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本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应该满足社会的需要。作为教育家,应该以此为责任,培养社区合格人才的需求。为此,在英语教学中建立了生活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区别于传统的教师导向理念,所以高度尊重学生,完全依靠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强烈兴趣学习,热情的学生,以突出学生的这个课题,让学生愿意学习,善于总结,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最终成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学生教育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群体合作
现代社会注重以人为本,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但应该以学生为本。因此,郭思乐教授提出了这种理论的原教育。他说:我们做了,都是通过学生自己到最后完成的过程,一旦我们醒来,这个过程的必然性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要,原来是学生本身,我们只是学生们 服务的发展和仆人。这说明,作为老师,尊重学生,全面依赖学生,以前的教学主要依靠老师教学,主要靠学生学习。教师本身必须退缩,其作用和价值应反映在最大的,但也是如何利用英语教室中的原始进行改革,使教育政策的改革不仅是教育方法的转变,我有以下看法:
首先,培养对学习的强烈兴趣
英语是一个有趣的学科,但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很少使用英语,只能在英语教室中使用,这要求英语教师应该更仔细设计课程计划,试图小说,丰富的课堂教学,刺激学生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识比那些比音乐好的人知道的。因此,只有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他们才能专注于教室,并能持续。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创造一种轻松的乐趣 快速学习的气氛,使学习充满无限制的气氛,让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自由呼吸,如果你不能创造如此好的教学氛围,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空间,把自己置于学生心理转换的位置,让学生思考。中学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年龄组,学生对周围都感兴趣,这种兴趣作为催化剂促进他们观察,实践,思考。教师应该用真诚的爱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室里,老师的手势,外表,一个字可以传递学生的鼓励,信任和尊重,让学生不怕错误,敢于说英语。因此,教师应该总是爱上学生,尊重学生的原则,和学生保持和谐的关系。在英语课中,我经常使用这些单词有一个尝试伟大的采取它容易没有头脑鼓励学生。二,教学方法多元化,使学生对稳定性感兴趣,时间长。为此可以使用游戏教学方法:游戏的形式回顾词,句子,练习新的语言点,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习音乐,自然获得英语知识和技能。游戏是简短,容易,有趣,并与本课的内容密切相关。例如,在巩固当前时间,我使用猜测游戏这个教义:显示一些照片,但照片的一部分被覆盖,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猜测人正在进行的活动,现在与描述。学生反应热烈,积极举手,热情回答。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游戏,竞赛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然后使用积极的教学方法: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语言,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组织和设计工作配对,朗读,小组讨论和面试等口头活动,创造类似的真实语言环境,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小对话,如生活,节日,生日派对,购物,体育活动,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乐趣,在 娱乐好处。有些学生希望在课堂上有良好的表现,班级一定要积极准备,将生活介绍到课堂上,然后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延伸到生活,让学生随时感受英语,锻炼英语。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即使这是一个好的方式,经常用来失去它的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和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教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如初学者,合并和审查,我们不能使用相同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花更多的时间,继续探索,继续追求。
这种方法体现了生活教育的理念,即教学的艺术不是传授技能,而是激励学生唤??醒学生的兴趣,激励和培养学生从有趣到有趣的指导,从乐趣到乐趣有趣到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深圳教育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先决条件。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名教育家叶崇涛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的句子是发展习惯。一旦开发良好的习惯,不仅将提高学习的效率,并将使他们受益的生活。习惯一 一旦形成,不容易改变它,俗话说:习惯进入自然。人们有一些习惯,有时不需要问,即使遇到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而且主动做好工作,我们可以看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它是英语教学学生基金会实践。因此,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以下谈谈学生在教学中,如何教学生学习科学方法,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在课前,要求学生学习先发制人。先决学习是兄弟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并不意味着课前预习,它指的是老师在新课前教导学生的内容,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实验研究。教师可以根据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来发展作业前,并要求学生尽可能完成,如果混淆了做背书,第二天集中听力,有问题问老师。二,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专注于看,听,有序,流利,说标准写这五个习惯。做这五个不容易,这测试教师和人的基本教学 网格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利用一些对课题感兴趣的学生介绍课文,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专注于讲课;也要求教师创造条件,激励学生思考,让学生相互沟通。在交流中,表现自我,交换思想,体验独立思考的乐趣。课后,要发展严肃独立的练习,完成习惯,及时回顾学习的知识。
