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生态课堂要把握“十度”_人教版新课标

时间:2019-05-12 22:1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论文生态课堂要把握“十度”_人教版新课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论文生态课堂要把握“十度”_人教版新课标》。

第一篇:小学语文论文生态课堂要把握“十度”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生态课堂要把握“十度”人教版新课标

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该是怎样的呢?毫无疑问,它应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它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能够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也就是和谐生态的课堂。要构建和谐的生态课堂,必须巧妙地把握好一定的“度”。所谓“度”字,其中的一个义项是“事物所达到的境界”。小学语文生态课堂要“达到的境界”是什么呢?

一、以师生关系为起点,把握和谐的程度。要构建和谐生态的课堂,就是要让生命鲜活。首先是师生关系要呈现和谐之美。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和风细雨式的,而不应该是君临天下式的。老师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乐学生之所乐,忧学生之所忧。课堂上,一切顺乎自然,老师顺学而教,学生顺心而学,师生同处于教与学的快乐之中。其次是生生关系要显现生态之美。学习是学生的个体行为,要在引导每个学生在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引导学生在讨论、探究、互动中学习,实现共识、共享、共进。要充分发挥出语文的功能,通过阅读、思考、实践和体验,让语文真正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去,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丰富他们的生命内涵,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与语文共舞,让生命鲜活!” 构建小学语文和谐生态的课堂,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灵魂来塑造灵魂,用智慧去开启智慧,让置身其中的师生享受到教学所带来的乐趣,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二、以学生开窍为基准,把握提问的角度。生态课堂提问的角度是多样的,其最佳角度在哪里呢?就是要着眼于使学生“开窍”。为使学生“开窍”,教师应注意转换提问视角,采取“一例多问”,即对同一例句从多种角度提出问题,以开拓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教学实践证明,同一个问题,由于提问角度不同,效果也往往不一样。所以提问应当尽量回避“是不是”、“怎么样”等一般化、概念化的套路,变换出新颖的角度。例如,教许地山的《落花生》一课,为了研究文章的结构,教师一般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意思是什么?”在教学时,我一反常规地发问:“这篇课文是由三幅生活的画组成的。每幅画面上有背景,有人物形象。请你找找看,是哪三幅画?”【出示填空题:----花生、-----花生、----花生。】不难看出,前者是按套路来提问,容易使学生感到腻烦;而后者别开生面,以学生开窍为基准,能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

三、以认知水平为前提,把握问题的难度。和谐的生态课堂的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在未认真看书和深入思考之前不能回答的,还应是班里大多数学生经过主观努力之后能够回答的。就如树上的果实,既非唾手可得,又非可望而不可及,而是跳一跳才能得到。教师的提问应难易适度,如果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就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问题过易,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答不出,这是常有的事。原因往往是难度过大。这时,教师应想方设法“化难为易”,以避免陷入“启而不发”的境地。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三个小问题:①课文第一句话是个总起句,请从这句话中找出詹天佑的两大特点。②根据这两大特点认真阅读课文,并思考“杰出”表现在哪里,“爱国”表现在哪里?划出相关的句子。③用小标题概括出表现人物特点了几件事例。这样的问题引领,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化难为易,使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跃进到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四、以思维距离为台阶,把握问题的坡度。有的心理学家将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过程叫“解答距”。所谓“解答距”,就是让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才能解决问题,让思维的“轨迹”有一段“距离”。一般来说,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提问可分为四个级别。第一级,属于初级阶段,所提的问题,学生只要参照学过的例题、例文,就可以回答。这样的问题,属于“微解答距”范畴。第二级,属于中级阶段,所提问题并无现成的“套子”可以依傍,但不过是现成“套子”的变化与翻新。这样的问题,属“短解答距”的范畴。第三级,则是高级阶段,所提问题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属“长解答距”的范畴。第四级,则是高级阶段的发展,属创造阶段,所提问题要求学生能采用特有的方式(无现成方式参照)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属于“新解答距”的范畴。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调配提问题的坡度,为学生增设台阶,使之能拾级而上,直达知识的高峰。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我曾根据借箭的过程,精心设计了四个台阶式提问:(1)为什么借??(2)怎么借?(3)结果如何?(4)通过借箭说明周瑜和诸葛亮是怎样的人?这几个问题,由于“解答距”的长短不一,形成了提问的坡度,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随之逐步提高。

