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师范大学地理专业《世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XX师范大学地理专业《世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全球地表形态
1、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地形高低起伏悬殊;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地形结构因州而异。
2、全球大洋(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深度大、高差大;洋底地形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三部分;洋脊贯通四大洋。起伏原因:板块运动
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及其分布规律(填空、选择)
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成因、影响
1、厄尔尼诺:一种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异常变化的极端情况,是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异常的一种信号。主要特征是,从南美洲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岸至赤道太平洋出现大范围的持续的海水温度升高,时间可达1~2年。它的出现无确定的周期,一般为2~7年。
(成因:南美西岸(秘鲁寒流)反常增温,使其与太平洋西部赤道海域之间的温差减小,导致大气环流减弱。
影响:大气环流减弱,使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导致中国的夏季风减弱,雨带推移减弱,于是造成南涝北旱的灾害。)
2、拉尼娜现象:在厄尔尼诺之后出现,也是来自海洋的作用,西太平洋海水温度上升,降雨量增多。(反厄尔尼诺)
3、对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研究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是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突出表现。存在于全球热带东西方向的气压反相震荡,即所谓的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与厄尔尼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而合称ENSO。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南方涛动指数(SOI)达到最低值,也就是说印度尼西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气压升高,东太平洋气压降低,赤道对流区向东移动。由此带来了全球热带的气候异常和对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和气候的显著影响。人们把这种强烈的海气相互作用现象,称为一次ENSO事件。
第二章
自然带(概念、分布)
1、自然带:自然带也称“自然地带”或“地理地带”,是指在地球表层中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每一带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并有一个占优势的特有的景观型。
2、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主要有以下的基本规律:
(1)纬度地带性。各自然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成一定宽度的带状排列,并按经线方向有规律的南北更替的变化。纬度地带性的产生,主要是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不同纬度的地带,不仅热量条件不同,而且水分条件也有差异,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和自然景观。
(2)经度地带性。自然带从大陆滨海地区向内陆逐渐更替,大体上与经线相平行伸展成条带状。它的产生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必需具备一定的热量条件。
(3)垂直地带性。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水热条件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这种垂直的气候变化影响到生物、土壤也相应发生垂直变化,因此形成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对某个具体的山地来讲,它总是处在一定的纬度带内,因此纬度地带性也必然给它打下烙印。此外,山体的高度、走向、坡向以及海陆位置等也对垂直地带性变化有重要影响。
(4)非地带性。在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不具备地带性规律,称之为非地带性因素。在它的影响下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遭到破坏,变得很不完整或不很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多样。如在北纬50°~70°的大陆上是东西延伸的针叶林,而南纬50°~70°之间由于大部分是海洋,因而没有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南美安第斯山南段的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而同纬度的山脉东面却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
从以上可以看出,地球上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受各方面规律的支配,其中热量条件是最基本的。在纬度地带性的基础上,又叠加上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诸方面的作用,使得自然带的分布既有一定的规律,又错综复杂。
3、主要自然带的分布?(选择)
第三章
全球海洋分布与洋流系统
1、全球海洋分布:四大海洋系统: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全球面积最大且最深的大洋
大西洋:全球第二大洋,呈“S”形南北延伸,是四大洋中南北跨度最大的一个。两头宽中间窄,最窄处位于赤道附近。
印度洋:形状扁平,东西长,南北短,是一个热带大洋,大洋主体部分位于赤道附近,洋面平均温度为20-26℃之间。
北冰洋: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温度最低的寒带大洋,终年千里冰封。
海洋的分布特征:海洋在地球上不是均匀分布的,北半球海洋面积占60.7%,南半球海洋面积占80.9%。地球上的海陆分布还表现为南北半球对称分布的格局。南半球以南极大陆为核心,海洋呈环状分布;北半球以北冰洋为核心,大陆呈环状分布。
2、全球洋流分类(梯度流、风海流、补偿流)、哪些海、海湾、或洋的洋流的类型、形成原因、机理
答:洋流又称为海流,是指具有相对稳定流向和流速的海水运动。根据成因不同,洋流可分为:
梯度流——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而产生。梯度流是由于海水密度差异而引起的海流。这是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使海区形成了压力梯度,在压力梯度力作用下,海水产生了流动。故梯度流也称密度流。风海流——风对海面摩擦作用而产生。
是海水在风的摩擦力(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水平运动。也称漂流或吹流。风力作用于海面时,可产生对海面的正压力和摩擦力,故风作用于海面时,可同时产生波浪运动和使海水向前运动的洋流。
补偿流——由于海水的流失和相邻海区的海水补充空缺而形成的海流。是由于某一种原因使海水从一个海区流出,而使另一部分海水流入进行补充,海水的这种流动叫补偿流。补偿流可以是水平流动,也可以是垂直流动(上升流和下降流)。
大陆架与海岸带
1、大陆架制度的确立
