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技工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南充兴光技工学校教育教学五年发展规划
南充兴光技工学校教务部
一、总体发展目标
力争用5年的时间,把学校建成以普通职业技能教育为主,以道路运输类、电子计算机应用类、机械制造类、酒店管理服务类、农业技术服务类专业为主要特色,学校在校生 3000人,短期技能培训20000人的规模,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共同发展,专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密切结合,规模适度、质量较高、特色明显、社会服务能力较强的中等职业技能院校。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实现“特色鲜明、市内一流、市内知名”的办学目标。
二、学校教学工作发展战略
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发展战略,总体上分为“三步走”,即“整合融合阶段、内涵建设阶段、质量优化阶段”。
2015年至2016年为整合融合建设阶段,工作重点是“定制度、抓落实;抓建设,打基础;抓规模,见效益;抓教学,保质量”
2017年至2018年为内涵发展阶段,工作重点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人才强校;深化校企合作、教学改革、质量工程,以质量立校;打造重点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出名师,以特色兴校”;
2019年之后为质量优化阶段,工作重点是“强化特色、三是实践课程体系。加强重点课程建设和课程开发。选择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核心、关键课程为重点课程,建立重点课程主讲教师制度。开发综合课程,将与职业能力相关的内容综合化,将理论教学、实验实习、技能训练一体化。
进一步加大教材开发力度,改变学校专业自编教材空白的现象。各专业中的专业课程教材,除选用社会公认的教材外,要结合我校实际及企业需求开发符合一体化要求的自编教材,形成符合职业教育规律要求,体现我校专业优势和特点的教材体系。
4、实验实训基地与图书资料建设
吸引企业到学校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将这些企业的生产线搬进来,形成生产性实训中心。到2018年,建成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心1个,实习车间4个,2020年实训车间达到8个,各类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满足教学要求。与15家以上规模较大的企业建立相对稳定、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各专业学生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的需要。使学生到校按照:专业基础、课题实训、生产性实训、走向企业的梯次过渡,实现学生出校门到企业的无缝对接,进而向产、学、研一体化迈进。
年新增图书2000册以上,2020年使图书总数达到6万册以上,其中专业图书不低于3万册。
5、电子校务与电子教学建设
全面实现办公自动化。2018年80%的教务管理内容实行
4、拓宽专业服务面向,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变化,根据南充市“155”发展战略和成渝第二城经济带和我市制造业、交通业、服务业、农业的发展趋势,从学校实际出发,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积极拓宽专业服务面,优化专业结构,增强适应性和针对性。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我市行业协会及有关企业紧密合作。以优势、长线专业为重点,努力培植特色专业、重点专业,形成以特色专业为龙头、以重点专业为侧重点、各专业全面协调发展的格局。
5、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加强规范管理和科学管理,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实现教学管理手段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完善教师教学考核机制;逐步实行模块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自主权;优化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提高常规教学管理水平。以“过程控制”为重点,逐步建立起以培训部门为核心、行政部门为保障、全校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6、积极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把握住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探索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改革学生成绩考核办法,建立校内成绩考核、企业实践考核、以赛代考等的评价机制,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落在实处。
第二篇:临沂高级技工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临沂高级技师学院五年发展规划
(教育教学规划)
一、总体发展目标
力争用5年的时间,把学校建成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以制造类、化工类、商务物流类专业为主要特色,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共同发展,专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密切结合,规模适度、质量较高、特色明显、社会服务能力较强的高职院校。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实现“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办学目标。
二、学校教学工作发展战略
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发展战略,总体上分为“三步走”,即“整合融合阶段、内涵建设阶段、质量优化阶段”。
2009年至20010年为整合融合建设阶段,工作重点是“定制度、抓落实;抓建设,打基础;抓规模,见效益;抓教学,保质量”
20011年至2012年为内涵发展阶段,工作重点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人才强校;深化校企合作、教学改革、质量工程,以质量立校;打造重点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出名师,以特色兴校”;
2013年之后为质量优化阶段,工作重点是“强化特色、培育优生、树学校品牌”。从而基本实现“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战略目标。
三、具体目标要求
1、制度建设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本着边建立、边执行、边修订的原则,使之与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相适应。规范、完善教学管理、督导相关材料,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为学校内涵建设做好提供保障。此项工作应在2010年前完成。
2、专业建设
在专业建设中,主动与重点企业联系,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技术交流、师资交流等方面与重点龙头企业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到2013年,重点建成数控加工技术、模具钳工、机电一体化、维修电工、化工工艺、化工检验、会计电算化、服装、电子商务、计算机技术等10个技师、高级技工层次的专业,并以市场需求和人才就业为导向适时调整。从2010年起,以平均每年新增1-2个专业(方向)的发展速度进行建设,同时适时淘汰1-2个不适应市场的专业(方向),到2013年专业(方向)总数基本稳定在20个左右。力争建成国家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至少6个,校级重点专业至少10个,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
3、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
大力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建设好三大课程体系,一是各专业通用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二是基础课程体系,三是实践课程体系。加强重点课程建设和课程开发。选择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核心、关键课程为重点课程,建立重点课程主讲教师制度。开发综合课程,将与职业能力相关的内容综合化,将理论教学、实
验实习、技能训练一体化。全面启动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定期开展精品课程评审,支持和鼓励教师积极争取申报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重点培育精品课程,力争到2011年,建成6门市级精品课程,至少1门省级精品课程。2013年,建成10门市级精品课程,至少3门省级精品课程
进一步加大教材开发力度,改变学校专业自编教材空白的现象。各专业中的专业课程教材,除选用社会公认的教材外,要结合我校实际及企业需求开发符合一体化要求的自编教材,形成符合职业教育规律要求,体现我校专业优势和特点的教材体系,力争2011年前每个系重点专业的专业课都有一门自编教材。
4、实验实训基地与图书资料建设
吸引企业到学校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将这些企业的生产线搬进来,形成生产性实训中心。到2011年,建成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心1个,实习车间4个,2013年实训车间达到8个,各类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满足教学要求。与20家以上规模较大的企业建立相对稳定、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各专业学生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的需要。使学生到校按照:专业基础、课题实训、生产性实训、走向企业的梯次过渡,实现学生出校门到企业的无缝对接,进而向产、学、研一体化迈进。
