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如何进行创造性阅读

时间:2019-05-12 22:04: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生如何进行创造性阅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生如何进行创造性阅读》。

第一篇:浅谈小学生如何进行创造性阅读

浅谈小学生如何进行创造性阅读

康宁杜景成希望小学 刘寿山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标准”还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尝试创造性阅读,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激趣,让创造性阅读成为需要

“读”是思的凭借、“悟”的前提、“说”的储备、“写”的基础。“标准”明确提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没有思辩的小语课堂教学是没有生机的,语文学科教学模糊性的特点使思辩成为可能。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这样的情境。创设思辩的情境要与学生的探究结合起来,没有经过探究的课堂思辩只能是胡思乱想或异想天开,思辩情境的创设应当在促进学生创新与哲理思索的过程中进行。当然,思辩情境要求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实现个体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思辩活动的创设一定会让学生更加喜爱创造性阅读。

二、吟悟,为创造性阅读提供支点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吟诵和感悟结合起来。只有高度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要求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和情境中进行自主的阅读感受,学生的学习活动才有目的,有趣味。吟诵后的感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作为学生一种情感意识共同投入的学习行为,其意 义在于促进学生主体的创新发展。

三、积累,为创造性阅读奠定基础

学生的创新活动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知识靠积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会、学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建构去获得知识。

四、运用,为创造性阅读营造空间

教师应充分让学生“言论自由”。“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健康理念表明:“学生是人本,自由、多元和个体的”。这就告诉我们,要 全方位地解放学生不但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而且要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嘴巴。因为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一种多向的信息交流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种群体的语言交流过程。教师只有让学生说,学生才愿说、敢说,并逐步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自己阅读的成果从“零碎型”过渡到“整合型”再发展到“价值型”。这样的“言论自由”为学生创造性阅读营造更多交流空间。

总之,创新型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爱,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而且是儿童身心发展,生命成长的原动力,是生命中一种创造性的整合力量。创造性阅读正是诱发儿童创造的潜能。这种爱,在教育上也应是一种“活”的教育,应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感情激荡,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学生也就能插上奋飞的翅膀,尽情翱翔。

2018年11月29日

第二篇:如何深入地进行创造性舞蹈教学?

幼儿园舞蹈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内容之一,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以动作姿态来表现音乐形象的一种形式。舞蹈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们一听到旋律优美动听的音乐时,会不由自主地蹦蹦扭扭,手舞足蹈。幼儿对舞蹈会有一种本能的反应。3岁以后,幼儿的动作就进入了初步分化的阶段,并且日益精细、成熟,增强了学习舞蹈的兴趣,但受到自身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知识经验等的制约,需要成人通过游戏等多种方式使其初步体验舞蹈。《纲要》也提出 :幼儿舞蹈教育作为实现全面启蒙幼儿艺术素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加上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认识不足,依然有以下的一些幼儿舞蹈教育误区。

1、片面追求舞蹈技能的学习,强调舞蹈的动作技巧,一味要求幼儿进行枯燥的训练,这样既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也不能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甚至产生师生间的紧张关系。

2、教师过多以成人的角度审视幼儿舞蹈,设计舞蹈动作。活动中忽视幼儿的主动参与,没有激发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主动探索的欲望。而且,如果教师设计的动作没有以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可能性为基础,很容易使幼儿受伤。

3、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自身舞蹈知识匮乏,舞蹈能力低下,更缺少正确的教育观念,忽视对幼儿舞蹈的培养。许多家长认为,幼儿参加舞蹈活动没用,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多学其他的知识技能。这就使当前的舞蹈教育存在了种种误区。

那我们该如何定位幼儿舞蹈,使得幼儿舞蹈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注重活动的过程,强调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幼儿舞蹈教育向积极有序、全方位的、健康的方向发展的角度出发呢?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对目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结合《纲要》我们把目标主要概况在以下几方面:

1、能够感知舞蹈音乐,理解舞蹈内容,感受舞蹈动作,体验舞蹈情趣,并尝试进行创造性动作表现,舞蹈动作能符合音乐的情感要求及表现手段。

2、喜欢参加舞蹈活动,体现舞蹈活动的快乐,主动积极地用身体动作探索、表达音乐,并能与他人合作,增强对舞蹈活动的兴趣。

3、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掌握运用简单的道具,并能用动作和表情与他人交流。同时我认为内容的选择也是关键一环,我们的选材要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喜闻乐见的。

