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摩市初中物理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有感
市初中物理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
在怀宁县石牌初中成功举办
2017年5月18—19日,安庆市初中物理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活动在怀宁县石牌初中成功举行。本次活动共有21节参赛课,21位教师经过精心准备,展示了一次次精彩的教学过程,让评委和观摩教师看到了参赛教师新颖的教学设计、灵活多变教学方法和最佳的教学效果。
本次活动采取选手抽签确定课题,再借班上课的形式进行比赛。评委会根据教学进度确定了两个课题,分别是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一节《功》和第二节《功率》。从课来看,各位选手表现都很出色,都是通过各县市区选出来的,无论从教学设计还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都能紧扣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了较佳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有的从学生生活入手,通过具体事例和设问,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归纳总结物理规律,再运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有的对教材的处理有创新,在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上下了功夫,通过学生实验测量数据,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有的教学设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引入新课时,播放视频,通过动画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熟知现象的思考;有的通过学生自己体验,分组探究,自主学习,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积极培养学生动作技能领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的善于引发学生思考,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各种想法充分的表述出来,在得到肯定和否定的同时阐述其理由。另外,石牌初中的学生课堂积极思考问题、乐于探究学习的表现也让评委和观摩教师眼前一亮,展现了现代初中生应有的思维品质。
经过激烈角逐,石牌初中张如意等5名教师获得一等奖,岳西思源实验学校储婷婷等8名教师获得二等奖,望江杨湾初中梅明超等8名教师获得三等奖。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将对深化我市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促进中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怀宁大洼初中 郝卫兵)
第二篇:全国中学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观摩反思(范文模版)
教学方式变革后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全国中学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观摩反思
各位老师:
下午好!
7月26日-28日,我校语文组一行20人,在 华老师的带领下,与 锐老师及一中的王颖、张华老师,前往安徽省黄山市,全程观摩了全国第八届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此次比赛,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类当年兰亭之盛会。参赛选手均是由各省中语会选送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本省语文教学的先进水平。通过聆听他们的15节比赛课,我们领略到了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风采,也从中受到了很多启示,引起我们对当下语文教学一些新的思考。
遵照周老师的指示,受杨富华老师的委托,我今天在这里将对这次听课的一些反思向各位老师简单汇报,粗浅地谈谈在语文教学方式变革背景下,教师应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不成熟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投影:题目——引言)
在法国的圣保罗大教堂,有一座名叫纳德·兰塞姆的牧师的墓碑,上面工工整整地刻着他的手迹:“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一位智者在解读兰塞姆手迹时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思提前几十年,那么50%的人有可能让自己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由他们的话可以看出,反思于人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在这次比赛中,优秀选手们声情并茂的诵读、细腻深刻的赏析、遒劲美观的板书、循循善诱的指导、恰到好处的点拨,无不展示了他们深厚的文学素养、扎实的教学功底、娴熟的驾驭能力、科学的教育理念,让我们在智慧和经验的碰撞中获得了丰厚的收获。
与此同时,一些参赛教师在比赛时因各种原因而表现出的不尽人意的地方,也引起了我们一些反思。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语文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关系、教学评价等许多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立足课堂,关注学生,进行教学设计,研究教学方法,贯彻新课程理念,打造高效课堂呢?
