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四年级数学分数问题总结
小学四年级分数问题总结
1.把多位数改写成“万”、“亿”
直接改写:
先把原数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或8位(小数部分的末尾是0要划掉),然后再加万或亿,中间要用“=”连接。
省略尾数改写成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再在数的后面加万或亿,得出的是近似数,中间要用“≈”连接。
2.求小数近似数。
根据要求,把小数保留到哪一位,就把这一位后面的尾数按照“四舍五入法”省略,如1.5≈2,1.4≈1。中间要用“≈”号。
3.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之间的互化。(来源于网络)
1、将假分数化为带分数:分母不变,分子除以分母所得整数为带分数左边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
2、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分母不变,用整数部分与分母的乘积再加原分子的和作为分子。
3、将带分数化为整数: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除得尽的为整数。
分数、小数与百分数之间的互化。(来源于网络)
分数化小数,也就是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出的即是小数,小数化为百分数,也就是让小数乘上100,再在其后面加上个%号就可以了,反之,则反过来就可以了。
比如:1/4化为小数,就是1除以4=0.25 就是小数,再化成百分数就是 0.25*100=25 再加上% 即25%
若把25%化成小数即去掉百分号现除以100 25/100=0.25
0.25化成分数即25/100再化简得1/4。
数的比较
整数大小比较、小数大小比较、分数大小比较
数的性质
分数基本性质、小数基本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数的认识
因数、倍数、奇(jī)数、偶数、质数(素数)、合数、分解质因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数方法
加法意义、减法意义、乘法意义、除法意义、加法、减法、除法、乘法、验算
运算定律与简便方法、四则混合运算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连减的性质(a-b-c=a-(b+c))、商不变的性质
减法运算性质:a-(b+c)=a-b-c a-(b-c)=a-b+c
运算分级: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二级运算(简略)
复合应用题
式与方程
方程
计量单位
长度、面积和体积以及其同类量之间的进率
质量单位和他们之间的进率
1吨=1000千克 一千克=1000克
时间单位进率、人民币进率
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
1块=10角
比与比例
正比例、反比例、化简比、求比值、比与分数、除法联系、比、比例、用比例解应用题
图形与空间
图形、空间、周长、面积、侧面积、表面积、图形的变换、图形与位置、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统计和可能性
统计表、统计图、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可能性
(一)整数
1整数的意义:„像—4,—3,-2,-1,0,1,2,3,„这样的数叫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如果数a能被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7、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8、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10、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1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k一定)或kx=y
12、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如:x×y=k(k一定)或k/x=y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13、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14、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其实,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15、要学会把小数化成分数和把分数化成小数的化法。
16、最大公因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一次性整除,这个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或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约数。)
17、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8、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9、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数)
20、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用最大公因数)
21、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即能用2进行
约分。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即能用5进行约分。在约分时应注意利用。
22、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23、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24、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8、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时间一般以年或月为单位,应与利率的单位相对应)
29、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一年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年利率。一月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月利率。
30、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整数,叫做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
31、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此文由专注于小学教育http://www.xiexiebang.com/的培优智能通整理,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更多请访问小学四年级数学题库
jinxinfeng
第二篇:小学四年级数学总结
转眼一学期又过去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又结束了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对于这一两个月的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来说,有得有失,现总结如下:
比较好的方面:
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接手四(1)两个以来,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全班61人基本都能积极学习,主动参加各种学习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习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原来我是担心半路接下这个四(1)班的数学,班上的学生又要相当的一段时间来适应,会导致成绩下降,但,所欣慰的是几个单元测验都能考到七八十分.
2、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有所提高。由于本班是一个大班,学生的行为习惯参差不齐。于是,我在接手时就制定了学习行为习惯养成计划,开始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特别是交作业方面,通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全班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很大提高。
3、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根据教学的需要,我非常注重学生干部的培养和训练,通过两个星期的培养,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大大提升,在班干部的带领下,全班学生在无形中又提升了综合能力。
不足方面:
1、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有待提高。虽然本班学生的总体行为习惯有了大的进步,但还有极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有待提高,特别是作业习惯还有待加强。
2、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还需继续努力。从本学期单元测试来看,低分的人数仍有三、四人,不及格的亦还有三、四人,这将是下学期教学中转化的重点。
3、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从本学期的测试分析,本班学生的分析能力还需大力开发,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还需要大力提升。另,一些成绩较好的也有不少粗心现象
总之,通过这两个月的数学的教学,学生的总体素质有了极大的进步,但存在的问题也还不少,我相信,只要我们师生精诚合作,查漏补缺,共同努力,我们就能在下学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三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课所学内容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设计理念:
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优方案,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本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四上)112-113的例1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张圆纸片。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开始,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同学们家里有厨房吗?你们进过厨房吗?进去做什么?厨房里有什么数学问题吗?
