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高考改革考察报告(精)
上海高考改革考察报告 茶陵三中陈三云
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并开始修订所有学科的课程标准;2014年7月19日,教育部出台了《新高考改革方案》,并在上海和浙江两省先行试点,2019年在全国全面推开。今年3月,我省也出台了《湖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这将引发学校课程重建、学生生涯规划、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教学管理变革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课程如何设置、学生如何选课、如何走班教学、如何学业考试、如何综合评价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带着这些问题,2017年3月27日---3月311日,按照县教育局的安排,由县教育局副局长谭凌鹏同志带队,教育局和高中学校相关人员一行23人,赴上海学习考察了新高考改革试点推进情况。学习考察组听取了上海奉贤区教育学院领导对上海和浙江高考方案的解读,实地考察了株洲市十三中、上海市奉贤中学、上海市长征中学、上海市南洋中学、上海复兰科技,听取了每个学校适应新高考、实施走班教学、学生生涯规划、学生选课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做法和经验。现就考察学习上海部分学校应对新高考的认识和感受报告如下,并对我县适应新高考提出几点建议。
一、新高考制度改革的总体定位和基本原则更加明确。
这次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定位是: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完善制度,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选拔水平。
这次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立足基本国情,着眼长远发展,着力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育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确保公平公正。把公平作为第一要求,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体制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三是体现科学高效。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确保考试招生工作有序实施。
四是积极稳妥推进。整体设计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衔接沟通,统筹实施考试、招生和管理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先行,稳步实施。
二、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更加清晰
这次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是: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进一步促进机会公平。二是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更好地引导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三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规范考试加分、自主招生,改进录取方式,拓宽多种形式学习通道。四是改革监督管理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五是在少数省(市 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三、新高考改革的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次新高考改革,最突出的变化就是考试形式和录取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取消文、理分科,高考实行3+3模式,即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加上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6科选3科。录取实行两依据一参考。依据之一,是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成绩,其中外语学科纳入平时的社会考试,考生可考两次,取最好的一次计入总分。依据之二,是从政、史、地、理、化、生这6科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3科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而且考试又分为合格
考和等级考,计分办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参考,即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实施综合评价,强调“ 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试行“ 三位一体” 综合评价制度。
四、新高考给学校管理和教学带来的新变化 1.高中教育资源面临空前挑战。
(1)同一门科目,一部分同学选为学业水平考试,另一部分同学选为高考 科目。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门科目关注度、要求会不一样。普通高中必然要全面推行学生选课和走班教学,而这面临的第一大挑战,就是现有师资难以满足实际课程开设需求。
(2)每门学科的学生选择数量不同,各学科的老师需求量呈现不均衡状况,当学生的选择过于集中于某一学科时,这门学科的老师会数量短缺,而另外学科的老师则可能出现过剩现象。
(3)学生在选课时,除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外,很可能会同时注重名师效应,集中选择某位老师,这样势必造成部分老师工作量过大的现象。
2.走班制教学:现在的大班额对走班制教学是一个很大的限制,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坎;实施教学的场地问题,老师数量和质量能否满足这种变革的教学需要的问题,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
3.分层分类分项教学的实施:这是新高考彰显的一个基本理念,即选择性教育理念,助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4.学生选课系统的建立与指导:学生要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门课程中选择三门,总共有20种选择方式,将面临如何选、学生是否会选、谁来指导的问题。