同时我们也知道,幼儿艺术教育也是培养审美能力的启蒙教育。幼儿的审美愉悦包括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性地表现美。所以教师一定要通过介绍舞蹈作品,让幼儿对舞蹈作品感受了、理解了,在表演舞蹈作品时,幼儿头脑中才能有意境,有联想,新旧表象的重新组合才能有再创造想象也就是创造力。幼儿对舞蹈作品理解了、感受了,就不会依样画葫芦作简单的复制,而是有了新意、有了表现力。所以我们在进行舞蹈教学时,从感知舞蹈作品入手,通过四个阶段完成,即感受舞蹈作品、学习动作、学习对形变化、即兴创造。这四个阶段中,第一教时的感受舞蹈作品是学习舞蹈的基础和关键。

一、感受舞蹈作品。

1、感受舞蹈作品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因此感受舞蹈作品必须以感性认识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更多地依赖于直观的、生动的、鲜明的形象。而教材中有的舞蹈,如《采茶》、〈擦窗子〉、〈小兔子〉------只有曲调,没有歌词,只有笼统的标题,幼儿不理解动作代表的意思,以及动作之间的相互联系,比较孤立、缺乏趣味性,幼儿不易记住动作顺序。幼儿学习时是模仿地做出一个个动作,思维、想象不活跃。这样的舞蹈作品在幼儿眼前不是直观可见的实物形象。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想办法,让幼儿通过视觉直观和听觉直观的共同感知活动,伴随着启发性、形象性的语言,为幼儿提供想象的内容,让幼儿感知、获得一个比较清晰的形象。这样幼儿才能逐步投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才能进行联想和想象,才能感受作品,幼儿的感受力才能提高。

2、在引导幼儿感知舞蹈作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进行舞蹈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幼儿观察的敏锐性,老师提的问题要有目的性、系统性、准确性和敏锐性。每次让幼儿感受都需要有要求,而且只能有一个要求,使幼儿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紧张的状态中。开始提的问题要提笼统的大问题,逐步提小的问题,因幼儿感受力发展的规律是对作品先有一个笼统的整体的感受,反复的欣赏就能有进一步的感受,欣赏越多,感受得越细微、越深入、越全面。如:在排练我们锦苑分园的律动操〈新疆舞〉时,开始的第一、二次欣赏老师的表演后,我们便问孩子:“你看到老师做了什么动作?”第三、四次欣赏又再次问孩子:“老师做了什么动作,是怎么做的?”第五、六次欣赏后又提问:“什么时候变成双圈?什么时候又回到原位?怎么变的?用什么动作变的?”

老师提的问题也要精确,我上过一节用舞扇创编活动〈赶花赛〉,孩子们最后建议创编一朵“向日葵”似的花,我就问孩子们:“开花的动作怎么做的(怎样开花的)?”(从中心向外开,开一朵大红花),一位孩子的点题也为其他孩子指明了方向。这样幼儿的舞蹈动作也得到明确的指点。

观察的敏锐性不仅是发现细微之处的条件,同时也是每个幼儿获得独特感受的前提。只有这样,我们的表现才会是准确的、丰富的

(2)在感受舞蹈时要不断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注意是认识的“门户”,人们只有在注意力集中而稳定的情况下,才能有明确的感知,高效率的记忆和活跃的思维。

在大班集体舞的教学中,我也经常采用示范表演——收起图片听音乐,让幼儿边听边想(好象看到了什么?让幼儿眼前有视像,进行联想)。——大班几名舞蹈出色的幼儿化装示范表演(几名幼儿一起跳,同时身上佩上1234------卡片),让幼儿感知集体舞对形是如何变换的。这样不断地出现新异刺激物,把幼儿的情绪逐步引向高潮,提出问题让幼儿观察,幼儿为了求得进一步的理解,于是引起了强烈的注意,这种稍为被幼儿理解的直观手段,不仅特别容易引起注意,而且能长时间地引起幼儿的注意。

(3)幼儿的知识准备:非常重要,每感受一个舞蹈作品之前,都要丰富有关的知识、印象,幼儿对与作品有关的生活经验丰富,能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作品。

3、引导幼儿如何感受舞蹈作品。

我在中班教学时上过一节《擦窗子》。在课前的准备环节中我利用了家庭的有效教育资源,引导家长启发、带动孩子学习擦窗子。这样孩子自己尝试过、时间过,印象也就非常深了,而且因为孩子脑中有一定的表象,也就易于表现舞蹈,会乐于表现舞蹈。中班上学期上教学活动时,我问孩子们:怎样擦窗子?有幼儿说:右手擦的,有幼儿说两手一起擦的,有幼儿说左右轮换擦的,也有幼儿说要呵气才能擦干净。幼儿你一言我一句,把整个擦窗子的方法、过程说得挺完整。我便又引导孩子们倾听哪段节奏更适合做写什么动作?在各种感官结合的情况下丰富了活动的趣味性,增强了孩子们表现欲望。

