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太谷听课心得体会
赴太谷听课心得体会
5月12日到5月14日,我在太谷听课,感到从中学到悟到许多。
1、导学案给学生引路,让其尝试性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教师交待应注意的问题。使用导学案教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在充分估计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为全体学生提供主动学习机会,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成功欲,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2、学生首先在课前对将学内容有了较明确的了解,通过比较,归纳,实践等方法,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再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出来,新课学习时才能真正有所交流,各抒己见;也才能真正有所合作,适时加以验证,师生共同努力得出准确完整的答案。教师在课堂上应重点点拨、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可让学生在课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教师可真正回到自己“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中,培养了学生听、说、思、记、操作等多种能力,并可逐步改变以往教学方式形成的学生学习被动性、依赖性较强的弊端,为终生学习、发展学习奠定了基础。
3、“导学案教学”让学生不仅会学,还要会讲,学生讲明白的老师不再重复,所谓“精”,则是“解”绝大多数学生的“疑”,要把握度。这样,学生的听课效果和课堂利用率就提高了,学生也学得有乐趣。通过反馈精讲,也可整理所学知识,让学生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
4、通过自学、讨论、释疑、精讲几个环节后,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水平又有了一定的提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一定数量的结合现实问题的操作题,让学生限时完成,既及时检查了学生对目标的掌握程度,又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薄弱环节,做到进一步完善、归纳,对出现的问题再分析、领悟,最终达到巩固掌握甚至于熟练应用的目的。
导学案教学,可以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师“导”的技能,增加学生“学”的活动,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学生多多参与,教师巧妙点拨、指导。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是变被动学为主动学的好方法,它顺应了学习内容越来越丰富、学习活动趋于多样化的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导学案教学特别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第二篇:赴太谷听课后心得
赴太谷听课之我感
2011年3月21日,上村中心校全体教师去太谷县的明星小学听课学习,我聆听了四位老师的语文课,让我对小学语文教育有了更深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语言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更好,谁就能震慑学生的心灵。当我听这几位老师的课时,她们的语言亲切,自然,她们的语言简洁,准确。她们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带着学生在课文创设的情境中遨游,带领学生感受课文。如三年级老师田湄的《赶海》一课的设计,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迷人的海边。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
新课标中提到;学生自读感悟是第一位。感悟,就是有所感触而领悟,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性有所感,理有所悟,“感悟”贵在悟,而教师的引导是第二位的,我想四年级孟老师的《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模式的充分体现。本科教学孟老师把握了三个层次:
一、阅读课文,自主感悟。让学生把文中关于叶欣工作强度的有关句子圈出来。
二、让学生在读句子,感悟叶欣工作的高风险,然后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句“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叶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把一个个生命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让学生来体会叶欣的精神。孟老师的课朴实、感人。看似平淡却彰显出精湛的语言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三、处理把握教材。
每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向田湄教师采用一读课文,二想画面,三说体会,四再读课文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感悟。通过对一些动词:如“捏、捉、摸、追”、让学生自己演绎来学习体会出《赶海》的题眼“趣”。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第三篇:太谷听课心得体会
太谷听课心得体会
米东小学
尚俊梅
在学校的精心安排下, 我们有幸观摩了两位教师运用太谷导学案教学的示范课。通过观摩这两节课,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在观摩这两节课后的教学收获和自我反思。教学收获
导入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
为什么每位做课的老师都充分为她的课做准备,但却产生不同的效果呢?我觉得还是在导入这一环节有所不同。课程导入好的老师,能把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互动效果也很好。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点:引人注目的开场白和活动设计,集趣味性和启发性为一体,不仅能引人入胜,而且能发人深思。而不太成功的教师则恰好相好。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学习兴趣,觉得英语课有趣,减少焦虑和恐惧心理,重塑自信。
教学理念要新颖
她们充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主要表现:一是注重师生情感交流,有较强的亲和力;二是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凸显,既让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又让学生在教学成为主导;让学生的自行阅读也让学生自己学会如何学习。三是注重师生之间学习过程的互动;四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而不是灌输者、传授者;五是注重教师形象的感召力,微笑、亲切的表情让学生听不懂也喜欢听;六是三维目标的完满体现,尤其是在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上得以充分体现,让听课者觉得新课标、新资源的英语课就应该是这样教。
教学设计适合学生、贴近生活
在教学设计上体现了继承与发扬、改革与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一是不以讲为主,以师生对话为主要学习方式;二是注重学生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三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四是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五是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如看、听、说、议、练、读等;六是创设语言学习环境,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有力支持;七是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并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落实;八是教学源于课本又不局限于课本,学生学的有趣和轻松。自我反思
这次听课收获不少,但关键是学而时行之,要将这些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一、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
从这两节课中,我体会到我们的教学应注重对话课与阅读课的内在区别,阅读课文和对话课文是不同的课型,要建立不同的教学模式,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语言基础知识是难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的。有的教师教对话课文时,体现不出对话教学的特点,却把对话课文当作阅读课文教,甚至看着书对话,等于是在朗读课文。
对话课重在听说,听了以后,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对话内容,注重学习发展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输入知识,在设计活动时,注重其实效性,活动是否与教学有关。
