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校本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校本培训是源于学校的发展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与教师发展需要的,主要是在校内进行的学习与培训活动。校本培训的实践,应考虑它的必要性、可行性,追求它的终极效果。基于这样的认识,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并求教于各位领导同仁:
1、校本培训的范围是宽泛的,内容是多样的,但培训的中心内容应满足教师工作所需,学校发展所需。这里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在工作中,通过对第一手材料如教学案例、教学日记等的反思,形成的具有共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即校本培训也应是生成的、过程性的,更多的应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中心;一是从学校发展角度出发,对学校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应重点培训。
2、从我校实际来看,培训的重点至少应确定两个:即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设计能力和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设计能力,应是校本培训的最终追求。其中教学设计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左右着教学的效果。影响教学设计能力的因素至少有以下几个:
教师对所教学科课程标准的理解程度;
教师对教科书的理解程度;
教师对学生各方面的了解程度;
先进教学理念的支撑;
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教学能力的高低,落脚点应看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课堂教学的有效度如何。所以,提高教师整体的课堂教学施教水平,是校本培训的重点和关键。
在培训实践中,学校设计了这样的培训流程,引导教师自主参与:教师自学,完善并拓展自己的理论体系,建立起理论支撑——在理论指导下富有教师个性的教学实践——对教学实践进行自我诊断与反思,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自身教学行为的梳理、总结与提升。这样的培训过程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机相融,对于每个教师都不会是额外的负担。
在我校,校本培训的方式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专题研究,就教育教学活动的某一个方面进行培训;案例分析:主要包括德育和学科教学两方面的内容。这种形式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针对性,效果不错。并且我校先后有两位教师的案例在全市、全国分获一、二等奖;课题研究:与教研、科研相结合进行培训;围绕某一主题组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教师论坛:在论坛中,教师所谈涉及教育教学方方面面的内容,有成功的做法,也有失败的困惑。如班级文化氛围营造、学生自主性培养与课堂常规的有机结合、教师对自己未兑现的承诺的反思、面对基础太差的班级,教学的基点在哪里?等等。实践证明,这些培训方式,都是行之有效的。
校本课程资源是在课改中被特别关注的一个新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本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校本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仅指形成校本课程的直接因素。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倡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指的是相对广义的校本课程资源。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就不仅仅是创编教材和选编教材,而可将重点放在“拓展性教材”的开发上,上海有的学校将其称为“微型校本课程”。这样的要求,应该比较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山东省寿光一中粱建中校长撰文《校本课程:想说爱你不容易》,他认为:作为舶来品的校本课程,对克服课程的大一统体制和忽视学校、教师、学生的不同需求状况起着明显的改善作用,但在开发上存在以下问题:
1、理论支持系统不完善;
2、教师的课程观念、课程开发能力薄弱;
3、学校的教学活动占据了教师大部分时间,使得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
以上或许是不少学校面临的问题。就我校情况来说,实验已有三年,仅有一名教师有教材创编能力,创编出校本课程教材《足球》(旨在培养学生兴趣,向学生普及足球的基本知识,传授基本技能,目前尚在试用中)。而属拓展性这一类课程建设的重点在于积极地开设各种以拓展学生知识面为目标的拓展性课程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研究课程。因这类课程是基础性课程的拓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对教师来说,也相应降低了难度,可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这样,校本课程的开发有了较强的可操作性,也不会流于形式,是目前阶段可采用的一种开发方式。在学校普及的基础上,进行筛选,提升,最终形成学校的特色。如古诗文诵读、奥林匹克数学、成语天地、数学广角、生活英语实践等内容,都可作为这类“微型校本课程”加以开发。
3、校本培训的阵地在学校,反思是一条重要的培训渠道,所以,形成良好的反思、探究的校园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要反思,就会涉及到成功与失误,教师能否坦诚自己的情感、问题、能力、经验、信息,都提供与他人共享,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教师有时会承受心理等方面的压力,没有一种开放的、合作的、善于融合的校园文化,反思将不能顺畅地进行,校本培训的时效性将难以保证。
总之,校本培训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追求其最佳培训效果。
关于校本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二篇:关于校本培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校本培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霞浦县教师进修学校吴敏
校本培训以其组织的自主性、内容的针对性、方式的灵活多样性等特点,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操作平台,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县于2003年开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对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的研究、实践与探讨也同时展开。几年来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经验,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与困惑,笔者对此有一定的认识与感受。
一、做法与成效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对校本培训重要性的认识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教育教学实践为落脚点,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目的的一种开放式的教师培训方式。中小学校和教师对校本培训拥有充分的自主权,提高中小学校长和广大教师对校本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他们组织、开展、参与校本培训活动的积极性,是实施校本培训的关键。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举办校本培训专题研修班。我们先后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及校本培训组织管理者围绕《校本培训的理念与方案设计》、《校本培训的组织与实施》、《校本培训与教师专业成长》、《校本培训的管理与评价》等专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培训;其次,提供校本培训学习材料。我们为全县中小学校推荐了《校本培训实施指南》(首都师大出版社出版,张祖春主编)一书,做为各校组织学习的主要材料,同时编印《校本培训知识问答》,围绕广大中小学教师关心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第三,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我们经常在中小学校长会议、教务主任会议及参与各校教研活动等活动中,积极宣讲校本培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研讨,许多中小学校长及中小学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开展校本培训是新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需要;是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统筹规划,明确职责,确保校本培训工作的落实
校本培训工作得以持续开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取得实效。为避免出现“轰轰烈烈搞培训、认认真真走过场”的现象,确保我县校本培训工作的良好开局,在认真总结新课程教师培训工作的经验教训、深入中小学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宁德市校本培训实施方案》的要求,县教育局以文件形式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的通知》。该《通知》遵循“加强领导、上下互动、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的原则,对校本培训的目标和意义、组织与领导、实施与管理、条件与保障等方面做了的明确规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知》指出:“县教师进修学校具体负责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的校本培训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各校要将培训内容向县教师进修学校申报”、“培训方案须经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通知》进一步明确:各中小学校长是校本培训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各校要根据市实施方案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校本培训工作,中学以校为主,各乡镇小学以中心校为主体开展此项工作”,要求各中小学校长要结合校情提出校本培训的思路和构想,充分发挥校长在校本培训中导向和引领作用。按照《通知》要求,全县中小学校普遍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初步形成了我县校本培训工作的组织网络。