年新增图书5000册以上,2013年使图书总数达到10万册以上,其中专业图书不低于7万册。
5、电子校务与电子教学建设
全面实现办公自动化。2010年80%的教务管理内容实行计算
机管理。80%的教师会使用多媒体教学。50%的课程实行多媒体教学,包括多媒体网络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数字化校园。
6、科研和社会服务
积极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加大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力度,鼓励教师和对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研究。积极为我市制造业、化学工业、物流业、信息产业等提供技术服务。各系在保证教学的同时,要广开门路,力争2010创收有根本突破,使各系逐步建立起自身造血功能,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四、实现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
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加强对省内外先进高职院校的考察学习,在教职工中广泛开展高职教育办学思想大讨论,普遍树立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发展观,逐步明晰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教学思想,探索并形成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
2、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统筹规模扩张与内涵建设的关系、阶段性重点工作和一般长期性工作之间的关系、做大与做强的关系、事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努力使我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同步、协调发展。
3、加强教学设施建设
根据教育部办学条件标准和专业发展需要,合理规划教学、实验用房,不断充实、更新、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加大各系专用
微机房、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建设力度,使学校办学条件达到或超过部颁标准。
4、拓宽专业服务面向,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变化,根据鲁南经济带和我市制造业、化学工业、物流、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从学校实际出发,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积极拓宽专业服务面,优化专业结构,增强适应性和针对性。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我市行业协会及有关企业紧密合作。以优势、长线专业为重点,努力培植特色专业、重点专业,形成以特色专业为龙头、以重点专业为侧重点、各专业全面协调发展的格局。
5、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加强规范管理和科学管理,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实现教学管理手段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完善教师教学考核机制;逐步实行模块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自主权;优化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提高常规教学管理水平。以“过程控制”为重点,逐步建立起以系部为核心、行政部门为保障、全校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6、积极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把握住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探索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改革学生成绩考核办法,建立校内成绩考核、企业实践考核、以赛代考等的评价机
制,把校企联合、工学结合落在实处。
7、深化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
以系部、教研室、教学团队为中坚力量,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大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要大力加强教材建设,积极参与国家规划教材的编写,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扩大受益面。
8、加大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力度
要高度重视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强校内和校外的实训基地建设,每个专业都要建设相应的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不断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提高现代技术含量,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高质量的实践训练。要以实训基地为载体,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等,实现校企双赢。要建立实训基地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在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效益。
附表1:机械系专业建设投资计划表
附表2:商务系专业建设投资计划表
附表3:化工系专业建设投资计划表
附表4:电气系专业建设投资计划表
教务处2009.12.9
第三篇:五年发展规划
教师个人成长五年发展规划
(2015.8—2020.8)
卢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自毕业至今,我工作已将近两年了。从出入教师队伍的迷茫到今天的渐渐成熟,学校给了我很多帮助,也给了我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让我在不断自我提升的过程中积累了教育教学经验与教学智慧。为了让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现作如下发展规划:
一、现状分析 优势:
1.热爱教育事业,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享受师生互动中的幸福与满足。
2、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有上进心。尊重、爱护、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3.能静下心来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的杂志、书籍,及时了解教育动态,学习先进的的教育教学理念,并积极尝试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4、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爱上学习;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组织教学,使学生有效学习。尽可能的满足学生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
5、踏实工作,善于沟通交流,懂得虚心请教他人,取长补短,积累经验。
不足:
1、虽然善于采集教学资源,各方面的信息资料,但在课堂运用中会遇到瓶颈,不能熟练顺利地整合与运用。
2、在工作中,虽想法不少,但容易被条条框框所束缚。遇到困难时会退缩,停滞不前。
3、由于工作资历较浅,在解读教材时会有所偏离,深度挖掘不够。
4、在授课过程中,外延度的把握不够,因而在课堂教学上不能更快更高地跨越。虽懂得借鉴他人教学经验,但灵活运用不足。
3、缺乏有效的科研手段,对于科研还是停留于表面,不能够深入的实施,教学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发展总目标
1、师德方面
(1)教师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力争当好人梯,忠于教学事业。努力用自己的真诚与付出打动学生,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民主的关系,帮助学生进步与成长。
(2)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注重自身的修养,发挥榜样的潜移默化作用。
(3)要努力与家长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实现家校共育。
2、教育教学方面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精心设计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班级成绩再上一个台阶,为学生的成才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2)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认真书写教案,精心备课。深入研究学情,并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工作。
(3)精心上好每一节课,对学生有耐心、有信心。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有机会将书本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基本功提升