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中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其组成部分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
2、海岸带管理 海岸带管理范围超过地理上的潮间带区域,想陆地延伸至海岸线以上100km和向海洋扩展到领海范围,包括沿岸岛屿。目前正承受巨大资源环境压力,存在生态系统退化现象 原因:①不断开发,改变了植被类型与生境;②水体污染;③近海渔业过度捕捞;④全球气候变暖。
第四章
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性表现——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1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为世界各国所普遍关注;二是这些问题已产生跨国界的影响;三是有些问题已发展成为全球性问题,如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扩大、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海洋污染等。
2、全球资源问题的实质:全球有限的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储量与人类社会经济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世界上许多工业资源的储量已急剧减少,甚至走向衰竭。
第五章
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民族特点、宗教分布、多民族/单一民族国家、世界国家划分)
1、民族特点
(1)民族作为地域文化的产物(包括语言、宗教、经济活动方式等),是在相对封闭的地域条件下形成的,也是一个长期发展的结果。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是世界民族演化、发展和民族人口扩散的核心地。
(2)世界民族的迁徙、同化和融合:
民族迁徙:包括民族地域的扩大和民族人口向其他民族地域的迁移。(多与战争有关)民族同化:一般认为是部分民族的民族特性消失,分为自然同化和强迫同化。民族融合:指多个民族同居于一定的地域,通过互相交往、互相联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的东西日益增多,各个民族原有的特征越来越少,形成了一个新的有别于任何一个民族地域的综合民族特征地域。
民族同化、融合不仅是人口迁移的产物,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其进程将越来越快。但同时,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将减少。
2、宗教分布
世界三大宗教指以欧洲为核心的基督教、以西亚、北非为中心的伊斯兰教和以亚洲为中心的佛教。
(1)基督教从公元初年就开始了分化,这是宗教传播和人口地域差异相结合的必然。现在的分布格局是:以南欧为主体的天主教、以东欧为主的东正教、以及分布在西欧、北欧和北美、大洋洲的新教。
(2)伊斯兰教教徒分布集中的地区有西亚、北非和东南亚。
(3)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小乘佛教进入中国、蒙古、朝鲜半岛和日本,大乘佛教则流传到东南亚地区(中南半岛)。
3、单一民族的国家、多民族的国家、跨民族分布的国家。
答:1)单一民族的国家:指某一个民族占据了这个国家人口的绝大多数,而其他民族的人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国家。这样的国家有亚洲的日本、朝鲜和韩国、蒙古,欧洲的德国、法国、波兰、芬兰、冰岛等。
2)多民族的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泰国等亚洲国家,欧洲的俄罗斯、英国、西班牙和巴尔干半岛上的各个国家,美国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也都是多民族的国家。对于多民族的国家来说,解决民族之间的平等与共同发展成为国家政治的重要课题。
3)跨民族分布的国家:最典型的是阿拉伯民族。阿拉伯民族在北非和西亚分化出近20个国家,构成了“阿拉伯世界”。世界政治地图的演变,即国家疆域的改变,使一些原来拥有完整民族地域的民族被分属于几个国家,如欧洲的德意志人、马其顿人、阿尔巴尼亚人,亚洲的泰米尔人、哈萨克人,非洲的班图人、祖鲁人、刚果人等。这些跨国家分布的民族在各自国家如果与主体民族或其他民族发生矛盾,往往会导致这些国家的政治动荡,即提出建立独立国家的要求和与政府的对立。
4、世界国家划分
(1)按经济发展阶段划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2)按经济或政治体制划分:市场经济国家、经济转型国家和计划经济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3)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但带有政治倾向的划分:第一世界国家、第二世界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
陆地中纬度地带工业生产格局
1、(1)从原料地来看,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世界的铁铜铝铅锌矿大部分分布在该地(2)农业发达,亚热带温带农业发达,且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在这里也较发达。(3)从燃料与动力来源地来看,世界主要含煤带,石油生产中心分布于此;由于地壳运动,海陆高度差巨大,使得水资源,潮汐能、风能丰富。故从总体上看,该地带的燃料、动力资源已成为工业布局的优势条件。
(4)从消费地来看,世界人口和主要发达国家和城市的大多数位于该带。
(5)从人力资本集中地来看,这里既有科技实力相当雄厚的发达国家,也有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世界工业的发展格局在这里体现得最为充分。
(6)从交通与区位条件来看,该区扼据三大洋,临海地带发展现代工业与城市,其临海地带的交通与区位条件优越,沿海地带成为世界生产力布局的重心地带。陆地中纬度地带具备了工业生产活动集中的基础,即是国外学者所说的“自然的经济力量”。
2、陆地中纬度地带工业生产活动空间格局的演变:
自从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以来,世界工业生产活动的中心始终在陆地中纬度地带,它大体经历了以英国一极为主导的工业革命时期,再到西欧和北美的共同发展时期,西欧、北美与日本的三足鼎立以至后来的多极化发展时期。
世界经济的中心地系统
16世纪前:意大利;
16-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荷兰;
18世纪后: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具体:①欧洲经济中心地:英国;②北美经济中心地:美国;③亚洲经济中心地:日本和“四小龙”(韩国、中国台湾省、中国香港、新加坡)国际三大金融中心:纽约、伦敦和东京。
第六章 亚洲
亚洲的工业化进程
1、亚洲工业化的时空过程
(1)殖民地时期初级产品出口(农产品、矿产品、原油等)(2)进口替代工业化(基本消费品的国内生产)(3)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4)新一轮混合型战略(第二次进口替代工业化——重化学工业 + 第二次出口导向型工业化——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
2、亚洲工业化的地域格局——亚洲太平洋地区城市走廊与功能性城市体系的形成 1. 亚洲太平洋地区城市走廊的形成 2. 资本输出城市(后工业城市)3. 大量吸收海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城市
4. 以国际贸易为主要经济内容的地区中心城市
日本(经济发展的因素——为何发展快、国土结构特点——为何形成沿海经济地带)
1、经济发展的因素
2、日本国土结构特点
(1)大城市圈与地方圈对立:
三大都市圈:首都圈、名古屋圈、关西圈;
地方圈:北海道、东北地区、北陆地区、山阴地区、四国地区、南九州地区和冲绳县; 中间地带:北关东地区、山阳地区、北九州地区;
① 三大城市圈与地方圈的差距很大;
② 中间地带的存在及经济实例向第一国土轴高度倾斜; ③ 在三大城市圈中向首都圈的集中尤为显著。(2)以东京为顶点的城市体系。
3、日本的经济在沿海高度集中的原因?
