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教学法
(一)读写牵手的大语文教学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无论中考,还是高考,作文几乎占据着“半壁江山”,作为语文教师,提高作文水平任重道远,从教二十六年,我在探索中前进,前进中反思,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体系,现“班门弄斧”一次,诚望前辈及同仁指正,以便改进和完善。
一、读——映日荷花别样红
我以前与少数老师一样,认为作文是学生自己写出来的,读与不读,多读与少读关系不大,这是极其错误的观点。有个别教师及学生认为读书(作文书,更不用说名著)浪费光阴,不如多做几套数理化试题;更有甚者坚持考前突击作文,讲几点作文技巧,背几篇作文灵活应用,这些无疑是对作文教学的轻视,严重的说是亵渎。我在此呼吁,广大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读的作用,以读促思,以读激志,以读带写,读写结合,共同提高。
1、有声读。我倡导学生发现美文一定要大声读出来,读出气势,读出感情。我们在七年级的时候,规定每天晨读抽出时间让学生表演读一篇美文,全班学生按学号有序进行,尽量所读美文不重复。这样早晨美文范读成了我们班一道独特的风景,全班学生均以范读为荣,听读为乐。
2、无形读。晨读美文只是我们读的初级阶段,目的是通过老师引导让学生将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养成爱读、会读、乐读的习惯。当然,老师应教会学生选择阅读内容,教会阅读方法。我们要求每个学生,不仅要读书,也要读人,读社会,读生活中一切与语文有关的作品,形成“大语文观”。真正实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现在我班学生阅读数量、阅读层次、阅读效率均在学校同级学生中遥遥领先。诸多理科尖子生有空也常泡图书馆,抱着名著拼命啃,偶尔还能对几个“绝对”(对联中的一种),写几首小诗。可以说从“有声读”到“无形读”是一次质的飞跃,学生读的不仅仅是文字,学生用的不仅仅是嘴巴。同行们,不要犹豫,让学生们尽情读吧。
二、抄——磨刀不误砍柴功
“天下文章一大抄”。休矣!我们讲的抄侧重是积累素材,注重的是规范书写。
1、小抄。小抄主要指学生自己阅读中发现的佳词妙句摘抄下来,分类整理,以备运用。我们都知道,作文是靠语言组织的,学生抄多了,记熟了,自然就能随手拈来,一气呵成。没有积累,就很难在写作上大有成就,小抄势在必行。同学们,加油。
2、大抄。大抄主要让学生全文摘抄班级同学美文,这决不是惩罚。大抄范文,能够规范学生书写,养成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标点准确,见贤思齐的习惯。当然大抄不能过滥,间周一次为好。
三、练——问渠那得清如许
俗话讲“光说不练假把式”,学生作文要提高,恰当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这里我按照句、段、篇的顺序一一介绍。
1、句
(1)连词造句。这种训练很容易,我们语文老师让学生在课文“读一读,写一写”后。选择几个词语,写一句有中心、有关联的话,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思维拓展能力。随着学生的适应,我们可以将词语的数量逐渐增多。
(2)仿写。很多仿写句子值得学生训练,这些句子用词精当,修辞丰富,哲理深刻。我们要求学生句子仿写不但要形似,更要神似。句子仿写我们一般采用“一看二思三写四改”的顺序进行。古时候的许多经典对联,最能激发学生仿写兴趣,发现仿写高手。
2、段
(1)片段练习。我们可以进行对话描写,肖像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专项训练,提高学生选词成句,思维迁移能力。
(2)场景练习。结合时事人物。让学生写颁奖词,让写作反映时代气息;根据期末临近,让学生互写评语,让写作充满人文关怀;利用毕业在即,让学生互写赠言,让写作见证友谊情深。这些训练贴近学生生活,给予学生情感宣泄空间,让学生再次明白,写作就是表情达意,写作就在我们身边,如同人饿了吃饭、累了睡觉那么真实,那么自然。
3、篇
(1)常规训练——写日记。日记,顾名思义,每天都要记,重在坚持。老师对学生写日记应讲透三个方面,一是为什么要记,这是动力。告诉学生写日记是记录自己见闻,见证自己成长,反映社会变化的窗口。二是记什么,这是活水。老师要教会学生日记应多层次、多角度,扩大日记写作空间。写己写他,写人写事,写景写物,写喜写忧,写思写感,写实写虚,巧妙变换,相互进行。三是不强看,这是保证。学生在日记里难免有不愿老师看,不想家长看的语句,我们一定不能每记必看。有少数学生最初对日记兴趣非常浓,常会因为他人的私自或者强行查看,而不再记日记。后来我们查看日记本,有个不成文规定:凡是不想老师或同学批改的,在该日记前画颗心。我发现,全班同学遵守这一条比遵守班规还做得好。老师们,家长们,请相信我们的学生,相信我们的孩子,给他们一定的言论自由。
(2)专项训练——改写,续写,扩写。
学生的想象力是不可估量的,只有做不到,没有想不到。每次批改作文,我们都会发现,凡是与想象力有关的作文,学生字数都写得特别多,情节特别曲折,人物特别饱满。我们可以将《我的叔叔于勒》《皇帝的新装》《变色龙》等名篇,让学生适当改写、续写、扩写,可以说是佳作无数,鲜有雷同。
四、改——千锤万凿出深山
有人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错,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提高他们的修改能力尤为重要。开车的要会修车,才能开得远。
1、自评。学生自评是作文评价的起步阶段。老师不要要求学生自评时面面俱到,而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规律。最初让学生用“二评法”自评自己作文,找出自己最成功的地方与最大的败笔。接着让学生学会“旁批”和“总评”。告诫学生自评不是自娱,而是自省,更是自强。这时我们老师决不能“袖手旁观”,要耐心指导,及时指正,适时表扬。当然老师也不能一人包办,那叫师评,不是自评。我们班自评一般从八年级进行,试水一学期。
2、互评。
训练一期,学生掌握了自评方法,互评就比较得心应手了,不同的是改变了评价对象。我们要强调的互评时,学生一定不能用语过于极端,提出缺点要有度,注意分寸;发现优点要真实,不能浮夸。这时,老师轻松多了,我们既训练了学生作文评价能力,又从繁琐的作文批改中抽出更多的时间研究我们的语文教学,一举几得,何乐不为?
