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教案[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22:0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教案》。

第一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教案

Teaching plan 3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并会朗读Let's read部分的对话并能完成排序练习; 2. 能够使学生简单了解中、西方地图不同的标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听、说、认读 Let's read部分的对话;

2.能理解对话中出现的新时态和指点路线的新语言,如: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fter school? Get off at the cinema.Then walk straight for three minutes.等。

三、教学步骤 1.Warm-up

齐唱歌曲Where Are You Going 2. Preview

师生对话,如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ike.Where is your home? It’s near… 3.Presentation

Let's read(1)显示一张放学的情境图,内容如时间地点,并向学生介绍School is over.I want to buy a pair of shoes after school.接着问学生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fter school? 引导学生回答I want to…引领学生读该部分句子;

(2)在黑板上画一张街区图,图中有各种不同的建筑,如:医院、邮电局等。提问学生,如:"Where is the hospital/post office…?Is it far from here?”等。学生抢答:“It's next to the…”;(3)在街区图的学校和鞋店旁边分别加上一个站牌说“This is a bus stop.You can take the No.301 bus here.” 继续利用街区图指出自己所在的位置:“Now I am at the school.I want to buy a pair of shoes.How can I get to the shoe store?'学生会回答“You can go by the No.301 bus.” 继续提问:“Where can I get off the bus?”一边问一边手指着shoe store的位置,提示学生回答:“Get off at the shoe store.”;(4)指着街区图继续提问:“Now I'm at the shoe store.How can I get to the…?” 根据地图所示选择离鞋店最近的直行可到的建筑物提问,引导学生回答:You can go straight ahead.” 表示肯定,说:“Yes!I can walk straight.”继续问学生:“Is it far from the shoe store?”学生回答:“No.” 接下来可说:Yes.It's not far.I walk straight for three minutes.Then I Can get to the….”

(5)学生阅读对话,回答以下问题:

what is Mike going to do? What is he going to buy? Where is he going? Where is the shoe store? Which bus can he take? Is the hospital on the right or left side of the road?(6)学生课堂上完成排序任务;

(7)放Let's read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8)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朗读对话。

Good to know出示Good to know部分的教学挂图,让学生知道如何使用地图;

4.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1)完成A Let's read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学生听A Let's read部分的录音并跟读,然后读给朋友或家长听。

第二篇: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教学设计

青春献给北大荒

教学内容:《黑龙江人文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教学目标:

1、知道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使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2、知道什么是北大荒精神。

3、开发北大荒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北大荒开拓者的精神。教学难点:开发北大荒的重要历史意义。教学时数:1课时。

课前准备:①教师:收集一些北大荒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图片。

②学生:收集一些开发北大荒的故事或有关北大荒的谚语。

教学流程:

一、导入:

①教师出示课前收集的图片。②学生用语言描述美丽的大东北。

师: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二单元第三课《青春献给北大荒》,让我们共同领略北大荒开拓者的精神和豪情。

二、新授:

1、师:同学们,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号召人们去开发边疆,数十万人响应号召陆续来到了北大荒。第一批拓荒者是14万人民解放军专业官兵,他们开始了艰苦的开垦历程。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又有45万知识青年来到这里,投入到了“屯垦戍边”生产建设的行列中。请大家看看13页上的两幅图片。

2、请同学们再用语言来描述一下美丽的大东北。

3、教师简单讲解“知识青年”和“上山下乡”。

4、教师出示课前收集的一些图片,用语言描述昔日的北大荒。

5、师:听了老师的描述,你有什么感想?请大家自由谈一谈。

生:自由回答后,教师予以确认。

师:指导孩子们读14页上面的三幅图片。

6、同学们,通过学习请你总结一下北大荒精神的精髓是什么?

大家自由发言,老师暂不做评价。

7、师:大家说得都很好,请大家和老师一起看一看15页上的三幅图片,并把你看完图片后的感想说给大家听。

学生发言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当时的生活条件那么不好,英雄们为什么还能够吃苦耐劳呢?

同学们自由发言后,教师进行小结。(人们赞美拓荒者,歌颂拓荒牛,更颂扬在艰苦跋涉中取得辉煌业绩的北大荒精神。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十万转业官兵在东北三江平原的亘古荒原上发起了“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伟大壮举。半个世纪来,几代拓荒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用火热的激情、青春和汗水把人生道路上的句号划在了祖国边陲那曾经荒芜凄凉的土地上,他们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内容的北大荒精神,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垦荒英雄们跋山涉水、勇往直前,他们已把生命融入了这片荒原,用青春和智慧征服了这片桀骜不驯的黑土地,实现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性巨变。)

8、请同学们讲一讲收集到的在开发北大荒中发生的故事或或说一说收集到的有关北大荒的谚语。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倾听,不做评价。

9、师:同学们,请谈谈你对“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评价。

三、结束:

同学们,五十年代中期,王震将军奉党中央、毛主席之命,先是率领铁道兵,后又指挥十万转业官兵挺进荒原,展开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奠定了垦区的基矗。近半个世纪以来,先后由14万转复官兵,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山东、四川等地的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和地方干部、农民组成的垦荒大军,继承发扬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和“南泥湾”精神,头顶蓝天、脚踏荒原,人拉肩扛,搭马架、睡地铺,战胜重重困难,在茫茫沼泽荒原上建起了一大批机械化国营农场群。老一代北大荒人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为垦区的开发建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黑龙江垦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成为工农商学兵结合、农林牧工副渔综合经营、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区域。垦区始终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垦区的开发建设史是共和国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垦区人民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即“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学习了《把青春献给北大荒》一课,课后,请同学们写一些感言,下节课读给大家听。

讷河市第五小学 石宝君

第三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重温革命岁月

单元导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更不应该忘记英雄。“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当这优美、激越的旋律响起时,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由谁开创?你可曾记得,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只为救民族于危亡,救人民于水火?

让我们一起重温激情洋溢的革命岁月:红军战士不畏千难万险,跨过了万水千山,英勇豪迈;狼牙山五壮士不惧牺牲,唱响了气吞山河的壮歌,震天动地;开国大典的庄严时刻,成千上万的群众欢呼雀跃,热血沸腾;郝副营长舍己为人,为了孩子的明天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感人肺腑……

本单元的课文虽然题材、体裁不一,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通过感受中国近代史上中华儿女奋力抗争、为革命胜利前仆后继的一幕幕感人画面,学生能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教材分析

分类

具体内容

课时安排

教学要点

课文

七律·长征

2课时

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时代背景,感受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

2课时

从课文的叙述中领悟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体会五壮士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开国大典

2课时

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感情;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灯光

1课时

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口  语  交  际

演讲

1课时

语气、语调要适当,姿态大方;利用停顿、重复或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习作

多彩的活动

写清活动的过程,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写出活动的体会和收获。

语  文  园  地

交流平台

体会场面描写的作用,交流写法;

体会“重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学会用多种方式进行语言描写;

掌握硬笔书法的要领,提高书写水平。

识字加油站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5.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1.认识“逶”、“迤”等6个生字,会写“崖”、“渡”2个生字。会理解“逶迤、磅礴、泥丸”等词语的意思。

本课只有两个生字,写稿请参考最新人教六上二样稿。

2.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朗读课文中读出磅礴的气势,并背诵课文。

3.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2难点:(1)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并读出磅礴的气势。

(2)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

2.播放《长征组歌》。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长征组歌》,将学生带入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

板书:5.七律长征

2.解题。

(1)七律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2)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对党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

党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11个省,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红军战士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

毛泽东同志写下了《长征》这首诗,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遇到种种困难和红军战士在战胜这些困难时所表现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逶迤(wēiyí)磅礴(pángbó)岷山(mín)

泥丸(wán)

(2)指导易混淆的字。

“崖”是上下结构,与“涯”进行比较。“崖”是山字头,与山有关;“涯”与水有关,泛指水边。

“渡”是左右结构,与水有关,表示从水中经过。

3.读诗歌,要求读出诗歌的停顿与节奏。

三、再读课文,感知理解。

1.老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

3.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发表意见。

4.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出气势。

四、读句、释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1.出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释词。

远征:指二万五千里长征。

万水千山:“万”和“千”都不是实数,而是说无数的山、无数的水,实指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3.说说诗句的意思。

红军战士不害怕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被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4.出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5.释词。

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

乌蒙:即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

磅礴:气势雄伟。

泥丸:泥团子,小泥球。

6.说说诗句的意思。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在红军看来,不过像泥丸一样在脚下滚过去。〖puxuewang.com〗

7.为什么五岭山像细小的波浪,乌蒙山却像泥丸呢?

说明红军战士勇往直前,活泼乐观,在他们眼里五岭山就很小,如同细小的波浪;同样乌蒙山也很小,如同泥丸。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思想和情怀。这气势是何等的伟大!接下来请同学们读出这种气势。

8.齐声朗读这一句诗。(加点部分要重读,同时要注意放声朗读,读出气势)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四、总结课文,感悟写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描写了哪两个场面?

