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03.25语文阅读教学,“教什么”与“怎么教”
语文阅读教学,“教什么”与“怎么教”
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曾经做过两次语文课教学效率的调查,一次是调查教师教了课文后学生对课文理解究竟有多少提高,结果三年级学生提高幅度是10%左右,五年级学生提高幅度仅1.5%。还有一次是采用“学生自学课文”和“教师教课文”两种方式教学同一篇课文,测试结果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自学效果都略高于教师教学效果。这两次调查虽然样本数据不大,但是至少可以说明教师“讲课文”的教学效率是非常有限的。为什么我们语文教师认认真真备课,辛辛苦苦讲课,实际教学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我不知道在座的老师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静下心来好好反思,不难发现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语文教学到底该“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个最基础的问题都没有搞清楚。
下面,我结合今天听的这几节课,来和老师们交流交流:语文阅读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需要声明一点,下面我所交流的东西,只是一些思考,不成熟,更没有权威性,希望我的思考是一块探路石,抛出后,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大家的思考与实践。
先抛出一个问题:“教什么”与“怎么教”,哪个更重要呢?
我认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为什么这么说?比如吃饭,吃什么永远比怎么吃更重要。吃什么果腹、吃什么营养、吃什么味道好是饮食的核心,至于怎么吃是用筷子还是刀叉甚至是手抓,无非是习惯不同而已。同理,“教什么”是目标是方向,“怎么教”是途径是手段,搞不清楚“教什么”,我们的教学就如同南辕北辙,不管采用什么手段,不论马多快、盘缠多富足、技术多高明,即使开飞机大炮,也是到达不了目的地的,因为我们的目标错了!
一、教什么?
语文阅读教学教什么?教基础性的语文知识和发展性的语文技能。
第一,基础性语文知识是语文课堂的底色,必须稳扎稳打,一丝不苟。在座老师们,我们教的是语文,是小学语文。小学语文必须教给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最基本的语文能力。这些基础性知识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保底工程,不管是哪一个年段的语文教学都必须把它们放在首要位置。基础性语文知识有哪些?
1.识字写字。这是基础中的基础。
2.课文朗读。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这里插入一句:朗读一定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像说话一样去读课文。与朗读相伴的还有默读。
3.背诵积累。中国近现代的文学巨匠,包括伟人毛泽东主席,我一直觉得他们之所
以文章写得那么好,和他们从小在私塾读书有很大关系。先生成天拿戒尺看着,学生们摇头晃脑,不追求投入理解,只是将文章反复诵读,烂熟于心。正是这些大量的背诵积累,成就了他们的底蕴。我们不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嘛。
所以,语文教学无论怎样改革,识字书写、朗读背诵等传统项目我们要“不废江河万古流”,它们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性工程,一定要坚持做好。
第二,发展性语文技能是语文课堂的亮色,必须内容集中,一课一得。发展性语文技能在中高年段语文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语文阅读课的核心内容。那么,发展性语文技能到底指什么呢?
任何一篇文章,我们都可以抓住这样三个关键词:内容、含义、形式。“内容”是第一个层面,最为浅显;“含义”是第二个层面,有了递进;“形式”则为第三个层面,最重要最神秘,这就是语文教师的专业活儿——关注语言形式,搞清楚文本怎样写以及为什么这样写是我们语文课最具学科本位的事情,是发展性语文技能的全部含义。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也正体现于此。
比如,于永正老师曾经用低年级的课文给高年级的学生上过一课,有的老师提醒他说教材没什么难度,学生都懂,没有教的必要。于老师当时不慌不忙地说了一句:“你以为我教的是课文吗?我教的是语文。”他硬是用这样一节看似不用教、没法教的课文给高年级学生上了一节成功的语文课。这个事例生动地告诉我们什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也生动地诠释了语文课教学必须关注语言形式。
再举个例子,贾志敏老师执教的一年级的《脚印》,也就是我们人教版的《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脚印》原文:
小鸡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小鸡的脚印。小鸡对小狗说:“你看,你看,我会画竹叶。” 小狗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小狗的脚印。小狗对小鸡说:“你看,你看,我会画梅花。” 小鸭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小鸭的脚印。
小鸭对小鸡、小狗说:“你们看,你们看,我画的是什么?” 小鸡、小狗齐声说:“你画的是枫叶!我们全是雪地里的小画家!”
在这节课中,贾老师先从偏旁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单人旁、双人旁、提手旁和月字旁的特点,自然地导入课文《脚印》。课堂上,贾老师没有分析,而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学习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语文,在深入的思考、说话中进行语言逻辑的训练。贾老师提出了“小鸡、小狗和小鸭的脚印像什么”的说话练习,接着把“小
鸡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小鸡的脚印”去掉了“小鸡”三个字,让学生去读,学生读后发现句子不通了,老师就引导孩子把话说完整,加上“像”字,让学生再说话,学生一下子就说出了“像竹叶”,然后再变换后两个句式,学生练习了比喻句。当学生说出一句时,贾老师又说:“谁能一下子说出三句?”“他用老师提醒了三次,哪个学生不用老师提醒?”极大地激励了孩子说话的积极性。接着提出把“小鸡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的脚印像竹叶。小狗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的脚印像梅花。小鸭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的脚印像枫叶”三句话与“小鸡、小狗和小鸭全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这句话连起来,这一要求,学生回答不太到位,然后贾老师引导他们在中间加上三个字“是因为”,再连起来说。最后,调换语序,引导学生用上“所以说”来表达。这样的教学就是关注语言文字,这样的教学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注意一点:教师在选择“发展性技能”教学内容时,要懂得取舍,要集中,要体现“一课一得”的原则。
那么具体到阅读教学每节课堂上我们到底教点什么呢?下面,以两课时为例,把李美红老师通过多年实践经验归纳总结的《低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两课时教学任务》和大家交流一下:
低年级两课时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识字、写字;了解部分重点词句意思,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是识字,教给识字方法。
第二课时:巩固识字、写字;进一步了解词句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感情朗读;积累语言,运用语言。重点是朗读,加强复述和背诵。
中高年级两课时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完成字词学习,概括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作者情感。对文章内容层面的把握第一课时必须完成。
第二课时:直奔重点,学习语言规律和作者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迁移运用。要体现突出重点,一课一得。有明确读写训练点的可读写结合;如果读写训练点不明确,可以一篇带一篇、带多篇,进行拓展阅读。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教什么?一句话,就是“识字、写字、阅读、表达”,将这四件事情做好了,语文也就学好了。
二、怎么教?
