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参考题

时间:2019-05-12 22:36: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参考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参考题》。

第一篇:电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参考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复习题(供参考用)

一、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

2、系统性原则

3、科学小制作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

6、信息交流

7、学前儿童教育活动

8、偶发性科学活动

9、分类

1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

11、集体教学活动

12、技术

13、行为核对

14、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

15、作品分析法

16、访谈法

二、填空题

1、科学技术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第一是________,第二是生产力功能。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三种,(1)是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2)是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3)是________。

3、测量的类型包括________、非正式测量和正式测量。

4、学前儿童________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是强调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观;第二是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观;第三是强调_________。

6、选择科学教育材料的原则包括材料的生活性、材料的探索性、________、材料的丰富性层次性等。

7、正式量具测量是指以通用的________对物体进行测量。

8、按科学素养的不同领域分,科学教育目标包括科学知识教育目标、________教育目标和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9、为了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1)关心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2)________;(3)父母参与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10、评价者事先明确观察行为和事件的类型,等候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并作记录,然后进行分析的是________评价方式。

11、教师在指导与实施散步活动时,制定的活动计划,要________。

12、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 要求而设计的。

1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是:(1)评价是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2)评价是________;(3)评价是改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依据。

14、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理论知识。

15、________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作品等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的一种方法。

16、科学教育中的“________”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17、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________、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

18、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________接受科学教育。

19、区角活动中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是关键,在设计材料和设备时,除了在性能上安全可靠等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几点:材料的层次性、材料的新颖程度、材料的易理解性、材料的________、材料的探索性。

20、科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他们在教师的支持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________的________要求。

21、________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22、在选择饲养的内容时,应选择一些比较温顺,对饲料要求不高,不宜死亡的小动物,其根据是________。

23、科学教育活动中学前儿童的活动包括讨论活动________活动、发现活动三种。

24、古代的儿童科学教育,往往和________紧密结合。

25、以类为单元组合教材,加强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纵横联系的方法,这是采用了________

方式选编科学教育内容。

26、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________

________的要求。

27、组织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体验性原则、人文性原则和________原则。

28、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是_________按计划安排专门时间组织全体幼儿参加的活动。

29、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________和运动性游戏。

30、学前儿童的认识常常不符合事实或科学的理解,因此他们的“理论”常常被称为

________理论。

31、运用图像记录的方法要在学前儿童________的基础上进行。

32、早期科学阅读作品,应该围绕________展开其情节,使儿童通过阅读能对周围事物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33、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儿童________的过程,所以要创造条件,组织儿童通过各种实践来学习科学。

34、________是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直接进行回答,即由评价者提出问题,被评价者回答的方式进行。

3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二是对________的评价。

36、美国的“________”,这是一个内容广泛和全面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

三、选择题

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C、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2、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3、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制定观察核对表,调查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表中的各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出记号并进行评定的是()。

A、观察核对

B、行为核对

C、观察评价

D、行为评价

4、下列主要内容中,不属于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的内容是()。

A、季节

B、常见动物

C、风土人情

D、常见植物

5、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

A、非正式量具测量

B、正式量具测量

C、观察测量

D、普通测量

6、“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7、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是()。

A、观察法

B、问卷法

C、实验法

D、作品分析法

8、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

A、乌龟、金鱼、娇凤、蝌蚪

B、乌龟、金鱼、蝌蚪、蚕

C、蛇、金鱼、泥鳅、蝌蚪

D、乌龟、甲鱼、娇凤、蚕

9、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是()。

A、加涅

B、皮亚杰

C、布鲁纳

D、布鲁姆

10、“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

A、法国

B、美国

C、中国

D、德国

11、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区角活动的是()。

A、美工区活动

B、音乐区活动

C、科学区活动

D、远足活动

12、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

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14、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

A、挑选分类

B、感知分类

C、二元分类

D、多元分类

1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

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B、目的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C、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16、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孔子

17、提出儿童概念发展理论的是()。

A、加涅

B、皮亚杰

C、维果茨基

D、布鲁姆

18、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

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

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

19、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什么样的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

A、督导——反馈系统

B、评价——督导系统

C、反馈——校正系统

D、校正——督导系统

20、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是在清代()年间。

A、乾隆

B、同治

C、嘉庆

D、光绪

21、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评者行为进行现场观察或测量,并对观测结果作出评定的方式是()。

A、观察法

B、测量法

C、自然观察法

D、自然测量法

22、“自然”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出现在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中是由谁提出的()。

A、雷震清

B、陶行知

C、张雪门

D、陈鹤琴

23、在创编科学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

A、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

B、规则性、趣味性、科学性、开放性

C、开放性、科学性、趣味性、整合性

D、科学性、规则性、趣味性、活动性

24、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幼儿园园地()。

A、种植园

B、饲养角

C、自然角

D、气象角

25、把一堆物品放在一起进行分类:黄瓜、罗卜都是蔬菜,苹果、红枣、梨都不是蔬菜,这是()。

A、挑选分类

B、二元分类

C、感知分类

D、多元分类

26、各年龄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比较物体明显不同点的要求应主要放在()。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27、幼儿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月亮为什么是圆的?”,这类问题属于()。

