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实验方案
《转化学困生的策略》课题实验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为更好地促进学困生的各方面的转变,提高班级整体成绩。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四有人才。我想只要教育、教学得法,没有一个学生可以被认为是不可救药的,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善于拨开学生眼前迷雾,点燃学生心中希望之火。帮助学生体味到上进及学习取得成功时的欢乐,诱发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如何探索一条更适合学困生转化不断发展不断提高不断进步的教学路子,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新课题。因此,我们决定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最佳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时期进行寻找“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策略”的研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主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得到发展。
我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处于优秀,90分以下的学生有2人。其中两个学生情况特殊。一位同学从小在国外长大,中文说不通。课堂理解能力差。另一个学生智力低下,经相关部门鉴定仅有三岁智力。通过对班级优中差学生的调查、分析表明智力因素固然起重要作用,但导致学困生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一个人才能的充分发展与发挥,只有经过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才能实现。新的课程改革方案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营造崇尚未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禀赋和潜能自由,充分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本课题《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力图以培养他们的兴趣、树立学困生的学习信心,对他们的心理进行疏导,培养自尊心,善抓反复,确保转化。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力求两个方面有成效:
(1)探索小学生差的成因,即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动机与意志品质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及对策;
(2)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转化学困生的策略》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一)理论基础
1.卡尔威特指出:“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决定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孩子的教育。”他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神童是后天产生的,只要教育得法,一般禀赋的孩子也能成为非凡的人。
2.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教育理论已被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接受,布鲁姆认为“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机会等方面就会变的十分相似。”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学习并达到掌握所学内容必须的学习时间,给予个别和全新学习的机会。
3.邓小平同志为教育提出战略思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积未来。”
有关素质教育、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传递智能,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它含有四个因素:学生的背景知识、学生的情感、新知本身蕴涵的潜在意义、新知识的组织与呈现形式。
5.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条件不同认识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6.新的小学课程改革标准要求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的不同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现代化的学习手段,使学生成为主动、有个性的过程;教师有责任爱护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禀赋和潜能自由,充分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7.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就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践基础
1.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
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近年来,对歌风小学不同年级的优、中、学困生的了解,对学生的理想、动机、意志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调查表明,优秀生和学困生有显著的差异。这说明智力因素固然起重要作用,但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3.全国掀起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教育思想或策略被教育界广泛认可,具体操作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材料,用学生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三、《转化学困生的策略》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标
1.注重对学困生进行心理疏导,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有意识地创设条件,多给学困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以期引起他们积极的心理反应,树立起追求“新我”、战胜“自我”的信念,从而培养他们的自尊心,激发其自信心和上进心。
2.要求实验的教师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关心学困生生活,尊重学困生人格,与学困生真诚相等,共同探讨转化学困生的规律和方法,能使学困生早日踏上积极向上的人生轨道,把实验班的学生按学习基础分为a、b、c三组,在教学实验周期内,使c组学生接近a、b学生学习成绩。
(二)《转化学困生的策略》构想