3、立足校情,突出重点,科学确定校本培训的内容
校本培训的内容应与学校的校情紧密相联,与教师的工作相伴而行。近年来针对许多教师对于如何将新课程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等仍感困惑的问题,我们确定了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为校本培训的重点内容,围绕这一重点,许多学校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式,把握培训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制订培训计划。如牙城中心小学以“重读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率”为培训主要内容;三沙中心小学以“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为培训主题;县一小以“教师角色转换与建立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关系”为培训主题;海岛中心小学以“复式教学如何体现课堂新理念”为培训专题。总体上看,我县各中小学校本培训的内容大多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为重点,在关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
4、创新模式,研训一体,促进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的有机结合先进的培训理念,只有外化为具体的培训形式,才能有所依托、落到实处。实践经验表明,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上是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校本教研是前提和基础,校本培训是手段和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研中有训、训中有研、以研代训、以训促研,研训一体,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才能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为此,我们在校本培训形式上不断创新和探索。在组织实施校本培训工作中,积极尝试以活动为载体,以校际交流为媒介,以实践反思为突破口,以竞赛评优为动力,来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以推动校本培训的深入开展。如沙江中心小学通过开展“朝阳工程”活动,来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与管理,溪南中心小学通过开展“课改三星”评选活动,激发教师积极参与课改热情;水门中心小学通过开展“自我研读”活动,引导教师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解决问题。通过定期举办校际协作交流研讨活动、教坛新秀评选活动、教育教学案例征集活动、课堂教学开放周等活动展示各校风采,提高培训效益,扩大培训成果。由于学校不同、学科不同、教师本身的特点不同,各校校本培训的组织形式和开展方式也表现得不尽相同。如许多学校广泛采用的基于校际协作的校本培训形式、基于课堂观摩的校本培训形式、基于专题讲座的校本培训形式、基于课题引领的校本培训形式。2006年随着我县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的开展,一些学校还开展了基于网络资源的校本培训形式的尝试。2007年初我们受市教师进修学院的委托,承办2007年市校本培训现场研讨会,分别在三沙中心小学、十八中开展基于课例研讨和案例分析的校本培训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受到与会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
5、关注过程,讲求实效,加强对校本培训的管理
校本培训是一项涉及面广、业务性强的复杂系统工程。要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必须要有一个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做保障。为此,我们主要要求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校本培训管理机构,在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前提下,要求指定具体召集人,明确承办部门。我县各中小学普遍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研室、教务处、骨干教师共同参与的培训管理机构,初步建立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根据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订了《霞浦县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管理办法》,建立了校本培训申报审批制度、培训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及考核评估制度等。许多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基本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一些学校还制定和完善了专题讲座学习制度、课题研究制度、师徒结对和名师帮带制度、骨干教师示范制度等等,这些既为校本培训活动的开展、增强培训实效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每一位教师的参与和投入的积极性。
6、深入基层,加强指导,充分发挥培训机构的作用
新课程突出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课程设置、教材选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考试评价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使教学实践遇到了大量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从而使许多教师在新课程面前感到茫然和困惑,这使得中小学开展校本培训成为必须,同时也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角色转变及作用发挥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尤其是在校本培训中引领示范、参与合作、评价指导、服务推广、沟通互联等作用的发挥。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建立校本培训试点校,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了四所层次不同、特色各异的中小学作为市级校本培训试点校,通过试点校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以点带面,推动全县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其次,通过组织研讨会、深入中小学巡回辅导、帮助分析诊断校情、指导制订计划等方式为中小学提供帮助指导。第三,经常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开展校际交流活动、举办专题讲座、参与教学研讨等,努力做到培训资源共享,培训优势互补。
二、问题与困惑
1、认识不足,观念模糊
虽然从整体上看,校本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已被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所接受和重视,但认识不足、观念模糊等情况仍较普遍存在,一些学校领导对于教师培训的认识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认为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应集中精力抓考试成绩、升学率的提高,而校本培训是可有可无的,可以忽略或不必开展,存在降低要求,流于形式的现象。有的学校虽然把校本培训工作虽然写入了学校的工作目标,列入了的工作计划,而更多的情况下是抓而不实、流于形式的。因此进一步提高对校本培训的认识,这是做好校本培训工作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此外一些教师困于沉重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没能把参加培训学习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联系起来,对校本培训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是搞形式,是增加负担,因而对培训存在抵触情绪,参加培训学习自主性不强、积极性不高。
2、内容单一,形式泛化
虽然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进行校本培训,但究竟什么是校本培训、怎样培训、培训什么,许多学校还不是很清楚,缺乏对校本培训的理性思考。一些学校把校本培训的简单理解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教育教学经验介绍、专题讲座、听课评课等,因此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内容陈旧、模式僵化、缺乏新意。主要表现为:第一、培训目标缺乏科学性。一些学校在制定培训计划时过多考虑学校的工作安排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却忽视了教师的培训需求,缺少针对性、层次性,特别是对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需求有何不同,如何在保证通识培训需要的前提下,满足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需要方面。有些学校前后的培训计划几乎完全不同,毫无联系,缺少连续性。第二、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多数学校的校本培训内容过于集中和单一化,注重理论观念培训,信息技术培训,忽视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学科知识的拓展培训。学校在选择和确定培训内容时存在想培训什么就培训什么,流行什么就培训什么的随意性,难以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无法满足不同教师的不同学习需要和个体成长需要。第三、培训形式泛化。有的学校用常规教研代替校本培训,认为定期举办一些专题讲座、适时开展课堂观摩、组织优秀论文评选等便是校本培训,培训缺乏层次性、互动性,形式单一,培训低效。常常是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教师同时听一个报告、一个讲座,其效果可想而知。陈旧落后的培训方式,低劣的培训手段,常常造成教师被动的接受培训,自我培训动力不足,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培训的效果。
4、资源不足,管理滞后