(1)地形上来说,日本中间高四周低,而且海岸线狭长并且曲折,有利于船舶的停泊,而日本国土狭小,平原面积少,不适合发展农业。
(2)日本由于本国矿产资源贫乏,所以其发展工业的原料、燃料绝大部分需从海外输入。(3)沿海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交通方便,为布局新厂提供了各种方便的条件,并且适应技术经济条件的要求。
(4)由于本国消费能力有限,所以日本的经济以出口导向型为主,因而其产业多分布于沿海地区,有利于产品出口。从世界范围来看,日本这种经济布局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世界上许多工业地带多集中于沿海地区,尤其是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经济地带。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中国沪宁杭等,均是依靠其便利的海运,输入工业原料及输出工业产品的。(5)政策上说,日本政府也支持和鼓励外向型经济。
(6)民族文化背景上来说,日本人也热衷于外出冒险探索。
韩国(经济、国土结构)
1、经济发展:一贫如洗的经济基础→政府主导下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重化学工业化——从进口替代到出口→稳定增长结构的确立。
经济特征与经济危机:投入拉动下的经济增长;政府主导、财阀唱主角的经济结构;辅助产业的对外依赖
2、韩国国土结构特点:首都一极化的国土构造;高密度的城市国家;首都圈一极集中。
3、主要竞争优势产业的发展与分布:
①钢铁工业:1970年成立的浦项钢铁联合企业,标志着韩国的现代化钢铁工业正式起步。钢铁工业分布于进口原、燃料的沿海港口附近,东南沿海濒临迎日湾的浦项和光阳湾的光阳。②造船工业:世界最大造船国。多分布在东南沿海。
③汽车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仍有差距。分布在蔚山、釜山、光州、仁川、始兴等 ④电子电器工业:电子工业是韩国从金融危机中走出的主力产业。分布在以首尔为中心的首都圈、内陆的龟屋电子工业团地以及釜山。
印度
1、经济发展条件
①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a、地形。低缓平坦。
b、土壤。以冲积土和热带黑土为主。
c、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充沛,但不稳定,季节分配不均。d、水温。气候制约下,河流水量丰富,但流量的季节变化大。e、矿产资源。
② 人口劳动力条件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密度高,且分布不均衡
c、全国有几百个民族和部族,国语是印度语,与英语同为官方语言 d、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但是素质分化明显 ③ 政治经济条件 ④ 科技条件 ⑤ 社会文化条件
2、工农业发展及其问题:
(一)工业 1)机械工业,发展最快的部门 2)纺织工业,棉纺织主要分布在以德干高原为主体的棉花产区。3)化学工业 4)能源工业,煤炭是印度主要能源,石油储量和产量一直很小,电力工业以火电为主,集中分布于东部产煤区,水电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各邦。5)钢铁工业
(二)农业
印度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耕地面积居亚洲各国之首。且水、热、土条件匹配较好,条件优越。目前,印度农业生产的总规模仅次于中、美两国,居世界第三位。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农业的增长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1)发展模式,土地革命,“绿色革命”“白色革命”“蓝色革命”和支持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等一系列措施
2)部门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其中又以粮食作物为主,稻谷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次是小麦。在畜牧业中,养牛业最为重要。
3)农业地域类型:由于各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的不同,印度的农业亦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具体可分为四大农业区;一是东北部稻谷、黄麻、茶叶区。二是西北部小麦、杂豆、油菜区。三是半岛杂粮、棉花、花生区。四是西南稻谷、热带作物区。
(三)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能源短缺。2)基础设施建设落后。3)资金和技术对国外的依赖性较强。
能源短缺和基础设施的落后,使印度工农业的经济效益低下,目前,国家直属企业中,效益低下、亏损的企业占百分之50。由于国外资金和技术来源的不稳定,使得印度的工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脆弱性。
东南亚
东南亚经济发展模式:外向型的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东亚模式。主要内容包括:
1)大力发展制造业。为了尽快扭转殖民地时期遗留下来的单一性农矿经济,各国把发展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
2)扩大农矿品的生产和出口。东南亚各国均面临着建设资金和外汇短缺以及失业等问题,为了加速资金积累,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各国根据其矿产、农业方面的优势,扩大原来居主要地位的出口产品。3)实施“绿色革命”,加强粮食生产。
加强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在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
第七章 欧洲
欧洲大陆轮廓及地形特征
1、大陆轮廓:水平轮廓破碎、大陆东宽西窄、多半岛、岛屿和内海、边缘海。半岛和岛屿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2、地形特征: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突出。平均海拔为300m(最低的一洲)。大致可以波罗的海东岸至黑海西岸的连线为界线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以平原为主,地形较为单一;西部山地平原交错,地形比较复杂。
欧洲的人文(民族、语言、宗教)
1、民族: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有50多个,超过1亿的是俄罗斯,超过1千万的有12个:德意志、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波兰、乌克兰西班牙、罗马尼亚、匈牙利、荷兰、葡萄牙、希腊。
2、语言:欧洲的语言种类众多,主要属于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以及闪-含语系和独立语系,其中印欧语系是最大的语系。使用者达6.6亿人,占全洲人口90%以上。
3、宗教(教派及其分布):基督教是欧洲的主要宗教。约有教徒3.6亿人。占世界基督教徒的三分之一。此外,还有伊斯兰教徒近千万人,佛教徒20多万,以及为数不多的犹太教和印度教。分布:天主教(西欧: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南欧: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马耳他;中欧:奥地利、捷克、匈牙利、波兰),新教(英国、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冰岛)、东正教(东南欧: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南斯拉夫)。英国
1、英国能源资源优势:欧盟中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煤田煤层厚,埋藏较浅,容易开采;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发热量高;煤田分布广泛,距海近,便于运输)。石油和天然气,北海。核电,发展较快能源工业,曾世界首位,后被美国和日本赶超。
2、伦敦世界金融中心的原因:
(1)历史条件:伦敦在国际贸易、金融方面有长期的经营历史,因此对外国银行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2)基础设施:伦敦拥有大量的金融机构、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和完备的通讯网络;(3)政策:因果政府的金融管制,特别对外国银行的管制,比较适宜;(4)英国的国内银行对外国银行也抱着欢迎的态度;
(5)金融企业自身在分布上要求高度聚集以便迅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伦敦作为最古老的金融中心,外国银行在伦敦设立机构为掌握国际金融市场动态的必然要求;
(6)伦敦、纽约、东京之间大致相隔8个市区,三大金融交易中心在一天里可以实现工作时间的接替,这样就保障了全球的金融交易可以在任何时间里进行。
法国
1、法国的农业突出地位:
法国是欧洲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是世界特别是欧洲的重要农产品供应国,也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业出口国。主要农产品有小麦、大麦、玉米、甜菜、马铃薯、水果、葡萄酒、牛肉、猪肉、牛奶、鸡肉、鸡蛋等。
农业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水量丰富航运便利。以及二战后采取的措施,积极推行农业机械化、良种化和化肥化,因地制宜地实行农业地区专业化。
2、农业生产特点:①劳动生产率高,一直高于其他经济部门;②农业结构合理,农牧并举方针,促进农业兴旺;③专业化水平高,实现机械化后,进行地区、农业和工艺专业化生产。
德国
1、强大的制造业:
德国主要部门:汽车制造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电子电气工业。机械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及国际市场份额均居全球首位。汽车制造业为德国工业中销售额最大部门。
2、鲁尔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也是世界著名工业区之一。主体部分位于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通常以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管辖范围为界,人口稠密。鲁尔区是以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核心,形成部门结构复杂,内部联系密切,高度集中的地区工业综合体。
鲁尔区形成原因:煤炭资源丰富;便利的水陆运输和充足的水源;其他: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广阔的市场。
第八章 非洲
1、地理位置和大陆轮廓 位置:亚欧大陆西南面,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以红海和苏伊士运河与亚洲分界。