1.小学生“差”的成因甚多,按时毛泽东哲学思想,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要转化学困生,必须深入实际调查每一个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根据每个学困生的特点,用人因材施教,不能头疼医,脚疼医脚。
2.培养兴趣,树立信心,适时补救。“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困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一种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
果。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授课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让学生喜欢听、乐于学。同进教师要常给学生介绍知识的重要作用,给他们介绍古今中外大器晚成的事例,让学困生树起学好的信心。通过补课、讲座、组织“一帮
一、手拉手”等活动使学困生尽快赶上来。
备课:不仅要考虑三组学生的学习基础,还应考虑三组学生中各自的不同心理状况,在教学过程设计上要制定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方案。
上课:依据不同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信息,对a、b、c、不同的组,不同的学生个体,教师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可接受性的发展性原则,应该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少到多,使之做到“跳一跳能把桃子摘下来”,并且要力求结合各个下哈声的实际。
辅导: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强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教师点拨各环节,从而扩大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体的辅导面,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但不能忽视课外辅导的补充作用,教师应通过多渠道,接触各组学生,了解学生反馈的信息,善于反复抓,抓反复,确保转化。
评价:在实验周期内,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平价标准,做到“分层评价”,包括课堂教学分层点拨、课堂作业分层布置、单元检测分层测试,综合评价分层评定等,使教学评价具有“实效性”和“激励性”。
(三)实验操作过程
1.实验准备
①选定实验班。实验教师选定成绩相当的班作为实验班、对照班。
②实验班学生分组。根据升学成绩,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等方面的分析考查,划分a、b、c三组学生名单。
③设计学困生调查表,建立转化轨迹库,学生个体成长档案。
2.研究分析:分阶段运用谈话、观察、问卷、测评等手段,分析a、b、c三组学生在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等方面发展状况,并及时登录实验数据库进行分析。
3.实验数据统计:用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手段,科学的分析“学困生”情况,以及当对照班的比较情况。
4.实验效果的初步验证
①实验教师根据研究的不同阶段写出研究总结论文。
②水平考试升学考试的成绩。
③主管部门的鉴定。
(四)实验计划
第一阶段2008年9月20日—2008年12月30日,科学预测,制定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2009年1月1日—2009年3月30日,培养实验教师,调查分析阶段;
第三阶段2009年4月1日—2009年9月30日,实验阶段,形成初步研究报告;
第四阶段2009年10月1日—2009年11月30日,分析实验数据,写出结题报告;2009年12月1日—2009年12月30日申请结题,主管部门鉴定验收。
第二篇:提高英语学困生学习效率阶段性总结2010年12月
《提高英语学困生学习效率》实验阶段性总结
莱西市苏州路小学
刘月芝2010-12-31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难免会出现一些学困生。对于这部分学困生,我们教师必须给予及时和必要的帮助,以便使他们能尽快弥补知识的缺陷,提高学习能力,顺利完成小学英语学习任务,并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为此,我针对“提高英语学困生学习效率”这一课题开展了研究,现将阶段成果总结如下。
学期初,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我通过运用问卷调查、家访谈心等方法了解和掌握学困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建立起他们的心理档案。并通过分析具体情况、开设讲座、引导保健等方式缓解学困生的心理问题。
一、研究发现,影响学困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智力因素。五年级盖俊豪、李晓梅、史泽龙等,四年级张志慧、唐晓弈(男)、姜小圆等就属于这种情况。
虽然现在每个家庭孩子少了,从小能照顾培养的比较到位,但仍然是有智力差别的。从班级学困生在校情况来看,学困生的智力分布情况仍然呈现正态分布,因智力因素导致学困生学习成绩差的情况大致占到全体学生的1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因智力因素导致学习成绩差只是说学困生在学习知识上的思维能力差,并不是说学困生脑子笨,也许这个学困生在学习上表现不出色,而在其他方面表现十分的优秀。因为学困生所表现出的个性特长不一样,这也是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一个原因。
(二)行为习惯。所谓行为习惯就是学困生从小养成的个人习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多动症、精力不集中,这样的学困生在全体学生中能占到15%。
例如五年级张乐、仲家军、张建新,四年级张凯、张新龙等人在上课时坐不住,东张西望,若不就手里拿个小东西在玩,就是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或者是坐的很好,但思想不知道在想什么,湖里糊涂的一节课就过去了。这种习惯虽然老师不断的去帮助学困生改造,但效果总是很差,只有少部分能转变过来。因为这种习惯是学困生从小在家形成的,是由于家长培养教育不当所致,很难转变。教师要改变这样一个学困生比整个教学工作付出的精力都要大,这也是辨别一个教师是否优秀的一个主要方面。
(三)视觉因素。四年级张志慧、迟玉晓(已经调整座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有一些学生看不清黑板,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时间长了即耽误了学生的学习,也从情绪上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现象,从而使学困生失去转变的可能。由此原因而致困的学生一般能占到全体学生的10%。看不清黑板所写内容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视力不好,而不愿意配眼睛。
2、黑板反光,因个别班级学生人数多,有的学生座位靠前,黑板反光而看不清黑板,只要有一段时间看不清黑板,学习被落下,以后再也不好赶了,由此导致学困生。班内为了照顾学生的视力问题而经常交换座位,这样也就增多了成为学困生的学生人数。
(四)其他原因。迟玉晓、张帅、李飞宇等。
其他导致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就是及个别现象,例如教师的关注,对于班里的学生,教师尽管关注每一个学生,但总有偏爱和不喜欢的学生,往往教师偏爱的学生就能成为优秀的学生,而从心中不喜欢的学生就变为学困生。而这种现象又总是在教师自己不注意的情况下发生的,因为这种喜欢不喜欢不是用语言来表示的,而是一种自然的流露,学生对此的感觉还十分的敏感。