目前,我县的校本培训工作仍存在管理滞后的问题,配套的考核、奖惩机制仍未建立,无法评定优劣,难以激发学校组织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同时,培训设施落后,培训资源缺乏,专业指导不力等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校本培训的开展以及培训质量的提高。就我县校本培训工作进展情况看,许多学校反映教学任务繁重,时间紧,缺乏培训师资和学科带头人,加上资料、设施和经费等客观方面的困难比较多,影响了校本培训的开展及其效果。如培训师资问题的解决,如果一味外聘势必受到学校财力等多方面的影响,而一味的校内开发则一所学校中的名师毕竟有限,而且容易出现“近亲繁殖”、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5、经费短缺,研训分离
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分工协作机制的缺乏,人为造成了研训分离。目前就我县来说,教师进修学校与中学教研室尚未整合,就教师进修学校内部来说,仍分设小学教研室与培训处。其次,在师训经费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开展校本培训,深入中小学指导推动校本培训,以及提高研训人员专业素质等工作动力何来,能持续多久。高质量的教师培训需要现代化的培训手段、良好的培训环境,没有一定经费投入是难以运行的。就目前的校本培训来看,教育行政部门对校本培训的经费投入微乎其微,大多的情况是学校自筹资金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学校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组织培训活动。
三、认识与感受
1、实施校本培训,提高认识是关键
要使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校长的认识是关键,必须强化“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中小学校长应在校本培训工作中,努力成为学习研讨的积极参与者、专业引领上的平等研究者、财力支持上的主动服务者。应从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高度,重新认识和定位校本培训工作。要充分充分认识到校本培训工作对于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改进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校本培训的内涵和实质,充分认识校本培训的特点和优势,正确处理好校本培训工作中近期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规范和自由等方面的关系。
2、实施校本培训,形成氛围是前提
校本培训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多样性、自主性的特点,能否形成有利教师研讨、交流、对话的工作氛围;能否给教师提供民主、开放、自由的空间,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显示个性的舞台,是开展校本培训工作的前提,只有这样,校本培训才能生机勃勃地持续开展起来。学校管理者要积极营造了宽松、参与、互动、整体推进的培训环境,搭建专家、校长、教师对话、交流的平台。校长应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与教师合作探究新的教学机制与教师一道攻克难关;校长成为教师的良师益友,激励教师教学创新和专业成长,促进教师的良好个性发展和教育反思能力的提高,为教师的成功和成长创造机会。要着力于建设注重学习、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积极在学校建设学习型团队,促进学校教师共同发展,建立学习工作一体化机制,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让教师在交流与合作、沟通与对话中,共同分享、共同提高。
3、实施校本培训,关注课堂是重点
课堂不仅是教学的时空场所,是师生对话与交流的舞台,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阵地。以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为首要目标的校本培训,应以关注课堂,分析课堂,优化课堂为重点。问题是教师学习与成长必经的过程,因此,校本培训不仅不应回避问题,而且应主动地回到每一个教师的课堂中去寻找问题,在研究课堂的同时研究教师、学生,从而加以总结、提升,以此作为校本教师培训的内容。也只有当教师的培训回归到真实的课堂,研究课堂教学情境下的具体问题,才能吸引和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所以,校本培训必须植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聚焦课堂教育教学实践,贴近课程改革实际,选择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作为培训内容,将教师在教育过程和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作为培训的起点,以问题得以解决作为培训的归宿,引导中小学教师立足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反思、研究和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实施校本培训,制度建设是保障
校本培训的针对性、自主性的特征,对校本培训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校本培训制度建设是实施校本培训的重要保障,中小学应结合学校实际,建立一套校本培训的计划审批制度、培训管理制度、考核评估制度以及学时登记制度,是校本培训工作持续开展的重要保证。教育行政部门应高度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把校本培训当作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大事来抓,及时研究制定政策,确保中小学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应将学校校本培训开展情况作为年终评估检查的一项主要内容,对校本培训开展好的学校进行表彰奖励,同时设立专项资金解决校本培训经费的不足。各学校在年终考评时应将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情况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与评优、评职、晋级挂钩。
5、实施校本培训,专业引领是支撑
校本培训是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但要开展好校本培训,仅仅依靠各个中小学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中小学受自身条件的制约,仅仅依靠他们自身的力量来组织校本培训,培训工作常常会陷入低层次、低效率、低格局的状态。实践表明,专业研究人员的介入是校本培训不可缺少的因素,离开了专业人员的学术支持和专业引领,校本培训就会处在低水平重复的状态,所以说校本培训要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取得可持续地发展,获得专业人员的支持和帮助是一重要支撑。教师培训机构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通过确定校本培训试点校,实行教研员挂校指导,推动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第二、深入研究校本培训的规律、特点以及操作层面的问题,积极开发培训资源,定期深入基层学校,为基层学校有效开展校本培训提供帮助和指导;第三、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作用,有计划地培训辅导教师队伍,逐步建立一个逐级负责、纵向贯通、横向辐射、协调高效的立体的培训网络格局。
同时,培训机构要积极引导中小学加强交流,充分利用培训资源,要努力形成简便灵活、形式多样并且行之有效的协作交流机制。通过校际校内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物尽其力,解决各学校反映出的培训师资不足的问题。以学校为中心挖掘培训资源,能者为师,,让骨干教师在培训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获得价值,以更高的热情、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培训的学习和实践中。
校本培训工作刚刚起步,还处在实验探索阶段,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不过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以校为本,扎实开展培训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加强改进完善,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潜能必将得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必将得到在进一步提高,我县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篇:班主任工作校本培训材料
班主任工作校本培训材料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职责和工作原则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加重了。社会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复杂,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这就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不能象过去那样经验的积累,还需要学习有关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努力探索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客观规律,逐步走上科学化的轨道。
1、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一所学校要完成教育,教学计划和各项教育管理措施,都必须通过“班级”这个基本单位去贯彻、落实,“班级”不能仅仅是一个由坐在同一间教室里的几十个孩子组成的松散的群体,自由散漫,形同散沙,那样是不可能真正完成教学任务,也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品德的优秀人才,它必须是一个有领导、有目标、有组织、有良好的班风、班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这个班集体的领导组织与创建者正是班主任老师。
如果把学校比作一个网络系统,这个网络系统由纵横交错的各种教育和教学渠道组成的话,那么班主任就是这个网络中的一个“网结”。有人形象地说:“在学校,条条渠道通向班主任”实不为过。班主任既是班级的核心,又是联络各教育渠道的“纽带”和“桥梁”。学校对学生德、智、体、美等的教育,都要通过班主任这个“关键人物”去发挥影响力,完成各种教育活动。因此,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骨干力量。