范围:南起厄加勒斯角,北抵本.塞卡角(吉兰角),南北全长为8 100km;东自哈丰角,西至佛得角,东西全长7 500km。
面积:约3021×104km2(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
2、气候和地形影响下的河网分布:对称的水系、水文网结构;外流河面积广大;雨水较多的高原河流的辐散中心,内陆盆地是河流的辐聚中心;非洲河流主要分属于尼罗河、刚果(扎伊尔)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四大水系。在东非裂谷带的底部有许多狭长深邃的湖泊,坦噶尼喀湖是非洲最深而狭长的湖泊。另一类湖泊是凹陷湖,东非高原西部有著名的维多利亚湖,它是盆地凹陷而成,为非洲最大的湖泊。
3、贫困的大洲
1.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2.工业基础薄弱,经济结构畸形
3.生产力布局不平衡
⑴ 洲内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⑵ 各国内部生产力分布不平衡。贫困的原因
1.殖民主义掠夺是造成非洲国家贫困的最重要的历史因素。
2.生产资料占有和收入分配的不合理是形成贫困的结构性因素。
3.政治和社会的不安定是造成非洲贫困的又一大因素。
4.非洲的人口增长过快给国民经济带来沉重压力。
5.现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加剧了非洲的贫困。
6.艾滋病病毒的肆虐使非洲大陆愈加贫困。
第九章 美洲
1、美国
1、美国经济发展的条件优势
(一)占据地缘政治、经济区位优势
美国濒临两大洋,远离旧大陆,其南北两面均以弱国为邻。在现代交通条件下,辽阔的海洋避免了旧大陆战乱的干扰,为它提供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和平环境。虽然没有欧盟那样的一体化的区域大市场,但利用“北美自由贸易区”和邻近的拉丁美洲,利用一个面积更大的“亚太市场”,美国还是可以借助它的地缘优势取得足够的国际市场空间。
(二)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1)地形。美国地形的多样化以及平原山地的广大,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气候。美国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无霜期在100天以上的地区面积占90%。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3)水文。美国有庞大而完整的水系,密西西比河纵贯大平原中部,众多的河流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西部高原潜在水能尤为巨大。(4)矿产。美国拥有多种丰富的矿产资源。
(三)特殊的历史发展条件(1)“外部节约”是国家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条件。(2)大量的和廉价的黑人奴隶为美国开发其种植园经济提供了劳动力保障,为它在农业上取得资本积累和开拓市场提供了条件。(3)原住居民的数量稀少和滞后的社会经济制度使美国在其辽阔的土地上没有遇到落后的土地制度的阻碍,使它很容易就开始了资本主义的农业开发。(4)由于土地的广阔和劳动力的相对稀缺,机械化的和大农场农业成为必然。(5)两次世界大战又为美国提供了“外部节约”——军事订货刺激了其国内的生产和技术更新,使美国在工业技术上取得了明显的优势。
(四)雄厚的经济性资源
(1)高等教育与人才资源优势;(2)雄厚的政府财政能力;(3)庞大的金融产业;(4)科技信息遥遥领先。
2、主要产业及其地域分布(1)高技术产业 ①航天航空业。(洛杉矶、西雅图、德克萨斯州、堪萨斯州)②电子工业。(西海岸硅谷、东海岸马萨诸塞州)③生物技术产业。
④环保工业
(2)汽车工业(中西部区,以布法罗、辛辛那提和珍妮斯维尔为顶点的三角形地区内,尤以底特律最为集中)
(3)钢铁工业(中西部以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为中心的大湖带南部,及大西洋沿岸消费区)(4)农业(5)对外贸易(6)对外投资
3、城市经济地域体系
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可以深刻揭示出美国的区域开发与城市的建立是同步进行的,而且也是自东向西依次推进,最后遍及北美大陆本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开发特征,并最终建立起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地域体系。
(一)20世纪中叶东北部和中西部城市经济的“鼎盛期”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美国铁路建设高峰期的到来,国内市场联系渠道通达,一方面企业的专业化程度更强;另一方面20年代的美国城市形成了大的地区性分工。从新英格兰的梅里马克河到密西西比河之间的这些专业化城市构成了美国制造业带;这一地区的地理面积不到美国的10%,但在20年代其制造业就业人数和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
在这个工业布局心脏地带的所有城市中,纽约是无可争议的首府。此外,从1920年美国成为一个城市化国家以来,大都市区在美国得到长足发展并居于主导地位。最先成型的如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巨大城市带,以纽约为中心,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特区,沿大西洋沿岸跨越10个州;中西部即大湖区巨大城市带,它以芝加哥为中心,东起匹兹堡、布法罗、克利夫兰、底特律、西达圣路易斯,中有密尔沃基、哥伦布,南绕五大湖呈半月形。它们分别构成了美国“经济地理的纵轴”和“横轴”。
(二)二战以来“阳光带”城市异军突起
同20年代大都市区的兴起同步产生的是美国区域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从二战到冷战期间,巨额的国防和军事开支被分配到西部和南部,再经60年代高科技革命的刺激,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带”城市异军突起,而传统工业中心——中西部和东北部却处于衰退的困扰之中,被冠以“冰雪带”之称。西部和南部却在人口、工业和投资等方面呈现空前繁荣景象。这种巨大变化在美国被泛称为“阳光带”的崛起。
巴西
1、巴西经济改革和问题
成就: 总体经济平稳增长、通货膨胀率迅速下降、外资大量涌入,外资结构得到改善,外汇储备迅速增加。
问题:财政赤字仍然严重、利率高起,内外债增加、出口不景气,外贸逆差较大。首都巴西利亚是新建城市、最大城市圣保罗、最大港口里约热内卢 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
2、巴西南北经济差异:
(1)北部地区:绝大部分为原始状态的热带森林,因此,除玛瑙斯自由经济区以外,其余地区经济仍未摆脱高度依赖自然禀赋的状态。从60年代起,巴西致力于亚马孙地区的开发。采取据点开发方式,在15个优先开发地区重点发展采矿业、农牧业及农用工业。但也引起了深刻的环境问题。(2)南部地区:
①东北部:开发历史最早,曾经是巴西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巴西传统文化的故乡。可分为北部沿海甘蔗地带、南部沿海可可地带以及内陆干燥畜牧区。工业以非耐用消费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为主,在沿海地区建立了一批石油化工、冶金等工业中心。
②东南部: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圣保罗、里约热内卢、贝洛奥里藏特三个城市构的三角地区集聚了巴西工业的精华。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以集约化的混合农业为其特色。③中西部:1960年迁都巴西利亚后低位显著提高。首都巴西利亚成为巴西国土开发由沿海向内陆推进的基地。现代文化从海岸文化向内陆文化转移。
④南部:19世纪起靠欧洲移民建成的农业区,包括南部三洲,其农作物各有特色。
第十章 大洋洲 地理概况
1、自然地理特征:
(1)陆地面积最小而岛屿类型最全、分布最零散的一个洲(2)干热的大陆、温湿的岛屿(3)独立的动物地理区
2、大洋洲的原住居民
3万年前,东南亚的渔民来到这里捕鱼、采集海参等水产品,有的就在这里定居,逐渐繁衍成当地的原住居民。他们分布于澳大利亚与太平洋岛屿,人们称为棕色人种或马来—波利尼西亚人种。现人口占大洋洲的20% 新西兰的原住居民:毛利人
太平洋岛屿的原住居民:美拉尼西亚人、密克罗尼西亚人、波利尼西亚人。
澳大利亚
1、地形结构
(一)地形基本特征
1)地势低平
2)地形结构成纵向排列
3)风成地貌分布较广
(二)构造地形区
三大地形:东部:大分水岭;西部:低矮高原;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
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印度洋;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势最低处北艾尔湖;西部: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一半
2、半环状的自然带结构 气候:呈半环状分布。
(1)气候炎热干燥,沙漠、半沙漠分布很广。(2)气候(降水量)、植物带呈半环状分布。澳大利亚大陆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由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减少,呈独特半环状分布。由外围向内陆可分以下四带: 第一带,年降水量为1 000 mm以上,分布在金伯利高原和阿纳姆地北部、约克角半岛、东部山地东坡和大陆西南端。
第二带,年降水量为500~1 000 mm,分布在金伯利高原和阿纳姆地南部、卡奔塔利亚湾沿岸、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内地平原的东部、维多利亚州南部及大陆西南角。
第三带,年降水量为250~500 mm,它包括昆士兰州内部的大部分、墨累河平原、大陆南岸、大陆西南部内陆。
第四带,年降水量不足250 mm,分布在大陆中部和西部,一直抵达印度洋沿岸。北艾尔湖附近年降水量少于120 mm,有些地区甚至不足50 mm。产业布局: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
第二篇:初一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1:地球的形状-椭圆形,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
2:地球的公转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和一天,现象是四季交替和昼夜交替 3指示东西方向,到南北纬90°是个点。度数一样的纬线是等长的。经线都是在南北两极相交的弧形,最大度数到180°,表示地球的东西方向都指示南北方向 所有经线等长 4: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
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和160°E
6: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和图例注记
7:比例尺表示方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式: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还有指向标 和经纬线。
8:等高线部分见复习导学案
