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方案 总结
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K1109班主题班会
学习没有捷径,但肯定有最佳途径。寻找到它,你会发现学习并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而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智力游戏。
一、制定学习计划
与初中相比,高中的学习有一些新的特点:①知识量大;②学科内容深,学科知识的抽象概括性强,需要掌握大量的科学概念、公式、定理、定律;③综合性、系统性强,要理解或解决一个问题,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
高中生每天要学的内容很多,如果不分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就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本来能学好的东西也学不好,这就需要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每天运用计划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磨炼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时间浪费。
1.黄金时间来记忆
同学们应该抓住记忆效果最佳的时间段来安排记忆,提高效率。一般而言,早上6:00–7:00头脑清醒,记忆效果比较好,上午、下午都有课程安排学习比较紧张,中午休息30–50分钟可以缓解疲劳,以便下午有充沛的精力学习。而每天如果不能保证7–8小时睡眠,记忆效果也会降低。
2.尊重自己生物钟
由于生理条件和生活环境、习惯的不同,人们的生活节律和最佳感觉也往往不尽相同。有的人的学习最佳时间在上午,有的人在下午,还有的同学感觉晚上学习效率最高。在了解了自己的最佳学习时段之后,按照它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和休息。将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佳感觉时间去做,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学习要有时间限制
为了提高效率,在制定计划时,要适当给自己“压力”,对每一科目的预习和复习要做到三限制:即限定时间、限定速度、限定准确率。这种目标明确,有压力的学习,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复习效率。同时,每学习完一部分时,都有一种轻松感、愉悦感,会更充满信心地复习下去。
4.对照计划反省
计划一旦制定,就要雷打不动地完成,如有完不成的,也应立即在次日加倍补上。如:反省自己,当天的计划完成了没有,明天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如果完成的好时可奖励自己一次;如果完成的不好时可惩罚自己一次。这样做,既有约束力又有可操作性,每天都会感到在进步。一段时间后,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计划做出进一步完善,使其更好地促进学习。
5.公开学习计划
少数高中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这样的同学在制定学习计划后,最好向家长、老师或者同学宣布。这样做一方面会起到监督作用,也会起到一个强迫约束效果,当自己不能坚持时,马上就会想到:“是否别人会笑话自己意志薄弱”或者“太没出息了”,因此就能坚持到底,“无论如何,一定要坚持实行自己的计划”。
二、高中生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
1、认真预习的习惯
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根本没有预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期预习的重要性。
那么预习有什么样好处呢?课前预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在预习时,要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2、专心听课的习惯
如果课前没有一个“必须当堂掌握”的决心,会直接影响到听讲的效果,如果在每节课前,学生都能自觉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握”,那么上课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这大概正是一部分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原因。
集中注意力听课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注意的指向性,可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每一瞬间都能有选择的反映事物;注意的集中性,可使事物在人脑中获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正因为注意拥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重要的特征,所以,注意具有选择、保持以及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的功能。思路就是思考问题的线索。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目的是向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分心是注意的反面,分心不是没有注意,只是没有把注意指向和集中在当前的学习任务上,心不在焉,必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3、及时复习的习惯
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这个“新”主要指的是知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新水平。首先,知识的系统化,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也就是从整体、全局或联系中去掌握具体的概念和原理,使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回到知识系统中的应用位置上去。其次,知识的系统化,能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从而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过程。系统化的知识,容量大,既好记又好用。最后,系统化的知识有利于记忆。道理很简单,孤立的事物容易忘记,而联系着的事物就不容易忘记。想搞好知识的系统化,一要靠平时把概念和原理学好,为建造“知识大厦”备好料;二要肯于坚持艰苦的思考。思想懒汉,逃避艰苦思考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好知识的;三要学会科学地思维。
4、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明确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习效果问题,单凭自我感受是不准确的。真正懂没懂,记住没记住,会不会应用,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际上,不少学生正是通过做作业,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变换更灵活。可以说做作业促进了知识的“消化”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做作业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引起积极的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面且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使思维能力在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迅速得到提高。做作业可以为复习积累资料;作业题一般都是经过精选的,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就是做过的习题也不应一扔了事,而应当定期进行分类整理,作为复习时的参考资料。