2、班主任工作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信息技术迅猛的发展,计算机逐渐进入沟通,上网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接受负面的影响。暴力、色情、西方腐朽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自己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密切关注社会,走向每一个家庭,对来自社会、家庭的各种信息进行鉴别、筛选协调、引导,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班主任要处在“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联系的主要地位上。既是学生的领导者,又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全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良好个性形成负有直接的教育责 1 任,班主任的工作质量,关系着未来人才的质量,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
3、班主任的基本任务和职责
基本任务:在校长领导下,按照素质教育方针开展班级工作,培养良好班集体,全面关心,教育和管理学生,使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核心内容:培养良好班集体,搞好班级管理、教育,促使学生在集体中健康成长。职责: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本校班主任的岗位职责。
4、班主任工作的原则
(一)民主性原则
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健康、劳动和生活情况,对学生全面负责。班主任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了做到这两个“全”,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歧视任何一个学生,放弃对他的教育或只重一“育”,忽视“五育”并举,都是违背班主任原则,就不是个好老师。
(二)正面教育原则
对学生要应用说服教育的方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切忌简单粗暴、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三)热爱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光强调老师爱学生是不全面的,还应具体研究怎样去爱,要爱的得法,想爱还要会爱,如果不会爱,原来想爱,后来也会变得不爱。比如父母哪有不爱子女的呢?但由于有的爱的不得法,变得溺爱子女,纵容子女,使之走上邪路,父母因此也由爱生怨,由爱生恨。
(四)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实际,个性差异以及社会、家庭的影响,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这就要求我们选择确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提出的要求要有层次性,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方法。比如针对某个问题的命题作文、主题班会,就某一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讨论,达到教育的目的。
(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要严格要求自己,增强道德修养,起表率作用,俗话说:“正人先正已”,在班级工作中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并能主动要求听取学生意见改进工作。
(六)集体教育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要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如运动会、春游等,发挥学生的特长,建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培养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形成良好的班风,要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对每个班级成员施加教育影响,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班主任工作原则是相对稳定的,但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希望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学习探索、积累,提高自身素质,创造出更多,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以自己出色的工作证明自己是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更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二、班主任道德修养的“三个着力点”
恩格斯说过:“每个阶段,甚至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道德。”“师德”就是教师这一行业的行为规范,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教师个人教育实践的成败。那么,作为教师队伍中坚力量的班主任,在新形势下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呢?就是必须抓好“三个着力点”即爱心、责任、机智。
(一)爱心是班主任道德修养的前提条件。
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可见,班主任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就必须有一颗爱心。即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并在自己的岗位上播撒爱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实践也告诉我们,爱是人们的一种基本需要,当这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人就会感到悲观、失望、苦闷。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它就会化作源源不断的动力,催人进取。对于处在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所以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来说就更应该有一颗爱生之心。譬如对待问题学生要闭只眼睛 看。所谓闭只眼睛是指对待问题学生,班主任不能把眼睛睁得太大,一味看到他们身上不足,经常对他们批评管制,而看不到他们各自身上的优点。其实他们中有的劳动积极,有的体育活动表现突出,有的正义感特别强等等。如果发现他们的优点,再及时给予鼓励,创设情景展示他们的专长,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他在学生中的威信,给他们多一点信任和扶持,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多一点温暖和体贴。唤起他们体验成功的快感,促其奋进。
“爱就是教育”。班主任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心教育,没有情感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尤其是班主任工作。
(二)责任是班主任道德修养的强大动力。
“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天才,我们千万不要在他们生命的最初磨灭他们的天赋”,本身就透露出高度的责任感。况且人自身的发展,人与人的交往,人对社会的贡献都来自明确且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
《教师法》明确了教师的责任:教师是履行教育事业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而班主任作为这一重任的实践者就要忠诚教育,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并以此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追求自己人生幸福的最现实和可靠的途径。树立事业心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对本职工作有高度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只有如此,才能甘于寂寞,甘为人梯,在平凡的岗位辛勤耕耘,播撒希望。
由于教师职业的独特性,就要求班主任对待工作的态度不能满足一般的教学任务,更不应当只是把教师职业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而要在尽心竭力的高度,把班主任工作当作一项创造性的事业来对待。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充实自己。因为社会在进步,教育在改革,知识在不断的更新,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也不断在提高。班主任只有不断自我更新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否则就难以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而这一切都建立在班主任高度的责任感上,而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正是班主任努力工作的强大动力。
(三)机智是班主任道德修养的手段。
所谓机智是指班主任的灵活、机敏、随机应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善于顺势利导,当机立断。富有创造性工作的班主任常常善于利用临时发生的情感,机敏地运用自己的教育经验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进行有效地工作。首先,自身知识要精博,“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教育,才能又有教学之乐而教学之哭。”(陶行知)使自己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其二,现代班主任的能力结构主要应围绕着胜任教育教学活动的总体要求来设计,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应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针对他们的不同个性,对其思想品德教育进行整体设计,予以精心培养。表现在对民主管理班级的探究方面,例如,采用值日班长轮流制,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竞争机制的运用方面,如先进班组评选,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用集体的力量约束个人的行为;利用节假日外出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与素养„„等等都是班主任教育机智的灵活运用。再者,班主的教育机智还应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较高的研究水平。未来的教育极富有挑战性,许多问题需要去探究。班主任是教育实践的主体之一,因此,更应当去探索,以提高理论思维能力,达到因人施教,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见,班主任的“机智”一方面要在实践中增加知识储备,积累经验,广泛涉猎;另一方面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广泛开展班级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班主任只有以爱心为前提,以责任为动力,以机智为手段才能有效地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成为一名“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人民教师。