(1)努力提升自己“三字一话”的水平,特别是书写水平。(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与培训,做好笔记,勤写反思。(3)积极请教,多向前辈学习经验。(4)提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
四、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15.9-2016.9)
1、对于新教师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要上好每一堂课。要把握好“师徒结对”的机会,不断的向老教师学习,努力缩短“适应期”限。
2、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的成长,我将立足岗位,以学校大局和学生的发展为重,认真踏实工作。认真打磨一节教研课,通过备课、上课、听讲课,写反思,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促进教育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3、练好基本功,丰富自己的教育机智,同时注重自己的修养和教态。吸收他人修养中的元素,使自己的修养更加立体。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并为自己的职业理想持之以恒的努力。第二阶段(2016.9-2017.9):
1、熟练掌握语文教学常规;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为教学服务;钻研中学语文教材,争取精通各册内容;在学习和实践中探究教育教学的方法和艺术,提高应变能力。
2、读书的过程便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读书看报,广泛涉猎教育学、心理学思品教学理论书籍,知道最前沿的语文理论研究,了解当今思品教学的发展,使自己充分与时代接轨。
3、争取使学生养成独立钻研、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注意学法指导,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教学效率。将比较容易的知识由学生自己来讲,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三阶段(2017.9-2018.9):
1、真正关心每一个学生,把自己教师的爱平等的给予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促进每一个学生思品素养的提高,让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走进学生,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研究教学,对于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写好自己的教学总结和反思,对于自己的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充分的研究,探寻适合自己教学风格,记录自己和学生成长的足迹,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发展型教师。
3、勤于研究,勇于实践,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多学别人之长,多读书,把自己的所学应用于实践,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自己的思品教学既有工具性又闪耀人文的光辉。
第四阶段年(2018.9-2019.9):
1、经常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坚持反思可以总结实践,升华经验;也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渴求新知。课堂是教师实践的最好舞台,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同时也要积极争取上公开课的机会。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努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改之路。
2、在教育技能基本熟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级管理能力。
3、动脑动笔。自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付诸于实践。坚持把教学中的得与失写下来,坚持写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随笔、教研论文等等,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争取至少有一篇公开发表。
第五阶段年(2019.9-2020.9):
1、转变教师角色,树立服务不同种类学生意识,把课堂和学习真正完整地还给学生。教学中我将通过不断反思、盘点等一系列内省性活动来完善自己的角色行为,获得创新和超越的活力。
2、实施行动研究,深刻领会课程理念,立足于新课程课堂教学,力争每年进行一项行动研究,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
3、明确专业研修方向,建设专业发展强势领域。学会与同伴合作,向更多的前辈、专家、同行学习,使自己的专业视野更宽广,进而来扩充自己的专业实践内涵,形成自己的专业发展优势领域。理论是实践的向导,是专业发展的基础。我计划每年读3-4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4.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能手,对教材的运用能游刃有余,对新课程标准能掌握通透。
5.争取成为学校内成熟的骨干教师,并且争取能突出自己的教学,形成教学特色。
6.积极参加学校、区和市组织的班主任培训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理论和实践能力,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有责任心负责人的骨干班主任。
五、主要措施: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珍惜机会,不断学习与积累,探讨育人规律、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努力提升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
1、自身素质的改进
主动学习,多阅读、多反思、多动笔、多交流。
2、客观条件的改善
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把握外出学习听课取经的机会。
3、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广泛地学。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不放过任何一次有价值意义的交流机会。
①与同行交流,在交流中发展自己;听课研讨,多向师傅学习,多随堂听课,只要有听课机会都不放过,积极吸取他人的长处,多上公开课,多争取锻炼的机会,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水平。
②参加有关专家讲座、观看教学案例等;参加积极参加各项专业培训;通过理论学习、自学、听课来不断充实自己。
(4)乐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不断地积累一些上课的经验教训,做一些随笔,以便自己在总结工作中或者写论文、个案时有资料。
①广泛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的报刊、杂志、网站等。认真学习《高效课堂22条》等专业书籍,及时积累专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坚持写读书笔记、收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案例。每天至少学习一小时。摘录、分类整理。
②通过撰写论文,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不断提高论文质量。
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会继续努力工作,以真挚的爱,真诚的心,以及有个性的课堂教学风格吸引学生,打动家长。我会按照以上的设想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提高,不断地总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会坚持不懈,朝着理想的彼岸前进!
第四篇:五年发展规划
营口市房地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五年发展规划
2012年初,为使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多方讨论,我公司制定了有史以来第一个五年(2012-2017年)发展规划,首次明确了公司中短期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方向,尝试用科学和系统的方法思考和定位企业的未来。
一、今后五年总的发展目标是:按照科学发观的要求,奋力实现“保持一增长、实现三提高”的总体目标。“保持一增长”即,保持公司产值规模稳步增长,力争到2017年产值规模达到4亿元。“实现三提高”即,一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持续提高。要继续加大贯彻和执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文件及公司《项目管理办法》的力度,要进一步推行科学化管理进程,提高项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切实增强公司的综合实力。二是企业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因此,要通过强化基础管理,增强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职工收入,力争用3至5年时间使职工收入达到营口市中上水平。
二、坚持规模与效益并重,注重发展速度与质量的统一。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是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发展,是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是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总结过去几年,公司的产值规模持续增长,但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因此,今后要坚持规模与效益并重,采取保持适当规模与提高发展质量并举的措施。