确定了教什么,接下来就要思考怎么教,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途径更好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关于“怎么教”,没有模式化的流程,只是提出五点建议,和大家共同商榷。
1.确立“大问题”意识。
在我们的日常语文教学中,包括一些公开课、观摩课,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教师的问题过多过碎,以问代读,以问代讲,课堂呈现的是七零八落、支离破碎的知识点,整个教学缺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意识。表面看课堂上读得很多、学得很多,但一切都是浅尝辄止,学生随学随忘。所以阅读教学要确立“大问题”意识,立主脑,减头绪,每篇课文、每节课都要有一两个灵魂般的“大问题”,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聚集于此。
比如今天的课,一些老师在一节课堂上的提问达到了几十次,一节课一共40分钟,老师们就提问了几十次,学生们还哪有时间静下心来阅读、思考和表达呢?老师们总觉得自己问过了,才是教了,但其实学得若有若无,你教过了,不代表他学会了,所以没有实效性。怎样确立“大问题”意识呢?以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童话,童话的特点是丰富的想象力和情节的张力。第二课时可着重探究:作者为什么要写出那么多的想象变化?学生阅读、思考、讨论,明白这些想象变化更加突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师进一步质疑:为什么多次写想象变化而不一次直接想象到位呢?学生可能回答不到位,老师可引导学生从课内外读过的童话故事中寻找类似结构:《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好几次、《七颗钻石》水罐发生多次变化、《西游记》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让学生感悟:这样写除了突出中心,还使故事一波三折、富有悬念、引人入胜。课后让学生再找这种多次重复结构的童话去阅读,也可以自己创编这一类的童话。
这样的问题就是贯穿学生学习的大问题,这样的阅读教学就不止于就一课教一课,就一篇教一篇,而是以问题带全篇,以问题带全阅读背景,以问题促进学生的后续阅读。“大问题”意识,不仅是局限于一篇文章,孤立的课堂是单薄的,“大问题”意识还要把小学六年的每节课都有机联结起来,把课内和课外融合起来,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可持续性和延展性。
2.立足“方法”教学。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了那么多年,却仍然用不好语文?其原因在于他们的语言学习缺乏“方法”。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解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写法。
解词:查工具书、拆字组词法、近义词替换法、反义否定法、抓关键字法、定义法、描绘法、比喻法、就地取材法、语境联系法、„„
概括主要内容:课题扩充法、段意合并法、重点突出法、句子摘录法、重点罗列法、„„除了这些根据主要内容的方法,还可以考虑文章的体裁,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分别怎样概括。
体会写法:比较的方法。
学习方法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以一知十”的利器。教师的心中装着多少法呢? 3.从“教过”到“学会”。
语文是实践性课程,不是以学生的理解感悟为教学目标的。语文不是讲会的,因为老师讲的过多,有时反倒把学生读的懂的东西教的读不懂了。因此,语文课上,教师不能教的太多,要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教过了,更要学会了。怎么才能学会,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如:说话训练、写话训练、模仿训练、想象训练等。低年级可以运用词语说话、写话,抓住常用句式、有特点的句式进行迁移运用。中高年级可以结合文本的内容、语言、段式、文章的写法,设计灵活多样的小练笔。在教学中还要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活学生自主表达的欲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解决生活所需的实用的表达能力。
语言文字的训练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根”,只有抓住这个“根”,才能上出扎实的语文课,从“教过”到“学会”。
4.培养学生质疑精神、批判精神。
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了问题,所以,中国的学生年级越高问题就越少;美国的教育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学生的问题连老师也回答不了,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会突发奇想,富有创意。看看我们的课堂,年级越低课堂气氛越好,越到高年级课堂往往死气沉沉一片,我想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们的老师也在鼓励孩子提出问题,但是往往关注的是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很少关注学生提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我们的老师习惯领着学生走,牵着学生走,尤其在语文教学中,经常都是老师在领着学生感悟老师的感悟。
所以,希望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而要首先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不要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立场,而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要对学生予以“一锤定音”式的裁决,而要进行富于启发价值的评价。让学生在你的启发下,发现更多问题,产生更多疑问,这些疑问让他好奇让好觉得有趣,让他主动去探究,去寻找答案,渴望与别人交流,这就是最有用的“教”。现在流行的一种说法:聪明的老师下课后让学生满腹狐疑。
5.加大儿童阅读,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
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语文课,本质上即阅读课。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学生,都要丰富地阅读,并使之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语文教学,课堂教学和儿童阅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学生没有形成阅读的爱好与习惯,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
零零散散讲了这么多,我自己都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我发现,我准备讲稿的过程和我们老师备课的过程极其相似,生怕讲少了啥、讲漏了啥,所以一讲就多了!那么,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学会“放弃”,学会“舍得”,每节语文课,“确定简单的教学目标,设计简化的教学环节,采用简约的教学方法”,回归语文的本真,和孩子们一起享受学习语文的幸福!