总之,学生学习和学习习惯的能力在于学习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应该选择最好的方式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各种团体合作
集团合作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多方面合作,设施长久。它是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的教育。它在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素质的和谐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集体合作学习也是一门日常教学,在学生的课堂上,几乎每天都要讨论,尊严的讨论,大家一起讨论。这允许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参与学习过程,让他们说话 词语描述他们的思想,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时也促进思维的升华。集体合作也使他们互相鼓励,相互促进,民主自由的气氛,促进思维的创新。
在这个学期,我根据学生的成就和各个方面将班级分为八组。每组由四或五名学生组成。每个小组成员都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并成立了一个小组组长。我做了以下规定:头脑的责任感在课堂活动中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团队成员要了解他们是同一个团队,集团的利益是他们自己的利益,集团的荣誉是他们自己的荣誉,什么困难可以遇到的团队成员的帮助,以及一组竞争计划的发展和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形成一组合作,团体间的竞争模式。集体合作不仅体现在教室的教学中,在课外的一些活动中也充分发挥了其作用。例如,完成前提下的工作起了作用。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存在差异,对于作业的老师布局,不是每个学生都可以很好地完成,一些学生会感到很容易,但同时一些学生会感到很难,如何去帮助他们?让 它们更容易学习吗?如果一个老师的力量不够,这需要集团的力量。小组肯定会有一些学生更好的成绩,有些穷人,更好的学生会尽力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学习的困难;和学生的表现不佳将会是为了防止团队失去积分也要努力学习。此外,无声组和背书组的组成,团队成员履行职责,可以更好地完成任务。集团合作以这种形式为研究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轻松学习,老师教高兴。
健康教育使学生真正感觉到他们正在学习老板,感觉学习是一个轻松愉快的活动,也对教师有不同的洞察力教学。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面对英语教育的新挑战和新问题,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迎接挑战,努力学习,理解困难。未来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动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热情,我们的英语教学将永远活着。
第二篇:再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生本教育”
再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它就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使课堂从“师本”走向“生本”,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学习、交流和发展的舞台,以此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他们掌握知识、运用语言、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空间,改变了孩子们“开口难,不会说,不敢说,不愿说,参与率低”等问题。我在课堂教学中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一、让学生在学习上要有自信心
自信心是学生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而“生本教育”的改革实践正好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生本教育”的起点是学生个体先学,把第二天学习内容的目标、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前置性作业,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先学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前置性作业”,学会了某些单词的读音、某组句型的运用,为第二天的小组交流提供了知识上的保障,从而有了想“展示”的欲望。例如,在学习每一个单元“Let’s learn” 的新单词、新短语时,我都让学生先回家通过听录音,或者向家人请教的方式,自学新单词的读音。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再让学生在小组里面进行交流,把自己学到的单词读音读出来,然后,小组学生之间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来一个对比检查,互相学习,互相改正,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展示。如果说对了,我就让他们来当小老师,检查其他组的同学,在检查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像老师一样,给说对了的同学加分,以示表扬:对说错了的同学给予正确的纠正。各个小组都有这样的机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当小老师。这样,一些原来比较胆小的学生,也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变得大方了,读书的声音响亮了,学生的自信心也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在课堂树立起来了。