阅读课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能把听力作为重点,其中,阅读速度的培养很关键,要严格控制时间。阅读课主要是 pre-reading,while-reading,after-reading三个阶段,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我本人在这两课教学中的注重就有时犯错误,通过这次看课我明白了如何去做我想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会越来越好。
二、教师为学生创了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
轻松的课堂氛围是一节课成败的另一个关键,也是注重学生情感的关键。如果一名教师能始终面带微笑,始终令课堂气氛活跃,可以说他的学生在享受课程,她自己也在享受课程。我在这点做得比较不错,我会保持这一优点。
三、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会激发学生兴趣。由于学生的程度不同,因此要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活动很好,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这就要求不仅要备课还要备学生。每一个学生都能听懂教师的指令、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敢于开口敢于交流、都有不同的收获,这是我在自己的教学中比较弱的环节。
小学英语“2011年国培计划”送培下乡
——听课心得体会
米东小学 尚俊梅
2011年11月22日,我有幸聆听了牛荣,柴美兰,祁晋玲三位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受益匪浅,收获颇多。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感受很深:
一、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三位教师与学生真诚的交流,满怀期待的尊重每一名学生,真心诚意的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注重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学生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分享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Very good.”,“ Wonderful!” 柴老师的很普通的几句话,连听课老师都融入到这和谐,愉悦的氛围之中了。二、三位教师的教学观念新,突出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三位教师的的教学设计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英语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体现了英语语言来源于生活,生活需要语言的理念。三位教师在课堂上激荡着积极创新改革的精神,每一位教师都在试图用新的教学理在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特别是牛荣荣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朗读和写作,培养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对话,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
三位教师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经历,努力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朗读,写作,学习情境和交流合作的机会,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焕发主体意识,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英语思想和方法。
四、课堂中弥漫着融洽的合作气氛,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新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位教师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到合作学习是人们的一种必然需求,体验到合作学习带来的效率,感受到在对话朗读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与他人成功合作带来的愉快情绪体验,学会了尊重和欣赏他人。
总之,这三节课无一例外地体现着新课改的要求趋势,课堂生动、预设生成与动态生成相结合,目标达成度高,无一不渗透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而对比自己课堂,还需要不断的更新。所以听了三位教师的课后我有一种紧迫感,一种危机感,那么我就必须要树立一种观念:就是去学习,长期不断的学习。要想当一名好老师,就必须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第四篇:赴太谷听课感受
本次活动共安排了十三节观摩课,七节数学和六节语文课,我听了七节数学课。一节节精彩的课堂教学至今在我脑海中萦绕。七位教师自然、亲切的教态,流利、精炼的语言,高超的教学艺术,灵活的教学机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们反思、学习。二天的观摩、倾听、让我感觉收获很多,感想不少。回来后我又把听课笔记看了几遍,把脑子里的想法梳理了一遍,在这里我把我的感想和收获简要向大家汇报一下。
一、课前自主预习是基础。
课前自主学习我们通常也称之为课前预习,课前预习的策略是:将重要的定义或概念画出来并重点进行解读和记忆,如果暂时不能理解就作为问题留下来,有针对的听取老师的讲解。这样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带着自信和目标走进课堂,接下来的学习必然是轻松和高效的。
培养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体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我采取的方法是每天给学生留出课前预习的作业:前两个周是每节课前五分钟作为预习时间,提出简要的预习要求,教给他们简明的预习方法;接下来是要求他们课余独自预习,并将每次自主学习的内容、方法、收获和体会记下来,从而强化他们自主预习的能力和习惯。第二步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提出不同的要求。对自学能力较强的,自学内容可以单元形式进行,给他们较大的空间,让学生尝试自己对自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培养这部分优秀学生成为课堂的小老师;对自学能力差一点的,注意降低要求,循序渐进,并尽量安排他们与自学能力强的同学结成合作小组,共同学习。
二、要扎实构建高效课堂,多角度开展课堂自主学习是关键
1、创设一些有趣的活动或游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材中许多知识是在“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完成的。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用扑克牌代替正负数,红色为正,黑色为负,两个学生一组,每人抽两张,谁的数大,谁就获胜;动手切橡皮泥找几何体的截面;测量旗杆的高度;用七巧板拼图;在布袋中摸球探索机会的大小等等。力求引导学生能在这些有趣的数学活动中逐步理解并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趣味和效率。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助推自主学习。
课堂实践证明: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时,让学生展开知识的、体验的、解决问题心得的多向交流,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各类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助、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合作学习必须合理搭配,科学安排。如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认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我设计了如下环节:(1)、六人一组,每人任画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2)、比较所画的图象,你认为是什么图形;
(3)、找出你所画函数的k、b的值,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k相同的正比例函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4)、根据k的值进行分组,比较函数的图象,由此发现k对函数图象有什么影响;(5)、根据b的值进行分组,比较函数的图象,由此发现b对函数图象有什么影响;(6)、总结出当k、b不同值时一次函数经过哪些象限。
学生“动”了起来,没有“旁观者”、“怠情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合作分析、讨论,图形结合,很快认识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合作的成功体验使他们学有兴趣、轻松愉快。
3、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
课堂问题设计的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对学生自主探索精神的培养。在设计习题的过程中,我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突出习题的不同特点。1)设置“阶梯式”习题。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台阶,选编的练习题力求少而精,练在点子上,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阶梯上获得成功。
例如在进行“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一系列探究问题:(1)你能说出10×10是多少个10相乘吗?(2)将底数10换为2,5,a,b上述结果怎样?(3)所有这些式子有何共性和个性呢?