我将从四个方面加以总结:一高效的课堂开始于精心的教学设计,二高效的设计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三高效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语言激励,四精彩的课堂取决于教师的才能与智慧。(分别指向“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注重评价”、“提升能力”)
一、高效的课堂教学始于精心的教学设计
这次课堂教学大赛上所选的教学内容可谓丰富多样,有小说、诗歌,也有散文、戏剧;有记叙、说明,也有议论、抒情;有文言也有现代;有阅读也有写作。其中无不包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思想。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先进、目标恰切、科学性实用性强,能够统揽全局、整体优化、循序操作、层层落实。但是我们也看出个别课堂教学设计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
1、有的课,教师“教”得太饱满,学习目标较多,教学重点无法突出。请老师们来研
究下面这个课例:(不读,只投影)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导入:
师:预习中,你觉得最精彩的是哪一段? 生:最后一段
师:那今天就从最后一段入手,学习这篇课文。
二、精读文段,品析人物:
引导学生由最后一段入手,揣摩林冲的心理,分析其性格特点。
三、合作学习,探究主题
让学生探究导致林冲性格发生逆转的原因。
四、品读文本,研究写法
带领学生分析了文中几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五、触类旁通,学会鉴赏 让学生总结出鉴赏小说的方法
以上内容教师用一课时匆匆处理完成,显得内容较多,每一方面都无法深入,也无法拓展。
2、有的课,教学流程分配不够合理,媒体使用走形式,教学切入点求偏求怪,体现出教师预设的偏差。比如下面这个课例:(不读,只投影)
《长亭送别》
一、导入环节:(大约10分钟)
1、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2、王实甫用十年创作《西厢记》,最后再修改《长亭送别》第一节时去世。
3、《红楼梦》宝黛读西厢视频片段
4、师总结说:宝黛的爱情鸟之翼有不能承受之重——封建礼教,张生和崔莺莺也是一样。
二、分析文本
以老夫人和长老的言行为线索引导学生理解封建礼教与崔张爱情的矛盾。
三、最后教师朗诵了一首自己写的现代诗作结
很显然,这节课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主题方面想要找一个较为新颖的切入点。但这个点太偏,所以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时比较困难,结果课堂推进陷入比较艰难的局面,教师不断地点拨提示,学生的回答依然与教师的预设衔接不起来。
反思:(投影)
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从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开始。正如评课专家所说:“语文不在形式,而在内容。要进行巧妙的课堂架构,首先要找好突破口。”优质课堂的标准应该是目标清清楚楚,过程简简单单,效果实实在在。切不可为了完成任务而贪多求全,为了角度新颖而求偏求怪,为了使用多媒体而流于形式,为了彰显个性而喧宾夺主。
二、有效的教学设计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的设计应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服务。
1、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环节,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促进者。教师应该树立起学生学习主体的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在这次比赛中,一些优秀的参赛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既高效有充满乐趣,让学生在愉快的自主学习中领略到母语文化精华之所在。设在礼堂舞台上的“课堂”成为了学生放飞心灵的舞台。教师用精巧的设计,精彩的语言,激起学生展示自我的欲望,使他们从内而外绽放出自信的光芒。
《春末闲谈》一课给学生和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授课教师把一篇深奥难读的课文教得明白易懂。一个听课的学生后来写出了这样的听课感想:(投影)
我们都说鲁迅太严肃,“是这样么?”老师用一个小故事说明鲁迅很风趣,于是我们在笑声中阅读。“鲁迅写这篇文章是给谁看呢?”这又激发了我们的兴趣,大家争相发表意见,思考越来越深入,认识越来越清晰。最后她问:“鲁迅希望我们做一个怎样的人?”“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这样我们面对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就不会熟视无睹,面对钓鱼岛主权问题、面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我们就会奔涌出一腔爱国热血!”那一番结束语震撼心灵,至今在我们耳边回响。
2、把语文课用语文的方法去教,上出语文的情与趣,彰显语文味,使学生乐学。在参赛课中,有一篇课文是选自人教版教材的《渔父》。授课教师是来自北京四中的连中国老师。连老师的文学功底特别深厚,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他的思潮奔涌,激情四射,语言表达尤其精彩。整节课他妙语连珠,经典语段信手拈来,比喻句、排比句层出不穷。他的课体现出他对语文教学的个性化理解。比如他说:
真实的语文课就是把师生心灵的灯打开,照亮起来。一棵树就是一本书,这就是语文的眼光。
这节课上得有乐趣,有情趣,更有理趣。请看这节课的课堂简录:(不读,只投影)
《渔父》
一、用故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由《西游记》孙悟空听课的故事激励学生,把这节课当成你我师生精神的盛宴。你可以癫狂跃舞,甚至绕着教室跑一圈,不过不要撞墙就行。
二、简单介绍《楚辞》,并强调学习《楚辞》,就要关注品味它的语言,它实际上是散文诗。引出下面的学习重点。
三、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品味理解文本。
1、屈原的出场
2、渔父的问话
3、屈原的回答
师过渡:读《渔父》,我的心灵一次次被激荡,被洗刷,但我不敢像屈原那样一个人与整个社会对峙。这种对峙,千古一人。它是一种高贵的状态,有一种最华美的精神。他让屈原
在历史上熠熠生辉,构成了奇伟壮丽的傲人风景与精神绝唱。对此思慕者看得高山仰止,而平庸的人却大为不解。
5、渔父的建议
6、屈原的态度
师过渡:人爱干净是天性使然,但我们常常违背这种天性。“皓”不是一般的白,是一种非常耀眼的白。何况是“皓皓”连用?由此可见,屈原把自己提升为一片纯然的皎白。他的回答情意慷慨。
7、渔父与屈原的形象比较
师过渡:屈原的死就是他的不死。用他的死让整个世界免于崩塌。他跟污浊的世界断然绝交,在宏广秀丽的世界中壮大心魂。
四、讨论思考,探究升华
问1:如果你是屈原,会选择哪条路?
