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认识分数教案
《认 识 分 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4页“认识分数”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表示,从而进一步认识分数。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和掌握用分数表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构建分数的概念。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分数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体会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学习的,它又是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和学习小数的直接基础。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一方面可以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同时又为学生在第二学段抽象概括分数的意义作了铺垫;另一方面可以为下面学习几分之几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个物体的实际问题奠定知识、思维和思想方法基础,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1.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
教学难点:2.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准备:数学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心动)
师伸出一只手,问:你能想到几?还能想到几? 伸出一双手,问:现在你能想到几?
师: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时,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今天期待大家都能够打开思维,仔细听,大胆说,好吗?
二、讲授(互动)
1、出示一个苹果,问:这是什么?分给四个小朋友,怎么分公平?每人分得多少?(板书:四分之一)
你能像刚才这样完整的说说这个四分之一的意思吗?4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板书)
四分之一就可以说成四份中的一份。(板书)
在上学期我们已经会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得到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今天我们一起继续来认识分数。(板书)
2、出示第一盘4个苹果,这是什么?问:现在要把这盘苹果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盘苹果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4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4依然表示平均分成4份,1依然表示其中的1份,那看一看,一个苹果四份中中1份是多少?这盘苹果四份中的1份是多少?
3、出示第二盘8个苹果,这是什么?问:现在要把这盘苹果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盘苹果的几分之几?你会分么?请你们分一分,并涂一涂,表示出这盘苹果的四分之一。
展示学生的作品,预设:1)竖着划线2)横着一条线竖着一条线3)平均分成8份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怎么做的,再针对第三种情况探讨合不合适。
4、比较
出示三幅图,把一个苹果平均分得到的四分之一是上学期学过的,把一盘苹果平均分是今天学的,比较一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预设:相同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不同苹果总数不同。问:为什么苹果总数不同,却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延伸:出示一筐苹果,这是一筐苹果,不知道有多少个,把这筐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得这筐苹果的几分之几?
小结:无论总数是多少,只要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5、完成练习第1题
分一分,涂一涂,表示出每幅图的二分之一,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品,说说自己是怎么得到二分之一的。
问:为什么都是每幅图的二分之一?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怎么就能得到二分之一这个分数吗?
小结:平均分成几份,就能得到几分之一。
6、完成练习第2题
分一分,涂一涂,你能得到这堆积木的几分之一?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品,说说怎么得到几分之一的。
三、练习(触动)完成思考题
附练习纸:
分数的再认识
1、分一分,涂一涂,表示出这盘苹果的
2、分一分,涂一涂,你能表示出每幅图的二分之一吗?
3、分一分,涂一涂,表示出每堆积木的几分之一。
第二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精品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
设计理念
研究学生、读懂学生是我们课堂教学设计的首要前提。我们试图站在学生的立场追问“为什么要学习分数?”“用怎样的符号表示分数?”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充分利用教材安排的探索学习主线索,预设了“引发冲突——问题引探——分层练习——总结评价”四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经历“感知——操作——推理——归纳——应用”的过程,体验分数(几分之一)的产生、发展与形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开一扇靓丽的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8—100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几分之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已认识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数概念的第一次扩展,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小数等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这一内容包括几分之一(尤其是二分之一)的含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读写法、两个几分之一分数大小的比较等。由于分数的抽象性,教材在编写时一方面注意结合生活实例和具体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例1与练一练);另一方面以理解分数意义为重点,带出分数的大小比较(例2)。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发展水平,是科学可行的。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表示。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能借助直观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过程中,渗透抽象、推理、模型等数学基本思想,培养观察、操作、简单推理和表达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培育数感。
3.体验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体会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只有平均分产生分数。
教学准备:课件、圆形、长方形纸片、学习纸、水彩笔。教学过程
一、引发冲突,激趣揭题
课件演示:野餐活动分食品的场景,呈现现实问题:“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
引导完整表述“平均分”食品的情况:如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2个„„。
引发冲突:蛋糕每人平均分得“半个”,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数来表示吗?怎么办?
揭示课题:认识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产生认知冲突,发现以前学过的数不能表示“半个”,需要创造一种新的数来表示,体会到分数的产生来自实际生活的需要。】
二、问题引探,主动构建 1.认识二分之一。
⑴引导探究,初识二分之一。
回顾:刚才我们是怎么得到蛋糕的“二分之一”? 思考:二分之一该用怎样的符号表示?