如:在教律动〈采茶〉时,〈采茶〉的舞蹈和音乐是很美的,但幼儿对〈采茶〉也是一无所知,教舞蹈之前开设了一定的主题网络活动,让幼儿了解茶叶的外形、用途、采茶的方法,以及茶农的劳动情况,从而初步感知了采茶的音乐。当然,教学中的《摘苹果》、《挤奶》等也都需丰富幼儿的社会实践经验的。

如舞蹈《小兔子》的音乐节奏明快、形象也生动活泼,有助于幼儿用动作、游戏加以表现,是舞蹈美和创造性地表现美。所以教师一定要通过介绍舞蹈作品,让幼儿对舞蹈作品感受了、理解了,在表演舞蹈作品时,幼儿头脑中才能有意境,有联想,新旧表象的重新组合才能有再创造想象也就是创造力。幼儿对舞蹈作品理解了、感受了,就不会依样画葫芦作简单的复制,而是有了新意、有了表现力。所以我们在进行舞蹈教学时,从感知舞蹈作品入手,通过四个阶段完成,即感受舞蹈作品、学习动作、学习对形变化、即兴创造。这四个阶段中,第一教时的感受舞蹈作品是学习舞蹈的基础和关键。为了让幼儿感受得更深入,我们当时也准备在开始的导入部分作文章,因为开始的到如部分是激发幼儿感受舞蹈的前提。试想本次活动的感受导入也大致有以下四种方式:(1)提问导入(如教师提问:“你们见过兔子吗?兔子是怎么样的?它是怎么跳的?”。(2)歌曲导入(比如复习相关歌曲《森林》)。(3)故事导入(根据舞蹈内容,创编一个小故事)。

(4)律动导入(比如复习律动《开汽车》,将幼儿带入美妙的律动场景)。老师可以根据幼儿活动的需要进行选择或自行设计。

当然在倾听音乐《小兔子》旋律后,老师可引导幼儿体验舞蹈音乐的性质和节奏,为舞蹈动作创编打好基础。我在中班上学期开展这项舞蹈活动中,我在这个环节上先让幼儿听音乐,问孩子:你听了音乐后有什么感受?(快乐、活泼)。然后让幼儿再听音乐,并启发幼儿选择不同的打节奏方式,如拍身体、用打击乐器等等体验音乐的节拍。

最后环节便可切入主体探讨舞蹈形象、舞蹈动作。这时也可运用相关的辅助外部材料,如播放录象、多媒体课件、展示实物小兔、表演木偶,也可以四种形式同时进行。

本次《小兔子》它的活动重点也是运用多种方式让幼儿感受、体验舞蹈。当然在本次教学中始终以感受为前提,音乐也需要连续不断地播放。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所运用的语言要有童趣、游戏化。从感受舞蹈作品、舞蹈对形、舞蹈动作入手,运用游戏的形式来发展幼儿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创造性地开展舞蹈教学。

1、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是推动幼儿去探索知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它是指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态度,是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兴趣是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前提。幼儿在意识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直接受兴趣支配,因此在幼儿舞蹈教育目标上应把激发幼儿的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最基本的技能技巧。教材内容也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才能被幼儿所理解,要克服成人化的倾向,舞蹈的动作要简明,活泼,形象,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我在教幼儿舞蹈时,先把舞蹈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帮助幼儿理解舞蹈内容,促使幼儿跳起舞蹈来能创造性地表达各种舞蹈形象,如小班舞蹈《摘苹果》,开始我就自编了一则故事情节来激发幼儿园兴趣,让幼儿知道自己在舞蹈中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以果农阿姨的身份来表现自己,幼儿在跳这则舞蹈时觉得很开心很有成就感,都感觉自己的苹果丰收了。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恰当地,不断地提供舞蹈刺激,激起幼儿愉快的情感,使幼儿的舞蹈天赋得以很好的发挥,主支参与活动。如在区域活动中,在班中设立“表演区”其中放置不同的头饰、彩带,及幼儿自身喜欢的舞蹈辅,通过播放音乐,让幼儿自由表演,自由创作,培养了幼儿舞蹈的活动能力和对舞蹈的乐趣。

