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改前沿
课改前沿 :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杜郎口中学
来到杜郎口,耳闻目睹他们的成长,我们无不被他们科学的管理、灵活的教法、学法,全天候跟踪服务所折服。走进杜郎,初识杜郎,有几点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无论你走到杜郎口的哪个角落,展示在你面前的都是浓浓的校园文化。教室、寝室、食堂、报告厅、走廊、过道、操场„„校园文化无处不在,甚至厕所都有合适的名言、警句,而且很多都是该校师生自己撰写出来的。每天诵读着自己撰写的优美诗句,心里甭提有高兴。其中不乏关于课改的经典名言,这里随便采撷几句:(1)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2)课堂应该使学生精神得以升华,心灵得以放飞,人格得以健全,价值得以体现,尊严得以实现,生命得以狂欢。(3)你对我露出憧憬的笑脸,我对你绽放甜美的酒窝;你塑造我生命不变的主题,我呼唤你响亮的名字——课改。(4)把握时机,成就梦想;动感课堂,我心飞翔。
整天生活在经典名言的海洋里,每一块墙壁,每一寸土地都成了“会说话”的“动感地带”,叫杜郎口中学学生思维如何不活跃?!
(二)科学的教育理念
1、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核心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决不是杜郎口中学挂在嘴边的一句空口号,而是老师们实际行动的真实写照。他们时时刻刻把学生的成长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价值和意义,教育学生怎样做人。
2、教师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关键要素 面对教育新形势,杜郎口中学非常重视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首先,思想引领,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其次,多种渠道,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第三,鼓励创新,提升教师个性素养。
(三)先进的教学理念
在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又确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快乐学习,幸福成长。让学生一踏入杜郎口中学的大门就明白:学习是美丽的、幸福快乐的事情,学习让生活更美好。
(四)全面的管理理念
学校的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张弛有度,其成功的重要依据有两点:一是权利下放,二是责任上移。上至校长,下至每个教师,甚至每个学生,都是学校的主人,都是“管理者”,几乎每件事都有专人主动申请负责管理,整个学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金字塔”管理制度,让每一位教职工和学生都有章可循。
(五)别出心裁的“三三六”教学模式
杜郎口中学校长经过长期的研究、探讨,总结出了一种崭新的“三三六”教学模式。即课堂三特点:主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展示课六环节:预习交流(5分钟)、明确目标(2分钟)、分组合作(10分钟)、展示提升(18分钟)、穿插巩固(5分钟)、达标测评(5分钟)。在这一统一模式的指导下,各个学科的教师,也可以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丰富“三三六”教学模式。在“三大模块”中,预示课又分六步:自己预习、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教师总结、预习检测、锁定疑难;展示分四步:明确目标、分配任务、分组合作、展示提升;反馈分四步:(1)不同层次的学生领取不同层次的题目,并且独立完成。(2)同层次的同学讨论交流,取长补短。(3)分层次提高。优帮中,中帮差,教师总把关。(4)情况汇总,教师抽查。
(六)成功的“六大法宝”
1、领导就是标准。作为杜郎口中学的领导,必须具备“五有”:品格(即师德)、本钱、思路、力度、密度。校长是这个团队的领头雁,必须高屋建瓴,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带动教师,富有团结意识和团队精神。这样,才会让教师心悦诚服,教师才会以你为标准,向你看齐。
2、榜样就是旗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校长要成为教师的榜样,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班干部要成为同学的榜样。榜样犹如旗帜,榜样就是灯塔。榜样树立了,大家才不会迷失方向。
3、评价就是武器。科学客观合理的评价,犹如锐利的武器,让人口服心服。
4、整改就是核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总结、及时整改,才能少走弯路,少出现问题。教学就是一个不断整改、不断完善的过程。
5、创新就是主线。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是杜郎口的一大亮点。没有创新就没有课改;没有创新,杜郎口中学也不可能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农村中学一跃而为全国闻名的课改排头兵。
6、发展就是根本。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课改的目的就是为了教育的发展。走进课改,推行素质教育,让学校又快又好地发展,是教育改革的根本所在。
走进多彩的杜郎口中学,让我们耳目一新,柳暗花明。
昌乐二中
有人说:山东省昌乐具有“三宝”:一宝是蓝宝石,一宝是昌乐西瓜,一宝是昌乐教育。提起“昌乐教育”,我们自然会联想到“昌乐二中”,联想到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
昌乐二中是个奇迹,昌乐二中是个精彩的故事,昌乐二中是部令人百读不厌的宏篇巨著,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更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昌乐二中创于1959年7月,现有136个教学班(含105个高中班,31个初中班),现在拥有云南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奎文实验初中、峡山中学三所分校,共有师生员工一万余人。
这几年昌乐二中大力提倡文化治校方略。在课堂改革、素质教育、办学理念上都走在了教育的前沿,被社会各界誉为“领跑的学校”。是什么造就昌乐二中如此巨大的魅力?