三、班主任工作的八字“方针”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第一责任人,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因而其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呢?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爱”,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突出一个“爱”字。即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教书工作,热爱自己从教的学校,热爱班主任这个岗位,热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只要有一颗爱心,才会有爱的奉献,才能干好自己所爱的事业和工作。
“勤”,做好班主任工作,要体现一个“勤”字。即勤了解、勤观察、勤发现、勤解决。这就要求班主任应做到腿勤、眼勤、嘴勤。勤与学生沟通,勤向科任老师了解,勤同学生家长联系,从而做到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解决问题于萌芽状态,不使问题与矛盾扩大和激化,不给管理工作留下隐患。
“细”,做好班主任工作要做到一个“细‘字。首先了解情况要详细、要认真,全面观察和了解;其次发现问题要仔细,不让任何问题的蛛丝马迹逃过自己的眼 睛;第三处理问题要细致,不能急躁、简单、粗枝大叶、甚至粗暴。必须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晓之以情,达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使动机和效果、手段和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
“全”,做好班主任工作应注意一个“全”字。第一对班级工作要全面抓。班风、班纪、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要重视;都要搞好。不能只抓学习,放松或放弃其他工作;第二要面向全体学生。班主任对全班所有同学都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能有男女之别、贫富之别、亲疏之别;第三对学生成长要全面关注。即不但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生理心理,要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严”,做好班主任工作,要把握一个“严”字。努力做到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衡量。首先要严而有“章”,即要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其次要照章管理,即要严格按照校纪、班纪、“民约”办事,在执行过程中应做到严而有恒,善始善终,不能有头无尾,半途而废;第三要违章必究,即要严肃认真地处理一切违犯纪律的人和事,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四要严而有度,即要处理好严和爱的关系,管理和教育的关系。要从严爱出,严而有理,严而有格;要严中有爱,严中有情,使学生能够理解老师的严,接受老师的严格管理。
“法”,做好班主任工作,要讲究一个“法”字,管理上要有法,处理问题要得法,遇到问题要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要依法,即必须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各类教育行政法规、学生行为规范和学生守则、校纪班规等。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应因时、因地、因性别和性格的差异,采取适合各自情况且行之有效的不同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原理、方法和手段去管理班级、去处理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总之,要注重处理问题的效果,要注重方法的运用和效果取得的和谐统一。
“学”,做好班主任工作要注重一个“学”字。要做好新时期的班级管理工作,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努力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一要向书本去学,学习新的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论、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以及管理艺术;二要向同行去学,要经常向管理有方、管理有道、管理有成效的优秀班主任学习;同他们互相切磋、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三要干中学、学中干,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班主任工作不断会有新的内容,也会随时产生新的问题,作为班主任就应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以适应其工作的需要和提高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心”,做好班主任工作,最后要归结为一个“心”字。即对工作要热心,对学生要有爱心,发现问题要细心,处理问题要精心,思想工作要耐心,做事情要用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真心想做好,真正要做好,且用心去做好,那么就能真正把班级管理工作做好,干得出色,富有成效。
四、班主任应做好班集体建设
小学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有明确的共同奋斗的目标、有一个团结和谐而又富有权威的集体领导核心、有正确的集体舆论、有为实现班级目标经常开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共同活动、有健全的组织和严格的规章制度。1.关于班干部。
先使用,再培养、在使用中培养。这是班级的真正核心。是一个班能否形成良好班风的决定因素,因此,“龙头”建设应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选班干部的原则:以身作则、严以律己;敢于同不良风气作斗争;关心和帮助落后同学。足够了!2.关于管理常规。
早到校。跟老师们一样,到教室里面,给每个学生微笑,调整他们的情绪,也可以坐在讲台上看书,学生不会打扰老师,给学生树立榜样。
课前两分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准备好了,学生集中了精力,可以回忆上节课内容,可以预习下节课,老师心情也好。
随手放凳子。学生离开座位后,必须把凳子放在桌下,一方面方便自己的同时方便别人,另一方面是班级更为整洁。
晚离校。放学前到教室,督促学生记好作业,把桌凳整理好,然后有秩序地放学。关好门窗、电器。有始有终。3.关于面向全体学生。
关于我们对于学生的关爱,我觉得,只要不做他们痛恨的事情就是对他们的关爱了。切忌冤枉学生。尊重学生的自尊,人都有尊严,切忌讽刺挖苦学生。老师讲的学生不听,你生气他也生气。教育的目的不是生气,关键看效果。提高学生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学生对这一点非常敏感,你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甚至是一个语调,他马上就能够意识到你是在表扬、赞美还是批评、看不起。他觉得自己在你心目中的位置高,学习自然有动力,自然能感到学习的快乐。地位低了,一切相反。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做一个学生信任、喜欢并为之自豪的班主任。4.关于班级岗位的设置。
服务岗位:班级管理岗位。让学生明确,管理就是服务!根据需要设置,定期轮换,让每个同学都能够体验成功的快乐。
卫生岗位:把班级的卫生分配到人,每一块地板、每一块玻璃、每一个插座都要分工到人,保持卫生的同时负责公物的检查。
特色岗位:黑板报的编辑、墙报等等,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五、班主任对班级应该如何进行管理
班主任工作人、事、物三字管理。
(一)人的管理(学生)
1.品德教育--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开展多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训练。关怀每一个同学,特别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2.关注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各科学习情况,协调好各科教学工作,配合各科教师,指导学生学好各科。3.关注发展——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劳动习惯。
4.家校合作——认真作好家、校联络工作。每学期家访学生人数的50%以上。关心和指导学生的校外生活。
5.积累资料——作好本班学生德育成长袋(《班主任工作手册》等)的填写等,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奖惩工作。
(二)事的管理——日常工作与活动
1.制定计划——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认真制订班队工作计划,确立班队工作目标(远期、中期、近期)。
2.建设班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重视树立正确的舆论,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逐步形成勤学、守纪、崇美、向上的班风。
3.辅导员 ——重视小干部培养,有目的地开展有质量的活动,每月至少开2次小干部会议,每月搞一次有质量的主题班会,每周搞一次班队活动,每天上好晨会课,每月出好1-2期黑板报,或出1期墙报。
4.课题研究——大胆实践探索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总结经验。每学期期初有计划,期末写班队工作总结。
(三)物的管理——班级财产
1.课桌椅、讲台等木质用品--定期清洗,如有损坏及时报修。
2.电器用品——了解正确使用方法,并按照正确使用方法使用,一旦损坏立即报修。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并教育学生爱惜。
3.环境布置——定期更换,充分发挥其作用,并保持其完整性,遗失即补,便于交接。
4.其它财物——认真做好保洁工作,教育学生爱惜。
5.学生物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各司其位,并经常清点。
六、班主任工作应注意”五要五忌”
怎样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应特别注意五忌五要。
一、要审时度势选拔干部,切忌班干部选拔简单化。新的班级的建立,刚到校的新生还不太适应新的环境下的班级,缺乏集体主义和班级荣誉感。在逐步培养这种集体主义理念的同时,必须有一中坚力量和有一个工作能力强、有号召力、凝聚力、威慑力、影响力的班委。这班委一班人的选拔关联到今后班级管理的最基本条件和今后最关键的环节。因为他们是这个班的左膀右臂。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班委,班主任就变得非聋即瞎,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施展,更谈不上做好班级工作。