五、以正确思路为引导,把握问题的密度。传统的课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进程,学习的方法,全由教师一人决定,学生学习没有自主权,学习的过程是教师把“定论”喂给学生,学生没有自己的体验、感悟,更没有创造活动;学生只能服从,不能怀疑;只须接受,无须创造。这些,都恶化着语文教学的环境,哪里还谈得上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净化语文教学的环境,就必须重视课堂和谐生态。适度的课堂提问具有诊断学习、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启发思维、反馈调控等教学功能。能给学生以正确的思路引导的问题,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因此,教学中切忌“满堂问”,应控制提问密度,将提问与讲授、讨论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使用。

六、以学习心理为标尺,把握练习的强度。在语文生态课堂中,教师必须以学习心理为标竿,把握好练习的强度。愚以为这里的“强度”应指生态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驱动力的强弱,而非训练的量和度。生态课堂应该能产生高质量、高效率、较理想的学习效能,体现为“主体张扬”、“兴趣持续”、“交往真实”、“思考质量”、“生成能力”。譬如重点或难点章节,可以在反馈课上,以分层的方式进行加强训练。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比如练习的形式、竞赛的形式、演讲的形式……可以由教师主导,因学生掌握情况设计,也可以让学生相互测试。如果教师觉得强度不够的话,补充练习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来设置练习量。我们是通过导学练的方式进行的,有周导学练和月导学练,采用检测考试的形式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强化训练。导学练的内容由老师根据学生在导学案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设计,重在巩固、完善。我校自育自学的生态课堂,以学习心理为标竿,重在自研检效,展示课有同步演练、当堂反馈,当日有巩固分层导练,阶段有单元检效性训练,月度有综合性测试。一切训练均在课程规划中,并自然形成质量预控体系。训练切不可随性、随意。

七、以课堂结构为抓手,把握提问的深度。通常的教学,学生难以把握教师提问目的,也难以把握不同提问之间的关联,难以提供充足的思考问题时间。在缺乏整体感、节奏感的情况下,“线形结构”的课堂导致学生认识单一难以自控,思维紊乱认识肤浅。生态课堂的问题引领呈现的是相互关联的问题,帮助学生在关联中认识关联,在整体中认识整体, 在知识学习中培养思维能力,避免水来土掩的问题应对,使学生走出“问题黑洞”。课上学生有充足的心理空间,适当的独立深思与合作交流,加之精当的教师点拨,构建形成“自学自研——合作交流——教师点拨”的课堂结构。现以《白杨》为例:

1.在初读阶段,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学问题:你认为白杨树美在哪里?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白杨树的形美,而且也认识了白杨树的神美,这为后文学习白杨树的象征美作了铺垫。

2.在深入阶段,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学问题:孩子们能否像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呢?我们还可以从爸爸的神态变化中找到答案的。下面我们重点研究这一问题(把题目展示在屏幕上。)

⑴、两个“沉思”:前面写爸爸看到白杨树沉思,沉思什么?为什么会沉思?后面写爸爸又“陷入沉思”,爸爸为什么沉思,沉思什么?

⑵、两个“微笑”:前面写爸爸听到孩子谈论是伞是树,为什么“微笑”了?后面写爸爸看到“在一棵高达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时,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引导学生讨论感悟:两个“沉思”:第一次“沉思”是由树想到人,想到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想到和自己一样的千千万万边疆建设者。课文后讲第二次“沉思”主要是想到自己的孩子就要在边疆落户,建设边疆的事业后继有人,感到欣慰。两个“微笑”:前面的微笑是写爸爸听到孩子的谈论,感到孩子们天真、幼稚而笑。后一个“微笑”意味深长:爸爸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辈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扎根边疆,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材。

3.在拓展阶段,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不能运用象征手法,选择生活中你熟悉的花草树木进行一番外形品性的描绘,并且揭示出它的象征意义呢?