红军过五岭山的快速场面与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的场面。

2.全诗中总写的诗句是哪一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布置作业。

抄写《七律•长征》。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古诗。

2.明白全诗的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3.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红军战士勇往直前,很活泼乐观地度过了五岭山和乌蒙山,这是“千山”的代表,“万水”又指哪些呢?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释词。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桥上只剩下13根铁索。

3.说说诗句的意思。

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流很急,激流拍岸,给人以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上的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使人有寒气逼人的感觉。

4.体会“暖”与“寒”的意思。

“暖”是因为红军战士巧渡了金沙江,成功地渡河来到了河对岸,怎能不让人激动欣喜呢?

“寒”是因为红军战士从泸定桥上冒着生命的危险,才渡过了大渡河,来到了对岸!看着这悬崖峭壁,看着这汹涌澎湃的大渡河,再看看牺牲的战士们一个又一个,怎能不感慨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让人心惊胆寒呢?

5.这句诗又刻画了哪两个场面?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

一是巧渡金沙江,二是飞夺泸定桥。

6.出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7.释词。(puXuewang.com)

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

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8.说说诗句的意思。

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过了岷山,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表现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

9.“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流露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为长征胜利而感到无比欣喜、自豪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写法。

1.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场面?请学生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腾五岭山

走乌蒙山

渡金沙江

夺泸定桥

喜爬雪山

2.全诗围绕哪一句诗来写的?这样的写法叫什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点面结合3.分析点面结合与特色。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点面结合的写法非常有条理,而且能够很全面地反映复杂的活动场面,让场面更加具体、生动。

4.试着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大扫除的场面。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磅礴的气势。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5.七律•长征

6.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目标:

1.认识“嗖”、“崎”等4个生字,知道“着”是一个多音字,会写“寇”、“冀”等15个生字。会书写“日寇、进犯、游击”等30个词语。

2.朗读课文,以小标题梳理课文内容,并会讲这个故事,体会五位壮士的顽强不屈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3.学习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每一位战士的写法,做到点面结合。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在理清故事的基础上,学会用小标题梳理课文内容,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1)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体会五位壮士的顽强不屈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教学准备:

1.电影资料《狼牙山五壮士》。

2.教学插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观看电影资料《狼牙山五壮士》。

2.学生简单谈感受,教师小结,导入。

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涌现了千千万万个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5课《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区的一个真实故事。

3.板书课题  6.狼牙山五壮士

4.“壮士”指什么人?(指豪壮而勇敢的人)

为什么称他们为“壮士”呢?学习这篇课文后大家就一定会知道!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崎岖(qíqū)

叽里呱啦(guā)

嗖(sōu)

zhuó

(着落)

zháo(着凉)

zhe(跑着)

(2)指导易混淆的字。

“寇”与“冠”加以比较,在比较中辨析字,会更加准确。

“抡”是左右结构,右面是“仑”,不是“仓”,所以读音是lun,这也说明它是一个形声字。

“悬”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县”,里面只能是两横。

“屹”是左右结构,左面是“山”,右面是“乞”,不能写成“气”。

(3)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

崎岖:陡峭,不平坦。

昂首挺胸:昂着头挺着胸,形容士气高昂。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悬崖绝壁:形容高而陡峭不能攀缘的山崖。

惊天动地: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居高临下: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

(2)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理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1)这篇课文时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2)按照事情的变化过程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大举进犯晋察冀根据地,七连六班接受接受转移群众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的情形。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五个战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峰顶后再次痛击敌人。

第五部分(第6-9自然段),写五位壮士英勇跳崖,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3)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小标题。

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puXuewaNG.com)

第三部分(3)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5)顶峰歼敌

第五部分(6—9)壮烈跳崖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主要意思,要运用关键词语加以概括,不要啰嗦。)

本文记叙了七连六班五位壮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他们诱敌上山,英勇杀敌,舍身跳崖的故事,表现五位壮士热爱祖国和人民的革命精神。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说出事情发展的小标题。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五位壮士的英勇的行动,接下来继续学习五位壮士的事迹,感受他们英雄壮举!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讲读第二段:(诱敌上山)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时的神态表现?

2.讨论以上思考题,分别找出班长、副班长、战士……各自的神态表现。

(沉着、吼、抢、全神贯注)

3.动作中,你有什么感觉?

课文抓住每个人的特点描写,让学生感受到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虽然不同,可他们的愿是相同的,都是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勇猛歼敌。

4.指导感情朗读。

5.总结学习步骤:

①找出描写五壮士神态、动作的词

②谈感受体会。

③有感情地读课文。

6.在狼牙山顶峰,五壮士又是怎样英勇歼敌呢?(按以上学习方法学习)

(二)学生讲读第三段:(引上绝路)

1.出示句子: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2.品读重点词语。

“斩钉截铁”说明班长马宝玉不怕牺牲,毅然而然地选择死亡,也要完成连队交给的任务!

“热血沸腾”一词很生动地写出了战士们在班长的感召和鼓舞下,也要用生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3.谈感受与体会。

4.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三)讲读第四段。

(顶峰歼敌)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五壮士的神态、动作怎样?找出重点词、句,并讨论。

(抢、夺、插、举、喊、拔、拧、掷)

2.这些动作说明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结合插图)。

让学生通过品味以上动作词,观察插图,深刻理解五壮士在枪尽弹绝的情况下,面对疯狂的敌人,毫不惧怕,用石头去杀伤敌人!表现了战士对敌人无比仇恨,对人民对革命无比热爱和顽强的斗争精神。

3.理解重点句: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这个句子是写班长马宝玉动作的,“抢前一步”、“猛地举起”写出了班长对敌人的憎恨,对革命的忠诚,具有勇往直前前、不怕牺牲的精神。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三)讲读第五段:(英勇跳崖)

1.同桌练习朗读,划出描写五壮士的神态、动作的词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讨论:〖puxuewang.cOm〗

抓住“屹立”、“纵身”、“昂首挺胸”:从“屹立”一词中可感受到五壮士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从“纵身”,可看出动作意志果断坚决,写出了班长的从容自若,毫不畏惧。“昂首挺胸”,表现了战士和班长—样具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3.五壮士已胜利完成任务,为什么还要跳崖?

他们的枪弹已绝,敌人已扑上来了,更加疯狂凶恶了,这时战士们宁愿死,也不愿被俘,这更是豪壮的气慨。

4.指导感情朗读。(读出激昂的语气)

三、学习写法。

1.课文如何写五位壮士的呢?学生讨论。

有时对某个人进行聚焦描写,比如班长马宝玉就进行了细致地描写,比如: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有时对班里的五位壮士进行概括地描写,比如课文第二自然段,还有第三、四自然段的开头“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2.对,课文在描写时,既关注了群体,又写了每一位战士,所以给人很全面的感觉,而且很具体。这就叫“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3.学术交流这样写的好处,并在作文中加以运用。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讲一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6.狼牙山五壮士

7.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认识“擎”、“诞”等8个生字,会写“盏”、“栏”等13个生字,会读“协商、汇集、预定”等25个词语。

2.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体会课文场面描写的方法。

3.感受新中国诞生的激动、自豪之情,并培养学生热爱党、珍惜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2.难点:关注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关于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

2.阅兵过程中的影像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

2.导入题目,板书:7.开国大典

3.解释题意。

“开国”就是一个新的国家诞生,“开国大典”指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隆重、盛大的典礼。

4.这开国大典究竟写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通顺。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政委(zhèng)宾客(bīn)擎着(qíng)诞生(dàn)

电钮(niǔ)

瞻仰(zhān)

聂(nie)荣臻(zhēn)

(2)指导易混淆的字。

“爆”与“暴”不同,与“火”密切关联。

“帜”是左右结构,左面是“巾”,与布有关,右面是“只”表示读音。

“距”是左右结构,左面是“足”,右面是“巨”,不是“臣”,要注意比较。

(3)检查字或词语的理解情况。

擎:举。〖puxuewang.com〗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

瞻仰:恭敬地看。

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

(2)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理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对重点部分进行分层理解。

第一段(1—4自然段):写开国大典之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二段(5—10自然段):具体写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了。

本段按内容分为三层:①(5一7节)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②(8—9节)升国旗的过程。③(10节)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第三段(1l—13自然段):写阅兵式的盛况。

本段按阅兵顺序分为三层:①阅兵式开始的情况。②各兵种通过天安门受检阅。③群众看到检阅部队后的激动。

第四段(14自然段):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队伍游行的情况。

第五段(15自然段):写开国大典结束后的情况。

3.归纳主要内容。

课文描述了新中国成立时开国大典的盛况及开国大典的伟大意义,赞颂了人民解放军的威武雄壮,反映了人民无限热爱毛主席和欢庆新中国诞生,当家做了主人的兴奋心情。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复习生字词语。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导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读这段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这些感受呢?