二、具体采取的措施及成效:
(一)、建立档案
通过运用问卷调查、家访谈心等方法了解和掌握学困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建立起他们的心理档案。
1、问卷调查
对学困生实施测验的指导语是:“这个测题是调查你的心情和感受的,不是测验智力和学习能力的,与你的学习成绩无关,答案也没有好坏之分,请按照你平时所想的如实回答。”这样做,无疑首先舒缓了学困生的戒备心理。
经过测验调查,把学困生的以上心理问题归结为六大类:
一、对学习的焦虑;
二、对人的焦虑;
三、孤独倾向;
四、过敏自责倾向;
五、恐怖倾向;
六、冲动倾向。可以根据答卷情况分析出该生偏向于那类心理问题,然后从家访入手,掌握造成以上心理问题的第一手材料。
2、家访谈心
家访就是深入学困生家庭环境中,通过对家长及相关人员的询问、调查和座谈等有效形式,全面了解学困生所受家庭教育及学困生在家实际表现的过程,也是老师将学校教育信息及学困生在校表现反馈给学困生家长的过程。针对种种情况,教师的谈心必不可少,或是对其有关人生的畅谈点拨,或是对其平时言行举止的宽容,或是对其生活上的嘘寒问暖,或是对其在学习上的督促检查等等,使这些孩子感到来自老师的温暖,明白自己没有被抛弃、被遗忘,有人在关心自己。教师通过这样全面细致地了解学困生的生活思想状况,走进学困生的内心世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自身人格上的包容和生活真理,帮助他们形成真确的人生观念、健康的心理。当然,要及时地把以上家访、谈心的情况做好记录,以便比较教育过程中的前后变化。
(二)分析情况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我通过具体分析情况后分别对待,运用充满爱心的引导教育,滋润学困生的心田,开启学困生的心灵之窗,解除他们的思想包袱,让他们在宽松、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引导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困生的求知欲
不断地对学困生进行思想教育,来端正学困生的动机。英语学习在当今已成为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而且又是出国留学深造的首要条件,但相当部分学生缺乏端正的学习动机,只是凭兴趣出发,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个别学生甚至完全失去学习的信心,这些都反映出学困生学习英语的盲目性,学习的积极性就难以持久。可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思想性对学困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如结合一些科普性课文,引导学困生认识到要使自己适应21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必须从现在打好坚实的基础,或学习人物传记课文启发学困生认识到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的发明成果都是付出艰辛劳动及汗水才取得的,刻苦勤奋是走向成功之路的唯一途径。达到激发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的目的。从而使学困生产生想学,喜欢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有利于改善学习成效。
(四)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对学困生考虑到其基础差,我在课堂上尽量将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们;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朗读事先已读过多遍的对话等方式尽可能创设使其成功的机会,让这些人的兴趣不受到抑制。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帮助学困生对语言知识的总结和归纳,便于学生记忆。
(五)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方面。对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利于改善学习成效。同时,有些学困生方法不当,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如困学生总觉得单词难记,这时我总是及时地教给他们“听懂—读准—辨形—归类”的记忆方法,经常不断地给学困生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法,有了苦干的决心,加巧干的方法,就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综上所述,改善影响学困生学习成效的因素,主要从环境和学生自身条件入手。教师自身教学方法的改进,对学困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引导、意志力的培养以及习惯的养成和学法指导,这一切将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学习成效,促进其进步。
第三篇: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大脑记忆思维的最佳状态为4小时,分三种人:第一种人早9:00-1:00,第二种人下午2:00-6:00,第三种人晚9:00-1:00。现研究发现:人的生理还存在两个极乏状态,时间分别是:最佳状态4小时,隔2小时生理有约持续4小时极乏(生理反应强):第一极乏阶段,隔8小时生理有约持续3 小时极乏(生理反应弱):第二极乏阶段。研究表明最佳状态不是专指脑记忆思维,而是指心、肺、全身肌肉、眼、耳等人体生理各方面的同时间内处于最好的状态。两个极乏状态指的是心、肺全身肌肉、眼、耳等(烦躁,想睡觉)人体生理各方面在同时间内处于最差的状态。由此,家长老师和教育工作者可以关注孩子的最佳时间以便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种状态的孩子(最佳状态早9:00-1:00),早上学习记忆力强、反应快、超前理解快、“灵感”多、举一反
三、学习轻松。下午3:00-7:00内极乏持续4个小时(第一极乏阶段)。晚上9:00-12:00内极乏(第二极乏阶段)所以晚上一般来讲是不会“加班”学习的。
例:有这样一种现象(18岁之前第一种状态的人),有些学习好的学生很会学习,他们回家后,吃完饭,先睡上一觉,晚12:00以后,起床再用功学习,其实并非其聪明会学习,他们是在避开生理的第二个极乏阶段。
第二种状态的孩子(下午2:00-6:00)早上学习一二节课记不住(离最佳状态时间远),晚上8:00-12:00极乏(强),所以晚上是绝对不会加班学习的。因为第一个极乏阶段学不成,后半夜2:00-5:00内极乏(弱),为第二个极乏阶段。
第三种状态的孩子(最佳状态前半夜9:00-1:00),早上一二节课记不住,恰好碰上生理第二个极乏阶段,早9:00-12:00(又如早9:00前起床轻松,多睡一会儿,9:00之后起床反而乏得很,起不来床),后半夜3:00-7:00极乏(强),为第一极乏阶段。
第四种状态的孩子(最佳状态后半夜2:00-6:00),人数极少,早上8:00-12:00极乏(强)早上起不来床,下午2:00-5:00极乏(弱)对进道理,使用任何激励人的语言或服用任何辅助记忆的药物,让其好好学习都是毫无用处的,但其中不缺少社会许多方面的一流人才。因此,人因“最佳”、“极乏”几种状态,不同的时间是造成人在规定时间内学习记忆方面表现为优、良、差的重要原因。建议未来的教育时间,避开人体生理的两个极乏阶段,与生理最佳状态时间结合
第四篇: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怎么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本身就是一份苦差事,但是最让人郁闷的莫过于每天的埋头苦学却不能够换来好的成绩,其实学习时间的长短并不跟成绩挂钩,关键在于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率才能提高成绩,那么该怎样提高学习效率呢?