A、简单性问题

B、操作性问题

C、理论性问题

D、直白性问题

28、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物体按两套标准进行分类,宜放在哪个年龄阶段进行()。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29、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

A、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B、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

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30、“能按照对事物内在的、物理特性分类”,是哪一个年龄的科学教育目标()。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31、调查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是()。

A、情景观察

B、自然观察

C、自然评价

D、情景评价

32、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岁年龄班的要求是()。

A、比较物体明显的不同点

B、比较物体的不同点

C、比较物体的相同点

D、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33、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是()。

A、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B、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

C、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D、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34、下列科学活动中,属于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是()。

A、制作玩具

B、制作昆虫标本

C、观察蚂蚁搬家

D、观察大雾天气

35、下列评价中,不属于对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是()。

A、学前儿童科学知识、经验的评价

B、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

C、学前儿童科学方法及能力的评价

D、学前儿童科学情感和态度的评价

四、问答题

1、简述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

2、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3、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4、简述在观察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哪几点?

5、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什么?

7、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

8、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好科学教育材料?

9、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

10、请结合实例说明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11、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

12、“做中学”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13、简述区角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14、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哪些特点?

15、请谈谈你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的理解?

16、什么是“STS”教育?幼儿园“STS”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17、举例说明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地方性与季节性原则。

18、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

19、什么是社会资源?社会资源的范围包括哪几个方面?

20、简述科学玩具与游戏的运用?

2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在选择与利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五、设计题

1、根据给出的活动主题,设计一个科学教育活动,并以理论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如为幼儿园大班设计一个“认识水”的科学教育活动。

2、请设计一个区角活动,并说明其中活动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思路。

3、根据已有的素材和知识,设计一个主题明确的科学教育活动。如用以下素材和已有知识,设计一份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蜗 牛

与田螺相似,蜗牛也具有一个螺壳。蜗牛是陆生的,它不用腮而是用肺呼吸。头部具有两对触角,眼长在后一对较长的触角顶端,可以较容易观察周围的情况。它的足厚而多肉,能分泌大量的粘液而自由的行走。

蜗牛取食食物的茎叶,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害处。

4、请结合科学活动室的基本理念,设计一个科学活动室,并说明其中内容的设计思路。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2.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3.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6.信息交流:是指学前儿童将所获得的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以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和交换。

7.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儿童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8.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9.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1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既包括教师向区角投放的供儿童自选活动的材料,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儿童自由探索的材料,还包括在教师专门组织的科学教育活动中为儿童投放的材料。

11.集体教学活动:就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并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简单的说,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12.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13.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14.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15.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16.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二、填空题

1.认识功能

2.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

3.观察测量

4.科学教育材料

5.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6.材料的可操作性

7.标准量具

8.科学、能力方法

9.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10.自然观察

11.粗而灵活

12.整合性

13.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

14.经验知识

15.文学艺术

16.社会资源

17.物力资源

18.家庭中

19.丰富性

20.启蒙性

21.访谈法

22.学前儿童年龄小,操作技能差

23.操作

24.识字教育

25.单元

26.科学性

27.整合性

28.教师

29.分类游戏

30.幼稚/天真

31.获得大量感性经验

32.一个科学现象或概念

33.重演科学家科学探索活动

34.问题测试

35.对学前儿童发展

36. 2061

三、选择题

1.D2.D3.B4.C5.A

6.D7.C8.B9.B10.B

11.D12.B13.D14.A15.D

16.B17.C18.A19.C20.B

21.A22.D23.D24.C25.B

26.C27.C28.D29.D30.D

31.B32.D33.D34.D35.B

四、问答题

1.(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2.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前儿童初级科学概念的形成,依赖于科学经验的获得。脱离了科学经验的概念学习是不可行的,科学经验是学前儿童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的基础,科学经验影响着初级科学概念的内涵,并有效地丰富和发展着学前儿童的初级科学概念。相反,如果只是重视科学经验的获得,而忽视科学概念的形成,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在科学学习中,不能迁就学前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不能满足于感知表面现象,而要努力引导学前儿童整理零散的知识经验,促进初级的科学概念的形成,并逐渐提高概念水平,促进学前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与发展。

3.(1)科学是以认识自然为目的,而技术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2)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

(3)科学是发现新知识的过程,而技术是创造、发明新产品的过程。

4.(1)尽可能进行现场的观察;(2)调动学前儿童的各种感官参与观察;(3)引导学前儿童多角度地观察事物与景象;(4)指导学前儿童学习观察方法。

5.(1)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心理学依据;(2)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社会据;(3)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

6.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季节性。

7.(1)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2)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3)科学教育方法应以学前儿童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