5、练后反思的习惯
在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过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1、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
2、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3、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
4、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应当培养的优良习惯还有许多,诸如有疑必问的习惯,有错必改的习惯,动手实验习惯,查找工具书的习惯,健康上网、积极探究的习惯等等。从课堂学习的过程看,还有认真预习、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积极应考等好习惯。
6、积极应考的习惯
为什么有的同学在考试时考不出应有的水平呢? 这涉及到临考准备、临考发挥、考后分析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决定性的因素一般有三个:一个是学习因素,即知识能力的水平;一个是心理因素,即情绪、意志等状况;一个是方法因素,即会不会应考的问题。
应该如何应考呢?首先,对参加考试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要给自己再施加压力。临考前,不要去想考试成败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尤其不夸大考试成败的影响,要想好万一考不好的“对策”,对自己的期望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外来的压力。其次,考试前要休息好。临考前要减轻学习负担,要保证充分的睡眠,要适当进行文体活动,要保证身体键康。再次,在考试过程中,注意答卷顺序,按先易后难的答卷法,审题要认真,想不起来,先放一放,做好后要仔细检查,更正错误。
7、阅读自学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我国的高考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8、观察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9、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蜂蜜。
三、学习方法的交流讨论
四、总结
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而改进学习方法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当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他(或她)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可见,在中学阶段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益处。
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学习之内的(内因),但更多的因素在学习之外(外因)。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利用时间,另外还要注意“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自身的优势、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认识。
本周班会课,我们主要讨论了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更为合理的学习方法。我们介绍了如何制定学习计划以及学习习惯的要点。请班上成绩较好的同学上台发言,分享他们的学习方法。虽然大家都没有十分完整的学习体系,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许多好的学习方法。如吴斌同学建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问为什么,并用自己所学知识解答,与老师同学共同探讨,这样不但能使自己基础知识牢固了,也开动了脑筋。再如陈志刚同学,他觉得我们在深入学习之前要紧扣课本,打牢基础。在这样的氛围下,本班同学对自己的学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明确的定位,对学习态度有了较大的改善。
希望九班这个优秀的班级在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中一次又一次的蜕变,成为一个无可超越的班集体!
K1109班
第二篇:《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老师们,同学们:
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就是说,学无止境。只有勤奋不已,才能学有所得。有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的效果大不一样。正如英国的美学家博克所说:“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你就能在茫茫的书海中采撷到斑斓多姿的贝壳。否则,就会像瞎子一样在黑暗中摸索一番之后仍然空手而归。”那么,如何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呢?我认为做到以下四点很重要:
1、提前预习。在老师讲课之前,自己先独立地预习新课内容。这样听课时就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听起来会更轻松,学习效果才会更好。有点新知识难度大,就多预习一些时间。预习时课本内容能看懂多少就算多少,不必求全理解,把没有读懂的问题记下来,作为听课的重点。
2、专心听课。我们的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课堂中,因此专心听课十分重要。听课时要带着问题听,听清内容,抓住关键,全神贯注地跟着老师的讲课思路走,积极大胆地发言,善于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有时还需要适当做些笔记。千万不能思想开小差。课堂上的“分心”,是我们学习中最大的敌人。
3、及时复习。德国的心理学家艾滨浩斯告诉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每上完一节课,每学完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本书都要及时复习,学完一课复习一次,学完一个单元更要复习一次。通过这种步步为营的及时复习,形成的知识就不会忘记。