5.走班教学的推进涉及教学行为、制度与理念等各个层面的整体性变革,学校如何建立一种新的教学运行机制和模式,如何指导学生从6门科目中选择出自己的3门选考科目,统筹安排三年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以及考试时间,所有这些问题将成为高中学校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
6.校本课程的开发:全面开发与优化基础型课程资源,并根据各学校各学习领域的特点,实践、总结、优化和编制符合各学校在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上的校本课程资源。
五、部分学校应对新高考的措施和经验 1.各学校的走班制经验(1株洲市十三中
没有增加教学人员,没有增加教学场地,在保留行政班的情况下进行走班教学探讨,探索部分科目选科走班,努力找到最适合学生升学的方法。不仅在走班的前期准备工作中积累了一手经验,同时在课程开发、教学班管理和学生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更建立了一系列配套制度。(2)上海各高中的做法
各高中做法不一,都是根据自身情况,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具体做法,有大走班的,也有小走班的,甚至有强制选课,把走班做成另类行政班的。
教师评价大都采用捆绑评价,一个年级中一个科目所有教师捆绑评价。2.上海市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构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综合素质评价突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客观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整体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修习课程及其学业成绩、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身心健康信息、兴趣爱好与个人特长等。启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平台,设立实践基地,刷卡计时,出具证明,计入档案,建立客观、真实、准确记录信息的监督机制。
六、我县高中适应新高考的应对策略
面对新高考给我们带来的困难与挑战,我们不能被动坐等,必须积极应对,提前做好充分准备,确保顺利对接。建议我县提前开展以下工作:
1.尽快启动学生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通过课程开设,让学生明确:我是谁?我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我的特长爱好是什么?我适合做什么?等等,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做好前期准备;
2.对教师进行人生生涯规划的全员培训,在新高考背景下,我们的教师要充当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学生选课的辅助者;
3.学校要整体把握校舍情况,提前准备,以满足走班教学的场地条件; 4.对现有教师的数量和学科配置科学梳理,该储备的要尽早动手,也可以尽早和当地政府协商,做好师资的保障;
5.各高中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在现在的高二学生中进行模拟选课,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照学校校舍及师资,进行前期规划;
6.省级示范高中和规模较大的省级标准化高中,可以在部分学科实施分类、分层、分项走班教学试点;其他学校要积极准备,尽快全面开展分类、分层、分
项走班教学试点,积累经验,为全县全面走班教学实施提供经验。
7、做好信息化支撑工作。引进先进的走班制校园管理平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走班制模式中的排课、学生管理、班级管理、教师管理、课程评价、综合评价等管理难题。
2017年4月5日
第二篇:2014上海高考英语改革(推荐)
2014上海高考英语改革
近日,2014年高考改革的消息一直不绝于耳,语法部分的变动是板上钉钉的定论------取消选择题,替换为语法填空题。
下面,请大家先看一下2013年3月份左右高考考试院内部发布的2014年语法新题型的样题,牛刀小试一下: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For some blanks, there is a word given in the brackets.Fill in each of these blanks with the proper form.of the given word.Fill in the other blanks with words that are correct in structure and proper in meaning.There is a photo hanging above my desk.Whenever I look at that photograph, it takes me back to those early years __1__ everynew experience was important for me.It was towards the end of the school year __2__ it happened.I had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that day with such eagerness.I can still remember the shouts of the spectators as I __3__(go)out onto the sports field with my classmates.Two days __4__(early), I had qualified for the finals of the 100 metres.Now looking around, I was determined __5__(win).…
请大家对对答案:
1.when2.that3.went4.earlier5.to win
众所周知,高考英语的语法题型多年来一直以单项选择的传统题型来考查,2014年将全面取消语法选择题(16题*1分=16分),替换为新题型:语法填空(见以上样题),2个语篇,共15道题(15分)。
通过样题,我们可以发现新题型语法填空的形式,基本可以分为两种,提供提示词的和没有提示词的。前者的考察点在于,以提示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后者则以连接词、或代词、冠词、介词、固定搭配等为考察点。
相较语法选择题,鉴于没有可供排除的选项,故新题型的难度相对较高,需要考生有一个扎实的语法基础,方可游刃有余的应对此题型。虽然2014年的考生大部分都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来训练选择题,对选择题的题型及应试技巧烂熟于心,但是在考纲未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万变不离其宗”,纵然题型有变,但是主考的语法点并未发生变化。只要考生对语法的基本知识有系统的掌握,加之多年选择题的大量操练,一样可以应对新题型,无需感到紧张不安。