生态课堂上的问题引领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产生认知的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当中才可能实现创新。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以问题引领课堂从而使课堂提问科学而精彩、有效而有趣,使学生喜闻乐答。

八、以语文课本为内容,把握学习的效度。认真解读文本,就找到课堂和谐生态大门的钥匙。根据一般经验或传统做法,拿到一本教材,我们不是急着去翻阅手上的教学参考书,就是忙着寻找教案,而往往忽略了对文本进行详尽的解读。其实,新课程下的新教材,课后要求更广泛,认真解读文本就显得尤为重要。认真解读好了文本,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才能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个人情感与文本交融在一起,实现师生情、作者情的和谐共振,在美与智的融合中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宽度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的和谐生态。例如在教学语文课本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之新课伊始,我谈话导入,引领明晰目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平时拿到一篇文章,你肯定会读好多遍,你一般会读些什么?怎样读?然后媒体展示读书方法:浏览全文,知其大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读句段,读出感受——理解重点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写法,学以致用——体会和运用表达方法。这样读文章,才能闻到墨香,才能读出文字传达给我们的意韵,才能为我所用。今天的阅读练习,就按这三步进行。

小林:小东,你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得这么清楚、明白,有什么好方法吗? 小东:有。我先把课文读两遍,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再一部分一部分认真地阅读,了解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然后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林:你能举个例子吗?

小东:就拿读《普罗米修斯》来说吧,……

小林:这个办法真不错,在今后的阅读中我也要试一试。

这一教学设计是根据“我的发现”编写的,体现了下面几个理念:其一,“把握主要内容”是整体感知课文的有效方法,是品读句段、读出感受、领悟写法、学以致用的坚实基础,明确“把握主要内容”在整个阅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二,本设计是根据课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在“我的发现”中,运用小林与小东对话的形式,讨论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得出“意思合并法”是把握主要内容的重要方法。其三,复习和巩固“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知识,通过回顾大量的、典型的课文材料强化和提高学生能力,使之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这样的生态课堂,能达到实效、速效。

九、以教师用书为参考,把握知识的广度。和谐生态课堂要求教师以教师用书为参考,把握我好知识的广度,对教学设计进行动态设计,这样才能增加学生活动空间和体验空间。因为课堂有了学生的活动,就不可能一成不变,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便不能在备课时全都预测得到,教师应按课堂的具体行进状态来设计教学,根据课堂随时出现的新情况调整教学安排。例如在教学一些叙事的长文章时,我常常按要素罗列法——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设计巧妙的问题来引领导学。在教学《桥》一文时,我指导学生通过会找素罗——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来学习的。一般情况,学生在自主阅读后,都能罗列出来《桥》的基本要素——时间:是下着大雨的黎明;地点:木桥前;人物:老支书;事件:老支书不顾自己的儿子舍身救群众。主要内容:下着大雨的黎明,在木桥前老支书不顾自己的儿子舍身救群众。愚以为,在生态课堂教学实践中中,有活力的课堂都是按动态的教学设计来进行教学的,而不是按照教师备课时规定的路线亦步亦趋的。教师的创造才能和创造乐趣,在处理这些活动的情境中得到发挥与体现。学生也因为教师顾及了他们的存在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生命活动的多样性,也会满怀热情参与课堂学习。当师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时,课堂也就脱去僵死的外衣,显露出无限的生机来。

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把握课堂的高度。新课标是教学起始的依据,也是教学结束的评价目标,课程标准的高度,就是我们生态课堂的高度。如新课标中对“主要内容”的有关叙述有:第二学段:“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四学段:“理解主要内容。”从以上的阶段目标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以下几点:课题及教学目标中用“把握”,而不用“理解”,在小学段是比较合适的。第二学段用了“初步”,而第四学段没有用“初步”,这说明在把握理解主要内容的要求各学段是有所不同的,应有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设计中,将“把握”前的状语“初步”去掉,是考虑第二学段是“初步”,而小学毕业(第三学段)应提高要求,所以教学目标中就不用“初步”了。在第三学段的分目标中,没有提到有关“主要内容”的词句,但绝不是第三学段就不要“把握主要内容”的训练,而是要做好二、四学段的衔接工作。在教学设计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怎样把握”和“把握得怎样”,故教学目标1:提“方法”的要求。教学目标2:提“呈现形式”的要求。可以说:标题与教学要求的“度”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生态”课堂构成了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多元互动的关系。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则是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和、融洽,打造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和谐生态课堂,不再是实验的跑道,而是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它应具有非预设性和发展性,其课堂教学的节奏、内容、语言、活动等都应是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充满变化和灵动,充满诗意和创造。所以,要给学生留有较大的空间让其生疑、质疑、辩疑,并引导学生跳出教材,扩展探究,给学生评点的自由。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拥有一双慧眼,敏锐地发现、捕捉这些资源并加以利用,在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同伴对话中互补、互构、互融,从而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朋友和学习的伙伴,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而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的亮彩。

第二篇: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计划,欢迎来参考!

