讲到高潮,看到孩子们已经心潮涌动,激发出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高涨之时,迅速打开音乐,及时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转移到音乐上,让幼儿反复倾听音乐,必要时教师可停顿,根据刚刚讲述的故事化歌词进行简单提示,让幼儿感受音乐,让幼儿体会乐曲相关的情景。只要教师调控的当,孩子们在反复倾听音乐当中一定会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这时候孩子们一定会心潮涌动、激情不已,一定会根据自己的想象情不自禁的快乐扭动起来。例如每次弹奏或者放歌曲《跳跳糖》时,音乐刚一响起,孩子们就都跟着音乐情不自禁的快乐扭动起来,像小兔一样蹦蹦跳跳的动作又滑稽又可爱。放《小乌鸦爱妈妈》的音乐时,幼儿也都禁不住动了起来,两只小手牵拉着衣襟,转圈找食物的姿势让人看了真是能够喷饭。在教老教材《采茶》律动时,我让幼儿反复倾听音乐,体会乐曲欢乐、活泼的情景,通过反复倾听来诱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茶叶丰收要采摘了,要随音乐做采茶律动了,边做边听边快乐的想象,于是就在快乐的情绪影响下扭出了许许多多他们自以为是的动作,这些动作尽管与真实情景相差很大,但这些动作的出现却正反映了音乐强烈的情绪感染力,反映了孩子们的音乐感受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快乐第三步:和谐动

第三步是在第二步基础上的深化和提高,第二步中的“动”主要还是孩子受音乐情绪感染自发的动,是一种浅层的带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动,还不足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真情实感和生活积累,不足以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愉快地体验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的美感氛围,也还没有充分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内心体验比较有序和谐的艺术地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在第二步基础上适时的进行启发、调控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教师不断的启发、引导,激发出孩子们深层次的有序和谐的“动”来,例如在教孩子们《小动物怎样过冬》时,孩子们已经动起来了,但因为孩子们从没有见过或者没有认真观察过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自发产生的动作就千奇百怪,滑稽离谱的动作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快乐倒是有了,却离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有一段距离,于是我就通过自身动作来模仿、动画展示、生活联想等方法适时的调控、丰富幼儿的视觉律动,特别是让幼儿看看不同的动物是储备哪些过冬的食物,又是怎样储备过冬食物的,过冬时选择的什么样的地方,什么样的房子,过冬的姿势等等。幼儿充实了这些知识以后,音乐节奏感就更加有序,在快乐氛围下的视觉律动就更加和谐,更与音乐形象相适配,这种“动”就跟第二步“动”有了很大的不同:更加和谐有序了,尽管有许多动作仍是幼儿在老师适时调控下随自己想象创造的,但层次深了许多,有序和谐自然,美感强烈。有的双手张开放到头上,猫着腰在同伴周围转来转去,模仿小羊相互拥挤取暖的样子;有的两只小手牵拉着衣襟,扮作小燕子“飞”向窗边:那儿有阳光,暖和!有的干脆躺在地上,双腿并在一起,不时动一下,眼珠转一转,那神态逗极了,问一下,孩子高兴地抢着说:我看过,鱼儿冬天就是这样的!孩子们自得其乐地模仿者各种小动物做着各种过冬的动作,把音乐作品的节奏、欢乐及愉快情绪都表现在每一个动作上。这就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情感和生活积累,使他们主动地、愉快地体验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的美感氛围,把他们自己的内心体验有序和谐的艺术地表现出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音乐感受力,有效地触及到了音乐教育的目的。在这一步教学过程中,我既注意启发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来表演动作,又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帮助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解释音乐,表达对音乐的体会。例如当幼儿听到安静抒情的《摇篮曲》时,就想象并立即做出睡觉动作,表现出睡着时的表情,有的甚至模仿起打呼噜声;听到音乐越来越强就准备起床;当听到音乐变得更加活泼欢快时,和着音乐声麻利穿衣、戴帽子、系纽扣、系鞋带等动作马上就有了;当听到咚咚咚重响急促的音乐时,很多孩子竟然仰头看起了天。和着音乐节奏跑跑跳跳,有序和谐的用各种表情和动作来诠释着音乐,这种触景生情、情景互融的和谐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提升了孩子们的形象思维。很明显,这样的形象思维次数越多,对幼儿主动地、愉快地体验音乐艺术美,在音乐互动中把自己的内心体验艺术地表达出来作用越大,对孩子们的综合智力发展的作用也越大。