二、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生本教育”中,我通过以下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一)让学生在班里以四至六人为单位成立学习小团队,每个团队都要通过讨论,定好自己的队名、队呼、奋斗目标。发挥学生的智慧你会得到一份惊喜,各种各样的团队名称应运而生,学生的队呼喊起来也是铿锵有力。如“太阳,太阳,天天向上”……这些队呼都给了学生以动力,团结一心。
(二)每个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言行就不仅是代表其个人的,还是代表着整个学习团队。并对每个团队的学习表现、学习效果进行量化的评分,评选优秀的学习团队。这样,让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团队意识,彼此间团结起来,争取在各项的评比中有好的成绩。形成了在生活上互相提醒,在学习中互相帮助的学习风气。
(三)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氛围,胆小,羞于说英语,在具体的学习中,我则让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效果的展示,例如,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团队里面进行学习效果的初次交流时,让学得好的学生帮助团队里面学得不好的同学。在学习各个单元的“Let’s talk”时,我会让学生在团队里面分好角色,进行对话的练习,然后一起展示。学生的学习先从自己开始,然后在团队里面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讨论,学习。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有助于开拓思路,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在交流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学习新单词前,我会让学生在完成前置作业时,给每个新单词写一句话,上课时以“one by one”的形式,在课堂上把自己用新单词写的句子展示出来,这样,学生不再只是机械地重复别人的单词发音,而是经过思考,在理解了单词的意思后,运用已学的句型或通过自学所得的新句型来说句子,这个时候我就会有所发现了,有的学生竟然把六年级的句型也用上了。
再如,在学习“Let’s Talk”时,我会让学生在解决了“Let’s Talk”的读和理解的基础上,把“Let’s Talk”的句型进行创作性的改编,刚开始时,学生不是很适应,只是改改对话的人名,后来有个别学习小组的改编出现了一些创新的意识了,如学生在学习“Book 6 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Part A Let’s talk”时,有的学生就把其中的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改成了“What’s your favourite class?”“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ur?”等等。学生有进步了,我以此对这些小组的学生给予大力的鼓励表扬。日积月累,学生的创造力就出来了。到了学“Unit 5 Look at the Monkeys”时,学生已经会得扮成各种不同的动物角色,互相交换进行对话练习。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语言的兴趣,以及运用语言的机会。
总之,“生本教育”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焕发出了新的面貌,为学生的学习打造出一个合作的平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第三篇:生本教育在小学英语中
这几次讲座,老师们都提到广州目前开展的“生本教育”,今天在网上找一了下,发现这位老师写的生本教育挺适合操作,于是转载于此,学习之,实践之。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实现“以生为本”?我认为可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遵循生本教育的方法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不教而教
郭思乐教授曾说:“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先会后学‟的过程上,这是生本教育的重要环节。”这其中,就包含了“先学”的概念,即前置性预习。所谓前置性预习,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尝试自主学习,了解学习内容。
具体到小学英语教学,“先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借助磁带、光盘和课本里的中文翻译来理解课本剧情并试着学习。在这个方面,我一般按以下几个要点去做:(1)时间的安排:我大概提前三天左右布置下一课的预习,并尽量选在星期五,以便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预习。(2)对知识的初步感知:一般会在学生学完前一课的那节课上,留出一点时间播放下一课的录像给学生看,或用演哑剧、小品表演、放映相关课件等方式,让学生对新课有一个初步的感知。(3)先学的具体要求:让学生通篇听几次,学会他们最喜欢的句子;或者让他们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来学习;或者让他们把自己最难学会的句子找出来,并努力学会等。
(4)家庭教育的配合:老师要尽可能争取家长的配合,可以让有能力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表演课文。由于教材内容多是孩子们喜欢的中外童话、历史故事、生活故事等改编的课本剧,所以孩子们非常乐于去学习。
“先学”的习惯对学生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也许有老师会问:一二年级的孩子这么小,能养成这个习惯吗?他们能坚持下来吗?让我引用魏书生老师的一段话来回答吧:“你只是喊要自学、预习,这样不行,只是认识到自学、预习重要,这样不行,只是感觉到自学、预习很好,也不行,一定要真的去自学,去预习。自学预习一两次或三四次也不能养成习惯,要持之以恒。行动的次数越多,习惯就越坚固,越能经受得住各种考验。”我相信,用我们的耐心和恒心帮助孩子们养成一个好习惯,他们一辈子都会受益无穷。
如今,我们小学三年级实验班的许多孩子已养成了良好的“先学”习惯,也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他们小小的年纪,就可以在老师不布置作业的时候,知道自己该在家里学什么了;也可以在老师教第六课的时间段里,自学到第七课、第八课、甚至第十课。