二、情境引入,学习新知
那么我们来看看小丽家厨房里的数学问题。(课件出示例1图)小丽妈妈正在为全家人做自己的拿手绝活——烙饼。(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1、师:“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理解图中的内容。
(这一环节是通过创设出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烙饼这一事例,调动学 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处于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状态。)教师提问:“妈妈烙一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如果妈妈要烙2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怎样烙?”
小结:我们烙两张饼时,可以先同时烙饼的正面,用了3分钟;再同时烙饼的反面,用了3分钟这样烙两张饼就需要6分钟。
师:“爸爸、妈妈和小丽各吃一张饼,一共要烙几张饼呢?”
“要烙3张饼,锅里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那3张饼怎样烙时间最短呢?”
2、学生操作,探究烙3张饼的方法。
让学生用发的圆片烙一烙,同桌说说用了几分钟,是怎样烙的。(圆片的正、反面上分别写着正、反两字来代表饼的正、反面。)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学生演示烙饼法。师:谁愿意把你烙饼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学生上黑板动手烙,边烙边说)
让大家来比较:“这些烙法,哪一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
得出结论:9分钟是烙3张饼所用的时间最短的,我们就把(烙3张饼所需时间最短的)这种方法,叫快速烙饼法。(教师板书快速烙饼法)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烙三张饼的方法并小结:先把饼
1、饼2同时放进锅里,先烙饼
1、饼2的正面,3分钟后,取出饼1,放入饼3,再同时烙饼2的反面和饼3 的正面,3分钟后,饼2烙好了,取出饼2,再放入饼1,再同时烙饼1和饼3的反面,又过了3分钟,饼1和饼3烙好了,这样烙3张饼就用了9分钟。
师:老师是用什么方法烙的?(也是用快速烙饼法)
师:使用这种方法时,你发现了什么?(1、使用快速烙饼法,锅里面必须同时放2张饼。
2、用的时间短。)
让学生用烙3张饼的快速烙饼法再烙一次,边烙边说给你的同桌听。
(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是解决烙饼问题的关键。我让学生演示烙饼过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尝试,再进行比较,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拓展延伸:
师:(出示表格,边说边点击表格)刚才烙2张饼时可以2张2张烙,所需时间是6分钟,烙3张饼时可以用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所需时间是9分钟。想一想,如果烙4张饼,怎样烙时间最短?
学生发言。班内交流,并比较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
教师小结后提问:“如果要是烙5张饼,怎样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需几分钟” 小组活动,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找到最佳方法。
教师小结后提问:“如果要是烙6张饼,怎样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需几分钟” 学生发言。班内交流,并比较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
教师小结后提问“如果要是烙7张饼、8张饼……10张饼最少需几分钟?”
(通过以上活动,可以使学生找到最优方法,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这样过程逐步形成课件表格.饼
数
5、探究规律。
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给学生启示:
1、仔细观察烙饼的张数和烙饼所需要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
2、仔细观察烙饼的张数不同烙饼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充分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1、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用快速烙饼法最节
烙 饼 方 法 同时烙两张饼 快速烙饼法
两张两张地烙
先烙两张,后三张用快速烙饼法 两张两张地烙
最少所需的时间(分)省时间。
得出结论:每多烙一张饼,时间就增加3分钟,用饼数乘烙一面饼所用的时间,就是所用的最短时间。(饼数×3=所需最少的时间。)
教师:“谁能很快地说出烙11张饼用多长时间?烙15张饼呢?”(通过拓展性的设问,既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也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三、实践应用
课件出示114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现在美味餐厅的厨师也遇到了难题,餐厅里来了三位客人,每人点了两个菜,而餐 厅里只有两位厨师,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怎样安排炒菜的顺序才比较合理呢?”
1、引领理解题意。
2、全班交流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师:同学们回家后可以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第四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1。〖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学具,模拟过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操作、交流、探讨地过程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来自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教学难重点〗
重点: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及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体会优化思想。
难点:
1、理解烙3 张饼的最优方法。
2、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学具:饼的模拟纸片。
教具:课件ppt、实物投影仪、饼的模拟纸片。〖板书设计〗 烙饼问题
合理安排――最优方法――节约时间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
○
○
○○
○
○○○(交替烙)6+6+6=18分
6+6=12 分
3+3+3=9分 〖热身活动〗
1、选择路线
星期天,小明要去看望姥姥,从小明家到姥姥家有三条路,你帮小明选择一下。出示路线图。
2、发放学具袋
老师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向学生发放学具袋。一种方法是:一个学生一个学生的发放。另一种方法是:先发给小组长,然后由组长发放。学生仔细观察,判断哪种方法更节省时间?说一说理由。你们明白了什么?不明白是吗?不要紧,学习本课后,你们会慢慢理解的。现在,我们开始上课好吗?上课!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开门见山,出示锅和饼图片
师;“两者放在一起,能做什么事情?(烙饼)烙饼里面的秘密可大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吧!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2、出示课本烙饼情境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你们获得了什么信息?(“这口平底锅每次只能烙2 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 分钟)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双数张饼的烙法
1、.研究烙2 张饼
师:“烙两张饼怎样烙?需要多长时间?”让学生思考方法。学生边用两只手演示,边说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
a:利用烙1 张饼的方法来烙2 张饼,共烙4 次,用时12 分钟。发现不合理时,再探究其它方法。B:同时烙2 张饼的正反面,共烙2 张,只需6 分钟。这种烙法最合理,用时最少,烙的次数也最少,我们将这种烙法称为烙2 张饼的最优方法。再遇到烙2 张饼时,你会选择哪种方法来烙?“为什么烙熟1 张饼和烙熟2 张饼所用的最短时间是相同的呢?