记忆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学习手段。我们还要根据记忆规律,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首先要有良好的记忆习惯。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一般头脑清醒,记忆力极佳,可进行记忆性的学习,比方读读课文,背背单词等。不论是哪门学科都有背诵的任务,要求背诵的必须背诵,要形成记忆习惯。再就是根据遗忘的规律去记忆,及时复习、反复复习。当天的内容当天复习,一周的功课一周复习,一月还要有一月的复习,考前更要做总复习。这样才能记得牢固,这样才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温故而知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独立完成作业。独立完成作业是深化知识,巩固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复习与运用相结合的主要形式。切不可作业一完,万事大吉。更不可以,课上没听懂,下课也不问,抄袭作业后向老师交差完事。多数同学为了早早把作业写完,不复习就急于做作业,这既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又不利于老师对你正确的评价。因此,做作业前首先要看一遍课本和老师讲解的内容,然后再做作业,这样既快速完成又能保证作业质量,达到最佳的学习成绩。
同学们,我们所有的付出,都会有结果;所有的汗水,都不会白流;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收获。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第三篇: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演讲稿
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演讲稿
高三(3)班 王怡雯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本人的一些学习方法和心得,在前几次的考试中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主要归功与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帮助,也来源于我平时对学习方法的归纳整理,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学习的一些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对于渴望成功的同学来说,艰苦的劳动与少说空话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正确的方法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摸索得出来的。……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望大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务使你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预习即在老师讲授新课文之前把要学的内容独立地自学一遍,预习对于提高听课效率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决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点缀过程。预习不是简单地把课本内容看一遍,它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思索出疑惑,发现问题并形成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这样带着问题去听课,并把老师的讲解与自己的理解相对照、权衡优劣,就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预习可分为整册预习和课前预习。每个假期中,我都要将新学期要学的内容自学一遍,做提纲挈领统观全局充分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弄清各章节的联系与区别,使整册教材的学习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上进行,牢牢把握学习的主动权。
二、练习练习就是针对具体问题,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以培养综合灵活运用知识有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平时做完题之后,我总是及时地归纳、总结、分析,回顾习题的求解途径、思路、涉及的知识点及应用的方法,自己所采取的是不是最佳方法,有无创新之处;并把类似相关联的题型加以对比分析,争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练习当中,我认为“做”是次要的,而“思”是主要的。出错的地方也正是我们学习中最薄弱的地方,把这些地方弄懂弄通,避免在同一地方摔倒二次,这比把十道习题演算正确收效也许更大一些。
三、积极参加讨论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没有一个人在学习上全知全能,也没有一个在学习上是一无是处,讨论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是必要的。
四、注意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 每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我便抽出一些时间对所学的知识按学科、按单元进行整理与归纳,把它们进行联系与沟通,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就像一根红线把散落的珠子按特定的顺序串在一起一样编上序号,使之各得其所。经过这样一番工作之后形成的知识网络结构所得的知识是少而精的,具有信息量少、重点突出、关系清楚的特点。理解起来很容易,记忆起来也很方便,使用起来更是如在眼前,得心应手毫不费力。
五、合理利用时间,科学用脑 首先,要遵循生物钟的运行规律,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其次,要注意劳逸结合,张弛有度,防止大脑疲劳过度,能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学习体会,毕竟学习是因人而异的,但我相信一分耕耘自有一分收获,我会加倍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谢谢大家!
第四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摘 要】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联系基础和临床的过渡课程,包括微生物学、免疫学和寄生虫学3部分。教学中学生们普遍觉得此门课程非常难“学”。主要觉得“免疫学”部分过于抽象,理解困难,“微生物学”、“寄生虫学”部分知识零碎、枯燥、难记易忘。因此,教师要改变观点,针对教材,将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在授课的过程中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重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联系基础和临床的过渡课程,包括微生物学、免疫学和寄生虫学3部分。教学中学生们普遍觉得此门课程非常难“学”。主要觉得“免疫学”部分过于抽象,理解困难,“微生物学”、“寄生虫学”部分知识零碎、枯燥、难记易忘。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为了克服以上困难,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1.根据教学特点,灵活处理教材
1.1调整教学顺序
目前大多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材都是先免疫学,然后微生物学,最后寄生虫学,这样的顺序进行安排的。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将其调整为先微生物学总论,接着免疫学,然后微生物学各论,最后寄生虫学。经过这样的调整,内容循序渐进,减少学生学习的难度。
1.2精选教学内容