第三篇:上海“新高考”学习考察报告
上海“新高考”学习考察报告
江汉中学 吕黎华
2018年湖北将实行新高考改革,根据潜江市教育局陈局长的指示和要求,带着考试招生制度、学校管理变革、学校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发展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评价、教育技术装备等问题,于2017年12月6日至11日,潜江市教育局组织教研室领导、电教馆、潜江电大及各高中学校领导和老师共计51人,对上海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和管理进行了考察。实地参观了合肥市第八中学,上海陆行中学,上海进才中学,上海市格致中学,上海上南中学五所学校,听取了七个专题报告。通过考察学习,很好的解决了我们的一些困惑,打开了我们应对新高考的思路,普遍感到收获颇多,深受启发。
(一)上海陆行中学林主任作了《上海高考新政策下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在实践中将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三者结合起来。具体方案合格考+等级考+高考。
合格考:市统考十门: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
校考三门:艺术、体育、劳动技术。
上海将地理或生物作为学生高考+3其中一门合格考为等级考作准备的,等级考成绩记录这科的高考总分。这是上海的特点,以减轻学生高考压力。
合格考不合格的影响,高二学生到高一学生合格考时再补考,但高二上的是等级考的科目,不涉及合格考知识。只有七门(理、化、生、政、史、地、信息技术)合格,才有资格参加春秋考。所以高一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合格考合格。
分班工作安排,高一以地理或生物分为行政班,高二选科分班,高三走班。
(二)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吴金瑜校长作了《核心素养和新高考的挑战以及高中教育的课程改革策略》报告。
首先从2017年上海高校招生方式变化看高中教育评价的改变。
综合评价批次:高考分数+日常学业成绩+综合素养,其中录取分数=高考分数*0.7+综合评价*0.3 本科批次:改革为院校专业组志愿形式,两依据一参考(高考和学业水平考+综合素养)
在此情况下上海高中应对措施---上海落实学生综合素养评价:
1、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学校班主任,校长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作出评价。实行责任倒查。
2、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各任课老师把关,实事求是。
3、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
4、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实行一个星期的学军,一个星期的学农,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每项完成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的写综合素质纪实报告,还可以进行课题研究。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高校招生的依据之一。
其次,新高考考试内容与方式的改变,与前面林主任大致相同,学生由原来的吃“套餐”改为现在的吃“自助餐”。考试内容由原来的一考定终生变为现在的全面发展。
其三,高考改革让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高中教育从批量培育人才到菜单式培育人。
把目光从教学转向学生的发展。老师必须要思考,自己能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课程;这些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把目光从原来的只关注学科教学,向关注课程设置、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变革,以及学生的终身发展上转移。
提高个人魅力,提升课堂吸引力。“走班了,我们不仅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还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推行走班制之后,学生的个性需求得到了满足,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得到了激发。
转变教学策略。过去的行政班,全班的学生等着老师来上课,老师讲得好坏与否,学生并不能选择。走班制则是学科老师等着学生来上课。根据学生接受的难易程度,实行分层和分类,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教师。走班制教学学生的选择权大了,老师的压力也更大了。因为,只有学生感兴趣了,他才愿意选择你的课程。
其四、学校的课程与组织形式改革
1、课程的基本思想:学校的课程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生成。
2、教育的组织形式:A走班制与固定班相结合:分类,分层,分项目
B班主任制与导师制相结合
C个性化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
(三)进才中学听取了《关于新高考基本认识》的报告,我的收获主要两点:
1、学生规划:生涯规划,职业规划 学生规划非常有必要,要对学生以后发展给予指导,成为学生以后学习生活工作的引路人,对学生负责;另外对于学校课程设置,老师人事安排提前做准备。否则将造成学校一片混乱。
2、学校的创新成为特色,进才中学以体育为特色,格致中学以立体打印机作为学生创新的舞台,上南中学以天文和心理健康为特色等等。在潜江各个学校也可以办出自己特色出来。
上海考察的主要启示:
1.选课走班的智慧方略。课程建设与选课走班,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选课走班而已,更不应想办法逃避、变通,更不能被动应付,或者干脆以“不变应万变”。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非常重要,选课走班可以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判断、学会规划。我们应对的正确策略应是深入研究,科学设计,审慎实施;应是强化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结合起来,将当下学习与未来人生规划结合起来,将选课走班与德育课程、德育活动、德育教育结合起来起来,需要丰富的智慧,切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2.学生学会选择是重点。新高考依然是“高考”,是“同类选择中更高层次上的竞争”。无论是上海市高考综合改革方案,还是多元化录取的方式,无论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还是各学校丰富课程开设和丰富活动的开展,无不立足于让学生得到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无不立足于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提升和成长,无不是为了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未来。上海市紧紧依托强大的信息化平台和大数据,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新形势、新背景下,对课程、教学、管理、评价的信息化管理,解决了学生综合素质过程性呈现和终结性评价的复杂问题,反过来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综合实践等活动的积极性,要让学生要选择中把握自己的未来。