9:
第三篇:高一《世界地理》期末知识点总结:气候
高一《世界地理》期末知识点总结:气候
高一《世界地理》期末知识点总结:气候
气候:
一、南亚:
1、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印度半岛大部分);
2、热带沙漠气候;(印度中下游;巴基斯坦以热带沙漠为主);
二、东亚:
1、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西部内陆: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
三、东南亚:
1、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大部分、菲律宾群岛,北部夏季高温多雨);
2、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常年高温多雨);
四、中亚:
1、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
五、西亚和北非:
1、热带沙漠气候为主;(770多万平方千米);
2、小部分为地中海气候;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
1、热带草原气候(世界第一);
2、热带雨林气候;
3、热带沙漠气候;
4、地中海气候;
七、北美:
1、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狭窄的温带海洋性气候(40°N-60°N);
3、狭窄的地中海气候;(30°N-40°N);
八、欧洲:
1、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西部)→世界最典型;注:生成原因:①终年西风;②北大西洋暖流增湿增温;③地形因素;④大陆轮廓破碎,利于西风深入;
2、北部、南部:山地气候;
3、西班牙、葡萄牙等:地中海气候;
4、中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九、欧洲东部和北亚:
1、温带大陆性气候(俄罗斯);
十、拉丁美洲:
1、热带气候,雨林、草原气候为主;
十一、大洋洲:
1、热带为主,呈半环状:大分水岭(热带雨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①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压;②东南信风来自于暖流;③地形因素:处在大分水岭迎风坡;
2、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控制);
3、热带沙漠气候(被南回归线穿过;西澳大利亚寒潮);
4、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30゜-40゜);
十二、南极:
1、酷寒:
①纬度高,热量小;②海拔高,降温幅度大;③冰川对太阳的反射极强;
2、干燥: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小;②终年受极地高压控制,下沉气流;③陆地面积大;
3、烈风:平均18m/s,最大达100m/s,一年中8级以上风天达300天以上;
十三、北极:
1、没有南极寒冷(海洋面积大,大部分终年封冻);
2、降水比南极丰富(气温较高,海洋面积大),年降水量为100mm-150mm;
3、风速没有南极大;
第四篇:初中会考地理知识点汇总世界地理
初中世界地理主要知识点
世界地理
第一单元 世界地理概况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世界海陆分布 1.陆地(29%)
(1)大陆、大洲、半岛、岛屿(2)七大洲:名称与分布;大陆上的洲际分界线;地形特征 亚洲:地形复杂,起伏很大,中高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非洲:以高原为主 欧洲:以平原、山地为主,是世界海拔最低的大洲 南极洲:冰岛大陆,世界海拔最高大洲 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南美洲: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二)海洋(占71%)
1.洋、海、海峡 2.四大洋名称分布:太平洋(面积最大)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面积最小)
(三)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陆地地形:山地—海拔较高,地表起伏大,坡度陡;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坦广阔;丘陵:海拔较低,起伏不大,坡度和缓;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盆地:周高中低
2.海底地形 大陆架:大陆向海洋延伸部分 大陆坡、海沟、海岭、洋盆3.地形的变化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结果(1)内力作用:来自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2)外力作用来自地球外部,表现形式:风、流水、冰川、海浪等,高山削低,低地填平,使地表形态趋于平坦。
二、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一)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1.世界人种(1)白色人种分布:欧洲、北美洲、大洋洲(2)黄种人主要分布亚洲东部(3)黑种人:主要分布非洲、大洋洲、美国
2.世界语言和宗教(1)世界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2)世界的宗教 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二)世界政治地图和分布
1.世界的国家(1)世界18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地区(2)面积不等,前6位: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3)人口不等 最多中国,其次是印度(4)政治制度不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
2.国界和领土 领土: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
3.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 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13个地区
4.重要国际组组: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分区
一、东亚
(一)概述
1.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
2.国家: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
3.地形特征: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和丘陵,半岛、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主要大河向东注入太平洋
4.气候特征:(1)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类型: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2)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中国西北部、蒙古 特点: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燥少雨(3)东西部气候差异:东部气候海洋性明显,向西大陆性增强。
5.人口和居民:人口主要分布于沿海平原 居民:大多数为黄色人种 民族6.经济:东西部差异显著,东部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发达,西部气候干旱,牧业为主
(二)日本 1.自然地理特征:(1)位置及领土组成: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及周围小岛组成(2)地形:多山,山地丘陵占3/4,平原狭小。(3)气候:以海洋性季风气候为主(4)资源:森林水力资源丰富,矿产贫乏
2.发达的经济(1)条件:有利→丰富劳力资源,较高科技水平,多良港,不利→矿产资源缺乏,需从国外进口(2)经济特征:外向型经济(3)地位: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部门齐全(4)对外贸易:主要贸易对象:美国,其次为亚洲和西欧 最大贸易港口:神户、横滨
3.太平洋沿岸的工业 四大工业区:东京—横滨、大阪—神户、名古层、北九州
4.渔业发达,农业单产高
二、东南亚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位置和范围: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主要国家:内陆国—老挝,面积最大国—印度尼西亚
3.重要地理位置: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通道,东方“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
4.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5.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二)居民和经济
1.居民:绝大部分属黄色人种 分布:多分布大河沿岸平原、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平原。(2)宗教:佛教、伊斯兰教(3)华人、华侨最集中地区
2.经济:(1)主要农产和矿产 农产品:水稻、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矿产资源:锡、石油最为著名(2)迅速发展的工业和旅游业 加工工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发展快
(三)新加坡
1.城市岛国 马来半岛南面,领土由新加坡和附近一些小岛组成处马六甲海峡东口,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上 华人占34 2.新兴工业国:(1)利用优越地理位置、优良港口,发展转口贸易,对外贸易和航运业(2)出口加工工业发展迅速(3)利用本国优势发展旅游业3.花园城市 注意:环保和美化城市
三、南亚
(一)概述
1.历史和宗教 人类文明中心之一,佛教、印度教发源地
2.位置和范围(1)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的亚洲部分,包括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洋上的许多岛屿(2)主要国家:内陆山国:尼泊尔、锡金、不丹;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3.三大地形区:北部喜马拉雅山南坡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4.主要河流:印度河→源于我国西藏,向西部注入阿拉伯海恒河:源于喜马拉雅山区,注入孟加拉湾,河口有恒河三角洲