最近,送给大家一句话:孩子是不用教育的,真正需要教育的是我们自己,对孩子的设计不如他自己本身的成长。
第二篇: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
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
语文教学,现在承载着无限的责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自然是不错的,因为作为一门课程,语文不仅承担者传承语言文字及文章、文学知识的任务,而且担负着文化传承的职责。作为凝聚民族文化的语文学科,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价值追求、人格理想等,语文教育应该是一种富于人文性的语言文字的知识教育。理论上虽这样理解,但涉及到具体的课文怎样教,这不是光从理论层面理顺了就行的。进入课改以后,一直困扰着我们语文老师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直截了当地说,就是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课文教学走什么样的路径?这个问题明确了,我们才能进行教法的优化,去研究怎样教、怎样教得更好。
我经常到学校听语文课,也跟语文老师有不少的交流,发现语文老师的语文教学理念还是蛮先进的,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认识是到位的,但在语文教学的备课和课堂教学中,难以将两者完美地融合到一起,教学中看不出多少新思维的痕迹,较多的同志还是按部就班的“以本为本”,捧着教材和同学们进行着分析,同学们一读就懂的东西还在讲,需要精雕细琢的地方并不去花大力气,也就是说,对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并没有搞得十分清楚,这样下去,教学效果自然不好,所谓人文性和工具性并举的语文教学思想难以落到实处。
语文教学最迫切要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我以为,学生一看就懂的老师无需教,学生少动脑筋就能理解的老师稍作点拨即可,教了学生也难理解的老师不要教,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的问题老师也无须花太多的精力。那么,语文教学,老师应该教什么呢?
学生不懂的东西,老师要让学生懂。魏书生曾经说过:“一般的教材都有这样的编写规律,让80%的学生能看懂80%的内容。”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学语文,是完全能够自学的。那为什么还要教?钱梦龙老师曾经说过一段很能体现语文教学真谛的话:我备课的时候,自己觉得理解起来有点难度的地方,就想,学生可能也会较难理解;自己看了好几遍才看出来好处的地方,就想,学生也很难看出它的好处来,我就在这些地方导一导。换句话说,“导读”导的就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学生读不好的地方。曾经有人问,钱老师上课为什么学生总能跟他配合得这么默契呢?钱老师回答说:“因为首先我考虑的不是学生将会怎样配合我的教,而是我的教怎样去配合学生的学,因此,仔细体察学生认识活动的思路和规律,是我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
备课,文本的教学解读,一方面要依据体式,正确解读课文。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对学生读不懂、读不好的地方要有切实帮助的教学内容。高中教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首先是要让学生读懂,里面那么多典故,不让学生搞懂,而要让学生分析、赏析,显然是不行的。教《失街亭》,文本中诸葛亮有“皆你之过也”、“此亮之过也”的感叹,那么究竟是谁的过失,这应该是学生不大懂的地方;同是立军令状,关羽华容道放曹操,马谡失守街亭,为何前者被赦,后者被杀,这也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地方。诸如此类,教学中,这就是重点,就要通过老师的讲,让学生努力的搞懂,不能让学生吃“夹生饭”,或似懂非懂。
背景性的材料,老师要介绍。语文教学有个通病,就是老师讲得太多,该讲的讲,不该讲的也讲,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其实,文章的美是读出来的,是悟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浙江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团徐社东老师提出一句口号,“不要惊动文本里的美”,非常有意义。文本是一个客观存在,我们静下心来细细揣读,优秀文本之美随时都能感觉到。作为语文老师,即使对文本体悟得非常到位,也不能霸占讲台,而应该教给学生一种解读的方法和态度,让学生去理解读、记忆读、熟练读、情感读、角色读、演读,给学生留下理解的空间,保留他们对文本的初始印象,保留他们对文句的好奇心,让他们感性地接收文本现实,让同学们多向多维地解读课文。为此,教学中,语文老师要尽可能的保持原作的内在体系、形貌、神韵,不轻易的破坏它,同时,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背景性的东西,比如作者的生平思想倾向,写作的背景,作品中涉及到的知识性的东西等,为学生的阅读尽可能地扫除障碍。以此为基础,再让学生小心翼翼地、用自己的视角去接触作品、理解作品、感悟作品,读出作品的韵味来。教《林黛玉进贾府》,一般的,老师总是抓住文本中的环境、语言、动作、心理等角度,分析描写的方法,理解形象的特征。其实,这些如果学生自己去阅读,也能感受到。因此,教学中,完全可以在这些方面少花些力气,而侧重于向学生介绍或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背景性的资料,通过这些资料的理解和把握,更深刻地认识形象的特征和悲剧意义。比如要让学生了解贾府的特殊地位和显赫,了解林家的变故与遭遇,了解林黛玉的出身与特殊经历,了解《红楼梦》中那些女性的性格特征:宝钗有其艳而不能得其娇,探春有其香而不能得其清,湘云有其俊而不能得其韵,宝琴有其美而不能得其幽,可卿有其媚而不能得其秀,香菱有其幽而不能得其文,凤姐有其丽而不能得其雅,等等。把这些背景性的东西让学生了解清楚了,他们自然就能理解林黛玉在“进贾府”时的心理和言谈举止,对其自卑的内心有深刻的把握。