本门课程的内容较多,教学课时较短,教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应当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来进行筛选,力求重点突出,临床实用性强。本课程应把基础免疫学、细菌总论、病毒三大内容作为重点,各论只需要提及一到两种,适当突出长期肆虐及近年新现再现的感染性疾病病原(如HIV、埃博拉等)的教学,对当前少见、罕见的病原生物内容进行精减。免疫学重点介绍抗原、免疫球蛋白、免疫细胞、超敏反应、免疫学预防等。联系护理工作的特点,尤其突出如结核菌素实验、输血反应、过敏皮试等内容。通过精选教学内容,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消化和掌握所学知识。
2.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2.1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根据章节以及知识点的特点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学生就会在一种新颖的教学状态中来理解知识点,无论是他们的兴趣还是还是课堂的效率都会得到保障。譬如说在讲述免疫学相关的理论知识过程中,可以将抽象的、枯燥的免疫学知识比如抗体的调理作用、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等,通过生动的动画展现出来,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也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如革兰氏阴性杆菌这一章节,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性状、特点非常相似,可以采取比较归纳的方法,先掌握他们的共同点,再次基础上在在比较他们的形态、致病性等不同之处。
2.2重视理论结合实际
为了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将枯燥、深奥的知识紧密结合临床。例如,在介绍Ⅰ超敏反应时,可以提出一个大家都知道的问题,打青霉素之前要做什么?大家都知道要做皮试,为了防止出现过敏。由此引出超敏反应的发生特点,防治措施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逐步认识Ⅰ型超敏反应,并帮助其今后能将相应的知识应用于临床和日常生活。又如,说在介绍病毒的变异过程中,可以从SRAS病毒的爆发,以及前几年的甲型H1N1型流感这样的大家都熟悉的事件入手,吸引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2.3改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以往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实验课基本上都是验证性的实验,主要是为了验证理论课学习的知识。学生们普遍兴趣不大。通过改革实验课内容和方法,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比如对于细菌这一章节将单独的实验课串在一起,根据学生对细菌的认识规律,按以下顺序安排:细菌的分布、细菌的培养、革兰氏染色法、细菌形态、消毒灭菌。对细菌学各论实验,可结合临床细菌学检验的实际,采用综合性实验,如临床标本中病原性球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结核病人痰取样,标本的检验等。除了在实验室进行实验之外,还可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业余时间,联系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微生物调查,比如调查学院内或生活场所的细菌分布情况,将调查结果写成小论文,甚至指导学生发表。这种实践活动使学生不仅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学到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锻炼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3.《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这门课程涉及到大量的抽象理论,学生们很难入门。因此,教师要改变改变观点,首先要针对教材,将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其次是要在授课的过程中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重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打造出优质的课堂。
参考文献
[1]谢雪华.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方法初探[J].科技信息,2008.(24):287.[2]郑峰.高职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教学初探[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3):338-339
[3]陈琼华,钱黎明.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6):22-26.[4]郭沈波,吴学秀,韩彦,等.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6.42(2):182-184
第五篇: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大脑记忆思维的最佳状态为4小时,分三种人:第一种人早9:00-1:00,第二种人下午2:00-6:00,第三种人晚9:00-1:00。现研究发现:人的生理还存在两个极乏状态,时间分别是:最佳状态4小时,隔2小时生理有约持续4小时极乏(生理反应强):第一极乏阶段,隔8小时生理有约持续3 小时极乏(生理反应弱):第二极乏阶段。研究表明最佳状态不是专指脑记忆思维,而是指心、肺、全身肌肉、眼、耳等人体生理各方面的同时间内处于最好的状态。两个极乏状态指的是心、肺全身肌肉、眼、耳等(烦躁,想睡觉)人体生理各方面在同时间内处于最差的状态。由此,家长老师和教育工作者可以关注孩子的最佳时间以便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种状态的孩子(最佳状态早9:00-1:00),早上学习记忆力强、反应快、超前理解快、“灵感”多、举一反
三、学习轻松。下午3:00-7:00内极乏持续4个小时(第一极乏阶段)。晚上9:00-12:00内极乏(第二极乏阶段)所以晚上一般来讲是不会“加班”学习的。
例:有这样一种现象(18岁之前第一种状态的人),有些学习好的学生很会学习,他们回家后,吃完饭,先睡上一觉,晚12:00以后,起床再用功学习,其实并非其聪明会学习,他们是在避开生理的第二个极乏阶段。
第二种状态的孩子(下午2:00-6:00)早上学习一二节课记不住(离最佳状态时间远),晚上8:00-12:00极乏(强),所以晚上是绝对不会加班学习的。因为第一个极乏阶段学不成,后半夜2:00-5:00内极乏(弱),为第二个极乏阶段。
第三种状态的孩子(最佳状态前半夜9:00-1:00),早上一二节课记不住,恰好碰上生理第二个极乏阶段,早9:00-12:00(又如早9:00前起床轻松,多睡一会儿,9:00之后起床反而乏得很,起不来床),后半夜3:00-7:00极乏(强),为第一极乏阶段。
第四种状态的孩子(最佳状态后半夜2:00-6:00),人数极少,早上8:00-12:00极乏(强)早上起不来床,下午2:00-5:00极乏(弱)对进道理,使用任何激励人的语言或服用任何辅助记忆的药物,让其好好学习都是毫无用处的,但其中不缺少社会许多方面的一流人才。因此,人因“最佳”、“极乏”几种状态,不同的时间是造成人在规定时间内学习记忆方面表现为优、良、差的重要原因。建议未来的教育时间,避开人体生理的两个极乏阶段,与生理最佳状态时间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