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课程高考备考研讨会资源:全国课改卷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时间:2019-05-12 22:48: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新课程高考备考研讨会资源:全国课改卷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新课程高考备考研讨会资源:全国课改卷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第一篇:2012新课程高考备考研讨会资源:全国课改卷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09—2011年全国课改卷试题分析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解读: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2009年课标卷:陈鹏举的《诗与歌词》 ;2010年课标卷:启功的《金石书画漫谈》 ;2011年课标卷金开诚的《诗经》)。1.理解 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009年:

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010年:

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011年:

没有命题。

命题方式: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有三项是正确的。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009年、2010年,无 2011年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 解读:重要,指地位和作用;含意,指语境意思。在论述类文本中往往是体现作者观点和看法的句子。

预测:2012年也会继续出现。2.分析综合 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解读:两个题目;不考推断和想象;紧扣文本命题,不引申,不拓展。(1)(3)(4)是考查重点。2009年

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0年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筛选信息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内容分析和概括

2011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筛选并整合信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命题特点:

1.选文方面:体现当前研究的前沿成果;长度900字左右。

2.命题技术方面:理解和分析综合(共6条)两个能力层级中,理解层面一个题目,分析综合两个题目。

3.命题思想方面:紧扣文本命题;紧扣大纲要求,不考推断和想象。

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读:常见,是指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语;含义,概念意义。命题方式: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2009年摄、婴、薄、乘;2010年杖、翼、趣、徇;2011年汲、迎、敛、彻(2)对人物的分析和评价。

命题方式:全都表明人物——————的一项是(3)对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命题方式:不正确的一项是。

语料特征:

2009年、2010年、2011年三年都是人物传记。语料选择: 2009《宋史·朱昭传》,2010《明史•花云传》,2011《宋史·何灌传》

分析:三年来考的词语常用和次常用,有难度;

预测:2012年依然会是人物传记(二十四史中的)。

二、古代诗歌

归类:

2009年宋词,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 ;写景抒情类的词。

2010年乐府诗,南朝陈代的江总的《雨雪曲》 ;写景抒情类的边塞诗。2011年唐诗,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 ;写景抒情类的怀古诗。诗歌命题的特点:

1.在语料的选择上,以唐宋诗词为主。

2.从表达方式来看,以写景抒情类诗歌为主。

3.从命题的角度上看,考查的两个题目,一个是内容,一个是形式。内容上,主要是对诗歌所写内容(包含诗人感情的把握和分析)、语句含意以及形象的理解;形式上,主要是对语言(重点是炼字或者用词)的鉴赏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如:2009年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6分)

2010年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5分)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2011年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③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西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和景的关系的?(6分)

4.考查的内容。感情类题目的考查是主体,直接考查感情;其次是手法。

关于感情类题目,从命题的方式来看,有直接问和间接问两种方式,三年的题目都是直接问。

直接问又分为整体问和部分问。整体问。

如:2010年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 2011年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诗人 部分问。

如:2009年 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抒情主人公,即诗人。

预测:2012年会继续考虑主流方向,适当将学习重点放到中国古典诗歌高峰的唐宋诗词上;而且所选诗歌不长。

解决之道:

首先,了解古代诗歌所写内容的大体分类,(1)写景抒情诗。(2)送别诗。(3)怀古诗。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或者通过描写古人的事迹,来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心情。(4)边塞诗。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或者表现对战争的厌

恶。(5)咏物诗。通过描写山水田园景物(或者借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远大抱负。(6)羁旅(思乡)诗。

其次,懂得鉴赏古代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知识。古代诗歌的形象主要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即物象)、景物形象(即意象),高考以考查人物形象为主。鉴赏手法主要有细节刻画、粗笔勾勒,白描,动作、心理等等。

古代诗歌语言的考查主要涉及炼字(或者用词)和语言风格。炼字(或者用词)主要从词语的准确、凝练、鲜明、生动,语意的含蓄和丰富、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偶等等),词性(属于语法方面,主要涉及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词),移用,色彩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和品味。对于炼字和用词的考查是诗歌考试的重要内容。

语言风格特点,如平淡、工丽、自然、清幽、雄奇、豪放、洗练、沉郁等等;对于风格的考查这些年基本不考。

表达技巧涉及到四个方面:第一,表现手法。常用的有描写手法,如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联想和想象、动和静(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和实、渲染、烘托、对比(对照)、映衬(正衬和反衬);抒情手法,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移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第二,构思手法。包括点面结合、以小见大,首尾呼应、开门见山等等。第三,表达方式。包括描写、叙事、抒情、议论等等,常见考点为描写和抒情。第四,修辞方式。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通感、对比、反语、反复等,常见考点是前四个。

再次,学说“行话”,规范术语,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如:类别方面,风格方面,技巧方面,修辞方面,情感方面,等等。

案例:懂得答题的步骤和技巧

一看——看诗题,看内容,看作者,看注释。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多数标题提示了作品的题材,内容的走向,描写的对象,所用的表达方式,情感倾向,等等。我们可以从描写对象着手,通过把握描写对象的特征,来理解作者的情感。如2009年四川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看题目。这首诗的题目给我们提供了以下信息:时间,“秋夜将晓”,天快亮了;人物,诗人自己,他老早就睡醒了,走出篱笆门,感觉到阵阵凉意;内容,“有感”,告诉读者,诗人抒发的是一种感受,属于议论性质,宋代诗歌崇尚议论。隐含的信息:诗人为何这么早就起来了?为何起来就抒发感慨?他又抒发了什么感慨?

看内容。初步感知,整体领悟;琢磨其中的每一句话的意思,咀嚼让你眼前一亮的词语所蕴含的意义;再去从整体上思考诗歌所写的大体内容,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看作者。目的是了解这个作者所处的时代,了解其诗歌的风格特色。

看注释。提供诗人的有关生平、写作背景、生僻词语的意思等,目的是迅速而准确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2010年的诗歌考查中,有三分之二给我们作了注释。

二读——题目类型和要求

两个题目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考查的,一看就应该一目了然:是内容方面整首诗的理解还是部分语句的理解?是对形象的分析还是诗人情感的把握?是部分句子的形象把握还是其中两句诗的情感的把握?是对炼字的赏析还是对用词或者句子的品味?表达技巧的考查是对表现手法的考查还是表达方式,抑或是修辞方式的考查?