新学期来临,仍然面对老面孔,但要重新面对新的教学任务,承受新的压力,即让自己减轻压力,又能搞出新名堂,出更上一层楼的教学质量,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塌实,学得兴趣高涨,本人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的制定出如下的教学计划:

六班共有学生50人。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思想上要求上进,作业认真、一丝不苟。课堂上大部分同学听讲认真,但是也许受年龄影响,肯积极发言的学生微乎其微,大部分甘愿当听众。作文方面,能做到文从句顺、文章优秀的学生仅占30%左右,而陈海丽与俞泽锋等几位学生是语文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辅导和监督。

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 是固定栏目,另有 “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本套教材学习到五年级下册,学生累计认字3000个,提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前三个学段识字量,故从六年级上册开始不再安排识字任务。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教材后面附有生字表,按课序列出本册要求书写的80个字。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高年段前三册保持一致。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读变调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有的是一以贯之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面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次,如,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前面学习的深化和发展。

六年级下册教材,既注意落实整体性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目标。

为了落实整体性目标,首先是对课文的严格筛选,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匆匆》《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手指》《北京的春节》《藏戏》《跨越百年的美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最好的老师》。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中选编的阅读材料,有一些是回忆小学生活的文章,还有儿童诗、书信、演讲稿、建议书等,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另外,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设置了关于热爱生活、民族团结、爱国主义、了解多元文化、热爱科学等方面的专题。还设置了以“告别母校”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专题“难忘小学生活”。另外,上承五年级下册旨在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的专题“中国名著之旅”,本册教材编排了 “外国名篇名著”单元,这组教材在让学生接触一些经典的外国作品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积累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自学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阅读、欣赏优秀作品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学段的语文学习目标,则作为本册教材的学习重点,加以妥善安排。本册教材的每一个专题,都根据语文学习目标,既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又注意总结、归纳读写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本册涉及到的读写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详写和略写;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浏览。当然,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六年级下册特别重视将小学阶段所积累和习得的各种学习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六年级下册是在前面十一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本册教材的结构和思路对前面的教材有一定的继承,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以期向初中教材平稳过渡,使学生在小学毕业后能够适应中学教材,缩短升入中学后的不适应期。

首先是在专题设置方面的继承与发展。如第一组“人生感悟”单元。之前,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有过主题为“生活启示”的单元;之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二两组,都是“感悟人生”的单元。主题相近,但难易不同,衔接有些难度。为此,我们在六年级下册设置了“人生感悟”单元,希望能够通过本组的学习,加强学生对自身、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学生通过学习这一单元,有了一定的基础,到初中再学习相关单元时,就不会感觉有太大的落差。

“阅读链接”的呈现方式和用途与以往相比,有所继承和发展。有的仍然是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有的成为课后思考练习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如第五组,在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后面,链接了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而这个阅读链接同时也是课后第四题——阅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课文想一想,你感悟到了什么,再简单写下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把链接内容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同时又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体现了最后一册对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要求。再如第二组,在课文《北京的春节》后面,链接了梁实秋的《过年》片段和斯的《除夕》片段,这也是课后最后一个思考题的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将这两个片段同课文中的相关段落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自己的习作有什么启发。这里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从形式和作用上来说,这种阅读链接的编排与人教版初中教材衔接得十分紧密。

“外国名篇名著”单元的设计,与以往所有单元都不同,不仅更加强化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向初中教材的过渡。这组教材,先安排了两个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编排方式与其他精读课文相同。然后安排了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里采取了一种全新的设计,即“梗概+精彩片段”的编排方式,先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然后是精彩段落的品读与赏析,激发了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同时教给了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这与人教版初中教材“名著导读”的安排是比较切近的。