3、自评互评结合。
五、激——满园春色关不住
水不激无浪,人不激无志。要让学生永远保持浓厚的写作兴趣,老师的激励和表扬,创造发表空间,非常值得大家一试。
1、写下水作文
偶然一次学生问我,老师,你能写篇作文我们拜读一下吗?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我们经常教学生写作文,不妨自己写一写,以此激励学生。自那以后,我坚持写下水作文,凡要求学生写的作文,我一个也不错过,写完交给全班学生评价。一石激起千层浪,从此,我班学生写作兴趣空前浓厚,我知道,学生们那么用心,既有想和我比赛的原因,还有少数学生想让我“出丑”的成分。可是,我从没有打过退堂鼓,高呼“弟子们放马过来”!
2、红旗激励
我们的作文,每次批改后,我都会在佳作学生的本子封面画个小红旗,以示鼓励。每当课代表发作文本时,学生都会首先看自己本子的封面,得到小红旗者大声欢呼;未得者暗自鼓劲,力争下次得到。我观察发现,学生所有作业本中,作文本保存得最好。嗨,真是一群孩子。
3、创造发表空间
我们采用多种途径给予学生作文发表空间。作文较好者让学生晨读时范文诵读,作文优秀者让全班同学全文抄写,作文更好者入选班级作文库(我们的作文学习专栏),作文极佳者推荐到报社刊登。如此,学生每次作文都有盼头,极大的调动了他们的写作主动性,较好的保护了他们写作的兴趣。这些年,学生作文均有在不同级别的刊物发表。
我知道,我呈现的只是作文教学的冰山一角,许多观点都显得稚嫩或牵强,要真正突破作文壁垒,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任重道远。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二)怎样让学生在写作文时“有话可说”
作文分在语文成绩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足以引起任课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是,在实际的作文课堂中常常让人头痛不已,布置作文题目时也是绞尽脑汁,太简单了起不了练习的作用,太难了又要解释说明,不然就是跑题或不写,解释少了不起作用,多了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最后写出来的作文没有新意。大多数小学生在作文时都觉得“无话可说”“没啥可写”,有的虽有材料写,但内容空洞,“写景不美、写人不亲、叙事不明”,使人觉得索然无味,而且写出来的作文内容都差不多,这是小学作文中的普遍现象,作文中存在着的“千篇一律”、“虚假空洞”等弊端大都与此有关。小学生作文为什么会“无话可说”?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这里,我就自己的教学谈几点个人浅见。
一、更新观念,转变指导思想
学生的作文为什么上不去?为什么提笔作文时,就觉得无话可说?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本身,在于我们的指导思想。
作文按说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但一直以来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隘天地中:题目由老师指定,“写什么”不能逾越老师划定的范围;“怎么写”必须遵循教师指定的几种模式。从命题、选材、确定中心、开头、结尾等都作细致入微的指导。而小学的作文是从具体观察到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需要学生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去认真体会和训练,转化为自己的作文能力。教师的“满堂灌”,实际上是由抽象到抽象,忽视了学生的思维特点,违背了学生思维规律。
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证明: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衡量小学作文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作文教学活动中,习作过程本身就是学生主体思维、主体创作的过程,是学生启动积累、独立思维、组合加工的过程。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小学生习作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教材中还就习作做出导向: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实际 上,这里强调的是教师尽可能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也许那种成人无法体会到的童真、童趣、童乐、童语,对于教师来说是肤浅而直接的。但我们要知道:这是习作主体的真实反映,是其认知、理解、情感、思想、语言等综合水平的集中反映,很多是其生活体验的独特感受。教师要改变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必须自始至终地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在尊重主体的志趣、思想、情感、性格等基础上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加强作文教学,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会对该事物表现出特别的关注,大胆地探索,并去从事与此有关的活动。
作文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它很抽象,很难引起小学生的兴趣。要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在玩中学
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之前,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充分感受其中的乐趣。教师把教学有机地渗透于他们的玩耍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写作知识。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学生兴趣盎然,有了亲身感受,加上教师的指导,学生们便可写出妙趣横生的好文章来。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第一次×××》的作文时,我对作文只字不提,只让每位学生带上一块布、几个钮扣和针线,说上语文课要用。第二天上课时,我发现同学们都把东西带齐了,并用期待的眼神望着我。当我说明了游戏规则: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钮扣缝得最好。孩子们情绪活跃,开始动手,我便在下面不失时机地指导。游戏结束后,我没有急着让学生动笔,而是让他们把缝钮扣的感受说出来,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可是,机会有限,于是我说:“老师很想知道每位同学的不同感想,你们愿意写下来告诉老师吗?”“想!”学生异口同声。他们由“无话可说”到“有话想说”。当然,我们不可能每一次作文都让学生来“玩一下”,关键是要教会学生融会贯通,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每一次不同感受都及时记下来。这样,才能够把培养起来的写作兴趣保持下去。
2、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