问2:在屈原的勇者之路和渔夫的消极避世之路之外,还有没有第三条路?
我们不难看出,连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渔父》时,没有把文本分解得支离破碎,而是满怀激情地引领学生去追溯两千年前屈原、渔父两位智者在江泽关于人生态度的探讨,使学生沉浸在人物对话的情境之中,人在当下,心驰远古,陶醉于忘我的境界中,体会着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这种“人在三尺讲台,情溢天地之间”的大视野、大境界让语文的魅力犹如一面旗帜,飘扬在学生的心里。
反思:(投影)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对学习者“学习需要的分析”即“学习内容”和“学情”分析,应该成为备课教师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面这两节课的共同点在于教师用智慧和激情将课堂打造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学生是课堂上自主的学习者、愉快的学习者、个性的学习者。同时,两位教师在关注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更注重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灵魂的塑造。他们的课既有心灵的碰撞和精神的洗礼,更有对社会、人生和历史的思考。真正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真谛,彰显了语文的文学与思想魅力。
三、学生的有效学习离不开教师的调动激励
当教师将舞台让给了学生,自己由主角退至幕后,是不是就可以少说甚至不说了呢?这时,教师应该说什么、怎样说就成为了我们有必要去思考的问题。
通过听课,我深深地体会到:好的语文课上,教师的讲解是丝线,串联起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的激励是火花,点燃学生的激情,点亮学生的思想。
比如下面这节课:(不读,只投影)
《江南的冬景》
一、导入:
用新安江的照片评价江南美景具有高贵而忧郁的灵魂。
二、朗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第2、3段
师评:文章很美,刚才的朗读更美。
三、研读课文
师问江南的冬景有怎样的特点? 生总结:可爱、明朗
师问:文中有几幅画?能不能给每幅画取个四个字的名字。生给每幅画命名。
师:能不能选其中一幅进行赏析?要求:一分析画面感,二揣摩作者心境,三读出点睛之笔。
生赏析
四、探究方法
师问: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荆南东京的可爱和明朗呢?回答时要从文中为你的观点找出支撑点。
五、学以致用
师:在郁达夫笔下,江南的冬景是如此可爱。其实,咱们身边的美景也毫不逊色,清洁间咱们刚才感悟到的手法,写一个50字左右的描写景物的片段。
生写,然后读。
最后教师轩昂学生推荐《山居笔记》《与山海为伍》等四本书。
整节课,教师用五次提问串联起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品味学习应用过程。语言精练,思路清楚。
在比赛中,还有一节写作指导课,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这节课除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方法科学、指导细致等优点外,授课教师的评价语言也十分准确到位。她在评价学生的思维和写作成果时,说了这样一些话:(不读,只投影)
你是在认同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你认识到了第一种方法的重要性。
这是一个精彩的答案,它点亮了我的思想。
回头再看看这个材料,你能不能在刚才的基础上做深入挖掘。你的思维不仅清晰,而且新颖。
你的片段像一首小诗,形象中不失深刻。
你的文段让我体会到,作文不是辞藻的堆砌,而是思想的流淌。……
这些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意味着莫大的尊重和激励,它能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激励学生主动表现。在这种欲望的促进推动下,学生都想展现出自己最强的一面。
反思:(投影)
本次大赛的一位专家评委认为:当教师通过“引起注意——交待目标——复习旧知——呈现新课——提供学习指导——引发行为表现——提供信息反馈——评估行为表现——强化保持与迁移”等步骤架构课堂、完成预设后,“引发行为表现”、“提供信息反馈”、“评估行为
表现”这三个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很大的生成空间。从每一节课学生现场学习的状态和实效来看,在学生学习时,教师如果能给予细致入微的引导、指导和帮助,同时对学生的思维成果进行恰到好处、准确到位的评价,那么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定很好。
四、精彩的课堂取决于教师的才能与智慧
在听了这些精彩的比赛课之后,我不由自问:课堂的精彩源自哪里?答案也许很多,但归根结底源自教师本身,源自教师的才能与智慧。
回顾一堂堂好课,如果没有教师深厚扎实的文学功底、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高超娴熟的课堂驾驭,那么,多优美的文章学生也无法识其美,多精巧的构思教师也无法显其巧。
细细研究每一堂好课,哪一个精彩的细节不彰显出教师的睿智与个性呢?那独特的文本解读,精妙的板书设计,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新颖灵活的训练方法,使他们的课堂在行云流水中,既遵循了规律,又突破了传统。
正如一位专家评委所说:“课堂实在,不代表不变化;课堂本色,不代表没个性。”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将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所在。课堂,因教师的智慧而精彩。
总之,新课程改革犹如和煦的春风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课改实践中,每一位教师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师智慧,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多一些理性思考,少一些浮躁虚华;多一些学习钻研,少一些盲目跟风。如果我们能够树立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研究意识,反思教学中遇到的低效、无效行为,探索最直接、最有效的解决办法,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定会更有效、更高效!