初步判断之后,注意命题人的题干和要求。题干,告诉了我们思考的范围;要求,告诉了我们答题的指向。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三答——具体操作

回答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只有扣紧诗歌里的词、句来回答,才有可能分析准确。高考阅卷当中,老师们见到的不得分的情况,其中一类就是泛泛而谈,远离文本。

根据不同要求,规范答题格式,准确使用专业术语。我们以写景抒情诗为例来进行说明。“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就是为了抒情。诗中的景物,都是为烘托气氛、抒发感情服务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2009年海南、宁夏卷)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分析:“柔桑破嫩芽”“蚕种已生些”和“细草”都显示出这是初春季节的景象;“陌上”“东邻”“平冈”“黄犊”都表明是乡村的景色。因文(文字)识象(意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不难回答。

解题指津:分两步走,先要用一句话概括描绘的景象,然后对这个景象进行分解,对上阙句子中的重要景物(嫩芽、蚕种、细草、黄犊、寒林、暮鸦)加以联想,进行描述。

参考答案: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6分)

解题指津:1.指明技法:这句(首)诗运用了什么技法;2.具体分析:技法体现在哪些字、词、句上;3.点明效果:好在哪里,或者再现(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抒发的感情: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者阐发了怎样的哲理。回答时一定要紧扣句子。

参考答案: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

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

三、名句名篇默写

《考试大纲》2009年第一次规定了要求背诵的64篇和段。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规定的50篇背诵篇目,普通高中14篇;在附录一,第26页。第一条就是孔子语录。

三年考试情况: 2009年: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2)无丝竹之乱耳。,西蜀子云亭。(刘禹锡《陋室铭》)(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2010年: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2)千里马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不以千里称也。(韩愈《杂说(四)》)(3)莫笑农家腊酒浑。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2011年: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子曰:“三人行。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2)西当太白有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晦明变化者。(欧阳修《醉翁亭记》)分析:

2009年:初中两篇高中一篇;两篇文一篇词;唐宋为主。2010年:初中两篇高中一篇;两篇文一篇诗;唐宋为主。2011年:初中两篇高中一篇;两篇文一篇诗;唐宋为主。解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推荐的诵读篇目:《氓》,《劝学》,《逍遥游》,《师说》,《阿房宫赋》,《赤壁赋》,《离骚》;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琵琶行》、李商隐的《锦瑟》、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的《永遇乐》(千古江山)。外加《兰亭集序》 结论:以初中为主,降低难度;重视孔子语录。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要求背诵部分50篇

1.学而不思则罔。2.,诲人不倦,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5.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7.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8.无可奈何花落去,。

9.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10.黄梅时节家家雨,。11.江山代有才人出,。

12.予独爱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4.,带月荷锄归。15.山随平野尽,。16.气蒸云梦泽,。

17.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18. ,铁马冰河入梦来。19.不戚戚于贫贱。

20.我欲乘风归去。

21.,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2.兴,百姓苦。

23.,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25.长风破浪会有时,。

26.。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7.。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8. 俱怀逸兴壮思飞。

29.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30.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31.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欲语泪先流。32.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33.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3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35.燕子来时新社,。池上碧苔三四点, ,日长飞絮轻。36.莫道不消魂,。37.千古兴亡多少事,。

38.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39.求之不得,寤寐思服。。4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41.,山河表里潼关路。

答 案

1.思而不学则殆 2.学而不厌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8.似曾相识燕归来 9.问渠那(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0.青草池塘处处蛙 11.各领风骚数百年 1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4.晨兴理荒秽 15.江入大荒流 16.波撼岳阳城 17.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18.夜阑卧听风吹雨 19.不汲汲于富贵 20.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2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2.亡,百姓苦 23.剪不断,理还乱 24.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5.直挂云帆济沧海 2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27.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8.欲上青天揽明月 2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0.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

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31.物是人非事事休

32.嬴得生前身后名 3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3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5.梨花落后清明,叶底黄鹂一两声 36.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7.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38.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39.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选考内容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2007年《林冲见差拨》

2008年《二十年后(欧亨利)》

2009年《孕妇和牛》(铁凝)。2010年《保护人》(莫泊桑)2011年《血的故事》(林海音)

分析:都是小说,而且是微型小说(删节、删改)。微型小说故事情节相对完整,结构紧凑,讲究构思;人物性格比较单一,没有发展,考场上容易把握;微型小说还具备小说的其他要素;同时,这些小说大都是名家作品,因而受到命题人的青睐。

考点分布

(一)人物形象以及特征

2009年(2)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6分)2010年(2)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2011年(3)“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分析:重点突出,主抓人物;对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的考查力度依然不减。

(二)故事情节以及主题 2009年、2010年、2011年: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分析:多项选择,分层级给分;因微型小说的故事情节相对简单,近几年设题较少,难度也低;三年的命题表述方式没有变化。

(三)谋篇布局(安排)的作用 2009年:

(3)牛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2010年:

(3)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那些作用?(6分)2011年:

(2)小说一开头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此小题还考查了语言理解能力)

分析:小说是叙事类文本,描写是其中的重要手法,因为有了描写才增加了小说的魅力。而这些描写按照分类标准的不同大体分为几种:按照描写内容可以分为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和环境描写(或者叫场景描写,分为自然场景和社会场景);按照描写的繁简需要和目的可以分为粗笔勾勒和细节描写;按照描写的角度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对比描写和衬托描写;等等。

题目的呈现方式一般是:分析(指出)×××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这种手法有

什么作用?

(四)表现(写作)手法以及分析 三年没有出题目。

分析:无论是小说的开头、结尾抑或是中间部分;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前后照应,侧面烘托;总结上文,点名题旨;埋下伏笔,提示线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等,往往就是这些题目答案的专业术语。

(五)探究类题目 2009年:

(4)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的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2010年:

(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2011年:

(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分析:探究类题目年年考,只是在选考内容的两个大阅读中体现;重视对文本的探究;提供探究的范围。

(六)题目含意的理解 2010年:

(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2011年:

(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分析:含意丰富,意蕴深远,耐人寻味,应该是微型小说题目的共性,没有哪一种文体像微型小说这样具有普遍性,题目含意的丰富性也应该是微型小说的特点。

题目往往双关,甚至拥有几层意思,含意丰富。化抽象为具象,可以是线索,可以是主题,可以是小说寓意,可以揭示人物外部形象或者内在性格,等等。预测:2012年还会充分考虑小说这种文体;命题也会又延续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2007年:《叶圣陶在四川》——写叶圣陶,人物传记;

2008年:《盛宣怀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写盛宣怀,人物传记; 2009年:《寻找教育的曙光》——写陶行知,人物传记;《爱满天下》。2010年:《杂交水稻之父》 ——写袁隆平,人物传记;《袁隆平传》。2011年:《下笔不觉是造化》——写黄宾虹,人物传记;《黄宾虹传》。分析:都是人物传记;现当代人物大家;教育家、画家、科学家。考点分布:

(一)对传记(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三年都是一个提法。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分析:五个选项,前四个是内容方面的分析、归纳和信息筛选,第五个是对传主的认识和评价。

(二)对传主的分析和评价 2009年:

(2)陶行知由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转向改造乡村教育,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在给操震球的回信中,陶行知是怎样描述乡村教育“个中甘苦”的?请简要概括。(6分)2010年:

(2)尽管被国际同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内心却“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3)有人说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飞了”,他是“白费心血”,袁隆平却认为这种看法是“见识短浅”。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2011年:

(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6分)

分析:紧扣传主的事迹;分析和评价其思想、心理、行为、动机、效果、价值和影响;或寻找其思想、行为或者成功的原因。

(三)探究性题目 2009年:

(4)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8分)2010年:

(4)袁隆平和斯瓦米纳森是同行,可他们一见面就为尊严“打了一仗”,最终又成为朋友,而且认为彼此的友谊“将更加长久”。请你就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2011年:

(4)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分析:对传主的评价,立足于对其人生价值的评价。预测:2012年还会保持稳定。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成语

(2009)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新年联欢宴会在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一时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欢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宴会大厅。

B.如果一般读者不认为我的这本小册子言不及义,编辑出版工作者又觉得它有可借鉴之处,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

C.眼下在某些地区,“走穴”正成为一些学者乐此不疲的事情,因为这既能提高知名度,又可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

D.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真有点令人匪夷所思。

(2010)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便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有大的作为。

B.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C.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纠纷经常发生。

(2011)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分析:常用;

命题方式:使用不当的一项。

二、病句

(2009)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太阳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改善,比赛连连失利,甚至在与弱旅勇士队比赛时,也饮恨败北。

B.目前,北大、清华等高校国防生的培养,初步形成了科学文化学习与军政训练并重、院校教育培养与军人实践锻炼结合的格局。

C.“锦”是一种丝织品,在古代,由于珍贵的原材料、繁琐的生产工艺,使得织品数量有限,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时尚奢侈品。

D.为了更好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做好考核教师的教学成绩,对于贡献突出和甘于奉献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2010)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B.李先生认为服饰公司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将之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伤害,并提出30000元人民币的经济索赔和2000元人民币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C.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建设的启动,对道路、交通、媒体、通讯等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相关,长沙商业圈无疑也将面对重新洗牌的机会。

D.国家质检总局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形成10个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

争力较强、知名度较高、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的世界级品牌。(2011)1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3分)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分析:辨析病句,应严格控制在六种病句类型中: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三、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一)连贯(衔接)

2009年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会徽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着青少年朋友在中运会上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实现梦想。① 会徽还将“十”和“中”巧妙的融入其中 ② 色彩上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 ③ 指出本届运动会的特征

④ 体现了本届运动会“阳光运动”的主题 ⑤ 犹如一个在奔跑或舞动的阳光少年

⑥ 仔细看又有一个变形的汉字“长”,点明运动会的地点

A.④②⑥①⑤③ B.④③⑥②①⑤ C.⑤④⑥①③② D.⑤③②①④⑥ 2010年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既是“三江源头”,也是“藏獒之乡”和“虫草之乡”。

①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连

②是长江落差最大的标志点

③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相通

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6621米

⑤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

⑥气候高寒

A.②④⑥⑤①③ B.③①②⑤⑥④ C.⑤③①④②⑥ D.④⑥⑤①③② 2011年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分析:连续三年都考;语料联系生活; 预测:2012年可能延续。考查的形式变化:

16.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

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⑤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

⑥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固然不错。

(二)得体

2009年课标卷

16.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为提高电话网的通讯能力,我公司将对辖区电话局的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将有关事项宣布如下:

敝工程将与2009年6月10日20时至11日8时施工,在此期间会影响青山区电话用户的正常通话。交换机升级后,用户原有的一些业务功能(如闹钟、呼叫转移等)需要重新设置;热线和呼出限制的设置方法也有变化。

如有疑问,欢迎提出。本公司客服电话:87654321。

对工程施工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请予理解和支持。

天网通信有限公司青山分公司 2009年6月7日 分析:应用文改错的形式; 考查的形式变化:

(2011山东卷)18.假如你是广播电台少儿栏目的主持人,请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划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80 个字。(5分)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溪边坐着一位长髥老者,面容清瘦,双面炯炯有神。

(三)简明、连贯、准确三者合起来考

2010年课标卷

16.下面是关于“感恩教育”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都要求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这引发了有关人士的质疑: ①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知恩图报使我们的传统美德。② 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生理与心理的差异和特点,只是简单地采取③,恐怕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④。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涉及到很多方面,它需要 ⑤。

(四)简明、准确合起来考查

如2009年山东卷

18.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不超过55字。(4分)

(五)连贯、得体合起来考

如2010年山东卷

18.下面一则稿约四处画线部分中有两处语言表达不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4分)

本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论文。为丰富内容,提高质量,特向广大作者征稿。要求:观点鲜明,不超过8000字,逻辑清楚,①

格式正确。来稿一经采用,即奉薄酬。来稿一律不退,三个月未接到用稿通知,请自

行处理。敬请广大作者赐稿。

来稿请寄ⅹⅹⅹ市ⅹⅹ路ⅹⅹ号 《ⅹⅹⅹ》编辑部ⅹⅹⅹ敬启 邮编ⅹ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编辑部

ⅹⅹⅹⅹ年ⅹ月ⅹ日

(六)准确、连贯合起来考

2008年课标卷

22.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为此,请将现成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填在横线上。(5分)

注重学英语是好事,同时也要十分重视母语的学习。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富表现力、最有魅力的语言之一。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我们自己应该学好汉语,用好汉语。某些人以能讲英语为荣,说话时夹上许多“洋文”,而母语的使用白字连篇,真是出尽“洋相”。

【①总要 夹上 ②却是 白字 ③更应该

④但

某些人

⑤随着

中国】

(七)准确、鲜明、生动

例题一(07广东卷):下面是2008年奥运会四个比赛项目的标识图形:请你选取一个,围绕图形内容,紧扣动态特征,展开联想,写一段话。要求语言通顺,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含标点符号)。(6分)

参考答案:(1)刹那间,只见他右手抓住篮球,一个箭步,然后如大鹏展翅,腾空跃起,以千钧之力将球稳稳地扣入篮筐。(2)东方神鹿王军霞像离弦之箭冲出对手的“包围”,她将里贝罗们一一抛在身后,在万米跑道上展现了万米红霞。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准确、鲜明、生动;运用语言和正确使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

例题二(07年全国课改卷):阳光社区准备推荐董劲松为市级“十大公德人物”候选人,拟写了下面的推荐材料。请在横线处用赞扬的语言概括董劲松的事迹,将这则推荐材料补充完整。不超过25个字。(5分)

董劲松,男,阳光社区保洁员。由于他的辛勤工作,我社区连续五年获得区级“卫生先进单位”的称号。他主动帮助居民解决遇到的困难,长年义务照料3位孤寡老人。他还担任业余治安巡逻员,多次勇敢地与歹徒搏斗,5次负伤,为保护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巨大贡献。董劲松同志。因此我们认为,“十大公德人物”这一称号,他应适当之无愧的。分析:该题考查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