5.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雨季6—9月盛行西南季风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为旱季 西南季风与农业生产:西南季风早晚强弱造成旱涝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二)印度
1.世界文明古国 南亚面积最大国家,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农业:亚洲耕地面积最大国家,主要农产品:水稻、小麦、棉花、茶、黄麻等3.工业:矿产:煤、铁、锰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
工业:电力、钢铁、机械较发达,核能、电子航空、航天发展较快4.主要城市:首都新德里,人口最多城市加尔各答,最大港口:孟买
四、中亚
(一)位置:范围
1.位置:地处内陆,距海较远,“亚欧大陆桥”的重要通道
2.范围:包括五个国家,与我国相邻的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二)自然环境
1.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主要平原为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
2.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温带大陆性气候
3.河流湖泊河流多内流河,内流河有阿姆河、锡尔河、外流河→额尔齐斯河湖泊多为内流湖,有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
作用:这些河流为中亚的工、农牧业生产发展提供水源
(三)经济
1.农业:分布:西部、北部灌溉农业为主,中部、南部畜牧业为主
主要农产品:棉花仅次于中国、美国、畜牧业→细毛羊、羔皮羊为主
2.工业:采矿业、加工工业、冶金、军事工业较发达
五、西亚和北非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重要的交通位置:两洋(大西洋、印度洋)
三洲(亚、欧、非)五海(地中海、红海、黑海、阿拉伯海、里海)之地
2.地形:高原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3.气候: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旱。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4.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沙漠,地下石油资源丰富
(二)居民和经济
1.居民:白色人种为主 民族、语言:阿拉伯人为主,通用阿拉伯语
宗教: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发祥地
2.世界石油库和磷矿库:西亚石油以波斯湾为中心,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朗、科成特、伊拉克。北非盛产石油及磷矿石,摩洛哥磷矿石产量占世界3/4
3.畜牧业和灌溉农业(1)畜牧业较发达,以游牧为主(2)灌溉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绿洲农业代表植物:枣椰(3)地中海沿岸水果产区
(三)埃及
1.位置:非洲东北部,及亚洲境内西奈半岛
2.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肥沃的土壤;便利灌溉水源
3.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4.经济:重要的传统出口商品———长绒棉 主要经济支柱:石油、运河、侨汇、旅游业
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自然环境
1.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非大裂谷,最高山峰:气力马扎罗山;刚果盆地及成因
2.河流、湖泊:水力资源最丰富河流—刚果河 最深湖—坦噶尼喀湖
3.气候特点:炎热多雨,以热带草原、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4.矿产:南非黄金产量第一,几内亚铝土,赞比亚铜矿、尼日利亚石油
(二)居民和经济
1.黑种人的故乡 黑色人种为主 2.政治版图变化 3.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4.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1)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粮食增长率,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不合理开发导致环境恶化。(2)解决问题途径: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加强民族团结
七、欧洲西部
(一)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欧州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范围:北欧、中欧、西欧、南欧 2.轮廓: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多内海、海湾和边缘海 3.地形:平原、山地为主,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4.山地: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冰川作用明显。5.气候特征:冬温夏凉,全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温带大陆、地中海气候 6.江湖(1)河流特征:河网密布、水量充沛,无长河(2)主要河流:多瑙河(欧洲流经国家最多河流)、莱茵河(3)湖泊 湖泊较多,主要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冰川作用为主。
(二)国家和居民
1.国家30多个,面积不大。2.居民:以白人为主,人口呈“十”字形分布,人口自然增长最低 3.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地区,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发达的族游业。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城市:巴黎、伦敦、罗马、维也纳、雅典
(三)英国:“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1.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工业部门:纺织、造船、钢铁、汽车、飞机、电子、石油加工工业区:伦敦周围及英格兰中部、苏格兰南部。
2.首都伦敦 英国政治、金融、工业、贸易、交通中心,英最大港口
(四)法国
1.自然地理环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北部以丘陵、平原为主,东部、南部为山地、高原。主要河流:塞纳河
2.工农业都发达的经济(1)农业:有利条件:农业类型:混合农业、牧业、园艺业;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程度高;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2)工业:巴黎盆地是法国最重要工业区。
3.首都巴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国最大城市
(五)德国
1.位置:欧洲陆上“十”字路口
2.地形与农业: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北部北德平原,中部山地、谷地、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森林草地广布
3.发达的工业:(1)特征: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2)部门:机械制造、化学、采煤、钢铁、纺织。(3)发展条件:有利:煤炭丰富,水陆运输便利,科技力量雄厚。不利:资源(石油、铁等)主要靠进口,工业产品约一半依赖国际市场(4)分布:莱茵-鲁尔区、南部慕尼黑周围.4.城市:柏林—首都 最大城市 汉堡:最大港口法兰克福:最大航空港
八、欧洲的东部的北亚
(一)范围和国家
1.范围:欧洲东部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山之间欧洲部分。北亚:指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领土部分。2.国家分布:3.独联体 总部设在明斯克
(二)俄罗斯
1.自然概况(1)地形:较平坦,以高原、平原为主,组成: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2)气候特征: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暖 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草原气候(3)河湖:河流: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湖泊: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4)资源:石油、天然气、煤、森林、水能、铁矿、有色金属等。
2.经济概况(1)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四大工业区: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中心的两大工业区,新发展的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2)农业:不稳定,谷物需进口,东欧平原和顿河流域为主要农业带
3.城市与交通(1)交通以铁路为主: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铁路(2)主要城市:莫斯科—首都、最大城市 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
九、北美
(一)概述
1.位置范围:位于美洲北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包括加拿大、美国及格陵兰岛 2.地形:西部高山区、东部高原山地区、中部平原区 3.河湖(1)河流: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2)湖泊:五大湖—世界最大淡水湖群,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淡水湖 4.气候(1)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2)地形对气候的影响(3)地形对在天气的影响,冬季形成风雪、寒潮天气,夏季普遍暖热 5.居民:外来移民大汇集
(二)美国