自学:阅读课本P98,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结合情境理解每部分的意思并书空)。
交流:引导完整表述二分之一的含义。⑵动手操作,再识二分之一。
出示:拿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把它的二分之一涂上颜色。然后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得到长方形纸片的二分之一的。
操作:学生按要求“折——涂——说”,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展示:学生展示并介绍三种不同折法。
思考:为什么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2”表示?
⑶辨析、归纳,三识二分之一。
练习:判断涂色部分是否能用二分之一表示。
思辩:我们通过分蛋糕找到了二分之一,通过折纸也找到了二分之一,刚才我们通过观察也找到了二分之一。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归纳:看来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不管是什么形状,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环节在初步感知“1/2”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亲历动手操作、辨析判断、归纳推理及创造符号表示“1/2”等数学活动,一步步丰富对“1/2”内涵的认识,从而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培养符号意识与创新意识。】
2.认识四分之一。
思考:这幅图(四分之一)的涂色部分能不能用分数表示?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3.利用直观比大小。
猜想:“1/2”与”1/4”这两个分数究竟谁大?
验证: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张大小一样的圆形纸片,请大家拿出两张,分别折一折。一张涂出它的二分之一,另一张涂出它的四分之一,带着你的思考比一比,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反馈:学生展示作品,说想法。4.认识几分之一。
质疑:四分之一是不是最小的分数?
探疑:(利用剩下的一个圆形学具)请做一个比四分之一还小的分数。交流:①一样的圆,怎么创造出这么多大小不同的分数?
②(电脑演示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如果继续往下分,还能得到谁呢?你又发现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1/2之后利用“正迁移”认识1/4,属水到渠成。但比较它们的大小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而言仍有一定的难度,于是利用直观比大小,成为最佳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操作,认识任意几分之一的分数,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发展水平。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加深对“几分之一”分数含义的理解,培养发散思维及数感。更重要的是渗透了“猜想—验证—建模”科学探究的精神。】
三、分层练习,培养数感 1.想一想:它是几分之一?
2.估一估:涂色部分是这张纸条的几分之一? 3.猜一猜:谁更长?
4.看一看:播放课件,感受生活中的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想一想、估一估、猜一猜、看一看等活动,在多角度地观察、思考并解决问题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几分之一”含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与应用意识,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产生亲近数学的良好情感体验。】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评价: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最欣赏谁得表现?:
【设计意图:课末谈收获,提疑问,用自评、互评的方式梳理总结,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反省与勇于向别人学习的良好习惯。】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始终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自觉践行“新课标”理念,引导学生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通过操作、思考、感悟等数学活动,初步认识并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学思路凸显以下几个特征:
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
本课紧紧抓住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分学具、分食物等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分的过程中,感受到4个苹果、2瓶水分得的结果还是整数,但1个蛋糕平均分的结果却不够1个,从而引发认知冲突——生活中会出现分的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一半”该如何表示呢?从而感悟到分数的产生缘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并产生学习新知的强烈兴趣。
二、科学定位,达成目标
学生学习数学,需要唤起已有的知识经验,更需要合理地运用迁移规律,形成主动迁移。这节课所认识的分数都是几分之一,在结构上有相似性,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点。所以我们在设计时,首先抓住学生最容易理解的“1/2”作为认识的突破口,集中一课中最佳的黄金时间,让学生对“1/2”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不但把力气化在刀刃上,保证了对“1/2”的认识效果,同时也为引导学生主动迁移,认识其它的几分之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数形结合,培养数感
学生第一次认识分数会感到抽象难以理解。在教学中,应重视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促使学生在操作中以形为载体,将抽象的数形象化。如:课中“折长方形纸的1/2”、“这幅图(四分之一)的涂色部分能不能用分数表示”、“请
做一个比四分之一还小的分数”以及课末的想一想、估一估、猜一猜、看一看等活动,无不借助数形结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执教教师简介
阮宁宁,小学一级教师,宁师附小东侨校区(华侨小学)副总辅导员。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育分会会员,宁德市教坛新秀。从教以来一直以促进孩子的发展为宗旨,快乐学习,快乐教学。坚信:教育不仅是学习知识、开启智慧的过程,更是一种助人为乐、润泽生命的行为。2012年12月,执教《角的初步认识》一课获宁德市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优质课评选第一名。撰写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参加省、市论文评选活动并获奖,多次送教下乡赢得一致好评。
所用教材内容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认识教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试用教材第八册第三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2、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主动探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重点:为什么必须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教学过程:引入:
1、同学们都认识什么数?