2、生活化教学。

教师要选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具体情况的,具有教育性、艺术性、兴趣性的教材,教材本身要能引起幼儿审美的兴趣。在选择教材时,我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进幼儿的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教材。因此,我选择和编排的幼儿歌舞:如“拉拉勾”,“大家拍手乐陶陶”,“两只老虎”等都受到了孩子的喜爱。如在歌曲“拉拉勾”这篇教材中富有一定的生活故事情节。我在教学时,先让两个幼儿进行情境表演,让幼儿知道这个故事表演的内容。从而理解歌词,学会演唱这首歌,并让幼儿进行表演,因为这首歌曲内容生动,生活中是经常可风的,所以幼儿喜爱这个表演,并从中让幼儿通过表演受到启发,陶治幼儿情操,形成团结友爱的好品德。这样的教材童趣足,并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有一定的教育性,艺术性。从而贯彻了《纲要》的教育思想。

我国伟大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也曾指出:大凡健康的幼儿无论是游戏、散步或工作、学习,他们本能地会唱唱歌,会表现舞蹈的韵律。是的,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随机性地去观察、引导孩子,这样来自于大自然、生活中的音乐活动孩子才会表现出特殊的兴趣与情感,从而满足孩子自我表现的需要,提高能力,丰富孩子的生活,会造成一种事半功倍的学习成效。

在我们幼儿园的实践教学中,好多活动也是自发生成的,餐后散步时分,孩子们对蝴蝶产生了兴趣,抓住教育时机,尊重孩子们的求知需求,我们会支持、鼓励孩子主动去观察蝴蝶的飞,并学蝴蝶飞的动作。由于蝴蝶飞的形象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喜爱,为此他们会敢于去体验,乐于去探究,我们再深入引导孩子发挥想象,进行再续创编,在良好、轻松的自然而然的学习氛围中,孩子们其乐融融。

3、情感性教学。

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美学家施东昌说过:“美感是富有感情特征的。”艺术对人的培养是从“怡情养性”着手的,它要求“以情动人”通过“美——成——理”的过程,使人产生情绪体验焕发高尚情感的激荡,思维的起伏,逐步地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因此,我们在幼儿舞蹈教学中,首先抓住“情”字,通过师生间的互谐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1)为教师必须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和儿童观。

的确,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效果。因此,教师自己首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上课时精神饱满、态度积极,心情愉快,在幼儿舞蹈的教育中,要时常以表扬为主,幼儿好胜好强,正确的评价、表扬和鼓励,对幼儿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是一种强化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上进心、自尊心、自信心,用激励的方式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应看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进步,并给予及时帮助、表扬,表扬会激发孩子的兴趣。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对刚入园的新中班幼儿来说,这方面的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时的幼儿在音乐能力方面的发展有一定的个别差异。在上舞蹈课时,有的幼儿胆胆怯怯,就连小小的动作都不敢放开来做。针对这样的例子,我在平时就以鼓励表扬为主,对幼儿表现的动作总是能够多看一眼,或满意的一笑,或说一句鼓励话,这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经常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总以老师、妈妈、大姐姐的多重身份去感染幼儿,培养幼儿与我之间的亲情,有了这种亲情,孩子们会在我身边无拘无束地跳啊、唱啊,大胆地表现自己,培养了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音乐活动能力。(2)作为教师应有丰富的情感。

教师的感情对于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因为一个教师绝不能是一个冷漠的人,人们常说我们一些幼儿园老师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总是嘻嘻哈哈似乎不懂得什么叫烦恼和忧愁,尤其和孩子们的舞蹈活动中表现出对舞蹈的热爱,而又要把这种兴趣去感染给每个孩子,所以在每节舞蹈课,我们总以一股激情,和幼儿在一起唱啊、跳啊,用优美的动作渲染给幼儿。反映出给舞蹈世界的陶醉,把舞蹈课的气氛渲染得热闹、积极、活跃,如在“小猫”这个音乐律动游戏的教学中,我通过模仿小猫走路的可爱相,表现小猫调皮、机灵的性格,用形象化的手段,和对音乐的兴趣带动全体幼儿积极地投入到表演中,音乐效果也就发挥得很好。

又例如在“两只老虎”这个律动游戏中时,我首先示范给幼儿看这两只老虎的滑稽、可爱的动作,在找东西时,又要表现出老虎贪婪、凶狠的形象,在表演中教师的有趣动作引导幼儿全身心地扑在学习律动游戏上。在身心发展方面得到陶冶,孩子们在我的示范影响下,个个兴致勃勃地随着乐曲的音乐节奏而变化动作,让幼儿沉浸在这无拘无束的游戏氛围中。孩子间的互动也是情感性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这主要体现在邀请舞中,如《石头、剪刀、布》、《我们都是好朋友》、《大家跳舞真快乐》等。