1.国土组成:本土48个州,1个特区,两海外州: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 2.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1)本土都在温带,阿拉斯加属寒带亚寒带,夏威夷州在热带(2)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海运便利(3)平原广阔:平原占全国一半以上,耕地占世界耕地10%(4)河湖纵横分布:密西西比河,五大湖→提供灌溉、航运、发电之便(5)资源丰富:矿产、森林、草原丰富。3.农业特点:世界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地区生产专门化4.工业分布与城市(1)工业概况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现代化程度高、工业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一;对外贸易 出口多—工农业发达,进口多—消费极大。进口大于出口(2)工业分布①东北部地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工业中心:纽约、芝加哥、匹兹堡、底特律。②南部地区“阳光地带”,工业中心:休斯敦,工业部门:石油、宇航、飞机、电子③西部地区 矿产丰富、环境优美、知识密集,工业中心:旧金山,洛杉矶 工业部门:宇航、电子、飞机
十、拉丁美洲
(一)政区和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33个国家
2.地形(1)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南部最大岛屿—火地岛(2)大陆地形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世界最长山脉),东北平原、高原相间分布。最大高原:巴西高原。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
3.气候:湿热为主 热带雨林气候面积最广
4.河流:亚马孙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河流 巴拿马运河
5.自然资源:矿产—石油、银、铁、铜,水力:巴西高原上的河流 植物:热带雨林区树种丰富。动物:大食蚁兽,巨嘴鸟。水产:秘鲁渔场
(二)居民和经济
1.人种:种族复杂、混血人种为主 2.语言之多通用西班牙语,巴亚通用葡萄牙语 3.人口:分布不均: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人品稠密增长率仅次于非洲 4.民族经济:(1)矿业:智利的铜、硝石,委内瑞拉的石油(2)工业墨西哥、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巴西钢铁、汽车工业,阿根廷牛肉加工工业(3)农业: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香蕉等。粮食作物:玉米为主,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
(三)巴西
1.位置与面积(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2)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3)面积:拉美面积最大国2.居民:人口分布不均,白种人占一半多通用葡萄牙语,多信仰天主教
2.自然条件:(1)地形: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2)气候: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3)河流:亚马孙河(4)资源:热带雨林丰富、矿产、水能丰富。
3.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我们的大自然计划》
4.经济:发展快(1)农业:咖啡、甘蔗、香蕉、柑橘、剑麻产量居首位(2)工业: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 分布:东南沿海—圣保罗、里约热内卢5.首都—巴西利亚
十一、大洋洲
(一)概述
1.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角及太平洋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2.面积:陆地总面积900多万平方千米,世界最小一洲3.居民:大部分欧洲白人后裔。3.成因不同的三类岛屿: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
(二)澳大利亚
1.大洋洲最大国家(1)大洋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人口密度很小国家(2)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一些小岛(33)位置:印度洋、大西洋之间(4)居民:英国人后裔为主,通用英语。
2.三大地形:东部大分水岭,西部:低矮高原,约占全国面积一半,中部:平原3.特有动物:种类:有古老而独特的袋鼠、鸸鹋、鸭嘴兽。成因:与大陆长期分离进化慢。4.人口分布: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4.经济发达 特点:是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20世纪70年代以来,服务业迅速发展,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经济支柱。出口产品:煤、铁、羊毛、小麦等。
5.主要城市:首都—堪培拉 最大港口、工业中心—悉尼 第二大城市—墨尔本
十二、南极洲
1.位置:地球上位置最南的大洲,几乎全在南极圈内,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重要性:未来南半球各大洲间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惟一中间基地。
2.地形:海拔最高,平均海拔2350米,是七大洲中海拔最高的一洲冰层最厚“冰雪高原” 3.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成因:纬度高,海拔高,冰层反射
4.资源:淡水资源:冰体占世界90%以上矿产资源:煤、铁储量最丰富
生物资源:企鹅、磷虾、海豹、鲸等
5.考察:价值: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时间:每年11月—次年3月,暖季考察站:中国长城站、中山站
第五篇: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精选两篇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1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1、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2、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释放的能量
3、太阳辐射能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4、太阳辐射波长范围是0.15-4微米,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50%的能量集中于可见光。
5、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生物生长离不开太阳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太阳辐射本身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为人类提供能源
为生产生活提供煤、石油等能源
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外部结构的分层由里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太阳活动:黑子(温度比其他区域低)、耀斑、日珥和太阳风
(光球层、周期11年)(色球层)(日冕层)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
扰动电离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两极地区产生美丽的极光;
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21、我国主要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且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2)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3、西气东输工程:
(1)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
(2)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
(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进行。
4、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
②西部能源丰富,但因经济水平的限制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我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需要:
①煤炭一直是我国能源消费中的主导能源,带来众多的环境问题,还因为北煤南运对我国的交通运输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②天然气具有清洁以及燃烧效率高等突出优势。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我国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地天然气(四大气区)主要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地区。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区的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西北则成为战略接替区,因此我国采取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
5、西气东输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推动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推动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2)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大气环境,缓解交通压力。
(3)加强区际联系,合理配置西部的资源优势和东部的经济、技术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沿线农村地区通过天然气的推广,减少植被破坏。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三篇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一)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三低(发达国家)、“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二)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
3、河流——