为了培养学生真正的素质和能力,昌乐二中创造了开放课堂、分组合作学习“271课堂模式”。从时间比例讲,老师讲解、点拨占20%,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占70%,巩固反馈占10%;从内容比例讲,20%内容通过学生自学掌握,70%的内容通过学生讨论掌握,10%的内容通过老师讲解掌握;从人数比例讲,优等生占20%,中等生占70%,后进生占10%。
这种模式对于刚开始尝试课改的老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师以为把知识讲解深、讲解透就成功了。殊不知这是摁住学生的脑袋喝水,被动地强迫学生去探求知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一旦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表现出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许会令人震憾,课堂更加活跃。教师把足够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挑战同学、挑战老师,可以大胆质疑,向传统教育说“不”。教师能从学生的眼神中明显感觉到,开放性学习的开心、快乐,学生的合作能力也自然得到提升,学校的管理变得更加简单。
昌乐二中不但开放课堂,而且全方位的培养学生,让学生自主管理。如双休日,昌乐二中的学生自发成立各种社团,自己组织活动。目前在学生会的组织下,已经成立了30余个社团,这些社团涉及到文学、艺术、体育、社会调查、假期下乡走访等各个方面。如以“走”为主题的野营拉练活动,一天走65公里,让学生挑战自己的心理极限。不但考验体力,而且考验毅力,考验团队的团结互助和奋勇争先的精神。每次“远走”,赵丰平校长都要陪学生走完全程。让学生领悟:将来要承担社会责任,必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牢记意志的力量,体验坚持的精神。这对学生未来的成功,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学校每年都要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开展“中华文化寻根游”活动,并把它作为学校校本课程之一,让学生在乐中游,游中学。昌乐二中把学生带到孔子的故乡曲阜、五岳之尊泰山、大学校园等地,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昌乐二中的办学宗旨。他们把课外阅读变成课内阅卷,把阅读变成校本课程。初中每周10节阅读课,每学年阅读40部书;高中每周6节阅读课,每学年阅读30部书。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写作水平更高,演讲能力、协调能力大大增强,学生整体素质有了质的飞跃。
为了培养学生的素养和高雅的情操,昌乐二中对学生进行乐器、体育、美术等各方面的培养。学校提出了在初中每个人要学会一样乐器,每人要有一项拿手的体育项目,每个人要有一幅高规格的美术作品。学生特别投入、认真,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
当我们对学生进行音乐美的熏陶时,感受音乐美的魅力时,整个世界都是美的,他们根本就无暇去开小差、早恋、逃学„„
昌乐二中的校长赵丰平对高考有他独特的看法。他认为,高考考两样东西,一是考基础知识,一是考人品。学生的价值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胸怀、态度、意志„„都可以看作是学生的人品。学生人品好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深刻了,对知识的运用更加灵活了。
赵校长的教育观让我们振聋发聩:教育即成长,即解放;教育是对人的成全,培养完整的人;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深刻的体验;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赵校长的教学观让我们洗脑充电:教为不教,学为成长;教学就是导学做三位一体;教学即引领,教为学服务;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源于课堂上的问题意识和提问精神的培养。
赵校长的考试观让我们深刻沉思:考试是对学习的检验和督促;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违背教育规律;考试通过知识考人品;高考成绩只是教育的副产品。
昌乐二中的教育魅力四射,耐人寻味,乐在其中。
潍坊五中
潍坊五中并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而是把素质教育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他们的亮点是灵活自如地开展师生、生生合作学习,学生在教师精讲下的自主学习。注重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文明礼仪、感恩等公共意识教育,学生多做好事,多行善举,每天进行反思,开启孩子们的“潜能”,充分调动孩子的思维活跃性,发挥学生的智慧,拓宽孩子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该教师讲的要精讲,因为课堂是由学生和老师组成的,这台戏还不能完全放手让这群缺乏经验的学生独立承担,不能忽视老师在课堂上的作用,高效课堂不能没有教师的讲解。
潍坊五中在如何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学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潍坊五中校长、现潍坊市教育局副局长韩吉东带领学校教师在“合作学习”上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
1、合作学习是优质高效课堂的指南。鼓励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引导教师调整教学关系,优化教学结构,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注意注重教学上的大胆创新。
2、合作学习是课堂改革的理念。潍坊五中韩校长认为优质高效课堂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解放老师,解放学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终身发展的需要。
3、合作学习的梯度。在小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初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而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按层次设梯度,倡导每位教师做有能力、有智慧的幸福的教师。
4、小组合作的基本要素:(1)相互依赖;(2)相互支持;(3)个体素质;(4)集体自加工;(5)合作技能;(6)合作方法。
5、合作学习让学生达到十个要求:(1)清晰的学习需要;(2)浓厚的学习兴趣;(3)强烈的学习动机;(5)科学的学习方法;(6)有效的学习习惯;(7)创新的学习思维;(8)准确的角色定位;(9)立体的学习目标;(10)多元的合作能力。
6、合作学习模式重点在于建模、入模、定模、出模,即临帖、入帖、破帖。
7、课堂的“三性”标准: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
8、建立合作学习模式的规则,重点是“三讲三不讲”规则和“三要三不要”规则。“三讲三不讲”规则:讲容易混淆的问题,讲容易出错的问题,讲容易遗漏的问题;不讲学生已经会了的问题,不讲学生自己就能学会的问题,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问题。“三要三不要”规则:要及时反馈,要堂堂反馈,要节节落实;不要搞形式,不要有无效教学环节,不要齐步走。
9、合作学习模式原则:(1)开放性原则;(2)实践性原则;(3)模糊性原则;(4)差异性原则。
探究课改,尝试课改,应从最容易突破、最容易接受、也最容易接近的地方入手。笔者认为按潍坊五中的合作学习模式去进行课改,也许难度会降低,效率会高,步伐会快。真诚地希望这些理论能对我们的课改有所帮助,带来曙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愿山东的课改能成为教育腾飞的翅膀,让课改五彩缤纷、春色满园。
第二篇:后茶馆式教学,走在课改前沿
走在课改前沿
榆林高新一中 刘虹媛