感情也是舞蹈的灵魂,幼儿往往只注意舞蹈步伐和动作而表达不出感情。感情是通过眼睛来表达的。在训练中,要启发幼儿的内心情感,就要训练幼儿的眼睛,让幼儿的眼睛随着老师所指的方向移动,能在空间利用假设目标而转动。(3)游戏性教学。

游戏法是运用游戏的形式和口吻进行辅导的一种方法,舞蹈学习也应该感到是一种游戏活动、是一种娱乐,如学习鸭走步,教师就可以扮演鸭妈妈,让幼儿当鸭宝宝,请鸭宝宝跟着鸭妈妈学本领,还可以戴头饰或穿上服饰。还有小碎步,可用鸡妈妈带小鸡练习。蹦跳步,兔妈妈带兔宝宝练习等。此方法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如上《小树叶》时,我们可根据音乐中的歌词,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化加以展开。我们可让一幼儿戴上树干头饰来充当树妈妈,其它幼儿戴上小树叶的头饰依靠在树妈妈身边当“小树叶”。当唱到“小树叶离开了妈妈”时,当小树叶的幼儿可做被风吹走的动作离开“树干”。这样游戏化、形象化的教学特点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也体现了“十五“规划中倡导的“玩中学,学中玩”思想。

三、即兴创作舞蹈。

(一)音乐活动离不开想象,在音乐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是很重要的。我们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创新的。幼儿身上潜存着丰富的创造力和敏感的思维能力,老师要为幼儿设计创造的环境。幼儿学会了舞蹈,并掌握了风格、情绪、节奏后,组织幼儿进行即兴创作,为幼儿创设迁移条件,让幼儿用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创新。让幼儿根据原舞蹈的旋律、节奏、风格自己编动作或改编部分动作。

1、在进行创作前,教师必须提出明确的要求,提出编什么?并启发幼儿把动作做出来。如在〈采茶〉第三课时即兴创作:开始老师讲:“茶林里的茶叶真香啊,招来了那么多的蝴蝶”边出示《蝴蝶》,让幼儿复习巩固原有的蝴蝶动作。由于出示了蝴蝶,创设了茶林清香优美的环境,激发了幼儿的情感。幼儿听着音乐面带笑容,认真地眼不离手地采着。特别是最后,引导幼儿双手捧着篮子使劲地闻花香,这样一闻茶香,就必须起踵、收腹、提胸,动作自然到位也就十分优美了。复习完动作后,老师交代:今天要编《采茶舞》,想想采茶还可以做些什么动作,就再次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把自己想象的内容说出来、做出来。

2、老师要在技能技巧上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当幼儿用语言讲出动作的内容,但不会做动作时,教师要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帮助幼儿提高表达的能力和帮助的水平。因为舞蹈的动作除了具有节奏性外,还必须具有造型性,也就是要有美化了的动作。幼儿说出后,教师马上带幼儿做出动作,使动作更加美化,具有造型性,增强了舞蹈的力。

3、在即兴创作过程中,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体温指导时既给幼儿指出创作的方向,又要给幼儿留有一定的创作回旋余地。

(二)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鼓励幼儿有表演的欲望:自信心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是一个人做好工作的前提,幼儿期正是自我评价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在实践中自身的成功与失败和承认的鼓励、支持分不开的。幼儿在充满自信心的条件下就会有兴趣去做,会感到自己有能力,会在活动中充满喜悦之情不怕失败积极地去做。每当努力获得成功时,如果承认给予正确的评价鼓励和表扬,便是一种情感上的强化,会使幼儿形成正确的评价,并推动幼儿勇于尝试和努力,会形成一种独立的进取精神。当幼儿敢于举手时,教师给予鼓励,对编出的动作给予肯定,启发幼儿要创新,要和别人编得不一样,发扎求异思维。

教师还要鼓励幼儿有表演的愿望,因为舞蹈是表演,也是表现艺术。没有表演欲望,就不能表演或创造出好的作品来。当幼儿编不下去时,教师要给予具体帮助,并鼓励他以后编得更好。(三)老师要认真备课,考虑好进行即兴创作时如何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及知识技能水平进行引导,想好示范性的动作,在幼儿中找好带头人,带头创作起示范作用。