第三篇:观摩中学物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有感
观摩中学物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有感
观摩中学物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有感
应工作室的要求,于4月12日-13日观摩了本次教学大赛,13位青年教师展示了风格各异的课堂教学。有的选手极具观赏性,特别是“道具”让人眼花缭乱,课堂成了舞台,令人赞叹,有的少年老成,有板有眼,面面俱到。由于个人喜好,我更注重细节与创新。
我就《大气压强》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内功修炼
对教材的熟悉,对课标的理解,能从简单的物理现象揭示学生所不知的精彩,这是一个优秀物理教师必须具备的内功。《大气压强》是课标中的一个三级主题,要求“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单单从知识层面本节课要求难度不高,教材安排也是按照学生认知逻辑从“大气压的存在”到“大气压的测量”再到“大气压的应用”。我认为难度应该是“大气压的应用”。三位老师也许是比赛的原因,面面俱到,各种演示、各种探究,本人认为只需确定重难点,选择突破口即可。实验贵在精妙而不是多,一个经典的“覆杯实验”即可贯穿全课,设疑、导入、展开、释疑、延伸,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二、课程资源
本次大赛,教师应用资源相当丰富,可谓登峰造极,各种教具让人眼花缭乱,令人欣喜,但还是存在一些瑕疵,不注重课堂生成的资源,例如“覆杯实验”的失败,教师并没有好好利用,甚至没能解释清楚。
三、课堂管理
实验贵在精妙而不是多,刚才已经提到这一点,学生桌面上有许多实验器材,学生的专注力很容易被转移,好多学生都自己在摆弄,这也是我们物理教师面对的一个问题,需要教师的课堂管理,同时还得靠学生的自制力。否则效果恰得其反,玩得轰轰烈烈,课后啥都不知道。
四、科学素养
我个人认为眼花缭乱繁多的实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构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限,例如“覆杯实验”,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知道了大气压就会有疑问“特点?”,了解了特点就会想“多大?”,“怎么算?”,“不用水可以吗?”,“既然大气压存在,为什么没有感觉?”,“生活中应用大气压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学生的问题就是学生思维的构建过程,优秀的学生会将这些问题联系成一部影片,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能是片段。如果我们人为过多地参与,会导致更多的片段出现。
第四篇:初中物理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参加全国初中物理名师经典课堂
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
2013年10月25日至26日,在成都空军礼堂举办“全国初中物理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予我个人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在本次观摩活动中,领略了来自北京、江西、重庆、成都的优秀教师们课堂教学的风采,以及资深专家的精彩讲座
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研制核心组成员,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教科书编者,黄恕伯老师作了《初中物理教学顶层设计的思考》的讲座,结合课程标准的修订内容和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对初中物理教学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教学的基本策略,把握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使之既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又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成绩,确保教学真正做到科学、高效。
黄恕伯老师从一则笑话中让老师明白了“方向和路线” 比 “速度和时间” 更重要。物理教学的 “理念和策略” 是属于方向和路线的。它关系教学全局,起 “统领” 作用。物理教学的优化,首先是是 “理念和策略” 的优化,为此,应该从课程目标这一最顶层的主题来构思统领教学全局的基本策略。
然后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历史来让老师们充分的认识现行的课程标准,对哪些方面的修订作了详细的说明和举例。并针对课程标准的修订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对教师们的教学提出了培养学习兴趣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首要目标,并从怎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了:设计有悬念的问题让学生研究、增添联系自然、联系生活的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活泼的研究情境和学习氛围、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意外”现象、布置有趣的学习任务等等方法。最后黄恕伯老先生以制作乐器的科学探究为例展示了物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从“管子” “瓶子” “杯子” 到“板子” “架子” “棒子” 等活动激了发探究兴趣;增强对科学的求知欲;形成实践是检验结论的科学价值观;把科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实践意识;把学习科学和艺术熏陶结合起来;弘扬敢于探索、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老师们观看了黄恕伯老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的《快乐课堂》中的乐器表演,对其精湛的表演由衷的敬佩。
在接下来的两天中,阮享彬、丁光成、丁晓青、罗镇姬、张希、周莹等六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类型的公开课。通过这次学习,收获不少:
1、深入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端正方向和路线,在教学中少走弯路、空路。