人都有好奇的本能。当外界事物发生新异变化时,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情不自禁地进行探索。学生爱写还是厌写,爱问还是不问,对新异事物敏感还是麻木,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引导,这就是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不断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肯定和鼓励他们点滴的发现。有一次,我有一个学生天真地问我:“老师,假如世界上没有一只老鼠,那会怎样?”对于这个“无聊”的问题,我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你说会怎样呢?”“唔,我家的大米不会被偷掉。”他想了想说。“猫没有了敌人。”“少了一种动物。”旁边的几位学生也接话。于是我索性把这个问题拿到课堂上让大家一起讨论。大家七嘴八舌,说出了许多我自己都想不到的答案:“不认识童话中出的老鼠”、“婴儿不会被老鼠咬伤”等等。我让学生们把各自的想法写进日记本里,收到的效果甚佳。这不仅保护了一个学生的好奇心,更由此带动了全班学生去发现问题的兴趣。
三、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鲁迅先生也说:“如要创作,第一需观察。”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觉得无话可说,其主要原因是材料不足,无东西可写,以至拿起笔来无从下手。不是学生不了解生活,不关心生活,而是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差,不善于通过表面现象去认识和捕捉生活中最有特征的东西。因此,对身边的许多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由此可见,教会学生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那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1、从“小”做起,观察体验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用在作文和生活的关系上,是再贴切不过了。作文的材料绝不会平白无故地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作文的材料只能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源于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能和感悟。学生对生活独特的感受不仅来自个人的经历,更要来自一颗敏感的心。小学生生活阅历浅,对许多事物没有深切的体验,所以写不出真情实感。那么该如何去体验呢?我认为应该从“小”做起,小到看母鸡生蛋、踢石子、种花、玩泥巴等等,做观察事物体验生活的有心人。我以前的一个学生曾在日记中写道:“今天真无聊,除了放牛还是放牛。”于是我问他:“放牛时你仔细观察过牛吃草的样子吗?牛吃草的过程中什么事都没发生吗?”他当时没有回答,可在第二篇日记给了我满意的答案:他发现了牛和白鹤成为好朋友,经过思考,还破解了其中的秘密,并由此联想到人和动物之间也应该友好地相处。从“无聊”到“发现秘密”这正是观察、体验生活所带来的改变。
2、养成习惯,长期观察
除了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脑想,更重要的还是防止把观察视为短期行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遇风则风,遇雨则雨,遇事则事。为了达此目的,可有意识地跟踪观察某事物。例如:学校的植物园里种了一棵丝瓜,我便带学生长期观察,抓住丝瓜发芽、开花、结果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并记下来。有一次,上课时突然下起了大雨,我索性停下课,让学生们去观察窗外景物在瞬间的变化。训练的方法很多,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指导学生,其目的都是要学生特别留心自己身边的人、事、物,而且尽力从这些平凡又普遍的生活现象中捕捉最有特征的东西。做到写作时心中有“物”,以纠正假话、空话、套话连篇的毛病,使学生从无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会说。
四、加强阅读,读写结合阅读是学生知识积累,打好写作基础的重要环节。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基础。正如丁有宽老师所说的:“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叶圣陶先生说:“阅读任何文章,主要在于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等等,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咱们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然有所领会„„”这一论述说明了阅读对提高写作的重要性,对于儿童来说,在大量识字后广泛阅读适合儿童接受的趣味性较强的课文,接触多种语文风格的文章,对于作文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让学生懂得教科书不是高不可攀的,它来源于生活,是人写出来的。学习教科书是为了打基础,而创造性地掌握语言工具,还得靠自己的悟性,靠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感觉,也就是通常说的语感,那么语感来自哪里?语感,产生于你足够的阅读量,只有读书,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还可以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开拓视野。课外阅读越多,学生作文越丰富,思维越活跃,表达起来有选择的余地,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正如诗人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三
把作文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薛万鸿
郧西县上津镇初级中学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先生还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可见,二者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强调学生作文要让学生自己改。因此,我们应该把作文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批改作文的实践活动,去真正达到提高作文能力的目的。
传统的精批细改的作文评价形式,只强调教师的详批详改,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完全放在被动的位置上,造成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厌改且效率低下的局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对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认识不足,对学生的评价缺乏个性,以至于学生丧失了写作兴趣和热情。《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可见,任何一种教学活动环节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积极地参与。因此,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师把作文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把作文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分组互改:合作探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21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因此,我对学生作文上交后先初审,审视书写情况和字数是否达标。书写不认真重抄,字数不达标者补写或重写,然后分发给学生互评。