(4)将它推广到a·a你会得到什么结论?你能说明你的结论成立的理由吗?对于a·a·a有什么结果呢? 最后,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发现的规律。数学教学不能让学生单一地接受课本中的某一数学结论,通过上面的题目变形,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一定的阶梯,使学生积极参与推导出结论的思维过程,使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2)、改造封闭题为开放题。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广阔的思维空间,我们把常规的封闭题改为开放探索题,打破固定模式,让学生无法机械模仿,要求学生能多角度灵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二次函数”的复习课中,我展示了以下问题:
老师给出一个数,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指出这个函数的一个性质: 甲:函数图系不经过第三象限; 乙:函数图象经过第一象限; 丙: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丁:当x>2时,y>0。
若这四位同学的叙述都正确,请写出满足上述所有性质的尽可能多的函数解析式。
这里的函数并没有限制类型,可以从学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及其它函数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要求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运用学过的知识,展开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但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渗透教学思想,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
三、要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课后巧妙拓展延伸是保障。
课后巧妙拓展,我的主要策略是要求学生通过自制卡片建立数学知识宝库。
对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如教材上的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等,我通常要求学生制作“分类知识卡片”;或者把课内外重要的练习题、典型习题或易错题,制作“数学题库卡片”。其正面是数学问题,背面是基本思路、主要技巧、解题过程和答案,或者在背面写上解答这个数学问题的出错原因等。数学卡片一般要注明卡片内容的出处。经过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逐渐形成一个数学知识的宝库。这个宝库,既可以用来复习知识,还可以用来进行自我测试。如果学生发现自己对某些卡片上的数学知识理解不清、对问题无能为力时,便可以根据卡片上注明的出处,重返书本,集中精力,温故知新,把学习的漏洞补起来。总之,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建设数学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之道。它有法可依,有方可循,但实施起来却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每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总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mn
m
n
p32一.合作学习能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传统学习中,一个学生的成功往往使别的学生成功起来更加困难,那些努力完成了学习任务的学生被看作老师跟前的“红人”。因此,其他学生在学习活动就容易信心不足。而相比之下,在合作学习中如果学生们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工作的话,学习活动就成为了一种集体的活动,会被同学们赋予积极的意义。例如:以前教学计算课时,老师觉得枯燥,学生学得无味,如果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我采用?quot;接龙比赛“的方式,以每个小组为单位,让小组成员一个接一个地进行计算,比赛中算得最快和正确率最高的一组获胜。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空前高涨。为了比赛获胜,连课后都自觉地练起口算来。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定要以小组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一个人的成绩可以给整个小组带来荣誉,一个人的错误也可以让整个小组丢分。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全组成员彼此”荣辱与共“,自己的每一点努力都能得到认可。激励每一个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二.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首先,学生们往往可以把教师用语转变成学生间特有的”学生语言“,那些在课堂上没能掌握教师所教内容的学生往往与在其他问题上意见不一致的同学进行讨论争论时受益匪浅。其次,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通过互相解释来学习。每个教师都知道,我们靠教学来学习,而当学生们在给其他组员作解释的时候,他们就必须想办法组织自己的思想,还必须详尽地阐述一些认知的细节。这样一来。他们自己的理解力也大大提高了。例如:在教学”体积“的概念时,在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导下,学生合作做实验,讨论为什么乌鸦能喝到水,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从刚开始说得不完整,在经过一番讨论后得出--石头占据空间。这样,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更深刻地认识和感受到了所有物体都占有空间,在这基础上理解体积的概念即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便易如反掌。其三,同学之间能够增进了解,在学习上也能互相帮助。由于他们是一对一地相处,学生就比较容易及时准确地发现同学是否想要或需要额外的解释。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给每个小组提供了平行四边形和剪刀等工具,一个小组的学生大家一起比画着,讨论着,大约过了几分钟,学生A叫起来:”我知道了,只要左边这块移到右边就可以得到就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是可以计算的。