2、这节课我们来初步认识分数。
3、猜想:这种数为什么会叫分数?准备:
(一)分与平均分问题:6个苹果可以怎样分?方法:对几种平均分的结果提问。小结:象这样每份同样多的分法是平均分。
(二)分数的产生问题:3个苹果可以怎样平均分?平均分成的每份还能用整数表示吗?说明:这就要求产生一种新数----分数。新课:
(一)认识二分之一和二分之二
1、认识二分之一演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说明:2份中的1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2、认识二分之二演示:2份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说明:这样的2份是2个1/2,也就是苹果的2/2。
3、强化平均分演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大小不同的2份。问题:2份中的1份还是这个苹果的1/2?为什么?说明:只有平均分成的两份,每一份才能用1/2表示。
4、过渡:学生动手操作:折出图形纸的1/2;问题:怎样折出图形纸的1/2?方法:学生演示折纸的方法和结果。问题:如果大家继续平均分,能得到正方形的1/4吗?
(二)、认识四分之一和四分之几方法: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展示折纸的结果。问题:为什么4份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正方形的1/4?它们有什么不同吗?这样的2份,3份是这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方法:指一指哪是正方形的2/4;闭上眼睛想一想3/4是什么样?举起正方形的4/4;问题:为什么4/4是整个的正方形?2/4,3/4,4/4都和谁有关系?说明:1/4这样的分数很重要。过渡:如果继续平均分,还能得到几分之几呢?
(三)、认识三分之一和三分之几出示:一根钢管问题:要得到钢管的1/3需要怎样平均分?出示:一个圆观察:钢管的1/3和圆的1/3问题:你又发现什么?说明:把谁平均分了,得到的分数就是谁的。
(四)加深理解出示:花瓣图,看图说分数小结:1/2,2/2,1/3,2/3,3/3......都是分数;几分之一都很重要,有这样的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学生举例
(五)看图自学1,看书:P178页(学生边看边说)2,说一说:对分数又有了哪些了解?3,反馈:看图写分数、读分数(1/9)(5/9)(4/9)(9/9)巩固练习:1,判断:图1的红色和绿色部分各是线段的几分之几?图2中的绿色部分是线段的5/8吗?
2、猜想:出示不平均分的苹果图问题:每一部分不是苹果的1/2,大概是苹果的几分之几呢?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猜想是否准确呢?学生总结: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分数的初步认识》九年义务的教育六年制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第一次认识整数以外的一种新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在此以前,对于分数学生或是听说过,或是见到过,还有的是略知一二。但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要学习分数?确实是学生们所不曾想过,或是没有想明白的问题。为此,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知道分数的作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的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2,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主动探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的;
一、注重学生的感悟教学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谈谈自己都认识哪些数?猜想以下分数是怎么回事?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迫切愿望后,顺应学生的猜想去分一分。例如:给学生6个苹果,让学生随自己的意愿去分,学生简直是五花八门,在多种分法中学生自己归纳出平均分的特点后,再继续分,就是有目的的平均分了。正当学生兴高采烈地平均分3个苹果、1个苹果时,一个突发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平均分得的结果用什么数表示呢?在学生们试图用整数表示失败后,他们自发地感悟到需要产生一种新数了-----这就是分数。
二、注重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直观演示,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了二分之一;以此为基础接着认识的是二分二。就此顺应学生的思维,继续认识的是四分之一和四分之几。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通过动手折纸的操作,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在多种折法中认识了四分之几的分数。教师趁机稍加点拨,如果再继续平均分能得到哪些分数?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在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后,让他们自己来判断、辨析1/6和5/6有什么关系?5/
6、5/
8、5/7为什么分子相同分母不同?这样有具体到抽象,加深了对分数之间关系的理解。
三、注重知识的结构特点本节课抓住平均分这一重点内容,以其为主线贯穿始终。这条主线横向连着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来表示,并且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纵向深入到不平均分得的结果,不能用一个分数表示,但可以用其它的分数表示。例如:把一个苹果分成一大一小两块;把一个正三角形分成一大一小两部分。这样分得的结果是不能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的。在得到学生的认可后,适时地加以引伸:怎样能使这一小块苹果也能用分数表示?怎样使三角形中的每一部分都能用分数表示?在问题得以解决的同时,不仅加深了对分数的认识,而且为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四、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力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语言亲切自然富于感染力;2,联系实际巧设悬念;为学生提供机会展示才能;3,教学手段新颖多样,课堂教学充满激情;4,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平等交流、相互评价;本节课从设想到实践力求有所突破,同时肯定会存在着许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还请老师们多多指正。
第四篇:小学数学《认识分数(单元教学计划)》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认识分数(单元教学计划)》公开课教