总之,教师平时要从多方面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积极发挥想象,提供材料、知识和技能技巧要教得扎实,幼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技能技巧后才能进行创作。如在即兴创作前,我总有意识地丰富一些男孩子的动作及用动作来表现节奏的练习。在即兴创作时分成几组,一组用乐器伴奏,一组拍手、跺脚打节奏,衬托出欢快的热闹气氛。幼儿自愿任选一组,不能有任何的强迫,因为强迫就会产生消极的不愉快的障碍,自愿,幼儿就会愉快会积极主动舞蹈活动的。

第三篇:如何进行小学生教育

如何进行小学生教育

一、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

古人云:“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无论什么姿态都会给人一种十分挺拔、精神的感觉。孩子刚上一年级,内心世界的发展变化是很大的,但是孩子天性活泼、多动,让他一动不动的坐着是一件难事。例如我班王阳,聪明伶俐,但是多动、总管不住自己。他的妈妈经常为他拔腿就跑而头疼。我向他的妈妈说,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要符合他的年龄特点,要求也要适中,不能过高,而且向不同的学生提出的要求也不同。提出的要求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对于王阳这个孩子,只要有一点点进步就要予以表扬,今天比昨天多坐了一分钟,就奖励他一个小粘贴,慢慢的就养成了好的习惯。

二、对学生进行行为训练

行为是文明礼貌的重要体现。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里,都要使学生明白一定的行为规范。例如进教室要先敲门,不能随便的闯入其他班级。要经常使用您好、请、再见、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对于学生的行为训练一定要抓住生活,及时教育。侯欣慰是一个内向的小女孩,有一次在走廊里,她捡起身边的一个小纸片,扔到了垃圾桶里。我看到这样的场景,马上伸出了大拇指,说:“你真棒!”,回到班级,我又向全班同学表扬她,从她脸上看到了腼腆的微笑。以后我几次发现她都能捡起身边的废物,扔到了垃圾箱里。

三、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礼貌语言像丝丝细雨能滋润人们的肺腑;它像一封无字的介绍信,通过语言就能判断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于学生礼貌用语的使用,要从日常小事做起,而且这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要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用到礼貌用语。每当我表扬学生时,学生都要说谢谢老师。其实这一句简单的礼貌用语,不仅仅尊敬了他人,而且使学生懂得感恩。我发现同学之间闹矛盾时,有的同学大声地喊:“老师他欺负我!”这时只要我在其中进行调节,对方说了句真诚的道歉,很快就能平息这场“战争”。

四、家长和老师要做文明礼貌的好榜样

家长和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如果我们都不注意平时的言行,却让孩子懂文明讲礼貌,这是不可取的。所以在实施文明礼貌教育的时候,家长和老师都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以深厚的思想感情、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好示范,给学生树立起好的榜样。

总之,文明礼貌的养成应当是每一位教师和家长都能掌握的教育艺术。除了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还要培养学习、劳动、语言、思维习惯等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只有将良好的习惯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细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

第四篇:浅谈如何进行小学生家庭教育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生家庭教育

小学阶段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凡是家庭教育抓的好的,孩子成长和发展均好,反之,家庭教育抓的不好,父母只顾自己的安逸,或者忙于其他事务,顾不上管理教育自己的孩子,忽略了教育的季节,结果孩子的进步就慢,学习就差,甚至变坏了。

那么,究竟怎样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呢?我认为:

第一、必须全面关心孩子,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

德育方面。要从小培养孩子具有远大理想立志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培养孩子从小就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关心他人,艰苦朴素。目前,要特别注意对孩子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为祖国为人民而勤奋学习的教育。

智育方面。要时时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一切活动都要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平时光是问一问是不够的,必须深入了解情况,有时要参与孩子的学习。可以共同研究探讨,提前看看书,备备课参与孩子的学习当中去。牺牲点儿喝酒、搓麻将的时间,多陪读陪练,方可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比如上课前做好预习,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发言,课后及时巩固训练,放学后要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阅读课外书时遇到生字、生词,自己动手查字典,遇到不懂的问题要请教他人。直到弄懂为止。总之,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好习惯。

体育方面。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特点是爱动,家长必须适度的引导孩子运动。不能由于玩的过度,影响休息和学习,要鼓励孩子做些正当的安全的有益的活动,以促进孩子的健康和发育。应该保证孩子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要睡足十个小时。饮食方面。要教育孩子不偏食,样样菜都要吃,以吸取多种营养,控制孩子吃零食,影响发育,还要教育孩子讲究卫生,每天要刷牙、洗脸,经常剪指甲、洗澡、洗头,勤换衣服等等。