8.(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9.全面性与整体性;连续性与一致性;可行性与可接受性;社会性与时代性;辩证统一性。

10.(1)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2)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促进者;(3)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者;(4)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者;(5)教师首先是个研究者。

11.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明确散步的概念;明确散步的目的;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

12.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几个环节。

13.(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2)应让学前儿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3)观察了解学前儿童的活动,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4)指导学前儿童遵守活动规则。

14.(1)家庭科学教育的潜移默化性(2)家庭科学教育的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

15.《纲要》中的“科学”领域教育目标可以归类为三个方面,即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科学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和科学知识方面的目标。

(一)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

(1)能够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2)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三)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

(1)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2)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级科学概念。

16.“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以此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特点:首先,幼儿园“STS”教育必须是建立在学前儿童的经验层次上的。其次,幼儿园“STS”教育是儿童科学教育的拓展。

17.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地方性原则:

(1)地方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2)遵循地方性的要求,就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特点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

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季节性原则:

(1)季节性的原则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既能丰富、加深学前儿童对季节的整体理解,又能帮助学前儿童理解事物变化与季节之间的关系。遵循季节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季节变化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

18.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事物;指导幼儿学习观察方法。

19.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社会资源的范围可分为下列四个方面:(1)自然资源,(2)物力资源,(3)组织资源,(4)人力资源。

20.(1)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

(2)让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

21.(1)选择适合的社会资源

选择时,要充分地考察资源的适应性,包括学前儿童年龄的适应性、内容的适应性、空间的适应性、路线的适应性等问题。

(2)能配合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兴趣及需要

选择时,应以能启发学前儿童思考的社会资源为佳,不仅如此,所选择的社会资源还要能引导学前儿童扩大、延续学习的,也就是选择的科学教育社会资源,不仅在本次教学中起到作用,而且能因此而诱发孩子再次探索的兴趣,或再次观察的愿望,这样才能真正对孩子学习科学有利。

五、设计题

要求:

1.格式正确。

2.目标、内容、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过程。

3.内容设计的理由。

答案略。

第二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2.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3.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4.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5.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6.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7.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8.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9.科学知识教育目标:是人类在了解自然科学时,希望获得的有关事实的信息和理论的信息。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10.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儿童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11.科学活动室:是指在幼儿园建立的,专供学前儿童进行选择性科学活动的场所。

12.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1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14.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15.时代性原则: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16.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填空题

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_《幼稚园的自然》__________》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__操作实验类___制作创造类。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4.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_____经验知识______和理论知识。

5.1999年,由中国科协提出了一项为期50年的国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即“____2049计划___”。

6.___访谈法______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__访谈法______、问卷法、测试法和作品分析法等。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___中、短期发展目标___

9.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___分类游戏_____和运动性游戏。

10.测量的类型包括______观察测量____、非正式测量和正式测量。

11.学前儿童___科学教育材料 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12.注意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___启蒙性_要求。

13.早期科学阅读作品,应该围绕________一个科学现象或概念___展开其情节,使儿童通过阅读能对周围事物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14.选择科学教育材料的原则包括材料的生活性、材料的可操作性、__材料的探索性_________、材料的丰富性和层次性等。

15.区角活动中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是关键,在设计材料和设备时,除了在性能上安全可靠等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几点:材料的层次性、材料的新颖程度、材料的易理解性、材料的____丰富性___________、材料的探索性。

16.教师在指导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前教育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法、____比较观察法___________和典型特征观察法等几种观察法。

17.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__整合性要求而设计的。

18.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_家庭中_____接受科学教育。

19.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__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_______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20.根据材料的加工程度可以将材料分为成品材料、__半成品材料____________和自然材料。

21.学前儿童科学素养主要包括:___科学知识经验的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等三个方面。

22.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分类类型有_挑选分类______________、二元分类、多元分类等三种。

23.把青菜、西瓜、桔子、萝卜、香蕉等放在一起,让儿童进行分类:青菜、萝卜等都是蔬菜,西瓜.桔子.香蕉等都不是蔬菜,这是二元__分类。

2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二是对____对学前儿童发展____的评价。

25.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2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包括物理学习环境,也包括心理学习环境。

27.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作品等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的一种方法。

28.运用图像记录的方法要在学前儿童___获得大量感性经验__的基础上进行。

29.“做中学”项目特别强调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设置情景——提出问题——_动手操作_—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几个环节。

30.美国的“___2061计划_____”,这是一个内容广泛和全面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

31.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其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__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______相一致。

32.评价者事先明确观察行为和事件的类型,等候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并作记录,然后进行分析的是__自然观察____评价方式。

33.组织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体验性原则、人文性原则和___整合性____________原则。

34.幼儿园内房舍以外的场地,包括环境的绿化、美化,以及草地、花坛、小菜地、动物饲养角、水池、沙箱等,这些统称为幼儿园的__________园地_____。

35.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儿童_重演科学家科学探索活动_____的过程,所以要创造条件,组织儿童通过各种实践来学习科学。