上海铭师五天的培训圆满结束了。本次培训集中了优质课程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专业学习的渠道,使我们受益匪浅。下面我就上海市静教院附校的后“茶馆式”教学的报告,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为啥我们总抱怨学生的课业负担总是减不下来?为什么素质教育的推进总是举步维艰?静下心来,发现在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着这样那样各种问题,听完学校领导的报告后,我们深感到“后茶馆式”这种教学方式是有实效的,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是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进行的,它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后茶馆式”教学的核心是一个“议”字,它的本质是对话----经验与文本的对话。后茶馆式教学的课堂教学关键干预因素一是学生能自学的教师坚决不讲,老师讲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一定是学生不懂的。二是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暴露出问题,没有暴露问题的教学就是灌输,尤其要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教师在对同一问题的讨论、对话中,对原先有错误的或不全面的想法进行修正,或者拓展完善,从而提高实际教学效能。近几年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每个老师的心里,我校采用的“7+1”教学模式,各个学科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随着课改的深入,发现这个模式也有它自己的弊病,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都适合。听完“后茶馆式教学”后,我觉得“后茶馆式教学”对我们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根据具体情况,努力探索如何将“后茶馆式教学”运用到教学活动中。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自己常态教学中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讲的太多,把自己的讲解作为学生习得的唯一途径,即便有学生自己学习的环节,但学习方式也是单一的。
2.学生的潜意识暴露不够,特别是“相异构想”没有显现出来,更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教师只是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并没有关注学生在这些问题上学生是怎么想的。学生的错误应该最早的暴露出来。
3.许多老师不明白自己的每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提问的意义何在,讨论的意义何在,等等,面对这些目的,教师常常带有盲目性。
4.教师对第一次教学中学生的差异问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除了布置大量的练习和补课之外没有其他办法。
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改变什么?
听完报告后我反思,平日的课堂上我们只讲我们认为的重点、难点对吗?通过反思我发现,平日里所谓的重点不一定学生自己学不会,教师认为难点的,也许学生不认为难点,教师认为不是难点的,也许就是学生的难点。所以要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1、要判断学生是否自己能学会,一定要让学生先学。
2、让学生先学,这个先学是课前学习,还是课上学习?
3、学生先学,有很多方法,那种方法的效果最好,比如是让学生自己看书,还是做练习?是讨论,还是做试验?
4、如何检验学生那些已经学会?哪些没有学会?
5、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或者认为已经学会了,实际还是没有学会,怎么办?如何解决?如何让他们暴露问题?
6、有的学生已经学会了,有的还没有学会,教师又该怎么办?
教师讲学生自己学不会的,不单强调了先学,而且强调了教师教什么?另外,教师教的时候,学生还在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是贯穿始终的。那怎样暴露?就是“议”!通过“相异构想”来听听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对“ 议议”也是深有感触。现总结如下:
“议”清除了学生对问题的误解,可促进教学。
“议”符合学生现阶段心理特征,有利于发挥学生能动性。“议”促进了师生的沟通,加深了师生的情感。
“议”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议”这种教学方法表面上很轻松,但对教师的要求却很高。教师要时刻搜集“相异构想”的信息,来判断哪些该“议”,而非什么都“议”;怎样“议”的有序;怎样“议’的高效。那就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极其敏锐的课堂反应能力,真正做到精熟文本,才能把“议议”做到方法灵活、教学价值取向更加明确。
通过学习后茶馆式教学方法,对照自己的教学实际感到实行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从头脑中认识到践行的重要性;其次根据学科特点,在课堂中逐步践行、反思、调整形成自己的方法;再次,努力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底蕴,争取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最后,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两个教学干预因素为原则学生能自己习得的坚决不讲,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学案,课堂上努力引导学生暴露相异构想,并关注、引导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1.认识平常,在平常中见精彩。
最为平常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为后茶馆式教学的主要方法,同时给读、议、练、讲确立“责职”,把“议”作为基本特征与核心环节,它的责职是将学生的差异看成资源,加以开发与利用。就是通过这些最为平常的教学形式达到教学的精彩。
2.扎实平常,在平常中见精彩。
平常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教学方式,以“教学有法”和“教无定法”进行扎实。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规定教师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一定要暴露学生的潜意识,有对话。“读读”“议议”“练练”“讲讲”不规定用时、顺序和完整,练习不作规定要求。在扎实中让“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发挥最大效绩,完成教学精彩。
3.推进平常,在平常中见精彩。
在一堂课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怎样使课堂教学有效而不是无效或低效,我认为关键要优化课堂结构,处理好课堂教学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把各要素联系起来,统筹兼顾,优化组合。课堂教学无外乎是教与学,但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学生的学习状态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而学习方式是由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的。常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其实“得法”就是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根本,我认为高效的课堂教学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元的,因为只有进行优化组合,统筹考虑,才能有的放矢发挥其效能。如:讲授法——条理化;情景法——生活化;讨论法——群体化;实践法——体验化。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和学生的需要进行优化组合。