人教版教材从五年级下册开始安排文言文,五年级下册和六年级上册在相应单元里各安排了一篇,分别是《杨氏之子》和《伯牙绝弦》。本册安排了两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样,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了四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样式和学习方法有了一点认识和了解,为初中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有3篇文言文,篇幅也相应要长一些,有了小学的基础,学生对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不会感到陌生和困难。

另外,与本套的其他各册教材不同,古诗词并没有根据内容安排在相应的专题中,而是在六个单元之后,集中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这10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中没有太多生字,意思也不艰深,适合小学生读读背背。这样的编排也体现了向初中教材过渡的编写意图,在初中教材中,古诗词背诵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安排在教材后部的。

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进一步加强整合。每一个专题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与高年段其他各册教材相同,本册各专题的导语除第一组和第六组外,都分为两个自然段,除了有激发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专题的作用外,还有提示语文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的作用,方便教师和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关注课文。精读课文后有练习题,从课文自身特点出发,结合专题学习重点精心编写。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承上启下,提示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迁移训练过程。“口语交际·习作”的话题和内容大多与单元主题相关,“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与导语呼应,为学生总结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提供平台。

如,第二组“民风民俗”。

这一组的学习内容包括了解民风民俗,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还要求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民俗,进行小调查。

导语:第一段明确本专题要了解民风民俗,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第二段明确了要学习的读写方法,还布置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调查,了解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

课例:第一篇课文是老舍的作品《北京的春节》,课文后安排了“阅读链接”,让学生看看不同作家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春节的,各写出了春节的什么特点。在这篇课文的思考题中,还为本组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进行了铺垫,让学生想想、说说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后三篇都是略读课文,分别从戏曲、建筑和生活习俗等方面介绍了不同民族的特点,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在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之后,安排了“资料袋”,展示了一些其他民族的特色建筑。在后面三篇课文前的连接语中,都渗透了本组的学习重点,让学生着重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为学生后面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进行了铺垫,也体现了读写结合的编辑思路。

本组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其实在本组的导语中已经有较为明确的布置,学生将在这段时间内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并利用在课文学习中习得的方法进行习作,写完之后相互交流、修改,最后可以编一本民俗作品集。

第三篇:小学德育教育论文-如何加强小学德育教育-人教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如何加强小学德育教育人教版新课标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小学教育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在教学中对他们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用自身良好的言行来引导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小学生正处于教育的初级阶段,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使学生避免不良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的影响,使他们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所以,德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引导:

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施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往往是对学生进行说教,针对某个学生出现的行为错误进行长篇大论的批评和指责。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德育理论的灌输,没有从实践活动中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进行指导。德育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不关注学生的体验,使德育教育很难取得实效。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又要从学生的情感出发,对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对道德理论认识的更清晰,并能够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他们知识和行为相统一,使德育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创设良好的学校氛围,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环境对他们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一个好的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在学校教育中,学校领导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德育氛围,使他们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在升国旗、唱国歌之后,向学生介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在进行校园建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把校园建设的更美。在学生动手参与过程中,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校园。

三、尊重和欣赏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xiaoxue.xuekeedu.com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人,他们都具有很多优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关点,并对他们进行表扬,让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动力,树立好好学习的信念。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耐心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美好的一面,更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和学习。在面对后进生时,教师不要对他们进行一味的批评,而是要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关心下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后进生不断取得学习上的进步,使他们摆脱了以往的自卑心理,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四、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影响和感染学生

在传统教学中,针对学生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和习惯,教师采用强制性要求让学生改正,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中的管束、限制的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影响和熏陶的方法,用教师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被教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从思想和行为上都获得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用爱心来引导学生,使教学顺利开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行为,需要教师首先做到。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严格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在活动中进行探究和学习。通过参与活动,让学生的道德认识更清晰,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道德认识。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革命烈士坚强不屈的精神;开展以考察国情社情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调查和采访,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开展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的活动,让学生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并在活动中让他们的道德观念行动化。德育实践活动的种类多种多样,除了让学生亲自参与体会,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活动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有违背道德的现象展开讨论。在讨论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允许他们在相互的争论中剖析现象的背景、原因,了解正面

xiaoxue.xuekeedu.com

作用、负面影响,从中吸取正确的道德思想,剔除其中糟粕,使他们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操作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培养其自律的品质。

总之,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德育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渗透德育教育,利用一切教育契机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和他人交往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帮助有困难的人。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还可以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通过具体活动来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使他们在丰富的活动体验和感受中提升自我,促进他们道德素质的发展。