三、积极探索总承包模式,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科学发展既
1要符合当前企业的实际,又要着眼于长远。因此,要树立起大局意识和长远意识,努力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探索总承包模式,充分利用公司的技术和管理实力,在推行总承包模式管理中,主动挑选企业信誉好、施工能力强、财务状况良的合作伙伴,注重建立相互依存、稳定发展的总分包关系。
四、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切实增强公司的综合实力。在又好又快发展土建施工主业的同时,要加快钢结构、建筑装饰等方面的发展,逐步形成以土建施工为主,多条专业化经营为支撑的多元化经营格局。要以较好地发展施工主业,带动辅业协调发展,要逐步降低施工主业占总产值的比重,力争用5年时间使辅业产值提高到总产值的30%。
五、以制度创新推动企业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五大机制”,推动公司科学发展上水平。
一是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一要严格执行公司招标管理制度。加强对劳务、分包工程、物资和设备采购、周转材料和设备租赁的招标管理,严格招标程序,规范运作,达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二要完善员工绩效考核管理。按照科学设置考核目标、采取多种考核手段、公开透明实施员工绩效考核,坚持科学、合理运用考核结果。三要建立公司内部结算制度。要从有利于公司主、辅业协调发展的角度,严格内部资金结算纪律,保证资金在内部单位之间的顺畅流动。四要全面推行“三项预算”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预算的控制与管理作用,增强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五要完善
以现金流为核心的资金管理制度,进一步发挥资金的整体优势,提高公司资金的营运效率,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六要完善债权管理制度。近年来,公司的应收账款比例一直处于较高水平,高额的应收账款比例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债权的回收,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坚持效益优先原则,继续下大力气抓好各单位和项目的责任目标考核工作,坚持对全面完成考核指标的单位和项目的奖励兑现,努力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分配机制。要坚持以业绩论贡献,根据贡献和责任大小,实施业绩与效益挂钩。建立和完善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短期薪酬与中长期薪酬有机结合的分配机制,逐步形成由资本、技术、技能、管理等多种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新型薪酬机制。
四是建立和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要确保各级组织正确行使权力,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并进一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今后,凡是各单位在管理和决策中出现严重失误,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的,主要领导就地免职。五是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机制。要抓好合同评审管理,从源头上控制企业风险。重点加强对合同条款中资金支付条件的评审,对低于成本价格和高风险的项目坚决放弃。要加强法律事务管理,从过程管理中有效控制企业管理风险。
六、以强化基础管理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切实转变粗放的管理方
式。
七、建立人才选拔和培养新机制,推进人才强企工程。
一是要全面引入各类人才的竞争机制。加强员工招聘管理,对企业需要的各类初级人才,要逐步做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对各类中高级人才,可采取内部竞争上岗、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选聘,做到职位公开、条件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把优秀人才选用到最合适的岗位上来,在建立灵活用人机制上取得新突破。
二是要努力形成绩效优先的人才评价机制。要科学设置各类人才的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和手段,在全面评价人才的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人才的业绩和贡献,切实改变过去重学历、重职称、轻能力、轻业绩的倾向,最大限度地实现对人才评价的客观和公正,使一切为企业做出贡献的人才都能得到有效的激励和保障。
三是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人才培育环境。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全面开展建设“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团队”和“学习型员工”的活动,提高各类人才的思想素质和履职能力。通过挖掘人才潜力、培育创新能力、完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施青年职工素质培养等方式,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形成适应企业战略发展需要、层级结构分明、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结构配套的人才队伍,并使这些人才的思想素质、业务技能、职业素养、精神风貌得到不断提升,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八、扎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通过
卓有成效的工作,逐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团队精神、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用体现特色的企业凝聚力激发创造力。要用先进文化塑造企业形象,用企业精神鼓舞员工士气,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以项目为窗口,搞好形象工程建设,丰富企业文化内涵。要加强员工行为文化建设,努力使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要弘扬企业精神、培育核心理念、加强团队建设。要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公开透明、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
2012年3月1日
第五篇:五年发展规划
白杨乡九年一贯制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2008.4~2013.4)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指针,以“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创建和谐”为办学理念,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以统筹规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为策略,以积极参与,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精神和作风,力争为白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开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新的局面。
康县白杨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 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康南燕子河畔距县城 40 公里处 , 创建于 1955 年,是康南历史比较悠久、富有良好教风和学风的一所学校。它的前身是康县白杨小学 , 1969 年附设初中 , 2004 年更名为康县白杨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 3917平方米 , 建筑面积 2400平方米 , 拥有设备基本齐全、功能较为先进的现代化微机室、多媒体教窒及其他电化教学设施 , 并于 2007 年建成了现代远程教育网络 , 2008年接入陇南教育网和宽带网,图书室藏书 5830 余册。学校现有教学班 13个 , 学生 619人。全校 28名专任教师中 , 小学高级教师 6 人, 中学二级教师 3 人 , 小学一级教师 13 人。有 3 人获“优秀教师”等县级荣誉, 3 人被确认为县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 获县级“教学质量奖”20人次 , 有 10 名教师的 “优化教案设计”、“优盾课堂教学” 及教育教学论文获得省、市、县级奖励。2006 年 , 校长李满正获县级“十佳校长”称号。
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 积极推行素质教育 , 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有 20余名学生获县级“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荣誉 ,30余名学生在各级各类作文大赛中获奖。特别是近年来 , 学校以优异的成绩赢得盛誉 , 小学五年级毕业成绩自 2004 年起进入全县前三名, 2006 年进入第二名。自 2003--2007年 , 初中毕业会考成绩连续 5年居全县第二。2007年创历史新高 , 五个单科居全县第一, 高中上线率达 89.3%, 1 名学生以 648分的成绩进入全县前三名 , 7 名学生进入前 100 名。
近年来 , 学校先后获得县委、政府、教育局授予的“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教学质量先进学区”、“两基先进学校”等荣誉6项次。校风正、学风浓、质量高的优良传统 , 激励着师生辛勤耕耘 ,刻苦学习。