(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来的早:早上六点多就入场;人数多:成了人山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秩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3.从重点词语句子中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

4.指导朗读。

语调适宜、庄重而平直。

三、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1.默读课文,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过程?哪些过程最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并板书

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宣读政府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4.分析阅兵式的情况。

师生探究:为什么阅兵式最能表现开国大典的盛况?

生:接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空军……兵种多。军队的素质高,这样的描写有“战车整整齐齐的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雄伟威严。

生:“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是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威武,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着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

生:“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是中国人民为开国大典流露的欢乐、激动之情。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民的心情欢快、激动达到了高潮。

5.描写阅兵的场面真可谓壮观!这段场面描写又有什么特色呢?

(1)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2)举例点评。

有点有面,做到点面描写相互结合。

描写细致,有顺序。

6.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句子的含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A.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为什么不用“朝着”或“看着”)

B.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将“挺立”与“立着”进行比较)

7.播放“开国大典”中“阅兵”的影像资料。

8.练习朗读(puXuewang.com)

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内容。

1.指名读书,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并找出相关语句,在旁边作批注,然后交流。

2.教师行间巡视,指导学生写批注。

3.交流感悟。

生: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典礼时间持续得长。

生:“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

生:“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象征着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

4.教师相机点拨:“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如果说成“两支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走去”好不好呢?

(1)学生讨论。

(2)交流感悟。

不好。表现不出游行队伍声势之大,场面之壮观。

3.找出群众激动、喜悦、兴奋的句子读一读,读出其中的感情。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简要复述开国大典的过程,注意有条理。

板书设计:

7.开国大典

会前:广场布置群众入场

典礼:开始─→奏国歌─→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宣读政府公告

阅兵式:检阅部队群众欢呼

群众游行:天上……地上……

光明充满北京城

8.灯光

教学目标:

1.认识“皖”、“歼”等9个生字,理解“璀璨、千钧一发”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理解“灯光”的含义,并从课文中找到“灯光”相关的语句,并深入理解。

3.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郝副营长广阔的胸怀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以及“灯光”的联系与含义。

2.难点:关注场面描写的作用。

教学准备:

关于灯光的一段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灯光的一段视频。

2.教师小结,导入。

这千万盏灯是和平的象征,让人们感到很安宁,很温馨。但这灯光的背后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了!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个故事——《灯光》

3.板书课题  8.灯光

4.介绍作者。

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曾担任《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中的一个编剧。

5.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围歼(jiān)豫皖苏(wǎn)电钮(niǔ)

千钧一发(jūn)璀璨(cuǐcàn)黑魆魆(xū)

(2)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

豫皖苏:豫,河南省。皖,安徽省。苏,江苏省。

千钧一发: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30斤。千钧一发指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

围歼战: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课指天安门广场灯光耀眼。

憧憬:向往。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顺。

三、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1.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3)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4)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5)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3.学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质疑,互相讨论。

(1)学生质疑:为什么看到这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万盏灯”——这么多得灯,大放光明,广场周围还有许多“宏伟的建筑”,说明祖国的建设突飞猛进,所以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学生质疑: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了他的美好的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郝副营长所说的“多好啊!“是指孩子们在这光亮的灯下学习、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憧憬的内容可能是:等革命胜利后,劳动人民将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上学的权利------

4.重点讨论:“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生: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

生: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生:让我们知道:无数先烈正是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因此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5.在讨论中,大家明白了“灯光”的含义,接着思考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妙处呢?

生:让课文的内容相互联系,以一个线索贯穿。

生:让内容相互照应,联系更加紧凑。

生:起着点题的作用,让题目像珍珠一样闪亮!

四、复习写作方法。

1.课文中哪些内容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举例说明。

激烈的围歼战是“面”的描写,郝副营长的思考与点燃火光是“点”的描写。

2.学生讨论交流。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将描写灯光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2.写一段话。

郝副营长,我想对你说:

板书设计

8.灯光

广场  灯光  一声赞叹    幸福生活

阵地  火光  憧憬未来    生命换取

口语交际:演讲

教学目标:

1.准备好演讲稿,做到材料合适,观点明确。

2.演讲时要做到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

3.演讲时要注意感情恰当,增强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写好演讲稿,让演讲有说服力。

2.难点:(1)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材料,例举生动的故事。

(2)注意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增强演讲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

名人演讲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段名人演讲的视频。

2.学生交流体会或感悟。

3.导入口语交际——演讲。

二、师生交流。

1.出示演讲的题目。

科学读书锻炼身体健康饮食

2.请选择一个话题进行演讲,怎样才能演讲更精彩呢?请大家交流观点。

3.学生交流,老师提炼观点。

(1)演讲的内容要精彩——事例多有代表性、引用名言警句、语言要真挚等。

(2)演讲的水平高超——态度要和蔼、巧妙注意感情渲染、辅以动作等。

4.出示一段演讲稿,学生评析。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人类精神的粮食。

我是在读书中享受艺术美,享受其带来的无穷乐趣。我可以畅游在书的海洋里,坐着轻舟在三峡中勇进,去感受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也可以漫步于塞外广漠的草原之上,去领略王维所点燃的直冲云霄的孤烟,欣赏那动人且让人流连忘返的“长河落日圆”,还可以欣赏“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阳”如此壮阔的岳阳楼。

5.学生交流演讲稿的特色之处。

(1)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很有感染力。

(2)富有文采,让人感受到演讲稿的深刻内涵。

(3)观点明确,事例较多,有说服力!

三、准备演讲稿。

1.分小组进行。(puXuewaNG.com)

2.各人整理演讲稿的内容与提纲。

3.整理好事例、警句等。

四、现场演讲。

1.每小组选取一人进行演讲。

2.设立评委打分。

3.评委点评演讲者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4.公布演讲比赛的成绩。

五、教师总结。

1.生活中离不开演讲,演讲能够让陈述的观点更加明确,让表达的意思更加鲜明。

2.演讲时的注意点。

(1)语言通俗易懂,不要生硬,书面化。

(2)速度要慢,有感情,要能够让听众理解。

(3)增加排比句,以渲染气氛,强化感情,引起听众的共鸣。

(4)服饰要整洁,不要五颜六色。

板书设计:

习作:多彩的活动

教学目标:

1.认真审题,明白作文要求是写多彩的活动。

2.注重点面结合,有点有面更加具体。

3.把活动过程中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还要写清楚活动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写活动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

2.难点:要写清楚活动的体会,写明这次活动告诉的道理,这样才能让游戏活动有个明确的主题。

教学准备:

1.准备作文要求的课件。

2.放一段关于活动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话题。

1.出示一段活动的视频。

2.猜一猜,这是什么活动?

老鹰捉小鸡〔www.xiexiebang.com〕

3.活动真是太有趣了!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活动真是太好玩了,让美好的时光匆匆而逝!你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呢?请回忆生活,说一说你最喜欢的活动,并写一写你喜欢的活动。

4.出示作文要求的课件。

记一次活动

我们先一起来玩一个活动。这个活动可以是室内的,也可以是室外的;可以是个传统活动,也可以是个新活动。如果大家能自己创编一个活动,就更好了。

我们可以这样来写活动:

写清楚活动是怎么玩的。

写活动的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

写活动的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

把你在这次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如,应遵守规则,伙伴间要团结协作,遇事要勇敢果断、坚持到底……

写完后读给同学听,根据他们的建议,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分析题意,明确写作要点。

1.一起举行活动。

(1)分小组进行。

(2)提出要求:要一边玩一边观察,一边玩一边思考。

2.交流活动的感受。

3.如果写这个活动,该怎样写呢?有哪些内容必须要写呢?

4.学生交流。

(1)活动的规则要写。

(2)举行活动的过程要写。

(3)活动时还要关注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并把人物写具体,这样便有趣了!

5.教师相机提问。

(1)活动过程中会反复进行,进行很多次?莫非一个一个地写吗?

生交流讨论。

当然不能一个一个地写,要选择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可以写两个,也可以写三个,但不能面面俱到。

(2)活动中有很多人物,怎么写呢?是不是一个一个地写呢?