二、对班级工作要长抓不懈,切忌一暴十寒。班级纪律要长抓不懈,做到嘴勤、腿勤,即有的问题将要经常讲,甚至要不厌其烦地讲。如迟到、早退、学习、卫生等等讲一次不行应时常讲。腿勤,到班级应经常,随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中。在管理上体现一个“严”字,也就是严管理、严要求,对班级死盯死守,逐步加强学生的纪律观念和时间观念,加强学生的各种自身修养,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那种只抓表面,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忽冷忽热,一暴十寒是班级管理工作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要作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切忌武断专行。如果家长式的管理,只能引起同学们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在管理上很难取得好的效果。经常和他们友好交谈,拉进和他们的距离,使他们认为老师的批评是友善的,对同学们是关心和爱护的。对那些纪律性差、学习不努力,应了解其原因,不能一味地武断批评,要从思想深处解决问题,避免班主任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四、要综合管理,切忌唱独角戏。人们常说“教育不是万能的”。对于个别的双差生(纪律差,学习差)实行班主任、学校、家长综合管理,班主任不能唱独角戏。在班主任做细致思想工作的同时,还须时常和家长沟通,及时反应其在校情况,使家长配合做自己孩子的工作。如果收效不甚明显,再把这情况反馈到校方,在严明纪律同时给予一定的压力,使之认识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跟上班级行动的步伐。
五、要一碗水端平,切忌厚此薄彼。班主任对班内所有同学要平等看待,尤其是对那些表现较差的同学要热情的、主动的接近他们,多谈心,使他们认为老 师没有偏见,而是平时自己的做法有些不够。使他们在班内有温馨感。在处理问题时应了解清楚谁对谁错。切忌按印象办事,更不能带有个人成见,武断处理问题,严忌厚此薄彼,偏听偏信造成受到不公正同学的敌对情绪,使之今后对老师不信赖
七、用“评价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评价法”是依据《规范》要求,对学生的行为给以一定的判断、褒贬的方法。它可以激励学生坚持良好行为习惯,预防和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这种方法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强化自身积极的方面,抑制自身消极的方面,使学生懂得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是非观、善恶观。这种方法还具有较强的约束作用,它通过对学生行为的反馈,迫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以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作用。
(一)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
评价法要注意观察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评价不只是教师的评价,还要注意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学生的自我评价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教育,它能调动学生内部的积极因素,有意识地克服和抵制不良习惯,主动地按正确要求去做。但是只有自我评价还不够,还要发挥集体监督的作用,这就是同学互评,它可以对学生起到督促作用。集体的评价是一种舆论,这种舆论既是对正确的、良好的行为的赞扬,也是对错误的、不良的行为的谴责,它能督促学生按正确的要求去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这里说的评价,主要是用评价做为手段,促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而不是对学生的道德做全面的评价,施行起来比较简单,易于普及。
八、建立与家长良好的合作关系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教育的整个工程中,家长是每个受教育者的启蒙教师也是终身教师,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是最基本的教育。一般而言,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一直在监护、教育,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为“贴心”。在教育职能、功能的分工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有其侧重点和意义。在学生的成长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最基础和最起决定性作用的,而且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要完成这个教育的系统工程,就必须做好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和合作。
如何建立与家长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认为,家校双方应自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在家校合作的实际操作中,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班主任要了解家长、尊重家长、信任家长,与家长交朋友,把家长和教师放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
2、班主任要善于与家长沟通,尽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多报喜,少报忧;
3、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
4、要采取多种形式与家长联系,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利用好校园网“家校通”信息平台及利用现代通讯途径与家长联系;
5、注重教育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与德育资源,建立家长委员会,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6、办好家长学校,让家长了解现代的教育理论与理念,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
第四篇:校本培训工作情况汇报
校本培训工作情况汇报
——以教研促教学,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校本培训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为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使教师成为专家型、学者型人才。两年来,我校注重教师业务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本着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的原则,采取多种培训形式,不断改革培训模式。我们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重点抓了“三个结合”,即培训与教学相结合、培训与教研相结合、培训与实效相结合。根据我校师资队伍的现状,我们在注重实效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以下形式的培训工作: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制度保证
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校本培训工作,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把校本培训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通过多形式经常汇报和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
二、采取多种培训模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扎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队伍
“师德”是教师的生命,必须抓牢、抓实。学校德育处专门负责抓师德师风建设,我校紧紧围绕“一心一意干教育,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师德培训目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师德培训”活动。一是每学期开学就召开新教师和班主任工作会议,对新教师和班主任专门进行“关爱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堂课、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规范自己的一切言行”为内容的培训;二是在学习教育部颁布的教师八条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较为具体的教师行为规范,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等多项要求。通过师德培训与学习,我校教师的师德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教师更加爱岗敬业,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为提高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抓好教学教研,培养一群高质量的教师
1、扎实学习学科《新课程标准》,牢固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细化解读新课程标准工作准备分三步走:第一,利用第一周时间全体教师学习新课标。第二、组织各年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等,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将每个年级本学期使用的教材所对应的课程标准,细化解读到各个章节中的每一课;第三,各个教研组再根据第一步细化解读的课程标准,研讨后细化到每一课时。每个教师要对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进行概览,深入理解教改的核心,准确把握课程的精髓,深入领会课程改革的要义。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从而在自己的课堂上真正地做一个新课程的研究者和实施者。