在学生学的方面,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关注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转变要突出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自主要有程度,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合作要有效度,即选题是否科学?分组是否合理?生生是否互助互动?探究要有深度,即要有问题的深刻性,参与的广泛性,丰富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总之,一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应该具备“新”、“趣”、“活”、“实”、“美”。“新”就是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趣”就是要引发兴趣、保持兴趣、提高兴趣;“活”就是教法灵活、教材用活、学生学活;“实”就是内容充实、训练扎实、目标落实;“美”就是语言美、教风美、板书美。
我通过上海这次培训,受益非浅,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一种带着现代技术投身于教育事业的信念,使我真正体会到讲课是一种艺术。总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不过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从而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2013课改
陈家滩小学2013--2014小学新课程改革实
施方案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观念、目标、内容、方法、管理与评价诸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为切实推进课改工作,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二、具体目标:
1、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并进行创新的能力。探索与课程实验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特别是要引导教师自觉实践“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3、探索新课程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提高,推动新课程的发展。
探索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逐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素质和学校教育质量的科学评价体系,尝试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评价。
4、注重学科整合,改变以往学科缺乏整合的现状,形成新型的新课程体系。
5、以新课程改革实验为动力,促进教科研人员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管理、研究、指导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形成一批骨干教师队伍。
6、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各种课程资源。开发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建立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体现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优势的校本课程体系。
三、保障措施
1、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⑴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教师参加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指导小组,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实验工作中的核心、示范与指导作用。
⑵认真做好集中备课,与培训、反思、研究结合起来,并作为一项制度规定下来,保证每个教师都参与进来;同时加强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并积极推广本校或外地的先进经验。
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新课改工作中的带头示范作用,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案例研讨和阶段评估等活动。结合新教材做好典型课的示范教学及讲座。
⑷建立课改实验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分析研究问题,规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建立教学研讨制度,定期召开课改教学研讨会,分析、研究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建立评比奖励制度,定期组织优秀课(含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优秀课件等评比,对在课改实验中取得显著成绩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2、加强宣传,突出培训充分利用各种渠道,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作广泛的舆论宣传,使学校、社会、家长理解、支持、配合并参与课程改革。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做好课程改革网上培训与网上交流。
3、课题带动,科研推动
采用“培训、实践、科研”三结合的实验工作方式。每学期召开一至两次新课程教学工作研讨会或经验交流会,对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教学方式的变革,评价体系和考试制度的改革,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等问题广泛开展专题研讨,分析讨论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研究落实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四、实验措施:
1、师资培训。“先培训后上岗”。课改工作中教师观念的变革是最重要 的,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实验,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要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制定校级培训方案。培训内容:①小学新课程标准解读;②新课程编写的新理念等;③新教材的使用及教法;④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评价;⑤新课程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变革。培训形式:专题讲座、参与式活动、讨论、座谈等。
2、教学研讨。教师教学理念的真实体现在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研究活动无疑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2)公开教学。上示范课,对比课、重点探究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新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3)教学活动评比。优质课评比、课改案例、优秀教学设计等评比活
动,重点探索高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及时总结推广课改中的经验。