2、通过实验、科学探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本次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来自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北京市第22中学闫芳老师所讲示范课《电路》;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物理教研组长张月兰老师所讲的示范课《磁体与磁场》;江苏省国语学校副校长省特级教师张飞所讲的示范课《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在此我们还聆听了江西省教育学会特级教师分会理事长黄恕伯专家所讲的《优化物理教学的策略》,张飞副校长所讲的《例谈物理课堂问题化教学的策略》。两天时间我们一共听了3节示范课,2场报告,这些示范课和报告,虽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但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他们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高超的专业素质,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创新意识,无一不深深震撼着我。
感受之一:对教育教学的热爱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爱的付出,才会有心收获。专家们为了上好课,不仅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同时收集了大量的课外资料来引入课题,故事情节新颖曲折动人,引人入胜,而且他们还深入实地进行了生活素材提取的摄影工作和实验录像等,投入了大量精力和付出辛勤的劳动,准备十分充分,如张月兰老师、闫芳老师。试想没有他们对教学的投入和对事业的热爱,会有这样精彩的效果吗!感受二: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落实
几节示范课都体现一个共同的理念:把课堂教学融入校本教研之中,把“研究性学习”引进课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均为学生搭建了不同的发展平台。教师倡导学生积极的课堂体验、参与、实践、合作、互动、交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次鼓励都体现着深刻的教育内涵,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的学习情趣以及高超的知识素养均蕴含着教师丰厚的课堂教育成果,尤其是张月兰老师和闫芳老师两堂课《磁体与磁场》和《电路》,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样的课不正体现了“书让学生读,疑问让学生提,问题让学生想,方法让学生说,道理让学生讲,结论让学生下,好坏让学生评”这一课改的思想。感受之三:高效课堂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几位名师的授课,都在追求一个目标:课堂的高效性。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多一点学生的参与,少一点老师的替代;多一点交流合作,少一点个别指导;多一点开放,少一点固定;多一点幽默,少一点呆板;多一点思考,少一点囫囵吞枣;多一点精心设计,少一点随心所欲。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与观摩,使我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今后的工作中,首先要加强学习,要用现代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指导自己的实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骨干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作用,带好一批队伍,教好每一个学生,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阜阳市开发区颍南中学
贾春桂 2012、12、26
第五篇:初中物理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与名师携手 和教育同行
------初中物理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
邱场镇中心学校:刘华
2014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成都空军礼堂举办“全国初中物理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予我个人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在本次观摩活动中,领略了来精彩讲座
这次研讨会围绕初中物理课程中有关“光”的教学目标确定、内容选择自江西、成都的优秀教师们课堂教学的风采,以及资深专家的、联系设计和教学设计,为我们提供系统的教学操作指南,解决了以下问题:
1.如何依据“物理课程”确定初中阶段“光”的教 学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解决“为什么教”、“依据什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2.如何统整教学目标、学情、教材等要素,将物理教材中“光’的概念和知识等加工处理后转化为情境化、问题化、结构化的教学内容?(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3.如何依据学生在课堂中应该获得的“光”的知识,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设计与之相匹配的评价练习?(解决“教学目标具体化和可检测化”的问题)
4.如何设计教学问题和探究实验,让灵活的问题导学和科学探究贯穿教学活动始终?(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5.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练习设计与教学目标匹配,有效促成目标的达成?(解决教学的“一致性”的问题)感受之一:对教育教学的热爱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爱的付出,才会有心收获。专家们为了上好课,不仅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同时收集了大量的课外资料来引入课题,故事情节新颖曲折动人,引人入胜,而且他们还深入实地进行了生活素材提取的摄影工作和实验录像等,投入了大量精力和付出辛勤的劳动,准备十分充分。
首先上课的是南昌二中的周晋仕老师,他给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光的传播》。周老师非常注意课堂的引入,他认为新课引入的切点往往是关于本节课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现象,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新课传授时,要注意逻辑严密性,基础知识点的得出,应该是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物理规律英爱是由老师引导学生得出,而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学生知道了因为所以,才能更好的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规律、物理现象,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周老师利用空气清新剂和激光笔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了光的传播路径,在这一点上我做的不足。这节课突出的优点在于他善于挖掘生活的器材,想方设法的将教材中效果不明显的实验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创设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和学习氛围。