36.学前儿童的认识常常不符合事实或科学的理解,因此他们的“理论”常常被称为___幼稚/天真_________理论。

37._问题测试__是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直接进行回答,即由评价者提出问题,被评价者回答的方式进行。

三、选择题

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2.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D.5~6岁

3.提出儿童概念发展理论的是()。C.维果茨基

4.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是()。D.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5.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C.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6.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B.3~4岁

7.“能按照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科学教育目标()。B.3~4岁

8.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物体按两套标准进行分类,宜放在哪个年龄阶段进行()。D.5~6岁

9.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10.学前儿童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月亮为什么是圆的?”,这类问题属于()。B.理论性问题

11.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C.布鲁纳

12.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A.非正式量具测量

13.下列主要内容中,不属于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的内容是()。C.风土人情

14.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岁年龄班的要求是()。D.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15.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16.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A.挑选分类

1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18.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D.5~6岁

19.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20.“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的的教育目标()。D.5~6岁

21.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B.墨子

22.调查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是()。B.自然观察

23.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B.乌龟、金鱼、蝌蚪、蚕

24.下列评价中,不属于对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是()。B.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

25.“自然”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出现在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中是由谁提出的()。D.陈鹤琴

26.“能按照对事物内在的、物理特性分类”,是哪一个年龄的科学教育目标()。D.5~6岁

27.学前儿童通过眼睛.手等感官来测量物体,这种测量方式是()。B.观察测量

28.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学前儿童自然测量工具的是()。A.绳子

29.“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B.美国

30.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C.反馈——校正

31.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是在清代()年间。B.同治

3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要求有:()。B.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和整合性

四.问答题

1.简述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2.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1)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2)明确散步的概念。(3)明确散步的目的。(4)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

3.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1)科学是以认识自然为目的,而技术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2)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3)科学是发现新知识的过程,而技术是创造、发明新产品的过程。

4.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事物;指导幼儿学习观察方法。

5.阐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可以称之为纵向结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可以分解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并且分别阐述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什么?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季节性

7.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1)全面性与整体性(2)连续性与一致性(3)可行性与可接受性(4)社会性与时代性

(5)辩证统一性

8.请结合实例说明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1)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2)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促进者(3)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者(4)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者(5)教师首先是个研究者

9.如何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对于学前儿童的这些问题,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1)直接回答

(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3)指导阅读(4)启发联想(5)留下期待。

10.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好科学教育材料?(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11.请结合实例说明“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3)对于儿童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的促进。

12.简述科学玩具与游戏的运用?(1)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2)让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

1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在选择与利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1)选择适合的社会资源 选择时,要充分地考察资源的适应性,包括学前儿童年龄的适应性、内容的适应性、空间的适应性、路线的适应性等问题。(2)能配合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兴趣及需要 选择时,应以能启发学前儿童思考的社会资源为佳,不仅如此,所选择的社会资源还要能引导学前儿童扩大、延续学习的,也就是选择的科学教育社会资源,不仅在本次教学中起到作用,而且能因此而诱发孩子再次探索的兴趣,或再次观察的愿望,这样才能真正对孩子学习科学有利。

14.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1)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2)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3)科学教育方法应以学前儿童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

15.什么是“STS”教育?幼儿园“STS”教育的特点有哪些?.“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以此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特点: 首先,幼儿园“STS”教育必须是建立在学前儿童的经验层次上的。其次,幼儿园“STS”教育是儿童科学教育的拓展。

16.科学教育中家园互动的方式包括哪些?(1)利用家长会介绍科学发现(2)家园联系手册(3)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4)家庭志愿者

17.分别阐述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内涵?(1)所谓的科学知识,是人类在了解自然科学时,希望获得的有关事实的信息和理论的信息。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2)科学方法是“人们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规则和手段系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能力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指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3)学前儿童科学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指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否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等等,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观、虚心、细心、耐心、信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态度、情感的培养。

五.设计题

1.请用设计一份以《庄稼的好朋友——青蛙》为主题的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2.请设计一个区角活动,并说明其中活动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思路。

3.请设计集体科学教育活动“聪明的电脑”(大班),并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

4.请用设计一份以《庄稼的好朋友——青蛙》为主题的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5.根据以下活动主题,设计一个科学教育活动,并以理论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

怎样开动玩具车(大班上学期)

6.请用以下素材和已有知识,设计一份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蜗 牛

与田螺相似,蜗牛也具有一个螺壳。蜗牛是陆生的,它不用腮而是用肺呼吸。头部具有两对触角,眼长在后一对较长的触角顶端,可以较容易观察周围的情况。它的足厚而多肉,能分泌大量的粘液而自由的行走。

蜗牛取食食物的茎叶,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害处。

要求:

1.格式正确。

2.目标、内容、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过程。

3.方法或内容设计的理由。

第三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

2.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3.小实验: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5.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6.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7.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8.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9.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10.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11.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12.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13.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14.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15.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填空题