作品怎样写的技术,老师要点拨。我们的母语是表意文字,读字面而知字义,读连片的字面就知道文章的意思,这只要识字的人基本上都能做到。但作品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这就不是识字的人都能搞明白的。因此,语文教学中,写什么的问题主要应该由学生自己去搞清楚,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搞清楚;而中国文学侧重于感性抒情,解读是要用心灵去领悟、探索和发现,包括体裁、结构、表现手法等,所以应该在“怎样写”上做文章,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揣摩,以真正悟出作品的“真谛”,提高阅读的素养和写作的水平。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晚明小品佳作,借美丽的西湖雪景寄托无限的故国之思。老师们教这篇作品,一般是侧重于内容的分析和价值判断,而这些恰是学生自己能够读懂并能进行理解分析的,这样的教学就是浮于浅表,老师这样教,必然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低谷中徘徊。我们应该教什么?应该带着学生去追问“怎样写”。本文在写的技法上有两点很值得深究:一是景物描写的剪裁独具匠心,作者不写现实的景、物、人,而写景、物、人的“影子”,“上下一白”,“雾凇沆砀”,长堤是“一痕”,湖心亭是“一点”,舟是“一芥”,舟中人是“两三粒”,又极具变异和夸张,营造了一个梦一样迷蒙、梦一样迷糊的西湖雪景。何以如此?张岱前半身生活在明末,那时是贵族子弟,后半生生活于清初,茅屋葛衣,国破家亡的现实使他如陷梦境,梦醒后要减轻痛苦,他找出了一条途径就是营造梦。这就是作者之心,也是文章构思之由。只有带学生体悟到这一点,才能真正读出文章之妙,并得到文思的培养;二是遣词造句的功夫深藏不露。文末舟子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心中的痴是指赏雪的行为方式十分独特,悠然脱俗,其实,同样一“痴”,意蕴不一:两人之痴,是在赏雪中寄托故国之思,凭雪和酒以消愁,而作者之痴痴在毫无心绪,与两人完全不同,他无心绪看雪,无心绪谈话,无心绪饮酒,无心绪到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而无心绪的源头正是故国之思,思之极则生痛苦,痛之极,美景不能排遣,美酒无法浇灭,甚至不愿交流,这种思痛,要比两人不知强烈多少倍。教语文,就是要这样抓住“怎样写”,带学生去探究文心的真相,从而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想象,让学生进入文本内部结构,领悟深层的话语艺术奥妙,在语文学习的绿野上诗意栖居。
文本独特的亮点,老师要提醒。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的载体,都会体现其独特的艺术慧眼,通过文字表现出来,就有许多的不同一般之处。这些,并不是学生都能充分领略的。作为老师,就是要以自己的“机心”引领着学生去品味,去汲取,让文本的魅力充分地刺激我们的学生,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有一首名曲《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首曲意境深邃、手法独特,堪称绝唱。但“碧云天,黄花地”两句并不是王实甫的首创,而是化用了宋代范仲淹的词《苏幕遮》中的句子。苏词原文是:“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含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而王实甫把苏轼词中的“黄叶地”改为“黄花地”,这一改其实折射出此作的亮点。老师教学,就要把这一亮点让学生充分的领悟。“亮”在何处?从作家创作风格的角度,苏轼胸襟比较开阔,词风比较豪放,用“叶”,体现出词作阔远的意境,而王实甫是元代“文采派”代表剧作家,用“花”体现出他“花间美人”的词曲风格;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后面有“晓来谁染霜林醉”的句子,描写对象是“叶”,前面写“黄花”,就避免了重复;从作品意象和情感的角度,《端正好》通过碧云、黄花、秋风、北雁、霜林等意象绘出深秋艳丽而凄清萧瑟,表达离别悲苦的相思之情,《苏幕遮》则通过碧云、黄叶、秋波、芳草、斜阳等意象创设出凄清阔远的意境,表现作者羁旅漂泊的思乡之情,黄叶意象便于表现思乡苦,黄花意象便于表现相思情,所以王实甫一改,就显得非常的贴切,就能较完美地传达出整首曲的情感和意旨了。让学生了解这些,无疑是在滋养他们的文学素养了。
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老师要归纳。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学科规律是隐藏在一篇篇具体的作品之中,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慢慢地领悟、不断地积淀、渐渐地抽象,从而语文的感觉越来越强烈,语文的意识越来越自觉,语文的素养越来越提升,语文的水平越来越丰满。教学中,语文老师一定要非常关注学科那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通过文本的教学不断地给学生以强化,使学生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出浓浓的语文味,成为语文学习的自觉者。比如古代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古诗鉴赏又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我们老师要教上百首古诗词作品,我们不能满足于让学生把每一首作品读懂、理解透彻,而要通过一首首作品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古诗词鉴赏的一般规律,从而按照这种规律自能阅读鉴赏。教学中,我们要从以下一些方面渐渐地给学生一些规律的提示:一是阅读作品要注意结合背景,知人论诗。要掌握诗人的生平和诗歌风格,结合写作的特定情境去理解作品;二是阅读作品要重视意境,知境论诗。一定要搞清楚诗歌写了一些什么景,寓了一些什么情,通过意象有什么寄托,通过意境有什么兴会,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三是阅读作品要注意掌握技巧,知法论诗。诗词写作,都有一定的手法,按照诗歌创作的常用方法去鉴赏,才会走进诗歌深处,体味诗意之美,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比如诗歌创作中虚实相生、渲染烘托、动静互衬、活用典故等;四是阅读作品要思维跳跃,知情论诗。诗歌的跳跃性很大,情感的流淌逶迤曲折,鉴赏时就要善于打破思维定势,运用想象,以诗意的眼光、形象的思维来解读,既体会生活的真实,又理解艺术的真实,“精骛八级,心游万仞”,既闻曲调又有情;五是阅读作品要善于踩点,知径论事。阅读诗歌作品要有好的习惯,注意阅读标题、阅读作者、阅读内容、阅读注解,这是理解作品的“径”,由“径”入诗,才能真正读懂。
能激活学生学习生成的,老师要抓住。教师的教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备课时或者教学中,要把精力较多地投入到如何激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成上。心中装着学生,一切着眼于学生的学,我们的教学才算是目标明确。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先生教《阿房宫赋》,将课文压缩为一段百字左右的短文,空下一些关键词,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后,能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填空:阿房之宫,其形可谓()矣,其制可谓()矣,宫中之女可谓()矣,宫中之宝可谓()矣,其费可谓()矣,其奢可谓()矣。其亡亦可谓()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矣!在这里,学生填空的过程就是熟悉课文的过程,老师不一定追求学生所填的内容和自己的预设完全一致,关键是激活学生去阅读文本,而学生填什么,反映的是对课文理解的差异,或者是同一种理解的不同表达,老师正好可以借此了解学情,培养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填空以后,黄老师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现这些关键词的句子,引导学生考虑用一个词可以概括的内容,课文却用了一组句子,这是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这样的教学设计和安排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生成,学生自然能深入课文内部,而不是浮于表面,对作品获得真切的感受。