课堂前“先学”,课堂中则需要“以学定教”。所谓“以学定教”,是指教师要先检查学生自学、预习的情况,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再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那些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再需要教师反复地讲,而是可以放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在小组内互学互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不教而教”。教学真正的难点和重点,应该放在大部分学生自学、预习时觉得困难的地方。而不是教师备课时自己认为困难的地方。
所以“以学定教”的另一个要求是:教师要更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而不是课前的预设。毕竟,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我们可以设计一间房子,可以设计一件衣服,但我们无法设计有思想有生命的人。
记得有一次,在一年级第二册的Unit Five《Use Your Head》进入第三课时的教学时,第四小组的学生主动要求表演。他们用吸管模仿小乌鸦的嘴,吸一口,数一个数,one,two,three,four......真是既生动又传神。
这个动态生成的教学契机一下子被我抓住了,我鼓励其他小组也想想别的办法让小乌鸦喝水,结果“百花齐放”。有的小组表演:乌鸦把瓶子的上半部分用石头砸碎,瓶子变短了,于是喝到了水;有的小组把故事改成:在瓶子下部钻个洞,水喷出来,最后喝到了水……他们那灵动的思维让我惊讶,他们都超出了我的预设,创造了预想不到的精彩,同时也表现出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这就是生本教育方法论的魅力。
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
走进生本课堂,我们会发现,教师经常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也许有老师会说,这不新颖嘛,全国都这样做。但问题是,有多少老师敢于、或者是善于把小组合作的方式一直用于日常教学中呢?事实上,要发挥出小组合作的作用,是需要老师动一些脑筋的。
首先,要建立动态的合作学习小组。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发展,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灵活分组。常用的分组形式有:
1.两人互助式。同桌的两个人就是一个自然的互助学习小组。这种方式能迅速覆盖到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学习和操练英语的机会。
2.四人合作式。这种形式是相对固定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我在教学活动中较常用的一种方式。通常由四人组成,尽量保证每个小组有一个优等生,两个中等生,一个后进生。Part A部分的课本剧排练和表演就经常采用这种形式。
3.大组竞争式。一般以纵向或横向的一排或两排为一大组,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常把这种分组形式用于Part B的单词竞赛,Part D的游戏和解决难点的游戏、比赛等活动当中。
4.自由组合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组合。这样组成的小组,组内的成员大多兴趣爱好相投,感情相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我经常让学生们在课外利用这种方式来互学、互教、互演;或者在课堂上,利用每个unit的最后一个课时,让学生们在相对固定的四人小组表演完了之后,再自由组合,进行交换角色表演或拓展表演。
其次,要合理分配小组成员,让每个组员明确各自职责。
我对相对固定的四人小组成员作了明确分工:一号当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二号当纪律员,负责维持合作时的纪律;三号当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四号当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汇报。由于每个学生各司其职;少了盲目性与争吵,小组合作变得快乐而有效果。
但要注意的是,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段时间后(可以是一周、两周或一个月一次),我会调换他们的任务。这次担任组长的下次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纪律员的下次当记录员,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四个角色的工作都有所了解、都会做,并且明白这四项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同时,合作学习的评价观与传统教学评价也有很大的不同。我的做法是,将个人间的学习竞争变为小组间的学习竞争,以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
遵循“大表演——小认识——勤熟悉”的教学途径
生本教育”—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以生为本
“大表演”指小学的生本英语以课本剧的学习和表演为中心。在前置性预习时,学生先学课本剧,为表演作好准备;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四人小组、自由组合小组、大组竞赛等形式,学习和表演课本剧;在学完一课之后,又对这一课的内容进行改编、表演,或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对课本剧进行整合和拓展表演;课后,学生还可以和自己的朋友或亲人表演课本剧。
这一系列步骤,每个都和表演息息相关。在一遍又一遍的表演中,学生自然地学会英语、熟悉英语。实际上,“大表演”给学生创造了一种不断重复、不断运用的语言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勤熟悉”了。
在“大表演”和“勤熟悉”的基础之上,课本里的语言知识对学生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课本剧中几乎所有的英语句子,而且大多能脱口而出,并在日常的活动中去运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小认识”。
记得在一次研讨中,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一二年级的小孩子,没学语法,会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吗?”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疑问。但是,有一天,当我在操场上看到孩子们无须排练、熟悉地运用学过的英语去玩“老狼老狼,几点钟?”这个游戏时,我被震撼了,同时我也懂得了: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其实我们无须担心,孩子的潜力无穷无尽,当你放开扶他的双手,当你给他自主学习的权利,当你相信他们,并给他们机会时,你会发现,他能行
第四篇:生本教育实践报告
一、改革的背景:我们为什么选择生本?