1.2.1935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3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中、短期发展目标。

56.在我国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910

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12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516.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学前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的启蒙性要求。

18.美国的“,这是一个内容广泛和全面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

19.“做中学”项目特别强调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几个环节。

20.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前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

21.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整合性 要求而设计的。

22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23.学前儿童的认识常常不符合事实或科学的理解,因此他们的“理论”常常被称为理论。

526.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儿童 重演科学家科学探索活动的过程,所以要创造条件,组织儿童通过各种实践来学习科学。

28.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中,来建构的。

29.学前儿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这种观察称为长期系统性观察。

30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的一种方法。

313

233.把青菜、西瓜、桔子、萝卜、香蕉等放在一起,让儿童进行分类:青菜、萝卜等都是蔬菜,西瓜、桔子、香蕉等都不是蔬菜,这是二元分类。

34龄小,操作技能差。

三、选择题

1.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2.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的是(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挑选分类)。

4.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

5.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墨子)。

6.学前儿童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月亮为什么是圆的?”,这类问题属于(理论性问题)。

7.调查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是(自然观察)。

8.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9.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非正式量具测量)。

10.“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5~6岁)。

11.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物体按两套标准进行分类,宜放在哪个年龄阶段进行(5~6岁)。

12.能按照对事物内在的、物理特性分类”,是哪一个年龄的科学教育目标(5~6岁)。

13.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是(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1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1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和季节性)。

16.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于艺术作品的是(科普画册)。

17.在创编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开放性、科学性、趣味性、整合性)。

18.学前儿童通过眼睛、手等感官来测量物体,这种测量方式是(观察测量)。

20.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岁年龄班的要求是(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2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的选择原则是:(材料的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2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要求有:(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和整合)。

23.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5~6岁)。

24.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学前儿童自然测量工具的是(绳子)。

25.“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美国)。

26.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是(实验法)。

27.“自然”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出现在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中是由谁提出的(陈鹤琴)。

28.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幼儿园园地(自然角)。

29.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四、问答题

1.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1)心理学依据;(2)社会依据;(3)学科依据。

2.什么是“STS”教育?幼儿园“STS”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以此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特点: 首先,幼儿园“STS”教育必须是建立在学前儿童的经验层次上的;

其次,幼儿园“STS”教育是儿童科学教育的拓展。

3.科学活动中的材料应如何投放?

(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4如何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

对于学前儿童的这些问题,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1)直接回答(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3)指导阅读(4)启发联想(5)留下期待。

5.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

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事物;指导幼儿学习观察方法。

6.科学教育中家园互动的方式包括哪些?

(1)利用家长会介绍科学发现(2)家园联系手册(3)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4)家庭志愿者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具有什么特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在引导学前儿童了解周围环境的同时,了解人体自身;(2)让学前儿童感受技术、崇尚科学;(3)在认识周围环境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教育;(4)把认识个别物体的属性和认识物体的多样性结合起来;(5)从学前儿童的身边取材。

8.简述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

(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9.请结合实例说明“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

(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3)对于儿童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的促进。

10.在进行区角活动的材料设计时,除了要求材料在性能上安全可靠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1)材料的探索性;(2)材料的新颖程度;(3)材料的易理解性;(4)材料的丰富性;(5)材料的层次性。

11.(请结合实例说明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1)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2)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促进(3)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者(4)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者(5)教师首先是个研究者

12.分别阐述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内涵?

(1)所谓的科学知识,是人类在了解自然科学时,希望获得的有关事实的信息和理论的信息。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2)科学方法是“人们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规则和手段系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能力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指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

(3)学前儿童科学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指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否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等等,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观、虚心、细心、耐心、信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态度、情感的培养。

13.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

(1)全面性与整体性(2)连续性与一致性(3)可行性与可接受性(4)社会性与时代性(5)辩证统一性

14.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

(1)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2)明确散步的概念。(3)明确散步的目的。(4)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设计题

1.请设计集体科学教育活动“小汽车嘀嘀嘀”(中班),并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

2.请用设计一份以《会变色的青蛙》为主题的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3.根据以下活动主题,设计一个科学教育活动,并以理论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怎样开动玩具车(大班上学期)

4.请用以下素材和已有知识,设计一份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蜗 牛

与田螺相似,蜗牛也具有一个螺壳。蜗牛是陆生的,它不用腮而是用肺呼吸。头部具有两对触角,眼长在后一对较长的触角顶端,可以较容易观察周围的情况。它的足厚而多肉,能分泌大量的粘液而自由的行走。蜗牛取食食物的茎叶,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害处。

5.请用设计一份以《庄稼的好朋友——青蛙》为主题的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第四篇: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加登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一--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