第四篇: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八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既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36人,男生19人,女生17人,大部分学生来自于本校,其中有1人是从东山屯村校转来的,有1人是休学半年后本学期继续试读,可以说学生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本班学生从总体情况看成绩还是比较好的,像段立成、刘敏、单宝辉等同学等都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能进行自主学习,他们的写作水平都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标准。但是也有几个同学由于基础差,学习方法不得当,成绩还很不稳定。像周可欣、于胜宏、张海泉等同学做作业还需要多次提醒才能完成,有时还会拖拉。这些都待这学期再进行严格督促训练。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

(一)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主地学习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着重继续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措施:

1、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从知识到智慧,由技能到习惯绝非一日之功,习惯依靠是快速反应直觉,是要长期实践,反复训练的。

2、本着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原则。因为班级有新生,他们学习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不可以一开始上课就很快,第一周,要注意培养他们集体意识,使他们融入到其它同学之中。

3、注重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要指导全班学生把书读通顺、流利、连贯。

4、要充分利用好教辅手段,帮助学生领会课文内容。

5、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这学期继续让学生每周写一篇日记,引导学生做好语言的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的方法。

6、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课堂教学环节设计采取的措施。

1、充分利用课前3分钟,采用朗读、讲故事、趣事回顾等形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说话能力。

2、在教学中要做到激趣导课,采取多种形式,如抓课文题眼,设置悬念等导深形式,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想学的兴趣。

3、在授课过程。我准备采取“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或发现问题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的过程。通过“初读寻疑,一再读释疑—细读解析一精读入情一美读品味一熟读成诵使学生带着求知的欲望认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耳出于口。发于心,出于口、眼、耳、脑并用。从而达到以由学会到会学的目的。

4、巧设结尾,善始善终。在教学中我们又可以根据课文不同采用延伸式,悬念式等有效的结课形式。

5、板书设计新颖,简练,力求体现文章主旨。

6、合理分配时间、教案有课后记。

教学准备:挂图、文字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第一组:12—1课时第二组:10—1课时第三组:12—14课时。第四组:12—15课时第五组:10—13课时第六组:10—14课时

第七组:12—14课时第八组: 11—13课时

总之,教无定法,在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充实和调节自己,使教学任务能更好地完成。

第五篇:人教新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

人教新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22分)

1.一锤定音。(给下列带点字注音)

蜷缩()沮丧()阿谀()揉搓()

奚落()殉难()回眸()攫住()

亲昵()磅礴()黧黑()璀璨(2.我是小小书法家。

tiáo zhou jiã nàn qīng miâ wǎn zhuǎn()()()()yīn móu guǐ jì huà xiǎn wãi yí hú lún tūn zǎo()()()3.我会判断。

下面的汉字,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最前面的一个字应是(面的一个字应是()。

澜 绵 檐 丸 辈 酿 贴 4.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瞻()壁()拔()秉()檐()璧()拨()乘()5.填充词语,读一读,背一背,再照样子写一个来。(1)()辛()苦

()()众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2)鬼鬼()()

胆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3)争()恐()眼()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训练。(23分)1.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做一个最好的你》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指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夜的工作》一文写了周恩来总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方面的内容。

(4)寓言故事《东施效颦》讥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能把课文的作者、题目、相关内容用线连起来,你也试一试吧。王之涣 《浪淘沙》 你是无穷的源泉 刘禹锡 《凉州词》 春风不度玉门关 冯骥才 《长江之歌》 九曲黄河万里沙 胡宏伟 《花脸》 当心事后加倍算账 3.我会按要求完成句子训练。

(1)秋天的西安是个美丽的季节。(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王宁说:“我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改为间接叙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每个人都说自己的家乡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让我们一起给下列句子排个序,好吗?(1)确定中心,选好材料。(2)列作文提纲。

(3)审请题意,明确要求。(4)初稿写好后,要认真修改。

(5)努力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

正确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快乐岛。(25分)

(一)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唯弃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1.“鸿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段前一句讲的是二人学习的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3.请你解释一下“弗若之矣”的原因(用文中原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句子中带点的字。

中国志愿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思援弓缴而射之。()

一人虽听之。()

