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级
六
学
科
语文
章(组)
二、《爱我中华》
学习内容
《开国大典》
学习内容
分
析
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因此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为教学的难点。理解课文,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这是教学的重点。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本课采用“把握特点,突出重点,以读为主,扎实训练”的教学方法。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讲读课文,基于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教学本课应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通过朗读和对重点词句的推敲,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学习作者精妙的写作手法;体会人与猫之间那份和谐、美好,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耸、渠、钮、帜、聂”5个字;会写“防、耸、旗、擎、渠、钮、徐、帜、融、检、司、缓”12个字;掌握“城防部队、高高耸起、旗杆、擎着、电钮、徐徐上升、旗帜、检阅、司令、缓缓”等词语。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中华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7自然段。
4.引导学习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记叙的方法,抓住重点,详略突出,通过小练笔培养学生合理想象与书面表达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抓住场面描写中群众激动、兴奋表现和主席言行的语句,感受人民对领袖的无比爱戴和为新中国诞生而欢欣鼓舞的感情。
难点:体会庄严宣告的重大意义,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
学习方式
方
法
教
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
法
朗读理解法、质疑、讨论、探究、自学法、配乐朗读法
学习准备
生:搜集有关开国大典的历史资料。
搜集整理2009国庆大阅兵的图片资料。
老师:多媒体课件。
学习时数
三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一)顺序呈现2009年国庆阅兵的盛大场面,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是为庆祝什么而举行的,谈谈对这次国庆盛典的了解。
(二)既然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那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旧中国时是怎样的情况。
(展示课件第四屏)1.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
2.这一切在哪一天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3.那让我们一起走进1949年的10月1日,来共同回忆那一次开天辟地的开国大典。(展示课件第五屏)
(观察视频,交流感想)
4.理解题意,说一说你对开国大典这个课题的理解是什么,通过查字典和同学交流的方式进行理解。(查字典,交流理解)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默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二)自读课文的时候,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利用字典自己学会字词。
2.看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说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主要场面。
3.画出描写不同场面的连接句。
三、理清课文条理
课前让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学生能说出这是国庆,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而举行的”。
用新、旧中国的对比,让学生了解新中国建立的重大意义,激发学习的兴趣。
(一)读课文第一句话,解释课题意思。
(二)结合课文的第1自然段,交流本课主要人物。
(三)理清文章思路。
1.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部分。
(1)开国大典之前(第1—4自然段)
(2)开国大典之时(第5—14自然段)
(3)开国大典之后(第15自然段)
2.交流讨论,通过部分浏览读文,找出课文的重点部分。(第二部分)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交流)(展示课件第六屏)
(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3.指导朗读,注意体会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及词语。
3.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画出天安门广场的示意图。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引出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开国大典》这篇课文,了解了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谁还记得“开国大典”的意思是什么?又是为什么而举行的典礼?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开国大典,通过一个个盛大隆重的场面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去感受开
国大典的意义吧!
二、突出重点,初识典礼
1.默读第二部分,(展示课件第七屏)出示词语组。
排山倒海的掌声
雷鸣般的掌声
一齐欢呼
一齐欢悦
一齐脱帽肃立
一齐抬起头
2.读一读,有什么感觉,用恰当的词语形容一下。
3.读了之后,你觉得这些词都是描写典礼会场的什么的?
4.课文第5—10自然段中还有很多描写会场热烈、激动、庄严气氛的句子,边读边把它们画出来。
5.指名读,这些句子分别描写了典礼仪式的哪个场景?
三、品词析句,深入探究
课文是怎么写出这种热烈、激动、庄严的场面的?怎么表现毛主席的伟人风采的?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究。
1.研读第5自然段。
(1)我们先来看第五自然段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谁来读读?
(展示课件第八屏)
“排山倒海”什么意思?体会“一齐”。三十万人有多少,你能想象得到吗?一齐投向主席台,看谁?从这“一齐”中,你读出了人们的什么心情?文中还有没有描写人们热爱领袖的句子?
(展示课件第九屏)
(2)你知道这掌声想要表达什么呢?
(3)人们为什么这么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
(学生交流资料)
(4)再读刚才的句子,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吧!
2.研读第7自然段。
(展示课件第十屏)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
什么?
(2)你知道这一宣告为什么能让三十万人如此激动,为什么能让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悦吗?
(3)想象一下,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会传到哪里?那里的人们听到这样的声音会怎样?
(4)再读读,有什么感觉?
3.研读第8自然段。
(1)说说在学校的生活之中,哪一个时刻让你最激动,让你能把心和祖国紧紧地连在一起?
(2)(展示课件第十一屏)你们理解这句话吗?
(3)结合着上节课的资料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4)所以,今天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老师引领下一起朗读)
(5)(展示课件第十二屏)从那时起的60年里,我们的五星红旗在大江南北,国际场合一次次冉冉升起„„
(6)面对这五星红旗一次次庄严升起,激起中华儿女多少豪情壮志,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的第8自然段。
4、接下来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把人们欢乐的心情推向了高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最后一个部分,感受气氛的热烈和人们的欢乐心情。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走进开国大典,目睹了典礼仪式的盛大场面,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热爱共产党,热爱毛主席,热爱新中国。)
作
业
设
计
如果你亲身参加了当时的开国大典,你会在哪里?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做什么?根据这个主题,写一个小片段。
板
书
设
计
开国大典
典礼前:三十万人、直奔会场、人山人海
典礼时:庄严宣告、雄伟声音、伟大领袖
典礼后:盛大阅兵,群众游行、光明首都