2.培养幼儿拍感的两个规定性,一是 在歌曲中进行,二是-在动作中进行-3.要求幼儿理解的段落结构内容是结构主副歌结构二段体结构三段体结构回旋体结构引子与尾声

4.幼儿园音乐作品的四种实用性是__教育性说教性知识性娱乐性主副歌结构二段体结构三段体结构回旋体结构引子与尾声

5.旋律经验的年龄目标有---声音的高与低旋律的上行与下行旋律的跳进与级进

6.力度经验的年龄目标有---重与轻--和---渐强与渐弱----。

7.----邀请舞----是一种找舞伴并与舞伴对舞的集体舞。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音乐作品的表现性:答:指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对人类情感、情绪的表达性质。

2.档案夹评价:答:指根据课程目标,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幼儿表现的作品及其其他证据、信息收集起

来,并通过对档案夹制作过程和记录结果的分析与解释,反映幼儿在学习、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反映幼儿在达到目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进步。

3.音乐技能:答:指对感知到的音乐再现性与表现性做出符合音乐形式特性的表达,即音乐能力。

4.自发咏唱:答:幼儿基于一个很熟悉的歌曲片断或一个简单的词,或是无词的,哼唱出在一个简单的音调上绕来绕去的旋律。5.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答:指在音乐价值观的指导下,将选出的课程内容要素妥善地组织成幼儿园教育活动

结构,使教育活动要素在动态运行的教育活动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便有效地实现幼 儿园音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符号运用阶段儿童的艺术感知特征是什么?答:这一阶段儿童艺术感知的特征是脱离了对事物、对人物的“直接知识”,可以借助符号间接地来理解事物、人物了。2.学前儿童的音量趣味给学前音乐教育的启示是什么?答:(1)在让幼儿感知器乐作品时,我们有责任让幼儿听到最好的音响效果;(2)在让幼儿感知器乐作品时,教师尽量少用嗓音;(3)在歌唱学习中,教师发出悦耳的声音很重要;(4)对打击乐器的演奏,幼儿感兴趣的是让他自己去探究如何发出好听的声音并演奏,而不是严格地按照教师所要求的拿乐器的方式、教师所要求的节奏型去打击。3.进行即兴表演的两个条件是什么?答:(1)经验铺垫;(2)明确的任务意识。4.器乐曲动作意象有哪三种方式?答:(1)依据作品原意进行情节性的动作意象;(2)离开作品原意,进入幼儿能理解的生 活情节的动作意象;(3)带有舞蹈意味的无情节的动作意象。

5.打击乐器音色经验的获得机制是什么? 答:(1)用打击乐器模拟日常生活音色;(2)探索录音中的打击乐声音是如何发出来的,并实践尝试;(3)即兴创作打击乐器作品的演奏。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柯达伊教学法中,歌唱教学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幼儿歌唱教学的要点有哪些?

答:(1)歌唱教学的主要方法有:字母谱与节奏谱;手势;指挥。(2)幼儿歌唱教学的要点有:按照准确音调歌唱;克服幼儿的不良音调;歌唱能力的发展步骤。2.表现性目标准确表述的要求有哪些?举例说明。答:表现性目标的的制定准则是情境与任务的双维度制定,即交代儿童需要完成的任务情境与具体任务。举例(略)

五、音乐材料分析题(共10分)写出双圈舞“德国波尔卡”的动作说明。答:动作说明: A前半段:全体幼儿拉手朝顺时针走。A后半段:全体幼儿拉手朝逆时针走。B前半段:里圈左手搭前面舞伴的左肩,右手拉右边舞伴的手;外圈左手拉左边舞伴的手,右手侧平举。双圈共同朝顺时针方向走。B后半段:反向同B前半段。C段:里圈拍腿二下,拍手一下,拍左右侧一下。在里圈舞伴的右边,外圈左侧身八拍进里圈,右侧身八拍出里圈。

第五篇:电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参考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复习题(供参考用)

二、填空题

1、科学技术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第一是_.认识功能_______,第二是生产力功能。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三种,(1)是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2)是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3)是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3、测量的类型包括_观察测量, 非正式测量和正式测量。

4、学前儿童 科学教育材料 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是强调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观;第二是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观;第三是强调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6、选择科学教育材料的原则包括材料的生活性、材料的探索性 .材料的可操作性、材料的丰富性层次性等。

7、正式量具测量是指以通用的标准量具

对物体进行测量。

8、按科学素养的不同领域分,科学教育目标包括科学知识教育目标、__.科学、能力方法______教育目标和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9、为了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1)关心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2)_ 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_______;(3)父母参与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10、评价者事先明确观察行为和事件的类型,等候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并作记录,然后进行分析的是

自然观察

评价方式。

11、教师在指导与实施散步活动时,制定的活动计划,要___粗而灵活_____。

12、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 整合性

要求而设计的。

1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是:(1)评价是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2)评价是_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_______;(3)评价是改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依据。

14、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__经验知识________和理论知识。

15、__文学艺术______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作品等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的一种方法。

16、科学教育中的“_社会资源_______”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17、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_物力资源_______、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