2、立足教改,上好常规课,探索实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我校坚持教学改革在学校各项改革中的中心地位不动摇,把做好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促进减负增效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之策落到实处。每位教师都把课堂真正当成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主阵地、主渠道和练兵场,勇于创新,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两年来,我们坚持各年级常规研究课贯穿学年和每个学期的始终。认真实施分层教研,重点抓好教研组教研,提高集体教研实效,教导处、教研组分层管理,严格按照教研活动制度进行,校长、教导主任直接参与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各教研组有效开展系列研究活动。骨干教师引领课和教研组长示范课在上下两个学期交替进行,长期坚持,形成常态。
(1)、教研活动成为常态:教研组活动由年级教研组长负责,教研组长负责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内容,召集并主持活动,做好活动记录,并及时向教导处汇报活动情况。积极开展听课活动,认真做好听课记录与评议。每周三下午第二、三节为语文学科教研时间,每周四下午第二、三节为数学学科教研。每次活动分为两段进行:第一段时间(大约二十分钟):由教研组长组织讨论下一周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具体内容要细化)、检测练习(各班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动),然后由组长负责把商定的内容打印后张贴在本年级办公室的公告栏。第二段时间,先由预先确定的主备人对本单元(或章节)的一课书进行初备说课,其他教师积极提出意见或建议,形成第一共案。然后由主备人用两三天时间进行修改,下周三前在年级上这一节研究课,到周三或周四的年级教研活动时间进行评课。每一次的常规研讨周期为两周。到了下一周,又由另一位教师进行主备,如此类推。每一次活动前,教研组长要在学校的内网里挂出自己年级的研究课的安排,上完课后要把电子教案和评课记录及时上交教导处,教导处尽量安排人员参与各年级的常规课的研讨活动。四十五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承担一个内容的主备和上常规研究课工作。开学初由组长组织确定后在本组教研计划里写出来并交教导处备案。
(2)、借活动搭平台,形成课堂特色:我校借集体备课和常规研究课,先在教研组间搭建课堂教学的研讨平台。要求各年级要分层开展好集体备课和常规研究课,一是要求名优骨干教师继续围绕自己的教学目标,做好“打造精品课堂,争当魅力教师”的研究课展示活动,带动全组教师共同提升;二是要求青年教师,特别是新调入、支教等回来的教师要在学期初上一节展示课;三是四十五岁以下教师上好一节常规研究课,根据教研组里的研究内容,上出自己的特色,真正展示自己的能力。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教研组长20节以上。英语和其他综合科主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课堂实效性。每学期还实行推门课、预约课相结合制度。
3、抓实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稳步提升学校发展内涵。学校教导处针对备课、上课、听课、批改、辅导、教研等多项常规教学工作,制订出具体的要求,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精神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教导处检查督促,让老师们做好各项教学常规活动。
4、深入推进学科建设工作,努力打造学科特色品牌
语文课堂:倡导读好书、写好字、习好文的语文教学模式,丰富语文课堂内涵,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学校将认真总结过去书香校园建设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继续抓紧抓实书香校园建设工程。要立足于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在教师中倡导“书香为伴”的思想,将“读书是教师的需要”上升为“读书是教师的责任”,使读书成为每位教师最有益的生活方式;要立足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为主,重视阅读习惯的养成,还要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探寻有效的阅读激励机制,广泛搭建互动阅读、分享交流的平台,真正做到通过读书活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校的发展,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1)每学年通过“校园书香节”启动仪式,把“博览群书,立志成才”的读书思想,植根于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每学期认真上好每一节语文阅读课,让学生得法于课内。
(2)以“亲子阅读”活动为平台,把读书活动延伸到每一个家庭,让学生得益于课外。
(3)探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符合阅读规律的阅读评价体系,通过阅读评价,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读写结合,学校在每学期的后半学期以级段为单位定期举行读书汇报活动、阅读交流活动、阅读成果展示活动、阅读竞赛或者微型的作文竞赛。
(5)开展经典和古诗词背诵活动,丰富和发展学校的特色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由教导处提供每学期各年级的必读书目和小学生必背古诗的题目,各班利用课前老师没到课室前的时间,由班长组织背诵,由四人小组长落实好背诵古诗情况。必背古诗列入每学期基础知识竞赛的检测中。
数学课堂:探索“生活化数学课堂模式”。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课堂教学素材,课堂教学内容,课堂学习过程,课堂探究活动,课堂作业设计都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形式来呈现,让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在生活探究中寻找数学规律。
5、加大培优辅差力度。每单元教学结束后,各科组及时做好复习和检测工作,每次检测后有书面分析,有改进措施,有下阶段努力目标,然后找出原因,找出问题所在,深入分析,再交给教研组长共同在教研活动时总结,最后把总结稿交教导处保存,教导处将此项工作纳入常规工作检查的一项指标。在培优辅差时充分发挥“兵教兵”的作用,教给方法,从小处着手,让每一个“兵”都懂得如何入手教,不定时进行总结表扬。
6、每个学期常规化举办校级各类竞赛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每学期的学期中举行各年级基础知识竞赛,一至六年级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比赛。竞赛获奖名额分配如下: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每学年各项竞赛第一学期在元旦节前完成,元旦时颁发奖品;第二学期在“六一”前完成,在“六一”表彰会上颁奖。我校每年还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学活动。每年的四月19日为学校的书香节,每年的秋季举办体育艺术节,2013年11月~12月,我校成功举办了“至坚到美,文艺双馨”体育艺术节,受到学校师生和社会的广泛称赞。如今,学校的书香节、体育艺术节就如同一条美丽的珍珠链让师生全员参与,锻炼自我,展示自我,成功自我。
7、认真抓好课题研究,特别是小课题研究。通过小课题研究,既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能很好地提升我们教师的自身素质。两年来,我们不断壮大课题研究队伍,在提高课题研究能力上下功夫,积极动员教师申报实用性、创新性和专题性强的小课题,要求做到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力争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2012年,我校有七位教师的六个课题获得立项,经过一年的研究和实践,在2013年12月共有五位老师的四个课题准予结题,这四个课题是蔡虹老师的《联系生活,走快速作文通道的研究》(课题编号GDXKT0286);钟永莲老师的《矫正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对策研究》(课题编号GDXKT0616);陈海华老师的《关于怎样激发与培养低年段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组员是何彬琼老师(课题编号GDXKT0334);郑建凤老师的《小学数学中预习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课题编号GDXKT0618)。
8、积极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培训。
我校设有专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教师,今年开学初,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多次培训。现在,我校所开设的学科都运用了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课堂教学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的实践中,由最初的几名骨干教师带头到现在全校任课教师的广泛参与,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已蔚然成风,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通过培训,我校的硬件建设、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授课模式与能力、课件制作等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通过研究培训我们构建起了“教学思想、学习过程、成品课件、教师和学生”五者互动的教学模式。即以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引导,以成品课件为纽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师在学习中的服务意识,强调知识点的学习是教学过程的结果,突出信息技术的高效性、互动性、趣味性等。
9、积极完成上级给的培训任务
作为县一小,我校工作繁忙,各项任务繁重,但是,哪怕学校工作再忙,只要有上级交给的培训任务,我们都积极派出老师参加,2013年,我校共派出学习教师一百多人次参加县、市、省的培训,每一项学习,老师们都能认真对待,总结收获。
三、校本培训成果
四、校本培训后的反思
1、教师的理论学习仍要加强督促。
2、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力度不够。为了使校本培训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继续以年轻教师为培训重点,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培训内容、创建校本培训的新形式,把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尽管校本培训工作是琐碎而又繁重的,但是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工作的辛苦,更多的是充实与快慰!我们相信,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下,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将以积极昂扬的姿态,展望和规划2014,力图变革,创造新的辉煌!