例题三(08山东卷): 右面这幅摄影作品展现的是刘璇在自由体操比赛中的精彩瞬间。请从比喻、比拟、排比、对偶中任选两者修辞方法,对画面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不超过50字。(5分)

语言运用题目总的特点是:

1.试题形式上看。传统题型仍占主导,传统和创新并存。

2.试题内容上看。透视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注重文化内涵。

复习建议:

1.重视近三年的各个省区高考语言类试题。

2.在关注各种题型训练的同时,关注语言表达的质量。3.应注意“准确、鲜明、生动”这一考点的训练。

四、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一)仿用

2007年

22.仿照文中开头一句话的句式,在横线处写两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都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并与开头的一句话构成排比句式,使文段语意完整。(6分)

没有大海的粗犷豪放,可以有小溪的轻盈从容;,。生活向每一个人敞开胸怀,我们总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色彩,自己的价值。2008年

23.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机遇”为话题,写几个比喻句,并形成排比。(6分)例句: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道万丈深渊。2009年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6分)

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2010年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雏鹰如果害怕折翅,那它永远不能高飞;

钻石如果害怕琢磨,那它永远不能生辉。2011年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分析:

连续五年都考了。重点:语句仿用

考查方向:与修辞手法的运用结合起来考查。

仿用句式类型:话题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嵌入式仿写。

仿写四忌:一忌话题脱离,二忌结构不一,三忌修辞不符,四忌色调不合(语境色彩和感情色彩)

(二)句式变换

2011年

16.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分析:长句和短句的转换;由大到小分解句子结构。

五、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考查重点:语用。

扩展语句

在考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方面,今后扩展语句将注重与修辞结合起来考查。考查形式:(1)组词成句

(2)使语句具体丰满。增加修饰成分。

(3)使语句具体生动。生动的描绘;修辞手法。(4)使语句具体明白。多是说明性文字。

(5)扩展诗句。根据诗句内容,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述。(6)补充连接性扩展。

压缩语段 考察类型:(1)给语段中的概念下定义。

(2)概括语段内容要点。

(3)新闻概写。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标题;拟写导语等。(4)文段中心的概括。(5)补充性概括。

2009年山东卷

16.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5字。(4分)

《人民日报》巴厘岛5月3日电 东盟10国与中日韩财长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今年年底前正式成立并运行,以解决区域内的短期资金流动困难,并作为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补充。

根据公报提供的数据,在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中,中日韩3国出资80%,东盟10国出资20%。其中,中国、日本各占32%,韩国占16%。具体金额为:中国384亿美元、日本384亿美元、韩国192亿美元。2010年山东卷

16、下面是一段介绍菊花的材料。请概括其主要内容,以“菊花”开头写一段文字,不超过50字。(4分)

菊花,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一种观赏花卉,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根据花卉大小和形状的不同,菊花可分为单瓣、重瓣、扁形、球形等;根据花期的迟早,可分为早菊花、秋菊花、晚菊花等;根据花径的大小,可分为大菊、中菊、小菊;根据瓣型不同,又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使菊花具有了独特的观赏价值。不仅如此,有些菊花还可食用,可冲饮,可入药,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在百花凋零的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被视为高雅不屈的象征,成为历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教学建议

1.分清轻重,合理分配时间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9—11月,三个月时间),以复习课本为主,依靠梳理这个手段,达到积累(知识和素材)的目的。内容上一是指古诗文,重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史记》的复习,二是精选最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题目进行训练。

第二阶段(12月—3月,4个月),以讲练考点为主,以近几年的高考题目为依托,精讲精练。

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诗歌鉴赏推迟到明年的三月和四月进行。反对题海战术。

第三阶段(4—5月,两个月),适当进行综合练习;作文训练。

五月中下旬,知识类题目专项(课课练,日日清)和名句名篇的默写和背诵

2.阅读理解类文本的教学

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歌,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1)对考点的准确理解

(2)精选高考试题,精讲精练(3)专项训练,以高考试题为主

3.加强有效教学和有效考试的研究

(1)有效教学的问题。

有效教学:一是指有效率的教学,二是指有效果的教学,三是指既有效率又有效果的教学。前者:高效率不一定有好效果,甚至不一定有效果;低效率也不等于无效果;比如,十年磨一剑,效率很低,但效果却很好。中间:侧重于对学生的认识和评价;排除了效率的参与。后者:一种境界,一种理想化的追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实现。

按照效率的解释:从数学和经济学的角度看,就有一个投入和产出的比。教师“教”的投入和学生“学”的投入,学生学得投入才能导致“学”的产出,即收获。检验教学效率的另一个方法就是:根据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其量的比就是教学的效率。

按照效果的解释:必须排除效率因素的存在,而应充分考虑到时间这个变量:高效与低效、有效与无效、显效与隐效、长效与短效。就语文而言,知识性内容(即记忆性知识。其他学科恐怕也是这样)的教学效果显性效果明显,而理解、鉴赏和表达的教学效果隐蔽性和滞后性特征就比较突出,短时间内难以发现。不能因为当时的效果不明显就否定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结论:讲究课堂的有效教学,最终目的应该是追求有效果的教学。

明白了有效教学的基本概念,应该针对学科特点来教学。

案例一:

一所重点学校:刚刚结束诗歌的教学和复习,考试不见好。

一所一般学校:三节诗歌教学课设计到实施,步调一致,整齐划一,但教学效果却很差(学生死气沉沉,没有反应)

结论:无效教学。案例二:

2009年三月份市高三统考后重新测试的基本情况。考试过后仅仅半个月。

内容:高三考试的原题,诗歌、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名句名篇。结果:三所有效学校(两所学校测试无效;每所学校两个班)的优秀率分别是56﹪、19.5﹪、13.5﹪。良好率有一所学校是百分之八十多,另外两所学校是百分之七十多。

原因:教师方面,学生方面,人类的大脑科学方面。教师方面:一是过分强调技术性,侧重解题技巧、解题方法的传授,而忽视了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

学生方面:理解和记忆司职不同,效果迥异,必须承认人类大脑的这一点不同。

(2)有效考试问题。

首先是命题内容的有效性——紧扣复习内容,这一点很重要。这是我们几年来的教训之后的共识。

其次是命题技术——题目要求严谨规范,清晰明确;答案的确定性指数高,并且便于操作。

再次是试卷讲评环节——重点突出,强化针对性和有效性。

4.搜集有效信息

(1)政策方面,如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以及权威部门和权威人士的解读。(2)材料方面,各地统考模拟试题;占有,挑选,拼凑。

第二篇:2011年全国高考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2011年全国高考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438300湖北省麻城市第一中学丁评虎

2011年全国高考已经过去了4个多月,有关高考试题的评析也早有定论。诚然,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深入剖析、研究高考试题实属份内之事,将其总结、归纳并形成参考性意见更是责无旁贷。笔者虽然才疏学浅,但身边不乏榜样,耳提面命,潜移默化,受益匪浅,现整理出几点拙见,就教于同仁:

一、整体情况

今年的各套高考试题的均体现了“整体求稳,局部创新,适当增加难度,突出课本回归”的特点,这也合符哲学的观点。假如高考命题老师片面追求稳定,则高考的信度将大打折扣;假如高考命题老师片面追求创新,则高考也没有存在的价值。因此,整体求稳、局部创新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各省高考试题在试题结构、重难点把握、题型分值等方面基本不变,甚至不少试题的叙述方式类似,所给数据相差不大,这充分说明各省命题老师们充分掌握了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对于高考命题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具体要求。与此同时,各省高考试题依然保持了自身的命题特色,如江苏省爱出难题,江西省、重庆市爱出偏题、怪题,山东省试题难度相对较低,福建省、陕西省整体命题能力较高,继续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等等。

今年的高考试题普遍较去年偏难。具体来讲,选择填空题难度普遍与去年持平,最后两题普遍偏难。特别是经济较较发达的省份高考试题普遍偏难,这也充分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毕竟,这些省份的学生整体水平要高一些。例1:(江西理10)如右图,一个直径为1的小圆沿着直径为2的大圆内壁 的逆时针方向滚动,M和N是小圆的一条固定直径的两个端点.那么,当 小圆这样滚过大圆内壁的一周,点M,N在大圆内所绘出的图形大致 是()

点评:我为研究高考试题花了多少精力本无必要统计,但是,这道题目却实实在在花了我3天的时间。我经历了从质疑(高考怎么会考这道题呢?目的和导向是什么?)到领会(原来如此)再到发现一般结论,最后利用几何画板软件操作验证猜想的过程。我实现了两圆直径之比从整数倍到分数倍再到有理数倍最后到实数倍的跨越。

例2:(江苏理20)设M为部分正整数组成的集合,数列{an}的首项a11,SnkSnk2(SnSk)前n项的和为Sn,已知对任意整数kM,当nk时,都成立.

(1)设M{1},a22,求a5的值;

(2)设M{3,4},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点评:类似的还有广东卷21题,北京卷20题„„怎一个难字了得!

继去年四川省高考试题要求学生证明公式cos(α+β)=cos,cosαcosβ-sinαsinβ之后,今年陕西省又要求学生叙述并证明余弦定理。

例3:(2010四川理19)(略)

例4:陕西(2011)叙述并证明余弦定理。

这其实是提醒广大师生,要重视课本,应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毕竟,学好数学的关键是用好数学。

二、对2012届高三复习备考工作的建议

(一)深入学习、用心思考

窃以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习的主要方向是哲学。因为没有用哲学的思想武装头脑以致于专业知识、专业素养长期得不到提高的事例屡见不鲜。从管理的角度来讲: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应接受管理。我们不能“宽于律己,严于待人”。不少人不习惯于看专业书籍,即便看书也主要是为了选题,偶尔涉

及到一些新的理念往往也是将其归入到空洞的理论,这实在有些遗憾。事实上,但凡主流杂志上的前几篇文章,都包含着相当实际的指导性意见,读一读这些文章,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二)明确高考命题立意

目前,对于试题的命题立意,主要有三种:以知识立意、以能力立意、以发展立意。高考命题早已摒弃“以知识立意”的命题方向,过去几年《考试说明》中多次高调宣示“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而近几年的《考试说明》中又将这句话的位置后移,这充分说明“以能力立意,突出主干知识,淡化特殊技巧”仍将长时间作为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

既然是“以能力立意”,那么知识点覆盖率仍将维持在70%左右,也必然会继续贯彻“少考一点算,多考一点想”的思路,既然要“突出主干知识”,那么就不会突出非主干知识,既然不会突出“非主干知识”,那就没有必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段时间,不少学校、不少教师将注意力集中于选考内容上,这当然是必要的,但也没有必要恐慌。毕竟,既然是选考内容,就不会是主干知识,既然不是主干知识,就不属于要突出的范畴,既然不需要“突出”,命题时就不会体现“在知识的网络交汇点处命题”这一思路。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但凡《几何证明选讲》的试题,添加辅助线没有超过两条,推理证明过程没有超过4步„„笔者斗胆断言:2012年的选考内容如《几何证明选讲》试题将具有以下特点:试题“源自课本,但不高于课本”,解题思路可能涉及到正余弦定理但绝对不会与向量沾边,更不会与解析几何、函数、数列整合。

既然要“淡化特殊技巧”,我们平常教辅资料上的不少方法其实是没有用的。例如,利用判别式求值域,利用反函数法求值域等等„„

(三)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如前所述,我认为,2011年高考最大的变化是增大了试题难度,从全国范围来看,去年试题难度系数修正后(试题评分标准对难度有明显影响)为0.57,估计今年的难度系数为0.56,虽然只相差0.01,但对我们一中这样的学校,影响还是很大。由于高考试题难度系数不可能低于0.55,不可能高于0.60。因此,根据

我的测算,难度系数每降低0.01,我校理科数学人均分会下降3分,相应的各个分数段会下降很多人,其中,特别是在一本线左右的学生,各分数段将下降80人左右,也就是说,如果同时用2套试卷来测试我们的应届理科生,虽然同一个学生的分数可能相差较大,但难度系数为0.55的试卷120分学生人数会维持在220人左右,而难度系数为0.56的试卷120分学生人数会维持在300人左右。

当前,有关方面均强调2011高考年与2012年高考将实现平稳过渡、无缝对接,这也正好说明了为什么2011年的高考试题会增加一点难度,因为今年增加一点难度,明年保持今年的水平,结果将十分完美;反过来,如果今年维持去年的水平,明年再怎么控制难度呢?我想谁也不敢打包票。

因此,要夯实基础,就必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训练效率,特别要强调学生的答题规范。

问题在于,凡事都是一把双刃剑。强调答题规范也不例外,学生之所以不规范,主要还是因为省步骤,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存在思维误区,简单地说,就是没有搞懂!因而学生答题能够规范,也就充分说明他搞懂了。但这里面也有问题,甚至可以认为是高三复习备考最为核心的问题。那就是,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学生同样如此。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学生有着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和坚强的意志力,更不要无限拔高学生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决心。我们的学生能要求自己全面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打折扣就已经很不错了。我们数学的每一种解题方法都有着它的适用范围,因而我强调学生至少要掌握两种思路并能形成数学直觉,但一到考试,学生为了分数,他总是用他擅长的思路答题,过程规范,结果完美;而对于他不熟悉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他总是刻意回避。这种现象不要说在文科班、理科平行班,就是在1班和2班,也是屡见不鲜。因此,平常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研究学生,要研究什么呢?答案不言自明。对于平时的训练与检测,我一直强调适当提高后面两题的难度,适当延长考试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挑战一下自己,让学生能很从容地实现答题规范,何乐而不为呢?