18、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__家庭中______接受科学教育。

19、区角活动中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是关键,在设计材料和设备时,除了在性能上安全可靠等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几点:材料的层次性、材料的新颖程度、材料的易理解性、材料的_丰富性_______、材料的探索性。

20、科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他们在教师的支持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_启蒙性_的________要求。

21、_访谈法_______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22、在选择饲养的内容时,应选择一些比较温顺,对饲料要求不高,不宜死亡的小动物,其根据是

学前儿童年龄小,操作技能差________。

23、科学教育活动中学前儿童的活动包括讨论活动_操作_______活动、发现活动三种。

24、古代的儿童科学教育,往往和_识字教育_______紧密结合。

25、以类为单元组合教材,加强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纵横联系的方法,这是采用了__单元_____方式选编科学教育内容。

26、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__科学性_____的要求。

27、组织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体验性原则、人文性原则和__整合性__原则。

28、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是__教师_______按计划安排专门时间组织全体幼儿参加的活动。

29、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__分类游戏______和运动性游戏。

30、学前儿童的认识常常不符合事实或科学的理解,因此他们的“理论”常常被称为

_幼稚/天真_______理论。

31、运用图像记录的方法要在学前儿童_获得大量感性经验_______的基础上进行。

32、早期科学阅读作品,应该围绕_一个科学现象或概念_______展开其情节,使儿童通过阅读能对周围事物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33、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儿童_重演科学家科学探索活动_______的过程,所以要创造条件,组织儿童通过各种实践来学习科学。

34、_问题测试_______是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直接进行回答,即由评价者提出问题,被评价者回答的方式进行。

3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二是对_对学前儿童发展_______的评价。

36、美国的“2061________”,这是一个内容广泛和全面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

三、选择题

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D)。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C、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2、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D)。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3、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制定观察核对表,调查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表中的各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出记号并进行评定的是(B)。

A、观察核对

B、行为核对

C、观察评价

D、行为评价

4、下列主要内容中,不属于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的内容是(C)。

A、季节

B、常见动物

C、风土人情

D、常见植物

5、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A)。

A、非正式量具测量

B、正式量具测量

C、观察测量

D、普通测量

6、“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D、5~6岁

7、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是(C)。

A、观察法

B、问卷法

C、实验法

D、作品分析法

8、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B)。

A、乌龟、金鱼、娇凤、蝌蚪

B、乌龟、金鱼、蝌蚪、蚕

C、蛇、金鱼、泥鳅、蝌蚪

D、乌龟、甲鱼、娇凤、蚕

9、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是(B)。

A、加涅

B、皮亚杰

C、布鲁纳

D、布鲁姆

10、“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B)。

A、法国

B、美国

C、中国

D、德国

11、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区角活动的是(D)。

A、美工区活动

B、音乐区活动

C、科学区活动

D、远足活动

12、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B)。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D)。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

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14、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A A、挑选分类)。

1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D)。

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B、目的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C、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16、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B)。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孔子

17、提出儿童概念发展理论的是(C、维果茨基)。

18、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A)。

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

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

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

19、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什么样的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C)。

A、督导——反馈系统

B、评价——督导系统

C、反馈——校正系统

D、校正——督导系统

20、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是在清代(B、同治)年间。

21、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评者行为进行现场观察或测量,并对观测结果作出评定的方式是(A、观察法)。

22、“自然”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出现在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中是由谁提出的(D)。

A、雷震清

B、陶行知

C、张雪门

D、陈鹤琴

23、在创编科学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D)。

A、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

B、规则性、趣味性、科学性、开放性

C、开放性、科学性、趣味性、整合性

D、科学性、规则性、趣味性、活动性

24、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幼儿园园地(C)。

A、种植园

B、饲养角

C、自然角

D、气象角

25、把一堆物品放在一起进行分类:黄瓜、罗卜都是蔬菜,苹果、红枣、梨都不是蔬菜,这是(B)。

A、挑选分类

B、二元分类

C、感知分类

D、多元分类

26、各年龄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比较物体明显不同点的要求应主要放在(C)。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27、幼儿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月亮为什么是圆的?”,这类问题属于(C)。

A、简单性问题

B、操作性问题

C、理论性问题

D、直白性问题

28、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物体按两套标准进行分类,宜放在哪个年龄阶段进行(D)。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29、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D)。

A、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B、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

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30、“能按照对事物内在的、物理特性分类”,是哪一个年龄的科学教育目标(D)。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31、调查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是(B)。

A、情景观察

B、自然观察

C、自然评价

D、情景评价

32、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岁年龄班的要求是(D)。

A、比较物体明显的不同点

B、比较物体的不同点

C、比较物体的相同点

D、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33、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是(D)。

A、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B、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

C、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D、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34、下列科学活动中,属于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是(D)。