如何发给学生?首先是分组安排。采用梯队帮带式把学生分成每四人一组,推选或指定一名组长,按“acbb”排座(“a”一个优生,“c”一个后进生,“bb”两个中等生),考虑到优差生协调的同时还注意男女生的搭配。
其次是明确目标。我们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学情实际制定评改等级标准ABCD等级,主要依据我们课题组根据课标教材及学情共同研制的“作文训练目标”,印发给学生,供分组互改时参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每个等级中再分上、中、下三等,如A级可分A+(95分)、A(90分)、A-(85分),这样可以给学生作文以准确的定位。
再次是小组互改。让每一篇作文在同一组的四人中轮流批改。关于批改,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批,无非向学生说几句提示的话,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该怎样想才对,该怎样写才好„„所谓改,无非给学生示范,那样想不合适,那样写不妥当,一定要这样想这样写才对头”。首先从字词句篇入手,每人对其中的错别字、病句及精彩语句和段落进行圈点勾画予以提示,也可以改出正确的,甚至可以随手写下自己对某一句或一段的感想;其次要求学生批注(评价)。怎样批注(评价)?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有针对性的评价。如在一篇叙事的作文里,如果缺少了必要的环境描写,就可批注“缺少环境描写”。又如在一篇写人的文章里,根据需要,应有人物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或心理描写等,如果缺少,可以在相应位置批注“此处应有语言描写(或其他描写)”等字样。再如在叙事写人的习作中,缺少议论抒情或深化主题之笔,也要批注出来,互批议论文时,可批注“论点不明确”,“论据与论点脱节”,“事实罗列无分析”等。然后组内讨论,交流感受,品评语句,评出最佳文章;最后还要找出作文中的闪光点和创新点,根据参考评改等级标准及相互讨论情况,写出评语,提出修改建议,评出等级,成员签名。
这样,每一个学生的作文就有四位同学的修改,而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见解,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甚至与原作者有很大的出入,这样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交流、探究,取长补短,往往能触动彼此的灵感,打开思维的闸门,喷涌出灿烂的火花,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但需要指出的是:要评价别人的作文,应首先充实自己,否则既指不出毛病,也找不到学习的优点。因此,这种评价活动有利于促使学生掌握写作技能,提高判断能力。
二、独立自改:教给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张志公先生也强调:“应该养成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可见,自改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它打破了传统的由教师一人独立完成的教学环节,学生由被动地位变成了主动,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当然自改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因此自改前,教师一定要明确要求,教给修改的方法:确立自改的依据,以结构、内容和语言修改为重点,掌握自改方法。
在“旁观者”的指点下,“当局者”也就“清”了。该怎么改,让习作者自己去考虑去动手,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发挥出来了。实践中我是这样操作的:
1、确立“自改”依据
我们课题组成员反复阅读课标人教版教材,深入钻研«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学段的写作要求,将写作部分的10点目标具体地分步骤地落实到每一次作文训练中去,精心编写《单元作文训练目标设计》。每次训练目标只求突出2—4个重点,这样学生“自改”作文就会有的放矢。学生不仅自改目标明确,而且依据可靠科学,并能用“ABCD”准确进行等级评判,合理定量评价。
2、以文章内容修改为重点
一篇文章的修改,就应该从文章的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结构、内容、语言等方面进行宏观调整和修改。审题要准确,它是界定写作范围,着重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这往往包含两个方面,审文题和审要求。一定的题目适合一定的文体,现在一般要求文体不限,但也并非意味着写什么文体都行,怎么写都行。立意是文章写作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的任务是确立表达的主题,解决表现什么的问题。文章没有深刻的立意,就会流于一般,甚至显得幼稚。构思是展示思维的条理性、创新性的关键步骤。它的主要任务就是选取怎样的方式表现文章的内容。作文贵在创新,而创新又着重体现在构思的精巧上。选材是为了表现中心的需要,从众多的材料中选取最能表现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这样的材料要详写,写生动形象、鲜明感人,反之,略写或不写。结构安排要体现新颖巧妙的特点。可采用小标题形式,层次井然,结构清晰;可采用书信体,抒发内心感受,感情真挚;也可采用“题记、后记”式,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等。内容一般要求生动形象,所选事例完整、典型,还要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突出表现中心。语言表达要做到语言流畅,文从字顺,饱含情感,有创意地表达,善于引用古代诗文名句,画龙点睛、形象传神。巧用修辞,增添文采,形象生动,内容充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另外还要审查自己的习作是否具有真情实感,是否展现了个性的魅力;标题是否传神、贴切、凝练、有吸引力;开头是否新奇出众,结尾是否让人回味无穷;前后是否呼应,过度是否自然,结构是否严谨等方面。
3、自改作文的几种方式。A、“冷却法”,就是学生作文写好一段时间后,经过“冷却”,学生可能从另外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就会有“更上一层楼”之感。清代戏剧家李渔说:“凡作传奇,当开笔之初,以至脱稿之后,隔日一删,愈日一改,始能淘沙得金,无瑕瑜互见之失矣”。这种方法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发现自己的错误,培养冷静思考的能力。B、“朗读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古人非常重视朗读,强调朗读在阅读、写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朗读也是学生自改作文的一种重要方法。首先要求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三至五遍,自然感到习作中有“文不从字不顺”的地方,但通过朗读,可以纠正词语不搭配、不贴切的地方,纠正不顺畅、不形象、有毛病的语句,还可以纠正段落不连贯、前后矛盾的地方。总之,朗读法进行自改作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C、“请教法”,就是习作者在班级中寻找一位作文水平高的学生,与他(她)交流讨论。可以从文章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谈设想,也可以就整段、局部内容谈感受,还可以就某一表达方式的运用谈体会,然后请同学给自己习作提出意见。这种请教不同于“分组互改,共同探究”,它是一种口头的、私下的、不公开的交流,希望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然后独自修改文章。