1、校园环境
A、学校社会环境:因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及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提高,因而学校享有较好的社会声誉,所以能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B、学校地理环境:地理条件受限,没有拓展空间,教学及生活用房紧张,学生不能住校。
C、学校绿化环境:校园绿化面积仅占10%,种有雪松、香樟、广玉兰、棕榈、草坪等,因学校面积有限,不具备大面积绿化条件。
D、校园文化环境:遍布校园的各条温馨提示和警示语及文化墙给全体师生以人生的启迪。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启迪。
2、始终坚持德育为首
学校始终以师德教育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把德育放在工作的首位,始终强调教师的以身作则、立身先力行,鼓励教师用良好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不断深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努力提高全体师生的素质,学生的养成教育坚持不懈。
一、指导思想
二、学校概况
三、现状分析:
(一)办学条件:
3、师资队伍建设
整支教师队伍结构参差不齐,老、中、青三代比例失调,虽教师群体踏实肯干、乐于奉献,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凝聚力,但部分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课堂驾驭能力有待提高,部分老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有待加强。
4、学校管理规范化
学校重视教研组的建设,不断提高教研组活动实效。在教学管理上抓实“教学五认真”,推行巩固普及,确保合格率,提高优秀率。制度化建设较为健全,依法办学、民主管理是我校管理特色。在管理上除了强调制度化外,也突出人性化。
5、素质教育成果显著
坚持素质教育办学方向,学校不仅重视语、数学科的教育教学,也不放松其他课程的教育教学,如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从切实提高每一堂课的质量开始,重视平时的训练和实践,正在探讨这些学科质量检测的新路子新方法。
1、教师专业发展不平衡,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知识层次差异较大,致使中青年教师工作量大,工作负担重。同时,尽管学校始终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但由于一些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职责认识还比较粗浅,少数教师存在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思想,工作不求效率,自我发展的意识还不强,因此造成了学科与学科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发展的不均衡,特别是极少数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亟待加强。又由于管理与督促力度不够,名师、骨干教师的成长比较缓慢。
2、办学压力增大。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值较高。也由于学生智力、兴趣、基础家庭环境的不同,因此择校成为普遍现象。良好的生源保障是学校存在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只有办好学校才能够吸引更多生源,才能使学校兴旺繁荣,因而,不断提高我校办学水平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压力巨大。
3、精细化管理较为落后。
学校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较为落后,虽然学校刚性制度较为健全,但在落实制度上不够精细,新制度正在实行阶段,存在问题与分歧还较多。
4、教学质量取得突破性提高有一定难度。
我校地处落后的山区,因实现“两基”的需要,全面推行“义务教育”,确保了适龄儿童入学率的达标,但同时也使学困生比例不断提高,加上村学教学质量低下,家长的素质差,缺乏比较科学的教育方法,不能保证家教时间,很难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因此,要快速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我校来说还有一定困难。
5、教科研工作还需落到实处。
虽然学校在教研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究其实质,还没有能够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资源。很多时候,教科研只是管理者的事情,教师抓教学质量的热情很高,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自身缺乏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等原因,教科研的参与度与参与热情都不高。
在新时期,如何实现学校的文化传统与新时代精神、创新理念的结合?如何继续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我们经过商议,特制订近五年学校发展性规划。
1、学校发展的理性思考:
如何在今后五年或稍长的一个时期内依托自身努力和政府相关政策,使学校与时俱进,适应超前,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考虑新一轮学校发展规划的基本点和出发点。随着新一轮课改的进行,今后几年,学校要以新的理念控制办学规模,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以特色的理念办学;创建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以研究先进的教育规律,创建本地区一流的教师队伍;依托校园文化精神,育新世纪一代新人。
2、学校发展的基本定位
(二)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
四、未来五年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 以大幅度的改革思想为指导,不断进行实践与研究,坚持以学校发展为本,从学校实际出发,营造学校文化优势,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不断优化师资和办学条件,薪火传承,打造品牌,追求卓越,再谱新篇,努力把我校创办成一所省级特色示范学校。
3、学校发展的主攻方向
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上,突出强项优势,大力推进学校整体改革和整体办学水平,办出学校个性,形成鲜明特色。近五年学校发展的主攻方向是全面改善办学条件,营造适应学生潜能发展需要的书香校园、艺术校园,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创造能力,一项兴趣特长。
4、办学思路: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内部改革,面向全体学生,走特色创新之路,深入开展素质教育。
5、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创建和谐。
6、办学宗旨:
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全面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人奠定基础。
7、办学目标:
走特色之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建省级示范学校。
8、管理目标:
推行科学化、制度化管理,逐步实现民主化、精细化管理。
9、育人目标: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显现特长。
10、育人模式:
以人为本、主动参与、展示个性、和谐发展
11、办学模式
实施“因材施教、分类推进、整体发展”的办学模式。
12、学校校训:
求真务实、文明进取。
13、学风、教风、学风
校风:严禁刻苦、文明守纪
教风: 刻苦钻研、从严执教、团结协作、教书育人。学风: 勤奋学习、多思善问、全面发展、立志成才。
12、办学特色:
创建具有康南地域特色的学校
13、发展策略: 依法治校、科研兴校
1、五年内争创建成一所市级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设备、一流的教育质量,有地域特色的省级示范学校。
2、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效益,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学校管理科学化,学校发展规律化,校园环境艺术化。
3、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教学方法综合化(诠释:综合化是当代教学方法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教学方法的综合化是指 ,在理论的阐述和实际的运用中将彼此各自孤立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方法的构成要素以某种方式结合起来 ,或相互渗透 ,或借鉴其它教学方法的要求和具体做法 ,以构成可取得更佳教学效果的整体教学方法)、思想观念现代化、教育能力复合化。争做一流的教师,争创一流的质量。
五、学校发展目标、任务、举措及落实时间
(一)五年总目标:
(二)学校发展的具体目标、任务、举措以及落实时间与监控、落实规则
标目
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推行“四制”管理方针,即教师聘用制、岗位责任制、目标明确制、量化考核制。向科学的管理、精细化管理要质量、要效益、要特色,要品牌。探索和建立适合本校特点的学校管理条例,明确三级管理网络职责。规范聘用合同制工作,做到评聘分离、竞争上岗,形成人才的合理流动,完善教师考核机制。任务:
依据现代化学校管理思想和技术,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建立了较为科学规范的管理框架,理顺管理流程,形成学校管理的有效层次与结构,建立完善的决策指挥系统,执行运转系统,参谋咨询系统,监督反馈系统,充分发挥党支部、教育行政、工会等管理因素的作用,实行民主管理,不断探索能为教育改革开拓、保驾的管理新路子。使学校组织优化为一个结构合理,组织有效,信息畅通、协调、高效,动作有序,反应灵敏的整体。(由党支部、校长室、工会监控落实)举措:
(1)珍视每一位教职工的个人价值。
学校重视民主管理、尊重、信任教职员工,引导教师树立主人翁精神,参与学校的决策、管理,重视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力求达到集思广益,优化学校管理工作。创造条件满足骨干教师的成功需要和青年老师的成长需要,让大家在不断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感到自己是学校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通过与教师沟通、谈心,帮助他们解决了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大家以良好的心境面对工作。(2)建设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
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勤勉、高效,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行政人员分工明确、职责分明,不仅分管工作计划性强,措施得力,完成出色。而且人员之间能互相协调,互相支持。建立行政人员评价机制和述职考核制度。
(3)加强管理上的民主建设,坚持政务、校务公开,并认真抓以下环节:管理权限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法规政策公开,办事标准公开,办事纪律公开,办事结果公开。大家的事大家提,实行民主议事,大家的事,大家管,实行民主监督。(4)构建决策、执行、参谋咨询,监督反馈四大系统以及相关协调方式和有关规定。特别要逐渐完善教学质量三级监控的机制(“自我监控”、“教研组监控”、“学校监控”),确保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5)明确和制订干部岗位职责。全体干部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既要分工、协调、合作,更应避免那种荒了自己的自留地,种了他人责任田的现象。为了提高办事效益,运作有序,要推行分层责任管理,一层管一层,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6)调整重建各种奖惩机制,要归类、系统、明确、操作简便。通过如开教代会补充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教师岗位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及教师奖惩条例等并付诸实施。
(7)党政主要领导要在管理与改革中应多角度、多思维地倡导新的荣辱观、价值观和新的办学理念。努力营造一个安定团结,宽松和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民主自由;既有严格要求,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政治局面;逐步形成优质、高效、刚柔相济,具有凝聚力的管理模式,从而使管理具有民主、科学规范、人本化、弹性化、精细化的特点。落实时间 第一年
(1)建立有效的学校管理、考核的规章制度。(2)建立并落实奖惩制度,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
(3)完成条块与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相符的五年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4)改选教代会、工会,建立教代会监督学校管理机制。(5)建立学校管理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制度。(6)贯彻校长负责制精神,实施民主管理。
1、学校管理(7)加强学校各部门的中层管理,健全学校管理机制。制定中层干部评价考核方案。(8)加大民主监管力度,增加管理工作的透明度。第二年
(1)建立和逐步完善学校的质量监控机制(2)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奖惩力度。
(3)对学校管理的各类计划根据学校的阶段性任务定期进行适当调整。第三年
(1)进一步深化评聘分离的用人制度,促使教师良性流动。
(2)学校各部门办公系统逐步运用现代化技术管理手段。如财务、学籍、图书、档案管理等。
(3)完成新一轮教师聘任制工作。第四年(1)、强化幼儿园、小学、初中办学特色。(2)、落实“五育”并举,使学生全面发展。(3)、“软硬兼施”—硬件“软”化,对学校的一草一木赋予教育意义,构建浓厚的校园氛围;软件“硬”化,坚持有章可循,依法治校、以德立校。
第五年
(1)稳步提升办学水平的前提下,利用半年左右的时间进行学校发展的重新定位和制度重构,全面审视,构建自主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持续发展机制。
(2)全面提高学校的核心竞真力、大幅度提高学校总体办学水平,使学生的学业成绩继续提高,同时做好省级示范学校的申报工作。
(3)艺术教育在普及的基础上分类指导,构建高质量的艺术精品,力争在县、市各类艺术节比赛屡获佳绩。申报省级艺术特色示范学校,力争通过评估验收,争取获得省特色示范学校称号。
目标
建立一支学历达标、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平等宽容、一专多能素质良好的教师梯队。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师德工程”和文化建设、岗位练兵、教学观摩、理论研讨、典型示范等系列活动,造就一支“厚德博学,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市、县学科教学大赛,力争有赛必参,有奖必夺,建设一支由市、县、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梯队骨干教师队伍,使他们在教育科研中充分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任务:
五年内,逐步使我校教师队伍具有高尚师德和良好心理素质,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有较强的教学技艺,能掌握运用教科研前沿成果和现代教育技术,创造性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并不断完善发展自我。五年内培养6名县级名教师,10名校级骨干、学科带头人,3名市级以上教坛新秀(含以前获得者),6名县校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创建拥有名师,名学科的品牌学校。(由教务处、教研组监控落实)举措:
(1)要建设现代化教师队伍,首先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学校将通过在职培训(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知识性培训、校本培训),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学生观、现代质量观、人才观和教学观,为创办现代学校与教育打好思想基础。(2)迅速摸清“家底”,要通过备、教、改、导、考等教学环节与途径,迅速摸清教师队伍的现实状况,干部教师双方要做到心中有数。而后分层制订目标予以培训提高。考察时要善于发现教师潜能,发展性地评价引导教师。
(3)实施参与式教研,要求我校教师人人参与教研活动。依托教研组,由教研组长负责开展“个人构思—集中备课—听课评课—反思调整—展示汇报”的开放式教学系列研讨活动。研讨过程中,每位教师都有任务,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隔岸观火”与“寂寞个人
2、队伍建设 秀”现象。
(4)搭建交流研讨平台,鼓励教师冒尖。
从教师自身的教育实践出发,搭建一个供教师学习课堂教学经验、讨论案例、研究问题,交流教学反思为主的合作学习的平台。对新教师要提出“一年象样”、“两年出样”、“三年是榜样”的工作要求。学校要给他们“压担子”、“壮胆子”、“指路子”、“做样子”,发展性地评价引导他们。
(5)强化业务知识培训
为了加快教师素质的提高,采取因人制宜,分类培训、分层训练的校本培训方法。通过适应性训练、提高性训练、拔尖性训练,以实际需要为切入点,通过讲座、上课、反思等形式,开展新课程理论、教育科研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等专题校本培训,让教师们接受最新的课改理念和信息,为推动课改进程服务。同时,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加强教学基本能力的培训。学校青年教师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90%,(2011年完成),本科学历达20%以上(2012年前完成)。鼓励教师多写论文上报。
(6)加强对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充分利用学校电脑设备,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与学习。40岁以下的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能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35岁以下教师要熟练地掌握技术操作,能制作简单课件,能自创设计课件样本。落实时间
第一阶段(2008~2010年)
1、每位教师根据自我发展方向,完成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
2、通过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3、发挥名教师的带教作用,形成校级骨干教师群体。
4、鼓励教师向高层次学历发展,争取大专达标90%,本科在读30%,上岗位证书达标=100%。5、70%的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1)、走出去,请进来,为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2)、加强校际联手,形成优质资源共享。
(3)、建立学科带头人、县级、校级骨干教师纳入定期自评和学校阶段性考核制度,并与奖励制度挂钩。(4)、鼓励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6、学校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的师德师风教育 第二阶段(2010~2012学年)
1、完成教师职务培训的课程。
2、加强对教师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教学方法上有新的突破。
3、形成校本培训课程,并对教师进行培训。多渠道引进人才,形成竞争机制,优化教师队伍。4、85%的教师能够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5、师德师风考核。