第二、必须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并且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思维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形象性,因此,家长对子女教育不要成人化,要形式多样,内容要具体形象,生动有趣。比如,可以通过讲故事:科学家的故事、数学家的故事、发明家的故事、寓言童话等,通过电视等形式激励孩子热爱学习。

家长要特别关心孩子的在校生活,经常和他们亲切交谈学校中的事,耐心倾听他们叙述学校中的见闻,及时肯定孩子学习上的进步,使其获得成功的满足。这对于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是极为重要的,对学习后进的学生,更不能忽略他们的微小进步,发现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强孩子的学习信心。

调查表明,绝大多数成绩优秀的学生,学习、生活有规律,这类孩子的家长都重视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特别有规律。一般放学后完成家庭作业,饭后可以看一会儿电视,家长要为孩子挑选一些有益的节目,象儿童节目、科普、新闻、开心词典等节目。特别需要提出的是这些孩子在家中大多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而且阅读面广,这样既补充加深了课内学习,丰富了知识,又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兴趣。

第三、必须加强与学校的联系,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家长应及时与学校联系,了解孩子各方面的表现,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且还应信赖老师,教师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绝大多数是出于对学生的爱护,出于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心。因此家长应配合教师共同教育好孩子。

第五篇:小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推荐]

小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涉县龙北小学赵飞霞电话:***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深刻地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创造性阅读是学生个人默默地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获取独特智慧经验和情感的过程。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施创造性阅读中应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前不久,我们学校就开展了一次阅读课比赛活动,下面就谈谈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感悟和启迪。

一、对阅读方式的理解

在当前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把阅读看作是能够理解课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但这只是阅读的一种方式——实读。还有另一种阅读方式,即创读——创造性的阅读,让读者自己赋予课文新的意义。

实读,即实实在在地阅读,是一种重复式阅读,主要是对课文进行客观的解释、复述。这种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努力读出作者的原意,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这只是一种集中式思维方式。因而,课文的意义是单一的,所有的教师和学生进行阅读的目的,也就是只要找到这一意义,这种阅读也就结束了,在对课文理解中,学生没有赋予课文任何的其他意义。

创读就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价值观、所处环境等对课文进行理解,就是在掌握原意基础上,把作者想说的话说出来,把作者应该想到却没有想到的想出来。这种阅读,让学生参与到对课文的理解中,是一种发散式思维方式,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找到作者的原意,而且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理解课文,强调对课文的理解是多元的,只要学生能够解释他所赋予课文的意义,并合情合理,那么这一意义就是正确的。

实读和创读是紧密联系的。实读是对课文进行解释,其立意主要不是创新,它力图发现课文是可读的、可理解的,通过一种可行的方法,找到作者赋予课文的意义;创读是对课文理解的升华,它把实读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重建、批判,通过批判性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出新颖的东西。因而,要有效的进行创读,首先必须进行实读,在实读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创造性 1的理解。

二、科学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

1、树立“师生平等”的理念,开放学习心态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要努力摆正自己的位臵,力求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目中有人”和“心中有人”,要无条件地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思维方式和自身发展方向;要学会宽容,要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甚至错误,学生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要有协作意识,要把师生之间的教学看成是一种合作活动,是完全平等的协作活动;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特殊的生命体,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你的课堂上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让学生树立“文本没有原意”的思想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生存环境和观念形态的转变,也会导致读者用现代人的观念去解读文本,产生与原作者所表达的不完全统一,这就形成了创造性阅读。强调“文本没有原意”,就是因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由于自己先前的经验、思维方式等的不同,因而即使对同一篇课文的理解也不会相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文本没有原意的,任何一个读者都可以赋予这篇课文不同的意义,因而应激励大胆超越已有的知识框架,对课文进行再创造,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刻。比如在执教《学会看病》一课后,让学生对文中的妈妈进行评价:“你认为她让孩子独自去看病的做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有的学生说:“文中的妈妈这样做是对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有的学生却说:“文中的妈妈这样做太不尽情意,孩子还小,如果在看病的路上遇到坏人,不是更麻烦了吗?我不同意她这样的做法。”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要有一定的“理由”,即学生能够说出他们进行这种理解的原因。这种理解,只是学生在已有基础上所进行的理解,随着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断加深和掌握材料的日益增多,学生的理解当然会随之改变。

3、让电视栏目走进课堂营造阅读氛围

课堂上师生互动,已不是简单的问、想、答的重复了,而且经常重复这样的互动形式,已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和积极性了。那么,让电视栏目,尤其是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电视栏目走进课堂,这样,学生就可以尽力地参与其中,融知识于娱乐之中,不仅使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获取知识,而且也是增长能力的一种极佳的互动方式。