学生们如果还有不“清”之处,可与“批注者”切磋后再修改。结合同学的批注,纠正失误的地方。如有异议,还可反批。这样可让学生“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三、师生共评:全面提高
把作文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绝不是让学生自由放任随心所欲地批改,也不是否定教师在作文评价方面的主导作用。因此,我认为评价中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应该注重师生间的合作交流。
在作文评价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怎样发挥呢?一是教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拟定训练目标,确立每一次批改的目的要求,特别要重视批改的循序渐进性,让学生在浅层的训练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通过表扬鼓励,培养其自信心,调动其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二是教师示范性批改,一定要满腔热情地认真读、认真批、认真改,要真正让自己的红圈红线红字化作真诚的笑脸,由衷的赞叹,恳切的教导,绝不可漫不经心、冷漠无情地随意写上几句无关痛痒,令学生摸不着头脑的批语,或记上一个极不公平的分数。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你们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三是教师要重视学生互批自改后的评价。它既评价“批注者”批得是否准确,又评价“修改者”改得是否到位。如“批”得不准确或“改”得不到位,教师则予以纠正,对于共性问题,及时进行重点讲评,讲评时要分析其原因,指出应该克服和避免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
教师把经过互评、自改后的作文收上来以后,对学生的习作和批改情况进行仔细地阅读和研究,在全员批改的同时,选取一篇或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分发给学生与学生一起进行修改评讲。此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共同讨论、探究,教师不仅要从文章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选材组材等方面加以指导,更要从遣词造句、语言表述、表情达意方面予以点拨。教师在具体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时,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关注学习结果评价的同时,更加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定量评价的同时,更加重视定性的评价。在具体的某篇作文中,将等第与评语相结合,注重综合评价,突出“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宗旨。在分数面前,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再“一视同仁”,对基础差一些的,降低标准,一再鼓励。放下“显微镜”,拿起“放大镜”,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进行鼓励性或赏识性评价。“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成长需要阳光,进步离不开表扬”,让小小的成功成为学生继续发展的动力。
四、写作后记:总结升华
作文教学中,作文后指导往往被许多教师所忽略。大多数学生对作文后的反思少,对老师评改的作文不理不睬,这不能不说是作文教学的一大缺失。作文后指导学生写作后记,让学生总结自己作文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可以让学生更为系统地积累写作经验,提高写作能力,还可以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学生拿到“互评——自改——师评”的作文以后,进行仔细地阅读与揣摩,就更能深切地感受自己的所得与所失。因此,写作后记,可以打开写作思路,养成严谨的逻辑思维意识,把握写作特点,还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当然,一篇后记不求面面具到,可让同学们抓住感受最深的一点去写,最好要有计划地训练写作后记的内容。如果觉得其他同学的评价不一定客观,也可在“后记”中提出异议,等待教师的综合评价,或直接在课堂上提出,由同学共同商讨、评价。总之,通过写作后记,既是学生对他人评价的反馈,也是总结自己失误的教训及成功的经验,借鉴互评、师评的成果,升华自己的写作能力。而传统的做法,这一过程往往被省略,学生无法真正体会自改、互评、师评的价值。
把作文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构建“互评、自改、师评、后记”等多元化作文评价体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学生能够获得多层面的作文技能培养,促进了学生健康的发展,从更深更广的层面上使学生认识到一篇文章该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道理。
第二篇:作文教学法
这是一个家长都能教孩子做到的作文教学法一
作文教学法一:语言+神态+动作
作文教学确实是件难事,可当你听了下面的教学方法之后,你也许会觉得写作文并不难教的。
下面我大略介绍一下浙江宁海城中小学柴冬青老师的《整合式作文教学》方法。片断:
投影课件:标点符号错了,引号也写错了。
师:我只说一遍,看谁是千里眼,顺风耳。师生进行修改。(利用投影仪对标点符号的修改)
出示句子:小明说:“老师,我错了。”
师:这话是谁说的?
生:这是小明说的,是人物的语言。
师:小明说,这是提示语,那对人物的语言要加上
生:引号
师:谁能把人物的语言放在提示语的前面去,行吗
生:行。“老师,我错了。”小明说。
师:谁能把提示语放在人物语言的中间去。
生:我能行。“老师,”小明说,“我错了。”
师:这是写人物语言的三种方法。还有一种是不用提示语的写法。
师;接下来就是变戏法。把 小明说:“老师,我错了。”这句话变成80个字或100多个字,甚至更多。
师:我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在人物的语言当中加上动作加上神态再加上心理活动。
请看老师代小明做个简单的动作——
示范写话:
小明移到老师面前,双手拧着衣角,满脸通红,红得像猪肝似的。低着头,偷偷地瞄了老师一眼,然后用右手饶饶后脑勺,吞吞吐吐地说:“老师,老师,我错了。”那声音轻得就像牙缝里挤出来似的。瞧那熊样!此时他肯定会想:“唉,要知现在,何必当初呢?要是我不„„
(自由发挥)多好啊!现在好了,有无数只眼睛盯着,我想:„„(自由发挥)
师:你看,一句话能加100多个字,那三句话不是可以加300多个字了吗?