“其它同学有的马上就明白了,坐在他身旁的学生B说:”什么意思?“她还不太明白如何下手,A解释到:”要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还不会,但我们会算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只要把左边的这一块移到右边,不就变成我们会算的长方形了吗?“多精彩的解释!A的话让B豁然开朗,兴奋地 说:”哦!我知道了!"也动手减了起来!许多老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苦口婆心辅导一后进生,他就是不开窍,可让另一学生点拨两句,他很快就懂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有时比教师的教学更有效。因此,教师在编组时应当按学生的不同情况如 成绩、智力、性别等对学生进行分组。混合编组的目的是提倡同学之间互教,对学者和教者都有好处。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三.合作学习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
在合作学习所营造的特殊的合作、互助的氛围中,同学们在前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难免会体现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使学生从小养成合作的习惯。如在教学毫米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感知一毫米有多长,可让小组合作实践,一个学生手捏住一枚2分硬币,另一个学生把2分从手中抽出,两手之间的距离就是1毫米。再如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把一个圆柱体平均剖成几瓣,再切开成若干小片,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就必须两人以上合作才能操作。
在小组汇报的时候,教会他们学会合作分工,让口才好的学生讲说,一人帮忙摆投影,有的板书,有的补充等等。这样,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让大家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是个人不可代替的。而且大家在互相学习中能够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就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学习、工作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工作效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难免会体现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总之,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都不是固定不变,要符合课程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灵活恰当地采用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发挥其优势,从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性和谐发展为目标。
第五篇:赴太谷学习心得体会
赴太谷学习心得体会
4月19日至22日,我县组织部分教师到教育强县太谷听课,学习经验。我有幸参加这次学习活动,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实地去感受他们的日常教育,学习他们如何运用导学案组织教学,如何落实学习小组综合捆绑评价。
开放的太谷,欢迎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我们走进太谷的实验小学和胡村中心小学,给人的感觉就是整洁有序、文化氛围浓。一进校门,文化长廊展示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的照片,无论校园还是楼道,到处张贴者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有激励学习上进的,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感恩父母老师的,每个教室里有精心设计的班风、班规和警示语,尤其是学习小组的综合评价表,特别醒目和详实,足见太谷在这方面做到了精细。
从听到的每一节公开课,没有任何作秀的痕迹,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完全沉浸在自己营造的学习氛围当中,似乎对出出进进的听课教师发出的声音毫无感觉。学生只是在老师的引领下合作、探究或交流,身处这样的环境,仿佛成为一名听课的学生。从教研室张四保主任的讲座和实验小学的课改评价活动中可以看出,他们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他们做的只是普普通通的工作,干的都是平常、实实在在的事。
本次赴太谷学习,主要感受有四:
一、感受之一:课堂上二十四字教学模式的应用。第一,他们的课堂,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人。无论是第一环节的温故互查,还是以后环节的设问导读、分层训练、拓展延伸,学生一直是在动,或校对答案,或交流方法,或帮助潜能生。他们的演板语言流利,声音响亮,班的归纳条理清楚,叙述完整。第二,教师学生角色定位准确,主体和主导恰到好处。教师从从容容,没有一句废话。教师积极检查学生的情况,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紧跟学案上的过程,积极探究、或思考、或操作,学生的思维一直处在动的状态中。从四节课的情况来看,二十四学中的每个环节不一定都要完成,依据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课型来设计,但精髓都是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和知识问题化、问题习题化、学习具体化。他们每节课的容量都较大,但他们的学习很有节律,也很轻松。
二、感受之二: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尊重,例如:“我能打断你一下吗?”“就这一部分给提点建议。”“我特别欣赏某某同学说的。”“非常感谢你的补充。”这样师生互问、学生之间的谈话无不在我耳边回响。使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会沟通、倾听、尊重、包容、欣赏。
三、感受之三:学习有效捆绑评价小组。实验小学的具体方法为:
1、以班主任分组为中心分组,4人一大组,2人一小组,大组长坐后排。
2、对学习小组具体指导,要求小组长在讲时先讲思路,后讲做法,不要在同一问题上反复讲;要求组员不能满足于听,要学组长的思维方法。
3、有效捆绑评价,四人的所有得分,包括课堂表现、成绩、课间的得分、所有的得分捆绑在一起,采用合作共赢将上述分数进行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