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卷结构与特点本学期一年级数学期末卷,考试时间为50分钟,卷面分值为100分。由九大题组成:
一、填一填5分,二、按规律填数12分,三、照样子填上合适的数8分,四、算一算12分,五、在○里填上“>”“<”“=”6分,六、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起来16分,七、连一连8分,八、数一数5分,九、生活中的数学28分。试卷具有以下特点:
1、温馨提示,使数学充满人文关怀。在试卷的开篇与结束处都有写给小朋友的话,这些话语中富有情感童趣,饱含关怀,充满激励,带给学生轻松和谐的答题氛围,也提示着一年级小朋友从小要养成良好的读题、审题、认真思考与反复检查的习惯。
2、从学生实际出发,重视检测学生的计算能力。本次试卷的第三、四、五、六题从填数、计算、比较大小、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起来,四种方式单纯检测学生的计算能力,分值共占42%,题目的呈现也多样有趣,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
3、版面设计活泼、图文并茂。试题的编制以图形为主,特别是“生活中的数学”一题,均以情境图的形式呈现,降低学生读题审题的难度,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考试,增强了学生做题的兴趣与信心。
4、关注过程,使试卷留下思维痕迹。如第二题按规律填数的4小题,充分展现了数学规律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层次性,给学生提供了猜想、尝试、探索、发现规律的思维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与发现规律的能力。
5、关注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本次试卷内容主要源自于生活,大多是学生见过或接触过的事与物,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生活中的数学”一题各幅图创设的情境,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学数学真有用,体会学习的乐趣。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
1、学生能正确认识20以内的各数,能正确书写,懂得各数的排列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大部分学生理解数的组成。
2、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强。绝大部分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加减运算,对抽样的98份试卷中,纯计算的42分中得40分以上的有54人,占55.1%,扣分在10分以上的只有17人,仅占17.35%
3、具有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方法。如对试题中的“按规律填数”“数一数” “生活中的数学”等题,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完成,说明他们懂得应用观察比较、分类统计、空间想象等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
(二)存在的不足
1、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不强。如第九题的第5小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是整份试卷中学生失分最为严重的一题。抽样的98份试卷中,得0分的有36人,占37.73%,得满分的只有26人,仅占26.53%,我们以后的课堂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2、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有待加强。如第二题“按规律填数”,第八题“数一数”与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紧密相连,学生填不来或数不清,主要在于他们的观察比较能力不强。
3、学生读图,由图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强。第九题是图文应用题,要完成好此题,学生必须学会从图中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观察、探索、获取信息等科学的方法,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
三、反思及教学建议
1、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从卷面上看,学生审题不够认真、书写不规范、计算粗心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学生长期不良习惯养成的后果,应当引起老师的重视,平时如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2、要用好教材中的各类情境图。所使用的一年级数学教材有不少的情境图,我们的课堂教学用好了各类情境图,有利于学生学会知识,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方法。
3、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与生活紧密相联,努力使学生能够学用结合,能够服务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在情境创设时,都应尽量将生活引入其中,把构建“生活化的课堂”当作我们的一种追求。
第二篇:小学数学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白龙塘镇九年制学校 李雯娟
一、试题评价:
本次测试从五张试卷总体上看,具有以下几项特点:
1、适合新课标理念,难易程度适中,内容全面,注重能力培养,体现了知识的整合,也较好地体现了人文性。
2、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3、题目注重对学生双向思维的考核,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3、注意了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不太好。从1—5年级的题目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填空题和判断题的失分较多。由此可见,学生对学过的概念理解不是很清楚到位,记忆也不牢靠。
2、计算能力较强。学生对于各种数的加减乘除计算的正确率较高,只有四年级的简便运算题中,学生对于运算定律的运用不够熟练。
3、动手操作能力有待加强。可以看出“灵活开放,注重创新”是本次命题的原则之一。因此,在各年级的试题中都有一定数量的灵活、开放的题目。如三年级的操作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周长画正方形和长方形,并计算面积,有的学生画错图形,有的学生看错边的长度,算错面积。五年级的操作题中很多学生量错边长,画错角度。
4、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从试卷整体来看,90%以上学生字迹清晰、书写规范。说明大多数的学生日常学习习惯好,学习态度认真仔细。可以说,这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但是个别班级学生,书写潦草、卷面混乱,一二年级普遍存在不认真审题而导致出错的现象。
三、教学质量反思:
1、学生的思维受定势的影响比较严重。如四年级的解决问题中要求计算靠墙围成的篱笆的长度一题,很多学生还是按照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在计算。
2、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集中体现在各个年级的判断题和应用题中。
3、教师要加大教学反思。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深入学习课改理念,仍是目前推进素质教育向前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工作。只有从思想观念上彻底转变,才能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才能使教学工作真正地走上素质教育轨道,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四、今后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特别是要让学生感悟、体验,不断完善,才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2、改进课堂教学。新课引入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中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们要本着“数学生活化”的思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他们感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3、练习设计多样化。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作为教学内容的巩固提高部分,练习的开放性应体现在多样化上。