原来是这样;要写好作文一要多看;二要多听;三要多想。把人物的特点写下来,那就是一篇好文章。
第三篇:五步作文教学法
五步作文教学法
灵石二小 王淑萍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语文老师最辣手的。几十年的教学让我感悟到优作环境,优化写作内容,根据学生气质,性格不同组织写作。加强诱导和鼓励,引导学生读书做人,激发写作兴趣,为学生创造写作成功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语文能力和水平。
第一步,激发写作兴趣
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应当从生活角度考虑,不断激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情感生活。引导学生参与各项课外活动,让他们把经历、感受、感悟诉诸文字,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读书,充实学生写作素材;教给学生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讲作家的写作经验,感染学生,鼓舞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征文赛,给以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学生勤思勤写。中低段作文教学需要适当创设写作氛围,提供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写作水平,与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相联系,提倡自作、张扬个性。实在无法下笔的学生可以模仿,但坚决不能抄袭,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要人云亦云,千人一面。因此,在写作之初我总是鼓励学生练习写日记、周记、写身边事,要求学生亲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把做的经过写下来。学生经过持之以恒的练习,确实有很大进步。
第二步,利用教材学写法。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作文和阅读的熟练技巧„„”掌握写作方法,先让学生凭借教材,掌握教材中这个例子的特点。学完课文后,引导归纳写作方法、学习写作技巧,最后指导学生进行读写对应训练。有时随着课文续写,有时随着课文缩写,有时扩写古诗。这样随堂练笔多了,学生的作文慢慢在提高。
第三步,培养阅读习惯,为写作奠基。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但只局限于课本内容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丰富学生知识,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是很有必要的。课外阅读,我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架和班内图书角,统一时间进行阅读;二是让学生互相传阅自己手中的课外读物,扩大阅读量。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作读书笔记的习惯,在阅读中遇到优美的词句、好的片断、文章就摘抄下来,并每周整理,分类存放。把这些积累存放的材料要经常翻阅,优美的词汇、语句最好背会。这样,大量的阅读滋养了学生的心灵,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使写作素材丰富灵活起来,解决了学生没啥写和不会写的难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
第四步,学会观察,积累作文素材。
我首先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写话”,也就是把自己想要说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纠正了作文就是编故事的错误认识。在平时,我注重让学生写观察日记,把随时随地看到的人、事和物记录下来,并有选择地取舍,记录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这样日积月累,素材就会日渐增多,写作时也就“有话”可说了。同时,日记,还融洽了师生的情感,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我教育学生,观察时可以观察景物,也可观察社会生活。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都是美好的,花鸟鱼虫,山水日月,只要你对它们充满感情,就能发现它们的美之所在。家庭、社会、学校中的许多人和事,只要仔细观察,就都能发现写作的素材。我认为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既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增强了辨别真、善、美的能力,又在生活中经受了锻炼。更重要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写出来,而且别人的言谈举止和心理状态也能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来,极快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第五步,学会评改作文。作文评改这一环节,由评改、自改、互改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根据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作文基础,从其文章实际出发,肯定长处,解决问题,要注意抓住主要矛盾,慎重地提出批评,每次评改都要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按照评语要求写下一篇文章。讲评时要注意与学生交流,允许学生提出疑问,发表不同见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认识自己作文的失误。
在评改过程中还注意强化了“改”的组织管理,组织评改,将全班分为若干个组,内部互评互改,建立各组的作文档案,及时总结提高,实施后感觉效果良好。
总之,写作源于生活,只要老师能得法指导,学生就能写出丰富而优美的文章。
第四篇:作文六步教学法
作文六步教学法
内容提要:本文全面系统地解读了作为教学的新思路:六步作文教学法,突出了它的普遍适用和可操作性极强的特点,具有理论深度,蕴涵创新精神。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的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教育心理学家还纳特指出:“从人的天资和使命来看,每个人均具创造力,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显示出来,但这种创造性常常受压抑、束缚、埋没。”传统的作文教学,老师往往在辅导上下大工夫,在批改上花大气力,结果不仅劳而少功,还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受到压抑,束缚和埋没。近年来,围绕作文教学,人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但收效甚微,特别是现在的大班教学和多班教学,更是很难找到合适的办法。我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摸索出一整套适应各种情况下的作文教学之路:六步作文教学法,现在提出来,与大家分享成果。