第三篇:简单教语文
简单教语文
——“ 生本实验”在行动
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小学林晓瑜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生本教育实验在简单教语文三大行动:简简单单地预设,实实在在地读书,快快乐乐地写话。从而让学生轻轻松松走进课堂,高高兴兴走出教室。
关键词:生本教育在行动简单预设实在读书快乐写话
21世纪的教育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不断地改革、创新。而生本教育以其独特的姿态屹立于教育改革之林,深受广大教师、学生、家长、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与认可。生本教育让孩子们轻轻松松走进课堂,高高兴兴走出教室,其焕发出无穷的魅力,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 生本实验”在行动——简单教语文。生本实验的教学的原则是教少学多,先学后教,不教而教,实质就是使教学简单化,让老师从复杂的教案中解脱,从繁琐的花样中解放,让学生从师道条条中“涅槃”出来。
有人说,语文是个复杂的学科,又要扎实训练好学习者的语言,又要突出语文中的文以载道,文道合一,还要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语文能力,语文品质。哪能一个“简单”了得?也有人提出,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应该归咎于:一是认清教的是什么,二是认清人们学会一种语言的过程。这里牵涉到语文的性质问题,牵涉到语文的本位认识,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何以为教,贵穷本然,化为践履,左右逢源”。
语文怎么教,语文教什么?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张庆先生在《改革语文教学要用减法思维》一文中这样阐述:“语文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语文教师的精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头绪越复杂,教师的精力分配便越分散。”
全国特级语文教师薛法根老师这样说:“学会有选择地放弃,追求深刻的简单。简单就是快乐,简单就是幸福。”
生本教学实验正在一步一步地让“学科大哥”——语文课轻装,原色、实效。下面谈谈我是如何简单教语文的生本行动和体验。
一、简简单单地预设
预设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它是指教师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由自我的兴趣、爱好、生活体验及人生经历而对文本进行独特的处理与浸润,从而赋予文本灵性,实现教师自身的人生价值。也有人将其称作教师与文本的先期对话。
有什么样的预设,就会带来什么样的生成。因此,在预设文本时,既要鼓励创造,注重多元,尊重主体,又要强调语文教学的“恒定性”(一是指语文阅读教学的定性要求,二是指读解作者文本原意的客观性)。一方面,“语文教学作为一种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和科学的态度,要学习有关语文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能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首先,生本的语文课堂理念的预设简单。一堂课的时间、容量都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时空扎实进行语文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去繁就简,抓住文本、课堂的最关键处做做文章。生本的教材共42课,只有蜻蜓点水式的教学建议,所以教师的预设不可能详细,也不应该详细,详细就违背了生本的教育理念。例如:《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这首古诗,我以“读”字当头,读读议议,议议读读。要通过读,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那鲜活逼真的自然风光;感受到天真浪漫的童趣。突然,有个孩子问“老师,那个小娃为什么要偷白莲?”我顺势抛了一个论题让孩子们讨论“这个小娃究竟是不是小偷”孩子们马上根据各自对诗的理解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不是小偷,根据常理如果是就不应该“不解藏踪迹了”,有的说是小偷,因为它最终是偷了别人白莲,只不过来不及掩盖作案痕迹。于是,孩子们辩论中,迸发了智慧的思维火花,组织了精彩的语言。这还需预设吗?为此,我将教学的理念设定为,“阅读既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有效的对话过程,又是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于这样情趣怏然的诗,要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实践中,加深对词的理解与感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并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及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其次,生本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应该简单。每一课时,每一篇课文都要有一定的教学主线。在教学时,只要抓住主线,松弛有度,有放有收即可。如在教学《小露珠》一课时,着重这样三条主线,一是走进文本(以“小”入手,在阅读文本中感受亲切),二是拓展文本(紧扣“露”字,在领略自然科学中开阔视野),三是升华文本(贯“珠”通宝,在赏析文本中积淀情感)。
另外,生本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是简单的。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策略,但并非每课时都平均着力,也并非“顾全大局”,需要侧重读的,就突出读,需要强调写的,则不放过写的契机。
二、实实在在地读书
新课标里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读,实实在在地读书就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再好不过的实践。无独有偶,语文的生本阅读遵循“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理念,把大量阅读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提高阅读兴趣;充分给予学生阅读后想象和感悟的空间。教师只是课内外精讲多读,重视引导阅读方向,指导阅读方法。如此简单的教,行得通吗?