(1)条件的开放。条件不足,或没有给出条件,需要学生具体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从而达到解题目的。
(2)是结论开放。给出条件,没有给出结论,或结论不是唯一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最佳的结论。
(3)解答方法开放。在练习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多设计一些一题多解或从不同角度分析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广阔性和独创性。(4)问题情境开放。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设计一定的的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做好部分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帮差补缺工作,缩小学生之间成绩的差距。学生的差异客观存在,如:学习水平、方式、思维等确实存在差距,特别是在数学的理解、审题、思维灵活性深刻性、估算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如何正视差异,充分发挥差异资源的优势,是我们今后长期应重视与研究的重大问题。
第三篇:小学数学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三班中心小学 刘桂珍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试题来源
1至6年级的试卷均由县教师进修学校统一命题。
二、试卷评析
从我校小学数学试卷的质量分析看,我认为这次小学数学试卷大部分年级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测,难易适中,基础题和爬坡题的比例适中,少量题目灵活,兼顾了好中差各类不同学生的答题需求,注重对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考察,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检测。但二年级的试卷应用题第2、3题出现超纲及教材外的知识,造成学生不懂做,还有选择题是多项选择,平时的练习卷从没出现过多项,造成学生思维定势,大部分学生直选单项。对于二年级上学期学生的智力做这份试卷确实有难度,还好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错。
三、卷面答题情况及质量分析
1-3年级大部分同学计算能力较强,出错率较低。四年级数学,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例如简便计算、选择题、还有基本的动手操作都掌握的较熟练,并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五年级数学,学生对计算题及解方程、统计的相关知识掌握的较熟练。
从卷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有一定爬坡度的题上,五年级数学,计算方面绝大多数同学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以及解方程的方法,能迅速准确地进行计算。虽是如此,这部分知识得满分的人还是比较少,主要原因是粗心所致,其次是学生对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画下来掌握不十分好。
从各个年级的卷面答题情况看有这样一些共性,一是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相对其它方面的能力普遍要强,而学生失分较多的是有一定难度的比较灵活的题目。
四、今后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特别是要让学生感悟、体验,不断完善,才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2、改进课堂教学。新课引入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中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们要本着“数学生活化”的思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他们感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3、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缩小同年级之间的差距。
4、练习设计多样化。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作为教学内容的巩固提高部分,练习的开放性应体现在多样化上。
5、做好部分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帮差补缺工作。同时通过加强同年级间的教研活动,以缩短班级间的差距。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学生的差异客观存在,如:学习水平、方式、思维等确实存在差距,特别是在数学的理解、审题、思维灵活性深刻性、估算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如何正视差异,充分发挥差异资源的优势,是我们今后长期应重视与研究的重大问题。
第四篇:小学数学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2015-2016学第二学期
小学数学
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新洲镇中心小学 2016年7月
小学数学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2015-2016学第二学期)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试卷分析
本次测试从六个年级的六张试卷总体上看,具有以下几项特点:(1)、适合新课标理念,难易程度适中,内容全面,注重能力培养,体现了知识综合,较好地体现了人文性。(2)、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3)、题目注重对学生双向思维的考核,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4)、注意了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2、试卷得分情况:
一年级:平均分:95.74,及格率: 99%,优秀率:96.46%。二年级:本年级共有4个班,平均分: 88.85分,其中最高的班级平均分92.85分,最低的班级平均分86.03分,相差6.82分。三年级:本年级共有4个班,平均分:85.74分,及格率: 90%,优秀率:62.46%。四年级:平均分:78.31分,其中最高的班级平均分85.2分,最低的班级平均分73.4分,相差13.8。五年级 :共有125名学生,平均分75.25分,及格率96%,优秀率56.6%。
六年级:本年级学生共132人,平均分75.36,优秀率:52%,及格率: 83%。
二、试卷评析
从数学试卷的质量分析看,这次小学数学试卷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测,难易适中,基础题和爬坡题的比例适中,少量题目灵活,兼顾了好中差各类不同学生的答题需求,注重对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考察,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检测。
三、卷面答题情况及质量分析
1-3年级大部分同学计算能力较强,出错率较低。四年级数学,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例如简便计算、选择题、还有基本的动手操作都掌握的较熟练,并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五年级数学,学生对计算题及解方程、统计的相关知识掌握的较熟练。