六步作文教学法即:下水、辅导、写作、修改、说评、重写。下面分别对每步作文教学加以阐发。
一、下水
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我把这一步看得非常重要,我认为,只有教师才真正熟悉自己学生的生活空间,所以也只有教师才能写出更接近学生实际的作文。下水作文对学生有两大好处:给学生榜样的力量,与学生心灵互动。一篇《落叶》曾经让学生那样痴情地找寻“秋”的痕迹,一篇篇习作就是来自他们的痴情;一句平常语句 “我愿做一枚落叶,飘落在你们中间,为你们化作春天的泥土。”更让学生深深地了解他们的老师,也就在这种理解中,一期黑板报特刊“我爱你,老师”诞生了。也就是这次收获,让我看到了下水作文对学生的巨大魅力和由此产生的巨大作用,坚定了我经常写下水作文的信念。在学生心目中,虽然老师的作文并不是篇篇精品,但是却比精品文章更让他们忘情,因为他们分明的感觉到,老师真正地走到了他们中间,与他们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二、辅导
作文辅导,最忌面面俱到。面面俱到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展示,抹杀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在作文辅导课上,采用的是点荐结合的方法。点即点题,点到为止,给学生更多的放飞思想与感情的空间。一次以“对话”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我只讲了一句话:对话,有语言的对话,但更多的是心灵的对话,让理解、让勾通成为你这篇作文的旋律吧!正是这句话,激发了学生纯真的感情,思维的火花。学生多彩多姿的心灵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让老师实实在在地感悟了学生个性的魅力。荐即推荐几篇接近学生实际的范文,一来可以节约学生的时间,增加阅读实效,二来可以让学生从范文中学技巧、学方法,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
三、写作
有了写作激情,有了自由空间,学生的作文就会体现出一个“活”字来,体裁活、内容活、形式活。千人千面,异彩份呈。
四、批改
写后批改是验收、提高学生写作成果的重要环节。我们应把作文批改作为改革作文教学的最关键的一环,改变以往有老师包办批改的陈旧做法,放手发动学生互评作文,让他们在互评中真正互动起来。在互动中相互研讨借鉴,全面提高学生是各种作文能力。师生互动、合作批改的一般流程模式包括:分组、批改、讨论、总结四个步骤,具体内容如下:
(一)分组。全班分成若干小组,选派小组长(小组组长可轮流担任)。为方便合作,前后桌同学可建立一个小组。
(二)批改。在进行作文批改之前,教师要完成两项认为,一是制订一份批改进行表。建议采用以下表格:
批改进程表:
小组组长在批改过程中提前填写批改进程表,老师可根据批改进程表提出的时间,以一个组员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批改活动之中,这样更有利于把握全局,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在批改进程中,老师绝不能撒手不管。因为,如果撒手不管,作文指导是否落实,学生是否长进,存在什么问题。教师并不清楚,这种写作指导就属于无的放矢,教师不评改作文,怎样调查教学状况,改进与改革教学?又怎样与学生进行思想感情交流,培养其主体性与创造性呢?久而久之,就会使整个批改进程流于形式。基于以上这种情况,我每一次要参与到两三个组的批改活动之中,以便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作文批改在更健康的轨道上进行。值得说明的是,教师要以一个组员的身份参与,要在组长的安排之下完成自己的本质工作,而不能凌驾在组长之上,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二是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使用批改符号,并且对学生进行批改指导,在作文批改之前,教师可以把自己对一篇作文批改的详实材料印发给大家,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学会评改。
小组评改时,教师首先要提出严格的要求,诸如字体工整、语言规范、评语之中严禁出现错别字、评语下面要写清楚批改人姓名等。小组的每个成员要对另一组成员的每篇作文逐篇批改,分别写出评语。要严格操作规则,使用合乎通例的符号。改评结束之后,小组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对批改过的作文进行评论,各自发表见解,找出优点,指出不足,组长可根据讨论记录,结合自己对这篇作文的理解,进行评改总结,在讨论总结的过程中,要灌输给学生一种思想:组长的总结是代表整组同学的水平,所以小组的每个成员要精诚团结,多向组长提出宝贵的意见,献计献策,让本组的材料更有水平,组长要更加努力,以期自己的总结更有感召力,为下一步的说评打好坚实的基础。
五、说评
“说评”是作文教学的一个创新,是实现作文交流又一有效的途径,学生在说评过程中既总结了经验,又找出了不足,还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评之前,教师要告诉学生,说评是自己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决不能应付从事,更不能轻言放弃,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达到熟能生巧的水平。各组材料形成之后,由教师组织说评活动。每次说评之前,教师都要出示说评要求:
1、仪态大方,自然得体;
2、使用普通话;
3、条理清楚;
4、语言富有启发性、激励性和鼓动性;
5、结合总结材料,以说为主,一读为辅。平时,总爱怀疑学生的能力,总认为学生不会评改,更不会说评,等我们真正让学生走上讲台时,才发现许多学生出口不凡。在丰富多采的说评内容中,许多独到的见解,既征服了学生,也让老师看到了由于小组成员的精诚合作所显示的巨大能量,同学们听过之后,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找出差距,准备下一步的重工作。在学生说评期间,老师扮演的是主持人的角色,在课堂上控制程序。在学生说评结束之后,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批改实际做出经典回顾,让学生的说评内容更具启迪和指导作用。
六、重写
重写是作文水平提高的落实阶段,在重写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完成以下任务:
1、更正错别字、2、重写是重新构思、重新作文,而不是把原来的作文抄写一遍。根据学生的批语,结合学生的说评内容,重新组织作文,让自己的作文在原来的水平上有一个更大的提高。
有了上次作文的基础,又有了同学精彩的批语和富有启发作用的说评,还有教师的经典回顾,学生身上隐伏的创造性的思维便如岩浆一样喷发出来,这是重新拿起笔来,一定会写出比原来水平更高的作文。
在作文教学中,若能很好的完成上述步骤,就会是学生增加更多的交流机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他们的创造力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让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第五篇:中考作文简单实用教学法初探
中考作文简单实用教学法初探 青州经济开发区学校初中部
张玉莲
长期以来,传统语文作文教学不死不活,效率低,处于“少、慢、差”的落后状态。而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写作训练要有一定的速度。”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尤其是中考作文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与速度就势在必行。为此,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实验,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中考作文简单实用教学法的特点