生交流讨论。

也不能一个人一个人地写,应该注重写场面的方法,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

可以对整个人物活动场面进行概括地描写,然后具体描写一个或两个同学的具体活动以及表现。

6.在老师点拨基础上重新构思。

三、学生编写活动作文。

1.根据自己的感受理清活动的顺序。

2.选择印象深刻的活动写具体。

3.老师适时点拨。

4.修改作文。

四、老师点评作文。

五、学生再次修改作文。

板书设计

多彩的活动

活动规则

印象深刻的过程

点面结合活动的体会

教学反思:

1.激发兴趣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这样便能够主动地观察,获得丰富的材料,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

2.教师要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写游戏过程中的问题,然后采取有效的策略,切实有效地提出改进的方法,这样便起到“点拨”的作用,总之,“点”得细致,“点”得恰到好处,就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精彩范文:

捉迷藏

童年是令人向往的,是充满诗情画意的。课余时,我们几个小朋友经常做一些有趣的游戏,什么打仗呀,捉迷藏呀,打玉球呀……玩得不亦乐乎。看,激动人心的捉迷藏正慢慢到拉开了序幕。

那是一个傍晚,铁牛、书呆子和胖子到我家捉迷藏。首先是胖子捉,我们三人躲。铁牛对我家最熟悉,悄悄地钻进了空米缸中。书呆子小心翼翼地爬上了平台。只剩下我了?我想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对,我索性躲到大门的后面。过了一会儿,铁牛在米缸里大喊:“躲——好——了!”少顷,胖子推开门,像过街的老鼠东张张西望望。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呢?于是胖子就坐下来大声地讲笑话。铁牛实在控制不住,便笑出声音来。胖子够狡猾的,循着声音将铁牛从米缸中拖了出来。后来他们窃窃私语,好象在嘀咕着什么。这胖子就是坏,假装没有看见我,一步一步地向我靠近。顿时,他跑过来挤在么上大声说:“快出来,不然休怪我把你压成大烧饼。”

我乖乖地走了出来。此时胖子头对着天,大声呼唤:“书呆子,快出来!我已经看见你了!”书呆子因为胆小,果然从楼上傻乎乎地跑下来。我们都哈哈大笑:“书呆子,你真呆。他是吓唬你的!”

后来铁牛捉、书呆子捉……每人捉都有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有时让我们捧腹大笑,有时让我们感到很惊讶……总之,捉迷藏真是快乐无比!

啊!捉迷藏真是太有趣了,如一幅幅画刻在我们脑海里,永远也忘不掉!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阅读文章,要抓住场面描写。

2.词句段运用:体会词句重复的妙处;谈谈人物说话时“说”的不同表达方式。

3.书写提示:举办书写作品展览,注意行款整齐、正确、工整。

4.通过理解、感悟、诵读,积累“爱国”的名人名言。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阅读文章,关注场面描写;背诵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

2.难点:体会词句重复的妙处,以及说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1.准备书法作品的课件。

2.词句段运用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学习“交流平台”

1.复习本单元学习的课文。

2.本单元学习的方法。

关注场面描写

3.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你明白这段话的要点是什么吗?

(1)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重点语句。

(2)可以围绕重点写写批注,或感受。

4.交流。

(1)阅读文章,要关注场面描写。

(2)要学会在作文中进行场面描写。

5.怎样在习作中进行场面描写呢?

(1)注重对整个场面进行概括性地描写,这便是“面”的描写。

(2)注重对某个人物或具体的事情进行细致地描写,这是“点”的描写。

(3)注重点面结合,活动过程才会给人留下完整的印象,才能够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6.阅读下面的一段话,谈谈场面描写的作用。

冼星海同志指挥得那样有气派,姿势优美,大方;动作有节奏,有感情。随着指挥棒的移动,上百人,不,上千人,还不,仿佛到位的,上万人,都一齐歌唱。歌声悠扬,淳朴,像谆谆的教诲,又像娓娓的谈话,一直唱到人们的心里,又从心里唱出来,弥漫整个广场。声浪碰到群山,群山发出回响;声浪越过延河,河水演出伴奏;几番回荡往返,一直辐射到遥远的地方。

生:这段话有点的描写,也有面的描写,有点有面,所以能够很生动地描绘出大合唱的气势雄壮,也能够反映出大家的团结一致。

生:这是对延安歌唱场面的描写。既有鸟瞰式的描绘,又有特写的镜头,点面结合,层次分明,把一个热闹非凡的伟大场面,写得十分动人,从而表现了延安军民的革命精神面貌。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1.出示课件。〖puxuewang.cOm〗

读句子,注意红色画线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A.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B.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2.朗读,理解句子意思。

3.讨论词句反复运用的妙处。

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4.反复与排比的不同。

数量不一样,反复,相同的词语出现两次就行。排比,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必须三项,或三项以上。

四、继续学习“词句段运用”

1.出示“词句段运用”课件。

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读句子,仿照着写一写。

A.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B.“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C.“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来找我玩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D.满腹下甚至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2.朗读,理解其意思。

3.分析不同的“说”。

A句是“赞叹”,B句是“婉言谢绝”,c

句是“话一出口”,D句没有用“说”,只是用“:”引出说的内容。

4.生活中形容“说”的词语比较多,如“窃窃私语”、“谈论”、“争吵”……请选择表示“说”的一个词语写人物的“说”。

五、总结训练点,布置作业。

1.本节课学习了阅读文章要关注场面描写,以及词语反复的妙处。

2.“说”可以用不同方式加以表达,请写一句人物的说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交流词语反复的妙处。

2.谈谈课文《开国大典》中的场面描写。

二、学习“书写提示”

1.出示书法作品的课件。

2.学生朗读。

3.交流两幅书法作品的相同点、不同点和妙处。

相同点:作品后面都有题款。

不同点:《游子吟》是一首诗,是竖着写的。

《草原》(节选)是课文的一句话,是横着写的。

妙处:字迹工整,条理清晰,注意行距,给人以整齐端庄的感觉。

4.老师指导:完成书法作品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款式,同时要全面。另外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2)书写正确,不出现错别字,不规范的字。

(3)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5.学生临摹,注意要求。

6.老师及时点拨。

三、学习“日积月累”。

1.旧知导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选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句诗诠释了文天祥的爱国之心,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证明了中国人是有民族骨气的!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几则爱国名言。

2.教师范读。

3.学生齐读。『puXuewang.com』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

4.学生理解意思,交流感受。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

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这句话可以看出曹植非常的热爱国家。

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一寸土地也不能让给别人。这句话告诉了后人要保卫祖国的疆土,神圣不可让敌人侵犯。

尽管地位低下,但不敢忘记处于患难中的国家。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每个人都有为祖国担忧的意识,因为维护祖国的尊严是中华儿女的责任!

5.讲一则爱国故事,学生谈感悟。

爱国的杜子威

在苏州,流传着一位归国博士的动人事迹。他叫杜子威,是苏州医学院副院长。他出生在日本,在东京获得博士学位。1972年,他离开日本,和妻子一起回到了祖国。

侨居在日本的父亲为杜子威苏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建造了一座研究室花了整整一百万元人民币。杜子威不要一点报酬,把研究室献给了国家。有人以为杜子威很有钱,问他:“你戴的是什么牌的手表?”他爽朗地笑道:“国产的,苏州牌,才45元,走得相当准。”杜子威把价值一百万元的研究室献给了国家,自己却省吃俭用戴的是45元的手表。人们被他这种崇高精神所感动。敬佩地伸出了大拇指。

1979年,杜子威率领医学代表闭访问日本,他离开日本七年了,家里听到这个消息,高兴极了,准备好饭菜等着他。可是,等了好几天,也不见他的身影。原来,访日时间只有半个月。杜子威舍不得这点宝贵的时间,全安排了工作,只是在归国的前一天,代表团的其他同志上街参观去了,他才回家吃了一顿饭。

1982年,杜子威再次到日本。他为了给国家节省外汇,从宾馆搬到父母家住。临走前,父亲给他一台彩色电视机。杜子威却说:“电视机我有了,我缺的是专业资料,今后给我寄点”。

四、总结训练点,布置作业。

1.书写作品要行款整齐、布局合理,还要正确。

2.理解、背诵关于“爱国”的名言。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阅读文章——关注场面描写

词语反复不同的“说”

书写提示——行款整齐、布局合理、正确规范

爱国名言

第四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组

单元教材解读:

本组教材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几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课文。《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这四篇课文都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本组教材还围绕专题安排了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从这个安排,我们不难看出编者的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单元教学目标:

1、熟悉本单元生字生词,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打意方面的作用。2.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运用搜集到的资料,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4、通过交流平台,相互谈一谈,评一评,以便达到相互学习、不断提高的目的。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熟悉生字词,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写一篇,写一篇演讲稿。单元课时安排:共计11课时

詹天佑

2课时 怀念母亲

2课时 彩色的翅膀

1课时 中华少年

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

3课时 回顾拓展二

1课时 《詹天佑》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读读写写“杰出、修筑、设计、施工、阻挠、控制”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摘录喜欢的词句。

3.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4.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重点:

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的爱国情怀。教学难点:

理解“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妙处。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2.学习课文生字词,流利的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理清课文线索。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詹天佑像,问: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詹天佑的资料。2.教师介绍。

3.看来詹天佑已经在你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近距离地了解(师指课题詹天佑),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2.思考:

(1)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用波浪线在文中划出相关句子。

(2)本文通过什么事来写詹天佑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叙述了这件事?(3)理清层次。3.讨论交流