第三阶段(2012~2013学年)
(1)新培养1-2名县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形成名师群。以点带面,发挥辐射作用,并在教学上出新成绩。
(2)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一专多能的教师群体。(3)100%的教师能够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4)评选师德师风模范。目标
形成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具有德育特色的素质教育实验校。形成学校德育网络,将《养成教育》、《诚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发学校“中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氛围。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使学生初步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
3、德育工作 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的现代人。
创建一流的教育教学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继续坚持德育教育为首的原则,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德育网络,研究新形势下德育教育工作的特点,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德育评价合格率达100%,学生违法犯罪率为0。任务:
培养两种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自主、合作精神;形成三种意识:创新意识、抗挫意识、合作意识;训练四种能力:认知能力、自主、自治、自强能力;从而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充满生命的意义。(由校长室、团队部、教导处监控与落实)举措:
1、从组织上构建德育框架与网络,加强以校长为首的中心指导体系,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的体系,如班级管理委员会,团队组织等,加强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网络体系。确立养成教育为德育校本课程。
2、开展“五美四会”活动:即作业书写美、语言表达美、行为举止美、仪表大方美、思想境界美;会认知、会做事、会合作、会创造。
3、寓德育于学科、寓德育于课堂、寓德育于集体活动中。编写校本课程教材。
4、进一步细化校园“静洁齐美”活动。落实时间
第一阶段(2008.4—2010.4)
1、在经费、时间、人员上加以落实。
2、建立和完善德育管理、行为规范评比等有关的制度。
3、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诚信品质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有较好的学生示范群体。
4、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德育评价机制,使行为规范教育制度化。
5、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团队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调动相关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树立全员德育的新观念。
6、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选修课,加强班主任心理培训,发挥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载体的作用。
7、以团带队,以社促队,激发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8、各学科教学结合教学内容有选择的有机渗透品德教育,并建立德育渗透课堂教学评价细则。
第二阶段(2010.4~2012.4年)
1、关心弱势家庭、弱势群体,关注有困难的学生。
2、编写德育校本教材,每年评选2个行为规范示范班级,2-3名在班级管理上有特色的班主任,起到示范作用。
3、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心理咨询室,发挥其作用,对心理和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建立个人心理档案。
4、联合家庭的力量促进学校教育。组建一支热心参与家庭教育的家长志愿者队伍。
5、建立校“家庭教育”专栏。
6、“中小学生养成教育”校本课程教材修改完善。第三阶段(2012.4~2013.4年)
(1)学生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网络等多种教育途径,受到全方位多渠道的思想道德教育。
(2)修订、完善“中小学生养成教育”校本教材。形成“中小学生养成教育”校本教材。
(3)有一支较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1-2名班主任在县内有一定的知名度,争取培养一位市、县级优秀班主任。(4)完成德育论文和班主任个案的撰写收集整理汇编工作。
(5)德育形成特色。成为争创省或市级德育先进单位,争取成为市德育特色校。保持市“德育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6)总结家庭教育经验,形成书面材料。目标
学习践行课改理念,抓好教学常规管理,重视教学质量监控,培养若干名学科带头人,各类学科抽查成绩保持高于全县的平均成绩。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和现代化建设,4至8年级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达到先进教育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任务
就备、教、改、辅、考各教学环节,抓紧落实常规教学管理,制订严格的教学常规管理和质量监控制度。(由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负责监控、落实)举措
1、加强学习现代教学理念,学习新课程知识及新课标,掌握各学科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2、建立各学科质量检测方案,实行质量自我监控、小组监控、学校监控的三级监控系统。
3、建立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体系和教学流程管理方案及教学质量奖惩制度。落实时间
第一阶段(2008.4—2010.4)
(1)建立教学流程管理和质量三级监控体系。
(2)建立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考试、质量分析、业务进修等规范要求。(3)组织教师学习课改的理念,更新教育观念。
(4)完善流程管理,进行质量监控。加强随堂听课和检查备课、批改力度。
(5)为教师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举行教学基本功竞赛,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使教师逐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第二阶段(2010.4—2012.4)
(1)进一步深化课改,探索教学方法综合化,全面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2)骨干教师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3)发挥骨干教师引领和辐射的作用。第三阶段(2012.4-2013.4)
(1)6名教师在县内一定知名度,各学科都有学科带头人。
(2)课堂教学方法综合化全面展开,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提高。(3)校本课程在全校全面实施。
(4)语文、数学、英语教学质量达到全县优秀等级。目标
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科研意识,大力提倡研究之风,要求教师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形成课题进行研究。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各学科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立项申报课题,研究符合学生持续发展的学科教育模式。任务:
教科研工作是创名牌学校的“催化剂”,加速教科研步伐,使教学质量与效益五年内有新的飞跃与突破。坚持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带动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创全县一流的教育质量。在语文、数学学科上要继续推广与运用课题实验成果。五年内各学科结合教学的发展申报省或市级课题一个,认真努力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实验研究。(由校长室、教研组、教导处监控与落实)
4、教学工作
5、教育科研 举措:
1、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特别要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准的学习,学好用好新课标。多途径地帮助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树立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的观念,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转化,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化,实行教与学方式的全面变革。
2、利用宽带网络,加强对教改信息的收集,整理,为教改实验提供论证材料。探索网络集体备课新路子新方法。落实时间
第一阶段(2008.4—2010.4)
1、加强教育研究,增强科研意识。
2、名教师至少每人有一个研究课题,鼓励教师人人参与教育课题研究。
3、语、数学科做好课题申报和开题研究工作。⑴、成立校教研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教研工作。