3.联动性、系统化思考“教、考、招”的关系。校长应重视顶层设计,要对教学、考试、招生联动思考,校长抓观念思想的引领,抓课程教学的保障和措施落实。要认真学习研究新高考方案。研究高一后的选课走班,管理更加精细化,对学生生涯规划、个性发展、特长发展,研究课题要跟进,留下资料。重视与社会、家长的沟通。要建设互联网思维,学会分享,打通学校、区域实现之间的界限,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4.大数据分析方法应成为新的思维方式。教研、管理的基本方法是“循证”。从几位专家的报告中,都体现了用数据说话,他们的问题发现和结论提出,都是基于调研、调查、数据整理分析,这给我们教研部门提供了很好的例证,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下一步我们的教学研究,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我们的教学与管理各方面进行诊断,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施制的策略和方法,以提升教研工作的科学性和指导的指导性,提高教研工作质量。
高考综合改革,我们的任务是及时关注动向,认真深度学习和研究方案,在新高一初期结合各校实际制定切合实际的落实方案和应对措施。要保持前瞻性,综合考虑学校教师数量与质量、教室数量与规模、学生需要与学校实际,统筹教师选聘、大班额治理、校舍改造、学校信息化建设、学校课程建设等,以尽快缩小改革对教学与管理带来的冲击,尽快适应新形势、新高考、新背景下的新要求。
第四篇:2017上海高考改革高考政策方案汇总
2017上海高考改革高考政策方案汇总
(一)上海高考新政下6科试题难度:应介于高考和合格考之间
10月8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6门科目(简称“6门科目”)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要求。
从上海市教委获悉,该命题要求规定各科目的试题难度介于高考和合格性考试难度之间;考试内容以高中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学习内容为依据;考试均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均为60分钟。
2014年9月,高考新政《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公布,方案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2016年9月开学,高考新政下的首届高中学生现已进入高三年级。这届高三学生将于2017年5月完成6门科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教委会同教研、考试等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6门科目课程标准及其调整意见开展了专题研究,最终形成相关命题要求。推进了高中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体现“教考一致”的改革导向。
上海市教委新出台的6门科目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要求对考试的难度、内容和考试时间都有明确要求。各科目等级性考试试卷的试题难度在0.75左右,介于高考和合格性考试难度之间;考试内容以各科课程标准及其调整意见中高中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学习内容为依据;考试均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均为60分钟。
上海市教委表示,等级性考试命题将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育,注重考查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2017上海新高考:从“招分”转向“招人”
新学期刚刚进入高三学年的学生,将迎来2017年的上海新高考。今天,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公布对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使用办法,新高考方案的图景进一步清晰起来。
综合评价信息纳入高考招录过程,这在高考历史上可谓一项从“招分”转向“招人”的创举。为什么要使用综合评价信息?怎么收集信息?高校怎么用这些信息?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到各高校都积极应对,上海正尝试作出回答。
为什么要用综合评价信息?
打破“高分数=好学生”的认识框框
按照2014年启动的高考综合改革,上海将从2017年起在高考招录中采用“两依据一参考”政策,即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评价信息。
上海在高考改革方案中提出,构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修习课程及学业成绩、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身心健康信息、兴趣爱好与个人特长等。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生办主任丁光宏说:“上海推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向考生、高中、家长和全社会传递了一种信息,即学生参加各种志愿服务、创新活动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这不仅意味着综合评价信息要在高校招生中使用,更表明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与个人一生的幸福密切相关。”
“以前的招生录取是计算机根据分数进行,综合评价信息的引入则改变了这一进程。”同济大学招生办主任廖宗廷认为,高校在招生录取中参考学生综合评价信息,从结果评价转向过程评价,从“招分”转向“招人”,是巨大的进步。
在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郭为禄看来,现行高考招生制度存在“唯分数论”问题,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他认为,上海新高考方案引入综合评价信息,打破了“高分数=好学生”的单一评价框框,既符合高中教育改革的素质教育导向,也符合高校选拔培养高素质、多样化专业人才的需要。
怎么收集综合评价信息?