案
本教学设计,紧扣新课改要求,结合教学工作实际,突出学生自主探究,体现新课标改革实践;突出课堂评价与检测,体现有效性课堂实践;突出计算机媒体辅助,体现信息化教学实践。以全面、科学、灵活、实用的设计理念,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认识分数。能通过动手操作和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认识几分之一的过程中,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获取数学学习的经验。
3、情感目标: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分数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获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实物操作、直观图形等方法,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三、学生分析
1、学生可能接触过表示“二分之一”意义的日常生活情景。如把一个吃的东西,平均分成两份,一份给别人,另一份给自己。这是学生学习分数初步知识的实践基础。
2、学生从对日常生活情景的认识到运用数学语言和符号来表述分数的概念具有一定难度。从整数到分数,这是一次知识的扩展和思维的跨越。对于这一抽象概念的认识,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存在有很大差异。
四、教学内容
第 1 页 分析 本课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分数的起始课。分析其内容,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步:认识二分之一;会读、写二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理解其含义。第二步: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自主探究几分之一的分数及其意义。第三步:学会比较几分之一分数的大小。其中:例1用于让学生认识二分之一;例2用于让学生认识四分之一;例3用于让学生认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五、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应用
1、教学准备(1)师备: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题卡等。(2)生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若干张,彩笔。
2、媒体和资源的选择与应用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出分数,会写分数,掌握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可以用分数表示。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难点:正确区分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每一份就越少。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由平均分引出1/2。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课前先来个比赛怎么样?那就请你们注意认真听,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第 2 页(1)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2)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3)现在只有一个苹果了,还是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能得到几个呢?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半个,那半个该怎么表示呢?同学们,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一个苹果的一半吗?(画图、写汉字都可以)生:黑板板演,并简单介绍
师: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苹果的一半,你们的办法都很好。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当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时,可以像这位同学一样用这个数1/2来表示。”
你们知道这个数叫什么名字吗? 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二、体验感悟二分之一 的具体含义
1、师:(出示实物图形)你们看,现在我手中有个苹果,想想你可以怎样得到它的二分之一 呢?(切)可现在老师手中拿的是苹果的图片,那你怎么才能得到他的二分之一(对折)师:为什么对折? 师:是的,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说明是平均分。(不
第 3 页 说对称)(贴半个苹果图)师:我们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 二分之一。
说一说。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 二分之一(找3、4个学生说说)师:那另一半苹果呢? 它也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为什么? 小结:(我们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这是其中的一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这是其中的另一份,它也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这两份 合起来就是这个苹果。)小声说说。
2、再找人说说二分之一的涵义
3、师:我们刚才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的纸,你能得到它的 二分之一吗?要求: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师:(将作品贴到黑板上)生说:怎么折的?怎么得到了长方形的 二分之一? 指板书说:你们看这些长方形的大小不同,折法也不同,这里还有苹果,为什么其中的一部分都可以用 二分之一来表示呢? 师:小结:看来不论是一个苹果还是一个长方形,只要把它
第 4 页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4、验证比萨饼:为什么不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5、理解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图形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出示圆课件)
6、理解形状不相同大小相同的图形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出示正方形课件)