(四)理性高考,务实做事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经常碰到这种情况:面对问题,痛心疾首,呼天呛地,而一旦考虑解决问题,就顾左右而言他,高三复习备考也不例外。

其实,高三复习备考不需要抱怨,但需要理性思维。我们研究高考试题,发现、分析、理解、掌握新题型、新思路是应该的,我们统计各个知识点的试题分布却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除非是按照模块粗略统计),因为这是过去时,而我们面临的高考却是将来时。专家们说:“高考中常考的知识点,那是重要内容,备考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高考中不考的知识点,那不是不作要求,而是没找到好题。”这是一句大实话,当然也是一句大空话。例如,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在所有高考卷中没有考查方差。我们也完全可以从中解读出许多信息,为此写上两三万字恐怕也不是什么难事,但你总得下结论吧?您的结论是,2011年高考会不会考方差呢?说会,有谁相信,说不会,一旦考了呢?说可能会,那还不是废话!

事实上,今年的高考试题中,不少省市不约而同地考到了方差!看来,高三复习,备考的法宝还是“突出主干知识,回归课本”。

第三篇:2018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分析及2019届备考建议

2018全国高考英语(全国1卷)试题分析与备考建议

执笔人:

陈盈宇

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试题整体难度与往年大体相同。无论从题目的难度,还是题型的设置上,基本都延续了2017年的出题模式,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题型稳定,同时继续深化对英语实际使用能力的考查,相对弱化语法,加强阅读,应用文写作愈加体现交际功能和中国文化等,整张试卷处处透露着回归英语语言本质的特色。一. 试卷结构

听力取材还是学生熟悉的日常话题,更加体现英语的应用性。完形填空和往年一样是我们常见的记叙文,着重考查实词在语篇中的准确运用,难度适中。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涉及到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等常见考点。书面表达是学生熟悉的书信文体,话题是近几年高考重点考查的中国文化专题,形式还是熟悉的提纲作文,给考生提供了充分的拓展空间,具有开放性。二. 模块分析(一)阅读理解

1.阅读理解考查情况

2018年阅读依然是重点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细节理解、推理判断、词义猜测、主旨归纳以及文章标题的处理能力。A、B篇题目以细节理解题和推理判断题为主,A篇是一篇典型的应用文,考生可直接抓取题目关键词定位原文解题;B篇主要介绍一档英国系列电视节目,给观众介绍如何减少食物浪费以及如何以较少的预算做出美味佳肴;而C、D篇重语篇的理解,对于词汇量有较高的要求。题材贴近生活,与时代变迁紧密相连,所宣扬的价值观也符合主流思想。2.阅读理解学习意义与导向

高考阅读理解旨在考查考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考生能读懂书籍、报纸、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要求考生做到:理解文章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依据上下文推断生词词义、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二)七选五

1.七选五考查情况

七选五阅读的话题是室内设计颜色的选择,文章采取总分结构,逻辑清晰。通过对上下文语境的理解,基本可得出正确答案。与去年七选五阅读“露营”相比,文体由记叙文变为说明文,话题较为贴近生活,对考生词汇量考查力度提升,如fundamental,commitment,grasp,approach等。出题角度,主题句、过渡句和细节题分布均匀,与往年高考题难度相当。2.七选五学习意义与导向

七选五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结构、内容以及上下文逻辑关系的理解和掌握;其命题思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的理念;七选五比较突出考查考生的语言能力:一是考生对文章写作结构和脉络层次的理解,二是对文章事实信息和情节发展的理解,三是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态度和观点的理解等。

七选五的体裁以说明文为主;话题以教育、环保、科普、饮食、健康、旅游等为主;考查的题型主要以主旨句、过渡句和细节题为主。(三)完形填空 1.完形填空考查情况

今年的完形填空讲述了象棋课程给作者带来的启示,仍属于夹叙夹议类文章,故事易懂,着重考查学生对于文章语境的把握。题目考查数量上,动词和动词短语9题,名词7题,形容词3题,副词1题。与往年相比,名词题目的数量有所增加,未考查连词和介词题。对近义词辨析的考查数量和难度降低,整体难度比2017年新课标1卷略低。2.完形填空学习意义与导向

完形填空旨在全面考查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中包括识词能力、阅读及理解能力、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本题不仅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求考生具有独立分析、对比取舍及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完形填空题材广泛,它涉及了日常生活、文史知识、科技小品、政治、经济、人物、社会、故事等。体裁以记叙文为主。完形填空的命题设计遵循“整体性”的原则,淡化单纯语法的考查,突出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其具体特点表现为:强化新课程理念、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视“新材料、新语境”的创设与运用;选材原汁原味、具有浓郁的英语语言文化色彩;话题“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突出“励志性、教育性和启发性”原则。(四)语法填空

1.语法填空考查情况

2018年的语法填空是一篇讲述跑步益处的说明文,重点考查学生在语篇中识别并运用相关语法知识解题的能力。有提示词以及无提示词考查分布均匀,各语法知识点覆盖全面,难度较去年略低一点。2.语法填空学习意义与导向

语法填空体现了新课改由语法知识到语法技能的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当今高考英语改革的趋势;突出强调在语篇中测试考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该题型把语法真正放在语境中考查,同时,借助多种考查方式,把对考生的要求由一知半解提高到自然、自发地运用语法知识去表达的水平。

语法填空一般篇章短小,200词左右;设空多样,覆盖全面;词汇的考查主要涉及动词、代词、名词、连词、冠词、介词、形容词和副词;语法项目主要包括非谓语动词、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并列句、名词性从句、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系表结构等。(五)短文改错

1.短文改错考查情况

短文改错2018年考查的文体依然是记叙文,讲述了乡下祖父母家居住环境的改善,文章简单易懂。出题方式还是延续全国卷“1(加)1(减)8(修改)”原则出题。考生在做题时应仔细认真,细心分析句子结构,既要把控宏观,也要斟酌微观。2.短文改错学习意义与导向

短文改错集语法知识与语言技能为一体,旨在考查考生对语言的评价与校正能力和对词汇、语法、语篇三要素的把握能力,要求考生正确判断出错误并将其改正。错误主要涉及词法、句法、行文逻辑等,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短文改错的命题稳中有变。试题中与语法规则有关的机械性的错误设置在减少,对固定搭配、机械性记忆的要求慢慢弱化,错误设置主要集中在动词时态、名词、冠词、形容词、副词、非谓语动词、连词等。(六)书面表达

1.书面表达考查情况

2018年全国卷继续考查书信类应用文写作,考查形式依旧是提纲作文,话题则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热点话题—中国文化,难度与往年高考题相当。