来自南昌二中的周莹老师的《平面镜成像》也从以往的教学经验中脱颖而出。这节课的终点并没有放在规律的理解和记忆上,而是在规律的得出。规律的得出靠实验,实验探究有理,一步步将实验器材确定,并通过师生讨论制定出合适的实验方案,这样做,旨在让学生从源头了解探究平面镜成像这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实验器材的规格等,有地设置了一些障碍,如有的玻璃板很厚,有的玻璃板没法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等,让学生发现实验完成不了,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玻璃板的厚度应该满足怎样的要求,玻璃板应如何放置等,并学会对实验方案进行完善,同时也对该实验有了跟深入的理解。这样,学生对该实验的认识就不仅仅是表面的背诵和记忆了。并且将这些现象与生活中的应用联系起来,完成了从理论到实际的国度。最后,以射击这个小游戏结束本节课的学习,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大家认识到理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
感受二: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落实
把课堂教学融入校本教研之中,把“研究性学习”引进课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均为学生搭建了不同的发展平台。教师倡导学生积极的课堂体验、参与、实践、合作、互动、交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次鼓励都体现着深刻的教育内涵,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的学习情趣以及高超的知识素养均蕴含着教师丰厚的课堂教育成果,尤其
同样是南昌二中的毛丽雯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通过透镜看世界》,这是一堂开放式的科普课,在整节课的构思上,着重放在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了解它们的发展进程;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再将科技发展史上千人的创新过程和创新方法适当地加以简要反映,使学生感受到千人的创新精神,感受到千人为推动社会进步所做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构建人文与科学和谐统一的课堂。
成都石室中学的巫静老师给我们带来一堂精彩的《走进彩色世界》,这节课的内容有点难,但是这节课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学生也很喜欢本届的内容。我们在设计时,立足于还原实验,如光的色散实验,彩色影子的形成,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实验现象,观察探究出彩色世界的奥妙。将现象呈现出来后让学生通过现象,试着画出光路图,解释现象,提高学生的而观察思考能力。在整个教学中通过播放成都夜景的视频,彩色手影游戏的互动,千手观音的舞台效果,让学生真正了解到彩色世界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热爱物理,热爱生活的态度,在学科教育中同时浸透德育情怀。
感受之三:高效课堂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几位名师的授课,都在追求一个目标:课堂的高效性。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多一点学生的参与,少一点老师的替代;多一点交流合作,少一点个别指导;多一点开放,少一点固定;多一点幽默,少一点呆板;多一点思考,少一点囫囵吞枣;多一点精心设计,少一点随心所欲。
来自成都市七中的王炼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与众不同的“光”的复习课。与新课一样,复习课的课程设计和进行也必须以学生的“学”为核心,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追求。王老师这节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概括性、深刻性和应用性等特点,王老师这节课具有明确的复习目标,复习模式多样化,复习环节层层递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复习活动中来,体验复习课收获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迁移。
同样是来自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的刘璐老师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凸透镜成像》,她带我们走进了一节真实的课堂,这节课以引导学生为主,让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归纳、动手、创造等多方面能力及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最后来自南昌二中的副校长熊韬老师对教师们的教学提出了培养学习兴趣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首要目标,并从怎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了:设计有悬念的问题让学生研究、增添联系自然、联系生活的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活泼的研究情境和学习氛围、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意外”现象、布置有趣的学习任务等等方法。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与观摩,使我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今后的工作中,首先要加强学习,增强对科学的求知欲;形成实践是检验结论的科学价值观;把科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实践意识;把学习科学和艺术熏陶结合起来;弘扬敢于探索、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要用现代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指导自己的实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骨干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作用,带好一批队伍,教好每一个学生,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