⑵、定期召开教研工作会议,并督促、布置阶段性教研工作。⑶、对课题进行开题论证。第二阶段(2010.4—2012.4)
1、综合学科申报课题:市级、县级或校级课题。
2、制定大课题分阶段实施方案。
3、对教研工作有成绩的教师进行适当奖励。第三阶段(2012.4—2013.4)
(1)增强教师科研意识,进行校论文评奖活动。
(2)建立科研评价体系,对市级、县级、校级重要课题进行中期检查和论证,为下一年申报课题评奖作好准备。
(3)语、数学科课题做好结题准备工作。目标
深化体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加强科学研究,大幅度地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建设一支能基本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又具有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的教师队伍。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并逐步使其规范化、制度化。逐步加大经费投入,普及现代化的艺术教育技术手段,使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器材和设施达到省级示范学校的要求。
形成艺术教育特色,美术学科以版画教学为校本课程开发并为核心内容形成特色、音乐学科力争在全校成立兴趣小组。任务:
学校体、艺教育要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教材改革为核心,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体、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身体素养,开发自身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坚持以普及促进提高,以提高带普及的方针,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由校长室、团队部、教务处、总务处、艺术组监控与落实)举措:
1、开展艺术类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2、发挥学校艺术特长教师的作用。
3、保证艺术经费的到位。
4、学校安排专人分管艺术工作。
5、学生在各类艺术比赛中获得好成绩。落实时间
6、艺术工作 第一阶段(2008.4—2010.4)(1)成立艺术教育领导小组。
(2)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处理好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关系,让孩子们生动、活泼和谐和富有个性地发展。
(3)定期组织全校性艺术成果展示会 , 成立兴趣小组。第二阶段(2010.4—2012.4)
(1)全校普及简单乐器笛子、口琴的演奏,全校普及儿童版画。(2)艺术教育特色初见成效。第三阶段(2012.4—2013.4)
(1)对艺术五年发展规划考核验收,落实奖惩制度。
(2)师生具备参加各项大赛的经验和能力,在全县范围内有一定影响。目标
全面推进我校体育课程改革,基本形成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和学校体育管理、评价体系;创新机制,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整合体育教育资源,提高学校体育设施配置标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爱好和习惯,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任务
1、认真组织学习、深入宣传、严格执行学校体育工作各项政策法规,大力宣传、确保每一位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
2、全面加强体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不断优化体育教师队伍结构,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和多层面培训,全面提高体育教师道德素质、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3、深化体育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落实国家体育课程方案,制订我校体育新课程计划,构建符合我校特点、与国家新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积极加强地方体育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
4、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5.建立起多种形式的课外文体活动兴趣小组,丰富学生课外文体生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进一步改革学校运动会的组织方式和活动内容,扩大学生参与面,提高全体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身体健康水平。
6、积极训练,提高我校体育活动水平和竞技运动成绩。认真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把全民健身运动和各项竞技运动有机结合,广泛开展校内校外多种形式的群众体育竞赛活动。
7、提高我校体育教育装备、设施配置水平。逐年增加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加大学校体育装备标准化建设,五年内,力争体育装备、设施基本满足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和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
8.加强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更新观念,科学制订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标准,丰富体育特色学校内涵,充分发挥体育特色学校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由校长室、教务处、总务处、艺术组监控落实)举措
(1)引导体育教师忠诚于国家的教育、体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为人师表,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文化学习、体育训练各方面工作。
(2)引导体育教师努力钻研专业体育理论知识,熟悉专项技术,用科学的方法随时掌握和了解国内外专项的发展趋势,不断吸收新的训练方法和经验指导训练。
(3)对于辅导学生参加由体育、教育部门组织的体育竞赛、输送人才做出显著成绩的教练员,给予表彰奖励。
(4)学生代表学校参加由体育、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取得名次,给予表彰奖
7、体育工作 励。
时落实间
第一阶段(2008.4—2010.4)
1、制定体育成绩检测方法和检测目标。
2、每年开展一次运动会。第二阶段(2010.4—2012.4)
1、更新体育运动器材。
2、建立乒乓球队、篮球队。
3、举行两操比赛。
第三阶段(2012.4—2013.4)(1)定期开展校队比赛。
(2)对五年体育发展情况考核,实行奖惩制度。(3)增强学生的体质,完成达标项目。
目标
规范学校的总务管理制度,做好当家理财工作。树立主动积极为一线服务的思想。做好学校规划建设。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和自我保健能力,进行卫生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继续美化校园环境,维护好使用好现有的硬件设施。校园建设实现静化、洁化、齐化、美化。任务:
将校园环境卫生、班级卫生和学生的个人卫生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降低和控制发病率。精心设计,把校园建设成环境美,硬件设施及功能齐全,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乐园、花园。通过五年努力,为争创省级示范学校奠定基础。(由校长室、总务处监控落实)举措:
1、建设两个电脑室,更换部分的电脑设备。
2、建好一个阅览室、一个合唱室、美术绘画室。
3、按照省示范学校标准生均20册,需要图书近2万册,配足图书。按省示范性标准,学校建设校园网络和单位网页。
4、努力把我校创建成省级范学校。分阶段实施规划:
第一阶段(2008.4~2010.4年)
1、抢抓机遇,搞好学校规划建设。
2、建立总务、财务和财产管理制度。
3、强化服务意识,管理到位,责任到人。
4、加强日常防范意识,确保一方平安。
5、主动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第二阶段(2010.4~2012.4年)
1、学校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好现有教学资源。
2、进一步完善总务、财务、财产管理等制度。
3、合理布局学校绿化,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
4、建立网上办公。
5、建好寄宿制学校。
第三阶段(2012.4—2013.4年)
1、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规范化。
2、遵守财务制度,合理使用学校经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3、及时整修和维护好学校硬件设施。
“发展是硬道理”。在未来的五年中,学校必须抢抓机遇,紧紧抓住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特色的发展目标,坚持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办学特色是学校灵魂,发展是学校
8、总务工作 的方向。经过五年的努力,让学校的每一位学生围绕“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目标,在校园里都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成为高质量、有特长、和谐发展和会审美、会创造美;讲文明、讲诚信、讲奋发、讲人格、讲品位、讲奉献的一代新人。努力使学校在学生思想素质的养成;学习能力的发展、艺术特长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方面有明显的进步;学校教育科研的持续推进、质量的稳中见长方面高于全县上等水平;使学校成为学生高兴、家长称心、社会放心的社会声誉较高的省级特色示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