3、优化管理和研究机制。
(1)建立学校课改领导工作制度: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学校课改实验 的组织、管理、协调和实施工作。
(2)建立实验研究制度,加强集体备课,每两周开展一次课程、教材
与教法研讨活动。
(3)及时充实、提高课程实施条件,包括教师、教具及各种设施设备 的选择、提供与扩充。
(4)组织教师在职培训,结合开展新课程“四优”评比活动:优秀实
验课、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优秀课件评比,促进教师的成长,提高课
程的实施水平。
陈家滩小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领导小组:
组长:雷榜柱
副组长:陈团
张茹
组员:全体任课教师
第四篇:课改材料
理念引领教学
模式导引课堂
阳城三中是省级示范初中,担负着阳城县初中教育示范的重任。实施新课程以来,全校师生群策群力,潜心实践,多年来,我校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根本,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重点,围绕“课堂变学堂,构建高效课堂”这一中心,深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构建规范有序的教育教学管理长效机制,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为教育强县作出应有的贡献。学校先后荣获“山西省示范初中”、“山西省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山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山西省德育示范校”、山西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山西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晋城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晋城市科技示范校”、“晋城市学校管理年先进单位”、“晋城市学校管理年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中国教育》、《现代教育报》、《山西教育报》、《太行日报》、《晋城教育》等多家报刊介绍了我校的课改经验,阳城电视台进行了追踪报道。我们的做法是:理念引领教学,模式导引课堂,靠教育科研推动学校发展。
一、理念引领教学。
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实施的课程改革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重大举措。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要求和实施策略,我把它简要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工程:一是贯穿“一条主线”,这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促进“两个转变”,一是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转变为以探究式教学为主,二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性学习为主转变为以研究性学习为主;三是突出“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是处理好“四个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知识传承与探究教学的关系,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考试科目与非考试科目的关系;五是大力倡导“五种教育新理念”:生态教育理念,多元智力理念,合作学习理念,个性教育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念。新课改中有10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关键词,这就是:平等、自主、探究、合作、对话、互动、体验、建构、个性、创新。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转变教师观念,我们在全体教师中树立以下理念:
只为成功想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
教育是教师的幸福事业,学习是学生的快乐需求;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关注学生的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要求学生养成好习惯,教师首先要有好习惯。
第二是确立课堂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了“课堂教学改革首先从少讲开始”这一具体要求,要求全体教师充分备好每一堂课,重点突出,抓住关键,精讲多练提高效率。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出风格,创出流派。
第三是确立“好课堂”的标准:衡量一节课成功的标准是五个“让”,即新知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归纳,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探究,作业让学生选择,着力构建“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活力课堂。强调关注课程标准比关注教材、关注练习更重要。离开成绩去谈改革是没有说服力的。我校倡导立足课堂主阵地,坚持“教师讲课时间不超过20分钟、学生学练时间不少于20分钟、学生参与面不小于80%、当堂达标要在80%以上”的指导思想,真正的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率高起来。
第四是确立“以课题来引领课改”的理念。确立“课堂变学堂,构建高效课堂”的学校总课题,课堂中的教学困惑通过课题来解决。具体的指导思想有: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提出关注学生的学才是最有效的教学。容量大的课堂不一定是有效的课堂。教过了不等于学过了,教完了不等于学会了。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是确立“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我们破除了原有“以教论教”,制定了“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办法。重点是关注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教师是如何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教师上课的好坏不再是单一地由成绩来决定,而是通过同行、家长和本班学生的评价来确定的。
十年来,我校先后有王凌义等6位教师获“省学科带头人、省骨干教师、省教学能手”称号;张良蒲、吴书霞等28位教师获“市、县教学能手”称号;吴红卫等35位教师获省、市、县“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称号;常周元、延小软、刘群等5位教师被评为“阳城县名教师”,教师有86人次在各级教学观摩、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有140多篇论文在各报刊上发表或获奖。
二、模式导引课堂
“导、学、问、练、评” 五环节高效课堂模式是我校基于“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以问题解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延伸问题)为线索,以促进学生主动快乐学习(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解决问题、自主延伸发展)为关键点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它是突出学生主体,突出过程方法,突出合作探究,突出面向全体,突出思维训练的课堂,是“学、思、用”相结合的课堂,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互动双赢的课堂。它借鉴了洋思、杜郎口等中学的先进教学模式,立足课堂变学堂,致力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程的产物。