学生活动情况统一录入信息管理系统一名学生在读三年高中期间会参加许多次活动,每个年级几万名学生的活动状况将形成海量信息,如何收集记录?上海开发建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全市统一平台,并通过一套保障机制确保数据真实。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上海市闵行中学的460名高三学生前往闵行老街图书馆、第五人民医院等10个实践基地,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完成整理图书、导医等岗位任务。带教导师对学生表现加以评定,随后由学校审定确认,导入全市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
上海为高中学校提供规范的统一标准,向系统录入学生综合评价信息时有章可循。原本难以考查的主观性指标转化为参与相关活动情况的记录及其成果,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从而使评价内容可考查、可比较、可分析。
如何防范学生、高中乃至实践基地弄虚作假?上海实施市区校三级管理,制定各内容模块信息录入管理办法,建立信息审核制度、信誉等级制度、公示与举报投诉制度,系统开放与截止记录时间统一,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上海要求,高中阶段学生社会实践不少于90天,其中志愿服务不少于60学时。上海推动城乡社会实践活动资源均衡配置,建设市、区县和社区层面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为城乡学生创造公平享有校内外素质教育活动的机会。
截至目前,上海已认定市、区两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1729个,提供学生实践岗位375911个,各高中学校均已与基地签约。参加志愿服务的高中学生有99974人,其中86%高三学生已完成志愿服务60学时的要求,91%高二学生开始参加志愿服务。
高校怎么用综合评价信息?
涵盖资格审查、面试、分专业全过程
教育主管部门和高中学校费力搭建起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如果得不到高校配合使用,这套系统能否持久将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如今,上海4所“985工程”高校率先公布综合评价信息使用办法,让学生、高中吃下了“定心丸”。
据分析,4所高校将分别在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校园开放日、秋季招生中使用综合评价信息,涵盖自主招生资格审查、专家面试、被录取入校后划分专业等招生全过程。
“以往自主招生初审需要学生邮寄个人综合表现材料,明年起则不需要了,学校可以直接从系统调取学生的综合评价信息。”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主任郑益慧说,综合评价信息将在高考招录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在面试环节,专家拿到学生系统生成的整套综合评价材料,构成与学生面谈提问的基础。
丁光宏打了一个比方:“假如你是面试专家,眼前有两个成绩差不多的学生,综合评价信息显示,一个曾担任学校篮球队队长,热爱运动并有所专长;另一个表现平淡,可能意味着平时只顾刷题,那么你一定会对选哪个作出明确判断。”
综合评价信息要不要折合成分数?郑益慧认为没有这个必要。他说:“志愿服务、研究性学习、兴趣特长等不同类别的信息很难直接量化,把学生的活动过程、成果分条目记录下来,更有利于高校根据招生需要作出评判。”
上海其他高校将在2016年底之前陆续公布综合评价信息使用办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刘玉祥介绍说,综合评价信息还有望在春季招生、专科层次自主招生、秋季高考综合评价录取批次等高招阶段发挥作用。
(三)上海新高考“两依据一参考”构架形成
9月12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分别公布了对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使用办法。
2017年,上海将全面实施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此前一段时间,上海在着力构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如今又明确了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使用办法,至此,上海新高考改革方案整套“两依据一参考”构架已经形成。
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明确使用范围
自2017年起,上海将在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两依据一参考”模式下,推行多元录取机制。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将分别在“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校园开放日”和“秋季招生”中使用。此外,在“春季招生”“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中也将使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复旦、上海交大等4所高校在招生中使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时遵循四项基本原则:一是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严格规范程序,强化监督,确保机会公平,程序公开和结果公正;二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把握学生个性特点;三是体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特色,致力培养有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和专业素养的人才;四是构建高等学校科学选才制度,增加学生选择权,建立多元多维评价体系,科学评估学生综合素质状况,增强高校与学生相互选择的多样性和匹配度。