之 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

(二)感悟阅读。

舍身救列车

1963年11月18日的清晨,下着毛毛细雨,七班欧阳海带领全班战士,走在野营队伍的最后,担任收容。

朝前看,啊!好险的一道峡谷。两道铁轨绕过山脚,延伸过来。

七班,紧跟人欢马跃的炮兵连,进入了峡谷。突然,随着,“鸣——”的一阵汽笛长鸣,不远处,两山缝隙里,冲出一列大车,列车驶近了,炮兵连一匹胆小性躁的黑色驮马,突然受惊,背负着高大的钢铁炮架,疯狂地窜上铁路,横在路心,瑟瑟发抖,死活不动。正在这时候,雷霆万钧的车头,喷着浓烟,鼓起强风,响声隆隆,排出倒海地逼近,逼近„„五十米,马不动!四十米,马不动!三十米,马还是一动不动!

急转弯,陡坡路!三十米距离,每小时三十公里的速度,四秒钟后,翻车的事故即将发生。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欧阳海飞一般地冲了上去,他脸不变色心不跳,用尽全力把战马推出了铁道„„列车停稳了,五百名旅客的危险消除了!副班长在血染的钢轨上,抱起重伤的欧阳海,呼唤着英雄的名字。

风停了,雨住了。雪白的云层里,射出了灿烂的阳光。欧阳海慢慢地睁开眼睛,看看朝夕相处的战友,又看看转危为安的列车,嘴角上露出一丝微笑,安详地合上眼帘。欧阳海同志为党和人民,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人民的心上。

1.根据下列各句的意思,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1)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2)山,能够推开;海,也能翻倒。比喻力量很大。()(3)从危险或危急转为平安。()2.用“‖”给短文分段,写出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 ”画出最能表现欧阳海“舍身救列车”句字。4.下列最能表达这篇短文中心思想的句子是()A.欧阳海同志为党和人民,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B.列车停稳了,五百名旅客的危险消除了。

C.副班长在血染的钢轨上,抱着重伤的欧阳海,呼唤着英雄的名字。5.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欧阳海叔叔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天地。(30分)

爱心 信心 诚心 虚心

虚心是进步的阶梯,信心是胜利的号角,爱心是团结的纽带,诚心是友谊的花朵。请你选择一个“心”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自己亲身见闻写一篇习作。1.题目自拟,400字以上。2.叙述有条理,情感真挚。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略)

二、能力训练:1.2.3.(略)4.③①②④⑤

三、阅读快乐岛:

(一)(略)

(二)1.(1)千钧一发(2)排山倒海(3)转危为安 2.分三段①‖②~⑥‖⑦ 也可分两段①‖②~⑦

3.“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欧阳海飞一般地冲上去,他脸„„推出了铁道” 4.A

下载小学语文论文生态课堂要把握“十度”_人教版新课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论文生态课堂要把握“十度”_人教版新课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升学模拟试题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升学模拟试题 一、字词快乐营。 1、看拼音写词语,把所填的字按音序重新排列。(6 +2)% zhēng róng duàn liàn kū wěi nuó yí shū jí liè......

    人教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

    第一单元本单元由看图学文《马踏飞燕》《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讲读课文《古诗二首》和基础训练1组成。一、教学要求: 1、掌握生字,注意“膘、颈、咒、沮”等字的读音;“龄、祭”字......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

    汉语拼音1 教学目标 1.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a、o、e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 3.认识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重点:a、o......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要下雨了_人教新课标-精选文档[大全]

    《16.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以读促解,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_2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新学期来临,仍然面对老面孔,但要重新面对新的教学任务,承受新的压力,即让自己减轻压力,又能搞出新名堂,出更上一层楼的教学质量,让教师教得轻......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说课稿(三年级上册)(五篇材料)

    人教小学语文说课稿(三年级上册) 目录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 秦兵马俑(精选合集)

    最新版 秦兵马俑 班级 姓名 一、课内阅读。 联系课文,写一写:同学们,我们学习课文,不仅要读懂课文的内容,还要善于从课文中学习一些写作的知识和方法,使我们读与写的能力同步发展......

    同步练习新课标人教语文:《氓》

    《氓》同步练习深圳大学附属中学 田军 【教案重点】 1、学习《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和对比手法的使用。 2、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一、课前热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