(1)认读生字:施 挠 庸 艰 毅 铲 劣 惹 饥 浆 岔

(2)理解词语

阻挠 要挟 勘测 藐视 赞叹不已(3)关于课文: ①抓住文中的中心句。

②齐读中心句,突出关键词“杰出”、“爱国”。

③主要写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修筑京张天路这件事。课文2——6自然段具体写这件事。④文章是按照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的。全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第三部分:4——6自然段。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默读2、3自然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 2.分组探究 3.交流

(1)当时的情况怎样?抓住关键词“阻挠” “要挟”(2)当地的情况怎样?可以看出什么?(3)全国的反映如何?抓住关键词“轰动”

4.当时的环境描写对表现詹天佑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有哪些收获,交流一下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学习詹天佑的爱国情怀及创新精神。2.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及人字形铁路的设计思路。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的爱国情怀。2.理解“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妙处。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听写词语。

2.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探究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詹天佑遇到了哪些困难?(1)小组探讨。

(2)交流汇报: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2.学习“勘测线路”部分

(1)詹天佑怎么说,怎么做,又想到了什么?他是一位怎样的工程师?(2)学生勾画相关语句。(3)交流

詹天佑是一位一丝不苟、负责、严格的爱国工程师。3.学习“开凿隧道”“设计线路”部分

(1)自读并画出一幅简单的铁路设计示意图。(2)教师巡回指导(3)展示图画,给予评价。

(4)从这些设计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三、学习第四部分 1.齐读。

2.讨论:为什么说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首尾呼应。

四、课堂小结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6《怀念母亲》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真挚、避免等词语。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揣摩重点语句的表达作用。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2.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感悟重点语句。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母亲都是世上最伟大的人,你们爱你们的母亲吗?你们知道失去母亲的滋味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怀念母亲》。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

2.再读课文,想想文中的两个母亲分别指的是谁?(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3.你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谈谈自己的感受。4.小组交流、汇报。师生总结。

(体会到了对亲生母亲和祖**亲的深深的爱与怀念。对祖**亲:我的祖**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我有时简直想得不能忍耐。心里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国了。一想到我的母亲和祖**亲,就心潮腾涌,惶惶不可终日,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

三、默读课文,勾出生字词。

1.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准备与同学讨论。2.与同学交流不懂的地方。

四、朗读课文,用横线勾出关键词句,加深体会。

1.找出写怀念生母的句子,反复读,想想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关键的词句中体会到作者的感情的?

(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如今到了德国,来到哥廷根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看了她的神气,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

(生抓住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泪流不止、频来入梦等词体会到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失去母亲的悲痛等。其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寝不安席,频来入梦的意思,结合对《永久的悔》的阅读,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对生母的敬意和真挚的情感。为理解对祖**亲的情感作好铺垫。)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交流放在下一课时)

五、朗读全文,师生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揣摩重点语句的表达作用。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品评同学的朗读。

二、(接第一课时)继续交流感受深刻的句子。1.重点体会以下三个句子

(1)出示第一句:我的祖**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想想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常常进入梦乡或梦境。)

祖**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什么呢?(我第一次离开祖国,我热爱祖国)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作者有一颗爱国心。强烈的思国情。)请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

(2)出示第二句: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呢?

(因为我深爱故乡、深爱老朋友,虽然我身在异国他乡,暂时不能与他们见面,但他们在我的心中永远都是美好的,所以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从这句话,我们能感受到什么?(作者认为故乡、朋友都是最可亲、可敬的,在心目中,不管身处何地,他们都是美好的,令人回味的。足以看出他的思乡情、爱国情。)

有感情地朗读。

(3)出示第三句: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在你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细读怀念祖**亲的句子,体会爱国情感。2.自由读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由谈。(只要不偏离主题。)有感情地读。

3.从其他几个句子,你又感悟到什么呢?

教学说明:此部分教学,不拘泥于一句一句地讲解过程,均由学生自己找出句子,不分先后秩序,学生找到的句子老师与学生共同朗读、共同讨论,得出祖**亲与自己生母一般,让作者思念,作者那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跃然纸上,同时通过文字也传递给了我们。教师应多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及抓住句子关键词语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了解除武装句子的意思。

4.齐读这些句子,想想它们都让你体会到什么?把自己的感悟通过读表达出来。

三、读文体会表达特点,有机拓展。

1.通读全文,说说这篇文章的写法与其他的文章有些什么不同。(如 摘录日记,摘录文章来表达思想感情等)

2.读文拓展,想象习作。

《寻梦》的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都有(见课文),你能想象这篇文章的中间写了些什么吗?学生想象,再写一写。

3.学生交流习作片段,交流习作感受。板书设计:

怀念母亲

崇高的敬意

真挚的爱慕

生身母亲 = 祖**亲 《彩色的翅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边防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1.了解边防战士爱祖国海岛的独特方式,体会战士的爱海岛、爱祖国的情感。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2.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1读略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1.想想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2.交流读文后的体会)2.带着这两个问题学习本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分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同学的读音,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再读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不懂的地方。

(如: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自然就会显露出来。比喻事情真相大白。安居乐业: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高兴。3.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叙了一位扎根海岛的战士,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捕捉小昆虫,并将它们带上海岛来,给他们种植的蔬菜瓜果传授花粉的事。)

四、自读课文,体会情感

1.快速浏览课文,想想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注意联系课前阅读的资料考虑)

(因为小高想让小昆虫在海岛安居乐业,为海岛的瓜果蔬菜传播花粉。只有这样才有要能有所收获,小岛才能越变越美丽,岛上的生活才能越来越美好。所以,把昆虫带往宝石岛。)

2.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文章透露出来的是感动,战士带着昆虫归队,大家对那个来之不易的瓜的爱,扩大开来,是对海岛对祖国的爱,那样的爱由那彩色的翅膀舞动着,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字里行间里所透露出来的浓浓的爱。)

3、这些感受又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呢?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次,并在旁边做上批注,写上自己一些感受。

(边防战士的生活很苦,昆虫与瓜果蔬菜有密切的联系,小高爱海岛,爱祖国,有扎根边疆的心愿,也想改造海岛,让海岛越变越美„„)

(1)小高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却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可是小高的嘴唇又紧闭了,脸色比先前还难看。”

体会到因为海面上波涛起伏,船身前后晃荡,小高担心纸箱被损坏;另外纸箱里装着的小昆虫,在小高心中比什么都重要,他要保护它们。而且小高在晕船,身体极不舒服的情况下紧紧抱着纸箱的。)

(2)两年前,战士们来到荒芜人烟的小岛上,垒出“海岛田”撒下蔬菜籽、西瓜籽,由于没有昆虫授粉,一个西瓜也没有结。今年战士们用人工授粉,结出小瓜,谁知又被暴风雨袭击。那个唯一残存的小瓜在战士们精心的照料下,才结出了第一个大西瓜。

体会到战士们为了西瓜的生长,付出了许多心血。它凝结着战士们建岛、爱岛的深情。)(3)好像一股甜丝丝的甘浆,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体会到这个西瓜是战士们对祖国、对小岛无限热爱的结晶,是战士们在艰苦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美好果实。)

(4)我就不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宝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体会到战士相信小昆虫会在岛上愉快地生活、劳动。这段话充分地表明边防战士们早已作出了在海岛扎根的打算,并努力地在这里建设着自己的家园。同时,又反映出他们为保卫祖国而不怕艰苦,自觉在那“比大陆苦得多差得多”的环境中生活的高尚品质。)

五、交流表达,朗读深化,归纳总结。1.交流自己的感受。

2.从你们所找到的句子中,可以体会到一个什么中心?读所勾画的句子。(边防战士热爱海岛,热爱祖国。)

3.有感情地朗读你最喜欢的句段。板书设计:

7*彩色的翅膀 边防战士爱海岛、爱祖国

8《中华少年》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2.尝试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诗歌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看到祖国的锦绣山川,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你是否为祖国的日益强盛感到骄傲?是否为自己是一位中华少年而感到自豪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中华少年》。

二、初步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三、讨论交流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互相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阅读欣赏课前收集的有关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和图片。

四、整体把握,难句理解

1.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各喻指什么?