1.高中新课改背景下的要求:
高中新课改理念下,在学习方式上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发挥其主体性、积极性、参与性,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当今众多的教学改革模式中,都做了有益的探索。然而在对考试分数追求的左右下,大部分学校教育很难摆脱师本教育的束缚,在贯彻高中新课改理念上也就大打折扣。
2.生本教育的理念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其所倡导的“一切为了学生、高度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学生观和“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的教师观,强调学生学习、讨论、感悟的“读”和“做”过程、教师“缓说破”的点拨作用,这就彰显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与教师“教”的主导作用。从大部分实验学校的经验来看,生本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最有效的途径。
3.我校教育的现状的呼唤:
我校是县域一级学校,生源来县城学校和边远山区乡镇,接受九义教育效果参差不一,基础相对薄弱;大部分学生未养良好的成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个人规划能力欠缺等等。面对这样的现实,如何开发民族地区学生的潜能,是我校高中教育不容回避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生本教育是改变我校教育现状的最有效的途径。
二、改革的实施:我们走在生本的路上
2.宣传理念,营造氛围:为了把生本教育的理念、实施的必要性、操作的流程、结果的预设等问题让广大师生及家长了解,我们利用班会、班主任例会、师生集会、家长会等平台,积极宣传、阐释生本教育的理念;同时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分析学生对生本教育的认可度,并有针对性进行引导。从上述途径的宣传,师、生、家长对生本教育的认可度达85%,为全校推广生本教育营造了浓厚氛围。
5.行政推动,制度保航:在生本实验取得初步成效之后,为了促使生本教育在全校范围内全面铺开,我们建立了学校生本教育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和教科、教务、政教等部门组成,便于在生本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学、德育管理双管齐下,有效协调工作。20xx年秋季学期,学校以文件形式把《融水中学全面推进生本教育教学改革管理办法(试行)》下发到各教研组、备课组等基层教研部门,规定了生本教育实施的教研、评价、奖励等一系列措施,为生本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6.专家引领,助推提升:在我校生本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得到了生本教育专家的指导和引领。从20xx年伊始,广州生本教育研究中心先后3次组织全国各地生本教育专家、教师到我校指导工作。郭思乐教授亲自深入课堂,走进师生当中,了解生本教育开展给学校、给师生带了的变化,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来自广东、四川、河南、云南等地的一线专家老师莅临我校授课,与我校教师共同探讨生本课堂驾驭技巧;XX市教科所、区内各兄弟学校也多次派出专家、教师来校考察、指导我校生本教育开展工作。专家们从理论上、实践操作上的引领,使我校生本教育一步步在提高。
7.生本教育初见成效:从20xx年秋季学期后半期起,我校的生本教育从实验起步到全面推广,至今将近一年时间。在这一年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师生各方面呈现的变化:
(一)学生方面: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规划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明显提高;学习主动性、创新性增强;校园社团文化、民族特色浓厚;学生课程意识、民主意识、参与学校管理意识显著提高;道德品质、思想境界有了质的飞跃;高考成绩(尤其是一本上线和高校录取)较历年有显著提高。
(二)教师方面:教师的课改意识、教研意识增强;在教学中的地位和角色发生真正变化,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对新课改的研究、教学问题的研究、教学方法的研究、高考的研究、班级管理的研究等各方面的研究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从以上师生各方面的变化来看,我们对生本教育充满着信心与期待。
三、改革的疑难:如何面对生本教育实施中的问题?
1.关于师生理念的转变:客观地说,目前在校的师生中,仍有一部分师生在传统的师本教育的理念上徘徊,对于生本教育仍持怀疑态度。对于这样的群体,我们认为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教育改革需要有一个过程,只有生本教育成效显著了,才能使人信服,使生本教育成为大家共同追求的愿景。我们目前需要做的是,踏踏实实、求真务实地把生本教育做好了,静待花开。
2.关于班级生本文化建设与学科教学推进:在生本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班级生本文化建设与学科教学是相辅相成的。班级生本文化建设诸如班规、组规、激励评价机制的制定与执行力、学生各职能岗位的培训是否常态化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科教学生本化;反之,学科教学生本化又推动班级生本文化建设。如何处理好班级生本文化建设与学科教学生本化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需要班主任与科任达成共识,形成工作合力。
3.关于校园文化建设与
第五篇:课堂教学中实践生本
自2011年的3月,我校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实践生本。历时二年有余,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了“352”课堂教学模式。我在实践中检验,在检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感受。今天,我觉得可以这样说:“352”课堂教学模式符合生本的理念,实现了课堂四十分钟的高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我的课堂教学环环相扣,步步为营;“352”课堂教学模式是我实践生本教育的成果,让我收获着做教师的幸福!