1.语文课就是读书课
教语文的不让学生读书,就像教数学不讲例题,教物理不讲定理一样不可思议,因此,教师必须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引导学得不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叶老的话强调了读书在语文课上的重要性。课文只是“例子”,传授这些“例子”的知识结构,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以此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的能力。也许有人会问,一节课40分钟,既要讲解课文,又要读书,行吗?通过实践,我发现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我们要完全屏弃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变“讲堂”为“学堂”,变教师知无不言,言而不尽的“滔滔讲说”为“拈精摘要的引导点拨“,变学生毫无生气的默默接受为全情投入的“探究求索”,凭借教材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如在教学第一课 《江南》时,我并没有抽丝剥茧地对诗歌进行讲解,而是让学生就不懂的地方自由发问,再引导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帮助同伴释疑解难,教师在关节处适时点拨,这种教学结构的目的是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每个阶段,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动脑、动手、动口,高效率地吸收课本知识,他们很快就体会到了诗歌的意境,余下时间阅读大量文质兼美的古诗词,这些聪明的孩子们很快从古诗书中找到了《江南春》、《忆江南》、《江南逢李龟年》、《泊船瓜洲》等有关江南的诗歌,并声情并茂地朗诵起来。
生本教育理论指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工作间.”人形成思想要通过感悟。它是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次的内化。对艺术作品进行感悟、品味是一种带有浓厚个人色彩的审美活动。鲁迅先生曾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品读同一本书,不同的人会品出不同的味道,即使是同一人,在不同的时空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此,教师对书本的理解绝不能代替学生的理解,而应把感悟品味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领会、去消化,最后变成自己的,就好象人体吸收食物的规律一样。学生动脑后,鼓励他们各抒己见,让他们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例如,在熟读《谁的铅笔》后,我问孩子们“你觉得小强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学生们根据各自对课文的理解展开了热忱烈的讨论,有的说小强是个冒失鬼,有的说他是个诚实的为别人着想的好学生,有的因小强丢三落四的坏毛病哈哈大笑时,也为他的勇敢和纯真鼓起掌来„“于是,在孩子们心中,小强不再是一个单薄的虚假的形象,而成了和他们一样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真实的人。
2、鼓励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拓宽和深化。因此,教师除了在课内进行阅读分析,还要多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博览群书。学期初,班上张贴”我们都是小书迷“的评比表,每周开展”故事大王“评比活动,使学生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读书热。慢慢地,当书本的魔力把他们深深沉吸引时,原本争强好胜的孩子们不再去计较这些评比数量上的多寡,而是把阅读看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追逐打闹的少了,无所事事的没了。教室里常常看到的是一个个捧着书本静心翻阅的身影,或是一群群聚在一起眉飞色舞地讨论读书心得的“小集团”。学生的阅读渴求就像一块吸水的海绵,只要你给他们充足的空间、足够的水,他们就会显露出自己的学习天性,自觉地、”贪婪“地吮吸知识甘露。
正如女生喜欢《女生贾梅的故事》《窗边的小豆豆》,男生热衷《男生贾里的故事》《淘气包马小跳》,大人喜欢的书,孩子不一定喜欢,但孩子喜欢的就常能引起同龄人的共鸣,因此,我鼓励孩子们
带回自己爱读的书充实班级的图书角,实现资源共享。书架上摆满了色彩斑斓的童话书、故事书、古诗书、谜语书、常识书……书架下站着如获至宝的”小书迷“。另外,我从学校借来了本学期学生必读的《西游记》,老师有意识地诱导孩子们从最熟悉的最精彩的情节开始阅读,让学生一读便如获至宝,不愿放手。学生人手一本《小学生必背诗词》并由老师或小组长主持每天进行检查背诵,开展竞赛。与教材配套的《课外阅读》也进行小组监督阅读,落实“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三、快快乐乐地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课标语)在语文课堂上注重写的训练,既是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的重要途径,又是注重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促进学生持续性发展的实质保障;既是语文各种能力的良好实践,又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1)写在课前,主动索取。学生到了中高年级,开始学习预习课文。预习课文不仅要预习读课文,识生字,还要预习课文的写作背景,相关的历史知识。可以将自己的预习收获简略地写在课文中,也可以将自己查找的资料整理后抄写在练习本上。这样的写没有附带要求,知多少写多少,有多少写多少。如在教学《我爱花城》一文时,课前组织学生收集阅览了大量相关资料,于是有学生在练习本上这样介绍:“自古就以“花城”著称。在国内城市中,这一别称和美誉也是广州独有的。广州的市花是木棉花,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市花。
(2)写在课上,情动而辞发。几乎所有的课文都可以找到写话的切入点:优美恬静的散文,可创设自我想象的情境,写下自己的感受、体验;科学、生动的说明性文章,可组织学生模仿创作;情真意切的叙事性文章,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或扩写,或改写,或仿写这之中,老师要把握好文章的情感基调,要把握好学生的情感基调,在文本的空白处生成写的空间,在学生需要写的时候,点燃他们写的欲望与激情。例如学习了《江南》、《萤火虫》,就让学生仿写课文;学习了《十二生肖的故事》,让学生改编故事;在教学完《巴喳——巴喳》童诗时,我安排了把诗改写成短文写话练习.学习了《献给妈妈的花》,又让学生写一写读后感等等。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又拓宽了知识面,同时又提高了实践和写作能力。
(3)写在课后,积淀内化。“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既要注重文本本身,又不应该拘泥于文本的范畴。课文学完了,一定还要很多需要探讨、交流、倾诉的,所以不妨组织学生去写一写。这既是对课文文本的有限延伸,又是对语文综合素养的无限内化。由于学生有了大量阅读,又通过课内的读写结合的实践,学生的创作的欲望被大大调动起来,这时,我们则因势利导,让学生设立“练笔本”、“日记本”、“采蜜本”等,学生自主写作,“内容不限”、“篇数不限”、“字数不限”、“体裁不限”,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能写多少就写多少,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我手写我做”、“我手写我见”、“我手写我心”。于是,在学生的写作中,既有写人、记事、描景、状物,又有读书笔记、想象作文、短诗,还可见到自编故事、童话等等。学生尽情挥洒童真、倾诉心声,写作成了学生的乐事。同时,我们还通过作文竞赛、开展“优秀作文”专栏、“作品集”、登在学校的“语文报”上、发表到“生本教育网”等等,激励学生积极写作,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为了写好作文,学生又往往会进行大量阅读,积极查找资料,虚心请教别人,从而形成读写良性循环,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也得到全面提高。
真的,生本教师就是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只要抓住“读、写”这两条线不放,谁都能把语文较好,谁的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修养。这样的教语文,你说简不简单?
大道至简。凡是真理都应该是至简至易的。抓住事物本质才能简起来。二百多年以前,天花在世界各地肆虐时,治疗天花的方法何其多也!但当人们发明了种牛痘之后,其余的方法就退避三舍、销声匿迹了。生本教育的理念正是“种牛痘”,引领着中国的基础教育蓬勃向前。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张庆:《语文教学必须“倡简”》,《小学语文教师》2006年第2期,上海教育出版社。
4、网址:http://esi.scnu.edu.cn/images/liuchengtu.gif和生本中心(网站)。
第四篇:语文教学行与思
语文教学行与思(转中国教师报)
“人生为一大事来”,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我常常想,我今生之“大事”是什么?