2.默读第2.3.4.5自然段,想一想,是什么哺育滋养了中华少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3.读第6.7自然段,感受四个“不”句和四个“要”句的鲜明对比,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中华少年建设中祖国的坚强决心。)

4.齐读第8自然段,体会诗歌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5.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诗句的表达方法及内心情感体验。)

五、诵读,激发爱国情怀

1.自由朗诵: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分角色朗诵:甲、乙、丙、丁分配朗诵或四人小组合作读,也可以全班分角色朗诵。

六、总结升华:交流对有诗歌朗诵的体会。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2.能大胆地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

3.学生能在写作中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主题,以演讲稿或读后感的形式表达真情实感。教学重难点:演讲是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在演讲中表达爱国情感,如何写演讲稿能做到观点明确,有感染力和号召力,都需教师多花工夫。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

能大胆地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教学过程

一、引出话题

在这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很认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今天这节课,老师给你们搭建一个舞台,召开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学习汇报会,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奉献出来,和大伙一同分享。

二、确定汇报形式,小组排练

1.读口语交际的要求,明确汇报形式。(展示自己的综合性学习成果,形式不一)2.分小组讨论汇报形式

建议:根据组内的材料情况和小组同学的的特长确定汇报形式。

教学预设:小组在确定汇报形式时可能会出现撞车的情况,而且还有可能形式都一样,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可在课前了解学生的资料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头脑中把他们分好组,在出现这种状况时进行调控。

2.根据汇报形式,组内排练。

若是选择的演讲,那么先在组内演讲,再选出演讲得好的同学在全班表演。讲故事组也是如此,而朗诵散文和诗歌的可全员参与,也可择优上台。

三、汇报会开始,同学评价。1.宣布汇报会开始

2.小组抽签上台,同学根据汇报情况做出公正的评价,选出最优秀的汇报者。鼓励小组集体汇报形式,体现集体精神。

(评价标准由师生共同制定。如:态度大方,口齿清楚,声音洪亮,语言有感染力,内容符合此次综合性学习要求,内容较为具体,了解途径不单一,表达了爱国情感。)

3.根据评价,给最优秀的汇报者颁奖。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以自己独有的形式表达了对祖国深切的爱,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牢牢记住: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老师更希望能从你们的行动中真切的地感受到祖国在你的心中。

第二、三课时(习作)

教学目标:

学生能在写作中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主题,以演讲稿或读后感的形式表达真情实感。教学重难点: 围绕主题写演讲稿。教学过程

一、明确习作要求

1.读习作要求,说说今天的作文写什么?(演讲稿或读后感。)2.这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写演讲稿要符合格式,要结合具体材料把表达的观点写清楚,要点明主题,有号召力。写读后感要表达真情实感。

不管写什么,都要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

二、写作指导 1.明确演讲稿的格式

(开头:根据听讲人的身份,写上适当的称呼。正文:结合具体材料把表达的观点写清楚。结尾:点明主题,发出号召。)

2.怎样写好“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稿呢?(1)出示范文《祖国啊,母亲》,师演讲。

(2)听了老师的演讲,你有何感受?(心潮澎湃,激动„„)(1)这说明演讲稿有什么特点呢?(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我们再默读这篇演讲稿,说说它还有哪些与其他文体不同的地方?

(观点明确,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没有确定的人物,没有确定的景,重表达情感,象在谈话。)

(2)生再分析,这篇演讲稿的观点是什么?他运用了哪些材料说明观点?

(观点:歌颂祖国发展快。材料:修油田、高楼、柏油马路,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和返回、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3.作前准备

(1)你们课前也搜集了大量的关于爱国主义方面的演讲稿,你们能不能把自己搜集的材料作一下分析,分析出它的特点。然后推荐给大家。

(2)在组内交流搜集的演讲稿

赏析了这么多范文,你现在确定自己演讲稿的观点了吗?(祖国的科技发展迅速、祖国地大物博、祖国景色秀丽„„)

(2)观点明确了,你打算用哪些材料去充实它呢? 学生自由谈。(注意引导学生要围绕观点选材,不要偏离。)

三、写作实践

自己写作,不愿写演讲稿的同学写读后感,注意的是要表达真情实感。

四、作文交流、评改 1.同桌交流,互相评价。2.自己修改 3.教师点评。

五、美文赏析。

学生读优秀作品,同学赏析写得好的地方。板书设计:

回顾•拓展二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交流综合性活动中的情况和收获; 2.积累爱国格言; 3.展示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展示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教学难点:交流综合性活动的情况和收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说说交流的内容。

(1.本组课文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2.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解决办法,活动的收获。3.同学互评活动中的表现。)

学完这组课文后,许多同学都被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深深地打动,莎士比亚曾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本组课文哪个人或哪件事让你铭记在心呢?说的时候注意说出印象深刻的理由。请同学们先在组内交流。

2.小组内交流本组课文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选出交流的好的同学参加全班交流。3.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在综合性活动中,有不少同学在查阅资料或调查访问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麻烦,可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克服了一个个困难,你想了解他们解决问题的锦囊妙计吗?想知道他们辛苦后的收获吗?那就请你们听听他们的精彩发言吧!

4.抽生交流

听了你们的发言,我被你们刻苦好学的精神所感动,为你们的聪明而赞叹,为你们的收获而高兴,那所有的同学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都那么令人骄傲吗?我们组内的同学互相评价一下活动中的表现吧!

5.小组内评价活动中的表现 6.组长汇报组员的表现情况。

总结: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和综合性活动,同学们对祖国的过去、现在、发展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认识了许多古今的爱国志士,而且从你们的交流中,我也感受到了你们正用实际行动向祖国证明,你们是爱国的中华少年!老师也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关注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祖国。

二、日积月累

1.自己阅读日积月累的内容,想:今天要我们积累的是什么?(爱国的格言)2.齐读,抽生说说你最喜欢哪条格言?为什么? 3.自由朗读、背诵。

4.交流自己搜集的爱国格言并说说它的大意。

三、展示台(可结合口语交际中的“综合性学习”展示一并进行)

1.看教材中的展示情况(围绕祖国这个专题,展示了摄影作品、手抄报、格言和诗歌,抄录了祖国的世界之最)

看了教材中学习伙伴们的学习成果,你们感觉如何?

我想你们也作好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准备了吧。那就给教材中的同学比试比试!2.自己或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并对自己的成果作简要说明。说清楚自己的成果是什么?表现了一个什么主题?特色何在?(学生介绍完后,教师在教室分类张贴学生的学习成果)

3.师生共同观看、评价,评出最有特色的学习成果。板书设计:

第五篇: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5.詹天佑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杰出、修筑、设计等词语。能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具体事例中的关键词、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3.感情朗读,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4.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教学难点: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突破方法:

通过读事例、画示意图、看插图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准备: 詹天佑像

“人”字形的线路图

学生搜集詹天佑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资料、有关京张铁路地理环境的地图。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 1.师出示詹天佑像,你们知道这是谁吗?通过搜集资料,你知道詹天佑的哪些事情呢?

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詹天佑的资料。

教学预设:如果生没搜集,就由教师做简要介绍。2.听了资料介绍,说说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自由谈

3.看来詹天佑已经在你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近距离地了解(师指课题詹天佑),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生自由读

2.师根据学生情况,抽生分段读文,检测生字掌握的情况和读文情况并及时正音。(注意:挠是鼻音,岔是翘舌音。)

3.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詹天佑的一件什么事? 4.此时,詹天佑在你的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自由说 5.课文是怎么写的呢?

生找到句子齐读(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话在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那文中的哪些描写可以看出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小结。生汇报

三、在修筑的过程中,詹天佑分别克服勘测线路、开凿隧道、青龙桥中遇到的困难。这一部分在4──6自然段,主要抓住詹天佑的语言、动作、想法的句子。)教学预设:生可能会出现整段勾的情况,师要适时点拨:抓重点。6.师小结。生互查勾画的关键词、句、段。

7.读勾画的句子,自己感悟句子的意思,体会爱国情感。

四、细读二、三自然段的重点句,深入理解。

1.自由读二、三自然段的重点句,说说读了这些句子的感受或提出不懂的地方。学生谈感受时,注意提醒学生根据句中的重点词谈,做到言之有理。2.细读了这些句子,此时,你最想对詹天佑说什么? 3.带着自己独有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二、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抽生背二、三自然段中感受深的部分。

二、细读四──六自然段,体会詹天佑的创新精神和爱国情。

1.读这三个段的重点句,想想这些句子中的哪些词语和哪些地方能让我们体会到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引导:我们可把这些句子分为两部分,一是修路遇到的困难,二是詹天佑克服困难的言、行、想法。请同学们抓住这两个部分体会。2.小组汇报

3.自主感情朗诵重点句。

4.交流这部分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并试着背一背。

三、美读关键句,体会其作用

1.有感情地读所有的重点句,想想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2.小结理解、体会重点句的方法。

四、课文总结

正是在詹天佑的主持修筑下,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就竣工了,这件事给了帝国主义的有利回击。请试想帝国主义的记者们会怎样评论此事? 虽然,修筑京张铁路的事件快过去100年了,但詹天佑的爱国情怀和杰出的设计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请让我们永久地记住这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齐读课题:詹天佑)拓展作业:

1.抄写喜欢的词句。

2.背诵感受深的部分。第4自然段

3.搜集关于中华爱国儿女的故事,讲给父母听。板书设计: 5.詹天佑

杰出 爱国

课后反思: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不够了解,我在上这篇课文时在课前特别利用课件了解时代背景,感受爱国情怀。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进一步体会到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6.怀念母亲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2.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3.积累语言。教学重点:

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描述心中的母亲,引入新课

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亲切的称呼,我们曾无数次呼唤着母亲,无数次沐浴着母亲的爱。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喊一声──母亲。

你脑海中浮现怎样的形象?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练说:___的母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都对自己的母亲有着一份独特的爱。著名学者季羡林的文章里,对母亲也有着独特的解释。

二、初读课文,感受文中的母亲

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新词读正确,把课文句子读通顺。

2.交流哪些字词比较难读或者难懂,引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环境理解。

3.选择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语句再读一读,请部分同学进行交流。

4.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哪些自然段给了你这样的认识?