方法/步骤
1.1
保证睡眠时间:很多学生为了多学一会喜欢熬夜,其实这是一种危害人的身体的不良习惯,非但不能提高当天学习效率,反而会因为睡眠不足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效率,得不偿失,因此保证睡眠时间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要求。
2.2
今日事今日毕:“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相信不少朋友对这首《明日歌》并不陌生,它主要是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今日的事情今日做,不要拖到明天,不要蹉跎岁月,这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条件。
3.3
劳逸结合:这是小编认为提高学习效率最重要的一条,相信不少朋友都听过“会玩的人才会学习”这一说法,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这样不但不会耽误学习,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4.4
善于利用时间:时间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会无限的知识,所以我们必须有选择重点进行学习。所谓重点一个是薄弱的科目,二是各科的重点知识,利用有限时间针对性的进行学习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5.5
提高学习兴趣: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学习兴趣,才会主动的去学习,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但是提高学习兴趣谈何容易,我们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提高学习兴趣的方法。
6.6
坚持体育锻炼: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没有一个好身体,怎么能够专心的学习,更何谈什么学习效率。因此即使课业在怎么繁重,我们也要抽出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不但是为了学习,更是为了健康,要记住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7.7
保持心情愉悦:心情往往是影响学习效率的另一重要因素,心情好了,才能够积极的投入学习当中,效率自然而然会提高,在校期间我们要团结同学,互相帮助,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样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注意事项
·不要因为任何原因而忽视了自己的健康,要记住健康才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真正懂得利用时间的人是不会把所有东西都往脑子里塞的。·以上就是关于怎么提高学习效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第五篇: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方案 总结
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K1109班主题班会
学习没有捷径,但肯定有最佳途径。寻找到它,你会发现学习并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而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智力游戏。
一、制定学习计划
与初中相比,高中的学习有一些新的特点:①知识量大;②学科内容深,学科知识的抽象概括性强,需要掌握大量的科学概念、公式、定理、定律;③综合性、系统性强,要理解或解决一个问题,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
高中生每天要学的内容很多,如果不分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就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本来能学好的东西也学不好,这就需要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每天运用计划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磨炼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时间浪费。
1.黄金时间来记忆
同学们应该抓住记忆效果最佳的时间段来安排记忆,提高效率。一般而言,早上6:00–7:00头脑清醒,记忆效果比较好,上午、下午都有课程安排学习比较紧张,中午休息30–50分钟可以缓解疲劳,以便下午有充沛的精力学习。而每天如果不能保证7–8小时睡眠,记忆效果也会降低。
2.尊重自己生物钟
由于生理条件和生活环境、习惯的不同,人们的生活节律和最佳感觉也往往不尽相同。有的人的学习最佳时间在上午,有的人在下午,还有的同学感觉晚上学习效率最高。在了解了自己的最佳学习时段之后,按照它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和休息。将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佳感觉时间去做,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学习要有时间限制
为了提高效率,在制定计划时,要适当给自己“压力”,对每一科目的预习和复习要做到三限制:即限定时间、限定速度、限定准确率。这种目标明确,有压力的学习,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复习效率。同时,每学习完一部分时,都有一种轻松感、愉悦感,会更充满信心地复习下去。
4.对照计划反省
计划一旦制定,就要雷打不动地完成,如有完不成的,也应立即在次日加倍补上。如:反省自己,当天的计划完成了没有,明天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如果完成的好时可奖励自己一次;如果完成的不好时可惩罚自己一次。这样做,既有约束力又有可操作性,每天都会感到在进步。一段时间后,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计划做出进一步完善,使其更好地促进学习。
5.公开学习计划
少数高中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这样的同学在制定学习计划后,最好向家长、老师或者同学宣布。这样做一方面会起到监督作用,也会起到一个强迫约束效果,当自己不能坚持时,马上就会想到:“是否别人会笑话自己意志薄弱”或者“太没出息了”,因此就能坚持到底,“无论如何,一定要坚持实行自己的计划”。
二、高中生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
1、认真预习的习惯
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根本没有预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期预习的重要性。
那么预习有什么样好处呢?课前预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在预习时,要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2、专心听课的习惯
如果课前没有一个“必须当堂掌握”的决心,会直接影响到听讲的效果,如果在每节课前,学生都能自觉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握”,那么上课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这大概正是一部分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原因。