快乐第四步:拓展动

这一步是整个流程的结束部分,是对这一节音乐课的总结和升华,是对这一节音乐课的认知能力和感悟能力的综合表达和提升。具体可以这样做:在快乐三步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引导下,重新播放音乐,要求孩子们根据音乐的节奏边讲故事边做动作,尽情动起来,这时候你会发现,有相当多的孩子不但动作有序和谐,美感自然,而且还合情合理的衍生、拓展出了许多舞蹈动作,很明显,这些动作的出现,不但反映出这些孩子自信心足、愉悦感强、音乐兴趣大,也看出他们已经能够主动地、愉快地去体验音乐艺术、舞蹈艺术之美,能够更好的在音乐互动中把自己的内心体验艺术地表现出来,进一步达到音乐教学的效果。当然这时候老师的示范作用是少不了的,老师要和孩子们一块做,适时的调控也是少不了的,但要

注意尽量不要去干涉孩子们,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感悟能力尽情的发挥,让他们在老师、同伴、音乐、故事烘托起来的气氛中尽情的快乐吧!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孩子们的音乐基础是非常洼的,尽管“以动为主,动静结合,快乐四步教学法”也是借鉴了许多农村同行的优秀教学经验,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部分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太低就是一大问题,如何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这需要整个农村经济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单靠老师起不了什么大作用。

在老师应起的作用范围内,要想作用再大一些,就一定要善于抓住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有利因素,尽量想办法用音乐来贯彻幼儿的一日生活,并将有利于提升幼儿音乐素养或能引起幼儿情感共鸣的音乐作品安排在一日生活的点滴时间:当幼儿午睡时,放一段舒展、轻松、优美的音乐,可以使幼儿的身心放松下来,在音乐声中进入梦乡;当幼儿起床时,可放一段节奏欢快、活泼的音乐,可以使幼儿提高兴奋度,精神充沛地迎接下午的活动。还可在班上创设音乐角、小舞台,举办“小小音乐会”等等,让幼儿进行比较自由的音乐活动等等。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积极制造音乐气氛,增强孩子们对音乐的亲和力。通过广泛接触表现不同情感、内容的音乐,来诱发幼儿的音乐情感,他们的情感世界会逐渐变得丰富、充实,对提高部分孩子的音乐兴趣还是有一定帮助的。这样就会对“以动为主,动静结合,快乐四步教学法”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前提保障。

四、“以动为主,动静结合,快乐四步教学法”的效果

在实践中,我领悟到,教师要使幼儿学好音乐,应不断创设问题环境,以激发幼儿探索音乐世界的欲望。而创设问题环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课前要花大量的时间做准备工作,感觉有点累,但实践证明良好的情景化的环境创设能使幼儿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对迅速提高幼儿对本节音乐课的兴趣,激发其想象力有太大的帮助。

我使用的方法成型时间较短,且中间还在不同幼儿园教过,不同幼儿园的孩子水平也不同,但仔细看看,“以动为主,动静结合,快乐四步教学法”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最起码避免了原先那种呆板拘谨的课堂气氛,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去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表现美。就是那些音乐基础非常洼的孩子,对音乐的欣赏、感受力也有所改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这些孩子现在一听到适合的音乐,就会情不自禁的和着节奏摇头、扭摆身体、唱起来

下载刚柔并济 动静结合 张驰有度(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刚柔并济 动静结合 张驰有度(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写景中的动静结合

    导仿点拨自然景物,有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如山峦、树木、睡眠申的动物等;有的处于变动状态,如流水、爆发的火山、飞鸟等。观察景物,必须兼顾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景物,要写出景物......

    高一作文:动静结合的春游

    高一作文:动静结合的春游 高一作文:动静结合的春游上海市第六十中学高一(5)金晓琼 4月30日,我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得知我们高一要去七星滑雪场,七宝古镇,体育公......

    四年级作文动静结合写景片段训练

    如何动静结合写景物一、什么是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既有美丽的景物,又展现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在杜甫的《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____,“窗含西岭......

    动静结合 打造多元多彩校园文化汇报材料

    动静结合打造多元多彩校园文化 回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现在就xxx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情况向大家做一汇报,不妥之处,敬请见谅!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

    现代健身理念: 动静结合适量锻炼

    现代健身理念: 动静结合适量锻炼 动静结合、适量锻炼是现代人的健身理念,健康体魄离不开科学有序的运动。 坚持适宜适度适量运动大众参与运动的目的是强身健体,防病保健。怀着......

    四年级作文动静结合写景片段训练

    如何动静结合写景物 一、什么是动静结合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既有美丽的景物,又展现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在杜甫的《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____,“窗含......

    写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校园的景物[合集五篇]

    写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校园的景物写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校园的景物1要是你走进我的学校,在假山前扭头,准会看见那综合楼或者我们学校的标志物。而那标志物后面,就藏着一条可爱的......

    幼儿寒假应动静结合 作息不宜起伏过大

    与中、小学全体放寒假不同,幼儿园仅在春节期间放假,寒假期间,家长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否将孩子送进幼儿园。对于选择让孩子在家里过寒假的家长,北京第一幼儿园园长冯惠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