具体流程为:
(一)导:创景导入,明确目标。这一环节约5分钟。开课后,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创设学习研究的情景,唤起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愿望,明确本节具体的学习研究目标要求。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背景、场景、情景(三景)的作用下,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学习,教师要对自学时间、内容、方法、标准、检测提出明确要求。
(二)学:自学教材,合作探究。这一环节约10分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根据第一环节提出的学习目标充分自学、独立思考,圈画重点、标明疑难。在此基础上,同桌、小组合作互动互议教材,研讨解决问题。同时学生试做教材上的习题,不会的可再看教材上的提示、例题或互相讨论、询问老师,初步解答疑难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或个别指导。
(三)问:师生互动,讲析研讨。这一环节10—15分钟。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师生互动,针对自学指导中的重点内容及学习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并适度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将原有的片断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归纳,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同时帮助学生矫正感知过程中认识和做题的错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教师采用的方法有释疑解惑、典例精讲、点拨提升等。
(四)练:达标训练,巩固提高。这一环节约15分钟。根据学情,对学生开展分层训练和分层达标活动。训练题要精选习题,要分层次,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训练时要加大学生展示面和纠错的力度。达标测评要以基础知识、重点内容为主,测评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通过达标测评,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文科可采取学生记忆、自查、互查、组长检查,最后由教师抽查等办法;理科采取展示和书面练习同步进行,可让学困生展示(展示面要大)、中等生纠错、优秀生讲评。
(五)评:课堂小结,评价延伸。这一环节大约5分钟。学生、教师对本堂教学内容、研究问题和学生的学习研究情况进行小结评价。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内与课外的同步发展,要指导学生联系自然、社会和生活实际,选择和确定专题,以多种形式进行研究,以达到能应用、能迁移知识和能力的目的,使学生巩固加深知识,拓展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理解迁移知识和应用创新的能力。
“导、学、问、练、评” 五环节高效课堂模式的实质是什么?我们认为,可以用40个字加以概括,这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
当然,“导、学、问、练、评”高效课堂模式是我校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各教师、各班级、各学段、各学科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特点和每节课的具体情况而定,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我们提倡模式,但不是要教师死套模式,更提倡教师自创模式。归根到底,就是要以人为本,致力于课堂变学堂,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十年来,我校就是这样不断强化教育理念,深化教学研究,用理念引领教学,用模式导引课堂的。教育科研成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连创新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教育佳绩:学校连续九年中考成绩居阳城县第一名;县市中考状元连续四年花落该校:2008年中考段海燕同学以668分夺得全县第一、全市第二名,2009年中考郭凯杰同学以664分夺得全市第一名,2010年中考吴云燕同学以667分夺得全市第一名,2011年中考赵婧宇同学以656分夺得全市并列第一名;2011年中考,阳城三中616分以上118人,全市650分以上11人,阳城三中4人。时代在进步,课程要改革,观念须更新,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继续大胆探索,为走出一条有阳城三中特色的教育教学之路而努力奋斗
理念引领教学
模式导引课堂
祁县三中是祁县规模最大的一所单办初中,担负着祁县初中教育示范的重任。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根本,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重点,围绕“课堂变学堂,构建高效课堂”这一中心,深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构建规范有序的教育教学管理长效机制,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为教育强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的做法是:理念引领教学,模式导引课堂,靠教育科研推动学校发展。
一、理念引领教学。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实施的课程改革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重大举措。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要求和实施策略,我们把它简要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工程:一是贯穿“一条主线”,这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促进“两个转变”,一是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转变为以探究式教学为主,二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性学习为主转变为以研究性学习为主;三是突出“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是处理好“四个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知识传承与探究教学的关系,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考试科目与非考试科目的关系;五是大力倡导“五种教育新理念”:生态教育理念,多元智力理念,合作学习理念,个性教育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念。
二、模式导引课堂
“导、学、问、练、评” 五环节高效课堂模式是我校基于“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以问题解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延伸问题)为线索,以促进学生主动快乐学习(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解决问题、自主延伸发展)为关键点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它是突出学生主体,突出过程方法,突出合作探究,突出面向全体,突出思维训练的课堂,是“学、思、用”相结合的课堂,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互动双赢的课堂。它借鉴了洋思、杜郎口等中学的先进教学模式,立足课堂变学堂,致力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程的产物。具体流程为:
(一)导:创景导入,明确目标。
(二)学:自学教材,合作探究。
(三)问:师生互动,讲析研讨。
(四)练:达标训练,巩固提高。
(五)评:课堂小结,评价延伸。
“导、学、问、练、评” 五环节高效课堂模式的实质是什么?我们认为,可以用40个字加以概括,这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就是要以人为本,致力于课堂变学堂,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十年来,我校就是这样不断强化教育理念,深化教学研究,用理念引领教学,用模式导引课堂的。教育科研成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连创新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教育佳绩。时代在进步,课程要改革,观念须更新,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继续大胆探索,为走出一条有阳城三中特色的教育教学之路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课改
课改 催生教学新常态
——仙源学校2014年教学工作总结
2014年,仙源学校教学工作的总目标是:巩固、扩大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强化“激情、高效、精细”课堂建设,推进“三步·六环”模式化课堂教学,促成教学、教研滚动式发展。为了实现这一教学工作目标,学校着力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为巩固、扩大课堂教学改革成果,我们引礼仪进课堂,建礼仪生态,创魅力教学;
二、为强化“激情、高效、精细”课堂建设,我们鼓励教师教学“三贴近”〔贴近学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创造性用好“三步·六环”教学模式;
三、为促进“三步·六环”教学模式进课堂,我们坚持赛课与论坛,用赛课引领,借论坛推进。
过去一年的教学实践结果是,教学拉动了教研内需,教研促进了教学创新,教学与教研的滚动式发展态势基本形成。“三步·六环”教学模式进教研,进课堂,已催生出集体备课的新常态,大周课时管理的新常态,合作学习的新常态,新老教师结对帮扶的新常态,赛课评课的新常态,自主评价的新常态,等等。这些行之高效的教学管理,我们天天做,周周做,月月做,并不断赋予其新内涵,注入其新元素,使其常做常新。这些新常态激活了思想,和谐了课堂,保护了热情,提高了效益,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回顾过去学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经历,反思教学实践结果,我们得到了如下重要认识——
一、创建礼仪课堂,打造魅力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阵地上的主体人是学生,主导者是教师。课堂阵地用得好不好,就看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地位摆得正不正,作用发挥得好不好。怎样让学生主体地位凸显,教师主导作用彰显?对此,课改实践给了我们新认识、新回答,那就是,让礼仪进课堂,进而改变课堂教学生态。
我们制定课堂礼仪10条,从师生的站姿、坐姿、举止、表情、言语、合作、交流、展示、评点等方面,充分体现“礼者,养也;礼者,敬人也”。让全体师生懂得:有礼的课堂,人心怀敬畏,气氛是和谐的,没有伤害;有礼的教学,人心怀尊重,师生是平等的,没有冲突。有礼的课堂,有的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有礼的教学,有的是老师对学生的关照。
为保证礼仪课堂建设,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增加了礼仪性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第10条明确指出,“课堂规范,文明礼仪自然彰显”。要求质疑、答辩,以理服人;互动、展示,以礼相待。仙源的课堂里没有傲慢、悲观,没有歧视、边缘。“好,非常好”,成为学生课堂学习感受的最强音;“棒,你真棒”,成为教师课堂评价的“口头禅”。自主、自尊,在以礼施教中体现,自信、自强,在以礼受教中形成。敬、雅,和、合成为仙源独有的一种课堂礼仪文化。
礼仪课堂创建实践告诉我们,礼仪课堂环境好,氧气足,适宜关爱与尊重孕育。礼仪教学适度高,魅力强,适宜兴趣与激情成长。礼仪进课堂,给课堂带来更多的尊重与平等,自然与和谐,培植的是一个个健康、安全的教学新常态。
礼仪不是文明课堂的标签,它是师生内在思想,外在行为的集中表现。礼仪能影响人的思想,礼仪能改变人的行为,礼仪能丰富人的情感,礼仪能生成课堂魅力。“亲其师,信其道”。“信”必先“亲”。礼仪就能让师生拉近距离,和谐关系。没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的平衡就必被打破,“亲”与“信”也不复存在了。
仙源学校礼仪课堂的重要标志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由师生共建,教学由学情牵引,成果由师生共享,评价由学生结论。教学好不好,学生说了算。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他们就会在乎自己的地位;学生做了教学的主人,他们就会在乎教师的评价。当学生对课堂在乎了,对教学敬畏了,课堂教学给予学生的魅力就开始形成了。
二、推进“三步·六环”,保障教学定力
一个教学模式,可以改变教学思维,可以影响教学生态,可以转化教科成果,可以固化教学定力。保障师生的教学权利,应成为我们打造教学模式的重要思考。仙源今天运用的“三步·六环”教学模式,是多年“讲学稿”教学实践经验、成果积淀的产物,是仙源人虚心学习、创新思维的结果。我们学洋思,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找到了课堂的基本架构--“三步”,即先学-后教-检测;我们学精英,从“6+1”中找到了教学支点--“六环”,即导、思、议、展、评、检。这样,就构建起了一个有架构,有支点的教学模式。
“三步·六环”教学模式的创建立足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这个教学法根基,它又反过来服务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主要表现为,尊重两主地位,教学“退耕还林”,培植激情基因,增添幸福元素,让教师的教权与学生的学权在教学程序上得到固定,受到保障。“六环”中的“思、议、展”是学生自学、互学、群学时间,“导、评”是老师主导时间。“三步·六环” 不仅是个教学模式,更是一个教学维权武器。我们制定的与其配套的听评课细则10条,有效、有力保证了教学双方谁也不想越位、谁也不能越位。
要改变一个人的教学行为不难,但要改变一个人的教学思想就很难了。怎样让“三步·六环”进大脑,进课堂?怎样使一个新教学模式产生定力?我们的思考与行动是:
一、让教师在实际运用中感受模式的便捷;
二、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我们的做法是:
一、坚持赛课。每大周各分校向总校报告赛课学科、节次、人数、教者。保证天天赛,人人赛。
二、用好学案。没有导学案的,或师生模式不熟悉的,一律不能授新课。
三、建设小组。要给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命组名、建组规,树立学习小组的学习结果自信、能力自信。
四、做好评价。评价分两块:一是学案叙写,“三步”结构清晰;二是课堂实践,“六环”运作链接。
五、结果通报。整个赛课分三个赛区,即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学部校长是赛课的第一责任人,做到节节有人评,天天有通报。
推进“三步·六环”教学模式的过程,是仙源人感受创新、收获快乐、坚定自信、提升自我的过程。实践“三步·六环”,让我们找到了教学的起点--教学的起点就在学生的现有学力不及的困惑里;让我们找到了教学的节点--教学的节点就在各环节学习的结果里;让我们找到了教学的终点--教学的终点就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我们找到了教学的着力点--教学的着力点,一是对学生现有学力的高度利用,二是对学生潜在能力的深度挖掘。“三步·六环”模式教学生成了极大、极强的教学定力。陈杏安老师在第四届教学论坛中对“六环”运用价值的阐释,丁卫荣、刘世涛、尹 伟、汤海清、张金洲、李永忠、魏斯、王文娟、万津、陈良军、张春娥等一大批老师的教学展示,各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激情与效果告诉我们:原来,课堂教学可以这样构建,教学权利可以这样保障,学习激情可以这样唤醒,师生关系可以这样融洽,学生潜能可以这样挖掘,教学魅力可以这样生成。“三步·六环”正在改变仙源人的教学思想,在翻转仙源的常规课堂,展示出一种全新的课堂价值。