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
(二)社会经济方面
1、农业基础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③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①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三)
一、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1、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3、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4、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①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开发”——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促进更新。②非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节约和综合利用,寻找新的代替品。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消耗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原因是:①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经济技术水平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三、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污染源:工业生产、家庭生活、交通工具。
①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温室气体有CO2、CH4、N2O、O3等。火山灰、植树造林能减弱气候变暖的趋势。
危害:沿海——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耕地减少,风暴潮和盐碱化加剧。
中纬度地区——蒸发量增大,耕地和草原退化,沙漠化扩大,农业种植面积缩小。
②酸雨(雾、雪)——“空中死神”: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危害:对水体,对土壤,对生物,对建筑物的影响。
③臭氧层破坏。
(2)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来自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各种洗涤水,包括氮、磷等)。
(3)土壤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
危害:污染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影响卫生传播疾病。
处理:分类回收、综合利用;填埋;堆肥(发酵、高温杀菌);焚烧(发电)等。
2、生态破坏:破坏生态平衡——生物物种减少、森林和草原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1)生物物种锐减
现状: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程度越来越快。(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热带雨林)。
生物的作用:①经济方面—为人类提供食物、木材、工业原料等。②生态方面—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构成生命支持系统。③原因:乱砍滥伐、过度捕猎、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也能导致物种灭绝)④危害:生物多样性破坏,食物链断裂,使生态平衡失调。
(2)森林资源破坏——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面积减少的原因:砍伐、开荒、开矿、薪柴采集、放牧和空气污染。
(3)湿地减少——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①湿地的作用:经济作用——提供食物、水源,航运、养殖、旅游、灌溉等。
生态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
(湿地中的泥炭含有大量未分解的有机物,不参与大气CO2的循环,成为炭库,可缓解“温室效应”)
②湿地减少的原因: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沉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沼泽)水量减少;围湖(海)造田,使湖泊、滩涂面积缩小;水体富营养化,使湿地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4)土地荒漠化
①沙漠化的表现: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缩小而引起的土地沙化、石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②主要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三篇
读书人不一定有知识,真正的常识是懂得知识,会思想,能工作。下面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一)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三低(发达国家)、“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二)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
3、河流——
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
(二)社会经济方面
1、农业基础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③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①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三)
一、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1、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3、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4、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①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开发”——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促进更新。②非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节约和综合利用,寻找新的代替品。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消耗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原因是:①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经济技术水平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三、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污染源:工业生产、家庭生活、交通工具。
①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温室气体有CO2、CH4、N2O、O3等。火山灰、植树造林能减弱气候变暖的趋势。
危害:沿海——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耕地减少,风暴潮和盐碱化加剧。
中纬度地区——蒸发量增大,耕地和草原退化,沙漠化扩大,农业种植面积缩小。
②酸雨(雾、雪)——“空中死神”: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危害:对水体,对土壤,对生物,对建筑物的影响。
③臭氧层破坏。
(2)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来自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各种洗涤水,包括氮、磷等)。
(3)土壤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
危害:污染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影响卫生传播疾病。
处理:分类回收、综合利用;填埋;堆肥(发酵、高温杀菌);焚烧(发电)等。
2、生态破坏:破坏生态平衡——生物物种减少、森林和草原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1)生物物种锐减
现状: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程度越来越快。(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热带雨林)。
生物的作用:①经济方面—为人类提供食物、木材、工业原料等。②生态方面—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构成生命支持系统。③原因:乱砍滥伐、过度捕猎、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也能导致物种灭绝)④危害:生物多样性破坏,食物链断裂,使生态平衡失调。
(2)森林资源破坏——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面积减少的原因:砍伐、开荒、开矿、薪柴采集、放牧和空气污染。
(3)湿地减少——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①湿地的作用:经济作用——提供食物、水源,航运、养殖、旅游、灌溉等。
生态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
(湿地中的泥炭含有大量未分解的有机物,不参与大气CO2的循环,成为炭库,可缓解“温室效应”)
②湿地减少的原因: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沉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沼泽)水量减少;围湖(海)造田,使湖泊、滩涂面积缩小;水体富营养化,使湿地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4)土地荒漠化
①沙漠化的表现: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缩小而引起的土地沙化、石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②主要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