2、研究4张、6张、8张„„
3、小结
师:“仔细观察以上表格,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让学生说一说。(当烙饼数是双数时,一般要2 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
(二)单数张饼的烙法 1.研究烙1 张饼
师:“烙一张饼怎样烙?需要多长时间?”让学生思考方法。学生边用一只手演示,边说方法。老师板书:烙饼最优方法是烙1 张饼的正反面,最短时间为6 分钟。”
2.研究烙3 张饼
(1)出示问题。“小红和爸爸、妈妈各吃一张饼,怎样才能让他们尽快吃上饼?”
(2)分析问题。一共烙几张饼?尽快吃上饼是什么意思?(3)小组合作(利用学具来探索并填写下表。)
(4)交流展示烙法,寻求最优烙法。
以小组为单位,请同桌两生上台,一生讲解,一生演示,交流评价,方法1;一张一张的烙共需18分钟;
方法 2:先烙一张,然后两张一起烙,共需12分钟‘
方法3:。如,第一次同时烙饼1 和饼2 的正面;第二次先暂时拿出1 号饼,同时去烙2 号饼的反面和3 号饼的正面;第三次,拿回1 号饼,同时烙1 号饼的反面和3 号饼的反面,共烙3 次,共用时9 分钟。
(5)引导学生比较以上几种方法,总结出烙3 张饼的最优方法(6)强化烙3 张饼的最优方法
先让学生再一次用学具摆一摆最佳烙饼法,然后,闭上眼睛想想最佳烙饼法。
讨论;使作最佳方法时,与别的方法 有什么不同?(时间短,每次锅里只有两张饼,充分利用空间)
3.研究烙5 张饼、7张饼、9张饼等单数张的烙法
交流时重点研究9张饼的烙法: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方法一种是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用最佳烙饼法。第二种方法是3张3张的烙 如果出现了以上两种方法,老师要注意从烙饼时间上,操作上等方面来选择。
4、小结:
师:“观察以上表格,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说一说。
(三)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1、教师出示整个表格(从1张―――到9张)问:“45 分钟内最多能烙几张饼
2、师:“烙饼的张数与最后的总时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板书: “总饼数×3=最短总时间(1 张饼除外)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快速烙饼法,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提高做事的效率。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可以合理安排。请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解决问题1、2、3(先思考,然后口答)如果有困难的,可以小组交流一下,或者用手中的学具操作。
2、出示课本中做一做:美味餐厅。先理解题意,然后设计上菜的方案。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学生上台演示过程。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说一说。师:“同学们学到了那么多的知识,老师非常高兴,你们高兴吗?课下可以把这节课你的学习过程用数学周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老师回去也写一写与同学们一起上课的感受。让我们一成长。
第五篇:分数小学数学日记
带分数、带分数、分数和小数
一些小数可以等于一些真分数或假分数,假分数又可以等于带分数或整数,也就是小数=假分数=带分数(整数),或小数=真分数,举些例子来说说:(1)0.75=
753=75%=100
4把小数化成分数很容易,只要
整数部分是0,再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扩大多少倍,那倍数就是分母,小数扩大成的整数就是分子。变成了这么大的分数后,只要再看看它能不能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数分大小不变,这个小数就变成了分数了。(2)
14=14÷20=0.720
分数化小数也不难,只要用
分数的分子去除以分母(不管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就可以得到小数了,得到的小数就是你要化的小数了。这里又有一个新知识,就是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母相当于除数。(3)8.96=8
96÷424=8100÷425
这个小数跟上面的不同了一
点它有整数。看起来不好化分,其实很好化分。整数不用化分,只用化分小数,小数化分完后再加上整数,就化分好了,化分出来的是一个带分数。在一个除法算式里,当被除数不能被除数除尽时商就可以用分数表示,就是分子=被除数,分数线=除号,分母=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