A、制作玩具

B、制作昆虫标本

C、观察蚂蚁搬家

D、观察大雾天气

35、下列评价中,不属于对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是(B)。

A、学前儿童科学知识、经验的评价

B、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

C、学前儿童科学方法及能力的评价

D、学前儿童科学情感和态度的评价

四、问答题

1、简述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2、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前儿童初级科学概念的形成,依赖于科学经验的获得。脱离了科学经验的概念学习是不可行的,科学经验是学前儿童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的基础,科学经验影响着初级科学概念的内涵,并有效地丰富和发展着学前儿童的初级科学概念。相反,如果只是重视科学经验的获得,而忽视科学概念的形成,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在科学学习中,不能迁就学前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不能满足于感知表面现象,而要努力引导学前儿童整理零散的知识经验,促进初级的科学概念的形成,并逐渐提高概念水平,促进学前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与发展。

3、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1)科学是以认识自然为目的,而技术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2)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3)科学是发现新知识的过程,而技术是创造、发明新产品的过程。

4、简述在观察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哪几点?(1)尽可能进行现场的观察;(2)调动学前儿童的各种感官参与观察;(3)引导学前儿童多角度地观察事物与景象;(4)指导学前儿童学习观察方法。

5、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1)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心理学依据;(2)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社会据;(3)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什么?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季节性。

7、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1)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2)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3)科学教育方法应以学前儿童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

8、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好科学教育材料?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9、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全面性与整体性;连续性与一致性;可行性与可接受性;社会性与时代性;辩证统一性。

10、请结合实例说明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1)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2)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促进者;(3)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者;(4)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者;(5)教师首先是个研究者。

11、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明确散步的概念;明确散步的目的;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

12、“做中学”的基本环节是什么?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几个环节。

13、简述区角活动的实施与指导?(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2)应让学前儿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3)观察了解学前儿童的活动,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4)指导学前儿童遵守活动规则。

14、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哪些特点?家庭科学教育的潜移默化性(2)家庭科学教育的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

15、请谈谈你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的理解?《纲要》中的“科学”领域教育目标可以归类为三个方面,即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科学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和科学知识方面的目标。

(一)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1)能够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2)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三)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

(1)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2)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级科学概念。

16、什么是“STS”教育?幼儿园“STS”教育的特点有哪些?“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以此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特点:首先,幼儿园“STS”教育必须是建立在学前儿童的经验层次上的。其次,幼儿园“STS”教育是儿童科学教育的拓展。

17、举例说明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地方性与季节性原则.///.

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地方性原则:(1)地方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2)遵循地方性的要求,就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特点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

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季节性原则:(1)季节性的原则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既能丰富、加深学前儿童对季节的整体理解,又能帮助学前儿童理解事物变化与季节之间的关系。遵循季节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季节变化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

18、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事物;指导幼儿学习观察方法。

19、什么是社会资源?社会资源的范围包括哪几个方面?.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社会资源的范围可分为下列四个方面:(1)自然资源,(2)物力资源,(3)组织资源,(4)人力资源。

20、简述科学玩具与游戏的运用?(1)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

(2)让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

2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在选择与利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1)选择适合的社会资源

选择时,要充分地考察资源的适应性,包括学前儿童年龄的适应性、内容的适应性、空间的适应性、路线的适应性等问题。

(2)能配合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兴趣及需要

选择时,应以能启发学前儿童思考的社会资源为佳,不仅如此,所选择的社会资源还要能引导学前儿童扩大、延续学习的,也就是选择的科学教育社会资源,不仅在本次教学中起到作用,而且能因此而诱发孩子再次探索的兴趣,或再次观察的愿望,这样才能真正对孩子学习科学有利。

一、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2.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3.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6.信息交流:是指学前儿童将所获得的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以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和交换。

7.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儿童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8.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9.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1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既包括教师向区角投放的供儿童自选活动的材料,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儿童自由探索的材料,还包括在教师专门组织的科学教育活动中为儿童投放的材料。

11.集体教学活动:就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并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简单的说,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12.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13.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14.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15.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16.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下载电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参考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参考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施方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实践教学方案李雪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一门以教学论的一般原理为依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来研究学前......

    学前儿童家庭科学教育浅谈

    学前儿童家庭科学教育浅谈 郑红 【摘要】:在学前儿童家庭科学教育中,家长应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观,创设适宜的心理环境,支持和引导儿童的经验建构,提高其科学能力,并善于进行......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题目类型:概念、填空、选择、简答、设计 一、概念 1、 观察的方法p79 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从数学教育总目标到数学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是逐级的…(3)①概括化②笼统化③具体化④一般化2、顺口溜数数是为……教学打基础。(4......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A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一、概念题(每小题4分,共16分J 1.科学教育 2.小实验 3.时代性要求 4.科学教育环境 二、填空......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电大复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一、名词解释 1.身体指数评价法:根据人体各部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数学公式将几项有关身体发育的指标联系起来,以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一种方法。 2青枝骨......

    学前儿童教育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孕育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发展阶段这四个阶段。 2. 杜威的代表著作主要有《我......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共5则范文)

    试卷代号:2504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半开卷) 2014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D 5.C 6.A 7.A 虚心、细心、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