三、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生身母亲

自由读文章第二自然段,感受对生母的怀念。1.谈感受,质疑。2.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⑴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①理解寝不安席的意思。

②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是不是仅仅因为母亲的逝世。

⑵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我的愿望(随母亲于地下)终天之恨。交流自己的理解。

②真正让作者遗憾和痛恨的是什么?(无法尽孝,心存自责,愧疚之情。)

③补充资料,谈感受。3.再读整段话。

四、朗读文中的佳句,回想母亲 1.摘抄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亲的爱。

第二课时

一、回顾亲生母亲,感受敬慕

1.听写词语:真挚,寝不安席,思潮起伏。2.用上面的词语,说说我对生身母亲的爱。

二、研读祖**亲,感受怀念

作者是那样怀念母亲,数十年如一日。24岁那年,作者离开祖国,来到了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地域的距离,并不能割断心中的怀念,相反,这怀念又增添了分量。

1.自由朗读文章,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心中的怀念。

2.说说在作者的怀念中,又增添了什么?(对祖**亲的怀念)3.再读课文,思考: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怀念时刻伴随着对祖**亲的怀念。

三、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1.……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⑴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⑵你知道频来入梦的原因吗? ⑶感情朗读。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⑴ 甜蜜和凄凉是不是有矛盾,你怎么理解?

⑵ 感情朗读。

3.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⑴ 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怎么样的?(关爱孩子,思念孩子)⑵ 作者为什么要写房东太太的事情? ⑶ 感情朗读。

四、呼应文章首尾,适度拓展

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亲,两位母亲在作者的心目中是如此伟大,地位是如此重要。因为──

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和第1自然段。

这样的体验,我们能理解吗?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过?请大家互相交流。

五、摘录文中佳句,感念深情

板书设计: 6.怀念母亲

崇高的敬意 真挚的爱慕 生身母亲 = 祖**亲

课后反思:这篇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中间引用了作者以前的日记,这是一种新的表达形式,让学生接触,并告诉学生以后我们的习作当中也可以运用。

7*彩色的翅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边防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了解边防战士爱祖国海岛的独特方式,体会战士的爱海岛、爱祖国的情感。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教学难点:

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突破方法:

查阅资料,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课前阅读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的资料 教学预设:

(一)导入新课

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1.读略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2.带着这两个问题学习本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把课文读流利、读通顺。2.检查读文情况,注意正音。如:雌是平舌音 3.再读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不懂的地方。

(如: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自然就会显露出来。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安居乐业: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高兴。4.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叙了一位扎根海岛的战士,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捕捉小昆虫,并将它们带上海岛来,给他们种植的蔬菜瓜果传授花粉的事。)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快速浏览课文,想想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注意联系课前阅读的资料考虑)

2.从这个问题,你知道了什么?

3.小高的心愿能实现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4.自己细读课文,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并交流感受。

5.从你们所找到的句子中,可以体会到一个什么中心?读所勾画的句子。

(边防战士热爱海岛,热爱祖国。)

6.有感情地朗读你最喜欢的句段。

(五)总结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在边防战士的努力下,我们的海岛越来越美丽、富饶!板书设计: 7*彩色的翅膀

边防战士爱海岛、爱祖国

课后反思:这篇课文以小昆虫为线索,作者随小高上宝岛一路的见闻为顺序展开。在上课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情感,感受语言魅力。

8*中华少年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2.为祖国拥有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美好的未来,为身为中华少年而自豪。3.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教学重点:

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 教学难点:

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突破方法:

课前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发展,课堂上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教学准备:

祖国发展变化的图片或资料介绍 教学预设:

(一)谈话引入

1.通过阅读资料,同学们,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祖国的一些情况吗? 生自由谈

2.祖国正走向富强,作为他的儿女,你感到什么?

(二)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1.读略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三)初读诗歌,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诗,扫清生字障碍。

2.分节抽生读诗,检查读音并正音。注意:浒、蹒跚、萦、璀璨、笙、唢、竞的读音,哈是多音字,在本诗中读三声。

3.默读全诗,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不理解的地方。

如: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莽莽:形容辽阔,无边无际。萦绕:萦回。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文指更美好。比翼联翩:翅膀挨着翅膀(飞)

4.快速浏览,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

(四)多种形式的读,感悟中华少年的自豪感

1.我们在座的每个同学都是中华少年,那请同学们自己朗诵,说说朗诵这首诗的感受。

2.小组分角色朗诵,评价朗诵的情况。(着重从感情方面)

3.抽几个学生表演朗诵,大家朗诵齐读的部分。然后说说通过朗诵,你体会到了什么?

4.自己试着表演朗诵。

总结:

中华少年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真心祝愿你们能为祖国谱写璀璨的诗篇!板书设计: 8* 中华少年 自豪 骄傲 设计意图:简洁的板书是我们的追求,又体现本文中心“历史和未来由我们焊接,时代的接力棒要靠我们相传”。

课后反思:本诗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上课时以朗读为主在读中感悟。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

2.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3.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乐于、敢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4.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教学重点:

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教学难点:

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乐于、敢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查找几篇比较优秀的演讲稿,印发给学生。

2.本单元学习开始就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爱国诗篇(或散文)配乐朗诵,寻找爱国人士的足迹,了解身边的爱国人物,编写以爱国为主题的手抄报,阅读和爱国有关的书籍。

第一课时

一、朗读片段,感受演讲稿的魅力

1.演讲稿导入。教师将一段演讲稿展示在屏幕上,声情并茂地读给学生听,让学生以比较直观地感受演讲的魅力。

2.师:同学们,听了刚才这段话,你有什么感觉?(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很感人、很亲切、很有感染力等)

3.发现特点。师:刚才大家谈得很好,这的确是一篇让人热血沸腾的文字,读着它,我们心潮澎湃,一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我们的心头升腾而起。接下来,老师将这篇文章的下半部分发给大家,读了之后,请说说,这篇文章和以前我们读到的文章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一样的地方? 下发完整的演讲稿供学生阅读 爱我中华情 于玉光 同学们:

(一二两段见上文)

这一群“母亲”的孩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中国人。他们也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崇尚自由,爱好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他们含蓄而诚恳,勤俭而乐天,在他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绚丽的色彩──金黄、翠绿、朱红、靛蓝。他们向往自然,爱恋自然,对于万物有着浓浓的情谊。李白躺在床上,看见窗外的月光,因而想起自己的故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将个人的感情与自然融合为一,凝结成一种潇洒而美丽的诗情。李白多情,白居易也多情。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相爱,原来是一种平凡的男女爱恋,但是经过香山先生巧妙的构思,精致的渲染,便成了一段富于色彩的传奇故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多么令人肝肠寸断的诗句!道尽天下有情人共同的期盼。王维独居空山幽谷,却不觉孤寂,浑然有万物皆我友朋的情怀,“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使自己的生活艺术化、情趣化,不也正是古今人人所追求的吗?南国情柔,北国情壮,万里长空下,一片碧绿的草原,风吹草浪,几只巨鹰旋空而鸣,“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其实,月儿本无情,群山之所以予人娴静,草原之所以予人壮丽之感,都是因为多情的人赋予它们生命,使它们鲜活,使它们富丽。

“母亲”的孩子啊!可忆起北平的紫禁城,湖南的岳阳楼,青海的凄寒,西湖的柔美,长江的浩浩,黄河的滔滔?骨肉同胞情,激起了“母亲”每一个孩子的热血、热泪、热情,让正义之血喷涌吧!让自由之泪洒落吧!让真理之情坚定吧!