第一、中考作文教学体现一个简单实用。中考考作文是选拔性考试,既有规定性,也有技巧性。怎么教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写出符合要求且得高分的作文,我们毋庸讳言需要一些技巧性的东西,而要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个要求,不可避免地需要教给学生一些简单但实用的方法,这和我们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个长期目标并不矛盾。
第二、中考作文教学体现一个快速。快速作文教学主要体现在一个“快”字上,这个“快”与传统作文教学的“慢”形成鲜明的埘比,这是二者的主要区别之一。作文课上学生看到黑板上的命题,就全神贯注、集中精力地快速审题、谋篇布局、确立主题并快速行文、评改,一点不能懒散、拖沓和延误,而是一气呵成,迅速快捷,在四十分钟内完成600字左右的文章。快速审题、构思、行义、修改等好习惯的形成并发展成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第三,快速作文教学强化训练了 学生的快速思维、求异思维等能力。快速作文教学将传统作文敦学的“先导后写”变为“先写后导”,这种教学程序的变革彻底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摆脱了先导后写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学生作文不再受老师指导的限制,思想活跃,思维展开,写作自由,有力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一来,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广阔性、创造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快速地写出具有个性特点的与众不同的文章来,给人以耳日一新之感。
第四、快速作文教学是积极主动的教学,积极主动地作文,更是 写作竞赛。它给学生 提供的是公平参与竞争的机会,创造的是参赛取胜的氛围。这种氛围,既符合学生乐于参与的心理特点,又吸引着学生竞争取胜于 写作过程中,学生们争先恐后积极主动作文,既增了时间观念、竞争意识,又锻炼了良好的心理品质。
第三、中考作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在日常的作文训练中,按照下列步骤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一)分析题目
“审清题目,明确要求”,是中考考作文的重要能力之一。现在中考一般是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一般要明确两点:一是“写作对象”,二是“写作题眼”,即文章的写作重心。审清题意:千万注意,题意审不好,来个文不对题,后果将不堪设想。应该先花2-3分钟看看作文题,然后再开始答基础知识题目。把握一个原则:一种体裁,即只写记叙文。初中阶段,学生对其他问题把握不够,所以写好记叙文是上策。
(二)选择角度
中考作文尤其要有亮点,与人不同,写出自己的个性,那么“切入”角度就很关键。“切入切入”,就是先切而后入,从切出来的众多角度中寻找一个最佳的角度作为自己文章的突破口。尤其是“大题”,一般要“小作”,就易“上手”,千万不要大进大出,泛泛而谈。立好中心:至少指导自己想说什么,是喜欢、是厌恶?是感动、是反对?是快乐,是痛苦?是哲理、是深情?是赞扬、是批评?„„„„用一句话把它写在草稿纸上。
(三)选择恰当的材料和写法,把握几个原则:
1、真实才能动情。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是那些你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的身边小事;符合题目要求的、自己最熟悉的、能够写好的事。
2、写好提纲:(1)用一句话写出中心内容和主题;(2)分清开头、中间、结尾各写什么?(3)打好开头、结尾的细稿,以及每段的开头句。
3、写好事,力求能够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把事情交代清楚,开头结尾注意点题,结尾处要点明中心,稳定的发挥好自己的写作水平。特别是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不要强求自己必须写出“惊世之作”来,考试作文能够发挥自己80%的写作水平就很了不起了。
4、不要像电视剧情介绍那样的简单叙述,中间要加入环境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能力好的同学再来些远近相衬、动静相映、侧面烘托、环境渲染、五觉描写,使文章细腻动人。
5、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精”体现在:(1)选择自己最拿手的内容;(2)写出自己最好的字;(3)采用自己最顺手的结构(总分结构或顺叙方式),力求发挥好自己的水平。
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来说,“精”应体现在:(1)选择较有新意的、又是自己有把握写好的内容;(2)有漂亮的书写;(3)精心的安排好开头和结尾,适当的采用倒叙、衬托、联想、象征、描写、抒情、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渲染气氛、借景抒情、托物喻志、以物喻人的方法方式结构文章;(4)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特别是运用比喻、反复、排比、反问等手法,恰当的运用成语、引用格言名句,增添文采。
第四、取得的成效
(一)、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这种简单实用的作文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使学生有章可循,不会感觉无处下手。即使是作文水平较差的学生也能比着葫芦画瓢,写出一篇基本符合要求的作文,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写作兴趣。
(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采用这种教学法后,作文课不再是老大难,学生在知识学习、能力开发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方面都得到了大大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作文课效率低的问题得到了有效地改善,本人所教班级的成绩也有明显提高。
写作无秘诀,但却有规律可循。“定体则无大体则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中考作文简单实用快速教学法,突出人本,贴近生活,发展个性,鼓励创新。我们从学生的生活角度人手,从作文的方法角度切入,目的就是要探索一种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的作文教学模式。新的教学实际需要语文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作文教学更是任重而道远。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浅显的经验,请各位领导和同事们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