今年年内,沪上其他高校也将公布在招生中使用高中学生综合评价信息的具体办法。
2014年,上海被确定为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推进改革。建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构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修习课程及学业成绩、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身心健康信息、兴趣爱好与个人特长等。
“教育要能培养更加灵活多样的、适应快速变化的‘可迁移能力’或‘非认知技能’,包括交流、问题解决、团队合作能力、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等,对学生的成长要求不再是‘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那么简单。”在市教科院副院长、研究员陆璟看来,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反映了人才观和质量观的变化。人才观和质量观的变化,同时也对深化高中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
从2014年起,上海市已开始建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按规定,本市高中阶段学生社会实践不少于90天,其中志愿服务不少于60学时,为高校选拔人才奠定基础。截至今年9月初,全市已认定市、区两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1729个,共提供学生实践岗位375911个。各高中学校均已与基地签约,已签约基地数为1682个。95%的高三学生参加了志愿服务,86%的高三学生已完成高中阶段累计志愿服务60学时的要求。
上海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也推动了高中学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社会调查等研究实践活动,高中研究型课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自主投身研究性学习已成为上海高中生的学习新风尚。根据今年6月的调研显示,本届高三学生在高二年级末时已有12057个研究课题,其中188所高中做到了“人人有课题”,占全市高中总数的74%。
“对综评录取信息的使用,不应误解为就是为高校招生服务。”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办主任丁光宏说,高中学生综评信息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大学招生使用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与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
市教委副主任郭为禄说,在本轮高考综合改革中,一个重大突破是明确提出构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打破“高分数=好学生”的框框,既符合高中教育改革的素质教育导向,也符合高校根据办学特色选拔培养高素质、多样化专业人才的需要,是迈出了破除“唯分数论”的重要一步。
“将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作为高招阶段的依据,是新高考改革中的重要举措,是突破口。”市教委副主任贾炜说,这一对高校招生方式的调整,将积极引导“教”“考”“招”三环节的联动。此前的不少改革举措聚焦在如何“考”得更科学,而如今的这一变化意在如何“招”得更科学,评价更全面。这一新举措若能真正落到实处,将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到引导作用。
两依据一参考
即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2014年,上海市和浙江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国家试点,2017年高考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每门都“学完即考”“一门一清”,考生在报考时只需选择3个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本市为此相继构建完善了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制度安排。这次首批四所高校明确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使用办法,使“两依据一参考”模式的整套招生录取办法构架基本形成。
(四)上海2017年高考实施新政总分660不分文理 上海2017年高考实施新政,总分660不分文理,高考变为3+3,具体如下:
2017年秋季高考的主要变化是由“+1”变成了“+3”,除语数外三科必考外,其他几门作为选考科目。另外,分数由“单科150分”改为“3门总分210分”,也就是每门70分,其中,通过合格考,也就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可以拿到了40分,并且成绩两年内有效,需要加考的是“30分”的等级考。
民进自强进修学院高复班负责人贾增建表示,对已经参加过2016年高考的复读学生来讲,明年只要参加等级考就可以了,那么对于社会人员来讲,明年先要参加合格考再参加等级考,最后参加高考。
新高考意味着在一年复读期间,要补“2门”课。从目前来看,等级考的难度是略低于高考难度的,教育改革的趋势是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平时知识面广、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通过高复“抓一把”还是有希望的。
第五篇:上海考察报告
赴上海考察报告
当大家讨论后,决定去上海的时候,内心充满着喜悦和期待···
前往上海的那天天气并不是很好,一路上,车子被迷雾笼罩着,但丝毫没有影响到我的喜悦之情,带着兴奋,带着期待,经过五六个小时之后我们抵达了中国第一大都市上海,第一次体验到了中国第一现代化都市的繁华,鳞次栉比的高楼,繁华的街道,个性多样的建筑,还有万国建筑群等让我们体会到现代建筑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类的智慧。上海的近代文化充满活性,充满欣欣向上、富于想象、敢于冒险、敏于领悟、善于接受新事物的气质。因此近代上海就成为全国经济的最大实体,在科技、文教诸方面都走在前列。