我今生就是为“教语文”这一大事而来。弹指30年,我在语文教学的路上且行且悟,回首自省,总结了语文教学四诀:读、做、写、友。这是我实践“教语文”之大事的一点思考,如能做得引玉之砖,幸甚。
读:力去贫瘠,冀希丰沃
记忆里,我在学生时代几乎没有读过课外书。唯一有些印象的就是在初中时读过一本叫《剑》的长篇小说,但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只是浏览而已。由于小时侯没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当我面对厚度寸余的书时,实在没有耐心仔细看下去。
参加工作后,被推到讲台上的我才发现自己阅读能力的浅薄与贫瘠,当我明确阅读的重要性并开始阅读时,我已经在讲台上站了七八年。让我真正下决心开始阅读,源于魏书生的报告。那场报告后,我的阅读之旅才真正开始。那时,阅读主要以语文教学杂志为主,我要感谢那段时间的阅读,是它们让我快速进入语文教师的角色,熟悉了语文教学的基本技法与原理。是阅读促我反思:过去的自己是怎样无趣而无奈地站在讲台上荒废着自己与学生的光阴。
本以为,对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而言,这样的阅读量足够了。然而,2004年暑假,我的见解发生了变化。这一年也成为我语文教学生涯的另一个重要转折。那一年,我参加了一个教师高级研修班,让我收益颇多。虽然这次培训的时间不长,却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知道了一个语文教师应具有的知识。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对阅读有了兴趣,而且跃上了新的层面:开始阅读语文教学专著,如李海林的《言语教学论》、王荣生的《语文课程论基础》;也开始阅读语文教学之外的文史哲专著,如钱穆的《人生三论》、周国平的《岁月与性情》、林贤治的《人间鲁迅》、余世存的《非常道》、余杰的《铁窗里的呐喊》、陈冠学的《大地的事》……这些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跳出教育看教育,才发现外面世界的精彩,才知道学生需要怎样的教育。
大量阅读后的成长与喜悦让我迫不及待地将阅读引入课堂,让我的学生也能在阅读中享受学习与成长的快乐。
开展课堂共读和课外阅读。课堂共读,就是班级所有学生共读一本书。我会给学生提供一个阅读书单,由他们自由选择。在共读前,我会对学生进行简单指导,然后放手让学生阅读。读毕,再在班级里交流研讨,围绕一些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倡导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大量阅读。
建立班级图书室。每学期由学生出资(100元左右)集中购买图书,这样,每学期,每个学生就有上百本图书可供选择。学期末,学生还可以将自己出资购买的图书带回家。这样,一个学生花100元钱,既能得到100元的图书,又有价值四五千元的图书可以阅读。
开展读书竞赛。我会按月统计学生阅读的书目,对阅读数量多的学生奖励图书;为鼓励学生写读书心得,我在班级设立专门的读书心得橱窗,及时张贴优秀的读书心得或举办班级读书报告会;我也会及时与家长联系,告知孩子在校读了哪些书;邀请爱读书、会读书的家长或教师到班级里给学生讲读书的意义与方法。做法还有很多,但目的都是激励学生多读书,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
这些年来,不仅学生阅读了很多书,跟随他们的脚步,我也阅读了很多书,那些书已经放了满满7个书架。
力去贫瘠,冀希丰沃,让我的底蕴能够丰厚。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必须这样做。根不深无以叶茂,膏不沃无以光晔!
做:心怀学子,守望课堂
教育学生,有爱心是前提,但光有爱心不够,还必须有具体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对多年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我得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教育思路,即始终以创建优秀班集体为中心,以学生自治为抓手促常规管理、师生对话的方式促心理教育、特色活动为载体促个性发展为基本点,开始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方法的尝试。
尝试一,给每个学生建立《成长的足迹》档案袋。立档以尊重个性、重在激励、促进发展为准则,它是为区别“家庭报告单”或“素质报告书”而设计的。
尝试二,书信式评语。学生的期末评价以“我想对自己说”、“老师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和“家长眼中的我”等几部分组成。我只用书信的形式给学生写评语。这样更有人情味。书信式评语将学生放在了与教师平等的位置上,让我与学生走得更近,易于我与学生进行多方位的交流。
尝试三,成立校园对话会。受央视“实话实说”栏目启示,我改造传统会议形式为“校园对话会”。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让思想在对话中成熟。
尝试四,设置心理聊吧。通过与学生聊天,建立师生平等的对话环境,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适时疏导学生的心理困惑及障碍,有效解决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心理聊吧成了学生心灵的港湾。
尝试五,不评“三好学生”。我坚持以激励、参与、个性、平等、民主、灵活为原则,设立不同的奖项,做到因人设奖,而不是按奖索人。
我始终认为,教育的阵地在课堂,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应围绕学生的需求教学。但在许多课堂上,教师总是让学生跟着自己转,把学生置于被动位置上,这样的课堂没活力,教学也就难以真正走近学生。
在我眼里,学生与课堂都是我追求语文之道的重要试验田,我的语文教学之根一直扎在学生中间,扎在课堂里。我始终以“学生多说,教师少说”和建设简约、开放的课堂为原则,还学生课堂主角的地位,让每个学生都充满活力。我会根据文本特点,设计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充分交流,而不是越俎代庖,用我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用我的观点代替学生的观点。我乐于带学生走进教材,让学生自由地与文本、与同学、与教师对话,自由地去发现文本自身的魅力。我愿意做一个勤于实践的语文教师,会为查找一份资料在南京几所高校的图书馆间奔走;我会关注其他行业的一些有意义的做法,学习并嫁接到我的语文教学上来;我会一个人披星戴月地闷在文印室里为学生印“书”;我会为一篇论文的写作而倾心倾力……
心怀学子,守望课堂,以思考与研究的姿态来教语文。我努力做“语文教学的实践者”。
写:勤笔不辍,孵化思想
时至今日,我写随笔已经有20年了,它早已成为我的生活方式。从1993年开始写随笔,我就准备了两个本子,一本记录教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一本记录我人生的轨迹与感悟。如今,我仍然持续着同时写两本随笔的习惯,从未间断过。在第10辑随笔集《潮声有痕·樵夫日记》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年龄不言大,求是不言达;吃苦不言累,处世不言亏;笔耕不言倦,读书不言满;诲人不言弃,践行不言滞;敬业不言愚,进取不言缩。以实践、读书和思考为根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追求,以教育随笔为抓手,开始我的新一轮精神扩张之旅。”
聚沙成塔,披沙拣金。就在这看似寻常的文字里,我的语文教学主张也在这日复一日的锤炼中形成。现在,教育教学随笔、人生感悟随笔共几十本随笔本静立在我的书架上,它们是我精神成长与专业发展的最真实“见证人”。
我始终觉得,教师不可不写作,做语文教师更不可不写作。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梯子,是孵化教学思想的巢。我的成长得益于写作,所以在教学中我也鼓励学生积极写作,鼓励学生通过写作提升语文素养,而不是像其他教师那样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