从卷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有一定爬坡度的题上,如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第5题:两摞规格相同的碗整齐地叠放在桌子上附图,一个碗的高度是多少厘米?通过计算说明。大多数同学没有认真理解叠放一词得意思,结果把算式列错了。五年级数学,计算方面绝大多数同学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以及解方程的方法,能迅速准确地进行计算。虽是如此,这部分知识得满分的人还是比较少,主要原因是粗心所致,其次是学生对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画下来掌握不十分好。从各个年级的卷面答题情况看有这样一些共性,一是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相对其它方面的能力普遍要强,而学生失分较多的是有一定难度的比较灵活的题目,四、今后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特别是要让学生感悟、体验,不断完善,才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2、改进课堂教学。新课引入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中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们要本着“数学生活化”的思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他们感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3、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缩小同年级之间的差距。
4、练习设计多样化。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作为教学内容的巩固提高部分,练习的开放性应体现在多样化上。
5、做好部分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帮差补缺工作。同时通过加强同年级间的教研活动,以缩短班级间的差距。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学生的差异客观存在,如:学习水平、方式、思维等确实存在差距,特别是在数学的理解、审题、思维灵活性深刻性、估算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如何正视差异,充分发挥差异资源的优势,是我们今后长期应重视与研究的重大问题。
第五篇:小学数学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试题来源
1~5年级的试卷由市教研室提供,6年级试卷由外校引进。
2、试卷得分情况:
一年级得分率:95.2%;二年级得分率88.5%;三年级得分率94.4%;四年级得分率86.5%;五年级得分率89.6%;六年级得分率78.7%。
3、试卷特点
本次测试从六张试卷总体上看,具有以下几项特点:
(1)适合新课标理念,难易程度适中,内容全面,注重能力培养,体现了知识综合,较好地体现了人文性。
(2)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3)题目注重对学生双向思维的考核,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4)注意了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二、主要成绩:
1、基础知识掌握好。从1—6年的题目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填空题和计算题的得分较高。从学生的计算题得分率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提高;从学生的填空题得分率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也较强。由此可见,学生对记忆、理解、计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是比较扎实的。
2、创新思维能力强。可以看出“灵活开放,注重创新”是本次命题的原则之一。因此,在各年级的试题中都有一定数量的灵活、开放的题目。如五年级第三大题的前2题,比较2个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关系。这一题有一定的灵活性,要考查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总的来说五年级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得分率达80%,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
3、解决问题的方法活。从各年级的试题来看,都有一些学生在解答同题时用的多种不同的方法。如六年级应用题第三题,求原来有多少吨煤?
4、学习习惯良好。从试卷整体来看,90%以上学生字迹清晰、书写规范。说明大多数的学生日常学习习惯好,学习态度认真仔细。可以说,这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但是并不能排除个别班级学生,书写潦草、卷面混乱的现象。
三、存在问题:
1、学生的思维受定势的影响比较严重。如三年级的“小明的一天”,“动动手”;六年级填空中的最后一题求圆的面积等。
2、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这类题的得分率不够高。失分多的有一年级的“找规律”,二年级有关钟表的一题。
3、教师要加大教学反思。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深入学习课改理念,仍是目前推进素质教育向前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工作。只有从思想观念上彻底转变,才能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才能使教学工作真正地走上素质教育轨道,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4、有的年级在不同班级中差距较大(在5分之外)
四、今后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特别是要让学生感悟、体验,不断完善,才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2、改进课堂教学。新课引入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中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们要本着“数学生活化”的思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他们感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3、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缩小同年级之间的差距。
4、练习设计多样化。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作为教学内容的巩固提高部分,练习的开放性应体现在多样化上。
(1)是条件的开放。条件不足,或没有给出条件,需要学生具体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从而达到解题目的。
(2)是结论开放。给出条件,没有给出结论,或结论不是唯一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最佳的结论。
(3)是解答方法开放。在练习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多设计一些一题多解或从不同角度分析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广阔性和独创性。
(4)是问题情境开放。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设计一定的的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是时空的开放。有些练习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亲自去观察、实践、搜集材料、统计数据、归纳整理,最终解决问题,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5、做好部分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帮差补缺工作。同时通过加强同年级间的教研活动,以缩短班级间的差距。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学生的差异客观存在,如:学习水平、方式、思维等确实存在差距,特别是在数学的理解、审题、思维灵活性深刻性、估算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如何正视差异,充分发挥差异资源的优势,是我们今后长期应重视与研究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