4.学生读完后谈谈和其他文章不同之处:

5.提出学习任务:演讲可以分为有准备的演讲和即兴演讲。有准备的演讲一般需要预先写演讲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写演讲稿。(板书:学写演讲稿)

如果不想写演讲稿,也可以从自己读过的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文章或书籍中,选择最能打动自己的一篇(一本)写一篇读后感,要表达真情实感。(这项任务老师就不作具体的指导了)

二、回顾综合性学习成果,学写演讲稿

1.引导确定主题。写演讲稿,首先要围绕着主题。请大家快速默读“口语交际·习作二”提示的第一段,想想,这次演讲的主题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祖国在我心中)

2.相信通过两个多星期的综合性学习,我们一定对“祖国”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相信大家也一定有很多话想说,我们用演讲稿的形式把它写出来。3.演讲稿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请大家默读习作提示第二段。4.生默读后在小组交流,然后在班级交流,教师梳理,演讲稿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开头:根据听众写上适当的称呼,拉近听讲者距离; 中间:用具体的材料把观点说清楚,这是演讲稿的主体; 结尾: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发出号召;

5.接下来,我们分步来完成演讲稿。先请同学想想,我们这次的演讲稿听的对象是谁?(同学)那么在演讲稿开头怎么写?(“亲爱的同学们”或者“各位同学”。)

6.演讲稿最难写的就是第二部分,其实只要掌握它的规律,演讲稿也并不神秘,同学们写作起来也不会很困难的。我们再来研究演讲稿主体部分的要求: 然后写演讲的主要内容,注意结合具体的材料,把要表达的观点说清楚

师:请大家说说,通过研究,你发现了什么?(从这句话我们不难发现,写演讲稿子,首先要有观点;其次用具体材料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7.接下来,就让我们围绕着“祖国在我心中”亮出自己的观点吧。其实,亮观点很简单,你只要围绕着“祖国”说一句话就行了。先小组中说,看哪组同学说得最多。(学生分小组说一句带有“祖国”的话。)

8.交流。请学生说一句关于“祖国”的话,说完后,教师简单梳理并板书。举例:祖国风光秀丽;祖国文化灿烂;祖国历史悠久;祖国人才辈出; 祖国科技发达;祖国发展日新月异;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祖国还很落后;

祖国建设需要更多人才;祖国一定会腾飞;祖国的汉字有魅力;祖国的古诗是瑰宝;祖国人民崇尚自由;…… 9.黑板上写出来的话,就是观点。那么怎么让别人觉得你的观点很有说服力呢?这就需要借助一些材料了。比如说“祖国科技发达”,我们可以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的火箭技术,说到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还可以举一些名人的话来增强表现力。

10.范文引路。教师出示一段演讲稿,看看作者是怎么写

我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祖国的孱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我看祖国是一滩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但我的祖国没有沉没,在亚细亚的东部,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毛泽东,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

讨论:这段话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祖国饱经磨难却依然坚强)用了那些具体材料?(磨难:圆明园,邓世昌;坚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11.学生选黑板上“祖国……”的一个句子,用一些具体的材料将一句话展开为一段话。

第二课时

一、交流演讲稿片段 1.用实物投影(或者口头读),展示三位学生的演讲稿片段──这三个演讲片段,分别代表写得比较好,写得一般和需要改进之处比较多的,以有没有用具体材料将观点讲清楚为标准来评价。

2.集体修改需要改进的演讲稿片段。(展示写具体的过程,让全体学生知道怎么修改。)

3.修改自己的演讲稿片段。

4.再次请5-6位学生读自己的演讲稿片段。

二、合成完整的演讲稿

1.师:刚才我们以一个片段为例子,谈了怎么样将观点写具体。其实,一篇好的演讲稿子,也许不仅仅只是一个观点,有可能有一组观点。比如,要想写写祖国值得我们深深热爱,那么,我们就可以有很多方面来写,大家看看黑板上的这些材料,哪些可以说明祖国值得我们自豪?

2.请大家选择上面观点中的两个内容,也可以自己再补充(这两方面内容要和刚才写的那分内容联系比较紧密),用上节课学到的将观点写具体的方法,把其它两个观点写具体。3.学生继续写演讲稿子。(时间1 2分钟左右)

4.写完后就几位同学的习作进行交流、评价。

5.指导将结尾写好。师: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好的结尾,对于演讲稿非常重要。

教师补充其他形式的:自然结尾,留有思索余地的结尾等。6.学生写结尾。

7.请两个同学将完整的稿子读出来。

8.为自己的演讲稿加一个好标题。(参考题目:《我爱祖国》《腾飞吧,巨龙》《我自豪,我是中国人》《我们都有一个家》《祖国,我的母亲》《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

9.交流标题。

三、从语言方面修改演讲稿

1.指出演讲稿的特殊性──主要以听为主的文字。2.下发一篇关于演讲稿语言方面的要求,学生阅读。

四、让语言更有演讲的魅力

写作演讲稿,在语言上应注意以下问题。

要口语化,通俗易懂。听众能否听懂,要看演讲者是不是讲得好,更要看演讲稿是不是写得好。演讲稿写完后,要念一念,听一听,看是不是“上口”“入耳”。如果使用的语言,讲出来谁也听不懂,演讲就失去了听众,也就失去了演讲的意义。这就需要进一步修改演讲稿。

要生动感人。好的演讲稿,语言要生动。怎样使语言生动呢?可以用名言格言增强说服力。还可以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强表现力。这样,可以使演讲的气氛轻松和谐,吸引听众。3.教师以一篇书面化语言较明显的演讲稿为例子,谈谈怎么样修改文章的语言。

4.学生修改自己的演讲稿。

5.分小组交流修改后的完整的演讲稿。

《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善于和同学分享读书学文的感受,提高表达能力。2.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情况,并进行成果展示。

3.积累名人名言,感悟伟人的爱国情操,受到感染,积累语言。课前准备

1.整理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爱国的格言、古诗词。2.展示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展示区域。交流平台

一、忆课文,交流收获

(1)用直线将相关的词语连起来,并说说理由: 季羡林 京张铁路 詹天佑 《怀念母亲》 雷达兵 蝴蝶 小高 授粉

(2)回忆说说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人、哪些事打动了你,给你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和同桌交流,再推荐全班交流。

(3)引导评议:大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谈活动,交流感受

(1)谈谈本次综合性学习中都开展了哪些活动?

(2)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也可以是同一主题活动的同学进行合作交流。

(3)引导学生说说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困难、问题,是怎样克服、解决的?由小组内指定同学进行记录。

(4)推荐交流活动情况,对于还没有克服解决的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提出方案。

(5)谈谈自己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6)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成员的自我评定,然后引导全班进行互评,评比”最佳活动小组”、“最佳活动者”。

三、日积月累

1.身为炎黄子孙,我们为自己是黄种人而感到骄傲;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更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而自豪。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的名人志士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对自己祖国的钟情。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名人名言。⑴自由朗读这些名人名言。

⑵选择其中的一两句名言,说说含义。

⑶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他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表情?

3.交流自己收集的爱国格言或古诗词。(1)朗读自己收集的爱国格言或古诗词。

(2)介绍所收集句子或古诗词的意思,谈谈自己的想法。(3)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积累

四、展示台 1.展示准备

(1)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读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课本中这些学生分别展示的是什么?

(2)分组,综合性活动主题相同或相近的学生为一组。

(3)以组为单位,确定自己组内展示的内容,展示的形式,展示的特色以及分工情况。鼓励学生超越课文中展示的形式,自行设计新的展示形式。

(4)各组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进行展示准备。(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情况,并进行协调。)

2.举行“祖国在我心中”展示会

(1)各组轮流介绍,并把自己组的作品带到展示区域进行展示、介绍。(2)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

(3)评选最佳展示组,视情况评选“惜时奖”“毅力奖”“才艺奖”“创造奖”“能手奖”、“勤劳奖”等个人奖,教师颁奖。

课后反思:这一组的习作是演讲稿为了让学生有话可写,我利用多媒体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让学生运用到习作中,大部分同学虽然是第一次写这样的作文,但是都写的不错。

单元反思:这一单元让学生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锦绣的山川,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令华夏儿女心潮万千,祖国灿烂的未来让炎黄子孙豪情满怀。学生学完这一单元写了“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稿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下载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教案[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教案[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版六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教案

    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 Part B Let’ s learn 授课时间: 9月15日 授课教师:马娜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能听、说、读、写单词slow, down, stop及短语slow down. 2. 能......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开国大典教案

    年级六学科语文章(组)二、《爱我中华》学习内容《开国大典》学习内容分析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因此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丝竹流韵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欢乐歌》、《卜算子.咏梅》 教学目标: 通过学欣赏《卜算子.咏梅》、《欢乐歌》,领略江南风情,感受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初步了解江南丝......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1地球的形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能够收集有关的地球的资料,提出一些关于地球形......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5篇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指导 祖国在我心中 富饶的土地、咆哮的黄河、奔腾的长江、都属于我们伟大的祖国。祖国的山川雄奇,祖国的河水秀逸,祖国的胸怀无比广阔。我为我是一个中......

    六年级第二单元习作上册

    演讲稿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 祖国,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您是华夏儿女的根啊! 每当星期一升国旗时,我总会升腾起一种无法控制的爱国情......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 yì rán miǎn lì chà dào méng lïng qī liáng ( ) ( ) ( ) ( ) ( ) kān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