①、“幸运52”大家比比看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生必备古诗词80篇。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机械的死记硬背变为模拟“幸运52”的比赛形式进行抢答,鼓励学生为自己的小组积累分数。首先是指名背,然后是轮流背,最后是抢着背,看谁背得又快又准,最终教师和同学共同评价。这种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活”了起来。

②、“梦想剧场”把表演引进课堂

许多文字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体会文学作品丰富的人物语言以及神态动作是教学重点之一。小学生天性爱动爱玩,模仿能力强,有强烈的表现欲,让学生运用语言、肢体、神情、形象地再现课本中的人物形象或课文内容,从而让学生轻松而又深刻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如在教《金钱的魔力》这课时,我就采用了分小组表演的形式,让五个小组的同学分别自编自导自演成课本剧,然后在课堂上表演。课前让各小组根据剧情需要选定人物,并根据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分配好角色,准备好道具进行排练。上课时,五个小组依次进行表演,每一组表演完后,其他同学都会对照课文进行评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并记忆了课文内容,部分同学也过了一把演员瘾,圆了一次演员梦。通过这种尝试,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自觉、轻松、愉快地接受并消化所学知识,培养了其探索、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③、“开心辞典”人人开心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在教学中要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基础,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获取知识。我执教的阅读课“走近《三国演义》”,就设计了“开心辞典”这一环节。首先在课前让学生收集

有关三国的一些歇后语,学生便自己动手或查阅工具书收集资料;课上,我出题让学生抢答,学生不会的,我便点拨一下。由于我在课堂上充当的“导演”,这样学生们便有了展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于是,原来沉默寡言的学生也开始动“金口”了,原来课堂上难得一见的笑容也比比皆是了。这样,同学们在这种宽松、和谐、热烈的气氛中开开心心地获取了许多课外知识,整个课堂效果也此起彼伏,高潮迭起,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开展综合性学习,再次优化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新课标》更是强调“综合性学习”。开展综合性学习,既能挖掘语文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共享资源,又能综合利用各科知识技能,推动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如教学《童年的发现》时,我们就组织了有关“我的童年”的语文实践活动:(1)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童年的诗歌、文章等,举办了一期 “走进童年世界”的手抄报。(2)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图书室,阅读名人名著,感受他们的童年,体会他们的人生世界,使自己受到启迪,而后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在了读书笔记上,开展了一次“读书笔记”展示会。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系列的纵横联系,多方扩展,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深入性都得以培养,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的生成。

总之,教师应努力营造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以良好的心境进入阅读状态,适当的点拨、引导能使学生阅读的主观性得以发挥,当学生将自己的个性与文本融合一体时,阅读已成为一种个性化的阅读,文本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便显示出来,这时已进入创造性阅读。这种阅读情境下培养出的思维品质即是创造性思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靠的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充满生机与活力创新,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才会得到提高,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读好书,多读书,读整本的书”这一阅读教学目的。

下载浅谈小学生如何进行创造性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生如何进行创造性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造性运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几点体会

    创造性运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几点体会 刘建斌 运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进行语文创造性辅助教学,由于它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和微观的限制,动静结合,既变隐为显,又富有强烈......

    创造性游戏

    创造性游戏(6、2——6、17) 表演游戏: 活动内容:《三只小鸡》 活动总目标 1、能用语言、动作、表情表演角色对话及主要性格特征。2、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有感情的表演能力. 3、......

    浅谈创造性阅读

    给学生插上奋飞的翅膀 ──浅谈创造性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标准”还强调......

    创造性名人名言

    创造性名人名言 创造性名人名言1 1、有资金而没有知识越拼搏,失败的可能性越高,有知识而没有资金,小小的会出都有回报。 ----------李嘉诚2、有一件事情是十分清楚的:创新思想不......

    创造性教学

    创造性教学 旺苍县三江镇中心小学校何长清 当代,素质教育不仅全民熟知,而且成为了当代教育的主旋律。同时,随着国力、经济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知识经济的日新月异,创造性人......

    创造性美术

    1.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主题式美术教学做好铺垫 在《凉爽的秋天》这一教学实践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使我认识到良好的师 生关系是做好教育教学的前提,是避免教学过程中,教学......

    创造性游戏

    2010年6月21日星期一上午 指教者 朱秋银活动一儿歌《新房子》 活动目标: 1、能跟老师边读边做动作。 2、能大胆的读出来。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大全)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阅读是学生最重要的基础能力,阅读能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智活动。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要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获得。就时间来说,如果把阅读教学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