“352”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一篇课文的教学分为自学、展示、反馈三个阶段,通过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也分为三个阶段,但与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不同,第一课时课前自学的内容是: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生字新词;通过网络查找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课中以检查自学,深化自学为主要任务,课后布置学生继续深入地读课文,在自己感受深的语句旁边做好批注。下面具体来谈第二课时。
一、课前自学,是走进生本课堂的前提
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了生本的方法论“先做后学”“先学后教”,“课前自学”就是这一方法论的实践。在课前布置学生自学,为学生走进生本课堂作好准备。课前自学的内容是: 1.个人自学:读懂了什么(读后感悟)? 从哪里读出来的(走进文中)? 是怎么读懂的(思考历程)? 想到了什么(思绪飞扬)?2.小组通过交流个人自学的成果,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统一到一个问题上来,达成小组一致的建议,继续交流提高。
二、小组交流,让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在生本课堂教学中,小组是最基本的单位,学生的所有合作学习活动都是通过小组开展的。没有小组,就难以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如果没有小组交流,即使教师提问时努力照顾全体,对于大班额,也难以做到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以《普罗米修斯》这篇课文的学习为例,课前我布置小组通过交流读书收获,并通过交流达成小组一致的建议:读懂了什么,从哪里,怎么读懂的,想到了什么;开始小组交流、分工,做好展示的准备;小组展示后,全班同学先小组交流一分钟做好评价补充的准备;在抓点提升时,要求每个小组抓住课文重点词语交流自己的体会„„小组交流,给了每个同学发言的机会,让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落到了实处。
三、小组展示,让课堂成为生命狂欢的舞台
小组汇报是学生非常喜爱的环节。每当到了小组汇报的时候,每个小组都跃跃欲试,小组展示的时间毕竟有限,我会事先根据教学的需要选定展示的小组,只是不告诉学生。小组展示要求组内成员合理分工,每个同学都要发言;组内成员要互相帮助,当一个同学的汇报出现了“卡壳”或遗漏,其他同学要提醒或补充;小组展示时要求声音洪亮,让全班同学都听得清楚、明白;小组展示完毕还要和全班同学进行交流,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学生在小组展示中迅速成长,在“小组展示”的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语文内涵的小小“演说家”。在学习《鱼游到了纸上》时一个小组有这样精彩的展示。生:我们组从“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感受到青年人看鱼非常认真。生:我们组从“老是、呆呆地、静静地、从来”感受到他看鱼专心、忘我。
生:我们组从:“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从这句话中感受到青年人画鱼一丝不苟。生:我还从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这些词语读出青年人画的鱼非常逼真。
四、抓住重点语句,实现了生本课堂的高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既要“生本”,也要“高效”。我想:课前自学、小组交流、小组展示、全班同学充分实现着以生为本,那么抓点导学实现的生本课堂的高效。教师抓的这个“点”,是学生通过自学、小组学习达不到的“点”;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既是工具性的点,也是人文性的点;是语文教师带着“语文意识”抓住的“语文点”。
五、反馈练习,通过一拖一阅读或写作由课内走向课外
“以大阅读为中心,带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是生本课的基本原则之一,阅读课根据教学内容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是实现大阅读的有效方法。如在学习了《蝉》推荐学生读《昆虫记》,在学习了《伊索寓言》推荐学生读《伊索寓言集》,在学习了《景阳冈》推荐学生阅读《水浒传》。当然在推阅读的过程中是要讲究一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方法的。如在课前出示推荐阅读中的优美的、有趣的语句或段落,带领学生阅读;在推荐阅读时为学生动情讲述书中的内容,阅读的意义等。“352”课堂教学模式也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