语文素养仅靠练习是练不出来的,相反,练习不当,一来让学生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二来僵化了学生的思维,三来耽误了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时间。因此,我特别鼓励学生写随笔,鼓励学生通过这种自然、灵活的方式提高语文素养,这也是我班学生语文作业的主打。
我要求学生每天必写随笔,并亲自给学生挑选漂亮的随笔本,让学生给随笔本起名字。学生写随笔,重点在“随”。随心所写,写什么、写多少、怎么写,由学生自己作主。每天早上,我迫不及待要做的事情,就是阅读学生的随笔。因为学生的随笔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多姿多彩,让我看到了学生内心世界的灿烂与幸福。
我班学生之所以能一如既往地坚持写作、欣然写作,多亏了这“四大法宝”。一是五角星。每次阅读学生的随笔,我都会根据学生写随笔的用心程度,用五角星的多少以示激励;我会在班级里张贴学生随笔得星数量统计;看到激动时,也会给他无数颗星星。二是我的评语激励。我毫不吝啬赞美之词,送给写得好的每一篇随笔。三是在班级里郑重其事地朗读学生随笔,评讲学生的随笔。四是每学期将写得好的随笔结集成册,这是最重要的手段。有的一人结集一册,有的多人结集一册,有的是诗歌集,有的是散文集,有的是小说集,等等。结集的这些小册子,书名亮丽、装帧精美,不亚于正规出版物。每次小册子“出版”后,我还会为学生举办一个小小的首发式,然后,由学生亲手送给自己喜欢的教师、同学或者亲戚朋友。
友:友结良朋,互动生慧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觉得在当今的时代下,还要加上一句“交千位友”。近10年来,我越来越觉得,寻语文同道之人,结语文有识之士,谋语文教学之道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莫大的帮助。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友结良朋,互动生慧。
上世纪90年代,中学语文界有个“苏鲁豫皖中语会”,这是一个由江苏、山东、河南以及安徽四省教育人组成的中学语文研究民间组织。这个组织每年召开一次会议,我每次参加都满载而归。苏鲁豫皖中语会,成了我语文路上的又一向导。会议上,我得到了于漪、钱梦龙、魏书生、欧阳黛娜、苏立康、程翔、刘国正等前辈的签名题词,这些都给予我很大的鼓励。他们的话似灯塔一样,指引着我前行。
我争取一切机会外出听课听报告,因为这样的语文活动总能吸引众多志同道合者。我总是主动与他们交流切磋,将他们发展成为我语文教学上的朋友。
活动期间,我们会聚在一起交流研讨,常常是“天亮说晚安”。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聚在一起,谈各自学校或地方的教育教学情况,聊各自在语文教学上的感受、体会。每次活动、聚谈,都能为我打开语文教学的一扇窗,让我一次次认识到语文教学的天空是多么的异彩纷呈。
后来有了网络,友结良朋的途径更多了,论坛、博客、QQ群都成了同道者交流的平台,我已经不是拘囿于一个学校教研组的交流,而是与全国优秀有为的语文教师形成“共同体”,互动探讨。这样的互动研讨,对于激发教学思维,吸收最新理念,促进自身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2007年3月,我在教育在线语文沙龙论坛上发起成立了“初中语文网上教研组”。初中语文网上教研组以“相互激励、你帮我助、交锋研讨”为基本姿态,以“日常交流、定期研讨”为基本模式,以“民主平等、开放进取”为基本原则,以“提升个性、共同进步”为基本追求。开放的网络时代,打破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传统,我们完全可以把专业发展的根扎在网络上,扎在全国优秀教师中间。
未来的日子,我还将以读、做、写、友为径,继续行走在追寻语文之道的路上。
第五篇:浅谈语文“教”与“学”的重要性
浅谈语文“教”与“学”的重要性
语文是教学的基础,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教学质量如何,不仅影响到每个学生的今天,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所以我们要转变思想,更新理念致力于语文教学的改革,在教学中把握好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就如何在教学中把握“教’’于“学”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是说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要防止由过去的老师牵着学生走、串讲串问、一问到底、费时低效的教学状况,发展到放任自流、或老师被学生牵着走的、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无所适从的局面。我们可以把教师的活动压缩到最低限度,但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二、正确处理好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接受轻探究、重认识轻体验的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扬弃。这一理念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给语文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但是,老师们在理解和运用课程标准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时,也存在一些误区,切不可盲目随从。
(1)既要重视探究性学习,也要打好语文基础。
(2)接受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都是有益的学习方式,二者应该彼此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不可偏废。
(3)探究性学习不能只重形式,更要关注实效。
三、注重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要想彻底改变阅读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提高教学效率,关键要优化教学过程,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阅读教学课堂结构的关键是要明确指导思想,以省时高效、减轻负担为标准。要用最佳的形式,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教师少教而学生多学,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读中去感知。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学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教师要加强对文本的理解、把握,吃透文本,重视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抓住重点、难点部分,继续防止课文内容讲得支离破碎。
四、学语文用语文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又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活动环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去实践。
同时,要树立语文教育观,注意加强课内语文学习和课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和学生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