集中注意力听课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注意的指向性,可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每一瞬间都能有选择的反映事物;注意的集中性,可使事物在人脑中获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正因为注意拥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重要的特征,所以,注意具有选择、保持以及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的功能。思路就是思考问题的线索。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目的是向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分心是注意的反面,分心不是没有注意,只是没有把注意指向和集中在当前的学习任务上,心不在焉,必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3、及时复习的习惯
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这个“新”主要指的是知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新水平。首先,知识的系统化,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也就是从整体、全局或联系中去掌握具体的概念和原理,使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回到知识系统中的应用位置上去。其次,知识的系统化,能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从而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过程。系统化的知识,容量大,既好记又好用。最后,系统化的知识有利于记忆。道理很简单,孤立的事物容易忘记,而联系着的事物就不容易忘记。想搞好知识的系统化,一要靠平时把概念和原理学好,为建造“知识大厦”备好料;二要肯于坚持艰苦的思考。思想懒汉,逃避艰苦思考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好知识的;三要学会科学地思维。
4、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明确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习效果问题,单凭自我感受是不准确的。真正懂没懂,记住没记住,会不会应用,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际上,不少学生正是通过做作业,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变换更灵活。可以说做作业促进了知识的“消化”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做作业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引起积极的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面且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使思维能力在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迅速得到提高。做作业可以为复习积累资料;作业题一般都是经过精选的,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就是做过的习题也不应一扔了事,而应当定期进行分类整理,作为复习时的参考资料。
5、练后反思的习惯
在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过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1、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
2、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3、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
4、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应当培养的优良习惯还有许多,诸如有疑必问的习惯,有错必改的习惯,动手实验习惯,查找工具书的习惯,健康上网、积极探究的习惯等等。从课堂学习的过程看,还有认真预习、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积极应考等好习惯。
6、积极应考的习惯
为什么有的同学在考试时考不出应有的水平呢? 这涉及到临考准备、临考发挥、考后分析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决定性的因素一般有三个:一个是学习因素,即知识能力的水平;一个是心理因素,即情绪、意志等状况;一个是方法因素,即会不会应考的问题。
应该如何应考呢?首先,对参加考试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要给自己再施加压力。临考前,不要去想考试成败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尤其不夸大考试成败的影响,要想好万一考不好的“对策”,对自己的期望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外来的压力。其次,考试前要休息好。临考前要减轻学习负担,要保证充分的睡眠,要适当进行文体活动,要保证身体键康。再次,在考试过程中,注意答卷顺序,按先易后难的答卷法,审题要认真,想不起来,先放一放,做好后要仔细检查,更正错误。
7、阅读自学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我国的高考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8、观察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9、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蜂蜜。
三、学习方法的交流讨论
四、总结
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而改进学习方法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当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他(或她)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可见,在中学阶段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益处。
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学习之内的(内因),但更多的因素在学习之外(外因)。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利用时间,另外还要注意“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自身的优势、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认识。
本周班会课,我们主要讨论了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更为合理的学习方法。我们介绍了如何制定学习计划以及学习习惯的要点。请班上成绩较好的同学上台发言,分享他们的学习方法。虽然大家都没有十分完整的学习体系,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许多好的学习方法。如吴斌同学建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问为什么,并用自己所学知识解答,与老师同学共同探讨,这样不但能使自己基础知识牢固了,也开动了脑筋。再如陈志刚同学,他觉得我们在深入学习之前要紧扣课本,打牢基础。在这样的氛围下,本班同学对自己的学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明确的定位,对学习态度有了较大的改善。
希望九班这个优秀的班级在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中一次又一次的蜕变,成为一个无可超越的班集体!
K1109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