由于长途的车程,感到些许的疲倦,没有和同学结伴去参观别的地方,而是留在旅馆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以便有更好的精力,次日跟着大部队去参观__原研哉设计展.买票踏进展馆,我就被一本名叫<设计中的设计》深深的吸引,以前对设计是什么?对于这个有点抽象的概念过去我的认知度一直不是很高,设计在我的脑海里好像是被蒙上了层丝布。看过书中的讲解及参观完原研哉的展览后,这丝布在不觉中被揭开了。
一、设计是不断的创造和再创造。可以说,没有创造就绝不会有设计。换句话说,创造是成功的设计的前提条件。
二、设计是创作者与别人的共鸣。向导小姐说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艺术与设计的区别在于,艺术是为自己创造,而设计是为别人创造。”这话在某种意义上深刻地反映出设计的本质:让别人接受、令别人喜爱、与别人共鸣。当然,几乎没有那种设计能令所有人满意。举个生活中的例子:由于无印良品太贵,我不喜欢无印良品,但无印良品仍然畅销。一个人远不足以证明一个设计的成功与否,只要能使一个群体接受,这个设计就足以称得上十分成功。
三、设计是独一无二的享受。看完许多展品后,我的内心都会有三步“活动”:愉悦、感叹、再愉悦。很容易理解,第一步愉悦是在为看到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展品而愉悦,第二步感叹是在感叹设计师的精巧设计。而第三步的再愉悦就比较令人费解了,经过我长达数秒钟的深思后,我认为我是在为我能有幸来到这里、看到这件展品而愉悦。恍然间,我发现我已经沉浸于其中了,我正享受着那既平凡又伟大设计。
参观完原研哉的展览后,我们又去了东方明珠塔、外滩、博物馆、人民广场、南京路步行街,去体验真正的上海。
东方明珠塔位于上海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上,1991年7月30日动工,1994年10月1日建成,塔高468米,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1994年2月,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塔名。现已成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和“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它是上海的风景线,是到上海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全长约1.5公里。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
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而外滩夜景却是绝不可错过的。
上海博物馆新馆外圆内方和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够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这里既有传统建筑的召唤,也有当今时代的大跨度展示。从远处眺望,圆形屋顶加拱门的上部弧线,整座建筑宛如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四座拱门挺拔耸立,象征向四面八方开放,同时又有回聚。
人民广场以人民大厦为中心,人民公园、人民大厦、上海博物馆为中轴线;人民大厦与博物馆之间辟建有中心广场;轴线两侧设东、西副广场;总面积180.66平方米。中心广场是外方内圆的下沉式旱喷广场,设有发光玻璃台阶式的上海市版图和地下喷泉,彩色花岗石镶嵌地坪。广场四周有36座装有音响的广场灯,四面台阶设有6幅以上海历史文化为题材的花岗石浮雕――“申”、“沪”、“纺织始祖”、“科技先辈”、“和平”、“友谊”。由一副版图、四座花钵和六幅典故浮雕装饰广场,烘托出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以体现“浦江之光”的寓意,使广场融入历史文化的内涵。
南京路和淮海路是上海最繁华的街区,素有“中华商业第一街”之誉,东起外滩,西至静安寺与延安西路交汇,全长5.5公里,两侧商厦鳞次栉比,云集着约600多家商店。漫步在步行街上,游客们可以充分体会“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地表路面全部用花岗岩铺设,一条大理石铺就的“金色之带”汇聚了各类现代化城市公共设施,其中,有赏心悦目的花坛,可供查询商品、服务的电脑亭,造型别致、供游客小憩的椅子等。步行街上不时驶过既有现代造型又不失古朴特色的观光车,力求处处为游客提供方便和舒适。商业繁荣是南京路永恒的主题。
为期四五天的艺术考察,在我的不舍中落下了帷幕。在很多人认为本次考察中,并没有得到实质的收获,但对我来说,意义深刻,受益匪浅。
从古到今,每一件事物随着时间的洗礼,不断地快速发展,但原汁原味的旧上海,却早已成为过去。只能凭着外界的传播,获得信息,来加深对它的印象。我们该用审美的眼光,去分析它,解剥它。美也能形容得这么具体。原始在于它的本质,那颗纯朴的心是永远不会老,不会变。依然这么美。美得脱俗,美得可贵。自豪之心,禁不住诱惑,情不自禁地在作怪。敬佩之心油然而生,在心里默许着设计师可歌可泣的创作。繁华的南京路,高雅的博物馆,每一处不让人记忆犹新,留连忘返。
通过这次实习,不仅长了见识,开阔眼界,还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也搜集了很多资料和设计素材,了解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审美得到了提高,收获颇丰,为我以后的设计奠定了基础。此次考察,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平时设计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与现实的差距。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了自身文化修养;积极自觉地去参加各种实习考察活动,不断地锻炼自己的社会能力,培养自己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问题;在学习中,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