2.书面表达学习意义与导向

全国卷书面表达题材贴近生活,又注重考查中国文化,强调语言的应用性;考查形式上,提纲类写作是主流,以文字提示形式出题,重视创造情景。

体裁上,近几年书面表达主要考查书信类的应用文,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考查“要点介绍类”文章以及“建议”、“请求”、“申请”、“询问”、“感谢”、“道歉”、“祝贺”、“投诉”等功能性语句,其中前四点是重点考查项目,同时提纲作文考查的重点应在于“介绍情况”、“解释原因”、“提出建议”、“总结展望”等功能性段落。

总体来讲,2018年高考英语试卷的整体难度与往年持平,体现了新课标命题的稳定性,命题思路清晰,题目设置合理,相信各位考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即将步入高三的准高三学生们,也可以从今年的高考题中一窥命题规律,合理高效备考。

2019高考英语备考建议

从2018年高考推测2019年高考,可得以下结论:

1.语法填空、改错、作文变化不大,解题技巧和答案规律明显,故而,掌握题型解题规律,明悉答案分布规律,无论在哪一年的考试中都仍将继续是提分、保持高分的基础利器,2019年考生很有必要尽早掌握。

2.2018年高考突显了对动词的考察,占到语法填空比例最高,改错和完型也频繁考到,预计2019年的高考将沿承此趋势,继续加大对动词,尤其是动词短语的理解和考察,因此在2019年备考中,动词及动词短语的复习必须放到一个新的高度来重视;3.“得阅读者得天下”一向是高三考生的至理名言,但是从今年的试题来看,单纯依靠解题技巧、坑蒙拐骗规律来猜答案的做法只能解决部分简单的习题,加深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控文章主旨要义才是阅读理解解题的根本。深度解读文段在2016年和2017年个别篇章中已然成为正确解题的前提条件,在2018年高考中趋势更加明显,所以重视基础,扩展词汇量,培养语感,强化理解将是2019乃至未来提高阅读理解得分率的最有效的方法。

总结:试卷中大部分题目是基础题,因此,应重视基础知识,把常规题型掌握清楚。接下来的新高三一轮复习中一定要稳扎稳打,把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以高考模块进行系统复习,熟悉高考出题方式和考查角度。还要强调的是,平时练习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答题的规范,题目越平稳越考验考生的细心和答题规范。进一步查找自己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之处,以便及时调整思路,明确之后的备考目标和努力方向。根据以往的经验,高考题型通常会进行创新,紧密结合现实生活热点和欧美及中国文化。因此,考生在备考当中应尽可能地去适应不同的题型,同时归纳题型中的考点,学会进行知识迁移和类比。明年的考试预计会比较灵活多样,创新上面会更突出一些。考生有效应对创新题型的策略就是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迁移应用。

谷红丽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教授、英语学科评卷组长

从评卷情况也映出,考生差异较大,发展不均衡,部分考生存在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足和文化知识欠缺等问题,包括审题能力、题目中的语境理解、语言的选择、语用知识的运用等。比较突出的审题失误是书面表达题中,部分考生没能认真阅读和理解情景介绍,从而对“到达时间”这一内容要点产生了误读,没有理解到三个内容要点都应围绕习俗展开。

结合上述考生答卷情况,建议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语篇教学意识,把语言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的培养融入语篇教学中完成;改良教学手段,提升利用资源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强化规范意识,注重审题和书写等细节要求,提升答题质量。对于考生来说,需要注意:夯实语言基础,注意辨析词性和词形变化、句子和篇章结构等问题;加强阅读训练,丰富语言输入;注重文化知识学习和思维能力培养;重视答题细节,做到审题认真、书写规范、格式正确。阅读理解:B/C/D篇 B

答案:BCCD C

答案:BCBC D

考查方向:融入人文知识介绍,引导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

优点: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可持续性发展。第四部分:写作(书面表达)

考查方向:增强中华文化浸润,引导增强“四个自信”。

优点:设置了外国朋友将到中国家庭做客的情境,要求考生写一封邮件告知在中国家庭做客的基本习俗。这些语篇的选择和题目设置在自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宣传介绍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引导学生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强调听说读写四项关键能力的考查

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Ⅰ卷的试卷结构进一步巩固,科学合理搭配各种题型,全面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既考查理解英语口语和书面英语的能力,也考查运用相关词汇和语法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

试题通过恰当的选材和巧妙的设问,不仅考查考生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以及听说读写等关键能力,还渗透对考生交际能力、思辨精神和学习能力等学科素养的考查。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考查要求

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Ⅰ卷在试卷结构的设计上既有针对各单项语言技能的专门考查,也有针对综合语言技能的考查,体现了基础性和综合性的考查要求。在问题情境的设计上,既有需要考生进行真实的口语和书面交际的任务,也有需要考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写作任务,体现了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如短文续写新题型,有利于激发考生想象,更好地体现应用性和创新性的结合。所采用篇章材料的难度水平呈阶梯分布,题目类型多样且难易搭配合理,考查要点覆盖面广,试卷各种难度的试题比例得到进一步优化,通过合理设置选择题的干扰项,进一步提高试题的区分能力。

第四篇: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试题分析

学霸1对1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试题分析

一.基本情况

2018年全国语文一卷的考题保持了往年4道大题和22道小题的形式,并没有出现类似于2016山西中考那样突如其来的试卷改革。可以看出高考试题的形式相对较稳定,今年的试题也仍然对师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总体而言,本次试卷的阅读量与2017年试题持平,而综合难度有所下降。在具体分值上,古诗鉴赏部分略有下降,相应的,文学类文本的分值少许提高,但是总体变化不明显,其他部分分值未变化。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古诗词阅读选择题由往年的双选改为单选,分值与难度同时下降。对于今年参考的古诗文阅读相对薄弱的同学是一大利好消息。

(图为近三年语文高考各模块分值变化)

二.现代文阅读分析

【1】论述类文本

今年的论述类文本考察了杨国荣有关先秦诸子学说的论文,内容相对生僻,但是文本逻辑清晰,理解上并不困难。题型上也和往年一样,从不同角度和逻辑出发,考察三道选择题。学霸1对1 考点:议论文内容理解,论证手法,内容概括。【2】文学类文本

文学类文本考察了阿成的《赵一曼女士》,题型方面选择题由多选改为单选,两道主管论述题也是往年经常会出现的常规题型。需要注意的是,今年的论述题更注重审题,如原文第5题需要从“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两方面进行作答才能得分,本题6分共对应6个得分点,极易漏答。

可以看出,在试题难度和题型上,文学类文本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题干的表述形式对于考生的审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言之,考生需要对于知识点有更明确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才能得全分数。传统的凭借做题经验应付语文考试的方法已经越来越难有成效。

考点:文学类文本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文本赏析。【3】实用类文本

实用类文本考察3则材料综合的多材料阅读,题型是两道单选题和一道论述题。总体难度明显下降。与往年一样,并非在分数上拉开差距的部分。

考点:内容概括与分析。

三.古代诗文阅读分析

【1】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部分保留了去年的题型,考点也仍然是断句选择,文学常识选择,内容解读选择和两道文言翻译。文本选择了《晋书·鲁芝传》,也依旧是相对生僻的文言文本。文本难度和题目难度较往年未发生太大变化,对考生的文学常识基础要求较高。