7、判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
三、在探索体验中理解认识其它分数并写出分数
1、我们一起研究了二分之一,现在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三分之一。
出示课件: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边说边写先写分数线,在写分的分数分母,最后写取的份数分子。
2、现在静静地想想: 里面的“3”和“1”各表示什么意思?分数中间的横线,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吗?(同桌讨论)3表示的平均分成3份,它叫分母,1表示的是这3份中的一份,它叫分子,中间的横线表示的是平均分,它叫做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
3、书空:用手在桌子上写写三分之一
4、你能不能用正方形的纸折一折,用阴影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 ?看看谁的方法多? 师:(收集不同的作品黑板展示)有反馈,谁是这样折的?统
第 5 页 计
师:都能用四分之一 表示吗?(个别要验证,较难、没有折出来的老师出示一个)师: 你们真棒,一张正方形的纸,有这么多不同的折法都得到了它的 四分之一。
5、其实,除了图形中有分数,在我们身边也到处都有。例如:咱们班有36人,你是咱班人数的几分之几?(1/36)如果有个大蛋糕,刘宇佳这一组来平均分这块蛋糕,每人得到这块蛋糕的?(板书:1/6)如果女生来平均分这块蛋糕,每人得到这块蛋糕的?(板书:1/15)如果全班来平均分这块,每人得到这块蛋糕的?(板书:1/36)想:这些分数,你有什么发现?(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每一份越少)
6、大家还想认识那些分数?你能自己举个分数的例子吗? 师:这样说下去,说得完吗? 生:对了,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四、感受数学文化
1、分数发展史的介绍
同学们创造出了这么多的分数,真了不起。其实我们国家是最早使用分数的国家,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呢!
第 6 页 刚刚我们一起研究了分数,那现在你对分数有了哪些了解呢?
五、巩固练习
1、同学们真了不起,对分数有了这么多了解,那你们来看看这些图,你能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吗。(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2、看图估一估,阴影部分大约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课件验证)比较: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六分之一,你发现了什么?
3、玲玲和丁丁在争论不休,看看为什么? 把一根火腿肠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一定是这根火腿肠的二分之一?
4、出示课件:形状不一样、大小看不出来的三角形,还是平均分吗? 思考题::我们班第一组有6个同学,把他们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分之几?每份是几人?
六、总结收获
这节课即将结束,能谈谈你有哪些收获或体会吗?
第 7 页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听过西游记的故事吗?那你们都知道哪些故事呢?同学们知道可真不少,不过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故事是大家一定都没有听过的,想听吗?话说,有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正走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正走的又饿又渴的时候,刚好路过一片西瓜地,八戒高兴的跑去问师傅能不能吃西瓜。师傅说吃西瓜可以,不过我要先考考你。“如果你有四个西瓜,;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八戒很快就说出了答案。同学们你们知道是几个吗?“如果给你两个西瓜,;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八戒想了想就说出了答案。同学们你们知道是几个吗?“如果只给你一个西瓜,;平均分给你的悟空,每人分多少?”这下可把八戒难住了。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二:1/2的认识
1. 请同学们从桌子上找出和西瓜一样的图形,我们暂时把它当成西瓜亲自动手分一下。想一想,如果让你来分,你会怎么分?(学生动手操作,交流方法)
2. 比较两块西瓜有什么特点?那你们知道你们这种分发叫什么分发吗?刚才你们把手中的西瓜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人分得其中的几份?那这其中的一份应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 3. 这位同学很认真,已经预习过了,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位新朋友----分数(板书)4. 分数中的“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三:1/4的认识
1. 这时师傅又说了:“如果给你一个西瓜,你把它平均分给我们师徒四个人,每人分多少?八戒很快就说出了答案。同学们你们知道应该怎么分吗?(拿出纸片动手分并交流方法、讲解过程)2. 课件显示1/4西瓜的分解过程,并提问“4“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四:比较大小
1. 唐僧一看八戒分对了就奖励给他一个大西瓜,可是悟空眼急手快先抢到了手。悟空说;“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2。”八戒一听急了,说:“我肚皮大,吃的多,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4。” 2.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吃的多吗?(同学交流)
3.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秘呢?看看谁能从这些圆中找到规律?
通过比较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那一份就越小。五:同学们可真聪明,这么难的题都没能难住大家。现在老师也想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出示习题:93页1、96页3、96页2题、出示两个不同大小的西瓜,通过比较知道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比较的必须是同样的物体才可以比较出两个分数的大小。
六:你们真的很棒,紧张这么长的时间,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从桌子上随便拿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折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介绍给同学。)七: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