第五篇:校本培训工作解说词
校本培训工作解说词
1、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给教师带来了新挑战、新困惑、新矛盾,同时也为校本培训创设了新的探究课题,这就需要教育战线的广大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重新认识自己,树立现代教育的育人观和终身学习的思想,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2、我校在认真总结了过去几年的校本培训的得与失后,将2010-2011学年的校本培训主题确立为“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自主、合作、探究”确立为校本培训的指导思想,坚持以教师自学为主,分组合作探究,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取经,“三名”教师及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请专家讲课,骨干教师及学校领导、分层学生知识讨论和思想教育、沟通、学习交流分析会,菜单式培训等,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有效的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专业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推动了学校的全面发展。
3、2010-2011学年,我校有教学班29个,在校生2094人,其中女生987人,在校生中外来务工子女34人,留守儿童238人,有教职工97人,其中女教师42人,专任教师95人(其中外借6人,病休3人),本科学历59人,其余为专科学历,学历合格率达100%,中学高级教师27人,中级教师51人。
4、罗雄二中自建校以来,在历届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以服务学生,以人为本,依法执教,提高质量为办学宗旨。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新课程和教育教学改革,本着以教研促质量,以质量求发展,以培训学习促教研,狠抓学校内部管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有效的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多次被省、市、县评为“先进”单位。
5、为把我校校本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对校本培训进行总体的规划指导,安排部署及监督考核,充分保证校本培训的有序开展。
6、思想认识是行为的指针,更新教育理念是校本培训工作的关键,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提高政治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的有效途径。为此,学校坚持把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更新教育理念作为校本培训的首要工作,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校本培训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使全体教师认识到参加校本培训的必要性,积极主动地参加培训。
7、为把校本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把培训学习与教学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学校根据实际,制定了《罗雄二中校本培训三年规划》、《罗雄二中2010-2011学年校本培训计划》、《罗雄二中2010-2011学年校本培训实施细则》、《罗雄二中2010-2011学年校本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罗雄二中2010-2011学年校本培训考核实施办法》、《罗雄二中关于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施方案》、《罗雄二中“三名”教师工程》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措施,把每位教师的校本培训成绩记入个人成长档案,并与年终考核、晋级、评优评先挂钩。加强过程管理,认真落实,有效的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主动性。
8、按照学校校本培训的计划要求,各教研组根据学校特点,制定出学科培训计划,学校根据各教研组的计划,进行统筹安排,采取自主研修、讨论学习、公开课、讲评课、专题讲座、网络学习、外出学习、分层学生知识讲座等方式方法,对新课标、新教材、考试要求、论文撰写、课件制作、集体备课、基本功训练、计算机应用、体育技能培训等进行了学习培训,有效的促进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9、为了整合学校资源,有利于教师们的共同探讨,学校根据学科特点,将原来的8个教研组重组为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后勤等7个教研组,方便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构建了教师自主学习与共同探讨的平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0、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天职,建设一支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我校历来重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本学年多次组织全体教师集体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等教育法律法规精神,2011年4月26日请北京感恩教育专家金英老师对全校师生开展了“感恩教育”专题讲座,对教师进行了“教师心理健康辅导”专题讲座。提高了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依法执教能力。
11、校本培训还采取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为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2010年10月、11月,组织教师到鲁布格民族中学、沾益县播乐中学等学校进行课堂教学交流学习,2010年11月和2011年5月,分别组织教师参加罗雄一中、长底中学片区教研活动,2010年11月,组织语文教师到昆明参加新课改培训等,参加学习的教师返校后上好一节公开示范课,在本教研组召开专题讲座,对所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宣传学习和分析总结,并结合本校及个人教学实际,写出个人教学反思,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12、学校认真组织和开展了“三名”教师工程和“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实验。学校制定出申报条件、实施办法、考核奖励办法,由教师自行申报“名教师”、“名班主任”、“骨干教师”、和“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最后由学校审核确定。“三名”教师工程和“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的开展,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听课、评课、教研等交流活动,提升了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13、学校组织了32名教师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不断向前发展。
14、为做好毕业班分层学生工作,学校根据实际,对学生进行了分层教育,开展了分层学生知识讲座,面对面质量分析等。班主任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及学习情况,安排学生定期参加,学校指派有经验的教师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和质量分析,学校领导不定期召开分层学生思想沟通会,及时查找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并帮助分析原因,解决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5、校本培训还采取了“菜单”式培训。学校结合教师与教学需求的实际,提供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计算机操作和课件制作培训、普通话培训、体育竞技培训、现代教育手段的使用培训、三笔字、简笔画等基本功培训、法制教育及安全培训等项目的培训供各教师选修,聘请校外专家和校内有特长的教师开展专题培训,教师根据自己实际自己“点菜”参与培训。
16、以课改为载体,开展教学反思。认真做好备课、上课、辅导及作业批改等常规检查,切实落实教研组集体备课制度,深入细致的进行教学研讨,促使老师每节课后认真总结,写出教学反思,查找本节课中存在的问题,带着问题去探索解决的方法。达到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目的。
17、全校教师参加了“城乡结合部初中生不良行为的形成原因”课题研究,开展了学生不良行为表现大教育活动。学校罗列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67条,让学生对照自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管理、道德教育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鼓励全体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为自己、为子女、为学生勇敢和负责任地指出种种不良行为,帮助督促他们及时改正。此举,让校园变得更文明、更和谐,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18、通过对校本培训各项措施的落实,全体教师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本学年有19篇教育教学论文、课件制作、课堂实录参加省教学论文竞赛分别获二、三等奖;涌现出县、镇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共计15名;肖志慰、张贵云等教师参加县级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获二等奖;有14名师生在市县级书画、摄影、手工制作、民族工艺竞赛中获奖。罗雄二中在罗平县教育系统2011年元旦城区学校教师合唱比赛中获二等奖。在罗平县2011年教师节“铸师魂,展风采”教师文艺汇演中获二等奖。
19、在过去的一年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不足。一是由于学校正在改扩建中,教研组设有固定的活动场所,部分功能室被占用等,影响了校本培训的正常开展;二是教师课时偏重,压力过大,影响了教师的培训学习时间,三是由于经费不足,缺少校本培训专项资金,阻碍了校本培训的常态发展;四是因对教师的量化考核缺乏客观性,公正性,影响了教师学习的主动性。
20、总之,在发展的道路上,机遇与困难同在。我校的校本培训在经过几年的摸索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后我们会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创新培训方式,大胆探索,沿着教育改革的大道,探究出一条更加适应新课改的新途径。
罗雄二中
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