考点:断句,文言理解,文学常识,文言翻译。【2】古代诗歌阅读 学霸1对1 古代诗歌考察了李贺的《野歌》,诗歌本身的立意较常见,文本也没有理解上特别困难的部分。题型中选择题由往年的双选变为单选,整体难度下降。论述题需要从写作手法(技巧)和中心情感两方面回答,较为常规。

考点:诗歌写作手法,内容理解。【3】名篇名句默写

分值与往年相同,需要作答的句子中并没有重难点易错字。重点放在考生对课内古诗文的理解和应用上而非简单的背诵。

四.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一向没有固定题目,全国卷的这一部分也常常出现新题型。从往年题型来看,2015和2016年是图文转换题,2017年是表达得体的具体应用题,今年则是恢复了图文转换的题目,可以预见的是2017年的题型并不符合全国卷的总体命题思路,近几年内应当不会再次出现。

今年题目与往年(2015与2016年)最大的变化在于单独的成语和病句考察被取消,转而设置语段整体考察,从题型来看,近似于增加了一篇阅读题。对比往年,更注重考生对语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这种考察方式在全国卷是第一次出现,但是此前的北京卷和山东卷已经有过这类出题形式,可见全国卷的命题也在参考地方卷的经验和特色。考生在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中也可以相应的接触各地高考中的基础应用类题目,以防考场上对新题型不适应的情况。

五.作文分析

本次作文出题方式较为新颖,但是核心仍然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作文的重点在于对材料学霸1对1 的解读和分析,可以从7年的大事记中选择角度或是引以为文章线索,在紧扣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立意。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次作文的题目中“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一句,会给考生以“书信类作文”要求的错觉。事实上,题干并未要求必须写书信体,反而是有明确的语句表示“据此写一篇文章”,所以是否书信体裁并不是本次作文的要点,其核心仍然是议论文。相反,书信类作文极易脱离议论文的体裁,这是今后考生在作文审题中也需格外注意的部分。材料的分析上,要点在于2035年和考生所在的2018年这两个节点,建议以时代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为立足点进行延伸。

另外,5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也有提到青年的时代责任和担当这一话题,并且明显强调了“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机遇和机缘”以及“追梦者”,“圆梦人”等原题材料中出现的关键词。如能结合这一时政信息,必然会成为作文中的加分项。对之后的考生而言,也再次证明了关注应考当年上半年时政的重要性。

六.2018年全国一卷语文试题分析总结

今年的语文全国一卷在总体命题思路上延续了往年的题型和风格。基础和传统文化部分(古代文言与诗词)依然是考试中的重难点。总体难度较往年下降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对知识点的掌握。基础部分也一如既往地对考生要求很高。可见“回归传统,重视基础”仍然是高考全国一卷的核心思路,后续考生在备考时可以引以为参考。

作文上,题干更灵活,对考生审题和分析能力要求提高,但是出题思路的核心依然没有变化,也暗含对考生关心时政并发表观点的要求。

第五篇:2017年高考数学(文科)全国Ⅰ卷试卷评析及2018年备考建议

2017年高考数学(文科)全国Ⅰ卷试卷评析

及2018年备考建议

2017年全国高考数学Ⅰ卷(文科)遵循《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严格贯彻《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命制,试题与去年相比稳中有变,适度创新,具有较好的梯度和区分度。试卷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突出对考生数学思维能力、转化化归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另外试题难度由易到难以阶梯式的方式呈现,不论何种程度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得分点,给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同时又设置了一些区分度较高的如选择最后两题、填空最后一题及解答题最后两题等题型,能有效考查考生的数学能力,可以帮助不同层次的高校选拔出所需的人才。具体来说,试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立足基础,紧扣考纲

仔细做完整套试卷可以发现今年的文科数学试题完全紧扣考纲,全面考查考生对高中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的起点题以及解答题的前3题都是基础题。具体来说选择题的前5题较简单,中间5题难度中等,最后两题较难;填空题前4道都是基础题,最后一题考查了立体几何中的外接球问题,对考生的空间想象力要求较高,故难度较大。解答题的前2道属于基础题,其中立体几何比去年难度稍降;第19题的统计题考查了考生的数据阅读、处理及计算能力,要想在短时间内正确解答实属不易;第20题解析几何题考查了圆锥曲线中的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的问题,比较常见,其中第1问也是基础题,只要学生沉下心来还是能够解答出来的;第21题导数题考查了求函数单调区间及恒成立求参数取值范围问题,重点考查分类讨论思想,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难度较大。选考题与去年相比由于删除了几何证明选讲,考生只需在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及不等式选讲中二选一即可,具体难度与去年相当,是基础题。通过统计发现试卷中有将近110分的基础题型,考生如果在平时的复习中对高中基础知识掌握的很牢固的话,必定能稳定考试时的情绪,沉着冷静的做对自己会做的问题,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2.注重能力,适度创新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也很抽象的一门学科,数学教学中更要注

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从对数学能力的考查来看,考纲强调:“对能力的考查,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各种能力,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切合学生实际”。这里的“各种能力”,包括空间想象能力(立体几何题)、抽象概括能力(导数题)、推理论证能力(立体几何题)、运算求解能力(函数与导数题)、数据处理能力(统计题)以及应用意识(立体几何、解析几何题)和创新意识(函数题)等。具体来说,试题覆盖了高中数学的核心知识,涉及到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等主干知识。与去年的试题相比较有适度的创新,如第4题突出了对数学文化的考查、第19题突出了学生对陌生情境下的数据分析能力的考查。

3.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本,每年的高考试题都蕴含着课本中重要的数学思

维方式和思想精髓,今年的文科试卷也不例外的有一些试题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原型。如第19题中对相关系数r的考查就是课本上的具体内容,但是在平时不少考生在复习时容易忽视,而考试时对这个知识又感到陌生,不易作答,所以在平时的复习中回归教材就显得至关重要。

4.立足通性、考查通法

高考中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来看,考纲的要求是“从学科整体

意义和思想价值立意,要有明确的目的,加强针对性,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有效地检测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如第4、6、8、12等均考查了考生的数形结合思想,第6、12、20等考查了考生的转化化归能力,第21题则有效的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

总之,2017年高考文科数学试题更贴近中学的教学实际,重在充分考查了学生的两大数学核心素养,体现了数学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工具性的学科特色,更加有利于高校的人才选拔。

2018高考复习建议

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基本思想的训练。2.注重课本,以课本为蓝本,注重一题多解和多题化归。3.加强对重要知识点、重要结论的识记。4.加强对常规题型的训练,加强对通解通法的训练。

下载2012新课程高考备考研讨会资源:全国课改卷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新课程高考备考研讨会资源:全国课改卷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