三、改革备课方式,力求简洁高效
备课是教学前的必需,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的结果。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一直试图找到一个简洁高效的,可信可行的,不折腾人的备课方式。有人说,我教材熟,有经验,不用备课也能上得好。这些教师根本不知道备课的“课”指的是什么。“课”,指教学的科目;教学的时间单位;教材的段落等。据此,备课要研究学科特点,要思考时间配置,要决定内容取舍,要审计教学成本。备课,是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学情是一项重要的备课内容。学情是动态的,有些要素还是隐形的。备学情没有教辅资料,远比备教材难。越是有经验的教师越发要关注学情,因为他们最容易被经验牵着走。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始终咬住备课方式不放松。我们强调教师的自主备课,挖掘教师的“小聪明”;我们强化小组集体备课,集中教师的“大智慧”。“自我思考--集体交流--资讯互享--质疑思辨--形成共识”的备课流程,大大缩短了教学准备时间,大大增加了资讯信息流量,大大提高了问题研究效率。现在我们推行的备课叙写样式,融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于一体,两项叙写一并呈现。教师集体备课中倾听的、思考的、修改的、增补的内容,与自主备课“六环”叙写一一对应,便于课堂教学时直接运用。这样,“三步”节点明晰,层递推进;“六环”内容丰满,着力有点。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在这一模式中得到充分体现,获得有力保证。小学部三场集体备课影像展示就是很好地说明。
备课,我们鼓励教师大胆做加减法。教学形式做好减法,减少那些多余的累赘的环节,让教学程序紧凑,进而带来教学节奏的紧张;教学内容做好加法,把那些有用的必需的内容予以浓缩,打好“教学包”,让教学内容丰满,进而带来教学的高效。
由于教学准备中的加减法做得好,所以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乘除法效果也明显。我们的课堂,学生激情高,教学效率高,精细化程度高。市教科院专家在教学巡视督导时,听了高中部的18节课,那是节节被肯定,人人受好评。教研员们感叹地说,这样的模式课堂,教学自然,没有做作,学生主动,没有包办,自学、合作、展示、点评、检测,一气呵成。看了我们的教学教研资料,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每次到仙源总有新发现,每次来检查,总有新经验。仙源重教学研究,重教师培训,重教法创新,有学不完的东西。这些评价,我们是受之无愧的。
本学期,以“三步”为架构,以“六环”为支点,以结果为节点的“三步·六环”教学模式在各学科教学中都得到有效运用。总校赛课报告台信息显示:2014年秋季学期,小学部赛课76节,初中部赛课192节,高中部赛课96节。三部赛课展示台信息显示:听课人员达标,评课客观公正,“天天赛课”得到了落实,“堂堂打假”得到了执行。赛课,把以“三步·六环”为代表的课堂教学改革推向高潮,引向深入,也引领了一大批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四、2014年课改留给我们的思考
学习、创新是仙源的特质,保先、创优是仙源发展的硬道理。学习,就是借智;创优,就是追求。在一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学习—消化—吸收—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积极思考着—— 自主备课怎样高效服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怎样着实引领自主备课?根据不同的学科教学重点、难点及考点的不同要求,哪些内容必须集体备课研究,哪些内容必须统一制卷检测?集体备课成果怎么互享?怎么构建一套自主备课、集体备课新常态保障机制?
“六环”间的教学节点怎么构建,怎样利用好学生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从一个学习环节进入下一个环节,并通过教学链接使“六环”体现出节奏感、层递感?怎样构建一套“三步·六环”模式教学新常态评价机制?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怎样合理预设各教学环节的具体教学时间?或要不要对每个教学环节配置的具体时间作硬性规定?要不要把环节配置时间的运用情况作为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
怎样处理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统一的问题?在研究教学形式服务教学内容的同时,要积极研究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的问题,不要走进了教学研究的怪圈。我们的很多次教学,为什么教师难推进,学生难跟进,上一个环节的学习结果不能成为下一个学习环节的节点,教学出现碎片化。问题就出在我们没有做好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统一。我们要知道,有些内容在一定的形式里是学不出预想的结果的。为什么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不热烈?那是“思”的内容没有设计好,引发不了思考,激发不了追问。为什么学生展示不积极?那是“议”的不充分,没有“议”出结果,没有“议”出自信,没有“议”出表达冲动。为什么老师的点评不知所云?那是“展”的学习结果模糊,老师得不到准确的学情信息,找不到评价的切入点。
2015年教学计划已经制定。我们在反思2014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力争利用改革成果,思考改革路径,坚定改革决心,创新改革方式,首先把2014年教学工作留给我们的问题思考好,有的问题,我们将作为小课题立项研究,再把2015年教学工作的任务、要求研究好,实现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可深化。
为落实2015年教学工作计划,我们将做好下列工作:
严格大周教学课时管理。各备课组教学计划以大周为单位设计,包括大周周次、课时总量、教学内容、课型名称〔新授课、练习课、检测课、评讲课〕、课时分配等,确保大周课时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实现“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严肃教研组备课纪律。没有自主备课的,不能进行集体备课,没有集体备课的,不能形成导学案,没有导学案的,或自主教案没获教研组通过的,一律不能进行教学。自主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基础,集体备课是自主备课的深化。先自主后集体的顺序一定不能颠倒。
严格按“三步·六环”框架备课。以大周课时为标准核算,自主备课多少节,集体备课多少次,内容要在计划中规定下来,叙写清楚。集体备课的研究结果记录要与自主备课中的六环节一一对应,让人一看就知道,你自主备了些什么,小组集体研究了些什么,你在集体备课中得到了些什么,对集体研究成果,你准备运用些什么。
继续坚持赛课。要变“要我讲”,为“我要讲”,要把赛课变成自我教学创新成果的展示台,确保赛课质量。
继续办好教学论坛。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引思维在这里碰撞,引观察在这里聚焦,引成果在这里共享,让论坛成为教学经验的传播地,教风展示的大舞台,教学交流的好去处。
建设好学科备课组,紧紧依靠备课组。把各年段备课组的工作结果作为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工作方式调整的重要依据。
回顾2014,我们的成果是丰硕的;展望2015,我们的任务是艰巨的。但只要我们坚持理念自信,模式自信,特色自信,能力自信,我们的教学改革思路就会更宽,创新的意识就会更强,实现目标的决心就会更大,新的教学常态就会不断生成。让我们在“孝雅立德,礼乐育人”办学思想指引下,善于思考,积极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让我们的老师、学生们在创新教学,打造品牌的实践中分享更大的改革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